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异形柱;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宅建筑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各种优势,它在多层及小高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异形柱结构扩大了建筑有效使用面积,提高了建筑布置的灵活性,改善了住宅室内空间视觉效果。下面对此展开详细分析。
1、异形柱概念
异形柱指截面肢厚小于300mm的L、T、+形的截面柱。现在建筑界所讲的“异形柱”,特点是截面肢薄,由此引起构件性能与矩形柱性能的差异,这些包括受力、变形、构造做法等一系列差异。制定规程主要是针对肢厚200、250mm的异形柱。
采用异形截面柱的框架结构、框一剪结构,其整体变形特征与普通矩形截面柱相近。与相 同截面积的矩形柱比较,异形截面柱的 自身刚度大,因而在框架结构和框一剪结构中采用异形截面柱后,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大,结构侧移减 少;虽然结构的自振周期变短,水平地震作用加大,但结构的整体刚性好,抗震性能不会减低。
2、异形柱应用的意义
随着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颁布,砼异形柱结构将建筑美观、 使用功能的灵活性与建筑结构合理的受力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用户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环境,受到房地产开发商和广大用户的欢迎,由于其符合室内布置的要求,且与墙体(指填充墙)连接良好,在我国许多省市的住宅建筑已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甚至在 8 度地震设防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3、异形柱结构设计
3.1基本设计要求
(1)应用范围
异形柱应用在 7 度设防以下。
(2)地震力系数放大
因用异形柱导致刚度下降,使得地震力减小,应采用地震力放大系数来适当地增加地震力。
(3)自振周期折减
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 应考虑非承重填充墙体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予以折减。
(4)配筋计算
配筋计算:采用双偏压、拉计算,(角柱程序在编制过程中就默认采用双偏压来计算, 即使你在选择系数时选的单偏压计算模式,程序仍然按照双偏压计算)箍筋采用双剪箍。 异形柱肢长与肢宽比≤4 时 (梁的刚度计算跨度以柱形心为准,这时在‘参数修正’菜单中选择不考虑梁柱重叠影响,即不考虑梁的刚域),否则应考虑梁的刚域(梁的刚度计算跨度以柱净跨为准,这样梁的刚度计算长度就短,刚度就大)。 这时梁柱重叠部分,按刚域参数考虑。
(5)施工图画法
a 全楼柱钢筋归并;b 平面柱大样画法画异形柱施工图,应注意箍筋加密与普通柱相同;柱分布筋之间设拉筋, 其直径同箍筋, 间距是箍筋的 2倍;横向肢、竖向肢分别按计算配置一个矩形箍筋,并分别满足 X、Y 向计算箍筋面积的要求;c 竖向筋要满足最小间距要求,采用对称配筋,一排排不下,程序自动放两排;按固定钢筋(L 形角部的角筋双向共用)和分布筋(竖向架立筋 @≤200)的构造要求分别配制固定钢筋和分布筋。 d 在核心区箍筋相交处,若无主筋时,应设竖向架立筋如 T 形柱内侧,架立筋为构造筋,隐含直径 D=14mm。
(6)其它
顶层托斜层顶的(角)柱,规程对此没有涉及,它所受轴力、弯矩均不大,柱本身强度不会成问题,关键是房屋顶部结构整体性能, 设计人员自己把握抗震设计的异形柱结构不应有错层,原因是免形成短柱。 较小的错层(梁高范围内楼板错开 不算“错层”,即这里的错层是指规范和高规中的“较大的错层”。 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的净高与柱截面长边之比不宜小于4,不应小于 3。 一般楼梯处易出现短柱,为此在楼梯间两侧布置剪力墙其它地方还是以异型柱为主。
3.2异形柱结构构造要求
(1)结构材料
异型柱结构中,梁、柱、墙的厚度较薄,为保证结构构件的整体与局部有足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且不应高于C50;由于其结构构件的厚度较薄,钢筋数量过于密集时,不但造成施工困难,混凝土也难于浇捣密实,因此,异型柱结构的纵向钢筋宜采用高强钢筋。
(2)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高度太小会使柱纵向钢筋在节点核心区内的锚固长度不足,容易引起锚固失效,损害节点的受力性能,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因此,《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规定了抗震设计的异型柱框架梁最小高度为400mm,设计人员务必遵守此条规定。
(3)柱截面尺寸
异形柱肢厚小于200mm时,会造成梁柱节点核心区的钢筋设置困难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强度不足,因此,异形柱截面的肢厚不应小于200mm,也不宜大于300mm。规程规定,异形柱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肢高不应小于500mm。异形柱结构主要用于住宅建筑,一般层高为3000mm,在工程设计中一般取异形柱肢长500~600mm为宜,肢长超过600mm时易形成短柱,不利于抗震且不经济。
(4)受力钢筋最大配筋率
异形柱肢厚较薄,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粘结强度较差,为了减少粘结破坏和节点处钢筋设置的困难,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大配筋率比普通矩形柱低,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在地震作用组合内力作用下,梁支座处纵向钢筋有可能在节点一侧受拉、另一侧受压,对于异形柱框架梁柱节点易引起纵向钢筋在节点核心区锚固破坏。为保证梁的支座截面有足够的延性,《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对二级、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是根据单筋梁满足x≤h0的条件给出,与普通矩形柱框架结构不同,未考虑受压区钢筋的作用,其最大配筋率小于普通矩形柱框架结构的框架梁。
(5)梁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矩形柱框架结构的框架梁纵向钢筋伸入节点后,其相对保护层一般较厚,而异形柱的柱肢截面厚度小,梁纵向钢筋在节点的粘结能力小于矩形柱框架,故抗震设计时,《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对贯穿中间节点的框架梁纵筋直径严于矩形柱框架结构。
(6)扁平柱的使用
在异形柱结构中使用扁平柱是可以的, 建议最小厚度取250,梁纵筋用 3 级钢,直径不超过 12。 各项验算同普通框架柱,构造和轴压比建议控制更严格一些。 因“一”形异形柱不提倡用,在某工程上缺了还不行,没办法可用扁平柱,其计算按矩形柱方法计算。
(7)异形柱限制砼强度等级≥C25 和≤C50 原因
由于异形柱截面尺寸薄, 砼强度等级小于 C25 的话可能达不到其与钢筋之间保证粘结的要求;C50 以上的异形柱构件及结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 还不足以行成编制规程条文的基础,所以这次规程未列入。
(8)底层减柱的限制
① 落地的框架柱应连续贯通房屋全高;不落地的框架柱应连续贯通转换层以上的所有楼层。 底部抽柱数不宜超过转换层相邻上部楼层框架柱总数的 30%。 转换层下部结构的框架柱不应采用异形柱; 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可用于非抗震设计和 6 度、7 度(0.10g)抗震设计的房屋建筑。
②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在地面以上大空间的层数:非抗震设计不宜超过 3 层;抗震设计不宜超过 2 层;底部抽柱带转换层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应按本规程第 3.1.2 条规定的限值降低不少于 10%,且框架结构不应超过 6 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非抗震设计不应超过 12 层,抗震设计不应超过 10 层。
③转换层及下部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转换层楼面应采用现浇楼板,楼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150mm,且应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 0.25%。 楼板钢筋应锚固在边梁或墙体内。
结束语
异形柱结构改善住宅室内空间效果等方面比普通矩形框架结构有较大的优势,设计者应充分了解异形柱结构的受力特点,从概念设计到结构计算以及构造措施等方面出发保证建筑物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一、总结式小结
这是一种常用的小结法,也就是对一堂课的内容、知识结构、解题思路、学习方法等加以概括总结,使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避免由教师一个人来完成。我们要相信学生,让他们与教师共同进行课堂总结。我的做法是:由学生进行总结归纳,相互补充,或者教师提问,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这种让学生参与的课堂小结法提高了总结的质量,达到了总结的真正目的。具体的做法通常是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3.你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4.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呢?5.谁还有疑难的地方要问老师和同学吗?
