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医疗设备维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设备维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设备维修

第1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 维修效能 探讨

1医疗设备维修效能的重要性

1.1保证病人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病人手术过程中如果医疗设备损坏,直接影响的是病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为此丧失性命,那么手术人员以及医院的领导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这是由于医院的工作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的,而且这些人员也将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和内疚,对于自己的大意和不以为意感到自责,因为由于他们的吧“不小心”而丢失了一条人命。所以,应该及时的找到相关修理人员来按时检查,发现一丝异样立马修理,保证万无一失。

1.2保证病人看病时信息的准确性

如果是只用来检查病人身体状况的仪器出了问题,那么患者检查时医生传达的病情就会与真实的病情有差异,那么医生开的药方也会不同,医护人员秉承的是对症下药,如果检查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不相符,在医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患者开的药便是错误的,那么不但没有缓和病症,还会引起其他的病状,对病人的身体以及医生的名声都造成了伤害。

1.3保障医院声誉,使病人安心看病

如果上述情况发生了其中一种也都会对医院造成了不好的名声,更会对医生的前途造成很大的威胁,由此可见,医院的医疗设备的及时检查和维修是非常重要的,在医疗设备正常,诊断结果精确无误的情况下,为患者开好的药方,及时治好患者的病症不仅为医院的声誉方面提供了好的基础,还为医院留住了好的口碑,这样,当以后患者再有其他的病症时能够第一个来自己的医院就诊,也就自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2 如今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

2.1维修人员的素质与责任心匮乏

许多维修人员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检查更多的设备以便能够挣取更多的钱,所以在维修期间并不去认真的检查,对于所有的机器都只是马虎检查、一带而过,并不仔细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即使设备有很大的问题也不能检查出来,这样也会造成检查结果不精确,最终将导致医院名声扫地的后果。因此,应该为所有的维修人员开设课程,训练每个人的责任心和素质品质,对于所有设备要有耐心的检查和修理,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被高效完成。

2.2专业维修人员的流失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人的内心都被势力和利益所蒙蔽,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即使一些兢兢业业的人也被现实社会的利益而冲昏头脑,所以便导致了许多专业化人才的流失,导致工作起来并不认真负责,缺乏工作人员该有的素质,丧失了工作时该有的道德修养,因此,应该大力发掘人才,培养专业化技术人员,才能减少某些不必要的事情的发生。

2.3设备的造假,导致安全设备的缺少

因为利益的充斥,大多数商家在很多方面都丧失了基本的道德观,对于这些关乎于人类生命的设备都在偷工减料,对设备中的很多零件“造假”,使得器材在使用不久便出现问题,阻碍了医院的正常运行,也对患者造成了一些麻烦,有损医院的诚信,有违一个商家的素养和责任,因此,商家在制造一些机器时一定要遵循着自身诚信为人的宗旨,踏踏实实做事,真诚做人,更要真诚待人。

3 如何做到医疗设备的按时维修

3.1人员素质培养,医护人员随时注意

培养医护人员的素质,当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检查病情或正在接触某些仪器时,如果发现了仪器的故障一定要及时的向上级反映,将此机器送去维修,或者请专门的维修工人来进行维修,不能假装没看到而继续为患者诊断,这样,诊断出来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医生有违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心,应该随时培养医护人员的素质,使他们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保证病人的健康安全。

3.2请维修工程师按时修理

设置一张严格的值日表,标明每个人每天应该干什么,并安排相关人员随时检查仪器的问题,当发现丝毫的错误,一定要及时的请示然后请维修工来修理,保证仪器在损坏的第一时间内被发现,并呈给上级批准修理。

3.3严格按照有效的制度进行

不管是医院的工作人员还是医生护士,或者是机器的维修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医院的制度和命令,禁止做的事不能做,确定不了的事要及时向上级请示,不能私自做主,在批准之后再实施,认真负责自己领域里的工作,严格按照值日分配来做自己该做的事,对医院的医疗设备的检查做到耐心仔细,减少任何一个差错的发生。定期的对各个阶层的人员实施测试,保证所有人员对于医院的规定都能熟练掌握。

3.4加强对于现有的技术人员的培训

我国很多院校都设有医学工程专业,每年都会培养大批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但是很多人员都在其他单位的优厚待遇的吸引下加入了其他单位,这是导致当今医院专业维修人员青黄不接的原因。想要提高医院自身的设备管理维护水平,除了要从外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之外,还要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请医疗设备的生产厂家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前来进行讲授,帮助医院的维修管理人员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掌握排除方法。(2)派医院的技术人员在外进行进修,可以选择师资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医院进行学习,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的维修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本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的应用给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新型医疗设备的运用也必将导致医疗设备维修面临更多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自身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医疗设备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医院创造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孙晓绿.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和维修保养方法的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7):2235-2236.

