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利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和全球人口的增长,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强调了发展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道路,建立节水型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会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并且必须是可以定期更新补充、可持续利用的。但是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旱灾频繁的国家,如果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仅有2500m3,大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2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同时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这就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2 农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滞后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转贴于
3.2 面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对于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即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惩罚奖励机制,即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相关经济运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形成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制度。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必须改变城乡分而治之、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努力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进行转变。 加强水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水权流转,不断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办水、兴水、护水,保护投资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得水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科学用水。
4 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2] 何俊仕,曹丽娜,逢立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J].节水灌溉,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性实验是实验内容涉及一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或多门课程知识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课程教学,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与传统的操作实验相比,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得到培养,并为科学研究储备科研人才。①②
植物营养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中农业资源与利用、农学、植保、园林、草业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改良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和改善养分管理方式,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优化营养环境,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③④⑤该课程既讲解基本理论与原理,又授予实际应用技术,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起促进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新疆农业大学(以下称为“我校”)的植物营养学课程只有40学时的理论课,没有开设基本实验课,更不用说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习环节。再有,课程教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采用讲解的方式,没有实验实习过程,致使学生只能感性认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深造。因此,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体系。通过开设植物营养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深化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 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的基本思路
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和拜访国内知名高校中与植物营养专业相关的教师,并依据植物营养学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初步构建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依托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项目和教师在研项目,结合植物营养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开展一系列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重点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
2 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2.1 实验课程安排
在我校植物营养学课程开设40学时理论课基础上,拟增加20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同时在周末开放实验室和培养室,方便学生利用周末完成实验实习环节。此课程依我校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通常安排在相应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研究法等专业基础课学习,为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奠定了一定基础。实验以班为单位,6~8个同学自愿组成实验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员分工合作,先优化设计实施方案,然后共同实施管理,最后获取相关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
2.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主干或灵魂,要求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设计时,教师依据学生兴趣和知识储备以及实验内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个人先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将各自设计方案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在老师指导下优化确定实施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我们课程建设小组初步设计了两种培养方法(土培和水培方法)四个实验项目:作物缺素症观察(水培方法)、作物施肥参数研究(土培方法)、作物根系形态描述(水培方法)、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无损测试技术应用(水培方法和土培方法)。
2.3 实验实施
此阶段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训练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阶段。各小组成员依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布置实验,各组员之间分工合作,依据实验内容和作物生长特点,定期进行管理观测和取样,观察记载和取样要标准化和合理化,室内分析操作要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准确及时,出现问题时,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4 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包括观察指标分析、生化和形态指标分析以及数据整理分析,此过程是加强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譬如做作物缺素症观察中的观察指标分析时,要分析比较各营养元素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等等,生化和形态指标分析时,首先要掌握这些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分析的标准方法,其次准备好这些指标测定的试剂和仪器,数据整理分析是试验成果表达的前提,首先仔细审查试验资料,发现错误设法更正,无法更正的予以剔除,其次通过运用学生掌握和理解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已学专业理论知识总结规律,最后作出合理的结论。
2.5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报告是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总结和反思,撰写模版以规范科技论文为模版,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以及讨论与结论等部分,题目和中文摘要主要锻炼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英文的撰写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一些专业英语及其表达,还有锻炼学生英语写作的意识,前言或引言主要锻炼学生网络信息、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综合概括能力,撰写的重点主要在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与结论这三部分,材料与方法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与结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深化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增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精神,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思维研究能力的主要过程。
2.6 实验考核
考核是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的有效方法,对实验教学改革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⑥植物营养学课程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考核与理论教学考核相分离,单独计入成绩和学分,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学生态度、实验效果、出勤、团队协作精神等;操作技能占20%,包括基本实验的操作规范能力、实验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分析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等;实验报告占50%,主要包括实验观测记载本详细程度、分析测定原始数据完整程度、实验报告规范程度、实验步骤描述完整程度、结果分析合理程度等。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阶段性地进行作业的批阅和反馈,使学生规范有序地进行实验实习,从而保障实验教学良性循环,达到预期目的。⑦
以上是我们在植物营养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并在农业资源利用专业092班进行了示范,该班总共36人,分成4个小组,完成了油菜、菠菜、生菜和小白菜四种蔬菜的缺素症状观察和肥效实验(采用土培方式,盆栽土为新疆北部灰漠土,有机质16.8g/kg、速效氮磷钾分别为68mg/kg、13.8mg/kg、214mg/kg,估算出油菜、菠菜、生菜和小白菜四种蔬菜最佳N、P2O5、K2O的用量分别为26kg/亩、10kg/亩、3kg/亩,26kg/亩、6kg/亩、4kg/亩,25kg/亩、8kg/亩、2.5kg/亩,23kg/亩、7.5kg/亩、3.2kg/亩),撰写了4篇拟投稿文章,示范效果明显。通过教学改革的尝试与示范,笔者深刻体会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知识和科研背景,依据专业和学生特点,不断发展和拓展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土壤学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注释
① 曹爱红,黄其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与设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81-83.
② 尹元萍,汤利,赵平,等.农科院校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4):102-106.
③ 叶优良,王文亮,韩燕来,等.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86,188.
④ 孙霞,盛建东,蒋平安,等.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46-147.
⑤ 郎漫,李平.《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16):47-48.
