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助理工程师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是一名机电技术员,于2006年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制造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年7月到XX矿掘进队参加工作,2006年11月被聘为助理工程师。在机电科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全队工作面的设备布置及设备维修和综采设备的维修。在此期间本人尽职尽责、严格按照要求顺利完成了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任职期间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各项技术创新工作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矿安全生产的不竭动力。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更是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积极探索煤矿新技术,源源不断的为煤矿生产注入新的动力。因此本人多次参与了本单位的技术创新工作,在本矿要求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多项技术创新获奖。
二、完成全矿工掘工作面的设备布置
掘进和回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采掘并重、掘进先行。煤矿的快速掘进是煤矿高效稳定的关键技术 措施,采掘设备水平直接关系道煤矿的生产能力和安全。高效机械化掘进技术与支护技术是保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随着综采工作面的年产越高,巷道掘进是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我根据地质条件、巷道断面、采区布置办式以及采区运输系统等进行掘进设备的布置。
三、工掘的进度情况跟踪。
关键词:特殊煤层;巷道底鼓;防治技术
随着我国浅部易开采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枯竭,地下煤炭开采陆续转入深部开采以及对特殊岩层赋存煤层的开采。巷道所处的岩层的岩体性质多具有软岩性质,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应力也随之增大,巷道底鼓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底鼓理论
受采掘工程的影响,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岩体产生变形并向巷道内产生位移,巷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即称之为底鼓。底鼓所导致的巷道断面缩小、阻碍运输和行人、妨碍矿井通风,使得很多矿井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做"挖底"等临时的处理工作,严重的会造成整条巷道的报废,对矿山的生产与安全产生很大的制约。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煤矿巷道底鼓机理和控制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底鼓控制技术。研究表明,引起巷道底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因素是底板岩层性质、围岩应力、水理作用、岩体强度和地温等。有效控制底鼓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防止,即采取措施将底鼓量减少到允许的范围内;二是清除底鼓,将巷道已发生底鼓的部分岩石清除,恢复巷道断面积。
二、现状分析
刘桥一矿二水平开拓与延伸巷道由于是延拓工程,埋深大、地压强、岩性差、断层与构造地质条件复杂,该段已施工巷道普遍存在帮部剧烈位移变形、底鼓等现象,矿压显现十分强烈,部分地段底鼓周期较短,已掘巷道失修率极高,形成巷道支护-底鼓-卧底翻修-底鼓-再卧底翻修的恶性循环,而且维修周期不断缩短。该巷道所在岩层属于典型的松软破碎岩层,支护和维护是十分困难的,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技术措施及效果分析
岩石普遍具有遇水软化性。岩石的软化性是指岩石浸水后其强度降低的性质。岩石的膨胀性是指软岩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吸水性较大的岩石当吸水后往往产生膨胀,它会给井巷支护造成很大的压力。岩石中含水越多,岩石的强度越低。
改变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减小巷道周边应力集中:开巷后,在巷道内设置卸载槽缝,可以改变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减小巷道周边应力集中,降低巷道所受的压力,起到维护巷道稳定的作用。巷道周边岩体的强度要比巷道深处同样岩体的强度低。开巷时,产生最大应力的位置在巷道周边,而开挖卸载槽缝后,卸载槽缝则把产生最大应力集中的位置转移到深部三向应力状态的岩体中,使巷道周边岩体在较小的应力作用下免遭破坏,从而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 采用切槽卸压技术来代替卧底的办法,大大节约了支护材料,有利于提高成巷速度,与卧底相比,可合理改变巷道围岩的应力及变形分布,达到防止底鼓的目的。该矿采用的切槽方式为底板垂直切槽,有效的改善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并通过模拟得出,当切槽深度为巷道宽度的一半时,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及底鼓量都最小,对于深井巷道,垂直切槽对防治巷道底鼓有明显的效果。
无论是回采巷道还是准备巷道,都存在仅有某一局部稳定性差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若仅为了巷道局部的稳定而采取保守的支护方式会造成浪费,若对局部考虑不够又容易导致局部破坏从而影响整条巷道的使用,因此有必要一方面针对性地控制局部稳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稳定部分的自承能力。对局部稳定性差的围岩进行控制有三种方法:(1)改善局部围岩应力状态,进行卸压保护;(2)加固巷道局部围岩;(3)前两点共同作用。