二、游戏式小结
这是指在本节课结束时,安排一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运用,同时也可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一课时,我安排了以下游戏作为小结:下课铃一响,我没让学生像往常一样离开,而是神秘一笑说:“今天想离开教室得过我这一关,座位号能被2整除的请先走。”有一小部分人离开。“能被5整除的也可以走。”又有一部分同学笑着走出教室。“能被3整除的也走吧。”带着欢笑又有一些同学离开。这时剩下的同学面面相觑,此时我提出,现在请你们来补充一个条件,使剩下的同学都能离开,小家伙们都皱起了眉头。这时只见平时最爱发言的小博士董震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补充的条件是:能被‘1’整除的可以走。”我点头表示赞同,只见所有同学都云开雾散,开心地走出教室。这样的下课模式我想在他们的脑海中会留下永久的记忆。
三、渗透式小结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意识的教育寓以无意识的受教育中,做到在知识教学中自然,适时、适量地渗透。如教学“年、月、日”知识后,小结这样设计,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就不会再回来,所以时间是十分珍贵的,今后你们应怎样对待时间呢?结合学生实际,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界定强调式小结
教学中有些极易混淆误解的东西,或者某些知识往往有特定的前提、背景。在教学结束时应对此强调辨定清楚。如教学“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概念性知识教学结束时,我出示两个判断题:1.合数一定是偶数;2.质数一定是奇数。通过学生的判断,分析,举例说明。把极易混淆的四个概念,再次理清一遍,加深认识。
五、孕伏延伸小结法
一、课堂小结与有效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通常是指在一堂课的主体知识或某理论、技能学习即将结束时进行的概括性总结。对有效课堂小结的理解,可以从发展性和开放性两个方面考查。所谓发展性,是指通过课堂小结,不仅要让学生在基本知识上得到巩固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认识能力也要得到发展,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谓开放性,一方面是指主题的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指知识的开放性,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基于上述两点分析,可以把有效课堂小结作如下定义:在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归纳和小结,并借此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梳理,以便于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向能力转化,体现发展性与开放性的教学活动。
二、有效课堂小结的设计策略
依据有效课堂小结的定义,有效课堂小结的设计策略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构建生本课堂;给学生提供可“再创造”的机会,挑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数学思维策略;加强能力培养,创建和谐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迁引到生活。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构建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而课堂小结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或“专利”,而是应该以学生为本,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生本课堂上的课堂小结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罗列或谈教的体会,而是要让课堂小结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平台,培养他们总结、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给学生提供可“再创造”的机会,挑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这就是说,数学学习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再创造’过程,我们在此并非是要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堂小结要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简单罗列,而不向课外延伸,而是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最大限度地“再创造”,即对自己已有水平的挑战和跨越。在学生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向学生抛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且有吸引力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或者疑惑、带着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走出课堂,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课外。所谓“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之间的一个区域,教学难度的内容只有落在这个区域里,才能获得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最理想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层次,尊重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水平,在学生最大的学习能力范围内,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多的交流、讨论、思考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更多的发展,让课堂小结利益最大化。
3.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数学思维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在其现有数学思维发展水平上理解事物,是从他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所以只有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使学生有真正的发展,才能使教学收到真正的效果。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涉及一些数学思想或数学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它呈现的方式通常是比较隐蔽的,这就解决了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要注意点拨这些渗透在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让学生不仅获知重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在领悟数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对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抽象的教育的数与直观的图形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量关系能有效地结合图形,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巧妙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处理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优化解题的目的。
此题的解法,明确了代数与几何的联系,使数与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应该予以点拨,这不仅对学生领悟数学研究的方法、把握数学的本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都是十分有效的,而且还能让学生的思维过程、解题思路与策略得到优化。
4.加强能力培养,创建和谐课堂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学习做人、做事。学会认知、学会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生存,除了反映教育所应达到的目的,也反映出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参加课堂小结,培养他们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课堂小结时,教师要巧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质疑问难,激活学生质疑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创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5.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迁移到生活
