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干部教育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同龄人,班干部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朝夕相处,互相了解,是上传下达,沟通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想更好地管理班级,更多地了解班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班干部的作用不可估量。一个好的、有素质的班委集体,能够很好地驾驭班级、引导班级,促进班集体良性、健康地发展。所以,班委会的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于班干部的培养,除了对他们进行常规性的思想政治引导、具体事务工作的指导外,对班干部培养中的难点,还必须善于抓住契机,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攻克。有时常规性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不足以引起班干部的重视,效果不大,如果善于利用各种鲜活的实例进行教育,尤其是各种经验教训,则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以下是我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对大一新生班干部进行培养教育的经验总结。
一、以案例分析为手段,进行针对性培养
(一)正面鼓励为主,及时表扬先进个人和团队。
新生初来乍到,对环境比较陌生,新任班干部缺乏工作经验,缺乏信心,最怕工作干不好,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得不到同学们的信任。对此,辅导员要热诚地关心、支持和鼓励他们,对他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传授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明确工作职责,培养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可以及时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例如,入学不久,学校要求每个班举办迎新生晚会。由于我所带的班是大班,共有120名同学(平均分为三个小班),如果只有班长一人去做工作,发现和鼓励有特长的同学参加晚会表演,恐怕会很吃力,于是他组织了三个小班长,共同去宣传和鼓励大家去参加活动,结果很好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很多同学踊跃报名。在班委会上,我及时表扬了班长会做工作,能够与别人配合,共同很好地完成任务。帮他总结分析:善于分配工作任务,注重团结,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班长谦虚地说,一开始也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班里人太多,才分配小班长一起做的,没想到效果居然这么好,真是人多力量大,以后会更加注重集体的力量的。在鼓励班长的同时,无形中也帮助班委树立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班里的两个宣传委员第一次组织有才艺的同学布置了墙报,图文并茂,图画非常美,文字很整洁,我看到后,在班会上立刻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夸他们工作认真,还大力表扬了在布置墙报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帮助的其他学生。我又对班委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帮助班委提高了自信,树立了威信。受到了鼓励,大家都干劲十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认真,墙报越办越好,工作越做越顺畅,受到了同学的欢迎。
(二)反面教训为辅,明确是非得失。
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做事欠考虑,易冲动。在学校里,学生聚餐很常见,醉酒闹事、打架也是屡见不鲜。为了起到预防的工作,尽量减少因聚餐和喝酒而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辅导员往往反复进行教育,但是简单地说教、苦口婆心地劝说并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用实际案例来说话,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某高校发生了聚餐打架事件,与该校辅导员交流、了解情况后,我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班委会,向班干部叙述了这起事件的经过。原来,临近毕业,该高校某班同学之间依依不舍,班委组织了全班同学聚餐,地点是火车站附近某自助饭店,时间是中午12点开始。结果聚到下午3点左右,饭店人员因为学生浪费饭菜而多收钱,学生不服,双方因争论而打架。叙述完毕,我让班干部们分析该校学生聚餐打架的原因。大家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学生临近毕业,情绪波动,人心浮躁;喝酒后口不择言,行为失控;火车站附近人多,环境复杂,饭店情况不明;浪费严重,并且聚餐时间太长,无组织性和纪律性,引起饭店工作人员反感。经过分析,大家纷纷表明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三思而后行,尽量不组织班级的聚餐活动,同学之间表达感情可以用更加健康的活动形式来代替;喝酒误事且坏事,学生当以学习为重,不能鼓励和助长饮酒的风气,更要杜绝酗酒;无论组织何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事先都要经过周密考虑,对时间、地点、要求等方面,都要提前做好规定,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如果发生打架事件,要尽量息事宁人,必要时报警,第一时间送伤员入院诊治。班干部们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积累了经验,学会了明辨是非,学会了应该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预防为重中之重,保证师生之间沟通顺畅,未雨绸缪。
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的状态必须要及时了解,善于发现不好的苗头,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有时,学生对于自己的事情不愿或者不敢告诉老师,有什么困惑更愿意向同学、班干部诉说,并且要求同学保密,尤其不要告诉老师。碰到这种事情,班干部左右为难:告诉老师,似乎有告密、打小报告之嫌,容易失去同学信任;而不告诉老师,又有失职之嫌。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老师也不会去探听学生的私事。但是如有违反校规校纪、法律法规之时,班干部隐瞒情况则贻害无穷。怎样向班干部进行教育,不向老师隐瞒情况,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新生班干部没有经验,不知道事情轻重,单纯地要求他们有事要汇报,效果并不好。相反,如果结合实例来进行教育的话,学生就会清楚地知道事情的利弊,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某高校发生了两名男学生打架事件,一名男生的眼睛被打伤,可是他们怕惊动老师,学校会给予处分,所以要求班干部私下解决,班干部只好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由于生活经验过少,虽然班干部尽心地进行了调解,打架的同学却都不满意,而受伤学生的眼睛经过几天的休养也没有好转。班干部不得已才向老师汇报。学校立刻安排受伤的学生去医院诊治,但是因为没有及时诊治,延误时机,不得不手术治疗。得知受伤学生的眼睛视力很难恢复,曾帮忙调解的班干部非常自责,后悔没有早点告诉老师。听完这个案例,班干部受到了震撼,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抓住这个时机,我对他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涉及违反纪律的情况,或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之时,班干部有责任向学校汇报,不得包庇隐瞒,以免发生更严重、无法掌控的后果。这样,他们知道了什么事可以不汇报,什么事必须汇报。同时,向他们明确了汇报途径:若有事情发生,无论何时何地,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汇报,若辅导员恰好联系不到,马上向系领导、院领导汇报。
二、可喜的培养效果
新生班干部占班级人数的10%,基本上每一个宿舍都有一名班委。经过一学年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对班级工作渐渐得心应手,慢慢地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学会了很多工作方法,班级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对班级工作能够定期汇报;对学生中的贫困生、残疾生、学习困难等特殊群体的思想状况能够及时汇报,共同想办法解决,为他们排忧解难;真诚地团结和帮助同学,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信任,班风正,学风浓。因此,作为辅导员,我对于班级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做到了成竹在胸。
三、案例举例
摘 要:当前的中职生入学无门槛,导致综合素质偏低,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日益严峻,这就需要依托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从平均素质偏低的中职生中选出的班团干部往往也是良莠不齐,这支队伍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培养后才能起到一定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班团干部;自控力;执行力;责任感;团队合作;监督考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42-01
