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艺术风格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风格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风格论文

第1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元代是多种文化信仰并存的时代,艺术和文化也获得了协调发展,在这个时代“,文人画”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不断的壮大,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与时代的环境发展具有一致性,这主要是由于“遗民”的影响而形成的,大多画家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元初画坛的赵孟頫、钱选、任仁发等人为代表的画家开辟了“文人画”的新风貌,对元代的书画艺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从整体上来说“,文人画”成为当时绘画形式的主流,可见元代文化上的发展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从艺术风格上来说,元代“文人画”带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

二、赵孟頫的《浴马图》

在这《浴马图》卷画上有一湾溪水,清澈透亮,溪水边有梧桐和垂柳,绿色成荫相映成趣,溪水中和岸边还有13匹骏马,九名马倌。绘画中马的姿态各不相同,每一匹马的神态都非常生动,有的在水中站立,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吃草,有的还在昂首嘶叫,有的卧在地上还在左顾右盼。马倌们牵着马在溪水边,有的人在给马洗澡,有的人在河岸边休息。在画面中,一位马倌洗完马后骑在马背上,等着马喝完水便准备上岸;一人一马,马在回眸主人而人则右手舀水,左手为马擦拭,眼神与马相对,表现爱惜之情,此时的人和马似乎心神交会了;马倌赤著上身坐在水边的岩石上,一只脚穿靴,而另一只脚却光着,悠闲地翘着二郎腿,面带微笑,马匹昂首目视前方,神气十足。作品里的人物皆唐装,马均丰肥圆厚,神情、姿态皆轻松自如。赵孟頫以文人意笔勾线,行笔偏工,设色法唐人的青绿和重彩,干笔皴擦出的线条富有情致,在古丽的色彩中透着逸趣。这幅画静中有动,马体精确细腻柔美,神情姿态舒展自如,马倌各自分工不同,既不相扰,又互为照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构图功力之高深[4]。

三、赵孟頫的鞍马画艺术风格分析

1.人格与画格。元代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赵孟頫是朝廷的官员,他经历了国家的衰败与亡父的悲痛,然后在出仕与隐退之间做出选择,内心非常的痛苦。事实上,赵孟頫只是想要拥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以实现其个人价值。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赵孟頫发展成了心思细腻、为人谨慎的性格特征,再加上幼年所接受的“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使他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形成了高修养、宽厚有礼、慎行谦虚额良好品质。在他的鞍马画中就可以看到他良好的品行,同时他将自己的苦闷思绪与画的创作结合起来,将情感真实表达在画作上,从而形成了清新雅逸的格调。赵孟頫通过作画的形式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而他笔下的马则成为了完美融合他心中所想与外在的审美观的一种媒介。从整体上来看,赵孟頫的鞍马画不仅具有形,同时还具有神,并且在绘画性方面也更加注重,再加上他潜心学习古人的鞍马画技艺,因此所画出来的马也具有独特的气韵,意趣盎然[5]。总的来说,赵孟頫的鞍马画不仅是时代风貌的反映,同时也是自身人格内涵与寓意的表达,将人格与画格有机高度统一起来,这种绘画理念对元代绘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求真意识。虽然赵孟頫在鞍马画的绘画中非常注重师法古人,但是与此同时,他还非常注重师法自然。这就要求绘画者在作画的时候要以大自然中的生物为观照物,以自然为师,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寻求自然给予人类的无穷奥妙,发现其中的美,并将其展现在纸上,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画家艺术修养,这就是绘画创作的真谛,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画的修养,同时也更加符合自然审美追求和规律[6]193。赵孟頫在平时就对马匹的生活习性非常关注,通过对真马的研究发现其特点,并将其应用于鞍马画的绘画创作中。虽然在宋代就已经有自然为师的求真精神,不过赵孟頫却是在尊崇古人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领悟了其中的真谛,并对其加以演变。赵孟頫具有很高的绘画艺术修养和学识修养,因此就能够心领神会“自然为师”的深刻含义。对于这个社会来说,美术史具有复杂的演变过程,画家都开始追求自然之道,而赵孟頫则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画以自娱”的生活情趣。另外,艺术的表现是不仅仅局限于画家对客观物像的审美关照,同时也是从内心感悟传达出的真实的心情,体现了画家的整个心理活动[7]。因此画家在创作中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并以纯净自然、不虚伪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情感,将自然外在的美与画家内在的真情实感合而为一。

第2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北宋建园大家李诫在其筑园经典《营造法式》中曾言及“园囿之廓在乎梁檐槛栏之纵横勾斗,梁檐卓立而苑阁方出”的建筑构造之精义。而在园林画中,建筑群是主体,林木花石是点缀物,所以运用各种笔法的多重划描来进行园林主体建筑群的整体勾勒是成画之关键骨架,而严密工整的笔法勾勒则是呈现园林建筑的重要基础。文征明的园林画就以建筑为主,极为注重基本笔法对于建筑骨架的游走勾勒,笔法多为工笔,于中锋、侧锋、逆锋间转换无迹,且偏于轻盈宛转,于工整细密间自有悠逸自如之韵。其多用细笔中锋进行匀畅连贯的勾描,笔力虽弱却不失柔韧筋力,在浅勾淡描、梁檐纵横间园林建筑翼然而出。《拙政园图册》是拙政园建园之初,文征明应约馈赠园主王献臣的横轴小幅画作集,该图册作于正德四年,共绘园中景致三十又一处,梁檐齐整、纵横络绎,是集中体现文征明轻盈笔法的典范之作。在这一系列画册之中,作者分别对香洲、小飞虹以及芙蓉榭等三大园区的主体建筑上的梁檐门窗等基本骨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工笔描摹,笔法流转之间骨架层叠而出。譬如图册第二幅——香洲,就尽得浅淡勾描的盈动之妙。香洲为两层式样的船舫建筑,底部由石质的类船体承载,船体之上为舫楼。作者先以工笔中锋轻快简练地勾出托载舫楼的长方体状的船体轮廓,用笔虽较为方折连贯,然轻勾笔力时又尽显柔和。对舫楼的处理,作者则以工笔侧锋轻划出舫楼的顶部廊檐,用笔轻快纤细,线丝勾转绵密有序,以致于廊檐之上的黑瓦整齐排列、清晰可见,自有一种灵动而又稳固的精巧之感。接着作者又以工笔中锋轻勾出廊檐之下的若干横梁,笔法疏淡轻快却不失韧力,线丝齐整横亘,与廊檐互成犄角,愈发显得骨架牢靠精密。而在廊檐之前,作者以工笔逆锋勾描出了一顶四方张扬的亭檐,又以极为细密柔和的笔线勾划出了层次密集整齐的檐上乌瓦,从而与廊檐之上的黑瓦相映成趣。在亭檐之下,作者又以工笔中锋横勾出了三两细梁,用笔虽淡和轻盈,但线丝却颇有筋力;横梁之下,作者用工笔侧锋勾描出了四根笔直细圆的朱红立柱,笔法虽较亭檐细梁而稍显沉深凝练,却也自有一种潇洒轻盈之韵。在立柱之下的石质船体之上,作者则以工笔中锋快速横纵勾划出船上栏杆,用笔轻淡宛转,笔法与其上的立柱、横梁、飞檐等主要骨架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船舫建筑的整体观感更为牢固稳定、精致典雅。在香洲之外,作者还以工笔侧锋淡勾出三两小亭、矮楼,笔线轻快柔韧、流畅连贯,在与主体建筑用笔手法相呼应的同时,也使得位于焦点位置的香洲建筑得以被烘衬而出。

