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阳光工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9年,我们将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民增收的的意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推进“一特四化”顺利实施,切实做好农民的宣传动员和科技培训工作,力争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经营运销能人、流通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真正做到培训一批群众,推广一套技术,培植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围绕“一特四化”发展思路,以标准化生产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示范、现身说法、印发科技资料等多种方式,完成实用技术培训4万人(次)。
2、认真总结阳光工程培训经验,制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规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争取3000人的“阳光工程”项目,力争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
3、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科技直通车、VCD光盘等快捷方便的媒体优势,以政策法规、劳动保护、以及城市生活常识等为主要培训内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争取完成8000人。
4、继续抓好示范园区建设:肃州区校建立日光温室、食用菌示范区,金塔县校建立棉花、养殖业示范区,玉门市校建立日光温室、啤酒花示范区,安西县校在继续抓好现有园区建设的同时,建立啤酒花示范区,敦煌市校抓好食用菌示范园区、建立日光温室、养殖业示范区,肃北县校建立一个航天黑美人马铃薯、养殖业示范区。
5、加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已报项目的落实及新项目的争取,力争明年的项目资金落实到80万元。
6、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依托县市区,上下联动,互通有无,做好农业信息延伸入户工作,运用新观念,采用新技术,实施新举措,创造新效益,多点并举,齐头并进,大力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将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朋友手中,全面提高农村的信息传输能力。
7、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横向协作,全面借鉴先进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一是加强与政务网站的连接,提高搜索速率,增强信息互动,提升网站知名度,充分运用网络、卫星等手段,普及农业知识、传播致富信息。二是加强网站的不断创新,牢牢把握正确农业信息导向,突出门户网站特色,切实加强管理,坚持“新”、“快”、“准”的原则,力求信息新、形式新,反应快、更新快、准确率高。三是不断加强和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上报信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及时完善数据库内容。四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加强与*广电等部门的紧密协作,制作专题节目,刊登培训先进典型,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扩大农广校声誉、提升农广校地位的有效措施来抓。
现代学校德育应该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价值,激发学生生命力的涌动,促进学生有灵性、有人性、有个性地发展。然而,当我们静下来冷静审视学校德育的现状,却发现当前学校德育陷入尴尬的境地,探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主体异化——教师越位包办
德育的真正主体是学生。但是现实德育中,学生往往被视为受动体,而非生命体和道德的构建主体,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越俎代包”,使自己异化为德育的主体。如德育工作目标由教师一厢情愿制定,蜕变成完人式标准要求;德育活动的形式、过程是教师事先演练多次的“现场”表演,德育成了过场作秀,难以收到理想效果,于是,学生由德育主人边缘化为局外人,德育由生命成长的必需演变为令人生厌的强加要求。
2.内容异化——教学脱离实际
德育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生活又是学生终身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德育与生活结合的紧密程度就决定了学生发展的结果。但是,以往的德育存在脱离人的发展、脱离现实生活等弊端,向人宣讲的只是抽象概念、空洞道理,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高要求,规定人去遵守的也是一大堆有悖身心发展的规训,以致德育内容孤立封闭,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无法达成预定目标。
3.过程异化——说教代替体验
常常听教师这样抱怨:“我苦口婆心地讲了,你怎么就不听进去?”做教师的委屈溢于言表。殊不知,完整德育过程本该是受教育者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有机结合,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德育重说教,请体验;重灌输,轻交流;重认知,轻实践,才使得德育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缺少应有的活力和效果。工具理性主义使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温水”,始终徘徊在效益的低谷,寻找如何创造性破解这一难题的“良药妙方”成了德育研究的新课题。
二、以教育生态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创新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信念的支撑。因此,以新理念为引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其生命发展需要出发,创新德育的理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创新德育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主动构建自己的德育大厦,让道德生活充满活力,应该成为德育创新的突破口之一。
1.理念创新——建构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学校德育观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是对德育规范的记忆和德育知识的获得。引导人们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的信念和生命的境界,是更高价值德育追求。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就是要通过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环境,使师生获得富足精神生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生态视角审视学校德育,就会发现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终身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使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基于上述认知,形成新型的生态学校德育观,有益于德育思想的深刻变革。
2.内容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德育内涵
德育内容是德育的核心,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学校德育只有符合时代要求,针对学生需要,不断拓展学校德育内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为从“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基本要求出发,努力构建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德育内容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载体创新——让德育微笑浸润人心
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德育形式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只有创新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德育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练中,感悟德育的要求,接受思想的启迪,最终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健康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德育对学生的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巨大引导和提升作用。
4.评价创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德育评价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改革创新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德育评价制度,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有利于学生主体的终身发展,具体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1)是评价要强调过程化和多元化。在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再是优秀与否的唯一依据,更应注重学生成长中的收获、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发展潜力,把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品质与素养、实践与探究、科技与创新、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等五方面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做出贴切的综合评价。比如,在我们实施的“学生成长档案”举措中,“成长足迹”栏帮助学生明确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学段目标,并记录各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而“收获园”栏则记录下学生每一个阶段的进步,除了获奖证书,更多地是反映了学生成长的作品样本。
(2)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构筑包括学生自己、家长、教师、同伴(同学)在内的多元、互动评价结构,使评价更能发挥激励、促进的作用。如开展“我眼中的自己”评价活动,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得出自我的总体评价,能体现学生对自己的德育行为拥有的自主发言权;而“心灵留声”活动则由“老师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同伴眼中的我”三部分构成,由教师、家长、同伴分别做出评价。通过多角度的综合评价,能使每个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总之,德育是一项博大精深而富有艺术的阳光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心和智慧去经营,以新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创新,凸显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张扬生命之力,焕发生命之美,快乐地生活、学习,享受成长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刘粉莉.以教育生态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创新.
