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局旅游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大旅游格局的形成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规范和提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以休闲旅游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和农林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开发农业农村资源,积极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特征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做精做大做强"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
(二)总体目标: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重点,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着眼于农民得利、农村受益,通过政策规划引导、业主自主经营,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到2015年,发展市级以上不同类型的农家乐村(点)50家以上,新增投资额2亿元以上,从业人员2000人,一次餐饮容量1万人,床位2000个,年接待人数2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
(三)基本原则: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家乐开发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多渠道投入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机制;注重引进工商业主投资农家乐开发建设,着力提升农家乐开发经营水平。坚持有序发展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家乐休闲旅游行业发展规律,强化规划导向作用,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确保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布局合理、经营规范、有序发展。
二、加强规划引导和项目控制
(四)根据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村建设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结合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环境和谐"的原则,年内编制完成市域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业主经营能力,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的原则,2009-2012年,在城郊结合部、中心镇、旅游和环境相对优越区域,培育农家乐龙头10家。其中*、*、*、*、*、六石、*、*镇各1家,*镇郊区2家。提升现有农家乐经营服务水平,培育特色农家乐20家,着力建设山水风光型、劳动体验型、运动休闲型、休闲垂钓型、水果采摘型、珍禽观赏型、景点依托型、度假休闲型、乡村文化型等不同类型与功能的农家乐,避免农家乐建设的类同化。
(五)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坚持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注重名胜古迹、古树名木、森林资源等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严格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内农家乐的发展,现在已建的不再扩大。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六)资金扶持。市财政在效益农业项目资金中安排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资金,用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规划编制、农家乐道路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农家乐经营村(点)等级评定和星级经营户评定、农家乐对外宣传促销等方面的扶持奖励,具体办法由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确定;与农家乐建设相配套的农业、林业、水产建设项目的补助由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市有关部门参与,统一组织验收,一个口子拨付资金。
(七)金融支持。开展"农家乐"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农家乐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解决"农家乐"发展过程中的小额贷款需求。农家乐经营户拥有的固定资产或受让林权、并取得合法林权证的,允许办理资产或林权抵押贷款手续。
(八)土地政策。经批准建设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其新增的永久性建筑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并优先安排项目用地指标;其不破坏耕作层或易于复耕的临时配套设施用地,经村级组织、镇(乡)政府、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国土局审核同意后,可作为设施农用地办理用地手续(涉及林地的,需经林业部门审核同意),不纳入农用地转用范围,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取得并已确认为经营性的集体建设用地,可采取出让、转让等多种方式有偿使用和流转,用于农家乐项目用地。
(九)设施配套。市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村庄整治绿化、清水河道工程、生态建设、交通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和水域整治工程等项目时,对列入规划或取得等级认定的农家乐实行倾斜,解决好农家乐的交通、绿化、用水安全、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问题。
四、搞好服务和管理
(十)项目申报。农家乐开发建设实行项目申报管理制度。新建农家乐应符合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申报项目时需提供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规划图纸。项目建设方案应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特色文化和名木古树、名胜古迹、森林资源保护等内容。需占用林地和土地的,报相关职能部门审批;涉及土地流转的,应同时提供土地承包合同。
(十一)证照办理。农家乐经营业主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办理相关证照,取得合法的经营资格。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建立服务中心的,可由中心统一申报办理。市税收、卫生、环保、工商、消防等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提供快捷、优质的审批服务;除法律规定外,不得设置其它审批条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家乐日常经营活动的业务指导、服务和日常监管,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对规范经营、信誉良好的经营业主免予年检。
(十二)等级评定。鼓励农家乐经营业主、农家乐服务中心按照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评定标准及省农家乐经营户旅游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办法,自愿申报农家乐等级评定和星级质量等级评定;对获得农家乐等级评定和星级质量等级评定的农家乐业主或农家乐服务中心,将根据东政办〔2009〕20号文件的规定给予奖励。对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家乐特色点,经审定后可享受农业龙头企业待遇。农家乐特色村(点)的等级评定和农家乐经营户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实行动态管理。
(十三)人员培训。市农办要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统一纳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并享受相关政策。市旅游局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家乐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相关旅游知识、服务规范的培训,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水平。市人劳社保部门要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中开展技术等级鉴定,对考试合格人员颁发相应技术等级证书。
(十四)宣传促销。市农办和旅游部门要充分利用时令节气、民俗特产和文化特色挖掘农家乐内涵,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宣传,通过交易会、促销会、说明会、恳谈会、推介会等方式以及网站等媒体,进行形象设计包装,展示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风采,扩大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影响,提高知名度。经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审定并依法登记的农家乐经营户、农家乐服务中心,由市农办、旅游局提供统一的促销和旅游市场信息服务。农家乐发展的重点镇、村和发育较成熟的特色点,列入市旅游局的优秀旅游线路向外地旅行社推荐,统一营销,扩大市场份额。
五、强化组织领导
近年来,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用日益显现。如何加快朔州旅游产业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旅游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打造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做出积极贡献,是当前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朔州市目前拥有各类规模的旅游景区景点80处。其中4A级景区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共有星级饭店9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为万通源大酒店;四星级饭店4家,分别为平朔宾馆、圣厚源大酒店、万通源平鲁宾馆、玉龙国际大酒店;三星级饭店3家,分别为渤海湾大酒店、光华大酒店、应县国利假日酒;二星级饭店1家,为应县金城宾馆。旅行社发展到1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际旅行社分支机构2家,持证导游140人。2008年—2010年,朔州市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保持全省第一;2011年,旅游总收入增幅位于全省第三。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旅游市场整体仍处于起步和初步开发阶段,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未充分发挥。旅游业自身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品体系不成熟,缺乏市场主体,缺乏精品线路支撑,旅游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不足,旅游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
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逐步好转,朔州旅游业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旅游业作自身对促进朔州市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发展战略,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调查数据来看,几乎国民经济所有行业都与旅游业有关,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众多行业,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工矿企业、陶瓷行业、乳品产业,还是城建、环保、林业、农业、发改、土地、交通、卫生、文化、广电等部门,都可以与旅游业融合做文章。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替代一大批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有效带动促进“四化”建设,即通过城镇旅游化,带动市域城镇化;通过工业旅游化,推动工业新型化;通过农业旅游化,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生态旅游化,推动城乡生态化;最终实现产业旅游化,旅游产业化;城镇旅游化,旅游城镇化;生态旅游化,旅游生态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宜居城市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
创建“三区三带”新载体
要强化政府引导,推动景区景点创新体制机制,走自主经营的市场化路子,形成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神海湿地塞外水乡、西山森林公园三大景区管委会和旅游开发集团,整合优势资源,壮大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带动生态旅游、影视投资、文化演艺、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产业门类的全面协调发展。
要打破行政界限,对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整体规划,分类打包,联合宣传,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通过开发广武边塞民俗风情体验带,怀仁、山阴、朔城区西山百里生态走廊观光带,桑干河亲水休闲度假带,辅以线路设计、捆绑经营等方式,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共享互补,合作共赢。
围绕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
要做好“食住行游购娱”的一体化配套,培育内涵丰富、知名度高、吸引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加快建设应县木塔、全景右玉两大5A级景区,将应县木塔提升5A作为申遗的一项前提工作加以推进。彰显区域特色,围绕文化、旅游、城建一体化、创建两个4A级古城,五个3A级景区,要以历史文化为引领,以旅游业发展为桥梁,建设朔州老城、井坪古城两个4A级历史文化大景区,将怀仁金沙滩、平鲁乌龙洞、凤凰城、北固山,明海湖、大梁水库打造成3A级景区,以A级景区建设推进城市建设。开发建设要注重城市建筑物的景观化和特色化,把城市整体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发展。
联手开拓市场,创建合作新格局
