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鲁迅的作品故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陶元庆(1893~1929),字璇卿,浙江绍兴陶堰镇人,美术家、装帧艺术家。 他一生究竟创作多少作品已无人知晓。身后作品,据许钦文1929年8月10日写的《整理陶元庆氏遗作告一段落以后》一文得知:“正式作品三十六幅,参考品五十三幅。计自然画三十八幅,书面三十六,国画八幅,未成品七幅。” 陶元庆去世后,它们被保存在杭州元庆纪念堂,也即许钦文的住处。1937年,爆发,这些作品遭遇不幸,被洗劫一空。《大红袍》也未能幸免于难。
“陶元庆和许钦文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既是同学又是同事,还在同一寝室生活学习过。1924年,许钦文把陶元庆介绍给了鲁迅,从此,陶元庆和鲁迅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合作,二人成为了设计中国书籍封面画的拓荒者。我国印制新文艺书籍以图案做封面,是由陶元庆为鲁迅译的《苦闷的象征》封面设计开始的,这以后,他还为鲁迅的《出了象牙之塔》、《仿徨》、《坟》、《朝花夕拾》、《唐宋传奇集》等译著和著作设计了封面,同时还给许钦文的小说集《赵先生的烦恼》、《毛线袜及其他》、《回家》、《鼻涕阿二》、《仿佛如此》、《若有其事》、《胡蝶》、《幻想的残象》、《一坛酒》,李霁野翻译的《往星中》、《黑假面人》,董秋芳翻译的俄国小说《争自由的波浪》等书作封面画,这些书鲁迅都很好地珍藏着,现保存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曾在《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所要说的几句话》中称赞陶元庆:“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灵魂――要字面又不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
“大红袍”的出品有着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许钦文在《鲁迅与陶元庆》一文中作了生动的描述。一天晚上,许钦文和陶元庆到北京天桥去看戏,“演的是古装戏,剧中人多半穿着单色的青衣、绿衫或者大红袍。看完戏,已是半夜,元庆躺在床上,一夜没有睡熟,摇动着两脚咿咿唔唔地吟诗”。 许钦文知道他来了灵感,并为之构思,不敢去打扰他。第二天一早,陶元庆“起身就作画,没有盥洗,也没有吃点心。直到傍晚,《大红袍》就画好了”。他又把这件作品装入画框,并双手捧着画框“侧着脸,这样看,那样看,擎远点看,逼近点看,也倒竖着看”,自己满意后,又拿给许钦文征求意见,许钦文看后,惊喜地称赞: “很好!”陶元庆听后,更是高兴不已。之后,许钦文在和鲁迅的一次闲聊中,将陶元庆创作《大红袍》的经历讲给鲁迅,鲁迅听后说:“这样一气呵成,好像是偶然的,其实早就累积了素材,甚至已经有了初步的腹稿;那天晚上看的戏,只是最后的促成。写文章总要多看看,不能看到一点就写,才会写得深刻,生动,绘画也要这样,有功夫的艺术家大概都是这样的。”且他画的《大红袍》,那半仰着脸的姿态就得自于早先绍兴戏中的女吊。设计基本上保持原有的神情:悲苦、愤怒、坚强。藏蓝衫、红袍和高底靴是古装戏中常见的。握剑的姿势采自京戏的武生,加以变化。怪不得鲁迅那么喜欢《大红袍》:这里有“恐怖美”,有“女吊”的魂,还有与文学相通的艺术规律。
1925年3月19日,陶元庆的绘画展在北京西四帝王庙中华教育改进社举行,共展出水彩、油画等作品23幅。这一展览的成功举办,得到了鲁迅的鼎立帮助,就在19日这一天,鲁迅先后两次亲临展览会观看,每次都在《大红袍》和《农女》前长久伫立。不久鲁迅就嘱许钦文:“璇卿的那幅《大红袍》,我已亲眼看见过了,有力量;对照强烈,仍然调和,鲜明。握剑的姿态很醒目!”“这幅难得的画,应该好好地保存。钦文,我打算把你写的小说结集起来,编成一本书,定名《故乡》,就把《大红袍》用作《故乡》的封面,这样,也就把《大红袍》做成印刷品,保存起来了。”“而且要赶快做!” 鲁迅不仅亲自选编,亲自校对,还用《呐喊》的版税用作《故乡》的印刷费。这样,《大红袍》也就被做成印刷品,保存了起来。可见,藉《故乡》以保存《大红袍》,也正是鲁迅花大力气推出《故乡》的目的之一。因了鲁迅,这幅书籍装帧史上的经典之作“大红袍”才能流传至今。
(课型:公开课。内容:赏析鲁迅经典小说《故乡》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以及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听课人员:全校语文教师。)
课堂上,主讲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欣赏并领会作品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的:
师:《故乡》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就是因为这个作品极具抒情意味,处处饱含作者诗意一般的情愫,甚至都可以从唐诗宋词中找到印证作者感受的诗句。
例如,开头一句“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短短的一句话,“二千余里”、“二十余年”包含了一个天涯游子怎样的情怀?可以用哪首诗词概括?
生:游子思乡的情怀。马致远的《秋思》可以概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非常好。这首词就很恰切地体现了作者作为漂泊在外、辛苦奔波天涯游子的一腔思乡之情,异地奔波之苦便跃然纸上,正是思乡心切,所以不顾“严寒”风霜,扑进故乡的怀抱,想象着唱一曲团圆的歌。
生:此时是,“千万里,千万里,我也要回到我的家!”
