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经济发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鞍山经济发展对辽宁贡献实证分析
作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鞍山经济发展对辽宁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利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3.1对鞍山及辽宁近15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证实鞍山经济对辽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用模型及数据直观反映拉动情况。
1.数据来源及整理。为了能够使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代表性,本文的样本为1996年至2010年15年的数据,分析鞍山经济对辽宁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利用GDP这一经济指标,为了佐证结论,把鞍山三次产业数据资料总结汇总如下表1。
2.模型分析。辽宁GDP的增长率是用辽宁GDP当年价格计算而得,且模型中所用数据皆为比率数据,所以鞍山GDP与鞍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调整为用当年价格表示。对上表中的数据整理计算所得数据见下表2所示,其中Y代表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Y1代表鞍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X1代表鞍山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X2代表鞍山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X3代表鞍山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经整理得到以下数据:现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3.1对模型数据进行估计,分析鞍山经济增长对辽宁经济增长拉动情况。由于回归模型扰动项存在序列相关(如下图2),估计并修正后结果如下:(略)。由F检验统计量p值等于0.000005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可以看出,不能拒绝模型中所有参数为0的假设;其次由修正R2=0.9484可以看出,该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由t检验p值可以看出,模型中常数在显著性水平0.05下不显著,但是在统计模型估计中常数的显著性与否可以忽略,而Y1前面的系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很显著,可以说该模型中的系数是有效的。本文旨在给政府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样运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3.1拟合鞍山地区经济产值与鞍山三产增加值之间的模型(见下式2)。
3.结论分析。根据以上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由模型式1中Y1前面的系数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鞍山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拉动辽宁GDP增加0.08189个百分点。说明鞍山经济对辽宁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进而可以得出2011年鞍山经济增长为辽宁经济增长拉动了0.9830个百分点,意味着辽宁2011年的经济增长中有将近1个百分点是鞍山经济拉动的,是鞍山经济做出的贡献。(2)根据模型式2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鞍山三产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鞍山GDP分别增加0.087153个百分点、0.470167个百分点、0.390506个百分点。(3)结合模型式2中%X1、X2%、X3%前面的系数对比来看,在本文样本设计区间内鞍山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数值为0.470167,其次为第三产业为0.390506,这与鞍山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十分相符。2011年鞍山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4.6:53.8:41.6,由此可以看出鞍山2011年第二产业占比高于第三产业12.2个百分点,但是鞍山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仅低于第二产业0.07966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鞍山第三产业的表现突出,即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鞍山经济结构正随着经济发展需要而向世界经济结构接轨。
政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结果以及现实情况可以看出,鞍山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整个辽宁的辐射与带动,同时辽宁发展对鞍山发展不可或缺,为了更好的促进鞍山自身经济以及辽宁经济发展,鞍山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基础上,抢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双重战略机遇,实现大发展快发展。
1.充分发挥叠加优势,不断加快区域融合步伐。充分把握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双重机遇期,实现谋划推进鞍山发展。一是以鞍海经济带建设为重点加快推动沈辽鞍营一体化发展,以汤岗子新城为重点加快“四城一镇”等新城新市镇建设,加快与沈阳经济区主导产业集群、工业产业带和公共创新平台的融合,创造发展新优势。二是加快沿海大县(市)建设,海城、台安、岫岩都面向大海,因此要主动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宽阔视野谋划新的发展。三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同时大力推进资金争取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工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实践路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工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化”的关键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者。
1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6)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
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因此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打造企业内部循环链条,实施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完善产品设计;实行原材料替代;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更新改造设备;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改善运行管理等,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水和省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二是通过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存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应从实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重点抓好企业主体治理工程。首先,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采用能够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地转为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新工艺,以代替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后工艺;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以代替剧毒有害原料;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声、节约资源能源的先进设备,以代替浪费资源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陈旧设备;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三废”,生产有市场需求、质量好、能满足环保要求的产品。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和各种可燃气体;生产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易回收利用的产品。企业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应坚持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广开途径,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凡本企业有能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利用不完全的工业“三废”,应当提倡给其他企业进行综合利用或者进行联合经营利用。第三,对不同层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清洁生产的费用方案。
3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路径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将清洁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业等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时,优先选择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
路径二: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把开展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利用信息产业参与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设计、自动控制、电子数据管理、电子商务,发展集成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带动与信息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构织一个废物连续利用的“循环圈”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实施清洁生产
路径三: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先进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应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加强对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路径四: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工业企业应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挥煤炭资源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深度开发油、气资源,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
路径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科学调度水、电、气、运等资源配置。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开展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
4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4.1制度支撑
