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甘蔗种植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甘蔗种植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甘蔗种植技术

第1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甘蔗;种植机;关键技术

前言

现如今对于甘蔗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生产食糖和生物乙醇,用它作为重要原料,所以,甘蔗的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蔗糖生产中,种植是整个甘蔗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所以可以说种植作业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了甘蔗的产量,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甘蔗种植机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使得甘蔗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1 不同种类的甘蔗种植机的技术现状

在我国对于甘蔗种植技术并没有重大的举措,但是像澳大利亚、巴西和古巴等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种植,所以现如今我们所用的种植机都是从外国引用的,现在所用的种植机主要包括整秆式、实时切种式和预切种式三种型式,我们只能针对这三种型式的种植机进行分析其技术水平。

1.1 整秆式甘蔗种植机的技术

整秆式种植机主要的功能是能够完成开沟、整秆蔗种喂入、铺放、覆土和镇压等多种工序的作业。这种种植机的主要技术水平是将整秆的蔗种装在种植机后部的种箱内,在种箱的前面会有一个大的喂入辊筒,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甘蔗进行梳理、输送,在进入落种仓后就会掉落,然后会被铺放在沟内。该机型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并且种植作业过程中的开沟、蔗种喂入与铺放、覆土和镇压等工序都可以自动完成,整个过程中都不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操作。

1.2 实时切种式甘蔗种植机的技术

实时切种式甘蔗种植机的主要配置是开沟器、种箱、切种器和覆土装置,在各别的种植机上还配有施肥器、淋水装置和铺膜器等先进的技术。种箱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盛放整秆的蔗种的,而切种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将蔗种切断成一定长度的蔗段。目前,对于这种种植机的蔗种喂入切种器的工作都还是采用人工喂入的方式,才能保证这种联合种植机可以顺利的完成开沟、施肥、切种、淋水、覆土和铺膜等多道工序,不过由于工序的复杂多样,所以说这种种植机需要较多的人工来喂入甘蔗,对于播种的质量和均匀程度都取决于喂入人工的作业质量。喂入工作看似简单,但是要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喂入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作业程度紧张,如果喂入动作中稍有中断,就会出现漏播的现象。对于该型种植机,主要的缺点是种箱比较小,作业时不能及时补充蔗种,作业比较麻烦,总体效率较低。

1.3 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的技术

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又被称为蔗段种植机,这种种植机的操作过程是将预先切好的蔗段装在种箱内,然后通过蔗段喂入机构和排种机构,将蔗段平铺放在开好的沟内。切段式甘蔗收割机收获时可以获得蔗段,或者通过人工的方式得到,预先切成蔗段便可。当通过人工预先切种时,这就为有病虫害的蔗种争取了大量的时间。蔗段播种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浸泡消毒。因为该型种植机种箱大,并且效率高,所以要做足准备。这种机器的技术在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得到广泛的使用。

1.4 机械开沟人工摆种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开沟机完成开沟作业后,再进行人工蔗种摆放作业。将人工摆放蔗种和种植机相比,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人工摆放的蔗种均匀,并且容易精确控制播种量,但是用时很长,人工摆种主要分为摆放整秆蔗种和摆放蔗段两种方式。人工摆放蔗段时,需要的人工比较多,劳动强度大,应用起来很麻烦,但是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国家,像我国目前主要采取这种方式,所以说使得我国的整体种植技术还比较落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我国引进的甘蔗种植机技术

2.1 早期研制的主要机型

虽然我国的总体技术没有多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研制甘蔗种植机的时间还算长,早在从上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着手研制甘蔗种植机,但是所研制机型都是实时切种式。当时的种植机主要由开行、传动、送砍种、喷药、消毒、施肥、复土、种箱及悬挂机架等机构组成。这些机能够一次完成六项作业:开沟、送砍种、喷药消毒、摆种、施肥、复土。但是由于这些机型都是采用实时切种的方式,所以导致收割机上盛放整秆甘蔗的种箱容量很小,这样对于作业就加大了工作量,因为要经常停下来装蔗种,所以整体的作业效率很低。

2.2 近期的种植机技术

虽然近几年进行了改进,但是整体上我国研制与在用的机型仍是实时切种式。这种机型的关键技术问题仍然存在着。这种种植作业中的播种量和播种均匀性主要依赖于喂入工人的操作,但是人工的操作容易导致漏播,播种不均匀的现象,现在用的甘蔗种植机的切种机构和施肥机构都是采用液压马达进行驱动的,马达转速不能随着拖拉机行走速度变化而进行自动的调节。所以说在同样喂入的速度下,播种量以及株距会随着拖拉机作业行走速度变化而产生变化。还会出现行距不均匀的情况,因为在种植机上并没有辅助驾驶员控制行距的相应措施,所以说对于行距的均匀性主要依靠的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来保证的。这样,对于新手和没有足够技术和责任心差的机手来说播出的行距不均匀的现象就会存在。我们现在缺乏甘蔗种植机的专业性人才,应该进行大量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3 关键技术解决的方案

对出现的技术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对于出现的喂入人工多、容易漏播和播种不均匀等问题的方案,主要可以采用消化吸收的方式,这一点的具体做法是要求我们研制出适合我国种植农艺要求的预切种式种植机,适应我国的地理位置,天气气候等多种原因,然后采用机械机构实现蔗种自动排序喂入。虽然说这种实时切种式种植机整秆蔗种的自动排序喂入技术还没有相应的出现,没有再任何市面上看到,没有相关的报道,但是,只要结合我国的种植农艺要求,就可以进行自行研制。对于行距不均的问题,这种情况就可以通过在种植机两侧装配可折叠收起的划行器来解决。当然随着GPS的问世,我们也可以通过GPS 辅助导航系统帮助驾驶员控制行距,提醒驾驶员的具体操作,避免失误率,但是应用当今的先进技术的相应研发和使用成本比较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相应论述,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出我国目前的种植机还不是很成熟,在很多地方都相应的完善,种植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所以说整个甘蔗产业在种植方面的机械还不是很发达,这就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种植业得到提高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得我国蔗糖产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第2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体重指数;谷丙转氨酶;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b)-0067-03

