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销售范文

旅游销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销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销售

第1篇:旅游销售范文

通过与高校合作,录用高校旅游专业 学生实习 ,通过培训成为一个合格的销售代表,优秀者晋升客户经理。通过人才市尝网络进行招聘。(高校:扬州职大旅游管理系、镇江高专旅游系、镇江旅游学校)

二、 岗位概述

负责分管地区的市场调研、销售,掌握市场动态,完成片区销售指标。

三、 工作内容

第一阶段

1、参加公司新员工培训,了解、熟悉、掌握《员工手册》内容、公司文化、公司产品;(如:《员工手册》、礼仪素质训练、心理心态训练、公司简介和景点景区知识)

2、部门培训,了解、熟悉、掌握企业经营知识、销售途径、销售方法、市场调研方法、提高开拓和执行能力;(如:熟悉旅行社产品、旅游线路操作流程,了解旅行社计调工作等)

第二阶段

1、根据市场目标,细化并制定所辖区域旅行社调研内容,确定拜访计划,做好调研表及拜访日志;

2、负责对所辖区域的旅行社及各类客户进行拜访、洽谈,确定目标旅行社及客户;

3、邀请重要旅行社及目标客户参观考察,确定合作方式,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市场动态;

第三阶段

1、掌握市场动态及合作旅行社、客户的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递交书面报告;

2、认真做好访客日志记录、了解近期旅行社线路推荐情况、旅行社收客情况、旅行社广告上线情况、旅行社的特殊要求,从中了解客户对公司的各项意见和要求,及时将有关情况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反映;

3、负责了解所辖区域的市场信息,积极寻找 和发现潜在的客户并及时整理、汇报,以便公司对该区域的市场掌控、调整;

4、负责重要团队、大型团队的衔接、接待工作;

5、及时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公司接待质量,并将问题反馈至公司;

6、积极参加部门及公司组织的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技能;

7、建立合作旅行社的档案;

8、负责所辖片区广告投放的跟踪工作;

9、负责公司政策调整、重大活动举办的信息传达工作;

10、负责催收所辖区域合作客户的欠款;

11、每周日下班前将上周工作小结及下周工作计划提交旅行社市场主管审批;

第2篇:旅游销售范文

在传统的旅游电子商务产品的营销方式中,旅游企业的宣传、投入大量的广告依然成为其营销方式的主流手段。还有就是申请易于记忆的网址和其他网页上的链接。对于那些传统的地方性旅游电子商务,他们的营销方式则是地方门户推广,电视广告投入等营销方式。而新型的旅游电子商务产品愈发注重交互的Web2.0,这种互联网特点改变了旅游电子商务的营销方式。新型的旅游电子商务加入了攻略、社区模块等。其营销方式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媒体来进行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方式。一般其营销工具包括新型电子商务中的旅游论坛、SNS社区、攻略分享、游记等。

2UGC对旅游电子商务产品营销策略应用影响研究

2.1旅游电子商务产品中UGC营销模式的应用

UGC是“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缩写,它是Web2.0时代下的产物,也是伴随着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站平台而兴起的,用户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发表自己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从博客、社区、电子商务、视频等分享创作内容。UGC的这种创作和传播方式,无疑是给旅游电子商务产品无时无刻地在打免费的广告。其次,在互联网上,UGC作为最为活跃的网站形式已经有很大的用户群体,并且仍在迅速增长。UGC可以作为树立旅游电子商务品牌的一面旗帜。

目前下列旅游电子商务网站都已经开始投入UGC模块的应用:携程网在网站首页已经推出攻略社区的模块,这个模块的推出得到旅游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引来许多携程网的忠实用户前来参与和分享。去哪儿网的首页已经推出精彩旅行攻略和旅途客户端。同程网也已经推出了攻略模块,点击攻略进入,可以选择热门目的地和热门游记的选择欣赏和寻找旅游资讯。乐途旅游网已经拥有千万旅游社区驴友为用户推荐精品游记攻略、目的地指南与旅游资讯。久游网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详实、专业的旅游资讯,旅游玩家的文章、旅游相册、旅伴交友、旅行社宣传等服务在驴妈妈网站上,已经推出了点评、攻略、社区三大模块,不仅可以在消费完旅游产品之后进行点评,还可以分享旅游攻略并在社区中参与社区活动和比赛,如晒单、光影记录、游记攻略等。

2.2UGC对旅游电子商务产品营销策略影响程度的调查分析

笔者在2013年3月份前设计了关于UGC对旅游电子商务产品营销策略影响程度的调查问卷,并于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在网上发放问卷。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象是网上消费者,因为可以是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的消费群体,所以对于调查者的个人信息无需统计。本次调研在网上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其中回收200份,有效问卷200份,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2.2.1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UGC模块已经被游客所认可80%的人会通过综合搜索引擎,如百度;还会通过UGC型的旅游网站,如蚂蜂窝、穷游网;也会到点评网站,如旅评网、到到网等。65%的人会选择通过旅游预订网站,如携程网、艺龙网、驴妈妈等。50%的人通过直接登入旅游目的地的官网搜索旅游信息。所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如今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上的UGC模块,已经吸引到了许多客户的眼球,人们已经习惯性地选择到该类型的平台上搜索相关的旅游信息了。

2.2.2UGC模块中的旅游攻略、住宿和交通关注度最强消费者在搜索旅游信息的时候,90%的人会注重住宿方面的条件、价格等,80%的人会搜索交通方面的信息,65%的人会选择看美食方面的情况,50%的人会查看景区景点,35%的人会了解一下娱乐设施,对于特产和商品方面,30%的人会去搜索。95%的人表示会浏览旅游网站社区模块的旅游攻略,只有5%的人表示不会浏览。

