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细节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细节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细节管理论文

第1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读者需求呼唤精细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读者信息需求量与日俱增并呈现多元化,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对文献资料和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人们文化权利的意识不断觉醒,读者不再是被动地服从或接受图书馆的服务,而是呈现出个性化需求趋势。愉快地学习和获取知识,是现代读者的普遍要求。因此,图书馆必须针对信息需要的发展变化和读者的特点,关注不同需求的细微差别,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够了解读者、熟悉读者,从中探索适合读者需求、读者乐于接受的管理服务方式。

读者服务的深化需要精细化管理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图书馆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细化标志着服务的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标志着对细节的重视程度,细节是专业化的基础,细节彰显着服务岗位的特点。要使读者服务进一步深化,就要凸显各个岗位的特点和优势,就要从细节入手,用辩证的思维分析服务中的细节,了解读者的个性需求,以便为读者提供更为细微的主动服务、灵活服务和超常服务。

图书馆自身发展需要精细化管理

创新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灵魂,细节中孕育着大量的创新因子,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随着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读者满意度将会不断提高,图书馆在科研建设中的地位就会不断提高,从而激发有关部门对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图书馆实力的增强,必将促进其科研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高校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视单项业务精细化,轻视业务之间的精细化。图书馆在经历从手工操作到全面落实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就单项业务本身而言,其标准化、自动化的水平是相当高的,而且有了不少精细化管理措施,成效也十分显著。但是,涉及到部门间的业务衔接管理则不那么严密和精细。馆员对于岗位职责中明确的事项能做到位,而对于岗位要求外或界定模糊,新增事项由于受本位主义左右,易熟视无睹或推诿扯皮。这种现象是与精细化管理背道而驰的,必须得到有效重视。这些出现在边缘地带的业务问题,由于要比各个系列、各个岗位自身的业务完善难度大、困难多、难以考核,但又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整体管理成效,应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关注焦点。

(2)重视考核项目精细化,轻视非考核项目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以在一段时间内全面落实。这就不免会出现馆员对于纳入质量目标中的考核事项认真对待,而轻视非考核项目的现象。因此,在制订质量目标体系时,要兼顾考核项目与非考核项目的设置,尽可能将目标体系设置合理,但具体监控手段和量化指标可有所侧重,以达到力保重点、兼顾一般的目的,从源头上避免管理中出现的偏差。

(3)重视管理理念移植,轻视融会贯通、持续改进。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式,与图书馆所倡导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大家所熟知的ISO9000质量体系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都是为了图书馆的科学化管理,只是各有侧重。因此,在实践中不可能借用某一种管理理论,全面地、实质性地解决图书馆管理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照葫芦画瓢以求达到行业的顶峰,而是要取各方优势,将精细化管理与图书馆已引入的其他管理方式相辅相成,形成一套能符合图书馆管理特色的体系。只有这样,图书馆管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形成管理控制过程中的闭环并沿着“提高—巩固—再提高—再巩固”的步骤良性循环。

(4)重视精细化管理布置,轻视精细化管理的检查评估。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将布置当作完成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缺乏对过程的跟踪督促,对结果的检查和评估,使得管理随意、失控,背离了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因此,在强化精细化布置,有效转化为员工的岗位要求时,必须提升督促检查的执行力度,切实做到以检查促执行。与此同时,依据质量目标做好相应的评估,为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落实提供依据。

高校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素质,以适应精细化管理要求。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既是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也是图书馆理念的实践者。这意味着馆员本身就是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图书馆员的形象既有外在的展示,亦有内在的蕴含。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图书馆馆员所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书刊、信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完美的人格魅力和灵魂塑造。这一切对读者都是一种无形的影响,都是精细化管理呈现的媒介,具有管理与服务的双重功能。图书馆员每天在与读者的接触中,通过自己的精细化管理,给他们留下最直观的印象。图书馆员的精神状态和服务质量,代表的是图书馆的精神与文化和图书馆的办馆理念,体现图书馆所追求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图书馆员在服务过程中,注意自身的服务精细化,做到行为的自律,和读者建立和谐的服务关系,促进双方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多方面形成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力也就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良好、和谐的学习和人际氛围的形成。图书馆精神和价值目标也就在这种精细化管理的展示和服务中得到实现。在具体工作中,馆员应该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在尊重读者视角的前提下,做好一些细致、平凡的工作,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整个读者服务的过程之中。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高校图书馆如何在读者服务的过程之中,实现以人为本,树立最优的服务形象,提供最优的服务质量,是摆在图书馆员面前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读者服务工作的宗旨,这一宗旨就是要把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纳入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尤其是图书馆服务要注重人文关怀,在读者服务中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尊重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要实现这一宗旨就必须把它落实在具体工作的实处,体现在从事读者工作的馆员身上,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增强为读者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体表现在读者服务工作形象和行为中的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暖心,一份真诚服务,一声再见相送。服务不仅要用知识,更要用感情,热心是服务工作巨大的内驱力,只有热心才能热情地为读者服务,使读者感到温馨和愉悦,可以拉近读者与馆员的距离,便于两者的沟通,使两者的关系和谐融洽,营造出一种亲密友好的气氛。

第2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通过强化基础数据管理,在房屋中介时通过自动提示窗口,即可显示出房屋的信息,用户可以选择要房屋的信息;用户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对其信息进行管理;在房屋信息管理中,采用数据库管理,根据记录时间查找出时间最早的信息,显示在网页上;根据房屋的基本信息,采用数据库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对已房屋进行信息管理。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模块分类。

房屋中介管理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具体为会员管理模块,房源信息模块,房产新闻模块,管理员登录模块。会员管理模块功能分为会员注册、出售房屋、求购房屋、出租、求租房屋、会员资料管理以及会员信息的后台管理。房源信息模块功能分为求租求购、二手房信息、出租房信息、管理出租、出售房源、管理需求房源、查询房源详情。房产新闻模块功能分为新闻动态、信息中心,添加、管理新闻,添加、管理推荐房屋。管理员登录模块功能为验证管理员账号、管理系统管理员账号。具体的模块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前台显示与后台管理设计。