巷道局部加固及卸压的重点在巷道底板。因为对于整体稳定性属于稳定的巷道来说,一般不需要采用封闭式支架,这样顶板及两帮均能得到有效的支护,唯有底板在自身属于不稳定类别时容易引起底鼓,造成顶底板相对移近量过大。
底鼓的主要有鼓出、屈曲和柱腿钻底等形式,虽然存在绝对的底板鼓出和屈曲破坏的情况,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两者的组合,支架腿部钻底也可使底鼓问题恶化。对底板的局部处理可按以下过程进行。
底板切缝能有效缓解水平方向的围岩应力,基角爆破成缝能使围岩应力向深部转移。在底板破碎、裂隙发育的情况下进行注浆可以提高底板的完整程度及整体强度。当采用底板锚杆加固层状特征显著的较弱底板时,应采用全长锚固的形式。
在大松动圈条件下,支护不当时总会出现巷道底鼓问题,而采用卧底的方法治理底鼓。其结果往往会加速巷道支护的破坏。从围岩松动圈理论的观点出发,水平原岩应力造成了对称的顶底板的松动圈厚度值,其中底板受水的影响很大,但是底板岩石自重可以平衡一部分碎胀变形力,因此底板所需支护参数与其它部位相同。实践表明,采用锚杆组合拱支护是治理底鼓的首选方案。
在此必须注意的是施工中巷道底板不可避免的有施工用水和生产积水,而水的存在将降低底板的围岩强度,导致围岩松动圈的再次扩大。若底板岩石遇水膨胀则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而且应采用全长锚固的锚杆。
针对软岩巷道底鼓提出的主动支护技术,技术工艺简单,先进合理且安全可靠性高,可以有效控制底板的变形,同时对巷道帮、顶的变形也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便于现场实践应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安全可靠性和良好的经济效果。
四、结语
(1)准确判断底鼓发生的原因。尽快分析出发生底鼓的原因是有效防治底鼓的关键,每一种底鼓与其对应的控制技术都是基于一定条件而提出的,有其各自的适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解决问题,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出底鼓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
(2 )合理选择防治技术。选择底鼓控制措施通常考虑2个因素:控制效果和技术经济可行性。针对某一条巷道,选择防治技术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充填绿色开采;交流
矿区范围:西南部为F19断层,东南部为19煤层露头线,东北及东部为秦家洼断层、2-1~1-2号孔连线、颜庄断层及F1断层,北部至花园断层,东北部与潘西煤矿、西部与鄂庄煤矿以井田技术边界为界。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一般为270°~310°,倾角一般为10°~35°,倾向北东及近南北向。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以北西向为主,同时伴有少量北东向、近南北向断层。矿井经过多年开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有效的开采方法。
1 概述
华泰矿业公司自2007年开始了以矸换煤工作,分别在3205西面、3205东高档普采面及3203东、3202东综采工作面,采用原生矸石充填、普采似膏体充填、综采似膏体充填等方法进行充填。
2 3205面高档普采工作面原生矸石充填分析
3205面倾斜长度51m,走向长度400m,煤厚1.1m,采高1.1m,采用井下掘进出的原生矸石进行充填管理采空区顶板,工作面支护采用见六回三的方式,一次性回撤三排支柱(沿走向),使用4架π型钢控制回撤区域,沿倾斜由下而上一次回撤4m并充填4m,完成后将工作面运输机掐缩4-6m,充矸皮带上移4-6m,进行充填。
工作面采用大循环作业,2天6个小班完成一个大循环作业。工作面集中推采至最大控顶距,炮采三班生产,每班一循环,循环进度为1.0m,完成三个循环。停止采煤后充矸,三班进行,完成一个充矸循环,充矸每班沿倾斜充填17m。
充填系统:掘进的矸石装一吨矿车32采区下部车场卸载坑扒装机装入3吨自卸车绞车提至工作面上巷片口处卸车扒装机装入3吨自卸车工作面上巷卸至40T运输机工作面40T运输机抛矸皮带采空区。
其主要优点:①工作面上下留巷无需再留设区段煤柱,实现了采区内无煤柱开采。②工作面采用矸石充填,矿井全部矸石不升井,就地消化,实现了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开采。③充填成本相对较低,节约了矸石升井的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3 3205东高档普采膏体充填工作面分析
2010年建立了粉煤灰似膏体自流充填站,并成功在秦家洼村东南3205东仰采工作面进行了似膏体充填开采,对控制地表因开采而导致的沉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205东高档普采工作面,面长120m,倾向仰采,倾角平均18°,采高1.2米,最大控顶距5.5米,最小控顶距3.5米,充填布局为2米,针对工作面现场地质条件和顶板岩性,采用膏体充满采空区的方法管理顶板,为与工作面采煤循环相匹配,采用每推采二个循环,充填一次。
3205东似膏体充填工作面,采用电厂的尾料粉煤灰(矸石山的煤矸石)、水泥和减水剂在地面加工成的膏状浆体,利用重力的作用通过管道自流送至井下工作面。
其主要优点:①浓度高、流动性好。我矿采用的膏体充填材料质量浓度为62%左右, 流动性较好,不宜产生堵塞现象。②充填与排水工作可以同时进行。③便于操作,能实现分段充填。a采煤工作与充填工作相对独立,充填体脱水面积较大,有利于早期膏体强度的提高,充填作业前沿切顶排单体支柱里侧,挂尼龙布进行挡浆,底板处采用矸石袋进行压实、封严,因此不会对采煤工作面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b由于工作面受地质条件影响,有时底板产生标高差并出现起伏现象,导致似膏体无法正常从溜尾流动至溜头,根据似膏体堆积效应,采区多点式充填。我们在工作面安设了3个活动充填阀口,哪里充填不到,及时将活动的充填阀口移至此处进行充填,膏体会在此处堆积,保证充填效果。c高档普采工作面,通过切顶排可以观察到整个采空区的状况,包括:顶板情况、膏体充填情况、排水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④最大限度的增加充填空间。在保证支护强度的同时,我们将两端头的支护进行了优化,机头切顶排支柱提前两排回撤,与工作面切顶排保持一条线;机尾处采用HJDB-800型顶梁进行支护,支回方式为见三回一,且最里面一排支柱挡设篷布,保证了机头、机尾处的最大化空间充填。
4 3203东(3202东)综采膏体充填分析
鉴于上述3205西工作面原生矸石充填及3205东工作面高档普采似膏体充填工作中的缺点及不利因素,经研究、论证,在3202东工作面采用综采膏体充填。