2.2.3UGC模块中交互部分对游客影响很大,对消费也有一定影响80%的人在做旅游计划的时候,会参考网站上的旅游攻略和其他驴友上传的图片。65%的人会从驴友上传的游记中,制定自己的旅游计划。50%的人参考旅游资讯,45%的人会参考目的地的介绍和指南,25%的人会在意驴友的点评和建议。对于旅游攻略上住宿及景区价格,15%人表示非常有影响,65%的人表示对其的决策有比较大的影响,10%的人认为影响一般或者是偶尔才会影响到自己的消费。但是没有人认为自己看到这些信息对他的选择不产生任何影响。

2.2.4对UGC模块中内容的信任度高,网站活动参与度高20%的人对于网上攻略、游记、图片及网友评论非常信任,65%的人对于这些比较信任,10%的人信任一般,5%的人表示偶尔会信任,没有人表示不信任这些内容。说明网上人们自发产生的这类内容在社会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20%的人会非常愿意把旅途中的收获上传到网上与他人分享,60%的人比较愿意上传与分享,15%的人一般愿意,5%的人偶尔愿意,0%的人不愿意。结果显示了人们在得到他们旅游资源的同时,也是十分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他人,这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95%的人表示在自己旅游结束时,会到自己选择消费过的旅游网站上对此次的旅行产品进行点评,只有5%的人表示不会。绝大多数人会对此次旅行目的地的住宿、美食、景区景点、交通进行必要的点评并提出意见,对于当地的特产以及目的地的整体印象进行少量的定评。调查结果显示65%的人表示会参加网站社区活动和比赛,35%的人表示不会参加。

3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3.1用户创作的内容必须进行整理和优选

由于用户群体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导致UGC内容在质量上参差不齐,来源上也不稳定。旅游运营商必须通过有效地内容管理和筛选机制,将有市场价值的用户创作内容通过合适的方式展示,推荐给旅游消费者。通过对内容的二次开发,将有较大市场价值的内容进行商品化,成为新产品。

3.2明确其盈利模式

由于UGC市场的不成熟,现阶段UGC应用在旅游电子商务中还未进入盈利阶段,只是表现在客户浏览率增加上,真正产生的销售额无法统计。但是UGC产品应用已经开始逐步地影响着整个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如今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缺乏相应的经验,传统的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并不擅长UGC的应用,都需要自己探索和熟悉,并深入研究,其次就是寻找成功的UGC应用者合作。跟一些知名的UGC型旅游网站学习经历,如穷游网、蚂蜂窝等。要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经验。

3.3UGC内容的版权问题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上UGC应用的发展必将催生出庞大的用户原创内容。但在信息内容传播的过程中,内容版权问题便会凸显出来,这就会涉及到UGC侵权的问题。而且,面对同样丰富的用户原创内容,如何对内容信息进行行业监管,杜绝各种不良信息的泛滥,这也是摆在政府部门和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3篇:旅游销售范文

关键词:旅游意外险;产品设计;销售渠道

一、我国旅游意外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保险从法律上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强制旅游意外险阶段。1997年9月1日,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险暂行规定》开始实施,将“旅游意外保险”确定为强制性险种,旅行社必须为出行游客投保旅游意外险,保费为30元,含在游客的参团费里,保险金额为人民币30万元,主要是人身意外险。二是强制旅行社责任险阶段。2001年5月15日,国家旅游局了《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要求自2001年9月1日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的旅行社,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实施了四年的强制旅游意外险取消,同时鼓励旅客购买旅游意外险。

需要购买旅游意外险的旅行者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组团游游客,一类是自助游游客。

对于组团游的游客来说一般在向旅行社购买旅游产品的时候都会被询问是否购买旅游意外险,然而组团游的游客购买旅游意外险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根据笔者在广州市某家旅行社的调查,组团游游客平均旅游意外险的购买率不足60%,这其中还包括了某些国内长途游或者国外游的产品中旅行社向游客赠送的旅游意外险。

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更是很少会有人主动去购买旅游意外险。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游客在自助游的时候没有购买旅游意外险,76%的人以前在自助游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要购买旅游意外险。另外,还有很多受访者并不知道除了保险公司和旅行社的网点之外,还可以在网上购买旅游意外险。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国内游的总人次为16.10亿人次,出游率为122.5%,总花费为7770.62亿元,人均花费482.6元。如果按照每人每次五元的保费计算,旅游意外险每年的保费收入达到80亿左右,然而目前的保费收入还不到这个数字的20%。

随着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加上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提高,市场对旅游意外险的需求应该呈现上升趋势。然而目前旅游意外险的微薄保费收入以及较低的市场认知程度都说明了旅游意外险还有很大的可改善余地。

二、旅游意外险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旅行社的营业厅随机访谈了几位未购买旅游意外险的游客,发现组团游的游客不愿意购买旅游意外险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混淆了旅行社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的概念。很多人觉得旅行社已经购买了责任险,旅游意外险就是多余的了。有的旅行社将旅行社责任险作为旅游产品的一个卖点,更是对旅客起了误导作用。二是觉得现有的险种不适合自己。有这种想法的人多是参加风险较小的观光旅游的旅客。他们认为,观光旅游跟探险旅游相比风险要小很多,但是却要收取同样多的保费,事实上是为别的旅客分摊了保费。并且,旅行社给出的旅游意外险的品种很少,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有的一日游只要七八十的价格,但是购买旅游意外险就要十元,旅客在心理上觉得难以接受。

自助游的游客购买旅游意外险的比例要更低。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外出旅游要购买保险。从需求意愿上来讲这一部分人还是非常愿意购买旅游意外险的,只是以前没有人提醒所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另一面有很多受访者反映不知道购买旅游意外险有哪些途径。如果要特地去旅行社或者保险公司的网点购买费时而且麻烦,而简单有效的网上投保,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

从以上的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事实上旅游意外险推广的阻力主要是来源于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的不合理。

