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三物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描述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0.1A B.对人体来讲,安全电压只能是36VC.冰箱正常工作时的消耗的功率大约20kW D.空调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0.5 A2.从小红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摘录了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三者关系的四句话,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就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就会增大 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就会升高3.内能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生活中改变物体内能的事例非常之多。如图所示的实验或事例,不属于用做功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4.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小红同学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绘制的图像可以判断( )X A.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C.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大小 5.中考专用文具袋内装有直尺、圆规、铅笔、圆珠笔、三角板和橡皮擦子,这些都是我们必备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如果在A、B两个金属夹子之间分别连入下列学习用具,再闭合开关,则可以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金属圆规 B.木铅笔壳 C.塑料尺子 D.橡皮擦子6.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自觉地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证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7.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它们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电学测量工具。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与电压表都可以直接与电源相接 B.电流表与电压表都绝对不允许直接与电源相接h C.电流表可以直接与电源相接,而电压表绝对不允许直接与电源相接D.电压表可以直接与电源相接,而电流表绝对不允许直接与电源相接8.如图所示,灯L1和L2均正常发光,圆圈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C.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D.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9.变阻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的油量表、风力测定仪、台秤压力器及调亮度的电灯、调热度的电锅和调转动强度的电风扇等都利用了变阻器的原理来工作。如图所示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灯泡的亮度,为了满足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的发光会更亮一些,则图中导线的线头F应该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A.接线柱A上 B.接线柱B上 C.接线柱C上 D.接线柱D上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闭合开关S,灯L1和L2 都能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也都有示数;可是过一会儿,灯L1和L2都不亮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L1灯短路 B.L2灯短路 C.L1灯丝断了 D.L2灯丝断了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滑片P从a向b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12.灯泡L1标有“9V---6W”的字样,灯泡L2标有“6V---3W”的字样,如果把它们串联在12V的同一个电路中,两灯相比较,则发光稍亮一些的是( )A.灯泡L1 B.两灯的亮度一样 C.灯泡L2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2分)1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描述的是“花气袭人时,燕子喳喳叫,桃花满春园,柳枝吐新芽”的情景。对于第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变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 (选填“快”或“慢”),因此花香就特别浓郁,这是一种 现象。 14.在干燥的环境中,小红同学用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利用摩擦的方法使梳子带上了 ,从而吸引轻小物体;接着她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另一个带电体,发现它们会互相排斥,由此推断:这个带电体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15.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用电不当也会随之带来巨大的危害。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就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地与 线连通造成的;为了消除家庭电路中因电流过大而造成的火灾隐患,必须在火线上串联一个装置是 。16.小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动力机械是汽油机,它是用汽油作为燃料的一种电火花点火式的内燃式发动机。它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如图所示,表示的是 冲程,它将内能转化为 能。
17.如图所示,如果要使灯L1和L2并联发光,则应该闭合开关 ;绝对不允许同时闭合的开关是 。18.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比镍铬合金丝B粗得多,它们以某种方式连入同一个电路,如图所示。如果镍铬合金丝A和B的电阻分别为RA和RB,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A和IB,则有RA RB,IA_____IB。(选填“>”、“=”或“<”)19.某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V,通过它的电流为0.8A;当它两端的电压变为10V时,则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 Ω。20.某电炉上标有“220V---1100W”的字样,当它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炉丝的电流是 A,如果它正常工作0.5h,则此时消耗了 kW•h的电能。 21.阻值分别为10Ω和15Ω的两个定值电阻,把它们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分别接入同一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则消耗电功率最小的是图 ;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最多的是图 。(选填“A”、“B”、“C”或“D”)22.电吹风是现代家庭常用的一种电器,如图所示是额定电压为220V格力牌电吹风的典型电路。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已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20W。(1)要送冷风,开关应该放在图中的 位置(选填“A”、“B”或“C”)。(2)送热风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60W,则电热丝R的阻值应为 Ω。23.