要加强区域合作,与大同、忻州融为一体,三市合作,整合资源,打包产品,联合宣传,统一促销,推出晋北旅游精品线路,形成“1+2”区域合作格局,即朔州应县木塔+大同云冈石窟+忻州五台山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鼎足晋北的格局。其次要将朔州六县区与忻州的代县、宁武、偏关融为一体,形成“6+3”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整合我市旅游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市县旅游业发展,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产业集聚;动态关联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呈现规模扩张、结构优化的特征,已然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沿海地区旅游产业要素集聚现象日益凸显,至2015年54个沿海城市旅游总收入占沿海地区总量的比重高达60%以上,游客规模达到17.72亿人次以上。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集聚分布,使沿海地区在空间上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为依托的区域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产生规模效应、成本效应以及竞争优势,对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强化旅游产业之间关联程度、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沿海地区旅游产业要素、游客集中分布,使得环境污染程度更加严重,区域环境的支持能力降低,脆弱的生态环境又可能阻碍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当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全域旅游的战略发展定位,要求不仅形成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空间,而且改善目的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优势,促进以旅游环境承载能力为核心的功能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环境空间的调整和转变,从而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研究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机制,探讨承载视角下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及集聚视角下旅游环境承载力提升路径,对促进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动因、测度方法及其外部效应等方面。主要的研究结论认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较大[1-3],因而,提出计算集聚测度指数,如基尼系数、区位熵等[4-6];进一步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启示,提出区别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计量方法,更准确的测度空间集群的变化特征[7];并指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8-9],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10-11]。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则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证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及社会心理承载力都会对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产生影响[12],构成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各个子系统;针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构建了AEM模型和MADTECE模型,测度旅游环境承载力[13-14],分别运用单要素分析法、综合指标法、模型法等[15-16]等作出相应评价;对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调控对策[17-19]。对二者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观点认为旅游产业的地方性集聚受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且旅游产业发展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20],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与社区经济环境发展相协调[21]。综上,既有研究多基于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独立体系展开,忽略了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时空分异与相关性,对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较为匮乏,且研究尺度大都以景点或社区为主,以中国沿海地区为地理区域的研究更为罕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机理,以中国沿海地区1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体系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度,采用区位熵指数测算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考察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二者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拟合分析,进而从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承载力提升视角提出推进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关联机理
旅游产业集聚主要是指旅游产业相关生产要素,因在地理空间上邻近,彼此之间存在关联性、共通性和互补性,共享资源、信息、设施、市场和政策,从而在效率、效益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可以从结构、布局、效率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来表征,其中,旅游产业结构体现旅游行业部门分层次的比例关系和联系程度,旅游产业布局反映围绕旅游资源展开的旅游产业部门的分工特点,旅游产业效率是指一个地区在运用一定的成本之后所能获得经济效益,其反映了旅游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比率关系,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则表示在当前的资源与环境背景下旅游产业在未来发展的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某个旅游地系统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和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四个子系统,其分别代表不同的内涵。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构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根本条件,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表明人口、心理等社会因素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反应程度,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主要反应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则表示区域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产业集聚能够产生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旅游产业集聚能够实现特定空间内的旅游产业链条上各旅游企业的互补整合,提高区域旅游环境承载能力。产业集聚在规模效应的基础上产生成本效应。旅游企业及相关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市场,可以迅速容易地获得市场变化信息,减少时间成本,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的旅游服务部门可以分享客源,降低营销成本和市场开拓成本。同时具有相同性质的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更为激烈,这就迫使相关旅游企业进行改革创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区域内部的竞争优势。而创新技术的运用以及相关知识的扩散又会带动相关产业部门改革及周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技术溢出的带动作用,增强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旅游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效应以及竞争优势促进区域旅游环境承载能力的提升。同时,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提高,大量游客涌入,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此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限制作用突出。政策制约的完善、资源循环技术的应用、生态效率的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负向影响会逐渐缓解,反而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环境承载力的互动发展呈现为“微笑曲线”。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系统之间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关系,如图1所示。
1.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依赖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旅游资源的质量决定主导旅游产业及支柱产业的选择。区域旅游资源的禀赋以及对旅游资源的利用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地理环境存在地域分异及自然资源要素分布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存在差异优势,影响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能够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维持区域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2.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受社会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受旅游资源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旅游产业在特定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特征,表现为以目的地旅游资源为中心,各旅游产业部门通过交通线路形成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旅游产业网络系统是开放性的,也包括许多发展旅游所必须的社会非营利因素[22]。故此,旅游产业集聚对目的地居民生活及旅游者活动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态度和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感知形象。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过于集中或地域分布不均,过度占用旅游目的地交通设施、生活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目的地居民心里容量突破极限,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满意度降低,旅游地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出现矛盾,易导致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失衡,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旅游产业效率应与经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旅游产业集聚促使旅游要素向区域中心流动,单位要素投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产出最大化,即提高了旅游产业效率。但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应与区域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避免过度依靠外资,造成“旅游飞地”现象。若旅游目的地对本地区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不足,则区域旅游经济的脆弱性增强,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区域旅游系统的存续能力[23]不足,限制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重与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的极限。
4.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受制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是未来阶段的潜在动力,也是未来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不仅受到产业内部环境的影响,更加受到外部生态环境的制约。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必然依托旅游目的地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环境要素,适当的要素集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聚集过度容易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负担。生态坏境的不可再生性或者再生周期过长,形成“木桶效应”,限制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旅游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旅游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四)数据来源
在数据选择方面遵循客观性、典型性的原则,选取2001-2012年度我国沿海11个省域的相关数据样本对旅游产业集聚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加以研究,旅游产业集聚相关指标主要来源于2002-2013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建设年鉴》、《中国城市建设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局网站,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旅游指标数据来源于2002-2013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及中国旅游局网站、各省市统计局网站和旅游政务网。
四、实证与结果分析
(一)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承载力水平的时序分异特征
通过区位熵指数计算公式以及综合指数模型分别对2001-2012年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如图2所示。总体来看,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区位熵综合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各年份沿海地区旅游区位熵指数都大于1,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仍然存在集聚优势。在2001-2012年间,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后劲较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由此可知,沿海地区整体在持续的旅游产业集聚优势情况下,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二者之间在各省域空间上存在的差异需进一步分析。
(二)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承载力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
为揭示沿海地区各省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在空间上的差异或关联特征,借鉴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26]方法,构建集聚程度-承载能力相关指数(Coupling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Capacity,简称CIC指数),反映各个沿海市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差异性或一致性,CIC系数=各省域旅游产业区位熵综合指数占沿海地区总和比重/各省域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占沿海地区总和比重。利用ArcGIS软件分别对2001年、2006年及2012年的CIC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沿海地区各省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空间差异性演变过程,如图3所示。在2001年,属于较高程度差异及高程度差异的省份包括天津、上海和海南,这些省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较大,旅游产业集聚优势明显,而旅游环境承载力则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河北省和山东省在2001年并未形成旅游产业集聚优势,且两省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因此处于不协调的低程度差异阶段。到2006年,较高差异程度的省域消失,较低程度差异的省域数量增加,至2012年,约54%的省域为低程度差异省域,37%的省域成为较低程度差异省域,仅有上海市处于较高程度差异的类别当中。此阶段,进入低程度差异的省域主要有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些省域的旅游产业集聚优势较为明显,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发展成为相对协调的低程度差异阶段。