其主要优点:①施工安全性高。由于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煤机割煤后,及时拉架进行支护顶板,顶板空顶面积及空顶时间较短,对顶板不完整处可以采用提前拉移超前架进行超前支护。工作面及切顶排支护强度高,人员在此空间施工比较安全,而且充填管路不需人员重复掐、接、固定牢固,不影响行人。②施工简单、职工劳动强度较小。工作面充填期间,只需将下巷垒砌挡浆墙,铺好篷布,即可在其上方任何地点进行充填,而且实现了分段、分时集中充填,因此,职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③人员占用少,材料消耗少。工作面充填时,因施工工序比较简单,只需4-5人就可进行充填工作,而且只需要挡浆墙处使用塑料袋及篷布,使用量较少,并且采用自然排水法,节省了排水设备及管路的投入。④有利于顶板控制。由于综采工作面比普采工作面施工进度快,相对顶板来压较慢,而且工作面采用综采支架支护顶板,支护速度快,支护强度大,及时防止了顶板下沉,有利于实现采、充平衡。
5 315采区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膏体充填技术研究
通过项目研究,使膏体充填不仅适合仰斜开采,也适合走向长壁开采,极大地拓展似膏体充填技术适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膏体(似膏体)充填是近年来在国内煤矿兴起的新技术,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现有的倾斜煤层似膏体充填试验都应用于仰斜开采工作面,回避了支架隔离问题。研究大倾角煤层条件走向长壁综采隔离充填技术,对集团公司各矿乃至全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 超前维护 端头卸载支架
1 工作面概况
该面位于北七西翼下山右翼,工作面东侧为F7-15断层(H=0-15∠65°),与3下7108工作面采空区毗邻;西侧为F7-14断层(H=55∠75°);3下7108工作面里面已回采完毕,3下7108工作面外面现已回采完毕。该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稳定,煤体厚度一般在3.5~9.0/6.5m之间,煤层大部分含一层0~0.5/0.3m泥岩夹矸。煤层在形成过程中地壳发生了不均衡沉降,切眼及工作面里段,局部含1~2层夹矸,夹矸最厚处达25m,煤层严重分叉。因左侧大断层的扰动,煤层局部破碎,呈节理裂隙发育。冒落带为砂泥质构造,呈厚层状(平均厚度为两米),深灰色,f=3-4;老顶是坚硬的斜层理,灰白色,平均厚度80m,钙质胶结,f=8-1。直接底(即直接与煤层接触的底部岩层)为深灰色的砂泥质构造,底板是后0.2m的炭质泥岩,平均厚度是3m,f=3-4;基本底是质纯、致密、浅灰色的水平层理,平均厚25m,f=6-8。
2 工作面顶板管理
综采面应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进行煤体回采,采用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工作面顶板。采用端头过渡液压支架、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π型钢梁进行端头支护。综采工作面支护形式为ZF9000-23/50型液压支架,ZFG10000-23/42型液压支架用于运输巷端头维护,而综采面机头巷道必须用ZT10000-25/50型端头卸载支架进行支护。前后部运输机运煤,采空区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以提高综采工程机械化程度。
3 端头卸载支架位置及其技术参数
3下7110综放面端头卸载支架紧靠工作面端头过渡支架布设于综放面机头处,因工作面前后部刮板运输机内的煤炭需要通过桥式转载机进行转载,为保证接煤点正常,端头过渡支架与端头卸载支架之间不闪缝,所以端头卸载支架在安装时采用骑到转载机上的方法,用2组液压千斤顶连接转载机溜槽,使得端头卸载支架迈步前移时有支撑点。
ZT10000-25/50型端头卸载支架可达到2.31~2.65m宽,高度基本在2.5~5.0m之间;初撑力:7760KN,工作阻力:10000KN,支护强度:0.61Mpa,对底板比压: 3.65MPa。
4 安装使用情况
通过在3下7108工作面对ZT10000-25/50型端头卸载支架从选型、安装到试用全过程的跟踪观察,总结端头卸载支架使用具有以下优缺点:
一是端头卸载支架架型结构合理,支护性能良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很好地满足端头部位、前后部运输机及转载机的相互配套关系。
二是端头卸载支架护顶面积大,操作安全,职工操作支架时直接在支架下方通过阀把操作,能够有效地保证职工现场操作安全。
三是端头卸载支架操作简单方便,直接利用工作面支架管路供给高压乳化液,通过支架操作阀把可以控制整个支架的所有动作,与转载机可以互为支点迈步前进,操作相当简便。
四是节约工时,同样的作业任务所用劳工数量大大减少,人工作业强度大幅降低,而且操作便捷。
五是运输巷因部分区域超高需要用木料装顶支护,为提高资源回收复用率,针对端头卸载支架护顶效果好,职工不需要进入采空区即可完成接顶木料回收工作,既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又能提高木料回收率。
六是端头卸载支架尾梁升起不需要再支设单体液压支柱,人员可以直接在尾梁下进行检修工作,保证了后部运输机机头和转载机机尾的检修空间。
5 结束语
经过井下使用并总结生产过程中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试验结果得知,ZT10000-25/50型端头卸载支架的设计与使用是成功的,架型结构合理,支护性能良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很好地满足端头部位、前后部运输机及转载机的相互配套关系,彻底地解决了综放工作面机头维护面积大、回料时间长等问题。通过整体测试支架支护性能,其在综采面端头顶板管理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验证,同时能够改善端头支护作业的安全环境。该支架简单便捷的操作性能毋庸置疑,作业人员只需轻动控制手把,就能实现对整个支架的所有动作的操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支架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枣庄矿业集团公司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工艺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国良,赵琪,张善波.大功率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的研制与应用[J].煤矿开采,2007(02).
