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农村教育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教育问题

第1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三峡库区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交通状况,还是师资队伍、信息化程度等,都与城镇同类学校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不让库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农村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农村教育;问题;对策

三峡库区农村由于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农村中小学的撤并而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农村孩子缺少父母监管,多由祖父辈代为照顾生活,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出现人格偏差。①学校离家远,学生将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往返家与学校之间的途中,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与休闲,即便是生活在农村,也缺少生活经验,更没有时间了解社会。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较差,致使这些孩子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农村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三峡库区农村教育的问题

1.1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第一,三峡库区农村孩子的父母多数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祖辈代为照顾生活,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管,甚至于从孩子进校到毕业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家长与教师之间没有沟通与交流,这些孩子接受的教育与城镇的孩子相比有较大差距,与经济发达地区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差距更大,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第二,因为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农村孩子长大后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较差,适应社会的能力较低;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农村的孩子长大后对他人同样缺少关爱;因为长期受到祖辈的溺爱,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只考虑回报,很少考虑付出,人格怪异。

1.2生活能力低下

因为农村孩子所就读的学校离家很远,周末往往需要回家里取粮食,得不到正常的休息,祖辈只能照看孩子的生活,不能带孩子了解社会,也很少与孩子交流思想,孩子除了与同学偶尔有些交流外,也很少有玩伴,加之祖辈的溺爱,孩子们很少参与家务劳动,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另外,因为城市化导致农村中小学撤并较多,农村一个乡只保留了一个中心小学,几个镇才有一个中学,六七岁的孩子要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中心小学接受教育,有的孩子便选择住校,但是孩子太小,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其祖辈监护人在学校附近租房照顾孩子的生活,这无疑增加了教育成本。

1.3教学条件较差

首先,库区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较差,艺术、体育、音乐等设施与城镇中小学差距很大,生均占有电脑的比例较低,学生对于音、体、美方面的很多设备闻所未闻、见所未见。②其次,三峡库区农村的中心小学往往在比较偏远的集镇,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可以说成熟一个走一个,没有走的都想走。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找关系调离这些学校,导致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与城镇小学差距较大,在义务教育的杠杆下,考入较好中学的学生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只能选择一些保留的初级中学就读,这些孩子要想考进高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只能外出打工了。于是在农村中学的墙壁上会出现“要打工,读初中”的标语。师资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如下:(1)农村中小学条件艰苦,远离城镇且交通不便,教师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家庭,甚至于单身青年教师找对象都比较困难,工资待遇却比城镇同类学校的待遇差很多。(2)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工作调动没有硬性规定,通常要找关系,没有形成健全的激励机制。(3)没有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服务的相关制度,没有充分体现教育公平。(4)师资不足,诸如英语、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等学科没有专业教师,而是由数学教师或语文教师临时顶替,使得农村孩的音体美素质十分低下。最后,农村中小学软件环境落后。三峡库区农村中小学没有实现网络全覆盖,学习软件很少,教师也只能到特定的计算机室去上网查阅资料,学生们几乎不可能上网查资料,在线学习与交流更是奢望。总之,这些孩子不能享有城镇学生同样的信息资源。

2解决三峡库区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2.1政府要扶持农村中小学教育

政府可以每月为这些农村中小学生补助适量的生活费,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这样就可以免除他们频繁往返家庭与学校,同时也使他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学校在双休日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尽量避免在起跑线上和城镇孩子有太大差距。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请照看这些孩子生活的祖辈来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如何管理和监督这些孩子的学习,如何与他们进行交流,要让他们尽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这些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学校要规定学生必须按期与自己的监护人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也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2.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要改善三峡库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作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制定依年限逐次调动的措施。如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偏远的学校尽职尽责工作若干年后可以申请到离城区较近的学校任教,而且要采取梯次递进的方式进行安排,对于那些不尽职的教师,可以增加年限以示惩戒。在制定这些措施之前要广泛调研,要征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也可以采取积分制等形式。(2)建立激励机制。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给予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至少不比城镇同类教师的待遇差。对那些长期扎根于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和一些在农村中小学做出成绩的教师,要给予特殊的奖励,比如提前调动或其它。每年分配职称指标时要优考虑农村中小学,要让这些教师感觉到广阔的农村大有前途。(3)建立短期支援机制。建立城镇教师评定职称之前或之后,要到农村中小学进行教育帮扶,而且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比如所有城镇中小学新进的教师必须有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经历等等。(4)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的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有:学校交通工具、道路;校园绿化率;教学仪器设备如电脑、实验设备与器材、运动场所、体育器材与用品;音乐教室、音响设备,艺术用品;师生娱乐设施等。软件部分有:音乐、体育、艺术类教师队伍;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程教师配备;网络建设、各种教学软件的配置。(5)足额配置师资队伍。要按照城镇中小学的标准及教师的专长,足额配置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不能随意顶替,在加强文化课程教学的同时,还要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的音体美素质,力争做到全面发展。

2.3农村中小学教师也要逐渐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三峡库区中小学教师还有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培训,虽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存在着后劲不足的缺陷。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引导:(1)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通过函授学习提高其文化素质,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适当给予经济资助。(2)请教育专家进学校。组织本地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进行短期一帮一辅导,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请进来的教育专家要尽量接地气,要切实了解农村学校的薄弱环节,并针对这些教师的不足而采取相应的措施。(3)“走出去”学习教学、管理新方法。轮流让农村中小学教师到本地区的师范院校或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接受短期业务培训,指定教学能手或管理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作为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

2.4农村中小学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政府为我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提供了与城镇学校相当的优质教师队伍、提供了较好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之后,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也要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在德、智、体、美、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要树立信心,虽然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们同样可以营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农村学生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作者:李巍 单位:重庆市奉节县永安中学

