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元智能理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要想合理地应用多元化智能,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来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新课改中,因材施教的观念已深深地印入教师们的心中,所以,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每个学生之间的性格与其智能高低是不可能相同的,作为传授者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当教师做到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教学,肯定可排除学生间因智能高低所产生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做一名小记者”的口语课时,教师就可组织一次真实的采访活动。教师可通过平时对学生特点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分组,并且布置不同的任务给每一个小组去完成。在任务中可细分出录音、摄影、笔录等小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间有自己单独任务的同时还要互相帮助才能完成。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也更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成长。
2.多元智能理论的多样性
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单一式的教学方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初中语文教师已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路根深蒂固,因而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现象也不少见。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思路的单一化,而且会渐渐地让其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进而让多元化智能难以实行。在语文教育改革中,就有人提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喜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底蕴。其中还特别强调,教师应正确地指引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应用和理解,让其在生活中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汉字阅读能力等。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与爱好,进而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的特长智能都能最大程度地发展。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让学生对其中的场景、对话进行演示,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故事叙述等能力。丰富学生对语文的感悟与兴趣,让学生从根本上喜欢上语文课。
3.多元智能理论的特殊性
初中生是一群正处在思想活跃期的孩子,所以,如果在初中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及时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忽略学生间的智能不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那么将会造成学生出现明显的差距,其个人特长优势也都得不到表现与发展。而多元理论则明确地表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及时地发现和体现出学生间的特别之处。这一理论的诞生,使教师在教学中能不断地反思,也让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从而挖掘出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让其能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成才发挥,这样才有利于推进多元化理论的前进。如在学习《窗》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表演,让平时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写出另一种结局,喜爱表演的同学负责剧本演出。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4.结束语
1.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校中的多数学生对乒乓球课程存在比较浓厚的兴趣,然而因学生受到不同体育环境和身体素质水平等影响,乒乓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高校乒乓球课长期受到竞技体育、应试教育等影响,多数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统一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乒乓球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不够合理,在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等方面做得不够全面,结果导致学生有的“吃不饱”,有的“消化不了”等局面,教学内容单一化已严重影响到乒乓球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当前高校的乒乓球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即教师在上面做示范,学生在下面模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几乎是机械学习,不需要动脑筋思考。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不少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地束缚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乒乓球教学手段也极其简陋,除了乒乓球桌、球网外,再无其他诸如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施。长此以往,学生疲于看示范、反复练习,感受不到乒乓球运动带来的乐趣,最后就会对乒乓球的学习丧失兴趣。
3.评价方式片面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以运动技能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依然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主要方法,究其原因,有些教师往往把体育课程目标中倡导的“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理解为“技术动作水平的全优发展”,致使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总是定格在与遗传因素关系较高的体能指标或强化在固定式运动技术动作的考核标准上。目前乒乓球课程的教学评价仍然采用的是以运动技能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缺少对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因素和技术提高幅度的考虑,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个体经过一学期学习后的进步状况,无法给予学生准确公平的成绩。
二、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谈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
1.促使高校乒乓球教学内容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的智能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这就启示我们要拓展学生的各种智力潜能,就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此,高校乒乓球教师要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后,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即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教学内容分层次化:(1)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把推挡和攻球作为其主学内容,因为推挡和攻球是学打乒乓球的入门技术,是初学者必学的内容。如果这些学生熟练、正确地掌方向专业研究,研究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动态,掌握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使高职计算机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调整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知识更新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时俱进,适应企业的最新要求。仍以程序设计为例,要注重课程的实际应用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输入和操作,还要使学生掌握程序编写的规范、掌握阅读和编写程序的方法,并要求学生熟悉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并掌握程序的修改和程序的调试。只有这样,学生在就业之后才能够真正具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此外,高职学校还要开展综合技能和素质的教学,例如维护管理经验、安全性措施、文档规范、国家标准、计算机职业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管理技巧、团队合作能力、市场观念和开拓精神。