网站前台显示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图2)后台管理部门中,每一个模块都包含数据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网站后台管理功能模块结构如图3所示。

三、主要功能设计

(一)新闻与信息前台显示。

新闻与信息中心模块是房屋中介网站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前台显示分为房产新闻、房产信息、推荐房产等几个功能。进入本网站的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网站来采集房产信息。最新的房产新闻与信息模块主要由news.asp,newsinfo.asp组成。网站全部房产新闻和信息的显示模块由newlist.asp,shownewslist.asp组成。用户可通过界面提示进行操作,采集房产新闻与信息内容。

(二)推荐房产的前台显示。

本网站推荐房产功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项,网站管理员从本区域内挑选出最好的房产小区推荐给网站的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此项功能获取、了解到推荐的房产小区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了小区的名称、具体地址、建立日期、大概价格、附近环境等一些重要的信息,特别是网站还提供了小区的照片,用户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到推荐的房产小区。推荐房产的前台显示具体实现在首页,包括了房产的名称、具体地址、建立日期、照片等一些基本信息,由showthebest.asp组成。其中showthebes(t)函数来完成对数据库中的推荐房屋的信息选取,提取和显示。本网站是通过对推荐房屋的推荐日期来进行排列的,前台显示根据推荐日期的最近日期来完成功能。

四、结论

第3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实行年薪制的,一般规定固定每月发放一定标准,剩余部分在年底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核定一次性发放。实行月薪制的,一般由“基础工资”、“考核工资”、“福利”三大模块组成。一个合理的组合工资结构应该是即有固定工资部分,如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或能力工资、工龄工资等,又有浮动工资部分,如效益工资、业绩工资、奖金、加班费等。在工资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到既能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满足职工日常生活需要,又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能监管职工日常行为,涉及到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出勤及安全等的处罚金应该体现在奖金模块中,并且在发放给职工的工资发放单中明确列出扣款原因。

二、慎用“不能胜任工作”

《劳动合同法》有关“不能胜任工作”的条款有第二十一条和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职工不能按要求完成同工种、同岗位人员能完成的工作量或工作内容的,考虑到劳动关系是双方相互信赖的长期性合作关系,企业必须提供相应的培训或者进行调岗处理,在这两项措施实施完毕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企业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另,企业实行对“不能胜任工作”的职工调岗调薪制度的,应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予以约定,并能让职工事先知晓调岗后相应的薪酬变化情况,岗位调整的程度应合理,可横向调岗也可纵向调下一个级别,不可显失公平。同时应事先掌握动态上职工不能胜任工作的证据,与职工协商确定。

三、动态证据的收集

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与法院判决过程中,对动态证据的要求很严谨,对证据的针对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日常管理中,企业应该要有收集证据材料的习惯,不仅要收集异常情况下的证据,还应关注正常情况下的证据收集。一般来说,企业需要收集的证据包括工作记录、调查记录、事实证据、文件资料的签收记录及有载体的聊天记录等,形式一般有文件资料、监控与录音等声像资料、数据电文和内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等。同时,收集证据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一要合法收集,二要及时收集,特别是对于违反内部规章制度的行为,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收集当事人与证人的证言证词及相关的物理证据,确保其真实有效。在数据电文证据的收集时可按照《上海市高院人民法院关于数据电文证据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提到的方法收集并保存。

四、劳动争议处理响应

企业在面对劳动争议时,要保持平静,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与职工或委托工会、律师等与职工进行协商解决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尽快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进行应诉。双方对仲裁结果不服的,企业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尽早以对企业有利地法院为受理方提讼。不管在仲裁阶段还是法院审理阶段企业都要积极响应,不可不出席、不出庭、不申诉或无准备消极应对。在仲裁或法院审理时不出席、不质证,在裁决或判决时只对当事人申诉、质疑的有效事实进行裁决或判决,即不质疑则认为是事实、不申诉则认为认同,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在积极响应劳动争议处理时,除要事先准备好静态资料和动态证据,还应派出熟悉企业运作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的人员和企业法律顾问出庭应诉,必要时还应聘请专业的律师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全过程,以最大程度上保护企业权利。

第4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1.西北灌区是西北地区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

我国西北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无灌溉即无农业,半干旱地区降雨量虽在可从事旱作农业的范围之内,但由于降雨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农业仍高度依赖于灌溉。目前西北地区耕地总面积2.71亿亩,人均2.95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7亿亩,人均1.16亩,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0%(见表1)。其中林果和草场灌溉面积分别为1690万亩和850万亩,分别占全国的35.8%和35.9%。据水利部门调查,西北地区灌溉农田的平均亩产在300kg左右,而非灌溉农田的亩产平均不足100kg,而且产量很不稳定。2000年西北地区粮食总产量为3169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为345kg,基本达到自给,其中70%的产量产自灌区,由此可见,西北灌区是西北地区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特别是宁蒙引黄灌区、陕西关中灌区、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恢复生态平衡的需要,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和灌溉面积不会大幅增加,今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将更加依赖于现有灌区面积。

表1:2000年西北地区灌溉面积统计

地区流域总灌溉面积(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林果灌溉面积(万亩)草场灌溉面积(万亩)农田灌溉供水量(亿m3)农田实灌面积(万亩)农田毛灌溉定额(m3/亩)

