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论文

第1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题目:网络境遇下大学生身心素质与个性心理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大学生的生活、恋爱、学习以及择业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多重压力,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和人生挫折,如果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控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周遍人群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怀,进而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出现各种不测的问题和严重后果。如今,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心理问题介入对象的重灾群体,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情感教育拓展训练,打造大学生强健的身心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日渐成为现实高等教育的一个主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情感教育

微时代以来,特别是微信的开通,学生有了更多的网络阅读的机会,而不再局限于在学校接受知识的传授,同时在课堂上也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因为教师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使者,更是传授学生社会道德的先行者,特别是现今的网络社会,诸多教育方法和手段都是面向主体学生,并且是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既定需求对学生进行群体教育,以便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兼顾个别学生身心发展,调和个体的差异和满足情感需求,现阶段,在我国在高等教育中,依然还是以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着力点,而对大学生能否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否适应社会和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另外,旧有的体制造成的评价标准往往体现在考试分数及其能力的高低上,就是说所有的学习理念都服务于文化知识的提升,这种狭隘的教育目标势必会对学生形成较为枯燥的教育氛围,或者说将会不可避免地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忽视必然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网络高速公路的开通,负面的公共舆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较大,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加剧造成大学生的独立竞争意识也随之增强,个体自我调节能力的不足使大学生追求的人生目标趋于功利性,变得更为实际,对社会主流大众文化和人文氛围表现出相对淡漠的态度,所有这些消极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日后走向。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2015年公布的关于大学生心理调查数据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17.37%,有某种单一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44.9%,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持续上升,大学时期是人生最为美好阶段,大学时光总是给人带来无比的留恋和无尽的人生回忆,大学期间的个性心理也日间趋于成熟,与此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上情感较为丰富,情绪多变化,人格相对不够稳定的时期。

对调查结果做横向质性分析,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绪化严重,遇事易兴奋,易暴怒,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放松大学生的焦躁情绪,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便会使大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大学生从不成熟向成熟阶段的过渡,青春期极易产生兴奋冲动,遇事缺乏周全的思考,常常会有情绪失控行为。二是习惯性抑郁。大学阶段通常会感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使得自身心理压力超负荷,比如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常常会使他们感受到外界压力而在学生内心产生抑郁的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厌恶、痛苦、自卑,郁郁寡欢,觉得生活苦闷。三是嫉妒心强。高中阶段的佼佼者,自进入大学以后,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才俊们之后,自己的失宠状态使自己陷于孤立,可能产生嫉妒的情绪,若不及时调整心态,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变得尖酸刻薄。四是易焦虑。焦虑想必是每个大学生经常会有的情绪体验,如考前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考试结果过于担忧,生活中无法适当与人正确沟通,与同学相处产生误解和摩擦等都会使得他们产生心理焦虑,身处群英聚集的大学校园里,如果过于轻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偏颇心态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同样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或者社会问题。五是冷漠孤独。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对大学的期望值过高,会使得大学生感到落空,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日间变得冷漠,得过且过,感情淡薄,外加大学生普遍都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和亲朋,对外界环境的陌生感,对家庭和父母的深深依恋,也同样会使他们感到孤寂,这些心理问题必须通过适当的心理拓展训练才能有效地解决。

目前,美国高校在大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一挡节目叫《生存者》,于200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最受欢迎电视节目,节目通过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情节设计以及高超的拍摄手法,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借鉴,而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拓展训练来说,实为一部好教材,对我国各校正在开展的入学新生军训加入拓展训练项目的编排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告别虚弱,而且精神层面的健康也同样重要,所以健康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和道德评价体系健康。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紧迫任务。