一、引言
近几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同时经济上也加大了投入。主要目的是希望职业教育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大军,以满足日益壮大的劳动力市场。而高素质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技能要求上,更是体现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但众所周知,多年来,进入不同层次的职教学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同类学生中综合素质靠后的一批,所以职业教育的困难可想而之。
现在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大多都是一个班主任管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多则四、五十个学生,班主任不仅要管学生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情绪、思想,甚至还有生活,工作量之大可想而之,所以一支强有力的班团干部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的事实是中职学生素养普遍偏低,要从这样的一个群体中选拔出一些能干、肯干的同学担任班团干部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二、班团干部的培养
1、自控能力培养
自控能力培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培养学生个人行为表现上的自控力。律人必先自律,班干部要能管理好班级,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班级楷模。“群雁高飞头雁领”,一支正气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必然能引领班级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相反,如果班干部们懒懒散散,不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带头违反纪律,勿用置疑,这个班级将成为一盘无组织无纪律的“散沙”。另一方面,要培养班干部在工作中的自控能力。班级管理实际上就是人的管理,班干部们在对同学的管理中必然遇到一些阻力,甚至碰到挫折,这时候就需要班干部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去面对遭遇到的困难。
2、责任感和工作态度的培养
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定期开班团干部会议。会议上除了事务性工作的小结和布置外,班主任要有针对的对学生干部进行责任感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而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能仅以老师的单向说教为主,可以有目的地推荐一些相关书籍给学生阅读并一起讨论交流感想、班级实例地分析和讨论、甚至可以采用一些团队活动的方式等等,强化学生干部对责任感的认识和责任意识,使责任感成为学生内在思想的一部分。其次,将责任感和工作态度作为考核班团干部的一项指标,这项指标由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共同打分。另外,班主任平时要关注班团干部工作中责任心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对于责任感不强的班干部及时帮助教育、该更换的时候应及时更换。
3、执行力的培养
要想提升班团干部的执行力,靠给他们灌输“自动自发”、“主动执行”以及“班级主人翁精神”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时会起反作用。真正有效果的执行力提升方法,是让班团干部在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下工作。在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的情况下,班干部们只要能够按照流程执行,其执行力自然而然就有了保证。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制定出一套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由于职业教育是面向企业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毕业后都是进入各类企业的一线工作,所以这套工作流程往往可以借鉴一些企业的管理流程再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制定。这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工作流程,也为班团干部们在跨入企业后能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件事通过个人力量也许能够达成,但是通过团队合作可能效果就更快更好。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需要和班团干部们合作;而班团干部们在开展工作中,更需要相互间的合作。
而在合作能力的要素中、除了相互之间的尊重、宽容、信任等要素外,沟通协调能力国更是团队合作的必要条件。班干部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般来说,培养班干部沟通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提高他们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提高他们自身的表达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让学生了解沟通过程中明确性、真实性是沟通的原则,真实有效的传递信息是沟通工作成功的基础;第二,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第三,提供一定的平台给班团干部们锻炼,例如在主题班会课上可以抓住班内的一些现象,通过角色扮演、再加上案例分析等方法给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提高的平台。
5、班团干部的监督考评
在班团干部的培养中,考核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考核方案可以从外部约束学生干部的行为,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但事实上是目前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一些班主任为了省事,在挑选班干部的时候往往只找能帮老师干活的,而对学生干部的表现和干活的方式会睁只眼闭只眼,导致有些班干部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
考虑到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企业,所以本人在从事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班团干部的考核效仿了某些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方法,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个人综合素质四个方面进行,每个方面列出相关条目构成一张评价表。评价采用百分制,由班团干部个人、同学、班主任三方分别进行打分,最后将三方评价按一定权重得出该学生的考核分。考核分可以分成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每一到两个月评价一次,并辅以适当的奖惩制度。
三、小结
在当前的中职教育形势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班团干部队伍是学校管理的当务之急,这就对班主任和德育干部都提出了不低的要求,也督促着班主任和德育干部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探索造就高素质学生干部的新模式。只有建设和管理好班团干部队伍,在班级管理和学生德育工作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成功素质;高校;学生干部
中图分类号:G645.5;G642.0
学生干部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最基层执行者、主要协助者。学校的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后勤等工作离不开学生干部的配合和直接操作。 对于学生干部来说, 由于有其特殊性, 故学生干部的职能主要表现为: 引导、指挥、协调、组织、教育。而教育又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领导者不但和广大同学的利益一致,而且又与普通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学生干部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 集中体现广大同学的意志,代表广大同学行使一定的权力,以为同学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主要行使引导、组织和协调等职能。著名教育学家赵作斌教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率先提出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该理念认为: 成功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 实行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走向培养成功素质、克服失败因子, 使学生在学校即具备成功素质,一迈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成功为目的,它将成功素质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部分。 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性的素质( 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 ; 非专业素质是指不具有专业特性但同样是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且对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挥起“倍增器”作用的素质( 如道德素质、创新素质、行为能力、身心素质等) 。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共同构成成功素质, 两者缺一不可。