一、调查工作介绍
调查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农推教指委秘[2007]12号文件提供了五种问卷:招生、培养单位(问卷1,本文没采用);导师和管理人员(问卷2),有25个问题;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问卷3),有37个问题;专业学位已毕业研究生(问卷4),有42个问题;用人单位(问卷5),有14个问题。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18份,有效率90.9%,其中问卷2共发放74份,收回65份;问卷3共发放106份,收回105份;问卷4发放110份,收回103份;问卷5发放60份,收回45份。问卷发放覆盖作物、园艺、植保、养殖、林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机械化等领域的在读和毕业生、管理人员和导师、有关用人单位。本文将几种问卷的相关项目进行归类,相关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调查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等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加以汇总、归纳和整理,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建议,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对在读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
已毕业的农业推广硕士中有28%的人认为合理,62%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24%的人认为合理,66%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对所开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看法”,已毕业人员中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32%和58%,在读人员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25%和69%。这说明目前农业推广课程设置基本适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关于“喜欢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已毕业还是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喜欢案例式和研讨式教学的人占大多数(50%~60%)。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多种方式结合,如研讨和案例结合,启发和自学结合,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关于考核方式,60%~80%的人认为以课程论文、开卷笔试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考核方式为好。
3.对教学内容安排的看法
在本项调查中,调查对象大多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侧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为应多讲授一些案例分析(70%);其次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切身感受(54%),多安排一些前沿理论性课程(40%)和多学科性学术讲座(30%)。这说明,对于来自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应以案例或实践内容为主,同时也要讲一些前沿理论性或多学科交叉性课程,以便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励他们在实践和应用方面的创新。
4.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看法和攻读专业学位的收获
已毕业和在读(已修完课程,进入论文阶段)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拓宽知识为主(70%~80%),其次是能够结合实际工作(50%~60%),认为深化基础的为30%~40%。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是否新颖,已毕业和在读的研究生认识差别较大,这可能因为2006年以前用的旧培养方案没有更多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农推教指委对培养方案统一修订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能体现新颖性,结合生产实际反映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在攻读专业学位收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收获在综合素质提高(70%),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及观念的更新(各60%),其次是创新能力的提高(40%),也有部分人认为拓宽了社会人际网络。
5.关于学位论文和指导教师
已毕业和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以结合工作自选最多(分别占50%和46%),导师指定研究课题的也占40%以上。课题类型多是设计或应用型,其次是研究型的;大多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工作在科技推广与管理部门或科技工作站,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课题研究内容多是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正承担的研究课题进行。在攻读专业学位过程中,最需要导师指导和帮助的环节是论文选题(60%)、研究设计与方法(56%)、论文研究与写作(40%);与导师半月到一个月联系一次的较多。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应用和实践研究,对论文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标准[2]。导师在论文选题针对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等方面给予指导,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起关键作用,已毕业和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这一点的看法基本一致。
6.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可知,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依次是:缺少参考书,不利于自学;课时偏少,内容少;针对性不强,兴趣不高;理论性太强,不易理解;专业跨度大,难听懂;注意力难集中;内容陈旧,不丰富;教师讲课效果不好。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位类型,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体系,只能通过案例研讨等方式实施教学。在授课时间方面,多数人认为一年授课4次,每次15天左右比较合适。由于有的人跨专业报考,就出现了听课吃力的情况;由于没有专职任课教师或教师缺少培训,也影响讲课效果。攻读专业学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80%)、论文工作条件难以保证(50%)、学费和论文经费难以保证(15%)。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人员是在职人员,在单位是业务骨干,这就很难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因此出现学习时间难以保证、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
三、讨论与思考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仅有十余年的时间,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通过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以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但如何使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影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从学校层面讲,影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发展和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教学场地和设备等资源紧张;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组织生源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本科生教育连年扩招,高校的教学资源一般先满足本科生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调查对象对这一点的认识基本一致。从教师层面讲,教师工作负担太重,对学生指导不力;导师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是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研究生导师所指导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较多,各校对研究生等一般都有明确的硬性要求;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来完成学位论文,因此导师倾注的精力相对较多。而对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校对他们一般没有硬性学术方面的规定,师生均认为这类学位对学生要求不高,导师因此投入精力不足,指导不力。从学生层面讲,主要是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另外,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入学前他们的知识基础对本阶段学习的支持力度不够等,也是不利的因素。
2.统一认识,提高质量意识
由于国家不拨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经费,因此,学院在生源发动和培养方面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很容易出现培训化和营利性倾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狠抓质量和培养环节,要做好宣传,让各级管理人员、导师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都清楚专业学位的特点和要求,在质量意识上协调统一。为促进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培养单位和来自农村基层的学员实施补贴;在相关政策上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任职资格、就业资格紧密结合[3];或者将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纳入招生计划,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3.优化生源质量,注重职业背景
目前招生学校和领域扩展较快,生源职业背景弱化[1],加之招生时对考生前置专业没有严格要求,且部分考生学习动机不纯,因此就出现学生“专业跨度大,难以听懂”的现象。鉴于此,应对招生领域和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论证,对报考人员的职业背景和前置专业提出严格要求。招生学校要重视对考生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核,录取学有专长、有学习愿望和潜力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管理一线人员,培养与行业、职业相对应的应用人才。
4.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巩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反映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要有新颖性和系统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毕业离校时间较长,从事的职业不一,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对课程内容和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求比较高,但现在却是教学过程中缺乏专用教材和专职教师。因此要重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选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也可以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的高管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
【论文关键词】土地积零为整;背景;措施;成效;云南石屏;坝心镇新海资村
新海资村位于坝心镇西南部,距坝心镇政府所在地9 km,海拔1 440 m。最高气温39.5 ℃,年平均20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23 mm。距鸡石路、323国道线3 km。新海资村现有农户325户,人口1 215人,居住着汉、傣、彝等民族。该村土地肥沃,全村土地面积66.85 hm2,人均耕地0.067 hm2,林地300 hm2,主要种植水稻、大枇杷、杨梅等。2007年,人均纯收入1 556元。
1土地积零为整的背景
新海资村实行的曾经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但随着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的需要,一家20多块田地的生产模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由于水利设施、田间交通条件较差,全村土地按自然条件分为水田、干田、旱地等3个级别,集体根据田块的自然条件把田、地分为12个片区,采取抽签的方式分田地,造成很多困难。一是一户人家至少有20块田,田地过于零星分散,增加投入,不便于管理,农户间容易产生矛盾,影响村内和谐。二是水利设施、交通闭塞,致使农田耕作困难,延误种植节令,农作物得不到良好的生长,生产效益低下。三是田地分散较大,不能合理利用,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不利于规模化经营投资,不利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四是原二轮土地承包时,集体的田地全部承包给农户,集体没有预留机动田地,集体没有经济收入,致使公益事业建设没有经费保证[1]。