3.提高实训课的比重和质量,采购新型的应用软件和硬件高职院校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实训课的比重,并尽量提高实训课的质量。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外聘专业的、优秀的计算机职业从业者来担任实训课的外聘教师,不仅有利于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够提高实训课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实训课上针对计算机行业对从业者的具体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如上所述,传统智力观认为智能只是一种单一的逻辑推理或语文能力(换言之,除了逻辑与语文能力之外,其它的能力都是没有价值的),如此的智力观点虽然可以准确地说明学生在学成绩的高低,但却难以解释大部份学生毕业后的专业成就与杰出表现。Gardner亦质疑此种智力观点的适当性,认为智力必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而非透过「将一个人放在一种非自然的学习环境中,让他做从未做过,而且将来可能不会再做的事情(李平,1997,页8)的方式来决定,基于这样的理念,以及相关研究(包括对脑伤患者、专家、奇才的研究,以及讯息处理机制、心理计量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物学等)的综合结果,Gardner重新定义智力的概念,他认为智力应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fashion)生产的能力(Gardner,1993b,页15)。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人类智能至少有八种,兹摘述如下(Gardner,1993b;1999):
1、语文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乃指口语及书写文字的运用能力,它包括了对语言文字之意义(语意能力)、规则(语法能力),以及声音、节奏、音调、诗韵(音韵学能力)、不同功能(语言的实用能力)的敏感性。
2、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乃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允许人们能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了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
3、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乃指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它涉及了对抽象关系的使用与了解,其核心成份包括了觉察逻辑或数字之样式(pattern)的能力,以及进行广泛的推理,或巧妙地处理抽象分析的能力。
4、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nece):乃指对视觉性或空间性的讯息之知觉能力,以及把所知觉到的加以表现出来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精确知觉物体或形状的能力,对知觉到的物体或形状进行操作或在心中进行空间旋转的能力,在脑中形成心像以及转换心像的能力,对图像艺术所感受的视觉与空间之张力、平衡与组成等关系的敏感性。
5、肢体-运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乃指运用身体来表达想法与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巧妙地处理(包括粗略与精致的身体动作)物体的能力,巧妙地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运作或表达的能力,以及自身感受的、触觉的和由触觉引起的能力。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乃指辨识与了解他人的感觉、信念与意向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注意并区辨他人的心情、性情、动机与意向,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7、内省智能(intarpersonalintelligence):乃指能对自我进行省察、区辨自我的感觉,并产生适当行动的能力,此种智能也扮演着「智能中枢的角色(centralintelligencesagency)(Kornhaber&Gardner,1991),使得个体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了解如何有效发挥这些能力。其核心成份为发展可靠的自我运作模式,以了解自已之欲求、目标、焦虑与优缺点,并藉以引导自己的行为之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乃指对周遭环境的动物、植物、人工制品,及其它事物进行有效辨识及分类的能力。详而言之,自然观察智能不只包括了对动植物的辨识能力,也包括了从引擎声辨识汽车,在科学实验室中辨识新奇样式,以及艺术风格与生活模式的察觉等能力(Gardner,1999,页116)。
二、多元智能论的理论要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涵已如上述,进一步分析该理论显示它具有多项要点,兹归纳并以智能本身的性质及人类知慧的发展等两个层面分述之。
(一)就智能本身的性质而言
1、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不同于其它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然而它们却非独立运作的,而是同时并存、相互补充、统合运作的(Gardner,1993a)。例如,一位优秀的舞蹈家必须同时具备(1)良好的音乐智能,以了解音乐的节奏与变化,(2)良好的肢体-运作智能,以能够灵活而协调地完成身体的动作,(3)良好的人际智能,以能透过身体动作来鼓舞或感动观众。
2、上述八种智能可加以归类成三类:一类是与对象有关的(object-related),包括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些能力被个体所处环境的对象所控制与塑造;一类是免于对象的(object-free),包括语文智能与音乐智能,它们不受到物理世界的塑造,而是依据语言与音乐系统而决定的;另一类是与人有关的(person-related),包括人际与内省智能。
3、每一种智能都包含着数种次类智能(sub-intelligences),例如音乐智能包含了演奏、歌唱、写谱、指挥、批评与鉴赏等次类智能,所以一个人可能歌唱得不好却很会作曲,不会演奏却善于批评与鉴赏。
4、Gardner指出,多元智能论所包含的八种智能模式是暂时性的,除上述八项智能之外,仍可能有其它智能存在。事实上,原先Gardner只指出了七项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则是后来才被检视出来的,而Gardner也认为「存在智能(existentialintelligence)具有足够的资格堪称为1/2智能(Gardne,1999)。
(二)就人类的智能发展而言
1、每一个正常人至少都具有上述的八种智能,但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也会以不同的方法来统合或揉和(blend)这七种智能。
2、每种智能有其独特的发展顺序,而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中开始生长与成熟。例如,音乐智能是最早被发展的智能。
3、这些智能非固定与静态的实体,它们能被强化与扩大。而文化则是影响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文化或社会对不同型式的智能有不同的评价,使得个体在各种智能的发展上有不同的动机,也使得某一社会的人群在某些智能上会有高度的发展。
4、人类在所有智能中都有创造的可能,然而大部份的人都只能对某些特定领域进行创造,换言之,大部份的人都只能在一、二种智能上表现出优越的能力。例如,爱因斯坦是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才,然而他在音乐、肢体运作与人际方面却未有同样的表现。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涵意
如前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使我们破除了「IQ式思维,跳脱传统心理学所框架出的界限,使我们能深入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为教育理论与实务提供重要的启思与方向。兹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涵意如下:
(一)教育工作应致力于八种智能的整体发展:传统教育独断地将焦点放在语文与逻辑─数学能力的培养上,并且只重视与这两种能力有关的学科,致使学生在其它领域的智能难以获得充份发展。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则指出人们至少具有八种智能,每种智能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而且是彼此互补、统整运作的,仅具有语文与逻辑─数学智能并不足因应未来生活与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因此教育工作应致力于八种智能的整体发展(Haggerty,1995)。
(二)教育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必须配合每位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智能之组型: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智组型,并且会以不同的方法来学习、表征与回忆知识,因此不应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有效的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Haggerty,1995)。
(三)教育应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自己认知风格的意识,并给予机会去管理自己的学习,并鼓励学生负责任地计画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帮助学生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换言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而非只是背动接受学习方案(Haggerty,199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教学
1983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八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节奏智能、交往智能、内省能力和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是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的,只是它们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个体身上的组合不同,因此每个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智能差异。人类的各项智能是平等的且相互影响的,并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该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落后的教育观