注释

第2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一、农村教育存有的问题省思

(一)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亟待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总人口13.2亿。农村人口7.2亿,占我国总人口的55%。我国53100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来看,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总计达到89%,而农业从业人员中,有数据显示这一比例高达95.7%。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的94万人,仅占46.9%。在职业教育方面,全国只有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这与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与更需要有职业技术人员的农村市场相比,显然是个不协调的比例。另外,化技术培训供给不足,培训方式和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城乡教育差距过大

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较,其主要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不平等、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师队伍生存环境恶劣等方面。

有资料显示: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但是到2004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近年来,虽然全国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1%,但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也几乎恒定地保持在100万人左右。据计算,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到2000年的十五年间,中国大约有1.5亿左右的农民子女没能完成初中教育。

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二元分割,农村教育接受着与城市教育的不同宿命,有限的教育经费向着城市学校和各级学校中的“重点”倾斜。2004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小学为1014元,初中为1074元。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城乡之比均达到1.2:1。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城乡差距高达1.4:1。目前,我国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例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由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原因,在有限的投入中,农村教育所占的比例就更小。这就直接导致农村学校的建筑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一系列基础设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城市学校都不可相提并论。有的农村小学想争取几万元危房改造的费用难上加难,一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要进行实验室改造却可以轻而易举的争取到百万元的专项资金。

目前,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中,很多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年龄结构偏大,接受新知识较慢,业务能力需要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真正的师范生或大学毕业生因为编制得不到落实不愿到农村从事教育,另一方面,农村优秀的骨干教师也因待遇和福利流向城市学校,这就造成农村教育急需教师,而城市的大量师范毕业生却找不到学校安置的尴尬局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现行体制和人事制度,从一开始就朝着偏向城市教育优先发展而存在。

(三)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农村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及中西部发展规模、质量、速度、普及率和普及程度上的差异。国家统计局2007年数据显示,在受教育程度上,农村劳动力文盲、外出从业劳动力文盲、农村从业人员文盲所占比率东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为7.2%、1.4%和0.6%,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7.4%、2.8%和21.7%。虽然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但相当一段时期内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无法消除的。这种不平衡带来的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利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四)农村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处于经济、社会和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其在教育发展上的弱势。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教师的地位不高、经济待遇过低、农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服务难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办学资金不足是阻滞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根本上讲,影响农村教育最根本问题是办学经费紧张,教育经费投入量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在教育资金投向上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由于各地区县级财力的不均衡性和税费改革形成的基础教育的经费缺口,致使地方财政难以担负起农村教育投资主体的重任,而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教育的质量也大打折扣。因为政府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现有义务教育发展规模的需要,后来出台的转移支付政策,其转移支付数额远远少于原来的教育附加费,已有的转移支付费用经过层层划拨,甚至扣留、挪用,真正为了学校教育产生实效的已所剩无几。200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农村学生人均公用教育经费每年低于20元的县大约有30%,公用经费一分钱没有的县有10%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教育不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是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当前农村教育中的学生辍学率及“返肓”率居高不下、“读书不如打工”等新读书无用论的流行也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农村教育问题的消解对策

(一)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现阶段应在落实好“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职能,调节政府间财力,实现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城市向农村、上级向基层、非义务教育向义务教育的适度转移。第一,要保证国家财政投入的总量,综合核定各地区的发展实际,逐步追加投入。第二,在目前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的现实下,应保证投入资金向农村教育的倾斜。按“存量不变,增量调整”的思路,保证其经费增长的速度高于城市。第三,在政府办学的主体条件下,通过利息贴补、专项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社会资金兴办农村基础教育。第四,加快资金预算、管理、分配和使用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村教育资金的法规和制度。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合理调度资金,保证教育资金不被截留、挪用和占用,以期使有限的资金投入

获取最大的教育收益。第五,根据各地经济的发展水平重新划分投入主体的责任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实施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在经济条件一般的中部地区,实施省市县共同负担的投人体制;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西部和广大贫困地区,实施以省市级政府为投入主体,中央负担一部分经常性的专项拨款,县级政府起辅助作用的投人体制。第六,加大对农村教育均等化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中要按一个比例分离出义务教育经费,要求接受资金的下级政府用于义务教育。各地财政状况要根据其财政收支进行科学、合理测定,科学准确地把握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额的尺度,使得结构合理优化,更好地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二)创建城乡教育交流体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让城乡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成果等方面互为融通,达到师资配备的一体化、督导评估的一体化和学校管理的一体化。这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落实“师役制”,即让即将从事教育行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学校锻炼。这也是解决农村师资力量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师役制”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合理配置教师,从而有效的解决农村教师师资水平偏低、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即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也是非常有益的锻炼。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及继续深造的力度,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这是解决农村教育水平落后的根本措施。因为,农村教师植根于农村教育,更了解农村教育的问题和症结所在,这些问题和症结的消除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广大的农村教师来实现。要在农村中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择优上岗、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建立骨干教师的考核管理机制,尤其要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第3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52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1-0064-04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庞大,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

重要意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大约有1.5亿,这些人员的子女约有600万人被带到了城市,还有2 200万人留在了家乡,总数约占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7%。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涉及农村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

1.“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当前看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从长远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发展都面临着许多问题。由于他们的监护模式大多属于只管养、不管教的模式,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② 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良好品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关爱和教育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两千多万“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些儿童不仅不会有美好灿烂的童年,而且一旦他们成为问题儿童、问题少年,甚至问题公民,将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农民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农民工抛下孩子进城务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贫困,他们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选择将孩子留在家乡外出打工。大多数父母在赚钱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但他们在城市中的职业特征和就业状态,以及他们较低的经济收入决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能将孩子带到城市学校就学。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问题。

