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古代历史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历史故事

第1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利令智昏

战国时期,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不几天,秦国便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泌阳县),断绝了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北)的交通。这样一来,上党城孤立无援,眼看就要失守。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已经失守,认为上党也会保不住的,与其让秦国占了上党,还不如亲手把它转交给赵国,韩国就可以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当冯亭派人把上党的地图带给赵孝成王时,赵王左右为难,他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召集大臣们商议,其中有一个叫赵豹的大臣劝赵王不要接受,因为无端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就会引起祸患,韩国之所以把上党献给赵国,目的是想让秦国把矛头指向赵国。可是赵王并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又和平原君赵胜商议,平原君认为即使发兵百万,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现在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上党的土地,决不能坐失良机。

赵王听了平原君的话,非常高兴,于是派平原君到上党去接受土地,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然而,没过多久,赵国就大祸降临了。这是因为秦国看到即将到手的土地却被赵国占领了,便又派白起去攻打赵国,赵国派出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详见“纸上谈兵”小节)去应战,结果吃了败仗,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消灭赵国士卒40多万。后来,差一点儿还打进赵国的都城邯郸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求解驿站】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

【活学活用】他见钱眼开,~,如今被绳之于法,实在是大快人心。

【妙语点拨】司马迁在评价这件事时,认为平原君是一个行为高出一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却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平原君贪图冯亭的利诱,以致赵国在长平损失了40多万人,几乎连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快失去了。后来,人们用“利令智昏”来形容因贪利而失去了理智。

【近义】见利忘义、利欲熏心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投笔从戎

东汉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轻的时候,班超家里很穷,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过日子。

抄写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写的东西还非常多,经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觉。官府对于抄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抄错一个字,就要责骂,还要扣工钱,甚至开除。因此,班超工作时特别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写工作还特别枯燥。一份同样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几遍,有时甚至多达几十遍,这使得班超非常烦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写公文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间站起来,狠狠地将笔扔到地上,非常愤怒地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从那以后,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笔参了军。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司马)之职。假司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

由于他作战非常勇敢,立下许多战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后来,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后被封为定远侯。后来,人们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用来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后汉书·班超传》

【求解驿站】扔掉笔去参军。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戎,军队。

【活学活用】爆发后,革命青年纷纷~,奔赴抗日的前方。

【妙语点拨】班超四十岁投笔从戎,弃文就武,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我们应像班超学习,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栋梁之材,报效祖国。我们要意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尚不能国,何及家与个人?武能定国,文能安邦,不管投笔从戎也好,弃武从文也罢,都只有一个目的,为国雄于地球而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近义】弃文就武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改过自新

汉朝初年,有个名医叫淳于意,作过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又称太仓公,从小就喜欢钻研医术。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就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给了他,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和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学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他诊治疾病和决断生死的能力深受患者好评。

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状告淳于意医错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汉文帝初期的刑罚,刺面削鼻,剜膝砍脚)。

根据刑律罪状,要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她们都跟在后面哭泣。淳于意又急又恼,大声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到紧要关头就没有可用的人!”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很感伤。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去长安,家里人再三劝阻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当朝皇帝是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奏章,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有话说的。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缇萦救了她父亲。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求解驿站】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或者错误,重新做人。

【活学活用】原本以为他从监狱出来后,能够~,没想到又犯事了,真是不可救药。

【妙语点拨】缇萦舍身救父的事迹令人钦佩,后被编入中国古代着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里,万代流传。汉文帝废除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弊病不少。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他的儿子汉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

第2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92例,女44例;年龄17~71岁,平均38岁;左侧61例,右侧75例。本组病例骨折均有移,位。其中横断性骨折73例,粉碎性骨折63例。