二、构图精妙,绝叠巧置楼台

现我国现代园林学大家、丹青妙手陈从周在其造园名著《说园》中曾论述,造园之肯綮在于“精布局,腾挪摆置运用之妙,楼台亭阁乃现丘壑林石,此即古之所谓章法者也”。由此得见,园林得以精致呈现的核心关键在于主体建筑的置放设计,园林入画需以巧思构图布局。文征明天资奇高,又钟情园艺,曾参与姑苏拙政园的设计建造,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表现了然于胸、自有心得。文征明善于将即景之物重新设计,能够灵活利用纸上的空间实施中心烘托、左右对称、上下呼应、夹框抑扬等各种章法,这也使得其园林画充满了精妙妍秀的构图特色,于一叠一置间楼台阁榭尽现。《渔隐四时即景图》为文征明辞官归梓、畅游渔隐(即后之姑苏网师园)后所作的即景园林画,该图为横轴长卷,分为“月到风来亭上春”“致爽轩中清空夏”“绿蕉阁外渺高秋”以及“引静桥下玩雪冬”四个分图,作者在同一图卷中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轮替之中的月到风来亭、致爽轩、绿蕉阁、引静桥,让观者览画即如入园,四时楼台俱现,着实令人叹服。而在具体细致的构图章法上,作者则交叉运用了中心烘托、对称呼应、夹景框景、抑景扬景等不同手法,具表写实而又略作调整,从而能够将渔隐之中的亭轩桥阁依照比例生动再现。譬如在“月到风来亭上春”这一分景中,作者就以中心放置、四周烘托的构图手法凸显了月到风来亭的卓然风姿。作者先在画面中心偏上的位置轻描出月到风来亭的主体轮廓,接着淡勾出亭下的假山高石,再以细笔密划出葳蕤春草,其下的部分则作留白处理,以表现暖风徐来、清波微起的初春水面。而在画面左右两侧的均匀空白处,作者轻划出了相互对称的两排乌瓦回廊,在两侧的乌瓦回廊各自接近其侧画面之处,作者又各轻勾出一顶小亭,从而形成了工整对仗而又精巧自如的一组廊桥亭台的连环建筑,同时也将月到风来亭的中心烘衬得更为明显,更显其卓然昂立之姿。在末景绿蕉阁的构图处理上,作者则使用了抑扬映景与夹框成景相结合的独特手法,其先在画面右侧点染勾出若干山石、矮丛以及高木,又于碧翠高木之中斜露出一角阁檐,不禁让人有一种想探此阁楼其貌之究竟的心思。而沿阁檐向左,作者又勾描出一月门,门檐曲折,门洞圆阔;在门洞之内,作者再勾描出阁楼的一根立柱与柱下栏杆,此时阁楼的整体外貌已被窥见些许,然而仍未得知其庐山真面,愈发引人欲览其全状。在月门的左侧偏西北处,作者点染轻描出了几株枝叶葳蕤的鹅黄细柳,细柳的一侧枝条极为繁茂,都高越了月门之檐;在这枝条与顶檐相交之处,作者又勾划出了一些顶楼门窗与曲折护栏,从而与之前露出的檐角、立柱、栏杆共同组成了阁楼的外貌骨架。然而画面至此,也依旧未能窥见绿蕉阁的全貌,这也正是作者构图章法的精妙之处。其先以山石、矮丛以及高木这一组景致作为抑景,有意将主体阁楼掩起;而又斜露一角飞檐以暗示阁楼乃在其后,此为扬景;接着又用月门门洞、斜长细柳来表露阁楼的正面顶层,此又为夹框成景,这种精妙奇巧而又自如天成的构图特色使人顿觉其中阁台亭立、藏韵无尽。

三、设色雅润,凝逸幽丽境趣生

第3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一)凤翔泥塑形成的文化背景

凤翔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夏称雍州,是春秋战国时期先秦王朝的发祥地,又是汉唐时期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2]学术界对凤翔泥塑产生的具体年代尚无统一定论,但据《凤翔县志》记载“:县境内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汉、唐时期的古墓随葬器物中,有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陶俑,如虎、牛、鸽、猪、狗、羊、独角兽、骆驼等,其型制相似今日之泥塑。”凤翔县纸坊镇六营村是泥塑的发源地,相传明朝初年,明军在凤翔一带实行“兵屯”,军队一部中的第六营兵士中,大部分来自江西,兵士有制作陶器的手艺,空闲时捏制各种形态的泥人,后来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大部分人没有离开凤翔,并把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作为谋生的手艺,用于市场销售。[3]凤翔泥塑是凤翔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的沉淀物,它是日常生活中具有辟邪、镇宅、纳福功能的民俗用品,人们想借助泥塑具有神力的形象,驱赶妖魔、消灾灭害、保佑平安。是造型寓意的直白倾诉,是饰美意图的形象表达,是色彩寄寓的真情诠释,孕育着悠远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文内涵。

(二)淮阳泥塑的文化背景

淮阳,古代称“宛丘”。地处周口市,是黄淮平原的中心,也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路史•太昊纪》记载“:太昊伏羲氏,都于宛丘。”太昊伏羲在淮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都城,称为宛丘。淮阳是“三皇五帝”伏羲的建都之地,伏羲死后埋葬在淮阳城北三里的太昊陵,后人又名“人祖庙”。[4]淮阳泥塑中以泥泥狗最具代表性,泥泥狗产地主要分布于太昊陵附近的金庄、许楼等村落。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大型的祭祖活动在这里盛行。庙会上“泥泥狗”是最受大众欢迎的民间泥塑艺术品,“泥泥狗”又称“陵狗”,是祭祀伏羲的“神物”,当地人认为它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它是原始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观念的物化遗存。人们怀着祈盼与祝福来到这里祭祀,祈求生育繁衍,盼望着人丁兴旺。泥泥狗是意象形态下的物化实体,是人类生殖崇拜的表现物,是图腾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原祭祀文化的“活化石”。凤翔泥塑与淮阳泥泥狗都有着同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淮阳泥泥狗受地理方位的局限,上层主流文化没有太多的影响到它,更多的保留着朴素本原文化与生殖崇拜的原始思维理念。相比较而言,凤翔泥塑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受农耕文明影响较多,作品中运用大量含有美好寓意与精神诉求的牡丹花卉纹样作为装饰。

