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教育实习自我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护生 职业道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28-01
一、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
对2006-2008年入校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部分同学都已进行过专业课学习,对护理工作已有感性的认识,问卷采用不记名的形式,调查结果如下:
共发问卷2095份,收回2046份,回收率为97.6%,2046名护生中中年龄最大24岁,最小 18岁,平均年龄21岁,均为女生,其中,自愿从事护理行业的占32.65%,家长要求学护理专业的占46.77%,抱无所谓态度的占20.58%。只有15.89%的学生认为护理工作高尚,而52.34%的同学认为护理工作脏、累、不受人尊重,属于伺候人的工作,包括继续教育都要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因此,很多同学都表示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护理行业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过渡,找到好工作就立即转行。
其实,随着医学的飞跃发展,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它不仅包括以往大家所熟知的基础护理学、临床专科护理学,而且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具有广泛的研究内容,如何通过护理手段使病人达到治疗与护理的最佳状态,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因而护理专业同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护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家庭的悲欢、医院的声誉,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耐心和同情心,因此要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热爱自己的专业,已迫在眉睫。
二、护生在校期间的职业道德培养
1.重视养成教育。学生入校后,首先要依赖最先接触到的班主任、辅导员和基础科目老师,他们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阶段,老师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责任心等方面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塑造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不能仅仅将职业道德培养的任务寄托在专业课老师身上。
2.加强专业实践教育。首先,学校实训大楼的建造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的平台,实训楼内设备齐全,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和临床护理分布在各楼层,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可预约选择练习的地点,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与医院紧密接轨的实训设备下,我校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医院得到了一致好评;其次,我校创建了一个新型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护理管理部,按照医院的标准,从学生中选择出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同学担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利用学生的力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效果可圈可点;再次,每学期每班级还要定期进行社会实践,用她们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去回报社会,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她们与人沟通交往、随机应变的能力。
3.注重心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受到启发,产生心灵共鸣即是达到了教育的结果。如:针对护士在工作中出错但不敢承认的现象,开展“病人的安危和我的颜面谁重要”的主题班会,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一现象的危害性和后果。每周一次主题班会,不拘形式,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也受益匪浅。
三、护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培养
1.开展实习前教育。实习开始前,对护生进行集中教育,请护理前辈介绍护理鼻祖――南丁格尔、学校优秀毕业生、实习生相关事迹和优良的护理传统,用实例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她们热爱护理事业、热爱工作、热爱医院的意识,激发她们做一名优秀护士的责任感、自豪感。
2.重视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是提高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道德水平的保证。众所周知,人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并且具有从众心理,自然而然,带教老师的思想、行为会对护生思想和行为的产生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应给护生配备给护德、护风较好的,有经验的优秀护士,使她们通过耳濡目染和良好的熏陶,通过言传身教,从平凡的岗位开始,学习护理行业应遵循的职业道德,体会护理工作的真正内涵,感受护理工作的神圣,加强护生的服务意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3.加强人文护理教育。从学校的角度,定期派老师到实习医院和医院领导,我们的学生开展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对她们进行鼓励督促。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更重要的是医院的督促,从医院的角度,不定时组织护生学习医院工作制度和护士职责,加强护理道德基本原则、护德规范等护德知识的实践,组织讨论会,让她们畅所欲言,激发护德教育过程中自我完善的热情,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约束自己不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护生职业道德水平。
4.进行自我评价。每位护生在进入临床前学校都会发护生实习手册,护生每出一个科室都要进行自我总结,护理部审核后都及时反馈给校方,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鼓励她们在以后的实习中再接再厉,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她们的自我监控,有效防止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发生。
总之,对护生进行从学校到医院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已十分必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护生在刚步入社会的起始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护生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实践模式 行政管理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根本动力