手术方法:硬膜外或腰麻,大腿上段上气囊止血带,取髌前横弧行切口,向上下剥离皮瓣,显露整个髌骨,清除积血,清理骨断端,直视下整复骨折并用巾钳固定,依骨折情况用2-4枚直径2mm的克氏针垂直于骨折线穿过骨折块,克氏针的深度为髌骨的中后1/3,其中要有2枚克氏针保持平行,用直径1mm双股钢丝绕过克氏针两端后在髌骨前方做“8”字形交叉拧紧形成张力带固定,将克氏针上端折弯,扭向后侧,检查髌骨关节面平整后修补髌旁腱膜及髌前软组织,冲洗后皮下放置引流条,关闭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行抗凝、扩血管药物治疗,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结果

本组病例经过1年以上随访,疗效按陆裕朴的标准:①优:膝关节功能正常,无疼痛,无肌萎缩,行动自如,屈伸及下蹲无困难;②良:膝关节功能接近正常,无疼痛,轻度肌萎缩,行走自如,下蹲稍差;③可:有时疼痛,有肌萎缩,屈膝受限,但大于90度,平地行走无跛行,上下楼梯及下蹲不便;④差:疼痛,有肌萎缩,屈伸受限不足90度,跛行,上下楼梯及下蹲困难。本组中优103例,良28例,可4例,差1例。

讨论

髌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好发于青壮年,治疗方法较多,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以髌股关节的运动特点为依据设计的,疗效已被公认,优点突出。当髌骨关节面不平整程度超过2~3mm时。可导致创伤性髌股关节炎的发生。内固定手术要求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术后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才能发挥髌股关节的滑移和自旋活动。

第3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纵观中国企业,由于企业家缺乏风险意识,造成了许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破了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仅因为企业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企业家由于过去的成功和处在权力的顶峰,长期以来听惯了利益相关者及部下的阿谀奉承,久而久之,以为自己智力超群,才华横溢,能力非凡,决策力和判断力超越于别人,所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企业重大决策时,往往一个人说了算,不对战略做任何调查研究,一个大脑代替了所有的大脑,只凭个人的情感、价值倾向和主观臆断就强权决策。这样在战略产生的过程中就已蕴含了战略失败的危机,这种因个人主观臆断造成的战略失误的案例比比皆是,就连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些管理大师也犯这样的错误。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老福特,通过他自己的研究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黑色T型汽车。他的福特汽车公司由此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对自己创造的这一产品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后来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不再满足于这样一种产品,而追求档次高、有一定个性化的产品。但他无视这种变化,固执地仍只生产自己的黑色T型汽车。他的儿子把握住市场变化趋势,组织人力、物力研发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产品。但由于对黑色T型汽车的特殊情感,老福特看不到市场的变化,也拒绝适应这种变化。他武断地否定了他儿子的努力,公开砸毁了由他儿子主持研发出来的新产品。他的企业也为这一决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永久性地败给了通用汽车,从此远离了汽车行业的龙头地位。

从福特汽车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企业家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一定不能凭自己的惯性思维和过去经验独断专行,应该三思而后行,应该集思广益,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不要让一个人的大脑驾驭所有人的大脑,即使自己是管理大师,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劝告。因为管理大师体现的是管理能力,而战略更多的是体现企业家的预见能力,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企业家在制定战略时,预测和推理往往是感性的,不能从事物的客观规律出发,不能理性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所以制定的战略肯定是片面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邹忌比美”的故事就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道理。(更多中国化管理观点,可以参见段俊平先生《老子的人生三宝与企业管理》)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说,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段话大意是:战国时,齐国人邹忌,长得身材魁梧,容貌俊美。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正在照镜子的时候,忽然想起人们都说城北的徐公长得漂亮。于是,他问妻子:“我和城北徐公比,谁长得好看?”妻子说:“你好看多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邹忌有点不相信,又问他的小老婆:“我和城北徐公比,谁长得好看?”小老婆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白天,来了个客人。在谈话中,邹忌又问客人:“我和城北徐公比,谁长得好看?”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