生:此时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点头赞许)《秋思》这首词只代表本文丰富的人生感受之一;天涯游子的悲苦,可否从文中还有其它发现?仿照刚才的例子,找一个句子,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用诗词)。
生:“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一点加上闰土对我的恭敬,杨二嫂的讽刺等,有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感慨。可以用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来概括。”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很好,《回乡偶书》抒发了水流花谢、物是人非之感慨,而在《故乡》中远非此,是否还有伯牙犹在,钟子期已不存的悲哀?作为美好事物的丧失,可以用哪首唐诗来形容?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师:正是“人面桃花”这个意象,象征了作者曾经的知己少年闰土,它如一道优美的风景刻在作者心灵深处,让作者时时带着美好的纯情想起他来。然而现实无情地风化了这个美的续集,让作者与他曾经的知己咫尺鸿沟,这更加重了作者的悲哀心情。
生:(抢答关于知音的诗词)(略)
师:作者怀着一颗饱受创伤的游子之心,回到故乡怀抱,指望寻找到灵魂的家园,尽管现实是残缺的,难寻美好过往,但是,人的心灵还是需要润泽的,大自然在人的感情范围内也不允许存在空白,还记得崔颢的《长干行》吗?
生:齐背《长干行》。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师:这首小诗在经典的瞬间中以对话的形式道出了人类心灵幽处的一缕柔情。因为人的一生中,就如作者,绝大多数时间是要独立面对人世沧桑的,凄苦、寂寞是人难以摆脱的情愫。尤其是知音、真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使它在理想中活跃起来,于是,作者用心灵揉捏现实的残缺,化为一轮理想的光轮,凝注它,便弥合了现实中的伤痛,获得一种诗意的珍藏——那金黄圆月下的海边沙地上的小英雄形象温暖了他今日的伤痛。
生:请看作者这段话“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它体现了“我”的孤独、悲凉、彷徨、无助等复杂的心情,可以用杜甫的名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概括。
生:作为结尾部分,一扫悲凉气氛,作品出现了亮光,有一个经典名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可以用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来形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
……
师:刚才众人评说,异彩纷呈。这篇作品包含了以上同学们说出的多种人生感受:有天涯游子的寂苦;有对人迁的人生感慨;有对美好事物不再的“人面桃花”情结,及知音难觅的惆怅;有孤寂、失落而产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缕优柔情怀;有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的彷徨、悲凉;还有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期盼、追求等等。全文以其优雅的姿态,行云流水般的诗行,拨动了全人类内心的弦索,引起了人们内心深处不自觉的响应。
……
教学反思
一.师生品经典,语文即生活
鲁迅在中国的地位,目前为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鲁迅的好友郁达夫这样评价他:“当我们看到局部时,他却看到了全部,当我们见到全部时,他却见到了未来。”还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崇扬爱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旧上海的民众对鲁迅的盖棺定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曾说过“鲁迅是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并且还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圣人——孔子,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我不是圣人。”由此可见,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在《故乡》中,明确体现出鲁迅曾强调的文学启蒙的作用:第一,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从而改良人生改良生活。第二,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必须揭示出其精神的弱点,表明国民的不幸,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第三,要解除国民痛苦的病根,作家必须冲破不敢冲破、不敢正视的人生的“瞒”和“骗”的罗网。他曾这样说道:“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它的血和肉来。”我认为鲁迅正是以崇高的情感、健全的理性精神作为其创作精神而创作出《故乡》的。
对于这样一个伟人,我的崇敬之情难以言表;对于《故乡》这样的力作,我的理解与感悟真是一孔之见!我之所以敢弄斧到班门,其一,是为了得到方家指点,有更多的收获;其二,还想满足学生欣赏鲁迅经典作品的愿望,并提供一个欣赏视角。现代社会,学生心情浮躁,不能安下心来认真阅读经典作品,甚至网上还有歪批经典的误导,对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有较坏影响;其三,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四,是为了给学生倡导一种新理念,读经典作品,实质上是关注作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身,体现语文即生活的真理。
二.看山重水复,遇柳暗花明
为什么我要以诗解诗呢?该作品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既是诗化小说,必有诗的情结:作者在本文的构思是“离去——归来——离去”,作者离去是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然而,二十余年以笔作武器斗争,国家依然危在旦夕,彷徨绝望中,他叹息道,“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因此回乡寻求灵魂的慰籍,归来后才发现故乡更面目全非了,作者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离去将是必然的选择。尽管人生如此不尽如人意,但还要记起青春的誓言,还要坚持文学开启民智、文学救国的理想。我仔细揣摩,发现它其中包含许多诗的意象,像“天涯游子”、“人面桃花”、“笑问客从何处来”等等,这些意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
因此,借助想象,学生也真切体会了文中包含的诗意、诗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我的使命就在于睁开明澈的双眼,引领学生发现它,拓展它,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人生感受时主要理解了意象的魅力——意象的模糊性,它创造了艺术的“空白”,为我们读者留下了丰富的神异天地。“天涯游子”,“枯藤老树”“人面桃花”等意象,我们在文中归纳出它们,它们美在何处?人们使用它,垂青它,就在于它不特指,不确定,没有具体形象,尽管如此,但是《秋思》中的“游子”、《回乡偶书》中的“客”、《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却足以撩起人们对它的青睐,引起人们漫无边际的情致和想象,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宽泛的情感空间。
项目学习要求学生在一定时段内参与完成一个任务。通过创设有意义的项目情境,鼓励学生整合学科知识和课外资源,自主策划,自主管理,有效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形成一个或一系列作品。项目学习是基于生活的学习,每一个项目过程完整,相对独立,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所获得的,不仅是将来做事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更有可能是学生将来所要做的事情本身。
推进主题班会时,如果能将每一次班会设计成一个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项目,引领学生制定明确具体的班会任务,自主确定活动方式,有效合作,合理分工,既巩固和内化学科知识,又锻炼学生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基于此,我们尝试把主题班会作为常态化推进项目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鼓励学生扮演生活角色,解决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走出班级,走向生活,体验成功和成长的愉悦。
一、基于学生兴趣,“做”中焕发激情
主题班会首先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选定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只有选取学生近期需求的主题内容,在活动中学生才有兴趣,愿说话,乐做事。“走进鲁迅”主题班会的确立,一是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关于鲁迅的一组文章,再者是因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大多数孩子对鲁迅感兴趣,想客观全面地了解鲁迅。于是,在上次班会结束时,由全班同学举手表决选定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再通过自荐和学生推选,确定本次班会的主持人。具体实施时,学生共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确立主题 筛选节目
需要说明的是,选定主题班会时,我们更多地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尽量体现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每一次班会主题,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确定,可以围绕节日、节令、纪念日组织活动,也可根据突发事件、时事热点展开讨论……本次班会主题的确立,主要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举手表决时,多数孩子认为课内学习了关于鲁迅的一组文章,有必要全面了解鲁迅,知道鲁迅更多的事迹,这对今后学习鲁迅的文章也大有益处,于是就定下了本次班会的主题。
活动前,由事先选定的三位主持人召集全班同学准备节目。主持人的主要工作是想方设法让全班同学参与。节目不分难易,不拘形式,可朗诵,可表演,可演讲,可绘图;收集资料的途径也不加限制,可网上收集,可求助家长,也可查阅书籍。待主题班会展示的主要节目确定之后,几位小主持人的工作也紧锣密鼓地铺开,有准备串词指导小组排练的,有制作课件设计PPT的,有选择背景音乐、美化黑板的,等等。
(二)主题展示 合作互动
这是每次班会的主体活动,具体分三个步骤。
1.导入:由主持人根据活动需要,
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语。导入语需简洁明了,自然入题,导入时可恰当运用多媒体,增加视觉效果,创设活动氛围。本次班会,学生设计的导入语是:
甲:有一位常穿老式长衫、留着隶书八字须的人,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说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甲:对!他就是我们敬佩的鲁迅先生!