(三)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承载力的关联作用分析
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拟合回归,以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作用。为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在建立VAR模型之前,本文通过Eviews6.0软件运用ADF方法(The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变量Inc和环境承载力变量Cap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其平稳性,并根据赤池信息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在进行ADF检验之前,分别观察Inc和Cap的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序列Inc和Cap偏离零值,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故此两个变量在检验过程中同时选择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见表2),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变量Inc和环境承载力变量Cap原始序列的检验统计量大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接受原假设,即两个序列为非平稳序列。进而对旅游产业集聚变量Inc和沿海地区环境承载力变量Cap原始序列分别进行一阶差分,得到ΔInc和ΔCap,并对二者进行单位根检验,ΔInc和ΔCap的ADF检验统计表明其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故此需要对序列分别进行二阶差分,得到ΔInc(2)和ΔCap(2),检验结果表明ΔInc(2)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旅游产业集聚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而ΔCap(2)的ADF检验统计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旅游环境承载力变量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所以旅游产业集聚变量Inc和旅游环境承载力变量Cap为二阶单整,可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且可以继续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承载力的动态效应研究
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当前及未来的动态变化态势。其基本思路是确定扰动项的影响是如何传播到各变量的,即在影响因素扰动项上加上一个标准差冲击,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当前值和未来值带来的动态影响。图5是基于VAR(3)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本文选取的滞后区间为20。
第一,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自身进行一个标准差冲击后,产生持续正向响应,并且这种正向相应在第十期之后呈现平稳态势。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自身扰动项的冲击反应较为迅速,首期响应大约在0.3%左右,到第二期迅速上升到0.5%,到第三期又有所回落,从第四期开始波动幅度不断减小。这表明区域旅游承载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效应,较强的旅游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部门数量的增加,扩大居民参与旅游相关产业的范围,提升区域旅游接待能力,增强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对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产生新的正向冲击。
第二,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来自旅游产业集聚的扰动响应程度较大,且为正向响应。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立即作出反应,并在第二期形成1.5%左右的响应,并在第三期迅速回落,并以波动状态持续发展,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形成波动性发展特征。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对旅游环境承载力产生正面影响,促进旅游承载能力的提高。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规模型区域,产生规模效应,短期内迅速提升旅游环境承载力,但经济主体的不断涌入也给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正向效应下降,而经过区域发展的“内化”过程后,旅游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增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存续能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突出,进一步提升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
第三,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于来自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扰动做出较为迟缓的响应,在第二期呈现负向响应并发展到极致,为-0.1%左右,到第三期转为正向响应,到第五期又转为负向响应,之后沿海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负向效应程度不断减弱,并逐渐收敛接近于0,表明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存在制约作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依托于区域旅游资源环境,而区域旅游生态资源的脆弱性、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等都会抑制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维持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并注重对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保护,但随着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旅游产业变革的深入,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制约作用趋弱。
第四,旅游产业集聚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首期产生了正向响应,在第二期迅速转为负向响应,并于第三期转正,旅游产业集聚对自身产生正负交替的影响,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自21世纪以来,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推动沿海省域旅游基础服务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旅游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生集聚现象,但是集聚也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淘汰落后企业,兼之环境的制约作用,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会有所下降,随着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显著,产业集聚程度则会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通过方差分解将旅游产业集聚(Inc)和旅游环境承载力(Cap)的变化分解为与之相关的组成部分,分析每个内生变量对此变化的贡献程度,以评价内生变量的重要程度。表5左侧为旅游产业集聚(Inc)的方差分解结果,在第一期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只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且随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不断提高,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虽然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冲击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强烈,但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值,可以看出沿海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存在制约作用,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要适应旅游环境承载能力要求,否则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虽然旅游产业集聚对自身冲击影响反应较大,但是也不能忽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作用。表5右侧为旅游环境承载力(Cap)的方差分解结果,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要大于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自身的影响,且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从第一期的61%增长到第二期的86%,后缓慢下降。整体来看,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贡献程度显然要比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贡献程度大得多。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值可以看出,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对环境承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强。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及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进行测度的研究基础上,利用2001-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旅游产业集聚及旅游环境承载力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因果关系检验,从而构建VAR(3)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沿海地区整体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是集聚优势依然明显。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的空间差异随时间推移不断减小,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较高而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的省域数量逐渐减少,各省域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具有同向发展趋势,且逐渐向协调的低差异程度阶段发展。
2.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且二者之间为双向因果关系,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会促进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升,而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提升也能为旅游产业集聚提供环境保障,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
3.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为平稳。从长期来看,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产生持续的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断减弱。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自身冲击产生正向响应,而旅游产业集聚对自身的影响先为正向响应后为负向响应,呈现波动状态。预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预测方差的贡献水平较高,且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而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预测方差的贡献水平较低,但是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优势,注重产业空间布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加强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差的地区施行限制开发、建立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转变部分省域旅游产业集聚程度高、旅游环境承载力弱的状况,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旅游产业活动与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带来的正向效应,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系统的支持能力。
其次,注重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承载潜力的整体提升,基于可持续承载视角下,打造网络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的区域旅游集聚发展模式。将分散的旅游企业和相关产业协调优化为旅游产业生态链,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化和生态化,从而建立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负的外部效应转化为内部的循环,以促进旅游产业经济的内生性增长。
最后,通过对优化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组合、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等手段不断增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降低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制约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旅游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效应、成本效应以及知识溢出效应,提升旅游经济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社会环境承载能力,最终实现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Pamela J,McRae-Williams. Wine and Tourism: Cluster Complementar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New Zealand Tourism and Hospital Research Conference 2004,Wellington.
