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农村寄宿制学校成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与监督逐渐弱化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学校难以完全承担起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情感态度教育。首先,学校教育至今仍没有完全摆脱为升学考试所左右的窘境。调查数据显示,大多农村寄宿制学校中考结束后,应届毕业生中只有30%左右的学生升入县级重点高中,20%左右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10%左右的学生就读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而多达30%以上的孩子则在中考结束后便走上了打工、务农之路。这些孩子虽然在时间和形式上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知识储备不够,良好的意志品质没有有效形成,加之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极易被迅猛发展的现实社会所淘汰。其次,家庭监督的弱化,大部分监护人对“寄宿学生”要求不严,监督不到位。他们不能对孩子的学习与健康成长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与引导,比如孩子的思想变化、学习状况,甚至班主任的定期约谈乃至家长会等最基本的监督职责都不能有效担当。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辨别是非等基本能力本来就差,再加之缺乏必要而及时的督导与鼓励,必然会使他们在学习上失去动力,在思想品行上放任自流。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一)立足课改,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及环境意识等,即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却普遍把学生当作任人摆布的对象,片面强调学习。

(二)强化责任,科学管理,让每一个角落都发挥育人功能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形式特征决定了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极具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学校除了要肩负教育职责外,其中许多原本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无形当中也转嫁到了学校的身上,甚至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都悄无声息地落到了校长和老师的肩上。各项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责任意识,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管理。首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情感关怀作用。学生最初的健康个性及道德意识的培养必须是在一种充满爱心和情感互动的教育情景中进行的,只有教师对学生给予真诚的爱、理解、关怀和信任,学生才能以同样的方式和情感去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帮助别人。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抓好教学管理外,更要努力学会如何关心、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会用无微不至的情感关怀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与热情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乐观精神。其次,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作用。各科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深挖教材,认真研究教材当中的每一处细微的感彩及表达方式,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实现每节课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要用真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关怀学生的情感,教态自然、适度、得体,表情真挚、谦虚、亲切,用发自内心的、纯真的、动人的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在课堂上形成直接的师生情感交流。第三,要充分调动生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活教师的责任和目标不仅仅是按照学校的规定和要求机械地管理好学生的衣、食、住、行,更要把父爱和母爱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细节当中,把后勤营造成学生的“家”。同时,所有生活教师必须通过积极参加各级专业技术培训及相关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努力改变自身在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及情感态度教育方面的无为窘境,改变那种仅凭自身生活经验来管孩子、哄孩子的做法。在学生的后勤生活管理中,要真正把学生看成有主见、有情感的完整的人,教师不该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权威者,而应是一名与学生有着平等地位的关心者、关爱者。

(三)搭建家校亲情平台,挖掘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寄宿制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所在,更不是与家庭截然分开的组织,学校与家庭是一个联系广泛的共同体,学生、家长、教师都在其中成长。学校要积极构筑家校共同体,让家庭与学校共同承担教育主体责任,共同研究教育方法,共同关注孩子的品行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首先,要尊重家长并主动及时加强联系。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家长采取命令的态度,要和家长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同时,联系不但要积极主动,更要及时。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和不良行为,教师要和家长一起实事求是地分析,共商教育良策,从而有效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尊重家长并不等于迁就家长,对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支持,对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要批评纠正,并可以适当的采取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来与家长沟通。其次,要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把提高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水平当作教师的职责。教师要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仅要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也要依靠家长的协助与配合,关心自己孩子的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每一个家长应履行的社会义务。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能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当注重孩子人格品行及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给孩子理智和理性的爱,适时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以及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等优秀品格。第三,积极创设家校联系机制。这是学校了解、研究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学校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洽家校关系的有效渠道。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及情感教育的作用。教师要保持与家长及时的联系和沟通,与家长沟通时,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并预防。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学生生活、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监护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健康成长。学校在认真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做好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相关工作,形成家庭与学校的共管合力,比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会,并适时组织好家访,深入监护人家中进行面对面沟通等等。

(四)以环境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一)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总体满意度的评价情况

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一般包括四大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评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合理性与否。学生对的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评价,从满意的角度来看,对专业必修课的满意度评价最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65.2%,其它依次是实践教学环节(51.7%)、公共必修课(41.5%)、专业选修课(40.6%)、公共选修课(33.9%);从不满意的角度来看,“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依次是:实践教学环节(21.2%)、专业选修课(12.7%)、公共选修课(11.8%)、公共必修课(7.6%)、专业必修课(4.2%)。研究表明,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不高,除了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满意度超过五成外,其它类课程满意度均不足五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满意的比例最高,可见,“实践取向”的课程理念在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对实践应用、就业、个人发展影响的评价情况