产品设计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单一,没有进行市场细分。根据笔者对各个保险公司的旅游意外险的品种搜集和比较发现,大部分保险公司只有两三个品种的旅游意外险,保费的区别主要来源于保额大小和保险天数,而与旅游目的地、旅游的内容没有关系。事实上,不同的旅游面临的风险大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漂流的风险程度要大于观光旅游,但在保额大小和保险天数一样的情况下这两种旅游要收取的保费却是一样的。从保险的原理上来讲,保险应当将保险标的风险分级,以同一个风险级别的保险标的为基础依据损失发生率来厘定保费。而现有的旅游意外险对参加各种风险级别旅游的游客收取了相同的保费,显然是有失公平的。这个做法相当于是让风险级别低的游客承担了风险级别高的游客的一部分保费。

2、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除了美亚保险外,其他的保险公司基本上都把潜水、跳伞、滑翔、登山、攀岩、探险、狩猎、蹦极运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搏击、特级表演、赛马、赛车列为除外责任。然而这些等风险较大的旅游活动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参加这类旅游的游客也对保险有相应的需求,而现有市场上却没有适合他们的保险产品。

3、没有重视救援工作。相对于死亡伤残的给付来说,在旅游过程中遇到意外时的紧急救援是很多人更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但是现有的,旅游意外险产品中很多都不包括紧急救援。即使有一些包括紧急救援,也不能让投保人完全信服其有效性。

销售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销售渠道的宣传不到位。目前旅游意外险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旅行社、保险公司网点直销和网上投保。旅行社在过程中抽取了旅游意外险销售利润中的很大份额。通过笔者在旅行社营业厅的观察,很多旅行社的营业员对旅游意外险并不了解,对于旅游意外险和旅行社责任险的区别也不是很明确,较低的认知程度导致了工作人员很难说服旅客购买旅游意外险。网上投保虽然是一个方便有效的办法。一般只要到相应的网站填写保额、旅游的天数以及一些基本资料并用网上银行付款,通过在线核保后保单即可生效。并且这种网上投保的方式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但是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以在网上投保,或者对网上投保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

2、销售渠道狭窄。虽然已经有旅行社、机票代售点、保脸公司网点直销和网上投保等几种旅游意外险的销售渠道,但是对于这种小面值的短期保险来说销售渠道还是显得相对缺乏,可以增加一些网点更为众多的机构或者更为有效的方法。

三、对旅游意外险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的建议

1、设计有差异性的保单。可以根据旅游内容将旅游分为几个风险级别,每个等级都有详细的条款对应,投保人根据自己旅游的内容选择相应的风险等级进行投保。旅游意外险的保费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厘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风险程度高的旅游意外险保费也相应要高。

2、扩大旅游意外险的承保范围。对于原本的除外责任如潜水、跳伞、滑翔、登山、攀岩、探险、狩猎、蹦极运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搏击、特级表演、赛马、赛车等,随着参与这些活动人数的增多,对于这些活动的承保渐渐符合大数原则。并且安全措施改善后,事故发生率也会随之降低。这些原本作为除外责任的条款可以考虑作为附加险,在影响保费的公平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3、将紧急救援作为主要条款,要做好相关的配套救援措施。除了对死亡伤残进行给付和意外事故医疗费给与赔偿以外。旅游意外险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在投保人发生意外事故时提供的紧急救援服务。但是目前国内尚未有配套的紧急救援措施,这需要不断的改善和发展。

第4篇:旅游销售范文

关键词:旅游企业;售后服务;有效

中图分类号:F27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030-02

1 我国旅游企业售后服务的现状

旅游企业售后服务可以表述为:旅游顾客在消费了旅游这一产品之后,旅游企业持续跟踪顾客的满意状况,向顾客提供及时的后续服务,售后服务的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全面掌握顾客对旅游活动的评价,售后服务的一般操作模式是通过解决顾客的问题,加强企业与顾客间的联系,提高企业的美誉度,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较强包括游、购、娱、吃、住、行六个部分,这种综合性也进一步加大了旅游企业的售后服务难度。很多的旅游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售后服务双重有利于顾客和本企业的切身利益。部分旅游企业甚至有和游客一样的“一锤子买卖”的想法,缺乏相应的售后服务意识,完全忽视了与顾客进行持续的交流以保持长久的联系。有的旅游企业即使认识到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意义,但也存在过于注重短期利益,成本因素考虑的情况,没有建立相应的售后服务部门,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直接省略了旅游活动的最终环节。尽管有的旅游企业制定了各种操规范,以保障旅游质量,但是这些规范大多限于旅游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商品销售环节,对于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尚处于空白,而进行了相应售后服务的旅游企业,也多是操作简单,且实施的时间也是间断性的。总而言之,我国旅游企业的售后服务理念与世界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操作手段也更更加薄弱,这使得旅游企业处于与游客间联系隔断的局面。

2 旅游企业售后服务的重要性

旅游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可以实现企业本身和顾客的利益最大化。旅游企业在售后环节的一个重要事项是顾客投诉,很多企业可能会说,不管服务做得多好,投诉事项还是会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优化售后服务,做到防范于未然。相关实践表明,售后服务应该及时吸收顾客所反馈的看法与建议,不断优化劣势,弥补失误的事件,积极维护顾客的利益。

旅游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稳定客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客户对任何形式消费的有着更高的附加值需求,售后服务就是附加值的一种,旅游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具有高度的雷同性,顾客往往很难对某一家企业具有良好的忠诚度,经营者也在不断进行管理的探究,试图通过良好的方法实现客户忠诚度的提高,旅游企业管理者在后期的工作方向上应该以售后服务为重点,优化售后服务,发觉并掌握客户的消费感受与服务需求,赢得客户满意与信任,稳定并扩宽客源。

旅游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可以形成游客宣传效应,扩大客源。著名的营销理念有:保留一位老顾客所付出的成本远低于引进一位新顾客所付出的成本,老顾客对周围人们的口口相传能有效宣传旅游企业的产品,实现低成本营销。旅游企业通过强化售后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再通过顾客的口口相传有利于本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知名度,进而扩充市场,增加客源。