[2] Julie Jackson,Katherine Ea-sterling. Growing South Carolina′s Tourism Cluster[J].Business &Economic Review,2006,(6):15-20.
[3] Sara Nordin. Tourism Clustering& Innovation-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EB/OL].http://etour.se,2009-12-12.
[4] 邴振华,高峻.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研究[J].旅游科学,2010,24(1):86-94.
[5] Glenn Ellison,Edward L.Glaeser.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Does Natural 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2):311-316.
[6] David B Weaver and Laura J Lawton. Visitor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Integration in an Australia Urban-Rural Fring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4,2(42): 286-296.
[7] Mori,Tomoya,Smith,Tony E.A probabilistic modeling approach to thedetectio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4,14 (3):547-588.
[8] Sara Nordin. Tourism Clustering and Innovation-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D].European Tourism Research Institute.Mid-Sweden University,2003(14):1-85.
[9] Julie Jackson.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cti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5(2):1-12.
[10]王兆峰,杨琴.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研究――以张家界旅游产业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6):93-98.
[11]刘佳,张佳佳.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30(3):73-78.
[12]Alexis and Saveriads. Establishing the social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for the tourist resorts of the east coast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 [J]. Tourism Management,2001(21): 147-156.
[13]Tony Prato. Modeling Economics: carrying capacity for national parks.[J].Ecological,2001,39(3):321-331.
[14]Steven Rlawson,Robert E.Manning Waetal. practive monitoring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of 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in Arches National Park:an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ing.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68(3):305-313.
[15]刘伟.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开发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16]张林博.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17]章锦河,张捷.旅游足迹生态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 763-771.
[18]文传浩,杨桂华,王焕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65-368.
[19]赵志友,冯城城,周家婷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中国水运,2008,6(1): 210-211.
[20]刘春济,高静.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205(11): 68-75.
[21]Ainhoa Urtasun,Isabel Gutierrez.Tourism agglome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welfare: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Spanish case[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901-912.
[22]申葆嘉.从“从旅游产业的范围和地位”想起的[J].旅游学刊,2007(11):5-6.
[23]韦惠兰,刘晨烨.经济承载力初探[J].绿色经济,31-34.
[24]张广海,刘佳.中国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0,32(5):899-906.
[2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7-318.
[26]封志明,刘晓娜. 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13(2): 3-11.
Research on Associated Action between Tourism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and Carrying Capacity Ascension in China′s Coastal Regions
LIU Jia, WANG Juan
(School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关键词]资源优势;徽州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旅游;大黄山大旅游;世界级品牌旅游目的地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121-02
1 皖南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1.1 旅游市场分析
毗邻“长三角”,承接皖江开发地带,市场广阔。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皖江城市带”及周边区域消费市场广阔。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千米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1.2 旅游资源分析
皖南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集群效应好,徽文化底蕴深厚。区域内不仅有天下第一黄山(同时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莲花佛国”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还有集太湖山水、漓江风情于一体的太平湖;新安江两岸风光旖旎,齐云山与黄山南北向望。山水自然风光无与伦比。
皖南文化底蕴同样博大精深。区域内的古徽州区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而著称于世。特别是明清之际,徽商崛起,更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代相传颂。新安书画、新安医学、徽派刻篆、徽派版画、徽派建筑以及徽戏、徽州文房四宝等,形成文化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也派生出灿若繁星的人文古迹。如今,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三大区域文化。区域内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地区之一。安徽古村落(宏村西递)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1.3 存在问题不足
但是皖南旅游开发存在不少问题。现状是综合开发水平不高,如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链延伸、人才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加上交通基础设施致使接待能力有限,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发展可持续性受到威胁,皖南旅游产业大发展受到阻碍。
2 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2.1 做大做强黄山品牌,发展大黄山大旅游格局
(1)首先扩大黄山城市影响力,实现城市品牌营销。可以定期促进举办国际性旅游会议。如“中国旅游文化艺术节”、“全球旅游创意研讨会”、“国际经济高峰论坛”等特种会议。邀请业内精英、国内外旅游专家、世界知名旅游企业CEO来参加,力求扩大黄山旅游大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宣传皖南旅游。
(2)每年举办“中国(黄山)慈善公益事业高峰论坛”。邀请著名的国际国内明星,慈善家,残疾人协会,红十字协会和相关部门的领导来黄山讨论公益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难题。依靠他们的魅力宣传黄山,吸引各国媒体报道,也树立了黄山的公益形象。
(3)城市市容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全面更新升级。打造园林城市使游客来到黄山感到亲切、舒服、干净、整洁、绿化、古典、多元化但不乏国际视野。老的设施要在不改变原貌的情况下实现升级换代。这方面西安古城改造工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2 区域内资源优化组合,品牌共铸,发展互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皖南旅游依托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资源和底蕴,并积极挖掘区域内佛、道、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旅游多元化。如与江西婺源共同开发徽州古镇游、乡村游,连同婺源整合古镇游路线,共同开发徽州文化区,实现共赢。再如开展红色旅游方面可与芜湖安庆池州方面资源重组,打造并推广宣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与实现沿江联动,共享发展。
2.3 品牌意识,以品牌经营为导向,注重大黄山旅游格局的整体形象维护
以“大美黄山,古徽新韵”制作大黄山大旅游宣传片,通过各种媒体播放宣传片。
首先,宣传片要开放富有情致,体现深厚徽文化。
其次,大黄山旅游走出去战略。根据各旅游市场国的情况来制作片子。亚洲欧美的政治背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不同,宣传片也应考虑到。
最后,可向全球公选黄山旅游大使(形象代言人)。向全球发出公选的条件,最好是选拔性比赛,比赛的场地选在黄山或周边有潜力的自然风景区。
2.4 创新意识,发展创意旅游、特色旅游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1)如祁门县内牯牛降和安庆潜山县天柱山可依靠其“国家地质公园”的优势,发展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并积极打造夏令营训练基地。依靠该地山水发展精品夏令营训练基地,开展促销,向全国的中小学发出邀请。但是开展之前必须有精心的组织和策划(确保创新,科技,绿色,人文,安全,放心)。
(2)太平湖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北距佛教圣地九华山南大门30千米,南距“国之瑰宝”黄山北大门30千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太平湖旅游资源丰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水风姿绰约,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中华翡翠”、“世界明珠”、“东方日内瓦湖”的美称。可根据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会议旅游,滨水休闲游。
