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3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中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分析是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在微课程设计选点时,我们最终选择了以“米勒实验”展开微课程设计,通过对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生命起源过程的第一步(即如何由原始大气到有机分子演变),进而理解生命起源的全过程,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相关知识,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近两年的初中生物专业学习,学生也初步具备分析米勒实验的能力,可以在微课及辅助材料的指导下自学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米勒实验的分析,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米勒实验的介绍,进行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教学环境与准备
联网状态的计算机、教师提前制作好的相关微视频、学习素材、微课程实施方案等。
教学过程
1.兴趣先导,情境引入
图片导入:出示现在生机勃勃的地球图片和原始地球图片。
师:这张照片美吗?它展现了现在地球上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46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设问)那时的地球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你认为这样的环境中会有生命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但科学家们已通过实验证明,正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为形成原始生命创造了条件。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进行了模拟实验。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所以,对现在地球图片和原始地球图片的强烈对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资料分析。阅读课本第47~48页资料,思考问题:①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有哪些?②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任务二:观看视频“米勒实验”。思考三个问题:①米勒实验装置中通入的是什么气体?②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什么过程?③米勒实验最后收集到的是什么物质?
分析米勒实:下面请观察米勒实验装置这幅图片(如右上图),探讨几个问题。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内,对水进行加热,沸腾后会产生水蒸气,这些气体混合在一起,模拟了什么呢?模拟的就是原始大气。接下来,米勒在密封容器中通过电极放电产生火花,这模拟了什么呢?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的闪电。通过冷凝器冷却水,模拟降雨,最后在溶液中发现了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蛋白质的基本成分。
温故而知新:请你回忆七年级食物消化相关知识,你能说出蛋白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吗?(稍停顿)
蛋白质可以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所以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米勒实验最终收集的溶液中含有的有机物就是氨基酸,所以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多种氨基酸。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里制成了另一些有机物。这些实验表明,尽管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却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汇集到原始海洋中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在地球形成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设计意图:先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原始大气的基本成分,以及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成分的区别,为对米勒实验的分析理解打好知识基础。然后学生通过观看介绍米勒实验的视频,形成对米勒实验过程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定格在米勒实验装置图片,重点介绍米勒实验的过程及原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3.知识巩固,情感升华
小结:米勒实验最后收集到的是氨基酸等有机物,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多种氨基酸。
情感升华:生命的诞生如此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现存的生命,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呢?倘若地球上的一种生物灭绝了,那么它将会永远消失。因此,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物,并保护好它们,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对米勒实验的分析理解,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希望学生能明白“生命的诞生是曲折不易的,地球上的万物皆有它存在的道理。珍爱生命,保护生物,保护地球”,这样的情感升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4.总结反思,自测评价
我们通过三道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请你将答案填写在微课程实施方案中。
①(单选)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下列哪种物质?