[2]沈伟,潘洪卫,马洪俭.综放面端头支架的应用与推广[J].山东煤炭科技,2012(04).
[3]刘国良,赵琪,张善波.大功率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的研制与应用[J].煤矿开采,2007(02).
作者简介:
关键词:老空水;事故;防治措施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frequent coal mine goaf wa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ld empty water flooding accident and permeable mechanism, taking Lantau Peak mine XV1304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feasible methods to control the old empty water, thus eliminating the old empty water permeable accidents, ensure the downhole operation personnel safety.
Key words: old empty water; accident;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16.1
引言:煤矿井下透水事故是对煤矿安全威胁最大、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随着煤矿开采时间的久远及近几年来乡镇煤矿的整合,老空水已渐渐成为煤矿透水事故主要的水源。2010年3月28日13时左右,山西省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较大透水事故。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过救援,115人成功获救,38人不幸遇难。经事故分析认为,该煤矿透水工作面未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造成与小窑老空水导通。导致透水事故发生。
一、老空水透水原因
根据对我省煤矿发生老空水透水事故的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导致老空水发生透水的因素很多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
1、主观原因:
(1)思想麻痹,心存侥幸,疏忽大意。实践证明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防治老空水透水意识淡薄,是导致透水事故的首要原因。
(2)职工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作业人员缺乏防透水基本知识和灾害识别能力,一旦发生透水事故,惊慌失措,未能及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或及时逃生。
(3)管理不严,组织不当,违章指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上疏忽大意,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对探放水工作重视不够,对探放水的组织不够正规,发现透水征兆时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发生透水事故的直接原因。
(4)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制观念薄弱,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地方小煤矿事故多发的根源。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安全,冒险蛮干,无序开采,乱挖乱采,是发生采空区积水透水事故的重要原因。
2、客观原因:
(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资料掌握不详。一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变的更加复杂。二是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生产矿井周边多有小煤窑非法入侵,其乱采滥挖遗留下的旧巷、采空区没有留下详细的图纸资料,难以摸清积水情况。
(2)矿井安全投入少,防排水系统不健全。特别是私人矿井由于受技术的限制和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不到位,排水设备、实施抗灾能力弱。
(3)老空水水量极大,水压极强。一旦透水,往往使人措手不及,在短时间内造成极大危害。
二、老空水的防治措施
1、从老空水透水原因可以看出,导致老空水发生透水的因素很多,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做得不到位,均可能引发透水事故。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可靠措施防治老空水。煤矿井下防治水的六字方针,其中最重要的是“防”,只有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才能从源头上制止透水事故的发生。生产实践证明,对老空水采取提前探放,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
2、以凤凰山矿XV1304综采工作面为例,XV1304工作面上方为凤凰山矿的IX2304工作面、IX2306工作面、IX1324工作面(均已回采)及二仙掌小窑破坏区。根据已有资料分析IX2304、IX2306、IX1324工作面采空区,二仙掌小窑破坏区内可能有积水,定为可疑区。为确保以后我矿所回采的XV1304工作面能安全回采,因此需对上方积水区与可疑区进行提前探放。对XV1304工作面共设计七个探放水钻场。
(1)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一钻场(XV13041巷)距三水平一盘区回风巷向里453m处,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二钻场(XV13041巷)距三水平一盘区回风巷向里666m处,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三钻场(XV13041巷与切眼交叉点处),
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说明:从施工情况来判断,该处9#煤基本可以判定为未采区,3#煤局部为采空区,积水量不大,对回采影响不大。
四钻场(XV13043巷)距三水平一盘区回风巷向里381m处,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五钻场(XV13043巷)距三水平一盘区回风巷向里1274m、1363m两处,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六钻场(XV13043巷)距三水平一盘区回风巷向里1607m处,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说明:从施工情况来判断,该处9#煤基本可以判定为未采区,3#煤局部为采空区,且由于年代久远已塌实造成钻进困难,不返水,分析采空区内无大的积水。
七钻场位于XV1304切眼内(距XV13043巷10m处),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说明:从施工情况来判断,该处9#煤基本可以判定为未采区,3#煤局部为采空区,由于年代久远已塌实造成钻进困难,不返水,分析采空区内无大的积水。
(2)总结报告:XV1304工作面通过施工共计放水量105024 m3,工作面上方IX1324采空区、92304采空区、92306采空区已基本无水患影响。二仙掌小窑破坏区9#煤基本可以判定为未采区,3#煤局部为采空区,且由于年代久远已塌实造成钻进困难,返水不正常,结合物探报告分析采空区内无大的积水。
综上认为该工作面在排水系统到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回采。
(3)回采情况:回采期间,XV1304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15 m3/h,无水害影响。
三、结语
从凤凰山矿治理老空水害经验来看,对老空水进行提前探放,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力手段,值得借鉴。由于老空水的问题在我省许多煤矿中已越发突出,因此在矿井防治水害工作中,要把老空水的防治做为重中之重。我们在处理老空水问题时要结合矿井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就能从源头上消除老空水透水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袁亮《煤矿总工程师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07