特别是对大一新生而言,经历了十几年寒窗苦读和紧张的高考,其社会适应能力显然会比其他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逊色一些,好的一面是进入大学之后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都试图去努力地做大胆尝试,较为自信地解决实际问题,再加入学心理教育的介入,都会使新生在新环境下尽快适应新环境,充满自信地迎接人生新的阶段,然而,有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偏差一些,原因就是能够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大多都是高考分数较为理想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相对比较强,但是,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成长经历往往也不尽相同,同时又普遍都是从小就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特立独行的个性比较强,规范自己独立生活的自律性较差,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缺乏担当精神,自我约束上表现不佳,没有危机意识,对未来的人生走向缺少规划而且选择不够明确,在遇到困难时随即表现出的就是不知所措,有时会选择逃避现实。心理咨询网络平台的开通,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依赖心理健康资源,网络信息的内容涉及面广,丰富和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通过网络可以使各个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空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新多媒体技术,采用多样的信息呈现手段,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心理变化情景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网络世界是个虚拟社会,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去网上冲浪,可以使有心理疾病者通过网络平台毫无顾忌地倾诉,以达到心灵沟通和心理平衡,同时,网络社会又在某种程度上说存在着真实性,在虚拟空间里的人们反而更容易倾情流露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洞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剖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从多维度思考,比如家庭教育是否缺失、学校教育是否健全、社会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性格成因等因素做综合分析,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往往承担着最基本的教化功能,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环境是个敏感而又重要的因素,如父母的知识和阅历、家庭经济收入以及住房面积等都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家庭的和谐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完整培育,诸多家庭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信息高速公路未开通之前,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尊重了孩子的主体行为选择,并且鼓励和积极地去引导其思想的正确表达,并且耐心地听其倾诉,而且求同又忍异,以此方式为媒介将会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打开一扇开放的沟通桥梁,着往往使孩子们在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有效地抑制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他们向健康化轨道发展。相反,如果父母教养方式是以娇纵子女的手段去溺爱,这往往和子女的沟通经常告别使用处罚和拒绝等手段去无条件满足,这只会给子女在社会适应能力磨练上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思想侵蚀,而且较少得到家长的关注,大多家长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注重孩子文化知识的提升上,这更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展陷入不健全境地,扰乱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历练并且直接影响其日后的人生走向,笔者在韩国留学读博期间,以自己在国外的亲身经历对中韩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横向比较分析,韩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的经历基本都有,而国内的孩子上大学之前的勤工俭学经历基本很少,甚至说是没有。

参考文献

[1]夏和国。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第2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人格内外控心理健康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趋于全方位,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将越来越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且人格健康发展是促进全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2l世纪是属于能承受社会变革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

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利用人格心理测验来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人格(personality)是人心理行为的基础,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去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作反应以及反应的方向、速度、程度、效果,即人格对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等都产生影响。“人格即命运”,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健康的人格,使人在困苦中品出快乐,在失利时取得成功,在平凡里创造辉煌。因此,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模式的研究,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大学生个体顺利成才的重要保证。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大一、大二学生600名,文理、艺术类均有。收回有效问卷的人数为519人(前后两个问卷均有效者)。平均年龄20.3岁,男生248人,女生271人。

(二)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HealthInventory,PHI),是在总结MMPI中国版十几年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PHI具有以下七个临床量表:躯体化(SOM,Somati—zation)、抑郁(DEP,Depression)、焦虑fANX,Anxi—ety)、病态人格fPSD,PsychopathicDeviate1、疑心(HYP,Hypochondria)、脱离现实(UNR,Unrealis—tic)、.兴奋状态(HMA,Hypomania)。PHI还具有三个效度量表:Q(无法回答的题目数)、L(说谎分数)、F(诈病或装坏分数,Feign)。

成人内外控制量表(ANSIE),是一种评定心理控制源的量表,心理控制源来自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该理论中认为,心理控制源是有关个人性格或行动与事件结局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是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同时另一些人则表现消极态度的一种遐想的内心状态。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差异预示着不同的行为表现,外在控制定义为结局不由个人努力所决定的一种普遍信念,内在控制则认为事情结局与个人努力相一致。大量研究证实,外在控制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外在控制性强的人更难应付紧张的生活环境。而一个内在控制性强的人,能较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较多地投身社会活动、有灵活性、更有主见、幸福感更强。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纸笔测验方法。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心理健康测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首先,有2%的学生没有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在其他各因子上有问题的学生比率并不高。其次,大学生在诈病、躯体化、病态人格、兴奋状态的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而在抑郁、疑心因子上的均值低于全国常模均值。按照PHI量表的具体解释,在诈病分数上显著高于常模可能是大学生一次做的问卷题目较多有不认真、理解错误的情况,或者是表现为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这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次,躯体化分数高于常模,说明大学生有许多叙述不清的身体上的不适,易表现为不愉快、自我中心、需求同情、诉苦等。再次,在病态人格和兴奋状态上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大学生在个性上主要表现为:外露、善交际、爱享受、精力过度充沛、乐观、无拘无束、好出风头、判断力差、不成熟、爱寻衅、虚伪、做作、轻浮、夸张、易怒、性急、绝对乐观及不现实的打算、过高地估计自己。