乙:鲁迅先生一生为人民奉献,
拿自己的笔当战斗武器,为人民申冤。抗战期间,他虽然没有亲临战场,却让许多心怀叵测的人望而生畏,闻之胆寒。
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全面了解这位伟人。
2.展示:本次活动的展示节目紧扣班会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展示鲁迅的生活,内容多样,形式活泼,充分体现“做”中学。活动内容依次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鲁迅小说《故乡》的两个段落:
《故乡》节选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2)表演鲁迅故事两则
[第一则]
鲁迅巧答对子
地点:三味书屋
人物:少年鲁迅、寿镜吾先生、众学生
(课堂上)
寿镜吾先生:今天,我们一起对一个对子。我出上联――独角兽,请大家对出下联。
(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
生1:九头鸟。
生2:三脚蟾。
生3:八脚虫。
生4:百足蟹。
……
同学抢答时,鲁迅一言不发,一直在认真思考。
少年鲁迅:比目鱼。
寿镜吾先生:(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好,对得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少年鲁迅:我想起了《尔雅》中
“东方有比目鱼焉”这句话。
寿镜吾先生:(伸出大拇指)妙极了!“独”不是数词,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词,却有“双”的意思。
[第二则]
鲁迅在理发店
第一幕
地点:理发店
人物:贵族、理发师、鲁迅
(一家理发店内,来了一个傲慢的贵族,贵族昂着头,踱着方步)
理发师:请问您要剪成什么样子?
贵 族:难道你还不知道?
理发师:(过了一会,理好了)先生,请慢走。
(贵族付钱,大摇大摆地离开)
(风尘仆仆的鲁迅走了进来,理发师胡乱理了几下。)
理发师:快付钱。
(鲁迅从兜里掏出一团钱,递给理发师,结果还多付了1元。)
第二幕
地点:理发店
人物:理发师、鲁迅
时间:距上次理发一个月后
(鲁迅走进理发店,理发师想起了上次多收的1元钱,很细致地为鲁迅理发,鲁迅掏出钱来,也很细致地付了钱。)
理发师:为何这次付钱这么细,上次就那么粗?
鲁 迅:我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朗读《有的人》这一环节里,先由一位同学表演朗诵,之后全班同学集体朗诵。
3.小结:这就是鲁迅,一代伟人。相信通过这节主题班会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鲁迅。本次“走进鲁迅”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时,在三个环节里,每一环节起始和结束时,主持人都会设计衔接两个环节的过渡语。
(三)点评小结 提炼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文学家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感受鲁迅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学会如何全面认识伟人,理解和尊重伟人。活动结束后,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本次班会的收获,点评班会中同学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所提的建议具体到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形式,同学的演技,台词的编写等诸方面的内容。
二、基于常态学习,“做”中达成目标
本次班会,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这一专题的学习同步进行,其时学生阅读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和鲁迅有关的文章。四篇文章中,只有《少年闰土》是鲁迅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作者写鲁迅的,这就使学生对鲁迅形象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生动。阅读训练方面,四篇文章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活动中,我们紧扣单元的教学目标,在课内学习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感受鲁迅的性格特征,巩固学习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具体运用。两个情境剧的改编和表演,正是通过学生具体的“做”,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每次制订主题班会的目标时,我们会着重从如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每一次主题班会的目标尽量与学生成长中需要达成的目的相一致,着力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把主题班会当作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注重与日常学习的衔接,既强化知识要点,又丰富课内学习内容,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受到感染和教育。第二,每次主题班会尽量切合班级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第三,照顾全体同学。每次主题班会力求不在班级留下被遗忘的角落,鼓励全员参与,让每位同学既当好演员又做好观众。尤其注意关照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第四,努力发掘每位同学的潜能,增强主题班会的趣味,多角度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学生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发现人才、陶冶情操、增强自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激励评价,“做”中有效推进
每一次主题班会,除认真考虑班会的选题、组织形式之外,还得考虑如何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保持最佳状态。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总结,有效引导,同时要做好“追踪教育”,落实和了解班会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总结提炼,启发引导。由于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同样一次主题班会,有感兴趣的,有不感兴趣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还会出现分歧。同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有些同学仅凭个人好恶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一些同学的发言带有明显的主观感彩,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总结时,要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给出明确具体的引导,让学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正确认识召开班会的目的,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主题班会结束后,要抓住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比如,在完成了“走进鲁迅”这一主题班会后,教师可以布置“由鲁迅说开去”这一话题,列出“鲁迅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阅读鲁迅的作品对我们有哪些好处”“你知道怎样阅读鲁迅的作品吗”“如果让你推荐鲁迅的两部作品,你打算推荐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加深对鲁迅的认识,明白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主动找出鲁迅的一些作品开始阅读。教师要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做好每一次主题班会的延伸和拓展,使主题班会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陕西榆林市绥德县教研室 王宏东
这次我以教研员的身份到我县实验中学上了一节示范课。
鲁迅的《故乡》一文因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物塑造的典型等诸多成功因素而被列为初中语文必学文章。面对这样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因生活阅历,认知经验,感受能力的不同,而解读出不同的内涵与主题来。同时,更因时代的差异,课堂时间的有限,文章篇幅较长,这又给学生进入作品氛围,理解作品带来难度。
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进入文中描绘的二十世纪初期那个旧社会里黑暗的中国农村,结合自己的认知体验去感受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进而分析、对比来理解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便成为教者思考的主要问题。笔者在结合学生实际,几经思考后,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诱感,激情导入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回顾耳熟能详的思乡诗《静夜思》,在齐声背诵后,再让他们搜寻记忆中思乡的诗词,学生通过回顾与深情背诵,心中自然会涌起对家乡对家人的感情。这样一来,整个课堂上洋溢的是对思乡这一人类永恒的感情……
二、激发兴趣,披情入文
正当学生们沉浸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所描绘的思乡感情中,与他们产生共鸣时我顺势提出疑问:“既然,乡愁对故乡的留恋是如此美好而又永恒的情感,可在鲁迅到的《故乡》里却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有着鲁迅的影子的‘我’怎么会说出这种违背情感的话呢?请各位进入‘我’的故乡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了?