[2]周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四讲:即讲政治、讲原则、讲程序、讲效率
讲政治: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政府采购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政府采购人员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好为谁工作、为谁服务。要突出政治,讲究大局,始终把为谁采购、为谁节支、为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作为招标采购工作的第一要务。
讲原则:就是身体力行“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基本准则。从宏观角度看,就是要求一切规章、程序、方式公开透明,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搭建公平合理的采购与竞争平台,确保社会经济秩序和谐运行;从微观角度看,就是要求组织招标采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都不能掺杂任何个人主观意念偏见,更不能有违规违纪、寻私利己的不廉言行,确保每一个采购项目都成为经得起推敲的“阳光工程”。
讲程序:即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程序和各项工作流程。要求采购人员在工作中循序渐进,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要环环相扣地向前推进。
讲效率:就是要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要求树立为用户、为商家服务的思想,明确从接手计划到沟通计划、制作招标文件、安排日程招标以及办理资金结算、整理归档资料等一系列责任时限,确保每个计划在采购中心环节运转顺畅、快捷无阻。
二.五会:即会做招标文件、会主持招标、会审签合同、会办理结算、会整理档案
会做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评标、招标和合同签订、履约的重要依据,能够体现出整个采购活动的各项要求,是关系采购活动优劣、采购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基础性文件。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用户的实际需求、维护委托人和供应商的利益。要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中心业务人员编制符合政府采购工作要求的招标文件。
会主持招标:为达到主持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准招标这一要求,首先,要会使用规范的主持用语招标。其次,要遵循规范的程序评标。比如,在招标现场,主持人、专家、用户代表要摆牌,座次排列要规范;要介绍专家评委、采购人代表及评标主持人;要确定评标过程的工作分工(谁审商务条款、谁审技术条款);要在定标后现场宣布中标结果等。
会审签合同:在审查合同过程中,要依据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重点审查标的名称、技术规范、数量、单价、合同总金额、相关服务承诺、资金结算方式及违约处理约定等。以确保政府采购合同的签订质量,避免因审核不细出现纰漏而发生合同纠纷的问题。
会办理结算:要从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的角度,准确、及时地为供应商办理结算手续。按照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有关问题的规定精神,认真办理每一笔结算,减少单据差错,提高结算质量,使结算办理成为采购人员的基本技能。
会整理档案:政府采购档案是全面反映政府采购操作过程的原始记录,是采购行为规范性与合法性的证据材料。完整、详细地保存采购过程中的每一项记录,是每个采购业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要求。在组织政府采购活动中,要学会保存、整理档案资料,应对基本的要求熟知,避免在事后的监督检查中因记载不清而无法说明原因。
三.六增强:即增强沟通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增强保护能力,增强应变能力,增强驾驭能力
增强沟通能力:在采购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多个层面的沟通和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高质量、高效率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多方面、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可以使采购工作顺畅进行。
增强表达能力:就是无论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还是其他方式的招标主持过程中,都要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运用准确、得体的语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使招标过程思路清晰、脉络清楚、便于接受。
增强写作能力:作为政府采购人员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公文写作能力。比如,起草招标文件的补充说明,针对特殊采购项目制定招标实施方案,对领导关注的采购项目执行情况拟写专题汇报、针对质疑项目起草答复函、案例分析等。
增强保护能力:在招标采购活动中,采购业务人员要增强保护意识。在组织采购过程中,程序要规范,言行要谨慎,该审批的要审批、该签字的要签字、该书面澄清和写说明的一定要有文字准备。
增强应变能力:增强应变能力是指对特定环境下特殊情况的一种应对和适应。比如,在主持招标过程中,对于采购用户现场提出的一些要求,如何去界定,如何巧妙利用专家的权威意见去否定采购用户的无理要求,都需要采购人员增强特殊情况下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确保政府采购工作的顺畅开展。
秉承优良传统,汲取医学精华,临淄的医疗卫生事业与时俱进,灿烂依旧,临淄区人民医院就是杰出的代表。1936年,临淄民众医院建立,这就是临淄区人民医院的前身。经历了70年的风雨,临淄区人民医院已成长为二级甲等医院。2006年,临淄区人民医院被评为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和山东省卫生系统诚信建设先进单位。
无间隙服务占据制高点
十年前,与同级医院相比,临淄区人民医院的状况并不占优势。时光在悄悄飞逝,医院却有了飞一般的发展。这十年医院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数字可以证明:
1996年临淄区人民医院的建筑面积仅为19000平方米,2006年已经达到66000平方米;
1996年医院的临床分科不过12个科室、310张床位,2006年已经发展为36个科室、650张床位;
1996年医院收治的年住院病人数才9279人次,2006年上半年,就轻松突破20000人次;
十年间,临淄区人民医院蓬勃发展,固定资产总值就从1000万元跃至314亿元,医疗设备总值1.25亿元。
临淄区人民医院院长于有德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1996年他出任院长,当时医院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作为一家区级医院,论技术设备,他们短期内无法赶上大医院。能不能在服务上有所作为呢々他们集思广益,思路逐渐清晰,即用服务赢得病人,用服务来打造品牌。后来临淄区人民医院就渐渐形成了这样的服务理念:病人至尊,服务至善,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病人。
医护人员积极主动地为病人服务,是他们自身良好素质的体现。对每一位出院的病人临淄区人民医院都会电话随访,还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对医生、护士的工作有何感受,对医院的环境是否满意,根据反馈意见,他们做出相应的调整。医院还成立了社会服务部,与病人的主管医生一起进行家庭随访,深受群众的欢迎和信赖。
做手术对病人来说都会有些恐惧和担心。为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临淄区人民医院对手术病人均实行“术前、术中、术后全程陪护无间隙服务”,在产房实行了“一对一陪护分娩”。因为他们知道,服务体现在每个小小的细节上,只有用心,才会让病人舒服。
心内科的宋爱玲写道:“一句轻声的问候,一次紧紧地握手,没有太多的语言,却有生命的支持与心灵的善诱。一阵轻盈的脚步,一次床前的驻足,没有一丝声响,却有无微不至的关爱与照料。”这是天使美好心灵的写照。
医疗质量至上
医院的领导者清楚,再好的服务也是附着在医生高超的医术和先进的设备上的。要是仅仅提供优良的服务,却没有真正为病人解决痛苦,病人也不会认可。
技术突破成为临淄区人民医院在服务之外寻找的第二个突破口。10年前,临淄区人民医院只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常规治疗,如今他们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心脏介入、关节置换、各种腔镜手术、心脏直视手术等3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达到了省内或国家级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年来,临淄区人民医院共购进螺旋CT等万元以上设备455件,2005年投资2200#-元,购进1.5T磁共振和大型彩超,实现了磁共振系统、彩超系统的更新和补充。目前医院设备总值达1.25亿,已经跻身中等医院行列,设备总值淄博全市第一。2006年他们继续加大设备投入,计划设备投入1200万元,拟定购进大C臂、体外循环(心肺)机、用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的TCT及经颅多普勒等设备。
在全方位的医院竞争中,最核心的是人才的竞争。从1997年开始,临淄区人民医院每年设立100万元科技开发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如今,医院有副高级以上专家96名,硕士生31名,博士生3名,一名博士后在读。