第2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 维修现状 策略

高端的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标识之一,其配置水平直接关系着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社会形象塑造情况。大型医疗设备长期在高强度使用状态下难免发生故障,如若排查不及时,很可能干扰医疗工作实施过程,甚至出现医疗风险,诱发医患纠纷。因此,应明确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升设备的开机率、完好率,对临床各项医疗活动顺利推进起助推作用。

1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现状目前,医疗设备市场竞争激进化,部分设备厂商为谋得更多经济利润,针对医院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仅为医院提供少量的使用说明,不提供维修技术服务,以致设备维修工作开展阶段遇到诸多阻碍。同时,一些厂商将设备售后视为利润的新增长点,通过保修、售卖配件获得更多经济利润,以致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明显增加,部分设备的维修费用明显超出采购成本[1]。此外,医院维修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医院通过引进大量大型医疗设备壮大发展,而没有重视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导致设备维修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外加设备厂商在维修技术方面形成的“垄断”,造成很多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有效技术开展设备维修工作,而只能依靠不断归纳与摸索维修经验进行维修。

2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2.1 定期维修保养意识不足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而言,不仅要在其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处理,也要做好定期维修保养工作,进而及时发现隐患,早期消除,将对设备性能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减少设备维修成本。但目前医院投入使用的常规设备类型、数目繁多,维修人员工作繁重,很容易顾此失彼,针对大型医疗设备,难以确保维修保养工作定期开展;同时,部分医院针对大型医疗设备长期秉持“重使用,轻维修”的观念,未从思想上给予定期维修工作足够的重视,且未完善与大型医疗设备定期维修相关的体制,从而增加了设备故障率,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

2.2 维修技术落后

近年来,国内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些医院在实践中改进了设备的维修技术,但效果不显著,与现代化医疗设备的维护标准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维修工具、检测手段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可能与医院主观上不愿意在设备维修方面做出较大投入存在相关性[2]。

2.3 维修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各级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但医疗设备维修机构演变成医院管理的盲区,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很多医院未建设内容周密的管理制度或制度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即便部分医院建设了医疗设备维修机构管理制度,但并未明确规定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量的比例、学历要求、准入资质等,且制度实施阶段内容修订、补充缺乏时效性,与现代化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归其原因为,医院在制定规划与发展战略时,针对医疗设备维修机构未设定确切的建设和管理标准,不利于有关管理体制的建设。

3 维修策略3.1 加强定期维修保养

针对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方面上,认真落实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以提升设备维修质量。在实践中,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维修、养护工作应分开进行,推行预防性维修、风险调控及定期保养方案。有实践表明,预防性维修是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完好率与利用率的基础措施之一,应将其看成是设备使用管理实践中的一项基础性、全员参与的工作;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其技术状态,确保其长期能处于最优良的运行状态中[3];此外,应定期开展保养工作,及时修复与调换磨损的零部件,尽快恢复设备的功能,并组织专人定期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以减少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因此,一定要认真落实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计划,确保日常维护全面、季度维护及时、年度维护与技术性能检测达标。例如,对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这一大型医疗设备,明确要求电源三相负荷务必处于均衡状态,但临床实践中可能由于零线接触不良而破坏电源三相负荷的平衡状态,即使负荷不均衡状态维持时间极为短暂,也可能烧损主机设备,因此,应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工作,早期解除运行阶段滋生的安全隐患。

3.2 提高维修技术

首先,要求医院设备科维修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维修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自觉参与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科室的相关业务学习活动,加强技术经验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实现自我提升,也可以参加培训活动、技术交流会议、定期或不定期的外出进修等,以上培训形式基本以实践为主,理论结合更具针对性,便于积累经验。其次,医院在投用大型医疗设备前期,应向设备厂商提出开展专门的设备操作与维修培训活动,协助维修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与处理简单故障的方法,并加大维修技术开发力度,如针对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较高的部门加强改造,协同临床科研创设课题等,基于技术开发与科研活动,整体提升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4]。此外,发展医工交流平台,将本区域医学工程学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加强区域与院间协作,促进智力资源共享和业务素养提升过程,在技术层面上鼓励维修人员与厂商维修工程师加强沟通,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维修人员的工作素养。最后,医院应创设专门的设备维修资金库,购置大量的新型维修工具,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顺利推进奠定重要基础。例如,在安装X线机时,若地线断路,很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在不明因素作用下,可能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屏幕图像形成不同程度干扰,面对以上情况,应重点彻查电源地线的接触状况及机房周围环境,特别是理疗科、口腔科常用高频仪器是否对其形成不良影响等,进而更快速地探查到问题的始源,及时解除故障。

3.3 设置维修机构

(1)维修计划室:由设备科主任直接领导,指派1名主管人员组织并负责执行,督导全体维修人员参与设备维修计划实施过程;在预防性维修、故障维修及日常维护等活动推进阶段,均要拟编周密性的规划;特殊情况下,可以结合维修规划预算经费,及时上报经济管理科审批[5]。(2)档案资料室:全面采集、认真记录大型医疗设备结构、运作原理、正确操作与维修方法等信息,科学分类,加强管理,保证维修活动有档案可查找,维修行为有凭据可依靠,维修方法恰当,调换部件精确。(3)维修操作室:通常有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及其他类专用设备维修室等。

4 小结近年来,现代医学科技快速发展进步,医疗设备更新换代是医院硬件系统建设的必然趋向,也是提升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大型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被不断重视,但维修工作推进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应从加强定期维修保养、提高维修技术及设置维修机构等诸多方面着手,确保设备使用状态安全,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更优质、可靠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代毅.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J].健康必读,2018(28):229.

[2]周德海,田锋,赵运立,等.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中电离辐射的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7):138-140.

[3]李增强.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医疗装备,2018,31(8):80-81.