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迅速而又认真的进入了课文内容。在巡视的过程中,我竟然意外发现了他们丰富的表情:有的沉浸,有的凝重,有的愤愤不平,有的还很愤怒,耳边还不时传来一两声叹息……
看到同学们如此反应,我很欣慰,他们都进去了,这可是我发现学生在自由阅读课文环节中表现最认真,最投入的一次。再说,他们如此表情,不正是在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感悟小说所呈现的一切吗?既然这样,我少讲一些,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自由感悟,对他们来讲又何尝不是幸事一件呢?
三、紧扣问题,交流感悟
为提供一个自由交流阅读感受的平台,我安排了这个环节,组织同学们围绕着课前提出的问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看法,只见大家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纷纷举起了手:
生1:“我”之所以不留恋故乡,是因为少年时的朋友“闰土”变了。他刚开始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可现在,他把我喊“老爷”,显得迟钝,麻木,我觉得很累,没有回忆中的那么美好。
生2:是的,故乡没有幼时那么好了:儿时,故乡有“深蓝的天空”,“碧绿的西瓜”,“五彩的贝壳”,又很多新鲜的人和事;现在故乡很“萧索”,“没有一些活气”。
生3:还有,杨二嫂也变了,她刚开始年轻美丽,被称为“豆腐西施”。现在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还想方设法从“我”家捞东西。
生4:不光杨二嫂来借机捞东西,就连邻居,亲戚们也这样。人人都变得那么自私,贪婪。
生5:以前故乡的人很厚道,“渴了,就随便摘瓜也不算偷。”可现在等到我们起程的时候,“这老屋的所有的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同学们的发言很激烈,说到激动处,有的同学还忍不住手舞足蹈地表演起杨二嫂的经典动作……也有的深情并茂的朗读起闰土的相关段落,那浓浓的情感,让听者也忍不住为之悲苦……
在这解疑释疑的过程中,同学们自觉地关注到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形象等各个方面内容,而且都能紧紧地扣住一个内容,即故乡人变,家乡的环境也变了。他们既能结合课文中相应的内容来分析,也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比较,体会,并能很自然地进一步挖掘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经过共同阅读体验,感悟分析,大家对《故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回忆中故乡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辽阔而又鲜活,具有神异色彩,是少年的“我”美好的心灵的反映,是少年的“我”与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现实中的故乡是痛苦的,使作者痛心的是闰土的麻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这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情感关系的“故乡”。为此,“我”不仅不留恋,反而痛恨故乡,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一直对“故乡”怀有感情的“我”进一步憧憬一个理想的故乡。
四、结合体验,个性解读主题
上世纪初,中国文坛有一些著名作家,都在作品中有对故乡美景的描写。能够养育出一代文豪的土地,往往充溢着淳朴之风或灵秀之气。时至今日,这些夸作家魂牵梦萦人杰地是的地方,仍然值得一游。
《从文自传》里描写的湘西山水美景和土家族的吊脚楼,你还记得吗?《社戏》里乘乌篷船去赵庄看社戏时的渔火和笛声,你还记得吗?《骆驼祥子》里的老北京人闲适悠然的生活场景,你还记得吗?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些名家名篇中的故乡美景,来一次心灵之旅吧!
