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伽利略的小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将知识点编成口诀有利于突出重难点
每次教授新知识时,都会涉及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特别是常见的一些物理定义以及定律很抽象,使得学生不容易将这些知识点消化透彻,而且这些定义以及定律在应用中相当灵活。所以,这些定义以及定律就是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小结时,运用朗朗上口、浅显易记的口诀,就会使知识点清晰,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光的反射》这一节中,主要包括光的反射的定义,光的反射规律以及光反射的类型等知识点的学习。在课堂小结时,假如教师仅仅将其定义以及定律读出来,学生就会感到不耐烦以及枯燥乏味,也没有达到小结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用口诀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反射定律很重要,三线共面得记好,两角相等要记牢,作图先把法线找,两种反射别混淆。”这样押韵的口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加强了学生的记忆。
二、变换语气小结有利于营造课堂氛围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很难做到一整节课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大多数是15分钟。所以,在课堂小结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变换语气,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重新全神贯注的听课。比如,在“汽化”这一节课的小结中,可以用拟人化的语气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可以用一下内容:“大家好,汽化是我的名,液体变气体是我的工作,吸热是我的努力;我有一儿一女,蒸发为女名,沸腾为男名,由他们帮助工作不费力。我女儿勤快又温柔,时时刻刻在工作,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影响她,吸收热量却变冷。”学生也有了有趣的回答:“我是汽化的儿子,我有点倔强,温度不到不工作,只要工作就卖命,里里外外都认真,吸收热量不降温。”这样的讲述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与认同,这样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又能使同学们掌握有用的理论知识。
三、故事小结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一个完整的故事就会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如果仅仅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乏味,不愿意深入学习,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恕K?以,老师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将有关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有故事情节的小故事,就会使得学生精神焕发,重新回到课堂的学习上来。
比如,当我们在讲完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规律后,就可以讲述一个有关望远镜发明的小故事。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望远镜是怎么发明的吗?来上我们走近17世纪初的一天,你们看,荷兰一家眼镜店有个科比斯赫的帅气小伙子,他为检查自己制作的透镜质量,无意间,将凸透镜以及凹镜排成一条线,并通过他们发现远处变大的灯塔而且距离也随之变近,所以,也就有了现在的望远镜原理。1608年,他成功的申请了望远镜的专利,并成功的制作出一个双筒望远镜,利比赫也就成了望远镜的发明者。望远镜的消息很快的遍及欧洲各个国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此消息非常感兴趣,也开始望远镜的制作。仅仅运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从只能将物体放大3倍的望远镜,到可以将物体放大8倍,然后到放大20倍的望远镜。1609年10月,他就可以制作出放大30倍的望远镜。在当时已经成为一个奇迹。”
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在意多发现。像魏格纳这样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并将这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作为一种习惯的人,在科学界数不胜数。请再看一个故事:
门捷列夫有一短时间,总是喝酒、玩牌,让人不可思议。原来门捷列夫发现,各种化学元素的有关数据似乎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于是将它们一一分别写在一张张卡片上,关起房门,反复排列,竟日琢磨,最终绘制出元素周期表。
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向林黛玉学习“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科学上的许多发现、发明、创造,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科学家具有“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宝贵品质和习惯。伽利略洗澡,洗出了称量金冠的巧妙方法;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不只是科学家是这样,诗人和作家的创作也离不开“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中国宋代有位诗人,叫梅尧臣。他出游访友总是带着一个布袋,想到好的句子,就写下投进布袋,被人们戏称为“布袋诗人”。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经常装着一个小本子,无论走到哪里,听到生动有趣的语言,就立刻记录下来。这小本子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无数宝贵的素材。
像梅尧臣、契诃夫这样处处留心生活,时时记录生活的作家,古今中外,也可以说比比皆是。
不是没有机遇,而是当机遇到来的时候,我们很多人的表现却是熟视无睹,因而也就与发现、发明、创造失之交臂。这种情况很类似于我们熟悉的一个小故事。有两位推销员,到某个海岛推销鞋。一个人说那里的人都不穿鞋,没有商机;另一个说,那里的人都没有鞋穿,商机无限。
【关键词】科学史 摆的研究 探究 科学思维
科学史是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组织、探究教学的优质资源和丰富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适当、合理引入科学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内涵、树立科学精神。《摆的研究》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第六课。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一节课“摆具有等时性”的学习后,学生接着研究“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是否一样”“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笔者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后发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蕴含科学史的教育,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因此,选择这节课为例,就如何合理利用科学史来建构科学探究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为质疑和探究做预热