2、武强《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2
摘要:为了更为深入地推动煤矿瓦斯的防治工作,本次论文整理了多年的煤矿地质勘探、测试和开采经验,归纳了地质开采的相关资料,利用瓦斯地质以及瓦斯治理的研究成果,揭示出了煤矿瓦斯的地质规律,为煤矿瓦斯灾害预防和资源开采提供了依据,并且分析了瓦斯地质工作在煤矿瓦斯预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瓦斯地质工作煤矿瓦斯预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瓦斯是地质成因的复杂气体,因此只有保证地质工作的良好基础才能够有效地预防煤矿瓦斯可能发生的灾害。在我国当前的许多煤矿工作中,都是偏重于瓦斯抽排,对于瓦斯地质的基础性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是忽略了对于瓦斯地质的实际勘察、信息采集和分析保存,没有形成严格的工作规范,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相关工作单位必须要重视瓦斯地质工作在煤矿瓦斯预测当中的应用。
1 瓦斯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瓦斯地质工作是以瓦斯地质图的编制为主要内容,具体来说包括了地址信息的采集,勘测数据的整理以及综合信息的统计和分析,还包括了对瓦斯地质的参数观测和地质信息的填图,同时也要解决瓦斯地质的编制和更新,以及瓦斯地质规律的分析和预测工作等等。瓦斯地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应该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矿瓦斯突出的防治细则》,参照着相关的统计表格,对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现象地点和相关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整理。透过瓦斯地质参数能够对瓦斯的压力、成分、涌出量、吸附性等性质进行判定。瓦斯地质图的更新和编制则是在地址信息的观测和整理基础上进行的,瓦斯地质图能够实现最新信息的整理。
在瓦斯地质工作当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对矿井和采取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以及瓦斯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通过以上各项工作,能够十分直观地了解到煤矿采区的瓦斯含量和涌出量,进而参考资料对该地区的煤矿瓦斯危险程度进行预测,方便各项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2 瓦斯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
2.1防止煤矿瓦斯事故发生
在煤矿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瓦斯爆炸和煤矿瓦斯突出等等事故,这些事故具体表现为波及范围广、突发性质强而且危害程度高,抑制以及消灭瓦斯事故在各类煤矿的安全工作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通常会把工作的重点投射到“一通二防”的方向上,但是这些传统的方式缺乏超前规划以及有效的预见性,无法从根本的层面上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当开展了瓦斯地质工作,就能够通过瓦斯地质图对瓦斯地质的状况进行直观的判定,通过预测确定出煤矿瓦斯安全的工作计划,十分有效。
2.2避免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隐患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工作必须要遵循既定规范和程序,必须要按照设计的图纸展开施工。煤矿矿井地质工作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的成果整理出的资料就是设计的主要依据,只有完全对一个地区的煤层产状、性质、结构、厚度、横向变化、水文特征和瓦斯情况产生了准确的掌握,才能够真正实现完善的设计,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设计的原始资料完整程度决定的,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施工过程中将会面对的各种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地质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工程也可能会受到环境、人员和工期的限制而出现一些与设计不符的细节,这个时候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就可以借助于瓦斯地质工作对工程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预测,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3 瓦斯地质工作在煤矿瓦斯预测中的实际应用
3.1瓦斯地质工作对于煤矿瓦斯涌出量的预测
瓦斯涌出量主要取决于煤层及围岩瓦斯含量等自然因素和开采规模和开采方法等开采技术因素。在矿区的瓦斯预测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分源预测等方式进行详细的预测分析。
以分源预测的方法为例,它主要是结合了煤层瓦斯含量以及矿井的瓦斯涌出源汇关系,利用瓦斯的涌出源总结出瓦斯的涌出规律,结合煤层开采的技术和基本条件,通过对回采的工作面以及掘进的工作面进行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实现了采区和矿井瓦斯的涌出量预测。
再来探究瓦斯地质的统计预测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建矿以来采掘工作面上每日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基础上的。通过统计法能够计量出每一天煤矿瓦斯的浓度、风量以及抽放量,进而计算出每一个采掘面上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的点值。通过对瓦斯地质图的绘制,能够预测出临近几个未知面的涌出量大小,同时,采取不同的回采工艺和回采顺序能够计算出瓦斯涌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结合已知数据,就能够建立起一个涌出量的预测关系式,通过瓦斯涌出量等值线能够对未知区域瓦斯涌出量做出预测。
3.2瓦斯地质工作对于煤矿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
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可以分为区域危险性的预测以及采掘工作面的危险性预测,区域危险性的预测主要就是针对某一个煤层或者是煤层的某一个区域进行突出危险性的判断,把一个煤层划分为非突出煤层以及突出煤层。在突出煤层当中,还可以根据成都的不同划分为突出威胁区、危险区、无突出危险区。区域预测则应该是在新的水平上开拓或者是新的采取准备阶段就进行的。工作面的危险性预测则是预测工作面附近范围内的煤矿突出危险性,在突出的危险性区域当中,瓦斯地质工作应该在工作面展开采掘之前就展开。采掘的工作面经过预测之后也可以划分为无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和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对于煤层突出危险性的预测指标则可以采取煤层的破坏类型和瓦斯的放散初速度指标进行,同时还可以参考煤层瓦斯压力以及煤的坚固性指数,通过瓦斯地质工作对瓦斯突出危险性做出的各类判断能够十分有效地辅助煤矿瓦斯开采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提高了矿井工作的安全性,对矿井施工人员也给予了更多的保护。
4 结语
矿井的瓦斯地质工作是保障煤矿瓦斯生产安全的重要技术性工作,是预防煤矿瓦斯灾害以及合理利用瓦斯资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要保证这一工作得到加强和重视,才能够保证煤矿瓦斯工作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保证瓦斯地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落实组织的保障制度,明确工作的具体内容,才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煤矿瓦斯开采技术。
参考文献
[1]汪高举,雷才国,崔洪庆等.煤矿瓦斯地质工作初探[C].中国煤炭学会第三届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07-110.