人才和设备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技术科研的进步乃至飞跃。2006年上半年,医院发表国家级医学论文19篇,省级论文105篇;向淄博市科技局申报科研立项5项;一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山东省卫生厅公布为第二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五年百项”推广计划项目;两项研究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超声科常洪波开展的《二维超声(2D)、三维超声(3D)、实时三维超声(4D)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山东省卫生厅公布为第二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五年百项”推广计划项目;骨外科主任闫德强副主任医师等人的两项研究成果《国人脊柱椎弓根形态解剖的测定及临床应用》、《H形拱桥式接骨板的临床应用与研究》通过了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只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有充分的发展和创新。于有德努力思考,并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1996年,医院深化内部改革,提高中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对人才的管理。所有的改革都体现一个特点,就是竞争上岗。在完善成本核算、综合目标管理基础上,推行绩效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在内的分配模式,推进特岗特薪,以岗定薪,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及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分配方案,扩大科室分配自。
惠泽千家万户
在老百姓的眼里,临淄区人民医院是真正的“百姓医院”。十年来,医院惠泽千家万户,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淄博市三星级医院、山东省卫生行业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山东省卫生系统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淄博市文明单位、淄博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等。2006年,临淄区人民医院联合临淄区民政局实施“阳光工程”资助贫困残疾人,仅半年时间就完成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63例,每例手术优惠患者2600元,仅此一项就让利群众42万元。
本校05年底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07年评为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06年-08年,连续三年被渭南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职业培训先进单位”;2010获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现申请开设涉农专业。
一.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政府主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涉农专业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占地面积64亩,总建筑面积1. 9万平方米。在校学生824人,现开设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校对口单招、果蔬花卉栽培、禽畜养殖等专业,专业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职教特色鲜明。学校坐落在合阳县城凤凰东路,环境幽雅,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47人,其中专职教师108人,省、市级教学能手7人,高级教师27人,本科以上学历98人,双师型教师36人。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注重因材施教,积极钻研现代教学理论,编写教材、教参,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探讨和实践各类课型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面向市场,定向培养,精心铸造“洽川技工”品牌,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走出了一条具有“宽、实、活”特色的办学之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合阳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对我校办学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台达电子厂(东莞)有限责任公司合阳技工培训基地”,“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陕西省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定向培训基地”。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与开设涉农专业的必要性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人才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谋划发展方略,以建设“西部果畜强县、煤炭工业重县、生态旅游名县、品牌教育大县、文明和谐新县”的五县战略为目标,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发展为农服务经济,为农民增收拓宽收入渠道,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与培训,夯实农村劳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为满足我县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等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和谐合阳的重点战略之一。在全县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基础上,以大手笔办大职教,全面推进“技能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技术、成人教育与就业”培训工程,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建设。县委书记樊存弟、县长陈振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在全县科级干部会上大讲职业教育,统一全县党政干部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明确了“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点。为将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成陕西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了由副县长冯西英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措施,明确将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
畅通专业教师引进渠道,落实了教师保障措施。从2008年开始,按照“政府给编、财政出钱、学校选人”原则,由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自主选聘非师范类应届
毕业生充实专业教师队伍。2008年引进专业教师5人,2009年引进专业教师4人,2011年计划引进专业教师5人。近三年来,我校挖掘办学潜力,发挥职教职能,先后开展了“人人技能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及再就业培训工程,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 三、办学的质量效益与特色
涉农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现有专、兼职教师30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5人;专职教师中专业技术类教师5名,文化辅导教师2名,基本达到省示范农校具备的条件,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培训、示范、推广”的模式服务“三农”,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1.立足本地实际,以“培训、推广”为重点,发挥涉农专业的服务作用。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农民本人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按需施教,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农民学习的实用性。2009年到2010年,我们举办了果树栽培、奶牛养殖、奶羊养殖等技术培训班,共培训了2240多人次,通过培训种养专业户掌握和提高了种养技术,并成功地带动了本乡16个行政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我们还举办了生猪养殖、药材栽培、花卉种植等培训班25期。农技服务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免费为农民提供科技图书,通过培训及上门服务,农民普遍受益,避免了农民因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让农民增产增收增效,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