美的牌电饭煲独创的密封防烫结构,它具有三层防烫,自然保温,安全密封等优点,可以让人安全、健康地吃到可口的饭菜(如图所示)。其中电饭煲的构造及使用的过程中蕴藏着许多的物理知识,请你仿照例子自己提问并回答:提问:美的牌电饭煲在通电工作时,发生了什么能量转化? 回答:电饭煲在通电工作时,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提问: ? 回答: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24题8分,25题8分,26题4分,共20分)24.电路的识别:(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请你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连接的电路。如果合上开关,将会出现______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掉导线 ,就能成为灯L1和L2串联的正确电路。(3)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要求用电压表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小红同学发现图中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你在连错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正确的连线来;改正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是 V。 (4)如图所示,如果让电流表测量灯L1的电流,则导线的线头M应该接在电流表的“ ”接线柱上;如果让电流表测量干路的总电流,则导线的线头M应该接在电流表的“ ”接线柱上。25.在做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1)小红同学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同小组的小花同学在检查电路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小红在实验电路的连接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的连接。 (2)将电路改接正确之后,小红同学闭合开关,调节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V,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Ω。(3)小红和小花两位同学都为自己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针对这种情况,你对她们提出的建议是 ;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 。h (4)为了测量“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红同学断开开关后,首先把定值电阻换接成“3.8V”的小灯泡,然后将电压表的量程改接为 。(5)小红同学闭合开关之后,就发现灯L很亮,电流表的示数大,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6)接着小红同学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2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在电压一定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装有煤油的瓶子内电阻丝的长度和粗细都相同,其中甲瓶内是铜丝,乙瓶内是镍铬合金丝。(1)细心的小红发现还有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你把电路连接完整。(2)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显示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3)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控制电压一定外,还要控制甲、乙两瓶内煤油的 相同。(4)闭合开关,把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进行实验,发现 (选填“甲”或“乙”)瓶内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四、计算题(计算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本题共3小题,27题6分,28题7分,29题9分,共22分)27.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6V,此时灯L1和L2的电阻分别是20Ω和30Ω。求:(1)电路中的电流;(2)电源两端的电压。 第(1)问小红的解题过程如下: 解:灯L1和L2串联 电流I= I1= I2=U2/R2=6V/30Ω=0.2Aw 小红的解题错误的根源是 。 请你重新写出本题的整个解题过程:
2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L上标有“12V---9W”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灯泡L的电阻是多少?(2)当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灯泡L的实际功率是多少?(3)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电阻R在5min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29.柴电混合动力机,就是燃烧柴油的发动机、大容量的蓄电池及电动机的有机组合。它利用柴油机燃烧柴油产生动力,同时大容量的蓄电池又可以储备柴油机工作时剩余的能量,再通过电动机产生动力,这样也可以驱动小汽车运动,从而节约了能源。如图所示,一辆大众2013款小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前行36km。求:在这段平直的路面上(1)若此时小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0×103N,则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2)若蓄电池的输出容量5A×6h表示工作电流为5A时,它最多可以提供电能6h。则该蓄电池工作时,最多可以向外提供多少J的电能? (3)若水箱内装有20kg的水,可以从20℃升高到7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若柴油的热值q=4×107J/kg,柴电混合动力机将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机械功的效率为50%,则小汽车在这段平直的路面上消耗柴油的质量是多少?2013款大众牌汽车说明书自重 1.6t2.0TFSI发动机 输出功率10kW蓄电池 工作电压48V,输出容量5A×6h电动机 额定电压48V,额定功率1kW水箱 容量30L
一.明确复习目标,形成知识网络。
既然是复习,学生对每一部分的知识还都是有一定的认识的。所以我们在明确复习目标时,学生并不会觉得空洞,而会帮着他们知识系统化,这也是新课与复习课的不同之处。我们不仅要有一个知识板块的目标,还要有每一节的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电学部分的复习目标
1.电流、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2.串、并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3.欧姆定律及应用
4.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问题和电路故障分析专题
5.测电阻(定值电阻、小灯泡灯丝电阻、及简单的单表测量)
6.电功率
7.家庭电路、安全用电
8.电与磁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老师是课堂的主导。我们要腾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说、去做。像原来的“教学目标”,而今要改成“学习目标”,也许两者的内容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却体现出了教学理念的改变,课堂主人的改变。
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几年前,我教的三个班成绩一直不太好,我就很郁闷,有一次向史校长请教,我还愤愤不平,我说“我教的很好呀,我已经讲的相当到位了,怎么就学不会呢?”,史校长说:“这个我信,但是你更应该看学生学的是不是很到位”。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在物理复习课上,我们应该关注“教”,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学”。观念的改变才能促进课堂的改变。
案例:欧姆定律及应用课堂设计
本节课共分四部分:
1.熟悉串、并电路的规律2.理解欧姆定律