2措施
2.1创新思想,更新观念
在种种困难条件下,新海资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村委会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集中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根据中央关于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期30年不变的政策,在农户土地承包面积不变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积零为整”的新观念、新思路,从大处着眼,从大局出发,从根本上解决田地过于分散、无法经营的问题[2]。
2.2领导重视,组织坚强
在新海资村提出积零为整的土地承包新思想后,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组织成立由镇长任主任,副镇长、村总支书记任副主任,小组长、村民代表和部分群众为成员的积零为整的土地承包工作办事机构,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体系,为推动积零为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3宣传先行,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调整氛围
在积零为整的宣传工作中,新海资村充分利用广播、墙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在全村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发动,营造出浓厚的积零为整土地调整氛围。短短1个月中,该村召开积零为整土地调整工作部署会议共6次、村民大会24次,板报宣传16期,宣传标语56条幅,通过大量的工作,积零为整土地调整工作已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使广大农民意识到积零为整是生产的大事,为积零为整土地调整工作夯实了群众基础。
2.4坚持六个原则,规范有序推进积零为整土地调整
一是坚持“一事一议”群众自愿的原则;二是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原则,稳妥推进土地积零为整土地调整工作;三是坚持各户积零为整土地调整后的土地总面积与原二轮土地承包总面积不变动的原则;四是坚持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原则;五是坚持一切从当地客观实际出发,从农民需要出发,不搞行政命令、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六是坚持集体预留机动地不超过5%的原则[2-3]。在坚持以上6个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村民大会、举手表决的方式,把土地分为好、中、差3个级别,按田块的上下顺序抽签丈量,保持各户第二轮土地承办面积不变动,集体机动地预留3.33 hm2,稳妥推进土地积零为整土地调整工作。
2.5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权益
认真落实农村土地二轮延包30年不变政策,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集合的双重经营责任制。全村共积零为整调整56.67 hm2土地,2006年下半年,新海资村率先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2007年全村基本完成了积零为整后新土地面积、四至界线等调查摸底和信息数据录入核实工作,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基本权益,让农民群众长期拥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2.6实施多措并举,巩固调整成果
一是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生产条件,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30万元,兴建了蓄水量55万m3的红塘子大坝塘,贯通南北的灌溉沟3 452 m,全面改善生产条件。二是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全村规模化种植生态、安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大枇杷、杨梅,大枇杷种植面积达到89.33 hm2,杨梅种植面积达到272 hm2,全面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三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成立枇杷专业协会,为农户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成员,牵动生产发展,通过专业协会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协会联合体,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4]。在没有协会时,各农户为自己个人利益,枇杷销售价格相互压低价,导致枇杷增产,农户减收,经销商得利;通过协会统一销售价格以后,农户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目前全村农民专业合作协会组织成员达到200户。
3取得的成效
新海资村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采取积零为整的土地调整方式,提高了农业土地的利用率,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于2005年8—11月完成该村土地积零为整工作,主要坚持原二轮土地承包总面积不变动的原则,积零为整,把每户20多块土地调整为每户1~2块。到2008年已初步取得土地规模经营实效,规划种植了26.67 hm2水稻、89.33 hm2大枇杷、272.00 hm2杨梅,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生活状况大有改善,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850元增加至现在的1 556元。
4结语
在集零为整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也存在着不足:一是个别群众在涉及私人利益时,不能以大局为重;二是个别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处于被动,抱有观望思想。因此,应克服工作中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村在集零为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地,现代农业
农业是安民心、安天下的产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和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基地,为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也是一个世界潮流。从各国的实践看,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如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而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以色列,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这启示我们,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二、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及总体思路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长期滞后,发展现代农业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1 0多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也降低了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其次是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比如,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科技论文。第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许多农业设施陈旧、老化。第四是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五是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劳动力流动市场不完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劳动力转移缓慢,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总的思路是:必须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三、茌平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稳定粮棉生产,全面推进枣乡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乡镇特色产业,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菌菜、畜牧、林果、水产、桑蚕等五大主导产业,先后被林业部确定为“大枣生产基地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园铃大枣之乡”。
我县的农业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科技论文。我县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许多有利条件:一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雨热共期、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二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三是农业经济具有较好基础,我县广大干部群众长期以来积累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五是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目前,全县形成铝加工、密度板、味精、纺织、制药等五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六是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优越。我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国道105、省道804、济聊馆高速公路、济邯铁路纵通中部,区位优势明显;东接济南,西靠聊城,外部发展环境优越。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区域经济要强大,首先是县域经济要强壮。而现代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按照县委、县政府到2011年“跨入全国百强县”的奋斗目标和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构筑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我县在致力“工业强县”的同时,农业工作重点首先是打造传统产业园铃大枣。科技论文。其次应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以农户经营为基础,有一定规模、有各乡镇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上。第三需要政府在农业基地开发、技术培训、标准化指导、无公害认证的方面加大投入。第四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开发特色基地、品牌基地。
(二)构筑农产品加工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重视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设立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促其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加快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切实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检体系,大力培育农产品名优品牌。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投入,保障农业基础地位。针对我县农业基础脆弱、比较效益低的现状,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实施倾斜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投资和支持,确保拨出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农村户用沼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引导促成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格局。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视农村教育,保证农村正常的教育经费,保证适龄儿童的正常入学。二是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培育新型农民。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3、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多争取国家、省部级资金。
4、发挥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带动作用。
现代农业基地的要求是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基地,培植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是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利民.浅谈现代农业基地的规划与实施[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02):29,106
2.张国秀,张秋玲,林俊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山东农业产业新体系[J].吉林农业,2010,(06).