因此,在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干部应该具备以下的集中素质。
1。 政治素质。这是学生干部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包括政治觉悟,政治品德和政治理论水平几个方面。学生干部必须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信心; 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分析研究同学中的各种思想问题, 并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学生干部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事业心, 自觉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托,增强责任意识,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积极工作。
2。 学业素质。在校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而且他们求知欲强,喜欢探索,这就要求学生干部有较高的专业学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干部更容易赢得同学的尊敬和爱戴, 更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对同学实行有效的领导。学业素质不仅只表现在本专业学科的学习成绩方面, 还应包括一定的的基本原理,以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自然、社会科学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干部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从而提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知识素质。
3。 能力素质。学生干部要想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应不断增强领导才能,提高能力素质。学生干部的能力素质包括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交往能力。学生干部要熟悉交往艺术,善于同各种类型的同学交朋友,学会与各种群体和组织打交道。分析、判断能力。学生干部面临的工作往往是纷繁复杂的,这就需要提高自己分析、判断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思潮和客观事物等各种信息的能力。没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就没有正确的决策, 也就没有正确的领导行为。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行为的基本功能, 领导行为的效果, 依赖于决策的性质。 学生干部应根据学校布置的中心工作, 结合本部门或本系、本班、本小组的特点和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 找出关键问题所在, 权衡利弊, 及时作出有效可行的决策。组织能力。学生干部要把性格各异,素质不同的同学组织起来,合理安排,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把他们的活动协调起来,团结互助,拧成一股绳,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保证决策的实现。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干部都不能干出成绩,能不能超越自我,超越别人,区别在工作中能不能提出新见解,新方案,能不能打开新局面。
4。 心理素质。 它包括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等方面。一个人如果兴趣狭窄、情感贫乏、意志薄弱、性格孤僻、缺乏主动精神和自主能力、人际关系不协调,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相反,一个人有了广泛的兴趣,能使自己更加接近和了解同伴,更多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增加和同伴的共同语言,从而有效地激起和培养群体成员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的情 感 是 联络和沟通同学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增强领导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敬佩。坚定的意志就是要求干部要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努力奋斗,在工作中表现出主动精神和独立自主精神,勇于为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承担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挫折和干扰有较强的自制力,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高度的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同学完成预定任务。
5。 集体素质。学生干部个体的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集体素质不平衡,就会导致领导层的内耗。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合理的集体素质构成应该具有互补性。它要求各位学生干部在性格、气质、能力上彼此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并互相尊重,注意满足对方的需要。这种心理上及能力上的互补有利于学生干部集体的团结,有利于形成集体的合力。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的程度是可以用成功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学生干部具备的这些素质和能力都是属非专业素质的范畴,而学生干部在大学校园里就已经逐渐开始培养了这些素质, 所以在刚步入社会的同时,用人单位当然要选择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求职者,这就为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就业成功创造了条件,这些素质具备的越多,他的成功率就越大,所以越容易成功。优秀的学生干部所拥有的更多的就是这些其他同学没有的非专业素质,这些非专业素质也是最终达到事业成功的保证。
4 结束语
总之,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学生工作的参与者统筹规划、不断创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和提升,以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
[2]刘明瑛.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研究[M].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年轻干部;成长;生态环境
近年来,四机厂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品牌老店”的企业发展战略,立足于增强后劲,激发活力,在优化年轻干部成长环境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一、加强教育培训,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供给充沛营养
干部成长规律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保证年轻干部全面健康成长,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培训。笔者认为,“教育培养”就是党的各级组织,有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年轻干部进行“浇水施肥、修枝剪叶、培土整形”,是“安神补脑”、“强筋壮骨”的有效方法。素质提升离不开教育培养,年轻干部成长需要教育培养。相对而言,年轻干部大多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工作热情、有朝气,思想比较敏锐,接受新事物快,有开拓进取精神,许多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缘于社会环境和社会经历的局限,年轻干部也存在弱点和不足,主要是缺乏对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进一步成熟起来,就要掌握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就要学历史、学经济、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强化内涵修养,优化思维方式。有鉴于此,四机厂把加强学习培训,作为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突出个体差异,分层次、分类型按需培训,加强党纪党规教育,与高等院校共同举办MBA研修班;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讲授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组织赴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观摩、培训,收到了开阔视野,启发思路,提高层次的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承认,发挥教育培养在年轻干部成长中的作用,大规模培训,大幅度提高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常抓不懈,真正让教育培养的雨露滋润每位年轻干部的心田,使他们能干事、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
