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一学习生活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生班干部 教育培养 案例分析
作为同龄人,班干部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朝夕相处,互相了解,是上传下达,沟通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想更好地管理班级,更多地了解班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班干部的作用不可估量。一个好的、有素质的班委集体,能够很好地驾驭班级、引导班级,促进班集体良性、健康地发展。所以,班委会的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于班干部的培养,除了对他们进行常规性的思想政治引导、具体事务工作的指导外,对班干部培养中的难点,还必须善于抓住契机,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攻克。有时常规性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不足以引起班干部的重视,效果不大,如果善于利用各种鲜活的实例进行教育,尤其是各种经验教训,则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以下是我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对大一新生班干部进行培养教育的经验总结。
一、以案例分析为手段,进行针对性培养
(一)正面鼓励为主,及时表扬先进个人和团队。
新生初来乍到,对环境比较陌生,新任班干部缺乏工作经验,缺乏信心,最怕工作干不好,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得不到同学们的信任。对此,辅导员要热诚地关心、支持和鼓励他们,对他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传授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明确工作职责,培养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可以及时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例如,入学不久,学校要求每个班举办迎新生晚会。由于我所带的班是大班,共有120名同学(平均分为三个小班),如果只有班长一人去做工作,发现和鼓励有特长的同学参加晚会表演,恐怕会很吃力,于是他组织了三个小班长,共同去宣传和鼓励大家去参加活动,结果很好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很多同学踊跃报名。在班委会上,我及时表扬了班长会做工作,能够与别人配合,共同很好地完成任务。帮他总结分析:善于分配工作任务,注重团结,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班长谦虚地说,一开始也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班里人太多,才分配小班长一起做的,没想到效果居然这么好,真是人多力量大,以后会更加注重集体的力量的。在鼓励班长的同时,无形中也帮助班委树立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班里的两个宣传委员第一次组织有才艺的同学布置了墙报,图文并茂,图画非常美,文字很整洁,我看到后,在班会上立刻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夸他们工作认真,还大力表扬了在布置墙报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帮助的其他学生。我又对班委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帮助班委提高了自信,树立了威信。受到了鼓励,大家都干劲十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认真,墙报越办越好,工作越做越顺畅,受到了同学的欢迎。
(二)反面教训为辅,明确是非得失。
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做事欠考虑,易冲动。在学校里,学生聚餐很常见,醉酒闹事、打架也是屡见不鲜。为了起到预防的工作,尽量减少因聚餐和喝酒而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辅导员往往反复进行教育,但是简单地说教、苦口婆心地劝说并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用实际案例来说话,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某高校发生了聚餐打架事件,与该校辅导员交流、了解情况后,我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班委会,向班干部叙述了这起事件的经过。原来,临近毕业,该高校某班同学之间依依不舍,班委组织了全班同学聚餐,地点是火车站附近某自助饭店,时间是中午12点开始。结果聚到下午3点左右,饭店人员因为学生浪费饭菜而多收钱,学生不服,双方因争论而打架。叙述完毕,我让班干部们分析该校学生聚餐打架的原因。大家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学生临近毕业,情绪波动,人心浮躁;喝酒后口不择言,行为失控;火车站附近人多,环境复杂,饭店情况不明;浪费严重,并且聚餐时间太长,无组织性和纪律性,引起饭店工作人员反感。经过分析,大家纷纷表明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三思而后行,尽量不组织班级的聚餐活动,同学之间表达感情可以用更加健康的活动形式来代替;喝酒误事且坏事,学生当以学习为重,不能鼓励和助长饮酒的风气,更要杜绝酗酒;无论组织何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事先都要经过周密考虑,对时间、地点、要求等方面,都要提前做好规定,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如果发生打架事件,要尽量息事宁人,必要时报警,第一时间送伤员入院诊治。班干部们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积累了经验,学会了明辨是非,学会了应该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预防为重中之重,保证师生之间沟通顺畅,未雨绸缪。