Explor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y subjects′ body mass index and liver enzyme and fatty liver

LIU Xue-wei1 LI Xiao-e2 LI Yu-ting2

1.Intensive Care Unit,Wei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Weishan 277600,China;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Wei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Weishan 277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subjects′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liver enzymes and fatty liver. Methods 107 healthy subjects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Their height,weight and liver function were measured and liver ultrasound was conducted.The healthy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based on BMI and the liver enzyme and fatty liver of each group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ison of liver enzyme indicators of the three groups showed that only the ALT and GGT of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subject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ALT and GGT of the normal group.The rest indicators were not abnormal.The thre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in the fatty liver situation. Conclusion ALT and GGT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subjects increas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rest indicators are not abnormal.For obesity induced fatty liver,the changes of ALT and GGT are the earliest and most sensitive.As the body mass index increases,the prevalence rate of fatty liver rises and the severity degree of fatty liver rises.

[Key words] Body mass index;Alanine aminotransferase;Fatty liver

脂肪性肝病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而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甚至比酒精更为密切。我国肥胖问题日趋严峻[1],据估算2008年全球>15岁人群中超重及肥胖人数达14.6亿[2]。肥胖可促进高脂血症和脂肪[(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肝的发生[3]。本研究根据不同体重指数对健康查体者进行分组,对每组健康查体者的肝酶及脂肪肝进行分析与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5月的107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43例,平均年龄(47.83±8.35)岁。排除标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有烟酒嗜好者;明确心血管疾病者;肿瘤病史者;甲状腺疾病及垂体、肾上腺疾病者;已接受过调脂治疗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的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明确的慢性肝肾疾病者;年龄<30岁或者>60岁者。

1.2 人体测量

门诊体重秤量身高、体重。测量时脱鞋、帽,限穿单衣、单裤。

1.3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入选者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各指标。

1.4 肝脏彩超

同一医师进行测量及评判。脂肪肝病变情况根据B超影像学检查分为4级。0级(正常):正常肝脏大小,回声正常,血管走行正常,无后场回声衰减;1级(轻度脂肪肝):肝脏大小正常,回声光点略增强,血管走行正常,无后场回声衰减;2级(中度脂肪肝):肝脏略增大或饱满,回声增强、密集,肝内血管走行变细,后场回声衰减不明显;3级(重度脂肪肝):肝脏明显增大,回声增强,光点密集呈云雾状,血管明显变细或显示不清,后场回声衰减,肝后缘线显示不清。

1.5 肥胖标准分类

按体重指数划分,根据2002年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分为3组[4]。肥胖:BMI≥28 kg/m2;超重:24 kg/m2≤BMI<28 kg/m2;正常范围:18.5 kg/m2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脂肪肝情况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等级资料的多样本比较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情况及肝酶的比较

按BMI分组,超重者和肥胖者的ALT、GGT与正常组比较均升高(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各组一般情况及肝酶的比较(x±s)

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超重组比较,#P<0.05

2.2 各组脂肪肝情况的比较

3组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脂肪肝患病率越来越高,脂肪肝程度越来越严重(表2)。

表2 各组脂肪肝情况的比较[n(%)]

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超重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者和肥胖者的ALT、GGT与正常组比较均升高,其余指标比较无异常,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脂肪肝患病率越来越高,脂肪肝程度越来越严重。肥胖对肝酶早期影响主要是ALT及GGT升高。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各地报道差异很大,为14.7%~40.9%[5-6],可能与调查对象的职业、年龄、性别以及地区不同有关。秦胜花等[7]的研究提示,脂肪肝检出率随体重指数增加显著上升。目前认为,肥胖的主要危害在于内脏脂肪的堆积。肥胖可引起胰 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的共同病理基础[8]。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主要与脂肪细胞来源的炎性因子和炎症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关[9]。相关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干预了脂质代谢,特别是三酰甘油的形成过程,胰岛素抵抗可减少肝糖原的产生,促进脂肪形成,而高胰岛素血症可增加肝脏合成游离脂肪酸,减少载脂蛋白的合成,导致三酰甘油在[(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肝脏蓄积。迄今为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了解甚少,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个理论是“二次打击”假设,第一次“打击”为脂肪,尤其是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在肝脏沉积,即肝脂肪变性,在此基础上引起慢性氧化应激,即为第二次“打击”,而后者增加了肝脏细胞对凋亡和坏死的易感性,进一步促进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胰岛素抵抗贯穿于“二次打击”的始终。胰岛素抵抗与高血脂及脂肪肝的形成可能互为因果,可能为脂肪肝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是否可以治疗脂肪肝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有约340万名成年人死于肥胖导致的慢性疾病。遏制肥胖及由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等在我国的流行,已成为当前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Day K,Alfonzo M,Chen YF,et al.Overweight,obesity,and inactivity and urban design in rapidly growing Chinese cities[J].Health Place,2013,21C:29-38.

[2] Finucane MM,Stevens GA,Cowan MJ,et al.National,regional,and global trends in body-mass index sinc[(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e 1980:systematic analysis of health examination surveys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with 960 country-years and 9-1 million participants[J].Lancet,2011,377(9765):557-567.

[3] Park JS,Seo JH,Youn HS.Gut Microbiota and clinical disease:obesity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Pediatr Gastroenterol Hepatol Nutr,2013,16(1):22-27.

[4] 中国肥胖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 23(1):5-10.

[5] 阎志,杨诒均.不同职业人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5(22):349-350.