关键词:地学基础;课程改革;农业院校
地学基础是农业院校生态环境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地貌学基本原理及两者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由地质地貌因素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范围较广,且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地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1 地学基础课程的性质
地学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必备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如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区域土壤、土地利用规划学、城乡规划、水土保持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地学基础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该课程重点地介绍了地球基本特性、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形成及特征,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及相应的沉积物和地貌、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末有的生产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要向地球作更多的索取,然而人类如稍有处置不当,就会招致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只有当人类都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才能与地球和谐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牢固掌握地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建立正确的时间、空间观念。为理解土壤性状与环境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并顺利开展土壤、土地、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2 地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过程中不易掌握。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了解课程的特点,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因此,通过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更它有利于拓宽和更新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应是针对目前环境问题的热点,总结国内外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实践性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更多知识传达给学生。
3 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3.1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改革本质是课程内容的改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科学的新理论、新发现不断涌现。因此,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地加以更新与调整。
(1)教学内容应与实践紧密结合
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强,故在理论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将理论融于实践的模式,即:去培养学生的微观-宏观的思维上的转变,如室内讲解各种地貌时,可列举周边的实地地貌及利用状况,便于学生的理解与立体思维的培养。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尽量多讲述与专业有关的地质问题,把地质地貌与专业密切地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如讲到三大岩石的时候,除介绍其各自的结构、构造及成因外,结合实例分析其风化后形成不同土壤,可供相应的作物生长,同时还可以提出为提高农作物产量需要给土壤补充某些特定微量元素和岩石肥料而进行的土壤改良措施,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耕地的质量。讲到地质构造内容时,可结合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就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农业区域合理布局、农村城镇建设布局等方面的实例融入到课堂中。
(2)教学内容及时更新
该课程教学中,相关内容随着专业课程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当今社会,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作为专业基础课,相对于专业课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应该与专业的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广泛捕捉新技术、新知识信息,加速知识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造就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
(3)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相关科研项目
因本课程属于生态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以服务于农业院校专业课作为自身的特色,结合我院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发展的优势,将老师的与之相关纵、横项科研实例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2 改革教学方法
学习和思考是相互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一个过程。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内容分为讲授内容(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自学内容(描述性内容、有关假说),教师重点讲述必讲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自学内容。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引发其好奇心,然后激发其挑战欲。如在涉及到地质构造内容时,应结合到“风水”与旅游景点方面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学基础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立体思维,具体过程为:具体的思维方式是将复杂的地质现象(问题)简单化,将特殊的地质现象(问题)典型化,将一般的地质现象(问题)规律化等。同时,应引导学生课堂教学的思维从微观向宏观转变,而实习时则需从宏观向微观转变,提高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我们将矿物、岩石实验与讲课同步进行,将一部分讲课内容转移到实习中,避免了不接触标本实物单纯讲课的枯燥,有利于学生掌握。一直坚持对矿物、岩石在实验课上单独测试,效果很好。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杜绝死记硬背。
3.3 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它是师生互动的工具。合理地使用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解决学时少的问题,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知识的传递。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课程一直坚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与实物标本、模型、录像片和其他手段相配合的方法,对学生尽量做到直观形象,使其能够消化理解。