4.1.1计划和布局制度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针对地质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可得实际,对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4.1.2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
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可以选择物耗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示范,选择特定的企业集团和开发区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工业网络的示范。总结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利用循环经济改造现有企业的思路和措施。
4.1.3市场准入制度
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凡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4.1.4信息化建设制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管理信息网、产品销售信息网、物资管理信息网等,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
4.2管理支撑
4.2.1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
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4.2.2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4.2.3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从而将有关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应有的动力。
4.3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科技项目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4.4文化支撑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基础,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责任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要减少利润。生产优质产品,不欺骗顾客,也存在着与消费者争利的问题。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知识经济
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认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明晰知识经济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的影响,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一、在西方国家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兴起
当前,世界经济开始由能量驱动的物质经济向由知识驱动的智力经济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资源,是资本,是财富,而且是第一位的资源。因此,有人认为,工业社会活动的中心人物是经济人,他们讲求经济效益,追求物质财富,视金钱为价值尺度。而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活动的中心人物是智力人,他们讲求思维效率,追求智力财富,视知识为价值尺度。知识经济是1996年,巴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先使用“基于知识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概念。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使用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一词。所谓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由于知识经济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因此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知识经济究竟是现代化的新阶段,还是经济发展的一次新浪潮?知识经济已经开始进入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知识经济?
二、现代化进程中知识经济的特征
按照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究竟有哪些特征?
第一,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从大自然中获得各类自然资源,经加工后成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资源(包括土地、矿藏、动物和植物等)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有人把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称为“资源经济”。
知识经济则表现出根本的不同。它以开发和利用知识为主要内容,生产活动主要是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据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在农业经济社会,对土地和人的体能的依赖为90%强,到了工业经济社会,对自然和能源资源的依赖仍高达60%多,在知识经济社会,对于上述资源的依赖还不足20%,因此,经济发展了,经济总量增加了,而资源的消耗却反而减少了。在对资源的依赖大幅度下滑的同时,知识的地位大大提升。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50%以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要素。
第二,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结构。
在知识经济中,由于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大大加强了对于知识领域的投资,从而有力推动了知识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数专家认为,知识产业应该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它建立在知识及知识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基础之上。20世纪末兴起的高科技产业,不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先声,而且也构成了知识产业的主要内容。第三,知识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期,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不断挖掘和开发自然资源。由于过量的索取(尤其在工业经济时代),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生存空间越来越糟。知识经济则全然不同。知识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依靠知识创新发展经济,把知识创新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结合起来。使它们进入和谐的状态。
三、知识经济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新挑战和新机遇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对世界经济带来无法回避的巨大冲击。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究和实施各种对策,以便抓住机遇,趁势而上。
就知识经济而言,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开始进入知识经济。而发展中国家至今尚未完成工业化,其中不少国家距离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在这种形势下,既要尽快实现工业化,又要为进入知识经济作好准备,其难度可想而知。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条件相差悬殊,因此两者实际上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状态。其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加速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和畅通。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发展中国家,它们利用技术、资金和人才的优势,在当地开办工厂和公司,生产和推销各自的品牌和产品。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大量涌入当地,严重冲击,甚至摧跨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第三,知识经济的关键是人才,缺乏所需的人才,经济就无法顺利发展。为了解决人才问题,发达国家除了积极培养人才外,还采取各种方法,从其他国家引进人才。于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资金、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优势,并实施种种优惠政策,从而获得了大批人才。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吸引人才的优势,出现了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
知识经济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和困难,但是,它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知识经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和进程。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支柱,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使人类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各国之间的贸易、金融、技术,甚至人员的跨国交流更为便捷和畅通。资金流、技术流和人才流的大规模跨国流动,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极好的时机,使它们有机会及时引进所需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以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知识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使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和畅通。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资本的机会大大增加:其一,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国内投资和获利的空间受到限制。西方国家的资金为获得更多利润,更愿意把资金投向发展中国家;其二,在20世纪末,主要工业国的金融市场已经融合为一个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使得可供配制的资金规模空前扩大,于是,发展中国家得到各类资金(包括援助和借贷)的可能和数量大大增加。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80年以来,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净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增长超过了12倍。
其次,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新经济形态,它既继承了工业经济,又超越了工业经济。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决定了知识经济不但不会排斥工业经济,相反,它能为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会。因此,即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工业经济仍然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在知识经济的初期,全球经济可能会出现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并存、又相互渗透和影响的格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的日益普及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工业的改造和工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跳跃式前进,加速完成工业化的历程。