第3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档案管理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对于提高人们的体质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医疗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是尤为重要的,只有通过相应的医疗设备,医生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并通过检查结果总结出患者的病情,由此可见医疗设备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就当前医疗设备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现状而言,医疗设备会在使用过程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坏损情况,因此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是医院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文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维修服务方面[1]。通常情况下,维修服务的来源为医院部门的工程师、原设备工厂的工程师以及专业维修公司的维修人员等。上述维修服务来源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而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医院部门的工程师虽然能够对坏损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并且维修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医院工程师并非专业性的维修工程师,其维修水准有限;其次,原设备工厂的维修工程师虽然能够在设备零件和成功率方面得到保障,但也导致维修权垄断到了厂商手中;最后,专业维修人员虽然具有更专业和收费便宜的特点,但其维修零配件仍受原设备工厂的限制,因此致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问题。2)维修方式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医疗设备维修方式会分为事前维修和事后维修,事前维修主要是指预防性的维修,在事件发生前对设备进行提前性的检查,以避免发生事后维修的被动局面;事后维修则主要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事后维修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维修方式。此两种维修方式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一方面,就事前维修而言,虽然规定了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但是未对定期的时间进行限制,具体的维护部件也未有明确规定;就事后维修而言,通常是在医疗设备损坏后才会对其进行修复,并且只会对损坏的部件进行修复,因此出现修复不够全面的现象。3)维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维修档案主要是与医疗设备维修相关的资料,一般包括医院在设备损坏后提出的维修需求的维修申请、医院在购进设备时与厂家签订的维修申请单等,当前维修档案管理问题也是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2]。首先,医院部门在购进设备时,存在忽视向设备厂家索要维修手册的现象;其次,在维修设备的费用记录方面,医院管理医疗设备的部门,也存在对设备厂家收费数额记录不准确的现象;最后,维修工程师对于设备工程的维修记录,以及维修报告等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问题。

二、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

1)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中,针对维修服务来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在医疗设备的维修过程中,应根据医院部门维修工程师、原设备工程维修工程师以及专业维修人员的利弊,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优化维修服务。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的来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济可靠的方式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例如对于大型的医疗设备维修可以采取三方联合的方式,对于小型的医疗设备维修则可以选择医院部门的工程师,由此不仅能够缩短医疗设备的维修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达到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目的。2)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针对医疗设备维修方式存在问题的现象,应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过程中,逐渐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由于医疗设备维修方式主要分为事前维修和事后维修,因此在完善维修方式过程中,就事前维修而言,不仅要规定对相关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同时要对于具体的定期时间进行明确规定,并在相关条例中表明需要维修的部件;就事后维修而言,相关的维修工程师不仅要对出现问题设备部位进行维修,同时要对相邻或是相关部位进行预防性检测,从而达到完善维修方式,减少维修时间的目的[3]。3)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中,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维修档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医疗设备的购进时间,以及厂家的维修年限,因此要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首先,要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对厂家提供的维修手册保管好,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其次,要加强对维修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使部门工作人员对业务达到熟练的地步,从而提高对维修档案管理的水平;最后,要提高维修工程师的业务水平,改善其作业不规范的现象,进而达到改善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对策的目的。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显著提高,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医疗事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就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逐渐得到完善,本文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主要从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维修方式问题、维修档案管理问题等方面,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从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等方面,对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忠伟,方梅华,陆明.大型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4,01:102-103.

[2]高峰,刘志友,刘惠欣等.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6,01:170-171.

第4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是组成我国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相关学者表示,目前医疗市场相对成熟,医院所提供的服务缺乏灵活性,且大部分医疗价格都是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因此医院在开源节流这一目标的实现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只能将目标转移到成本控制方面。医疗设备是医院内重要的固定资产,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新型医疗设备也源源不断地推出并投入到医院中使用,从整体上改善了医院的医疗及诊断水平,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维修,否则就会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设备维修所产生的维修成本是不可避免的。现阶段,大部分医院产生的维修成本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因此如何科学管理并控制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成本,逐渐成为了医院的关注热点。

一、加强设备初期维修成本的控制

在新设备的装备初期阶段中,有很多与维修成本控制息息相关的环节,例如市场调查、设备调查、招标谈判、安装验收等。因此,做好设备安装初期相关准备工作,可以为之后的维修成本控制工作铺垫良好的基础。第一,应采用市场调查等方式,对已使用该设备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选择质量达标的设备,避免今后过多地因为质量问题而维修;第二,在合同中详细描述设备的验收标准、售后服务等相关要求;第三,全面考虑设备安装过程中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承担分配方式,明确供应商及医院分别承担的费用;第四,高度重视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其他配套设施的状态,例如应确保电源的稳定性,若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突发断电、电流不稳定等情况,容易导致设备在今后使用过程中故障率升高。

二、根据实际情况购买延保合同

大部分医疗设备都是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产物,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的逐渐加深,迫使设备供应商不得不降低销售利润,将利润转移到售后部分获取。医疗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大部分医院内部的设备工程师并不能对设备进行深入维修,因此必修通过购买延保合同的方式来解决后期故障。笔者认为,医院在购买研报合同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下述几个方面:一是设备技术的复杂程度,包括技术资料等内容;二是设备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社会价值;三是同类设备的数量。除此之外,医院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应详细记录维修情况及费用,并针对单台大型仪器进行数据分析,为后续是否购买延保合同提供理论依据。

三、加强设备维修队伍的建设

笔者认为,设备维修团队的建设是维修成本降低的重要渠道。首先,医院应制定严格的设备维修人员岗位要求。由于医疗设备具有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等特点,因此从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关领域的资质,严禁无资质人员从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医院应通过社会招聘等方式不断引进设备维修技术人才,逐渐扩大内部设备维修队伍。其次,医院应针对现有设备维修工作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由新技术所支撑的医疗设备也不断推向市场。医院必须在内部展开继续教育活动,确保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持续更新,掌握最新技术手段,为医院提供更好的维修服务。最后,医院应改善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在薪资、福利、晋升机制及培训机制方面的待遇,以此来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定期评价的方式来确保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主动积极性,为医院设备维修成本控制工作献出一份力量。