以传统智力观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存在着极大地缺陷,因为他只注重了人的某一部分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例如口头语言表达、实际动手操作、音乐鉴赏与欣赏、人际沟通与交往等方面智力的发展。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多元智能理论指,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多项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人们解决问题时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因此每一种智能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启示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发展空间的思想,不能只注重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而要要重视学生每一种智能的发展,以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为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发展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人的智能只有强弱不同,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评价哪些人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些方面更突出、更优秀,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在于智力的不同组合。这启示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特长,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智力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通过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教育,可以更好的促使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树立多样化地教学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八种智能不是均衡发展的,有的人八种智能或多数智能发展得早些,具有较高水平,而有些人八种智能或多数智能发展的较晚,都是初步发展。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也各异,导致了学生之间学习兴趣的差异以及学习风格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多样化,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多样化地教学观,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使同一内容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教给学生,以适应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优势智能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对老师教学进行及时的反馈。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评价仍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过于片面,只注重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智能的考核。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只从单一方面考虑,应该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积极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全面的评价学生。比如在评价内容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可以由老师、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和家长来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志宏,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
关键词:多元智能;语文教学;学生主角
中图分类号:H319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八种基本智力,这些智能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语文教师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做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全面实施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学校教育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或基本学科内容和技巧,而是学生必须对待定的学习主题有深入的理解,有进一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能是达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在帮助学生的学习上有特别的功用,而且在帮助学生达到某种有价值的成人角色状态方面也有特别的功用。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解题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单一化,只面向少数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片面发展、培养精英、着眼眼前。
多元智能的教学目标是利用个别差异的心理表征的不同方式,以多元智能为教学上的“多元切入点”,在目标制定上变单一的教学目标为多元素质目标,着眼于全面发展,全体发展,未来发展,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健康发展的多元途径,实现真正的理解,并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相联,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尊重学生主体,凸显学生主角地位
多元智能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尊重学生的重要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学的根本倡导,这种“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
二是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一种实践活动。加德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他提倡为学生准备范围更广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多元智能的教学中与建构主义的观点一样,被看为是学习和教学中“建构”过程的开始。在教学评估中,加德纳更是重视儿童自我评估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通过对自己的评量分析,会产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从而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更自觉的责任。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学生主体的理念,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民主,加强互动,创设各种活动情境,多激励,使学生有信心,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要一味的灌输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三、适时调整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内在建构性”的学习观,在对教学本质及特点的理解上,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有相同之处,即都强调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的。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别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的差异对教学的意义。加德纳强调学校教育的改革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同时将教学过程界定为一种生成性的过程。加德纳没有直接论述教学过程的这种生成性,但在他的着作《受过训练的智能》一书中提出,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要建立理解的课堂教学,而这种理解的课堂教学就是“重在理解的建构主义者的课堂教学”。借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知识的构建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二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担当起首席的责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个体差异、整体水平,只有把学生的基础了然于胸,全面掌握学生实际,才能知道学生的需要,才会预设课堂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
教学设计的内容不能低于或高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我们不仅课前充分把握学生的起点,课堂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调整预设内容。预设不应是单向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是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要留出生成的空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对学生知情意的了解,留出体验、发现、探究、偶发等的空间。摒弃那种看似严密的环环相扣的线性流程,设计几个不同的动态发展的板块。这几个板块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目标的调整、偶发的因素、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穿插变化,目标可升可降,环节可先可后,方式自主选择,手段灵活多样。面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问题会多种多样,只有充分预设,适时调整,才不会手足无措,课堂也因而变成不断创生、深化的动态生成的课堂。