上课伊始,展示微视频“伽利略单摆发现的故事”:1582年的一个礼拜天,18岁的伽利略走进比萨的一座圆顶天主教堂。礼拜开始不久,一位修理工人不经意触动了教堂中的大吊灯,使它来回摆动。摆动着的大吊灯引起了伽利略的注意,他聚精会神地观察,同时用脉搏来计时,数着吊灯的摆动次数。结果,他惊异地发现,吊灯来回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与摆动幅度的大小无关。那么,摆的摆动周期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他发疯似的跑回大学宿舍,找来了不同长度的绳子、铁链、铁球、木球,用沙漏记下摆动的时间,一次又一次重复实验。
提出问题:伽利略通过反复的实验,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
在过去的教学中,经常有教师为如何引入新课而费尽心思,其实,科学史中就蕴含新课引入的良好素材。只是,教师常常忽略了科学史教育的功能,甚至教师本身缺乏科学史素养,因此,不懂得去发现和挖掘素材。科学史上的一个小故事往往就是探究的兴奋点,教师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将科学史有机地渗透到新课引入的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起到很好的预热作用。
二、沿着科学家足迹,重演科学探究实验
(一)发现问题
出示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让学生了解摆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摆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小结如下:
摆的快慢摆绳长度摆锤重量
(二)提出猜想
根据上述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摆绳长度和摆锺重量到底是如何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
小组讨论,提出本组的猜想。如:摆绳越长,摆的摆动越慢?摆锤越重,摆的摆动越快?等等。
(三)设计实验
为了证明小组的猜想,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操作?
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①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必须保持不变?②如何获得准确有效的实验数据?③如图2所示,你会选择哪几个装置来完成你的实验?
(四)进行实验
器材准备:铁球、胶球、木球各1个,摆绳1根,20秒沙漏1个,平板电脑2台。
为了提高学生实验的效率,尽量减少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干扰,教师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进,带小钩的铁球、胶球、木球体积相同但重量不等,能方便挂取。摆绳上设置了三个节点,将摆绳均分成三等份,以便改变长度。
实验操作指南:
1.四人一小组,分工合作,轮流操作摆、沙漏计时器,用平板电脑录影、记录数据。
2.做改变摆锤轻重的实验时,摆绳不动,依次在摆绳的下端更换摆锤。
3.做改变摆绳长短的实验时,摆锤(铁球)不动,依次将摆绳的上端缩短挂在铁架台小钩上。
4.实验一次记录一次,重复三次,完成平板电脑中的实验记录单。
5.实验结果记录众数,无众数取平均数。例:13,13,14取众数13;12,13,14取平均数13。
实验记录单:
(五)得出结论
学生提交实验记录单,教师收集和统计数据,并通过平板电脑展示全班各小组实验记录结果的柱状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表中数据,如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同一类比较、不同类比较等,从数据中找规律、推导结论。
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演科学探究实验,其实就是一种模拟的科学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科学史上的研究资料,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去感知科学产生的真实背景和历史经过,去重演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和研究的方法。把科学史与科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还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关注实验异常数据,培养科学态度和精神
科学结论的得出,必须建立在数据分析的事实基础之上。然而,在收集与整理实验数据时,总会有个别小组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例如,A组实验,不管是铁球、胶球还是木球,大部分小组摆的摆动次数都是18次,个别小组有19次或17次。可是,第10小组的数据却与众不同,其结果显示:木球20次,胶球18次,铁球19次。教师从平板电脑中调取第10小组实验数据,结果如下:
这种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呢?于是,教师让第10小组向全班展示实验操作录影。观察发现,原来,这个小组在用沙漏计时时,三位学生操作沙漏的方法及计数起点不尽相同。做胶球摆的实验时,先把沙漏倒立在桌面上再开始喊计数,做铁球摆的实验时,是先喊开始计数再把沙漏倒立在桌面,而做木球摆的实验时,也是先喊开始计数再把沙漏倒过来,但沙漏是拿在手中计时的。通过重新审视实验操作的过程,学生明白了因为计时方法不精准,结果导致数据发生偏差,因而影响到了实验结果。
接下来,学生还发现,摆绳长度测量不精确,实验时摆锤碰到铁架台等情况,都会导致实验数据发生误差,影响实验结果。
面对探究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数据,作为教师,有的习惯视而不见,有的则担心影响结论的达成和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有意忽视。其实,这些所谓异常的数据,是非常好的课堂教学资源。为了要找出数据异常的原因,学生必须主动去反思探究的全过程,如实验变量是否控制到位、实验操作是否严谨、实验步骤是否合理等等。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不懈探究的科学精神,从而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具有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探究环节。
在科学课教学中,合理利用科学史教育来建构科学探究课堂,能够让科学史中所承载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以很好的实现。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能充分展示科学探究的主题来进行科学史渗入教学,如把科学史作为探究的线索,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也可以把科学史作为探究的一部分,用来解决某一教学重点、难点等。总之,将科学史有机地渗透到科学课教学中,合理利用科学史建构科学探究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能理解科学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树立了科学思想,领悟到了科学精神,提高了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08).