从表2中显示: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说谎、诈病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过份夸大自己的优点,企图给人一个好印象,受试者可能在说谎的人数比例上高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诈病因子上分数显著高,可能综合大学的学生在做题目时认真程度不够、理解错误,或表现出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其他几方面均没有差异。

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在诈病、焦虑、病态人格、脱离现实、兴奋状态上与女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大学生,主要表现在:男大学生在做题目时认真程度不够、理解错误,或表现出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在焦虑因子上男大学生表现出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想、恐怖、刻板,缺乏信心等高于女大学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在病态人格因子上表现为:外露、善交际、爱享受、好出风头、表现判断力差、不可信任、不成熟、好攻击,爱寻衅等。在脱离现实因子上表现为个性退缩、企图逃避现实,胆小、古怪、紧张、心情混乱。在兴奋状态因子上表现为善交际、外露、冲动、精力过度充沛、乐观、无拘无束、轻浮的、夸张、易怒、绝对乐观及不现实的打算、过高地估计自己。

在大学中为什么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大学生?具体原因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二)成人内外控制(ANSIE)测验结果

(1)517名大学生被试在ANSIE量表的平均分是14.16±4.91,中数为15,众数是13,分数基本呈正态分布。男生的平均值是14.79,女生的平均值是13.52,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男大学生的外控人数高于女大学生,这个测验结果和上面的测验结果基本一致。

(2)对两类学校学生进行均值比较,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学生的平均值低于综合院校学生的平均值(分别是13.74,14.8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说明综合类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师范类大学生,这与上一测验的表2结果有一致之处。

(3)把所有被试分成3组,上下各28%被试(ANSIE≥17、ANSIE≤lO)被列为外控倾向组、内控倾向组,居中的44%为第三组,即中问状态组。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控制感水平的被试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心理控制感水平的被试。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上得分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内控组在各因子上的得分较低,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随着外控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在明显下降。

四、讨论

1.在PHI心理测验中,大学生在各因子上有问.题的比率都不高,不象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严重,(民日报》1989年报道:在2916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总,其中2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健康报》1989年报道:一项对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其中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樊富珉等2000年对北京市23所院校5200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其中17%的大学生有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还是比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在诈病、躯体化、病态人格、兴奋状态因子上的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而在抑郁、疑心因子上的均值低于全国常模均值。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问题。超级秘书网

2.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PHI量表上的测验结果显示,说谎、诈病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过份夸大自己的优点,企图给人一个好印象,受试者可能在说谎的人数比例上高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诈病因子上分数显著高,可能综合大学的学生在做题目时认真程度不够、理解错误,或表现出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其他几方面均没有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一致。

第3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主观层次上对主观体验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使人们满意自己过去的生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对人类主观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层次方面的个人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技巧,对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处理事情的宽容,发明创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养或加强这些方面,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的积极情绪;三是对群体层次组织系统积极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积极社会、学校、家庭的建立,从而达到提高群众美德、增强群众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是根据消极心理学而产生的,保留了消极心理学好的方面,舍弃了消极心理学不好的方面,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应用消极心理学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对人类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学,使心理学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类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使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更加坚定,帮助人们寻找获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全面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第4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一)从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价值观培育

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起初只是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人进入一定的地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之中。在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下,人慢慢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会参与社会生活,逐步由自然人转变为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社会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形成和丰富的过程。因此,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存在物,每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也是接受社会影响、教化的过程,同时人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塑造自己。“社会与人的这种不可分性决定了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只能是先接受社会中已有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从事独立的社会生活实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由此可见,价值观教育无时无刻不渗透于人的活动之中,对人的价值观发生作用。”[2]因此,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与社会不可分离,而价值观教育渗透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与交往之中。社会对人所具有的先在性特征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可能性。