应用型人才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言的,指的是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并能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1]。当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欠缺,基于社会的需求和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本科教育中教学改革的重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构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改革的根本动力。研究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河池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河池学院自2003年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以来,特别注重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从最初的单一化校政合作实践教学到如今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创建了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校内管理资源整合、与政府管理资源整合、与社会资源整合“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是培养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为主的专业[2]。在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结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及河池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形成了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其主要思路是以培养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写作技能、沟通技能、应变技能,训练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实践环节划分为校内见习、基层政府见习、地方政府见习、自主实习四个环节,通过每个环节的训练,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现由浅及深的纵向深入和从校内到校外横向的部门体验扩张;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各个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反复运用,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技能。
三、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薄弱环”及其流弊
尽管实践教学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优势已经在行政管理教学领域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而且各个高校都在探寻有效的路径,在构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形成了一些做法和成效,但是,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动态性特征,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这些不足及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包括四个方面。
(一)认识误区: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碎片环”。
高等院校本身就属于事业单位的一种类型,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二级学院的党政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的管理工作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见习的平台。
然而,在利用高校内部管理部门提供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见习的岗位时,校内的这些实践教学资源呈现出“碎片化”状态。首先,高校已经有了明确的勤工助学岗位和计划,再往这些管理部门输入见习的学生是对原有计划的一种干扰,并成为一些教师内心抗拒的理由,影响见习效果。其次,河池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校内见习主要以公文写作、办公室管理课程作为依托,校内管理部门岗位的整合局限于主讲教师个人的人际关系资源,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一旦更换教师,则有可能导致校内见习平台的失效,缺乏见习的连续性机制。再次,从学生见习的时间来看,校内见习安排在第2学期,每周见习两三小时。这样的时间安排太短,使得学生接触办公室工作不具备连续性,行政部门的老师更愿意把工作交给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降低校内见习的质量。最后,校内管理部门、行政部门的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校内见习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大学第一次见习,由于前面三点谈到的各种原因,这一环节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见习形式化、走过场的感觉,从而对后期政府部门见习造成不好的心理影响。
(二)支持度低:政府实践教学中的“低效环”。
尽管政府是行政管理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领域已经备受认同,到政府见习已成为河池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第五和第六学期分别到学校所在地市政府、市辖区各个乡镇政府开展见习活动。但与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相比,这一环节呈现出诸多“低效”现象,使得政府实践教学未能达到最优的效果。例如,在政府实践教学环节的导师安排方面,教研组的教师资源未能得到整合,校内指导老师流于形式,实H上起指导作用的集中在负责安排的老师个人身上;这种一对多的指导方式导致见习期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由于自身忙碌的工作,对学生的见习没法做到系统指导,更有甚者具有“择优”指导的状况,在实习工作任务安排上更喜欢那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较强的学生。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能够得到的指导较少。学生通过一个月的见习,实际上能够接触到的行政管理工作很少,真正需要提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分散实习难管理:自主实习管理中的“松散环”。
学生自主实习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第七个学期所采用的实践方式,具有分散性、顶岗性、参与性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实习不仅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更要从实践中总结提升,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搜集信息;不仅要在实习过程中大幅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要通过实习了解自己的兴趣,为毕业找工作做好准备。然而,恰恰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的管理最松散。这一环节每个指导老师带的学生人数一般为8个~15个(以每届学生人数为基础进行调整),管理幅度过大。此外,指导老师的职责是不明确的。某些实习指导教师只是挂名而已,没有达到真正的指导效果。
