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期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青兰高速连接线交叉工程;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温差;通水冷却头;热工计算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hannel and high-speed connection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measures line crossing engineering platfor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for reference.
Keywords: high-speed connection line crossing engineering;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water cooling; thermal calculation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工程概况
1.1简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与青兰高速连接线交叉工程位于邯郸市南环路、西环路以及青兰高速连接线互通立交桥处,总干渠桩号为42+912~42+986,总干渠采用渡槽型式跨越高速公路,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的大型交叉工程。槽身型式为分离式扶壁梯形渡槽,渡槽由下部基础灌注桩工程、承台及墩柱支撑结构、平板连续梁承载结构、槽身挡水结构组成。渡槽长63.0m,跨度为19m+25m+19m。过水断面底宽22.5m,侧墙高7.55m。
渡槽槽身段、连接段等主要建筑物级别均为1级建筑物。该渡槽设计流量为235m3/s,加大流量为265m3/s。
1.2承台结构形式
承台共4个,边墩承台、中墩承台各2个,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行四边形形体布置,边墩承台尺寸为:67.255m×7.9m×2.5m,中墩承台尺寸为:67.255m×12.8m×3m。
1.3承台施工特点、难点
承台具有结构断面尺寸大、钢筋密集、一次混凝土方量与浇筑强度大、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高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除了必须满足强度、耐久性等要求以外,还必须进行温度控制,避免产生贯穿性裂缝,因此温度控制是本工程施工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从材料选择到施工过程控制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承台大体积砼顺利施工。
2温度控制措施
2.1混凝土成型前温度控制措施
2.1.1骨料仓采取搭设遮阳篷、堆高骨料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骨料温度。高温季节时采取喷洒冷水、喷水雾降温(砂子除外)等措施降低混凝土骨料。
2.1.2对拌和用水箱、水管、液体外加剂容器等进行岩棉保温或深埋处理防止拌和用水的温度升高,当气温度超过28°C时采取制冷水、加冰屑等措施降低拌和水温。
2.1.3采取增加静置时间、对水泥罐顶喷淋以及水泥厂贮藏降温后进场等措施控制水泥、粉煤灰的温度。
2.1.4对拌和站的配料斗、升料斗采取遮阳措施防止骨料温度再升高。
2.1.5对混凝土罐车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2.1.6入仓后及时平仓振捣,加快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曝晒时间。
2.1.7高温时仓面设置喷雾设备,降低仓面温度,营造湿润小环境。
2.1.8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夜间。
2.2混凝土成型后温度控制措施
2.2.1混凝土面覆盖:浇筑过程中,当气温高于混凝土入仓温度时,振捣完成后及时覆盖隔热保温被,隔热保温被为2cm厚彩条布内夹保温材料EPE聚乙烯。
2.2.2混凝土外部保温:承台外表面覆盖EPE聚乙烯保温被,模板外部镶嵌5cm厚保温苯板、模板与开挖边坡之间用塑料薄膜覆盖,低温以及气温骤降时,推迟拆模时间。应防止在傍晚气温下降时拆模,拆模后立即回填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
2.2.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保温湿润养护,时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当日平均气温在未来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对28天龄期内砼表面加盖保温被。
2.2.4混凝土表面保温原则:
1)控制混凝土表里温差T≤20℃,表里温差是指表面5CM处的表层温度与中部最高温度之差。
2)控制每天降温速率T/t≤2℃/d。
3)表面覆盖养护及拆模引起的混凝土表面瞬时降温不宜超过15℃。
2.2.5通水冷却措施
2.2.5.1冷却水管采用φ32mm(内径φ28mm)PEP塑料管或高密度聚氯乙烯塑料管,并应满足下列表指标要求。
2.2.5.2冷却水管采用蛇型布置,垂直及水平间距按照热工计算结果布置,为0.5×1.0m,见下图冷却水管布置图,必要时可以加密。
2.2.5.3冷却水管布置在浇筑仓位,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通水试验,检查水管是否堵塞或漏水,如发现水管堵塞或漏水,应更换水管。
2.2.5.4在混凝土开始浇筑时即开始通水,通水温度、通水速度、通水时间应根据实测混凝土的温差确定。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趋于一致时,即可终止通水。每套进水管前均设置一阀一表控制流速及流量,现场设置供水箱、回水箱(5m3)水池并做好保温措施,可以通过采取抽取深井水、制冷水、回收循环水等措施控制水温度。
2.2.5.5单根循环水管长度要求不大于200m,管中水流方向每24h调换一次,通过调节通水各项指标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每天降温不超过2℃。
2.2.5.6初期通水温度为应根据混凝土的实测温度确定,一般为10℃,混凝土温度与水温之差,以不超过25℃为宜,当超过时,可采取先通天然地下水,再通制冷水的方式解决。
2.2.5.7混凝土的测温,沿承台长边方向每7m布置一个测温断面,每个断面布置3个测点(左、中、右),每个测点沿高程方向每间隔1m设一温度传感器,一个施工段共布置4个测温断面,48个测点(测点布置应避开冷却水管)。初期一小时观察一次,一天后每两小时观察一次温度并记录,气温和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大时应加大观测密度。
2.2.5.8通水结束后采用水灰比1.35:1的水泥浆对冷却水管进行灌浆封堵。封灌前应采用高压风吹洗检查,保证水管内不存水。
2.3热工计算
2.3.1入仓温度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及相关参数如下:
邯郸市各月平均气温表
以4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为21.5℃为例,假定原材料温度控制如下:
2.3.1.1利用拌和前混凝土原材料总热量与拌和后流态混凝土总热量相等的原理计算出机口温度TO
混凝土自然出机口温度拌和计算式如下:
TO= (式1)
式中:TO—混凝土出机口温度,℃;
CS、Cg、Cc、Cw—分别为砂、石、水泥、和水的比热,KJ/(㎏·℃);
qS、qg—分别为砂、石的含水量,%;
WS、Wg、Wc、Ww—分别为砂、石、水泥、和水的用量,㎏/m3;
TS、Tg、Tc、Tw—分别为砂、石、水泥、和水的温度,℃;
Qj—混凝土拌合时产生的机械热,小型拌合楼可忽略不计。
取 CS=Cg=Cc=0.837 KJ/(㎏·℃),Cw=4.19 KJ/(㎏·℃),代入得TO=24.0℃。
各种原材料中,对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温度,砂及水的温度次之,水泥温度影响较小,所以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石子的温度,石子温度降低1℃,混凝土出机口温度约可降低0.6℃。
2.3.1.2混凝土拌和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计算式如下:
T1=T0-(αtt+0.032n)(T0-Ta) (式2)
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温度(℃);
TO—混凝土出机口温度(℃);
tt——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h);
n——混凝土拌合物转运次数;
T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环境温度(℃);