此外,还适当采用一些教学模具,如利用滑坡体的教学模具来讲解滑坡的基本要素,同时借助Flas模拟滑坡的滑动过程,使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上述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可节省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3.4 强化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加深认识和理解课堂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室内实验,通过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来认识常见的造岩矿物,如:石英、长石、辉石、角闪石、方解石、石膏、云母、滑石等;通过矿物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三大类岩石,如:泥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和大理岩等。为了便于学生对实体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特将相关标本以陈列的方式,布设于实验室内,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开放。
但室内实验还不能满足学生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因此,增设了野外地质实习,在教学内容上,视实习区域为旅游景点,去品味地质地貌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岩石的观测,流水地貌、崩塌及重力地貌,以及断层、褶皱、倾斜岩层地貌及逆地形、冰川地貌、新构造运动的轨迹等一般的地质现象等。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加深理解生态环境类专业与地质的关系,熟悉相关专业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巩固了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感性认识。例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结合上述观测内容,分析不同地质特征条件下,不同区域的在农田、居民点及各种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则通过实习,分析不同地质特征条件下,农业资源的利用状况。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相应问题。使学生逐渐明确观察目的后,鼓励学生自己观察周边的地质地貌现象,变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野外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和耳勤。
3.5 优化考核制度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态度,适当对所学知识进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进行考试改革。我校地学基础课程考试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课程小论文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虑到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大了实验成绩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的比重,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既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成果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避免死记硬背的知识,适当加大综合分析题比重,重点考查学生的灵活性及综合素质。
经过几年的教改探索和实践,该课程的教学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要求的的教学理念,去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教学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理解上的偏差,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则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立体思维的基础。
总之,地学基础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农业院校的特色和生态环境类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世策.深入研究启发式教学科学地进行课程改革[J].观点与视点,2006.16-18
[2]夏玉成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10-112,152
[3]梁仕华,李子生,刘勇健 工程地质学教学方式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S):56-57
[4]刘莹,王勐 工程地质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27-128
论文摘要介绍了辽宁省主要多熟种植模式,指出了这些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全年≥10℃活动积温2700~3700℃,无霜期125~210d,年降水量350~1200mm,是典型的一季作物有余、两季不足区。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缩减,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2300m2下降到目前的1000m2,土地的承载力严重低于人口需求。充分利用农业气象资源,发展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要多熟种植模式
在长期实践中,辽宁省逐渐形成了多种间、套、复种模式。主要有粮粮间套复种、粮菜复种、粮经饲复种、菜菜复种、两鲜复种、林草间作等,这些多熟种植模式有的侧重于高产高效,有的侧重于用地养地结合,有的侧重于粮经饲平衡发展,各有特色。
1.1玉米套种马铃薯
玉米、马铃薯种植形式为100cm∶100cm。马铃薯于4月上旬栽植,2行玉米播在马铃薯畦间的100cm上,于5月上旬播种,株距18cm,与马铃薯穴错开,密度5.5万株/hm2。马铃薯产量15~20t/hm2,玉米产量约12t/hm2。
1.2玉米间套种小麦或紫花苜蓿
玉米和小麦的畦带比为120cm∶80cm,玉米应选择紧凑型品种如掖单13、锦玉2号等,小麦品种可选择高产优质的辽春10号。玉米密度一般为4.95万株/hm2,小麦保苗600万株/hm2。玉米产量可达到7879.5kg/hm2,小麦产量可达到3439.5kg/hm2。玉米和紫花苜蓿的种植比例为3∶3,玉米的行距为50cm,密度一般为4.20~4.95万株/hm2,紫花苜蓿的行距为25cm。玉米产量可达到8503.5kg/hm2,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33.67t/hm2。
1.3小麦复种大豆、向日葵、红小豆、谷子
葫芦岛市无霜期160d左右,近年来该地区利用麦茬复种大豆、红小豆、向日葵、谷子和各种蔬菜等搭配组合,取得较好效益。春麦选择辽春17,3月20日播种,7月7日收获,产量为3750kg/hm2。后茬大豆7月8日播种,10月8日收获,产量为2550kg/hm2。后茬向日葵品种选用辽嗑杂1号,7月9日播种,10月11日收获,产量为2340kg/hm2。后茬红小豆品种选用辽红小豆,7月8日播种,10月10日收获,产量为2482.5kg/hm2。后茬谷子7月10日播种,10月15日收获,产籽实5250kg/hm2,产草3150kg/hm2。
1.4鲜大豆复种鲜玉米
该技术主要在大中城市近郊地区较多。大豆选择早熟、荚多、绿荚、高产的优良品种,于4月5日前播种,保苗15~20万株/hm2,6月5日前后采收,可产鲜大豆15t/hm2。鲜大豆收后及时将豆秧切断翻耕,抢播下茬玉米,玉米播种密度为4.50~5.25万株/hm2,9月上中旬采收鲜玉米,青玉米秸秆可做优质饲料。
1.5大豆套大蒜
该形式主要以铁岭、新民市和台安县为主。大蒜于3月10~15日栽植,垄距为60cm,株距5.0~5.5cm,于7月中旬收获,平均产量为11.35t/hm2。大豆于5月20日在蒜沟里种植,于9月末收,大豆平均产量2531kg/hm2。
1.6秋菠菜、春番茄、秋黄瓜一地三收
秋菠菜一般选择日本大叶、菠杂10号等抗寒性好、产量高、秋播越冬安全等品种,播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越冬的菠菜翌年3月中旬返青,4月上旬前收获,一般产量为60~75t/hm2。番茄一般于2月末至3月初在温室内育苗,终霜过后5月5日前后定植,6月中旬左右成熟收获,一般产量可达75~90t/hm2。番茄拉秧前1个月左右开始育黄瓜苗,7月15日左右定植,定植1个月开始采收,直到初霜期生产结束为止。
1.7瓜葵间套复种大豆
种植带宽200cm,其中西瓜垄67cm,供瓜藤生长的平畦宽133cm。西瓜5月初催芽播种,保苗7500株/hm2,7月上旬成熟上市。向日葵于6月下旬播种在西瓜株间,每穴1株,10月成熟,7月上中旬西瓜收获后播种夏大豆,播种量225kg/hm2,10月上旬收获。
1.8鲜玉米复种青贮玉米