2.抓重点项目,发挥涉农专业的示范作用。
为达到培训效果,扩大影响,带动农民致富,促进本县经济发展,学校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建设生猪养殖场、肉牛养殖场、自辟示范菜园。生猪养殖场年出栏 300头以上,年创收3万元以上。巩固并扩大了原有的香菇生产场地,依据本县特色,兴建了红提葡萄示范园地,每年正月技术人员对葡萄苗的培植进行现场示范,中途对葡萄管理和施肥进行指导,保证了葡农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了全县农民的积极性,使全县种植面积上升到目前的2100亩,种植户128户,亩收入由以前的1000元上升至1600元以上,其他示范园地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充分发展,农民仅此一项增收达100万元以上。
此外,我们还结合本县生产实际,组织农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对务工农民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商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为本乡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争创省示范性涉农专业,办农民满意的学校。
几年来,合阳职教中心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深地感到,对照学校建设的要求,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将涉农专业做大做强,使之更好地满足本县农民日益增长的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需要,我们经研究决定,申请开设涉农专业。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强调实施科教兴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提出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在这个关键时期,农校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合阳职教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合阳职教中心一定能成为一所全县农民满意的名副其实的县级示范性农校。
综上所述,现申请开设涉农专业,敬请批复。
申请学校:
今年,我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工程、六大行动、三项改革”这条主线,重点把握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六大富民工程”和“三十村示范工程”这个总抓手,特别注重涉及市综合经济运行考核和区农委年度目标考核的相关内容,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实现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懈努力。目前预计,全年可实现农业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4.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529元,比上年增15.3%;传统产业粮食总产达5.65万吨,比上年略增,主导产业茶叶产量达1088.15吨,产值达10002万元,比上年分别增8.6%和23.4%;新农村建设市级15个示范村在去年3个村达标基础上,今年又有5个村达标,7个村基本达标。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
1、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块状农业
围绕茶业富民工程,加快基地建设速度,扩大基地建设规模,耿城等乡镇新建生态名优茶基地约3500亩;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桃花源茶场已通过欧盟有机认证161.322公顷,猴村茶场认证有机茶园800亩,汤口等乡镇正在做年度有机茶基地认证年检申报工作,绿美特土特产有限公司正在着手有机食品续展认证,松谷茶叶有限公司正在申报万亩茶绿色认证,产地和样品检测已完成,双龙土特产有限公司正在申报无公害水产品;协同商务局、乡镇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加强对蚕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展大棚养蚕、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等技术示范,引进优良桑苗,新辟良种桑园,新建基地4000多亩;继续发展中药材生产,垂盆草等草本药材面积稳定在2500亩,木灵芝种植规模增加到500万棒;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商品菜基地面积新增近1000亩,其中新建大棚100多亩;特种养殖大户新增约20户,水产养殖新增水面500余亩;新明三合村被列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乌石长芦村吊瓜已发展到900亩,特色更加明显。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继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企业技改力度,积极争取联合利华加大投入,建成天华、天韵两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并组织开展茶、药等产品萃取研发,会同天萃公司、太平湖镇共同开发建设基地,建立汪王岭生态茶叶示范区,开展基地统防统治、统一机采、机剪等配套服务,走“企业+合作社+基地”之路;注重引导中明公司、猴魁茶场等企业做强做大,努力开拓市场,扩大营销规模,天成六百里茶食品园项目开工建设;主动关注双雄竹业、兴达公司、绿美特公司等企业技改扩规,引进设备,提升加工能力;协同科技等部门开展太平猴魁茶加工机械的研发,样机已研制成功待试制;会同粮食等部门搞好粮食订单服务,引进试种水稻新品种,开展超级稻等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区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年营销收入预计可完成1.2亿元以上,较上年增长近1倍。
3、加快推进品牌建设
重点加大太平猴魁品牌整体宣传,积极参与北京、上海、合肥等大中城市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强力宣传推介茶叶名牌产品,太平猴魁茶作为国礼茶赠俄总统,并作为省唯一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地理标志大会;
乌石3510亩有机茶出口基地被省出入境检验局登记备案;新明乡成功举办了首届太平猴魁茶文化节。
4、逐步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贯彻为契机,以汪王岭现代茶业合作社为示范,引导、指导农村现有的各类协会、合作社依法设立与登记,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和有关制度,促使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全年全区已新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36个,其中比较规范的达到10个,合作社既涉及笋竹、茶叶、蚕桑、水果、瓜蔬,也涉及畜牧、水产,还涉及乡村旅游,目前汪王岭茶叶合作社、乌石吊瓜专业合作社、西文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个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发挥了作用,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上为社员提供服务。
5、加快推进生态建设
重点项目__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对上争取工作继续在做,外商投资、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建设力度大,项目进程加快,汪王岭现代生态农业观光茶园和东__千亩农业公园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两个点投入资金达1200万元,乌石营盘山生态农业示范园、耿城万亩生态茶园等续建项目也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以上,年度600万元投资任务已全面完成;农业综合开发耿城项目区5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已近完成,世行贷款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包括720口沼气池建设)已获批,待全省统一启动后付诸实施(08年启动),畜——沼——经、畜——沼——粮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尤其是山坞经济模式示范工作布点实施。
6、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充分利用专家报告会、科技三下乡和引进国外智力等活动,结合农委网站群建设、农技110工作开展,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0多场次,受训近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着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超级稻、配方施肥、双低油菜高产栽培等项目,建立农业新技术示范片30多处,培育示范户500多户;强化“7