二、两地泥塑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一)制作工艺的比较

凤翔泥塑随着时代的演变流传,最古老的制作方法已不可寻,但通过笔者在六营村的深入调查发现,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品,依然以纯手工制作的方式代代相传,并且没有引入工厂批量生产的模式,而是以家庭作坊式为主要创作方式,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为原料,注水、添入纸浆进行混合搅拌,以此增强泥塑的坚韧性,使之不易破碎。艺人将混合之后的泥料灌入事先制作成型的模具,翻制成泥胎,再将泥胎晾干,打磨、抛光,随后上白、绘彩,制成空心的泥塑作品和浮雕式挂模。与凤翔泥塑不同的是,淮阳泥泥狗以当地特有的“黄胶泥”为原料,泥土取自于深层土坯。在制作工艺方面,与凤翔泥塑艺术也有所不同,淮阳泥泥狗以徒手捏制为主,尽管现在有部分的手艺人,采取了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的制模倒型的制作方式。但据笔者了解,在当地大多数手艺人依然采用传统捏制手法,用和好的“黄胶泥”捏成要表现对象的大体形状,再用简单的工具塑造对象细节的部位,捏制过程是整个塑造的关键环节。而泥泥狗泥塑中黑底色是用锅底灰加动物骨头胶熬制而成,将素模泥胚放入熬制的锅中浸泡,制成黑底泥胚。随后将大红、中黄、翠绿等颜料上色,制成实体形泥塑作品。

(二)造型的比较

凤翔泥塑与淮阳泥泥狗在造型特征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主观的审美意象表达为突出泥塑造型特点提供着必要条件。凤翔泥塑的造型分为挂片、泥玩具、立人三类。泥塑形象丰富,但主要以十二生肖动物形象为主,表达艺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凤翔泥塑造型简明、具象,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和变形。在挂片类泥塑中,艺人们偏重于强调物体的面部神情,设计时遵循着“动物的眉要皱,眼珠大,人见了又喜又怕”的创作口诀;[5]在泥玩具与立人类泥塑中,泥塑的造型非常准确地突出了物象的身形特征:如马、狗、兔、猪或财神、钟馗等泥塑形象,即使是在没有上色与绘制的泥胚状态,都是极容易辨认的。淮阳泥泥狗的造型与凤翔泥塑相比则更加怪诞、奇特。受图腾观念体系的影响,泥泥狗总体为立柱式造型,犹如印第安人的图腾柱形状,神圣的祭祀与朝拜相关联,给人一种深邃莫测的庄严与神秘感。淮阳泥泥狗形象还与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古老的生殖崇拜对泥塑形象的形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经过艺人们加入动物叠加形象的元素之后,变得抽象且极具神秘色彩:淮阳泥泥狗多以人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两两结合的复合造型为主,如“人面狗”、“双头狗”、“九头兽”等,当褪去泥塑模型上所绘制的图案与颜色时,这种古朴、敦厚的泥塑形态,往往使人们无法直接清晰辨认出泥塑的所指形象。

(三)纹饰的比较

纹饰差异性是两地泥塑艺术风格较为明显的区别。凤翔泥塑在立体的白色泥模上,大多采用具象的太阳纹、石榴纹、牡丹纹、动物纹饰进行装饰。纹饰的创作形成来源于艺人对日常生活物象的高度提炼,表达艺人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凤翔泥塑用黑线勾绘纹饰,匀称的黑色轮廓线犹如中国画的线描艺术,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充满直白与清逸的审美情趣。凤翔泥塑纹饰常在两侧及背后全部绘制,纹饰的紧凑布置使得泥塑绚丽多姿、丰富多彩。淮阳泥泥狗中具像的图形与纹饰并不多见,更多的是点、线组合形成抽象装饰纹样。例如,以长线为主,加短线和圆点组合形成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组合装饰形状,用来表示女阴图腾纹,用简练的彩色直线表示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衍。抽象的线条型纹样描绘给人以迷惑与神秘的视觉感受。犹如哈特拉古城中萨纳特鲁奇君王石雕装饰艺术,石雕上衣装饰满圆形拼接成的弧形状花纹,同样抽象的点线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泥泥狗艺术造型中比比皆是。在泥塑装饰构图中,泥泥狗泥塑针对主体正面进行线纹彩绘装饰,侧面和背面不做描绘,使得视觉焦点更为集中。

(四)色彩风格的比较

色彩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影响着我国千百年来民间艺术发展的“五行色彩观”。“五行色彩观”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沿袭民间用色基本规则。[6]凤翔泥塑和淮阳泥泥狗的色彩以“五色”为主,五行色彩观体现着民间美术本源文化审美情感,色彩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其色彩审美是中华本原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凤翔泥塑分为彩塑与素模两种。常见的凤翔彩塑以白色为底,黑色勾勒,再施以彩绘;也有部分彩塑以黑色为底,白色点睛,然后再进行彩色描绘。素模有两种色彩,常见素模以黑白二色交错描绘,以白色打底,黑线花纹勾勒的素模,取清爽利索之意,有着单纯简洁之风。泥塑艺人在着色时,对于同一种颜色位置的安排,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是依据个人的审美感知和视觉心理来创作的。在凤翔彩塑的用色中,把五行色巧妙地运用在白色泥胚上,创作时常将高度饱和的色彩、高明度的大红、桃红、明黄、翠绿等色彩直接描绘,不做任何调制与混合。在色彩的搭配上,似乎也鲜少讲究过渡、渐变的设色手法。高度饱和的红色与绿色、白色与黑色通过黑线分割,毫不掩饰地组合在一起,大块的色彩给人以绚丽而不失厚重,热烈而不失庄重的视觉感受。色彩的大面积布局处理手法极力凸现出凤翔泥塑的个性特点,而淮阳泥泥狗在艺术创作上则另有设色手法,因受地域条件与风土人情等因素的影响,淮阳泥泥狗还保持着传统远古艺术的文化气息。淮阳泥泥狗黑色泥胚是有别于其它泥塑艺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黑色底色上绘画制红、黄、白、青色彩线加以点缀,与黑底奇妙的达到融合,真实的表达出大众的审美情趣。黑与高明度色形成强烈的对比,黑底表现色彩比白底表现色彩更能突出泥泥狗泥塑色彩精炼与纯粹、深沉与庄严的审美特征。在凤翔泥塑色彩体系中,蓝色不曾使用,在五行色彩体系中,青指代蓝,并高于蓝色,民俗审美观念中认为,蓝白为阴色,红黄为阳色,在大众民俗观念中以趋阳避阴的审美心理为主,泥塑创作中常将“蓝色”常作为偏色处理,多用绿色代替,而在淮阳泥泥狗创作中,蓝颜色的频繁运用,使得泥塑色彩丰富而饱满,增添女性生殖崇拜的意味。在凤翔与淮阳两地,阴阳两色处理形式各有偏重,也决定了各自显著的视觉风格。

