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关系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

第1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05-03

一、引 言

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本科教学与实践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在于总结、消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也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综合思维能力及文字综合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但现实情况是,在管理学科研究与实践中定量分析、数学模型运用越来越多,管理类本科生的数学分析能力逐渐增强的同时,其创新思维和文字综合表达能力却越来越差,开题盲目,写作抄袭,答辩走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即以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为例,提出建立以学校制度安排、导师智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实践接口等3个维度为核心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3I”模型,从而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二、“3I”模型

毕业论文教学中过程的每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对最终的论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此课题组多年来对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析,在指导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课题组对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从开题、撰写到答辩的诸多环节中所涉及的各类主体进行了分析,对若干典型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发现有效提高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除去学生自身的主客观因素外,还有赖于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与此密切相关的各主体的共同努力。若将质量良好的管理类毕业论文看作是一只稳固的板凳的话,那么支撑其站立的三个腿柱则分别为学校提供的健全的制度(Institution)、导师提供的智力支持(Intellect)和企业所提供的理论切入实践的接口(Interface),这就构成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3I”板凳模型(见图1)。由此可见,要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就必须从各环节中最典型的问题入手,建立学校制度安排、导师智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实践接口密切配合的多维立体化质量保障体系。

图1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3I板凳模型

三、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管理中典型的质量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由多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构成。为摸清和了解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于2010年6月份对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院四个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情况进行了调研。问卷通过邮件方式向学院6个班级毕业生发放,共回收问卷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4份。调研报告对选题来源、选题与企业接轨、学生和指导教师作用和态度以及论文答辩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了具体分析。

1.论文开题阶段的质量问题

开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龙头,一般包括毕业论文写作辅导、论文选题、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提纲,其中选题质量是毕业论文质量的起点。

(1)毕业论文选题原因。论文选题应能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大学本科生所学知识程度的承受能力,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没有一个思路清晰、可查相关资料充实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很难最终获得成功的。然而,根据图2,受调查者中,近1/3的学生认为选择自己毕业论文题目主要基于是否好写的角度出发的,同时,还有16%的学生选题居然是随便挑选的,选题随意性由此可见一斑(见图2)。

图2毕业论文选题原因

(2)选题与企业接轨情况。通常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时间和毕业实习是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发现专业领域内有实际研究意义的论文选题,同时管理专业尤其要求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所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和技术推广第一线,所以通过增加学生论文撰写中的企业实际实习环节是十分必要的。而根据调研结果(见图3),多数论文仅将所实习企业用作简单的例子来佐证论点(42%),而选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无关”的也达到25%。由此得知,当前学生论文撰写中,实习企业所提

* 本文得到了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9sk147)、安徽财经大学2009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ACJ YZD200902)的共同资助

供的研究素材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使得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图3实习企业在论文撰写中的作用

2.论文写作阶段的质量问题

从学生层面看,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独立学习、自觉学习和积极学习的自主化学习过程。从教师层面看毕业论文指导就是一个依据教学设计方案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的过程。因此,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学生和老师对论文完成的态度。

(1)学生论文完成态度。据课题组成员了解,相当部分的学生不太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他们认为学校教学部门和指导教师并不会根据他们撰写论文的质量而给出差异较大的评判结果。这一点可以从调研结果中证实:69%的受访者对他们完成论文的评价是“闭门造车,网上搜集资料,东拼西凑完成”,甚至有11%的学生采用“交给他人完成”的方式来写毕业论文(见图4)。另外,从论文完成所用时间来看,在四周以内完成论文的比例达到82%,其中两周以内完成的比例也达到48%,可以看出,学生用在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短促的。

图4论文完成过程情况

(2)指导教师作用和态度。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放羊式指导,也不能手把手进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选项的认知上,23%的学生认为其导师在指导论文上起到了严格监督,主动指导的作用;而31%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比较认真,能正确引导;只有13%的学生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得过且过(见图5)。

图5学生对于教师主导作用评价情况

3.论文答辩阶段的质量问题

图6学生对教师答辩提问的评价情况

在答辩过程中,老师的答辩问题是考察论文的真实性、学生对选题的把握程度以及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老师答辩问题作用这一选项的认知上,48%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的答辩问题非常合适,能正确引导学生对论文的把握;2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答辩问题比较合适,对论文内容有一定了解;2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答辩问题过难,自己无法回答;9%的学生认为老师不负责任,没有答辩问题(见图6)。

四、以“3I”体系为基础,加强论文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

针对上述各环节典型的质量问题,最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基于全过程管理的“3I”质量保障体系,从学校、导师以及企业等3个维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与监控,形成最大合力,切实保障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1.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学校制度保障。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不能只在布置上严格要求,而疏于过程管理,应对论文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具体要求,使论文管理更加规范。

在做毕业论文前应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杜绝抄袭现象;在选题阶段,教学管理部门要精心安排师生见面会,组织好开题之前的毕业论文教学辅导,督促教师的认真指导、鼓励师生间的定期交流;在写作阶段,通过订立教学进度表和教师指导手册等规章让师生明晰相应时间节点,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期中检查,对教师指导过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发现问题马上令其改正,并检查整改效果;在答辩阶段,要规范答辩程序,必须成立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委员会并实行论文指导教师回避制度、严格答辩程序、撰写答辩评语等。

2.加强引导作用,完善导师智力支持。

毕业论文指导是一个依据教学设计方案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既不能放羊式指导,也不能手把手进行。教师应明确各阶段的要求,检查进行情况,并及时将总结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

在选题阶段,教师要严把命题关,完善选题管理办法,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社会发展在本专业、本领域的情况,启发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确定论文题目;在写作阶段,教师应着力启发、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论文的观点,确立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形成研究思路,拟定论文提纲,制定写作计划,完成写作学习的任务;在答辩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正式答辩前,预先进行1~2次小范围的试讲,帮助学生熟悉答辩程序,克服紧张心理,教师要提前对答辩学生的论文仔细阅读,准备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选题,更准确的考核论文的真实性。

3.强调论文案例化,拓宽企业实践的接口。

由于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和技术推广第一线,因此,对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要求很高。而如果采用案例化的论文形式,将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论文研究的现实价值而不致选题空洞乏味,还有益于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在选题阶段,对于处在实习阶段的毕业生,要求其结合所在实习工作岗位特点和情况,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和具体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确定选题,整理并形成毕业设计;在写作阶段,鼓励学生在能力和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的收集、整理案例资料,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案例研究相关的数据测算;在答辩阶段,引导学生对其所写案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综上所述,提高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项复杂的多维立体化的任务,必须敢于创新和改革,针对可能出现的典型的质量问题,从论文教学全过程出发,建立以学校制度安排、导师智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实践接口等3个维度为核心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3I”模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文忠.对创新视角下的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134~136

2 刘冬华、刘福成.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3I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09(6):176~178

第2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英文摘要】a great number of irrefutable facts proved that

    theathenians strengthened the government of the masses of thenumerous vassel states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y, politics,militiary,law,religion and so on during the late 5th centuryb.c.,even to the extent to almost deprive of the sovereigntyof these states. the athenian empire was not the allianceof sovereign states, but the state of the athenians. theestablishment of the empire marked an advanced period in thedevelopment of the athenian state. it was not only the resultof the athenians conquering and enslaving the non- atheniansbut the embodiment of the growth of athenian slave- owningsystem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presupposition of thepericlean age with flourishing economy,

    stable politicalsituation and prosperous culture. the formation and collapseof the athenian empire was a great event in the history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around countries in the mid and later period of 5th century b.c..in spite of regarding the athenian empire's influence onthe history of athen and even of greece as positive,

    weshould not neglect the the other aspect in the

    slightest,namely,the abundance and powerfulness of the athenian empire were based on the conquering, enslaving and slaughtering thenon-athenians.