教师教育专业是一种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创新性的专业,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能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力”、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反映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见习、实习是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大程度上运用了所学课程的知识与理论,是检验课程实用性的重要指标。回答“在你实习期间,你觉得多大程度上运用了你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问题时,11.0%的学生回答“基本没有”,55.9%的学生是“偶尔”运用,仅有27.1%的学生表示“较经常”运用,5.1%的学生表示“很大程度”运用。在教育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比较自觉和经常性运用所学课程知识与理论的学生的比例仅占全体学生的三成多,这说明学生对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程度不高。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就业的预期。在回答“你认为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能否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吗?”问题时,有0.8%的学生回答“能”,34.7%的学生认为“基本上能”,而高达45.8%的学生表示“不能”,另外有18.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也就是说,现有课程设置能够让学生找到满意工作的肯定性回答的比例仅为35.5%,而表示否定性回答的比例高达64.5%。可见,学生认为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就业需要,但就业预期认可度较低。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既要着眼于专业职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要着眼于个体职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回答大学期间,学生应加强和提高哪些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以备毕业后的发展之需的问题时,学生认为排在前五位的知识与能力是:综合素质(78.0%)、人际交往能力(70.3%)、专业知识(61.0%)、组织管理能力(44.9%)、英语综合能力(22.0%)。可见,学生普遍认可综合素质、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某种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在自由的社会中生活得舒适和丰富美满。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两者并不相矛盾,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下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那么,对于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生评价如何呢?在回答“在下列公共必修课程中,你认为收获较大的课程是哪些”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计算机基础(50.0%)、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规划(32.2%)、大学英语(22.0%);回答“在下列公共必修课程中,你认为收获较小的课程是哪些”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军事理论课及军训(37.3%)、思想政治理论课(35.6%)、大学英语(20.3%)。可见,学生对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程的价值评价并不高,这也印证了上文学生对公共必修课的满意度(满意度为41.5%)评价。总体来看,学生比较认可计算机、英语等工具类、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价值,而对思政类、军事理论及军训类课程的价值认可度不高。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价值评价也非常不容乐观。对于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门数、时间及内容的满意度的评价上,高达66.1%的同学认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16.1%,“不满意”的比例达14.4%。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满意度的评价明显偏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程“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课程目标不明确,开课随意性大;

(2)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实用性不强;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理论讲授多,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课程管理不严格,教师上课较随意,甚至敷衍,对学生管理不到位;

(5)开课时间分散。可见,如何根据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需要来有效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各高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专业课程模块通常包括: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素养课程等。其中,“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的课程,即解决“怎么教”的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任教科目的课程,即解决“教什么”的课程;“专业技能素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课程。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成效高低。在回答“在所学过的专业课程中,你认为对哪些课程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九位的课程依次是:心理学类课程(66.1%)、教师口语(61.0%)、教师书写(51.7%)、艺术类课程(46.6%)、多媒体课件制作(34.7%)、微格教学(26.3%)、教育研究方法(20.3%)、教材教法类课程(15.3%)、教育概论(14.4%)。在回答“你认为下列专业课程中,哪些课程对本专业是有帮助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八位的课程依次是:教师口语(86.4%)、教师书写(83.1%)、心理学类课程(73.7%)、多媒体课件制作(59.3%)、艺术类课程(44.1%)、微格教学(40.7%)、教材教法类课程(39.8%)、教育研究方法(28.0%)、教育概论(23.7%)。对专业必修课程实用性的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对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心理学类课程(84.7%)、教材教法类课程(70.3%)、教育概论(60.1%)、教育研究方法(49.2%)、教育政策法规(40.7%);在对学科专业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中文类课程(54.2%)、小学竞赛数学(46.6%)、人类与自然(27.1%)、人类与社会(21.2%)、高等数学(11.0%);在对专业技能与素养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教师书写(94.9%)、教师口语(92.4%)、多媒体课件制作(89.9%)、微格教学(66.1%)、艺术类课程(61.0%)。无论是从学生对专业课程印象性评价、对专业发展的有益性评价,还是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普遍认可“专业技能素养课程”在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能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力”成为学生衡量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同时,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专业课程”也得到学生一定程度的评价,而学生对学科专业课程的认可度与肯定性评价普遍不高。

