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那么,“难解”是否就等于“无解”了呢?笔者认为,“表达各体+应用文”作为影响了几代人的文体分类方法,其中必有其合理的内核存在;虽然目前看来尚有分类标准不统一之弊,但其实只是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等本质特性尚未被人认清而已。应用文既然也是人类思维心理的反映,怎么会没有其独立的语言表达方式呢?如果说,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一种熔“叙述、议论、说明”于一炉的大杂烩,那么,在这大杂烩中总应有一种或叙述或议论或说明的主旋律,完全可以根据这种主旋律,将其纳入“表达各体”;但是,应用文又如此历经数千年而顽固不化,不管何种文体分类方法,总会保留一个“+应用文”的尾巴,那么,这足以说明应用文在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必有其独特规律存在,具有独立于文体之林的本质特性。因此,遵循“文心对应”的原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525页),从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将使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等本质特性昭然大白于天下,使“表达各体+应用文”这种传统文体分类方法焕发出新的生命。
所谓语言表达方式,即人们对某种心理反映对象进行具有固定特征的表达的方式。概括目前一般写作理论,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大语言表达方式之说,其定义分别是:1.叙述是对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进行叙说、介绍的一种表达方式;2.描写是对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进行生动、细致描绘的一种表达方式;3.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性质进行评价、论证的一种表达方式;4.说明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解说、阐明的一种表达方式;5.抒情是对人类主观情感进行直接或间接抒发的一种表达方式。
分析以上定义,均由心理反映对象和不同表达特征两大部分组成。如叙述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描写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议论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和事物的性质”,说明的心理反映对象是“客观事物、事理”,抒情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类主观情感”等(表达方式的特征不赘)。然而,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人类的心理过程是由认识(指“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情绪(指“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意志(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三大方面组成(《辞海》466、1198、2453页,简称“知、情、意”);对照上述检查,我们可以发现,五大语言表达方式的心理反映对象实际只涉及“知”与“情”,却并没有涉及“意”。如“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以及“客观事物”,均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人和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理”,均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而“人类主观情感”,则属于“情感”的范畴。不难看出,这里惟独没有“意志”的位置。
据此,笔者认为,与传统的“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大语言表达方式相比,实际还存在一种在心理反映对象和表达特征两方面与上述五种方式明显不同的第六种语言表达方式——“表意”。首先,“表意方式”的内涵可对比上述定义作如下界定——表意是对人类主观意志进行明确、直接表白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这一定义可通过以下这篇《国务院关于在对外活动中不赠礼、不受礼的决定》的例文印证——
“为改革我国在对外活动中有关赠礼、受礼的规定,特作如下规定:一、我国各级政府、军事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成员,在同外国单位和个人的交往中,除确有必要,应经授权机关批准者外,一律不向对方赠送礼品,也不接受对方的礼品。二、在对外交往中严禁公开示意或暗示对方赠与礼品,或以托对方代购物品为名变相敲诈勒索。违者从严处分。三、在对外交往中,由于难以谢绝而接受的礼品,一律交公,不得自行处理。四、国际上交换科研资料、技术资料、图书期刊,相互提供贸易样品,在特定的国际友好活动(体育比赛、艺术演出、经济文化展览、人民团体友好往来、友好城市交往等)中,交换非消费品性质的纪念品,有关国家赠予我援外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奖品,个人亲友之间的馈赠,不属于本决定范围。”
详参以上例文,与“叙述、描写、抒情”的区别明显不赘;下面仅就容易混淆的“议论、说明”两种方式进行仔细分辨:首先,以上例文很难说是对某种人和事物的性质进行的评价、论证,因而并非“议论”;其次,以上例文亦很难说是对某种客观事物、事理比如对电视机的用途或对应用文的本质进行的解说、阐明,因而亦非“说明”;相反,以上例文恰恰是对人的某种主观目的、意图乃至具体办法措施直述不曲的明确表白,因而可以证明“表意”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确实存在。总之,一方面从心理反映对象说,“表意”的对象既非“认识”,亦非“情感”;另一方面从表达特征说,“表意”的手段也不同于“议论”、“说明”具有引证、例
举、对比、类比、归谬等繁多方法,而就是直截了当的“直述不曲”。(《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五条) 由于上述心理学的发现,所谓以语言表达方式为标准给文体分类的科学理论基础立即浮出海面——即1.传达感性知识为主的文体叫记叙文;2.传达理性知识为主的文体叫议论文;3.既能传达感性知识,又能传达理性知识的文体叫说明文;4.以反映人类情感心理为主的文体叫抒情文,包括公务贺悼之词、私人情书、问候信等等;5.以反映人类意志心理为主的文体则叫表意文,包括各种以人类主观意志为表达对象的公、私文书。综观以上五类文体,前三类记叙、议论与说明即“表达各体”,又可合并称为认知文体;后二类抒情与表意即“应用文”;至此,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特性昭然若揭。
其实,应用文名称的创始人刘熙载当初提出这一名称的本意亦在此——他是在阐释“辞命体”这一行政公文的具体文种时推论出“应用文”一说的——“文有辞命一体”,“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命与辞非出于一人也”,“以主意为命,以达其意者为辞。”(刘熙载《艺概·文概》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不难看出,这里所云“主意”,即为“意志”,而所谓“达其意”即为“表达意志”。以公、私文书为组成部分的“应用文”其实是“应命而用之文”或曰“ 顺应意志,付诸实用之文”(“应”,顺应、呼应、响应、回应、反应也者;“用”,实施使用、付诸实用也者),只是说者无心,听者亦无意,长期以来被人忽视了而已。