α——温度损失系数(h-1):当用混凝土搅拌车输送时,α=0.25。
运输环境为22℃,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α=0.25;泵送混凝土转运2次,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为0.06h,则代入上式得T1=23.8℃。
2.3.1.3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完成时的温度,计算式如下:
(式3)
式中: T2——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
Cc、Cf、——混凝土、钢材的比热容[kJ/(kg·℃)]:
混凝土取1kJ/(kg·℃);
钢材取0.48kJ/(kg·℃);
mc——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kg);
mf——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重量(kg);
Tf、——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者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气温(℃)。
计算如下:mc=2350kg,mf=1280kg,Tf=21.5℃,代入得T2 =23.3℃
2.3.1.4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计算公式如下:
(式4)
式中:Tt——混凝土在t龄期时绝热温度;
Q0——每千克水泥水化热J/kg;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377J/kg;
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实际用量kg/m3;
C——混凝土的比热,取0.96×1000J/(kg.℃);
——混凝土的容重2350kg/m3;
t——水泥水化热升温龄期;
m——热影响系数,其中普硅m=0.43+0.0018 Q0=1.024;
e-——负指数函数。
计算3天龄期的绝热温度:则=47.2℃
2.3.2一期通水冷却计算
混凝土浇筑时同时进行通水冷却,混凝土内部平均温度计算式如下:
T(t)=Tw+( T0-Tw)Φ(t)+θ0Ψ(t) (式5)
式中: T(t) ——混凝土的平均温度
Tw——进口水温
T0——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θ0——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θ0=mcq/cρ=296*377/(0.96*2350)=49.5℃
Φ(t)=exp(-pts)(式6)
P= k1(α/D2)s(式7)
D=2b=2*√(1.07s1s2/π)=2*√(1.07*1.0*1.5/3.14)=1.43
α——混凝土导温系数,α=0.0833㎡/d
к=λ1/(cln(c/r0))=1.66/(0.016ln(1.6/1.4))=777, λ/(кb)=8.37/(777*1.43)=0.015,
b/c=1.43/.016=44.68,查下表,得到α1b=0.74
非金属水管冷却问题特征根α1b
采用聚氯乙烯管时的等效等温系数为:
α′=1.947*(α1b)2α=1.947*0.742*0.0833=0.089㎡/d
ξ=λL/CwρwQw=8.37*200/(4.19*1000*1.2)=0.333
k1=2.072-1.174ξ+0.256ξ2=1.71
s=0.971+0.1485ξ-0.0445ξ2=1.006
p=k1(α′/D2)s=1.71(0.089/1.432)1.006=0.073
Φ(t)=exp(-p ts)= exp(-0.073t1.006)
Ψ(t)=m/(m-p)(e-pt-e-mt) (式8)
k=2.09-1.35ξ+0.32ξ2=1.676
p=kα′/ D2=1.676*.089/1.432=0.073
Ψ(t)=m/(m-p)(e-pt-e-mt)=0.35/(0.35-0.073)(e-0.073t-e-0.35t)=1.264(e-0.073t-e-0.35t)
把上述Φ(t)、Ψ(t),Tw=10、T0=23.3、θ0=49.5代入(式5)得T(t)=49.1℃
2.3.3混凝土表层温度计算:
2.3.3.1保温材料厚度(彩条布内夹保温材料EPE聚乙烯)
δ=0.5hλx (T2-Tq)kb/λ(Tmax-T2)
其中:h=4、λx=0.04、(T2-Tq)=15、kb=1.3、λ=2.33、(Tmax-T2) =25
δ=0.5hλx (T2-Tq)kb/λ(Tmax-T2)=0.5×3.5×0.04 ×15 ×1.3/(2.33×25)≈0.02m
2.3.3.2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q=23
β=1/[Σδi/λi+1/βq] =1/[0.02/0.04+.004/.17+1/23]=1.763
2.3.3.3混凝土虚厚度h'=kλ/β=2/3×2.33/1.763=0.88m
2.3.3.4混凝土计算厚度 H= 4+ 2h'=4+2×0.88=5.76m
2.3.3.5混凝土表层温度 T2(t)= Tq+4 h'(H- h')[ T1(t)-Tq]/H2
混凝土温度计算表
备注 Tq=21.5H=5.76m h'=0.88m
2.4结语
本工程承台混凝土施工时间在4月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完成后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发现明显裂缝,混凝土温度控制达到了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现代文阅读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人生的哲理、写作的技巧等,所以教师只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阅读的世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对高中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做了以下的研究和分析。
一、诵读敲门
高中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不善于言表和积极回答问题了,所以在语文课上也很少有人主动地诵读文章,学生们更多的是喜欢默读。在此,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发声诵读,因为加入感情的有声诵读,会使学生敲开这篇文章的大门。诵读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已经有了悠久了历史,古人就是在诵读中体会四书五经的内容,得到感悟和启发。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课上,可以配合轻音乐的播放,找朗读优秀的学生做示范诵读,也会帮助其他同学找到诵读的感觉。诵读一定要反复多读,如果只读一遍不能够达到有所感悟的效果,多诵读便会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读得更加有感情。[1]也因为这样,学生就能够轻松地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感受到作品的内涵,初步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感悟带路
课堂上的主体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这个问题是教育界一直讨论的,那在语文课堂上又要如何来做呢?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感悟,不能像以前那样的填鸭式教学,把文章分析到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分辨感悟能力,所以先给学生去感受和感悟的时间。那么引导学生从品读以及结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和时代背景等方面来感受和感悟作品。让学生来讨论,积极表达自己在现代文中所感受到的,或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或是自己的感悟。
感受感悟会带领学生们走进这个现代文的文本世界,他就像是一个优秀的引导员,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这样的方法,会使学生对文本有深层次的理解,不但获得了感性的收获还获得了理性的收获。[2]尤其是高中现代文中的散文阅读课,要多用这种方法,因为散文的形式使文章看起来结构凌乱,实质上有一个精神聚在其中。要感受感悟的去阅读,才能找到文章的精神和感情,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三、对话探索