三、泥塑艺术传承途径的思考与探讨

在现代数字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追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有古老文化意蕴的民间泥塑艺术品已不再是人们追捧的对象,承载着民众精神向往与心灵沉淀的传统泥塑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环境。分析凤翔和淮阳两地泥塑风格,总结两地泥塑造像规律,提取概括泥塑造型特征,借用造型对比、色彩冷暖对比规律来加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把泥塑色彩元素巧妙地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恰当地把民间泥塑艺术的色彩精神与现代设计的色彩语言有效结合,是设计师为之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使其传承与保护的手段之一。

(一)泥塑艺术原始造型的利用

通过模拟原态直接应用的设计方法,利用泥塑特有的地域民俗元素进行抽取,使立体的造型平面化,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泥塑造型纹样,如提取凤翔“挂面虎”泥塑中描绘眼睛的太阳纹、装饰眉毛的双鱼纹、装饰躯干的牡丹纹,巧妙地运用到现代设计空间。又如提取泥泥狗“独角兽”泥塑中的叶纹、菱纹、女阴图等花纹装饰图案,以其组合变形图形本身含义,巧妙合理的布局,使设计在保持民族性特征的同时,有着较强的形式美感。通过画面设计,使之产生直接、对比的欣赏美感。把现代设计当作过去与现代空间角色传递的中介形式,直接把泥塑造型与纹样应用到宣传海报上,直接应用能勾起人们回忆过去的情思。如恒源祥集团彩羊系列品牌商标设计,设计者直接提取泥塑艺人胡新民制作的泥塑羊为原样造型,运用绘图软件把立体图形平面化处理,把原始造型的色彩直接运用到品牌商标中,有效传递着吉祥富贵、幸福如意的品牌理念。

(二)组合衍生品造型设计

衍生品设计是当今的时尚宠儿,衍生品的出现使得工艺品成为消费品。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变化使得泥塑失去原始性的功能,在保持原始功能效应的同时,设计具有现代风格的泥塑衍生品是有必要的,为适合现代市场环境,通过重组、拼贴、变形将立体的泥塑造型平面化,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原有特征,创造出变形夸张的卡通泥塑造型,有益于年轻人接受泥塑文化。如制作泥塑卡通形象挂件、卡通泥塑鼠标垫、手机外壳、泥塑形象的便签夹等,泥塑卡通衍生品设计把庄重威严、神秘的泥塑形象拟人化,在欣赏卡通外形色彩的同时,让消费者感知泥塑文化的吸引力。

(三)泥塑动画角色设计

新的视听生活方式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乡村社会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原本习以为常的泥塑,如今却变成方枘圆凿。动画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备受年轻人的追捧,例如,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其形象设计蕴藏着传统中国元素,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代表着五行唯物论,五个福娃的原型和头饰都有中国传统形态寓意。两地泥塑也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案例,提取泥塑美好寓义的造型运用到吉祥物设计中。如凤翔泥塑中有辟邪纳福寓义的“五毒蟾蜍”挂片,泥泥狗中古拙奇特的“人头狗”等。典型泥塑造型通过卡通Q化的造型手法,以“人头狗”造型的泥塑为例,在保持泥塑造型头大四肢短小的原有特征的基础上,把“人头狗”泥塑原始的面部表情进行拟人化设计,给泥塑穿上现代流行的衣饰。卡通的造型容易被大家接纳与认同,也吸引大家关注到传统的民间泥塑艺术形式。

四、结语

第4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简单的曲式在朝鲜族音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朝族音乐的影响极为深远。朝鲜族音乐中的三个乐句组成的是一种非正规的乐段,其多是由两个句式的单乐段发展而来,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其在乐感的形成和处理上都极具特色,例如朝鲜族音乐《农夫歌》中的第三句便是采用了前两句的部分内容,通过在节奏与音域上的变奏形成一种与前两句完全不同的音乐形式,完全不会使人生成重复、赘余的感觉,而其节奏上的独树一帜更是为其增添了一种新的听觉魅力。朝鲜族音乐的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是较为常见的曲式,《阿里郎》中第三个乐句是变换的演绎第一各乐句,而第四个乐句则是对第二句的变换演奏,将重复的乐句以不一样的节奏与音域形式表现出来是朝鲜族音乐艺术中极富自身特色的风格特点。

二、朝鲜族音乐艺术风格特点一:独特的节拍

朝鲜族音乐的节拍多数是三拍,三拍及三拍形成的复合拍6/8,9/8,12/8,18/8等复拍在朝族音乐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这种三拍式的极富特色的节拍感是与朝鲜族语言密切相关的,众所周知朝鲜族的语言中单词有鲜明的长、短音节之分,而在语言中的重音安排上往往形成了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形式,因而受朝鲜族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朝族音乐中采取了有鲜明的长短区别而又能使长短间的对比感觉恰当好处的三拍子节奏形式。朝鲜族三拍子的音乐艺术节拍表现形式在柔和自然的情况下完美的彰显了朝鲜族语言的自然美,因而朝鲜族人在音乐创造中极富智慧,在用歌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为朝鲜族音乐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朝鲜族音乐艺术风格特点一:独特的调式

上平调、平界面调、下界面调、平调及界面调是朝鲜族音乐中最为常见的五种调式,五种不同的调式与汉族五音中强调的宫、商、角、徵、羽的五音调式极其相似,根据调式的色彩及功能的不同五种调式可以具体的分为平调、界面调等两大类。而形成朝鲜族音乐艺术风格特色的便在于朝鲜族音乐中对旋律的组织上与特色的民族语言的运用上。而调式与调式音阶中音级间的相互关系及音乐节奏的共同作用生成了朝鲜族音乐中极富特色的音乐艺术风格。而单独就朝鲜族音乐的调式分析可知,平调与界面调是朝鲜族音乐中最关键的两个调式,在平调类音乐中音阶多为大二度,即各音阶间存在的是纯音程与大音程的关系,如《青春歌》等突出的是一种明朗的听觉效果;而界面调式主要强调的是二度、四度的连接性质,从而使朝鲜族音乐在旋律上保有独特感,该种调式下生成的音乐多数是含蓄的,且将哀怨融合进柔和的声音中去让人灵魂随之萌生一种触动感,从而强化了朝鲜族音乐的撩拨听众情绪的魅力。