[2]桑建辉.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2(1).
青少年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他们学习物理知识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小学阶段,从自然常识课本中获得部分物理知识;初中阶段,开始接受较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内容更广泛,理论较为严密的物理知识。在这三个阶段中又交织着学生自己主动地从生活、生产实践、课外书籍、影视传媒以及科技制作等众多渠道感知的零星物理知识。这里,明显地存在两个非常关键的过渡,即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和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前一过渡,直接关系到物理学的启蒙教育是否学有兴趣,愿意学与否的根本问题。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易把本来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变得枯燥乏味,有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危险;而深入浅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一开始就能在学生幼小心灵里播下兴趣的种子,引导他们去扣开物理知识之门。对于后一过渡,因教师所面临的学习对象年龄增长,知识渐开,普遍有勤学好问,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自觉要求,需要的不再是满堂灌式的讲授,渴望的则是引人入胜的启迪。有的教师,因教法单调呆板,常常在高一开讲力学不久就使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视弱畏途;而有的教师,对同类教材的处理,则善于从生活实际中的大量力学现象入手,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辅之以必要的演示和实验,尤其能在教材承上启下之时,或难点突现之处,恰入其分地插入一些物理小故事和科学趣闻,导之以兴,授之以趣,故而受到随手拈来,自成妙谛的效果。由此可见,作为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不在于单纯地传授书本上的物理内容,而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藉以引导他们尔后进行深入学习和展开积极的物理思维的基础。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方法很多,而运用物理学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青少年学生最富于幻想,很少有保守思想。物理学家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所特有的那种好奇心,好胜心和怀疑精神在学生中比比皆是。他们不愿意让现成的书本束缚住自己想象的双翼,而喜欢使自己的思想在书本之外的广阔天地里“上穷碧落下黄泉”,纵横驰骋。例如,教师在课堂做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关心的不全是得出课本上理所当然的结果,感兴趣的倒是要看着教师搞出面目全非的结论。一提到某位物理学家年轻时代的伟大发现,有些学生会激起一种“假如我也在那个时代又会怎样”之类的遐想。对于刚学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师在讲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后,可有意安排同学们阅读课本上从《关于托勒米和哥白尼两个体系的对话》一书中摘录的一段精彩论述。有的学生读罢便理直气壮地对教师说“这不可能!”。对于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关于“重轻不同的物体先后落地”。“力是推动物体运动的原因”等说法,未经认真思考的学生往往以为言之有理,甚至一下课便迫不及待地置轻重不同的两物体或用手推动静止的书本做起所谓“论证实验”来。这些生动的事例表明,学生的物理思维正是从类似的疑问或被问题触动而开始的。
基于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以及他们对将来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远大理想,年轻人对科学家刻苦自学,潜心探究的趣闻被感兴趣。诸如伽利略在教堂里面对摆动的吊灯注目凝想;牛顿由苹果落地联想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澡盆中顿悟浮体规律;爱迪生坐在鸡窝里“孵蛋”;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陷入“追光”问题的深思中等等不胫而走的传说,即使物理教师不作介绍,学生们也是略知一二的,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未尝不可以运用类似的史料来让科学家“现身说法”,以在物理现象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间连通一个思维的导线。这对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后进学生的激励、“第二课堂”的开辟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讲述磁现象时,我们就可用孩提时代的爱因斯坦在看过父亲拿来的一个罗盘后,便唤起他自幼即欲探索自然奥秘,“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知精神,以之诱导学生透过物理现象,寻求其本质规律。若无浓厚的兴趣和坚强的毅力是难于成功的。
当然,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激发未必时时,事事言必称牛顿、爱因斯坦。可充分运用我们祖先在物理学方面的真知灼见,以及解放后我国物理学突飞猛进发展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开导,兼而能收到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之效。在我国古代文明的智慧宝库里,关于这方面的史料是异常丰富的。例如,中国古籍《尚书纬考灵曜》中关于相对性概念的叙述“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就早于伽利略关于封闭船舱内发生的力学现象的一段描述至少约一千五百年。又如,高一学生学过牛顿三大定律后,深为牛顿的惊人成就所拜服,倘若物理教师能针对学生的这种敬佩心理而引出愿在两千年以前墨翟所着《墨经》一书中早有“力,行之所以奋也”(形,指物体,奋就是加速的意思),“力,重之谓”(物体有重量,是力的表现之一)等论述,即令学生叹为观止,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学经验丰富的物理教师再讲到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等现代科技成就时,顺便将我国在有关项目研制试验成功的喜庆日子也让学生记在本子上,这是不无道理的,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物理遇到暂时困难时,不是悲观丧气,就是抱怨“物理等于无理”,以至慨叹自己天生愚笨,不是学物理的材料。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从先天素质与后天勤奋的辩证关系上晓之以理外,若能追溯并列举物理学史上中国人(或外籍华人)的杰出贡献对学生动之以情,其教育说服力也是很巨大的。这种寓史于教,史教相融,启发的教学方法显然是应当加以提倡的。
