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经济在哲学本质上是指和谐经济。生态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和谐,为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发展在哲学视域中是指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存在,对立性在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可提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追求当代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就是要不断认识与实践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展这一矛盾。人类不能一味追寻经济效益而肆意破坏生态系统,也不能只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放弃经济效益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是对立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发生一定的碰撞。尤其是工业文明后,从人类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求中不难发现,每一次经济的发展都会要人类为此付出惨重的生态代价。当人类发现这一问题转身关注生态问题的时候却发现,工业文明下的多数产业已经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当人类开始着手解决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势必会影响到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还不能足以让多数的工业企业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这无疑会对当代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为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很难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是统一的。从本质上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可以共同发展的。经济价值是生态价值的一种物质体现,人类发展经济,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态价值是经济价值的最终归宿,人类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能在自然界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发展经济,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逐步解决生态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目的和解决途径是相通的,两者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二、生态经济的制度逻辑
经济发展轨迹取决于人类的实践观念和方式,人类的实践观念与方式则取决于制度及制度安排。马克思曾指出,人类不恰当的社会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进一步说,为什么人类会有这类不恰当的实践方式?经过多年的研究,经济学家给出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失效。建国初期,我国为快速发展经济,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观念和生态经济制度上的缺失是生态经济难以全面实行的主要原因。生态经济制度上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经济制度的不均衡。之前我国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就是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这种的统计方法忽略了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方面,是一种不全面考虑生态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致使人们单纯的考虑经济的增长,忽视了对自然资源能源的利用限度和对环境的保护,最终造成生态危机。
2.尚未建立生态化市场体制。生态化的市场体制需要人们用生态理性考虑人与自然关系并做出相关经济行为,利用价格来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把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消耗算进生态费用中,这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容易建设生态文明。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从价格上来看,还没能真正反映出人类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定价偏低,企业对资源产生了严重依赖,很多企业尚未把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算进预算成本,这没能对企业的生产决策起到引导作用。
3.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进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践,但是,由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健全,很多生态保护者的权益与经济效益依然无法得到保障。国家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的标准主要以政府的支付能力为准则,生态补偿的行动很难落实到个人,等等。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补偿机制,生态经济的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被人们普遍接受。
4.道德文化制度薄弱。在我国,对生态保护的监督主要还是事后监督,这必然有诸多弊端,很多产业对生态的破坏是不可修复的,生态一旦破坏,事后监督也于事无补了。正式制度下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的作用,但是能不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已经是否在实践中考虑到后代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都掺杂着人们自己主观意识,这类主观意识是以人类的道德标准为外在表现的。多数人在进行行为选择的时候,通常习惯选择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损害后代人利益的行为。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习惯性认为自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总将生态治理与保护看作由政府包揽的,在日常生活中还未形成全面的道德规范,生态道德文化制度相对薄弱。
三、生态经济的制度路径
如何在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反思,不再以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而是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制度建设在生态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党的十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随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环境。
1.完善法律制度。当前,我国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有一定数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完善现行的生态、经济法律法规对于我们发展生态经济来说是一项必须执行的任务。首先,要着手新的立法。为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凸显人类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证明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其次,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我国现行法律中,对损害生态环境有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制裁的力度不够,还不能引起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重视。并且,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利,为此,需要法律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能力,有权执行依法限期治理,查封,冻结,关停企业等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处罚额度,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能力,用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强制违法者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后,加强司法制度。党的十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其审判权和检察权”。根据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司法的公正性,切实保障好生态损坏的受害者和受损人的权益,推进司法的公开和公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2.Eco-transformation of steel industr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ecology and circular economyLI Su-qin,CANG Da-qiang,LUO Shi-mei,ZHU Fang
3.Research on driving forces for rural settlement land changes in ChinaCHEN Chun,FENG Chang-chun
4.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regional coastal ecotourism based on SOM neural network model:a case study of Qingdao,Yantai,Weihai and Rizhao of Shandong ProvinceCHENG Zhen-yu
5.On suburban leis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Wangcong Shrine in ChengduHU Yang
6.Resettlement's impact on the domestic economy in lake restoration:case study of Poyang Lake regionYAN Yu-ping,YAN Bang-you,LI Weng-hua
7.Measuring coordination of economy-society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based on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ing: a case study of Pearl River DeltaFANG Zhong-quan,WANG Zhang-jun
8.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urban spatial growth in Nanjing City,1979-2007ZHANG Zhen-long,MA Guo-qiang
9.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 western rural ChinaCHEN Gui-bao,HUANG Gao-bao
10.Effects of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of different life forms submersed plants on biomass allocation in shallow lakesZHANG Xiu-feng
11.Study on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LIN Dong-hua,LV Ling
1.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ese citiesZHOU Jing-bo,ZOU Ji
2.The new economy of nature :can carbon pa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The case of the Hong Kong Country ParksClaudio O.DELANG