(四)制度缺失:实践教学评估系统的“缺漏环”。
实践教学的实施并不代表实践环节的结束,对实践教学的评估和反馈同样十分重要。然而,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观念还比较落后,河池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没有足够的重视。河池学院在完成校内实践、政府见习活动后,都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召开见结大会,而见习的成绩则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评定并将成绩录入系统。显然,这样的实践教学评估模式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第一,从学校层面来说,教务部门更多重视评价进行与否,忽略评价的结果。实行实践教学评价是高校行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为了增强实践教学效果主动开展。第二,从实习单位的角度来看,学生到单位见习后,所给的评价都是良好,并没有详细具体说明学生哪些方面进步了,哪些方面的能力还需提高;碍于面子给高分,甚至存在只盖章、不写鉴定的情况。第三,从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来看,目前尚未形成实践考核体系;评价者根据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个人对学生的印象和学生的自我总结打分,具有随意性。这样的评价结果不能促进实践教学的改进,这样的评估系统名存实亡,具有明显的缺漏。
四、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创新的路径优化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完善与创新,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多年来,各个高校在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需看到,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资源及达到的效果相当有限,还有着广阔的可开发空间。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薄弱环”及其流弊,高校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整合校内资源,建立全员教学制度。
学校具有丰富的管理资源,将学校的管理资源转变成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全员教学制度对打造校内见习平台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要对现有的学校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项完整的制度以改变校内资源“碎片化”的状态。要改变校内资源“碎片化”的状态需要行政部门采用行政规制的办法。如校内的管理资源不能单凭某个任课教师整合,而应该由教务部门下发统一的文件。以文件的方式安排校内的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校内平台的重视度。通过创建正式的规章制度搭建和管理“行政管理校内实践平台”,可以维持校内实践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要动员全员参与,每一位办公室的教师都是行政管理专业见习指导教师,有条件的院校还应该给予指导老师相应的报酬,以促进办公室的老师做好指导工作,“使学校、学院的行政管理部门都参与到教书育人的行列中,实施全员教学、管理育人”。
(二)发展校友资源,形成校府合作新模式。
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是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河池学院已经建设形成了一批基本的实践教学基地,针对政府见习中“低效”的现象,应该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为指导,逐步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府合作育人机制[3]。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在政府工作的校友资源,培养、发展专门的校外见习指导老师,以科学化的情感管理方式凝聚校友力量共同指导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政府见习活动,从而强化见习效果,另一方面,政府与高校应该共同设置实践教学目标,通过特殊的见习项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校府合作”需要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探索“双赢”的新机制,从而改变政府见习环节“低效”的状态。
(三)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学生自主实习管理。
长期以来,单一型的论文导师即学生自主实习导师的模式管理学生的自主实习环节,导致学生自主实习环节监管的缺漏。因此,要改变现有的状况就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监管模式,从家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三方面入手,建立一体化的监督机制。首先,学院要主动联系学生的家长,了解并共同审核学生自主实习的单位及学生自主实习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监督;其次,学生确定好实习单位之后,要提供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学院要积极联系学生的实习单位,与单位达成监督协议;最后,论文指导老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学生定期汇报实习的情况,如遇到的困难、收获等。这样,才能很好地修补学生自主实习的“松散环”。
(四)完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的考核是对实践教学成果的检验,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化、调整与改进。针对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的缺漏现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首先,从思想的高度认识并重视实践教学考核工作。其次,要求考核主体多元化,实实在在地做好考核工作。不能“光顾面子,不顾里子”。再次,实践教学评价应该采取多N方式进行。学生的自我总结仅仅是实践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应该重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最后,设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实践教学评价亦需要量化的标准体系。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方面,不仅要在实践平台的构建上寻思路,更重要的是整合现有资源,使资源配置更具效率性;在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是对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通过制度建设使各个环节更有效率,从而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车如山,季红波.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1):81-85.
[2]李珍刚.关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改革的设想[J].广西高教研究,1998(3):33-35.
