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初一学习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一学习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一学习经验总结

第1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郝巧芳

一、课题的产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语文课前预习一直是个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由于学生来源的家庭和环境的因素,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七年级学生,课前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即使预习也草草浏览教材,或对字词做一些简单预习,直接导致课堂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学互动难以展开,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使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的学先于教师的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预习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利用教材工具书及其他辅导资料,自己去感知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可见,预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本课题研究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视角,在调查基础上,重新审视传统教学中的预习环节,剖析传统学习方式下预习环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挖掘预习环节中可能实现的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空间。预习不能老一套,要不断反思预习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反思预习要求与学生的预习的兴趣、学生的差异性等之间的联系,预习的效果与预习的时间之间的有效性等,从而使得此课题的研究更具有前瞻性与必要性。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落实预习环节,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具体策略做出归纳和总结,基于此,我想探讨这一课题—-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课题的实施会促使教师深入学习理论,以研促教、以研助学,教、学、研相互融合,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怎样选择有效的预习方法是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关键。

2、研究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

3、语文教师课前预习指导研究。根据课文特点,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指导。

4、探索适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体系,打造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

四、课题研究思路

先了解学生语文的预习习惯、预习能力、预习效果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制定出可行的培养预案;其次,选择七年级四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兴趣、教会方法等方面入手,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一方面要注重理论学习,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勤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有效策略;然后,对这个班学生再次实施调查,并于前次调查进行对比,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研究结论;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1、教育调查法:对学生进行有关课前预习人数、课前预习兴趣等方面的调查问卷,经科学的统计分析后,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或结论。如此实证分析,一方面,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为研究的结果提供支撑性材料。

2、文献研究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促进研究的深入。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与不足,撰写阶段性小结和有关教学案例。

4、案例研究法:教学中以初一语文课本教学作为案例研究,辅助课题研究。

六、研究过程设想

准备阶段 (2014.12月—-2015.1月)

1.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搜集和学习研究,了解教科研前沿动向。

2.设计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通过调查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及措施。

实施阶段 (2015.1月——2015.5月)

1、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进行实证性研究。重点在初一年级四班进行实验。

2、请本学科教师配合听课评课,听取教师对课的评价,特别是对课堂预习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3、指导预习方法,下发预习方法的指导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预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因文因人而异,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

4、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改进语文预习方法的策略

5、布置预习内容任务,分阶段分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训练巩固。初步打算定为课外自主预习与课内自主预习。

总结阶段(2015.5月DD2015.6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实施第二次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对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撰写研究报告,书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形式

课题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完善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生;教学方法;教师;能力

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就英语来说,涉及到了词汇、句型、短语和语法等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和总结。在此当中,所有的知识点大部分都归纳在语法的范围之内。老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以认真的、集中的状态来备好这一节课。如果光是依照课本笼统的提到的句型或词汇,表面的来讲课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课堂会显得很单调,学生会学不到系统性的知识,从而对课堂产生厌倦感,甚至讨厌学习英语。那么,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求新科技的辅助。英语课堂往往有许多异域的生活场景是学生没有生活体验的,教师用语言来描绘有时也缺乏形象性。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进行的一种同伴间交往互助,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合作还应包括师生共同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情促知。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与学生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成绩给与积极地评价,尽量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亲切的话语及与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把教学与练习相结合起来。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进一步深化知识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实践和检验的平台,有针对性的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堂课所教所学的知识。学生应该对此重视,配合老师,多做练习,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检验真理;那么,在教的阶段里,用练习来检验教学的效果和收获是再合适不过的。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对于学习初一英语的学生来说,他们遇到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在词汇、句型和语法上。他们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少、句型和语法也都简单,他们需要做的是打好基础,对英语有初步的入门认识。同词汇一样,语法是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的学生会问:老师,这个句型为什么会这么放?为什么以元音开头的单词要用不定冠词an来修饰?什么叫特殊疑问句?等等的问题。有一些问题是可以解释的,而有些则解释不了,这些就涉及到英语中固定的搭配和语言的规范及语法。英语的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得英语语言内部结构的一般规则的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更好的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法非常的重要。

那么,教学练习,可以是以课堂师生互动对话、提问与回答、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等的形式来实现。为了便于学生活动,教师在备课时应在为自己设计教案的同时,按照课堂教学五个步骤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同步练习的题单和学案,列出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以及与教学同步的诸如模仿、替换、填空、选择、转换、补全对话、思考、讨论、辩论等口头或笔头的练习题或检测题,来供学生在不同阶段活动时使用,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平时表现的依据。教学的目标要科学、具体、准确,切忌一般化和抽象化。