第二天,徐公来拜访邹忌。邹忌仔细地看徐公的相貌,觉得自己不如徐公;再照镜子,更觉得比徐公差得远。于是邹忌想,我明明不如徐公美,为什么这些人都要说我美呢?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她爱我,有偏见;小老婆说我美,是因为她怕我,不敢说真话;客人说我美,是因为他有求于我,所以拣好听的说。 “邹忌比美”这一典故很好的诠释了要想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定要对这个事物加以分析,不要盲目自信,不要感性的去主观臆断,要很理性的对这个事物做全面的调查研究,这样才会避免因不了解事物的发展方向而造成不科学的决策。(更多中国化管理观点,可以参见段俊平先生《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企业管理》) 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不应该由企业家一个人来制定,因为企业家的价值偏好和情感因素等诸多方面都有片面性,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企业家一定象邹忌学习,多多分析思考,多照镜子,多做理性推理,多听来自部下的意见,多做调查研究,一定摈弃过去的惯性思维,真正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避免战略决策的失误。 作者:段俊平,爱维龙媒董事长,著名国学专家,书法家,管理学者,联系电话:(010)57723522;联系邮件:nicktoleo@163.com

第4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关键词: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髌骨骨折;复位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占全部骨折损伤的10%左右,大部分由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剖复位关节面,可靠的内固定,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我们根据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原理,对其改良后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本文对2010年5月~2014年5月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髌骨骨折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6~67岁,平均39岁。本组骨折均为外伤所致,其中间接暴力19例,直接暴力5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21例;横行骨折18例,横斜形骨折6例。

病例纳入标准:横行或斜行髌骨骨折移位超过2~3mm,关节面不平整超过2mm。病例排除标准:粉碎性髌骨骨折。

1.2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患肢伸直位取髌骨横弧形切口,显露骨折断端,由断端两侧髌韧带扩张部作1.5cm切口进入关节腔,清除骨折端及关节腔积血,剥离骨折块断端的皮质缘骨膜约2mm,直视下复位,手指伸进关节腔确认髌骨面平整后巾钳临时固定,予髌骨下极髌韧带内外侧从下向上纵行钻入两根直径2.0mm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尖端刚过髌骨上极皮质即可。再于髌骨近端骨折段靠近上极处用直径2.0克氏针横行钻孔,孔道尽量经两枚纵行克氏针与髌骨软骨面之间,孔道内穿入直径1.0mm钢丝备用。髌骨下极紧贴骨面经两枚纵行克氏针下方穿入导针,钢丝经导针穿过髌骨下极形成8字捆扎,钢丝结尾端缠绕收紧后透视确认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克氏针尾端折弯后剪短埋入骨面,钢丝结亦折弯后剪短埋入骨面。确认屈伸膝关节无明显受限,并且骨折断端无分离后缝合髌前腱膜及髌韧带扩张部,逐层缝合切口,切口内常规置入皮片引流。

1.3术后处理 术后均不予石膏等外固定,术后第2d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1w后可适当拄拐下地行走,3w后逐步增加负重,4w后可行膝关节主动及被动屈伸活动,甚至在CPM机辅助下进行膝关节屈曲功能锻炼。

2 结果

全部2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4年(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4w,平均10w,无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活动范围评价采用胥少汀式髌骨张力带固定术后评价标准,优:141°~150°;良:121°~140°;中91°~120°;差:小于90°。本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价均为优良,其中优21例,良3例。膝关节功能评价同样采用胥少汀式髌骨张力带固定术后评价标准,优:无痛,劳动能力正常;良:偶痛,劳动能力影响轻微;中:经常轻度疼痛,劳动能力中度受限;差:严重持续性疼痛,丧失劳动能力。本组患者优23例,良1例,评定结果均为优良。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3岁,因不慎跌伤致右髌骨横断型骨折,于我院行切开复位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图1、2),术后3个月摄片复查提示髌骨骨折线模糊(图3、4),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无明显膝关节疼痛不适症状。

4 讨论

第5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1、爸爸,如果你当天不赶回参加我的生日,我就会把你书房里的雪茄,全部建成一厘米一截的玩意儿。开玩笑?哦不,我是认真的。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开玩笑了?