论文关键词: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工业品价格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源头价格,是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标,它反映工业领域产品的供求关系和结构,其变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到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及经济总量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应密切关注价格涨落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近期,受煤炭开采产品、黑色金属和加工产品、纺织产品、石油类产品等价格上涨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06%。
一、工业品价格变动的特征
1、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呈现“v”型走势。受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开始回升,国际原油、金属矿产品、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持续上涨,其中:1月、2月、3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6.58%、5.42%、12.18%。
2、轻、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时上升”。2010年一季度,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升6.59%,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9.59%杂志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15%;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25%,其中,采掘类同比累计上涨12.06%,原料类同比累计上涨9.02%,加工类同比累计上涨5.91%。
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涨幅大于生产资料。2010年一季度,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7.87%,从结构看,采掘类生产资料同比累计上涨13.04%,原料类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14%,加工类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5.50%。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9.51%,其中:食品类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2.89%。
4、主要产品出厂价格上涨,是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
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品、黑色金属出厂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3.67%,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0.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同比累计上涨7.87%,其中:炼铁产品和炼钢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分别上涨11.05%、7.56%。
纺织产品、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厂价格明显上涨。2010年一季度,受原材料棉花价格上扬和人工费上涨的影响,邯郸市纺织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7.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4.27%。
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面超过六成。2010年一季度在邯郸市调查的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有21个行业大类,上涨面为65.6%,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决定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大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工业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2010年一季度,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小,但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还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从邯郸市的情况看,金融危机滞后影响不容低估,影响工业品价格运行的因素很多,渗透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
1、国际市场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由于国际原油和黑色金属矿等资源类价格大幅上升,中国国内油价和黑色金属矿等资源类价格也随之上扬。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其根本原因是我市的主导行业及优势产业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因素是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等行业。
2、国家政策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杂志铺,国内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政策的效果继续显现,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正在巩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这些对工业品出厂价格均有一定的影响。政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会带动投资类工业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原材料、燃料价格的上涨,强化了产品成本推动因素,不同行业和企业对原材料、燃料涨价的适应程度不等,消化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3、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经基本形成,投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出厂价格上涨。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94亿元,同比增长21.80%。主要产品产量增加,1-2月,全市累计生产铁矿石574.1万吨,同比增长23.0%;钢材594.3万吨,同比增长37.40%;服装154万件,同比增长50.9%;累计发电36.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2月,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4.15亿元,同比增长20.8%。
4、原材料涨价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一季度,邯郸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大幅增长,由此将会推动相关工业行业产品出厂价格的上涨。
三、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价格的运行总是以经济发展为依托,而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何,最终将体现为价格总水平是否平稳以及上下波动的幅度。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的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对工业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工业品各类出厂价格的逐步上升,直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推动了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促进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阻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一季度,邯郸市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上涨杂志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同时也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升。
3、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原材料及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消费品市场价格上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1-2月,邯郸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
四、2010年上半年工业品价格趋势分析
2010年一季度后,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缩小,宏观经济复苏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内需外需的拉动效果将会好于前期,目前国际市场的铁矿石、原油、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扬,食品、化工产品市场价格也有了明显的恢复性上涨,这些都将会直接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扬。
预计2010年上半年,邯郸市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适度的增长态势。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都将会有所改善,重要工业产品、资源类、资产类价格将震荡攀升,结合去年同期的价格走势,初步判断上半年邯郸市工业品价格环比仍会保持小幅上涨的态势,同比价格指数会在波动中呈现逐步回升走势。
任佩瑜博士,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二级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商学院工业工程、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CIMS研究中心副主任、信息及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理事高级会员、四川省管理科学学会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信息化建设首席科学家。
曾任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专家组组长、四川省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管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理事、《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企业管理》杂志社常务理事、《区域经济与科技管理》杂志编委、《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杂志编委,两次获四川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二、研究领域和主持研究的项目
主要从事复杂性科学、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生产与运作、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景区集成科学管理、工业经济、区域经济管理。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14项国家及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其中国家级重大与面上项目8项,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包括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985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211工程项目1项,四川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等。还主持并完成了31项大中型企业项目研究。