    【关 键 词】雅典帝国/雅典人/奴隶制/城邦/城邦联盟

    the athenian empire/slave- owning

    system

    stateconfederation/the alliance of state confederation

    中国分类号:k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0-2677(1999)01-0112-117

    中外古史研究者一般把公元前5 世纪后期的雅典国家称为“雅典帝国”,但对它的认识向来不尽一致。西方学者通常很重视对有关史实的描述和考证,却很少结合早期国家和奴隶制的发展加以论析。因此,他们虽普遍注意到雅典帝国不同于雅典同盟,却难以说清楚二者的本质区别,从而难以对雅典帝国的内涵做出科学的界定(注:梅格斯:《雅典帝国》(r. meiggs, the athenian empire)[m],牛津,1972; 刘易斯:《剑桥古代史》(d.m.lewis,j.boardman, j.k davis & m. ostwald,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m],第5卷,剑桥,1992:127~132;卡甘:《雅典帝国的衰亡》(d. kagan,

第3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生物;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实践能力

Study on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for environmental-biological interdiscipline subject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Du Qingping, Li Yanxu, Xu Yanbin, Tang B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reasons that influenced the interdiscipline subject talents training were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Then two substantial ways were proposed to personnel training for EB interdiscipline subjec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the distinctive teaching plan and teaching programme; developing diversity experiments practicing teaching focused on strong actual effect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biology;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s;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al ability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经贸合作的一个极为重要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生物高新技术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历年的创纪录高温、低温、干旱、冰雹等恶劣气候环境,使得人们对环保治理的质量和效益要求越来越高。化学、计算机、地理等学科领域都在参与生物学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甚至连传统学科中的数学、物理都悄然开始生物数学和生物物理学的研究[3]。环境生物教育的国际化、学科交叉的复杂化和科技知识更新的频繁化,对工科院校环境生物交叉学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环境生物交叉学科毕业生面临的困境

1.1 环境生物交叉学科毕业生五花八门,学科背景相差很大

目前,全国理、工、农、林、医和师范等各类高校基本上都设置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生物工程专业。各高校设置环境生物交叉学科的背景不同,专业基础相差较大,对环境生物类人才培养所使用的专业培养方案五花八门,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教学大纲和基础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学生基础课或者公共课程任务繁重

为了培养具有基础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创新意识突出的优秀人才,国家教育部将原有的环境生物专业合并到环境科学专业中,使其成为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方向[4]。而各学校都要求交叉学科学生必须完成学校公共基础课以及学院或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以我校为例,生物工程专业(环境生物技术方向)的学生不但要完成所有的基础课程,还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所以学生的高等数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和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工程基础课程学时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大。

1.1.2 专业课程门类多,培养的人才“博”而“不专”

生物技术专业涉及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课程,而这些知识又必须建立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上;如果要培养环境生物技术人才,学生还必须掌握环境检测和分析、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等基础知识。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交叉学科学生“博览”多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但是真正掌握的专业技术并不过关。要培养有特色的环境生物类技术人才,必须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改革人才培养计划,对现行的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完善。

1.2 环境生物交叉学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能力欠缺

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要求各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11种能力要求:包括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根据需要设计一个系统、一个部件或一个过程的能力;对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建立方程以及求解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运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等[5]。原因主要是:(1)如今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高端技术轻基础实践能力的问题。尽管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有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但实际上,实践教学资源满足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从实验教学分析,高校扩招,但教学设备没有大规模增加,以前20人/批次的实验资源,现在要满足50人/批次的需要,学生不能独立操作或者整体完成实验教学要求。(2)实验教学内容没有根据技术发展进行更新。学生上实验课时,只是按照教师编写的非常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操作,在实验课上不能达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3)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专业没有固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学生综合实践经验几乎为零,而且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学生急于找工作,不能独立、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失去了最后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因此对环境生物类交叉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建立稳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 环境生物类交叉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2.1 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完善和优化

为了培养有特色的环境生物类技术人才,不同院校必须有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环境生物交叉的知识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6]。以我校生物工程(环境生物技术方向)专业为例。教学中一方面强调学生有扎实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很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自成一体,缺少系统的适合工科学生所用的教材[7]。因此教学中首先根据本校学科优势和本地人才培养需求,将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所教授的知识进行优化整合,把一门课程放到满足整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上考虑,提炼知识内容,重新设置课程内容,确定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再根据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将知识领域整合、聚类成环境生物技术板块。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就业目标,将知识板块构成不同的层次或者技术培养方向,使知识体系结构和教学目标明确。

2.2 开展多样化实效强的实践教学

培养环境生物类交叉技术人才可以参与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实习以及科研团队和自主创业等活动。

(1)实验教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方法和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8]。对实验课程进行整合,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模块化,将一些技能培训的基础实验融入综合性实验,学生按照参与客体的不同分为不同小组;各组学生参与的实验内容相互支撑,却各不相同,自成一体,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课题[9]。

(2)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实力,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多途径、多形式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鼓励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教师带着学生与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校内外的合作研究,使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得“双赢”。

(3)建立本科生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科研团队。除了加强课堂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特色的课外科研创新课题,努力申报针对本科生而设立的科研项目。鼓励参加前期科研团队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期间继续参与自己的项目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该措施在我校环境生物系取得良好的效

果,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企业反馈信息良好。

3 结束语

随着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环境生物学知识的高等教育,很可能延伸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普及教育[10]。从一个较全面、系统、科学的角度,认识和分析环境生物交叉技术人才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强化技术储备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从完善、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做起,采取不同的途径加强实验和实践能力训练,采用本科生导师制、纵性科研小组等措施,在教学中实施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整体教学改革,力求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Bruce E R, Martina H, Frank L, et al. A Vista for Microbi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6,40:1096-1103.

[2] Abuja SK, Ferreira GM, Moravia, AR. Utilization of Enzymes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J].Crit Rev Biotechnol.2004,24(2/3):125-154.

[3] 刘国忠,王秀华.一个关于害虫管理的时滞脉冲生态传染病模型[J].生物数学学报,2009,24(2):222-230.

[4] 程树培,孔志明,尹大强.环境生物学高等教育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54(2):69-71.

[5] 毕家驹.美国ABET的工程专业鉴定新进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5):44-50.

[6] 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教育,2009,7:67-69.

[7] 陈德人.创新创业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化探索与社会化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0,1:43-45.

[8] 孙连鹏,曾令初,张再利.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J].中国建设教育,2008,10(10):43-46.