二、强化实践锻炼,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提供丰富土壤
“阅历”比“简历”重要。实践是年轻干部获取经验、提升能力的丰富土壤。“保温室里锻炼不出真正的人才”。在实践中锻炼、考验和提拔干部,始终是我们党培养年轻干部的基本途径。实践锻炼有利于年轻干部提高工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利于克服弱点,有利于练好基本功。“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优秀的年轻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在负责重大项目、处理矛盾集中事件、组织重要活动、协调重要关系、解决急难险重事项中,提高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采取组织调整、选派挂职等方式,着力强化组织培养和锻炼效果,促其健康成长;根据干部培养规划,适时地、大胆地把优秀干部放到关键岗位进行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工作实践中锻炼为“骏马”、“贤才”。
三、完善制度机制,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畅通“绿色通道”
生物生长,需要保持包括个体和群体间水平距离,疏密适宜,通风透光。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有赖于机制的促动。良好的制度机制,可以让年轻干部的个性发展通道多元又宽敞,促进脱颖而出。根据不同系列、不同层级干部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分类设计具有不同权重结构和侧重点的考评指标。同时,创新选拔任用方式。注意抓住年轻干部“最佳使用期”,在他们的黄金时间及时推上重要岗位。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条件小步快跑,缩短成长周期。每次调整补充领导班子,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年轻干部。近两年,四机厂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机制,公开选拔团委副书记,并推出基层副职岗位实行公开选拔,不仅为年轻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且激发了全厂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
四、推进轮岗交流,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拓宽发展空间
生态学研究表明,生物之间存在“共生互养”规律。有些生物把它安置于其它生物的空间中,能够相生相长,相互促进,生长发育得更好。为实现整体的最优化,必须科学、巧妙地对生物进行组合,促进良性循环,提高整体效益。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实行轮岗交流,是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拓宽发展空间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创造能力。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久了会形成定式,工作模式方式方法老一套,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堕性。适时变换岗位、更迭角色,才能不断获得新鲜感;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一次经历就是一个“老师”,一个岗位就是一所“学校”;多一次经历就长一次才干,多一个岗位就多一份成熟;有利于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功能。轮岗交流,也是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率;有利于保护年轻干部。领导干部在一个岗位,尤其是握有实权的岗位上待的时间久了,“熟人”会越来越多,“权力”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周围就会不由自主地形成“关系圈”、“人情网”,也容易形成“一言堂”、“家长制”作风,削弱了集体领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轮岗交流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这也是关心爱护年轻干部,保持其“纯洁性”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轮岗交流是在寻求动态与静态的契合点,寻求人与岗位的最佳结合。虽然优点诸多,但岗位的“流动”和管理体制整体“稳定”之间必然会存在着矛盾,同时轮岗交流也是对轮岗干部的一种严峻考验和挑战,需要系y的规划和管理方式作保障才能取其利避其弊,在管理体制内形成“稳定流动”,在“流动”中发现可用之才,促使优秀干部加快成长。
一、目前选拔生教育、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基本现状及选拔生的自身表现状况
目前,信丰44名选拔生中,**年的12名选拔生和**年15名选拔生,已全部通过考察任用程序易乡(镇)任用为乡(镇)长(工业园区主任)助理,**年分配下来的17名选拔生均已上岗锻炼。提拔任用前,多数选拔生担任了乡镇团委书记、党政办副主任、新村办副主任、纪检、组织、宣传干事等职务,经受过新农村建设、综治维稳、信息报道、包村工作、招商引资、林改、计生等工作岗位的锻炼,其中还有半数以上在市、县机关部门跟班学习过,有过多个岗位的工作经历,得到了多方位、多层次、高强度的培养锻炼,思想意志得到了磨练,群众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处事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农村基层适应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绝大多数选拔生反映,县、乡(镇)党委对选拔生的教育、管理、培养和使用非常重视,在生活上给予了优厚待遇,安排了最好的住宿,配备了办公设备,报销了往返探亲路费,按时发放了生活补贴;工作上充分信任、经常鼓励,给任务、压担子、教方法,现场指导示范,抓典型解剖麻雀,放手让选拔生参与中心工作,让选拔生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经受考验、得到锻炼。但也有部分选拔生由于思想认识不够端正、对自身要求不严、工作不够踏实努力,虽然职务有了提升,但思想境界、品质意志和能力素质却没有得到较大提高。总括起来,在乡镇党委的重视程度方面,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高度重视型。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亲自培养或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丰富乡镇工作经验的副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传帮带;注意压担子、大胆使用,有意识地安排选拔生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和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从事急、难、险、重的工作,让他们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磨炼成长。注重教育培训,定期安排选拔生列席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帮助选拔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他们立志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定期找选拔生谈心,定期听取选拔生的思想工作汇报,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思想矛盾、实际困难,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指导点拨;把握和争取机会,让选拔生到市、县直机关跟班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阅历,等等。大部分乡镇党委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是比较重视型。分派了可靠的副科级领导进行传帮带,工作中注重给选拔生压担子、教方法,让他们在多个岗位接受锻炼,生活上给予充分照顾,但主要领导关心过问偏少。这部分比例较小。
第三种是完成任务型。认为对选拔生的培养是上级组织部门的事,反正他们一年以后就要提拔,乡镇只要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一个岗位平台实践锻炼就行,至于重要工作岗位,担心他们太嫩胜任不了,不要因此影响了工作进度和完成任务;虽然指派了专人负责帮带,但主要领导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这只是个别现象。
