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素质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是化学科学素质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双基”教学,相反,加强“双基”正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问题关键是怎样摆脱应试教育束缚,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抛弃“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走出以“考纲”代替“大纲”,以“考点”代替“双基”,以“解题”代替“实践”的纯应试教育的怪圈。做到“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纲语),素质教育下的“双基”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学”,重视学生动脑、动手,指导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和联系,最终达到“会用”。
二、化学科学能力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大纲上说:“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能力型和创造型人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效果要明显,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及时如实地记录观察的结果。通过观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实验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多创设一些学生动手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向学生充分展示教学的思路和解题的思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特别应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三、化学科学方法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翅膀,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手段。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和牢固记忆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科学的方法对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科学方法。如在“碱金属”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做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以过多次论证后,即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论。又如在有机物烃的教学中,以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烃为典型的物质,分析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推导出这类烃的通式和通性。
四、化学科学意识教育
这是化学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科学意识包含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科学意识教育就是促使学生树立物质第一的观点、尊重客观事实的观点、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等。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来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如结合盐类水解的有关内容,介绍如何利用盐类的水解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服务,教育学生学以致用;学氧化硫的用途时,介绍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当前世界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提高环境意识。
五、化学科学品质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动力,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等。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树立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学性、顽强性和自制性,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规守纪、不怕挫折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勤于思考、积极探索、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乐于协作的习惯。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品质教育,如在“碱金属”中介绍候氏制研,大胆创新、无私奉献、执着爱国等高贵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多维假设与求证的探究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2]洪贺廷.理想化教育.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不能使他们处于“嗷嗷待哺”状态,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吃好”,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首先,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强化德育功能,培养现代意识是贯彻素质教育的标志
进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德育工作并不仅只是校长、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化学课也不例外。
1依靠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学科本身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我们可以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建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通过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等内容树立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通过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培养学生的联系转化的观点;……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化学方面就占了二项;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的“侯氏制碱法”填补了我国“纯碱”工业的空白;我国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钢铁、能源、水泥、化纤等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样,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点燃学生的爱国之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3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化学与社会、化学与人的关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如在教学“NO和NO2是污染大气的重要污染物”时,可介绍这些氮氧化合物受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如1943年9月,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烟雾”就是光化学污染的典型事件。学到SO2、SO3的性质时,告诉学生硫氧化合物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就属此例。再如由CO2、CH4等引起的“温室效应”,氯氟烃引起的臭氧层破坏,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等等。以此培养学生形成三个观念:爱护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防止污染,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观念;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现有能源的观念。强化两个现代意识:科技意识和减灾意识
三、养成思维习惯,学会思维方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21世纪更需要能力型人才。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是同整个国民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我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培养,而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诸如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等。
求同思维是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探索结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如,二氯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有几种同分异构体?按常规,学生会先写出四氯苯的一种结构式,然后用变换氯原子位置的方法逐一去找,此法很慢且易出错。若能变换角度去考虑:二氯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是二个氯原子在苯环上分别呈邻、间、对位,如果我们改换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把四氯苯看成是苯环上两个氢原子分别呈邻、间、对位,就很容易知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应做到对一式或一题要多思、多变、多解、多联,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固定思维模式之中,受思维定势的束缚,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
逆向思维是从顺向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在化学知识中,有大量的可逆思维的素材。如元素的“构、位、性”互推,有机物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互推,各种不同浓度的互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等逆向思维训练的教学内容,以此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联想思维是指对有相似特点的事物通过对比联想,推测其它方面相似性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结构特点,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如硫氰〔(SCN)2〕与卤素有相似的结构特点,从而性质也相似。这样,通过类比联想,写出硫氰与NaOH溶液、乙烯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醛基官能团的特性,可联想到具有这种官能团的物质,如醛类、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等都可能发生银镜反应。由相似性质的气体可联想到其有相同的制备装置。如:O2、NH3、CH4组,Cl2、HCl组,H2、CO2、H2S组等。学生一旦掌握了联想思维的方法,就可举一反三,减轻学生负担。