三、研究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任佩瑜教授原创性地提出了“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基于RFID技术的时空分流管理”、“智能调度控制管理理论”、“基于信息技术的景区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基于信息协同与并行工程的直线职能―矩阵制组织结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混合治理结构”等理论与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单位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同,研究成果被四川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为源头创新、部分国际领先、整体国际先进,填补了研究的空白,被认为开创了管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管理科学的发展。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支持下,应用RFID/3S和智能控制等理论与技术,对我国九寨沟等国家级景区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的新理论,同时还提出了基于信息和智能工程的时空分流管理理论与技术模式,探索解决景区高峰期游客拥堵问题、游客安全问题、景区管理效率问题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开创了跨学科的信息工程技术、智能调度控制技术与管理理论综合集成的科学管理模式,提出了重点支持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关键技术,进行景区智能调度控制应用研究和环境保护管理研究,开创了旅游和景区科学集成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推动和促进了旅游产业和景区管理的发展。
160余篇,其中在《管理世界》杂志上发表8篇,在《中国工业经济》杂志上发表7篇,在SCI检索23篇、SSCI检索8篇、EI检索30篇、CSSCI检索97篇。论文被引用达904次。已出版专著17部。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第一)、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5项(排名第一)、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
四、主要论著
1、国有企业经营决策约束非刚性的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2、西部工业增长极的再造,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3、西部工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模式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2期。
4、西部老工业基地战略性再造中的问题和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期。
5、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战略性再造工程研究――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6、基于管理熵的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策略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0期。
7、中国新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其绩效评价――以中国水电集团为例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
论文摘要: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服务业发展加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转变时期。本文依据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出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趋势,而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对发展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自20世纪60年代初起,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其就业人数和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样化需要,同时也是关系到工业部门、农业部门乃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1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服务业越发达,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也基本代表了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目前,在世界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国家接近80%,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发达国家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之间。同时,世界服务贸易占到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的1/2左右。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己经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然而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重,到2004年仅为31.18%,我国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比重为30%,与国外相比,显然比重过低,整体水平滞后,明显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逐步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促进第一、二产业的优化升级,这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我国经济结构长期依赖传统工业的发展道路,但一些重要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铜等国内自给率日益下降,资源短缺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同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等一系列优势,并且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新技术的应用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业领域,产生了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如信息技术含金量较高的现代金融、通讯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将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且可以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就业结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在继续积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使其与经济整体发展相协调。3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工业化的细分及深化。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赖于工业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从而对工业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医疗领域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在检测和治疗上的新突破要求有更高的生物化学技术、信息技术等,从而推动工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服务业中的许多行业具有社会基础性质,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如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可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结合,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矛盾,从而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业是投资的载体,而投资是工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金融业也就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行业作用,它的运营状况直接制约着工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因此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织、持续运行在促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开始减弱,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国未来几年,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业压力十分巨大。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十一五”期间可能有四五千万劳动力需要就业。而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服务业门类众多,各种类型的行业并存,就业形式灵活多样,能够容纳不同层次的就业群体,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5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相继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市场长期低迷等问题,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受到经济学家的日益重视,这带动了对城市化功能和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郭克莎等对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工业在城市化中前期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工业发展所具有的聚集效应带动了城市的兴起和繁荣。而“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以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而这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是服务业对城市就业具有较强的吸纳作用,服务业所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是保证城乡人口顺利转移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总之,发展服务业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服务业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破坏的程度;加快发展服务业必将推动我国市场化、产业化、城市化进程,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扩大对外贸易、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而诚.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经济研究,2001(12).