(二)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看价值观培育

列宁的灌输理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向工人灌输他们原来不了解和不掌握的先进意识、政治意识;二是指“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灌输给工人”阶级意识,使工人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列宁的灌输理论实际上是强调科学、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学习、宣传、培育等自觉的方式才能掌握。尽管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在当时俄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工人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灌输理论并没有过时。对于无产阶级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自会的,同样需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育才能确立起来。但不能将灌输理论简单地与教育的具体方法等同起来,认为灌输就是填鸭式、生硬说教。任何时代的科学的价值观都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时代精神,这种价值观也不是自发的、自然的演进过程,要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为社会成员所接受,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教育。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也需要经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才能形成。

(三)从中西方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看价值观培育

古今中外的价值观培育实践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价值观的培育,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提出了“仁”和“礼”的思想,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克己复礼为仁”,把恢复周礼作为“仁”的目的,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德政。这些思想成为儒家政治文化“三纲五常”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儒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逐步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还提出了一些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上,以“孝”为核心,讲究孝亲。在此基础上由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形成完整的“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在个人修养上,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和内省。为了培育封建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观,统治者极力推崇《诗》《书》《礼》《易》《论语》《孟子》等经书。为了使经书的内容深入民心,为广大群众接受,历代统治者还进行了核心价值的大众化工作,编写了《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通俗易懂的书籍,传播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西方,经过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探索和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西方政治和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原则。许多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立法确立核心价值观的不可侵犯,另一方面通过国民教育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普及和强化。在美国,道德教育经历了从主张道德相对主义到提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这反映出西方学者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和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认识。在英国,从2002年8月起,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式成为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英国剑桥大学戴维哈格里夫指出:“所有学校都应开设一种专为多元文化社会制订的共同公民教育课。这种社会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价值观以产生国家内聚力所必需的粘合剂。”[4]英国执行官员尼克塔特在《课程中的精神与道德》中指出:“道德相对主义应该被另一种观点所取代,即我们认为社会中存在道德事实,一些道德事实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们组成我们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应该传授给青少年。”[5]在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方法上,许多西方国家都认识到以简单机械的道德灌输、知识学习的方式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较差,西方教育学的一些流派如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道德两难判断等将多种教育方法与品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消极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消极影响,过分注重社会因素和知识的作用,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论”重社会整体,轻个体。离开独立的大学生个体抽象地谈论社会,难免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而“知识中心课程观”以知识为重要支柱,片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间接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总之,无论是“社会中心课程观”还是“知识中心课程观”,都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发展,落后于时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这种片面的课程观中走出来,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需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的指导。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存在缺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具体体现。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不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中,有四个是涉及世界观方面的目标,对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不够,这种课程目标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二,缺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价值观目标。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人类已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容易被忽视,这一缺陷很显然是与时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第三,缺乏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随着物质的丰富多彩,大学生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够。第四,缺乏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和国际合作精神的培育,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大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方面的缺乏对中国来说是不利的。

(三)课程内容忽视差异,存在偏差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制定的,它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但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不难发现存在下列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培育方面忽视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比较大,但国家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忽视了各地区、各省市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不强。第二,课程内容比较注重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比较注重从理论层面阐释问题,而在结合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和在回应大学生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课程内容缺乏说服力和针对性。第三,从本科所开设的四门课程来看,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复的现象。如《中国近现代史》与高中历史就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同时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有不少重复。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四)课程设计不够科学,课时不够课程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的各种要素和各种成分,形成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层面进行课程设计的,总体来看,这种课程设计的规格高、科学性强。但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视角看当前的课程设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处理好大学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在课程设计上,高中历史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有重复,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也不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二,课程设置与学时的分布不够合理。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育课程设置了三门,为11学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一门,为3学分。课程之间的课时分配也不合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百多年的历史,只安排了2个学分,完成教学内容的难度很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原来的两门课程合并的,但只有3个学分,完成教学的难度也偏大。最后,教材内容理论性的知识过多,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有很多对理论的理解,但是在大专根本就没有开设《基本原理概论》,学生对的理解不深,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强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的养成作为课程的中心。当前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改革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号角,时代呼唤着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创造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考虑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加强核心价值观的修养,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二)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建设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求我们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误区中走出来,以育人为本的课程观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课程目标建设:制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目标;设定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审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引导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同时还要在课程中设定人与世界关系方面的目标,引导大学生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学者们应该充分研究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构成。针对当前存在的重视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等,而道德教育、政治实践、价值观教育相对较弱,教材内容重复的现状,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建设。而在教育过程中,教材内容出现的重复,更是需要联合多个部分协同解决。