A.水蒸气 B.氨
C.氧气 D.甲烷
②分析并填空:
米勒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米勒的模拟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的形成性测验题和微视频配合度高,针对性强,使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更加有效。多样的题型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情感目标的评价。
教学反思
1.微课程设计,选准点很重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微课程设计应该选取一节内容中最重要、最难理解的或者最需要通过提前学习来获取知识的一个点。这样能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我们团队的微课程设计选择了“米勒实验”这个知识点,这是我们积极讨论研究后选中的重难点。我们设想,学生预习了本节课内容后,最大的感触应该是太抽象、看不懂,而“米勒实验”应该是其中最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的一个内容,可以用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学习,以便课上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内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组织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推进高效教学
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的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更加有效。例如,我们选取了“米勒实验”的视频,把原始地球的动态状况和米勒实验的动态操作融为一体,直观地把原本抽象的模拟实验“演活了”,让学生对米勒实验中各种装置的作用一目了然。将传统的图片教学立体化,也非常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能比较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取长补短,相信团队的力量
在这次NOC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性。在进行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时,我们三人先一起厘清整体思路,设计教学流程,再深入探讨“如何导入”“如何过渡”等细节,制作PPT,一起完善修改。由一位教师负责录制微视频,另外两位教师一起根据PPT的思路,完成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这样的分工合作使我们制作的微视频和设计实施方案更配套,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使用起硪哺有效。此外,我们也学习了其他团队的微课程设计,听取了不少建议,如调整技能性检测的题目,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等。
设计亮点
1.教学目标精准,教学流程完整
对米勒实验的分析和讨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且该实验在实验室无法进行模拟实验,初中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选用了这个知识点来进行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完整,依次包含了情境导入、资料分析、观看视频、实验分析、情感升华、自我检测六个环节,它对重难点分析到位,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重难点。
2.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教学有效性
我们对现在地球和原始地球的两幅图片进行对比后抛出问题,直入主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使学习更加有效。另外,我们选取了一段“米勒实验”的视频,将抽象的思维可视化,能帮助学生理解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的图片,一边讲述实验过程,一边抛出三个问题,也有助于他们理解米勒实验的过程,并分析实验结论及意义,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3.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评价
关键词 生物进化 活动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第二节。是在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后,继续探索生物进化的证据、历程。本节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进化的基本观点和比较、归纳、推测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学科素养的形成上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重点包括“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科学方法――比较法”“生物进化的历程”等。教学中,教师需要拓展内容的信息量大、知识点多,还涉及到学过的各种动植物分类知识。如何把本节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中,如何既能落实好课堂“双基”,又能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法,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活动中高效掌握知识。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拼图”游戏,锻炼小组合作和探究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科学价值的认识,激发探索古生物学的兴趣;通过进化树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3 教学重点、难点
生物进化的各种证据;掌握科学方法比较法的应用,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4 教具准备
“生物进化的历程”科教视频、“三叶虫”和“鱼类”化石标本各12套、地层自制教具模型12套、古生物化石图片和空白地层图各12份、“生物进化树”贴图12套、孔子鸟复原图和爬行动物、现代鸟类相关知识小资料12份。
5 教学过程
5.1 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师:原始的生命在地球上诞生以后,大约经历35亿年的漫长时间才发展成为现在多姿多彩的生物界?原始的生命是如何进化发展的呢?在现实中能找到哪些证据呢?
教师播放科普类视频“生命进化的历程”,进而引导进入本节课――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师用精彩、震撼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
5.2 设问导学,寻找证据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课件展示的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自学反馈部分:① 什么是化石?化石在地层中有何分布规律?② 孔子鸟与爬行动物及现代鸟类在身体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点?③ 5种哺乳动物的前肢在骨的组成和排列上非常相似能说明什么?为何在形态和功能上又出现了差异?
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部分导学案中的内容,但是对部分抽象知识点还存在很多疑惑。自学过程中,学生对整节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对于个人有疑问的地方也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意识。
5.3 生成反馈,发现线索
小组成员交流后,由小组代表展示答案:化石是古生物在地层中的遗体、遗物或者遗迹。
教师追问:化石存在哪里?从而引导出地层的概念和形成过程。教师展示地层相关图片,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地层的形成有何规律?