四、结语

第5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一)宗教性

新疆的宗教氛围十分浓烈,宗教种类也非常多,主要有萨满教、印度教、佛教以及伊期兰教等,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同流派分支。由于宗教与舞蹈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与宗教并存的舞蹈种类丰富。在众多维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萨玛舞。这种舞蹈源自于萨满教,经过与其它文化元素的不断融合,逐渐发展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蹈。萨满舞的艺术特征与赛乃姆有同有异。相同的地方是舞蹈的形式比较自由,人数也不受限制。群舞中,除了有一个人居于中心扮演萨满祭神外,其他舞蹈都可以自由发挥,舞者的动作也不用统一规范;萨玛舞与赛乃姆的不同之处在于,舞蹈的整体神韵有所不同。萨玛舞是由宗教仪式发展而来的,所以比较深沉和稳重。而且这种舞蹈通常只在大型宗教或民俗集会时表演,萨玛舞的基本特点就是场面比较宏大,伴奏的声音也较为嘹亮。所使用的乐器通常为唢呐和鉄鼓,舞曲的节奏虽然简单,却沉重有力。表演萨玛舞时,舞蹈者的动作虽然存在差异,但必须与伴奏音乐的节奏保持一致。萨玛舞就是依靠节奏上的一致性,来保证众多舞者在动作不一致的情况下,还可以形成整体上的融合与融洽。

(二)表演性

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还个有较强的表演性,是舞蹈家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将自创或者借鉴来的舞蹈元素融入其中,使舞蹈的表演性更强。与舞蹈的自娱性和宗教性不同,表演性的舞蹈通常小而精,这种舞蹈的参与人数往往较少,舞蹈的过程也较为短暂。但是表演性舞蹈比较注重动作的表现,对动作的要求也较严格。如果是多人共舞,还需要强调参与者们舞蹈动作的和谐统一。因此,此类舞蹈在技巧性、观赏性以及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要求都较高。

二、维吾尔族舞蹈的艺术风格

维族舞蹈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历史悠久,凝聚着维族人民的聪明智慧与文化内涵。长期的草原牧骑生活,加上多种宗教的繁衍和发展,使维吾尔族舞蹈带有浓重地域风情和宗教色彩,博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了古代鄂尔浑河流域与天山回鹘乐舞蹈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古西域乐舞的精华。具体来讲维吾尔族舞蹈的艺术风格表现如下:

(一)造型

新疆是我国著名的歌舞之乡,其民族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样,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艺术美感的获得方面,主要就是通过对舞蹈的外部形态动作开始的。舞蹈的绝妙动作、优美姿态以及娴熟技巧,都能够在舞蹈过程中展示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造型。维吾尔族舞蹈的造型可以给人以动静结合的美感,是一种风格美的体现。比如舞蹈《摘葡萄》在表现摘葡萄和摘到葡萄后,品尝葡萄时,采用了多次的静态造型,造型可谓栩栩如生、优美挺拔。将葡萄园内采葡萄姑娘们的天真、执着、纯真性格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观众的心目中,对《摘葡萄》的舞蹈形象也越加深刻和持久。维吾尔族舞蹈的舞姿造型主要表现为昂首、挺胸、立腰、拔背的体态特征,从而带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积极的感觉。而且在头部、肩部与腰部等部位的运用方面,也需要形成相互协调,形象生动的优美造型。

(二)动态与动律

维吾尔族舞蹈不仅造型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它根据表演者的动作衔接变化,将优美的动态与动律深刻的印在观众的心里。维吾尔族舞蹈具有热烈奔放的感情特点,在弦鼓声声、左旋右转、闪胸下腰的过程中,将那种欢快朴实的动态美感充分的展现出来。维吾尔族舞蹈利用移颈、打指、翻腕等装饰性动作来进行点缀,形成了乐观、热情却不轻浮,细腻稳重却不琐碎的艺术风韵。女舞者继承与融合了古西域乐舞的主要特征,腰部柔软灵活,舞姿轻盈敏捷,其中常见的动律——微颤,利用膝部的连续性微颤和动作变换前瞬间的微颤使动作看上去更加柔美、衔接自然。现在的赛乃姆中依然比较常见的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拍掌以及快速行进中的突然停止等,都带有鲜明的古西域乐舞风格。维吾尔族舞蹈的下腰有快慢之分,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维族舞蹈家迪丽娜尔表演的《摘葡萄》中就有动脖子下腰的动作,其动作轻柔却充满韧性,再与柔肩、手腕、腿等结合起来,配合巧妙,美感十足。另外,旋转也是维吾尔族常用的舞蹈技巧之一,旋转时要求速度要快,且姿态多样,有时戛然而止。这种连续旋转过程中不断变换舞姿的舞蹈技巧,对舞者的技艺要求极高,大多数舞蹈都以竞技性旋转来达到表演的,这也是维吾尔族舞蹈动态动律的独特风格之一。

(三)节奏

舞蹈是一种与音乐结合方可发挥其最大魅力的艺术形式,舞与歌的相互辉映能够让舞蹈的感染力大幅提升。新疆维族舞蹈非常重视节奏对舞蹈的主导作用,比如《手鼓舞》、《萨巴依舞》等,只凭借简单的道具以及拍点就可以表演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动作。维吾尔族舞蹈不论是跳、转、翻、腾,还是扭、摆、进退,甚至表情与眼神都会和着伴奏音乐的节奏,紧扣音乐的旋律,能够表现出舞蹈过程中微妙的节奏美感。近年来,很多优秀的维吾尔族舞蹈作品,都在其节奏中恰当的融合了现代的文化元素与节奏特征,使维吾尔族舞蹈更具时代感。在节奏方面很多维吾尔族舞蹈改变了固有的节奏规律,注入了一些时代元素,从而使节奏的时代特征更加明显,节奏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比如在舞蹈中手鼓与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舞蹈中鼓点节奏与舞蹈动作能够和谐统一起来,形成高度的吻合,手鼓音乐快、舞蹈也快,手鼓音乐如果慢,则舞蹈也慢,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节。手鼓的节奏特点,已经成为当前维吾尔族舞蹈的重要音乐表现之一,使舞蹈的节奏感更加具有艺术特色。

(四)神韵

“神韵”是一种高级的美感形态。维吾尔族舞蹈中的神韵是一种感性的、鲜活的、漂移的气质风采。虽然这种神韵没有具体的表象,但观众可以在整个舞蹈过程中,都切实的感受到。神韵就是通过不同的韵律和风格,来感染观众,是舞者们自身个性所构成的审美形态。能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观众能够陶醉其中,甚至随之舞动。比如《摘葡萄》就充满了维族舞蹈特殊的神韵,舞蹈者能够通过热情多变、灵巧轻盈的舞姿来引导人们的联想,使观众被其神韵深深打动。