近年来教育学者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现代文阅读方法,就是对话法。对话,顾名思义就是互相的沟通,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与文本、经典达到互相沟通的效果,就要把这个重任交给教师了。教师正确的指导方法,会使学生的对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用对话式阅读文章,可是探索文章中的灵魂,使自身素质也有所提升。
1.学生对话文本
对话的两个主体面对面,不需要教师的干涉和引导。在现代文阅读课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文本,这细读文本的过程便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直面文本时,能够自主的思考、质疑,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与文本倾心相谈。学生对话文本,产生了对文本内在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从而理解作者,发现潜在的自我。[3]每个学生收获的都不一样,学生与文本对话产生的效果也因人而异。
2.学生对话教师
在日常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总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或者是教师在问,学生在答。这样的模式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生活,让学生对教师唯命是从,导致学生不喜欢独立思考,对教师教授的知识也从不怀疑,照单全收。在教育改革的路上,阅读教学中更是少不了学生与教师对话的过程,因为文学本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为了使学生即有个人的思维和个性,也要适应当代的高考制度,所以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告知当今的主流思潮。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互相提问,解答,甚至是争辩。最后教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总结以及点拔,使学生对文本能够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3.学生对话经典
在同一时期,同一个时代背景下,或者同一个心境下不同的作者会创作出心境思想大致相同的作品。所以当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了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时,可以为学生打开更开阔的空间,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个法宝。教师在教学中指明课外阅读的篇章或范围,让学生能够与经典对话,并从中吸取精华,这样也达到了课堂的拓展目的。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带领学生走进书海,让学生吸取期中的养分,更快更优秀的成长。
总之,在当代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使教学任务更好的达成。阅读本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高中生因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达到对阅读的兴趣,从而乐于研读现代文。这样的结果,才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所想要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张波,百花园地[J],2011,2011(4):177―178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及感悟:根据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充分借鉴了山东青岛市几所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了较大的改变。即预习――教习――练习(运用拓展)推进模式,较为彻底地改变了课改前的“综合杂糅”型模式。具体做法是:①编写预习案或利用配套教辅资料,督促学生做预习,使预习具体化、实在化,以培养学生按预习目标要求学会自主学习,促使其完成有关常识性、知识性学习任务和那些不需要老师帮助的学习任务,并明确自己在教习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相关背景和常识,写课文内容概要和白话诗意,背诵课文,感悟主题和写作特点等,将原课堂教学内处置的问题置于课堂教学之前(之外),让学生预习有事可做,让学生做该自己做且自己能做的事。其间,教师的任务是提供预习案,抽查点评预习案,补充和明确教学任务,修订教习案。②根据预习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结合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习,其主要定位在技能技巧、抽象深奥的知识点、几个知识点的交汇点这些层面上,旨在帮助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读和体悟文本重点难点,并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进而逐渐生成新知和提升对话文本的能力。比如对文本中个性化语言的理解和体悟、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感悟,例如《祝福》中嗦语言的艺术效果,鲁妈语言的内涵,祥林嫂挥力砍门槛的心理,古诗词用典的寓意等都需要老师用相关知识作辅垫,进而寻找切入点,直达中心点(本意),这是教学的核心,是学生释惑生(升)能的根本环节,更是非教师讲析能替代的环节。③根据学生能力发展需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而推进的巩固拓展。我们知道,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元素,而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有赖于知识的转化,其载体是知识的运用,即训练而习得技能(解题技能)。在获取知识后巩固知识,转化和提升能力显得十分必然。在这个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主要通过学生完成,教师精心设计和选择相应的练习题来体现和夯实。它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巩固加深理解,二是运用提升(拓展),学生在其中温故而知新,运用而提升。教师主要起点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其理论基础是课改理念和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即学生不预习不讲,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不讲;学生预习获得常识和知识并发现问题(明白学习的重难点),然后在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启发下解决问题(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假如按照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无法完成课改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更无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必然落空;教习课必然眉毛胡子一把抓,满堂灌;巩固课亦将变成教习课。这就是非课改课的弊端所在。而已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三位一体的,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严,实践证明其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只是教师的付出更大些。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及感悟:教学方式的改革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改革。我们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教师切实有效的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学生成果的展示+教师恰当的点评。即: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这两个客观依据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教学问题,以组为单位分配给学生合作探究;②学生把教师分配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形成共识,梳理定型;③小组把梳理定型的解答由某一个同学提交展示,并回答其他组同学和教师的质疑,同组的同学作补充;④教师对所展示的解答作点拨和评价。