(四)增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课程设计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前提。因此,第一,必须深入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储备,弄清他们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教学衔接问题。第二,在课程设计上应坚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人的活动,只有结合现实的社会条件,才能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第三,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要科学。应适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学分,让大学生有机会根据自身的思想品德状况选修课程。同时,应增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分,使之更加合理。在课程设计中应将以下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包括进去: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教育,二是爱好和平的价值观教育,三是科技价值观教育,四是人权价值观教育。

第5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坚持以心理素质教育为第一课堂,运用先进的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方法,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差异出发,针对大学生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和性问题、情绪调节、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分年级进行阶段性的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自我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心理问题干预转变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在我们的心理学公共课程中,应当多从正面做出积极解读,帮助学生使用积极观点对待消极事件,加强学生积极心理理念的培养,增强其自我心理治愈能力。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补充,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一个新途径。

2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教育形式的新颖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要力求新颖性,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要使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体验来确立自身的世界观和生命价值观。课程的形式可以情境体验教学为主,除了传统的课堂教授,结合学生实际心理工作案例,寻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如课堂讲授、讨论、辩论、情境模拟、团队心理辅导等。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其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应定期举办一定的心理专题讲座、教育培训和报告,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媒体、校刊等宣传手段,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根据学生需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的指导和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社团等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学习热情,并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并加强研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大高校已普遍形成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学生辅导员和大学生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形成积极有效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还要走在时代前沿,了解并科学地分析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所带来的影响,并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4结语

第6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医学院校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问题 调适策略

我国的高等院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至2004年是医学类院校扩招后毕业的第一年,随后医学类毕业进入了就业的密集期,平均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期间,经济大环境开始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工业重心转移,产业结构重置,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高学历人才、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明显,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化。同时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卫生资源重新配置,对医院的运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以致直接以培养各类医护人员为目标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明显增大。其中,医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凸显。因此,全方位了解医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对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问题调适尤为重要。

一、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为全方位了解当前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我们在某医科院校针对目前医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专门调查。以该校临床医学系全体女大学生共442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测437人,其中一年级91人、二年级93人、三年级89人、四年级88人、五年级82人,平均年龄(20±2.2)岁。本调查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译本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每个项目均实行5级评分制(1~5分)。以班为单位测量,学生按统一指导语独立填写量表,个人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系别和年级,不要求填写姓名,以尽量减少学生的顾虑。量表收回后统一编号,数据输入微机,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临床医学系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的平均分在1.34~1.92之间,得分比较高的因子是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得分比较低的是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标准差在0.41~0.61之间。与常模青年组比较,调查组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4个因子的平均分都高于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1.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医学院校的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并伴有心悸亢进、脉搏不规则、发汗等生理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根据我们的深层次调查,我们发现引发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产生焦虑并使其深受困扰的原因主要有:(1)因找工作不畅产生直接的就业焦虑。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毋庸置疑,目前就业体制不尽合理,医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了歧视。一些女大学生担心“毕业即失业”,因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心理,特别是越到临近毕业时,这种焦虑心理就显得越为严重。(2)因担心无法完成学业而产生的间接就业焦虑。众所周知,医科的学习难度较大、任务也较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进入毕业期的医科院校女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医科学习和实习任务、门类众多的考试,部分医科女大学生由于害怕考试失败影响自尊、就业或前途,对成绩过分看重等原因形成考试焦虑。(3)因家庭因素的影响加重了就业焦虑。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不少患焦虑的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往往出身贫苦,她们深知自己对家庭责任重大,对家人有极深的感情,视自己为家庭的梁柱,希望自己为父母排忧解难,但由于客观原因,自己未必能在激励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暂时无力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这样日积月累形成非常严重的就业焦虑。