一、学习前,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新生进入高中学习,问他们:“你觉得高中物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回答十之八九都是“难学”、“抽象”、“理科非常好的才学得好”……可见很多新生对高中物理有惧怕心理。在开始的几节课,特别是第一节课,教师要让学生感觉物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学,并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第一节物理课尽量少说教,多展示,展示物理学的基本内容、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人们都喜欢看电视中的魔术节目,教师在第一节课中演示一个类似魔术的节目,效果会非常好,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静电屏蔽:打开的收音机放在金属笼子里就收不到节目了,例如楞次定律:强磁铁穿过一根铝管,用时比自由落体长得多,学生会惊讶于这些现象。
在以后的学习中,每节课、每个知识点的开端,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在开始一堂课,一个新章节之前,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对所注意的事物会专心致志,此时人的观察最细致,记忆最牢固。教师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好,例如看到学生无精打采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小笑话调整气氛,让学生有一个愉悦轻松的心情开始一节课。开始一个新的章节时,要设计好如何引入这个章节,常用的有直接引入、问题引入、复习引入、实验引入等。这些引入方法也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在开始“圆周运动”一节前,可以用一个过山车模型,小球要顺利通过轨道的最高点,必须要从一定的高度滑下,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这个好奇,开始这一章的学习。
在学习之初,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的应该是轻松、好奇、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1.实验,让学生有切身体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相当多的物理规律都来自实验,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物理课本中的规律、定律等与物理实验的关系,理解这些物理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例如力的分解,课本中讲到力可以按效果来分解,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垂直于斜面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分力F2,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掌代替斜面,在倾斜的手掌上放一本厚点的书本,学生就能感受到书本的下滑和书本对手掌的压力了。
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的感知。例如平抛,学生通过平抛一些小物体大致可以知道平抛的轨迹和运动情况,但是如果通过网络下载一个“飞机投弹炸毁敌船”的小游戏,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平抛的飞行时间由高度决定、平抛的水平距离由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这一规律。多媒体展示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情景,例如天体运动规律,微观的原子运动等。
还可以设计一些要学生协作参与的实验,例如波的形成和传播,让班级学生每人扮演一个“质点”,当每个“质点”按次序振动时,便形成了机械波,从而强调“质点”并未“随波逐流”,把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还可以和足球比赛看台上的“人浪”作对比,真正理解波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
2.讲课,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们的思维。
物理课本上所学的物理知识,都是几十年、几百年来物理学家们得到的结论,学生学习物理,掌握这些结论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习物理学家们是如何得到这些结论的,他们的很多思维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例如,伽利略、亚里士多德认为大石头比小石头下落快,伽利略说如果把大石头和小石头绑在一起下落会如何呢?是大小石头相互牵扯?还是作为一颗更大的石头下落更快?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再比如,牛顿总是在探寻自然界中的规律,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他能从下落的苹果想到天上的月亮,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把两者统一起来,使自然界的规律变得简单清晰。
当然,现在学生的物理学习,更多的是对这些物理规律的数学化运算,但是作为教师,务必让学生了解并学习这些结论的由来,还原科学家们的思维过程,并学习他们的优秀思维方式。
3.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
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师而言,作业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还要多样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意味着掌握了当天的课堂知识,针对性的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巩固。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滥,如果相关知识点布置一大堆下去,学生花很多时间去做甚至来不及做,会对学科产生反感和厌恶。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一定都是数学演算的题目,例如自由落体章节,可以让学生课后用直尺测反应时间,例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用笔、纸条模拟打点计时器……
三、学习之后,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本质
学生上完一节课后,怎样才能感到满意呢?从表面上看,学生听懂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会处理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在测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从深层次讲,学生应该学会一种科学的态度就是严谨和实事求是,对事物不靠主观臆断去猜测、捏造;学生还应该学会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包括勇于探索事物的规律、寻求事物的联系和统一、会多角度考虑问题等。当然,这些都是暂时无法考量的,但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和态度,会对学生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 实验 快乐 兴趣