选拔生的自身表现状况,大致也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积极进取型。他们很快进入角色,摆正位置,适应工作岗位,努力向组织需要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自己,能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个人志愿与组织需要的关系,当个人志愿与组织需要相矛盾时,能无条件服从组织,凭党性干事、凭奉献工作;二是个人志向与工作需要的关系,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与长、短处,做到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三是逆境与顺境的关系,把困难和挫折看成是暂时的和锻炼提高自己的好机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注意在顺境中利用条件,完善自己,做到“顺”不骄、“逆”不馁;四是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正确认识目前从事的岗位和专业不对口的弱点,不夸夸其谈,不自以为是,虚心向实践学习、向领导同事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平时自学,能妥善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他们有较强的事业心,端正的政治观和人生观,从而在各项工作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成绩,得到组织、领导的赞赏和群众的好评。
二是“镀金”、“过关”型。一部分选拔生存在“镀金”和“过关”的思想,认为到基层锻炼是走过场,表现好坏一个样,只要不犯大错误,总会一步一步往上提。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在工作中懒于思考,动脑少,得过且过,满足于完成一般、简单的任务,对工作马马虎虎,对领导急于迎合,自视较高,瞧不起同事和群众,工作中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不屑干,盘点一年下来的工作,可圈可点的没有两样,领导不满意,同事不认可,群众没好评。虽然只占少数,却不可不引起重视。
三是“另谋发展”型。他们对选拔生的意义认识不够明确,对基层工作不太适应,又受到社会大环境和同类群体的影响,价值取向发生偏移,希望离开基层去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有的辞职去学习深造,有的去大公司、大企业谋求高薪岗位,有的虽然暂时还没离开,但已有去意。这只是少数个别,但影响也不可低估。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对**年、**年两届选拔生的教育、培养、管理和使用,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对选拔生的教育培养路径不够宽,培养不够全面。总体而言,选拔生多数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和实践经验比较欠缺,亟需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有较多的乡镇在实际培养教育过程中存在布置工作多、实践锻炼多,理论学习少、理想信念教育少的“两多两少”现象,偏重了实践锻炼、增强阅历,而对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和业务知识学习有所忽视。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乡镇工作任务重、繁杂事务多,领导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抓工作、处理矛盾问题上,没有更多的精力花在对选拔生的教育培养上;第二是目前尚缺乏针对选拔生成熟的教育培训体系。
二是对选拔生的关心不够深入。选拔生思想上的成熟程度与组织领导的关心程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家在外地的选拔生需要有人来关心帮助,尤其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与挫折,产生思想障碍时,需要领导、同事给予排解和鼓励,在如何做事、处人上给予指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乡镇党委和乡镇领导往往对选拔生的生活、工作关心较多,而对他们的思想、学习关心较少,加上一些选拔生有思想问题时不愿或不好意思寻求他人帮助,而一些领导又显得“高高在上”,不主动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影响了一些选拔生的进步和成长速度。这主要是因为有少数乡镇领导对培养选拔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选拔生的全面培养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是砺炼不够到位。从目前信丰选拔生的培养使用情况看,100%的选拔生工作期满一年后都如期提拔为乡(镇)长(工业园区主任)助理,享受副科级待遇。这种速成的培养使用方式,一方面便于广泛吸纳人才和早出将才,但另一方面,还不够成熟就让其离开锻炼岗位,工作经验还不足就提前提拔使用,则有可能“揠苗助长”,对其成长不利。这主要与目前这种不分梯次的提拔使用导向有较大关联。
四是部分乡镇后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当多数选拔生因如期而至的提拔感到踌躇满志的时候,却有不少乡镇后备干部的上进心受到打击,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这倒不是因为那些表现优秀的选拔生的提拔使他们受到了刺伤,而是因为那些能力素质表现各方面都欠佳的选拔生也毫无例外地得到提拔,使他们感到显失公平,进而感到希望渺茫。在这种情绪影响下,不仅他们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还有可能影响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选拔生的教育、管理和使用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工作做实做细。
1、增强做好选拔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乡镇主要领导做好选拔生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目的意义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做好选拔生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自觉将选拔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纳入重要的议事、工作日程。
2、建立培养选拔生工作责任制。把乡镇党委书记定为选拔生教育、培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定期对教育培养选拔生工作情况组织考核评议,定期组织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教育培养选拔生工作述职。一般情况下,对新分配的选拔生,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第一培养责任人,亲自抓好传帮带,同时,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副科级领导作为第二培养责任人,负责平时工作、学习中的具体指导,并定期向党委书记汇报。
3、拓展选拔生的教育培养路径。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应统筹考虑安排,在注重对选拔生实践锻炼培养的同时,要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他们培训进修,开阔视野,丰富学识。一是定期组织选拔生学习面向农村的政策理论法规;二是系统编制适合选拔生成长的理论教程;三是定期请高层专家学者为他们开设改革开放和科学和谐发展的理论讲座;四是有计划开展农村实用知识技能培训,如举行新农村建设知识、招商引资实务、农业产业化、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五是轮流安排他们到市、县有关单位、部门短期跟班培训等等。通过以上途径,使选拔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既得到实践工作能力的锻炼,又得到政策理论水平和多方面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基层干部再到领导的角色转变,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选拔生正处于从学生到公务员的转型期,作为担负选拔生教育培养主要责任的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对选拔生的培养教育关心,除工作上给他们压担子、业务上给他们多指导、生活上多关心外,还应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培养他们面向现实、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务实进取、勇于创新、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让他们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和进步,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事业心和进取心的时代骄子。
5、敢于向选拔生交任务、压担子。年轻的选拔生虽然比较稚嫩,但学识丰富、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而且有锐气、有上进心、有开拓创新精神,只要有领导在关键时刻把关指点,是可以干很多大事的,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多承担些重要工作,可以尽早使他们得到砺炼,早成大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培养班干部;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5.1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培养一个强有力的班干团队于班级管理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更是意义重大。现笔者就班干部培养的原则和内容作简要论述。