旅游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可以增加市场竞争力。当前的旅游行业存在不良的价格竞争现象,高质量服务才是主流市场竞争的方向,旅游企业通过强化售后服务树立良好企业品牌与形象能对顾客的消费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售后服务的影响程度一定程度上超过顾客所消费的产品本身。

3 旅游企业有效地进行售后服务的举措

3.1 健全售后服务平台

旅游企业应该强化售后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引进新式的关系管理软件。由于旅游企业本身在售后服务管理软件上存在相应的缺陷,因而无法实现全过程的有效监控,使很多顾客尤其是重要顾客未受到及时的售后服务,进而流向对手企业;随着大众化旅游活动的到来,游客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的表格管理软件已经显然不适应顾客信息的整理与分析,甚至还会出现顾客信息资料遗失的状况;再加上传统软件无法集中管理顾客的信息资料,企业内部员工的流动也会极大影响顾客信息资料的稳定性。当前的客户管理系统仍采用传统的管理软件,常常发生因为员工交接而客户服务中断的现象,新式的关系管理软件是健全售后服务平台的必然选择。

新式的关系管理软件的中心是顾客,可以通过高效的技术手段将销售环节与服务环节结合起来,进行协同化管理。它还能够规范旅游企业的相关售后服务服务流程、提高队顾客的服务质量,实现有效顾客管理与售后服务成功率的双重保证,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新式的关系管理软件具备强大的查询与报表分析功能,且这些功能在满足数据调用的实时性。它能有效完善旅游企业顾客信息资料管理、客户档案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水平,实心旅游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系统集中化与信息数据化。

旅游企业还可以建立本企业的专门网站,用于网络在线服务。通过采用智能计算机设备,构建一个与顾客进行真实沟通的售后服务信息平台。企业将相应的旅游资讯与服务通道在专门网站上进行设置,通过这一信息平台与新老旅游顾客进行互动交流,还可以引导顾客在信息平台内的专栏以及论坛上进行留言,并对发表留言的顾客予以奖励以提高留言量,及时掌握顾客对档次旅游产品满意程度以及意见等,进一步提高本企业的售后服务质量。

3.2 加强售后服务人员培训

旅游企业还应该加大对售后服务员工的培训投入,当员工的服务水平提升的时候,也将进一步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也会进一步赢得顾客的好评,使旅游企业的运营与服务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客户对本企业服务质量的满意也将是一种有效的推广,顾客对企业旅游产品以及企业本身的好评会口口相传到顾客的社交圈,进而增加企业的客源。售后服务人员应该通过专业培训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意识、售后服务技巧。

3.3 建立健全会员制度体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数量越来越多,旅游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奢侈品消费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对旅游产品以及公司的选择强调自身的熟悉程度。旅游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会员制度,通过向会员给予特别优惠的方式,引导顾客的重复消费行为,进而长久维护与顾客间的关系。会员的特别优惠服务包括预先享有产品信息通知、特别价格优惠以及优先享有挑选权等,旅游企业通过完善的会员机制,不仅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也有利于实现本身企业的长远利益。完善的会员机制体系应该包含反馈系统,并具有群体宣传效应。会员的组织方式有很多,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会员体系。属于企业会员的还可以受邀参加企业举办的相关活动,比如运动项目俱乐部、车友交流会以及娱乐聚会等,活动有旅游企业出资组织,顾客间通过各项活动进行情感交流,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网络系统,可以保障各个散客与旅游企业间关系的凝聚。

3.4 完善客服跟踪制度

旅游企业应该平衡对新顾客与老顾客两者间的重视度,在重点开展新客户引进工作的时候,也应该充分重视对老顾客的跟踪关心。跟踪维护与老顾客间联系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旅游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并及时发现产生不良感受的缘由,并据此对当前的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对顾客进行持续的跟踪服务还有利于增强本身企业对于顾客的吸引力,进而影响顾客的消费心理导向,使顾客重复购买,稳定企业的客源。旅游企业完善客服跟踪制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在顾客旅游活动中途进行电话回访。访问顾客是否满意本企业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旅游过程中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等,电话回访的主要意义在于强调顾客的受重视感受,由于是在消费过程中所进行的关怀,有利于顾客在心理上的建立好评基础。

②在日常生活中向顾客寄问候信。信件问候的优势在于信件表达更加委婉,不会给顾客以很强的唐突感,信件问候也留给了顾客良好的体会与思考空间,不至于受到直接的拒绝。亲笔信的意义很大程度较电话有更强的情感内涵。信件还可以附以生日祝贺卡与节日祝福卡等。

③在顾客旅游活动结束后进行登门访问。主动的登门拜访让顾客直接感受到旅游企业的关怀,增强顾客对旅游企业的好感。登门拜访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能让旅游企业的相关客服人员通过对顾客语气与表情的判断,真实掌握顾客的心理感受与需求。也能够让存在不满的顾客,通过感受客服人员诚恳的服务态度,提升对旅游企业的认可度。

④对新老顾客进行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中回答问题的方式,能够直接了解顾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已消费产品与服务的感受与建议,有利于旅游企业相关领导掌握本企业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根据顾客需求,作出经营战略与战术的部署。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问卷调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形式,更多的新技术可以运用到问卷调查,比如网络、手机短信、邮箱等方法。旅游企业在采用新技术进行顾客调查的时候,应该有针对的进行信息传输,保障问卷所涉及问题相应符合顾客的基本情况,实现有效的售后服务。