四、认同个体差异,发展多元智能
加德纳提出要开发人的多元智能,即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堂的结合应有两层含义:
一是充分认同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二是利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势智能来为发展语言智能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变一元讲读为讲读、穿插音频和视频、组织讨论、指导表演等多元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人际交流智能,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培养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加深理解文本;利用信息媒体的多样性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培养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在作业布置上变一元抄写为听说读写看演等多种综合操练。
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语文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发挥不同智能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学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关键词: 行知思想;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40-1
加德纳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把人的智能分为七种,这七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后来加德纳又加了一种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样总共有八种智能,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不同的智能分别存在。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智能或某几方面的只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
一、多元智能理论给予教学的启示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然个性以及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 。
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有八种智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因此,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深度掘出学生潜在的才能,陶行知先生说得好:“爱满天下,爱生如子。”不要因某些学生功课差些,就以“差生、劣生”对待。
2.教师应树立整体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育价值观 。
加德纳多元智能的提出使人们可以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人的智能表现和特征,促使教育将影响范畴定位在更加全面的教育上。同时,就如多元智能理论指出的,随着每个人的每种智能水平及其组合方式的不相同,个人对问题所产生的理解及处理方式不相同,这就是个性化的体现,学科教学对不同智能的开发允许有不同程度,但要力求最大化的开发。
3.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 。
加德纳认为每个主体都具有某些智能,也就是每个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因此,针对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激发他们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了解授课的内容,比如在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配上王菲所演唱的歌曲,那么具有音乐智能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记住了这首词。
二、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1.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其实,对传统教学中的先生讲、学生听,视学生为“容器”的现象,陶行知先生早就深恶痛绝,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十分尊重儿童,他说:“我们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小孩子是民国的小主人。”他还特地写了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上面提到的“六大解放”也充分体现了他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相信儿童的教育思想。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一直以来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教师的角色是不容置疑的,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小学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存在学习语文的兴趣下,学习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其次,要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在课堂上课时,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备课为主,而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一部分知识点。在课堂提问时,诱导学生提问,通过对学生提问的半开放式解答,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应该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可以看成是一个小的制度环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思考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老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2.小学语文应开展分层教学。
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每个主体所具有的只能是不相同的,这样就需要按照教学的基本流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小学语文采用分层教学。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特点不同,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各个层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上课重点和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适用分层教学,首先要对每个学生都有所了解,这是分层的基础。其次应该建立分层目标,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长期学习机制。把教学目标便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的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特点,比如有些学生用看书背书可以很好的记忆,而有些学生需要有写的或者需要图文相结合等,这样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最后应及时调整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得进步,教师需要重新制定新的分层目标。
3.小学语文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固定的教学方法肯定会使学生厌倦,只有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才可以使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①多媒体教学:如今已是信息时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景模式,是学生深入到课本中去,而且具有图像、声音等辅助工具,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②晨读:有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我国传统的优良手段也不能丢。晨读在我国已存在了上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晨读对于学习语文具有很好的效果,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③小组讨论:在教授小学语文课程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踊跃发言。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把陶行知教师思想与教育的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规律开展真人教育,反对封闭式的教育,主张真实的教育;反对硬性灌输的教育,主张尊重学生的教育;反对压抑学生个性的教育,主张以学生需要为基础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龚宝成等.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渗透.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86-02