2、非常不幸的是,我在四年里面修完了双学士,更不幸的是,我的另外一个专业是国际金融学,最最不幸的是,其中金融地理学科我的成绩是A++。

3、哦哟,我受到了惊吓!你别忘记了,收购成功的前提,是你答应让我成为新的财务总监。哼哼,你敢让我公司的人都喝西北风,我就敢偷光你们公司的钱,让你们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4、就算不好吃,你也一定要吃完哦。我的娇生惯养的小少爷。因为这是我买的。我以后都不再和你生气了。

5、NO!姐姐和大姐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物种!就像阿姨和大姨一样!两个世界的生物!如果说他们把我溅得一身泥点如同斑点狗一样是一次意外的话,那么,那个小孩子叫我大姐,就是一次蓄意的侮辱!蓄意的!侮辱!

6、我每次想到那一百七十二双诡异的眼睛,心跳就二话不说直接冲上一百二,我真是感谢他们这一大家子。

7、你自我介绍完了没? 你看准点呀,(精准地泼出去一碗西红柿蛋汤) 像这样。

8、林萧,这条内裤是简溪的吧,怎么在你箱子里?什么?你的屁股什么时候这么大了?而且哪家天杀的品牌竟然把女性内裤做成Boxer款式?缺德!

9、我只能写出一本账簿。

10、我宁愿不穿内裤出门,也不愿意把它留在家里。

11、唐宛如,你这个碗也太大了!你用来吃什么的? (事实上,如如刚刚拿出她的洗脚盆准备放到厕所里去……)

12、如果你们坚持用红色的餐巾和金色的刀叉,那么用完餐后麻烦你们再帮我准备个洞房。

13、把遮光板拉下来,怎么还不起飞?(第一次坐火车时顾里对如如说)

14、我每次想到那一百七十二双诡异的眼睛,心跳就二话不说直接冲上一百二,我真是感谢他们这一大家子。精英阅读媒体大咖汇

15、爸,如果你不是要去参加一个夏威夷草裙聚会的话,请把现在你脖子上的那条春花烂漫的领带换掉好吗?

16、听我的,现在去我的房间,拿一条爱马仕的毛绒披肩把他包裹起来,然后塞一个LV的钱包在他手里。

17、6你外婆才是鬼故事,你们全家都是鬼故事!还有,你以后在我面前再敢用‘了啦’、‘人家’之类的词,我发誓我会把你埋进土里挖都挖不出来。

18、蓝诀!去往他的香槟里投毒!

19、我觉得餐桌上还是不要摆上白色的蜡烛台和镜框了,这毕竟不是一个葬礼,你觉得呢?

20、南湘,有一天你被他弄死了,你也别打电话来让我给你收尸。

21、Neil,你如果再敢送我芍药花的话……你当然有送过我芍药花!而且,你还在卡片上写了‘你就像一颗芍药’,你知道为此唐宛如成功翻身了多少次吗?

22、妈,看在白娘子和财神爷的份上,你可不可以不要穿那件几乎要把整个乳房都甩在外面的礼服出席我的生日?我都怀疑你吃饭的时候需要把胸部搁在餐桌的盘子上,你不觉得那样看上去像是一道主菜么?小烤乳猪或者鲜木瓜什么的……

23、每位客人的鹅肝是三盎司!我想问一下你准备十盎司是企图用来饲养什么?

24、表情如同一个高级告诉我她不卖!精英阅读媒体大咖汇

25、她看着我们三个,心疼的摇了摇头然后拿起电话,:lucy,第二车的司机快到门口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同时,你可以让第三车的司机出发了。

26、当然,不是有部小说么,叫什么《直到最后一句》。换了我就是直到最后一个钉子钉下来。得了,你和南湘先在南京待着吧。剩下的事情我来处理,我先去找那男的,有我顾里在,没有搞不定的事情。抢了钱算什么呀,只要没把他杀了。

27、是啊,,你养我这么大不容易。

28、我不要坐那个东西!我不要坐!!

29、唐宛如,这个到底是你的胸罩还是什么?看起来怎么像一件体恤?我听见厨房里一声轰然倒地的声音。

30、你们这么大一个手机门面,竟然不能刷卡消费,成何体统?