(五)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教育实践课程模块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所学校现有的教育实践课程模块设置情况是:

(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

(2)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

(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6校学生对教育实践类课程实施的评价:

(1)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满意度评价不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51.7%,但“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达到21.2%。

(2)学生认为教育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64.4%的学生认为是“缺乏专业实训场所”,50.0%的学生认为是“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课程比例较多,实践课程比例偏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针对性不强;实践实训机会太少。可见,实践教学环节是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重视与加强。

二、讨论与分析

在多年的探索中,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并逐渐建立起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对学生和专业负责人的调查及结果分析,我们对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实施则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基本达成了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共识,围绕这一共识,各校在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六校各具特色,省属六校有的倾向于“分科培养”模式,有的倾向于“综合培养”模式,有的倾向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中间模式,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三种主要模式。结合各自的培养模式,各校基本确立了自己的课程设置思路,或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或取向于教育专业课程,或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各校课程设置虽然深浅不一,学分学时差异明显,但专业主干课程大体一致,围绕“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共识,各校实施现有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不过从调查结果来看,现有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一定专业培养特色,但从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

1.课程设置与实施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偏差

各校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上虽达成了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共识,但往往又不约而同地拔高培养目标,着眼于“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较高的培养目标定位,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追求大而全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层次性,而忽视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实践性,弱化了对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十分认可技能素养类课程对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价值,认为现有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偏弱,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专业基本素养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必然会使现有课程设置偏离专业培养目标,也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2.课程设置在学科专业属性上处于两难境地

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科属性上,到底是属于“教育学”学科,是属于语文、数学等具体某一学科,还是属于“双专业”学科;在专业属性上,到底是倾向于“师范性”,还是倾向于“学术性”。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这个问题上也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这从各校不同的培养模式上即可见一斑。专业学科属性上的差异,不仅反映在培养模式上,也将反映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如“分科培养”模式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综合培养”模式取向于教育专业课程,“综合培养+有所侧重”模式则倾向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在如何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问题上,课程设置如何平衡,也给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模式,反映“学术性”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反映“师范性”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结构比例上如何合理分配尚缺乏科学依据,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从调查结果来看,各校学生对这两大类课程实施的评价也存在较大差异。

3.课程设置在结构模块分配上存在非均衡性

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基本一致,即现有课程设置结构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根据对湖北省属六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大致为3∶3∶2∶2(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9.2%、28.4%、22.4%、19.9%),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大致为37∶35∶28(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7.1%、34.6%、28.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为3.5∶1,学时比为3.4∶1。以上数据表明,6所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较适宜,但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约1∶1较合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约7∶3较合适)略微偏高。因此,要使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就必须解决好课程设置在培养目标定位、学科属性与专业属性上的确定性问题,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培养特色,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结构。

4.课程实施在效果上总体欠佳

课程实施则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举措,是影响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满意度均低于50%,教育实践课程满意度(51.7%)刚超过50%,满意度最高的专业必修课程为65.2%;64.4%的学生不能肯定回答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能帮助自己找到满意工作;仅32.2%的学生能经常和自觉在实习中应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学生认为在大多数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中收获不大(学生认可收获最大的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认可的人数比例为50%);学生对大多数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印象不深,印象较深的课程认可的人数比例超过50%仅3门课程,分别为心理学、教师口语和教师书写。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总体欠佳。学生认为,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实训场所(64.4%)、忽视个性培养(52.5%)、教学方法单一(50.8%)、实践教学环节薄弱(50.0%)、教学计划不合理(44.9%)、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1.5%)、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38.1%)、师资质量与水平不高(33.1%)。可见,人才培养方案不切实际、专业特性不突出、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教学质量偏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均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调整和改进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思路与策略

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凝练专业特色,为课程设置确立依据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有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有助于凝练专业培养特色。因此,一方面应始终坚持在“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基本取向上,构建素质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创新等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为将来造就小学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坚持“综合培养”的专业培养模式与思路,从小学教育教学和儿童认知规律出发,赋予“综合培养”思路新的内涵,凝练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即大学普通教育的通识性;也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即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更要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性”,即小学教师教育的全科性与综合性。