3.欧姆定律的应用4.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
1.串、并联电路规律:
熟悉串、并联电路规律是利用欧姆定律解题的基础。需要再次强化。
具体操作:
⑴和学生一起复习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⑵学生完成针对性练习。
⑶同桌交换对改。(要求:语言必须准确)
⑷找学生说出自己的错误之处。
2.理解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就是要研究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通过两个实验完成研究: ⑴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⑵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具体操作:
⑴和学生一起理解欧姆定律。
⑵学生完成针对性习题。
(两个实验探究题:①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007年第21题)。
②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目的:让学生觉得,听了老师的分析立即就可以轻松做题,提高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
3.欧姆定律的应用
应用欧姆定律完成简单计算是河南中考填空题的经典题型。从2005—2012年间,只有2011年没有出现此题型。所以,几乎是确定要考的题型。
具体操作:
⑴学生完成针对性练习题。
⑵和学生一起总结解题思路、方法。
目的:学生不仅得到了解题方法,也让学生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总结。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拓展延伸
让学生抢答两道与本节课密切相关但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对于最先完成题目的学生予以表扬或简单的奖励。
目的:给好学生展示的机会。复习时,我们需要照顾到成绩一般的学生,所以强调基础,但是这样又会“伤害”到好学生,他们会觉得没意思。该环节给他们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解决该部分的难点,完成知识的拓展。
三.课堂中强调做题规范,不要让做题规范变成一句口号。
【关键词】初三物理;新课程
The Niu which pay attention to a beginning three
physics teachings take a function
Liu Yu-peng
【Abstract】Beginning three physics teaching at whole inside learn physics in the teaching have already accepted ex- Qi behind of function, it since is beginning two physics of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eantime again with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he teaching connect up properly.So we are in the beginning three the physics of the teaching since want to pay attention to accept, deep turn a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again want to pay attention to education situation, explicit physics teaching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 pursue studies to living construction a good study environment.
【Key words】Beginning three physics;New course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教材在我省推广使用多年,教材在课程理念、结构体系等很多方面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的认可。该书的显著特点是:内容简洁明快、贴近生活、强调探究、思维开放、科际联系大、注重新事物等,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初三物理教学则在整个中学物理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注重承接、深化教学
在初三物理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新课程体系,研究并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1探究实验 继续深入
我们知道,探究实验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初三物理探究实验的教学中,较之初二物理的探究活动应“稳中求升”,有所递进(但跨度也不宜太大)。新课程标准中的探究性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过程 。仔细分析初中物理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初二物理初涉探究性活动时(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整个活动过程只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探究的过程书中也有提示),简易明了,可操作性强。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规律》的过程就比较完整。到了初三,学生对物理探究的过程已较熟悉,探究过程的提示语已不再出现,探究的深度也有所增加。显然,这一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使探究实验更深入、更开放,甚至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而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如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笔者让学生事先自带实验器材,上课时利用这些器材设计、进行实验。学生分别演示穿着溜冰鞋推墙壁,自己后退;苹果撞地,自己也撞坏了;一只手打另一只手,另一只手也感到痛等,并对各自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通过这种形式的探究,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说教变得有血有肉,让课堂具有了生命力。另外,有些探究实验以实践为主、综合性强,往往难度较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作适当的引导,解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行探究,不要让探究过程总是沿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如执教《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自己课桌上的各种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水、盐水、小木块、小铁块、小石块、细线、大头针等),接着,笔者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课桌上的仪器,测量盐水、小石块、小木块等的密度?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自习教科书,自行设计探究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探究,对结果进行分析、认证、交流等。最后,学生在相互总结交流和教师的点拨下,对于测量小石块密度时,应先测量质量还是先测量体积;测量盐水密度时,由于把盐水倒入量筒时,会有少量盐水沾在烧杯壁上,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小这方面的误差;如何测量小木块的密度(学生将木块放入水中时发现木块是浮在水面上的)等方面的问题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必作过多提示,学生“碰壁”后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1.2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初三物理教学在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更要运用多种方法,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除课堂讲授外,还可采用“自主学习”:该方法一改过去“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练基础,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生通过自主性探究、自主性实践、自主性体验等多种方法,独立思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真正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分成若干合作小组,首先在组内通过对某一收敛性的或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等活动,得出结论,然后再通过教师引导、小组交流等,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成败,最终完成任务。