3.Developing newly emerging high-end industries in the low-carbon economyLU Bing
4.Development of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rcular economyYUAN Ai-zhi
5.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manufacturing products trade in Shandong,ChinaLI Jing-mei,LIN Yan-zhen,Randy J.RUNNELS
6.Measuring potential food productivity for different areas in Songnen Plain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YAO Zuo-fang,LIU Xing-tu,YANG Fei,YAN Min-hua,MENG Jun,LIU Qiu-mei
petition and monopoly of Chinese rural groundwater market structure and determinantsLIANG Qin,MI Jian-wei,MA Hua,WU Li-li
8.Socio-economic impact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Senegal:a case study of Niayes areaIbrahima CISS,LI Lu-tang,Mouhameth CAMARA
9.Urban flood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new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floodWAN Yan-hua,LUO Dan,GUO Yong
petitiveness of Egyptian cotton export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Assem ABU HATAB,HUA Xue-xi
1.Transfer payment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efforts on taxation: taking China as an exampleYANG Ming-hong,TANG Yuan-yan
2.Eco-transformation of steel industr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ecology and circular economyLI Su-qin,CANG Da-qiang,LUO Shi-mei,ZHU Fang
3.Research on driving forces for rural settlement land changes in ChinaCHEN Chun,FENG Chang-chun
4.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regional coastal ecotourism based on SOM neural network model:a case study of Qingdao,Yantai,Weihai and Rizhao of Shandong ProvinceCHENG Zhen-yu
5.On suburban leis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Wangcong Shrine in ChengduHU Yang
6.Resettlement's impact on the domestic economy in lake restoration:case study of Poyang Lake regionYAN Yu-ping,YAN Bang-you,LI Weng-hua
7.Measuring coordination of economy-society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based on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ing: a case study of Pearl River DeltaFANG Zhong-quan,WANG Zhang-jun
8.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urban spatial growth in Nanjing City,1979-2007ZHANG Zhen-long,MA Guo-qiang
9.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 western rural ChinaCHEN Gui-bao,HUANG Gao-bao
10.Effects of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of different life forms submersed plants on biomass allocation in shallow lakesZHANG Xiu-feng
11.Study on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LIN Dong-hua,LV Ling
parative assessment and essential analysis on new international GHG emission reduction proposalsJiang Dongmei,Wang Can,Lv Xuedu,Huang Shanfeng
2.A study of legal attributes of carbon emission rights in carbon tradingPei Qing,Jiang Dongmei,Zhang Mengheng
3.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Fujian ProvinceLin Qing,Wang Ying
4.The effects of loc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transitional ChinaZhang Weiguo,Hou Yongjian
5.Financial crisi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Lu Bing
6.A model of local labor market reguiation of Chi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Ye Qi
7.Analysis on inbound tourists satisfaction in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5 citiesJin Rong,Wang Xueping
8.Eval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active export-oriented region:a case study on Zhejiang,ChinaJin Xianfeng,Dong Suocheng,Li Xue,Li Bin
9.Economic analysis of freeway town of YunnanZhao Junquan,Zhang Haixiang
10.Determining soil redistribution in Dian Lake catchment by combined use of caesium-137 and selected chemical propertiesZhang Mingli,Yang Hao,Xu Congan,Wang Yihong
11.Chinese Scholars Attended ISEE 2008 NAIROBI
1.Countermeasures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for implementation matrixJiang Dongmei,Liu Bin
2.Research on regional capability constructive models of cleat development mechanismChen Leishan,Liu Qingqiang,Geng Jie,Lu Genfa
3.Energy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1953-2006Zhang Jian
4.Collaboration mechanism of intercity emergency rescue ecosystemJiang Yiping,Zhao Lindu
5.Regional d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and its driving force in east ChinaLiu Ziqiang,Li Jing,Lu Qi
6.System analysis and path choice for modem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uzhouZhai Rongxin,Liu Yansui
7.Impacts of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on the vegetation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area of northern ShaanxiMa Junfei,Lu Changhe,Yu Bohua
8.A study on the tourism practitioners perception of tourism impact a case study of Hainan, ChinaXie Genzong,Chen Yongsheng,Qiu Penghua,Li Pengshan
9.Grafting, metham sodium, soil solarization and virtually impermeable films as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to methyl bromide for Chinese protected tomatoesHan Xuemei,Cao Zhiping,Chen Yunfeng,Chen Guokang,Andrea Camponogara,Yang Hang,Maria Lodovica Gullino
10.Ecological footprint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between 1997 and 2002:changes and inducementShang Haiyang,Chen Kegong,Xu Zhongmin,Sam Garland-Renn
11.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urban fresh Water consumption since Chinese rapid urbanizationZhu Peng,Zhang Lei
12.2008 Confernce of Chinese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1.Status of CO2 emissions, driving forces and mitig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Tianjin, ChinaZhang Fashu,Jiang Dongmei,Fan Hua
2.A study of regional CDM projects distribution in ChinaLiu Xutong,Liu Qingqian,Gu A'lun
3.China's adjustment of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what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US?Liu Mingming,Zhao Xiusheng
4.A research of green taxation policy for promot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Zhang Wen
5.Differentiation and restructuring-new space for development of urban center area: a case study of Shizhong District of Ji'nan CityShi Xiaoyan,Wu Meichuang
6.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regional R&D knowledge spillover based on GWRSu Fanglin
7.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land use for modem urbanization in China: 1952-2005Zhang Shumin,Zhang Baolei,Zhang Lei
8.Public choice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order regions and its empirical research: a case study of Wuling mountain areaFeng Quanguang,Tu Shan
9.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ChinaHuang Lijun,Sun Shudong
10.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extile industry in ChinaDong Qing,Chen Honglei