2.依据三个“标准”,进一步逐渐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从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在分类与名称、数量与质量上,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主观性。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相继颁布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新需要与新要求,围绕专业标准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标准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与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实践应用(面试)”三大内容模块的要求,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结合三个“标准”逐渐细化专业课程设置门数、内容及教学要求,使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形成规范的体系结构,达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必须的学分学时要求,为培养合格小学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3.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教育实践力

“教育专业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师专业实践是一种交往实践,一种融合了教师个体与集体在教育情境中解决真实、复杂的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智慧。借助实践提升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实践力’,正是教师教育的生命线。”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最大的不足就在于:一是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比例的偏低;二是理论性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与实践相脱节,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因此,应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引导学生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身感受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对实践进行反思。在继续开设好传统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应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多重教育价值的、有助于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实践课程,譬如课外科研课题、教育调查、教育观察等课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学教育专业性质与功能的理解与认识。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实践

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交流沟通的工具,语文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的开放性、综合性又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媒介和阵地。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开发少儿智力、培养综合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育界对小学语文教育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教学原理的探究和运用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1],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与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效的结合方式、改进应用效果、探索应用规律,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各方面的综合知识,而且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为八种: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等[2]。与以往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相比,多元智能理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多元性

以上八种智能因素多维并存、独立表现,即智能以多元化形式存在,一个人的能力可能在一种或几种智能因素上表现得更加突出[3]。因此评价学生应全面综合考量,学生能力才能全面发展,而这正是教学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2)差异性

由于每个人的智能均相对独立存在,且个体间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产生的培养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体智能发展程度,正视个体间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进行个性化培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实践性

加德纳把智能看做是个体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亦即来源于实践,并指向实践,从而培养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和创新产品的能力。因此相较于其他理论,更注重实践性。

(4)文化性

加德纳认为:智能与社会环境、文化取向、价值标准等密切有关,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对智能的理解各不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理念重构

(1)构建乐观积极的学生观

著名作家席慕蓉学生时代人文素养得到了单方面的高度发展,逻辑智能却遭到了压抑,以至于数学考试只能交白卷。数学家华罗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是生活实践能力很弱,往往需要有人照顾才可以。从传统的学生观来评价,上述两人均可列入智力低下之列,而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没有绝对的后进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潜能。

(2)形成欣赏肯定的教育观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欣赏肯定的态度积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和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欣赏和肯定,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同时,教师应配合其智能特点,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促进其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3)发展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在传统教育中,考试测验分数是评价学生发展的主要指标,而考试测验过分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不仅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内在潜能,而且难以有效帮助教师全面、完整地评估学生潜力。我们应摒弃传统的评价观,以全方位、发展性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更为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不仅能够打破旧有模式,而且可以尝试全新、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4]。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思路。

(1)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前提就是对每个学生智能特征的充分了解和充分尊重。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才能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通过访谈、调查、测评、观察等收集学生学习资料、了解学生成长经历、建立学生成长卡片等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为开发其多元智能奠定基础。

(2)课堂切入的多元化

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课程设计,形式更为灵活,在一节课中把八种智能全部体现显然不可取,而且可能引发负面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每篇新课文时,应找准教材的切入点,采用音乐、游戏、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入多种智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寻求最佳切入点,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发展。

(3)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后,教学形式也应实现多元化。如教师可综合考虑学生差异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课堂合作讨论、表演课本内容、课后研讨等,使得学生全员参与、人人锻炼、团队合作、发展智能,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并且在小组成员间营造互相竞争、互相激励的良好氛围。另外,积极引入信息网络技术,以声、图、文、动多种形式表现授课内容,化枯燥为灵动、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创建新的评价方式。试卷只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条途径,还可以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外知识的丰富性、课外读物的阅读量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改革试卷题型,加入“画画、编故事”等活泼的题型。

(5)作业形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后,应积极创新创新作业形式,如请学生提前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录像等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在班级中交流,资源共享;课后则根据课文内容编绘连环画等,从而起到巩固知识、拓展智能的效果。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是学生构建多元智能的舞台。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听、说、读、写训练,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经验,开发、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取得了一些效果。

(1)多种形式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情境导入部分,我采用了看动画、听录音、配乐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倾听并思考。同时,为学生的说话训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有背景、有提示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训练。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按要求个别朗读、换不同问答形式朗读、男女生互读、同桌合作朗读、分小组配合读等形式训练“读”的能力。同时,我对“写”的内容进行了设计,有书空、描红等,训练书写能力。