该学习方法既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灵活多变,易操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设计、交流、概括、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学生梳理知识、训练重点、迁移知识也十分有利;“课外辅导”:这一过程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指点或解答、提优补差(如物理竞赛辅导和结对帮差)工作、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制作或课外小实验(此过程提倡学生自制实验器材)、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当然,教师也可以使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狠抓规律教学,真正使物理教学做到减负增效。
1.3内化概念,有机融合
初三物理中很多教学内容与初二物理密切相联或是初二物理知识的延伸和递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有心人,适时引导、串连相关知识,深化、活化教学内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执教“扩散”内容时,可把水洒在地上变干(扩散)与水的蒸发相联系;“分子热运动”和“内能”与“温度”相联系,并让学生辨析温度、内能、热量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教学可由电动机、电灯、电炉等工作时能量的转化引入课题;由初二物理物态变化时的吸放热情况引入初三物理有关热量的计算,进而让学生思考测量物质比热的方法。总之,初三物理与初二物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使初中物理的教学有机统一,使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明确方向,注重发展
如何使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相衔接,这是物理教学工作者一直关心并为之奋斗的一个课题。在初三物理教学中,我们更应做有心人,认真研究新课程,使学生通过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来适应今后高中物理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
2.1注重能力培养
首先我们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学科的一大特点是重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如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整理归纳已学知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也应努力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笔者除了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还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伽利略理想实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扩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迁移知识(如 “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之间的密切联系);其次,我们应重视实际生活。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读懂自然科学资源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最终利用所学知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三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在这些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如教学中通过阅读题,让学生讨论信鸽体内是否具有磁性物质;马铃薯的质量好坏与淀粉的百分含量及价格的关系;一些金属的价格与其产量的关系等。学生通过这些阅读训练,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另外,高中物理同样强调物理探究。物理学是一门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物理概念、原理的得出都离不开探究实验。学生只有通过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并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一系列活动,才能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对所学知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2.2重视衔接教学
初中物理(特别是初三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与高中物理教学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分析木块在水平面内受力及其运动情况时,可讲解典型例题:一木块重80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用水平向右4N的力拉木块,没有拉动木块;若用水平向右8N的力拉木块,木块恰好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教师可采用隔离法分析木块在上述情况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另外,还可继续讨论“若用水平向右10N的力拉木块”时木块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及“小木块被150N的水平力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时的受力。又如,讲解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利用多媒体投影大炮发射时的“反冲现象”、火箭发射等。另外,初三物理中的“分子动理论”、“大气压”、“原子结构”等知识都与高中物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衔接、扩展延伸。教学过程中,相关高中教材中的教学语言不必过于专业、严密,只要学生对高中知识有所了解即可。
2.3关注高考方向
教育部推行的“3+X”教学模式,旨在加强科际联系,让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综合,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科普资料、了解前沿科学、关注交叉科学,体验社会生活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自己运用、创新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如讲授“纳米技术”时,可让学生自习教科书、收集资料、撰写相关科普小文章、交流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训练学生多种思维,拉近物理和生活的距离。
【关键词】物理;教学
【Abstract】Beginning three physics the teaching face to test in the student, face a student graduation"term heavy but way far", how the completion of the real meaning beginning three physics the teaching mission be a long-term but complications of problem.