[2]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财贸经济,2004(1).
[3]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财贸经济,2004(2).
关键词:霍山现象,县域经济,工业富县
倍受经济学界赞誉的"霍山现象",使得我们霍山这个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在改革开放前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没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撑,不仅交通闭塞,而且远离大中城市。所以经常号称“四无”即一无区位优势、二无丰富矿产资源、三无大中城市辐射、四无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撑,霍山曾经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多年来经济发展一直迟缓,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一条很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近日,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霍山县已经形成了一条依靠工业经济拉动和支撑的新型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二三产业比重、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安徽省县市前五位,综合县力进入全省贫困县、山区县乃至大别山区县市前列,成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霍山的发展实践,被经济学界誉为“霍山现象”。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秘一下有关“霍山现象”的缘起及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霍山现象”的含义
霍山现象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五句话上:无区位优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典型的老区、库区、山区工业化水平却位居全省前列;交通闭塞却较早形成了工业园区经济格局;矿产资源贫乏产业结构却不断优化;规模企业多却是民营经济唱主角,不仅工业化水平高而且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不断增强。
“霍山现象”对我省乃至全国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那么,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区、库区、老区县,这个曾经的“穷山恶水”的小地方,现在为何会取得如此成就呢?用我们县委书记束学龙道出的经济发展秘诀来说就是“霍山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富县战略的一以贯之。”――在扶优扶强本地企业同时,通过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发展外向经济,全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全省十强工业县市的行列。具体归结下面几点:
2.“霍山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是霍山县在发展过程中较好地坚持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赋予解放思想以新的内涵和实际内容。对于一个信息比较闭塞、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的山区县,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是具有决定性的先导力量,必须紧抓不放。为此,县委、县政府在提出每一个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前后,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在“工业富县”战略初提之时,曾先后组织党政干部、企业家等不同层次的代表“四上宁国”,连续开展几轮思想大讨论,形成了共识,使工业强县战略在全县牢固生根。从一定意义上讲,霍山发展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从认知到实践、由精神变物质的过程。科技论文。
二是霍山县在发展中抓住了能人兴县这个关键,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市场主体,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县里聘请中科院、复旦大学、合工大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担任经济发展顾问,并经常邀请他们来霍山辅导授课;分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对口到国家部委和省直机关上挂学习,组织党政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组织企业负责人赴境外、国外考察学习;依托县委党校成立工业管理学校,鼓励企业创办职工大学,支持县职高、劳动技校等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从1992年开始,霍山县还对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家,按纳税额的1%给予奖励,产生了很大的激励效应。突出“人”的作用还表现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他们有明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懂经济的干部充实到经济主战场,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特别是霍山有着良好的包容环境,外面的优秀干部来得多、扎得下根,并影响和带动了本土干部的成长。
三是霍山县较好处理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上了“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作为县一级,霍山和多数地方一样,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也面临调控手段和要素资源不足的制约。霍山县能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营造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当地的企业和群众反映,霍山党政干部的心思和精力是用在发展、用在经济建设上的。大家的兴奋点不在于位子和帽子,而在于怎么把工作干好、把经济抓上去;工作的着力点也不是放在怎么抓权、怎么管企业上,而是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霍山的经验当然不只这些,霍山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认准的事,就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去干,不走神,不翻烧饼;始终坚持以工业富县为主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从霍山的发展轨迹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作风,一种上下同心的合力,一种运作资源的能力。
3.从“霍山现象”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