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点评。其基本要求是:一是选点必须准确(即扣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是设问必须指向明确(即不能空泛)并切合学生实际(既不能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不能太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点评的导向必须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的信心);四是点评必须客观深刻(即一是一,二是二,理由充分,评价透彻到位,尤其要强化学生问题解答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实践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思维的盲点、误区和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指点和褒扬。其教的方法侧重于引导、点评,学的方法侧重于探究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较为集中体现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改革能真正实现学生获取知识方式的根本改变,即由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发现知识,前者是买来的,后者生成的,前者学生参与的成份远远低于后者。这一改变刚开始时,师生均感不适。在教师方面原有的思维定势束缚了手脚,总认为很多问题不讲学生不懂,不讲不放心;在学生方面原有的学习定势起了阻碍作用,总想等教师来讲。实际上老师放一放,逼一逼还是可行的,甚至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大大的超出了我们老师的教学预期。
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及感悟:课堂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和效率。我们把学习评价作为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学习结果来反制学习过程。其主要做法是:①强化课堂现场学习状态和水平的评价,并记入课堂成绩册,如学生回答问题出彩给予奖励分数;对学习不在状态者给予制约分数;对课堂作业抽查者据实记分,例如,对《导学评价》中迁移拓展的前几个选择题发纸条让学生现场作答评分。②强化预习和课后作业评价,给予阶段性总评记分。③强化模块考试评价,对不及格者或某些特定题目解答不达标者一律补考,例如模块考试对默写、基础题都有明确要求,同时把平时课堂学习状态纳入模块考核,实行“考试分数+平时评价=是否合格”的评价模式。④强化水平考试,即期中考试和期末市县统考,水平考试高于模块考试(合格考试),水平考试成绩与学期学年评奖挂钩。课堂教学状态和水平的评价改革,旨在督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其积极学习,创造性学习,这不仅强化了学习结果,而且强化了学习态度和过程,对消极学习者和旷课者以惩诫,一改过去一考定成败的片面评价方式,尤其是改掉了以前学了不考,考的又未学,语文课上与不上,学与不学大致一样的消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教、学、考的基本统一,避免了高一语文考高考组合题的现象,进而提升了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变了课堂学习评价,就强化了课堂学习过程,而强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就一定能取得课堂教学较好的结果。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的一种具体体现。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要求,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工作将以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习新理念、探讨新教法为重点,优化语文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二、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研究,认真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教学素养。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继续做好课程改革研究工作。以新理念研究新教学。重视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继续围绕教学改革中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科研。
2、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一、两种教育教学论著(《共同应对》《校本引领发展》),认真通读一、两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
(二)抓好教学常规,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备课组建设。抓实抓活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重视第二次备课,因材施教。开设阅览课,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佳作,做好读书笔记,开展征文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发表习作。更好的组织小记者活动,扩大影响。
2、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编写、完善高中校本教材,积极有效地开展“教材教法研究”培训和研究活动,以推广先进经验。
3、组织好校级、区级公开课活动。各备课组平时加强随堂听课、评课活动,扎实开展好公开课评课活动,以研促教,营造浓厚的教研风气。保证区级公开课的优秀率。
4、加强对本组教师的培养。发挥“青蓝工程”的作用,师徒结对互学,促进青年教师迅速胜任教学。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一周不少于2节,青年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在校“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展示自己风采。
(三)、强化教学科研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1、继续围绕区级课题“高中作文生活化、创造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开设实验课,突破我校阅读和写作教学。
2、围绕校级课题“高中语文课外活动的开设”进行研究,各备课组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我校的语文教学。
3、教师自身加强教学科研,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扩大我校教研成果。
(四)、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1、组织好初三年级复习教学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学习、落实“中考研讨会”精神。
2、高三年级:做好2006年高考信息的收集工作,组织参加全区的高三备课组长会议,分析高考动态,全面安排好复习备考工作。认真做好三月、四月两次模考的复习迎考工作,并及时做好考后分析工作。参加全市高三语文学科研讨活动,借鉴别校经验,提高复习效率。
三、 主要活动
1、制订好教研组、各备课组工作计划。
2、学校对高三教学进行调研。
3、高三部分教师参加九县市高三复习研讨活动(张家港)
4、校级公开课(华岩、詹志清)
三月份
1、编写、完善校本教材及深入开展课题活动。
2、高一年级教学调研。
3、校级公开课及评课活动,理论学习。(推选出对外公开课名单)
4、区级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会议,并参加苏锡常镇扬五区高三复习备考会议。
5、苏锡常镇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潘少波)
四月份
1、各备课组充分准备区级公开课。
2、各备课组按计划开展学生竞赛活动。
3、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好期中复习迎考工作。(吴燕芬)