一、小学班干部培养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小学班干部是发展中的个体,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成长变化期,其身心发展既是不稳定又有序,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小学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培养,不可能一劳永逸,而要长期反复地深入调查研究,既看其现在,又要了解其过去并预测其将来,能在遵循班干部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持续连贯地培养学生干部。
(二)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要具有民主意识,为班干部的发展创造民主气氛。民主性原则既是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也源于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贯彻民主性原则,创设轻松愉快的坏境,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班干部的社会化、道德意识的发展、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情绪上安全感都是有益的。
(三)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和方法,而应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班干部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工作。班干部在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性格特征等方面表现出的较大差异,决定了班主任不论是了解研究班干部,还是组织培养班干部队伍,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模式,而是要创造性地培养班干部。
(四)因人制宜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因人制宜,是指小学班主任根据每一位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统一要求,则是指班主任对班干部的选拔和要求应遵循相应的标准,每一位学生干部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每个学生干部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均有差异,若不因人制宜,就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培养,很难达到培养班级骨干力量的目的;而不按照班干部的基本条件统一要求,就势必会造成培养班干部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不可能培养出健全的班级组织的核心力量,无法形成班集体。
二、小学班干部培养内容
(一)培养意识
1、干部意识。
干部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名班干部,能处处以身作则,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自觉维护班干部群体的威信,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新的头脑,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5]。
2、服务意识。
培养服务意识就是在思想上要使班干部明白"班干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官,是同学对你的信任。因此,在班级里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对同学发号施令,而应具有奉献精神,要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当然,这种服务也需要牺牲班干部的一些时间、精力,甚至会让他们比别的同学受到更多的委屈,承担更大的压力。所以,摆正心态,树立服务意识对于做好班干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平等意识。
学生干部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受传统"官本位"意识的影响,当前,许多小学生存在当班干部高人一等的感觉。由此,很多学生为当选班干部甚至不惜向学生"受贿"来拉选票,一些家长甚至也参与进来,在言语上以孩子当上班干部而自豪,行动中也暗示或者明示班主任给孩子一个"官"当当。显而易见,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为孩子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4、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人的角色不同,其肩负的责任也就不同。班干部能不能干好工作,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关键在于责任意识。因此,班主任要激发班干部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这个思想基础,他们才能自觉地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才能把潜在能量释放出来,才更愿意为班集体服务,更愿意把为班集体服务看做是自己的事而尽职尽责。
5、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不可预期性,班级的发展趋势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班干部,具有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也有助于班干部自身的未来发展。
(二)培养能力。
1、交际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坏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干部与广大同学沟通、团结协作的必备能力。学生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接触到的人和事的机会比一般同学多,因此交际能力对他们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不善于交际,就不可能开创工作新局面,也不可能进行高效的工作。
2、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有效地实现目标,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组织和有效协调起来的能力。就班干部而言,主要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班干部全面素质的综合反映,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班干部,善于调动班级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能把班级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使整个班级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3、自控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人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班干部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班干部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也称自我控制,是指儿童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我的认识、情绪、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小学班干部,应当善于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状态,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不气馁,始终以稳定平和的心情对待所遇到的一切事情。
5、抗挫能力。
抗挫能力是指个人在遭遇挫折、遇到困难的情境时,能试图再用其他办法来试一试,解决困难,保持行为和心理正常、健康的能力。具有较强抗挫能力的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冷静处理好问题,协调好班级的一切事物。
除以上内容外,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干部培养时,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
参考文献:
一、领导重视
乡党政领导一班人认为大学生村干部是党和国家为农村工作增添的重要力量,始终把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结合本乡实际,明确主管党务的副书记负责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由组织委员具体抓好大学生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乡党政班子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乡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关于大学生村干部管理、教育培养情况的汇报,及时提出新要求,并就大学生村干部的待遇进行督导落实。在新一届农村两委换届后,乡党委及时在全乡农村干部大会上,重新明确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各项政策,要求农村两委干部要支持大学生村干部的各项工作,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知识优势,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强化管理