公司里的其他同事也挺热心,对我的叨扰他们并不感到烦,教了我好多知识,我是在那里第一次作CAD做了一张图。在实习的过程中赵工和他的同事耐心地给我讲解设计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种类的设计规范要求。首先,是对建筑的整个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电,供暖的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设计时也有它的过程:做方案(必须符合结构要求)-—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符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设计-—水电,供暖,电梯设计。
我们并没有学CAD,既然来设计公司实习,这个程序就当然是要去尝试学习一下。这个程序具有二维,三维绘图功能。我所学习的,就是建筑物平,立,剖的二维绘制。
绘图,要先对功能进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个工具的用法。绘图的时候也有步骤:轴线--墙线--门窗--楼梯--屋内布置--标注。还要一边绘制一边修改。刚开始画,只管做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矩形,方体,熟练之后就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说着简单,当时可是让同事教了我好久才算学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在绘制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和,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同事就会说,细心点和耐心点,慢慢修改。
几天实习时间里,我在运用已学的知道外,同时更大的好外是学到了更多的新的知识。建筑并不是学校里一两本书就能写完的,许许多多的东西还是在边学边运用才能体会到。在三明,不像福州那么热,办公室里也有空调,环境不错,公司里的那些材料也是不错的学资源。公司是个甲级的建筑设计单位,做的工程不少,里面的资料是对我来说是个学习建筑知识的好机会。公司里有不少关于各个城市里的代表建筑的材料,有些是中国现代与古典建筑的代表。同事说这些建筑可是些不错的建筑典范,他们有时会借鉴一些优秀的设想。
苏州城就是个很不错的地方,那里的优秀的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很多。比如位于西湖南线南山路西侧的博物馆,建筑用地23889平方米,建筑面积控制在8000平方米。以现代建筑造型手法塑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博物馆形象,结构新颖,是一个建筑典范。因处在西湖景区中心,所以整个建筑以考古发掘探沟和探方的形态,将大部分建筑置在地下,地上建筑面积控制在2000平方米,以进入地下部分的探沟为界,划分左右两大功能区。这一设计构想源于对块环境的解读,以及对博物馆本身意向的表达。通过建筑造型,采用内部空间非等高的竖向设计,有助于展示不同内容的需要,满足不同的陈列方式,利于现代展示空间布局。作为建筑物本身,上部框架和探沟内部所呈现的现代钢结构,幕墙玻璃、花岗岩铺饰,与建筑外立面的磨砖对缝清水砖墙面,恰是建筑表达现代人文气息与传统历史文化的契和之处。
这就是西湖博物馆的独到之处,为人们以后再设计类似建筑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的模版。真的很佩服这个设计者的构想。
为什么建筑可以这样随意的按人们的意愿设计成不同的体型?我从同事给我介绍的书里找到了答案。这和我们结构设计有根本的关系,古代建筑都是砌体结构、木结构,而新建的大多数都是框架,或框—剪结构。其中以框架为主,高层中多使用框—剪结构。框架结构是梁、柱等杆系构件组成的空间承重体系的结构,是多层、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可以适应不同的房屋造型。所以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各式房屋,就像搭积木一样,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都能够用框架来实现,这就是框架结构的优点。
第四天我就随赵工回到了福州,他在这里也有办公,他说可以顺便带我去看一下这里一个工程的工地,我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工地上钢筋很多,有些工人正在对钢筋进行处理,也有的楼板上绑扎钢筋,我和赵工说了一下就和带我们来工地的何工一块去楼板上,我去看了一下工人绑扎钢筋的操作。他们是在筑模,何工说这些钢筋的绑扎也是特定规定的。我在上建筑概论实践课里也有看过这个,当时没有在意,所以也不大清楚钢筋绑扎的规定。于是我请教何工细说了一下。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我看到的主要是梁与板的钢筋绑扎。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
(4)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不只这些,还有不少的规定和要求我只能自己去查资料了,何工一时也讲不完的。他还有提到钢筋的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在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最好不要在构件最大弯矩处。
由于天气较热,我们只是看了一会就回去了,不过还是很感谢何工的讲解。就这样我结束了我这几天的实习之旅。
这次的实习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我在课堂上学的知识还有很大的不足,我们这些并不充实的理论知识遇到实践真的感到很无力。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次的实习是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虽然才短短的几天,我在公司办公室里和同事相处的的时间也不长,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不少做人处世的道理,同事们也教会了我不少东西。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外观设计专利文献简要说明部分的撰写语言结构、句式、用词的变化,总结出各阶段对应的翻译规律,归纳出一套适合于该领域文献中对英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该领域机器辅助或人工翻译的速度和准确率。
关键词:外观设计专利 简要说明 惯用句型 常用短语 英译技巧
一、概述
外观设计简要说明(brief explanation)是用来对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省略视图以及请求保护色彩等情况进行扼要的描述。
示例 CN301221108SD
1.本外观设计所涉及的产品是室内墙壁用检查口框。该产品的内框和外框可装卸自如地进行嵌合,…“使用状态横剖参考图”所示。2.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内框与外框的分解参考图”所示。3.本外观设计所涉及的产品的使用方法:对布设在室内墙里侧的布管…布线等进行维修检查。
二、外观设计专利常用视图翻译
2.1概述
专利法规定,申请人应当就每件外观设计产品所需要保护的内容提交有关视图,清楚地显示请求保护的对象。
基本视图the principle view前视图the front view后视图the back view侧视图the side view 左视图the left view 右视图the right view 俯视图the top view仰视图the bottom view 立视图the elevation view 立体图stereogram 立体参考图three-dimensional reference view放大图the enlarged view 辅助图auxiliary view 局部放大图the partial enlarged view 剖视图sectional view 内部剖视图cut-away view 鸟瞰图birds eye view//aerial view 局部视图 partial view 透视图perspective view斜视图oblique view外形视图 external view 剖视图section 全剖视图 full section半剖视图 half-section局部剖视图broken-out section展开视图aligned and developed view;stretch-out view 剖切面 cutting plane单一剖切面single cutting plane
三.简要说明汉英翻译常用句型
1.开头部分常用句型
本外观设计产品属于xx领域
The product incorporating desig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本外观涉及一种 The design relates to
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 The product is used in // The product is used to
产品作为 The product is used as
本外观设计产品属于平面产品
The product incorporating the design is a planar product.