第3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肝癌;低剂量;腹部扫描

肝癌是临床中常见肝脏恶性肿瘤,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之分。原发性肝肿瘤起源于肝脏间叶组织或上皮,起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被称作原发性肝癌,是危害极大的高发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间叶组织的肿瘤被称作肉瘤,临床上较少见。继发性(转移性)肝癌指起源于多个器官的肿瘤侵至肝脏,一般以乳腺、肺、子宫、卵巢、结直肠、胰腺、胆道、胃等恶性肿瘤转移多见。肝癌早期并无明显特征,中晚期则症状明显,以消瘦、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多等见,部分患者出现腹泻、黄疸、低热、上消化道出血[1]。临床上常用肝癌血清标志物检测(如血液酶学、血清加蛋白及其他肿瘤标志物),影像学上多采用CT、MRI、超声等检查方法。以了解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应用在肝癌患腹部扫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为目的,展开研究并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选取来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肝癌患者共60例,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8~74)岁,平均(66.5±3.1)岁;病程(2~14)个月,平均(4.1±1.2)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1~84)岁,平均(67.1±3.6)岁;病程(3~10)个月,平均(4.4±1.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分组研究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肝癌诊断标准,均知情并签定同意书。

1.2方法

1.2.1扫描方法

对照组行多层螺旋CT扫描,自动毫安,120kv,噪声指数为9,螺距为0.984:1,机架转速为0.6s/圈,层厚为5.0mm,层间距取5.0mm,使用常规剂量。观察组行轴位多层螺旋CT扫描,自动毫安,120kv,噪声指数为9,机架转速为0.6s/圈,层厚为5.0mm,以40mm作为准直器宽度。所有患者均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以肝上缘到第4腰椎下缘为扫描范围。平扫在注射对比剂前进行,使用对比剂追踪软件行动脉期扫描,以腹部主动脉上缘为兴趣区,180HU为自动触阀域值,在扫描前延迟5s,动脉期扫描完成后,待30s行静脉期扫描。

1.2.2设备及药品

使用飞利浦公司提供的型号为Brilliance的64排螺旋CT。对比剂为碘佛醇(国药准字H20113430;生产单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0ml:67.8g),注射速度:3mL/s;注射总量:94mL~98mL。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图像质量(图像质量很好,无伪影,噪声控制好为5分;图像质量好,伪影、噪声少为4分;图像质量一般,伪影、噪声不影响诊断为3分;图像质量较差,伪影、噪声影响诊断为2分;伪影、噪声使诊断无法进行为1分)。观察两组有效计量及各扫描噪声值。

1.4统计学分析

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7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得出的清洁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有效剂量及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指数均为9时,两组图像质量均超过4分。两组图像质量分值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有效剂量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有效剂量、图像质量评分对比(n;分;mSv)

2.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静脉期噪声、动脉期噪声、平扫期噪声上比较,均为P>0.05,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各噪声值对比(n)

3讨论

多层螺旋CT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有容积图像技术和后处理重建技术,成为重要的医学的影像检查手段。经腹部CT扫描,涉及脏器多、解剖关系相当复杂,扫描范围较广,腹部多行增强扫描,故使用的射线剂量较其他部位更多。多数肝癌患者需要接受多次CT复查,X射线电离辐射能诱发随机性效应,故低剂量扫描有重要意义[2]。

降低管电压联合对比剂或降低管电压均可降低射线辐射量,且并不会对图像质量造成明显影响,但经降低管电压达到降低剂量目的,具有局限性,因可选管电压范围十分有限(100kv~140kv),且降低管电压后会产生更多噪声[3]。当管电压由120kv降到80kv时,要维持相同的噪音值必须将管电流提高4倍[4]。由此可见,过度降管电压会增加噪声,影响诊断,过高电流又加速球管的损耗,故本次扫描均将管电压调至120kv。本次使用自动毫安技术进行电流控制,设定固定噪声指数。该方法下,只要噪声指数值与管电压相同就可获取相同质量的图像。有研究表示[5]:与固定毫安技术比较,自动毫安技术下,辐射剂量可降低(10~50)%。噪音值的设定应控制在10以内,否则会影响横断面图像质量[6]。本次采用自动毫安技术(管电压为120kv),以400mA为管电流量,实际中扫描,管电流量远低于400mA,显著降低辐射计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有效剂量平均为(3.59±1.12)mSv,较对照低,P<0.05。观察组最低时达到1.92mSv,满足了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此外,观察组的图像质量、噪音值均未受影响,与对照组接近,P>0.05。观察组在降低辐射量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在肝癌患者中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腹部扫描,可有效降低辐射量,并保证良好的图像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平,周海,等.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4):39-40.

[2] 关凤蕊,夏洪波,张凤林等.5mAs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2):279-281.

[3] 殷艳霞.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26):60-61.

[4] 李晶,周珏榕,黄雨琴等.低剂量胸部CT扫描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159-161,57.

第4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湖南省邵阳市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原因及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 年1 月-2014 年7 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术后患者90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给予中医治疗干预,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并对研究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更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干预可提高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妇产科;腹胀;中医治疗;原因

妇产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常常受到肌肉牵拉,腹腔暴露,麻醉等原因致使在术后12h-24h 内患者肠蠕动消失,倘若>72h功能未恢复,易引起腹胀而影响术后恢复。

临床采取抗感染,补液,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难以收到满意效果[1]。本研究拟探讨中医治疗对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的治疗效果及妇产科患者腹胀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 年1 月-2014 年7 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术后患者90 例。患者年龄在20-43 岁之间, 中位年龄35 岁,所有患者有恶心、食欲不振、呕吐及腹胀等临床反应,均符合妇产科术后腹胀的诊断标准[2],其中异位妊娠术后11 例,子宫切除术后21 例,剖宫产术后58 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10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两组在年龄、手术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如抗感染,补液,胃肠减压等, 排气后即可正常进食,早期不开展床上锻炼,对于术后疼痛患者可肌注50mg 盐酸哌替啶;观察组则先对患者腹胀原因进行调查,再根据腹胀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2.1 腹胀原因分析

主要腹胀原因有:

(1)妇产科患者术后禁食及禁饮时间相对较短,胃肠蠕动未恢复前进食,食物腐败产生的气体易在胃肠道中积累,引起腹胀。

(2)大量抗生素的引用致使肠道菌群失调,易使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胀;患者对疼痛耐受力低,频繁使用止痛药,易引起腹胀。