鲜食玉米于4月15日覆膜播种,密度为5.336万株/hm2,7月15日收获。鲜食玉米收获后尽早播种青贮玉米,选择郑单958等生育期适中的品种为宜,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初霜来临前收获,可产玉米鲜秸秆70.9t/hm2。
1.9南果梨或大扁杏与花生间作
南果梨或大扁杏的林下空隙地种植花生,花生密度为11.25~12.75万穴/hm2。试验表明,在保证南果梨和大扁杏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收获花生3100.5~3499.5kg/hm2。
1.10速生杨与大豆或紫花苜蓿间作
速生杨采用条带种植,行株距为4.0m×1.5m,在条带中间种大豆和紫花苜蓿,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试验表明,间作的大豆产量为3229.5kg/hm2,紫花苜蓿鲜草产量为44.05t/hm2。
1.11葡萄与聚合草/白三叶间作
葡萄架间隙之间种植耐阴作物聚合草或白三叶,既能收获一定量的青饲料,同时聚合草或白三叶还能起到涵养水分、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聚合草垄作,行距60cm,穴距30~40cm,栽4.5万穴/hm2左右。每年收3~4茬,鲜草产量为75t/hm2。白三叶散播,用种30~45kg/hm2,鲜草产量为15t/hm2。
2存在的问题
2.1一些多熟种植模式资源消耗大,技术复杂,推广规模小
传统的多熟制主要是一种劳动集约型农作制度,一些复种模式作业工序繁琐,消耗劳力过多,技术比较复杂。这样的多熟模式仅局限于个别地区或个别农户使用,其发展前景有限。亟需研究开发省工省力型多熟种植模式,在不降低或少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未来多熟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
2.2下茬气候资源紧张,复种能否成功没有保障
正常年份一个地区的农业三线温度和霜降等气象因素是稳定的,但年际之间也是有差异的,一旦气候异常,如霜降提前或秋季低温等,复播以籽粒为收获目标的作物就有可能不能正常成熟,甚至颗粒无收。
2.3复播作物市场需求波动大
由于长期以来一些区域复种作物种类单一,复种面积加大后,秋季上市时供大于求,没有市场。特别是像大白菜等蔬菜不易贮存,一旦卖不出去,很难有效益。辽宁前几年就曾发生过秋白菜冬天冻在地里白给没人要的惨剧。转2.4复种效益低
一些地区习惯复种荞麦、糜子之类的小杂粮,这些小杂粮虽然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市场需求也不错,但复播产量较低,一般产量不到1500kg/hm2,农民种植的这些作物最好的收入也只有约1500元/hm2,有的去掉成本后根本就不挣钱,这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5复种模式单一
传统的多熟种植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中心,只考虑收获果实,而没有和畜牧业结合起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短缺已经成为农区发展养殖的瓶颈问题。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应该把复播饲料作物放在重要位置上来,从单粮食型向粮经饲菜综合型发展,这也是现代多熟制发展的一种趋势。
2.6没有建立完整的多熟制技术体系
多数试验研究要么注重简单的栽培技术,要么只比较不同复种模式的效益,缺少作物和品种搭配、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复种作物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所以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多熟制技术体系,致使一些好的多熟种植技术因某一环节的纰漏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比如,复播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丰富、栽培管理容易、机械化程度高,是农区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市场需求非常大,新疆、内蒙一些地区的推广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但目前它在复播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固然有前些年养殖业不发达、市场需求小的原因,但目前制约复播青贮玉米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技术积累不足。
3发展对策
3.1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复种模式
每种多熟种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麦后复种大葱、芸豆等蔬菜经济效益高,但栽培技术性较强,除要求一定的光热资源外,还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条件,且年际间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复种大豆、油用型向日葵、粒用玉米等以籽粒为收获目的的作物,往往因为生长季热量不足而不能正常成熟,加之秋季低温、早霜等气象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生产风险很大。复种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青贮玉米、草高粱等饲料作物,其产量高,收获时间弹性大,营养生长期间对低温、干旱等逆境的抗性强,因而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复播饲料作物既有利于解决当前轮牧、禁牧形势下饲草短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又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种有益尝试,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林下间作花生等矮杆经济作物或紫花苜蓿、三叶草等优质牧草,在不影响林果树生长的情况下,获得额外收入,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一种复种模式能否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它包括热量条件、水分条件、社会对其农产品的需求及经济效益等,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每种多熟种植模式特点,合理选择适合本区的种植模式。
3.2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深化辽宁多熟种植,完善多熟制技术体系
辽宁地区多熟种植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光热资源不足。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抢种抢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选用早熟品种;利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种子包衣,提高抗病性,提早出苗;采用机械地膜覆盖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实施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其他以促早熟为核心的多熟栽培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多熟种植的顺利进行。
3.3加大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研究力度
在资源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高产、优质、高效逐渐成为现代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的主要目标。省工省力,粮经饲多元结合,高收益型和高产型,即多元化、高效化及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农艺与农机结合注意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加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研究力度,从而使多熟种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4参考文献
[1]陈阜,梁志杰.多熟制的发展前景[J].世界农业,1997(6):18-20.
[2]闫春风,吴禹,安颖蔚.辽宁立体农业生产模式研究[J].杂粮作物,2002,22(4):229-232.
[3]李秀华,曾艳君.辽宁省主要复种模式及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24-27.
[4]金亚菊,张华星.辽西葫芦岛市两茬复种栽培摸式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06(9):24.