三、结语

第6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剪纸的色彩表现突出了民间美术的用色特征,用色简单大方,少而精,一般分为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都采用高纯度的色彩,彩色表现利用高纯度色彩的对比呈现鲜明的对比效果,如红配绿,黄配紫等互补色彩的搭配,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装饰特色,鲜明而富有张力。当然剪纸艺人并不是片面追求强烈的对比,而是基于对比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秩序,就像民间色彩搭配口诀所述“光是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拖色少不了”,通过其他色彩使整幅作品统一起来,这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常采用的手法。民间剪纸的用色也带有象征寓意,单色剪纸最常见是红色,人们在节日、庆典时刻贴上具有喜庆、吉祥寓意的红色剪纸,赋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黄色象征权利、富贵、尊严、辉煌等;绿色象征生命、希望等等。剪纸艺术是一种艺术符号,它的内涵丰富,在造型、构图、色彩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以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完整的构图和高纯度的色彩,形成一种鲜明、生动的艺术魅力。

二、电子书籍版面设计中剪纸风格的表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拓展了电子书籍的语言表现和图像呈现方式,电子书籍设计也逐渐从技术型向创新型转变,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也不仅仅只实现基本的阅读功能而是兼具艺术性和美观性,目前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形式大多雷同缺乏艺术性,将中国民间艺术融入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是实现书籍艺术风格的一种重要方式,将剪纸艺术形式借鉴并应用到现代电子书籍版面设计中,可以为版面艺术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从挖掘文化内涵的角度表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包括图形、文字、色彩和交互设计等,具体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表现具有剪纸艺术风格的电子书籍设计。

(一)图文设计。当下比较成熟的一种设计风格———水墨风格在书籍设计中有所表现,在图形的表现上根据设计主题并利用毛笔笔触特殊的表现出水墨渲染的意境,赋予现代电子书籍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水墨的点线面造型元素通过设计形式表现出来,当然水墨风格的运用应具有形式美感并与根据不同设计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创意融合,因此对于剪纸艺术风格的电子书籍封面抓住剪纸造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更要体现电子书籍的剪纸风格,图形和文字的版式设计较为重要,版面中的图形与文字的形状以及在版面中如何安排,这些都需要关注阅读功能的清晰性和易读性,才不会导致读者的视觉疲劳。在选择带有剪纸风格的图形时,文字要根据图形的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编排,如采用剪纸的构图形式作为整个版面的背景,与文字相互穿插共同组成版面的形式主体。或者将剪纸形象化的造型形式作为一定的形状来限定书籍插图内容的表现,通过创造性的融合打破呆板的构图形式,使版式新颖,充满新意,整个版面的剪纸风格油然而生。当然现代的剪纸艺术也在与时俱进,例如获得华夏风韵剪纸展金奖的作品《街舞》展现了当代生活风貌,为中国传统剪纸注入了新的内容,使画面内涵更为丰富,将剪纸艺术内容上的创新赋予版面更为丰富的素材内涵,以适应现代设计表现要求。在字体的选择上需要配合剪纸风格选择具有民族艺术风格的字体,与主题形式呼应。在字体段落的编排上依据图形的形状排列,也可以将文字图形化,将文字本身的形态看作图形的表现形式。当然这些都要考虑到书籍的阅读功能,不能盲目追求形式感。同时图形与文字的排版也可以根据剪纸艺术形象化的造型形式进行构成原理的组合,使版面形成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二)色彩设计。色彩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对体现设计风格起到一定的作用,电子书籍要呈现剪纸艺术的风格特点,在版式设计中可以选择剪纸艺术中常见的代表性色彩———高纯度的色彩,如红色、黄色等。在色彩的搭配上也有着自身的特色,剪纸艺术的色彩搭配上常用互补色,互补色以其强烈的对比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可以对其进行调和如加入其他的颜色使版面色彩统一起来,或者通过色彩面积的变化来调和互补色彩的强烈对比,也可以选用单色表现。单色剪纸有两种基本的表现手法,一种是阳刻剪纸,一种是阴刻剪纸。现代剪纸大部分运用两者结合的方式,阳刻剪出轮廓,再用阴刻线作刻画,单色的运用可以结合剪纸这种特殊的表现技巧,打破单色的单调,与镂空的部分形成对比,产生美感。现代剪纸艺术的色彩与现代的色彩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可以根据书籍的读者群体需求设计剪纸色彩,可以用明快鲜艳的色彩表现儿童读物和时尚周刊等主题内容,可以用暖色或者高纯度的色彩表现诗歌或者散文类主题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剪纸在传统色彩上的创新运用色彩。

(三)交互设计。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的目的就是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使用户以最佳的方式获取信息[2]。在电子书籍的版面中不仅仅是一些静态的视觉元素,为了丰富版面的效果,在页面与页面的切换时或者鼠标在按钮上悬停时可以运用动画形式表现交互过程。如读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拓展阅读,通过自主选择是否点击交互按钮,打破传统的阅读方式。读者不仅仅是阅读者也是参与者,在参与到交互体验的同时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便捷地将读后感出来,与作者和其他读者交流心得体会。在交互设计中可以运用视觉元素如文字、图形和色彩,文字的编排和设计需要服从于主题内容,可以根据书籍的风格编排相应的文字风格,既表意又能传达情感;在交互设计中图形较为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它可以更为生动、直观地表现主题内容;色彩是交互设计中一个重要元素,在交互设计时通过色彩的心理搭配体现交互的功能性,从而满足用户的习惯性。在交互体验中借鉴剪纸的艺术特点,创造出具有剪纸艺术风格的动画效果,既呼应了版面设计中所呈现的统一的剪纸艺术风格,也打破了静态版面的单一表现形式。虽然剪纸呈现是静态的形式,但是可以借助剪纸艺术的符号语言去引导版面与版面之间内容传递,如巧妙运用民间剪纸中的阴阳剪法进行创意设计,将交互内容通过独特的剪纸技艺呈现出来,使整个电子书籍的版式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视觉效果。

三、结语

第7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其次,在节目内容的取舍上以内容对于社会的向善影响而作为标准,《艺术人生》弘扬的是明星们“真善美”一面,祛除艺人习气和阴暗面。我们希望看到《艺术人生》能起到重建演艺界的表率作用,毕竟,中国的社会巨大的变迁,带给人们普遍的信仰游离,社会需要活动于幕前的公众人物带来清新的思想和有力量的作品。《艺术人生》的中心话题基本上围绕着个人如何面对命运的挑战,个人和家庭,和时代的关系。他们《温暖2002》和《温暖2003》是两年元旦的特别节目,盘点一年演艺界重要的人,没有从名气上排名,而是彰显人性的光辉。例如2003年的个人主题《英雄》,家庭主题《和你在一起》,时代主题《激情燃烧的岁月》三个段落,谈理想主义的陈凯歌,谈不惧伤痛的张柏芝,谈丧亲之痛的赵季平成为华彩;2003年节目中邀请张越嘉宾主持,在老年人《今生无悔》,中年人《顺流逆流》,年轻人《长大成人》三集中,黄宗英和观众谢幕告别,曾志伟谈到好友梅艳芳,谢霆锋的真诚对话让人们感受到2003年中这个特别一年中世界的温暖。