四、搭建医疗设备维修资源共享平台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都设立了专门的设备管理部分,并成立了自己的设备维修团队,但是设备管理部分及工作人员在医院内部的横向联系十分匮乏,与其他部门少有交流。另外,医院分离机构在同一城市范围之内的维修资源也无法实现共享,这一原因也是导致医院设备管理成本始终无法降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能够在同一城市范围内建立一个医疗设备维修资源共享平台,让所有医院所持有的维修资源在平台中整合并合理分配,确保信息的畅通,让所有医院能够通过平台来实现长短互补,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不仅可以使各家医院的医疗维修资源实现共享,还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的设备维修成本。平台覆盖范围内的各所医院必须做到设备维修资源的公开透明化,包括维修技术人员信息、维修配件信息、配件供货商信息等,必须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不可虚假信息,一切与医院商业机密无关的设备维修信息都必须以最真实地状态公布在平台中,最大程度实现区域内设备维修资源共享的目的。

五、强化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核算工作的力度

设备维修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将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以实现设备维修成本的最低化。在实际运行中,设备维修成本核算所反映的问题较为突出,对其原因进行追究发现主要是由于没有规范的标准用于规定设备维护、保养以及收费等环节,所有工作都是基于一些老旧的标准而开展的。针对这一情况,医院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设备维修收费标准,具体可以对现有设备进行分类,按照设备类型规定收费标准,或者将所有设备的维修价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针对每一类设备建立不同的收费模式。通用的收费维修模式为:“维修费用=技术服务费用+零件更换费用”。这里所说的技术服务费用,是指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工作价值的体现,在成本核算中占据主要位置。这一标准的建立,对于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此标准的建立也实现了设备维修成本的最低化目的,因此说建立设备维修收费标准是一项迫切任务。当设备维修收费标准建立完成之后,医院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设备维修成本的核算流程进行细化,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建立并健全各项考核制度,激发维修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使医院设备维修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工作实现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黄煌镜,胡志,卢晶,等.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8):72.

第5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关键词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问题;管理方案

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一般属于精密仪器,购买费用高、工作环境要求严格,因此需要设备维护人员做好日常维护、维修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维护成本,确保仪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但现实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不到位,维修人员对该工作重视度不足,使得医疗事故增加,最终阻碍医院的良好发展,从而影响到医院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提升设备维护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并制定完善的维护制度,以确保医疗设备工作质量。

1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常见问题

1.1医疗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

医疗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当前阻碍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医疗设备维护制度不完善。许多管理人员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时没有相关制度作为依据,使得他们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第二,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不同医疗设备其管理、维修方式不同,需要维护人员做好分工并对相关仪器时时检修,但现实中由于维修人员分工不明确,部分仪器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维修,从而导致医疗问题的出现。第三,医院缺乏相应奖惩制度。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维修人员会逐渐失去工作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运行质量,进而不利于医院良好发展。

1.2医疗设备维修技术较落后

医疗设备大部分属于精密仪器,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维修,但现实中我国许多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比较落后,维修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较差,再加上其他原因的限制,使得医院医疗设备不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可能会增加医疗事故发生率,不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受维修技术落后因素的影响,许多维修人员工作量比较大,他们无法及时排除医疗设备故障,从而降低维修工作效率,无法更好为医院患者服务。

1.3维护人员维护工作不到位

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应该保持连续性,这样才可以确保设备运行状态,才能提升设备工作效率。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许多医疗设备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不到位,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维修过程中无法严格要求自己,导致一些维修问题的出现,进而给医院医疗工作带来巨大风险,不利于今后医院的稳定发展。还有一些医院由于维护人员数量较少,专业医疗设备多,导致维修人员工作量加大,一些设备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维护,容易出现各种设备运行问题,最终无法达到医疗工作目标。

2提升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水平的策略

2.1提升维护人员岗位责任意识

医疗设备的维护的意义与其他设备维护不同,它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维修人员要更加谨慎,工作中要时时保持严谨态度,这样才能减少设备维修失误,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准的医疗服务,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提升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第一,要提高他们对该岗位的忠诚度,比如要做好物质与精神的激励,让维修人员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关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以提高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第二,要提升维修人员的责任心,比如要做好职业培训,让他们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在自身岗位上能始终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从而提升医疗设备维护质量,满足今后医院医疗工作的相关需求。

2.2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提升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医院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开展相关工作时,管理人员要积极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首先要对维修人员的维修行为进行规范,比如对医疗设备维修时间、维修登记、维护操作流程等做出详细规定,明确维修人员自身行为,使其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确保医疗设备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其次要建立系统化的维修管理系统,将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纳入到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将一些重要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并对这些医疗设备进行时时监控,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以提升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要做好医院设备的监督工作,比如要做好医院其他部门与维修人员的配合,发现医疗设备故障问题后能及时上报,使设备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以降低医院设备运行风险,提升医院医疗工作质量。如笔者所在医院一台赛科希德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SA-7000在日常工作中毛细管路(图1)突然报错,在之前的样本检测过程中均为正常使用,未发现故障隐患。根据以往经验维修人员拆机后,优先检测机器右侧的毛线管路区域,经检查毛细管加样泵、排水泵、负压泵都正常运动,根据经验,大部分毛细管路区域报错在泵无故障情况下,一般都是毛细管测试板(图2)的供电故障。而后我们对测试板进行拆卸,但是拆卸后经多方测量,发现测试板没有问题,只好再次带电测试,故障依旧存在。一位前辈提醒我们查看负压泵的水路,最终我们在毛细管测试组件内找到一片非常薄的胶状物,胶状物在负压吸水的过程中,导致负压泵工作不正常,清洗液吸取不彻底,而后造成了此次故障,清理后设备运行正常无报错。图2最终验证那片胶状物质为橡胶手套的破损角。如果我们的设备工程师认真对待日常巡查保养维护工作,根本不可能发生日常工作使用的手套边缘物质掉落到毛细管测试组件中这样的问题。