传统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一元且是可以测量的,而能够测量的智能只包括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教师和家长都认为,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就可以升入好的高中,考入好的大学,而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差生”,连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差生,自暴自弃。众所周知,卫生学校的语文课是作为基础文化课并非专业课,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成功者”,并且意识到语文课和其他专业课同样很重要呢?可以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来改变目前卫生学校的语文教学状况。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把多元智能理论界定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人的智能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人类智能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人的智能体现在多个方面。”他认为人的智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语言智能:即口头表达或写作中有效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②逻辑——数学智能:数学及逻辑推理能力及科学分析能力。空间智能;③空间智能:即在脑子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运用和操作这个模式的能力。包括对色彩、线条、结构、形状和空间关系的敏感性,以及通过平面图形或立体造型等形式再现空间关系的能力,还包括发达的空间思维和定位能力;④音乐智能:即能感受、辨别、记忆、改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⑤身体运动智能:即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来表达思想及情感的能力、运用双手制作或改造某些产品的能力;⑥人际关系智能:即理解他人的能力,特别是观察和感知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及情感的能力;⑦自我认识智能:是一种能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⑧自然智能:即个体辨别环境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⑨存在智能:即对人生和宇宙终极状态的思考能力。这九种智能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我们无法告诉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谁更聪明、谁更成功,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更聪明、在哪个方面更成功,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怎样成功。因为上述的九种智能在个体智能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不过表现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样而已。因此,在学校里没有差生,每个学生都具有这九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都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也不是差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也可以使其智能发挥到更高的水平。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1. 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而教语文。语文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各种智能,表1用语文教学活动与智能之间对应的关系表来说明。
教学时需要把握每种智能的发展阶段,理解围绕语文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知识基础、实践方法、技能和技巧,为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向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发展,也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成功者”。比如,在上《雷雨》时可通过以下步骤来教学:①介绍这篇课文产生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②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分组让学生讨论雷雨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并讲述出来;④布置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给雷雨写篇续集,并让每组学生准备道具、戏服、音乐准备在教室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还培养了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自我认知智能、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当然,不是每节课都可以开发、培养学生的各种智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智能。
2. 用多元智能来教语文,每种智能都可以成为获取该智能领域之外的知识的手段:运用身体动作学习单词、运用音乐教数学概念、运用艺术手法惟妙惟肖展现不同时段的历史和不同的文化风貌、通过辩论探讨事实的各个方面、运用比较的手法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等。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其中的一种智能来获取其他智能。如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我的职业设计”策划会时,笔者按以下流程进行教学:活动准备创设情境(案例导入,规划未来职场)明确任务(明确主题:“我的职业设计”策划会) 市场调查,方案策划分解任务,设计步骤如表2。
由上述教学活动可以看出,通过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及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辩论等语文综合能力。
3. 围绕多元智能来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具有的智能、如何开发智能,以及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怎样积极地运用智能。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能组合,可制定一个评价量表发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到底具有哪些方面的智能,明确自己的智能特长领域。然后,将所有的学生按智能领域的不同进行分组,并搜集资料进行各种活动来开发自己的特长领域。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各种智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各种智能一视同仁。卫生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可以为多元智能而教语文,也可以利用多元智能来教语文。当然,在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教学中,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一节课也没必要把多种智能全部整合进来。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当熟悉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合自己的教学深入开展实践。授课时,教师应找准教材的切入点,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各项智能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中作文;实际运用;改革和建议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现代高中语文追求更好发展所必须要做到的。而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求教师要解决好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而后在具体实践中找到试行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1.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比较大
由于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延续了很多年,所以这种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很容易僵化。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知识倾向于单纯的教授知识,然后将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被动的养成摘抄笔记,背熟课本的不好习惯。久而久之,日积月累的死记烂背,挑灯夜读的零时抱佛脚,最终都以考试能拿高分为出发点,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而不是学习能力的传承者。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单纯的对知识进行复制,并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无法创新有建设性的新内容。要想真正挖掘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本质价值,提升学生在语文作文学习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摒弃传统学习方式,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让课本内容灵活起来,树立现代意识,开创更多个性化的学生学习内容。