2.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出现的苦闷忧郁情绪不容忽视。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医学院校的女大学生在“抑郁”指数的得分(1.91±0.56)明显高于常模(1.57±0.61)。这表明,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的抑郁问题不容忽视。医科女大学生苦闷忧郁多,一方面与其生理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女大学生心理准备不足有关。在毕业分配问题上,一些医疗单位宁要成绩一般的男生也不要品学兼优的女生。在事业与爱情的关系上,很多医科女大学生崇尚自立、自强、自信、自尊,希望事业上有所作为,但男青年在择偶时普遍不喜欢事业心和个性过强的女性,而比较注重容貌、体态,倾向于选择温柔、体贴、善于操持家务的女性。这对女性追求事业产生了压力。另外,长期脱离社会实际、浪漫的校园生活与毕业面临就业压力的严峻社会现实形成反差,也给医科女大学生带来了角色转换时的迷惘和忧虑。这一切不时敲击医科女大学生的心,随着年级的增高,苦闷忧郁也越来越多。

3.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能够成为医科女大学生的,往往是女学生中的佼佼者。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角色冲突等等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长期心理积淀,使得医科女大学生仍然难以摆脱我国女性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的一些职业思想方面的自卑心理。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传统的女性处于从属角色。长期以来,男强女弱的意识根深蒂固,造成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这导致部分医科女大学生对未来事业的期望值比较低,成功的欲望不强烈。她们一方面崇尚独立,追求自我,希望获得平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害怕竞争,依赖男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部分医科女大学生把家庭定位为男主外、女主内,在择偶标准中也反映出男高女低的倾向,更多地关注家庭和子女,而对事业和自身的成就关注较少,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拒绝、不满、否定,是对个体在认识能力及其他方面的一种自我贬低。情绪上往往表现为: 自信心下降、自我怀疑、过分自责、内心孤独、情绪低落、抑郁、易过敏。这种心理的女大学生往往不满意自己的能力、个性以及外貌等,并在自设的精神压力下使自己陷入困境,常拿别人来比较衡量自己,夸大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不能充分挖掘自己在就业中的性别优势。

4.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心理。此次调查也表明,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中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心理。许多医科女大学生思维敏捷,情感细腻,格外关注外界的评价,一些很小的事情都可能导致她们的强烈反映,甚至出现情绪波动。令人棘手的是许多医科女大学生对待自己情绪波动的态度,不是积极地去消除化解,而是将其深埋于心。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了医科女大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失去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同时,过于封闭自己易引起心理障碍,成为他们全身心融入社会职业角色的绊脚石,从而为就业增加了人为的障碍。

二、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

医学院校女大学生是一群独特的群体,她们中的许多人将成为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因此,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于提升其职场竞争力,为国家培养具备医德和医术的高素质的医护人才具体重大意义。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医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调适活动,促进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

1.重视平等文化,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的风气,鼓励男女公平竞争。社会各相关机构及应大力提倡性别平等文化,继续强化对男女平等的宣传,为解决医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男女性的生理区别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男性比较适宜做一些逻辑、推理、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女性比较适宜细腻、文静、灵活的工作,两性各有所长,共同发挥工作,将更有利于工作的完成。而且在目前的社会职业角色扮演中,性别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许多所谓男性的工作,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完成得很好,甚至更出色。从医学发展史上来看,许多知名的医生就是女性。因此,社会相关部门可对医科女大学生实行相应激励、援助机制,鼓励支持她们坚定信心,树立方向,立志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人才。同时,我们也应鼓励用人单位量才选人,转变用人观念,以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选择医学毕业生,而不能将性别变成了硬性的择人标准,应尽可能地给予女性平等择业、竞争的机会。另外,加强舆论的导向作用,辅以一定的政策保障、经济调控和行政手段,尽可能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规范就业市场,使男女医学生都享有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