3.“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农村教育以及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中的一个弱势群体,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整个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的农村孩子是未来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为“留守儿童”创造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4.“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使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能够均衡配置,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受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因此,使“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也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体现,它包括受教育权利平等和受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就当前来说,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换句话说,教育公平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处理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不仅可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教育发展差距,缓解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矛盾,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父母监护的缺失,一方面使得“留守儿童”较早地学会独立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处在受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较高,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儿童;另一类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儿童。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后一类情况的“留守儿童”占大多数。③ 并且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还存在入学率低、学习时间少,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等许多问题。

1.在校率低且留级率高

从统计数字看,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在校率是很高的,约在96%以上,表明“留守儿童”基本都能接受小学教育。但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就大幅度下降了,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④ 由于监护人受教育水平所限,对“留守儿童”学习监护无力,加之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客观上为一些“留守儿童”旷课、逃学以及辍学提供了理由和机会。有些“留守儿童”因为种种原因,从城里的打工子弟学校返回家乡学校读书,因为学习跟不上,成绩不好,所以“留守儿童”的留级比例不断增加。

2.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65%的“留守儿童”不得不到外村学校上学,⑤ 上学路途相对来说比较远,加之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未成年人缺乏防范能力,学校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等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以及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3.逆向监护给“留守儿童”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隔辈监护是农村“留守儿童”被监护的主要方式,即监护的主体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这些监护人由于年龄偏大、行动迟缓、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等原因,不但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相反却需要“留守儿童”在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等方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这类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实际上变成了逆向监护。逆向监护不但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而且也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缺失

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模式是只管养、不管教,监护人通常只求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很少注意对孩子们的监管、约束和引导。因此,学校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情况,大多数学校仍是“应试教育”,学校全力以赴地追求学生的成绩、追求升学率,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修养教育关注不够。学校和老师在关注知识的时候,往往淡化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极易导致问题儿童的产生。⑥

5.厌学且学习成绩差

“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普遍不佳。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并经常扰乱课堂秩序;由于长期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感,导致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滑坡。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作业的情况。

6.“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难 ⑦

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区,多为边远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较弱。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管理。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管理和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担心受歧视等心理障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上进心和自制力。还有极少数教师对“留守儿童”缺乏耐心,常用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管理,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从而逃学、辍学。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对现行的相关制度提出了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确保“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除了父母加强与留守子女的交流外,变革现行的教育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等是关键。

1.农村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学校是 “留守儿童”的教育环节中的关键一环,“留守儿童”应当引起当地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⑧ 针对目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规范的“留守儿童”寄宿制度,从上课到食宿都由学校统一安排和管理并建立责任制,对管理人员采取激励和奖惩并重的措施。这样能有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消除一些安全隐患。对于寄宿儿童定期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第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度,档案内容包括其家庭情况、“留守儿童”在校情况、父母的所在地及联系方式、监护人情况等等。一方面方便学校全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在进城务工父母大量返乡的时候,学校组织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把档案记载的情况反馈给“留守儿童”的父母,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的表现,形成学校和家长的互动,有利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

第三,建立家长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空缺。家长主要由任课教师、退休教师、以及学校发动的社会爱心人士组成,学校负责对家长进行多方面培训,包括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自我保护能力、如何帮助孩子排解心理压力等。建立家长与“留守儿童”定期交流制度,有利于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进行及时的开导,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对于担任家长的教师可适当提高其待遇,并可考虑适当减轻教学任务。

2.建议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和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从各方面为“留守儿童”接受公平教育做出更大的努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支持,尤其要在政策上向“留守儿童”比例偏大的学校倾斜,这样能够使农村学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来进行“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第二,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可制定地方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支教,这种措施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又可以利用大中专毕业生知识面广的优势,提高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

第三,清查学校周围的商业网点,包括网吧、书店、录象厅、小食品摊贩等,防止一切危害儿童的不道德行为发生。

3.为“留守儿童”进城扫清制度障碍

变革社会管理制度,为“留守儿童”进城扫清制度障碍。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读书,而导致他们“留守”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于某些制度的限制。因此,进行社会管理制度的变革,为“留守儿童”进城提供制度保障实在是刻不容缓。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医疗保险、工伤险和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并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使他们有能力带子女进城读书。

第二,彻底取消城市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性收费,监督城市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收费情况,对于仍然收取借读费或赞助费的学校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改革人口管理政策,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并明确规定对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务工地上学的相关保障机制和法律责任,确保农民工子女随父母上学后,享受与务工地学生同样的待遇。

注释

①④邹长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教育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71、72页

②解占彩:《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及对策浅析》,《经济论坛》,2007年9期,第131-132页

③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第117-120页

⑤胡朝阳,张振乾:《1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农民之痛中国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报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4期,第36-38页

⑥孙志飞,鹿存礼:《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70-71页

⑦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2期,第14-16页

第4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教育;问题;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政策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教育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较多问题,严重阻碍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将分析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讨有效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