五月份
1、对高二年级教学情况调研。对各备课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2、九年级教学调研测试。
3、高三二模情况分析和高考信息交流活动。
4、校级公开课活动。(吴燕玉、袁莉娜、施孝丹)
六月份
1、各备课组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制订好期终复习计划。
2、毕业班中考、高考。
3、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教学反思。
4、语文组工作的台帐资料归档。
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出适用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这一点尤为重要。多数大学语文教材都是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作为主要内容,且存在着与初高中语文教材重复选用的现象,这使得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时,常常觉得大学语文只是高中语文应试教育的延续,继而产生反感。同时多古文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来说,理解接受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非但难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文化底蕴的目的,还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相对而言,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比较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选文中出现了像贾平凹、王小波、张爱玲等当代作家作品,甚至把罗大佑《现象七十二变》这样的流行歌曲也加以选入,增强了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热情。笔者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就曾深刻感受到在讲授罗大佑《现象七十二变》这堂课时,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明显高于讲授其它选文。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课时数普遍不高,大多只有32学时或者48学时,但是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却非常丰富,学时的限制使得大学语文教师不得不对选文进行有选择地讲授。教师在教学实践积累中,对于学生们不喜欢的选文要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选文要尽可能体现出文章的趣味性,有必要时还可以适当拓展一些相关课外文段。例如在讲司马迁《史记荆轲列传》节选时学生们对荆轲刺秦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结合陶渊明的《咏荆轲》等与荆轲相关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对荆轲这一人物及刺秦这一行动进行讨论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上好一堂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师讲了什么,更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没有听,或者多数学生不愿意听,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用心投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大学语文课堂活起来,真正变成大学生喜欢的课堂。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每一堂课内容的不同,可以利用多媒体影音效果丰富大学生的学习趣味;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形式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运用主题研究型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活用小组比赛的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意识等。例如有位大学语文教师在讲范曾《梵高的坟茔》这堂课时,就采用了主题研究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前收集关于梵高的生平、作品等相关资料,对梵高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学习范曾《梵高的坟茔》这堂课时,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少学生都能对天才的悲剧命运作出积极的思考和回应,课堂效果大大提高,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对于诗歌体裁的选文,大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真正从诗歌的本质出发,巧妙运用多媒体影音效果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艺术的陶冶。
三、课堂评价要公平公正
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认为,大学语文课对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帮助,只要考试时能够及格,修到学分即可。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甚至逃课,等到考前临时抱佛脚,短时快速背下整个学期的知识点,考试后马上忘记等不良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功利性太强,学生虽然拿到了学分,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作用。让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丰富知识储备,还需加大平时成绩的占分比重。在平时成绩比重加大的同时,还须使平时成绩有效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大学语文课堂中公平公正地去评价学生。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课堂往往是大班授课,教师要想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细致入微地评价几乎不可能。大学语文教师应在第一堂课时就明确课程考核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笔者认为较好的方法是按照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中报告等几部分将学生划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若干等级,在日常上课中严格按照指定的等级制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打分。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减少或杜绝无故旷课现象,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由最初的为学分强制性学习逐渐转变为求知识趣味性学习。
四、总结
一、倾心于无私奉献
德是从教之本,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人师表。”我组全体语文教师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服从安排,勇挑重担,团结协作,努力做到树师表新形象,垂师德新风范。他们经常认真学习《师德规范读本》、《师德征文汇编》,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以身边人为学习的楷模,敬而思齐。《师德征文汇编》中有一文《不辞长作育花人》,介绍钱国雷老师克服夫妻长期分居带来的种种困难,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上的先进事迹。“**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华岩老师工作才6年,但班主任工作耐心细致,民主评议中学生满意率达100%。在他们的率先示范下,全体语文教师都化大量的精力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坚信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努力做到“促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家庭放心”。