6
110”洪灾后的生产自救技术服务,开展补改种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为实现大灾之年粮食不减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中超级稻示范片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市里组织在三口召开了两次现场推进会;强化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尤其是重点区域、养殖大户和洪灾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以防疫质量和效果为重点,严把防疫密度和严守疫点蔓延两道关,确保全年无大疫。
7、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
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和农业设施栽培标准化、农机作业标准化等为重点,配套应用物化技术、免耕技术、生物技术等,着力茶叶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渔业标准化养殖、大棚蔬菜栽培、机插秧和茶苗无性快繁等项目实施,提高产量,提升品质,节本降耗。
8、加快推进自主创业
着力实施“阳光工程”项目,新增一家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方式,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提高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企业新招员工以及从事农产品 加工和基地劳务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全年共开班14期,培训工种有木竹加工、机制茶、旅游餐服、家政、电子、建筑、机械和驾驶等,省下达的800名培训和转移任务已全面完成,共培训803人,转移641人,与此同时还对农民工开展了引导性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进城务工常识、维权常识、安全生产常识、艾滋病预防等;继续开展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育工作,全年共培育省级带头人3名,推荐市级带头人10名,与此同时十分注重引导和发挥近几年已培育的百名省、市、区三级带头人的作用,开展了市级创业能手和创业之星的推荐工作,1名同志榜上有名。
9、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协同旅委着力培育星级农家乐示范点和示范户,城澜“山水人家”、复兴农家乐、凤凰山庄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点得到有效开发,借合铜黄高速全线贯通契机,乡村农家乐接待人次大幅度增长,推动了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的整合与开发,促进了餐饮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加速了旅游产业的结构转型和效益升级。
10、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太平茶叶大市场后期工程如期完工,顺利投入运营,交易平台形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猪生产和市场管理的各项政策,确保菜篮子产品市场不断档、不脱销;继续强化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与检疫,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蔬菜产品1500个样品的检测任务,全年样品总体合格率达97.5%,常年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市场的市场检疫工作,全年共检生猪约2万头,全年总体合格率达99.0%;引导企业营销大户,开展网上营销,建立配送中心,组织名优农产品进大中城市超市,扩大品牌影响力,努力开拓市场,提高名牌市场竞争力。
(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力不断增强
1、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管理
按照省、市要求,新农办在进一步完善去年已制定的示范村规划基础上,分解落实了非示范村的新农村规划尤其是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随时督促相关部门赶进度、保质量,及时协同做好规划的初审、公示和终审等工作,为来年的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2、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导
新农办在充分调动驻村指导员和示范村宣传信息员投稿积极性的同时着力做好宣传信息的采集编发工作,除在区电台开辟专栏宣传之外,区电台电视台播发新闻67条,__日报刊发稿件27篇,其中3篇为头版头条,省新农村简报刊发信息2条,区新农办撰稿的《切实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一文,荣获省首届公民道德论坛论文一等奖,与此同时还利用《新农村简报》、《太平湖报》、新农村建设宣传册以及区农委网站群广泛宣传报导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动态以及典型经验、做法。
3、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建立
新农办主动会同组织等部门,追求工作创新,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重在从示范村指导组考勤制度、民情日记调阅制度和定期抽查制度层面上,强化驻村指导员的管理;二是建立投入机制,重在对上争取、招商引资和以奖代补层面上,强化项目管理;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引入动态管理,实行示范村考核未位淘汰、非示范村择优替补,既鞭策后进,也鼓励先行,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建设氛围;四是建立联动机制,把党政领导联系制度、企业联系示范村制度、部门帮扶乡镇等制度贯穿于建设过程始终,联合共建,结对共建,形成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4、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督查
十分注重新农办职能作用发挥,一是积极做好各季度领导组联席会议和工作推进会议的筹备工作;二是牵头组织召开了两次区内巡回观摩,交流进度,督促进展;三是主动做好市、区领导新农村专题调研和专项督查的服务工作,并按照领导的指示精神,做好相关工作的督查;四是以专项指导和专题辅导形式,深入示范村,开展分类指导。
5、切实抓好观摩点的培育
围绕培育市级新农村观摩点,协同乡镇、示范村、企业等抓建设进度,抓建设质量,充分调动乡镇和村两级的积极性,深入基层,蹲在点上,为打造观摩亮点出谋划策,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全年共培育既有特色又有看点的观摩点达到20多处,其中营盘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城澜山水人家、复兴农家乐、湾山农民新村和西文村企共建等被列入市新农村观摩会观摩点。
6、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考核管理
围绕市新农村建设年度考核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细则,研究制定我区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并随市考核标准的调整及时作相应的调整,及时掌握各示范村的建设动态,尤其是达标村的建设进展,加强与乡镇、示范村领导的沟通与联系,有针对性的深入各示范村面对面开展指导工作,督促各示范村完善内业,提速外业,保质保量完成时序进度。
(三)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履行职能
1、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高度重视农业项目库建立,主动对上争取,全年共上报省、部各类农业项目20多个,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项目批复,资金指标已下达近500万元,其中包括新农村建设、水稻提升行动、农业科技入户、阳光工程、重大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信息化、标准化等项目,年内到位资金380万元,超额完成全年240万元的目标任务。
2、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十分注重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本系统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分解下达了各二级机构的招商引资任务,通过广泛接触、多方洽谈的形式,推介我区的招商引资政策、环境和项目;通过以展销会、恳谈会的形式,邀请外商参会,推介我区的品牌、产品和优势;通过调动全系统干部职工尤其是离岗、退休人员的积极性,参与项目的招商、建设与管理工作,到目前为止,意向性洽谈十多个项目,已到位资金1700万元,超额完成全年1200万元的任务,
3个落地项目年底前可全面完成。
3、加大各项考核工作的督查
通过月汇报、季调度等形式,推进效能建设和落实推进年活动的开展,除对市经济运行考核目标、生态大市建设考核目标和科学发展考核目标以及新农村考核目标进行督查外,还对照年度考核细则,对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依法行政、政风行风(政务公开)、宣传思想、人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明创建、、安全生产、帮扶乡镇、党政信息以及提案与建议办理等工作进行督查,并做好平时的情况汇报和自查与抽查。