该设计产品为片状物体,基本属于平面外观设计外观产品,因此省略其他视图
Other views are omitted because the product is a platy planar product
本外观设计产品属于平面产品
The product incorporating the design is a planar product.
该设计产品为片状物体,基本属于平面外观设计外观产品,因此省略其他视图
Other views are omitted because the product is a platy planar product
2 中间部分常用句型
本外观设计要点在于:The main points of the design reside in:
设计特点为表示喜庆的“双喜”字形状
The main point of the design is the shape of double-xi which indicating happiness.
设计要点只涉及xxxx视图the main points of the design only reside in the view
XXX(后视图)无设计要点,故省略.
(The back view)is omitted because of having no main points of the design.
不常见,故省略 The view is omitted because of being unornamented
无设计要点且为不常见面,故省略
are omitted because of having no main points of the design and being unornamented.
其它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
Other views are omitted because of having no main points of the design.
视图顺时针旋转90度后与视图对称
The view is omitted because of being symmetrical with the view after a clockwise 90-degree rotation
该设计所提供的图片中,有完整的图案,由于该产品是连续的,其余部分则是重复出现,其长度予以省略。
With a complete pattern in the pictures provided,the length of the product is omitted because the unit pattern is connected and the other parts are repeating
A处为透明材料。Part A in the view is mad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
图中A处为透明区域。Part A in the view is transparent area
产品A、B处为透明玻璃。
Part A and Part B of the product are made of the transparent glass.
3.结尾部分常用句型
XXX(主视图)是最能体现设计要点的图片。
(The front view)can show the main points of the design best.
指定XXX(主视图)为公告图片。
(The front view)is designated to publish the Patent Gazette.
指定的图片:XXX(主视图)。(The front view)is the designated picture.
指定:XXX(主视图)为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
(The front view)is designated to show the main points of the design.
XXX(主视图)为本外观设计的代表图。
(The front view)is the representative view.
指定代表图为XXX(组合状态参考图)。
The designated representative view is(the combination state reference view).
请求的外观设计包含有色彩。The claimed design contains color.
产品规格和外观如有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Design and specification are subject to changes without prior notice.
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而且便于清洁,适合于行动不方便的婴幼儿和卧床 病人卧床使用。
This device is not only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low in manufacturing cost,but also easy to clean and suitable for babies and bedridden patients.
四、简要说明中对英翻译常用词组
组件component套件item 成行排列arranged in rows参考图中的阴影部分the dashed area in the reference view折断画法conventional breaks复数个a plurality of 简化画法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省略画法omissive representation 示意画法schematic representation阴影线部分 dashed area 断续线,虚线dashed line 透光的 light transmission quality;light penetration 半透明材料 translucent material 半透明区域 translucent area 活动连接active connection 一体成型 one-batch forming一次成型 one-step forming
五、专业性强及难度较大的外观设计产品中对英翻译积累
1.床上用品
套件1为枕套1,套件2为贝贝枕,套件3为枕袋1,套件4为枕袋2,套件5为枕套3,套件6为枕套4,套件7为枕袋3,套件8为枕袋4, 套件9为床单,套件10为被套
Item 1 is the pillow case 1,item 2 is the baby pillow,item 3 is the is the pillow bag 1,item 4 is the pillow bag 2,item 5 is the pillow case 3,the bedspread,item 6 is the pillow case 4 coating,and item 7 is the pillow bag 3,item 8 is the pillow bag 4,item 9 is the bed sheet,and item 10 is the coating。
其他:日常靠垫cushion,抱枕pillow;被子(充羽毛、绒制成的)quilt;duvet;
床上件套Bedding sheets床单the bedspread枕套the pillowcase
床笠the fitted sheet床裙the bed skirt绣花被套the embroidery quilt cover
羽绒被the down-filled quilt,绗缝被系列the comforter series,窗帘the curtain,
沙发套the sofa cover,靠垫 cushion围裙the apron,台布the table cloth
2.沙发组套
套件1是组合使用状态参考图中所示左侧沙发,套件2是组合使用状态参考图中所示长沙发中最左侧两个沙发,套件3是组合使用状态参考图中所示长沙发中最右侧沙发,套件4是组合使用状态参考图中所示套件2右侧的单个沙发,套件5是组合使用状态参考图中所示套件3左侧两个带转角沙发item 1 is the sofa at the left of the reference view of combination usage,item 2 is the two sofa at the leftmost of the sofa settee in the reference view,item 3 is the sofa at the rightmost of the sofa settee in the reference view,item 4 is the single sofa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item 2,and item 5 is the sofa with corners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item 3.