(3)患者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也易引起腹胀。

(4)麻醉及手术创伤的刺激,使胃肠道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胃肠功能障碍。

1.2.2 治疗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措施:

(1)进食肠激丸,2 丸/ 次,2 次/ 天,疗程30 天。肠激丸:白术、大黄、茯苓、黄连、防风、怀山药、肉豆蔻、陈皮等研磨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g。

(2)取500ml 热水(50~60℃)注入热水袋,用毛巾包裹热水袋后覆盖于患者腹部,每天一次。

(3)患者仰卧,于手三里、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待患者出现酸胀感后15min 拔针。

(4)对患者饮食进行控制,嘱患者饮食要有规律,术后6-8h 内,多进食易消化食物,如萝卜汤,可4h 饮用一次,避免进食奶制品等高蛋白食物,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可采用静脉输入葡萄糖、脂肪乳等营养剂。

(5)对患者足部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足部胃肠反射区,促进排气,热敷温度45 度为宜。

(6)术后麻醉效果消失,患者会因伤口疼痛,留置导管不适等原因,产生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沟通交流,鼓励及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术后恢复质量。此外还需鼓励患者多运动,指导患者进行伸腿屈膝等运动,协助翻身,运动的同时注意保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统一以均数± 标准差( )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X2 检验,当P 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更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妇产科患者术后多由于手术创伤,导致气血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加之术后运动减少,致使脏腑功能紊乱,引起腹胀[3]。肠激丸中的大黄、陈皮等均有助于排气,而热敷有利于改善胃肠蠕动,可有效缓解术后腹胀现象,同时应嘱患者每天用热水泡脚,10min/ 次,2~3 次/d,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加速胃肠蠕动,缩短排气时间,以缓解术后腹胀情况。此外以轻柔手法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有利于抑制交感神经,从而改善肠蠕动情况,使括约肌松弛,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排气,其腹胀症状自然得到有效缓解;而对手三里、足三里以及内关等穴位实施针灸,可调节胃气,温通阴气、运化积滞,进而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对于妇产科术后腹胀者来说,饮食干预也是干预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术后6~8h 患者麻醉效应逐渐消失,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适量进食,以有效刺激胃肠蠕动。饮用萝卜汤有利于消食通气、缓解腹胀,因此可在术后6h 时指导患者饮用萝卜汤,100~150ml/ 次。值得注意的是,术后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心理压力以及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积极访视患者,与之沟通交流,指导患者掌握疼痛护理技巧和基础知识,并通过转移注意力、自我暗示法、音乐疗法以及刺激健侧皮肤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4]。此外还应在术后早期开展锻炼活动,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但应遵循适度以及循序渐进原则,每次活动时间以20~30min 为宜,注意做好切口保护,以免伤口受外力撕扯而裂开。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干预方案用于改善妇产科术后腹胀情况效果显著,本次实验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肠鸣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更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常规护理方案相比,中医干预治疗对缓解腹胀更加有效,能缩短肠鸣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久芳. 卡孕栓治疗产后术后尿潴留和腹胀72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95-496.

[2] 朱惜春. 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6 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

第5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 血小板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 肝硬化

Study on Detection Significance of GH-IGF Axis,Platelet and Reticulocyte Parameter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HUANG Han-wen,ZHAO Ting-ting,LIN Yun-hu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0):043-046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detection significance of 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GH-IGF)axis,platelet and reticulocyte parameter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Method:From February 2015 to June 2016,49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49 healthy people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n the serum GH-IGF axis indexes,platelet and reticulocyte paramete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and the serum GH-IGF axis indexes,platelet and reticulocyte parameter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ith different etiology and clinical stages were compared.Result:Serum IGF-1,IGFBP-3,PLT and P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GH-IGF axis; Platelet parameters; Reticulocyte parameters; Cirrh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Shenzhen 51811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0.012

肝硬化是R床高发病,关于肝硬化的各类研究十分多见,其中关于肝脏功能包括代谢方面的研究尤其多,而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作为肝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对其研究虽可见,但结果差异较大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对其研究仍十分必要[1-2]。而血小板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作为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研究并不少见的指标,对其在肝硬化中的研究也十分必要。本文就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意义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就诊的49例肝硬化患者选为观察组,并以同时间段内49例体检示健康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32~70岁,平均(50.46±5.5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1~70岁,平均(50.51±5.47)岁;病因分类: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2例,其他肝硬化患者11例;临床分期:代偿期28例,失代偿期21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和男女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检测方面包括三大类,即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指标、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其中部分血标本进行离心,取血清部分进行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指标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上述检测项目包括生长激素(GH)、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进行检测,另将静脉血标本以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及强光散射网织红细胞(HLR)]的检测。然后统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指标、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并比较不同病因和临床分期肝硬化患者的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病因和临床分期的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IGF-1及IGFBP-3均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不同病因和临床分期的血小板参数比较 观察组的PLT及PCT均低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不同病因和临床分期的网织红细胞参数比较 观察组的IRF、RET、RPI及HLR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肝硬化在临床十分常见,在我国肝硬化主要为病毒性肝炎导致,与本类患者相关的研究也极为多见,且研究不仅仅涉及到患者的治疗及其相关方面,对于肝硬化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较多相关指标的研究也十分多见[3-4]。有研究认为,肝硬化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长激素抵抗情况,同时也有研究认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是与肝代谢及肝细胞增生等有密切关系的指标[5-6]。而生长激素(GH)、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作为其中的代表性指标,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研究尤为必要,其中的IGFBP-1及IGFBP-3是肝脏内合成的重要指标,其表达水平的波动可有效反应肝细胞功能的变化,故进一步提示我们对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必要性[7-8]。另外,血小板相关指标是在肝硬化患者中研究较多的一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参数中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作为其中代表性的指标,其在肝硬化中的细致研究仍十分缺乏,因此对其细致变化的探究价值仍较高,而有研究认为主要与肝硬化患者的肝脾功能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异常等情况有关[9-13]。再者,网织红细胞参数是有效反应机体造血功能状态的指标,而当肝脏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时,其造血因子受到影响,因此造血状态即处于异常的状态,但是对其在肝硬化患者的细致监测意义研究十分不足,因此此方面的研究也十分必要[14-15]。