【Key words】Physics;Teaching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掌握基本规律以及应用于实践生活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不断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对于初三的物理教学略有心得,下面我就如何更好地完成初三物理教学任氖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注重课堂教学.强调基础学习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更深层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做好如下几步:
1.1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传授知识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如在讲授“摩擦力的方向”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人走路时.摩擦力的方向如何?这些问题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他们天天在走路,而这个问题的提出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去探究。
同样,通过演示实验,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讲授“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自制了一根1米长的铁棒,一端用细绳紧密缠绕,另一端很光滑,让一男生与一女生相互“拔河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出乎很多学生的意料.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原因”,创设了积极而良好的课堂氛围。
1.2 提供感性认识,掌握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认识能力在形式概念、掌握规律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此方面我采用了:运用实验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掌握的物理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自己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在讲授”惯性”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打棋子”、“锤头松动时,撞硬物后变紧”等。其次,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规律,从而解决学生对“惯性“概念理解的问题,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
1.3 培养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验问题的能力。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我在课堂上注重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的练习。如在讲授”重力势能“和”动能”概念运用时,提出问题: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甲球静止在水平面上,而乙球在水平面上滚动,则这两个球的动能哪个大?重力势能又是哪个大?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格外注重了这几年重要环节的运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初三物理教学中对尖子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出好的尖子生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
新版物理课本,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减小,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有“吃不饱”的感觉。如何培养这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成为尖子生,得到更好地发展呢?
2.1 课堂注重拔高,对于那些尖子生,提出一些”稍高”的问题例如:讲到”浮力沉浮条件”时,我用一个玻璃球放入水中沉底。放一个乒乓球,则上浮至漂浮,而特制一个空心铝球让其悬浮.此时我适时地问尖子生:空心铝球受到哪几个力?从密度角度分析,铝球密度大于水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利用这些题先吸引住他们,激活他们的思维.对此类问题做更深层次地理解,通过对这些“额外”知识的探究,使学生明白“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真正意义所在,让他们真正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2.2 灵活安排课外活动,体会物理更深层次的意义。
我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物理水平由直觉兴趣向因果兴趣发展.如在课外活动中,我领导学生进行“自制潜水艇”、“自制弹簧测力计”、“自制杠杆”、“自制简易密度计”、”简易家电维修”等活动.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2.3 在尖子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辅导及时.持之以恒.对学生要求严格,培养他们多联系实际.多提出问题,重视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调整,此外对尖子生的培养还需要其他老师的配合,学生的努力只有师生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才能培养出尖子生,并让他们带动其他的学生,收到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3.初三物理教学中,还要深挖物理命题标准,摆正教学中的方向,引导学生正确地思维.以适应多变的中考试题
现在的中考试题难易程度在逐步降低,但具有较高的灵活程度,这使我在研究中考命题上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3.1 综合分析谋标中的要求,领会课标精神。
1、选择题
(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哪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将惟一正确答案选出。(2)排除法:如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可在余下选项中认真分析,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2、填空题
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计算题
公式、代入数据、结果(转化为题中所要求单位)等要完整,在解题过程中,草纸上画图可以帮助你分析问题,切记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4、作图题
作图时力求做到规范、准确。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画虚线。
5、实验题
在做大型的探究实验题时应特别关注这几方面--(1)设计的实验能简单就不要复杂,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要明显清晰;(2)选择器材时要注意实验对象的一
些参数,例如质量的大小、力的大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等等,是否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或低于分度值;(3)实验中不要简单地去记住实验的结论,要更加关心实
关键词 物理 学生 教学
初三是学生初中三年学习最关键的一年,学生面临着中考顿时感受到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学生一般除了正常上课外,还需要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容易产生疲惫厌倦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最终影响到学业成绩。为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减轻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实效性,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复习,将复习真正落到实处呢?