西北地区总计13221106831690848666.59929.2671.3

内蒙古小计2238177514531879.11681.9470.3

黄河1729143412217373.61406.0523.4

内陆河511342241455.5276.0199.2

陕西小计18521635215231.71400.8226.3

黄河18521635215231.71400.8226.3

甘肃小计178916281342789.21425.8625.6

黄河707665281422.9585.4391.2

内陆河10829631061366.3840.4788.9

青海小计3853671820.0309.2646.8

黄河2882731513.4216.1620.1

内陆河989536.693.1708.9

宁夏小计70360197571.6591.31210.8

黄河70360197571.6591.31210.8

新疆小计6254.04677.01081496374.94520.2829

中亚西亚内陆河1065.3877.31018736.9866.0426

准噶尔盆地1470.01312.01332576.71235.9621

塔里木盆地3342.52289.5767286243.02227.41091

额尔齐斯河378.3198.38010018.3190.9959

2.发展节水灌溉对西北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的影响

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和恢复生态平衡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解决西北缺水的关键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农业是西北地区第一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90%左右,灌溉用水占80%以上。西北地区现有灌溉面积1.07亿亩,但大多数灌区建于50~60年代,输配水系统老化失修、配套程度低,田间灌水技术落后,目前大部分灌区仍沿用传统的粗放灌溉管理模式,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不足0.4,农田平均灌溉定额为671m3/亩,比全国平均水平457m3/亩高214m3/亩。农业节水潜力很大。西北地区有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近70处,控制灌溉面积6000多万亩,对这些灌区进行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是解决西北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工业和城市用水将大幅度增加,恢复和保护生态的需水量必须保证,因此,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成之前,西北地区农业用水总量不会增加,只会减少,否则将影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只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灌区节水改造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在节水中求得农业的发展。

3.发展节水灌溉对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

按照国家规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把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不能以牺牲生态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更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是解决水的问题,依存于稀缺水资源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水资源一经开发,必然打破自然条件下的生态平衡。在天然生态系统中发展起来的人工生态,耗用了原属于天然生态的部分水资源,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天然分布,形成了社会经济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矛盾。要维持荒漠绿洲的有限生存环境,保持人工生态与天然生态的平衡,就必须还以生态必需的水量。而恢复生态需要的水量大部分要靠减少农业用水解决。

西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退化,包括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的气候特征决定了西北地区土壤受到的天然淋洗作用十分微弱,土壤盐碱化的威胁普遍存在。灌区采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造成灌溉用水过多,引起高矿化度的地下水位上升,必然加速土壤蒸发积盐。例如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宁夏的引黄灌区,年灌溉用水量高达1200~1500mm,加之排水不良,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一些河流下游地区由于缺乏淡水资源,盲目打井引用盐化地下水灌溉,导致土壤含盐量增加。通过灌区节水改造,改善灌区灌溉和排水条件,可有效防治土壤盐碱化,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二.西北地区节水灌溉发展途径

1.水资源按流域统一管理,合理配置

要实现西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包括协调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加大规划管理力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仍沿用分级,分部门的管理体制,人为地将完整的水资源系统分割成条块进行管理,给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造成困难。在目前水资源短缺导致用水竞争激烈,上下游、左右岸以及行业和部门之间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协调流域水管理与行政区管理之间的关系,建立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近几年水利部开始对黄河、塔里木河以及横跨甘肃省和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黑河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实施此项改革已收到初步效果,黄河下游连年断流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塔河和黑河也成功实施了向下游调水。

水资源统一管理主要涉及中央、省、流域三个层面,既要考虑行政区划的分割现状,更要考虑水文、地理单元等自然状况,不能人为割裂。省或地区间协调的重点是落实分水方案,农业用水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要在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基础上,明确各地区农业用水总量和灌溉用水定额两套控制指标,作为管理农业用水的基本依据。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大流域用水总量分配,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分配的指标,逐级分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合理制定本地区灌溉用水定额。各地区和用水户要在用水指标控制下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国家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水资源分配利用和地下水开采状况的监察、审计。

石羊河流域和新疆天山北坡和东疆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高,普遍存在着地下水超采的情况,许多地区水资源的开发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恶化,其中以石羊河流域的民勤县和天山北坡开垦河流域的奇台县最为严重。石羊河流域的治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特别是解决下游民勤灌区水资源紧缺和生态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与黑河、塔里木河一样,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

灌区的改造与治理必须从全流域着手,为此,必须建立有权威性的流域机构,根据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灌区存在的问题,制定流域长远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流域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必须首先立足于挖掘本流域的潜力,对本流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必须在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确定上下游灌区的适宜灌溉面积,切实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减少农业用水量,并在节水的基础上适当调用外来水。下游地区是中上游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调水的水费必须由全流域合理负担。为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各流域各地区管理机构的功能,统一配置和调度流域内的水资源,根据流域和地区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和灌区间的农业工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关系,明确流域上下游的用水比例和水权,合理分配不同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不同行业的水资源供给量,确定水资源的配置方案,确保流域和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2.控制和减少灌溉面积,提高用水效率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点是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特点决定了西北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也没有林、草业,在年降雨量200~400mm的半干旱地区农、林、草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灌溉。因此在西北地区发展灌溉是必要的。但灌溉的发展必须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匹配,同时还必须遵循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原则。在目前西北各大灌区上报的灌区节水改造规划中许多都有扩大灌溉面积的规划,甚至有灌溉面积翻番的提法。我们认为这是不现实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西北大部分地区属资源型缺水区,目前灌溉用水量已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在西部大开发中进一步增加灌溉用水量是困难的。由于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效益比较低,如果继续扩大灌溉面积,不仅耗资巨大,而且会对非常脆弱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影响西北地区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因此今后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去外延式的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2)是否需要扩大灌溉面积应根据人口发展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确定。西北地区目前粮食供需基本保持平衡,从长远分析,西北地区不宜作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尽管西北地区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水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在西北灌溉农田生产同样的粮食其灌溉用水量一般高于华北地区近一倍,这不仅因为西北地区作物蒸腾蒸发量大,而且由于西北地区土壤普遍含盐量较高,灌溉用水中还要包括土壤脱盐用水和生态用水。因此西北地区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应实行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并举,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低耗水作物,控制灌溉面积的增长,发展集雨补灌面积,发挥旱地农业的增产潜力。