11.A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resources in Micangshan Forest Park in northeast of Sichuan ProvinceZhou Guixiang,Lin Lin,Li Chengyan
12.Michael Perelman: An ecological future in view of Marxist Economics(Ⅰ)Ren Xiaomei
13.Guest EditorialJiang Dongmei
1.A study of contract legal issues in Chinese carbon marketPei Qing,Jiang Dongmei,Zhang Mengheng
2.Investment risk analysis of China's wind power industry based on pre-assessment matrixYang Yong,Jiang Dongmei,Geng Jie,Fan Hua,Zhang Fashu
3.Modification of Costanza's model of 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Shi Xiaoli,Wang Wei
4.A research of material inpu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for Chinese economy:1990-2005Liu Kailing,Duan Ning,Sun Qihong
5.Analysis of marin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environmental risk caused by chemical spill based on game theoryZhang Jiwei,Yang Zhifeng,Huang Xinyu
6.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on the traditional rice-fish agricultural area: a case study of Qingti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Jiao Wenjun,Min Qingwen,Cheng Shengkui,Zhang Dan,Sun Yehong
7.The SLCP-driven land use changes and farmers' responses in the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a case study for Ansai CountyWang Qian,Lu Changhe,Yu Bohua,Ma Junfei HtTp://
8.Development of suburb farm landscap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overall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a case study of Chengdu CityZhu Dan,Wang Xiaohong
9.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based on shift-share analysis modelYuan Aizhi
10.The role of new ICT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a case study of Yangxunqiao textile clusterSong Zhouying,Mai Turong
11.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 a reviewCheng Zhenyu
12.Michael Perelman: An ecological future in view of Marxist Economics (Ⅱ)Ren Xiaomei
1.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energing lessonsPushpam Kumar
2.Renewable enery-the path to sustainabilityTan Xiaomei,Brett Rose
3.Eco-certification of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in China:addressing income genera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needsMarco stark,Dong min,Yang Yongping
4.Green technical innovation,environmental expenditure,a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a dynamics modelCai Zhonghua
5.Study 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mountain areas of western GuangxiWu Lianglin,Zhou Yongzhang,Chen Zhishen,Ding Jian,Yan Xiaoping
6.Theory and practice of value management and its innovation natural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Zhang Hongliang,Wu Jiyu,Ma Jianwei
7.Assessment of the immigration effect and choice of development pattern for scenic areas:a case study of Wuyi Mountain,ChinaWang Peixian,Dong Suocheng,Zhang Yuanyuan,Xu Lin,Yan Shenghu
8.Economic impacts of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in Yunnan Province,China:an input-output analysisWang Zanxin,Margaret M.Calderon
9.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industry form in mountains area:Case stud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Feng Quanguang
10.Study on the circular economy of dairy industry in Hohhot,ChinaZhu Shouxian,Lu Chunxia,Zhang Lei
11.From compensation to development the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RwD in ChinaDuan Yuefang,Brooke McDonald
12.A review of non-agricultural land-use in peri-urbanization area:research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Yuan Hong,Liu Aili,Xie Ting
13.Forest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a surveyLi Fen,Li Wenhua,Liu Moucheng
1.Contracts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the case of bio-pospectingRodney B.W. Smith,Pushpam Kumar
2.Constructio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oryLiu Hao
3.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lower industry in Yunnan, ChinaZhao Junquan,Zhao Yasong,Wen Yifei
4.A dynamic analysis of water footprint of Jinghe River basinGeng Yanhui,Min Qingwen,Cheng Shengkui,Wan Xin,Yang Yanzhao
5.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 case study of TianjinGuo Wenyong,Huang Qiaohua
6.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per capita GDP in Yangtze Delta, China: 1994-2004Tang Jianjun
7.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eninsula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a scenario analysis based on water shortage and water environment changesWu Peilin,Chen Xiahua
8.Rural community tourism in western Sichuan's Qiang nationality:a case study of Wulong StockadeZhou Lianbin,Luo Lin,Liu Kaibang,Liu Xiaoying
9.Serviciz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use system of schoolbookYang Tongyu,Zhang Changjiang,Wu Dongshuang
10.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nd productivity and site condition of Larix kaempferihou Guixiang,Hu Xi,Zhu Qin,Ning Suhua
11.The development rule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artificial oasis in the east of north slopes of Tianshan MountainHan Chunxian
12.Analysis on mechanism of land resource securityBao Haijun,Xu Baogen
13.The difficulties of "polluter pays" policy in agricultural pollution in UK and methods to improve itLi Zhengfeng,Cheng Baoliang
14.Development of disadvantaged position of the farm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ChinaZhou Junyu
15.Professor Mark Brown & Professor Sergio Ulgiati
1.A theoretical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Feng Ling,Cheng Shengkui,Su Hua,Min Qingwen
2.Economic valuation of gas regulation as a Service by rice-duck-fish complex ecosystemYuan Weiling,Cao Cougui,Wang Jinping
3.Environmental hazard and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hilly city: a case of metropolitan area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Feng Weibo,Zhu Bo
4.The effect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on poverty alleviation: a village-level study in ChinaYang Chunyue,Lu Qi,Li Juan
5.The forms of ecological logistics and its relationship under the globalizationLi Yanbo,Liu Songxian
6.The biodiversity problem in tea-production:the case of Fujian Province,ChinaLiu Suyu
7.A study of zoning for energy security in ChinaGuo Yiqiang,Ge Quansheng,Zheng Jingyun
8.Research on th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ChinaZhou Yinzhen,Sun Dalin
9.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 case study of "traditional rice-fish agriculture system"Li Yongle,Sun Yehong,Min Qingwen,Cheng Shengkui
10.A model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Suburban mining wasteland and its empirical researchQiao Lifang,Zhang Yichuan,Feng Lei
11.Legal regulation of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impact: a surveyGu Mingan,Tong Liechun,Wang Lei