第4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在各国利益分布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保障一国利益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是大国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30年来,中国快速发展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中国的国家利益迅速跨越了地域限制。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与世界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经济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问题。表现在“发展所需资源和产品所需市场”两头均在外,这使得中国经济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凸显,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也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制约,因此维护海外利益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大幅增强。1978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到200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9.2%,超过世界所有国家。比美国高3.5个百分点,比欧元区高6.3个百分点,比日本高11.7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海外安全事件明显上升,海外投资与对外贸易活动等遭遇各种阻力,海上运输安全威胁不断加大。2011年初,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其中利比亚局势最为紧张。中国在利比亚有大量公民,为了维护公民的安全,中国政府共撤回35860名中国公民。

综上所述,如何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议题。而中国学术界对海外利益进行讨论的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受到越来越多挑战的过程慢慢兴起的。

中国海外利益研究路径

中国海外利益是在中国崛起及自身利益拓展过程中出现的,国家利益概念是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逻辑起点。中国国家利益的概念在1980年以前的意识形态色彩浓重,学术界鲜有研究成果。

冷战结束以后,国家利益研究逐步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重点。随着全球性共同利益增多和国际合作增强,国家利益的相容性进一步得以发展。199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利益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999年-2003年是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的高峰,学者们主要关注点有国家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也有国家利益的战略研究和文化层面的探索。

随着对国家利益理论研究的深化,加之现实的发展,使中国学者逐渐认识到了中国国家利益海外部分不断拓展的态势,对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关注与研究逐渐增多。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海外利益逐步纳入到学者们的研究视野,2004年、2005年集中出现了一些关于海外利益的论述,对海外利益的概念和中国海外利益的范畴进行了初步界定,但是并没有达成共识。中国学者很早就认识到国家利益的范围变化不受国土疆域限制,但学术界关于海外利益的论述,缺乏对海外利益各分支领域的深度分析,同时也缺乏对中国海外利益分布现状的描述,以及维护海外利益手段的总结。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深化对中国海外利益的认识,进一步分析中国国家利益的层次和内涵,对于拓展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关于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国际金融、资源能源进口、国际制度能力等相关论述中。总体而言,将中国海外利益作为分析核心的文献非常有限,缺乏定量评估,整体战略设计亦极少著述。

中国海外利益研究文献评述

国内关于海外利益研究的成果并不是很多,目前对海外利益的研究大都是以评论文章或学术文章的形式出现。

国内学术界目前对于海外利益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通过整理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海外利益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突破国土界限而形成的,是境外的国家利益,区分为海外政治利益、海外经济利益、海外安全利益和海外文化利益等;另一种观点认为,海外利益不同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利益,而海外利益包括非国家行为体所持有的局部利益,海外利益这一概念的范畴要比国家利益中的海外部分宽广。

在对海外利益以及中国海外利益进行分析时,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和思考方式。

陈志武在《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一文中指出:“我们以往关于英国海外扩张的历史几乎全是从其受害者的角度来讲的……今天中国也面对如何到海外拓展、到海外开发市场以及到海外找资源的问题,面对当年英国和后来美国、日本所面对的同样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换个角度来看那些世界历史,要从海外贸易、跨国公司的经营的角度来研究理解他们当时是怎么做的,以及为什么那样做,这样才可能更有建设性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霸权主义为人诟病的新形势下,陈志武认为中国政府需要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面对四大问题:首先,尽可能地维护并扩展海外投资利益;第二,保护中国在海外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第三,利用好现有国际贸易秩序来保证中国企业的资源供应;第四,中国商品的国际市场拓展。

政府在思考如何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的时候,应该先明确中国海外利益的定义。门洪华与钟飞腾则在《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历程、现状与前瞻》一文中,对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一个分析,梳理了海外利益概念的嬗变历程,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海外利益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提出了未来研究海外利益应重点关注的五大议题,构筑了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战略框架,为今后的海外利益研究指明了方向。五大议题分别为:一、国家利益观念的变革;二、英美日维护与拓展海外利益的历史经验;三、中美日海外利益结构的比较分析;四、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定量研究;五、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与拓展的战略框架。

苏长和《论中国的海外利益》一文,从国际合约的角度对中国海外利益进行了定义,阐述了海外利益当前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的途径,并探讨了国际制度建设和国家能力建设在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中的意义。

陈伟恕的《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总体视野,文章认为,中国海外利益与国家海外利益不同,因前者包括国家层面、法人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利益之分,所以比后者具有更宽的范畴。文章还对如何处理中国海外利益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

此外,还有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海外利益进行了分析。一是汪段永的《海外利益实现与保护的国家差异》,文章经过对国外官方文件、智库报告的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国家海外利益界定的层级差异。文章指出,国家实力、国际化程度和对国际事务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的级差影响着各国对自身国家利益、国际定位的认识。这类分析有助于国家准确找到自己的国际定位并确立自己的国家利益,通过实施与其国际地位相符合的手段来维护其海外利益,乃至国家利益。

二是甄炳禧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国家海外利益――西方国家保护海外利益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作者通过对美国保护海外利益所用手段及措施的研究,为中国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现实参考。

三是笔者的《中美两国海外利益对比分析及启示》,文章把海外利益区分为海外基础利益和海外战略利益,并从中美两国海外利益的结构、内容、分布以及维护手段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对看清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与拓展的不足。

同时,在硕博毕业论文中也有3篇关注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论文。暨南大学张志的博士论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与拓展研究》,该文主要关注了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内容和面临的风险,同时指出海外能源利益与中国能源安全密切相关,文中提出了从油源、油路、油价三个着眼点保护和拓展中国海外能源利益。

外交学院白云的硕士论文《当代中国海外利益拓展及维护初探》,文章对当前中国海外利益的现状进行了现实评估,对建国后中国拓展及维护海外利益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审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国拓展及维护海外利益的几点战略建议。

复旦大学武丽丽的《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威胁及其保护》,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梳理了中国海外利益目前的基本情况,一方面总结概括了中国海外利益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则指出了中国海外利益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

目前国内还少有对海外利益进行研究的专著,仅有一本是由汪段永、苏长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外利益研究年度报告(2008-2009)》。该书以2008年-2009年中国海外利益的状况为研究内容,从海外利益保护的基本界定、核心内容、多边机制和国际责任、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国外的中国海外利益研究

国外学者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关注度,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对国际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而与日俱增。学者们研究中国的视角逐步从地区、双边关系进展到全球格局层面,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关注尤其是中国海外投资的关注渐渐浮出水面。2006年以后,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渐增。他们对中国经济崛起如何影响世界比较关注,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重心主要放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金融合作、能源资源供应、国际制度能力等方面。

在对外贸易领域,国外关心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由于中国对外投资触及了许多国家在亚非拉的既得利益,国外关注中国对外投资流向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进而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变化作为分析核心,提出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论调;过去西方国家海外开拓的核心在于原材料供应,因此中国能源资源供应迅速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重心,他们全面讨论中国能源、资源需求如何重组世界经济关系,并在此领域杜撰了“中国”的新版本;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能力早就是西方学者的关注点,国外研究在中国参与东亚地区的制度建设上着墨颇多。

纵观目前研究的现状,国内国外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海外利益的概念界定,主要关注中国与海外利益相关的某个方面,事实性较强,数据性分析充分,但综合性不足,整体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第5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法论文6000字(一):“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法专业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关键词“国际组织法”国际法教学法学教学课程改革研究生教育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的安全预警与应急国际法律机制研究》(18BFX201);2019年暨南大学港澳台侨研究生专用教材资助项目《国际组织法》(2019-4)。

作者简介:程荃,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098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在诸多领域开展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应当把为“一带一路”服务作为我国法学教育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所必须履行的时代重任。[1]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政治制度多样、文化多元、民族宗教因素复杂,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国际合作,亟需法律领域的交流与创新,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法律制度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迫切需要新型的国际法人才。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是现代国际社会合作的重要形式。近三十年来,中国学界日益关注国际组织法这门学科,逐步加强国际组织法的相关研究。很多高校的国际法专业在硕士阶段专门设置了《国际组织法》课程,它是国际法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国际组织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实施有着重大作用。同时,“一带一路”也影响着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法的发展。因此,《国际组织法》课程教学也需要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关系的新情境、国际关系及其理论的新发展,去理解和分析相关国际组织法的问题,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国际法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2011年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要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3]。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对国际法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应体现法学教育的双向国际化

“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我们对法学教育国际化观念进行新的思考。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前,中国推动法学教育国际化的方式主要是一种单向的、“送出去”的国际化路径。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但中国亟需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法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方面的法律人才也十分紧缺。