4、加大系统内部的管理
一是着重在制度建立与完善、二级机构管理、乡镇农 技干部指导以及企业改制等方面做工作;二是在学习型机关建设、干部继续再教育、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等方面做工作;三是在问题整改、矛盾调处和隐患排查等方面做工作,通过管理,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四是建成了农委办公大楼,彻底改善了办公条件,树立了机关新形象。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业方面:农民收入虽逐年增长,但增收的空间尤其是生产经营性增收的领域不宽;劳务收入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劳务市场的诸多限制、不合理性因素仍然需要破解;政策性增收虽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对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不十分明显。
论文关键词:公益性社团;文化建设;阳光协会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类型的公益性社团赫然兴起,并得到了大学生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在抗击自然灾害、举办国际型赛事、大型博览会、扶贫济困、农教卫支援等社会公益活动中,大学生以他们高尚的思想觉悟、熟练的专业技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自愿的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然而现在实用主义、金钱至上、人情冷漠、自我膨胀等社会不良风气不断渗入高校,使大学生缺乏爱心,社会责任感不断缺失。公益类社团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使得加强公益性社团建设更加明显和必要,其中社团文化作为社团的灵魂,更是建设的重中之重。
阳光协会作为扬州大学公益类社团的代表之一,创建十年来,发展态势良好,社团凝聚力强,社员之间相亲相爱,在历届社员的努力下,协会十年如一日的进行着敬老院之行、与盲童手拉手活动、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社团每年组织的大别山支农支教活动,更是受到了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等媒体的广泛报道,社会法相强烈,特表彰为“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体”。笔者认为,阳光协会这些事迹和成绩的取得是基于注重社团文化的建设,使社团展现出巨大的魅力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加入并为社团的成长和公益事业发展发挥力量。
一、目前制约高校公益性社团文化建设的因素
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逐渐缺失
目前“90后”大学生多是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遇到困难便求助于父母、教师等他人,易推卸责任,逃避问题,担当能力差,这就造成了学生关注公益活动的主动性不强。诸多家长宁愿自己干也不愿孩子受苦,往往怕孩子受累而不支持学生做“白忙活,苦劳力”的事,使学校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处于被动,造成一头热的局面,教育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学校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多为说教类,触动力不强,学生缺乏信念往往难以接受。社会中的不平等事件也削弱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针对公益性社团的管理不够完善
参加公益性社团的学生都是扮演奉献者的角色,他们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收获,公平、正义、感恩等是学生追求的目标。公益性社团更应当重视社团内部管理的务实性和公平度,尤其是对于财物的管理和骨干的选拔等问题,而大多数高校对不同类社团的管理往往采用一套统一的管理办法,缺乏针对性的管理,不足以满足此类社团的需求。
3.社团文化和社团活动得不到有效传承
制约社团发展的一大瓶颈是文化和活动的传承问题。社团文化得不到传承,社团就缺失了精神支柱。很多创办初期很好的活动经受不起时间的考验,经过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就销声匿迹,成了形式主义的产物。活动不能很好的传承就会缺乏连续性而降低活动影响力,更无法凝炼公益特色品牌项目,进而影响社团的健康发展。
二、阳光协会社团文化建设的做法
第一,阳光协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以爱心奉献、服务社会为社团宗旨,连续3年服务于扬州市敬老院,连续5年资助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连续7年深入大别山支农支教,从不间断。
第二,每一年招新的时候,协会都会给新社员看以往的社团活动剪辑和老社员的离别感言,并举行新老社员任务交接仪式。
第三,阳光协会在建设过程中完善了自己的网页、博客、徽标、口号、文化衫以及社团资料档案等文化载体,充实了社团内涵。社团在充分借助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资源宣传社团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团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以校园为圆心、向社会扩散的社团文化辐射圈。
第四,社团制度健全,如财务制度:专门成立财务管理部,在采购物品时货比三家,坚决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社团资金进出手续健全,收支账目需系统登记,花费需经花费者、财务部长、会长三者共同审核,同时向会员公开,并定期将财务报表上交学校进行审查。
第五,选拔社团干部的三项标准:一是社员对社团感情的投入程度,二是社员对公益事业的热爱程度,三是社员在社团中的群众基础是否良好。通过综合考核社员一年来对社团建设实际贡献的大小进行公推公选,选出既有管理实力又有高度责任心的管理干部。
第六,在社团纳新过程中,通过广泛宣传,重点招募,不断拓宽社员“生源”面。社员专业面宽,生源地广,各项技能全,这对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对社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在大别山支教过程中,不同专业的社员可以带给学生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三、结合阳光协会提出社团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注重树立学生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社会精神
意识决定行动。公益类社团更需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恤弱势群体。大量的志愿行为有助于学生将一次性活动转化为经常性的志愿服务习惯,更有助于大学生将自觉关心他人、勇于承担责任视为有志青年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社团进行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对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自发的道德行为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塑造个体人格美德的同时,也起到了社会道德模范方向标的作用,无形之中促进了整个校园乃至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
2.注重搭建社团文化载体,宣传继承文化理念
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需要传承的事业。社团理念和文化的“浓度”在每一级新生社员的加入和毕业生社员的离开时都会经历一次淡化,在一届届社员的交替过程中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传递和重塑。在交替中注重社团文化的载体建设也更有助于社团精神的传播和发扬。当然,在传承的同时社团更要与时俱进,注重文化创新,以求更贴近大学生及社会人员的接受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认可、践行和发扬志愿精神,传递爱心和文明,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
3.注重选拔社团优秀干部,保证社团性质纯洁