第3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物 生物课效率 教学经验 多媒体课件

近几年我们偏远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大有改观,特别是生物课的器材已基本配备齐全,再不是前几年的“一本书,一间只有几张方桌的实验室,几张旧挂图”组成的理科类学科。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在有限的课时内跟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掌握生物学知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实验思维”?如何使初一、二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实验教学,走出“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误区,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是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促进学生“三维”(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临的迫切问题。本人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限,讲动植物的主要类型时,很难拿出相应的标本让学生观察、鉴别,讲起来十分空洞,学生很难理解、区别。如何解决?近几年教学图片或其它图片反映动植物分类的较多,教师可以搜集;网络资源便捷,教师可在网上搜集常见的动植物,分类制成幻灯片,让他们进行观察、比较,再辅之以专业的比较、分析、讲解,学生会很感兴趣,也更易懂易掌握,记忆更深。

二、有效开展调查研究

一些实验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可以布置学生做社会调查,让学生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讨论研究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记忆深刻。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若遇到有四级以上营养级的生态系统,学生就很难判断中上级的动物数量的变化,因为上一级和下一级都对它有影响,但哪一级对它影响更大一些呢?我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学生按村分组去调查他们所在地的家鼠和猫的大概数量,田鼠和蛇的大概数量关系,以及近三年它们数量变化的大致情况,然后交流讨论,总结它们数量变化的动态关系,可得出他们相互影响的主要因素,从而更有利于分析这类问题。

三、设计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谈到游戏,很多人以为只是玩玩乐乐,其实则不然。如讲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在黑板上写一句简单的话,其中有一名学生面向黑板领悟黑板上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用动作示意其他几名背对黑板的学生,结果这几名学生表述的不尽相同,从而证明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该教学设计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学生在游戏中激发思维,提高了理解力。学生从动手动脑的参与,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感到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使其学习兴趣倍增。

四、引导学生学会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生物学中生理理论知识较难理解,学生要靠死记硬背才能掌握相关知识。但若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理解,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我在讲尿液和汗液的成份时,让学生回忆夏天干农活和体育运动训练后,汗衣放一天后有什么气味?家中的小便桶储存小便一天后有什么气味?与你家中用过的化肥有相同的气味吗?若是深色衣服,汗衣上会什么痕迹?小便桶储存小便时间较长后会有什么痕迹?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一结合,学生就豁然开朗。我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去搞清这些东西的主要成分,学生便感到一点不难。

五、在实验课上注意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合作精神

第4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1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七年级、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率按计划全部完成。现将本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

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本学期教学工作已经顺利结束,通过对教案、试卷、课件资源的整理,先对本学期初一生物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一、常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初一生物每周三课时,按照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学生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尝试工作。

在开学初,我对所教授的四个班在班级分组前提下进行了建组工作。然后利用课堂向学生解释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去年尝试后经验总结),并与期末考评、学期成绩挂钩。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用具、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复习反馈情况等;评价形式简单易行,以好、中、差三种符号,个人、小组相结合评比,科代表统一记录。在此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小组意识、表达能力都得到一定提高。尤其是在期末复习阶段,课堂因为及时地奖励而热烈,学生没有感觉到复习课的枯燥。

三、加强了实验课的开设。

基于学校实验条件的改善,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我尽力开设了一部分实验。同时制定了新的实验室规范要求,比如学生座位的安排和登记、实验课记录、实验室器具损坏登记和赔偿等。以保障实验课开展的顺利有序。

四、积极参加备课租活动。

共同商讨课时重难点及其突破技巧、检测要求等细节;将个人基本功大赛培训内容有重点地进行传授;确定组内献课的课题和展示内容。

五、参加了市基本功大赛选拔,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

包括教育法、心理学、教育学、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说课等专题培训。其中关于概念图、教学目标的制定、说课等问题都有专向联系,受益匪浅。

总的说来,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很忙碌也比较顺利,个人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受到时间的限制,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期末复习的个别生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的改进和探索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这也将成我下个学期工作的重点。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自己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考试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市区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最后,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的不够,使他们学得不轻松,进步也较慢,兴趣和求知欲有待于增加。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4本学期任教八年级生物课,和学校政教工作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能够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