关键词:反规划 城市生态空间 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11-0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不明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使大地肌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摧残。目前,在城市的发展中,大多沿用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注重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种方法存在的严重弊端就是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同时,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闲置,实际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城市空间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即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能够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生态景观格局,从而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空间。
2 “反规划”理论概要
“反规划”理论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它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相对于以牺牲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途径而言,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论的核心在于遵循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规划程序上实施逆向规划,强调城市发展必须以生态基础设施为基础,即至区域和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试讲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旱涝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乡土文化保护、游憩与审美体验等整合在一起的关键性的网络状的土地空间格局。“反规划”是对传统规划发放的一种逆向思维过程,即变“城市与环境”至“图与底”的关系为“底与图”的关系,以环境为图,以城市为底,即城市规划与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3 “反规划”理论在城市生态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3.1 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城市生态空间建构的目标
现行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上侧重于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两个方面,以实现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优先保障经济利益大且见效快的建设用地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目标比较单一。同时,由于建设用地的利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不周全,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负向性的外部影响,且影响具有滞后性和潜在性的特征,缺乏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长远考虑。这种单一的规划目标必然会导致生态社会等其他效益的损失,将“反规划”理念引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现行规划的基础上,立足于非建设用地规划,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规划要素,注重对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考虑及生态过程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和规划。在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时,强调对不同的时空中土地利用及覆盖的变化研究,将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作为重要的目标和原则,确立以经济、社会、生态为核心的多目标模式,实现在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使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得以可持续发展。
3.2 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反规划”理论认为,生态安全格局强调生态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在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时应该做到:(1)对城市空间的自然、生物及人文资源特征进行分析。城市空间的自然资源分析着重在降水径流、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生物资源的分析侧重通过分析生物适宜的栖息环境着手,通过探讨生物生存、觅食、迁徙的自然过程,在把握各类动物习性、空间运动规律和选择栖息地的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潜在的生物栖息地格局。人文资源的分析主要是对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扩张及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的研究和评价。(2)对城市土地的生态过程的适宜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指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分成若干个相对等级,以阐明采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土地在各种利用方式下的质量和价值大小。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包括对水土流失的敏感性、生物环境的敏感性等。(3)对城市空间的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土地生态功能分区归根结底是为规划和管理服务,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城市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并综合分析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要素相似性和分异性特征,划分不同生态功功能区。它揭示了城市各生态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优劣势和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向以及生态整治的方向和途径,可为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城市空间中山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城市绿地系统的完善、城郊防护林系统和城市绿地系统的结合等问题。同时,应尽量把城市的农田、城市规划内部的开场空间等要素纳入生态安全格局,用以促进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3.3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设用地
近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主要源于城市化、工业化对土地的需求,建设用地的规划主要通过预测人口总规模以及各类建设在规划期限内的用地需求,在根据国家的相关的建设用地标准,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在整体布局上,偏重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指导方向。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过度规划和开发,导致城市生态空间的严重畸形发展。依据“反规划”理论,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等应该首先在城市的整体空间平台上展开,以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结合城市本身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的安全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依据对城市生态空间状态的合理分析,设定合理的、多层次等级的生态基础设施标准,充分分析在不同的生态基础设施水平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受到生态基础设施、基本农田、道路、水系、现有建成区和坡度阻力因子的影响程度,从而形成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发展格局,在宏观尺度上协调了城市扩展与自然、生物、人文等生态景观过程的相互制约关系,达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的目的,实现了城镇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 王雷,李旺君.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1.
【关键词】粮食安全;中低产田改造;保障机制
一、引言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的20-30年中,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粮食供给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实现粮食安全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耕地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而且耕地质量偏低,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详查数据,1996-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30039.2千hm2(19.51亿亩)减少到121715.9千hm2(18.26亿亩),净减少8323.3千hm2(1.25亿亩),年均减少693.6千hm2。而且,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大约2/3是中低产田。①主要分布在华南区、成都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和甘新区。在这些中低产田中,有些宜于改造,有些改造的难度大、成本高。1988~2007年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3193.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3491.97万hm2,②项目区粮食单产平均提高1500~2250公斤/hm2。如果能将现有0.82亿hm2中低产田的1/2(即0.41亿hm2)加以改造,按每公顷增产1500公斤计算,即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粮食产量615亿公斤,可完全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因此,中低产田既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又是粮食增产潜力的希望所在。在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前提下,依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来确保粮食安全的可能性不大,而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粮食单产,将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与形成原因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低产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不少调研成果,汇总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虽然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和标准所得到的我国中低产田的数量有一定差异,但中低产田所占的比重均在65%以上,由此可以得出我国中低产田面积比重偏大的共同结论。并且,依据主要障碍因子,可将我国的中低产田划分为6种类型[2],其面积和比例见表2。
资料来源:转引自李晶宜.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11-15。
我国中低产田的形成多是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有以下成因。
1、土壤本身质地的限制,土地生产力低下。在我国现有耕地中,由于土壤耕层浅薄,有机质含量少,缺乏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锌、钼、锰和硼等微量元素,同时还受到冷、烂、锈、酸、粘、瘦、砂、薄、板、水土流失、坡度陡等因素制约,使得我国绝大多数耕地属于中下等肥力。从坡度等级看,0-15度的耕地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④同时我国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一般较低,水田土壤大多在1%~3%,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水田更低;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全氮都在0.2%以下,有20多个省(区)有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磷;广东、广西、江西、海南等南方省(区)有75%以上的耕地缺钾。
2、用地与养地脱节,土地投入不足。为了提高产量和短期利益,我国农村在土地耕作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根统计,1978年我国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为884万吨,而目前每年大约需要5460万吨,增加了6.18倍。同时化肥品种单一,施肥方法也不科学,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严重,土壤养分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状态。与此同时,由于种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加剧了地力的消耗,耕地得不到休养生息。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目前在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在减少、质量在下降,也是导致对土地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农业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浪费严重,农田有效灌溉系数低。我国是世界上13个水资源高度贫乏的国家之一,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年,平均每年因旱受灾耕地面积达3亿多亩,粮食减产300亿公斤左右。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地多水少,其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39%,水资源量仅占7.7%。[3]此外,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尽管从1996年以来,我国通过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建成了一大批节水灌溉工程,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9.05亿亩,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4],但与发达国家0.70-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4、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不力,耕地质量破坏严重。我国的农业耕垦历史悠久,大部分地区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的2004至2008年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仅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hm2,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⑤由此造成我国局部地区土壤水蚀、风蚀严重,耕地质量大幅下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流失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按照现在的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殆尽,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增加一倍。[5]