31、你外婆才是鬼故事,你们全家都是鬼故事!还有,你以后在我面前再敢用‘了啦’、‘人家’之类的词,我发誓我会把你埋进土里挖都挖不出来。

32、是啊,那就真是太糟糕了哦,我父亲的情人、我的生母,竟然是宫洺,这可怎么办好哟!

33、而我们讨论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因为,我那个伟大的爸爸,把公司20%的股份,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这个人名叫‘死也找不出来’先生,或者‘鬼知道是谁’小姐。

34、顾里深深吸了一口气,放下刀叉,对林依兰说:妈,这是我弟弟,顾准。(当顾准和林依兰同时出现在PARTY上时)

35、你被打了?不是吧?一大清早,谁干的啊?那人有病吧!(对如如化妆后的话)

36、换一条PRADA的毯子呢?

37、你闻不到你身上的味道么?你现在就像是一条在男厕所死了五天的金枪鱼,又被放进泡菜坛子泡了几天之后捞了起来的味道!(对颓了不肯洗澡的林萧说)

38、那有点难度,我外婆早就被埋进土里了。 还烧成了灰,你没事别去把她老人家从土里翻出来晾着……

39、是啊,,你养我这么大不容易。精英阅读媒体大咖汇

40、你休想像唐宛如一样用呕吐物毁掉我的LV!我顾里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41、你一定是阳澄湖的,你看这肉,又结实又粗壮。(如如说自己热的象大闸蟹)

42、你也不问问你儿子配不配得起我!

43、你哪里不下降,你瘦得都快成生鱼片了,你胸口那两颗玩意儿迟早哐当一声掉下来。

44、我不要坐那个东西!我不要坐!!(Neil拉她去锦江乐园)

45、你除了哭,除了闹,除了打我,除了把你的眼泪和鼻涕抹在我爸僵硬苍白的尸体上,你还能干点什么吗?你五十岁了,不是十五岁,你一辈子都活在迪斯尼乐园里么?

46、我当然是在聊南湘,如果是唐宛如,我就会问你她是不是把这个男的了之后用硫酸浇成了一堆焦炭然后埋到松江外的玉米地里。

47、你可以把吼声再气沉丹田一点,我怕楼下烧开水的老伯错过了这次精彩的广播。

48、我生气了。我实在不能忍受一个男人漂泊在秋风里。颓废的?他怎么不去死!

49、如果可以成为宫勋,我愿意一辈子不买Prada!

50、对不起,susan,我得先挂了,我一分四十秒之后再打给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女人一定坚持要在我打电话的时候拿着一块像铁铲子一样的玩意儿在我身上刷几遍……

51、我生气了。我实在不能忍受一个男人漂泊在秋风里。颓废的?他怎么不去死!12你一定是阳澄湖的,你看这肉,又结实又粗壮。(如如说自己热的象大闸蟹)

52、你刚穿着衣服洗完澡吧? 南湘白了顾里一眼,说:我刚洗完衣服。顾里继续喝汤说:于是你就直接穿出来了?

53、我宁愿怀孕!(知道Neil回来)

54、哦,事实上,涅磐是形容一种柔软的质地。

第6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1、古时的幽州是现在的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

2、幽州,古代行政区划,以幽州突骑闻名古史。案《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东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言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

3、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幽州是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被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大学出现在欧洲,被认为是11世纪。当时处于中世纪,“大学”是用得很普遍的一个词,它可以用来指任何具有共同利益和享有独立合法地位的团体组织,既可以是一个手工业行会,也可以是一个市政团体。在欧洲,大学的出现源于街头演讲。那个时候,有学问的人常常愿意在街头发表演讲,进行知识和学问的传播。演讲者和听众都比较随意自由,愿意听的人站在街头就听,没人收费;不愿意听,耸耸肩转身就走,没人责怪。由于有的人讲的好,听众踊跃,连续数日,盛况不减,这种活动就坚持下去。有时赶上阴天下雨,于是演讲者和听众转移至某一室内或者是一间地下室或者是某人家中,从此演讲有了固定地址,这样一所大学就开始诞生了。开始属于民间性质,和孔子私塾差不多,后来得到官方的认可。