2.3合理运用和拓展设备维修技术

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在进行维修时需要相应的技术与之配套,这样可以确保维修质量,也能够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维修技术,并做好相应培训工作,让维修人员掌握专业化的维修技巧,以确保医疗设备的精确度,更好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管理人员还要转变维修人员陈旧的工作理念,提高他们对医疗设备定期维护工作的认识,要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处理,从而将医院的医疗风险降到最低。我国某家大型医院内一台飞利浦IU22彩超出现故障,主要表现为偶尔会自动关机。开始时维修人员认为是因为线路故障问题,但是经过检测未发现线路问题。然后通过与设备使用人员交流发现如果使用过程中用风扇吹着设备,自动关机的故障现象会减少。因此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认为该设备可能是因为长期使用过程中设备自身散热能力下降,热量无法排除导致设备温度上升而触发设备的自动保护系统。维修人员通过清理设备内部滤网上的灰尘,并深度清洁设备相关电子板块,然后借助外界环境来加大排热力度,最终解决了该故障,使得该医疗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此外医院在购进国外先进医疗设备时就可以同时深化设备内容,让维修人员全面把握国外先进设备结构、部件等,合理运用维修维护技术,从而实现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我国某医院内一台GE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出现故障后无法开机,但是在前一天是还能够正常使用,也没有出现数据报错。这可能是由于该机器受到当地潮湿天气的影响,空气中的水汽遇到机器后冷凝成水,从而导致机器内部电路故障。为解决上述问题,维修人员将设备的外盖打开,并用热吹风机来风干设备内部的水,使医疗设备恢复正常。

3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工作质量与人民的生命健康紧密相连,维修人员需要做好日常维护、维修工作,发现问题后能及时解决,从而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以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为医院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医院在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工作职责,不断改善和引进先进的维修技术,做好对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达到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护工作目标,为医院医疗工作提供设备保障,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现代化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金阳光.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56-157.

[2]冯淑琴.浅析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与管理策略研究[J].医疗装备,2013(12):53-54.

[3]胡戈.当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5):182.

第6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医疗电子设备以电子管为主,模拟电路设计,整机电路简单,生产厂家提供详细的原理说明图,设备一旦发生故障,用户自己可修复;八九十年代,医疗电子设备以晶体管、集成电路为主,数字电路设计,生产厂家提供整机电路图,设备发生故障,医院工程技术人员能及时修复;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高档医疗设备都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平台进行设计,全数字化电路,多层电路板安装,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厂家自行设计定制专用模块电路,手册上查不到,市场上也买不到,生产厂家不提供电路图、维修密码等维修技术资料,用户无法自行解决故障;近几年来,生产厂家看到售后维修利润可观,便将维修工程人员划出去单独核算,规定维修收费任务。医院工程技术人员在厂家垄断维修资料和配件形势下,修理工作困难重重,维修费用激增,致使医院对工程人员重视程度大大降低。

2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现状

许多医院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与设备的发展不成比例;医院工程技术人员少、任务重,无暇进行系统学习其知识储备难以满足维修需要。由于厂家对设备维修技术控制越来越多,技术资料保密以及无处不在的密码都限制医院工程技术人员自己开展业务,很难做到精通。厂家对设备维修的垄断造成配件价格昂贵,严重影响了医院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维修速度。第三方维修公司的出现,也使得医院技术工程人员处境被动;现代医疗设备技术含量高,电路高度集成,传统维修手段以不能满足维修工作的需要,价格昂贵的专业维修工具配备不全也制约了维修事业的发展。

3医院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

3.1首先,作为医院维修工程人员应该有热爱本职,高度责任心,服务于临床的意识;有自强自信,坚忍不拔,刻苦专研的精神;有善于观察,理论分析,遵守检修规程等严谨的科学态度。有脚踏实地,不计名利的品德。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教训,探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的新方法,苦练自身能力。

3.2如何利用医院院方的优势,给设备科工程人员创造利于维修的条件,以增强医院自己维修能力至关重要。呼吁医疗卫生领导部门或医院组织的招标会上,要充分利用消费者地位优势,要求厂家进行维修培训,提供维修密码、原理框图、电路图等维修技术资料。

3.3医院工程技术人员要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增强基础知识。另外随着进口设备的不断增多,软件技术的广泛应用,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极大提高,医院工程技术人员要重视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这对于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

3.4建立广泛的学习渠道,医院给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进修和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机会,以增强工程人员能力。

第7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 模式 诊断

医疗设备不仅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准确诊断、治疗的有力工具。随着科学水平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创新型、实用性、功能型的医疗设备不断出现,大大提高了患者就医和医生诊断的过程,医疗设备也已经成为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但是,随着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医疗设备的开发中,传统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用于当前的医疗设备管理,两者之间矛盾的突出不仅严重阻碍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水平,还给医患关系带来隐患。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举措,有力改善当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1-2]。