另外,表意文体的成立还具有有力的语言学佐证——将句子按用途和相应语气划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基本句型。其中,陈述句即与前述“认知文体”相对应(其中的描述句扩展而为记叙文、说明文,判断句扩展而为议论文、说明文),感叹句即与“抒情文体”相对应,祈使句即与表意文体相对应(所谓祈使,即为表达一种意志,“要求或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或不做什么事时用的句子”《现代汉语词典》889页)。可见,语言学界早就提及“表意(祈使)”的概念,但也是说者无心,听者无意,并未把它当作一种表达方式。
以上观点可用笔者设计的普通文章分类表高度概括如下,从表解中可以看出,这种分类法,既有利于尊重人们的习惯与前说衔接(“接着说”),又有利于读者在前说的基础上从新角度认清各类文体的本质与座标(“无余意”):
记叙文体 (新闻、史传、游记……)
议论文体 (政论、文评、学术论著……) (认知文体)
普通文章 说明文体 (产品说明书、科普说明文……)
抒情文体 (贺悼之词、情书、问候信……)
表意文体 (公、私文书)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尝试互改自改独立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是职场应聘、与人交际,还是实际工作,都体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一个人,他如果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那么他在社会上简直是无所作为。但现今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人担忧,中学作文的教学更陷入尴尬中。
一、回顾现状,令人担忧
首先,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在每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规定:每学期每位学生至少写大作文六七篇,小作文自定。但学生一听说这堂课写作文时,他们就怨声载道,叫苦连天。或望着黑板不知如何下笔,或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或胡思乱想,乱编一通;或借用他人之作,蒙天过海。在学生眼中,写作课竟成了他们最不愿意上的课。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想写、不愿写、不会写。
其次,语文教师呕心沥血却收效甚微。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一般要教两个班,一次要批改大约100本作文,要求教师每次都做到“精批细改”,是不大实际。一次大作文交上来,教师最快也要两个星期才能批改完发下去,如有其他工作稍一耽搁,就只能三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批改完。如此长时间才批改完,学生对此早已没有了新鲜感,更无修改的兴趣了。作文本发下去时,学生大多只是看看分数和批语,不清楚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谓是白费功夫。正如圣陶所说的:“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①。”一个学生,初中三年经老师修改的作文大约40篇,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甚至连通知、申请书、计划、海报都不会写,更不用说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抒情叙事的散文、雄辩严谨的议论文。由此可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立足将来,大胆尝试
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只有将教师从“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教师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作文教法和指导学生写作及修改,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好作文,多半是改出来的。清代学者唐彪,做过一个贴切的比喻:“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不停),石尽而玉全出。作文亦然(也是这样),改窜(修改)旧文,重作旧题……文必日进也。”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尝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②。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修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学生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③。”学生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用的。这种既有实效又能减轻教师负担的做法,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早在二十年前已经试行了,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一做法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双赢的局面,我们为何要拒绝?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该大胆打破传统的“包办”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大胆创新,尝试采用多种批改方式,提高作文批改效益。
三、授之以渔,互改助之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教即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④。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教会学生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尝试地学着走、独立走。
1、中上学生一改二
语文成绩中上的学生,他们的作文水平有一定,而且对于有关作文的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教师组织他们相互交换批改作文和修改中下成绩学生的作文,既能避免教师精力不足的问题,又能发挥学生修改作文的主体地位。况且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旁窥心理,使批改者对阅读他人作文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互批的过程中,大都对别人的文章感兴趣,因此评语也写得相当认真;被批改者也会前所未有地关心起作文来,对它进行琢磨和研究。
在互批前,教师要指导他们每次修改作文时要分别注意哪些问题。例如批改中上学生的作文时,要注意:(1)对优秀文章,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品味精美语言,领略写作技巧。(2)针对开头结尾模式问题,提醒他们发现同学作文中新颖的开头或结尾,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将其分为开门见山直奔题开头、设置悬念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开头、景物描写渲染开头、提纲挈领作结论、借物抒情结尾、启发联想法结尾、言犹未尽结尾等开头、结尾法。经过多次有意识地指导和学习,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就会百花齐放,新颖别出。(3)针对精彩语段,让学生对写作知识有更深的体会。如有学生习作中运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方法,批改者未必能很好地指出这两种写法的好处。事后教师可针对这两种描写方法对他们进行讲评和分析,让他们懂得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不同点。又如有学生习作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教师可在学生进行批改前指导他们理清各种修辞在文中不同语境下各自的作用。每次修改,只要求他们在某一两点上有收获。在修改过程中,学生如遇到任何的问题或不知从何下手修改,教师可逐一指点,直到他们找到突破口,寻到进入修改王国的钥匙为止。