(3)由于扩大灌溉面积,导致地下水超采,生态恶化的地方,应缩减灌溉面积。根据民勤县资料,50年代石羊河上中游人口为70万,灌溉面积260万亩,90年代人口为148万,灌溉面积达到405万亩;50年代下游民勤县人口为18万。灌溉面积87万亩,90年代人口为30万,灌溉面积达到105万亩;由于中上游用水增加,下游来水日益减少,由50年代的5.424亿m3减少到1.138亿m3,但下游灌溉面积没有减少,和上中游一样都有增加,主要靠抽取地下水,从50年代没有开采地下水。到2000年地下水用量达到6.239亿m3,民勤县坝区和泉山区地下水位下降到20m,湖区下降到12m,造成草死、树枯,每年沙丘向灌区推进3~4m,有些地方达到8~10m。民勤地区近年来灌溉面积发展和农业用水情况见表2。为保护民勤这一绿色屏障,必须对全流域综合治理,力行节水,控制地下水超采,减少灌溉面积。石羊河灌区现有灌溉面积395万亩,实灌面积327万亩,应减少到300万亩以下,即减少100万亩。灌区水资源量17.5亿m3,以300万亩计算,灌溉定额也只有590m3/亩,低于西北地区平均值。新疆天山北坡准葛尔盆地南缘的奇台县也是灌溉面积逐年增大,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恶化,灌区边缘风口处沙丘以每年2.5~2.8m的速度向灌区推进。奇台县已认识到当前问题的严重性,提出“绝不再打一眼井,绝不再垦一亩荒,绝不再砍一棵树”,全县决定缩减灌溉面积30万亩,保证必要的生态用水。

表2:民勤县灌溉面积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年份19841997199819992000

灌溉面积(万亩)72.71051039593

总用水量(万m3)7267076133750237190768791

毛灌溉定额(m3/亩)999725728757739

地表水用水量(万m3)2180011475992371296391

地下水用水量(万m3)5087064658648476477862392

地下地表用水比2.3335.6346.5359.0869.762

(4)稳定现有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是目前西北大部分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任务。事实上,目前西北地区的许多灌区连原有的设计灌溉面积都保不住。据水利公报,2000年关中灌区实灌面积平均为有效灌溉面积的72%,个别灌区仅为50%。例如泾惠渠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125.9万亩,2000年实灌面积为:冬灌61万亩,春灌62万亩,夏灌43万亩。造成实灌面积远远小于设计灌溉面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利用河水灌溉水源保证率低,春季水源供水不足,夏季水源含沙量过高,加之水价提高而粮价下降,造成灌区农田失灌面积增加,还有许多本来可以用渠水灌溉的农田改用打井灌溉,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因此,目前灌区改造的重点应是稳定现有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控制地下水超采,而不是盲目扩大灌溉面积。

(5)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石羊河流域实际灌溉面积小于设计或有效灌溉面积,即有失灌面积存在,而天山北坡和新疆东疆等地的实际灌溉面积大于统计面积20%~30%。石羊河流域灌区出现的失灌,反映了地区已经发展的灌溉面积过大,灌溉用水量已超过了灌区供水能力。天山北坡存在的“帮忙田”,则显示灌区的实际灌溉面积,已经超过了原有规划设计的面积。这些地区都是由于灌溉面积的扩大,灌溉水量的增加,使供水量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需要根据地区的水资源量确定农、工业发展的规模,控制灌溉面积的发展,或退耕还林、还草,缩减现有的灌溉面积,并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农业的用水量。

(6)西北灌区要在严格按照国家分配指标用水,基本保持灌溉用水量不增加的条件下提高农业产量,最有效的途径是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建立节水高效农业。对西北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上,依靠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粮食单产,弥补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引起的粮食短缺。将节约下来的水资源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和特色农业,而将新开发的水资源主要用于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总之,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的最大潜力在于提高用水效率,适当地减少灌溉面积或控制灌溉面积的发展。应根据各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合理确定灌区规模。在水资源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要缩减灌溉面积。如: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黑河流域,新疆天山北坡的奇台县,这些地区已达到非减少灌溉面积不足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地步。在水资源供需可基本保持平衡的地区,应控制灌溉面积发展,如:黄河流域,东疆和南疆的部分地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地区可适当扩大灌溉面积,如:宁夏的扬黄灌区,新疆的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但要缩减水稻等高耗水作物,引导发展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特色农业和林草业。总体上,西北灌溉面积发展规模应基本保持在目前1亿亩左右的水平。

3.节水灌溉基本措施及其有关政策问题

(1)充分利用降水

灌溉是补充降水对作物需水的不足,因此,灌溉用水应在充分利用降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灌溉。充分利用降水在规划上,表现在重视水、旱并举,不一定都要发展灌溉,尤其是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如关中地区年降水量500-700mm,更应充分利用降水,提高旱地农业的产量和质量。灌溉农业应重视灌区降雨的测报工作,如天气预报和墒情测报,尽量作到适时适量灌溉,有雨不灌。国内有些灌区如景泰和后套等灌区实行自动监测,信息管理,节水效果显著。

(2)合理利用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

灌区应重视井渠结合灌排方式,使灌溉水和降水得以重复利用,既可节水又可防治土壤盐渍化,但地下水的开采应注意采补平衡,控制超采。近年来一些灌区,如华北、陕西关中、甘肃河西和新疆天山北坡,采用井渠结合都取得了上述实效,但也不同程度的发生地下水超采现象,必须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力求采补平衡。另外,西北一些灌区,如引黄宁蒙灌区、南疆塔里木河灌区,利用地下水很少,土壤盐碱化严重,应适当开采地下水,补充渠灌用水不足,并可改良盐碱地。西北地区应合理利用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

(3)灌区要有水源保证和排水出路,灌、排渠系配套

灌区规划首先应关注的是水源有无保证,排水有无出路。甘肃景泰电灌引黄灌区,扬程400余米,灌前地下水埋深百余米,开灌十多年一些洼地出现了土壤盐渍化,通过建立排灌系统,打通自然排水出路,耕地盐渍化得到了治理。

灌排渠系配套是灌区必备的条件,由于我国建设投资是国家管骨干,地方和农民管田间,结果许多灌区骨干渠系建成几十年,地方资金不到位,田间配套未完成,发挥不了灌区应有的效益,这种体制需要改革,否则半拉子工程难以避免。