因此,现阶段我国的法学教育国际化应当是双向的。不仅要将法学人才“送出去”接受国际化的培养,它同时还意味着应当立足中国,持续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学习法学,为国际社会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国际法人才。这就需要国际法专业在课程建设中,坚持以这种双向国际化的理念推进教学改革。具体到《国际组织法》课程改革中,则应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需求,为国际法专业研究生将来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国际组织法方面的知识基础。

(二)教學应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努力将中国的诉求和法治观念融入国际规则中。国际法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应以培养能够为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服务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为目标,将“一带一路”建设需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国际组织法》教学不应把纯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核心内容,而应在讲授国际组织法基本概念、原理、规则、制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国际组织法的原理、规则去分析和解决国际实践中的问题,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实现研究性和实践性并举,才能全面提高《国际组织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中国培养的国际法专业人才在未来的实践中既要能够利用现有国际组织去推动国际规则的发展,也包括参与建立新的国际组织,从而产生新的国际规则。

二、当前国际法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国际组织法》课程教学的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当前,如果按照“一带一路”倡议下法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来进行衡量,可以发现该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缺乏中国特色

目前,国内高校《国际组织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体系通常划分为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对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法的概念、性质、形态、功能、渊源、体系、发展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分论部分则对全球性组织制度、区域性组织制度、综合性组织制度、专门性组织制度分别加以研究。在课程内容的整体安排上力图囊括所有主要理论和制度,在各部分的比重上力求平衡。这很容易导致课程表面上看起来面面俱到,实际上对具体国际组织制度的研究和教学难以深入,更难形成明显的中国特色,也不能反映“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组织法发展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际组织法》课程亟需结合国际法的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增加中国实践,尤其是“一带一路”有关国际实践的内容,反映中国践行国际法治,对国际组织法发展的贡献。课程内容设计上不应求大求全,应适当突出实施“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以来,中国实践对国际组织法的影响,并力争以此为契机形成国际组织法研究和教学的中国特色。

(二)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组织内容较少

由于受中国的国际组织法研究现状的影响,《国际组织法》课程教学过度集中于传统形态的国际组织(主要是协定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制度的讲解,忽视非传统形态的国际组织,甚至基本上将其排除在外。而在当前形势下,非传统形态的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着重大作用,不仅不应将其排除在课程之外,还应加强对它的研究。

而从区域组织制度方面来看,我国则对欧洲、北美区域组织的研究较多、较深入,在《国际组织法》课程教学的案例选择方面也以涉及欧美的案例为主。在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的国际组织中,对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中亚、西亚、非洲国际组织的内容很少。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对法律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的生源结构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达到31.72万人,占总人数的64.85%,增幅达11.58%,高于各国平均增速。[4]与2012年相比,2016年我国法学专业留学生数量增幅超过50%。[5]国际法专业是来华学习法学的硕士研究生较为青睐的专业,笔者所在学校的国际法专业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申请人,并有人数逐步增加的趋势。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生源结构的变化对《国际组织法》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以及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章程、国际条约等法律文件所使用的语言种类很多。在此情况下,国际法专业学生所掌握和使用的语种也日趋多样化,传统的中文或中、英文双语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四)课堂教学互动性不足

《国际组织法》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法。国际组织法以协定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课堂讲授法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国际组织法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国际组织法的理论体系,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课堂讲授法容易导致过度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对于《国际组织法》这样一门教学内容距离实际生活较远,专业性、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来说,单纯的课堂讲授往往使学生感到自己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即使在课堂上讲解案例,案例的选择也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偏好,很难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五)课程的实践性不强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大量精通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法人才。然而在国际法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学时安排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国际组织法》课程也不例外。与国内法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实务部门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相比,《国际组织法》课程在实践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加之《国际组织法》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主要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很难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如何根据建设“一带一路”的需要,增加、完善《国际组织法》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三、国际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国际法教学应当跟踪国际组织发展的最新实践,对国际组织法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内容作出新的思考。《国际组织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科学地反映”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国际组织法及其理论、实践的新发展。

(一)加强对非传统形态国际组织制度的教学

协定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多边合作中最为重要、最值得关注的一种形态。[6]但是在目前阶段,它并不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所采取的主要形式。非传统形态的国际组织极大丰富和扩展了国际组织的职能,它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际上更易于适应和满足国际多边合作的需求。因此,在《国际组织法》课程中,需要加强对非传统形态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成员构成、职能范围、组织机制、程序规则等的研究和教学。例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16个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主要机制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简称“16+1合作”)。[7]但是,“16+1合作”当前仍然属于一种对话机制,并不是协定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因此,在以往的《国际组织法》教学中通常会简单地将“16+1合作”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而从实践的发展来看,如果能够采取一定措施推动“16+1合作”的发展,它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将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联系“一带一路”实践,拓宽学习思路,重视对非传统形态国际组织制度的研究。

(二)增加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国际实践案例

國际组织法课程并不应该是静态的纯理论教学,它应当关注国际组织及其规则、制度、体系的发展。从目前《国际组织法》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国际组织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8]由于欧美学者在国际组织法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因而在教学中不论是经典案例还是热点案例,国内教师都有偏重于选择与欧美国家相关的案例的现象。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国际组织实践的案例不断增多。虽然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经典案例,但是可以从“一带一路”实践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内容打造热点案例。比如,在讲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案例的同时,增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内容,并让学生对两者的制度加以比较,激发学生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效果。

(三)突出相关区域性组织制度的内容

随着区域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发展地区经济与解决地区争端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9]“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是沿线特定区域内的若干主权国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在《国际组织法》课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性组织相关制度的内容。一方面,应加强现有的“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制度内容。对于东南亚国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原来课程中已经包括的国际组织,要结合“一带一路”的实施加深对其研究;同时还应当将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东非共同体等与“一带一路”相关但是研究较少的国际组织包含到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在介绍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可能性及其途径,以及如何进行基本制度的构建。

(四)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开展多语种教学

语言是用来传播、获取知识的工具,使用单一语言还是双语、多语种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更有效地交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国际组织法》教学中的语言问题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授课时,除了中文以外,如果能辅以英语、法语等联合国、国际法院、欧盟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则有利于准确讲解有关知识点。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来说,教师通常在《国际组织法》课程教学中使用的中文和英语既不是其母语,也不是其国籍国的通用语言。有些留学生的中文和英语水平都有限,有些甚至完全没有学过英语。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非洲学生来自法语区国家,能够熟练应用法语学习和交流;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亚国家的学生中除了其本国语言外,俄语水平也较好。而对于中文水平有限的来华留学生,如果老师能够使用学生更为熟悉的语言与之交流,则有利于防止学生因为语言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去学习、理解专业知识。

为了适应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形势,国际法专业教师的外语能力应向多语种方向拓展。这不但有助于教学和互动,也有利于任课教师对相关区域性国际组织法律制度的研究水平,可以作为促进《国际组织法》课程教学、科研共同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

(五)开发多种辅实践教学方式

《国际组织法》的实践教学学时安排通常是总学时的10-20%左右。由于总学时有限,实践教学大多数都是采用邀请校外实务专家进行4-8学时的专题讲座、交流。《国际组织法》课程本身理论内容多、总学时少,这种情况下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开发多種形式的辅实践教学是可以采用的一个在学时数以外增加学生实践经验的方法。目前,最切实可行的辅实践教学方式有两种:一是组织学生到国际组织驻中国的机构参观,二是推荐学生前往“一带一路”相关国际组织实习。

近年来,各国际组织与中国的联系更为密切,很多重要国际组织纷纷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这为学生前往参观、实习提供了更多机会。《国际组织法》课程的任课老师应主动收集各国际组织的实习招聘信息,推荐学生申请各国际组织的实习岗位,帮助他们获得在课堂之外、在实践中学习《国际组织法》的机会。