(2)交流反馈提高内省智能

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我设计了语言训练环节,并提出了若干问题。接着,先让全体学生进行准备,再请若干学生回答,要求回答不够好的学生认真倾听其他说得好的同学的示范,使他们有时间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然后让他们再说一次,从而起到自我修改、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效果。我则在必要时给予评估、示范,使学生及时调整。在教学中,通过反思,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会取得明显的进步,同时,还能有效地开发内省智能。

(3)语言训练强化数理智能

朗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朗读理解训练,让其寻找、筛选、加工语言信息,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如类比、对比、因果、逻辑等关系的敏感性。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我请全班男女生对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然后,媒体出示一问一答的形式,请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句式,朗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这些朗读具有挑战性,学生通过寻找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使思维和表达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数理—逻辑能力。

(4)多重手段促进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指学生感知结构、空间、色彩和形状的能力。我多次利用真实空间如教室、实物、图画及利用学生想象能力等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如学习“方”时,利用课桌引入“长方形”的概念;学习“伞”时,则以雨伞实物来说明气组成结构,并利用动画片来帮助学习汉字的演变。利用真实空间、实物、图片、板书、图解等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开发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5)合作学习塑造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准确辨别、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后从而实现团队合作的能力。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课堂上小组合作辩论合作表演,等等,不仅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而且使学生愿意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此外,我邀请学生对他人的朗读、表演等进行评价,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环境和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充分发挥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优势,学生的交往智能也在评价中得到了提高。

(6)贴近生活培养自然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就是要创造环境,使学生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世界,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摸索自然界的规律。由于条件、环境、教学计划等限制,不可能把《比尾巴》的教学场所设置在动物园。因此,我通过家校通的联系渠道及时和家长沟通,建议他们课前或课后陪同孩子参观动物园,让学生全面贴近自然环境,调动各器官去感知事物;根据观察,收集自然观察的资料,制作动物剪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7)创设情境开发音乐智能

语文是以语言和文字为媒介,表现生活并表达思想感情,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而小学生善于模仿、节奏感强、易于激发音乐潜能。因此,我积极尝试了将音乐、舞蹈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音乐创设特殊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内容、体验情境交融效果。另外,通过设计边打节奏边朗读课文的教学环节,把音乐中的节奏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中,使学生体验到文字的节奏之美、韵律之美,为学生的记忆与积累提供支架。

(8)设置游戏培养运动智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授课内容设计表演项目,从而提高学生运动智能。如在反义词的学习过程中,将肢体语言与词语学习有机结合。我说大,学生说小;我说方,学生说圆;我说高,学生说矮,同时要求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其含义。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同时训练了肢体语、口语和书面语,促进了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实现了动作与表情的协调,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教学内容。

四、结语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且学生乐于接受。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美]加德纳著.霍力岩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笔者就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神话主题单元为例,对“E”环境下提高小学语文拓展多元阅读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依托教材掌握阅读方法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中,《开天辟地》为中国创世神话,《普罗米修斯盗火》为古希腊神话,《一路花香》为印度禅理改编。这三篇课文让学生走进神话寓言的宝库,基于本单元的文本特点,专题性较强,因此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了整体教学。

通过第一课时的单元导读,学生在整体检测预习情况、整体感知单元课文的基础上,感受三篇故事的异同。此单元导学的作用为:一知学什么;二知怎么学;三即喜欢学;四即拓展学。第二课时进行单元首推教学,以《开天辟地》为例,抓住结构,了解神话故事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的伟大献身精神,并为下一课学习《普罗米修斯》作好语言文字以及文本内涵奠定基础。第三课时进行单元次推教学,尝试运用,巩固方法,学会复述。

二、依托网络开展主题泛读

整体教学之后,我们鼓励学生进行中国古代神话的广泛阅读,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神话的阅读素材进行简单的梳理。

首先指导学生进行神话板块的构建,分为《中国古代神话》以及《古希腊神话》两个板块。并对学生阅读储备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读了什么,爱读什么,想读的又是什么。然后,通过筛选,整合,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段阅读水平,从众多的版本中选择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十则中国古代神话,推送到学校“E学习”项目平台的“课堂导学”模块中。中午的阅读时间,回家后的休闲时间,学生都可以登录平台进行阅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泛阅读的宽度,又能避免网络资源的纷杂给学生的阅读带来的盲目性。

三、立体交互分享品质阅读

在泛读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领略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笔者进行了课外阅读的课内指导。