一、农村教育的意义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教育。

“三农”问题关系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途径为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发展农村教育,可以建设现代化农业,吸收农村劳动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就农村现实来看,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上,我国存在诸多问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3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归根结底是培养新一代的农村劳动者,破除旧思想,吸纳、接收新信息、新技术,适应市场变化。据统计,劳动力受教育培训时间平均每提高一年,农民收入年增加180元左右,约190万剩余劳动力向高层次产业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其次,提供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为农村教育。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年统计,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4.69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高达33.65%,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因而,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缺乏吸收、消化能力,农村基层政权科学化水平低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薄弱。农民的心理脆弱,害怕承担风险,害怕应用科技成果。害怕投入教育,影响下一代人力投资,农村孩子的就业门路小。这样,恶性循环自然产生,科技文化素质低——人力资本投资少——贫困——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村要摆脱贫困,必须转变经济形态,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中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中国仍处于转型时期,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农村教育至关重要。全面、科学、准确地对农村教育定位,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农村教育。通过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巧、灵敏度和熟练度,农民转变为“四有农民”和“新型农民”。

二、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

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提升农村科技文化素质,这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仍然比较明显。

首先,农村辍学率上升。

2012年,国家审计署对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的1185个县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从就学距离远和负担重来看,部分地区实际学生辍学人数大幅上升,主要集中在初中学校,2006年52个县1155所学校辍学人数为3963人,2011年8352人,增加了近1.1倍。

我国控制辍学率标准为3%,可现实差别较大。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六省十四个县的十七所农村初中学校,东北师大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超过40%。中央教科所在东北调查六个县,失学率高达30-40%,最高超过70%,最低超过10%。部分地方初中三年级辍学率高达40%以上,农村女学生辍学为严重。

高等教育培养承担方式改革,教育费用不断上涨,教育支出成为普通家庭最大的支出,农村家庭收入较低,一些农村学生无法上大学。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家庭文化背景影响,农村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教育投资风险较高。农村教育定位脱离农村,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招聘初中毕业,农村学生弃学打工。

其次,农村教育质量低下。

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升学考试,被迫选择外出打工。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但农村学生在日益减少。农村生源大多集中在一般院校、高职院校。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源比例约为50%,重点高校仅为30%。农村教育质量在逐年滑坡。

长期以来,升学作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偏重于应试教育,学科结构严重失衡,除了智育外,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全面。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迫于就业形势等因素,农村学生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学校所授知识脱离农村生活,大多数农村学生毕业后回乡务农,普遍缺乏生活技能,农村劳动力浪费和盲目流动。

三、农村教育的发展途径

针对农村教育的几项突出问题,鉴于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给出几点建议发展农村教育:

首先,多样化教育融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通过改革收支制度,我国财政基本能承担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相关费用。实行义务教育,促使我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如果我国财政完全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或者我国政府直接将费用按学生数量全额拨付给各级、各类学校,或者国家将相关费用直接拨付给各个家庭以期自由选择学校。按照经济学理论,相比之下,后者对我国国民收入的扩张效应更大。

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创新教育融资制度,教育融资多样化,确保农村教育经费充足到位。据舒尔茨,小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35%,中学教育的投资回报串为20%,高等教育15%。因此,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势在必行。

如果改革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国家行政性费用支出、以及不适当的经济建设性费用支出,义务教育增加的赤字可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转换中消化掉。我国制度适应性转化,国家国民收入“内生性”累积会增加。如果我国改变国债发行结构,发行短期国债,连短为长,以债还债,国家不仅可以为免费义务教育提供大量稳定资金,而且可以为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良好的操作工具,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可以增进我国国民收入。

其次,办好农村特色化教育,健全农村教育体系。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考虑城镇化进程、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兼顾农村经济状况、贫困家庭负担、教育条件保障、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等因素,调整学校布局。

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配齐图书、教育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就餐条件,配备必要的管理、服务人员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积极处理农村学校的双重任务,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升学率,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改变农村教育理念,注重本土性、实用性、多元性,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社会、自然、文化环境的知识与能力,设置农村经济课程,合理选用教材。

因地制宜,针对农村产业,兴办职业教育,加大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培训等继续教育;设立农村型高校,创新发展农村经济。

最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农村教育质量在逐年滑坡。除了校舍、设备落后之外,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缺乏。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地位以及工资待遇,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妥善解决农村教师津贴补贴问题,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提出的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采取措施解决好农村学校周转房问题,以期留住农村学校教师。

积极推行农村、县镇学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科学设置教师岗位,提高教师使用率。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鼓励师范大学生农村支教,发挥大学教育作用;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建立教师考评清退机制,建立统一的中小学职务、任用体系。不断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聘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参考文献

[1]毕艳芳.关于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清江论坛,2007(2).

[2]张毅.新农村建设中教育问题之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3]王岚.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教育问题与对策[J].理论研究,2010(1).

第5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农村;问题;对策

一、概述

(一)基础教育的界定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及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地说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广义来讲包括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在1977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基础教育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性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就好比修建高楼,地基必须扎稳固了,高楼才不会倒塌。下面用广义的说法来解释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

(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出生率急剧下降,很多农村小学学生人数不足百人,有的甚至只有四五十人,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基础教育,节约教学资源,相邻的村庄将合并教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团队整体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固定化,创新意识不足,教学的方式一成不变,更多的是填鸭式和单一式教学。相比较而言,刚从事教育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具有冒险精神与创新意识,但缺乏教学经验,不能熟练的掌握教学方式与运用方法,还应多与资质高的前辈交流探讨教学经验。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一个教师担任多个学科的教学,教师严重缺乏教学的专业性。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需要管理的事物繁杂,操劳过度,导致他们的身体一直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不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教学。