3.钻石戒指设计
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图片中所示的复数颗A是为人造宝石。在本外观设计产品的本体表面镶嵌、粘接复数颗A,是为请求保护的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
The A which the grain number is complex,shown in the picture of the product incorporating the design is artificial gemstone.The main points of the design reside in inlaying and bonding the A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4.服装
本外观涉及一种马甲,主料为绿色卡丹皇,辅料为白色罗尔呢,扣子为三颗银灰色塑料扣,左胸前为企业标识,放大图为左胸前企业标识的放大图。
The product relates to a vest,in which the major ingredient is green imperial Cardan,the accessories is white roll,the buttons are three pieces of silver-gray plastic buttons.A corporate logo is on the former of left chest,enlargement graph of which is on the left chest.
5.工艺设计
产品设计要点及其所在部位是:在可雕琢的椭圆体形的材料面上,以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四个不同的汉代“瓦当”图案顺序排列雕刻,右下角雕刻“吉祥语”印章,并对上述图案着色
The main points,and the position which reside in:carving four different pattern tile end of Han Dynasty on the carvable material surface with oval shape in order,with the Suzaku carved on the top,the basaltic carved on the bottom,the Blue Dragon carved on the left,the White Tiger carved on the right,carving the seal of Chinese characters of Jixiangyu at the lower right corner,and coloring the pattern above.
表面的图案可由金属表面经钻雕形成,图形由流线条纹形成>
The patterns of the product surface are formed by drilling and carving on the metal surface ,and the figure consists of streamlines.(作者单位: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为抓好机关效能建设,首先成立了以主任高文峰、党委书记于旺同志为正副组长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了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负责对机关效能建设的组织、督促、检查,并设立了五名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其次是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共分三大部分、四个步骤:“三大部分”即指导思想、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四个步骤”即:学习动员阶段、自查自纠阶段、完善制定阶段、总结阶段。通过成立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为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搞好动员,提高认识。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把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同开展的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抓。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纪律规定》、《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及有关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内容。通过学习,使机关全体职工对机关效能建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大家认为,机关效能建设,关键是一个“素质”问题,没有较高的素质,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办事效率,从而促进了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的氛围,带动了工作上的增效,为今后的机关效能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查找问题,边查边改。此项工作安排两个月时间,通过班子会、职工会、老干部座谈会,征求基层主任会等形式认真查找问题。查找内容:一是解决“办事难”问题;二是解决“素质不高”问题;三是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四是解决“效率低下”问题;五是解决“服务质量”问题;六是解决便民措施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意见,机关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个人素质有待提高;二是工作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服务质量有待改进;四是便民措施上要进一步加强。对存在的四个问题,号召从党员做起,做到边学边改。在党员的带动下,机关风气焕然一新,学习空气浓了,说话客气了,工作紧张了,效率提高了。
四、认真总结,整章建制。问题找出后,县社党委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二是制定整改措施,强化改进;三是整章建制,规范行为。在整章建制上,我们建立了七种制度。一是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二是“服务承诺制”;三是“限时办结制”。同时还为生产公司制定了“商品追溯制”、“职业道德守则”、“连锁加盟店便民措施”、“连锁加盟店服务承诺”等七项制度。通过整章建制,进一步规范了机关工作程序,堵塞了机关管理漏洞,实现了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新机制。对推动机关效能建设步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树立机关形象起到了保障作用。
五、突出服务,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主,大力兴办“农家店”,积极改善现代农村消费环境。
关键词:建筑节能 节能住宅 节能措施
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world largest amount every year new buildings of the country every year, and 2 billion square meters of new, equivalent to consume about 40% of the world's cement and steel, and at the same time every year produc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onstruction waste, to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to bring tremendous environmental threats. Therefore, in view of present energy-saving thermal increase, building energy boom in modern day is new technology as the foundation rise, proposed how to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y building design.