二、教育教学方面

我能够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

认真实施学校推行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的教学模式,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对学校实施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其它方面

本人结合学校的工作组织了学校的篮球赛、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并且每周都对学校的纪律、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和总结。对学生习惯养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一个学期过去了,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生物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

进入我的课堂怎样教生物,《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生物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我加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生物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努力吃透教材,认真撰写教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集体备课中,分工协作,既照顾到本班实际情况,又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作为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的。

另外,我努力处理好生物教学与现实实践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成绩,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第5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建构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因此,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语文老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 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则与此稍有不同,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生在世,不去苏杭游览实为一大憾事。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趟,欣赏一番她的 “庐山真面目”。于是,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初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初二还好但比初一少,到了初三就很少了,越到高年级越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讲授周国平的《家》(家是什么?为什么作者把家比作“船”、“港湾”、“岸”?假如没有家会怎么样?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家?)和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课文时,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学生们对我的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前提在于备课

第6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主体性;学习策略;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322.0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96-01

教育质量高低,固然有“教法”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学法”。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会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研究是时展的要求,它有利于中学英语教学理论的完善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因此,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一、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教学

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包括培养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刚接触英语学习,在这一初始阶段就有意识地培养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主体性英语学习策略无疑将会对未来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教学途径。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教学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和同学的学习经验总结提炼出来,上升为具体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主体性学习策略。有许多学生虽然己经进入较高的学习阶段,但是仍不清楚自己偏爱何种学习方法。他们长时间地使用某种学习方法,但也许并不是最适合他们的有效学习方法。鉴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个体差异性和情景性都很强,因此在采用该途径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即辅助、指引他们加工、提炼适合自己的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对此,本文不作过多探讨。

另一条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的训练。一般来说是采用“渗透式”策略训练法,即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有关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而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采用的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有针对全班同学的集体讲授,也有小组讨论、个别指导等。有相关实验证明,“渗透式”策略训练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教学原则。进行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训练,要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2.1 练习性原则。正如英语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英语技能的获得一样,懂得和了解一些英语学习策略并不意味着会实际运用这些策略,并非教给了学生各种英语学习策略,他们就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使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必须和情景练习结合起来,即在进行策略训练时必须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去选择和尝试刚获得的学习策略并取得成功的体验。这些学习策略实际应用的另一个潜在的副产品就是将使学生十分清楚自己偏爱在哪种学习条件下使用哪种学习策略最有利于获得最好的学习效率,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学习策略。

2.2 指导性原则。进行学习灸略训练,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试误”固然可能使学生最终获得适合自己的主体性学习策略,但过程相对漫长,从精力和时间上说都很不经济。若有富有经验的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个别指导则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渐进性原则。任何学习策略的训练都不是一缴而就的,能力的形成更非一日之功。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到系统的英语学习,不管是英语知识的掌握还是语言技能的获得都还处在起步阶段,更不用说英语学习策略的形成了。所以进行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训练时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切实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符合其年龄和学习特点的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

2.4 过程性原则。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学习者自身在不断发展变化,同一个学习主体,在初一、初二、初三时的学习状态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在同一个学习阶段,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他可能采用的主体性学习策略也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在进行策略训练时,不要以僵化的固定的模式进行主体性学习策略培习。

二、运用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对初中学生来说,在综合运用已获得的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时,要注意把握以下两种原则。

1、差异性原则。学习情景是千变万化的,学习主体的情绪状态也是发展变化的,曾经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变化了的情景下可能就不再适用,对别的学习者来说成功体验过的学习策略可能并不适用于自己。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要把握好差异性原则,适时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作到主体性学习策略真正为我所用。

2、发展性原则。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因此,在运用主体性学习策略解决实际的英语问题时要遵循发展性原则,要灵活机动地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地运用,不能死搬硬套。对于学生来说,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会不断遇到一些用己经形成的主体性学习策略仍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旧策略”与“新问题”就会发生矛盾。正是在不断的矛盾解决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策略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步向自动化水平靠近,最终达到“无策略”境界。

第7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教学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者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把已有知识简单地介绍给学生,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向导。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充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构建,有利于塑造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学习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智能水平与实践能力。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意义