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对第三方网站在售后服务方面仍不够重视,第三方旅游网站的考量标准是页面风格、点击率多少、功能以及预定订单额等实用性项目。现在大多数的第三方旅游网站的基本设置是论坛与社区板块,但是所存在的问题是,真正通过这两个板块强化服务以及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不多。经过对当前排名前十的旅游网站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携程网、芒果网等网站主要提供食、游、住等基本旅游需求产品,比如机票预定、酒店预定以及景点推荐等。春秋旅游、途牛网等网站以旅游线路为要的产品,例如周边游、国内游、自助游等。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站的分布与规模都日趋成熟,旅游企业网站想要在众多的竞争当中赢得市场占比,必须要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建设,优化服务,提升网站知名度。旅游网站售后服务模式存在差异化,相关旅游企业在与第三方网站平台进行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售后服务管理,通过有效的售后跟踪与服务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

4 结 语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旅游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旅游企业应该对顾客进行细致的跟踪服务,为企业赢得更多发展的空间。旅游企业健康且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是健全有效的售后服务管理,旅游企业应该加强售后服务的体系建设,推进售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售后服务建设既是旅游企业的竞争手段,也是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旅游企业通过强化售后服务,可以使旅游行业、旅游消费品以及旅游消费者三者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参考文献:

[1] 谢志良,吴倩倩.服务补救理论下第三方旅游网站售后服务管理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

[2] 姚长宏,杞燕.旅游售后服务初探[J].现代商业,2014,(30).

第5篇:旅游销售范文

搜狗语音助手

从本地生活信息、地图,到百科知识、便民工具查询,再到新闻、图片等传统搜索内容,搜狗语音助手将这些都整合到自己的智能检索库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向搜狗语音助手提问,眨眼之间便可得到精准的回答。不仅如此,它还能像一个私人助理一样为你管理生活日程。

智能360

智能360支持语音拨打电话、语音短信、语音备忘、语音软件管理、语音播放本地媒体文件、简单语音计算器等功能。还能定位、查询周围的美食、询问路线、翻译16种语言、打开网站、百科知识、媒体播放、查新闻、询问流行的游戏、最新的电影等众多智能功能。

中文语音输入法

中文语音输入法是一款支持语音发短信、发邮件、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等的软件,采用“云语音”识别技术,具有很好的识别率。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进行简繁体转换:手指向左滑动文字转简体,手指向右滑动文字转繁体。

虫洞语音助手

虫洞语音助手支持纯自然语言输入的语音助手软件,能满足你工作、生活、学习、情感等各方面的交流。它是你贴身的管家,对着它说“我饿了”,它会自动帮你查询附近所有的餐厅,在你觉得无聊的时候,语音助手还能为你排忧解闷。

讯飞语点

讯飞语点专注于中文的语音助手软件,语音识别率高达95%,由中文语音品牌厂商科大讯飞打造,是一款能够语音打电话、发短信、智能聊天、搜索APP、歌曲精准搜索等的极具实用性的语音软件。

快说语音助手

快说语音助手可以离线语音操控手机,无需流量,还能通过蓝牙耳机声控操作,解放双手安全行车。不仅如此,还可语音唤醒和操控手机。个性形象拥有百种美女,帅哥头像以及背景和声音,让你的语音助手与众不同。

第6篇:旅游销售范文

露露的爸爸妈妈是大学同学,他们毕业后一起留在了这座城市,建立起自己的小家,还有了可爱的露露。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都生活在农村老家,他们不习惯城市里的生活,所以没有和露露一家住在一起,但每年露露都会和爸爸妈妈去看望他们。

露露家邻居住着林爷爷和林奶奶老两口儿,他们的孩子都在国外生活。平时,露露的爸爸妈妈一有事情,就把露露放在林奶奶家。林爷爷、林奶奶特别喜欢露露,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孙女看待。露露也和他们很亲,“爷爷”“奶奶”地喊着,还常常在林奶奶家里吃饭和睡觉。

然而,露露的爸爸因为一起车祸不幸去世了。在那段伤心的日子里,妈妈忙着为爸爸料理后事,露露都是被林爷爷、林奶奶照顾着,一点儿没有受到委屈。

在妈妈眼里,本来幸福的家变得残缺了,她有了到其他城市去工作的想法。但露露怎么办呢?送回农村,妈妈不甘心,露露也不愿意去。林奶奶知道了妈妈的顾虑,说:“问问你们家里的老人,如果放心,就把露露先放在我们这里,等你工作稳定了,随时把她接走。”

乡下的四位老人都同意暂时由林奶奶一家照顾露露。为了稳妥起见,妈妈还和林奶奶办理了收养手续。安顿好露露,妈妈去其他城市工作了。而几个月后,露露的一个仅见过两面的姑姑找上门来,要带走露露,并且说:“露露有亲姑姑呢,被别人收养无效。”

那么,露露被林奶奶收养究竟有没有法律效力呢?

说法:

本案涉及的是关于未成年人被收养的法律问题。

第7篇:旅游销售范文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在众多竞争手段中,有奖销售的方式已被普遍采用,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也日愈增多。本文从分析它的构成要件入手,阐述了该行为对经营者、消费者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危害。针对我国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本文分析了该立法的一些缺陷,并提出了一些立法性的建议。

在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依法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有序是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发展活动中,经营者为了占领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获取更高的利润,便采用多种方式促销产品,不正当有奖销售就是手段之一。尽管,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作出了规定。但是,层出不穷的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使得表现出的问题日益突出,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无法维护,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这也就使得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关于有奖销售行为的规定追在眉睫。

一、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认定

有奖销售行为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交易对方提供一定数量物品、金钱或者其它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①前者是指经营者奖励所有购买者的有奖销售,其本质特征是参与者对其能否获奖,以及能获什么奖的情况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即参与者在参与有奖销售活动之前即知道自己参与后的获奖情况。后者是指经营者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的有奖销售行为。该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有奖销售活动的参与者谁能中奖、中什么奖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②而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采用上述有奖销售的方式,利用物质、金钱或其他经济利益引诱购买者与之交易,排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基本特征如下:

1、不正当有奖销售的主体是经营者。有奖销售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和与其交易的对方。提供有奖销售的是经营者,与其交易的对方包括购买商品的单位、个人或代表、单位实施交易行为的代表人、人。