(4)骨干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是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措施,对提高渠系有效利用系数,加快输水速度确实有效,同时骨干渠道防渗被列为国家投资项目,因此灌区节水改造规划中,无不以渠道防渗为主,一些高标准灌区,干支斗农甚至毛渠全部衬砌,投资巨大,研究认为骨干渠道干、支渠应防渗。干渠地上渠和土质轻的地段要防渗,地下渠和地下水位高以及粘质土地段可不防渗,支渠应作防渗的重点,斗、农渠行水时间短,不一定防渗,采取井渠结合方式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防治土壤盐碱化,为了发展井渠结合,国家应适当提高补助。

(5)平整土地

在灌区节水改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地不平,灌水不匀,不仅费水,还易产生盐斑。中国农谚:“平整土地定穷富”,即视其土地平整与否,即可知其生产如何,美国把平地作为灌区改造的首位工作。我国把平整土地作为非工程项目,不列入工程建设计划,这是不合理的。设想整平10cm高差,一亩地需搬运33m3土方,对于一个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灌区,其工程量非常巨大。埃及的经验灌排渠系的投资占灌区建设投资的30%,平地占70%。平整土地在灌区节水改造中应列为重要工程项目。平整土地是节水农业基本措施之一,激光平地是国际上先进的平地技术,已在许多国家普及,我国大型灌区改造也应发展,但必须把平地列为工程项目才有可能推广,抓好这项工程,将使我国节水灌溉前进一大步。

(6)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产品产量和产值全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它包括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品种选育,土壤肥力提高,栽培技术改进,化控和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等,不仅使粮食产量增加,还给农民带来显著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灌区节水改造不仅要做好工程建设规划,同时还要做好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和确定灌区发展目标和步骤。如甘肃引大入秦工程浩大,207km干渠即有111km的隧洞,13km渡槽和1.9km的倒虹吸,已投资24.5亿元,94年干渠建成通水灌溉,设计灌溉面积98万亩,完成渠系配套面积57万亩,由于灌溉效益不高,已有弃耕面积9万亩,实灌面积仅有48万亩,秦王川灌区土层较薄,仅1~2.5m,而北部地区不足1m,不宜发展灌溉。建议该灌区转变以粮为纲的思想,组织力量进行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与时俱进,不仅把灌区建成现代化农业基地,还应与兰州市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引大入秦工程效益。

(7)加强灌区体制改革和管理

灌区实行用水户参与的自主经营管理体制已在一些灌区实施,应不断地总结提高,形成我国有效的灌区管理体系。为了促进我国节水农业进一步发展,使各地对农业节水从原则上(口头上)重视到见之于行动,则必须使节水对投资者有利。为此,

①应划分节水项目的受益者,对国家有利的项目,应国家投入,对农民有利的农民投入;

②实行水权制,定额管理,超额用水,收费累进制;

③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益,增强农民承受能力;

④农业节水与改造中低产田结合,通过改善排水条件,防止土壤返盐,减少压盐用水,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用水效率,使农民得到改良土地的实惠,同时也节约了用水。

4.节水灌溉的主攻方向是提高用水效率

节水农业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用水效率的农业,我国这两项指标都较低,水的利用率0.4左右,水的利用效率仅有1kg/m3左右,国际先进国家为0.8~0.9和2kg/m3。在国际上,各国发展农业节水的道路不同,灌溉面积小,国力、科技力量强的国家,如以色列和欧洲一些国家发展微灌和喷灌,水的利用系数高达0.9。一些灌溉面积大,国力、科技力量强的美国、俄国,既发展节水地面灌又发展喷、微灌,各占一半,水的利用系数0.7~0.8,灌溉面积大,国力和科技力量较弱的如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主要发展地面灌溉,也发展小部分喷灌、微灌。我国属于后者,应结合国情走自己的路。

近些年国家重视节水农业,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列入国家建设项目,西北地区一些灌区防渗率已达到60%以上,井灌区水的利用系数已达到0.7左右。在继续提高水的利用率的基础上,节水农业建设的重点应转移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上来,加强节水农业增产技术的推广,把提高用水效率作为节水灌溉的主攻方向。

农业用水效率也称水分生产率(WUE,Kg/m3或Kg/mm·亩),即单位耗水量生产的作物产量。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率不同,西北地区各省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率如表3。

表3:西北地区各省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率

作物地区产量水平(Kg/亩)水分生产率(Kg/m3)

春小麦宁夏294.80.70

冬小麦陕西336.11.30

甘肃345.41.04

春玉米陕西379.21.20

甘肃356.51.33

宁夏357.20.85

内蒙古545.41.50

夏玉米陕西364.21.52

高粱内蒙古336.52.56

水稻宁夏348.50.15

棉花内蒙古418.90.55

陕西80.680.21

农业用水效率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作物单产增加和节水技术提高,耗水量减少,农业用水效率提高。如陕西省泾惠渠灌区近20年来(1980~2000)灌溉面积减少,产量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水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0.67kg/m3提高到2000年的1.4kg/m3(见表4)。

表4:陕西省泾惠渠灌区水分生产率

年份实灌面积(万亩)降雨量(mm)年灌溉引水量(万m3)地下水开采量(万m3)斗口下总用水量(万m3)田间净灌溉用水量净灌溉定额(m3/亩)总耗水(m3/亩)平均单产(kg/亩)水分生产率(kg/m3)