【关键词】井下测量;常见问题;对策
1 概述
在煤矿生产实践中测量是指导煤矿掘进生产的“眼睛”, 煤矿测量工作是矿井生产一项重要而严谨的工作,任何细节上的不严不细都可能对煤矿生产造成严重后果,它的工作体现生产的平面和立体关系的真实性,因此井下导线测量出现问题,轻则影响测量成果精度,重则给企业生产造成损失。因此,测量人员应加强技术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尽量减少由于人为疏忽而造成的错误。现就煤矿井下测量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做好煤矿测量工作的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2 常见问题总结
2.1 井下携带仪器安全问题。在井下大巷、工作面行走时注意行走安全注意巷道两帮和机电设备。背着仪器行走时候不可以奔跑、乘车时应抱稳,剧烈震动会影响仪器各轴之间的关系和内部结构;严禁坐仪器箱子。因为携带仪器方法不对会影响本班测量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矿生产。
2.2 工具或原始数据准备不全。在井下测量时,常出现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未带齐工具现象,如垂球、钢尺、锤子、钉子、木楔等忘记携带;记录本带错;原始数据携带不全;三脚架上固定脚螺旋丢失等。这些虽是小问题,但却造成现场无法工作,费工、费时且影响生产单位施工。
2.3 错用导线点。在井下低等级导线测量过程中,有时存在着一段巷道附近有2个测点或多个测点,测点的距离较近或直线巷道中有一组方向线交点位置模糊。在导线延伸测量时工作人员不细心就会挂错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测点用错会造成按设计方位标定的巷道中线方向发生错误,严重者会造成贯通安全责任事故,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2.4 观测者读数错误。观测工作是测量工作的关键,一定要细心。对于不太常用的仪器,使用时不熟练往往会出现读数错误;对于不按照《测量规程》要求顺序测量也同样会造成因为测量手法错误引起读书错误。
2.5 复测和矿井主要巷道高等级导线、高程延伸不及时。巷道掘进150m时,必须进行复测延伸导线,在延长经纬仪导线前,必须对起始方向边检查,角度值达到《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时方能延伸。但有时距离延长,检查角超限不多时常认为没有问题,正是这样的心态可能会使得误差增大,造成测量成果不符合精度。主要巷道掘进300―500时,必须进行高等级导线、高程延伸,各设置一组至少有三个相临永久点,按照相应精度要求观测和计算测量结果。主要巷道不及时用高等级控制方向和高程会导致采取控制导线因起算数据错误而不能为生产服务。
2.6 测量数据记录不全。在井下测量作业时,遇到生产单位急需运料或放炮要撤人等条件时,测量人员为尽快完成测量任务,容易急躁、忙乱,从而导致测量数据记录不全。如:仪器高、觇标高、方向线交点位置、点距两帮数据以及点前距等,特别是掘进面上山,由于各单位人员较多且急着标定方位,往往记录不全就撤走,上井后导致内业无法计算和出图。
2.7 方位角、高程计算错误。因井下工作环境差,测量人员容易受到影响,记录人员容易因环境分心,计算者思维定位,没有对算等因素容易出现计算错误。且上井后未能及时进行导线计算、检查,这样会给工程带来所给的方向、高程错误,严重造成掘进与设计巷道不符,因没有及时发现改正酿成重大事故影响工程布置、进度。
3 常见问题采取对策
3.1 制定有关仪器携带规定。在井下携带仪器时应按照规定携带不能违反规定要求,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
3.2 下井前清点工具和检查仪器性能。在井下测量前测量人员要清点所带的工具特别是小件东西,如记录本、原始数据、铅笔、垂球、线绳、钉子、等是否齐全。同一个地点测量使用同一个记录本,这样可以防止拿错记录本,并且可以与原始数据比较;铅笔最好有备份;小件东西:线绳、钉子等可以多带一点。下井前还必须检查仪器各制动钮是否管用,三脚架上固定脚螺旋丢失等。这些虽是小问题,但却造成现场无法工作,费工、费时且影响生产单位施工。
3.3 观测前检查测点使用正确。每次进行导线测量时,对前视、仪器站和后视点位置检视清楚并做好标记,在搬站时,记录人员应把点位置告知后视人员,同样前视人员也应要把视点告知仪器操作人员。
3.4 按照规程作业,及时复测井下导线;及时进行高级导线延伸。在测量前必须对所使用的边检核,发现检验角不符合规程要求时,后退观测制至合格。巷道掘进150m时,必须进行复测延伸导线,为了避免一次观测有可能出现的粗查。复测计算后进行精度评定,不符合要求时再次复测制至符合要求。为保证测量工程要求需要在主要巷道掘进300―500时,进行高等级导线、高程延伸,使用高级导线可以作为采区导线控制起算数。保证工程精度,确保安全贯通。
3.5 确保记录无误。观测仪器者和记录人员要相互提醒,在进行记录是要做到先写到记录本后重复读数,确保记录无误。在搬站时应该对所有数据检查看是否齐全,特别是在测量完撤离现场时应先检查记录无问题后撤离现场。可以用以上的方法杜绝记录出现的所有问题。
3.6 对测量资料复查及对中、腰线检核。在测量标定工作完成后,若发现与实际巷道误差较大时,应该对测量资料进行严格复查,确保无误;没有问题后现场检核给的中、腰线点是否在一条直线和平面上。以上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上井后及时进行内业计算,当天把测量结果计算出来,若发现错误应立即改正。
3.7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方法。首先组织学习测量理论知识,然后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实践提高技术水平,在实践中多练仪器操作方法、读数方法、坐标正反算等方面能力。还要学习现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先进的测量方法和会使用先进的仪器,并与煤矿测量实际相结合。
4 结束语
在煤矿生产中,测量人员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其工作需要仔细、认真,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工作过程中尤其注意以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中逐步学习、完善操作规程,才能更好的为生产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深部开采;存在问题;应对措施;探讨
引言
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煤矿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煤炭资源在浅部的储量逐渐减少,据统计,我国煤炭深部的储量约占总储量的70%,今后我国煤矿开采的总趋势是由浅部向深部转移。然而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延伸,煤矿开采环境较之以前的浅部开采有很大的不同,根据资料统计,煤矿深部开采的主要特征是“三高效应”,即高应力、高温、高瓦斯,其次地表沉陷与控制问题也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得复杂,这些都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煤矿深部开采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促进煤矿生产及矿井建设的发展。
1 我国煤矿深部开采的现状
煤矿深部开采是世界上大多数主要采煤国家目前和未来要必须面临的问题,在这些国家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我国煤炭资源的深部储量占总储量的很大一部分,现阶段在我国的主要国有煤矿中,采深大于800m的矿井大约占13%,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如开滦、沈阳、徐州等地。在采深超过1000 m的矿井中,有沈阳彩屯矿(1199 m),开滦赵各庄矿( 1160 m),新汶孙村矿(1055 m),北票冠山矿(1059 m) 和北京门头沟矿(1008 m)。《中国煤矿开拓系统》按开采深度将矿井划分为四类,如表1所示。