1.摘录、批注式笔记

运用平台“课堂导学”中的笔记功能,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由于学生的平板操作水平有限,因此,指导学生采用进行摘录和关键词批注这两种方式进行阅读笔记。这样,学生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多时间段阅读,随时摘录,随时批注,随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2.测试反馈分享认知

学校“E学习”项目平台上有学生作业以及在线测试的功能。在充分感知神话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平台的学生作业板块,针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基本特点,进行在线测试,再通过反馈测试结果的统计,学生交流三组题目给予的启示这几个环节,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基本特点,即“多为单神”“读题能知内容”“结局多为圆满”,能再一次得到认知巩固。

3.散点聚焦掌握方法

学生边读边做了一定量的笔记,对各则神话或人物,或情节,或语言文字,都有一定的感悟,但,这些笔记是散点的,是个体的。因此,在课内指导的核心推进过程中,我用导学单的方式:读一读:课堂导学中自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己最感兴趣的那则神话。写一写:将人物关键词写在组长平板的Supernote软件中。理一理:自己课前围绕着神话故事所做的笔记。聊一聊:组内成员交流这则神话“神奇”在哪里?指导孩子对自己的笔记进行一定的回顾,整理。并在交流中,把类似的笔记进行聚焦,从而总结出神话的基本阅读方法。即:一看奇特的人物形象,二读神奇夸张的故事情节,三悟独特的人物品质。

四、多元延伸形成主动阅读

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引导学生把目光由中国古代神话转向古希腊神话以及印度禅理。而这一板块的课外阅读,学生的自主性更强,阅读方式将更加丰富。班级交流互动平台,QQ空间,群共享,校园网络平台,都可成为学生泛阅读的支撑。而从《走进中国古代神话》中所收获的阅读方法,也能指导孩子们更为有效地领略异国神话或禅理。

“E”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能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而依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收集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让孩子通过与大量的语文材料直接接触,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必将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 课堂教学 评价

 

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在观念、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职业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调查 

 

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习。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导致英语教学评价呈现以下的基本特征。 

1.评价主客体单一。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都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 

2.评价方式传统。通过课堂上教师提问让学生或集体或个别回答完成。 

3.评价内容浅显。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占绝大部分。 

4.评价层次较低。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回忆。 

5.评价作用甚微。教师通过提问所进行的对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 

 

二、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和交往。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目的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中职英语教学评价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同时,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意义,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2.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评价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中职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在课堂中可举行“课堂学习活动评比”“课堂观察检查表”“学习效果自评”“平时检验”。课后可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还可举办英语词汇、歌曲大赛、演讲比赛和故事大赛等。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体现学生参与评价的主题过程,实现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3.评价方法灵活化。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允许学生在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次参加评价。评价的目的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发展和提高。因此,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4.评价内容表格化。在教学评价的内容方面,应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将评价的内容分类归纳,逐步、按时地完成。例如学期初或单元教学开始的问卷调查表,课堂内的学生自评表、小组互评表、课堂表现积分表、单元测试评价表、学习进步曲线表、课堂外的英语小组活动测评表、家长评议表、作业完成情况自评表,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评价表、测试评价表等等。这样,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形成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我们采取何种评价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及时总结,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施行的评价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2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对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测评、课程条件以及实践性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能力为本、学生为本、活动建构为本构架课程模式,提出课程解决方案。

关键词:餐饮课程能力内容组织评价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主干专业任务课,在我院已开设九年。从2000年开始,我们以课题研究形式对课程内容、教材、教法、测评方式以及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配套的改革,并付诸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预期成果。构建了切合餐饮业务实际,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课程模式,课程解决方案,初步建成了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教改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学生课程设计受到社会欢迎,连续五年学生高级餐厅服务员的过证率100%、就业率100%。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且能很快适应餐饮业的需求。本课程现已成为我院精品课程,并在2005年通过湖南省教育厅专家评审推荐参加了国家精品课程评选。

一、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一)课程教学特征(一线、两点、三环节、七模块)一条主线———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培养两个结合点———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三个环节———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意识训练环节七大模块———基本技能、接待服务、菜单设计、餐厅设计、宴会设计、美食策划、资格认证七大教学模块构成教学内容,通过三个环节和两个结合点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开放式实践教学,多元评价,实现课程教学主线———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培养。

(二)技术性的模块式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内容设计的“1、2、3”原则课程在内容设计上贯彻了解决一个问题,注意两个得当,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即:解决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训练与发展问题;注意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关系处理得当,注意课程内容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关系处理得当;坚持课程内容与餐饮业务活动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认证相结合。