198098.0394.4410962140749311.236983.4377.4640.3425.90.67

198194.1654.2372901858443903.032927.9349.9786.1464.10.59

198292.2508.0391621433240923.030692.2332.9671.6578.50.86

198374.4791.2246561015926900.420175.3271.2798.7567.00.71

198469.0699.3207741184425949.519462.2282.1748.3553.00.74

198586.7447.2206151043924436.618327.4211.4509.5516.01.01

198683.0360.5260852185339564.729673.5357.5597.9524.00.88

198768.8476.9200221924032834.924626.2357.9675.9590.30.87

198866.4713.214696932319301.614476.2218.0693.5526.60.76

198978.7512.2199571485228375.821281.9270.4611.9571.70.93

199079.8522.4203101178825578.519183.9240.4588.7561.70.95

199171.1443.2203451648230296.322722.2319.6615.1566.20.92

199269.9569.7173362013231903.123927.4342.3722.1625.10.87

199364.3374.514914851718643.613982.7217.5467.1660.41.41

199488.6448.4143031750327214.720411.1230.4529.3588.61.11

199568.3416.9133451236021421.316065.9235.2513.2627.51.22

199670.6517.5161311308824040.918030.7255.4600.4641.31.07

199768.2295.6160851535326274.719706.0288.9486.0655.31.35

199870.7498.0121961006118342.113756.6194.6526.6715.01.36

199967.3428.8150041522525412.719059.5283.2569.1726.51.28

200068.5358.9123891698425396.119047.1278.1517.3724.51.40

泾惠渠灌区的实践可以说明,控制和减少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可行的,这是我国农业节水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最高的当属山东省桓台县,1999~2000年和2000~2001年为干旱偏枯年和平水偏丰年,选用旱麦莱农9214和莱州3279,只灌1~2次关键水,每亩平均产量517.75kg,比灌4次水的当地高产济麦增产66.75kg,全生育期耗水239m3/亩,水分生产率达到2.17kg/m3,2001~2002年为特大干旱年,降水量仅71.6mm,灌水3次(146m3),莱州3279小麦亩产平均548kg(最高地块达到641.6kg),水分生产率达到3.07kg/m3,比灌5次水的当地高产济麦增产51kg。提高以作物节水高产品种为主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节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出现一些如“金谷子”“饲料桑”等节水高产作物,研究耗水少,高产农业大有可为。我国应在节水农艺措施方面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建立我国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年鉴》编委会,2001,中国水利年鉴,2001,中国水利出版社,北京

2.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可持续发展与节水战略研究调研资料2001.9

3.刘斌,2002,以水定规摸、节水促发展是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5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作者所在医院自学习细节管理之后开始试验儿科细节管理的重要性。随机抽取儿科住院患儿206例作为此次试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甲、乙组;其中甲组患儿103例,男64例,女39例,平均年龄6.0岁;乙组患儿103例,男61例,女42例,平均年龄6.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甲组患儿实施常规的儿科护理,乙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护理,细节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2.1细化护理服务流程,体现以人为本在儿科护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满足儿科患儿特殊的护理需求。完善护理流程,注重服务细节,主动寻找护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完善护理服务,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护患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问题及早沟通,以免因误解和沟通不良形成护患矛盾。转变护理的模式,体现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护患之间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护理需求,主动提供护理服务,满意患者的护理需求,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2.2细化培训体系,提高职业素质由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对于儿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新上岗的护士。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知识、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并对护理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礼仪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

1.2.3细化管理制度,建立良好工作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是保证护理队伍良性发展的关键。所以必须对儿科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和量化,使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细化规章制度。参考多种护理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实施。另外要对儿科护理质量实施动态监控,对工作中出现的忽视护理细节,造成护理疏漏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帮助儿科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1.3评价指标记录甲、乙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并发症、感染、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计算,同时也要对两组患儿的家属进行满意度的调查,以便评价细节管理的实施效果。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评价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该研究共发放了206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06份,回收效率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的乙组患儿并发症4例、护患纠纷1例、感染3例,满意度97例(94.17%);甲组并发症9例、护患纠纷3例、感染7例,满意度80例(77.67%)。乙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甲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乙组患儿也明显高于甲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6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一、特征:

以企业资本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为内容;以获取企业利润为主要目标;以货币形态为计量单位。

别是基层站队,有的成本控制已经达到了一条毛巾、一块大布的程度,成本节约与奖惩兑现已逐步深入人心。

3.财务预算是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司的财务预算是责任预算的编制基础,责任预算以财务预算为基础进行编制,责任会计以责任预算为对象进行核算,考核兑现以责任会计资料为依据进行考核。环环相扣之中,财务预算是上述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一切经营管理工作围绕财务预算进行。

二、财务预算与责任会计相结合

现代责任会计的管理原理是以责任中心为核算对象,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并考评的一种内部控制体系。其优点是职责清晰、责权对等、业绩量化、便于考核。从1997年开始,公司将原来惯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制转变为责任会计的考核方式,并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划分了若干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2000年开始将成本中心的范围扩大到全部6大科室。2001年在原有基础上,取消了利润中心,将所有科室和基层单位纳入成本中心进行管理,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和奖惩办法,全面实行成本中心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与责任会计的优势,我们将财务预算中的34个成本项目中除工资及附加、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税金等9项费用以外的其他所有可控费用,按责任会计的要求转换为内控责任预算,并全部分解到各科室和基层单位。为了避免财务会计核算与责任会计核算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核算人员,我们利用《中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专项核算功能,将财务会计核算与责任会计核算采用一套账的核算办法,对公司36个成本中心进行单独核算,并据以考核。

通过这种将财务预算转换为责任预算,再通过责任会计核算责任预算并据以考核兑现的经营管理模式,我们找到了如何将财务预算落实到责任主体,并通过科学量化的核算方式进行考核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采取了这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促成了油气储运公司连年超额完成各项考核指标。当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责、权、利不尽对等,细节指标不尽完善等问题,但因其总体方向的正确性和机制的先进性,已经使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油气储运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产生了能动作用,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实行预算指标纵横向分解双重考核制度

在财务预算向责任预算转换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分解方式。即:在进行财务预算指标横向分解到各科室和职能部门的同时,又将指标纵向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实行财务部门总揽、主控部门交叉监督、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共同对预算负责的双重考核办法,将责任预算予以落实。

1.预算指标的横向与纵向分解。即将公司2001年度25项可控费用,首先在机关7大职能部门进行横向分解,明确责任主体,下达控制指标。例如运费,总控部门为调度中心,即调度中心对年度预算运费总指标负责。差旅费由经理办公室总控,即经理办公室对年度预算差旅费总指标负责。其次,由总部门将所控费用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二次纵向分解,比如运费,由调度中心将运费再次在公司所有用车单位和部门之间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和单位的责任运费指标。其他如差旅费、公杂费、原材料、修理费、水电暖气费等同样进行二次纵向分解,形成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责任预算指标。