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的严重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物质和文化的提高,经济的迅速增长,更多的青壮年人士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渐渐突显出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教育问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由原来的6000多万留守儿童降到902万,尽管留守儿童在数量上有明显下降,但依然还是存在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严重不到位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与城市里的小孩差距甚大,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是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反之,幼年时形成的坏习惯将伴随终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管教,没有人给他们讲解最基本的礼义廉耻。中国的公民,尤其是农村缺乏教育的人,都存在一个看客心理,对留守儿童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旁人是不会去纠正或赞扬,他们这是在恪守本分而已,因此会有更多的孩子误入歧途。另外有心理学家根据照片中留守儿童的行为、眼神、神态,推测出约有20%的儿童将来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再而就是社会生活知识教育,这也本该由父母去做出正确的引导,先给孩子“预防针”,让他们客观的了解社会。但是由于父母的失职,没有在孩子身边去发现他们的错误,导致没人纠正这个错误,这明显不利于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教育设施、设备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教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是我们应做到由表及里,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农村教育先天的不足以及后天失调的矛盾日渐增加的问题。尽管近几年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的资金拨款有所增加,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本赶不上时代的脚步。农村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导致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置办教学应配备的相应的设施、设备。没有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师只能通过写板书的方式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太单调,导致学生对学习缺少热情。城市的教学水平远高于农村的教学水平,再加上农村教育设施、设备上的不足,城市与农村学生之间的差距将更大。有些农村学校操场的质量不过关,孩子们的锻炼达不到标准,身体素质差,体能测试往往不过关,都是由于缺乏锻炼造成的。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形同摆设,图书资源匮乏,破损严重,可读性差。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设备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三)师资队伍的薄弱

毫无疑问师资团队建设的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以及整个教育环节。然而现在农村的老师普遍年龄偏大,教学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在现代化社会下,农村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农村学校,资历丰富的教师寥寥无几,有的老教师仅凭经验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比较老旧。当然,还是有极个别的教师是相当优秀的,但是他们的力量相对于整个学校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农村的教师团队与城市里的教师团队比起来相差甚远,农村学校给教职工提供优质的外出学习培训的名额有限,导致农村教师向城市学校优质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表现优秀青年的教师在农村任教几年后,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到城里的学校去应聘,导致农村教师数量下降。教师队伍没有新的“血液”流入,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在德、体、美、音等学科方面,没有专业的老师教学。教师与学校之间存在单向流动,即在农村任教的老师表现优秀,有机会被调到镇上的学校教书,镇上的优秀教师则有机会进入县城里的学校。按照这种方式类推下去,农村学校就只能拥有较弱的师资队伍。

三、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为改善生活条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务农所取得的经济收入和在生活中所必要的支出基本持平。很多人明白靠务农取得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提高父母和子女的生活水平,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途,孤身一人去城里找工作。农民到城市工作的方式往往是干苦力,在建筑工地上砌砖。虽然很辛苦,但工资与汗水是成正比的。逐渐的,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减少,城市的劳动力增加的格局。由于大量的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家里基本上只剩下老年人和儿童,留守儿童也随着产生。父母虽然把在外打工挣的钱寄回家,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有所改观,但是在子女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阶段,他们却不在身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农村的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低,观念老旧,认为孩子成绩不好也没关系,只要长大了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就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的生活中缺少父母,父母也没有对子女的学习引起重视,放任孩子,认为只要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基本需求,供其上学就行,学习的事是靠自觉,但是生活在这个科技时代,留守儿童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抵抗力弱,容易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二)农村学校资金短缺,使用不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重教育的发展,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是毕竟我国资金有限,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靠国家、政府财政拨款,划分到农村地区学校的资金相对比较少。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学校的资金也是入不敷出。由于教学资金的短缺,中小学的基本教学条件根本得不到保障。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虽然花钱置办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仪器等,但学校缺少精通这些仪器设备使用的专业人士,也不能充分满足全校师生的使用,对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也是个大问题。使用的不恰当,导致这些仪器设备都成了绣花枕头。学校的资金没有花在刀刃上,有严重的浪费现象,使用效率低下。学校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仅被用来做宣传,方便招生。在课堂上,投入使用的成本大,所以学校所购买的设备一般不轻易使用,除非“上级领导来视察教学工作”。

(三)农村教师工资低,优质教师更愿在主城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整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繁华的生活,不愿再回归到僻静的乡村,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教师也是需要生活的,在农村担任教师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对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而且所有的教师本应受到同等的待遇,但因地域、学校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别待遇。农村教师与城市里的教师相比在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农村学校在很多青年教师心中的好感度直线下降,多数教师对农村学校的生活环境,工资待遇而望闻生怯,导致很多人不愿在农村担任教师。有基层教师表示:农村教师的月工资平均2000余元,生活环境不尽人意,缺少工作的激情,无法把心思放在教学上。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农村教师只能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所处的环境中无法得到满足,缺少一个让他们发挥真实水平和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优质教师流向城市教学。

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在城市教学点增收农民工子女,为其提供平等教育

为了消除大众文盲,提高中国整体素质,中国开始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改革开放后,为响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培养精英,渐渐地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与城市里的孩子的教育水平相差太远,这样下去会导致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差距越大,农村的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好的教育,而且连父母的疼爱也不曾享受。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城里的学校每年面向农民工子女增收学生,让农村孩子可以和在城市里工作的父母一起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孩子在城市里上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减少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培养更多的对社会以及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政府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正确利用社会舆论导向,引导建立一个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观念,消除社会公众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与不满,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城市里的学校应相应的调整农民工子女的学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降低入学门槛,城市里的市民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农民工子女,学校更应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社会上更应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动态。