四、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于应用。学生的化学素质不仅在于其掌握化学知识的多少,也不仅仅在于其能解多少化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可结合消防常识介绍一些灭火器的类型、用途及操作方法。如在介绍泡沫灭火器时,可问学生:灭火器中盛装的是什么溶液?玻璃筒中装的是什么?铁筒中装的是什么?使用时发生了什么反应?它的灭火原理是什么?灭火时应该怎样操作?再如学到《硫硫酸》一章的计算题时,不妨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农村学生可提出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各种不同的化肥对土壤酸碱性有何影响,并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使学生了解科学种田的重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大纲,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例如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除以碳、氢、氧、铁等金属和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为主,介绍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外,还介绍了空气、水、煤、石油、环境保护、能源、人体健康与化学的关系等与公民素质教育有关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比较零碎,庞杂难记,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注意归纳和总结。如在学过H2,O2,CO2三种气体之后,可组织学生利用教材P.115的仪器,让学生选择仪器进行操作制取三种气体,这样从H2,O2,CO2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及实验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复习H2,O2,CO2各自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再例如:可设计一组C,H2,CO三种还原剂实验对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促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方向;途径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的教育。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面的任务一个比一个多,各方面的负担一个比一个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学生过分重视花哨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己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二)大学教授要忙着搞职称,忙着搞研究,看似一个比一个忙,其实是把大学的本质和根本使命给忘却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作用却在职称、研究的压迫下消失殆尽。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志在必行,它是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却使得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因此各国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精英,所以高等教育助大学生精神成人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追求真理。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要培养道德健全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杨叔子曾表示:中国要办好大学,依赖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基础知识的全面扎实,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求新、求变,让学生在其中自己解决问题,给其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要由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四)政府、社会、高校联手参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推动良好人文氛围的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
关键词: 高中化学 人文素质 教育 渗透
现代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特别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我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高中生的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主要是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高中生在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辨证思维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也保留有较多的“自我中心”的特征。他们常常爱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也比较弱。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或挫折时,容易冲动或悲观消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学生,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能够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人的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体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以人文素质为基础。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科学的教育。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学科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缺乏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对知识的追求将失去动力。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有利于学生在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前途命运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化学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适时进行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学科本身蕴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其中的内涵,就会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高中化学教材较好地反映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教育性,其中有显现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内容,也有许多内容隐含在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因而,我们需要充分挖掘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要尽可能地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艺术、审美教育,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精神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要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有机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到坚定的科学信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这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在教学中挖掘化学美,体现化学美的育人功能
美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化学在揭示物质内部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时,显现了化学领域中蕴含的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例如金刚石的璀璨夺目、水晶的玲珑剔透、金属晶体的天然光泽等,这些外在美无不与它的内在结构美相统一,而其内在的天然结构正是一种“真”与“美”的统一;再如焰火的五彩缤纷无不与其化学反应的“真”相联系。因此,科学的“真”与“美”自有其辩证统一的道理。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化学科学美的事物和现象,并利用这些事物和现象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美的特征与规律来分析和理解化学问题,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3.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 如何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地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探讨 论文化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浅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发展途径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讨 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图书馆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究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浅议体育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谈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浅析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论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提升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创新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9.07.19.
【21】魏法汇.《高等教育生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期,第35页。
【22】王遐见.叶昌友.《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44页。
【23】贺轶玲.李培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J].《学园》,2009年第6期,第90页。
【关键词】建构主义;文化素质教育;途径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新世纪以来,一批“缺乏读写技能、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基本文史知识、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正重返校园。没有科技的国家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的国家不打自垮。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
建构主义源于认知理论,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有力的拓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对于推进新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启示
1、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面对竞争性越来越大的市场经济,用人单位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还要求大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行业转换和改变主攻专业方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标准和教育理念都要随之调整,培养的大学生应该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双过硬,同时具有创新能力。达到这一要求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而建构主义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使人在学习中能够满足这个要求。