1 功在课前,效在课上
一节课能否上好并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尤其在复习课中更要事先花费大量的时间钻研大纲,熟悉通读教材,了解学生,以此设计好教学方案。在编写教学方案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好以下问题:
1.1把握好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对于重要内容和次要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减,保证讲授的知识都是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不出现冗余,而浪费课堂时间。
1.2注重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纵横联系扩展,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知识分散,思维涣散。
1.3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突发事件和问题等,为了能够灵活处理而不耽误课堂时间还能够为我们所用,就必须预先设想可能会出现哪些情景和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应对和解决。避免突发问题而手忙脚乱,促使各教学环节过渡顺畅,学生思维流畅,学生情绪持续高涨。
1.4高效的课堂教学语言,省时又省力。物理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规范准确的教学语言才易于学生的正确理解,言语的精炼才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之,一些啰嗦,无关紧要的语言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影响学习的顺利进行。
总之,只有备好课,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把思考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前的新课程标准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学会方法。笔者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讲学生听,老师适当引导。”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面对问题需要主动去思考。因为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角,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大家的“小老师”,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
由于初中学生的分析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师讲过N遍后,学生还是做错,所以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使知识经过大脑加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笔者首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再邀请学生来台上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由台下的同学和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跳跃性大,分析的顺序、思路不够清晰,通过同学和老师的提问,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也解决了大家的疑惑,一道题的解题方法是多种的,可以邀请不同的学生就自己的方法解析,再由大家对比、归纳找到解此类题的共性和不同的解题角度,发散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动态电路电表的变化。例题 如图1所示电路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将?????? , 电压表的读数将???????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电源电压不变)。
分析:学生1:电路中R1、R2是串联连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R2增大,总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所以电流表读数变小; R1为定值电阻,根据U1=IR1可知,U1减小,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特点U2= U- U1所以,电压表读数变大。
学生2:从串联按阻分压关系看(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与电阻大小成正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其分压越大,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所以随着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而增高。
师生共同总结:首先确定电路连接方式,明确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对象,再看电阻的变化,然后由欧姆定律判断电流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判断电压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分析方法;还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知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着怎样的思维障碍,加强师生间的反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又让学生体验到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成就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分层教学,全面提高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是为了某部分同学而服务,不同的学生知识的掌握层次不同,能力也各有所长。要是学生在总复习中都有收获、有进步,就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被关注、肯定和获得成就感自我实现的需要,学困生由于学习能力和基础较为薄弱,自信心足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进而缺乏学习动机。对于此类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提问一些与生活经验相关(如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等)和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如:刻度尺、弹簧测力计读数等),先鼓励学生开口回答,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其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对于优秀生则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优秀生“英雄有用武之地”。
关注中等生,一般来讲一个班级当中中等生所占的比例较大,是一个班级的中坚力量,需要对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上多加引导,多加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课堂上通过层层的设疑,由浅入深探究,不断激发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各层次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
4 小组合作学习,落实知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想确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知识的反馈和落实是前提。但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不同,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真正地有针对性的落实知识。为此、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了一帮辅为主的学习小组,每组5-6人,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按知识掌握情况好、中、差约1:2:2的比例组成学习小组并兼顾考虑男女生比例、学生个性特点等分组,这样的分配方式即能 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要走到学习小组中,及时了解、引导和帮助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并及时向全班反馈,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及积极地评价,让组与组之间互相了解情况,形成良性竞争,共同进步。每个学习小组挑选一个组织和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使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互教互学,同时在彼此知识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全班同学情感的相互沟通,有利于班级学习气氛的和谐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在集体教学中常出现的部分学生处于“旁观”,被动学习地状况,给予全体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
开展小组竞争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了催化剂,小组竞争需要在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实行相应地奖惩制度和积极地评价,以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发现在开展竞争后,合作学习小组除了利用课堂时间互助外,各组还充分地利用了课后时间互相交流讨论。学生学习成绩有了很大地进步,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更为高涨了
总之,学习小组有利于因材施教,落实每个学生的知识,使优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也获得了帮助。学习合作小组的成立,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卢克松.怎样提高初三物理总复习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1(93)
关键词:复习效率;重点;基础;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204-01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我们提高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改革教学方法又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探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现我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的情况,谈谈自己在初三物理复习中做法和体会。
1.研究《考纲》,抓基础
在中考复习工作准备开始时,我首先对。《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把握好易、中、难的比例,各种题型的分值和难易系数。把握出题动向,明确考试的要求,了解题型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做到复习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对学生的复习有一个明确的评价依据,从而把握住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使复习时间更有的放矢。复习开始,我先引导、督促学生重新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完教材后,用图表形式归纳、概述章节内容。我统计了一下,在这几年的中考试题中,课本出现的图形、题型在考卷中基本上占总分的40%到50%。为此,我利用复习时间督促学生对教材仔细研究、阅读,归纳、讨论各章节的内容指出各章节的重点,做到学生心中有数,知道知识的重点和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强化的地方。