一直以来,物理学给人的感觉是严肃的、枯燥的。一位严肃的老师、一条条的规律、一堆堆的公式,还要做一本本的习题。本来学生对物理就有恐惧,如果教师还只是循规蹈矩地填鸭式教学,单纯地灌输各种结论,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从三方面规定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在此方法和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旧的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改革,这里,我谈一下快乐物理教学模式的几点看法。
1 “爱屋及乌”,做一位学生喜爱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可和喜爱,会通过爱的转移作用在学科学习中。那么,我们教师要如何去做呢?第一,要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教师的工作是高尚和神圣的,我们必须把感情、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这种付出必须是主动的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所以要源于发自于内心的责任感。第二,态度亲切,语调温和,面带微笑。学生对于教师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外在的形象。一个刻板、冷漠的老师,学生只会敬而远之。第三,了解学生。课下与学生经常聊天,沟通交流,内容不一定是学习方面,也可以是生活方面,建立真挚的感情,与学生成为朋友,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四,激励与表扬,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给予其勇气和信心;当学生成功时,不要吝啬赞美之词,
2 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
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如沐春风,和谐愉快地进行教与学,但不好的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花费心思与智慧,用幽默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对于欧姆定律公式“U=IR”的记忆。我们可以引入一句话:你等我啊。“U”英文发音是“你”的意思,“=”是“等”的谐音,“I ”英文发音是“我”的意思,“R”是“啊”的谐音。记住了“你等我啊”就记住了“U=IR”。再如,刚接触到密度的符号是“ρ”,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可以解释成“P歪着放”。
破坏课堂气氛最大的敌人是教师的愤怒和指责。那么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怎么办呢,这就要我们学会批评的艺术。比如,当老师讲课时,学生玩圆珠笔或是踢桌子,发出了声响,学生的行为很可能是无意的,这时我们可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批评“我讲课不需要伴奏”来提醒他。上课时学生的手机响了,惹得同学都望向他,教师可以说“你很有吸引力嘛”来缓和当时的尴尬,然后再强调“不要把手机带进课堂,影响大家的学习。”
3 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本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很多技能也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做好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1)注重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
用精彩的演示实验来引入课题,可以在引入新课之前,使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产生强烈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一上课就能以高度集中的精力投入到该节课中。比如在讲大气压强之前,学生对于大气压强的概念是抽象的,通过演示实验纸片放在盛满水的杯口上,倒立杯子纸片却不掉下来,让学生感到大气压强的存在。用这个“小魔术”来吸引学生,使其整堂课的精力都非常集中,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了。
(2)注重学生自已动手,体验快乐
学习压强的概念和压强公式时,可以就地取材,让同学们拿一根铅笔,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用手分别挤压笔的两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因为受力面积不同,用几乎同样的力痛感却不一样,这说明,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在讲光学中小孔成像原理后,可以留课下作业,自制针孔照相机。学生通过运用所学原理,设计实验过程,完成科学探究过程,体会思维的美感和成功的快乐。
(3)巧设实验,体会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物理知识是服务于现实生活的,要让学生知道物理是很实用的一门科学。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很多学生会认为气球会马上爆炸,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气球里的空气一点点缓缓泄出,气球不是突然爆炸而是一点点瘪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时,橡胶脆而薄,气球皮一下就被撑破了。透明胶带比较坚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防爆车胎就是据此原理制成的。
4 生动的物理故事,开发学生内动力
关键词:物理;兴趣;幸福感;爱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着眼点,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愿意学习,愿意学习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有了乐趣才能长期坚持,才能产生较稳定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才能在“爱学”中体会到学习的幸福感。对此,在实践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与大家共享。
一、用物理学家的事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思想教育不应只停留于理论和口号,它更应寓于具体、鲜活的事例之中,中学物理教学更应如此。物理学中有许多生动的科学家小故事:如牛顿专心致志,以至于把怀表当作鸡蛋来煮;欧姆坚持不懈,花了十年心血终于找到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伽利略认真观察,终于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科学家还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言语:牛顿的“我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头上”; 爱迪生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