(二)增加教育投资,购置教学设备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是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因此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差距,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步伐,应从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这一方面着手。首先政府需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让学校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其次,当地政府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应向社会宣传当地开办学校的困难,寻求社会帮助,让外界的更多社会人士、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对当地学校相互了解,在国际上也有很多教育基金会,只要当地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拉拢资金,让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加入到基础教育的建设中。这样可以多种渠道筹集教育资金,真正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差,设备不够完善,最基本的教学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学校可通过筹集而来的资金来改善教学条件,包括对教学楼、学生宿舍的改造,给学生们建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休息的场地,增加图书馆的书籍、教学设备、器材、课桌椅子板凳等的置办,以确保教学需要用到的基本设备,为学生排除学习上遇到的阻碍。为防止学校资金存在滥用、挪作他用的情况,应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做到对每一笔教育资金开支进行公示。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应对每一笔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使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职工待遇

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学校的教师,教师是学生和教育发展的领跑者,只有教师教学能力高,才会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现在的农村教师队伍十分薄弱,特别是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与城市里的教师团队相比,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弱、素质低。所以必须对农村教师团队的结构进行调整,把不合格的代课教师和年龄偏大且教学不过关的教师辞退,引进年轻富有活力的优秀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新老交替的合理格局。农村教师工资低,福利差是农村学校的一个致命弱点。农村学校,教师更新信息慢,接受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其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与城市的教师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增加教师的福利,奖金等级制度等,各级政府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所需的费用,在财政拨款上有所偏向。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这项重任也是刻不容缓的,学校应对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加以重视。多参加培训,相互交流心得。

(四)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学交流的平台

城市里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发展迅速,因为它具有先天优势,拥有强大的教师团队,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相比而言,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学习环境与城市的学校是无法相比较的。为了改变现状,可以建立一个城乡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农村学校的教师没有城市的老师拥有那么多的公开课或者比赛的平台去磨练自己或者从中找出自己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也没有专家对其进行专业的评价和指导。他们只有通过自己摸索,根据教学结果的好坏来判断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在实践中去寻找不足,在课堂上做教学实验,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成长。因此,政府可以实施“教师交流平台”,让农村的教师可以通过去城里的学校实习,听他们是如何授课,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互动,与城里的老师多沟通交流,掌握城市里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城市里的教师到农村支教一个月或半年,这样农村教师也可以有个学习、交流的对象。古人云:“如芝兰之室久染其香”,周围的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和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通过与优秀的教师交流,在潜移默化中,会发现自身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同样的,政府也可以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学校可以挑选部分学生与当地主城里的学生交换学校学习,让农村的学生亲身感受班级、学校的学习氛围,从负面刺激学生让他们充满危机意识感,相比城里学生的家庭条件,依旧在努力学习,自己更应加倍努力才是。

参考文献:

[1]车丹.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J].时代教育,2013,24.

[2]侯玉辉.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珠江教育论坛,2015.

[3]张岚.基础教育的传统文化使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4]孟晓东.一切为了孩子[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3.

[5]王彤.河北省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研究[J].学周刊:C,2011.

第6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021―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越来越多的青中年劳动力涌入到城市中,在广大农村便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且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隔代教育的弊病、缺乏关爱和监护的环境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在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下,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提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加强对教育的完善,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学业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儿童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2. 品德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为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 心理方面。亲情呵护的缺位,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使得孩子们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

二、解决策略

1. 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了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社会以及学校要能够承担起一定的责任。首先,政府要为农村教育增大拨款力度,加强对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充教师队伍,保证留守儿童能够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呵护与引导。通过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分析,农村可以开展寄宿制教育,这样能够将几个村部的学生聚在一起,不仅有效地节约了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安全以及生活问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使这些儿童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减轻了父母的后顾之忧。

2. 丰富农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计划生育的影响使得当前农村的儿童数量缩减,很多学校每个班只有2~3名学生,因此,为了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对一些教育比较薄弱的学校进行取消、合并,建立县域内的公办学校,鼓励学校联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集中教育资源,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减轻政府和学校的经济负担。

3. 建设社会关爱服务机构,发挥社区功能。当前,我国农村的社区教育组织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在建设的进程中可以暂时由村组来代替。通过民间引资、志愿者的加入以及社团的支援,组建课外活动区、少年宫等教育场所。通过招聘社会公益人士以及社会工作人员,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树立自信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儿童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得到保障,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同时,还需要通过标语、电视、广播等多方面的宣传,加强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打击社会上一些不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

4. 注重留守儿童受教育的全程管理。地方教育部门需要与学校在新生入学期间做好留守儿童入学的管理事项,了解留守儿童的学籍变动,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按时入学。同时,建立全面的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对父母外出打工的基本信息、监护人变动以及住所更换等情况进行逐一的登记和更新,进而更好地掌握留守儿童的信息。学校可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纳入到教师培训的内容中,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热心家长组建留守儿童家长委员会,负责引导外出务工的家长用各种关爱的方式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同时也负责其临时家长的义务,带领留守儿童参加一些家庭聚会等活动,化解留守儿童的成长烦恼和问题。

第7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农民工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为了促进农村教育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以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给出的对策。

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低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需要我们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截止2002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6省市以外,全国其他地区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为4000万平方米。”[1]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危房面积在逐年减少,基本的教学设施也日趋完善。但现有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机房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仍很难普及和应用,再加上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据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首先,农村教师短缺以及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缺乏,不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教师结构老龄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一些教师已不再胜任教学工作,而由于受当地财政水平的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和正规本科毕业生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却聊聊无几。因此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次,对农村教师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致使农村教师代课现象普遍,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城市教师相比普遍较低,而随着居民消费指数的不断上涨,一些农村教师对目前的生活现状越来越为之不满。迫于生计,一些教师将自己的教学任务交给一些并无教学资格的人,而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别的事情,每月只需支付一些代课费用。从代课这一现象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待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在岗抽查和教学水平的定期评估,严查教师找人代课的现象,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近些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以及收入低等现象致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因此产生了学习无用或让子女提前就业学门手艺的想法,所以就导致了大量学生辍学和厌学现象的发生。在广大农村,读书无用论至今仍被一些家长认同并加以推崇。虽然也有许多农民希望子女成才,但因受到农村的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学生仍无缘和城市学生一起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四)外出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