12.The sustainability and transi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from a perspective of factor structureWang Yafei,Wu Xiaohang
【关键词】建筑经济;生态经济;互动性机制
一、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
当前,国内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加快,建筑行业同样如此。国内社会各行业发展过程中,建筑经济的地位极为关键,建筑经济通常包括质量、时间、成本这几个方面。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如欲创造出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便必须全面确保其自身的管理经营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对建筑企业来说,必须确保生产建设质量,全面降低成本与时间,让产品与社会、公众需求及有关标准更相吻合。而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企业及其管理人员会更多的关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因不重视环境而形成的负面影响遭到有意无意的忽视,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案件频发,有时甚至非常严重。生态经济理念的意义极为突出,其本质就在于,全面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更加适应,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国内实践来看,各行各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有效整合价值体系与经济发展。
二、建筑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有巨大的资源消耗量,其同样属于资源浪费比较突出的一个行业,且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这种资源、能源浪费程度还有逐步提高,这种现象一旦无法有效扼制,国家整体发展将受到显著影响。因此,管理建筑行业资源浪费已势在必行,必须要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全面融入生态发展理念,推动建筑业逐步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公众生活水平。
三、生态经济中的建筑经济
(一)生态和环保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建筑为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设计方面,已经不满足于外观的视觉效果与内在功能的完美,同时还注重创设良好的局部生态体系,在材料使用上,绿色环保、节能低耗的材料被广泛运用,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例如,现代建筑虽然对成本预算控制非常严格,但在建筑内部的墙体装饰以及地板装饰等方面,更多使用的是天然木材,保温材料的选择上,也尽量以天然木材为主,天然木材在建筑装饰中的使用量非常巨大。为降低木材的消耗,同时降低造价成本,老旧建筑中拆除下来的木质材料的再利用,被纳入了投资者的考虑范围。翻新的旧木材,在使用上并不会有问题,新建筑在建设中尽量采用翻新木材,不仅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其他材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天然木材本身的颜色与纹路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这也可以避免因使用油漆给环境和人造成的伤害。
(二)智能和优化
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带来了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得建筑工程的节能规划得到有效的实施,呈现出更好的节能效果。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来看,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更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使节能目标顺利完成,这无疑促进了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现代建筑追求建筑功能及建筑成本的最优化,而智能化运用就是实现这两大功能的关键,智能化的运用,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标志。当今的现代化建筑项目,大都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来管理,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统一控制与调度建筑内部的各种服务和辅助功能设备,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最大程度满足使用者对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等的要求。通过智能化控制,建筑内部的供水系统与整个项目的污水循环系统被统一起来管理,废水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对绿化带与内部植物的自动化浇灌,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使建筑管理与建筑环境都得到良性的发展。
(三)现代化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提高。而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实现目的的手段,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因素,渗透和融入到社会与生活中,建筑行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建筑行业今天的发展成果,正是科技力量推动的结果,智能科技的发展,使现代建筑设计朝着环境效果更好、功能更为丰富、建设速度更快的方向发展。
(四)节能与自然
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发展生态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也朝着减少资源消耗、降低能源浪费的思路发展,在设计与施工中,严格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尽量提高对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同时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例如,卫生间的设计大都从整体的节能效果上考虑,采用的都是节水设备和节水产品,有条件的还同时设置了雨水或污水回收综合体系,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果。
四、生态经济与建筑经济的互动机制
(一)评价体系优化
必须要基于国情评价现代建筑,而且,有必要与建筑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及气候条件状况相结合,完成评估体系构建。首先,有必要统一既有规范、标准与评估体系内的全部量化指标,且将既有规范、标准当成该评估体系量化指标的基础;其次,有必要保障评估指标的公正性、客观性,可以对环保性能、建筑品质进行简单、清晰、明了的评估。
(二)建筑可持续化
1、低碳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日益凸显了国内的环境保护不力问题,公众健康受到显著影响、威胁是环境保护不力的基本表现。当前,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低碳、绿色建筑更受公众亲睐。低碳化设计理念能促进建筑行业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将低碳化设计理念全面用于建筑工程设计领域,能把建筑施工效果有效提升,在形成资金节约的同时,实现建筑企业的效益提升。所以,建筑设计行业内现已普遍采用低碳设计理念,专业人士也对此持续积极、认可态度。低碳化建筑设计理念必须要获得理论界的全面关注,才能让这一现念取得长足发展可能。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保温性能设计、自然采光设计、绿色环保建材应用等是低碳化的主体内容。2、可持续化。建筑设计及工程建筑后期施工方面,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资源二次加工将导致重复性资源耗费。因此,延长资源使用寿命的最佳途径在于材料质量及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这表明,未来的建筑设计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化发展理念,最终实现生态、使用寿命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3、环保设计理念。人与自然二者之间关系,就是环保设计理念的全部内涵。具体设计方式实质上就是对建筑、自然、人之间关系进行合理处理。环保设计理念既能把舒适、和谐的生活空间创设给公众,也能对建筑物周围环境提供有效保护,促进现代城市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环保型建筑设计在国内已成现实。基于促进建筑发展更可持续,环保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时必须得到全面遵守,且在建筑工程项目内合理的应用这一主导思想。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建筑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与经济、生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市场环境下,要加强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研究,两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够保证生态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建筑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娟.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互动性机制研究[J].企业导报,2013(19)
[2]程四云.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互动性机制研究[J].北方经贸,2016(03)
[3]傅晓林.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互动性机制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9)
1、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成灾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效率性三个特点。2生态产业理论: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主体和支撑力量,是实现县域生态经济的核心力量和实际载体。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为劳动对象,以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劳动资料,以生物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的网络型、进化型和复合型产业。它具有如下特点:生态性和长远性。3生态文化理论:生态文化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和谐性,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为群体的生态人、智能人。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三、生态经济建设1.生态经济建设新理论生态经济建设是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彻底改变单向流动的机制模式,把经济活动对生产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包括:①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努力实现生态文明。②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以先进科技手段促进县域生态经济建设。③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的再生与综合利用水平。2.生态文化建设人们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来引导。通过推行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各种生态学技术和理念,建立生态文明,同时又在实践中激发生态技术的提高与创新,使生活和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生态文明,使人们形成对森林、草原、水源、土地、生物、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新观念,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新态度。生态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种观念入手,培养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①生态整体观②生态伦理观③辩证的资源观3.生态产业设计生态产业实质上是生态工程在各产业中的应用,从而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产业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