这些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例子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它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而思想境界的提高必然使学生由“要我学”上升到“我要学”。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一个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形成一种持久的学习热情。
二、让学生感悟到“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
“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这个教学思想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物理是有趣的,就不应让学生死记硬背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而应把这些枯燥的东西具体化。如讲大气压强时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具体描述,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大气压强的强大威力;讲飞行员用手抓住子弹的战斗故事来说明相对运动;用阿基米德巧测王冠含金量来引入浮力知识;在静电场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静电……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乏味,物理知识就蕴含在这些生动、有趣的具体事例之中。
同时,物理学的原理、规律和结论又是有用的:如电冰箱、空调利用了制冷剂的汽化吸热原理;抽水马桶中包含有连通器的原理;潜望镜应用了光的反射定律;3D电影眼镜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各种自动报警器都有不同的传感器发挥“监视”作用;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等等。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和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物理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切实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总觉得其内容既新鲜好玩,其结论又是那么抽象难懂,存在既想学好物理又怕物理不好学的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努力把抽象的概念、规律和原理形象化、生动化、台阶化,以减小物理学习的坡度、降低学习难度来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方法使问题得以形象生动:如“电压”这个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从水流类比电流入手,再说明形成水流的原因是水压;而电流形成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 “电压”,这样,“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就得以顺利建立。同样也可用道路的长短、宽窄、路面情况这些影响人流、车流的因素来类比导体的长短、横截面积、材料这些影响电流通过的因素,使得“电阻”的引入显得自然、易懂。
用图象法可使物理情景得以直观体现:如用光路图来说明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用等效电路图来简化电路;用电场线来形象描述电场;用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等。
还可用口诀的方式使复杂的规律变得简单、通俗:如用“三线二角”可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基本内容,电学计算可总结出“电路要认清,各量要对应,哪量不变哪量变,时刻要担心”的顺口溜等等。
这样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把握各知识点的深广度,才能使学生能够轻松接受、乐于接受。
四、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幽默故事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在轻松谈笑中领悟物理思想,诙谐交流中增进感情,它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次讲到“当有交变磁场通过金属截面时,该金属截面内会有涡流产生”,学生们总会发笑。应该高兴他们有这样的想象力,于是和他们一起想象:当有交变磁场通过金属截面时,该金属截面内会有“无数只蜗牛在绕同心圆周爬动”,但一定要搞清楚“蜗牛爬动”的原因是电磁感应。
活跃课堂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用简单有趣的小实验引入课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可以利用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将学生带入情景;可以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讲解知识,使学生感到亲切。这样就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得课堂教学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得以进行,使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要活跃课堂,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始终。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在声音气体、固体传播速度一节中,可让学生敲击桌面,比较耳朵在空气中听到的和耳朵贴近桌面时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自然能得出固体传导性能较好的结论。
可以设置课堂情景。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后,同学们总会得出“在地球表面上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向心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提供” 的错误结论。为此在课堂上我给出了地球的半径、质量、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等参数,让同学们假设自己站在地球赤道上,计算自己受到的万有引力、重力、所需的向心力各是多大?这样的情景题由于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激情高涨,并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计算的结果让同学们大吃一惊:自己随地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仅占地球对人万有引力的千分之三左右,而重力和万有引力非常的接近,这显然与自己先前的认识有很大的出入,同学们议论纷纷。此时只要提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开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培养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去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传统的“以师为主”教学转变为“以生为主”的教学,把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学生的