Key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sidential energy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的大背景下,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不断地改善,居民住宅纷纷进行装修改造,居民装修不仅要考虑美观舒适,还要在考虑到设计的个性的同时,兼顾以人为本环保与节能的室内设施的设计和运用。
1住宅的节能设计:
住宅的总体规划应与单体建筑相协调,充分考虑各种宏观因素(如地区、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对单体布局的影响,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天然热源、风源等来实现每一栋住宅建筑单体夏季都有充足的迎风面,冬季都有充足的日照,以满足采暖、通风与采光的要求。单体之间的组合对气流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高层建筑群内部易受到回旋涡流的作用,容易出现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从而形成不利的小区微气候。因此,为了营造绿色舒适的小区微环境,应调整好单体之间的组合,使每栋建筑物处于周围建筑物的气流旋涡区之外,避免出现滞流区。另外,绿化和水体可以改善小区的微气候。设计时,应结合居住区规划布置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声、光、热),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局部气候,保证小区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热岛强度等各项指标符合健康舒适和节能要求。
2节能住宅的概念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重视节能住宅。节能住宅需要通过对建筑的合理设计、合理选材,最大限度的把室内自然温度控制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空间,降低建筑物的运行能耗。
北京锋尚在国内率先整合了欧洲先进的技术系统为一体,建造的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居住标准。其核心技术概括为子系统:第一,混凝土采暖制冷系统。该系统是将聚丁烯(PB)盘管预埋在钢筋混凝土中,夏季管中送20℃、冬季送28℃的水,能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6℃的合适范围内。第二,健康新风系统。通过统一空气净化和冷热处理后新风经“下送上回”进入室内,无须开窗即可保持新鲜空气不断更换。第三,外墙系统。外墙采用欧洲标准加厚外保温方式,能有效阻挡冷热辐射和雨雪侵蚀。外饰面采用干挂砖墙面,干挂砖幕墙与保温板之间有一个流动空气层,可以保持保温板的干燥。第四,外窗系统。窗采用德国SCHUCO断热铝合金窗和LOW-E低辐射中空玻璃。第五,屋面及地下系统。对屋面及地下墙体的特殊处理,保证了顶层和一层与标准层舒适度的均好性。第六,防噪音系统。通过外墙系统、ALULUX卷帘、楼板处理、同层后排水系统,防止来自室外、楼上、下水道的噪音。第七,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有中央吸尘、食物垃圾处理和可回收分类垃圾周转箱三部分组成。第八,水处理系统。小区设中水处理系统,将社区生活用水处理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和补充人工湖水。
3节能建筑设计的技术措施
3.1室内装修节能改造
在我国城市住宅设计中,卧室是住宅中唯一的主要空间,要将所有的卧室置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住置,置于南向,为住户提供最好的享用自然能源的环境。在室内功能区域和空间划分处理上多考虑环保和节能性因素。设计上选用透光性隔板方式解决通风、照明及可调节、可移动式的家具等,在室内培植适宜的绿植,达到净化空气调节空气的作用。
在采暖设计方面,结合供热需求,应选用传导和容量适宜的供暖材料,暖气片作为采暖主要方式,在装修暖气片时,应少包装,最大程度发挥其散热性。对于住宅小区的供暖系统设计,如果规划和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实现较好的系统控制和计量功能,同时可以降低能源的浪费。
提倡运用可回收性节能和节水技术;选用适宜的照明设备控制节能,减少不必要的电能耗费:然而要兼顾节能和装饰,还要做到量体裁衣。在很小居室内使用大型灯具,即便采用节能光源,同样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卫生间、厨房等应该选择有防潮、防水功能的灯具。
结合装饰考虑室内环境的自然通风性能,以利于空气对流交换,在装饰上设遮阳窗帘,采用室内电热水器与太阳能热水器相结合,减少室内热水耗能,从多方面达到节能目的。
3.2室外装修节能改造
在住宅体型设计时,依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节能住宅设计时,在满足一定体型系数限制条件下,节能建筑本体围护结构应达到规定的热工指标要求。注意用最少的围护结构面积形成满足功能要求的室内空间体积,其意义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墙体外表面积,避免热损失。
民用建筑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时,必须与节能改造同步进行,以确保改造后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外墙表面涂刷白色或浅色涂料,减少壁面传热,以提高外墙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了空调的使用率,节约能耗。对于多层住宅或底层墙壁,进行垂直绿化。这样,就能缓解骤雨及曝晒造成建筑物表面的温差变化,从而改善生态和室内环境。
综上,发展的观念正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环保建筑也好,节能建筑也好,其宗旨都是为了人类的安居乐业和长久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前提下,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人居环境。
4.建筑设计中应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认识和学习
4.1深刻认识是建筑师做好节能设计的保证
当前,很多建筑师对建筑节能对于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理解不够,对建筑节能技术的了解跟不上时展,以至于不能把节能设计完全有效的做好,只是设计时套用标准图,造成设计中被动应付节能设计审查的局面,节能设计缺乏主动性。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节能方面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建筑师的培训教育工作,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个根本转变,使建筑节能设计变被动为主动。
4.2学习建筑节能新“理念”
推行节能理念,我们的眼睛不仅要“向外看”,引进学习国外先进节能技术,而且更要学会“向内看”,从传统建筑模式、风格中学习节能办法。强调建筑节能发展的民族性、地域性应该是当代建筑师们的共同理念。中国传统民居都蕴含了丰富的节能理念,是我们国家古已有之的节能典范。京津地区的四合院以房子包围院子的建筑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冷空气入侵,符合京津一带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桂北风格的吊脚楼,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符合南方夏季炎热、湿度大、空气流通需求量高的特点。其他如岭南风格的骑楼长街、陕北风格的窑洞、草原风格的蒙古包等,它们的建筑形式和用料都能带给建筑师们以无穷的启示。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民居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与自然环境达到完美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形态样式,可以成为当代建筑节能的借用范式。
5结语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策划、实施及取得实效的长时间过程中涉及规划、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维修等诸多环节。作为设计行业的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的同时我们应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并且应建立寿命周期成本观念,按建筑寿命50年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取其总和较低者作为选取决策的依据,不应考虑一次消费最低者。同时,更应重视综合设计过程这个新观念,在方案之初即组织相关专业工种介入,统筹考虑相互影响,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柳孝图.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关键词:扭转效应;周期比;控制措施