关键词: 大学生 朋辈心理辅导 模式
朋辈心理辅导(马歇尔夫,1981)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1]。朋辈心理辅导不同于专业的心理辅导,它是同龄人(朋辈指的是朋友或同辈)之间开展的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支持和关爱的互助活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是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有利助手,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但在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对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宏观探索上[2-3],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以及督导方面具体实施过程的探讨还比较少。本文将针对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建立的具体程序问题进行探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必要性
有学者曾对1340名大学生进行过调查,题目是“在你遇到烦恼时,会选择哪种渠道寻求帮助呢”。有66.5%的同学选择向朋友倾诉,15.3%的同学会向父母征求意见,7.1%的同学会选择专业心理辅导,4.5%的同学会向老师征求意见。由此看出,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首先求助的对象是他们身边的同学和朋友。[4]可见,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多校区合并的形势需要,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校区面临分散、专职心理老师配备相对不足等问题,传统的心理咨询方式形式化、单一化,只能针对极少数自愿前来咨询的学生起到暂时的辅导效果,但学生一旦又出现心理问题时,心理老师还是难以及时发现并及时进行干预或辅导,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已无法满足全校大学生多层次的心理需求。而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友情效应、时效性强、简便易行的特点[4],朋辈心理辅导便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一种重要补充,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建立势在必行。
二、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建立的程序
(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
在选拔前首先要开展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招生宣传,在海报或通知上将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培训目的、工作职能、报名时间地点、培训所需时间、培训要求、培训费(象征性收取)等一一列出,使报名学生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员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一般可采用先选拔后培训的模式,即先通过一定程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小组面试),将符合考核标准的同学留下来培训,培训结束后,再经过一次考核,选出符合标准的同学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
一般可以一个二级学院为试点来开展,一年举办两期(每年的三四月份与九十月份)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再推广到全校范围内。借鉴香港浸会大学朋辈辅导员训练计划和崔建华教授实施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计划的经验[5],高校可通过学校学生工作处或二级学院下发招生海报或通知,由学生自愿填写报名表,报名表除个人资料外,同学还要列明参加朋辈心理辅导培训的原因及自己具备的条件。然后,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协助二级学院辅导员老师完成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个人面试,在选拔中主要考虑以下标准。
1.帮助他人的动机和参加培训活动的目的。2.适应社会的能力。3.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5.社交技巧。6.解困技巧。7.能否抽出时间参与培训及有关活动。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成绩必须在及格以上。
最后对符合标准的同学张榜公布录取结果、培训时间地点等信息。在录取时也应尽量考虑到不同的专业或学科、不同的年级或地区、男女生人数平均等。
(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
培训和考核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前提。可利用周末时间,培训主要有六大方面的内容,加上开始与结束两次共安排主题,如表1,每个主题4―6课时,总共约30―50课时,培训均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且有活动桌椅,以便团体小组活动和共同分享。
表1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的主要内容
在培训时要注意:1.在培训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时,要注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心理问题,培训内容要有弹性;2.要注意让学员撰写个案报告和学习体会,以便于检查培训中的收获,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学员在完成培训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践操作内容及其他指定活动(如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后,考核合格就可以颁发《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结业证书》和上岗胸卡,在胸卡上加盖印章,同时召开结业仪式,合影存档。并通知所在二级学院,学员可持证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或活动。
(三)考核
针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期间,会出现情感枯竭、缺乏热情、情绪低落、工作有压力等现象,对上岗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这是朋辈心理辅导员个人成长与保持工作热情、保障队伍稳定与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
1.建立考核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体系主要是围绕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和思想情况来定性定量考核,如心理辅导效果如何;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工作内容是否清楚到位;工作程序是否明了,能否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个人成长情况;在培训、例会、工作记录、信息反馈等方面来考核。一般,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管理与考核要有专人(最好是心理培训教师)负责、定期检查,以便定期进行评比表彰。