活动1:演示地层形成过程。小组交流并利用自制教具演示地层形成的过程。小组展示,教师再引导评价。
学生通过简单的教具演示活动,轻松突破抽象的知识,并得出结论:越古老的地层越分布在地底层,越年轻的地层越靠近表层。而化石正是随着岩石等沉积物形成于相应地质年代的地层中。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地层中脊椎动物化石的分布图找出分布规律,进而推测出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哺乳类。
活动2:模拟考古――帮化石找“家”。教师发放古生物化石图片,学生扮演考古学家,小组交流各化石的特征并推测他们在地层中的顺序,并粘贴在相应的地层中。学生以“科考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汇报。
以上两个教学活动,一个让学生生成“地层”的概念,体验“地层”形成的过程;另一个让学生根据化石的特征推测它们位于哪个地层,再通过对地层中化石分布的顺序,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脊椎动物的大致进化顺序。
活动3:资料分析,纵向比^。小组发放阅读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孔子鸟、远古爬行类和鸟类,回答问题:通过比较,孔子鸟化石为鸟类的起源提供了哪些线索呢?学生讨论思考得出:孔子鸟是古代爬行动物向古代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现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中的一支进化来。
这个小活动既能解决学生对于鸟类起源的疑惑,又进一步完善了脊柱动物的进化历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比较和逻辑推断能力,激发了学生学有所获的成就感。
活动4:图片观察,横向比较。学生观察5种哺乳类动物上肢(图2),思考:它们为何形态不一,但在骨的排列和组成却如此相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推测:哺乳类动物具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在进化过程中,这些动物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些同源器官逐渐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
活动5:列表比较、判断生物间亲缘关系远近。教师出示表1,引导学生分析人类与其他生物细胞色素C在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差异,并找出规律。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引导:和人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它们细胞色素c和人类的差别越小。反之,亲缘关系越远,细胞色素c和人类差别越大。
活动6:“考考你――帮动物找‘亲戚’”。教师设置情景:科学家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山谷中发现一种未知的神秘动物。为了确定它的进化位置,科学家比较了这种动物与几种不同的生物的核酸序列。学生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后得出答案。
活动4和活动5分别运用图片和表格进一步丰富了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活动4用哺乳类动物的上肢骨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出核心概念――同源器官,进而推断出:哺乳类拥有共同祖先。活动5则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数据,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判断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活动6通过情景设置,锻炼学生分析、比较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5.4 小结线索,生成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以上获得的种种线索:通过地层中化石的纵向比较,推测出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和哺乳类。通过对哺乳类动物解剖生理学的横向比较,推测出哺乳类动物具有共同祖先,同时适应不同的环境,也发生着不同的进化。通过不同生物在大分子蛋白或者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上的比较,推测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位置。
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也获得了科学方法――比较法的学习。利用比较法,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以上种种证据线索和比较法的运用,教师结合学生学过的动植物类群的特征,启发学生推测生物进化的大体历程。
5.5 合作交流,推测历程
“贴图竞赛”活动(图3):活动前,教师对各小组提前作出要求:① 将各种生物类群的名字剪下来,由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并尝试结合各种生物的特点,按照它们的进化顺序粘在“进化树”上。② 仔细阅读、讨论进化树,小组复述动物、植物的主要进化历程。③ 进一步讨论,归纳出生物进化总体趋势。
活动中,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点拨、激励小组进行充分思考,选择优秀小组代表进行投影展示,并扮演“小小解说家”进行讲解,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最后,教师汇总学生的推测成果:从形态结构分析生物进化趋势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生活环境分析生物进化趋势由水生到陆生;从进化等级分析生物进化趋势由低等到高等。
本h节中学生不仅仅回忆了各种动植物的特征,而且也锻炼学会使用科学比较法,讨论交流并归纳,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此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5.6 知识梳理,构建网络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做出评价和总结: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进化相关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并通过科学研究方法――比较法的应用,再运用比较、归纳,最终推测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生物进化的大体趋势。
情感教育:对待生物共同生活的环境的态度:生物要适应环境、更要保护环境;对待地球上有共同起源的生物:人类要尊重生命,与他们和谐共处!