对于留守子女的定义,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已有2295万的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与此同时,学生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外出民工总数的56.70%,是外出打工家庭总数的一半;而在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中,父亲外出打工数明显多于母亲。统计结果还显示外出民工家庭教育中进行隔代教育的占留守儿童总数为 41.24%,而长期处于这种隔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依赖、懒惰、自私、的习惯,同时也更容易忧郁和自卑。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日益成为教育界以及学术界广泛探讨的话题。

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较低仍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严格实施教师资格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帮扶工作等。

(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培养学生也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家长的职责。只有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在广大农村,因经济落后,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在农村的发展中,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力要推动农村的经济,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家长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

(三)开展关爱活动,关注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因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作为教师,要多关心他们,多进行师生交流。通过一些积极的交流,可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的加以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集体中感受温暖。

(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影响来塑造和培养学生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矛盾的自我疏解以及自我控制。广大家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五)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选择。

所谓寄宿制学校,是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的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统一管理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的生活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留守儿童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寄宿式学校是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中央和各地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2006年,全国小学寄宿生人数达704万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6.6%,西部地区小学寄宿生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全国初中阶段寄宿生总规模已达222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3%,中西部农村初中寄宿生分别达到44.9%和52.4%。”[3]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将会摆脱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寄宿学校学校中充分体验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健康茁壮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到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增强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发展与改革并举,努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8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自两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

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社会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2,城乡教育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农村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同城市的比较。这方面的直观感受往往会让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乃至于距北京数十公里内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中产阶级”或“白领”们每年要花费数千元去培养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尚未实现温饱的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或“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到“新马泰”去度假旅游,到广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的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的两幅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让我们看到城市教育的虚假的繁荣和农村教育的真实的危机。

不过,仅凭直观感受来评说城乡教育差距可能会被一些“权威人士”指斥为以偏概全。为此我这里提供两个系列的重要数据,即城乡各教育阶段升学率的差距和城乡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以此来进行全面的观照。

就教育机会的差距而言,在小学阶段,除了因高度残疾而无法入学的极少数情况之外,几乎100%的城市学龄儿童都进入了小学,而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在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与城市的小学毕业生几乎全部(升学率为101%)升入初中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西藏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其中贵州和内蒙分别为72.4%和75.7%,西藏更只有38.1%.全国则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降到18.6%,两者的倍数差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而许多省区内部的城乡差距要大于全国的情况: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省的城乡差距都在3.6倍(分别为55.7%:15.4%56.2%:15.4%),湖北达到3.9倍(71.4%:18.4%),山东(72.3%:16.8%)和河南(57.4%:12.9%)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区,城市的升学率都超过了全国城市的平均数,而农村的升学率则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数。

关于大学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可以用学生的城乡分布来对比。据对1989全国高校录取的61.9万名新生的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总数的44%,城市的占56%.以各自出身的人口母体为基数来换算,可知当年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为4.9倍。而随着高中阶段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和近年来高等教育“高收费”的影响,相信这种差距90年代末之后进一步扩大了。不过,由于缺少全国的数据,我们难以给予量化。而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99年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的情况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902人,占总数的17.8%,这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计算可知,在这两所生产“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学府,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若以城乡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为基数,可以量化到7.7倍;如果以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为基数,则可以量化到10.3倍!

让我们再来看看城乡之间因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它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教育质量问题。

就全国范围而言,1993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941.7元,农村为472.8元。差距分别为1.9倍和2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都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别为1492.2元:476.1元和2671.2元:861.6元。

如果将比较的单元下放到省级行政区,城乡之间的极差将更加突出。1993年,上海市(包括所属郊区)小学生的人均经费高达879.2元,而安徽农村只有125.6元,相差7倍;北京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2157.7元,贵州农村仅为214.1元,相差10倍以上。至1999年,极差进一步拉大,小学生的城乡差距扩大到11倍(上海市3556.9元:贵州农村323.6元),初中生的城乡差距则扩大到12.4倍(北京市5155.2元∶贵州农村416.7元)。

而同一省区内部城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巨大差距。以贵州为例,在整个90年代,其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差距都在3倍,初中生都在4.2倍。郑州市1999年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河南省农村平均额的5.9倍,相当于滑县农村的14.7倍;关于初中生的情况,最高的新乡市与全省农村的平均数相差5.9倍,与最低的延津县相差11.4倍……转贴于

3,教育财政改革:“以县为主”的局限

应当看到,城乡之间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经济差距的结果。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它是教育资源的汲取和分配制度即“分级办学”制度的必然归结。

自1985年实行的以乡镇为主的“分级办学”制度,作为一项至为重要的公共政策,未能起到统一调配资源以确保全体适龄人口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作用,而是在单纯强调发挥地方“办学积极性”的逻辑下,将应该由政府、社会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民,将理应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主要转嫁给了乡镇和村。其结果是,不仅给广大的农村和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985—1999年间向农民提取的“教育费附加”总额超过1100亿元,1993~1999年间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集资”超过516亿元;乡镇财政则普遍成了“教育财政”——,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它不是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教育层面上缩小,而是将其扩散和放大,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的迟滞和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农村少年儿童的失学和教师工资的大面积拖欠也随之变成了几乎不可逃脱的“宿命”。

所幸的是,在“分级办学”制度运行了16年之后,它的弊端终于得到了承认——虽然是一种谁也不负责任的默认——。去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在相关文件中对“以县为主”作了详细规定,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新体制运行一年之后,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全国已有75%的县市实行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今年内则要求全部推行到位。