2.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在高中作文中仍然是以老师为主题地位,一个作文课程的开展大部分都是老师在讲各种的技巧和写作方法,而不是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这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老师给出一个题目,然后老师在给出一个思路,这样就限制学生的思考,学生们心中的疑惑也不能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厌倦心理就从心中萌发。此外,教师的教学还存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课本知识有限,教师往往只针对一个语法举一两个例子,教师如果只单讲课本知识,就会显得课堂内容太过空洞,学生对相关知识也不能完全掌握,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上,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最终达到让学生完全掌握的效果。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1.给学生阅读和欣赏的自由
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首先应该注意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和分析能力。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教育中的运用要求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由的思考和分析处理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不容忽视。第一,要注意文章的标题和首句,文章的内容往往与标题联系紧密,每个段落的首句都应注意,段落一般围绕首句展开,尤其是文章的首句尤为重要,很有可能是同篇的主题句,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等。当学生养成看到标题和首句就思考,举一反三的时候,就会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进而能够提升阅读速度和质量。而在基础的阅读技巧和分析技巧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去分析和处理文章,找到文章的精髓,这样学生在以后写作的过程中就会尝试将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
2.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学生的协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和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多方面下手,其一,教师应该从多数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入手,比如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代入涉及学生感兴趣、有吸引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大鱼海棠”等,针对其中的一些情节或者虚拟其中人物展开故事等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畅所欲言;其二,充分注重学生之间基础以及理解能力所存在的差异,注意学生所处年龄的活泼多动的特性,尊重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其口语表达拥有发现闪光的眼睛,多给予肯定鼓励;再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升,由浅至深的引导其从不敢表达自己想法到完整通顺表达,不断的鼓励提升他们的表达交际能力,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某一个作文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开题和大纲架构,而后进行口语表达。当学生能够在口语表达方面取得进步后,其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结语
现代高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去,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空间。现代教育不是流水线式的培养考试机器,而是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成长记录袋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91-01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出:“应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方式及内容应多元化,除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外,还要重视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而我们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严重相悖,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价学生的多元化视角。本文将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理念与评估原则分析成长记录袋评价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的独立形式存在。因此学校教育评估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必须是多元化的。成长记录袋正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评估他们知识的建构,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调控能力,并通过对他们全方位、立体的评价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成长发展的轨迹。
成长记录袋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和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基础教育改革实施后,很多学校在轰轰烈烈开展一两轮成长记录袋展示交流活动后就“偃旗息鼓”了。成长记录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以下我们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原则来解读成长记录袋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多元化原则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的学校教育评估最大的不同主要体现为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方式的多元化、评估内容的多元化。加德纳认为:“评估方案如没有考虑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专业知识的多样化,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的需要。”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应该关注目标的达成程度。为了避免评价流于形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设计成长记录袋,注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诊断学生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及时予以补救。
二、情景化原则的启示
加德纳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所以如果看一个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就应当在实际的问题中来考核他的智力。许多教师与学生认为成长记录袋增加了他们负担,究其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师没有处理好成长记录袋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情景化原则要求评估应成为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评估应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地进行,学生作品及相关证据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产生并收集起来的。
三、真实性原则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真实评估”,注重让学生的所学与其经验相结合。目前档案袋评价实施过程中不乏为了收集而收集,忽视学生自我评价及反思能力的培养,这一切导致成长记录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学科评价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因此,成长记录袋的实施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对自己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对自己的弱点有客观的评价。
四、发展性原则的启示
加德纳认为评估要考虑发展观点的必要性,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智力弱项,不但要保证自己的特长发展,还要尽可能全面发展,应把学生个人能力的范畴、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社会所看重的能力三者结合起来。多主体评价是成长记录袋的一大特色,教师在运用学习档案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它的激励作用,发挥主体间交互促进作用,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非智力因素,使它们两方面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因为创新能力是由两者共同构成的,这是我们当前需要培养的人才。成长记袋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然而,始生之物,其形必丑,在成长记录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用发现的眼,不断反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2010.06.
[2][4](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