意大利于1158年认可博洛尼亚大学;英国于1168年认可牛津大学;法国于1180年认可巴黎大学。到14世纪上半叶,西欧共创办40多所大学。

德语世界的大学的兴建在西欧来说,要略晚一些。1348年建立布拉格大学,1365年建立维也纳大学,1385年建立海德堡大学,1409年建立莱比锡大学。

美国最早的大学建成于欧洲向美洲移民以后,第一所大学是哈佛学院,建立于1636年,只有12名学生和1名教师,是利用一间木屋当校舍。在漫长的殖民地时期,美国只成立了9所规模很小的私立学院,多数学院的学生只有几十名。

我国早期具有大学性质的机构,除孔子传下来的私学如历代的书院外,更多的和更有规模的是官府办学,如太学、国子监之类。这类机构既是衙门又是学校,由皇帝直接派人掌管,其官名如国子监祭酒之类。在19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洋务学堂。当时最有规模的是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建于1898年,同时兼有衙门性质,拥有对地方学堂的管理权力。北大如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的大学之林中,只能是个小弟弟。

第8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这是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更是个全民理财的时代。

“2010年12月10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我认为……”;“刚刚公布的2010年11月CPI同比大涨5.1%,将对股市产生……”;“银行信贷再度吃紧,此举意味着股市资金将……”当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纷纷谈论起过去少有人问津如今却不再神秘和陌生的名词、话题时,猛然感到:全民理财时代已悄然而至。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媒体,不少投资者不知不觉中已养成“一天不看新闻,生活就不自在”的习惯,有的甚至达到了“间隔几分种,每天无数次”浏览重大财经新闻的程度。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既是投资者素质提高的重要体现,也是时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市场猜不透摸不着

随着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投资市场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指数更难揣摩

炒股最难的是预测股指,受政治、经济、供求和投资者预期等各种因素影响,股指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最感为难的地方。进入全民理财时代后,股指起伏不定的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波动的程度也更加微秒。大家都想高抛低吸,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涨难跌亦难,想买买不进、想卖卖不出,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因为都想赶在市场前面成为赢家,又出现了阶段性抢筹或砸盘现象,造成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导致行情大起大落,行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揣摩和把握。

个股出奇不意

在市场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由于市场规模不大,个股行情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齐涨共跌。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除了行情转折初期群体效应相对明显外,多数时间则表现为局部板块效应甚至两极分化。譬如高价股涨低价股跌,强势股上、弱势股下,大象起舞、老鼠跳水等。这种阶段性热点持续时间的长短也较难琢磨,有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候,有时则昙花一现。

操作难度加大

指数和个股不确定性增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操作的难度。在行情启动初期,个股普涨,若利用踏空资金买入涨幅小、估值低的股票等待补涨,结果发现没有买入、已经大涨的股票继续大涨,已经买入、未曾上涨的股票仍按兵不动;发现判断失误后,连忙调整策略、弃弱择强,卖出弱势股换入强势股,结果发现又错了,买入的立即被套,卖出的纷纷大涨。有时仅一只股票在一个交易日内就反复出现回探、拉升、横盘、抢筹、杀跌等惊心动魄的走势,股民感到实际操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简简单单才是真

在许多人不是专家时,市场迫使他们努力成为专家,当大家都是专家时,反而用不着那么专业、也无须成为专家了。近期操作结果表明,全民理财时代炒股,简单、普通、淡定反而要比那种复杂、异常、紧张的操作方法管用得多。

摒弃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

资本市场的特性决定了股指波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股民的逐利心态又决定了高抛低吸的心理预期和迫切程度。然而,当一部分专家在高抛低吸时,必有另外一部分,在相反操作――低抛高吸,这就是市场买卖双方总是趋于平衡的缘故。操作结果也多次表明,本想高抛低吸的最终往往做反,造成低抛高吸。在市场向上趋势保持不变的大背景下,最有效的操作方法是摒弃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保持足够仓位,耐心持股待涨。