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提出新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扭转这种局面的一剂良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对待新知识,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其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意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及推广价值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依据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目标的确定不完全是由教师来决定,教师给了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和机会,同时,对于采取什么方式学习,教师也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本课题的推广应用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改变了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陈旧模式,其价值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积极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开创精神,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索。亲身经历以探索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探索式学习,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同时也意味着把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运用,凭借这些知识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活动,使他们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也锻炼了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2.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就是在学生与老师信息交流的同时,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易于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他们有着本能的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有共同的语言,他们之间能踊跃发言、大胆置疑、敢于想像,能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培养其合作精神,产生一种同伴效应。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实施的过程及主要做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及研究过程

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是2003年9月接手的初一年级学生。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1月)课题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04年3月——2004年7月)实验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2004年9月——2005年7月)课题验证总结阶段。

(二)具体做法

1.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就是指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通过本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实验老师所带的学科在历次统考中均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通过本课题研究所教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3.通过研究,摸索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4.通过研究,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5.提炼并撰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案例、心得和论文等。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和素材。

七、对课题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贯彻启发式原则,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等教学思想的具体论,解决课堂教学统一施教,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考与学协调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得到真正实施。实践证明这一课题的探索是可行的,它确实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束缚,教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地位提升到主动学习的地位。这一课题的实施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八、课题组织

黄强(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的组织和论文的撰写。

吴道明(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胡学权(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1.导语: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教师普遍存在观念落后陈旧的问题,而随州·曾都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区,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局。农村中学的教师大多数认为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较时,显得基础薄弱、自主探究的能力低、视野窄等多个问题,教学还得沿用老方法,主要以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课、练习直到加班加点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而教学本身就是统一的实质性的交往,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种互动,更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本课题将研究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转变教学方式,转换自身角色,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实施有效教学,为学生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本课题重点针对随州·曾都这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和农村中学现状,而提出有效“导学”这一个教育理论。

而本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这个新视野指的是两个转变:(1)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交往互动中进行主动探索和自主建构,又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2)教学是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这意味着从为掌握而教向为发展而学的转变。

2.有效“导学”的基本概念

2.1有效。

指通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1)有效率,即较少的教学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产出。(2)有效益,即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3)有效果,即教学活动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

2.2导学。

学生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个性充分发展,主体学习良好。

本课题的“导学”主要从4个不同方面进行:

(1)自学“导”研:就是要使学生会学习,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会研究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公式、定理、问题等。对于如何研究,教师要引导,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证明猜想,引导学生自学,弄清知识框架,包括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解决“导”思。“解决”是指运用新发现的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问题“导”入新课,有明导与暗导之分。明导即直接引入一个具体问题,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要用到未学知识,由此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暗导即是通过设计一种教学情景,让学生体验、感知、实验等,再由问题导入新课。

(4)发展“导”新。这里的“导”主要是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全方位思考问题。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都有不同的说法。

2.3有效导学。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核心要素。要让课堂教学做到有效,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作用,同时充分协调两主体之间的关系,从着力于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着眼于“有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导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是导学的主体,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和发现学习过程。

3.“有效导学”研究的目标

3.1.理论发展目标

探讨与农村中学实际现状相适应的,能有效提升师生课堂生命质量的有效导学机制;同时,通过课题研究能丰富有效教学理论,揭示有效导学里,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3.2学生素质发展目标

在教师创设的“问题解决”情境中,以教师的“导学”为次之,以学生的发现学习为主,着重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力和非智力因素,让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有效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3.3教师素质发展目标。

通过探索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对“问题解决”在中学课堂教学中适用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理论水平。

4.有效导学研究的依据

(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自主发展理论是本课题的哲学基础。马克思认为人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主动积极的努力去实现全面发展,因此他主张要用人自身的尺度去衡量其全面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新课程理念是本课题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使学生主体对知识客体的认识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的自主建构过程,是学习主体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建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3)“有效教学” 理论是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有效教学的理念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得教学科学化运动产生的一种教学思想,目前已经成为中外教育共同关注的话题。

5.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导学”模式的研究

(2)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3)有效导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4)有效导学的评价机制的研究

(5)农村中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调查研究

(6)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特征及其策略的研究

(7)有效导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

(8)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与实践的研究

5.关于“有效导学”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行动者”(学校领导、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还将具体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实施前对初一新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调查,从调查报告中,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有效导学的情况,以调整研究步骤和方法。在课题总结阶段,对初三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调查,与初一时调查进行对照分析。