“要学、想学、能学、会学”!结合自己近些年来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浅谈几点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是否能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否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设各种物理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机械运动”这一知识点时,可用精彩小故事引入新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故事一讲完,马上设疑制造悬念。“子弹在运动,这名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一把抓住它呢?他的本领真有那么大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先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疑问设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释疑的浓厚学习氛围之中。在浓厚的学习兴趣驱动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与提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未来”,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学习习惯:
1.观察的习惯
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观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更是学好物理课的关键!因此,在当前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生刚接触实验课时,可以给学生介绍:①从苹果落地的启示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②从水壶中的水蒸气不停地冲击水壶盖的观察中,瓦特发明了蒸汽机;③阿基米德观察研究了人的洗澡现象,发现了浮力理论;④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来回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科学家们正是从这些最简单,最微不足道的物理现象的观察中,做出了震撼世界的发明和创造,由此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确观察的重要性,乐于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2.阅读的习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阅读习惯的培养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各种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等,要善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帮助阅读理解,使学生逐渐养成并掌握正确的阅读习惯与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把“或”换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只在“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中存在一种状态,而“和”表示两种状态并存,这是不可能的。
3.思考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经常进行发散求异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联想,使思路活跃、敏捷、提高思维能力,并逐渐养成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大气压”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回答:用哪些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利用大气压能为我们做哪些事情,等等,经常这样训练,能使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才思泉涌。
4.动手的习惯
美国一位著名学者说过,“你教我学,我学不会;你做我看,我能知道;你让我做,我能记住”。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设计并完成实验,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定能得到培养与提高。
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比比谁的手更巧”的物理小制作评比活动,如“自制小台灯展览”、“自制土电话交流”、“自制简易话筒”、“自制简易电动玩具车”以及“自制简易风车赛跑”,等等……
三、充分利用小组的合作学习
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阅读《邓稼先》一文时,首先放几张关于人造卫星升空时的片子(自制的课件),然后教师对照片子有声有色地向学生讲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经过,再引导学生回想2003年10月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场面阅读本文,从而激发学生对邓稼先的了解和崇敬,使阅读在美好的气氛中起步。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 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 “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 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哪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 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 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 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
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 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针对学生在讲解《藤野先生》一文时,展示了关于敬佩教师的几幅画面(自制的课件):有名人敬师的,有少先队员敬师的,有战士敬师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鲁迅敬师的原因。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 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