霍山发展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第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导向。我省县域经济整体基础还较为薄弱,要全面振兴县域经济,需要有加快发展、迎头赶上的决心,更要有坚持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科技论文。科技论文。首先,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尊重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推动发展,形成有利于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导向。其次,正确的导向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在激励和支持政策上,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发展相对薄弱地区,重点支持他们做一些打基础的事情;对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则支持他们更快、更好发展,发挥倍增效应,形成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和甲级队;奖励政策必须打破“平均用力”现象,比如,对经济强县,应当在体制上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使其管理幅度和深度与经济扩张的能力相匹配;奖励的方式也要改革,比如对办得好的园区,可以奖励用地指标,或在园区建设引导资金上予以倾斜等。其三,正确的发展导向说到底是用人导向问题。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选好、用好党政主要领导。要强化任期观念,处理好干部提拔与稳定任期的关系,避免领导干部过快流动,影响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加大干部“双向”交流的力度,选择一批视野开阔、熟悉经济、作风务实的省、市年轻干部到县一级任职,同时选拔一批县直和乡镇干部到省、市机关和发达地区锻炼。 第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培育内生力量。特别是要加快成长一批能人和企业家。目前我省县域不少企业家存在着素质不高、“小富即安”等问题,有的缺乏职业企业家精神、“官本位”意识还比较浓。必须加大引进、培养和开发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能人和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想创业的能人和企业家成就梦想。 第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有效化解要素瓶颈约束。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支撑体系问题。在继续加强与国家有关银行的合作、争取更多支持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加快地方金融的发展。要发掘民间资本的力量,引导、鼓励、支持县域民间资本发展县域金融组织和资本市场。二是人才保障问题。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窗口或建立研发基地等形式,搭建吸引外地优秀人才的平台。各县可以依托县级职业技术学校等教学设施,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土地供应问题。省里应当在坚持“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下,根据各地发展的不同情况,优先保证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的正当用地需求。 第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县级政府的主要着力点放到营造环境上,推动整个政府行政理念的变革。围绕建立“服务型政府”,大力促进行政资源的重新整合,推动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真正把政府的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省级要围绕县域的实际需求,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核心是简政放权,从根本上改变县域治理结构,为县级政府转型提供支持。当前要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做到能放则放、该放就放。同时,大力推进县域综合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农村基层工作运行新机制,改进省直部门对县一级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奋力崛起中的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探析,人民网理论频道
2、卢文峰:“霍山现象”对县域经济的启示;实践论坛,第49期。
3、 霍山县:坚持工业富县战略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安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 试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知识经济;知识产业经济;创新
一、知识经济、知识产业与知识产业经济
1.知识经济
何谓知识经济,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而权威的定义,1996年,OECD研究了其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并发表了《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并明确定义为: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至此,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开始为世界经济学界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在知识经济环境里,信息和知识成为价值增值的最主要因素。知识经济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知识经济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政府、企业甚至个人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这种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新形势下,企业必须不断的对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和挑战。知识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等的数量、规模和质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知识与经济的渗透更加明显。一方面,知识在传统产业中的比重逐渐加大,知识在管理科学中的渗透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一大批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微电子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及全球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飞速进步,以信息获取、储存、传输、处理、演示技术及装备的普遍应用以及以信息服务为内容的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共同构成发展最迅猛、规模最宏大的新兴产业。全球GDP中,有1/3以上的产值与信息业有关。由上述可知,知识与经济的相互渗透是知识经济形成的必要条件。
2.知识产业
目前对知识产业的界定通常是从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出发来界定的,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知识作为生产的投入要素已经从“幕后” 走到了“台前”,在新的“知识经济形态” 中,其作用已超过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传统的三次产业是从便于统计的角度,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加以分类,以利于对经济生活进行测度与评估;而知识产业则是从产业特征的角度,表明了这一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所具有的“知识性” 的特点。知识经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革命”,那么,知识产业的界定就需要从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即从要素作用与地位变化这一角度出发来重新进行。所谓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技术为主要内容,基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行业或事业的集合,它涵盖了知识从投入到产出再到消费的全过程。这一概念把知识产业作为产业的一个独立分支,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内部结构。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知识产业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工业、农业之外的,知识产业与工业、农业具有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作为新的产业形式,知识产业已在工业、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推动工农业乃至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演进升级;反之,工农业又是知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和物质依托。在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这一过渡时期,二者的协调发展将推动工业化向工业化和知识化并重以致知识化阶段演进。