总之,国际法的研究和教学应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关系的新发展,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在为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服务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本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积极推动我国法学教育的国际化,为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国际法人才。

国际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国际法视角下商标犯罪刑法的使用范围的相关探究论文

摘要:商标作为产品的标识一直以来都是该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主要标准,也是生产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它一旦被注册,其他任何企业都不能冒用。但由商标冒用而引发的系列犯罪现象也是层出不穷,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秩序,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刑法就针对这些商标犯罪行为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以此来震慑和警示犯罪行为人。通常在法律条款中对商标犯罪都定位集中在了“驰名商标”这个范围,司法部门在定性犯罪行为的时候可以依据“其他情节严重”或“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兜底条款予以定性和判断,对商标予以全面的保护,但若是将假冒注册商标罪与反向冒用等同起来,虽然这样的说法并不恰当,但仍可以将其納入到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范围内。而国际法中对商标犯罪并没有一个更加科学和明确的犯罪标准。因此在适用刑法时也需要谨慎与严格。在此,文章就从国际法视角来分析商标犯罪刑法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商标犯罪;刑法;适用范围

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它包括了著作权和工业产权,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商标权。该权利的内涵、基本行为都在《刑法》、《经济法》、《商标法》以及《知识产权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它的使用期限一般是十年为期。从法律角度上分析,商标是企业通过自己的智力发明了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等,在相关部门依法注册的品牌名称、图形、声音等来表明这些产品、服务的所有权的显著标志,以此来识别和约束商品、服务的来源,这对于生产者、销售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国际上也十分注重包括商标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立法规定。比如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商标法》以及系列国际条约、公约等对都明确的规定了商标注册的条件、行使的权利、履行的职责以及侵害形态。但基于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商标犯罪的种类和形式也愈加多样和隐蔽,当前的我国刑法对商标犯罪的立法也逐渐暴露出了极其深刻的问题,出现了一定的模糊性、滞后性,加上国际犯罪猖獗,我国的刑法无法与国际立法相融合,法律漏洞也就让犯罪分子更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国际法视角下的商标犯罪刑法使用的范围、准则与必须要与国际法接轨。

一、商标犯罪概述

(一)商标犯罪一般指的是侵犯商标权罪

我国的刑法是这样对其进行定义的:侵犯商标权罪是违反商标法规,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破坏商标管理制度,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由于知识产权在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和突出,该领域很快就成了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范围。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联合国规定的十七中国际性犯罪行为中,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最严重、最普遍的,其中商标权罪占据大部分比例,而在我国所结案的刑事案件中,该类犯罪行为也占到了知识产权罪总和比例的80%以上。这个庞大的数据不仅说明当前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日益猖獗,也说明法律体系仍存在着很多的漏洞。

(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的范畴十分广泛

但它实质上具有着在社会领域流通的商价值品属性,因此它没有实质的形体性,也就说明知识商品的拥有并不等同于对该商品产权的拥有,加之知识商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致使产权的所有人难以对其进行直接的掌控,侵权行为也就越来越多。但问题的根本并出现在立法上面,而是出现在司法解释工作的滞后性上,也就使得定罪量刑缺失了科学、系统的具体标准。比如针对商标犯罪,《经济犯罪追诉标准》中所规定的定罪量刑和追诉标准就不科学、不标准、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有些问题也没有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甚至将追诉标准与定罪标准等同了起来,这就使得定罪量刑缺失了客观、公正与公平。而审判实践不仅要依据实体法,也需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其内在问题做出的司法解释。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对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具体应用将《刑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了多次的补充与修改,以此来具化、细化对商标犯罪的规定,直至目前商标犯罪的相关刑事立法以及司法解释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合理性,在打击和严查商标犯罪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刑法中有关商标犯罪中的一些专业性术语进行了解释,使得定罪量刑的范围、标准更加具体和详细,极大的提高了刑法条款的可行性。

(三)修订后的司法解释与之前对该犯罪行为的规定有了极大的不同

其一,在定罪量刑的标准上有所降低,反向假冒犯罪行为的起刑标准是非法经营或销售数额达5万元以上;非法制造商标标识的为非法经营数额5玩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3万以上。而在《追诉标准》中对应的数额分别是10万以上和20万以上。其二,对于“情节严重”的论述则包括了非法经营数额3万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2万以上。其三,个犯与单位犯罪的起刑标准也有了具体的规定,并且两者之间的数额差距从5倍缩减到了3倍。其四,明确了触犯不同罪名时的处罚原则以及进一步明确了“相同的商标”的概念,这就使得商标犯罪的形式、范围有了更加明确地界定。比如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中就将侵犯商标权犯罪分为“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而在2001年的司法解释中也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纳入到了商标犯罪案件的行列中。

(四)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发达,商标犯罪的形式愈加隐蔽和复杂

甚至有些已经超出了刑法及司法解释中的规定范围,那么在执行中势必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这就说明刑法使用出现了滞后性和模糊性。而商标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是一个国际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并出台了系列国际条约、公约,而我国国情的独特性也使得刑法有着鲜明的国家属性特点,因此我国刑法与国际公约、条约之间在该问题的解释、使用原则和范围上还有一定的不同,彼此的不理解、不适用要求我国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国际接轨问题。

二、国际法视角下商标犯罪刑法的使用范围

(一)犯罪主体的使用范围

在我国法律中对犯罪主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犯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而自然人主体指的是年满18周岁(含18周岁)的公民;而单位主体则是指的是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侵犯注册商标犯罪的主体也包括在内。所谓侵犯注册商标犯罪从法律角度上讲指的是从事工商活动的法人或公民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不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来获取利益,并且非法经营数额或销售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该行为破坏了工商管理制度、侵犯了他人商标的专用权。

(二)犯罪主观要件的使用范围

(1)客體要件。该犯罪行为的犯罪客体具有双重性,一般指的是国家的商标管理活动和商标专用权主体的商标权。一旦违法行为脱离了这两个范围,即使是受刑罚保护的其他社会关系也不构成该类犯罪,而是其他对应的犯罪类型。另外,侵犯商标罪有着极其明显的主观性和作为性。商标专用权的义务主体所负的义务是不作为的义务,只要义务主体不实施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的积极行为,就是对自己义务的履行,反之就是有意而为之,违反了自己的义务,触犯了法律。但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分子违反的必须是商标管理法规,若是其他并不构成商标犯罪,也是需要以它罪论处。若侵犯的商标没有进行过注册则不构成犯罪。

怎样去理解商标注册权呢?我们可以这样将其分为:对商标的注册。申请商标注册的企业、法人、个人等主体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提交各种真实的、客观的、完整的资料,而注册机构也需要根据法律规定认真审核申请主体所提交的资料,并用规范的文书形式记录在册,完成注册行为;对注册商标的保护。商标一旦注册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不能擅自使用、占用、冒用、伪造该商标或者相同的商标,以此来维护注册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通常所提及的“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仅仅是违反了后者,使得注册主体对商标的专用权受到了侵害,而没有对前者造成直接性的侵犯。

很对人会提出疑问“既然是违反了后者,那与前者即商标的注册有什么关联?”。实际上,通过对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概念分析不难发现,“对商标的注册”是整个商标管理活动的基础,只有申请人去注册,才会引起后续系列的行为。一旦破坏了注册商标,也意味着刑法商标犯罪的成立。因此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仍属于商标犯罪行为,这在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中就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解释。