又例如批改中下学生的作文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在正行的旁批处记下符号:错别字、漏字、增删字词、病句、写得好的句子等,都要用与之相应的符号标出来。如旁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用在此处恰当否?”“此句能换个说法吗?试换一下。”“这个词用得好!”“句子生动感人。”等等。并且要求他们把作文本交回给本人时要提醒作者仔细阅读旁批,不明白的地方要当场提出来,共同努力,一一将其订正过来。修改完毕后,修改者与被修改者要亲自到教师那里汇报情况,如仍有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当场指导。整篇文章,同学批阅,自己订正,学生都很主动,兴趣很浓,动脑动手,查阅字典,认真修改,自己为自己负责,提高很快,以后作文就会减少重复的错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毫无疑问,作文互批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写作和评改的关注是有积极作用的。学生在修改别人的文章的时候,能从中得到启发,能取长补短。所以修改文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作文的过程,是提高他们自身作文能力的过程。
2、四人小组集体修改
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思路也是狭窄的,想法往往带有主观性、片面性。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凑到一块,七嘴八舌地议论一番,往往会使当事者如梦初醒、茅塞顿开。所以,组织学生小组集体修改,也不外乎是一种好方法。
同样,在小组进行集体批改前,教师要明确每次作文修改的目的。可以针对字词的书写与运用、语句的通顺与否、各种修辞的运用是否恰当、语言的运用有无其它的亮点、开头结尾有何特色、材料能否很好地体现中心、文章的立意是否新颖、结构安排上有没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等等。这些问题,可在每次的修改中要求学生做到一两点。在修改难度不大的前提下,学生还是很乐意去讨论。在小组成员针对作文进行修改前,可要求一个成员大声地朗诵自己手上的作文(要求不是自己的作文),其他成员专心听读。听读完后,先是朗诵者就作文中字词的对错与书写作出评价,然后其他成员也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完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后,再商讨其它问题的看法。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不时地到每个小组查看情况:一是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批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确保学生在批改时每个问题都落到实处,集体修改不流于形式。这样,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学生既加强了作文的修改能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而且还从同学身上学到东西,可谓一石三鸟。
3、自己修改
当学生有了评改作文的积极性和一定经验后,就可以让他们自行修改自己的作文了。学生每次完成习作草稿时,先要求他们在原文中运用各种修改符号修改,修改后再抄写。教师在批阅时,则侧重给他们的批改提建议,肯定修改的成绩但暂不定分数。此后,要求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批语及在小组批改时所学的知识对作文进行二次修改,修改后再定分数。这样,教师的批改便有了实际的意义。
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正如学生独立走路一样重要。教师,在学生作文修改中,主要起到引导和指点的作用,对于怎么改自己的作文,就由学生本人去决定,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轻改重评、面改、学生互改、自改等多种批改作文的方法,结果发现学生对这些批改方式比较感兴趣,而且在作文批改后他们反馈每次都有收获。在作文教学中,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实践中,学会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组织运用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运用文字、修改润饰等写作基本功,从而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既是学生又是“老师”,既是作者又是读者,既是评人者又是被评者,这样才能主动探索,取长补短,提高认识能力、鉴赏能力,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综上所述,作文批改模式的转变与尝试,必须向传统的“包办”模式发起宣战,以培养学生自学、自写、自改的能力为最终目的,使之成为既是写作的主人又是修改的主人,让学生与语文教师成为作文批改模式转变的受益者。
注释:
①智仁勇,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182
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2
③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7,296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著,《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教书篇《作文——学生互相批改》
2、《语文教学通讯》,2008,1B,第58页,《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
3、《语文教学通讯》,2008,3,第50,《作文的正区与误区》
一、分类鉴赏,外露诗意
语文晨读的时间并不长,大约40分钟。苏教版语文课本中选择了许多名篇佳作、古诗词曲、典型句段。探究练习的最后一题往往会提出朗诵全文、体悟作者的感情或背诵的要求,如《鼎湖山听泉》探究练习的最后一题就是“从课文中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吟哦讽诵”,再如《故乡》的探究练习四是“背诵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三段文字以及课文最后三段”,而《岳阳楼记》则直接标明“背诵全文”……