5.7 板书设计(图4)
5.8 堂清检测,红笔纠错
学生完成部分精选习题,优秀学生充当“小老师”,批改小组其他同学习题。针对有疑问的题目,小组代表展示,教师评价、引导,并得出正确答案。
5.9 拓展延伸,技能训练
教师播放恐龙灭绝的视频资料,展示两种灭绝的假说。学生从教材中列好的证据中,判断哪些证据支持假说A或者假说B。教师评价并激发学生立志做一名科学探索者,为自己赞同的假说寻找更多证据,为古生物学研究,做出自己贡献。
技能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区分“假说”和“事实”两个概念,而且对于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形成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6 教学反思
6.1 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笔者采用“先学而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环环相扣,包括“设问导学”“生成反馈”“合作交流”“知识梳理”“堂清检测”“拓展延伸”等,环节中再加以“小组合作”“小结线索”等形式突破重难点。同时,笔者按照发现证据、分析证据、归纳推测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作为“考古学家”“古生物研究专家”“未来的科学家”等不同角色参与多种教学活动,非常高效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多媒体教学 学习兴趣 主动学习能力
2013年3月,我听了一堂生物公开课。任课老师讲的是八年级下册的“鸟的生殖和发育”,利用多媒体PPT课件,通过导入新课、预习问题、活动探究、课堂检测、归纳总结五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课件设计得很完整,内容也很丰富,涵盖了所有知识点。该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量大,针对生物的教学优势尤其明显,但他忽视了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辅原则,也忽视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所以这堂公开课上得不是很好。在教学中如何扬长避短,对多媒体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重点问题。下面我结合生物教学实践,谈谈对多媒体应用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益处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思想容易开小差,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单细胞生物”这一课时,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比较陌生,不知道还存在着如此微小的生物。我以《湖天春色图》为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包括单细胞植物、单细胞动物和菌类等),学生被眼前奇妙的微小世界吸引,仿佛身临其境。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对生物的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初中生知识有限,往往只能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因此问题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利用多媒体手段,巧妙设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这一课时,时值深秋,花儿大多已经凋谢,无法用实物展示。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花朵的图片,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接着用多媒体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简单说说花朵的结构?2.怎样看待花蕊的重要作用?3.雌蕊的哪些结构与果实的形成直接有关?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花朵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可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也可以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想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与意识。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生物教学中,要想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省去了板书的时间,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尽量多的信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而集声、像于一体的动画演示,又可以缓解学生长时间练习造成的疲劳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诚然,多媒体以其形象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人机对话增多,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有经验的教师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而滥用多媒体手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虽无声却必不可少,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不仅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而且不利于课堂热烈融洽的交流气氛的形成。机械而呆板的人机交流,不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而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学生永远都是教学的主体。多媒体教学中切忌满堂灌的教法,不能教师唱独角戏,只顾操作计算机或监视大屏幕,不顾学生,这样师生交流减少,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事实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应该更多。教师可通过设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一问一答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目光交流、情绪的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走下讲台,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包括仪表气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神采情感等)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要知道,多媒体只是教师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促进学生发展才是课堂的根本目的。
(二)多媒体利用不当,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课件不是把原来的板书搬到屏幕,这样的课件对教学方法的发展没有实质性作用,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学生也没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增加了负担,产生疲劳感,影响了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时过分依赖课件,受课件的约束,不敢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使教学局限于固定框架中,缺乏应有的活力和灵活性,制约与束缚了教师聪明才智的发挥和教学艺术魅力的展现。
(三)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只是形成了实验的理论知识。要想形成实验操作能力,必须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上“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时,重点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显微镜,反复操作,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果用观看视频录像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重复观察,但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视频录像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如时间的缩短或延长,实物的放大或缩小。如果单独看视频录像,不看实物,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就会降低,甚至会产生误解。只有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知识。例如,在上“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课时,观察叶的形态,让学生观察实物比看录像好得多;又如认识蚯蚓体表的刚毛和黏液及它是如何运动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体会蚯蚓的运动方式、表皮粗糙的刚毛及湿润的体表;又如讲果实的结构时,让学生尝一尝苹果等果实,体会果实成熟来之不易……
(四)辅助手段变成主要手段,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
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如果为了增强所教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一味增强视觉效果,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削弱教学效果,把多媒体的优点变成缺点。
(五)多媒体课件要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师必须认识到,PPT课件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表现形式,其辅助地位不能改变,它只是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教学作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并将它们融入课件中,这样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思维的气氛,准确把握哪些内容该用课件演示,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并将它与教学艺术、教师的人格魅力完美地结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生物教学,使教师更灵活地授课,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总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得传统的生物课堂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是单一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也不再是单一的学生听、老师讲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可以更深层次地发挥主导作用。然而怎样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认真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