无需左顾右盼坚守初衷即可

炒股制胜的关键离不开选股,而选股的理想化状态是赶上热点,满仓买入,一路持有,当热点切换后再去追赶新的热点。长此以往,反复操作,达到收益最大化。实际上,即使在全民理财时代,也不可能都能赶上所有的热点达到利润最大化。相反,因为追赶所谓的热点,节奏乱套,心态失衡,不赚反亏的倒大有人在。解决“只赚指数不赚钱”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左顾右盼,而是坚守初衷,在一个明显的上涨周期里牢牢拿住手里的股票,赚足属于自己的那份收益。

第9篇:古代历史故事范文

关键词:古代诗歌;对写法;情感抒发

“对写法”是古代诗歌中一种独特的抒情方法,抒情主人公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往往不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而是通过想象,写对方思念自己之情,通过虚设对方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怀想。诗人“反弹琵琶”,将抒情主体——作者和抒情客体——怀想对象移位,让对方成为主角,反照自己内心的情思。这样写,一方面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另一方面,使抒情更加婉曲蕴藉,呈现含蓄美。这种手法在古代思乡念亲诗中运用得较为普遍,下面就具体的表现手法择例类析。

一、想象怀忆的充分结合

《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这曾被誉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并非是说它最初表现了征人思亲的主题,而在于它开创了中国羁旅诗这种独特的抒情模式——“对写法”。诗歌抒写了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它的独创性在于能创设幻境,不从正面直写己思亲之情,而从对面设想亲人的念己之心,做到想象和怀忆的充分融合。抒情主人公想象家中父母和兄长正在想念他,心疼他行役辛苦,希望他保重,盼望他早日平安归来的情形。这并非是诗人的主观造作,而是多年情感的积累,情到深处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至亲之间心心相连的骨肉深情。

千百年来,漂泊异乡的游子,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艺术力量固然来自诗人质朴、深厚的艺术概括,同时也来自诗歌想象和怀忆充分结合的“对写法”。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旅居长安时所作。诗的一二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直抒胸臆,以朴实无华、凝练精警的诗句,道出了普天下所有游子思家念亲的共同心声。三四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却跨越时空,落笔对面,不再写自己如何思念山东兄弟,家乡亲人,而是想象重阳日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佩带茱萸,携手登高,本该嬉笑欢乐,却因兄弟两分,天各一方而黯然神伤,把自己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婉曲含蓄,耐人回味。

二、画面之间的交相融合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诗的前四句构成了一幅画面:妻子于江南水乡中采摘着许多芳美的花草,准备送给自己的丈夫。但是想到自己苦苦思恋着的丈夫还身在遥远的外地至今未归,不禁悲从中来,发出“采之欲遗谁?”的悲叹。诗的第二幅画面,出现在读者眼前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妻子,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正当妻子苦苦思念丈夫的时候,远在天涯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和思念,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不见故乡的山水,望不见江对岸涉江采莲的妻子,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漫漫长路和浩浩烟云!整首诗恰似两组既分隔又同时显现的画面,一边是女子置身兰草丛中采花,一边是丈夫漫漫长路中回首望乡,两幅画面重叠显现,意境深远而富有立体感。

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两诗极为相似,都逢佳节,都在馆驿,又都画面感极强,很好地延续了这种画面交融的“对写法”。高诗的一二两句“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和白诗的一二两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让我们都能读到这样一幅画面,诗人身在旅途,寓居客舍,远离家人,彻夜难眠,那一片浓厚的佳节气氛包围着他们在寒灯寒舍之中的孤独,一股独在异乡的孤寂凄然之情便油然而生。高诗白诗的三四两句,“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和“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都跨越时空,落笔对面,不再从正面直接写自己思念家人之苦,而是从家人思己落笔构筑画面。高诗写到,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一定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除夕,而且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亲人的霜鬓增添新的白发,诗人把真挚的思念情感抒写得更为婉曲含蓄。而诗人白居易想象出家里人深夜还没有入睡,围坐在灯下,惦念着远行的游子。诗人的形象在对方的思念中呼之欲出,仿佛他们就在自己眼前,由此可见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深。两位诗人都巧妙地运用画面交融的“对写法”,通过诗人和家人两组画面,把亲人对诗人的思念集中抒写出来,而这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三、落笔他处的婉曲抒怀