抓好骨干、扩宽“生源”。社团干部是社团的主心骨,在进行学生干部选拔时,要“百里挑一”。选拔公益社团的干部时不但要注重其办事能力,更应重视其对社团和公益事业的热爱程度,要选择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正义感强的学生作为骨干力量。优秀的社团干部能够通过个人魅力、组织活动等形式不断强化社员的社团意识,宣传社团理念、烘托社团氛围并弘扬社团文化,能影响身边同学的思想和行为,能促进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公益事业的队伍中来。同时协会还应借助团支部、党支部的力量,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以党员带动团员,以党建带动团建,促进社员思想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4.注重强化社团规范管理,推动社团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并以相对独立的保险体系而存在,其运作模式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改革的进程,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保障。本文旨在回顾温州市区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以及相关法律的颁布施行,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许多方面得到不断完善。我浙江省温州市自2000年10月实施医疗保险制度以来,经过八年的努力,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一是建立了温州市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二是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三是医保基金收支总体平衡,为医疗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对本地区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回顾及今后发展趋势作出如下报告:
1基本情况
我温州市区医疗保险工作按照省、市的政策要求,围绕扩面、基金管理、医保稽核等重点工作,以构建和谐医保、服务参保人员为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医保经办工作平稳进行。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6月底,市区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总收入287496万元,其中征缴收入113615万元,利息收入8603万元,一次性预缴收入164174万元,财政补贴1104万元。至2008年6月底,市区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总支出131775万元。平均每年增幅35.48%。至2008年6月底,市区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结余155721万元,其中一次性缴费结余122660万元,占结余总额的78.8%,实际结余33061万元,占结余总额的21.2%。统筹基金实际累计结余金额33061万元,人均累计结余金额810元,按08年上半年月平均支出为3823万元,基金的备付能力为9个月。
2具体做法
为确保温州市区医疗保险工作平稳运行,我地区按照省、市的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具体可归纳为五点:即查、促、筹、审、包。查:即做好基线调查。促:即制度保障,督促落实。筹:即筹集医疗的运转基金。审:加强医疗费用审核稽核工作。包:加强医疗费包干制。
3取得的成效
3.1参保积极,运行机制平稳:①经过八年的历程探索出有效的筹资体制和办法,扩大了医疗制度的基层覆盖面,截止2008年6月底,参保人数为409496人,其中退休107313人,离休1401人,二等乙级伤残108人。平均每年增幅12.46%。②经办机构全面启动,展开医疗基金审核工作,对各级医院进行网络互联,随时掌握参保病人就诊、用药、监控基金的使用、结余等情况。
3.2医疗费负担减轻:我们对2007年温州市区医保住院病人医疗费用进行了分析,参保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自己负担比例大幅度降低,医保使病人真正享受到参保带来的益处。
3.3强化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率:至2008年6月底,市区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总支出131775万元。平均每年增幅35.48%。为保证基金运作安全,①各部门不定期对医疗基金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年终对该项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②对医疗基金建立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切实堵绝了基金的抽逃、挪用和挤占。每日核定支出金额,按出具的报表,直接拨付定点医疗机构,真正做到了“筹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③严格审核参保人员的病历、用药范围、费用清单及病人真实身份等,严防医保基金的冒领虚报,有效防止资金的低效使用。
4存在问题及建议
4.1结算方法单一:目前我市除精神病按病种付费外,其余医保结算都是按项目付费,过度医疗现象普遍存在。下阶段,我们应做好医疗费用分析工作,研究探索新的结算方式,适时推进按病种付费、定额包干、总量控制等结算方式,以优化医疗费用结算。
4.2拟设置专职稽核科,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监督管理:稽核管理人员是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安全网的“守护神”,要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的稽核管理队伍。可实现医疗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数据库的网络对接,直接在网上办理审核手续,简化中间环节,防止违规操作。
4.3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网络建设: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人员是我们医保管理工作的“候补队员”。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力量可以弥补医保管理机构的稽核管理力量的不足,可以在医保经办机构、医院、医务人员、参保人员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是医疗服务管理的延伸和补充。
5发展趋势
5.1医疗基金管理需要广泛参与:目前医疗制度是政府主导型,政府不仅管规划、管融资,还直接管操作、同时监督。这在试点的初期可能难以避免,但是,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就重视参保人员民主参与的问题,不注意将参保人员参与决策和监督作为试点的重要方向,那么,新型医疗制度即使设计管理得再好也难持续。
5.2医疗保障问题需要照顾到流动人口: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壮劳力流动在我市打工。流动人口正处在一个医疗保险的真空地带——由于没有正式户口,他们没资格参加城市医疗保险,而改革医疗制度会要求他们返回原住地看病,或者如果他们在务工城市看病,他们只能享受医疗较低的费用报销比例。若想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确保医疗能够跟随参保户迁移而流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助产专业;助产教育;助产士
【中图分类号】R7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126-03
【Abstract】To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circumstances of midwifery specialty and midwifer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We think we should do something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just like standardizing the certification, clearing the duty, making ‘midwife first’, constructing specialty system, improving educational level, building professional confeder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midwifery specialty, midwifery education, midwife
国际理念强调助产士是孕妇孕期的主要照顾者,助产士要给产妇提供连续性照顾的专业医疗服务。现实尴尬却是我国助产服务仍以产科医生为主导,助产学仍从属于护理专业,既非独立学科,也无专业体系,与国际水平相去甚远,这一领域的专业化进程亟待加强。
一、助产的发展
近代公共卫生专家毕汝刚曾指出:“国家之强盛,基于民族之健康;民族之健康,则又基于妇婴卫生”。杨崇瑞博士是近现代的杰出女性,是留美医学界的精英,同时她也是近代中国妇婴卫生实况的目击者和见证者[1]。1929年1月,杨崇瑞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示范性助产学校──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学校附设一所产院,并亲任校长。该校是我国助产教育最早最高的学府。1930年杨崇瑞拟订《助产士管理法》设讲习所培训旧式接生员,呼吁新旧助产士一律需登记注册。1947年时,我国公、私立助产学校共计86所,学生约1712人,全国持助产士证者计5268人[2]。
郭红花[3]等分析1949-2008年中国助产政策的演变过程,显示建国后助产政策演变过程分三个阶段:(1)1949-1957:独立的助产政策;(2)1958-1977:停滞的助产政策;(3)1978-2008:分化的助产政策。分析认为,中国没有独立的助产专业管理体制,助产政策制定尚落后于发达国家。
二、助产士
1919年创立的国际助产士联盟(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Midwives,ICM),是一个由75个国家88个助产士协会组成的组织。它在1992年宣布建立“国际助产士日”(5月5日)。国际助产士联盟中规定助产士(midwife or nurse-midwife)的定义为:“在以‘妇女为中心’服务中与妇女结成伙伴并对其负责,提供孕期、产期、产后期护理、支持和建议,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的人”。