2.5 发展以“生态庄园”为主要模式的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幸福经济
生态庄园是以生态代替死态,以净化解毒代替污染中毒,以利他奉献来替代自私贪婪,以自然纯净美善的生态庄园代替人造污染的死态毒庄园。英国的罗森戴尔庄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芜湖马鞍山等城市根据城市人口众多,且马鞍山号称“南京后花园”,其地缘优势加上文化亲和力,可因地制宜发展这种生态庄园,发展低碳经济旅游,打造体验性乡村游基地,吸引长三角客源但打出的品牌依然是大黄山旅游品牌。
2.6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从业人员的高素质和高品质的服务无疑是最好的宣传广告。微笑服务,细心周到,对游客出现问题及时耐心的排查解决,让旅行成为心情之旅,自然之旅,和谐之旅。
2.7 打响打亮文化品牌,发展影视基地项目、名人故居游
(1)黟县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总投资达1亿多美元,将建设一个融影视拍摄与制作、游览观光、文化考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民俗展示、文化演艺及教学实习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基地。
(2)李鸿章、故居项目拟在原址处恢复仿造李家大祠堂、家庙、庭院、墓碑和故居等相关设施,总投资为4286万美元。
(3)紫蓬山动漫产业园项目占地总面积为200亩,总投资约2857万美元。由研发制作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组成,集生产、经营和项目研发为一体,从事卡通动漫制作,电子音像制品制作等业务。
(4)赵朴初文化公园项目位于安庆市太湖县,总投资约2143万美元。目前一期工程朴公树葬地项目已经完成。
(5)张恨水文化园项目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占地16.67公顷,总投资2143万美元,文化园主要分为陈展区和服务区,陈展区包括张恨水全身主体塑像、纪念馆、故居群(仿)、小说精品主要人物蜡像馆、诗联碑林、恨水聪明泉与心远亭、张恨水墓园。
参考文献:
[1]找回黄山之魂:“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胎动”[EB/OB].21世纪经济报道,2010-4-2
关键词: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议
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根据旅游产业自身的特点,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为目的,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聚集旅游核心吸引物,并通过旅游资源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服务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集聚,形成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链,最大化降低旅游服务运营成本,提高旅游服务效率与旅游综合效益,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从而提升目的综合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主导性区域,是政府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型区域。
一.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现状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鄂豫皖三省交接处。自然景观众多,有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处,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5个、2A级景区1个。信阳历史厚重,渊源可追溯到周朝,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革命遗址遗迹遍布全区。信阳旅游文化,揉合了山水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温泉文化和宗教文化,独具魅力。
近几年来,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数量上,目前全市已建或在建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4个;类型上,以自然景观和文化旅游为主,也有红色宣传、康体疗养、博物馆等产业;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大别山麓,其他一些县区也在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二.信阳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发展趋势良好,市场知名度持续提高,旅游产业链的纵向链条也开始拓展,向综合性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趋势明显,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定位不明确,无序竞争突出
我市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多由政府主导,过于注重硬件和形象建设,对于软件方面(如园区定位、发展方向、商业模式等)多粗线条勾勒,没有深入和细化,缺少相互沟通和对话。景区层面上,缺乏整体产业规划以统筹集聚区发展,尽管各景区也都有自己的规划,但不少定位相似甚至雷同,导致竞相降低政策门槛以增加吸引力,乃至形成无序竞争。
(二)产业集聚度不高,尚未形成完整、顺畅、高效的产业链。
基于旅游产业涉及面广、兼容性和资源依赖性强等的特性,目前我市旅游集聚区多是“拼合式”的,有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只是原来几个景区简单拼凑后的“更名换姓”。加之服务管理跟不上,集聚区并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游客吸引力并不高。此外,不少集聚区的文化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不足,产业链尚未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延伸。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有限
尽管各旅游产业集聚区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产品开发缓慢,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突破性旅游项目和产品。景区还大都停留在依靠观光型旅游产品的阶段,代表未来旅游发展方向的休闲度假和复合型旅游产品虽然名声在外,但开发规模尚小。在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中,传统的游览性产品占主体,代表现代旅游需求趋势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产品较少,供求错位现象较为突出;日间旅游产品较多,夜间旅游产品成为短板,尤其是缺少精品演艺项目。
(四)产业要素仍不完善。
我市与全国三大客源地市场的交通可达性仍不尽如人意,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数量少,餐饮、娱乐、购物等要素缺位严重。城市旅游标识系统不够健全,城市旅游形象不够鲜明,覆盖全市范围的集散中心和游客咨询中心依然缺失。
三.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议
旅游集聚区建设,要坚持“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一是品牌引领,建成特色突出、配套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二是要素集聚,形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产业集聚区;三是依托城市和交通配置资源,形成核心体;四是大企业运营、大项目运作,形成项目集中布局、要素集聚发展、服务配套的产业综合体。综合我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产业分布情况,可重点从几个集聚区做有益尝试。
(一)鸡公山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目标定位:综合改革试验型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积极围绕旅游服务配套餐饮住宿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实现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并通过辐射效应带动集聚区其他区域旅游服务产业发展。
重点项目:积极搭建政企合作平台,与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合作。充分整合辖区优势资源,重点在核心景区的老别墅、驻山宾馆、在建工程、景区以及延伸区的主要土地、林业资源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启动万国文化影视基地、动漫文化科技产业园、龙泉社区十三坊、温泉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以推进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的“百年复兴”之路。
(二)新县红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目标定位:红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以红色旅游为中心,融绿色休闲、民俗体验、演艺娱乐、旅游商品生产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重点项目:实施红色首府文化产业核心区项目、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展览功能提升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大别山新县生态旅游及野生动植物大世界项目;建设生态文化科普基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驯化繁育基地;建设田铺―泗店将军文化产业链、箭厂河红色文化产业链、山乡休憩民俗文化产业链;完善演艺中心及配套设施、中晟卡莱顿国际大酒店、香山湖旅游服务中心、鄂豫皖苏区首府红色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
(三)商城山地旅游产业集聚区
目标定位:山地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通过政府主导下的跨越式大旅游总体发展战略和相关策略的实施,把商城建设成为景区重点突出、旅游主题鲜明、创新能力强、产品丰富、市场发育良好、运行有序、管理规范、服务精良、社会认同度和美誉度高、产业拉动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国家级地标性旅游目的地。
重点项目:建立商城县级游客服务中心; 完成汤泉池、金刚台、黄柏山、观音山及桂花博览园的开发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汤泉池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完善通向各主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将汤泉池、金刚台、黄柏山、观音山和桂花博览园,培育为国家级知名品牌景区景点;全面开展农家旅游项目建设;完成东河书山梦笔、乌龙洞、三教洞、八里滩、乌鸡寨招商并开展创建A级景区工作;以一园四景(汤泉池、金刚台、黄柏山、观音山及桂花博览园)为主体,将商城打造成为全国山地旅游目的地。
(四)南湾湖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目标定位:特色服务园区。
发展思路:依托自身旅游资源融入主题性或地方性文化元素。通过把南湾湖的水文化、鸟文化、茶文化等提炼、放大并很好地融入景区之中,有力提升了南湾湖风景区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重点项目:河南煤化集团和浙江绿城集团联合投资建设的万恒五星级度假酒店项目;香港、台湾和郑州三家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的南湾明珠项目;由恒阳餐饮公司投资建设的恒阳生态园项目;由肖家河村投资建设的农家乐集聚区项目。