2.以学科为基础,因“性”施教,帮助医科女大学生正视社会性别差异。社会的进步首先体现在女性真正获得社会主体地位,在社会价值中得到平等的认可和追求。因此,医学院校应将性别研究融入现行医学职业指导的教学体制和知识结构。以医学学科为基础,建立现代社会性别意识,因“性”施教,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和深度,是医学职业指导教育的必要环节。医学院校应把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医学女性贯穿于学校职业指导教育始终,在不同的职业指导教育环节中始终坚持科学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如从医科女大学生入学的始业教育着眼,抓住见习、实习进点前教育、毕业离校前就业指导教育等有利环节,大力宣传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女性对自身的价值期望;在医学院院校内广泛开设女性学课程,加大女性学研究力度;聘请成功的女医生开设特色讲座,调动女性成才积极性;以辩论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女生理性探讨医学女性的社会价值等,让医科女大学生正视社会性别差异,突破女不如男的思维定势,科学分析和估计自己,做到尊重自己、肯定自己,独立自主,为今后在医学事业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通各种渠道,鼓励医科女大学生大胆进行就业心理咨询。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医科院校女大学生中确实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和正视,必须为医科女大学生舒缓内心心理压力提供渠道。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已建立了职业咨询门诊,里面包含了心理咨询、职业咨询、职业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设计等,但这些门诊却由于大学生们的偏见而形同虚设,女大学生的顾虑更多。因此医学院校在设立职业咨询门诊的同时,要让大学生们懂得职业咨询的实质与重要性,排除他们的顾虑。对医科女大学生应做更为细致的解释工作。另外,要聘请有专业知识、有爱心、有意志的人员担任职业咨询医生一职,使就业心理咨询、职业素质测评等专业咨询内容起到应有的作用。

4.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预防为主,提高医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修养。调查表明,当前许多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解决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而在就业心理疾病的预防方面做得不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预警机制,因此,建立和完善医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尤为迫切。新生一入学,就应利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建立原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基本情况,对有就业心理疾患的人群,给予重点指导。坚持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原始档案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

5.因学科制宜,支持组建不同规模的医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互助组织。医科女大学生特有的胆怯、害羞,使她们有许多问题不愿意向老师、长辈诉说,但女生之间却很容易沟通,这种来自同辈的关爱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由于医科本身的特点,许多学生掌握不少医学知识,因此,医学院校不妨因地制宜,支持并帮助组建不同规模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互助组织。通过这种民间心理互助组织帮助女大学生舒缓就业心理压力,促进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

6.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作用,为医科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医学院校应建立学科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专项辅导制度。专业教师在帮助医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应结合其医学知识,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为医科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对女医科大学生更是要多多关爱。医学院校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事务性工作,与女大学生有着最广泛、最直接的接触,在了解女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实施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就业心理疾患较多的医科女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多与她们谈心、聊天,体察她们微妙的心理变化,排除她们的就业心理积郁;多为她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把预防性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誉观与职业观。

7.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应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医学院校应鼓励医科女大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之外,开拓视野,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就业增加砝码。通过报刊、新闻、网络、政府公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传播媒体,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可充分了解社会大环境对自身专业所带来的挑战、机遇及各种就业创业扶助政策,学会既正视女性就业的严峻形势,又充分挖掘女性在职场上的优势所在,减轻作为女性在就业竞争中所带来的心理反差,正确认识差异的合理性,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通过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增加社会实践锻炼、保持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形成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意识,打破自我封闭的内心,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在职场上取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大学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医学人才资源,而医科女大学生更是我国当代医生新形象的重要代言人。因此,充分重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适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职业指导,关系到未来女性医学人才的前途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运生,白琴等.开封医专护理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6)

[2]李晶.某医学院大学生需求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

[3]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1).

[4]王鲁慧,翟德春等.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1).

[5]许慧清.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和思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

第7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我校秉承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坚持为学生做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形势与政策等教育,保持学生政治时势教育学习不断线;注重加强诚信和社会荣辱观教育,在开学、各种考试、先进评选以及“奖、助、贷”的发放和签订等形式上,积极开展和加强“诚信、励志、成才”教育、义务劳动活动等;针对飞行学生特点和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学生在学习以及飞行训练等方面的压力,成立了心理干预咨询室,建立学校、学生大队、教学小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停飞学生和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疾病,使学生保持健康身心,做品德高尚的飞行员。

二、“严”字当头,坚持

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意识和习惯,我校坚持把“一日生活秩序”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切入点,着力从飞行秩序、站队集合、作息时间、内务卫生、礼节礼貌、请销假等环节上严格管理。坚持每日查房制度,实行内务评比,不断加大学生执行校纪校规的检查力度,特别在节假日前后,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规章制度宣传教育,以严格的行政管理来培养学生严谨的飞行作风。坚持铁的纪律,敢于逗硬,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无视纪律,违犯规定,都要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此外,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在坚持准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细化管理措施,制定了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分院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突出以生为本