2.疏理知识内容,注重精讲巧练
完成抓学生“双基”工作后、紧接着就是抓综合,进行能力训练,以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方法是:
2.1 突出重点再深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把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疏理,找出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中考试题覆盖面大,考试的知识点多,所以要全面、细致、系统、有的放矢地复习,把握好,“重点”与“非重点”。教材中的“物质的密度、力、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压强、浮力、欧姆定律、电功与电能”等知识点相对与其他章节而言层次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能力考查的必然点。因此,在复习中我把这部分当作复习的重点,复习的方法主要采用"自主性学习",让他们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独立探究,各自收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集体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复习方法,既让学生掌握了重点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胆识,同时节约了复习时间,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2.2 注重实验再学习。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来看,物理实验在试题中所占比例逐年加大,实验题不但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考查学生实验器材的应用、组合能力。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在复习期间重新开设中考重点实验,让学生重新动手去做。通过实验的再现,进一步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的再现,可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拓宽其思维空间。
2.3 精讲巧练再提高。复习毕竟很大程度上在回味已学过的知识,但是,倘若是机械重复讲解,会使学生索然无味。复习中的讲解重在“精”,要去粗取精,去虚取实,对一些概念和规律的讲解应在原有的定义和表达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揭示其内涵,能弄清楚与之相关的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处理习题方面,通过精选习题来拓宽和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引导学生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2.4 抓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复习期间,我把近几年各省市中考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类,有目的地强化、训练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我把这几年中考物理热点问题归为五大类:(1)估计、估算题:它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 (2)动态、故障分析题:这类题主要考核学生对电路故障原因的分析。(3)科学方法题:它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4)情景信息题。(5)开放性试题: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
3.重视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结构
高效率的教学要有科学的、系统的教学设计作保证,物理课堂结构的设计至少要符合四条原则。
3.1 要严格遵循依纲从教的原则,教学大纲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脱离教学大纲就是无原则的教学。
3.2 务本的原则,那就是教学的大部分内容要源自于教材,要以教材为教学的蓝本,教师和学生要紧紧抓住它,把握制高点。
3.3 务实的原则,那就是课堂教学要符和中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思维层次和个性实际,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所学内容的同化或顺应,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4 整体优化原则,课堂教学中知识密度的分布、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恰当安排、讲与练的时间调节、学生质疑的合理应用等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因素,课堂结构的优化实质是将各种因素加以科学的组合,使之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而高效率的教学是整体效应的充分体现。
4.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初三物理;总复习;课堂效率
总复习是对整个初中物理课程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正如俗语所说:“温故而知新。”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弥补自我的不足,并将学习过的知识系统化。但有许多的学生觉得复习课无聊,枯燥无味,而教师对于复习课最为头疼的是讲过许多次的知识学生还是会出错。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复习方法,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复习,从而花费较少的时间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主动性
总复习课使学生感到非常无聊。因此,老师要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通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主要可以从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以及激励政策三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老师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讲台上不断地讲解,学生在座位上默默地记录,这样的学习太过于被动。老师要懂得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及时地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其次,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应该进行合理指导,比如开展学习心得体会的活动来了解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对于不合理的方法及时引导改正;最后,要懂得合理运用激励政策,有奖励、有惩罚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改单一的“考试评价”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单一的“考试评价”往往聚焦于学科知识和考试成绩,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则是将聚焦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的关注上,可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平时的实验能力表现。例如,设置这样的标准:(1)平时参加课堂实验的积极程度;(2)大胆发言创新思维程度;(3)实验操作规范程度;(4)竞赛获奖或是其他创新表现。这样的记录实现了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对于课堂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疏导心理,树立学生复习的自信心
成功与自信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那么他能够成功的概率就是非常小的。处在总复习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失去信心,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让学生树立一个信念:“我能做到,我会做得更好!”其次,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我”的参考标准,从自我的变化中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并树立“每天都有进步就是成功”的信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说,班里的某位学生平时成绩较为一般,但在一次测试中,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令我无比惊讶,于是我及时地跟他进行沟通,刚开始他比较怕我,不太愿意交流,以为我怀疑他成绩的真实性,但是我跟他说:“老相信你,这才是你的真实水平!”他很诧异同时也很高兴,同我讲了他近段时间的学习体会,在此之后,我经常找他谈话,询问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并一直鼓励他,相信他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该生在中考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系统化归纳,让学生不做无用功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归纳、整合是一种综合能力的间接表现。对于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根据学习过的基本知识,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挑选出难点及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对于难点内容,及时反馈,懂得跟同学、老师交流,能及时掌握;而对于重点内容,应该进行反复练习,使自己能够熟练运用。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让他们学会根据题型来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需要挑选出针对性强的例题,让学生加以练习,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不做无用功。
比如说,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一章的学习中,对于惯性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用纸张和文具盒来实施,把文具盒压在一张纸上,然后猛然地将纸张抽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由于用力过猛文具盒掉地上了或是纸张破碎等,这就需要教师指导着学生在做实验中力度要恰当运用,保证实验的成功。
综上所述,在总复习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灵活,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教给学生运用物理思维解决新问题。同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史丽娟.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4(4).