本文中笔者就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意义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为将肝硬化患者与体检示健康的人员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IGF-1、IGFBP-3、PLT及PCT均低于健康人员,其他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指标、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均高于健康人员,不同病因和临床分期肝硬化患者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表达水平相对更差,与此类患者肝炎期肝脏状态即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有关,同时,失代偿期的异常程度明显大于代偿期,说明上述指标的检测不仅仅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对于肝硬化的病因分类和临床分期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6-20]。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意义较高,上述指标对于肝硬化的病因和临床分期均有积极的临床检测价值。

参考文献

[1]谭坤,周晔,阳晴.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IGF-1、BGP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5,35(10):54-56.

[2]邱冰峰,徐骐,徐汤舟,等.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状态与血小板参数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8):1700-1702.

[3]吴红丽,孙岳枫.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7):907-909.

[4]黄思思,谢远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的参数变化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4):555-556.

[5]陈春,杨智娟,江敏毓,等.肝弹性成像联合透明质酸及血小板判断早期肝硬化与肝穿病理对照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10):1653-1656.

[6] Lupoli R,Minno A D,Spadarella G,et al.The risk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a meta-analysis of literature studies[J].Clin Endocrinol(Oxf),2016,84(1):30-38.

[7]张兰宁.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测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9):4435-4436.

[8]张雁,王志群.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7):2564-2565.

[9] Huang C F,Chuang W L,Yu M L.Interference of diabetes on the association of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to platelet ratio with 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J].Kaohsiung J Med Sci,2016,32(6):334-335.

[10]施伦波.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相关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941-943.

[11]肖剑,李建明,牛莉莉.血小板参数联合凝血检测在肝硬化患者诊疗及预后判断的研究[J].新疆医学,2015,45(5):602-603.

[12] Toson e A,Shiha G E,Elmezayen H A,et al.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in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 stages in hepatitis C virus patients:simple noninvasive score[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28(8):931-939.

[13]甄真,w三江,周俊英,等.慢性乙肝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1):17-20.

[14]徐叶进,陈凌,郭玉香,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TGF-β1疫苗干预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2):158-161.

[15]徐建春.肝硬化患者血清IGF-1和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3):232-233.

[16]郭艳.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47.

[17]朱志辉.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51-52.

[18]徐晓明.血小板参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3):33-35.

第6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东莞 523059

[摘要]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98例行择期肝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LCVP组(n=49)。对照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CVP在6~12 cmH2O;LCVP组患者在肝实质离断过程中,运用控制输液等方法维持CVP在0~5 cmH2O。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开始肝切时(T1)、肝切完成时(T2)、术毕(T3),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右心房压(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CWP)、心输出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MAP、MPAP、PCWP、PCWP值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后于T3时出现反射性的升高;HR、RAP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而后于T3时出现反射性的降低。组间比较,T1 ~T3时,对照组HR、RAP显著高于LCVP组(P<0.05),MAP、MPAP、PCWP、PCWP显著低于LCVP组(P<0.05)。LCVP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组内比较,两组患者PT 、FIB、CR、PF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后于T3时出现反射性的升高。组间比较,T1、T2时,LCVP组PT 、CR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时LCVP组P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于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CLCVP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凝血功能有正向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叶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b)-0086-03

[基金项目]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广东省东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编号(2010105150025)。

[作者简介] 刘衬云 (1979.11-),女,广东东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胸科麻醉为主,各科麻醉同时开展。

肝叶切除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是其术中创伤大,并且由于肝脏的血管分布复杂,导致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容易受到损伤出血,而肝脏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导致患者预后极差。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 通过应用、药物、限制输液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和降低输血次数,避免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被广泛应用于肝叶切除术[1-3]。但是临床上对于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该研究选取该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98例行择期肝叶切除术患者,对此进行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肝胆外科接收的98例行择期肝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LCVP组(n=49)。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排除术前服用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药物和使用血液制品的患者,合并有贫血、糖尿病、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心肺功能异常患者。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8例;肝脏恶性肿瘤25例,肝血管瘤24例;平均年龄(46.7±15.2)岁;平均手术时间(198.6±56.1)min。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肝脏恶性肿瘤27例,肝血管瘤22例;平均年龄(47.4±14.8)岁;平均手术时间(203.9±52.7)min。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室后,均选择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次静推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1 mg/kg和爱可松0.5 mg/kg。麻醉诱导后行机械控制通气,并间断静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吸入异氟醚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术中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5~10 mL/kg,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CVP在6~12 cmH2O。LCVP组患者在肝实质离断过程中,运用、药物、限制输液等方法维持CVP在0~5 cmH2O;创面止血完成前将CVP升至>5 cmH2O;关腹前使CVP恢复到6~12 cmH2O[4-5]。

1.3观察指标检测方法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开始肝切时(T1)、肝切完成时(T2)、术毕(T3),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右心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RAP)、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wedge pressure,PCW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变化。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所有患者挠动脉血3~5 mL,肝素抗凝,4℃3000 r/min离心,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速率(Clot rate,CR)及血小板功能(platelet functions,PF)。

1.5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MAP、MPAP、PCWP、PCWP值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后于T3时出现反射性的升高。HR、RAP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而后于T3时出现反射性的降低。组间比较,T1~T3时,对照组HR、RAP显著高于LCVP组(P<0.05),MAP、MPAP、PCWP、PCWP显著低于LCVP组(P<0.05)。LCVP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见表1。