表 1 中国煤矿按开采深度对矿井分类
矿井类别 浅矿井 中深矿井 深矿井 特深矿井
采深/m
2 煤矿深部开采主要问题
2.1 高应力
(1)原岩应力大,原岩应力是指在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包括自重应力、构造应力以及赋存在岩体中的水和瓦斯对岩体的压力。其中,自重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构造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释放困难,造成残余构造应力大,而赋存在岩体中的地下水和瓦斯其赋存量和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原岩应力普遍增大。
(2)岩体塑性大,岩石的变形特性与受力状态有关,岩石的塑性随着岩石所受侧向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当达到一定的开采深度时,岩体所受压力足够大,进入完全塑性状态,即静水压力状态。
(3)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巷道维护困难,矿山压力显现是由矿山压力直接决定的,是深井开采中原岩应力增大和岩体塑性增大的主要表现。随着矿井开采向深部发展,矿井逐渐出现矿压显现强烈,巷道维护困难,地温升高和勘探困难,开采条件恶化,生产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一方面,巷道断面必须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地压的增大,在深部高应力作用下,围岩移动更剧烈,巷道变形破坏严重。
2.2 高地温
地温是指井下岩层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其增高率用温度梯度(℃/hm ,hm=100 m) 表示。地温决定着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即矿井温度。在深矿井开采中,矿井温度一般都较高,会影响人体健康,有时甚至会远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矿井气温较高对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同时会导致矿井事故的增多,严重降低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深井灾害问题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一直未得到解决,大部分矿井仍依靠传统的降温方法来治理矿井热害,如通风、洒水、机械制冷降温等。
2.3 高瓦斯
(1)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大。由瓦斯的煤层赋存条件可知,煤层瓦斯的含量随着煤层赋存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次,煤炭开采的强度及其难度随采深的增加而增大。(2)煤与瓦斯突出次数增多。由于地质条件、瓦斯赋存量和压力及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所受地压等因素影响着煤层瓦斯的突出,因此,上述因素随采深增加的同时,瓦斯突出次数也随之增大。
我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截止1986 年,已发生突出的矿井 200 多个,突出次数约12000 次,约占世界发生总突出次数的1/3 。从国内外开采实践看,矿井深部开采时瓦斯涌出量一般较大,煤与瓦斯突出的问题已成为深部开采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煤与瓦斯突出均有随采深增加而瓦斯压力增高,瓦斯涌出量增大的趋势。
3 针对深部开采的对策
3.1 对深井巷道矿压基础进行研究
加强对矿压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是解决深部开采难题的重中之重。矿压直接影响煤矿生产和安全问题,对它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是解决巷道工程的基本依据。只有对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有较深的认识,才能让巷道围岩的控制问题具有科学性质。
3.2 对矿井深部开采工程动力的探讨
在进行深部开采时,岩层和地表控制预测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工程岩体的动力平稳性 一般来讲,工程岩体的动力平稳性指的是煤柱、上覆或下伏岩层力学这些系统受到外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的平衡或运动状态和内部结构功能是否能保持一致。对工程动力稳定性的探讨主要应该研究对煤柱动力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原因根据物理力学的原理,主要研究深部开采工程岩体动力学的模型,找出深部开采煤柱变形、滑动和破坏等平稳性模型以及如何判定稳定性的标准,并进行分析。要解决地表与岩体预测和控制问题,就要研究出岩体动力平稳性的规律。
3.3 深部开采发生灾害机理研究
在进行深部开采过程中,深部岩体的基本特性和组织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深部开采事故的经常发生。因此,对于深部开采发生灾害的机理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要对引起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总结出一套预测方法和预防措施。
3.4 对深井巷道的安排和底鼓预防的研究
巷道的稳定性是设计的关键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生产安全。针对巷道的特性,对原来浅部巷道的安排方式要进行改进,要尽量躲开应力的高峰期,对开采的程序进行优化,把动压对巷道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底鼓是引起深井巷道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底鼓的防治是深井巷道进行维护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对底鼓都没有采取相应对策,因此,有必要和卸压加固技术相结合,从而研究出一套可以防治底鼓的相应措施。
4 结语
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约占煤炭资源总储量的70%,且我国煤炭开采的趋势逐渐向深部延伸,煤炭深部开采的一系列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如地表沉陷预测与控制、“三高问题”、岩爆、突水等灾害。因此,面对煤炭开采过程中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难题,必须大力开展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以实现深部煤炭的安全、经济、合理开发,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美俊.煤矿深部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
[2]张俊杰.深部开采优化开采技术的探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3).