2、不正当有奖销售的内容可以是物品、金钱,也可以是其它经济利益上的行为。物品不仅包括与所购物品完全相同的物品也包括同种类的物品或不相关的物品。

3、不正当有奖销售的目的是为了招揽顾客。有奖销售,不管它表现为何种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招揽顾客,取得更多的利润。

4、不正当有奖销售具有公开性。有奖销售是经营者不加区别地向所有购买者进行的,只要购买者按照规定购买一定的商品,不论购买者为何人或何种组织,都将一视同仁。并且经营者提供赠品时,都是以某种方式,如告示、广告等方式先公开告知购买者,向所有购买者进行的有奖销售。

5、不正当有奖销售具有从属性。有奖销售行为是商品交易行为的从行为。正是因为有奖销售行为是作为交易达成的附属条件,对竞争者而言才可能形成竞争优势,才可能成为排挤竞争对手的一种促销手段从而引发不正当竞争;对消费者而言则可能基于此种赠与购买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但有奖销售活动中的获奖并非无偿而是有偿的。

二、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不正当有奖销售的存在既然以一定的市场发展阶段为前提,那么,在特定的允许状态下,通过一定的法律规制,来保障、发扬其优点和长处,并抑制其缺点和不足,就成为一种社会治理的当然选择。(一)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破坏市场竞争,低价倾销,侵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不利于经营者自身的发展所谓低价倾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一款的规定可概括为: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③公平竞争原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各竞争主体在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公平交易的前提下进行角逐。而有奖销售行为事实上就等于经营者利用了不正当手段夺走了竞争对手的潜在购买者。因此,不管哪一种不正当有奖销售,其对同业竞争者利益的损害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二)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降低了市场的透明度,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之所以能够得逞并能够逃避法律约束的深层原因在于有奖销售信息的非对称性。由于经营者在销售中附加了特别之利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使的消费者无法知道其所购买产品真正情况,而作出非理性的自愿消费行为。④但在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中,经营者则是利用有奖销售的信息不对称,滥用自己在市场交易中的优势地位,采用多种手段,想方设法隐蔽有关信息,转嫁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违背诚信原则,不顾国家法律,损害消费者利益。

(三)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最终会影响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稳定运行。有奖销售的方式对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种方式的消极作用也是很明显的。不正当有奖销售活动容易传送错误的市场信息,可能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首先,对国家来讲,有奖销售是通过增加经营成本的方式操作的,其奖励费用和其他费用都在流通费用开支,使企业应纳所得税减少,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其次,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供求关系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的,国家主要是根据市场价格来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有奖销售把销售疲软带给了将来,导致国家在资源配置上出现较大的资源浪费。⑤第三,同时,在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推动下,消费者可能购买一些自己不需要或者不很需要的商品,使市场不能如实反映供需关系,造成市场需求不平衡。

三、我国《反不正竞争法》有关规定的缺陷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由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制订于1993年年初,当时市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包括立法者对于有奖销售的认识也受时代和认识的限制,仅在该法第十三条对禁止进行的有奖销售活动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具有一些缺陷,亟需修订。

1、法律滞后,内容不完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若干规定》均是1993年施行的。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法律的滞后性已经非常明显,已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反不正竞争法》第十三条以列举式规定了禁止从事的三种有奖销售行为,国家工商局在1993年又颁布了《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该规定虽然细化了禁止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但也没有包括所有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并且对该规定的具体内容的认定上,许多学者很有很多看法,无法达成一致。例如,对抽奖式有奖销售除了在抽奖这一无关紧要的问题L意见完全一致外,对其性质也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凡此种种,正反映了我国在有奖销售认识上和立法的模糊与欠缺。

2、有关有奖销售的地方立法不统一,解释混乱。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若干规定》颁布之后,许多省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法规。如从第一个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地方性法规《海南经济特区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而制订的地方性法规达二十七个之多,其中几乎都有有奖销售的规定。这些法规要求企业在有奖销售中标明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极不统一,如最高奖金额、总金额、数量、质量(云南、河北、重庆、浙江、四川、河南、福建)、设奖等级、品牌(湖北)、型号(湖北、山东)等等。原来是要加强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越解释越混乱,使得经营者根本无所适从。

3、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首先,有关当事人如购买者根本就不了解有奖销售活动的实际销售是”暗箱”操作,很难以对其实际形成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造成的利益损害进行追究。其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奖销售活动的形式也日益新颖,特别是随着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品或服务进行有奖销售的方式越来越多。对于这些新出现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形式,如果仍然适用原来的法律规定或解释,执法者可能根本无法操作,任有其发展,则会严重损害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四、完善不正当有奖销售的立法建议

对于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规定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l、由第三者介入有奖销售活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建立有奖销售申报制度、有奖销售公证制度和有奖销售制度。有奖销售申报制度就是开展有奖销售活动时,经营者必须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申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奖销售的商品、所设奖项的内容(奖金或商品)、奖金总额、获奖等级、获奖对象产生方法、有奖销售的时间、范围等。总之,只有依靠第三者介入才能解决有奖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完善行政法规,增加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行政法规的作用。我国现阶段可以在坚持法律规范稳定性和灵活性基础上完善相关规定。例如,可以增加禁止以限制流通物和不动产作为标的,禁止把招工和免费出国旅游等作为奖励方式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持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统一。

第8篇:旅游销售范文

一、教师运用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验

在苏科版教材中,提供了大量操作、活动、思考、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同伴交流、反思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运用。像教材里所设置的“数学实验室”“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等栏目,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引导学生通过“做”来感受数学、探索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做数学”的机会。就是在各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较多采用“学生‘做’的方式,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要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去获取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做”的基础上,揭示具体“事例”的数学本质。也就是说,教材上的数学实验、数学活动一定要组织学生去“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1.用实物教具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线段、射线、直线”一节中,可以让学生(1)画一画——过点A任意画直线,可以画出多少条?过两点A、B画直线呢?你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规律呢?(请学生动手画,然后让学生自己来概括)