(2)主观要件。这就需要从侵犯注册商标犯罪的表现形式来分析。商标是一个企业或单位的重要资产,是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主要标志。但由于商标的可转移性并且商标所涉及法律之外的专业知识,刑事司法人员在判断、认定商标侵犯案件中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问题愈加困难。而根据现行《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侵犯人只有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才能构成犯罪要件,若是侵犯人在不知道该商标已注册或者其他特殊情形下而侵害了注册主体对商标的专用权,则只承担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责任。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构成犯罪的首要因素就是“动机”,即“明知而为之”。具体来讲,犯罪行为人对已注册的商标所具有的法律性质和效力存在着认知,也明白自己所要实施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这是主观认知故意;同时犯罪行为人又积极去追求因违法行为而带来的违法所得,这是意志上的故意。由此司法人员对犯罪行为的主观认知就定位在了“明知”上,但《刑法》中并未对“明知”的含义、界定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解释。那么在2004年实施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解释》中就补充了《刑法》中的“明知”范围:1.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2.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或3.伪造、涂改商标注册人授权文件或者知道该文件被伪造、涂改的;4.其他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形。由此也就很好理解侵犯注册商标的表现形式,即1.未经商标注册人许2.擅自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3.伪造他人注册商标并将其用于商品或者擅自制造注册商标的;4.未经持有该商标的法人同意将该商标用于自己的商品并投入市场的行为;5.商标侵权是指因侵犯其他注册商标而侵犯其他专有权的行为。

而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来讲,他们对“犯罪实施者是否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流通并不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经营者在进行交易时通常不是直接明说,那么这个“明知”的要求就过于狭窄了。实际上,明知与确定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它的范围要广泛的多。比如某一商品假冒的商标注册申请人的信息不明确或者不确定这个商品是属于假冒注册商标,但是只要是意识到这个商品具有假冒的可能性,这种行为就被纳入到了“明知”的范围。

由此来分析,商标犯罪的刑法适用范围,在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大多数是为了盈利或者非法收益。但也有部分行为是因为要实现其他的目的。比如为了降低对方的竞争力度,打击对方市场,毁坏对方形象和名誉等,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是实施商标犯罪的常有的动机和现象。

第6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有人说,杰出的天赋、良好的教育、个人的努力、宽容的环境,再加上机遇的眷恋,成就了奥巴马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1981年19岁的奥巴马从洛杉矶一所学院转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二年级。据说刚到纽约的头天晚上十分狼狈,他去找住在曼哈顿西一百零九街的一个朋友,想在他家借宿一晚。没想到这位仁兄整夜未归,奥巴马只好在楼下的一条巷子里站了一夜,他说那天实在太累了,站着就睡着了,一个站着也能睡着的年轻人,究竟是怎样的内心世界,岂不令人浮想联翩。

奥巴马终于在纽约安顿下来。他在曼哈顿第一和第二大道之间的东九十四街,一栋老式六层楼里租了房子,并在这里一直居住到离开纽约。

第一份工作:

为下基层四处投简历

经过近三年他成为“像和尚一样”的学习。奥巴马于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他当时的专业为国际关系,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苏联核武体系的解除。”这个题目对今天的人们已十分遥远,但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奥巴马的开阔眼界和人道情怀仍可由此略见一斑。

怀揣着理想的奥巴马在就业方面总是做出人意料的选择。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忙着找高薪工作或者进入法学院继续深造,却为了得到一份黑人社区的组织工作四处投简历。可能是人们都不相信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优等生能心甘情愿地从事如此基层的一份社区工作,他投的简历竟然没有收到一份答复。无奈之下,为了偿还学生贷款,奥巴马只好老老实实在纽约一家咨询出版机构找了份工作,充任分析员和执笔人。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帮助美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它在欧洲、亚洲、中南美洲都设有分支。奥巴马在此工作约一年。当他回顾这短暂的经历时说,在那里,我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得到极大锻炼。可只有奥巴马自己清楚,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在自传中写道:“有时候,我送谈判伙伴去乘电梯,看到电梯门反射出自己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的样子,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更希望自己是为了社区活动而忙碌,而不是为了每天多赚些钱在奔波。”

第二份工作:

为草根工作找到人生方向

对他影响最大的,并被其称为“奠基人生取向基础”的是他在纽约的第二份工作――出任纽约公司公共利益研究会的社区协调人。在这里,年轻的奥巴马世界观、政治魅力和工作天份,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伊琳赫申诺夫女士,当年的项目主管回忆说,我告诉他,这个职业年薪仅一万美元,他大笑着回答我,作为人生开始,这足够了。他的笑声爽朗透亮,令人至今记忆犹新。

1984年春,奥巴马受委派到纽约哈林区项目主持人。众所周知,哈林区是非裔美国人的聚集地,被称为“世界黑人首都”,是纽约市最贫穷的住宅区之一,在哈林区的三个月,奥巴马非常投入地向人们传授如何集会,如何撰写集会宣传品,如何与民选官员对话,如何通过合法游说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的技巧。据他当时的同事黛嫣克拉斯女士说,奥巴马智力惊人精力充沛,他明显不喜欢与那些所谓的传统精英为伍,而对用群体方式改革政治体系充满兴趣,这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意义深远。他在这里的工作尽管短暂,但他追求事业的严肃认真给每个同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据纽约公共利益研究会现任主席爱丽森克里女士回忆,她曾与奥巴马在改进哈林地区地铁站的项目上密切合作过。1984年5月1日,在奥巴马倡导下,他们搞了五一大签名活动。奥巴马拿着签名册一个车站一个车站地奔走,呼吁乘客签名,要求政府改善哈林地铁肮脏昏暗的候车条件。奥巴马亲自制作的宣传画画一节地铁车厢正沉入水中,题目是:五一五一,拯救正在沉没的地铁系统!不仅如此,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奥巴马还领导了要求纽约市立大学谴责当年南非政府种族隔离政策的活动,并获得成功。他也在要求市立大学对少数族裔低收入学生降低学费的活动中大显身手。爱丽森说,当时我们的社区活动组织者并非奥巴马一人,但他给人们的印象非常独特,谁都不怀疑这个充满理想的小伙子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纽约公共利益研究会工作的日子里,奥巴马用自己创造性的工作成果赢得周边人们对他的尊重和依赖。“大家都喜欢他。”爱丽森克里女士说,“我们那时不知道他日后能被选为美国总统,但他身上洋溢出的理想、热情、不知疲倦和深刻的人道关怀,时时提醒我们,他一定会书写他生命更灿烂的篇章。”“那天,奥巴马突然对我说,他要离开这里去芝加哥发展,我差点儿给他跪下求他别走,因为他对所有社区,不同种族文化的人群,都具魅力。人们爱用左派区分政治壁垒,可奥巴马的人格力量超越这种局限,他属于每个美国人。”

第三份工作:

学历升级重回基层

1985年夏天,奥巴马将他不多的行李,放在一辆刚买的二手本田车上,驱车直奔芝加哥。他在芝加哥谋得的这份黑人社区工作,年薪只有区区1.3万美元,外加2000美元的差旅费。

在芝加哥黑人社区工作两年多后,奥巴马经过一番苦学,终于拿到了全美最好的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哈佛法学院这个精英聚集的地方,奥巴马的表现出色到了什么程度,仅用一点就足以证明: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领导才能,成为全美最权威的法学杂志――《哈佛法学评论》104年历史上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编辑。这是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1600多名学生中的最高荣誉。