2.2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改变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PT 、FIB、CR、PF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后于T3时出现反射性的升高。组间比较,T1、T2时,LCVP组PT、CR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时LCVP组P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由于高龄、麻醉药物使用、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及低心排出量等因素,容易导致钙代谢、血管活性物质等的异常,进而诱发围手术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6],因此,围术期肾功能保护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CLCVP由于可以显著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常被用于辅助肝叶切除术,保护肾功能,但是有文献报道,其采用的限制液体输入、麻醉药物等措施会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7]。

在手术过程中,肝内血管尤其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均可能受到损伤而致出血,均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如MAP、MPAP等的降低,HR、RAP的升高,而手术完成时两组患者均适当补充了术前禁食所欠缺的生理需要量,进而出现血流动力学指标或者凝血指标的回升(或者回落),与文献报道相一致[8]。该研究结果显示,LCVP组HR、RAP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AP、MPAP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考虑是由于采用麻醉药物、小剂量的硝酸甘油,使得血管平滑肌松弛、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扩张,进一步证实了控制性降低中心静脉压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且低剂量硝酸甘油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并不会对小动脉、心率和动脉血压产生较大影响。此外,LCVP组PT、CR 在肝切完成之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PF在手术完成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改善肝叶切除手术中患者凝血功能有正向意义,考虑是由于CLCVP可以显著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避免了凝血因子的消耗及血小板功能的破坏。有文献报道[9-10],不同水平CLCVP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失血量的影响不同,其中3 cmH2O可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减少术中失血量,并且当局麻药用于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对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大,同时,有文献报道[11-12],CLCVP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肝肾功能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对CLCVP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对于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CLCVP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凝血功能有正向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琼芳,张翠梅,陈慕瑶,等.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应用于肝癌肝叶切除术围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33-35.

[2]余健,印红梅,张军,等.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患者失血和肝肾功能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8(4):334-337.

[3]吕文平,董家鸿,黄志强,等.肝切除手术相关因素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7):691-693.

[4]祁军安,江奎,朱海林,等.可控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22(4):298-302.

[5]焦丰,陈华敏,吴文鴶,等.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VCP)在肝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1):72-73

[6]陈小非,郭建荣.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的应用进展[A].杭州: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09.

[7]谢海辉,黄德辉,,等.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876-878.

[8]Feng ZY,Xu X,Zhu SM,et al.Effects of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during preanhepatic phase on blood loss and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J].World J Surg,2010,34(8):1864-1873.

[9]龙奕,王永胜,刘际童.不同水平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失血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5):516-518.

[10]Weil AB.Anesthesia for patients with renal/hepatic disease[J].Topics in Companion Animal Medicine,2010,25(2):87-91.

[11]何文政,林成新,蒋宗滨,等.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用于肝叶切除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6):392-394.

第7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1、甘蔗春播时间为新历1月底至3月中旬,农历用新历推算,南方早点,北方迟点。

2、甘蔗一般是在10月份左右成熟,一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都可以吃到。

3、其实甘蔗和很多甜味水果一样,春季播种,晚秋时候成熟收获,越靠近冬天成熟的甘蔗味道越甜,有“秋日甘蔗赛过参”的说法,最好吃的甘蔗是晚秋时节去甘蔗地亲自采摘的。但是,现在大棚种植技术非常发达,可以控制植物生长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甘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澳大利亚的食糖产量虽然曾在1997/98年度达到过创记录的近600万吨,但近些年来基本上保持年产500万吨水平,扣除国内消费120万吨,每年出口数量约380万吨。虽然受2009年初暴雨的影响导致部分作物受损,但整体降雨有利于作物生长,预计新的2009/10榨季产量与上榨季大致持平。

(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澳大利亚具有非常适宜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从昆士兰州(Queensland)北部的Mossman到南威尔士州(NewSouthWales)北部的Grafton长达2100公里、离海岸宽80公里的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在西澳大利亚州(West-ernAustralia)的Ord河流域也有少量蔗区。在昆士兰州,有51万公顷土地专门用于甘蔗种植,该州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4%。澳大利亚的原糖出口全部来自于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有6000多个甘蔗农场,农场规模30至250公顷不等,平均每个农场77公顷,正常年份每公顷可产甘蔗98.9吨,产糖13.75吨。蔗农的收入取决于交付的甘蔗重量和含糖率。全国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燃烧甘蔗收割法,但近年来环保的绿叶收割法已占主导地位约为65%,即收割时将甘蔗的绿叶落到地里变成有机肥料。自1979年以来,所有甘蔗收割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机械化,避免了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这是澳大利亚糖低成本优势的基础。其另一竞争优势是全国90%的甘蔗收割运输由连接田间至糖厂的窄轨铁路承担。澳大利亚糖厂经营着总长4190公里长的专用铁路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收割计划保证着收割后的甘蔗在最短的时间内运抵糖厂,维持甘蔗糖份和工厂24小时延续生产。目前,澳大利亚有生产原糖的工厂27个,其中昆士兰州23家,新威尔士州1家,新澳大利亚州1家。一般糖厂榨季期间日榨甘蔗10000吨,用工150名。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榨季从每年的6月到12月,但食糖出口全年均衡,这主要得益于其世界领先的散装原糖存储能力。澳大利亚自1964年起彻底放弃了袋装原糖、实现了散装运输。由于电子化信息的周密安排,相当多的糖厂甚至没有自己的甘蔗原料堆场和原糖存储库,其生产的原糖直接通过窄轨铁路运输到港口码头,在接收站检验入库储存,在需要时再次检验后经传送带装船出口。在昆士兰州,所有的糖厂毗邻七个海运港口,具有明显的运输成本优势。这七个原糖码头已组建成食糖终端运输有限公司(SugarTerminalsLimit-ed),具有年存储、吞吐250万吨原糖的能力,相当于其产量的一半。

历史上的澳大利亚曾是食糖进口国,直到1924年,由于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过剩的食糖开始向海外寻求市场,如今已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稳定的食糖供应国之一。所有澳大利亚糖的对外销售,无一例外地遵循直销进口国家原则,不允许中间商倒买倒卖,出口合同全部都是CIF或CFR目的地港口成交条款。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有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大多与这些国家的进口商签定有中长期贸易协议。澳大利亚糖由于质量优等、交货准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对远东食糖进口国更有运费上的优势。