[2]曹惠容,邹敏.试论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以四川省县城高中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
[3]邹婷,于红冈.关于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几点做法[J].教育学术月刊,2008(5).
关键词:物理;教学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掌握基本规律以及应用于实践生活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不断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对于初三的物理教学略有心得,下面我就如何更好地完成初三物理教学任氖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注重课堂教学.强调基础学习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更深层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做好如下几步:
1.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传授知识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如在讲授“摩擦力的方向”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人走路时.摩擦力的方向如何?这些问题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他们天天在走路,而这个问题的提出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去探究。
同样,通过演示实验,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讲授“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自制了一根1米长的铁棒,一端用细绳紧密缠绕,另一端很光滑,让一男生与一女生相互“拔河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出乎很多学生的意料.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原因”,创设了积极而良好的课堂氛围。
1.2提供感性认识,掌握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认识能力在形式概念、掌握规律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此方面我采用了:运用实验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掌握的物理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自己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在讲授”惯性”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打棋子”、“锤头松动时,撞硬物后变紧”等。其次,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规律,从而解决学生对“惯性“概念理解的问题,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
1.3培养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验问题的能力。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我在课堂上注重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的练习。如在讲授”重力势能“和”动能”概念运用时,提出问题: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甲球静止在水平面上,而乙球在水平面上滚动,则这两个球的动能哪个大?重力势能又是哪个大?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格外注重了这几年重要环节的运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初三物理教学中对尖子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出好的尖子生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
新版物理课本,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减小,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有“吃不饱”的感觉。如何培养这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成为尖子生,得到更好地发展呢?
2.1课堂注重拔高,对于那些尖子生,提出一些”稍高”的问题例如:讲到”浮力沉浮条件”时,我用一个玻璃球放入水中沉底。放一个乒乓球,则上浮至漂浮,而特制一个空心铝球让其悬浮.此时我适时地问尖子生:空心铝球受到哪几个力?从密度角度分析,铝球密度大于水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利用这些题先吸引住他们,激活他们的思维.对此类问题做更深层次地理解,通过对这些“额外”知识的探究,使学生明白“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真正意义所在,让他们真正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2.2灵活安排课外活动,体会物理更深层次的意义。
我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物理水平由直觉兴趣向因果兴趣发展.如在课外活动中,我领导学生进行“自制潜水艇”、“自制弹簧测力计”、“自制杠杆”、“自制简易密度计”、”简易家电维修”等活动.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2.3在尖子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辅导及时.持之以恒.
对学生要求严格,培养他们多联系实际.多提出问题,重视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调整,此外对尖子生的培养还需要其他老师的配合,学生的努力只有师生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才能培养出尖子生,并让他们带动其他的学生,收到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3.初三物理教学中,还要深挖物理命题标准,摆正教学中的方向,引导学生正确地思维.以适应多变的中考试题
现在的中考试题难易程度在逐步降低,但具有较高的灵活程度,这使我在研究中考命题上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3.1综合分析谋标中的要求,领会课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