学校有很多父母离异、单亲或成绩差、行为习慣差的“问题学生”,对此,我语文教研组开展“一助一”活动,每位教师至少帮助一名学生,以谈心、家访、资助等方式给予他们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在学校开展的“扶贫帮困、关爱工程”活动中,全体语文组教师踊跃参加,为王奇、薛倩霞、诸国成同学捐款近三千元。我校语文教研组青年集体还被评为**度武进区级“青年文明号”。
二、立足于常规贯彻
《**市中学学科教学常规》对于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促进作用。教研组始终以落实教学常规为立足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学习教学常规,领会精神实质。在每学期开展的“学常规、领精神”活动中,教研组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首先,要求教研组成员熟悉常规的具体内容,基本观点及目标要求;其次,在教研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中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初步确立了教学目标、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成绩考核与评定、论文撰写、业务进修、课题研究等九项一级指标,使常规要求具体化,教学工作规范化。教研组在期中、期末配合教导处对教师的各项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出优秀教案等,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2.积极“充电”,提高业务素质。
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先导。当前,初、高中语文教学在努力探究新课程改革模式,因此,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新标准》、《课堂教学论》等理论及有关教学经验文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新课程培训,配合教科室对初一、初二年级进行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新教师利用暑假、双休日进行岗位培训,走出去“取经学艺”,并及时总结学习心得,增强全体教师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立足于团结协作
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是教研组建设的灵魂。为此,语文组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实”。
教研组把具体工作细化到各年级备课组,要求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做到:①备课扎实,不仅吃透教材,还要吃透学生,按学生的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②同一备课组统一进度,同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练习。至于教学方法,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③作业全收全批,提倡面批,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④备课组一周定时活动一次,共同备课,集体研究教材。同年级老师一周至少互相听一堂课,听后认真评议,共同探讨适宜的教法。
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课堂45分钟教与学的质量。我们特别注重公开课教学的效果。每学期我组至少有10人进行公开课教学,其中包括老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开课后及时组织评议,大家本着学习提高的原则,谈感想,提建议,热烈发言,毫无保留,教研风气浓厚。每次公开课教学后,无论是开课者还是听课者,都感觉到收获很大。
近几年,语文组老师相继退休,教师队伍迅速年轻化。现在语文组四十岁以上的老师只有三人,能否顺利完成新老交替,能否培养好一代新教师,这是一个组织成败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采取具体措施来培养锻炼青年教师。
组织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举行拜师仪式,签订协议书,规定师徒之间每周互相听课1-2节,师傅对徒弟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把关并听课、评课指导,徒弟要主动虚心请教,经常进行思想汇报,总结教学心得,上好一节汇报课。在“帮、带、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中,张同江、袁莉娜、边慧等几位新教师很快胜任高中教学,而且得到学生的爱戴。现在毕业班都有比较年轻的老师,各备课组长大多由年轻教师担任。
另外,支持青年教师外出业务进修。现在我组有2位老师在读南师大教育硕士研究生,4位老师曾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大部分老师本科函授结束。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竞赛活动中展风采。
通过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组青年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在“省前中杯”中学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中(作文)潘少波、王桂香老师分获高中组一等奖、二等奖。在“校级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张同江、华岩、陈洁等五位老师的课都被评为优秀级,受到区教研室庄焕方主任的好评。
同时,我教研组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
高二(5)班的钱华同学在“**市中小学生传统诗词比赛”中获三等奖。在校内03年9月-12月,围绕课题“生活化、创造性高中作文“开展征文活动,收到稿件70多篇,有的被《**晚报》录用;初一、初二年级举行”名言警句默写比赛;全校举行“钢笔字比赛”;04年4月配合政教处开展了“祖国明天更美好”读书征文和演讲比赛。高一年级结合教材,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和以“自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潘少波、王桂香等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李清照与辛弃疾的词风小较》、《口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研究成文。一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五、专注于教学研究
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还要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我们语文组重视引导教师开展专题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构建科学而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在课题研究方面,全组成员参与省级课题《由“维持学习”走向“发现学习”的研究》。全组成员参与武进市级课题《课堂目标教学的实验和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课堂目标教学的具体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改进优化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尽量做到目标要能够体现发展差异性,让学生的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差异的发展,鼓励学生多参与,建议老师少讲解一直是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方向。我们根据“创设问题情境”原则,尽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多让学生发表见解,然后加以适当点拨,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组成员还积极参与武进区级课题《初中语文开设课外活动课的研究》,这项课题已结题,获武进区评估二等奖,另外,高中组课题《高中作文“生活化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2002年12月份向区教研室申报,并按计划分步实施。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先进的作文教学理论,钱国雷、施孝丹、潘少波等老师开设作文公开课,探究新型作文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学习资源,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和积累的指导,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思想底蕴。认真指导学生创作,在多篇学生习作在《**教育》上发表。