2、创新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位主体
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建构主义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心理结构和经验来主动建构自己知识,每个人又有自己的个性,这就构成了人才的多样性。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教师是帮助、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给学生听,学生在课下按要求完成作业,如此循环,几乎没有让学生自我展示、弘扬个性的机会。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为学生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在活动中经验改造和重组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3、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建构主义学习论要求教师角色要从台前走到幕后,在素质方面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反思的实践者。尽管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师的作用和意义并没有降低,依然很重要。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来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社会参与的热情和能力、理性批评的态度及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开始越来越为他们所看重的。也就是说,新世纪的大学生今后立身处世不仅仅是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诸如智慧才能、审美、创新、宽容等内在的文化素养。而这些素养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养成教育,不能单纯依靠一些硬性规定,需要结合大学生以及大学教育的特点,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多个层面进行渗透。
1、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文化素质不能单纯靠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来获得和提高,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科学而系统的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自然渗透,帮助学生建构可供其后继发展的内部文化。同时,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等不同的课程设置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知识提供源动力。
2、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全面激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为学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将教与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在与教师共同创设教学情境,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干预下,有可能完成其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而思维正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核心所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文化素质教育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所不同,它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学习本身既有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成分,也有从外界吸收的成分。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每所高校独特的学术和文化传统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这样一个学校软实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校园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是多方面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提供平台,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架设桥梁,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提升修养,完善人格,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此外,学校或者各院系组织开展系统的内容涵盖各大学科门类知识的学术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推进文化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融合,实现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同时,又有利于建设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点,而目前高校素质教育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效果的发挥。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借鉴为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了视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艺术类学生;文化素质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脑通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科学成果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生活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如果不会应用电脑快速地获取、处理、检索信息,不会使用因特网与外界通信,就无法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当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时,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即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因此,充分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成为艺术院校附中教育工作者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从艺术院校附中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艺术院校附中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积极影响,以及对提高艺术类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
一、艺术院校附中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类学生“教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影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目前,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被广泛运用到文化课教学中。可是,目前艺术类学校在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文化课教学时。普遍存在计算机只是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只起到教学演示的个别化教学,或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方面的作用,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教与学”的模式,实际上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传统模式的教学,真可谓穿新鞋、走老路。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忽视实践能力的训练,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实现使学习者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二)艺术类学生在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艺术人才,除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正确处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艺术类学生有效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专业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它着眼于学生在未来职业上的需要,主要培养人“做事”的能力;而文化基础课教育则更加重视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或技能。两者的很好结合,就是理想的教育。正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是,艺术类的学生往往存在重专业课、轻文化基础课的思想,对文化课学习普遍不感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文化成绩普遍比较差。
二、对策与方略
如何对艺术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呢?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体系中。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教育技术的革命,都将带来一次教育的革命。如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递手段的教育模式。同样,在信息社会里,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教育传媒的新型教育模式,必将取代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的教学模式,也必将带来教育观念、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彻底变革。
(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教学多媒体基本特征:
1 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
以前教学资源的主要载体是书,其信息负载量小,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学资源的载体是网络。网络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手段,而且还是知识的源泉。由于网络本身具有信息负载量大的特点,无疑会使教学资源得到空前的扩大。此外,网络的基本信息共享性特点,也使网络教学中全体学员能共同享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2 教学过程的超时空性
在网络教学中,其教学过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安排学习过程。学生也没有必要集中在一处固定的场所学习,在各个不同的地域,只要联接网络,就可以参与网络学习的过程。
3 教学的交互性
在网络教学中,通过使用电子邮件、语音信箱、视频等多种媒体技术,实现了一种交互式的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双方而且还可以多方进行交互式交流。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范围不仅没有减少,相反却扩大了。
4 实现个别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
在网络教学中,由于学员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而是各自在自己的主机上通过联接网络进行学习,从形式上就使网络教学实现了一种个别化教学,在个别化教学中,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还可以控制学习的进程和速度,所以这种个别化学习又体现了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式学习的特点。