二、延庆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延庆县地处北京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如何实施山区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和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是延庆县乃至整个北京市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生态经济建设是实现山区生态与经济走出恶性循环的良策,也是实现山区生态、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延庆县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战略
1法律的生态化基本范畴
本体论范畴是对法的存在及其本质认识和概括,反映法是什么,不是什么,何以是此而非彼,法内部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法的存在形式,法的调整机制,法的基本功能。[2]13为了解决经济法的生态化的本体论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法学界和环境法学界争论已久的法律生态化的本体论问题。本文所要解决的是法律生态化是什么以及法律生态化内在特征的问题。
1.1法律生态化概念之考辨关于法律的生态化,法学界至今亦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或解释。但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
(1)立法理念说。该学说认为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立法的理念、精神或指导思想,即强调应在各部门法中确立尊重生态自然的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在我国最早引入法律生态化观点的是北京大学的著名环境法学家金瑞林教授。他指出:“‘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在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部门法中也制定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的法律规范。”[3]随后,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马骤聪教授亦指出:“在前苏联时期,苏联的生态法学家就提出了‘法律生态化’的概念和主张,即认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法律法规,而且还需要一切其他有关法律也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保护作出相应规定,使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要求渗透到各有关法律中,用整个法律来保护自然环境。”[4]我国环境法学家、武汉大学的王树义教授亦撰文指出:“所谓立法的生态化,即是指各种不同的法律部门在立法的过程中,均应考虑国家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生态要求,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生态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在国家立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各法律部门立法的生态化,以俄罗斯联邦为例,俄在其《所有权法》、《联邦投资活动法》、《外国投资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私有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生态要求方面的规定。另外,在俄罗斯联邦的行政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其他立法中也有关于调整生态社会关系方面的法律规定。俄罗斯联邦上述这些法律部门立法的逐步生态化,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联邦生态立法的发展,促进了俄罗斯联邦生态法律体系的形成。”[5]最近,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教授则进一步对法律生态化提出独到的见解,认为其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6]。
(2)趋势说。该观点以中国环境法学会副会长陈泉生教授为代表。此学说认为:与其说法律生态化只是一种立法的理念、精神或指导思想似不够完整,不如说法律生态化是一种法律发展的趋势似更为全面。其既将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予以囊括,又指出了这一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确立后必将推动法律朝着生态化方向不断推移的发展趋势,从而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法律生态化的内容和较为科学地体现了法律生态化的特征。法律的生态化趋势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将法律生态化的理念注入立法体系之中,从多维视角探究生态与法律的关系,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重心、法律救济、立法倾向等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崭新的符合环境时代要求的法律思想———生态主义(即强调人类与生态共同利益为中心的思想)、法律观念———生态本位(即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法律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法律重心———保障环境权、法律救济———利益衡量、立法倾向———预防优先等予以取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环境时代要求的法律制度。[7]
本文认为,法律生态化是一种范式。法律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时期的产物,其顺应21世纪生态文明社会变革发展而产生的。随着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世界各国的法律已呈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各国的立法均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和顺应环境时代的要求,从而使法律朝着生态化的方向不断地推进。不论“理念说”还是“趋势说”,法律生态化的实质还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逻辑起点,以生态主义为法哲学主张,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终目的,全面构建法律的理念和体系,使法律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因此笔者认为法律生态化与其说是一种立法精神、立法理念,或者说是一种趋势,还不如说是一种范式。范式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的。库恩认为科学界是由一个流行的范式所控制的,那个范式代表科学发展观,它指导和决定问题、数据和理论的选择———直到另一个范式将其取代。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著名法理学专家张文显在其《法哲学范畴研究》一书中把范式定义为:“范式是包括规律、理论、标准、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信念,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世界观,它决定某一时期的科学家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方式。”具体而言,范式的要义大概包括:1)范式是一种全新的理解系统,即有关对象的本体论、本质与规律的解释系统、“理论预设”、“合理性或可解释性的标准”;2)范式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即构成该学科群体的研究基础、概念系统、基石范畴和核心理论(理论硬核);3)范式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背景,即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活动的大平台、论坛,“高层理论背景”;4)范式是一种方法论和一套新颖的基本方法;5)范式表征一种学术传统和学术品格标志着一门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2]370-371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动态的法律变革,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法学方法论、各部门法进行全新的理解、构建和升华,成为法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和视角。因此,法律生态化是一种范式。
1.2法律生态化的特征作为一种范式的法律生态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和反映,具有与传统法律所不同的特征。
(1)生态性。作为一种范式的法律生态化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的生态性特征。要求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以便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基本原则规范人类的一切活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法律的生态化改变了传统法律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法律价值取向等。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传统法学理论予以超越,对法学理论进行创新,提出崭新的符合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体系等。
(2)代际性。法律生态化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的是人类社会永久发展,认为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享资源”,是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显著的代际性特征。其要求人类把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使用,摒弃杀鸡取卵的攫取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造福。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梳理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的法律时,不仅考虑代内公平还要考虑代际公平。
(3)协调性。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范式,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上应是协调发展的关系,具有协调性。传统法律因建立在“非持续发展模式”基础上,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而这些生态问题又反过来遏制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化法律则要在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经济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强调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法律制度配给上充分体现其协调发展的特征。
2经济法生态化的范畴界定
2.1经济法生态化的基石范畴:可持续发展理论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也是各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我国的法学在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对话、合作上之所以存在一定的障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提炼和传播法学范畴不对。从范畴的层次来看,在法学范畴体系内部,由于各个范畴反映法律现象的深度、广度以及科学抽象化程度的差别,亦即由于范畴所包含的知识量和机构量的差别,可以划分为普通范畴、基本范畴、中心范畴和基石范畴等不同层次。基石范畴是中心范畴中的主导范畴,它构成整个法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并进而构成了整个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石。[2]14-15因此,如果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那么贯穿法律生态化核心主线———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是包括经济法在内所有法律生态化的基石范畴。