1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是指所有可用于帮助人们进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改善的仪器、设备、软件和必要的工具及工作环境等。医疗设备具有种类繁多、构造复杂,高新技术含量高等特点[3-4]。一般根据医疗设备的用途可以将其分类,一是用于诊断类的医疗设备,主要包括生物电、生物磁电诊断、检验设备。二是用于治疗类的医疗设备,主要包括疾病治疗过程的辅助工具,如手术治疗设备、人体器官替换材料等。三是用于监护类的医疗设备,主要包括用于监测人体特征指数的工具,如血压脉搏监测器、呼吸检测器等。四是医疗辅助设备,如显微镜、制冷设备、冷藏设备等。由于其不同的构造和用途,这些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指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开始一直到医疗设备报废、终止服务周期为止的所有过程。从广义角度出发,医疗设备的管理涉及到管理标准制定、管理维修人员分配、软硬件设施以及国家及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一般包括医疗设备的资产管理、材料管理、服务水平评价、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内容。所采用的维修管理方法设计到管理、财务、计算机、机械等多个专业。因此概括来讲,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医疗行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程度,反应了医院的技术水平和诊断能力。

2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医疗设备科学管理、正常使用的重要手段。而当前,随着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不断开发和设计,医疗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加,但由于相关管理知识的匮乏,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使得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处于滞后状态,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2.1 医疗设备管理难以打破“小而全”

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下,医疗设备的维修采购都需要由主要科室主任将需求设备报备设备科,由设备科室报备设备维修科,然后分级传达到设备使用人员,这个过程复杂、流程花费时间长。遇到需要专门购买的维修零件或维修零件价格较高时,则需要再次层层上报批准,因此,医疗设备的维修过程冗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不同种类医疗设备的购入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医疗设备的存储、日常维护、管理等也需要一大笔费用,且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这些维修管理费用的投入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医疗设备管理很难突破“小而全”的局面,医疗设备也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5]。

2.2 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

医疗的管理人员往往只注重医疗设备的购入工作,这可以通过设备购入时反复验证设备功能和价格得到验证。但当设备购入后,则难以做到完善的日常维护工作。一方面,当前医疗设备是集机械、电子、光学、磁学等多学科与一身的高精密仪器,其操作复杂性不言而喻,设备使用人员在接收培训过程中往往只学会了设备的使用,而忽视了设备的日常维护技能。且很多设备使用人员,由于不具备基本的设备原理知识,由于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的设备异常等,一般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而不能及时的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另一方面,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等都没有意识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当前的管理模式下,设备维修和设备使用时由不同的科室负责,设备使用人员主要是医生和护士,他们往往没有收到专门的设备维护知识培训,只负责利用设备进行医疗诊断,不能真正做到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医院管理人员只注重医疗设备的使用工作,不看重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另外,有些医疗设备对安装环境的要求高,如使用的湿度、温度,电源情况、腐蚀情况等,而一般的医疗单位除非对如核磁共振这类大型设备外,对其他小型设备则非常不注重使用环境的,不正常的湿度、温度、腐蚀环境等都会缓慢的损坏医疗设备。

2.3 医疗设备的专业维修人员缺乏

据了解,一般的市级医院都会配备一定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水平。但当前的管理模式下,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水平却十分有限[6]。一方面,在医护人员的培养过程中,虽然开设了如生物设备原理、技术等相关学科,但由于人才的就业门路窄,市场需求小,这些学科都在不断的教学水平都在不断缩水,即使进入医疗行业的维修人员,又由于“重医轻工”传统理念的束缚,存在薪资低、晋升困难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维修人员的专业、辞职、跳槽等。另一方面,对当前医疗行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具有本科及以上水平的人员很少,维修人员普遍是大专及大专以下的水平,且维修人员的自行维修水平低下,往往只能解决表面问题,不能真正找到设备故障原因,这就导致设备维修周期长,正常状态时间短等,严重制约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医院不注重培养和引用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设备维修人员时造成设备使用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医疗设备大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是普通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之外的,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专门设备知识的人员经维修,尤其是对于大型昂贵的进口仪器,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2.4 复杂医疗设备的配件供应困难,维修资料缺乏

医疗的设备维修配件存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维修水平和维修周期。在当前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下,配件维修库一般都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普遍而言,处于设备资金周转的考虑,管理人员在购入设备更换配件时都没有对设备易损、易坏部位进行如实评估,仅是根据经验或选择一些价格低的配件入库充库,这就导致了设备维修库的零件储备不合理,不能满足设备维修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前的医疗设备都是从专门的医疗设备开发商中购入的,开发商处于商业保密的初衷,一般不会将重要部件的设计图或原理图提供给用户,有时候只是随机附带一本使用操作说明。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对故障原因进行判断并维修,而需要联系专业的售后人员先进行现场勘查,然后在进行更换零件的购买,这就使得维修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当需要专门定制的零件或专业的维修人员到场时,其维修成本更是惊人。另外,售后服务水平的低下,也是阻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高的绊脚石。当医疗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寻求设备售后服务或寻求第三方服务,一般而言,第三方无论从维修效率、成功率而言都是低于设备售后服务的。但是当前市场上的医疗设备销售商,往往只进行设备销售,不具备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和完善的设备更换储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设备维修管理的难度。

3 新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针对上文对当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下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应用LCC理论、PDCA理论等,提出新型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行之有效的模式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外包模式、信息化维修管理模式等。