[3]何满潮,谢和平,澎苏萍等.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6).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常见事故;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8;TD60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0155(2015)12-0124-02
作者简介:刘晓敏(1989-),男,2012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助理工程师,现在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从事矿井供电工作
机电设备的使用对于煤矿井下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煤矿井下生产更加的高效安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井下机电设备事故时有发生,如输送机、掘进机等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和由于高压和低压及造成职工的生产触电人身伤亡事故。这些事故使井下煤炭生产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使煤炭的正常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给煤炭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1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的意义
煤矿井下生产是一个复杂而且危险的过程,在这个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炭的生产,还有可能对井下生产的煤矿工人造成人身伤害。因此,需要尽量减少和避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这就需要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并且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从而保证煤矿井下生产可以更加顺利、安全、高效的进行。
2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
在目前的煤矿井下生产中,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使用的机电设备也非常多和复杂。各机械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不同,可能在不同使用时段会出现相同的问题。在各种设备使用的初期,也就是机电设备的磨合期,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由于操作不当和设备自身的原因,发生事故的概率与磨合好的设备相比会高很多;磨合期过后就是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中期阶段,也就是机电设备使用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机电设备经过磨合,设备自身的性能已经达到了最佳,操作人员对于设备的熟悉程度也已满足要求,在这个时期,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是最小的。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高发期发生在设备使用的晚期,在这个时期,设备由于长期使用,各部件的磨损、老化、腐蚀等情况都比较严重,设备的使用效率已经不处在高效期。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常见故障主要有:设备异响、设备过热、设备排气成分发生变化、设备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幅度比较剧烈。这些故障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导致设备损坏,影响煤炭的正常生产,甚至危险到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3.1设备更换不及时
煤矿井下机械设备往往是在矿井设计施工时成套购入的,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如若某个单个的设备出现了问题,那么只能想办法对这个设备进行修复,但是修复完的设备难以达到原有的效率,这造成整个机电设备系统效率的下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将整个系统进行更新换代,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造成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更换不及时,设备老化问题日趋严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越来越大,煤炭井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使煤炭生产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3.2设备检修工作不到位
煤炭生产的不间断性,使得煤矿井下设备磨损程度和老化速度大为加快,加之生产过程中公认的误操作,使得机器出现故障的概率大为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日常生产的同时,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和维护。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进行检修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和责任心不强,导致大问题查不出来,小问题又不关注。使小故障慢慢积累成了大故障,给煤矿井下生产带来诸多的不便,造成生产安全隐患。
3.3煤矿第一线工人整体素质不高
在目前的煤矿井下生产中,虽然机械设备大范围使用,但对于人力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在很多煤矿企业中,由于以上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的原因,煤矿第一线工人的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也不高,其在操作煤矿井下设备时,时常会出现误操作的情况,造成机电设备的故障。
4预防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事故的措施
在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常见事故的发生是具有共性的。找到这些共性的原因后,在实际工作中,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4.1提高煤矿一线职工的专业素质
通过对相关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统计发现,很多常见事故都是由于一线工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不高,在工作中又缺乏责任心,使得在煤炭生产中出现了机电设备的误操作。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定期对一线职工进行设备操作和煤矿井下生产的知识讲座和培训,使井下一线职工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同时在进行一线职工招聘时加大投入,招录并鼓励专业知识过硬的工人参与到一线生产中,从而保证煤矿井下生产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
4.2加大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
机电设备是煤矿井下生产的重要物质保证。如果其设备长期处于老化和磨损严重的状态,那么对于生产来说是不利的。虽然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进行更换代价比较大,但是不换的话损失可能更加的惨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在做好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日常管理维护的同时,对于确实需要更换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保证井下煤炭生产可以顺利地开展下去。
4.3加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该明确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使从事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可以得到提升,对于任何可能出现故障的隐患都不放过,认真做好井下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煤矿井下生产可以更好地开展。
5结论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井下机电设备故障频发。我们需要在工作中认真总结,对于引发井下机电设备故障共性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加以改正,从而减少或者避免类似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故障的出现,从而保证煤炭生产更加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邱铁,等.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
[2]邢进忠.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机电信息,2012,3.
[3]母晓斌.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4]李俊革.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