作为经济法生态化基石范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作为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伟大研究成果之一,是在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和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按照该报告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特别强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平衡人类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其次强调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的持续性、内在性、互动性和共存性,注重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子孙后代根本利益的保护。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8]尽管概念是抽象的,然而不可否认《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勾勒是清晰的。结合这一重要文件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精神,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简要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的生活。社会从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一是提高生产潜力,一是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但这些权利必须通过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争取。(2)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3)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持续的发展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等重要。[9]
中国国务院于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从中国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法生态化的概念及意义
范畴(category)与概念(concept)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作为人类思维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实质区别。[2]2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对两个概念做出了清晰解释:“范畴是内容更为抽象、概括性也更大的概念”。[10]因此,学界经常对范畴与概念不加区分的使用。然而,范畴及其体系作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对促进法学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经济法的生态化,是指以生态主义为法哲学主张,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英国学者马斯特曼指出,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关于范式20多种[11],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这些信念和思辨成果不从属于某个个体,而是共同接受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等;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基本成就,其主要内容是科学共同体共同接受的学科基础性原理,该学科的其他理论进步通常建立在这些原理之上;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已经成功确立地位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和范例。他更多地体现了范式在共同体中的应用和工具层面。范式需要一种承载它的主体,即一种科学共同体。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科学共同体接受某一范式后,便在范式指导下展开科学研究活动。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形成了研究的聚焦,是科学研究成为有目的的活动,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在范式遭遇反常时,共同体可通过改进范式,将反常的东西化解为范式能预期的内容。”[12]
【关键词】生态经济 绿色建设 相关制度
一、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
(一)什么是生态经济及其重要性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要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学即是一种社会科学也是一种经济科学,是将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并且尽量维持原有价值的科学。生态经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是生态的一部分,而生态之间又各有联系,人不能擅自破坏其中的一条,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的不平衡,人类在不断进步,所以不会再像古人一样认为取之不尽,自然广袤,而是发现生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发展为一门学科,为我们提供一个整体可靠地科学体系,让我们更好的在生态与经济中找到平衡,让我们在取之有尽的情况下用之不竭,让人们顺应自然并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增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
(二)我们现在涉及到的生态问题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突出,以及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生态问题。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先进思想,很多人仍然有着“人是自然地核心”思想,对生态问题漠不关心,甚至是进行破坏。从而造成了很多相关的问题。例如,我国现有的生态法律并不全面,这让很多人投机取巧,肆意的进行生态破坏还不受到制裁,也让很多有心人士发现问题,却不知如何解决找谁解决。这种漏洞尽管突出,但是一项法律的提出需要很多程序,这也就拉长了处理时间,并更不易于解决已经产生的生态问题。另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生态,也就注定要影响生态,从牺牲环境型到经济生态型社会建设转变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绿色核心价值尽管一直被提出,但是执行力度和执行广泛性一直停留在最初的层次,健康状态迟迟不能来临。
二、如何让生态经济和谐发展
(一)法律促进生态和谐
我国现在最严重的生态矛盾就是人口的不断增大,物质需求越来越多和生态所给予的物质有限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也是所有人共同担心的问题,所以我国提出计划生育,提出“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生态安全作为第五个战略方针。重视的不断提高,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进行约束,也就促进的法律的形成。在实践中自觉构建新的社会生态平衡,并努力使其更加人道,是我们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这对某些人并不适用,强制的国家法律则是最根本也是最有利的惩治措施。从古至今,都有着隐藏于自然的生态环境法则,也有每个国家的环境法。这有助于今天的我们提高对环境的理性审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有利于我们建设更加全面的法律体系。因此,人们在改造环境过程中制定、适用法规必须与自然规律相一致,确立生态正义法治观。历史上任何社会的生态环境法规,不管是静态抑或动态的环境法则,都是对生态环境自然法则的一种权威化、定型化、法律现实化的统一。这种建立的基础是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有机结合。会成为我国法律建设的有利基础。
(二)生态可持续和再利用
从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到生态社会阶段。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弊端。在工业社会中,那种只顾发展经济的需要,不顾生态系统承载力可能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错误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因此就推动产生了一种新的、具有更高水平的生产力――“绿色技术”。这种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让科技又发挥了其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利发展给生态经济带来了新的变革,首先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资源越来越少,如何可持续已经是整个世界讨论的问题,必须把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再生和环境可承受的界限之内,既要考虑当代的可开发利用,又要考虑后代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而大力开展的新兴科技中,很大一部分都能做到让生态可持续,对环境的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污水处理技术改革,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药物喷洒与滴管技术,森林砍伐与种植技术等,都一定程度的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在再利用方面,污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回收等,都在无意识的提高全民素质,加强了生态文明教育,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过程中,也让生活垃圾得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发挥了其隐藏价值。这种生态的可持续和再利用,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让生态与经济从“对立”走向“和谐”。
(三)生态经济的绿色建设
1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区范围包括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全部范围以及长沙望城区,共25个县(市/区)。该区域是湖南省地势最低平地带,为一稍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平面轮廓则略呈南北短、东西长的四边形,全区国土面积4.63万km2,人口1602万人。
2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支撑理论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地域分异理论、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等构成了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研究的基础理论。分区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导功能原则、区域相似性与分异原则、生态与经济统一的原则、特殊生态服务功能区优先发展和保护原则、行政区相对完整性原则。
3生态经济功能分区和分区概述