上述转变应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进。在县这一级更大的行政区域内调度教育资源,较原来的制度有利于提供农村教育资金,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有助于缓和乡镇政权因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而造成的紧张和冲突。不过,进一步的分析会使我们发现,县一级财政的实力决定了这一新的制度的先天缺陷,由此不能抱过大的期望。

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加上乡(镇)级财政也只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20%(中央政府占51%,省和地市两级占27%)。在现有的2109个县级行政区域中,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不足600,包括574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内,财政补贴县多达1036个(均为1999年数据)。大部分县连维持“吃饭财政”的水准都困难,一些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够用于教育的支出。

基于此,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显然无法担当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责任。进而言之,“以县为主”仍然没有摆脱教育上城乡分割的格局,因为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只是在农村内部调整教育资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条件,缩小近20年来越拉越大的城乡教育差距。从对这项制度的最大预期来说,“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可能缓解一县之内教育上“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却难以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极端“贫富不均”的局面,无法消除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

中央政府似乎试图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对贫困地区教育援助的力度来解决“以县为主”后农村教育财源不足的问题,但迄今为止,努力远远不够:“十五”期间总的投入额度只有330亿元,包括总计50亿元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资金;每年50亿元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专项资金;30亿元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2001-2002年)。这些资金只相当于数年之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年内对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收入。而即便将所有资金——不再出现中途截留——都用于国家级贫困县,每县每年能够分得的部分也只有1000多万元,最多能解决“吃饭”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采取更大的举措来加以调整。

一是从教育平等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理念出发,限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学设备的最大差距,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改善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差距的缩小。参照目前的现状,生均公用经费差距在全国范围内不应超过2倍,在同一省区内不应超过1倍,教师工资水平也应以不大于上述倍数为宜。当然,确定最大差距并非要将城市中小学的现有条件和教师收入砍下来,而是大幅度提高和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

第9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 教育问题 教育公平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因为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单方或者父母以外的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农村的实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生产力也随之得到巨大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获得了空前开放的流动空间。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农村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从事非农生产。但是因为历史及现行体制等等的客观因素,他们的子女不能跟随父母进入城市。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演变成社会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对儿童实行监护的大多都是爷爷奶奶等。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大多数的监护人不能或无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更加不用提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由父母单方监护的家庭,也由于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劳动,根本没有足够的实践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很好地去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之农村的传统,留守儿童也会相应的承担一部分的劳动,父母单方监护孩子或孩子一人在家的情况更是如此。目前,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较差。并且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出去打工一样挣钱的情况给孩子造成了不读书一样挣钱的负面影响。[1]

2、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父母双双外出或者单方面外出无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关怀,长年难与父母见面的儿童更加缺乏家庭的亲情。长期的感情匮乏,造成了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交际圈狭窄,自尊心过强,感情脆薄的不良心理问题。逐渐发展,更坏的情况则是自我要求不严,蛮横无理,缺乏热情和同情心,时常违反学校的纪律。到最后演变成为了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

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并不能简简单的将其归咎于亲子分离。要透过现象去发现和探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所在。实际上,留守儿童在产生的时候就具有标签化的嫌疑。毕竟留守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知识一个暂时性的生活状态,而并非是留守儿童贯穿始终的属性。另外一方面,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也并非都只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很多非留守儿童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相同的问题。所以,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是身体上的留守造成的,而是心理上的留守造成的。正是因为心理上的留守,所以才能很容易的转变成心理上的问题儿童。

缺少父母关心,父母亲情缺失。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是需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更重要的还在于心理情感上的满足。人无法逃脱的宿命就是心理感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感情会严重波及到人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儿童身上这条原则依然适用。在所有的感情中,父母的亲情最为基本,具有无法替代性。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无法很好地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导致了生活质量下滑,无心学习,其心理处于不安全状态,最终影响了儿童正常人格的建构。

亲情匮乏的留守儿童必然就会影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出现失当。家庭教育功能由于亲子关系的失当而达不到家庭教育应该有的效果。而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家庭,往往是父母对于家庭教育不够重视或者说是家教方法和观念滞后。种种的原因造成了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么训斥要么过于溺爱要么忽视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指导。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举要

1、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儿童监护体系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寄养,其监护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解决好一方面影响儿童自身的健康发育,另外一方面问题发展则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所以,政府应该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承担起自己应该负担的责任。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透过监护体系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由于现行体制造成的问题,在制度上政府应该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而户籍制度改革的,逐步弱化甚至取消农民工子女进城接受教育的限制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之举。[2]

2、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作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负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况且,教书育人本就是学校的优势所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学校除了要保证校内教育起到效果之外,还要注意有意识的去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向其校外生活延伸。因此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组,对留守儿童进行建档管理,积极创新的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关怀计划和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够安心学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魅力。

3、学会亲情交流,尊重亲情表达

在亲子交流亲情的方式上尽可能的选择多种多样的方式,恰当去选择不同形式的沟通手段。比如可以尝试采用文字形式的书信方式来沟通。父母在沟通上面应该将目光放开来,不能只是局限在学习和安全上面,更多的关心到孩子内心的变化。父母在交流之中应该尊重留守儿童的亲情表达,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同时给与孩子更多的话语权。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允许其发泄积累的不满甚至是发脾气。父母应该给予真诚的反应,不要随意敷衍孩子的问题。对于谈话时机要选择好,同孩子一起认真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结束语

当下,社会改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留守儿童的现象不仅会继续存在,还会不断地发展。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学校、个人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慧琴. 服务型政府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探究[J]. 魅力中国.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