(二)健全的管理体制

制糖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提供了一万个直接工作岗位和三万个间接工作岗位。高效率的制糖业建立在完备的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基础上。国家制定有专项法律《制糖工业法(SugarIndustryAct)》并多次修订,最新修改于2005年。该法律对糖业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能、权利和责任有明确规定。各糖业机构都有内部的规章制度,这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的及偶然性因素对糖业的干扰。

澳大利亚的主要糖业机构有:

1.甘蔗种植者协会(CANE-GROWERS)。

以维护广大蔗农的利益为宗旨,所有种植者都是协会会员。协会主要提供种植信息服数据来源:德国里奇公司(F.O.Licht)务,协调与糖厂的关系,并对政府糖业政策提供建议。

2.澳大利亚糖厂协会(Aus-tralianSugarMillingCouncil)。

代表糖厂的利益,主要向糖厂提供资讯、法律、税收、公关等服务,也是糖厂讨论糖业政策的论坛,并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沟通,促进制糖工业不断发展。

3.糖业试验站管理局(BSESLimited)。

通过分布在各个蔗区的分支机构,调研甘蔗种植的必要条件,预防病虫害,全程指导甘蔗育苗、生长、收割、运输和加工的各个环节,其主要经费来源于向种植者和糖厂征收的税费,另有部分政府拨款。

4.昆士兰糖业有限公司(QueenslandSugarLimited)。

负责昆士兰州的食糖营销,由于澳大利亚的原糖出口全部来自于昆士兰州,因此也是澳大利亚原糖的出口供应商。在2006年以前,该公司是澳大利亚原糖出口的唯一渠道(SingleDeskSelling),所有原糖统一由该公司对外销售,收入在扣除各项费用后按照大致种植者2/3、糖厂1/3的比例分配。

澳大利亚制糖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性很强,而出口目的地绝大多数为非最惠国,依照国际市场价格随行就市,这就使得制糖业的收益基本上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近年来国际糖价的低迷对澳大利亚的生产和出口形成重大打击。虽然食糖产量短期内受气候和病虫害影响,但振兴糖业的出路还得取决于其糖业政策的调整和落实。面对来自其他出口国的竞争压力和国内资金的短缺,澳大利亚的糖业选择了变革的道路,以求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蔗地有限的条件下,增加产量的潜力就在于提高单产,新的种植技术在不断探寻之中。制糖集团不断资产重组、整合,企业数量呈现减少、规模扩大之势。另外,自2006年1月1日起,法律不再赋予昆士兰糖业有限公司市场垄断地位(deregulation),改为由糖厂在自愿的基础上委托销售机制。实际的执行情况是,绝大多数糖厂,占昆士兰州产量的95%,依然选择该公司作为销售。另外两家位于北部的Mulgrave和Mackay糖厂决定退出,采取了自行销售的市场策略,成为昆士兰糖业有限公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司的竞争对手。二、中澳糖业合作机会

与世界上许多食糖出口国不同,澳大利亚政府对制糖业和出口基本没有补贴或价格支持;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国内食糖消费已处于饱和状态,大量食糖依赖出口,每年从食糖出口可得年收入约20亿澳元。这就使得澳方对全球食糖贸易自由化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许多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导致了世界食糖价格扭曲,国际糖价长期在低价位徘徊。2005年,澳大利亚联合另外两个食糖出口大国巴西和泰国上诉欧盟食糖补贴政策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并最终获胜,迫使欧盟不得不对原有的糖业政策大幅度改革,欧盟因此由传统的食糖净出口国转变成了净进口国,改变了世界食糖贸易格局。

2005年4月,中澳两国政府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目前仍在商讨中。澳方非常重视协定谈判,希望在农业方面有所突破,提出将食糖列入自由贸易协定的范围,并享受免关税的待遇。澳方为此多次组团来华解释、推动。澳方的主要观点是每年澳大利亚除去已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承诺后实际可供中国的食糖数量不多,不构成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反而可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食糖需求量,双方具有互补性。中方有关部门担心澳糖大量进入影响国家糖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关系到几千万蔗农的重大利益。如果同意澳方要求,其他国家会效仿提出类似要求,产生放大效应。

实际上,澳大利亚在与美国布什政府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也力争将食糖列入商品清单,但最终因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在2004年最后签署的协议中未能纳入。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每年仍保留着向美国市场出口8.7万吨原糖的关税配额,由于美国国内食糖销售价格较高,澳大利亚每年都能完成配额数量。

我国相关食糖进口公司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与澳方出口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进入80年代后签定并执行过多个长期协定,平均每年进口澳糖18万吨。2003年以后,随着中国食糖自给能力的提高,实际进口量有所减少。

现阶段在食糖列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尚有较大困难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双方仍然可以寻求其他方面的合作机会,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种植技术交流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制糖业成本居高不下,与低成本的澳大利亚制糖业尚有不小差距。在食糖价格构成上,甘蔗原料的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提高中国制糖业国际竞争力需要从原料人手。澳大利亚可在育苗、田间管理和收割方面向中方提供帮助,双方相关机构可加强交流。

(二)炼糖技术合作

中国的糖厂一般不生产原糖,直接出成品白糖。实际上,除了原糖厂,澳大利亚的精炼糖技术也堪称世界一流。全澳有四家精炼糖厂,其中昆士兰州两家、新威尔士州一家、维多利亚州一家,设备先进,效率很高,值得中国糖厂学习。一些澳大利亚的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出口机械设备和榨蔗技术,可以帮助中国糖厂更新装备。另外,澳大利亚的精炼白砂糖近来每年也有数千吨进入中国市场,是双方贸易合作的另一领域。

第9篇:甘蔗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品种选育因素;温水脱毒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34—2