参考已有研究成果[4-9],根据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的理论依据和分区原则,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功能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由31个指标组成。见表1。采用聚类分析法和专家评议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洞庭湖区进行生态经济功能分区,详见技术路线图。将聚类分析的结果(图1)作为功能区划分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水热组合、地形地貌、区位条件等因素的作用、各区县区域发展战略等制度安排,并结合专家评议结果,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分区单位,进行区域类比,以调整、确定分区界线。将洞庭湖区划分为4个功能区类型:I湖堤保护区、II农业功能区、III集约开发区、IV生态涵养区,详见下图及表2。
3.1湖堤保护区该区包括沅江市、岳阳县、湘阴县、南县、汉寿县,共5个县(市、区),面积为9899.13km2,占洞庭湖区国土面积的21.41%。该区是湿地资源的集中区域,滩涂沼泽面积占到该区国土面积的12.25%,占到洞庭湖区滩涂沼泽面积的69.48%。涵盖了洞庭湖水域的主要部分,水域面积占到该区国土面积的37.26%。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大,为4180km2,占到该区国土面积的42.22%,占洞庭湖区中自然保护区面积的2/3。功能定位:该区域主要承担维护生态系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滞洪等功能。同时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包括调节大气组分、净化和提供候鸟栖息地)、文化科研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区域。发展方向:①改善湖体水质,严格防治污染,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②调蓄洪水。严禁围垦湖泊、湿地,禁止在蓄滞洪区建设与行洪泄洪无关的工程设施,巩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成果,增强调洪蓄洪能力。引导蓄滞洪区内人口向外转移。③保护湿地资源。禁图1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系统聚类谱系图止侵占湿地进行生产性开发,规范保护区过渡区域的开发建设行为,努力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为水生生物和湿地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地。④合理利用湿地景观资源,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休闲产业。
3.2农业功能区该区包括临湘市、鼎城区、安乡县、君山区、澧县、临澧县、华容县、资阳区,共8个县(市、区),面积约11328.96km2,占洞庭湖区国土面积的24.50%。该区耕地资源丰富,面积达4221.91km2,占到本区国土面积的37.26%。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9.48万hm2,占洞庭湖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7.8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562678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18890万元,两者分别占洞庭湖区全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功能定位: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区域,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区,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发展方向:①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物资装备水平、支撑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供给和食品安全。②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连片标准良田建设,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③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引导优势和特色农产品适度集中发展,构建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格局,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④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有机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发力度。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监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完善农产品检验监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⑤统筹考虑人口迁移、适度集中、集约布局等因素,加快农村居民点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第三产业,拓展农村就业和增收空间。
3.3集约开发区区包括岳阳楼区、武陵区、津市、云溪区、望城区、赫山区、汨罗市,共7个县(市、区),面积约5478.14km2,占洞庭湖区国土面积的11.85%。本区城市化水平较高,达到了65%。人口集聚,人口密度为715人/km2。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占到本区国土面积的4.66%,占到洞庭湖区城镇工矿用地面积的40.0%。城镇从业人口比重较大,达24.81%。单位土地面积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07万元/hm2、8.60万元/hm2。功能定位:适度拓展产业空间,扩大人居和生态空间,在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支持要素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洞庭湖区的经济和人口的密集地区,构建绿色相连、疏密相间、山水城林相融的生态格局,打造宜居城市。发展方向:①合理发展城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注重产业的多元化和结构平衡,参照城市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合理布局城市产业,进行密度、强度和风格控制,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②充分发挥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湖区经济发展。走低耗高效的资源节约型、内涵提高型的发展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绿色产业,延长产业链,以提高质量效益。③加快产业发展。坚持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优品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④以现代工业、现代物流、现代旅游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业、社区服务业等为主的新兴行业,成为真正带动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3.4生态涵养区该区包括安化县、平江县、石门县、桃江县、桃源县,共5个县(市、区),面积约19540.19km2,占洞庭湖区国土面积的42.25%。该区以丘陵地貌为主,森林覆盖率较高,达到了70.73%。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达49.697万hm2,占洞庭湖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4.20%。功能定位:洞庭湖区绿色屏障和水资源涵养保障区。发展方向:①涵养水源。加强植树造林和森林管护,稳定森林覆盖,提高森林质量。提高区域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有效控制山洪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②保持水土。实施水土流失预防监控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流域综合治理,营造水土保持林,禁止毁林开荒,推行节水灌溉,适度发展旱作农业,限制陡坡垦殖,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加大工矿区环境整治修复力度,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③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走廊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保持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种群平衡,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④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资源开采、农林产品生产加工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⑤构建生态廊道,提升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4结语
生态经济理论的价值在于通过提出一系列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为转变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修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运行模式提供思想方法与现实工具。
一新的成本观与成本评价方法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观在传统的建筑经济分析中,建筑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如木材、金属等有限资源的消耗、建造以及最终拆除过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理等方面的费用均未被纳入考虑的范围,而恰恰是被忽略的部分构成了建筑总体成本的主要内容,据英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能量或水资源的消耗方面,施工阶段的影响只相当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所具有影响的10%左右”,传统成本观对于建筑在使用与废弃过程费用的忽视,使得对建筑经济性能的评价相当不完整,使人们失去了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效率的动力。而建立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新的成本观,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在建设初期采取节能与资源的保护措施,对于建筑生命周期全程的经济意义与生态价值。全生命周期成本观的建立,既是客观评价建筑对自然环境所形成影响的需要,也是真实反映可持续性建筑经济效益,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其市场价值的需要。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法首先,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法的概念。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以下简称LCCA)是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估原则(LifeCycleAssessment,以下简称LCA)测量建筑产品或者材料“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成本的分析方法。在建筑物的成本评估中引入LCA概念,目的在于建立起对于采用可持续性措施所带来的建筑初期成本提高的完整认识,从更长远的角度综合考虑可持续性建筑的经济性能,为客观评价可持续性建筑的经济性提供有效工具,从而推动它的实施。其次,建筑的LCCA内容.建筑的LCCA由三部分内容组成:①建设期成本:包括建造费用、材料的安装与供应费用、设计费用;②使用期成本:包括清洁、维护、装修、置换(搬迁、废弃物处理)以及使用期间的持续性的能源消耗;③环境费用:包括资源的耗费与环境污染,如材料在采集、制造、运输、使用过程的资源耗费与污染以及建造活动所带来的直接空气、土地、水资源环境影响、建成环境的室内空气质量等。最后,建筑的LCCA方法.关于建筑LCCA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评估涉及建筑未来使用中的许多可变因素,需要首先建立相关的评估导则,规范不同建筑的评估标准。评估投资有效性的最简单方法是回收期计算。建筑LCCA评估中的回收期计算,是通过将建筑材料、组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进行贴现求和,形成基于现值LCCA,通过计算这一成本的回收速度,反映投资的有效性,回收期越短代表投资效益越高。目前,随着理论与技术的成熟LCCA方法正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据1999年瑞典的调查显示,已经有66%的被调查对象不同程度地将这一方法运用到了建筑的暖通、空调等系统与设备的设计中,可以预见在通过政策调控,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将目前的短线投资变为长期投资后,LCCA方法在建筑领域的运用将得到更大的扩展。