2.定期进行评比表彰
每学年要进行一次评比表彰,通过评比奖励本人,激励他人,带动大家的工作热情。评比形式要注意多样化。可根据工作分工表现的不同而设立不同的表彰称号。如:“优秀班级(或宿舍)学生心理保健员“、“优秀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对有突出贡献的还可授予“最佳学生心理辅导员”称号。亦可设单项称号,如:“最佳接待员”、“最受学生欢迎的贴心人”等。考核及表彰结果都要及时通报各二级学院。评比表彰要与学校的奖学金、评优等挂钩。
(四)专业督导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朋辈心理辅导员仍需不断学习提高、不断加强锻炼、定期不定期地接受专业督导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专业督导可以通过专业老师团体督导,朋辈心理辅导员小组自身督导,以及个人自我督导的形式来开展。专业心理老师可定期举行团体督导以解决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扰,帮助其澄清、面对、分析和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小组也可定期举办小组成长训练营,学习最新咨询技术、探讨疑难个案、专业心理老师做讲座等来督导。自我督导是每一位朋辈心理辅导员定期学习、自我总结和自我反思。自我督导对自身成长、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有重要意义,它是朋辈心理辅导员提升的最主要途径。
(五)建立朋辈心理辅导的四级工作网络
经过选拔、培训、考核和督导,学校就组建成由“校学生工作处―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二级学院党团总支、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组织。校学生工作处主要行使其全面统筹和行政治理职能;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要发挥其专业咨询和对学院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与督导功能;二级学院党团总支、辅导员主要是面向本院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主动与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的教师合作,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通过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广泛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在同学与二级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及时发现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建设成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反应及时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队伍。
三、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以待进一步完善朋辈心理辅导模式。
1.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
2.培训内容所覆盖面广,应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培训的重点内容;
3.可考虑进行岗前实习环节;
4.考核指标体系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使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
5.督导自身的过程还应建立客观的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许素萍,吕冬诗.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交往・互助・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
[2]蔡莹,杨雪龙.朋辈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5):42-44.
[3]张泉,贾楠.朋辈心理教育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1,(2):108-110.
[4]颜农秋.朋辈心理辅导理论与技巧[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6-9.
[5]崔建华,李石,苏兆成.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5-8.
[关键词]法律诊所;实践能力;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1 引 言
法律诊所即“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又称“临床法律教育”。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出现最初主要是仿效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课程设置的特色是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指导之下,将法学专业学生置于“法律诊所”中,为处于生活困境而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其法律问题,开出“处方”。诊所教育的实践性特色具有传统课堂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既可深化和加强学生对于法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促进学生积累法律实践经验,已通过实践被证明是法学专业学生获得法律实践经验、培养法律实务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更为有意义的是该课程在培养法学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同时,又可帮助法学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今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把诊所法律教育引入中国,并在开设法学专业教育的院校设置法律诊所课程,既可推进高等法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又有助于社会公益法律事业推进。2008年4月,五邑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有幸成为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于同年5月建立了“五邑大学法律诊所”和“五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并在当年教学计划中设置了法律诊所课程,将诊所课程与法律援助中心一体化,至今已有七届学生参与了课程的学习与援助中心的实践。曾经参与过此门课程的已毕业和在校的学生均表示在此实践教学课程中受益匪浅,学生在诊所课程模块学习中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得到逻辑推理和法律技巧的训练,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实践工作中利用诊所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去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从中形成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职业技能素养,学以致用,既提升专业能力,又帮扶了弱势群体。