1扭转不规则在平面不规则类别是排前位。国内外历次大震震害表明,平面不规则、质量与刚度偏心和扭转刚度太弱的结构,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的破坏。国内一些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也表明,扭转效应会导致结构的严重破坏。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建筑场地的限制或建筑功能的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大多数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很难达到规范所要求的“规则”标准。此时,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对抗侧力结构布置进行优化调性,限制结构的平面扭转效应,使其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2在建筑物尽可能布置抗侧力结构
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iv类场地土,丙类建筑,地上25层,地下1层,总高度92m,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二级,采用ansys程序
进行设计计算。
从力学基本概念可知,构件离质心越远,其抗扭刚度就越大,所以,在建筑物尽可能布置抗侧力结构,这样,在不增加抗侧力构件数量的基础上,可以显著加大结构的抗扭刚度。
在实例中,结构布置基本均匀、对称、位移比、周期比的计算结果从略。如果将两端轴附近的剪力墙全部改为框架结构,则两端剪力墙改为框架后,抗扭刚度大大减弱,位移比增大。整个结构扭转、平动周期均增大。由于两边剪力墙同时删去,结构仍基本均匀,对称,故周期比基本不变。
除了在建筑物布置抗侧力结构外,也可以采用削弱核芯筒风度的办法来调性结
构的周期比。在核心部位剪力墙中间开结构洞,使结构刚度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尽可
能在原剪力墙中间部位开洞,不要靠近两端,以避免出现知肢剪力墙,更不允许出现异形
柱。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有效控制结构的位移比,周期比,对于多塔楼结构,各个塔楼应
分别计算其位移比,周期比,以保证设计安全,然后再进行整体计算分析。
3抗侧力结构布置必须均匀、对称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布置抗侧力构件时,必须遵循均匀、分散、对称的原则,尽可能使结构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接近。当位移比不能满足《高规》要求时,往往是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均匀引起的。例如靠近一边布置剪力墙或剪力墙布置不均匀等。
4尽可能加大现有周边抗侧力结构的刚度
为了加大结构的抗扭刚度,除了可在最大位移处布置抗侧力结构外,还可以采用的加大原有抗侧力结构刚度的方法有:
4.1将建筑物外角原单向剪力墙布置成剪力墙,且尽可能延长,外立面转角尽可能避免开窗,更不要开转角窗。
4.2加厚离质心较远处剪力墙的厚度。
4.3加大周边剪力墙连续梁的高度,一般连梁的高度取楼板距下层门窗顶的高度。为了增加剪力墙抗扭刚度,可以将楼面以上至窗下边的高度部分也变成连梁,即除窗洞外,其余部分均为连梁。
5裙房部分防止上下层刚度偏心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通常存在以下情况:当主楼满足《高规》第4,3,5条的有关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要求时,裙房部分却不能满足。这主要是由于结构上下刚度偏心较大,裙房相对于主楼偏心布置。裙房平面不规则或过于狄长,裙房的刚度相对于主楼来说太弱,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相差太远,最远处节点位移偏大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裙房部分的刚度,在位移最大处相应的最大位移方向布置剪力墙,以减小裙房的最大位移,使裙房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尽可能重合。二是当楼、裙房都有地下室时,将主楼与裙房在地下室顶板以上用伸缩缝分开;当主楼有地下室,裙房无地下室时,如建筑专业允许,可以用沉降缝将主楼与裙房分开,使主楼与裙房分别形成独立的结构体系,经过这样处理,能解决裙房部分由于上下层刚度偏心引起的较大扭转效应。
6高层建筑防止结构平面过于狭长,现在十多层左右的小高层住宅较多,建筑专业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往往套用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户型,大多数小高层住宅的平面布置过于狭长,其长度比接近或超过《高规》第4,3,3条的要求,有的长度超过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要求。一般来说,平面狭长结构的抗扭刚度是比较弱的,比较难满足《高规》的要求。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解决。
6.1小高层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首先尽可能将过于狄长的结构用伸缩缝脱开。如果建筑专业不允许,可通过加大端部开间的抗侧刚度达到限制结构扭转效应的目的,具体可将边框架的角魔工断面增大,加大框架梁的高度,如条件允许,中间增加框架柱,即增加框架的跨数。这此方法可以增加梁的线刚度,也可显著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
6.2小高层结构体系采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由于房屋高度不高,剪力墙一般仅布置在楼梯间或电梯间,这些抗侧力结构往往过于集中或设置不对称,结构的扭转效应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削弱中间部分剪力墙的刚度,在外侧加剪力墙。但此时结构的抗侧刚度太大,没有必要。因此能采用框架体系时,尽量不采用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因为在地震
烈度不大的地区采用框架结构反而能满足《高规》控制抗扭效应的要求。
7结束语
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高层建筑结构平面扭转效应的具体控制方法,在现有结构平面的条件下,即在不改变结构体系及平面开头的前提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使结构的抗扭刚度得到明显增强,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可能重合,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1赵国藩,金伟良,贡金鑫.结构可靠度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蔡俊.可靠性工程学.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
1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布置原则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当结构体系确定后,结构总体布置应当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因此,结构体系受力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能否做到先进合理,与结构布置密切相关。
一个先进而合理的设计,不能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因为对于较复杂的高层建筑,某些部位无法用解析方法精确计算。因此,还要正确运用“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指对一些难以做出精确计算分析,或在某些规程中难以具体规定的问题,应该由设计人员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比较合理地进行结构设计。以下论述的诸方面均须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加以正确处理。
1.1结构平面布置
高层建筑的开间、进深尺寸和选用的构件类型应符合建筑模数,以利于建筑工业化。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需要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不宜过长,值宜满足有关要求。
3)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1.2结构竖向布置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过大,一般将高宽比控制在5~6以下,当设防烈度在8度以上时,限制应更严格一些。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
1.3变形缝的设置
在结构设计中,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常隔一定距离设置温度伸缩缝;在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由于沉降不同设置沉降缝;在地震区,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设置防震缝。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在高层建筑里,应尽量少设置变形缝,当不可避免地需要设置变形缝时,应确保各单元间的变形缝有足够的宽度。