二建筑效益评价体系的扩展
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而不全面的效益评估体系却是造成传统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可持续性建筑价值观的确立首先有赖于对效益概念认识的拓展,并认为完整的建筑效益应包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部分内容。普通建筑的效益评价体系主要考虑三个基本要素:成本、质量和时间,达到三要素平衡的行为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少的时间达到目标质量要求的行为被认为效益最高,由于对环境效益的忽视,使得产生于这种评价体系的建筑往往仅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在早期的生态建筑营造中,出于对建筑环境效益的重视,在传统三要素评价体系之外又附加了关于资源消耗、有害物排放、环境健康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内容,这实际是以全生命周期的观念拓宽了成本要素的时空意义,以生态评价拓宽了质量要素的含义。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则带来了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经济约束、社会公正和文化传承等要素成为可持续性建筑效益评价的新维度,它们为原来的时间要素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形成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完整建筑效益评价体系。
关键词 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68-01
生态经济是在人类面临环境与发展两大主题考验的时代背景下,维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而选择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且是人类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变化及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加剧,迫使人类不得不正确应对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而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1]。生态经济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经济学名词和经济发展所处的一个经济形态,而是关乎全人类生存与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命题。为此,对发展生态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再认识进行阐述,以尽早实现现代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
1 对生态经济的再认识
1.1 生态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进程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其背景是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环境破坏,以致于自然力通过各种生态灾难的方式来告诫和惩罚人类,进而促使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行为方式[2-3]。从人类社会发展走过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进程看,无论原始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还是现在提出的生态文明,不能仅限于以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考量,要用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发展进步是否违背自然法则和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特别要认识到,地球和自然界形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自然界遭到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即使要恢复、修复,也需要漫长的过程,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以来,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又是破坏生态环境最严重的时期,世界各发达国家和我国走过的发展历程即是明证。虽我国近3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最快,以至于发展速度直线上升,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但对资源的过量开发利用和环境的破坏较巨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可持续协调发展观。
1.2 全球生态危机的反思
一是每代人都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客观辩证地去认识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增强使命感,特别是当代地球人,既然选择了生态经济的模式,就要全力实施,以对历史和后代负责。二是反思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哪些环节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角度,我们如何履行气候框架公约和我国的承诺;站在国家层面,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与先进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借鉴别国好的经验和做法,少走弯路;站在自身工作层面,各行业、单位和个人还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并如何做的更好。
1.3 生态安全是国家的长期战略
生态安全同国家安全一样,是重要的、长期的国家战略。一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把环境保护列入国家战略,上项目、审批项目时,依法把好第一道关口,并采取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二是要制订详尽的、超前的环境考评标准,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严格依法管理,按岗考核。三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县及领导者个人的考核,要采取绿色GDP考核,即按照“经济总量-扣除资源价值-对环境造成破坏评估值-其他社会价值=GDP净值”进行考核。四是对致力于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友好使者的直接支出和间接劳动成本等,作为绿色GDP加分,甚至可加大奖励分值。五是要激励全社会以消灭自身“碳足迹”和购买“碳汇”等形式,为上代建设者和当代建设者偿还生态债务。
1.4 生态债务是良心债
要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使人人都明白由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等生态债务,无论国家、企业还是实施主体,要清楚认识到自然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占有量上是人人均有且平等占用的,开发利用资源必须缴纳资源占用税、土地征用费、生态破坏必须缴补偿费,并将与资源、环境有关的税费纳入基金化管理和使用,重奖纳税缴费和自愿做公益性活动的光荣使者。特别是在生态危机和生态债务债台高筑的今天,应树立生态文明从我做起和始于足下的忧患意识,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2 对生态文明的再认识
(1)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定位。特别是从优化国土空间开放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个方面做了具体部署。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2)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保障和首要标志。人类的生存空间和一切活动都与其所处环境相关,建设好生态家园,彰显生态文明是人类及各国、各执政党和人类的共同责任,必须做到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3)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经济社会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越是这样就越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重视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同时,要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
(4)我国政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对于承担国际义务和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庄严承诺。做为企业、公民也应勇敢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 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3.1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应立足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原则。既然人类已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带来的灾难,也找到了一个共同选择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为了真正按这条道路走下去,必须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即制度约束。
(1)立法执法。纵观发达国家社会管理的经验,无不是严格立法执法的结果。我国目前虽然在建设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立法执法相对于发达国家还不太完善,尤其是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的部门环节太多。为此,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原则下,制订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
(2)完善机制。特别是要完善考核机制。一是考核GDP应以绿色GDP为考核指标,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和谁破坏谁治理意识的形成。三是加大环境治理的财政投入、企业补偿及社会融资体系。环境保护是公益性事业,是关乎民生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在这方面政府责无旁贷。
3.2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政治改革进程的加快。否则管理上就难以适应,比如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资源配置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往往政出多头、人浮于事等现象严重,需要从体制管理等政治层面加以改革。
3.3 强化“科技兴国”战略
科技强弱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一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国防安全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只有国防强盛,才能为发展赢得和平环境。二是要加大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同样是国家的战略要求,必须从科学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以引领和支撑发展。三是在科技兴国战略中,尤其要重视尖端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全民整体素质的提升[4]。
3.4 履行自身使命
一是积极宣传、倡导环境保护理念的全民养成。二是作为森林是陆地生态主体建设者的一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三是从消灭自身“碳足迹”做起,改掉不良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投身减排等公益性环境保护中,献智出力,争做贡献。
4 参考文献
[1] 谭艳华.论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D].重庆:重庆大学,2011.
[2] 张小蕾.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