表达深切夫妻之思的典型诗作当属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在天宝十五载被安史叛军俘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他的妻子儿女寄居在千里之外的鄜州羌村。诗人身处异乡,安危难测,借月抒写离情,抒写自己对家中妻儿的思念和担忧,其妙处就在于通篇不直接抒写自己的思念,而是展开联想和想象,直接落笔千里之外的妻子,反写对方对“我”的思念,将夫妻间真挚的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妻子“独看”鄜州之月“忆长安”,表达对远在异地的丈夫的担心和思念,而诗人自己“独看”长安之月忆鄜州妻儿,也尽包含其中了。

苏轼的《少年游》一诗,和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宋神宗熙宁七年,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驻润州,思恋家人,托以“代人寄远”的形式,假托妻子王闰之在杭州思念自己,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去年在“大雪似杨花”的凄寒气氛下,妻子恋恋不舍地冒雪相送,今年“杨花似飞雪”,春天已尽,却不见词人归来。词人以思妇的口吻,诉说了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却未归的情形,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妻子无时无刻不在惦念远方的丈夫,忧愁的意绪,纷乱的情思,正如那似雪的杨花。妻子盼归未归,思念与寂寞混合,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对酒卷帘邀明月”,可此时,偏偏明月却怜爱双双栖息在梁上的燕子,把它那光辉分明地、斜斜地洒在画梁上的燕巢上,让妻子越发的触景伤情。妻子的所思所念,是远行在外的词人所设想的,词人的恋家思归之情昭然于世。

又如南宋末年诗人郑会旅途中题于所住客店房间墙壁上的《题邸间壁》一诗:“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题壁是古代骚人墨客抒怀的一种常见方式,但这首诗全从对面落笔,只字不言自己,却将家中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情态表达得委婉深挚。春寒料峭、万籁无声,妻子因丈夫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清冷,因苦苦思念丈夫而难以入睡。在深深的思恋中,在幽暗的烛光下,妻子屈指计算丈夫的行程和归家的日期,一直坐到红烛燃尽,玉钗敲断。整首诗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换位移情,境界新奇。

四、移情于物的特殊表达

还有些运用“对写法”的诗,跳出了惯常“移情于人”的“对写法”,巧妙地“移情于物”。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到另外的人、事、物上,借助自然之物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更充分地表达出来,有时会收到情感倍增的效果。

如唐代诗人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写诗人搬家之时,对故居的一草一木依恋难舍。诗人不说自己对亭子周围草木花鸟的依依不舍,却说“柳条藤蔓满怀离情,不忍分别;黄莺频频啼叫,痴情挽留”,全诗的景和情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诗人视花鸟为挚友,巧妙而又饶有趣味地表达了自己内心对故居的留恋之情。

又如大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在蜀中长大,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情感。诗人初次离开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不舍呢?但诗人不直抒离乡的惜别之情,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之水对自己恋恋不舍,不辞劳苦地从遥远的故乡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如此从对面落笔,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

“对写法”始见于《诗经》,习见于唐诗宋词。掌握“对写法”,是阅读诗歌的又一突破点,便于更快捷、准确地捕捉诗人情感。所以,这一独特的抒情方式,已被作为诗歌的考查内容重视起来,经常出现在诗歌鉴赏的试题之中。诗歌的知识复杂繁多,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分条梳理,分类总结,以便学生掌握记忆。

[参 考 文 献]

[1]刘志远.谈古典思乡怀人诗词中的“对写法”[J].学语文,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