课题组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又扎扎实实地开展科研活动的,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真正起到了“龙头”作用。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语文教研组也蔚然成风。03-04学年各级论文评比中,有5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另有多篇发表于报刊。
六、着眼于素质教育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说:“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应试型”人才转变的“素质型”人才的现代化教育观,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语文教研组积极倡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具体做法是: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胆利用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创造,在活动中培养能力。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3、 9月16日——22日 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完中物理科组长会;市各 科镇中心教研组长会;“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 发动工作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7、 10月14日——20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初、高中美术公开课;高一地 理、物理研讨课;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政治高中课 题组实验研讨活动
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
9、 10月28日——11月3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高二历史研讨课;高三物 理复习研讨课;政治科高考辅导讲座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师期末复习督导
一、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知识及社会生活现象中揭示出有思考或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形成疑点,并设法加以解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问题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从培养学生思维的评判性和广阔性的角度,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难点,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其在问题中生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学的技巧在于问题的趣味性、启发性、深刻性。兴趣是注意力、思维积极性的出发点;巧妙地启发能及时唤醒和运用既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地激活思维;深刻性能够保证思考的价值,培养思维的浓度。我们可以看到,怀疑带来发现,怀疑带来突破、创造,怀疑带来思维的独立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指点发现问题的路径和方法,鼓励他们从多侧面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总之,要指导学生学会打破常规,沿着不同路径去思考问题。对那些提不出问题的学生,语文教师要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耐心地引导和鼓励,绝不能操之过急。
二、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一是发掘教材范例,点亮鉴赏之灯,教材(包括教科书、读本和阅读材料)是学生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材料。多数篇章闪耀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之学和对人生的认识之学。善教者应从教材入手,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引导学生踏上鉴赏之路。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组织富于美感的作品去鉴赏自然美与人性美、人情美,如《边城》〈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边城〉中,沈从文创造出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既体现着人性中的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同时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式的情怀。二是重视发掘教材中蕴涵求异、创新意蕴的文本,并引发学生头脑中的旧有观念的激烈碰撞,使之在对新与旧的观念的质疑,思索中进入鉴赏的境地。如学习《庄周买水》是鉴赏作者的巧妙构思,折射现代生活的面貌。作者借用了有关庄冉的一些事情巧妙地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真实完整的情节。同时作者用当代人的眼光来关照古人古事,用现代意识加以改造、生发,让内容折射现代生活的色彩。三是注意通过教材的比较阅读,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主动地鉴赏。如教学孙梨的《荷花淀》时,可组织学生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让学生感觉到一文在景物写中暗指了时期中国妇女的成长,一文在景物写中寄予了自己在大苦命失败时期的“颇不宁静”中偷来片刻的淡淡喜悦;在这里,自主学习是“本”,但老师贩点拨是“火种”,也不可缺少。教师应努力做到善于引导学生为自己制作“火种”,进而培养学生能自我挖掘的能力。
三、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新教材的教法研讨中,比较阅读是经常被提及的一种教法。文本解读中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作品、作家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确定了事物间的异同,还要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与欧・享利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在情节安排上有很多相似点。《竞选州长》通过“我”在竞选州长中被诬蔑为“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 ”等一系列事件,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警察和赞美诗》采用主人公想成为囚犯,到岛上度过三个月挨过冬天,想到豪华饭店白吃,扮演小流氓,扰乱治安等一系列情节。这两篇小说的故事与故事之间都是并列的结 构,这是这两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的相似之处。而在结尾部分就更相似了,两位主人公的结局都是与主观愿望相反。当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结局从出人意料的角度也与上两篇有相似之处。通过这样比较阅读,学生不但对小说的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有了较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都会有比较深入的体会。