三、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现实困境
1988年以来,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我国进行了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改造。20多年来,共改造中低产田3491.97万h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943743.25万公斤,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200元左右且增长较快。中低产田改造为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改造利用的难点仍然很多,依然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粮食生产。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强化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虽然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新时期中低产田改造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严重水旱灾害,暴露出我国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巨大隐患。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骨干工程大多建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带病运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灌溉用水的生产效率低与农田水利设施差、农业用水方式落后和用水管理薄弱密切相关。大水漫灌的方式普遍存在,水库、渠、沟、井等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不少水利工程不配套,“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2、权责利不明确,中低产田改造投入和管理主体缺位
第一,中央和地方的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也没有形成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一方面,从财力方面看,多数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工业不发达,财力不足,无力投资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另一方面,从事权方面看,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一般缺乏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的体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和粮食生产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改造中低产田是作为一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子项目组织实施,其直接管理及监督机构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但中低产田改造的资金来源却是按照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农民出工的“三结合”模式进行的。投入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中低产田改造组织实施困难,甚至会出现诸如资金不到位、相互推诿、欺骗等现象。
第三,当前在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某些领域试图引入市场机制,即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农民组合”新的投入机制,其目的是着重强调社会组织和农户的投入主体作用,弱化政府功能。事实上此项改革并没有带来预期效果。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为例,竞争机制的引入反而带来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利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难度大、市场化改革引起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对抗及个体化农户与已有的大中型水利设施之间缺乏衔接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模式可以概括为利润或者是收益最大化。如果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选择,经济人将会选择给自已带来更高收益的投资方案[6]。而目前我国市场化改革后的情况是:一是我国农村虽然实行了市场化的方式供给农田水利设施,但没有完善的所有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保障,使得私人不愿意提供农田水利设施;二是已经形成的资产或具有资产特性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清,职责不明,影响了群众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农地碎耕既制约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服务规模经济的实现,也增加了农户个体提供农田水利设施和抽水的成本,导致私人不愿意提供农田水利设施。所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不代表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完全退出。
3、中低产田改造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
中低产田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耗资巨大。目前,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关键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机制。从理论上讲,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农村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本应是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主体,但因耗资巨大,由农村集体投资非常有限;由于农民收入偏低,既没有投资能力,也缺乏投资积极性;如果完全依靠财政投入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既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因为政府不是土地经营成果的受益者),而且财政也承担不起。在我国现有中低产田改造的“三结合”模式中,往往由于地方(主要是县、乡)财力不足,中低产田改造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实际上,自1980年代以来,农村集体组织对土地改造的投资急剧下降,而在粮食主产区这类投资已基本上停止。这种情况使中低产田改造以至于农业综合开发陷入了两难境地,也使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加严峻。现实中,在我国“三结合”的中低产田改造模式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仍然是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资金来源。
4、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民投工投劳参与中低产田改造的难度大
长期以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子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主要是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受益村内的群众投工投劳进行项目建设。这种方式既增加了投入来源,也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然而,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日益呈现“空心化”趋势。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大多是在非农产业中没有就业竞争力的老年农民,这既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大隐患,又让农户筹资筹劳参与中低产田改造的难度日益增大。
四、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保障机制构建
(1)建立健全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机制
前已述及,目前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改造的难点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机制。本文认为,较符合实际的办法:一是根据中低产田改造的不同内容分类实施,即农田共用的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等)可由财政投资、农民投工抽劳来共同解决;而土地整治(如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可由财政给予少量补贴、以土地经营者投入为主来解决。而且,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推进,应鼓励形成土地经营者投入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中低产田改造投入机制。二是在中低产田改造中,可以按照“统筹使用”原则,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平台,将与中低产田改造密切相关的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农业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家林业局防护林工程及生态建设等中央农口项目资金,统筹规划,集中使用。
(2)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环节。从目前来看,资金短缺又是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最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及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及社会组织资金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占国家基建总投资的比重。具体做法是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合理的投资分担机制和不同级次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配比机制,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充分调动农民投工抽劳的积极性。二是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各级财政按照经济增长速度,逐年调整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预算,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三是引入市场化机制,广开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农民投资投劳、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当然,在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同时,政府在一定领域还必须发挥作用,如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市场机制良好的运转。
(3)提高农民对农地投入的积极性
目前农民对农地投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农民收入较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地改造;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民不愿意较多投工投劳;第三,农地产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导致农民缺少农地经营热情。因此要提高农民对农地投入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明晰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界定,以强化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同时要开辟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并逐步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二是政府对农户中低产田改造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的扶持,通过示范效应让农户能切实感受中低产田改造带来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农户投资改造中低产田的积极性。三是坚定执行粮价保护政策,稳定粮食价格,逐步形成粮价稳步、合理上涨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是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和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关键措施。
(4)依靠农业科技提升中低产田改造效率和成效
耕地生产水平受自然环境条件、人为因素及土壤本身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耕地生产率,就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我国,中低产田的治理主要涉及改土培肥、改善耕地及其周围的环境条件、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利用农业技术与水利工程措施相配套,改造中低产田的力度和改造效益将会更好。所以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共同成为我国改造中低产田的关键环节,缺一不可。所以,除了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外,还要重视农业科技、农业教育投资,强化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使科学技术对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增产发挥更大效应。
注释:
①根据2009年12月国土资源部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我国中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依然达到了67.35%,其中中等地占50.64%,低等地占16.71%,按我国现有18.26亿亩耕地计算,中低产田共有12.30亿亩(0.82亿hm2)。
②数据来源于财政部网站农业综合开发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情况表(1988~2007)。
③潜力产出率法是“耕地潜力产出率划分法”的简称,它是根据耕地现实产出水平与其最大生产潜力之比值的大小来划分高、中、低产田的方法,即把潜力产出率高于一定数值的耕地划归为高产田,低于一定数值的耕地划归为低产田,处于两数值之间的耕地划归为中产田。
④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
⑤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9年11月17日。
参考文献:
[1]林鹏生.我国中低产田分布及增产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6.
[2]李晶宜.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11-15.
[3]李远华,倪文.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7):1-4.
[4]我国有效灌溉面积超9亿亩[N].科技日报,2011-11-21.
[5]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N].法制日报,2010-8-24.
[6]唐忠,李众敏.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34-40.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17)和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变化与安全保障研究”的支持。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