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的状态必须要及时了解,善于发现不好的苗头,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有时,学生对于自己的事情不愿或者不敢告诉老师,有什么困惑更愿意向同学、班干部诉说,并且要求同学保密,尤其不要告诉老师。碰到这种事情,班干部左右为难:告诉老师,似乎有告密、打小报告之嫌,容易失去同学信任;而不告诉老师,又有失职之嫌。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老师也不会去探听学生的私事。但是如有违反校规校纪、法律法规之时,班干部隐瞒情况则贻害无穷。怎样向班干部进行教育,不向老师隐瞒情况,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新生班干部没有经验,不知道事情轻重,单纯地要求他们有事要汇报,效果并不好。相反,如果结合实例来进行教育的话,学生就会清楚地知道事情的利弊,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某高校发生了两名男学生打架事件,一名男生的眼睛被打伤,可是他们怕惊动老师,学校会给予处分,所以要求班干部私下解决,班干部只好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由于生活经验过少,虽然班干部尽心地进行了调解,打架的同学却都不满意,而受伤学生的眼睛经过几天的休养也没有好转。班干部不得已才向老师汇报。学校立刻安排受伤的学生去医院诊治,但是因为没有及时诊治,延误时机,不得不手术治疗。得知受伤学生的眼睛视力很难恢复,曾帮忙调解的班干部非常自责,后悔没有早点告诉老师。听完这个案例,班干部受到了震撼,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抓住这个时机,我对他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涉及违反纪律的情况,或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之时,班干部有责任向学校汇报,不得包庇隐瞒,以免发生更严重、无法掌控的后果。这样,他们知道了什么事可以不汇报,什么事必须汇报。同时,向他们明确了汇报途径:若有事情发生,无论何时何地,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汇报,若辅导员恰好联系不到,马上向系领导、院领导汇报。
二、可喜的培养效果
新生班干部占班级人数的10%,基本上每一个宿舍都有一名班委。经过一学年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对班级工作渐渐得心应手,慢慢地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学会了很多工作方法,班级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对班级工作能够定期汇报;对学生中的贫困生、残疾生、学习困难等特殊群体的思想状况能够及时汇报,共同想办法解决,为他们排忧解难;真诚地团结和帮助同学,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信任,班风正,学风浓。因此,作为辅导员,我对于班级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做到了成竹在胸。
三、案例举例
一、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意义
首先,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幼儿教育本土化。儿童浸润于某种文化土壤中,民间游戏是儿童接触和学习本民族文化、认识本民族独特文化符号的重要途径。只有以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抓住时展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我国的幼儿教育理论,真正实现我国幼儿教育的本土化。
其次,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有助于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与幼儿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目前多数幼儿园缺乏地方特色,大一统的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脱节,儿童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会教育的内容。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源于民间、源于生活,是人们在生活中根据需要、经验而创编的游戏活动,与儿童的现实生存状态紧密相连,有助于儿童在轻松、有趣的游戏过程中丰富和拓展生活经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最后,民间游戏本身具有地方性、生活性、趣味性、随机性、简便性。民间游戏的地方性特点有助于幼儿园因地制宜地开发园本课程。其趣味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内心需要,为幼儿的游戏创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民间游戏所需的活动材料大都源于自然,具有简便、易得的特点,幼儿在游戏时可以接触自然材料,依据自身兴趣亲自动手制作,真正体现“做中学”的教育价值。
二、当前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问题
(一)目标方面的问题
1.目标理念多从教师出发、多预设、多教育价值,少从幼儿出发、少生成、少游戏价值
多数幼儿园在引入民间游戏时未能系统地思考其与课程整合的目标理念。即教师对民间游戏赋予过多的外在发展目标,控制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自主状态。目标理念忽视多样化、综合性、差异性、层次性、连续性、全面性、动态性等特点。
2.目标体系纵向上不够深入、具体,横向上缺乏各领域之间的联系与整合
纵向上缺乏层次性,多数幼儿园只是关注了在整体上开发民间游戏的目的:包括突出办园特色、节省办园经费、传承民间文化几方面,但是对于不同的民间游戏课程目标缺乏详细深入的研究。横向上,幼儿园开发的民间游戏课程基本上是一个个独立的活动方案,各方案之间的内容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内容方面的问题
1.内容选择来源不够丰富全面,缺乏分类且多集中在体育游戏