甘蔗属无性繁殖作物,传统的种植方式是采用多年连续无性留种种植,这种种苗种植技术会使多种病原物反复侵入,病原物植株内积累,最终会导致原有的优良种性退化,特别是甘蔗宿根矮化病、花叶病等病害无法用化学药物防治的病害对甘蔗植株的破坏性很大,审美被感染的植株品质和产量不断下降,给蔗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甘蔗种植产业整个链条的生产安全。

1 甘蔗病害简况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甘蔗病害有120种以上,我国发现有39种,其不同类型的数量可见下表1:

2 影响甘蔗脱毒技术种苗选育的因素

2.1 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甘蔗组培苗增殖的影响对比(见表2)

2.2 不同接种量对甘蔗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除了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甘蔗组培苗增殖产生影响外,我们发现培养容器的形状、培养容器的大小、接种组培苗的大小、接种组培苗粗细等、浸泡时间和接种数量等都会对培养的组培苗增殖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其影响情况见表3。

2.3 不同蔗糖浓度对甘蔗组培苗增殖的影响(见表4)

2.4 不同甘蔗品种的培养差异

除了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对蔗糖种苗产生影响外,影响其种苗质量的因素还有甘蔗的品种。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培养效果不尽相同,说明甘蔗的品种对种苗的质量有影响。在培养期间,由于其分泌的代谢产物的数量不同,因此氧化后产生酚类物质的数量也不同,对组培苗产生的影响就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品种的代谢强弱,要添加不同数量的氧化抑制剂,调解产生的酚类物的数量。

3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繁育技术

3.1 技术原理

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菌种和病毒在植物体内通过胞间连丝和维管束系统传播。通过胞间连丝传播速度较慢,很难追上活跃的茎尖分生组织[1]。茎尖分生组织中维管束系统尚未形成,病菌和病毒颗粒几乎不能到达生长点;同时,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剧烈的新陈代谢活动及较高的生长激素浓度,使病毒较难复制与繁殖。

3.2 性能指标

本技术通过温汤浸种,热处理种植与甘蔗茎尖组培快繁三次脱毒处理,生产的组培苗经PCR技术检测结果呈阴性[2];应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繁殖技术进行甘蔗脱毒组培苗快繁培养,增殖率提高30~40倍,果蔗健康种茎增产33.6%~69.4%,糖料蔗蔗茎增产15.1%~52.1%,蔗糖分提高0.12%~1.71%(绝对值)。

3.3 技术实施

第一种实施方法是:将种茎置于热水中,进行杀菌。热水的温度以52℃适宜,浸置时间以30分钟为宜,完成后可以用作种苗。

第二种实施方法是:将茎尖浸入到热水处理后,然后离体进行培养。这个方法主要经过4个步骤:①将砍成单芽种的种茎在52℃热水处理30分钟。②在培养箱中催芽,适宜温度35℃。③取新长的茎尖,经消毒处理后进行组织培养。④瓶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将瓶苗转移到培养杯培养。⑤营养杯苗生长到一定时候移植到大田。⑥一般用组培苗第二或第三代的蔗茎作为生产用种。

3.4 技术特性

创造性:开创了国内首次采用三次脱毒处理进行种苗的生产的先河;国内首次使用生物反应器繁殖技术进行甘蔗组织培养。

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生产的脱毒苗进行病菌毒素检测。

成熟性: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适用范围广: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4省(区)甘蔗种植区都适用。

安全性:该技术是植物组织快繁技术范畴中的一种,安全性较高。

3.5 技术的优势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技术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健康种苗生产技术,技术方法得当,技术成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技术实施起来十分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推广;栽种管理方式没有太多的改变,蔗农易于接受[3];蔗苗生长优势明显,早生快发、伸长拔节早、长相健壮,整个生长期的状况都优于普通种苗;脱毒种苗的各项技术指标高于其他种苗,如的叶片光合速率、甘蔗苗株高度、甘蔗茎的直径、有效茎数等参数指标;产量明显增加,含糖量明显增加,提高了甘蔗产量的同时提高甘蔗的品质[4]。

4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4.1 部分蔗农对脱毒健康种苗技术认识不能正确的认识

一些地区的群众科学意识淡泊,不能转变观念,不能克服使用新技术的惧怕心理,因此,脱毒健康种苗技术不能得到推广。

4.2 健康种苗栽培技术的后期技术指导不到位

有些地区能够认识到脱毒健康种苗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但在实际中栽培技术不规范,没有把握技术要点,盲目的进行种植生产,并且种苗栽培后的生产技术指导没有跟上,让先进技术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让蔗农对技术产生了怀疑,丧失了对科学的信心。

4.3 高成本阻碍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进度

按当前市场价格生产1株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成本价约0.8元,每亩种苗成本约1500元(按每亩种植1800株计)。这就让蔗农产生了顾虑。且脱毒健康种苗的生产需要设备条件,因此,大规模生产对资金的需求也很大,这也是阻碍脱毒健康种苗技术推广的一个原因。

5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种植经济效益显著,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平均亩产比传统种植提高1.0吨以上,按吨蔗价300元计,亩增收300元;其次,延长宿根年限2—3年,可降低种植生产成本[5];最后,提高甘蔗含糖分0.5%,降低糖厂吨糖生产成本,可有效地提高蔗糖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的推广,解决了甘蔗生产低能产、宿根年限短、生产成本高三大难题。

6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的发展前景

目前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的显著成效得到农业部、科技部以及甘蔗优势产区各级部门和制糖企业肯定认可和高度重视,部分企业领导多次到本单位考察脱毒种苗并商谈技术引进,进行开发示范。对推进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社会稳定,建设边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诚梅.甘蔗脱毒技术及其检测方法[J].甘蔗(福建),2002,(4).

[2]吴伟怀.海南岛甘蔗病害种类初步调查[J].热带作物学报,2007,(4).

[3] 刘丽敏.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脱毒苗快繁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4).

[4] 杨柳等.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果蔗组培快繁[J].热带作物学报,2010,(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