3.知识产业经济论
产业经济是指介于国家宏观经济和企业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产业可以是广义的三次产业,也可以是狭义的石油、化工等行业意义的产业。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给产业经济的内容带来了与工业经济完全不同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经济化,使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经济的知识化,使得商品经济的知识含量、知识附加值构成了商品的关键价值部分,出现了知识化的商品产业群。知识和经济的互动最终将促使知识经济一体化,导致知识产业化,形成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结晶――知识产业。同样地,随着知识经济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产业经济将会反过来作用和影响知识经济。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逐步深入发展,将会出现知识的产业化和产业的知识化、科技化创新升级的交替作用和相互渗透。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在知识经济的产业化基础上,最终将会形成介于宏观――知识经济和微观――知识产业二者之间的中观经济,这就是知识产业经济。概括说来,知识产业经济是在知识经济得到深入发展和产业经济进行知识化创新升级的基础上由二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中观经济。
二、我国知识产业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所在
1.我国知识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知识产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计算机、信息通信、生物工程和宇航产业等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群。国家也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了一批知识服务机构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我国许多大学和一些民营企业建立了经济管理学院或知识服务研究机构,产学研的路日益宽广;跨学科跨行业跨身份的科技顾问团体、科学研究学会纷纷成立。越来越多有才有识的劳动者投入到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科技园区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辐射和带动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尚有不少差距。从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对知识经济的指标界定来看,我们在知识的生产、投入、激励、存量、流通等指标上差距很大。我们知道,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依托是智力资源,但必须有相应的资金和自然资源作基础,也就是说必须建筑在工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从目前衡量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指标来看,一般要达到人均3000-5000美元左右,我国目前才刚过1000美元,与这一指标相去甚远。另外,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无论是从业人员的比重,还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非常低。尤其是交通、通讯、金融、保险、教育、信息、咨询服务业等的落后和短缺,对我国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2.知识经济产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产业结构的均衡或失衡是通过产品结构、产业技术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地区结构的均衡或失衡发展来加以实现的。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更为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产业结构的微观体现。我国当前产品结构的主要矛盾是产品供求结构的严重失衡。以房地产为例,就总体而一言,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远低于市场需求;就房地产内部而言,豪华商品住房供过于求,而一般商品住房的供给严重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原因是产业技术结构的不合理和低水平化。我国整个产业发展基本上是在低技术水平上扩张的,大都没有达到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换代的层次。以煤炭行业为例,煤炭仍以采掘为重点,深加工技术落后,难以使煤炭附加值提高,致使以初级煤炭产品出口居多。产业技术的低水平也使得产业组织结构处于失衡状况。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低,比较优势不明显,产业进入壁垒低,因此形成重复建设,同类企业分散化、小型化,产业结构同构化,难以形成在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失衡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地区结构的趋同化。各地区在地方保护主义庇护下,盲目重复布点建设,企业间争材料、争能源、争市场,造成产品结构的大体雷同。
(2)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人力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
产业结构的成长,实际上是各产业按照“高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性”逐步扩张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前提条件。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发展要求人这一首要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而目前我国还不能算真正建立了生产要素市场,一方面是高校扩张带来的人才结构性过剩,另一方面是职业教育的不断萎缩,技能人才的匮乏。人才培养环节与需求环节脱钩,造成人这一生产要素流动不畅。
(3)产业结构低技术含量使中国难以获取国际比较利益
面对知识经济,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种过度依靠初级技术、以适用技术为主的技术结构缺陷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随着对外开放,钢铁、纺织等产品成本、价格、质量、档次以及生产率不得不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技术构成的落后已经明显成为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基本原因。一方面国民经济进出口依存度已经相当高,另一方面几乎所有重要产业的主体技术都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一方面依靠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产业的政策在与国际经济社会接轨的过程中已难以长期维持,另一方面出口产业“赔本换汇”的竞争方式已经引起发达国家越来越强的“反倾销”政策的抵制。上述矛盾已构成对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威胁。
(4)科技创新的水平不高,科技竞争力不强
科技竞争力是国家增加值创造力的基础和动力源泉,科技竞争力的强弱又取决于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原创性研究成果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论文在具有较高创新含量的SCI收录中的收录篇数、论文的引用率等都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专利发明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而我国专利结构中,发明专利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在国外获得的专利更少。不仅如此,长期以来,由于科技与经济相分离,我国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从整体上来看,技术创新还没有完全成为企业行为,政府代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还明显存在,表现在我国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或开发中高等技术开发机构比例不高。据统计,大中型企业研发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3%、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一直在1.2%左右徘徊,而世界500强工业企业在5%-10%之间,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比重达到10%-20% 。