(2)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课改新鲜经验和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和有效教学的相关文章,从而积累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3)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定期总结体会和做法,经常检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中途召开一次中期汇报会,交流各学科研究成果和心得,最后阶段做总结反思工作和好成果汇集。

(4)专题研究法。通过开展教研组研讨、各种类型课堂、案例分析、论文交流等活动、学术沙龙、教学评价,对上述研究内容的八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

6.研究的步骤与成果形式

6.1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

主要任务:进行课题论证、规划,筹备课题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机构,组织研究队伍,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2)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开设研究课,撰写研究课例;以各级子课题为单位,成立各学科研究项目组;专家引领,理论学习,完善研究方案,深化研究进程;开展课堂教学调查,研究有效导学各因子的内在联系。

(3)第三阶段:总结与鉴定阶段

主要任务:各级子课题汇集研究成果,研究成果鉴定,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系列,最后进行总课题成果鉴定。

6.2 研究成果

(1)实践成果:有效课堂导学课堂教学展示。

(2)理论成果:论文,研究报告。

第9篇: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美术,也称 造型艺术或 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范文!

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1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一学期来,本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美术潜能,展示学生的才艺,使学生学有所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完成了小组活动的计划,现将一学期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管理,增强学生信心。在本学期的第一次活动,我向学生简要总结了上学期活动开展的情况,表扬了一些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同时也指出了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强调了小组活动的制度和要求,如:要求组员务必守时守纪、遵守考勤制度,因故缺席者,须提前请假;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带领非组员进入画室;务必按辅导教师的要求如期准备好学具,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介绍了本学期兴趣活动的开展形式及活动内容,分析了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向学生描绘了学习美术的美好前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信心。

二、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按照小组活动的学年计划,从校情和学情出发,我们第二阶段的美术专业技能培训分A、B、两组实施,活动目标为:A组: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能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形体和空间,初步掌握石膏、静物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B组;通过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使学生乐于美术创作活动,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卡通画技法和基本技能。 对于A组的训练,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再则教具、学具也较易准备,活动开展起来相对顺利,目标也容易达成。但对于B组的训练,难度比预期的要大得多。一是对题材的选择,内容要健康向上。二是色彩的运用要协调,经过与学生共同探索,也摸索出一些经验。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美术作品展评活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不是兴趣小组活动的最终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运用知识和技能,行之有效的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在对本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我注重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这些美术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为学生发展美术特长搭建了一个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校兴趣小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我们以后想办法解决。

1、虽然上学期购置了一些美术器材、教学用品,但与教学需要相差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开展的进度和质量。

2、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好课余时间发展兴趣,在训练美术技能上下苦功夫。

3、部分班级学生的考勤情况不理想,有班主任托课情况,甚至留学生在班里写作业。

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2一、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验,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盲目的无意识状态中,作为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学生做到三点:1,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东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

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写生。画我们的教学楼,画我们的校园,同事我也经常布置一些风景写生作业,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田野,走近农民,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创作出如此精彩作品。

二、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想象则是开启创作的钥匙。将感受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德国黑格尔有句名言:“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也指出“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灵通八极,心接万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想象力以其幻想、联想等方式出现。”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就要培养这种神思的力,这样对于他将来的艺术创作将有着神奇的不可低估的力量。古埃及狮身人面像是想象的产物,古印度的千手湿婆婆是想象的产物;中国的美女蛇白娘娘也是想象的产物。

所以,天上人间,古今中外,神仙鬼怪,花鸟虫鱼都任艺术家驰骋想象。具象反映,意象变异,抽象显现,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中学生,要想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没有想象力的画如同一朵没有水分的玫瑰,一条不流动的河流,一轮不发光的月亮,缺少生命之源,只有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画面才如同注入新鲜的血液,魅力四射,韵味无穷。而想象力的培养,源于生活中情景的创设,构思的独到,学生由于平时进行美术创作训练比较少,因此,在创设情景方面有一定难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先让同学们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妈妈,再爱我一次》,这是一个风靡全球的煽情的电影,曾经赚取了多少人的泪水,失去母爱的孩子是痛苦的,但是,作为整天拥有幸福和母爱的中学生,是否真正体验到母亲的爱呢?我用真情的心声,声情并茂地讲述完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的反映比较强烈,特别是女同学们都眼睛红红的,男同学也不吱声,我趁热打铁,放了一段音乐《烛光里的妈妈》,放完音乐,我问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爱,”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那我们今天就用自己的画笔赞美母爱,好不好?”可以想象,同学们几乎没有让我多费口舌,没有多长时间,一幅幅生动的“母爱图”便展现在我的眼前。