(2)试一试——已知同一平面内有M,N,O,P四个点,请你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这四个点所在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经过这四个点能画多少条直线?(老师先点拨:分三类讨论:①四点成一条直线;②有三点在一条直线上;③任意三点不在一直线上,然后老师就其中的一种情况进行示范,同时让学生跟着画,其余情况再请学生自己画,最后请学生总结)

(3)练一练——在平面内有A、B、C、D四点,要求构成一个四边形,按要求画图。(让学生动手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几何画板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教学工具,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态型问题、变式型问题的解析是很有用的。学生对能在课堂上操作一下现代教学媒体进行体验学习也是很感兴趣的。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圆周角”中,在探讨性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时,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二、教师运用、驾驭各种技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解答习惯

1.教师的要求是关键

我们发现,自从新课改实施后,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与以前的学生有一定差距。是不是新课改影响了学生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问题的本身不在于课程改革的实行,而在于教师的引导不对或者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不对。新课标中降低了对繁难运算和严格推理的要求,教师有可能产生了误解,而放松了对学生动手学习的要求。这也就使课堂上“不听不想”“只听不想”“只想不练”的学生大大增多。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能力就难免会下降。如果教师有娴熟的多媒体运用技术,灵活的课堂驾驭技术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话,就会节省出许多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动手练习。尤其是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像中途接班等),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动起手来是教师提高实效的直接措施(只有在学生开始做了以后,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只有在掌握了情况以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对症下药”,提高教学实效)。

2.确保每节课都有适量的限时练习

第9篇:旅游销售范文

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978~1993年),通过引入正式的激励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竞争机制对原有旧体制进行改革。在第二阶段(1994~2000年),我国试图建立一个以市场规则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并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在这一阶段,国家在统一汇率、经常项目可兑换和国有企业重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对财政税收体系进行了重构和完善。在第三阶段(2001~2015年),将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优化产业结构,重新配置经济机会,保持制度绩效,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①。

目前,我国现正处于由“起飞”向经济持续发展的“双重过渡”阶段。从发展水平看,正从低收入水平(或不发达经济)向中等收入水平(或中等发达经济)过渡;从体制模式看,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这个阶段,如何培育市场并保持其发展趋势,是经济转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转型时期的税收效应与市场效率

在西方财政学中,税收效应是描述税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影响状态的一个范畴。从总体上说,税收效应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总量效应

一方面,税收总量要适度,其增幅不应超过GDP的增幅,更不能因为强调财政困难而损及税源。国际上通常用税收弹性系数作为衡量指标:当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时,表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当税收弹性系数等于1时,表明二者同步增长;当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时,表明税收增长幅度小于经济增长幅度。政府可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以此作为调节税收总量的依据。当经济过热、通胀率过高、投资过旺时,税收弹性系数应超过1,给经济降温;在供给与需求总量基本保持平衡时,税收弹性系数应维持在1左右较为适当;当经济不振、市场疲软、投资萎缩、需求不足时,税收弹性系数应调低在1以下,以刺激投资和需求,促进经济增长②。另一方面,税收总量的调节不仅要靠所得税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而且还要靠流转税发挥制约性调节和引导性调节作用,也就是通过税收的奖限政策,改变市场利益信号,发挥收入效应。

(二)结构效应

在转型时期,税收结构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刺激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税收结构效应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向国家鼓励的产业和产品倾斜,对限制性行业和产品采取抑制政策等方面。

(三)周期效应

税收的周期效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税收的周期调节如增税、减税措施的运用等可以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有效使用,以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二是根据经济增长原理,在一个经济增长周期里采用最优的税收政策,可促使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4次比较完整的经济周期,相应地税收政策也进行了微调,经济周期与税收周期虽不同步,但通过调整而出台的一些税收政策对这4次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三是根据税收次优原理,一些非传统的“过渡性周期制度”可能在某一时期里比所谓的最优制度具有更高的效率。一些具体的经验是:激励、硬预算约束、竞争不仅应当实施于企业部门,而且也应当体现在税收周期政策和措施中,使改进的税收政策可以在不导致很多或巨大损失的情况下在一个短周期组合中改进效率。

(四)关联效应

税收的关联效应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激励、施加硬预算约束、引入竞争性制度不仅应当适用于企业而且应当适用于税收本身。实际上,对税收的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税收具有正的激励并受硬预算约束限制和引入竞争理念时,改革的结果将是生产性的。如果税收是非激励、软预算约束并呈全封闭状态时,则改革结果将是有问题的。二是成功的经济改革依赖于税收的政治性支持,而这又将取决于为大多数人口提供可见的实惠。三是税收设计应当使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而不是同步增长。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呈正相关,但不等于相关程度强。在这种情况下,要跳出就税收论税收的思路,转变税收增长越快越多越好的观念,实现税收的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在解决现实税收与经济相关问题时,要冷静地分析纳税人负担与承受力问题,正确处理纳税人负担重和国家财政吃紧的矛盾,实事求是地把握理论与实践、长远与短期、依法治税与完成收入计划任务的关系。

三、优化税收,提高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效率

税收产生至今,经历了4次革命性变化:一是以征收货币税取代劳役和实物税;二是以法律和国际税收条约为标志的依法课征取代专制课征;三是税收的专业化分工、程序化管理;四是计算机进入税收征管领域,现代管理手段被广泛使用。这个依次以便利规范科学高效为标志的演进过程,体现了税收对效率的追求与改进。我国现阶段优化税收应以提高效率作为出发点及总目标,并对税收的效率改进有全面的认识和可行的办法。

(一)提高效率要体现在税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

高新技术进步可以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技术改造为重点,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和适用的科技成果,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转型经济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日俱增,远远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具有战略性意义。