第三,创作人员始终保持着“诚意”。陈凯歌说过《黄土地》是他的诚意电影,人一生只有一到两个诚意作品,那么,《艺术人生》应该是他们的诚意作品。从事电视文艺的人可能更多的是在于形式或者娱乐性,但是他们想独辟蹊径,像台湾林怀民领导的舞蹈团体“云门舞集”一样,在节目中对传达社会的良知,传播了智慧的思想,不谄媚政治,不谄媚大众,这就是《艺术人生》的基本纲领。《艺术人生》要求策划和编导的门槛高,策划精通文史哲,编导有着对于寻常平民的悲悯之心,在演艺明星和他们的作品中寻找文化的光辉。所以,我经常比喻《艺术人生》是将药丸装在可乐的易拉罐中,时常换换包装,但是里面的药丸是强身健体的。《艺术人生》不是制作新鲜的形式,而是内容为王,所以,《艺术人生》不是短命的娱乐节目,而是社会的“公器”,会始终如一陪伴社会发展。

我羡慕一些艺术家说他的作品不想取悦大众,艺术只反映创作者的内心和他眼中的世界,而《艺术人生》的角色却是传媒人士,因此他们的任务是将信息和思想传递给彼岸,其中包括良知和智慧。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周五晚九点一刻正在收看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观众抢过来《艺术人生》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什么人在看这个时段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是观众的分布为47%的初中以下学历(含文盲),89%以下的高中学历(含文盲),这是他们三年以来每一期节目最紧要的任务。

首先,《艺术人生》选取的嘉宾是大众的明星,而不是小众的明星。节目到现在已经邀,涵盖影视界,流行音乐界,曲艺界等流行艺术,而不是小众的艺术。知名度越大越利于人们在瞬间内可以停留在这个频道,听明星的讲述的欲望远远大于一个普通人。因此,《艺术人生》所选择的嘉宾基本上都属于演艺界。

用情感温暖人心,《艺术人生了》正在完成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职责,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个人,其实是重新反思的时候。有人说《艺术人生》哭得太多了,我想人们可能只是强调了结果,而没有在意节目中让人感动的原因。西方人在遇到生命问题时,可能会去寻找教堂。二十年前的大一统社会中,中国人的情感宣泄会为社会禁忌,我们的父辈能够交给下一代的经验太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就被培养为职业革命家,爱情方面琼瑶们是老师,后来台湾的小男人散文常年流行,现在书店门口的励志书看了封面让文化人耳热。

再看央视经济频道的《幸运52》

栏目类型——《是一档打破娱乐类、知识竞赛类节目界限,有机地将游戏与知识普及融为一体,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热情的益智节目;知识性、游戏性与竞赛性并重,是中央电视台首次以场内外互动方式开设的益智性互动性节目。

栏目形式——《幸运52》是演播室录制节目,主要形式是邀请普通百姓担当选手,以智力竞猜和趣味竞赛的方式进行智力比拼,同时获胜选手还将获得丰厚的实物奖品。在场内选手激烈角逐的同时,场外观众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及时地参与到节目中来,并获得相应的奖励。

栏目特点——《幸运52》的主要特点:现场气氛紧张激烈、趣味横生;节奏明快,迭起;舞美绚丽多姿、富有现代气息;主持反应机敏,幽默诙谐;奖品实用美观。

栏目定位——《幸运52》一直以来都始终坚持益智节目的基本定位,通过知识问答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经济知识,唤起群众对自己身边的经济现象的关注,从不用毫无意义的游戏方式迎合低级趣味,也不用“弱智”的问题来标榜大众化,在目前电视游戏节目中独树一帜。

开播四年来节目获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充分肯定,在中央二套众多节目中《幸运52》的收视率一直以来都是名列前茅。在2000年“中国电视榜”的评选活动中,《幸运52》更是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2001年“首届大学生电视节”上,《幸运52》则成为“最具生命力节目”。

与此同时《幸运52》还积极探索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节目的基本形式和突出优势,以公益捐助,奉献爱心为主题,通过节目为吉林省孤儿学校的孩子们募集了32万元人民币以及价值12万元的实物,用于解决该校学生日后就读大学的费用问题;为堆龙德庆中学募集到30万元用于修建网络教育基地。节目播出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以中央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推动整个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是电视人对整个社会的公益参与模式多元化的一次积极的探索,同时也是对娱乐节目未来发展走向的一次探路之旅。

智慧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收获的快乐。在《幸运52》的世界里,幸运、知识、快乐和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智慧和幸运带来的快乐是有内容的快乐,并且充满激情。而快乐本身的意义不在于感官的愉悦,而在于心灵的共鸣。为此,他们的节目经历了从益智到公益的巨大跨越,这是节目理念不断充实和升级的结果。

开始,他们告诉大家,谁都有机会。意思是希望大家都来参与节目并且角逐幸运的机会;然后,我们说,智慧夺大奖、知识献爱心。希望能够脱离单纯的娱乐,把智慧的成分加入到节目中,通过益智来提高“娱乐”的档次和品位并突出强调了节目的社会责任;后来,他们喊出了“快乐关心到永远”的口号。这是他们百期特别公益节目的口号,他们把它定位节目长期的目标和基本理念的内核,以表明他们走娱乐节目公益化的道路的信心与信念。

电视益智类节目是一个传统的节目类型,其历史可以上溯到电视机刚刚诞生的年代,我国的益智节目也是从电视机进入家庭普及时期就开始的,随着观众欣赏口味的变化,益智节目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替:从带有益智色彩的综艺晚会,到竞技味性并重的知识竞赛,再到夹杂着多种游戏和娱乐成份的互动性益智节目,电视益智节目在不断地更新内容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丰富化的表现形式,其功能拓展的速度、深度和力度都是其他类型节目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从“谁都有机会”到“智慧夺大奖、知识献爱心”、“快乐关心到永远”,《幸运52》在节目理念上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跨越,节目的思想内涵也有了质的飞跃。

公益概念的引入是《幸运52》首先提倡并付诸实践的。虽然这还只是刚刚起步的尝试,与此有关的很多问题和细节还要做进一步探讨和安排,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从益智到公益,是益智节目的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样做有两个方面的新意:第一,社会公益在我国还是一个较为沉重的概念,现在,我们用一种快乐、轻松、有趣的方式来组织公益活动,来唤起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热情,弘扬社会道德;第二,既然《幸运52》在习惯认识上被定位在娱乐节目的范畴,而娱乐节目在主流观念上认同度又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他们使节目的社会功能得到新的开掘和价值再发现。这也是事关节目未来发展方向的很有意义的探索。