鲁迅故乡绍兴
船行朦胧河面寻笛声渔火
两岸的豆麦乖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声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乖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鲁迅《社戏》)
今日绍兴
绍兴飘着酒香,荡着水韵,其风情堪与苏杭媲美。漫步其间,不时能寻到王羲之、陆游、鲁迅等古今名人的足迹,浓郁隽永的人文气息才是绍兴最为动人的风景。
鲁迅故里是绍兴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童年生活情景的真实场所。沈园园内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环境优美,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赋诗作画。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和唐琬在此演绎了一段凄美绝寰的爱情故事,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成为“书法圣地”,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
推荐景点:三味书屋、百草园、东湖、兰亭
朱自清故乡扬州
瘦西湖小金山望水看月
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
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朱自清《扬州的夏日》)
今日扬州
今天的扬州是一个令人感觉舒适的城市,环绕着运河有绿树成荫的小道,各具特色的石桥和公园点缀其间。扬州园林历史悠久,著名的瘦西湖是扬州旅游资源的精华,是湖上园林的代表作。名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分峰叠石、天下称绝,凸显了扬州叠石艺术的独具匠心。漫步于扬州的老街古巷,不经意间,您还可以走进扬州大宅门汪氏小苑,江南三大豪宅之一吴道台宅第,与岳飞、文天祥齐名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祠堂等。
推荐景点:瘦西湖、平山堂、个园、何园、大明寺、唐城遗址、高邮盂城驿
郭沫若故乡乐山
洲屿杂木入冬成疏落寒林
我的故乡是在峨眉山下,离嘉定城有七十五里路。大渡河从西南流来,在峨眉山的第二峰和第三峰之间打了一个大弯,又折而向东北流去。因此我的家所在地,就名叫沙湾。地在山与水之间,太阳是从渡河的东岸出土,向峨眉山的北后落下去。
山很高,除掉时为浓雾所隐藏,或冬天来很早就戴上雪帽之外,一片青苍,没有多么大的变化。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激,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乖着。(郭沫若《峨眉山下》)
今日乐山
乐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灵人杰的文化之乡,眉山“三苏”和当代文豪郭沫若,均为乐山地区人。这里气候温和,风光绮丽,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是山清水秀的著名风景旅游胜地。“雄秀天下”的峨眉山和世界驰名的石刻弥勒佛造像乐山大佛,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
推荐景点:乐山大佛、五通桥、凌云寺、船形古镇罗城、三苏祠
老舍故乡北京
红墙下饮闲茶赏南北名花
南北海里的绿柳新蒲,招引来吹着口琴的少年,男男女女把小船放到柳阴下,或荡在嫩荷间,口里吹着情歌,眉眼也会接由。公园里的牡丹芍药,邀来骚人雅士,缓步徘徊,摇着名贵的纸扇;走乏了,便在红墙前,绿松下,饮几杯足以引起闲愁的清茶,偷眼看着来往的大家闺秀与南北名花。就是那向来冷静的地方,也被和风晴日送来游人,正如送来蝴蝶崇效寺的牡丹,陶然亭的绿苇,天然博物院的桑林与水稻,都引来人声伞影;甚至于天坛,孔庙,与雍和官,也在严肃中微微有些热闹。(老舍《骆驼祥子》)
今日北京
北京的长城、故宫、颐和园这些太过著名的景点,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了,而近年来冒出的一些新景点倒是值得一游。比如奥运会场馆中的“鸟巢”和“水立方”已成为外地游客的必游景点。央视新大楼的“扭曲之门”绰号“裤衩”,造型是一个由交叉三角形网状表面包裹的菱形圆,造型新颖独特。长安街上的国家大剧院为独特的壳体造型,四周人工湖环绕,表面材料的巧妙拼接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效果,进人大厅的80米水下长廊如同梦幻仙境。
推荐景点:长城、敌宫、颐和园、“鸟巢”、“水立方”
沈从文故乡湘西
苗乡绝涧汇细流绕镇而过
地方东南四十里接近大河,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两岸,多米,多橘柚。西北二十里后,即已渐入高原,近抵苗乡,万山重叠,大小重叠的山中,大杉树以长年深绿逼人的颜色,蔓延各处。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作成水车,引河中流水,灌溉高处的山田。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鳜鱼,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河岸上那些人家里,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环绕镇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
今日凤凰
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等作品,让无数人对湘西心驰神往,而凤凰古城和古城旁的沱江则成为游客前往最多的地方。在凤凰不仅能欣赏到古城灵秀的山水风光,更能感受到小城历经沧桑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当你身处这片由苗族、土家族组成的特殊地域时,你会发现自己很自然地融入了这种奇异且略带神秘的生活中去。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中国形象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边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一
《边城》创作于1934年,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启蒙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主流,启蒙话语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性话语,对异国文化的肯定和对本民族的自我批判和反省意识的觉醒相伴而生,“民族自我批判性”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
文学创作在实践启蒙思想上的表现,就是向世人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贫穷、落后、积弱、愚昧、需要改造的特点,展示一个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作家,以尖利的笔锋,将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贯穿其整个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自然景物描写,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传达给读者的,都是负面的信息。
在对乡土自然景物描写方面,鲁迅采取上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其笔下的故乡完全是一幅“枯藤老树昏鸦”的灰暗景象。比如在《故乡》、《祝福》等作品中,故乡的自然景物都显得是如此的灰暗、荒凉和寂寥。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鲁迅小说所着力表现的是国民性的弱点:麻木的看客、愚昧的乡族、自私的邻人。在《阿Q正传》中,鲁迅更是把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国民性批判”推到了极致;其余的小说,也莫不从纵深处挖掘了国民的病态心理和精神瘤病。
在鲁迅的作品中,中国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始终弥漫着阴暗的色彩。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在鲁迅之外的其他“五四”启蒙文学作家的作品中,也大量存在;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里,它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学,它对改造国民精神和国民形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引发了“五四”,其贡献是很大的。
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被这种负面的国民性话语所主导、所主宰、所压抑,时间久了,其国人势必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始终被人瞧不起。