奥巴马还没有毕业,很多著名律所、美国最高法院等机构就已经向他抛来橄榄枝。但当时的奥巴马作出了人生中又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1991年,作为哈佛最优秀的毕业生,他放弃了至少25万美元的年薪,重新回到了芝加哥的黑人社区。奥巴马后来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好的教育能让我有可能比一般人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在任何时候,如果我失业而没钱付账时,我会很容易并且很快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地为我自己的理想奋斗。” 从哈佛回到芝加哥之后,可以说奥巴马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从政生涯,不过他选择了非常草根的工作起点;动员选民做选举登记进行投票。在奥巴马和他的团队努力下,芝加哥第19选区的非洲裔登记选民第一次超过了白人。那时的奥巴马曾经说过,自己的目标是通过竞选获得公职,从州议员到联邦议员,直到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

当时奥巴马还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宪法兼职教授,他的名声传遍了校园。那时校园里的流行语是,“去听奥巴马的课吧,那里有一个很帅的教授,讲解一些奇怪的案例。”他的学生从那时就标榜自己“迷上了奥巴马”,在后来的总统大选中,这些学生成为了奥巴马的第一批铁杆追随者,为他发放竞选传单,募集资金。

第7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现状;改进对策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专业在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之下,培养了社会急需的大批优秀的英语师资以及外交和翻译人才。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懂英语但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甚至无法适应工作需要。为顺应社会的需要,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提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过去以培养单纯语言技能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由此,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出现了“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法律”、“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国际贸易”等培养模式。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过去以单纯培养语言技能的人才相比,确实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但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以及大部分高校均开设英语专业(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26所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究竟怎样?存在着什么问题?这些都有待于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对当前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症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对策。

二、现状及分析

一谈及教学,就必然涉及到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课程等。本部分主要论述目前英语专业教师的现状,学生学习的现状以及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的现状。

1.教师教的动力

按照通常的理解,教的动力是指教师的工作动力,它由需要、兴趣、意志、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构成。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两种类型:(1)外部动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常常受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工作条件的影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和工作环境,是形成教师工作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能调动教师执教的积极性。(2)内部动力:它来自教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教学观、学生观。内部动力是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靳玉乐、李森等,2001:173)。

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尤其在非外语类或非综合型大学的高校中的英语专业教师教的动力低下,缺乏敬业精神。我们认为,造成教的动力低下,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第一,课时工作量得不到相应的报酬。以重庆某高校为例:如果教大学英语课的教师承担5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周可授20课时。他只需备4个课时的课,其余16课时为重复课。而所有20课时的课时报酬系数均为1。教英语专业的教师承担一门课程,每周只有2或4,最多的达到6课时(基础英语)。即使承担2门课程,每周也只有4或8课时。此外,备课量和作业批改量相当大。学生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也较高。而大部分专业课程的课时报酬系数也只有1.1或1.2。学校对英语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即自然课时数)的要求一样。这使得大部分教师不愿教英语专业,而愿去教大学英语。即使教了英语专业,但为了完成工作量或出于经济压力也不得不去兼8-12课时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果每周讲授14-20课时,根本无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第二,各级领导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重视力度不够。目前大学英语教育受到国务院、教育部直接关注,各学校的领导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非常重视,并投入较大量的资金以促使教改的成功。原因在于这关系到学校的“面子工程”。在一些学校,如果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较高,学校对任教于那个年级的教师进行奖励。而对英语专业的教学重视力度却小得多,一方面投入资金少,另一方面即使专业学生的英语四级(TEM-4)通过率较高,学校也不会对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任何奖励。这或多或少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第三,由于一些大型出版社的资助,国内经常召开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规模大且次数多,大学英语教师可经常去参加研讨会并交流教学经验。此外,某些出版社每年暑假在一些大城市为大学英语教师组织大规模的研讨会,并报销来往的车票、住宿费,同时还组织所谓的“文化考察”。与之相比,全国性和地区性的英语专业教学研讨会的规模和次数却是小而又少,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很少有机会出去交流学习。这也影响了他们教的动力的提高。

2.教师业务水平

Ingram(1983)曾指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了解或掌握相关学科如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及其他应用学科如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教学等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Wallace(1993)曾把教师的成长概括为三种模式:(1)匠才模式(craft model):此类教师依赖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教师和自己的经验积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应用科学模式(applied science model):"教师学习与外语教学有关的理论课程,用理论指导和改革教学;(3)反思模式(reflective model).教师在教学实践、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结合理论指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等(引自戴炜栋,2001)。

目前,从大部分学校的英语专业教师的构成情况来看,他们当中一部分具有硕士学位,一部分是本科毕业生,少数具有博士学位。其中系统学习过TEFL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很少。加之,如前所述的由于教师教的动力低下,他们无心思、精力、时间去认真学习钻研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教学等理论来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可以说,在我们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中,大部分仍属于匠才型。

此外,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目的语国家,讲授第二语言的教师的第一语言几乎都是母语,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不成问题。然而在我国,讲授英语的教师的第一语言是汉语,教师也是英语的学习者,也存在着语际语(interlanguage)的问题。Selinker(1972)认为,语际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试图模仿目的语而造出的带有错误的非母语、非目的语的一种语料。Stern(1983:356)为语际语研究设计了一个语言水平程度(levels of proficiency)连续体(continumm),从最低水平(minimum proficiency)到最高水平(maximum proficiency)。可能教师在这个连续体上的位置比学生更靠近目的语,但是,在教师身上同样出现语言僵化的

现象(fossilization)。在我们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中,尽管目前大部分年轻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但他们在读研期间为了写硕士论文主要忙于读一些理论书籍,又有多少时间来提高其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呢?戴炜栋(2001)在一个高校英语教师培训班所做的调查表明,大部分接受培训的教师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满意。

3.课堂教学情况

我国的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学习主要依赖教师在教室里提供大量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与指导(戴炜栋,2001)。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曾于2006年11月抽查了所在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教师的教案并随堂观摩了几门课程的课。结果在教案中发现每一个单元通常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热身活动(warm-up activities),语言点解释(language points),难句分析(analysis of complex sentences),课后练习(post-reading exercises)。随堂听课发现,教师讲解多于学生语言运用活动,学生参与交际的机会少。有的教师惟恐学生听不懂,反复举例说明、讲解词语。有的教师逐句翻译课文,不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吸收的余地。学生忙于记笔记,机械地跟随教师的思想走。课堂气氛十分单调、枯燥。此外,学生逃课现象十分严重。我们曾在经常逃课的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他们说课堂上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在寝室里借助参考书自学,考试时借阅其他同学的笔记复习就行了。

简言之,目前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大部分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这一主体,把课堂教学的功能仅仅看作是教给学生有关语言的知识。教师仍乐于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愿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前面论述的教师教的动力低下,第二个原因就是认为这一传统的模式使课堂管理相对容易些。

4.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和态度,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甚至完成的内在动力。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来越弱,出现逃课、厌学等现象。

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学习动机复杂多元化,即学习活动常受多种动机支配、极不稳定,学习目标迷茫;(2)学习动机、目标多指向近景性、直接性方面:学习动机较多地与学习者自身目标、个人利益相联系,考虑学习的社会意义、社会需要、社会价值等较高境界和认识的远景性动机所占分量极少;(3)学习动机、内容多功能性和实用性;(4)学习的成就动机呈中等水平,自我要求水准(即个人期望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也为中等水平。总的说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呈现出被激发不够的态势。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迷茫,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部分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呈中等或中下水平。他们仅仅是把英语当作一门工具,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攻读第二专业学位上,能通过期末考试和四、八级考试就行了。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仅仅是期末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争取拿奖学金。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没有什么兴趣,填报英语专业时,考虑的是目前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所以在父母的督促下就填报了。