第8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摘要: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1,在我国的民族器乐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古筝的音色优美、弹奏姿态优雅,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并学习之。因为历史的沿革、地区和地域的差别,古筝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如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筝派、潮洲筝派、闽南筝派等。它们都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巧及音乐风格,对各流派的风格进行研究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古筝演奏技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古筝演奏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字: 古筝艺术、风格、传统古筝、流派

Abstract: The GuZhen is China the most ancient play one of the string instruments, in the race instrumental music art of the our country, occupy the special history position.The The tone color of the GuZhen is beautiful and plays the carriage grace, the being subjected to the fancy of the large music fancier, and study it.The Becaus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the region of the history and the the difference of the the region, the the GuZhen the is in the it develop process, the producing to the flow the the parties numerously, the sending such the as the the south GuZheng the of the the GuZheng parties in Shandong, river, the the GuZheng the in Zhejiang send, the the tide the continent GuZheng send, the South Fukien GuZheng parties etc..They are all each from became to give musical performance the technique and music styles specially.

Key words: GuZhen art, style, traditional GuZhen, flow the parties

第9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油画风格,艺术特色,绘画语言,内容形式,相辅相成

 

一、油画风格:

风格是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谈到绘画的风格,又常常把它和流派联系在一起。从意义上说,风格是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艺术语言,它包含了内容”。一部美术史,上下几千年,甚至可以追溯到更远,但发展到出现油画的阶段,是数百年的事。油画风格流派博杂,尤其是当今的时代,艺术样式更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艺术风格是一种气质,是艺术家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思想感情包括天赋禀性等等因素在作品上的综合折射。艺术观念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但是对纯艺术来说,“风格是人”却是不易之理。“艺术的品质贵在直率坦诚内容形式,它不容丝毫矫情。也排斥强自为之的做作。性情率真,格调自然流露。所以我认为油画风格是由画家自身所处的时代及世界观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属于自己独特个性的一种绘画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具有一种标志性,比如说一看到向日葵,大家都会知道这是凡高的画。艺术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因为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景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幅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它又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等。

二、绘画语言: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点、线、面、色,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本上形成和演化开来的。绘画语言是指画家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材料,使艺术作品获得的视觉感受形式。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运用、明暗色调、色彩原理运用、空间、透视、构图和笔触等绘画元素。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即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情感是靠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而愈具特色。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产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

油画用笔作为绘画语言的独特表述形式同造型、色彩一样是情感的符号,精神的载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称作“语言”,不同的门类,有其不同的语言。艺术家的绘画语言要求真诚、精到、优美,有自己的个性。绘画语言的形式、发展、变化取决于艺术家个人对自身、对世界的主体认识与价值态度的更替。绘画语言应是敏锐的,深刻的和富有激情的。这种绘画语言形式,必须是艺术家内心深层次对现实的反映以及对诸多因素的整理、增减、强化和净化。

三、油画风格和绘画语言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看法:

贡布里希说没有什么艺术史,只有艺术家。过去一切只是那些人的演绎,他们留下的是风格,画的面貌就是语言。油画风格和绘画语言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内容形式,油画风格是一种目的而绘画语言则是一种形式,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有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就有什么样的绘画风格与之相适应论文格式。无论什么风格的油画都是利用绘画语言并按照创作需要和美的规律与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和综合等艺术处理。

绘画语言构成一副画的基础因素,而我认为任何绘画因素只是表象而这种表象却又是客观的,如何反映一幅画的真实情感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油画风格还是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的都应是有灵魂或是有精神的东西。其中灵魂、精神是种抽象的概念,构成这种概念的因素就是形式与内容。

人类起初开始时都是注重表象,由于照相机的出现人们注重写实。当然又因为人类本身的不满足,觉得这样是不够的。从19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油画比较狭窄的艺术功能和一体化的写实手法已经达到自身体系的高度饱和,因而在哲学观念、艺术观念的变革中趋于解体。油画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为艺术创作原则,艺术家自由构造的油画艺术形象被视为新的真实。艺术家不再通过油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油画形式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印象派之后的三位画家率先离弃了传统油画模式。凡高以奔放的笔触,使浓厚、明快的色彩充满强烈的力感。表现内心情绪的不安。高更以象征的色彩和造型构成画面,作品的空间与传统的形式相违,具有非描述性的神秘气氛。塞尚探研用几何形构成艺术形象,创造出画面是一个富有自身秩序的世界。他们的作品成为油画面貌剧变的标志。在20世纪油画中,由不同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制约艺术形式呈现多种倾向,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近百年来西方现代油画流派纷繁,相继更替,只要以油画工具材料为造型媒介,艺术家可以创作任意的油画面貌。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扩大,导致油画材料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产生了不归属某一具体画种的综合性艺术,油画因此也走向失去在西方作为主要画种的地位趋势。我觉得这个演变的过程是一个在不断完善的过程。

形式有很多种,内容也是一样可以分为简单内容、一般内容、复杂的内容就如同儿童画、中国画、世界名画一样。最终都是要表现一个人的内在思想,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何表现那就要看你对同一事物认识的深刻性了。有句话“至广大,尽精微”这是所有艺术的标准,衡量它的并不是技法内容形式,而是修养。或许由于我们崇高这一标准向陷入语言的无奈困境但绝不是因为追求标准的错,而错于亦步亦趋的思维方式没有文化意志和精神倾注。任何技巧都会使油画走向堕落。堕落的绘画是逃避时代的做任何事都需要精神和意志的控制。我们知道打仗之首是要激发战士的斗志,如果只是凭手中的刀枪厉害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艺术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能自然而然的产生“艺术等于人加上自然”—培根。吴冠中先生说过“笔墨等于零”,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同样只注重形式和表象那你就什么也没获得,一幅画没有生命力的画也就成了装饰画。

总结: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伟大的油画家,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是相通的,他们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正是艺术语言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绘画语言正像法国画家莫罗所说的那样:“它是上帝的!人们从沉默的艺术中理解到雄辩力量的那一天将要到来,绘画语言的特点、本质以及对人们内心的感召力是无限量的。对于它,画家已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运用线条、色彩、图纹以及造型的力量唤起思想:无论是绘画风格还是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的都应是有灵魂有精神的东西,这是所有艺术家所要遵循的,也是我在绘画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区础坚.《油画风格》[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J].1993,12

[3],普通高中美术鉴赏[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0

[4],《今日中国艺术家—村民列传忻东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2

[5],吴冠中.《水墨画欣赏》[M].人民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