在乡党委的要求和指导下,各村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干部深入开展入户走访调研活动,力所能及的多为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参与民事纠纷调解,帮助代办各项事务等,树立大学生村干部的良好形象。乡党委组织科坚持不定期的走访,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督促检查。村党支部书记对大学生村干部到岗考勤认真负责,对工作日志等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不良表象坚持原则进行批评教育,对乡内各部门借调要求能够婉转拒绝,保证了大学生村干部正常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对“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动态、所分配每项工作完成情况的工作表现、工作实绩、服务态度和工作改进等方面情况,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还坚持定期与乡组织科进行沟通,不断改进管理方式。
三、帮带培养
由于大学生村干部刚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和农村工作经验。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早日进入工作状态、进入角色,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对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的帮带要求,我乡安排一名包村的乡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为大学生村干部的具体结对帮带培养人,明确了帮带责任,并结合大学生村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不同时期的方向和目标。在结对帮扶培养过程中,乡包村干部坚持在每月下村督导工作的同时,主动与村帮带干部配合,教育引导他们谦虚地向农村干部学习,向广大村民学习,并向大学生村干部介绍当前形势和全乡中心工作,灌输建设科学发展示范乡的工作思路,帮助他们把握农村工作的方向,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使他们不仅在村干的稳,而且受到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四、注重培训
乡党委坚持对大学生村干部负责的指导思想,始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训工作,把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纳入乡干部教育培训的计划,不断提高其能力素质。自大学生村干部到我乡各村任职以来,一是对他们统一进行了岗前培训,让他们初步了解了农村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特点,讲授了农村基本政策,使他们较快进入了农村工作角色;二是在年前全乡开展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让他们每次都参加对村干部和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的培训,使他们在参加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中,很快对国家扩大农村民主的政策有了深刻的认识,提升了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民意意识;三是组织他们参加各期的新一届农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特别是参加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培训班,增强农村工作综合能力,增强依法执政和廉政意识;四是定期安排大学生到乡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办公室等相关科室进行轮训,普遍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知识和为村民代办事务的能力;五是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参加上级组织的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等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提高意识。
五、定期点评
论文关键词:过程卓越班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则是首批试点的专业。对于过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培养阶段将探索“3+1”的培养模式,即3年基础理论教育和累计1年的工程实践教育。
在全新的培养模式下,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对于卓越计划主体的学生从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从而才能很好地实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思想上的储备。本课题立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卓越班实际情况,主要从卓越班学生培养计划制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专题报告、搭建专业型平台、畅通校企沟通渠道几方面探究培养过程卓越班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的方法,也为中国石油大学“卓越计划”人才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积累了经验。
一、立足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制订卓越班学生的培养计划
基于过程卓越班学生3年基础理论教育和累计1年的工程实践教育的实际情况,在设置卓越班学生的培养计划方面就要更有针对性。其中包括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主要是增加前三年在校期间的工程实践类课程,增加工程设计类必修课和过程装备设计类选修课数量;对授课形式进行改革,增加一些工程性实践操作环节,如物理实验课上增加物理教学实践环节,学生2人一组进行物理实践操作,使学生切身体会实践操作。学生在企业累计工程实践的一年中应更加严格地要求学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切切实实进行实操演练。这样,在卓越班学生培养计划方面才能实现夯实基础知识与强化工程实践的有效结合,既调动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卓越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目标。
二、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卓越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作用
引导卓越班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将这种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整个过程。大学是学生从校园向职场转换的平台,只有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对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才能让他们未来在职场中保持清醒头脑。在学生刚进入大一时,根据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卓越班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职业生涯意识,对今后的卓越计划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学生不同的年级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 以笔者所带的一名过程卓越班学生为例,该生进入大一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培养计划的要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其对过程卓越培养计划有初步的认识;在接下来不同年级,在引导该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通过交流、会议、座谈等方式让学生对卓越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工程实操能力有进一步的了解;当学生进入高年级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对将来的就业和今后自身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
三、通过专题报告提高卓越班学生创新性工程型人才意识
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讲座、专题报告、座谈会等强化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
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通过会议对卓越班学生进行教育。作为学生的辅导员,通过日常的班主任会议、专业见面会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培养的同时更要组织召开针对性强、质量高的论坛。笔者曾组织召开了几次“创新卓越论坛”,邀请其他学院高年级创新班学生干部代表、优秀研究生代表及竞赛获奖先进个人,与卓越班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竞赛各方面交流,营造更好的创新卓越氛围,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高认识。