5.学生的学习策略

O’Malley&Chamot(转引自Cook,1991:105)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分为三类: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认知策略(cognitivestrategies)和社会策略(soci利strategies)。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制定学习计划,监控自己的言语和写作以及自我评价等。认知策略指的是处理语言学习的一些有意识的方式,如:记笔记、归类、记忆和查找学习资料等。社会策略指的是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来学习,如:与同学合作或请求老师的帮助。’

有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生(90%)不知道如何学习英语、记忆单词、提高阅读理解、提高听力水平或口语(李风华,2002)。虽然该调查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但这一现象也同样出现在我们的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尽管有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也非常努力,但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而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学生不采用元认知策略,即学习读书无计划性,不善于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监控自己的言语和写作,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有的学生不愿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有的学生有问题不愿向教师请教。

总之,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能力不强。这与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有显著关系。

6.课程设置

《大纲》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三大模块。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指与英语专业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如:外交学导论、国际关系概况,国际法入门,英语教育史,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新闻写作等课程。

这三大模块的英语专业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较明确合理的框架,使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有一个较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复合人才的培养(束定芳,2004:147)。依据《大纲》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许多高校对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并设置了各种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如:法律英语方向、经贸英语方向、商务英语方向、医学英语方向、旅游英语方向、科技英语方向等。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虽然比纯粹的语言技能课程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1)有的院校的大部分课程仍然以语言技能为主,只是在高年级阶段加了几门专业知识课。由于外语教师不懂专业,这些课程基本由专业教师用中文开设,没有发挥外语优势,即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也较为肤浅,离专业的培养规格相差甚远(郑玉琪,2006)。

(2)有部分高校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减少英语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在第二学期就开设相关知识课,并把其作为必修课,而把《大纲》中的必修课设置为选修课。结果降低了对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降低了专业学生语言准确性的要求,导致学生语言、人文修养的下降(何兆熊,2003)。

(3)课程学时分配不合理。在我们的英语专业教学

中,我们对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培养似乎抓得紧些,而对写作和翻译的训练注意不够。有的院校的写作课只开设了三个学期,翻译课只有两个学期。应用文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均没开设。原因在于写作课被视为苦差,老师不愿意上。殊不知,英语专业之区别于其他英语专业的优势有二: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写作能力(蒋洪新,2004)。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不高,翻译能力十分低下。

(4)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一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必修课(含限选课)的比例太大,选修课比例较小。学生整天忙于上课,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课程内容,同时其兴趣爱好也被扼杀,使得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无从谈起。

三、改进对策

《大纲》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复合型英语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求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教师教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

1.提高教师教的动力和业务水平

教学活动始终是在教师主导下开展起来的,因而教师的工作动力是教学过程运行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靳玉乐、李森等,2001:173)。要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首先应提高专业教师教的动力和业务水平。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的动力和业务水平。

(1)强化教师的内部动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和学生观。培养他们愿为英语专业教学乐于奉献的精神。

(2)提高专业教师的课时系数报酬,减少他们的工作量。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读语言学理论、外语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3)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和学院优先选派英语专业教师去国内外进修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并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向专业教师倾斜。这不仅能提高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吸引一部分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来从事英语专业的教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鉴于目前学生学习动机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呈现出被激发不够的态势。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打下扎实英语基本功对社会和对个人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学习目标。

(2)通过有效的帮助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成绩,获得一定的满足,进一步唤起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兴趣。心理学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它与学生的学习毅力、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3)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工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tkinson研究发现“唯有在工作适当或中等难度时,人类追求成就的动机才最高。”(转引自靳玉乐,李森等,2001,188)。这说明课程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匹配,如能配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或与生活发生关联,就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精湛的教学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教学艺术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4)对学生给予正确评价,多赞扬、多鼓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M.T. Rosenthal)曾把在花名册上的学生随机挑出一些,然后先诉老师这几个学生是特别聪明的,老师就对这几名学生倍加关照,诸如上课经常请他们回答问题,一旦有进步就及时鼓励。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优异,表现更好。这就是著名的“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转引自靳玉乐,李森等,2001:189)。因此,教师应经常鼓励和表扬及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被证明为不是外语教学的理想模式,因为外语教学主要不是教给学生有关语言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习者一种使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学习者在语言使用的实践中逐步地培养。这样的语言实践应该大量地在课外进行。因此,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活动和教学要求,提供或创造真实有效地交际需求,教给学生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和策略,同时解决学生在外语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束定芳,王惠东,2004)。

因此,我们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及愿望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教学目标来计划和安排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不同的话题来组织学生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进步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来增强学习兴趣。

(2)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想。Swain(1985)指出,学生的输出有多重意义,如:为其他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输入:检验自己有关语言形式的假设;促进语言知识的自动化:增强会话技能;形成自己的话语权(转引自束定芳,王惠东,2004)。因此,教师应创造一种用英语进行的有意义的交流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尽量使用英语。

(3)重点操练重要的语言形式。外语课堂上,无论是语言材料的讲解,还是用目标语开展的交际活动,其重要目的之一是引起学生对重要目标语形式的注意,自然而然地学会使用这些语言形式。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要求通过要求学生准备和完成交际任务的形式来增强对某些语言形式的敏感性,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困难的基础上,选择重点的语言形式,通过适当的交际活动和形式操练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语言形式。

(4)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根据研究,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除了其他因素外,其运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的能力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只教书。《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托夫勒讲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钱伟长教授也曾指出:“大学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自学,大学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将来干什么,他就能干什么。”(转引自赵忠德,2001)。

(5)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刘润清教授(1999)指出:教师要研究教学法和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但对任何一种教学法,第一,不应该盲目地跟随,也不应该盲目地反对,头一条是弄懂,弄懂以后再决定取舍;第二,一个好的外语教师应该懂得多种教学方法;第三,不要一味地去研究学习教学方法,因为对一堂课来讲,绝对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起作用。Bax(1999)主张在英语教学中应把内容置语言教学的首先位置,即所谓语境教学法。在以具体语境为出发点的前提下,不同方法都会有其积极的效果(转引自王银泉,1999)。因此,我们认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采用应以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课程为基础。

4.优化课程设置

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途径主要是课程学习。因此,优化课程设置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前提。各高校在优化课程时应以《大纲》中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为指导,再根据本校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需求以及社会需求来进行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应体现培养过程的阶段化和模块化。在此,我们认为可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模块:

(1)英语专业技能模块。该模块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这部分的教学内容绝对不能削弱,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牢,则失去了作为专业人才的立足之本(郑玉琪,2006)。主要课程为:基础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口译等。在一、二年级时,此模块课程的学时数应增加,在三、四年级时,可适当减少一些课程的课时,如高级英语和视听说等,但写作与翻译课程不能削弱。《大纲》明确指出:“在注意听、说、读、写、译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

(2)英语专业知识模块。该模块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作一些取舍。但《大纲》里规定的必修课部分不能舍弃,如: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概况。另有一些选修课也不能舍弃,如:英语词汇学和西方文化入门等。原因在于这些课程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强文化素质和修养。该模块中的大部分课程可在三、四年级开设。

(3)相关知识课程模块。该模块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素质,是区别于传统的培养英语技能型人才课程设置的关键所在。该模块的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开设。同时,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如:语言、文学方向可设置以下课程: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词汇学、文体学、英语小说、戏剧、诗歌等。法律经贸英语方向可设置:法律英语、国际公法与私法、外经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文书格式等课程。需注意的是,该模块的课程最好由熟悉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用英语授课,而不是由专业课的教师用中文授课,因为用中文授课不能达到既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又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

(4)实践课程模块。包括毕业论文、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角、办英语报刊等)、各种英语竞赛等。该模块应得到加强并需要学校、学院及教师积极支持和指导。这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