2 目前五邑大学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2.1 教师数量多
法律诊所课程教学中曾采取过两种上课教师安排的模式,一种是每次课程安排三至五名教师,每一节具体的课程由这几名教师中的至少两名以上负责,这种模式中所选拔的教师既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功底,又拥有较为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大家相互配合,突出自身优势,共同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另一种是全体法律系教师都参与课程,每一节具体的课程根据内容选择不同专业的教师负责参与指导,但因为教师人数较多,课程的模块与模块之间配合不够默契,经常会出现有头无尾,有展示无总结,草草了事的情况。另外,法律系有些教师主要从事法学理论研究,法学实践教学经验稍显不足,有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强,但法学理论研究能力稍显薄弱,两种类型的教师若不能有效配合,课程教学效果和预期指标就会产生一定的差距。
2.2 学生数量少
五邑大学法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每一学年度只设置一次法律诊所课程,每次报名人数都很多。法学专业每届招生九十人左右,每次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学生都会报名选课,也曾经有选课学生人数达到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但是为了保证该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诊所课程会采取分别面试和群体面试的方法将每次选课的学生人数控制在二十至二十五人,采取小班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旨在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与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就有很多有兴趣参与课程的学生得不到上课的机会,我们也同时错过了一批可培养的对象。
2.3 教学方法较传统课程多样化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述具体知识点时为使学生理解更为透彻,多配以案例分析,一个案例往往只针对一个或数个有关联的知识点,案情设置也多考虑知识讲述的需要。诊所课程中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规范处理真实案例、培养法学实践能力的目标,多采取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通过模块化教学的方法,通过会见、事实调查、谈判模块的设置,采取模拟会见、布置事实调查任务,模拟谈判的方式,教授学生案件处理技能,方法上也更多的渗入了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
2.4 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因在设置法律诊所课程的同时,也创建了五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作为法学实践能力培养和法学实践教学的校内基地,课程计划中就要求参与法律诊所课程的同学必须参与援助中心的援助实践活动。每次课程开设过程中,都会将参与课程的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五名学生,学生必须按照所分配小组每月去社区进行法律援助,目前和法律援助中心建立长期合作的社区有三个,另外学生还须按分组每周二、四、六在法律诊所(即法律援助中心设在校内的办公室)值班,现场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如果有小组接到真实案例,也需在组内分配任务,配合处理。自2009年开始,每届诊所都会有学生接到真实案件,案件的来源主要是社区或者电话、现场咨询,但数量不是很多,也有些小组接不到真实案件。如果法律系教师接到一些咨询案件,认为适合诊所学生处理,也会把这些案件安排给没有接到案件的小组来跟进。
2.5 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开设诊所课程的几年时间里,我们经过逐渐的摸索,分别在每次课程中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包括模拟法庭实践,即安排模拟法庭案例,要求学生按照真正的司法程序开展案件的和诉讼的参与工作;课程表现,由任课老师根据每个学生每节课程的表现和援助实践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团队合作意识,主要包括任课教师对于各项小组合作工作效果的评价和组内人员相互评价的结果;诊所值班与社区援助实践与效果;个人学期总结,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提交一份自我总结,包括在课程中的表现、小组合作情况、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等内容;期末口试等方式。每次课程结束后采取不同的考核模式对诊所课程学生进行考核,涵盖上述模式的一种或多种,以期达到最好最真实全面的考核效果。
3 法律诊所课程改革方向和模式的探索
目前法律诊所课程的设置,虽较传统法学课程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法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学生确实也在课堂上知悉了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的方式方法,并获得和掌握了一定的用法学思维的方式去获取纠纷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用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去解决纠纷的能力和技巧。但限于师资、学生数量、教学方法多样化程度不高,法学实践广度和深度不够,真实案例过少等实际情况,诊所课程的真正效用还未发挥完全,法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未完整切实的落实,所以必须在今后的课程开设过程中,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和法律援助方式进行不断地探讨,拓展和完善。
3.1 固定诊所教师,加强配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诊所课程师资队伍
(1)专职教师方面:首先要增加“双师型”任课教师的比例,在选择诊所教师时,既要关注其法学理论的功底,又要重视其实际法律事务的处理能力。另外,虽然目前诊所课程的教师配置已经较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配置有所不同,数量较多且采取理论教学师资与实践教学师资相配合的方式,但是配合的模式、方法并不明晰,个人任务并未明朗化。改革方向应当固定三至五名负责开设课程的诊所教师,有必要时请其他教师客串或者参与,并将课程模块化,根据每个教师自身特点分配具体模块任务,每次上课必须有三位以上教师参加,上课之前分配好教师角色,具体化课程任务;课外实践教学板块,每位教师必须负责指导一组学生的法学实践,岗位任地明细化。同时,要加强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每周固定时间安排课程教学交流会。最重要的是,在指导教学之外,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加强学习,参加理论学习与研讨,考察其他法学实践教学成果较为显著的院校的现况,定期组织教师在公、检、法、司等机关部门挂职锻炼、庭审观摩、交流切磋,使大家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司法实务,提高教师驾驭司法实践的能力,使法学理论与实务操作技能在融合中得到提高,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2)兼职教师方面:政法学院目前已经聘请了一批校外的兼职教授和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效用,提供平台让这些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的实务专家到高校任教,具体包括公检法机关、仲裁机构、公司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中较为合适的法律职业人员,让实务专家真正走进课堂,在具体的教学模块中安排实务专家参与、指导、讲解和评价。