四.结语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政府促进旅游产业聚集发展、实现规模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应该在发展方向和重点上给予引导,在公共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在管理上设置专门或兼管的机构。建设好旅游产业集聚区是转变信阳市旅游产业粗放式经营和“门票经济”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旅游产业精细化、内涵化、创新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后续推动信阳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范书琴.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南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构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5):60―64.
[2]王学峰.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战略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7(2):8―9.
[3]杨迅周.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2,28(10):206―211.
1.加强文化宣传力度,解决寿县古城旅游业知名度问题
文化宣传的力度会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实地游览观光;旅游业发展也会促进人们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可以把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宣传促销作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主要客源地要积极参加或举行旅游商品展销会,在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等人流集散中心展示本地旅游商品的精品,在旅游黄金周期间,集中策划宣传报道,开辟旅游专栏,采取广告、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宣传营销工作,从而提高寿县古城旅游的知名度,增强对外的影响力。同时加强广告宣传促销也是十分重要,如在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报刊杂志中设置专门的旅游商品宣传窗口,在各机场、宾馆、旅游景点发放宣传手册等。
2.科学设计旅游路线,解决游客游的问题
寿县20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大量地上和地下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其中以古文化最有特色,整理文化资源,发展文化经济,从资源存量来看文化产业应是寿县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时在当下,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文化和遗址,科学设计一个或多个合理的旅游计划和精品旅游路线,可以让景点更加具体、更加一目了然,以解决游客看什么,怎么去看,有什么值得去看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不能让游客来了,只知其寿县古城,不知其寿州文化。在旅行路线上可以考虑设计,从南门(门里人)――留犊祠巷(寿州历史文化陈列馆、时公祠)――清真寺(千年银杏、阿訇讲经)――楚文化博物馆(出土文物、民间收藏)――孔庙(儒学圣地、民俗表演)――西街、东街现代购物中心――箭道巷地方土特产一条街――报恩寺(佛教道场、千年银杏、泥塑十八罗汉)――东门(淝水之战遗址、人心不足蛇吞象)――游东门至北门古城墙(陆路或水路)――北门(芜梁庙、刘仁赡死节守城)――八公山森林公园(淮南王刘安、八公山豆腐、道教群)形成环路,务必出于游客的角度考虑,避免游客出现重复路线的问题,为游客节省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3.打造特色美食街,解决游客吃的问题
“吃在寿县”,这是我们寿县人引以自豪的,就连外地人也是充分认可的。且不提各类名师名厨,单就寿县城的小吃来讲,就百味纷呈,让人目不暇接。这里不仅有老一套的烧饼、火烧馍、油条、包子、水饺、馄饨,还有翻新的油酥饼、锅贴饺、千张辣卷、“旺鸡蛋”、臭豆腐备受人们垂青,其中牛肉汤、盐水鹅、廷龙瓜子、夜市火锅、烤白芋、拉面、蛋炒饭、螺蛳头、八宝粥等小吃更是美味。当然这里也有许多外来落户的风味小吃,如云南米线、兰州拉面、淮北凉皮、阜阳大馍等,既保存了原有风格,又加入了本地口味。更不屑说颇具本土特色的麻辣串、糯米藕、炒油面以及打上古城烙印的大救驾、八公山豆腐。近些年来,随着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到古城参观考察、凭吊怀古的日渐增多。许多外地人可以说就是慕名寿县小吃而来,踊跃走进闾巷街坊。所以我们务必打造或兴建一条或多条具有寿州文化特色的美食街、小吃街,这样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当游客走在寿州古城内,品味特色美食,遥思湮远古风,也会别有一番情趣和味道吧。
4.规划名特土产商贸城,解决游客购的问题
游客出来游玩,该看的看了,该吃的吃了,该游玩的也玩了,总会想着在离开的时候带点什么回去,是留着纪念也好,送亲朋好友也罢,其当地的名特土产、工艺品以及具有文化特色的艺术品应是游客最理想的选择,这方面在寿县文化历史名城的大背景下很具有优势,因为寿县当地的名特土产特别多,比如:八公山豆腐、寿县“大救驾”、廷龙瓜子、安农水蜜桃、寿县草莓、寿州粉皮、郝圩酥梨、瓦埠湖银鱼、瓦埠湖白虾、板桥草席、淮王鱼、寿州香草、寿州紫金石、寿柴胡、老罐嘴、毛刀鱼、州白菜、寿州辣椒丝、楚都贡酒、正阳关香干、正阳蒿子、正阳名肴鲜子等。但我们却没有形成规模和市场,游客来了很难找到在什么地方购买或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买的到货真价实的物品,所以我们有必要规划一座名特土产商贸城,可以开发工艺纪念品系列(独特出土文物的复制品系列、地方手工艺纪念品系列)、土特产品系列(湖鲜产品系列、豆腐产品系列)、日常用品系列(印有寿县旅游标志的毛巾、背包、旅行袋、伞、旅游鞋等系列)等旅游产品。打造仿古一条街,定位历史文化一条街,规定业态范围,让经营书画、奇石、花鸟虫鱼,以及文化相关的经营者都能进驻,来解决游客购的问题。
5.改进住宿设施环境,解决游客住的问题
论文摘要: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能够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文化和他人文化的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师是影响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探讨教师在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课程意识缺乏、多元文化专业能力薄弱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培植教师多元文化专业能力、构建多元文化学校环境等对策,有利于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
一、对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解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迅猛发展,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空前繁荣,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影响、冲突与融合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旨在促进多元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多元文化课程应运而生。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因而,在我国实施多元文化课程就在于将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机融合到学校课程之中,实现各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在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文化和他人文化的机会,不断提高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于以课程知识为载体,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价值选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影响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就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付诸实践,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多元文化世界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是直接参与并起主导作用的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者,教师在课堂内所具有的权威性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使之能够协调影响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使他们产生最大合力来保障多元文化课程的有效实施。此外,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1]因而,在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教师时刻能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来理解多元文化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
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课程意识缺乏
在全球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基本上保留在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决策和管理之外,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就使得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认识非常肤浅,多元文化课程意识淡薄。有学者以“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程度”为例,做问卷调查得出: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了解和了解很多的不足10%,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状况。[2]更有甚者,即使有些教师认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也会对多元文化课程提出质疑,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与提高升学率存在矛盾,并最终依据应试教育的现实要求来教学。
(二)角色定位错乱
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教师作为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中坚力量,应该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审视现状,在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仍然局限于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性。在师生关系中仍然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合作缺乏。教师角色定位错乱,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达标率等为目标,这就使得教学缺乏活力,师生关系不和谐,以至于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受阻。
(三)教师多元文化专业能力薄弱