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题报告范文“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作者:省东中科研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二、课题界定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七、课题的研究内容八、课题研究成果九、遗憾
课题结题材料的准备一、成果性材料1、主体:结题报告、阶段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著作、教案、案例、教例等2、附件:声像、图片、照片、光盘、学生作品集、教师课件等3、成果效益、影响材料 ①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及社会反响②与课题相关的教师、学生的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子课题结题报告》是实验区(校)参加课题研究实验的最终成果形式之一。为增强结题报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总课题组对其撰写内容和格式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数学学科课一样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核心。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及开题报告的写法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
怎样写结题报告一、结题是课题研究重要且必要的环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环节包括:课题立项、开题、实施、结题、后续工作。后续工作包括:鉴定、表彰、宣传推广等。 二、结题要拿成果说话。 什么是成果呢? 1、研究报告是成果的主件。
结题报告格式社会科学课题基本完成以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课题报告。课题报告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
语文结题报告海安县小学教研课题“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实验与研究” 结 题 报 告 背景及意义 1、语文学科功能的异化。 如果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是什么”,那么语文教育研究首先要回答的就应该是“语文是什么”。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 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课题结题报告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收官”阶段,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通过结题报告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永春仓满幼儿园课题组执笔方莉梅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
中学语文结题报告作者:薛海兵 江苏省第四期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 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课题单位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课题主持人 薛海兵摘 要:基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语文教学环境,本课题将语文教学、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这三者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表项 目 类 别:合 同 编 号: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负 责 人: 所 在 单 位:电子信箱(Email): 起 止 年 月: 填 报 日 期: 项目结题简表项目类别项目名称负责人职 称研究期限计划完成年月实际完成年月实际参加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生
合作学习结题报告一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提出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
校本教研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校本教研现象由来已久,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苏格拉底就具有这种基于自身办学、基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思、研究的最初理念,进而提出了有名的教学思想和原则等,后来许多伟大的教育家也对学校教育教学都提出了研究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作者:华土木 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柳州市北站路小学课题组执笔:曾海霞【内容提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04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德育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意义1、问题的提出小学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德育工作常常给人一种落伍的感觉,德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往往跟不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德育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家教结题报告在美丽的南淝河畔有一所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学校——合肥市三十八中,她遵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安徽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工作试行条例》为依据,确定了“规
关于礼仪的结题报告不是第一次做课题。仔细想想,自己先后主持了两个上海市青年教师基金会课题,一个区级重点课题,一个区级一般课题,并且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个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这次不同。
教学课题结题报告前言课题级别:市级教研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课题类别:学科教学方法 课题组组成:本课题由市教研室原化学科蔡秀珍老师和教科所高思刚老师设计和组织(组长为蔡秀珍),全市中学共同参加,课题组成员共15人(其中高
初中语文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自主学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率先兴起于西德,后风靡于欧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中小学教学实践。我国虽自古就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远远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国家
物理课题结题报告我校在xx学校的领导下,在我校领导的关怀下,确定下列研究性子课题,在物理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本着自主合作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子课题为主进行有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