如若在平时,大部分同学便只会单调,枯燥地画上一个梳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妇女,写上“我的妈妈”,便算是完事。而现在你看,那个坐在病床前,目送着儿子去上学的妈妈,则更叫人肃然起敬。在灯下陪女儿读书的妈妈,多么辛苦啊,你看女儿感动得都热泪盈眶了,更有甚者,把眼光放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描绘动物界中一幅幅生动的“亲情母爱图”使人感觉到人间的爱是无处不在的,望着这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完全发自内心的“母爱图”,你无法怀疑同学们的真情与想象力的丰富。正象一位诗人所说:“想象是思维的精彩,美的创造离不开想象。”在美的创造中通过想象把情感、理性、感知联结起来,在创造性的想象中各种心理因素象交响乐一样组织在一起。感知的激发、情感的鼓励、理性的启导,都融化在想象中。

三、在美术创作中发挥个性的特点

美术创作是一定情景创设下的个体制作过程。在美的创造中切忌“似曾相识”,雷同是创作的大忌,一件没有个性的作品像一杯无味的白开水,没有品味,因此,在美术创作中要发挥个性的特点。在美的事物中所体现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各种心理素质都具有个性的特点。美术创造活动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在美的领域,人们都喜爱独创。唐代的吴道子和李思训都是画嘉陵江山的,但是风格各异,前者自由,奔放,后者严谨,富丽。李苦禅在论画鹰时说:“林良鹰的古穆,鹰的孤郁,华岩鹰的机巧,齐白石鹰的憨厚,此所谓?画如其人?是也。”这些都说明美的创造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在美的创造中保持个性的特色是很重要的,作为中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要尝试保持自己的良好的独特的个性,创作风格,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我为校园添风采”这一综合探索课中,我要求学生为作为我们身份标志之一的“校服”做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审美品味,个性特点。创造出满意的作品。我在辅导他们时,旨在强调个性的发挥,款式要符合中学生的身份特点,色彩尽量明快、亮丽、单纯一点,同时鼓励他们上网查资料,吸取别人的长处,融入自己的个性,同学们在我的启发下,有所领悟,纷纷行动起来,作品的效果虽然有点稚气,但还是收获了惊喜。同学们的个性特点精彩地呈现出来了。班上有一位前卫、调皮的男生,他的作品很有个性,打破了传统的校服的死板的模式,使校服时装化,同时又不乏青春男孩的朝气、活泼,非常独特,一些文静、内向的女生设计的作品较端庄、大方,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大大地称赞了一番,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更强了。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锻炼驾驭表现形式的能力

要创造美,必须熟悉和掌握形式的规律,培养对形式美的敏感。一个美的鉴赏者不一定能成为美的创造者,但是一个杰出的美的创造者却必定是美的鉴赏者。要驾驭美的表现形式就要研究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的法则来源于美的创造的实践,是人类在长期的创造美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因此,中学生的美术创作是与实践过程密不可分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平时的技能训练及创作训练时,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以锻炼他们驾驭表现形式的能力,从实践中寻找创作灵感,如在剪贴画教学中,注意结合色彩,标图,变形的基础训练,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装饰美的风格的体现,同时尽量采用多种表现形式。

刘丽同学的《渔舟唱晚》,起初采用的是纸贴版画,感觉画面显得太平,没有意境,我引导她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可以营造意想不到的气氛,经过一番设计,构思,一副别具特色的韵味无穷的画面展现在面前,破旧的帆布搭成的船,用丝线织成的渔网,更有那象征渔家形象的竹筒为画龙点睛之笔。这幅画突破了传统的剪贴画模式,有一种原始的粗犷的美,学生大开眼界,创作激情陡增,都积极地寻找其他材料去表现自己的作品。“创作”已变成了一项既美丽又辛苦的劳动实践过程了。

实践证明,对中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训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法的改革,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课改精神的真实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都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美好的生活吧!

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3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励志天下 lizhi123.net )

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校美术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少儿书画美术作品大赛,都获得了优越的成绩,其中8名学生获金奖,3名获银

奖。学期末在校举办了学生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平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 10%-20% 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

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到要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四、经验和教训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