1.税收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方面资金的投入。世界各国为刺激企业技术进步,普遍运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其税收政策主要有:(1)减免税。通过减免公司所得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税后所得,增强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的能力。(2)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这一方法最早由美国提出,现已为大多数国家采用。(3)加速折旧。如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设立新技术机械设备特别折旧制度,规定在购置设备的第1年可提取50%的特别折旧费,并在所得税前扣除。(4)税收抵免。美国、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相继对企业当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超过上年投入的部分,不仅继续给予所得税前列支,还给予其投资额20%的所得税抵免。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公司研究与开发费用列支一项,联邦预算每年就少收20亿美元的公司所得税。上述税收激励政策,不仅给企业研究与开发带来资金,而且也激活了企业加大技术进步投入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税收促进高新技术进步的新机制。

(1)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转让科技成果取得的收入,改征增值税。为保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可给予“先征后返”的照顾。对其技术性所得减征或免征所得税,调动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积极性。(2)完善增值税税制,有选择、分步骤地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先进设备以及科技成果中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允许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3)企业研制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开发的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创汇、高关联度且对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新产品,其缴纳的增值税,可给予定期“先征后返”的照顾。

(4)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其技术改造措施贷款项目新增利润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在归还其贷款本息期间,给予“先征后返”的照顾。

(5)对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允许按实际支出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对当年研究与开发费用超过上年实际支出的部分,给予其投资额20%的企业所得税抵免。

(6)对技术含量高且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可缩短其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实行快速折旧制度。

(7)对经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其是否设立在国家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均给予定期减征企业所得税的照顾。

(8)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进口的设备、技术,可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

(二)提高效率要体现在税收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方面

1.税收要有利于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我国现行对资源课税的税收政策还远不能满足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税制不规范,征收范围窄,调节软弱无力,激励措施过少等。针对上述问题,在实行其他行政、法律手段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税收对策:(1)应合并现行各种资源课税的税种,设立统一的资源税,并扩大征收范围,把森林、草原、海洋、名贵中药材和淡水等需要实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纳入征税范围;(2)实行分项课征制,对土地资源等大幅度提高税负水平;(3)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对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或相对稀缺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普遍征收消费税;(4)对利用替代资源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生产产品的企业制定全面、系统的“税收激励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实施一揽子税收优惠(各种协调优惠)予以激励。

2.税收要有利于保护和治理环境。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考虑,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一要靠技术创新,二要靠制度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在追求内部发展的同时解决一些外部不经济问题,或者将外部的不经济性降低到最小程度;通过制度创新,包括健全法律制度,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与监督力度等,使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成效达到或超过政府的预期目标。

税收是政府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可以采取两方面的对策:一是税收限制,二是税收引导。

所谓税收限制,就是借鉴国际经验,对环境污染企业和产品征税。具体设想是:(1)取消征收排污费的做法,开征排污税和环境保护税,主要以排放工业废气、废液和汽车尾气为征税对象,实行差别定额税率从量计征,税负以污染的治理费用为标准设定;(2)扩大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除对鞭炮、焰火等征税外,将“白色污染”制品等对环境有害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实行税收限制。

所谓税收引导,就是利用税收优惠与鼓励措施引导投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体设想是:(1)在流转税方面,对采用高新技术生产的环保产品或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分别情况给予免税、减税等优惠;(2)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除对以废气、废渣、废液和垃圾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实现利润给予免税外,还可对投资于环境治理与保护项目的企业实行投资抵免和再投资退税政策等进行鼓励,即允许企业在所得税前的实现利润中抵扣一定比例的投资额,或对企业用税后利润投资于上述项目的,退还其全部或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重视、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三)提高效率要体现在税收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三次产业的GDP结构,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98年的18.0∶49.2∶32.8;三次产业的劳动结构由1978年的70.5∶17.3∶12.2变为1998年的49.8∶23.5∶26.7.但这一结构同世界其他人均收入相当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中,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等传统产业仍居主导地位,但增长已放慢;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及社会服务业、邮电通信业、文化教育卫生等服务部门虽规模较小,但增长较快。这一发展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消费结构相联系,1997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比1992年的日本高28.5个百分点,农村高36.2个百分点;而住房、文教、医疗、交通和通信的支出却明显低于日本,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预计“十五”期间,伴随我国工业、商品流通业比重的稳中有降,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及社会服务业比重将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信息、咨询等服务部门比重也会有所提高①。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第三产业,不应该只局限在鼓励发展那些一般业,而要大力发展能够支持第一、第二产业能量释放,服务和支持高科技产品开发与生产的行业与部门。在发展方向上,应充分利用税收的产业配置优势和优惠政策,全面实现从传统的产业平面扩张与结构调整向产业纵向升级与深化高次产业代替低次产业的政策转变;实现从重点依据产业发展规模衡量产业发展质量的政策理念,向重点依据产业附加值高低衡量产业发展的政策理念转变;实现从保守的产业静态划分与静态管理政策操作模式向新的产业动态划分与动态管理政策操作模式转变。

在这个大前提下,发展第三产业首先要求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宏观产业政策及税收政策应当引导社会投资更多地进入第三产业部门。目前,我国服务业很不发达,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公共服务、居民服务等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高速增长至少能够对我国今后10~15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重大的支撑作用。只要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重点转向了这些第三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发展相对规模就会趋于合理。其次,要通过产业体制改革促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铁路和航空运输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以及公用事业、卫生体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都很低,由于缺乏竞争,经营效率相对较差。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迫切要求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实现对内开放。通过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减少以至消除非国有企业进入这些产业部门的体制障碍和限制,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协调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民族产业竞争力的增强。

主要参考资料:

(1)钱颖一《中国市场化过渡的基础》(载《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年会论文集》1999年)。

(2)胡世文《积极财政政策中的税收取向》(载《税务研究》2000年第1期)。

(3)郑玉歆、樊明太《中国CGE模型及政策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武义青、陈永国《中国第三产业结构及发展态势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①参见钱颖一《中国市场化过渡的基础》(载《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年会论文集》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