(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教学多媒体技术。促进了艺术院校附中教育观念、目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为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
1 更新教育观念
(1)艺术类附中与普通中学的课程结构不同的是:艺术类附中的学生,一周用50%的课时量上艺术方面的专业课,用50%的课时量上普通中学文科方面的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艺术类附中文化基础课教学与普通中学的文化课教学一样,采用传统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使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多种功能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等,因此产生了新的教学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2)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既是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这些新的趋势中隐含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都反映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学生被看作为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这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下,教师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的角色。
(3)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日制、面授的,进行课堂教学并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规的学校。而网络环境下的学校观则认为全日制、面授的、有围墙的学校是正规的学校,半日制的、业余的,其他方式授课的远距离教学、无围墙的学校也是教育的场所,也是正规的学校。
2 改革教学目标和内容
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致指出,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一些技能:(1)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2)问题解决能力;(3)批判性思维能力;(4)学习能力;(5)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为了实现信息网络技术对教育目标的新要求,教育内容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要使用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教材,在课程设计上重在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制定教学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技术的培训,基础要宽。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教学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目标完成新的教学内容提供了非常自然的工具,为学校步入新轨提供了途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文字处理和画图程序,能帮助学生组织和建构复杂的任务。
论文摘要:对国内外近三年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笔者发现,语界同行对“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课题研究的广度和力度都不够,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专题研究甚至为空白。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1前期基础调研
二00一七年,笔者深人都匀市周边20多所乡镇中学的英语课堂,听了二十多位教师的课。在贵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笔者发现:无论教材、教法、教学设施怎么先进,如果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无从谈起。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本着这一问题,笔者对国内近3年的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于对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对国外研究的描述
近三年来,有三篇教师教育研究的综述文献代表了我国外语学术界近来对于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综述的最高水准、它们是:《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贾爱武,2005);《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刘学惠,2005);《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高云峰,李小光,2007)。以上几篇文章对近三十多年国外在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了类似的概述,认为外语教师教育可分为以下叹个阶段:70年代交际法兴起之初,人们研究重在教学内容,80年代开始热衷于研究教学方法,并创造了多种教学法和技巧,但是教师们并不能顺利地实施这些教学法,于是90年代的研究重点转到了研究教师上来了。1997年在英国布赖顿举行的第31界国际英语外语教学协会年会上,英语师资教育与教师发展成为会议六大主题之一,其中关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和动力问题是目前外语师资研究的重要课题。tesol组织的学术刊物tesol quarterly推出专刊“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展开国际性讨论,它标志着英语教师教育己经成为各国从事英语教育专业人士的研究焦点。
2.2国内高校相关研究
《外语界》等十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在近十年总共发表高校外语教师教育论文64篇(高云峰,李小光,2007)。从时间跨度以及刊物的分布来讲,没有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研究态势,说明目前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师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足,研究力量薄弱(同l)厂〕我国90年代后期开始有学者对外语教师教育表示关注,但多是从理论研究以及外语教学技能的角度展开的,对教师的培训也多是表层化,相关的文献中常出现“外语教师培训”、“外语教师教育”,而“外语教师发展”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说明了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应从教师内部自身提高内在素质才是关键所在(国内研究算是勉强跟上了国际研究的步伐,但仍有不少差,特别在强调教师发展这一点上,我们更注重理论,培训也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而国外更注重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意识以及促进发展的途径(贾爱武,2005),笔者对国内一卜种外语核心(或重要)期刊,如《外语界》等近3年刊发的外语教师教育类文章作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1国内重要外语期刊近…万三年发表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统计表(单位:篇)
统计结果与高云峰,李小光((2007)的论述一致。不少刊物如《外语学刊》等近三年刊登的外语教师教育论文的数量居然为01所刊发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很少,并且多是讨论抽象的理论为主,如教师培训模式、教师信念、教师自主等。
以上统计都是与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研究有关,似与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研究无关,其实不然,原因如下:第一,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是培养英语教师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基础英语教师的重任,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发展与高校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第二,高校是引领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最前沿阵地,其科研理论、成果和模式对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有很大的参照作用。第三,高校的理论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代表国内该领域理论的最高水平,对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直接产生重大影响,起到对外语教学改革进行导向的作用。
笔者还对2004-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所资助的常规项目以及西部项目的数量进行了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表2 2004-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所资助的英语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的项目数量统计表(单位:项)
统计表明,近几年获资助的英语教学类项目偏少,这与我国庞大的外语教育环境不相符,2007年外语教学类获资助的项目增加到10项,但仅一个项目与外语教师教育有关,但不是专门针对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国家社科基金对外语教师教育项目的资助还非常薄弱。
2.3国内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研究概述
近年来,《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育》、以及各类学报都刊载了一定数量的针对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类的论文。各种相关学术会议也在热火进行。这些文章和学术会议大多针对英语教师教育的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教学介人为主,多是讨论教学信念、师资培训,或者优秀教师个案研究,没有从全面的角度探讨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的教师开拟,再辅助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感受实验的动态过程。这样既节约实验成本,避免使用昂贵、有毒有害试剂,也适合易燃易爆、造成环境破坏的实验;又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方法,观测到真实的现象,也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如对有机物燃烧、蛋白质电泳等实验进行模拟,就能从根本上实现整个实验过程的绿色化。
2.4考核方法绿色化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对实验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采取了小论文加平时成绩、一次操作考试加平时成绩、实验理论考试加实验操作等多元化的考核办法。但这些考核办法更多的是针对学生实验能力本身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实验道德规范的养成。考核方法绿色化就是在考核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环保责任和团队精神等的考察,以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高素质人才。
3教师素质绿色化,构建绿色实验环境
教师作为实验环境构成中的一大主体,其自身素质的绿化对于实验环境的绿化至关重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绿色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为此,教师自己必须加强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面向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无论在教学方式上和个人行为上都要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提出思考,进行改革,将绿色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