建国后我国采用苏联教育模式,国家取消了建国前的助产高等教育,只保留了中专助产教育。因此人们逐渐认为中专毕业的助产士是次于产科医生的二等职业[4],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助产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助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的特殊局面增加了助产士不稳定工作的因素,我国助产专业教育开始面临“瓶颈”。助产士在执业注册和职称晋升方面完全与护士相一致,助产专业的毕业生即能够从事助产工作又能从事普通护士工作,这对助产士流失提供了很大的空间[5]。助产士流失在岗助产士疲惫作战,人心不稳定,成了新一轮人员流失的诱发因素,而造成恶性循环。
三、助产职责
国际助产士联盟中规定助产护理包括:预防性评估,促进正常分娩,监测母婴并发症,医疗支持和开展急救的评估等;健康咨询、教育也是重要工作,包括对妇女、家庭、社区的产前产后教育及心理支持,生育卫生教育等。
Hog berg[6]认为,瑞典助产士在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助产士的角色职能主要体现在保障生殖健康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两大方面。瑞典助产服务理念崇尚自然分娩,认为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助产士是低危孕产妇的专业护理者,为怀孕妇女提供整个孕期的产检服务、分娩准备教育、新父母角色适应教育、母乳喂养宣教以及产后随访、照护等措施[7]。生产人性化过程强调助产士要给产妇提供连续性照顾的专业医疗服务。
四、助产模式
Midwife这个词在古英语中的意思是“与妇女在一起的人”,这个人一般是女性,它暗示着助产士所起的作用是支持性的,而不是干预性的。
目前,随着《中国执业医师资格法》的公布,我国各项医疗措施规定都朝向以“医生为主”的产科服务政策,助产士在医院必需在医师指导下才能担任接生工作,助产教育面临瓶颈,加上保健制度的实施,更多的产妇涌向医院所生产,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共收集了9个亚洲国家的数据,对超过10万名产妇进行了调查分析,中国的剖宫产率超过46%,明显高于美国家卫生研究院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理想剖腹产率15%以下的标准。
助产服务在荷兰属于基层卫生系统,产科服务模式提倡“以助产士为主导”的社区和住院分娩,医生和护士只在出现分娩异常时提供帮助和支持。2002年荷兰的社区家庭分娩率达34%,婴儿死亡率为5‰,,剖宫产率在12% -13%[8]。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服务模式强调减少对正常孕产妇的不必要的医疗干预,这样能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五、助产体系
1881年,英国政府组织成立了助产士训练班(1947年改为皇家助产学院)。1902年,英国通过英格兰助产师法,并且成立中央助产委员会(CMB),以协助专业助产师培育、执业及考试。1949年实施全民健康保险,英国的非高危险群孕产妇皆由国家认可助产师(SCM)负责[9],欧洲如荷兰、瑞士、瑞典也是。英国助产师接生率约75%,其职责包括产前检查、在医院或家中自然生产方式的接生及产后的照护。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妇幼保健体系,但助产士须经过注册护士考试才能准入,注册和职称晋升也完全与护士相一致,助产士队伍缺乏自身的专业体系,对整个助产队伍的梯队建设及专业特色建设都形成了一定的障碍[10]。
六、助产教育
在许多国家助产士教育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门教育,助产士具有大学乃至更高的专业教育背景,发达的国家都实行助产士独立注册制度。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助产士则十分紧缺,助产士专门教育仅附属于护理专业的一般教育,医学院校很少有独立的助产士专业设置,在医院很多助产士是从护士中改行的。
在欧洲如芬兰,助产士大多具有大学或硕士学历并有了专门的资格认证,一般助产士本科教育是在护理普通学科制3年半之上再加1年完成。1996年芬兰即有85%的分娩为助产士接生,婴儿死亡率约5‰[11]。
我国解放后助产专业教育一直是单一的中专层次教育,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了大专层次的高等助产专业教育, 唐玲[12]曾报道:2005年国内开设大专助产专业的仅有天津高等医专等4-5所高校,全国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目前,国内尚无助产专业的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学点,现在仅有福建省的莆田学院及江苏省的徐州医学院两所高校开办独立的助产本科教育[13]。
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招生计划网络查询资料统计,2008年全国已共有73所院校招生大专层次的助产专业学生,各院校平均招生约50人。目前,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各省市本专业人才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规模总体上尚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七、助产前景
世界妇女发展基金与国际助产士联盟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全球范围内需要新增70万名助产士,才能满足需要. 我国助产士严重短缺,人力资源匮乏。中国首届“国际助产士日”庆祝活动,于2009年5月5日在深圳举行。今年世界助产联盟提出的主题是:“世界需要助产士,现时比以往更甚”。
WHO于2005年启动并于2009年推出了《专业护士及助产士起点教育全球标准》,以指导193个成员国按照统一标准有计划地规范专业护士及助产士起点教育。已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护士越能够更好得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安全及促进护理质量提高[14]。程瑞峰等[15]指出:我国的中专助产专业教育层次必须“高移”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
2006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护理学院合作开发了国内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助产学中外合作项目,标志着中国高等助产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新西兰助产学的发展具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发注册护士资格证的国家,怀卡托理工学院则是新西兰开展助产学教育规模最大的学院。该学院是全世界第一所授予助产士学科博士学位的学校。
曾连续三次代表我国出席国际助产士联盟大会的王立新主任在论坛上大声疾呼,由于专业体系缺失,中国助产学难以建立独立的学术团体和学会,这也成为我国加入国际助产士联盟的现实阻碍。在此次论坛上,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140多位妇产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护理院校教师还在“关于成立中华助产协会的倡议书”上集体签名,呼吁我国成立助产协会,早日融入国际助产士的大家庭。“有了学会,助产士才有自己的家”。
参考文献
1. 杨红星,王华玲.留美医学生杨崇瑞与中国妇婴卫生事业的近代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2):9-13.
2. 张敏,陈建明.助产专业实习内容的思考与改革建议.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论文会议论文汇编[C],2006.
3. 郭洪花,付伟.1949-2008年中国助产政策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09,4:298-302.
4. Cheung NF,Mander R,Cheng LN.The ‘doula midwives’in Shanghai [J].Evidence based midwifery,2005,3:75.
5. 韩清波,叶青,古海燕.综合性医院助产士生存质量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0):123-125.
6. Hog berg U.The decline in maternal mortality in Sweden:the role of community midwifery[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4,94(8):1312.
7. 顾春怡.瑞典助产专业的现况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79-380.
8. Cullough CM.International caesarean rates and how Australia compares[J]. CAN-did review issue,2007,2: 2-3.
9. 王斌全,赵晓云.助产士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8,12(22):3383.
10. 简雅娟,赵平,甘西西. 助产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 832-834.
11. 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9.
12. 唐 玲.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护理学.2005,(10):62-64.
13. 杨峥,刁桂杰,唐亚琴,盘小娟.高职助产人才培养的改革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62-3164.
14. WHO.World Health Statistics,2007.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