于是,当文坛被“国民批判性”话语支配多年以后,焦虑中的国人渴望借助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来展示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及生命力,来实现对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回归。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家应运而生。他们通过新的文学形象,重建民族文化信仰,重造民族新神话,重铸民族精神,重塑民族形象。《边城》则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
二
《边城》最大的贡献,也是沈从文对中国20世纪文学最大的贡献,是他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通过对湘西善良人性和纯朴民风的展示,特别是通过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刻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1.《边城》的自然山水之美。
同样是描述乡土自然景物,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它们是对立的。鲁迅笔下的故乡始终笼罩着一层阴暗的色彩,而沈从文的笔下的边城则显得那样的明亮艳丽:
“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玄……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在沈从文笔下,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景物清晰可见。美丽的自然山水让人留恋忘返。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作家用晶莹饱满、温润明亮的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整部《边城》就是一幅轻描淡抹、烟雨朦胧、意境悠远的山水画;白塔、竹林、小溪、渡船这些景物,更是浸润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象,它实际上就是唐诗宋词的那种意境。
在《边城》里,作家对湘西的自然景物完全是持肯定的态度,它与鲁迅对乡土景物采取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这种自然山水之美,对于小说里人性之善、人性之美的描写,对于小说主人公的诗性人格的展示,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效果。
2.善良的人性之美
《边城》作为一部中国乡土抒情小说的经典之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它首先表现了湘西边民人性之善良。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形象,与鲁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迥然的不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愚昧、麻木、胆小的奴隶形象;而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渡船老人、顺顺,还是翠翠、傩送、天宝,都无一不是善良纯朴、聪明勇敢的形象。
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说:他就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首先表现的就是主人公善良的人性。
小说中的渡船老人,勤劳、善良、本分、敦厚、温柔,凡是一切传统的美德,他都具备。在渡船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切传统的美德,一切人性的善良。
小姑娘翠翠,人小,不吃公家俸禄,所以她没有那么多责任,但是她乖巧、勤劳,而且心善,是爷爷的好帮手。
顺顺仗义疏财,扶强济困,正直,公平。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豪爽、直率,遇到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吃苦出力时从不退缩。
不论是渡船老人还是顺顺,也不论是翠翠还是顺顺的两个儿子,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都具备传统的美德。人性的善良,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得非常充分,这在鲁迅作品里是很难看到的。
3.纯朴的民风之美。
沈从文把这种善良美德描写成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结果,更是当地纯朴的风尚习俗使然。这里人人尊重古礼,“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悔无扰”,仿佛世外桃源。他们不论贫富,不讲地位,没有欺诈,善待别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好,道德高尚,且古道热肠,成人之美。不论村姑,还是船夫,或者水手,他们都活得率真自然,甚至连沦落风尘的,也显得那么富有真情。
4.诗意性格之美。
沈从文除了对边城人性的善美浓彩重抹之外,还处处展示边城人诗意的性格。小说中有一段关于美妙的歌声与美丽的梦幻的描写,集中地突出了翠翠的诗意性格:“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为什么会喜欢傩送而不喜欢天保?因为吸引翠翠的,是傩送身上充满诗意的品质,他长得英俊,山歌唱得特别好,而且还选择很浪漫的对歌来决定婚姻大事。他们之间的爱情,自始直终,充满了诗意。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渡船老人,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物形象。他也会唱山歌,会吹笛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夏天的夜晚,在满天星斗下,在柔和的月光中,他为翠翠唱歌吹笛。老人悠扬的笛声,不仅会让翠翠感动,也会感动我们每一位读者。
《边城》正是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表现,对湘西人性之善和湘西纯朴民风的表现,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表现,构建了一个没有现代文明侵蚀,没有都市喧嚣与堕落的美好而人性的湘西世界,完成了对诗意的中国形象的塑造。
三
早在《边城》问世之前的“五四”时期,就萌发了乡土抒情文学,它歌颂传统,歌颂地方,歌颂乡土,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赖和眷恋。沈从文通过小说《边城》,把这种乡土抒情文学推到了高峰,展现了的诗意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唤起了国人对自我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感。
以《边城》为代表的诗意的中国形象的出现,并不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学作家所塑造的负面的中国形象的否定,实际上这两种形象正好代表了中国20世纪20到30年代完整的中国形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她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她有苦难,有悲剧;但她也有文化优势,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的民族品格、不懈进取的创造活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M],2004版,第180-190页。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5版,第133-149页。
[3]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6版,第208-218页。
[4]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M],1979版.第3-50页。
[5]蒋泥、甲乙.速读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沈从文卷.北京:蓝天出版社[M],2004年版。
一、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其一,学生与鲁迅作品的距离感。鲁迅作品容纳了博大深邃的主题,涉及了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深刻真实地呈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他的作品需要相当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读出其味道。
其二,时代距离成为了学生了解鲁迅的隔膜。鲁迅生活的是北洋军阀时代以及统治的时代,距离我们生活的现代已经很久远了。中学生对鲁迅生活的社会存在着明显的隔膜,很难理解他的作品的深度及内涵。
其三,鲁迅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作品,他的语言极有个性,风格独特。有的文白夹杂,隐晦深奥。尤其鲁迅的文章中话里有话的杂文居多,鲁迅生活的时代是文化专制的时代,所以许多时候下笔小心谨慎、隐晦曲折,含义深刻隽永,其言外之意有时很难理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了解其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他的作品是不易读懂的。