第8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社会问题,毕业前的焦躁、不安、忧虑困扰者众多学生,对他们进行毕业前的心理调适,使他们良好择业,迅速融入社会,这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

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社会普遍问题,大学生从"安逸"的大学校园,走向极具竞争力的社会,工作的压力、环境不适应压力、焦虑、恐慌、寝食不安、无所适从。心理焦虑是指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毕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毕业形势产生焦虑心理在所难免,但要实现顺利毕业,就必须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把握毕业机会。

大学生要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四倍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的毕业形势会相当严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属于正常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固然重要,但他们的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更加受到招聘单位的关注。而考研、突发事件、经济拮据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事实上,部分大学生也存在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的问题,有的学生不能正视毕业形势,产生了素质恐慌,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毕业。

只有正视毕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它可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但是,如果心理过度焦躁、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调整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会埋没大学生的潜能,给毕业带来额外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焦虑心理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面临毕业,自己正处于严峻的形势之中,这时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正常反应,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正视毕业;如果我们对毕业形势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估,即不能正视毕业形势,则产生的焦虑心理就不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就会使我们自己感到异常紧张,严重时会导致焦虑障碍。

1.大学生要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存在着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群体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毕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特别是挫折心理,对大学生毕业影响最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毕业形势,冷静地做出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毕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毕业观念,建立新型的毕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毕业观。

应届毕业生面对毕业形势,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没有真正解决毕业问题,长此以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焦虑源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反而会对本人纠缠不休,不定期还会出现,所以必须随时戒备。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怨自悔,只能继续滋生失望的心理,戕杀自信心;如果我们反复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带来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举步不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毕业形势,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噎废食,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的做法不可取。大学生要进行心理调适,克服焦虑心理,关键是要转变毕业的思想观念。应届毕业生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竞争就要伴随自己一生。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不再继续努力,也会失去这个工作。有竞争就会有风险,确立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心理就会得到缓解。面对毕业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是基础,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关键。

2.大学生要把握毕业机会,顺利实现毕业

毕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在许多的情况下,当良好的毕业机会到来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机会,导致毕业机会丧失。一方面,许多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有的产生自负心理,主要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毕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毕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对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机会,如果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就会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毕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一些良好的毕业机会。

焦虑心理会让大学生觉得紧张和担忧,良好的心态有利于他们把握毕业机会。在毕业过程中,大学生既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使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要注意把握机会,不能让毕业的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把握机会并不是越紧越好,就像我们手中的沙子,你把握得越紧,留下得就会越少。

第9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调适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其跨出校门融入社会的标志,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心理疾病高发群体。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负、自卑两极心理

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能力的不完善和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反馈 ,导致自我评价不准确。就业取向脱离现实。

(二)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

(三)沮丧失望心理

大学生容易出现沮丧、失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毕业生面对就业时,不少毕业生对于能够接收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认为环境差、待遇低,产生沮丧失望的情绪,导致就业不积极,甚至消极等待。

(四)嫉妒心理

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往往都存在很强的竞争意识,但同时由于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五)依赖心理

在面对就业问题上,不能主动争取就业机会,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心理突出。

(六) 功利心理重

急功近利,渴望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就业时往往希望自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现实地期望自己获得此类工作。

(七) 就业期望与失落心理

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大是直接原因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方向普及,大规模的扩招,从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数量上导致了向供给过剩的方向发展。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层次较低,缺乏有针对性地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还处在很低的水平。

(三)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是内在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家庭和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大学生自我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四) 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是外在原因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停留在“产品推销”阶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还是比较薄弱,专业心理辅导能力不足,长期的就业指导能力不足,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不足。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正视就业现状,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曾经消息说,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重大的抉择;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冷静和坦然的对待挫折,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

(四)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不应单纯等待安排就业被动地寻求就业岗位,还要立志创业,主动走向社会,去开辟新领域、拓展新市场、创造新岗位。

通过以上综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和实施,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困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方成智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 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2、杨小琼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3、张尚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河海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4、杨英法 康建林 领导决策失误的自我预防略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