民间游戏多种多样,包括益智类、体育运动类、歌谣类、艺术类等方面。已有研究发现,教师在众多的民间游戏中难以选择适当的民间游戏,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选择时对多种类型的民间游戏缺乏有效的分类。另外幼儿园课程包含五大领域,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而当前幼儿园对民间游戏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对体育游戏的应用,如大多数幼儿教师比较喜欢滚铁环、丢手绢等民间体育游戏,而对于民间戏剧、民谣、民间益智游戏等内容的开发利用则相对比较缺乏。
2.内容开发缺乏系统的改编原则,纵向上素材挖掘不深,横向上素材间缺乏整合
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这是对现有资源完全熟悉基础上的利用;一种是间接利用,也就是开发的问题。在直接利用方面,多数幼儿教师在选择民间游戏时主要考虑自身对游戏的熟悉程度,忽视幼儿发展、幼儿园环境等因素,容易忽视一些对幼儿有发展价值的民间游戏。在间接利用(开发)方面则缺乏对游戏内容改编的理念及创编原则的系统论述,如多数相关研究仅仅是列举一些民间游戏的改编实例,但是对其改编理念缺乏深入挖掘,多停留在经验总结的阶段。另外,在内容组织方面,横向上忽视内容之间的整合性、连贯性;纵向上对素材挖掘不深,简单模仿居多,创造性运用少。
(三)实施方面的问题
1.忽视实施取向,对素材缺乏创造性开发
课程实施取向是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出不同的教师观、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等,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采取什么样的观念和态度、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当前幼儿园实践中有关实施取向的研究比较缺乏,导致课程实施中对原始素材多采用完全的忠实取向,对民间游戏基本上是拿来主义,缺乏创造性的改编;或者忽视幼儿的兴趣,机械教学。
2.实施途径零星分散,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
现有的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区角活动、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等。但是幼儿园多是表层运用这些实施途径,对深层次的挖掘不够,有些研究只是将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游戏形式穿插在各种活动中开展,表面来看幼儿园中充斥着各种民间游戏,实际上却没有真正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导致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3.片面理解民间游戏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不当
宏观层面上,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几方面。目前以环境为切入点的研究主要关注幼儿园民间游戏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人际环境(幼幼关系、师幼关系的培养等)和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各种仪式等)的创设。微观层面上,在幼儿园具体的民间游戏物质环境创设中,相关研究多停留在环境布置与材料投放方面,而关于民间游戏区角的空间大小、空间布局及材料的制作,室外游戏场地大小及设备的布置,幼儿园墙面和走廊的设计的研究都比较缺乏。
三、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
(一)明确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构建多维度的动态课程目标体系
1.明确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本目标理念
(1)坚持适宜性与发展性统一。适宜 性表现在:第一,与儿童适宜,包括普适性和个体差异性两方面。普适性是指儿童特定年龄段的基本发展规律,要求课程目标与儿童的基本发展规律相适宜。个体差异性是指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存在,课程目标需要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来因材施教。第二,与地区适宜。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是一种地方性课程、园本课程,应该适宜于具有不同特点的民间地区。因此,在制定民间游戏课程目标时,需做到适宜性与发展性的融合。
(2)游戏性与教育性统一。当今教育倡导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但仅仅强调人的自然性,必然会阻碍人自身的发展,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偏重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人自身发展的不完整,人的完整发展需要坚持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原则,这样既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又可以保证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3)操作性与灵活性统一。可操作性是指具有便于进行实施的特征,一般指具有明确的目标或标准,比较全面完善的方案,清晰的方式手段,完整细致的步骤或路径等方面。灵活性要求课程目标具有自我调节机能,能适应各种发展变化,既能针对儿童的发展情况,也能针对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还能根据本地区和各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兼顾到教师的个体特征等。
2.构建多维度的动态课程目标体系