其四,教师教学水准有限。鲁迅作品难教,讲到鲁迅作品时显得力不从心,好像不知从何下手,这是许多教师的同感。现在许多教师缺少对课本的亲身体验和理解,课堂上的大部分观点也是从教参上搬过来的,对鲁迅的了解肤浅。这就导致在讲授时难免捉襟见肘,既不能结合具体背景和鲁迅的生活经历,又不能通过自身的思考加以诠释来打动学生。
三、如何积极高效地进行鲁迅作品教学
(一)提高教师的业务修养
1.学习必要的历史知识
鲁迅的作品,都是密切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的,我们学生又没经历过,所以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社会的状况。讲鲁迅的作品,不能单从文本表面进行问题分析,否则会让文章孤立和肤浅。因此,教师要多读历史书籍和与鲁迅相关的一些研究性资料。如《阿Q正传》《药》等作品是以为背景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对加以了解,这样讲课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关注鲁迅研究的新动态
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炙手可热的话题。鲁迅更像是一个永远猜不透的谜团,他的神奇激发许多研究者去探索。面对众说纷纭的文学界,我们教师应该关注鲁迅研究的新动态,及时补充新东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们也可以对一些观点进行辩论,这可以加强对学生独立思维的锻炼,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与思考。
(二)激发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也不了例外。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兴趣,兴趣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所以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对鲁迅作品的有效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结合背景激发兴趣
鲁迅的家乡在古越文化的滥觞之地――浙江绍兴,这是一个风景优美,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江南水乡,那里有令人陶醉的景物风光,那里的鲁镇也是鲁迅许多作品的故事发生地。那里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也是作品中常会提及的,如人名的取用,《祝福》中鲁四老爷,《社戏》中的六一公公等。那里也是封建社会的典型,有着许多忌讳和迷信习俗。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家乡为背景的,所以教师在讲这些作品时,结合鲁迅故乡的风土人情等会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鲁迅的人生经历也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如果学生能够联系鲁迅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作品,就大大会减少读不懂的现象。鲁迅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小时候家境好,所以他可以在百草园里玩耍,在三味书屋里念书,可以认识闰土和长妈妈。在后来家道中落时,又经历了许多事情。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创作的来源,了解作家创作的来源,学生就会真正融入作品,感受作品。
2.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如今的教学提倡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让新时代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借助媒体影像使鲁迅作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鲁迅作品中的很多场面是中学生无法切实领会的,如果运用影片片段的方式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环境氛围,这就会帮助学生走进作品,产生希望通过文字深入领会作品的渴望。根据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很多,如《伤逝》《孔乙己》等。有关鲁迅的传记类音像也有许多,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
3.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
【摘 要】本章介绍了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结,并就鲁迅在辑佚、校勘、目录等方面的文献学成就作了初步的探析。
【中图分类号】G256;K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04)04-0030-02
一 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结
鲁迅的出生地绍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古越文化的滥觞之地,其人文精神孑然不群,其典籍文化灿若星辰。"于越故称无敌于天下,海岳,善生俊异,后先络绎,展其殊才",[1]如大禹、勾践,如范蠡、文种,如计倪、陆游,如赵晔、王充等"俊异"之士,不一而足;《越绝书》被认为是地志之祖,《吴越春秋》开方志之先例,《会稽土地志》、《会稽地志》、《会稽典录》等优秀越地典籍,也无不神韵俱现,"记人"的以人物事迹显灵气,"述地"的以山川地貌传神韵。
鲁迅出生在"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从小酷爱读书,且一直有抄书的习惯,对故乡的历代先贤和传统文化一往情深。少年时代的鲁迅就对绍兴地方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虽身处异域仍不忘越地先贤,"我绍郡古有越王勾践,王阳明,黄黎洲煌煌人物之历史。我等宜益砥砺,以无先坠前世之光荣。"
另一方面,故乡的先贤和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着鲁迅。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的自然、紧密、浑然一体,以至于无论是鲁迅的学术研究还是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故乡绍兴,鲁迅深感自豪,认为越地先贤辈出,著述颇丰,又有"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勾践坚确慷慨之志";[3]同时又忧心忡忡,认为"会稽典籍,零落至今,未闻后贤为之纲纪",[4]而且那种支撑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文化精神正逐渐失落---"禹、勾践之遗迹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5]正当鲁迅为此而深感遗憾之时,张澍辑录的《二酉堂丛书》给了鲁迅莫大的启示,"于凉土文献,撰集甚众。笃恭乡里,尚此之谓",[6]鲁迅非常欣赏。且张澍所录"全是古逸书的辑本,有古史传、地方志、乡贤遗集,自此抄书更有了方向。"(周作人语)鲁迅遂怀着唤醒麻木民众的良好愿望和抢救文化遗产的紧迫心情,夜以继日地搜集、辑抄、校勘、整理各种越地文献,为绍兴地方文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 鲁迅在辑佚、校勘方面的成就
鲁迅潜心致力于文化典籍的爬梳整理工作,精心耕耘在这片日见荒芜的古文化典籍的园地里,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鲁迅一生辑校了大批的优秀文化典籍,据专家统计达50多种。鲁迅校勘《嵇康集》,前后10遍,时间长达20年之久,抄写稿达4部,这是鲁迅整理文化典籍中用力最多的一部。
鲁迅遍访会稽山下的禹陵、禹穴、禹庙,著有《会稽禹庙空石考》等,对空石的由来、文字刻凿的年代以及后人的种种说法作了严谨的考证。
为了辑录《越中专录》,鲁迅翻越故地山川搜寻越中墓碑、金石拓片。曾收集到《秦始皇会稽刻石》、《王羲之兰亭刻石》等碑文拓本。"颇锐意搜集乡邦专甓及拓本,而资力薄劣,俱不易致,以十余年之勤,所得仅砖二十余及拓本少许而已。"鲁迅对绍兴地方文献的搜寻与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鲁迅始终是个现实感很强的战士,整理优秀的文化典籍,有其深厚的寓意。为了"叙述名德,著其贤能,记注陵泉,传其典实";[9]为了唤醒麻木民众,激起思乡爱国之情;也为了"开拓越学,俾其曼衍、以至无疆",[10]鲁迅前后花了近19年的时间(其间几度搁浅),辑录有关会稽的古代历史、地理佚书,不厌其烦地对家乡史志书籍进行全面认真的查访,并进行严肃仔细的考证、抄写、辑录和校勘,最终于1915年完成《会稽郡故书杂集》并正式刊印。
三 鲁迅对方志的贡献
我国的地方志书卷帙浩繁,堪称世界一绝,鲁迅对各个时期的地方志书,不仅努力索寻、广泛涉猎,还进行科学的分析、认真的研究,更可贵的是积极参与编志实践。
鲁迅辑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一改宋以前旧志以地理为主的倾向,以大篇幅介绍名人轶事,着重表彰爱国之志,以增强资料性,提高史料价值。《会稽郡故书杂集》全书5万余字,是一部较完美的关于古会稽郡史地佚书的辑本,堪称古方志辑录的光辉典范,是鲁迅对绍兴地方志辑佚整理工作中的一部最主要著作,填补了绍兴地区旧方志的许多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利用价值。