2.课程内容设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餐饮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为涉外饭店或独立经营的餐饮企业的中、西餐厅高级服务员、领班、主管、餐厅经理、宴会部经理等,因而我们把这些岗位主要餐饮业务活动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以及进行这些职业活动的国家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并注意把体验经济时代餐饮服务与管理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如:顾客期望管理等。技术能力则涵盖了餐厅初级服务员到技师的全部内容,探索性地选取高级技师部分内容,如:主题餐厅设计、大型宴会接待计划编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精心编制了7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课程设计。职业意识训练则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各模块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形成整体。每个模块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掌握从事这些业务活动的技术和能力。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是,紧扣餐饮业务活动,针对性强,强调技术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模块设计见下表:

3.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训课业

(1)实训课业设计本课程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实训课业的训练,学生通过听取老师解析问题,社会实践,校内实训和阅读辅助教材,查阅专业资料,了解相关链接知识,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完成如下课程设计:服务经验面面谈、餐饮服务设计与创新、命题宴会菜单拟定、菜单销售分析,固定菜单设计与制作、餐厅主题设计、宴会接待计划、专项美食节计划、宴会花台设计、培训大纲编制与授课。

(2)实训课业训练的实践价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实训课业表示满意和欢迎,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要熟悉、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走出课堂,对餐饮业务活动有实观的认识和亲身的体验,实训课业训练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是很大的,完成这样的作业虽然辛苦,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其有效性是一般教学实践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它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餐饮业务活动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标准以及专业技能,具备从事餐饮服务与管理实际工作要求的能力和资格。如,我院学生为金叶大酒店作的菜单销售分析,得到企业好评等。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

(一)学生为主体导线的协作式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方式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学习国外著名酒店管理学院的先进教育方式,教师多为发现式、指导型,学生多为参与式、展现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体和中心,而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厂学合作,课内外结合,重视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职业习惯养成,职业操守教育,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多种形式,同时融合解析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模拟训练法、实践体验法、行为引导法、系组工作法、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合作,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接受任务,自主地找到解决业务模块问题的答案,并以协作的形式展现课程设计。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图示如下)

(二)做中学、学中做,建立发现式、开放式实践教学课堂我们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力求有机结合付诸实践。以职业能力逐渐提升为主线,设计了职业认识与职业体验实习+专业技能实训+服务价值增加与管理实践实习三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学生首先到企业认识、体验实习1个月,在做中学,学习服务技能和服务经验,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下的餐饮实务操作训练,教师以职业过程为导向教,注意对企业各种操作进行总结和升华,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学生在较好的实践条件下学中做,我们设计了多种训练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具有职业氛围的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使知识得以内化,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创新。然后又到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服务价值增加与管理实践实习,在全真的环境中做中学,体验现代职业感,工作成就感,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多元评价方式1.测评方式。课程改变过去老师一支笔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取消一次性期末书面考试,学生通过完成每个模块的课程设计获得学分。课程设计的评价可由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在课程授课之初,教师将考核标准(《综合能力测评册》)告知学生,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考评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效果,例如,“职业素质与通用能力”以学生评价为主,“菜单销售分析”、“宴会花台设计”以企业、社会评价为主,其余课程设计以教师评价为主。本课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餐厅服务员”高级证的考试,使学生获取从业资格,增强就业资本,提高竞争优势。测评方式的改革,在理论上依据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对信息的组织和提取。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测评是有效的,不仅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考试的欲望,因为学生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展现自己。2.测评方法。本课程按模块分单元测评,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由老师组织测评,为此,我们特别编制了《学生综合能力测评册》。每个单元都有测评项目、测评内容与方法、评价等级与分值。考核方式为分组考核与单兵考核相结合,社会考证与利用试题库考教分离相结合。评价方法采用加权求和法,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示例见下表:餐饮服务与管理综合能力测评

三、课程教学条件建设

(一)教材体系教材体系的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我们选用了优秀的高职理论教材,采用了自编的实习教材,并注重使用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开辟学生留言板和网络辅导站。我们建设有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习指导、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专业图书、参考文献、习题、试题库、职业技能测试方案、学生综合能力测评册等教学资料,努力建设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相支撑,辅助教材和阅读资料相呼应,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网络辅导相匹配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多种教材资源综合配套使用,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