为了更好实现师资搭配的效果,应加强专兼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其共同努力,密切协作以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3.2 学生的筛选与培养,多元化学生类型,扩大诊所课程覆盖面
目前法律诊所课程学生人数控制在二十至二十五人,学生采取提前报名,之后经过面试筛选的方式进入课程。首先,从入选方式上看,选择学生的方法较为单一,在改革中,应当首先确定课程需要何种性格、能力、素质的学生类型。另外,诊所课程强调团队合作、援助实践,要注意选取的学生类型应当多样化,根据情况具体化目标与要求,制订出合理的学生筛选方案,采取多元化的竞争机制,依序录取,择优录取。其次,目前法学专业每年招生九十人左右,每届只有二十人左右可以进入诊所课程学习,此新型化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范围较小,实践教学的开展辐射面不大,不少学生反映希望给予更多机会进入到法律诊所课程中来,所以,改革目标应针对如何通过课程设置例如大三学年度上下学期都开设诊所课程的方式吸收和培养更多的学生,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我们在2013―2014学年度尝试性地在大三学生的教学安排中分上下学期开设了两次法律诊所课程,这给了更多学生来法律诊所课程学习的机会,两个学期的参与学生之间,也进行了一定的交流沟通,在法律诊所课程学习和法律援助实践中也自觉形成了一种竞争状态,取长补短,竞争协作,对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和提升。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法律诊所课程全过程,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学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应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伦理教育贯穿在每一节课程和每一次法律援助实践中,加强学生帮扶弱势群体、息纷止讼的专业意识,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要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材料方面,应当抛开传统教材,发挥授课教师自身的优势与能力,自编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法律诊所授课内容与课件,在每轮课程教学中也可编写和不断完善类型案件工具箱,丰富教学材料内容,实现法学实践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进一步完善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之外,还应当提高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比例,把在诊所与社区中受理到的真实案例结合课程教学模块予以分析,给予具体解决意见,因为真实案例证据与事实更加丰富,更加贴合实际,更具代表性,另外,还可将“头脑风暴”、互动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心理测试等引入课程教学。
3.4 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创新
法律诊所课程强调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所以课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运作方式,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网站的创设与完善、法律援助中心微信公众号的创设和推广、社区法律服务等方式扩大对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宣传;在诊所援助和社区法律服务之外,拓展新的法律援助模式,例如参与司法局的法律援助值班,参与江门市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活动,参与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的立案引导工作,在校内外设立固定与流动的法律服务站,争取接触更多的真实案例的机会,切实为广大师生、市民特别是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其次,在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应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多样化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积极与现有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外的,例如司法行政机关、劳动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公证机构、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扩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范围,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实习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3.5 课程考核方式革新,真实全面考查学生法律职业技能
进一步多元化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目标细化,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在综合评定中所占比例,初步的设想如下:
(1)模拟法庭部分:分小组扮演角色,首先以小组团队表现作为评分基础,突出团队实力,再考虑个人在小组中的作用与贡献,两项结合作出评定;
(2)社区法律援助与法律服务站服务: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准时,服务效果如何;
(3)法律诊所值班:评价标准为电话会见与现场会见情况,团队合作意识;
(4)实践教学基地实习与见习:标准为实践经验收获大小,实习与见习的成果汇报,实践教学单位指导教师评价;
(5)个人学期末自我评价:写明在法律诊所课程与课外实践中的收获,所学、所感、所想,对诊所课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6)诊所课程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任务分配,小组诊所工具箱编写情况,组内成员表现互评;
(7)口试:随机抽签,现场答题,题目类型多样化,用以评价学生的反应能力,处理法律问题能力、思维缜密性、逻辑分析能力;
最终将各项考核指标确定比例,算出综合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傲.互动教学法――诊所式的法律教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