构建关于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目标的多维度立体图,其中包含多个发展维度,可以涉及民间游戏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各领域民间游戏课程分目标、各个民间游戏课程主题目标、各年龄段分目标、各学年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及每个阶段的认知、情感、技能目标。从横向上来说,这些目标之间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彼此联系,相互整合。纵向上来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学习和经验获得不断提升,目标的制定是一个不断完善与升华的过程。
(二)拓宽民间游戏与课程建构的内容领域,开发民俗文化
在内容来源方面,民间游戏本身的类型多种多样,在课程开发时需注意各主题内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兼顾五大领域。民族传统文化中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很丰富,包括语言、民间工艺、民间仪式、社会活动、民间戏剧等,这些都为幼儿园课程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幼儿园可以以民间游戏为切入点来研究和开发民间文化,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如民间儿童艺术(皮影戏、傀儡戏、木偶戏等)深受儿童的喜爱,可以开发为表演游戏;民间文化中的科学小发明(如风筝、孔明灯)包含了一些科学原理,可以开发为科学领域的游戏。
在内容组织方面,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原始素材,对民间游戏进行合理的筛选和改编。如对民间游戏童谣内容的改编、对民间游戏玩法的改编、对民间游戏规则的改编、对传统玩具材料的改编和创新等。其次,需要考虑内容的整合连贯性和层次性。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多样,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和实施,既要横向考虑与其他教育内容的衔接和融合,又要纵向考虑民间游戏自身的层次性,形成具有结构层次的内容系列。最后,教师还可以考虑将传统民间游戏与现代游戏相结合,如可将两种以上传统游戏叠加、老玩具融合新玩法、新玩具借鉴老玩法等,以此促进传统游戏与现代游戏的优势互补。
(三)坚持相互调适的实施取向,优化课程实施
1.综合利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整合民间游戏
首先在实施途径方面,课程实施是一种活动,其中包括活动的一般元素,构成了课程实施的活动系统。民间游戏课程实施的活动系统,可从三种显性实施途径进行思考:以提高儿童经验、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活动;以愉悦、自主、创造为主要目的,通过一定的民间游戏素材进行的游戏活动;把民间游戏渗透到儿童的具体日常生活环节之中,起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指导生活目的的生活活动等,其中每一种实施途径的具体实施过程都是一个整体、生态的活动系统。
其次在组织形式方面,要注意游戏形式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可以采取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自由活动,幼儿园活动与家庭亲子活动,同龄活动和混龄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形式,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促进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
最后在指导方法方面,主要包括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其中,集体游戏指导是以教师预设的内容、目标为主导的,一般采用直接指导方法;个体游戏指导是以幼儿生成的内容、个体意向为主导的,一般采用间接指导方法。集体游戏与个体游戏是相对存在的,在指导中既要考虑幼儿自身游戏的需要,挖掘个体意愿游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培养目标的整体性,运用集体游戏的教育效应,使个体学习与集体活动两者相得益彰,有机结合,使游戏活动的教育多样性具有丰实的层次性。
2.创设具有开放性的整合环境
其一,建构社区、家庭、幼儿园为一体的开放性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之间的交流互动。其二,创设有利于民间游戏开展的文化生态系统,其中的各种文化和环境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包括物质环境(民间游戏区角的大小与布局、民间游戏材料的投放、墙面走廊设计、地面装饰等方面)、文化环境(园所文化、学习氛围等方面)、人际环境(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师师关系、亲子关系等方面)等因素。其三,创设适合民间游戏自然发生发展的“准自然环境”,开展不同年龄段班级间的合作,创建“大小长幼”的混龄教育环境,利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3.加强民间玩具的开发与利用
玩具是儿童游戏的“专用工具”。这里说的玩具是广义的玩具,包括成人特别为儿童制作的玩具和自然的游戏材料。民间玩具是与民间游戏相互绑定的,民间玩具具有传承文化的教育价值,尊重自然、绿色环保的教育价值,色彩造型的美工教育价值等特点。加大民间玩具的开发有利于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做工精美、技能要求高的民间玩具,可以请民间艺人作为主要传承及开发主体,如可以以各地民间玩具艺术保护组织(如民间工艺美术学会等)为依托,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收集。各地区也可以根据本地民间玩具的特色来建设民间玩具博物馆,对幼儿园开放,让儿童参观欣赏多种多样的民间玩具,培养对传统玩具的喜爱 。对于简单且易于随地取材的民间玩具,教师、幼儿、家长可以参与进来自制民间玩具,这有利于丰富幼儿园民间游戏材料,也利于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亲子关系的培养,更有利于促进家园的合作。
【参考文献】
巩丽娜.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建构.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与作用.课程·教材·教法,2005,(05).
李素梅.给予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