班克斯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知识范畴:(1)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典范的知识;(2)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识;(3)主要族群团体的历史文化知识;(4)相关教学法的知识。[3]可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是教师有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关键。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多元文化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自身经验缺乏等原因,使得教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生活经验、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不了解,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体系是否完善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积极性与创新性。虽然我国民族地区现行的多元文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视,坚持发展性评价取向,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仍然成为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就使得教师参照学校的评价体系按部就班地学习课本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丧失了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五)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氛围不浓厚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性别、族群、社会阶层、宗教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所共同组成的团体。[4]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多元文化学校氛围做保障。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通讯等较为落后,以至学校多元文化环境氛围闭塞,缺乏与外界文化的交流,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力偏低,这就严重阻碍了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 转贴于
四、提高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多元文化理念是推进多元文化教育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根本理论依据。在我国多元文化社会中,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就在于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鉴赏本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精粹,从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之中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形成民族文化互尊的意识;在于要求全社会消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偏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情感,将多元文化推广到一个更高、更远的视觉,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构建一个多元文化理念环境。
(二)转换教师角色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转换教师角色就是要求转换教师观念、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以期达到多元文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关注每个学生,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使教师角色实现由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特别是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师要理解信任、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以平等的身份来实施多元文化教学,实现教师角色由教学权威者向文化知识的解说者和平等的对话者转变。
(三)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
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是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稳步发展的保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施多元文化课程视为自身发展的机遇,深入了解多元文化课程,积极储备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积累更多地课程实施经验。要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开办多元文化教师短期培训班、组织多元文化教育管理及教学改革的经验交流会、到基层挂职锻炼等多种措施,使教师接触、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掌握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除培训之外,还需让教师到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校去学习和实践,进行实地调研,不断培养提高教师把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的能力,不断促进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经验的增长。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制、教学管理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迫切需求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向多元化发展。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求建立一个多角度的评价标准,使评价体系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关注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其次,还需有多元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调动专家学者、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成员等的参与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弹性评价体系,渗透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5]
(五)构建多元文化学校环境
一个学校多元文化环境氛围、硬件设施是否满足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需要,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是否能渗透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对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有重大影响。因此,多元文化学校环境的营造,应该包括学校政策、学校文化、课程设计、教学策略、语言策略、小区参与、辅导与咨询、测验与评量、教职员工态度与信念、校园环境的布置等方面。[6]这样才能使学校环境做到全面性规划与改革,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此外,学校还应该通过为教师提供各种物质上的资助、技能上的辅导以及精神上的鼓励和认可,更好地帮助教师有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
多元文化课程重视并尊重每一种文化,强调文化的主体性、差异性与互补性,对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有重要影响。因而以积极的态度改进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能力意义重大。
注释:
[1]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5]庞丽.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发展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
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市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果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十七条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应当遵守国家关于旅游规划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贵挂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和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第四章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条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制定和审批。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地方旅游局编制,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后,由国家旅游局审批。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由地方各级旅游局编制,在征求上一级旅游局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征求国际旅游局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意见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征求地方旅游局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论证,由各级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设计旅游产业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
关键词:旅游;体制;优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6-0058-03
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对于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益阳山水生态优美,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益阳旅游业经过20余年的培育与发展,旅游业发展环境得以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和功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具备作为益阳市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从益阳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而言,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其中原因很多,但是缺乏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运作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一、益阳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管理体制运作的优化