鲁迅对绍兴方志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辑录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重要文献,更重要的是对方志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诸多创新,对方志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方志的意义和作用赋予了新的涵义,强调了方志"存史"、"教化"、"资治"的作用。
四 鲁迅的目录学成就
鲁迅非常关注目录工作,最典型的例子是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绍兴八县即指原属绍兴府所辖的山阴、会稽、余姚、上虞、嵊县、诸暨、萧山、新昌八县。[13]鲁迅普查遍访,选取绍兴籍著作78种,集中编入《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收录的有素有我国地方志鼻祖之称的《越绝书》,有东汉初年,山阴赵晔著述的《吴越春秋》,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王思任的《奕律》等明末遗民著述,也有鲁迅非常看重的宋代《嘉泰会稽志》、《剡录》等等。鲁迅后来利用《嘉泰会稽志》整理了不少地方文献。
《绍兴八县乡人著作》这一目录的编制,足以说明鲁迅对"绍兴人所写"的乡贤著作和"写绍兴"的乡邦文献给予了同样的热情和关注,他刻意搜集、努力搜寻他所能见到的"越先正著述",并将此汇集成册,鲁迅把这一工作视为"蚁子负山之业"。
鲁迅除重点关注《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所收录的乡贤著作外,还非常重视明代张岱、朱舜水,清代章学诚、李慈铭等人的乡贤著作。当然,鲁迅最关注的还是魏晋时代的有关会稽乡贤的著作。
徐小蛮同志说"鲁迅先生辑录古籍……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这说明鲁迅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的。
鲁迅花了多年的心血搜集、整理出大量的地方文献,大规模地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为越人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关于地方文献的财富。
五 鲁迅对文献资料的保护
后,鲁迅曾应的邀请,到教育部工作。鲁迅在任职期间,苦心孤诣地保护我国的重要典籍与历史文献资料,多次以教育部的名义,征集重要文献入藏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即京师图书馆,奠定了今天北京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基础。
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办之初,鲁迅就以教育部的名义咨调各省馆书局所刻书籍入藏该馆。当时,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均陆续将官刻书籍缴送该馆。
地方志是文史工作的重要资料。1916年10月,鲁迅以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饬属征取最新志书。咨文要求各省区"转饬所属,征取最新修刊之志书。其未经新修者,取最后修成之本,径行邮送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金石拓片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1916年10月,鲁迅又以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征求各种著名碑碣石刻等拓本。咨文说明了图书馆收藏碑碣拓本对于"发皇国华,阐扬学艺"的重要性,"为此咨行贵署,请烦查照转饬所属,凡系当地著名碑碣石刻,各托一份,径送寄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鲁迅一生,著述颇丰,不仅搜集、整理了一大批文献资料,还创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文献资料的内容。鲁迅将其中的许多著述,赠送给京师图书馆和通俗图书馆予以保存,这其中就有很重要的关于绍兴方志的《会稽郡故书杂集》等等。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39.
[2]郑择魁."开拓越学,俾其曼衍"-鲁迅与越文化[J].绍兴师专学报,1990,(3).
[3][4][5][7][8][9][10][14][15]陈方竟.鲁迅与浙东典籍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2,(2).
[6][13]邱永山.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J].鲁迅研究月刊,1995,(10).
[11][12]茆贵鸣.鲁迅与地方志[J].东南文化,1994,(5).
《故乡》之所以成为鲁迅小说的名篇,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儿时的记忆里,他们是那么的美好,但经过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这两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表达就运用了对比。纵观鲁迅小说,人物描写时常用的对比手法有两种:
一是通过同一个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变化,丰富人物形象。最典型的就是《故乡》中闰土前后二十年的鲜明对比。二十年前的闰土,在我的记忆中简直就是个精灵!你看,他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看“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头戴小毡帽”,“红活圆实的手”,是一个多么健康、可爱的孩子。
再看,“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谈起雪地捕鸟、看西瓜、捉猹,少年闰土总是滔滔不绝,这些话语里,跳动着一个多么鲜活的生命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看,少年闰土在我的心目中就还是一个无所不知的神奇人物,他所知道的都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稀奇事,也正是这样的闰土,让我一再的记挂着,希望再一次见到他。
然而,记忆中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可当你真正面对时,却未必能留住那份美好的感觉。就如我对闰土哥的到来充满了期待时,他已变成了:
“灰黄”的脸色,“很深”的皱纹,“肿的通红”的眼睛,“破旧”的毡帽,“极薄”的棉衣,“瑟索”的身体,“粗笨开裂”的手……一系列形容词的运用,让我无论如何都无法从外貌上与记忆里那个活泼健康的少年闰土联系在一起。
然而,更使我不安的,是相见时的那声“老爷!……”,彻底叫凉了我的心,也彻底拉开了我们的距离。从“迅哥儿”到“老爷”,已然让我觉得:在闰土和我之间,已没有任何值得回味的温情,只有可悲的隔膜了。同时,他不但自己这样称呼,还让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我”的母亲让闰土像先前那样叫“迅哥儿”时,闰土却不肯答应。一连三叠的推辞,足见尊卑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这个被压迫的农民思想中,甚至成为他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
此时,也因为长期等级、尊卑思想的奴役,加之生活的窘迫,原来活泼健谈的闰土此时也变成了: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省略号的大量运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说话磕磕绊绊,“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的闰土。前后变化之大,对比之明显,让“我”难以接受,也无法接受。
是什么让原来那个健康活泼、语言丰富的闰土,变成了“仿佛石像一般”的“木偶人”呢?是等级、尊卑的观念荼毒了他。正如文中所说“那时是孩子,不懂事”,所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现在“懂事“了,却变成沉默麻木,有苦说不出的木偶人,这足已凸显封建礼教对农民的迫害之深。
二是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来展现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从而全面的表现小说主题。如《故乡》里,中年闰土虽极度贫困,缺吃少穿,但他还是送来了干青豆,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善良和淳朴。而杨二嫂却为了从“我”搬家中捞点东西,不惜无中生有,曲意逢迎,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为了一个“狗气杀”,竟凭空栽赃陷害闰土;甚至当面沾不到便宜,还要“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同样生活窘迫,同样面对“我”回故乡,杨二嫂的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和中年闰土憨厚朴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中年闰土――即使在生活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也不失中国农民特有的朴实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