要充分利用校友、名师和专业人士资源,为卓越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或专题报告。例如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系列报告,邀请学院本专业知名教授或专业负责老师作报告,介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让学生从理论上对卓越计划有深入的认识。另外,邀请石油石化设备厂校友作专题讲座,往届校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的现场说法,进一步拉近课堂与现场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企业实际生产工作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创新性工程型人才的认识。
四、搭建专业型平台,在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过程卓越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应建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学校学院搭建专业型平台,积极举办CAD制图大赛、化工设计大赛、桥梁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专业性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类比赛,引导卓越班学生主动动手实践,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更加重视自身。另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或校友寻找比赛资源,关注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比赛,同时共享资源,与身边的同学一起积极锻炼自身的实操能力。这样使学生对自身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工程能力有更清醒的认识,在体会到学校对卓越计划重视的同时把握机会,锻炼自己。
五、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畅通“学校—企业—学生”沟通渠道
[关键词]:任职教育 岗位 岗位群 绩效评估
科学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推进办学转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凝聚智慧,采取科学方法,保证高质量完成。
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分析
与学历教育目标相比,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指向性强
从专业面来看,学历教育强调学科性、理论性,注重打牢学员的专业基础,培养学员对专业的适应能力,知识面相对宽一些,但对岗位的指向性不够强;而任职教育则十分强调岗位的指向性、针对性,将学员在校期间的院校培训和将来在部队的任职岗位直接挂钩,中间不再需要任何转化环节,培训好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形象地说是一种点对点式的教育培训。对生长干部首先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对在职干部首先满足现任职务或拟晋升职务的需要。一般而言,一个专业可以对应多个相关岗位或岗位群,因而学历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要宽于任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但从岗位胜任能力来讲,单纯学历教育要明显弱于任职教育。
2.实用性强
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角度来看,学历教育强调理论性、迁移性、概念性;而任职教育强调实用性、动态性,突出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实战,以岗位关键能力所需的知识、经验为主要内容,将最直接、最管用、最顶用、最实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员,并加速推进学员从已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向具体岗位任职能力的转换,从一般的认识能力向特定领域的特殊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转换,突出解决岗位任职能力。它不是一种全面素质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教育,其有限的、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各级岗位任职能力。
3.时效性强
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学历教育强调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而任职教育突出直接性、时代性、时效性,具有快速反应和短平快的特点,学了之后就能尽快用上。强调时效性,正好适应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适应了新的武器装备、新的战法训法、新的军事思想的应运而生,适应了部队勤务自身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任职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否则,就可能学了大量的东西,到了部队用不上,影响培训效益。
二、利用现有条件科学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保证足够的信息量作支撑
保证足够的科学的信息来支撑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靠学历教育的加减运算,也不是靠少数人经验的简单堆砌,更不是靠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于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见,开展调查研究,既是军队院校确立培养目标的工作方法,也是必须经历的程序。了解任务部队对人才需求的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任职教育工作。
2.广泛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来参与
确立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只是某个学院领导和机关的事情,而是每一个院校全员性的工作。要集全院之智慧,举全院力量,形成院领导、机关、专家、教员和群众相结合的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确立以学员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坚持面向部队、服务部队、满足部队需求的理念;确立彰显优势、强化特色的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调动各层面的积极性,组织方面的力量集中攻关,突破目标定位难点;采用试点先行的工作方法,推广典型专业确立目标的经验和成果。
3.依托上级部队领导带领和专家指导
军队院校在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外,还要充分依靠各任务部队力量实施联拟联审,这是由任职教育贴近部队、贴近实战、贴近岗位的办学原则和要求所决定的,也是合力育人才,实现院校与部队间“供”、“需”接轨的实际步骤。在人才使用上,上级部队领导和专家对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有直接的、充分的发言权,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过程,有利于增加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每所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邀请上级部队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确立适合本院校特点的培养目标运行机制。
三、制定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避免的问题
1.避免与其他类型教育衔接的偏差
任职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它与学历教育有机呼应,以学历教育为前提,其自身也有类别和层次,也是逐级分阶段实施的。一是避免夸大地方院校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内容的差异。二是避免过分强调任职基础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复性地设置学科性痕迹较强的科学文化。三是避免级间衔接上的偏差,要清晰地区分初级任职教育与中级任职教育的差别,尤其是在专业前沿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上,要避免上下一般粗的倾向。
2.避免动态可变性的不强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动态可变性,这是由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培养对象任职岗位不同,所需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不同,同一培训层次培养对象个体间的差异,也表现出目标定位和培训任务的不尽相同;部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建设的动态发展,导致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随之动态变化;新装备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岗位任职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体现这一特征,要避免由于将人才培养目标定的过死,而造成的教学实践留出调整空间过小和教学资源的浪费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