3.1 新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

服务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理论有很多,应用较多的有LCC理论、PDCA循环理论。LCC理论是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理论的简称,设备的寿命周期是指从设备设计研发、制造运输到使用直至报废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费用。与医疗行业密切相连是设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费用,而也就是所谓的设备维持费(SC),一般而言,设备的维持费用要远远高于设备购置费用,因此,降低设备维持费用是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中之重;PDCA循环理论主要针对设备维修过程,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所设计的维修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步骤。该理论强调将医疗设备的维修分步骤进行,明确每个步骤的上下环节和主要目的,针对性地做好本环节工作。

3.2 新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新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外包模式、信息化模式等。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外包模式基于LCC理论,是指医院根据维修外包服务商选择标准,通过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签订合同,通过调整维修组织的现存机构,由服务商全程负责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医院内部维修结构只负责日常的设备检测和质控,力求通过最少的人力投入获得最专业的设备维修管理[7]。根据选择服务商的不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外包模式可以分为市场型外包、中间型外包和伙伴型外包。简单而言,市场型外包就是与合作服务商制定短期的服务合同,在众多有能力的服务商中进行选择更换,服务风险小,交易成本低。伙伴型外包服务则是通过与某一服务商反复制定合作计划,由相同服务商提供长期的服务模式,该模式可以便于服务商不断制定专业服务计划,提升服务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高的隐患。中间型外包是介于市场型外包和伙伴型外包之间的,服务水平和风险成本也居中。医疗行业在选择外包模式时,可以根据自身周转资金存储、设备所需服务水平、服务商等进行选择,力求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专业及时的设备维修管理服务。

医疗设备信息化维修管理模式则主要基于PDCA循环理论,将设备维修管理分步骤进行[8]。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按照如下流程进行:首接登记(接收各科室的维修汇报电话,在计算机中详细登记备案,分配至具体维修人员)---维修登记(维修人员登录系统,查看维修任务进行设备维修,并对维修过程进行实时更新)---维修查询(维修科室或管理人员可对维修过程进行查询,包括维修状态、维修费用等)---系统维护(由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系统搭建和维护、信息录入和备注等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维修管理模式中,维修工作负责人、维修状态、故障原因及注意事项等都是可随时查询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常识,有效避免了设备问题的产生。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医疗设备的发展。因此,可以借助与市场外包或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医疗设备的维修进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炳辉.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工业,2016(10):266.

[2]许盛.试论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机械,2015(20):139-140.

[3]费锡林.构建现代中西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4(S2):92-93.

[4]吕峰.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及管理模式研究[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2):159-159.

[5]吕明,仝青英,薛爱英,等.武警部队医疗器材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07): 71-74.

[6]李政,寇向东,余日辛,等.医学工程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6): 41-43.

第8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摘 要:目前在我国,由于医疗设备维修人才的缺乏,造成了许多医院的医疗设备不能有效使用,甚至于瘫痪,对我国医疗事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医疗设备的维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对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由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从该专业的现状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探讨职业教育对医疗设备维修人才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医疗设备维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6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150-02

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各级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更新快,且品种繁多,这些设备和器械为医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成为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医疗设施。但是,任何设备和器械在使用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问题与故障,医疗设备也不例外。为此,各级医院都采用多种方法来保证这些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医院一般采取的方法包括:①通知生产厂家或销售单位,请对方派人前来维修;②专门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对某些重点设备专人维修;③雇佣专业人员上门维修。

以上方式的缺陷在于:生产厂家虽然对设备结构性能极熟,备件也很充足,维修速度很快,但由于受到地域、交通等限制,尤其是偏远地区,厂家到达故障设备现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甚至耽误几个月,造成长时间的延误和维修成本的的增加。另外,不是所有的设备和器械都能联系到生产厂家来维修,由此导致设备停用或瘫痪;医院培养自己的专业维修人员,出资出人,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并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针对某些重点设备专人专修,而无法顾及其它医疗设备和器械;雇佣外面的专业人员上门维修,又受到诸多限制,且人才市场中该方面的技术人员奇缺。笔者所在的城市属我国的中等城市,也没有一家正规的医疗设备维修单位,即使省会城市,有时也很难找到专门从事某些医疗设备维修的人员。这种状况下,不少医疗设备由于故障而造成瘫痪,虽然有时只是一些简单的故障,专业人员处理起来很容易,但由于无人维修,处于长期搁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医疗诊断。特别是农村山区,国家投资的许多医疗设备因此而无法正常使用,加剧了农村山区人民的看病难。

1 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很大,各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但医疗设备维修人才奇缺。笔者研究了我国的各类医学院校,发现各层次的医学院校普遍忽视对医疗设备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应映在医学教育的普通高校,我国一般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都是以临床为核心,归属于医学领域,只有少数的医学院校开设有医疗设备专业。这些为数不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进入了医疗设备的生产、销售或维修单位,很少能够进入医院,更不要说是进入中小规模的医院。其它临床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却与医疗设备相差甚远。因为虽然医疗设备使用于医院,但其结构和原理却属于机械学和电学的范畴,与工科内容相似,需要大量的物理(包括声、光学)、机械、电工电子以及计算机理论作为基础。如果不是专业培养,一般医学专业的学生是根本无暇全面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因而,普通医学院校的毕业学生如果不是该专业科班出身,是很难从事医疗设备维修这项工作的。