我国旅游业行业管理是随着旅游业发展为不断适应其需要而逐步形成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前,为适应对外友好接待的需要,我国建立了旅游、外事统一管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外事统一管理的方式已不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国家提出旅游体制的核心是企业化。因此,许多地方在外事管理机构基础上成立了旅游公司,通过旅游公司进行企业化管理,形成了接待与管理合一的旅游管理体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旅游完全从外事接待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经济行业。各地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局纷纷成立,并与外事管理部门彻底分开,独立行使旅游行政管理职能,旅游管理体制有了新变化。1987年国家提出旅游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政企分开,各地旅游局与旅游公司脱钩。至此,旅游局作为旅游主管部门真正开始地旅游业实行行业管理。
益阳旅游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政府主导、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运行方式。从运行方式本身看,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也完全符合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与产业特色。一方面强调了政府在旅游资源运作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形式,但是由于缺乏与这一体制协调作用的良性运作机制,结果只能由行业主管部门即市、县(区)旅游局负责行使政府对所辖范围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职能,但由于旅游业与其行业不同之处就在于同其它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由于行业之间权限范围的交叉,在一定程度上使旅游局在对辖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时必然产生冲突与困难。
当前,益阳旅游业在其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与制约因素:第一,资源优势发挥不明显;第二,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益阳旅游业是在“十五”期间,才被明确为培植的重要产业。全市虽然拥有40来个景区景点,但是上较高等级的不多,旅游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相应配套均较为落后;第三,旅游景区建设进程缓慢,存在规划标准不高,产品品质较低,特色不明显等诸多问题;第四,瓶颈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旅游交通不完善、不配套;旅游企业规模小,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而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与管理体制运作密切相关,是现有的旅游业管理体制运作不到位带来的结果,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缺乏整体意识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管理缺位,益阳旅游业大发展的目标很难实现。因此,强化适合益阳旅游业大发展的管理体制科学化运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适合益阳旅游大发展的管理体制运作模式
管理体制的顺与不顺是促进或制约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益阳旅游的发展实际来看,益阳旅游管理体制的运作,必须在充分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1.基本思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产业关联性强,市场化程度高,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的行政管理机构。益阳形成了以安化茶马大道、桃花江竹海、梅山文化生态园为代表的观光、体验旅游资源;形成了以高尔夫球场、奥林匹克公园为代表的健身旅游资源,形成了以会龙山公园、白鹿寺为代表的佛教旅游资源;形成了以梓山湖、黄家湖、桃花江、岩江、柘溪湖、鱼形山、南洞庭为代表的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北峰山、寨子仑、碧云峰为代表的山体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了以花乡、竹乡、渔乡、茶乡、樵乡等系列农家乐为代表的农业旅游资源。依据益阳旅游资源的特点,决定了益阳市旅游管理体制模式的运行必须履行如下职能:能够对旅游各要素合理组织与统一协调;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的组合开发,促进、休闲、娱乐、消遣与观光旅游的同步发展;能够推动跨县(市)区,跨行业、跨所有别的企业集团形成,真正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2.运作原则。益阳旅游管理体制的运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由于旅游资源有别于其他产业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关系,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做到适度开发,合理保护,倡导绿色旅游消费观念,以确保益阳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特色性原则。益阳旅游资源丰富,要将益阳旅游业做大做强,必须找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打造核心产品。搞好益阳八个重点旅游项目策划与包装,打造核心景区,创建等级景区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如搞好山乡巨变第一村、桃花江竹海、安化茶马古道“三点一线”旅游产品开发。
三是主体性原则。要依据旅游资源性质与特点,采用不同主体进行合理开发。采取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的项目,主要是旧城区景点改造、水体保护。采取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垄断性开发的项目,主要是公园建设,如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采取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的项目,主要是景区的接待宾馆、旅游商品、旅游运输企业等。
四是综合协调原则。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涉及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交通、娱乐、购物等许多企业和相对独立的行业。这些关联行业的相对独立性直接决定了旅游的具有协调和组合的重要产业特性。旅游的发展关键就在于要协调好相关的行业与部门,具有明确旅游产业与其行业的关联性并利用好这特性才能最终组合形成旅游产品,通过和旅游产品来实现价值转换,从而体现益阳市的旅游资源优势为把这种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这样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就决定了旅游业在管理体制的运作中,就应有别于其它行业的管理体制,其管理体制的运作就必须突出它的综合协调职能。
三、政府主导下的益阳旅游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运作思路
1.政府履行好主导职能。政府在益阳旅游业发展中主要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一是履行资源所有者的职能。在旅游业发展中,资源的全民所有是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这样政府是制定履行发展战略的主体。政府要制定益阳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搞好宏观调控。益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履行如下职责:做好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协调, 实现旅游经济与其它经济深度结合,使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按照发展“大旅游”的要求,在吃、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主动做好引导、沟通工作,联合相关部门,统筹组织好各个要素的开发和经营;协调好旅游业与民航、铁路、边防、海关等单位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各方和谐、左右顺畅、内外衔接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协调与旅游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旅游市场管理中的重叠和“真空”,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管理好旅游市场。
二是构建与完善旅游政策。益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旅游产业考核评比实施办法》,市直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有的部门制定了扶持政策。社会各界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逐步统一,支持、参与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发展旅游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是加强投入与整合资源。加大财政对旅游业的引导性投入,改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益阳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水利建设、开发区建设的发展紧密结合,互为促进。树立“大旅游”观念,主动出击,通过精心策划与整合,寻求与周边旅游区域的合作。向西连接以张家界为核心的大湘西旅游圈,向东融入以岳阳和湖北赤壁为中心的湘北鄂南旅游圈。
2.旅游局发挥好主管部门作用。政府主导作用能否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与旅游主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程度。旅游局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管理部门,承担着全市旅游企业的日常管理重任。市旅游局的主要职责是:编制和上报益阳旅游事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近期实施计划,并会同市计委做好综合平衡。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本市旅游资源的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旅游业的新建项目进行审查。(起草地方性旅游规章,制定有关制度。参与在益阳市组建与旅游业直接有关的涉外企业的审批工作。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旅游法规、条例,对全市旅游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等。)规划和管理对外旅游宣传、招揽和开拓国际客源市场的工作。审批和统一发放旅游签证通知。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旅游经营单位对外经济合作、业务交流和其他活动的管理工作。指导本市与兄弟省市在旅游业方面的联合开发和经营。指导本市旅游行业性组织和群众团体开展旅游业务和学术活动。负责全市旅游行业的统计和资料汇总工作,做好国内外旅游信息交流和旅游市场行情调查、预测工作。
3.规范行业监管。要宣传贯彻《湖南旅游条例》和《旅游条例》,积极稳步地开展旅游饭店创星评星工作,加强服务质量的跟踪检查与安全生产监管,认真组织开展文明示范窗口和岗位明星、能手创建与评选活动。建立全市旅游市场投诉台账,完善管监管档案资料,加强导游年审、培训与跟踪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袁凤丽,益阳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新益阳,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