2.双重考核。将横向分解的总控费用和纵向分解到底的各单项费用按公司36个责任主体分别进行汇总,形成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指标,并以业绩合同的形式逐一予以确认。

考核时,对某一单项费用,既考核主控部门,又考核分控部门和单位的责任。例如对运费的考核,既考核调度中心对总控费用的责任,又考核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分控运费的责任,实行双重考核,使各项费用由始至终接受财务的监督与考核。

四、强化预算的监督和预警功能

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必须得到及时的监督和预警。公司财务科在每月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中,对本期实际收支与本期预算收支做全面的分析和对比,对存在的差异认真查找原因,并在经理会议上及时进行通报,要求主控部门加强费用控制措施,并提请主控部门及时注意费用超支,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控制,确保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由于这种及时到位的财务监督和预警功能,使公司财务预算收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和纠正,并始终沿着预算的指标行进。

五、做好财务预算的支持性基础工作

第7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三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回首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都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本论文是在尊敬的导师唐艳老师的亲切的关怀和细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文章的立题、研究、拟写以及成文,都侵透着导师大量的心血。唐老师不仅在论文的写作上对我帮助很大,且为我以后工作的指点迷津,教导我如何更好的处世做人,使我终生难忘!在本学位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尊敬的导师表示诚挚而深切的谢意!

在写作期间,得到了物流管理专业许多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一些文献资料,本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这些作者们先期快创性的工作,我向他们表示感谢!

第8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1.1系统构成

车站计划管理系统采用基于后台数据库模式的C/S架构方式,分为中心服务子系统和车站应用子系统两大部分。中心服务子系统共一套,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和接口服务器系统。中心服务器子系统采用双机热备模式工作,在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备用服务器,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车站应用子系统由于各个车站的站场特点、需求应用等方面的要求不完全一致,因此,每个车站的应用子系统的数据配置也各有分别,采用独立的车站应用系统软件。

1.2工作原理

车站计划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业界主流的Ora-cle11g版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高可靠性的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承担了所有数据的实时存储、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等功能,满足应用服务对数据的查询响应,实现平台上的数据共享等功能。中间业务逻辑层包括应用服务器和接口服务器系统,主要完成业务数据的逻辑运算,数据处理、数据转发,实现与其他程序进行连接和数据交换等功能。上层人机交互界面层即车站系统终端用户I/O操作界面,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展现运算结果等,通过应用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处理和转发,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存取数据,当数据库服务器和车站系统因故发生中断时,可将数据存储至本地,待连接正常后通过操作将数据转存至数据库系统。车站应用系统程序对运行的根目录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把程序文件夹放到任何目录,但要保证文件夹本身内容的完整性。

2数据库连接中断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2.1数据库中断后的注意事项

车站计划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库因故连接中断时,为避免数据丢失,需执行相应的操作将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同时及时查找故障原因进行恢复,在没有执行本地存储操作时,严禁关闭车站计划管理系统。操作过程为:点击计划管理系统“用户管理”→“转存到本地”菜单,将数据转存到本地;待故障恢复后,再点击“用户管理”→“提交到数据库”菜单,将本地数据提交到数据库。

2.2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造成数据库中断的原因有多种,物理硬件、软件程序、网络通道等都是可能的因素。因此,正确的判断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导致故障的原因,合理的处理程序,能够有效缩短故障的延时时间,从而尽快恢复设备的使用。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导致车站计划管理系统终端和数据库连接中断的四种主要类型的故障:

2.2.1网络通道中断

数据库中断后,首先应考虑网络通道方面的原因。此种故障较为容易判断,但故障点的判断尤其关键。首先运行ping命令检查连接到本地交换机的通道是否连通,若不通,则检查本地局域网线路或本机网卡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局域网连接正常,则继续检查到中心交换机、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通道是否连通,根据逐段检查,逐段排除的方法进行判断处理。网络通道故障的判断方法应以系统网路拓扑图为依据,根据网络中各节点的状态来判断故障的根源。节点的划分以车站局域网为一个节点,中心局域网为一节点,中心和车站之间的通信大通道为一节点,判断出故障在某一节点之后,再在此节点内进行仔细排查。除去技术方面的排查方法,利用经验或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也可对故障进行分析,例如,如果单个车站局域网内一台或多台设备同时不能和数据库正常连接,可考虑故障发生在局域网内,而如果所有车站局域网设备网络连接均出现错误,可重点考虑是通信大通道中断或中心系统发生问题。网络通道问题通常多发生在网线配线架接头和终端系统的网卡接口上,施工或平常的日常检修作业有可能会碰到配线架或电脑终端的网线接头,造成网线的虚接。此外,交换机的配置错误或故障,网线的损坏、光缆的断裂也会导致此问题的发生。

2.2.2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故障

导致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类:

(1)事务内部的故障:事务内部故障可分为预期的和非预期的,其中大部分的故障都是非预期的。预期的事务内部故障是指可以通过事务程序本身发现的事务内部故障,可通过将事务回滚,撤销对数据库的修改来恢复。非预期的事务内部故障是不能由事务程序处理的,如运算溢出故障、并发事务死锁故障、违反了某些完整性限制而导致的故障等,通过强制回滚事务,在保证该事务对其他事务没有影响的条件下,利用日志文件撤销其对数据库的修改来恢复。

(2)系统故障:系统故障也称为软故障,是指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硬件故障、数据库软件及操作系统的漏洞、突然停电等情况,导致系统停止运转,所有正在运行的事务以非正常方式终止,需要系统重新启动的一类故障。这类事务不破坏数据库,但是影响正在运行的所有事务。可等待计算机重新启动之后,对于未完成的事务可能写入数据库的内容,回滚所有未完成的事务写的结果;对于已完成的事务可能部分或全部留在缓冲区的结果,需要重做所有已提交的事务(即撤销所有未提交的事务,重做所有已提交的事务)。