其次是高等职业院校,虽然职业教育已形成我国的一种基本教育体制,也是专业技能教育的主要形式,一些职业院校也开设有与医学有关的专业,如护理、检验、影像、药剂学等,但是这些专业也与医疗设备维修技术相差甚远。即便是影像技术专业,虽然也开设了与影像设备有关的课程,如电子电工学、影像设备学等,但该专业的主要课程仍以影像诊断学和投照技术等为主,学生就业后一般成为临床医院放射科、CT等影像科室的技术操作人员。由于该专业课程涉及的设备维修知识有限,加上其它课程的负担,大多数学生对设备的结构原理都很难掌握,毕业后很难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并且影像专业涉及的也只有影像设备,对医院中的其它设备和器械了解甚少,也不能成为医疗设备维修的专业人员。

三是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文化底子较薄,根本无法系统地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知识的学习。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会形成很强的人才调节效应,我们国家也不乏大量高技能的设备维修人员,但是,工科工程技术人员通常对医院都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加上对医疗设备接触极少,这些人员的维修技能很少能自觉运用到医疗设备维修方面来,这种资源几乎无法利用。

因此,如果不设置专门专业来培养医疗设备维修的人员,就势必会造成目前这种人才匮乏的现状,极大地妨碍了医疗事业的发展。

2 高等职业教育与培养医疗设备维修人才

2.1 医疗设备维修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

职业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在一定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的职责在于,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受教育者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体魄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担负起为国家培养高技能的急需人才,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的职责。

从以上理论出发,凡是属于技能性人才的培养,都应主要由职业教育来完成。而医疗设备维修是一种较高难度的职业技能,属于医学技术教育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一种更为特殊的职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承担起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工作。

2.2 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更适合开设医疗设备维修专业

在许多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往往同时开设有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医学技术等专业。多方面的师资力量,是开设该专业的有力保证。前面已述,由于该专业的特点更近于工科,在课程设置上,应兼顾工科和医学两大部分,甚至于应更侧重于工科的内容。在机械、声光学、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基础上,配合典型的医疗设备结构原理,从技能入手,掌握医疗设备维修的一般性规律,加大实践力度,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医疗设备维修技能性人才。

2.3 职业教育的模式更容易借鉴企业对设备维修的经验

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学科本位”模式不同,职业教育坚持“能力本位”的理念,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出发,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职业教育更接近企业的技术教育和管理思路,因而也更容易借鉴企业对设备维修工作的专业经验。

医疗设备虽然品种繁多,但医疗设备维修亦应遵守设备维修工作的一般规律。如同一个企业中,尽管设备复杂,新设备也不断引进,但作为企业的设备维修技术人员,总能根据设备维修的一般规律和技能,加上掌握了本设备的特点,找出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将其排除,使之恢复性能而正常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企业的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外,企业中严格的设备操作规程,规范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也成为排除设备故障,使之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医疗设备维修专业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也可以借鉴企业对设备维修管理及操作的经验。

当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医疗设备维修专业也会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是课程设置更为复杂,对师资力量的要求相对更高,建立实验设施也会增加更大的难度。但是,笔者认为,既然职业教育的职责就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就业的导向下,向受教育者传授职业知识,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技能型人才。那么,作为我国人才奇缺的医疗设备维修行业,又有广泛的就业前景,职业教育应该有责任研究和开办这个专业,使之成为一个有特色的专业技术学科,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苏全,袁清.国内中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社会化可行性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7):38-40.

第9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要保证医院诊疗服务的正常开展,保证医疗设备充分发挥效益,必须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现代医疗设备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声技术、核物理技术、光学技术、新材料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高新科技的综合体现,这就给医疗仪器装备的维修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困难,使维修技术人员要面临着如何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新的挑战。维修人员要面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现代仪器原理的仪器构造,大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快速发展新产品,所对应的技术挑战,不是个别工程技术人员个人努力所能应付的,而应依靠设备维修管理的系统工程来解决。设备维修管理最核心的是维修队伍的建设,要搞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①领导重视是关键: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总体水平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缺少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为此,医院领导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增添必要的大型医疗装备。但在重视引进大型医疗设备的同时,医院领导更应该重视维修人员队伍的建设,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纳入医院总体建设的轨道,使设备、人才、管理三者成为医院建设的三大支柱。要管好用好现有的医疗设备,充分发挥投入资金的最大效益,必须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通过多途径提高维修队伍的素质。②人才培养是基础:医疗设备维修队伍既要有合理的人才结构,还应保证人才相对稳定,以便不断积累经验。

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增加,规模的扩大,要抓好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如设备保养维修制度、设备保养维修责任制度、设备保养维修监督制度、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其次,要加大临床、医技科室对维修工作的监督和制约力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再次,要教育维修人员树立为临床各科室全方位服务、为设备服务变为病人服务的观念,对维修工作要严格落实维修登记制度,不但要有个人工作量记录,而且必须建立医疗设备维修记录,对维修设备的故障现象原因、维修经过、更换元器件或部件名称、数量及准确位置、维修人员、维修时间及维修效果等进行详细登记,养成照章办事的良好习惯。④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根本:由于医疗仪器装备工作具有服务于临床医疗工作的特点,要求维修人员随叫随到,并具有维修快速、准确的熟练技术。维修工作需要维修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因此维修人员不但要热爱自己的本质工作,努力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克服工作中的因难,创造性完成各项维修工作。各级领导不但要把维修工作位置摆正,还要重视培养维修技术人才,为顺利完成维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以实际行动支持维修工作。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最为重要环节,是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关键,医院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转变管理理念,克服只重使用、忽视维修的错误思想,切实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切实抓好维修管理工作,使医疗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事业,为医院增收节支。

本文作者:何贵荣工作单位:云南省宣威市来宾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