2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资料不全。有的在扩初设计阶段还缺建筑场地岩土工程的勘察资料,有的在扩初设计会审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有的在规划设计或方案设计会审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无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缺少了必要的依据。
2.2抗震设防标准掌握不当。有一些项目擅自提高了设防标准,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95)》划分应属六度设防的,但设计中提高了一度按七度设防,提高了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将会增加工程投资;有的项目严格应按七度采取抗震措施的,但设计中又按六度设防,减低了抗震设防标准,不利抗震。
2.3结构的平面布置。外形不规则、不对称、凹凸变化尺度大、形心质心偏心大,同一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平面长度过长等。
2.4结构的竖向布置。在高层建筑中,竖向体型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立面收进部分的尺寸比值B1/B不满足≥0.75的要求。
2.5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抗震构造措施不到位。砌体护墙砌筑在框架柱外又没有设置抗震构造柱,框架间砌体填充墙高度长度超过规范规定要求又没有采取相应构造措施。
2.6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当。如外墙转角处,大厅四角未设构造柱或构造柱不成对设置;以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山墙与纵墙交接处不设抗震构造柱;过多设置抗震构造柱等。
2.7结构其他问题。有的底层无横向落地抗震墙,全部为框支或落地墙间距超长;有的仅北侧纵墙落地,南侧全为柱子,造成南北刚度不均;有的底层作汽车库,设计时横墙都落地,但纵墙不落地,变成了纵向框支;还有的底框和内框砌体住宅采用大空间灵活隔断设计,其中几乎很少有纵墙。
3加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措施
3.1场地和地基的选择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地基时,一般而言,岩石、半岩石和密实的地基土对房屋抗震最有利,是最好的建筑场地;而松软的,软弱粘性土等,尤其是易发生砂土液化的地区,都对房屋的抗震不利。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不采用桩基。
3.2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平面宜为矩形,方形、圆形等规则的平面,因为形状规整,地震时能整体协调一致,并可以使结构处理简化。否则当平面为L、T形时,形状凸出凹进,结构的质心和刚心不重和,地震是转角应力集中,扭转震动明显,导致远离刚心的刚度较小的构件,侧移量加大,所分担的水平地震力与显著增大,很容易发生破坏,甚至导致整个结构因一侧结构失效而倒塌。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如果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应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
3.3建筑结构材料的选取
在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设计中,结构材料的选取是很重要的。从抗震角度设计来说,结构体系的抗震等级,其实质就是在宏观上控制不同结构的延性要求,例普通钢筋宜选用延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好的钢筋;普通钢筋的强度等级,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级和HRB500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HRB335、HRB400和HPB300级热轧钢筋。这要求我们应根据建设工程的各方面条件,选用既符合抗震要求又经济实用的结构类别,按此标准来衡量,使用不同材料的几重结构类型,依其抗震延性性能优劣的顺序是: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
3.4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应主要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对于高层建筑,选择坚硬的场地土建造高层建筑,可以明显减少地震能量输入减轻破坏程度。错开地震动卓越周期,可防止共振破坏。隔震设计应根据预期的水平减震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选择适的隔震支座及为抵抗地基微震动与风荷载提供初刚度的部件组成的隔震层。提高结构阻尼,采用高延性构件,能够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减轻地震作用,减小楼层地震剪力。
3.5抗侧力体系的优化
对一般性构造的高楼,刚比柔好,采用刚性结构方案的高楼,不仅主体结构破坏轻,而且由于地震时的结构变形小,隔墙,围护墙等非结构部件将得到保护,破坏也会减轻。提高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在地震时能够出现的塑性铰就多,能耗散的地震能量也就越多,结构就愈能经受住较强地震而不倒塌。改善结构屈服机制,使结构破坏十按照整体屈服机制进行,而不是楼层屈服机制。设计结构时遵循强节弱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的原则。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该选定构件中轴力小的水平杆件,作为主要耗能杆件,并尽可能使其发生弯曲耗能。从而使整个构件具备较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3.6常用的加固设计
针对抗震鉴定结论,根据建筑结构不同体系及不同特点,在抗震加固时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具体的加固方法:对了原有结构体系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况,条件许可时可采用增设构件的方法予以改善,否则采取能同时提高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方法,使整体抗震能力满足要求;对于需要提高承载力或结构整体刚度的情况,可以增设构件,扩大原截面,设置套箍等方法;对了结构的整体性连接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情况,可以以提高变形能力为思路;对于局部构造不符合要求时,可进行局部处理或改变传力途径,使地震作用由增设的构件承担,从而保护局部薄弱构件;对于次要的非结构构件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情况,可仅对可能倒塌伤人的部位加以处理。
3.7控制结构变形
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主体结构变形的大小。水平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各楼层的侧移,包含四种成分:整体剪切变形,整体弯曲变形,整体平移,整体转动。对不同的结构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结构的变形。结构实验和震害调查表明,采用层间侧移角度来评估结构的损坏程度是比较合理的,《抗震规范》对高层结构不同水准下的层间侧移角限值作出了规定。减小结构侧移的途径主要有:减小框架的柱距和梁距,采用弯-剪双重抗侧力体系,设置刚臂,竖向支撑的交错布置,变平面构件为立体构件,围护结构参与抗震,倾斜立面的利用,扭转体型的应用,双曲线圆筒的应用,加大房屋等有效宽度。
3.8减轻房屋自重
在高层地上部分的总重之中,各层楼盖的自重越占40%左右,所以可通过采用密肋楼板、无粘结预应离平板,预制多孔板,现浇多孔板、应用防火隔热涂料等方法减轻楼板重量。钢筋混凝土墙体较多的高层结构中,应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减薄墙体。使用高强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轻型隔墙、轻型围护墙等措施也是减轻房屋自重的有效途径。
4结语
未来,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建筑用地的日益减少,城市高层建筑必定会成为人们最佳选择。而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特别是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强度是十分重要的。而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就逐渐成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中之重。加强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的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点之一,也是促使高层建筑物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维东.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5)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