(3)介质故障:介质故障也称为硬故障,主要指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磁头碰撞、磁盘损坏、强磁干扰、天灾人祸等情况,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的一类故障。使用数据库备份及事务日志文件,通过恢复技术,恢复数据库到备份结束时的状态。

(4)计算机病毒故障:计算机病毒故障是一种恶意的计算机程序,它可以像病毒一样繁殖和传播,在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可能对数据库系统造成破坏(破坏方式以数据库文件为主)。对于已感染病毒的数据库文件,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如果杀毒软件杀毒失败,使用数据库备份文件,以软件容错的方式恢复数据库文件。另外,应定期检查服务器本身磁盘的状态,防止存储空间因数据占用过大造成系统崩溃,加强告警日志文件的分析和处理,检查数据库管理软件的运行状态,以及终端系统接点的配置是否正确,系统负载均衡配置是否正确等等。

2.2.3车站应用终端数据库客户端配置不正确

车站计划管理系统中心数据库采用Oracle11g数据库系统,车站终端需要安装Oracle数据库客户端并进行正确配置。数据库客户端的配置涉及到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或主机名)、数据库服务器的侦听端口号、数据库名称等,应仔细检查核对,如果安装不正确或配置错误,则车站应用系统就无法连接到中心数据库系统。在通道畅通和中心服务器设备正常情况下,利用客户端配置完成后,利用本系统的服务名进行测试连接,如果测试成功,则配置正确,如果测试错误,会弹出错误的提示框,应重新检查配置是否正确。

2.2.4车站应用终端数据库配置文件不正确

车站应用系统的数据库配置参数文件位于车站应用程序文件夹内的ini文件夹下,其中config.ini配置文件包含了程序连接的数据库相关的信息,使用记事本打开即可查看配置信息。配置参数文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类型、用户名、用户密码、数据源名称等,其中服务名为本机配置的数据库服务名,用户名为相应车站计划管理系统连接Oracle数据库中的用户名称,密码为相应车站计划管理系统连接Oracle数据库中的用户密码,驱动类型支持两种驱动类型Oracle和微软,如果使用Or-acle驱动,填写“Oracle”,如果使用微软驱动,填写“MS”。如果不能确定是否是配置文件的问题,可使用数据库客户端的一些工具如PL/SQLDeveloper或者在SQLPLUS下使用“CONN用户名/密码@服务名”命令直接连接数据库,如果在这种情况连接正常,则说明配置存在问题。在车站应用程序关闭的情况下对config.ini直接进行修改并保存即可。

3结束语

第9篇:细节管理论文范文

房地产中介行业,通俗的说,就是通过收取中间费用或赚取差价,为房地产卖家与买家提供服务的行业,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衍生出来的服务行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中介的服务主体、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服务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中介已经成为房地产交易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房地产信息,其根本就是如何更好的搜集整理房地产信息,总而言之,信息是房地产中介的生命。

2房地产中介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

我国已逐步进入网络化时代,社会群众大多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而网络信息时效性、全面性的特点,更能吸引群众注意力。然而,我国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全国房地产中介系统。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中介行业信息发展极不平衡,由于房地产中介行业的竞争性,行业信息大多不会共享,一些大中企业通常借助自身优势,将市场信息范围只局限在自身门店内,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资源的局限性,信息闭塞,长期得不到更新,这种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信息社会化、系统化难以实现。

2.2重硬件设备,轻软件设施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房地产中介企业对信息系统认识不足,普遍存在重硬件设备,轻软件设施的问题,往往缺乏就现有硬件设备开发相应功能的能力。他们认为,只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就能提高业务效率,忽视管理、业务和技术的配套发展。

2.3跨行业联系不够,相关行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偶然或必然的联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年代,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然而,房地产中介行业却忽视了这一点,割裂了与相关行业的信息共享,为保证中介行业各企业的经济利益,大多采取信息垄断、信息独享的方式,导致分割市场、零星成交等现象的发生。

2.4信息资源利用不足,影响服务水平

房地产中介行业信息没有做到共享,就不能将房地产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归纳,阻碍了对市场潜力的充分挖掘,加大了中介行业的整体损失。服务行业的宗旨是为客户着想。例如,客户想买80平米的房子,而企业当前没有符合客户要求的房屋资源,站在客户的角度应该是去寻求其他企业帮助,为客户找到满意的房子,而现实情况下,企业为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只会通过各种方式说服客户改变想法,选择企业现有资源内的房子。这钟强卖方式虽然暂时得到了经济利益,但是长此以往会造成客户的反感,影响中介行业的长足发展。

2.5政府相应机构信息化程度不足

保证行业信息的畅通性、权威性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政府方面,信息流通不够及时准确和公开,阻碍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政府在信息流通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却疏于对信息系统化的管理,导致房地产中介行业整体信息的分散,且真实性有待检验。

3房地产中介信息管理对策

3.1提升网络化程度

信息的有效流通是促进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将有效信息反馈到网上,再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中介行业的整体形象。企业应树立全局观念,扩大市场信息范围,以促进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整体发展为目标,自主进行资源共享,实现房地产中介信息的社会化、系统化。

3.2提高房地产中介企业综合素质

大多数房地产中介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内部的专业素质的提高。作为推动房地产交易市场发展的必要环节,房地产中介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研究适应硬件设备需要的软件设施,完善房地产中介行业设备系统,跟上时代脚步,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中介的作用。

3.3加强行业间的联系

房地产中介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传媒行业,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及时向大众反馈中介信息、房地产交易信息等,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建立房地产系统网络。总之,一切相关行业,都应“为我所用”。

3.4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对信息资源做到充分利用,就需要提高企业员工个人素质,要求员工对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把握,在充分挖掘潜在客户的同时,做到真正解决客户的需要。另外,房地产中介服务领域也应不断扩大,努力开发更深层次、高附加值的服务。

3.5政府应提高信息更新速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