三、完善中国知识经济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成与败取决于技术创新。企业是微观经济的基础,主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必须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尽可能地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其次,尽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行为主要由市场调节,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企业必然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自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使自己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积极支持知识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资金投入是影响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和整体科技进步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知识经济赖以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都需要获得基本的资金支持。依据国内外的经验,只有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知识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引导资本流向高新技术项目,才能缓解技术创新资金不足的状况,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1)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技术创新。从风险投资者对高风险、高回报的偏好和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来看,风险投资天生就是为高新技术发展而设置的。结合我国国情,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既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又要着眼于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同时加强风险投资的法制建设,为其合法经营和正常运作提供法律保障。(2)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投融资管理体制,使银行贷款向有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项目和领域倾斜。在贷款对象上,关注项目本身的技术创新程度和产业发展前景,重点满足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和产品的资金需要,满足主导产业发展的资金需要;优先支持为实现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产业升级目标所需要的资金;在贷款期限和利率把握上可以适当变通,例如允许技术创新项目在初创时期或项目建设期少付或缓付利息,到项目进入成熟期需要发展时再按约定上浮利率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评审,跟踪项目发展过程,确保有限的资金为效益好的高技术项目所使用。
3.积极提供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替代工业经济,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中比资本木和劳动更为重要的内生变量,极大地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提高。因此,只有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与积累,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加快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人才的摇篮,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持续动力和基础。因此,深化教育改革、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积极积累人力资本应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首要任务。
4.创造良好的知识经济发展环境
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发展知识经济、加快科技创新不仅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还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引导,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予以政策性引导和调整,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创造制度环境。首先要进一步推进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与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国有大中型企业固然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但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富有活力、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具有较高的现代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政策上应该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从多方面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进行创新,迅速成长。其次,由于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权不清,对产权所有者就难以形成创新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激励机制。明晰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政府应合理界定国有产权,打破国有资产人人所有又人人都没有的怪圈。另外,应适当扩大第三产业对非国有经济的开放度,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服务化程度的提高。(2)制定长远规划,实施有效扶持,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3)建立并不断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经验一再表明,高科技发展战略只有上升为国家法律,才能为其发展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4)转变政府职能,创造高效便捷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政府应从原来进行具体安排和审批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一方面着力于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以市场机制引导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社会保障,铸就社会的安全网和减振器。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贾中建.依靠知识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环渤海经济望,2004,4:9-11.
[2]陈大辉.论知识经济的两面性[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3:75-77.
[3]李学英.知识产业结构初探[J].理论与探索,2001,6:11-14.
[4]肖雪,陈海宁.中国知识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刍议[J].科技进步与决策,2006,2:48-49.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