有时候课文要求的背诵默写任务学生都完成了,那么笔者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朗读些课外名家散文、中考满分作文的片段,或者是欣赏名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阅读时笔者不忘教会他们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在阅读时圈点勾画并做批注,增强了阅读的语感,提高了鉴赏、驾驭文本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对自己欣赏的语段熟读背诵,为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很显然,这样的晨读滋味多多,一石几鸟。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教学不是干巴巴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搬入另一个头脑,而是每时每刻在进行心灵接触。
二、师生颂读,浸染诗意
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本中的一些经典文章或片段,笔者会利用晨读进行示范朗读,分享朗读时的一些技巧,如句读的停顿、声调的把控、情感的处理……根据文体的不同,组织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特色朗读,把晨读进行得有声有色。那些较为复杂、文章偏长而且语言文字艰涩难懂的文言文,笔者会选择在晨读时帮学生捋一捋,顺一顺,有时候还可以借助学生的肢体语言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核舟记》时,三四两段介绍了船头三人,船尾两人,对于他们的位置以及各异的姿态学生背诵时老是容易混淆。于是笔者想到了请一位学生朗读,五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登台表演,或坐或立,或蹲或躺,即兴发挥。几位学生出神入化的表演:苏轼黄庭坚的儒雅研读,佛印和尚的放荡不羁、不拘礼俗,两位舟子的粗犷平静,使得大家一下子就记住了课文的相关情节,背诵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晨读,笔者也不闲着。笔者喜欢在这种朗朗的读书声中跟读,或者读课本上的优秀段落,或者读自己喜欢的散文随笔,或者读名家的教育论文,适当做做笔记。自己提升的同时,也给学生做了专注读书的榜样。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课堂要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诗意的晨读,就是师生共同自由呼吸书香的过程。
三、不忘默写,留住诗意
晨读是中学生完成课标任务达成的重要机会,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地默写、巩固、深化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中考语文试卷的默写一般10分左右,包括记忆型默写、理解型默写、应用型默写等。默写范围一般为初中6册语文书上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及经典段落或文章。P者要求学生必须拿满分。单是背诵远远不行,要理解,不能写错别字,因此默写这一环节显得特别重要。
晨读恰好给了笔者们这一机会。先读再默,读原文,读书下注释,读词句解析。有默必改,不管多忙,笔者都要亲自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默写的信息。如若默得太差,就争取进行第二次默写,相信功到自然成。正是因为晨读默写抓得实实在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意境主旨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考试时也才能轻松应对。
四、开导情绪,拓展诗意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需要老师来鼓励和激活。激励、启发性的语言要是使用适时、真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强化学生的自觉行为,扩大思维能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使人心眼明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人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成为黑板角落的座上宾。当然笔者也会自创一些激励性话语以飨学生,比如“读书永远不晚”、“读活文章,写美习作”、“阅读,擦亮你的眼睛,开启你的智慧”、“把握现在,你才有美好的未来”等。在晨读心语的陪伴下,学生读书的热情高涨,不仅任务完成得迅速,质量也是非常好,还能挪出一点时间读自己喜欢的美文佳作。
一、激发想象,语境体验
张志公先生说过:“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大师的这番话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入语境,体验语境的多重内涵。
1.语境的文化背景体验
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语境,总会或多或少折射出一定社会、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对这种文化背景的体验和诠释,总会影响学生对语境甚至整个文本意义的把握。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融入特定语境中,使学生已有的文化心理与语境特有的文化背景相契合,从模糊的情绪感染走向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获得真挚深沉的情感领悟。
在《石壕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充妇人与“官吏”的对白,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环节建立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写作背景、对人物形象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写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
在教授《论语十则》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孔子的经典语录添加问话,在添加过程中了解语录体这一文学常识并且感受那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第九则语录是十则语录中相对较难的一则,从学生为其添加的问话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该则语录的内涵。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最后渐渐触及正确的理解。学生的“换位”——即设想自己成为孔子的学生,能帮助他们真正地走进文本,并且在与孔子的交谈中,像对待自己的老师一样来了解他、接受他的道理。
2.语境的心理活动体验
语文课本中的叙事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而是内隐在某些语言符号背后,受一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细细地琢磨、体味。
在教授《芦花荡》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商讨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想象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进一步体味课文对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的精彩描写。又如这个单元的《蜡烛》一文,通篇人物描写极为感人,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主人公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揣摩倒数第四自然段,写出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课堂设计如下:
教师提示学生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语境的美感因素体验
在不同的文体中,语境所侧重的美感因素也不同。教师应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例如,文学作品侧重于语境内容方面的美感因素,其中,小说重情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小说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戏剧重冲突,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戏剧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一般文章则侧重于语境形式本身,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方面去体验;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方面去体验;说明文语言简洁凝练,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方面去体验。其实,文言教学也可以通过语境的设想,带领学生进入美好的境界。
一位教师在教授《岳阳楼记》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挑选文中喜欢的一两句话,展开想象,描绘风景,并抓住关键字句作适当议论,教师也作了相应的例句供学生参照。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各抒己见,几乎每个语句都被学生提到了。细想这个环节的设置,既解决了文字翻译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品味其间的情感。因为我们可以发现,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大部分都不是故事性的,而是一些游记或描写山水的文章。如果按照一贯的直译法去教,则无法体现作品应有的魅力。 “美译”的处理、想象的放飞,能够使学生达到翻译的新境界,拓宽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品味词语,细节体验
品味词语,要从词语的含义入手。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词语本身的字面义,即词语在工具书中的意义;二是凭借前后文临时营造的语境义;三是词语在语境义基础上发散出来的文外含义,即隐含义。
关键的字词不仅可以串起文章内容,有时还是情感的辐射点,从这个点流露的情感往往渗透全文。例如《湖心亭看雪》一文,可以对一个有争议的“强”字进行探讨,使学生对张岱对西湖雪景的痴爱有更深入地感悟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课文都会出现一个或两个关键的词语,如果细细揣摩,会对作品主题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七年级上册《风筝》一文,这篇文章叙事简单、一目了然,然而作品的主题却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能抓住第一自然段的“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语进行分析,可以悟到“精神虐杀和鲁迅的自省精神”之外更深一层的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唯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又如,如何理解《散步》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的“整个世界”?从字面来看,“儿子”和“母亲”就是“整个世界”,这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这个词语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刻的含义。当教师这样猜测的时候,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三、移情入文,角色体验
“移情”原是美学用语,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在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双向活动中,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时,移情指的是教学主体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运动。具体表现为教学对象激发师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对教学对象的丰富和提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产生心灵的契合。角色,原指戏剧或小说等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此处,我们所说的“角色”泛指文本中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于一身的各种人物,不管是外显的作品主人公,还是内隐的文本作者,他们的情感潮流,他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都是我们角色体验的对象。教学小说、戏剧,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某个或某类人物形象进行设身处地的深入体验;教学散文、诗歌,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对隐含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集中深入的体验。
比如,一些记叙文或小说,对话比较多,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以七年级上册的《羚羊木雕》为例。文中有“妈妈和我的对话”以及“我和万芳的对话”两大部分,让学生模拟人物的口吻,对情境加以想象朗读,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再比如分角色表演,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编排课本剧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学生合作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写好剧本的人物对话。然后由组长统稿修改,形成一致风格,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最后,安排一节语文课和一节班会课进行表演课本剧的比赛,还建议做一些服装的修饰,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语境体验、细节体验、角色体验等活动,表面上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局部细节的把握,实际上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唤起后,便如川流不息的江河,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
四、比较阅读,疑异体验
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他还指出:“比较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开展比较阅读训练是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验异同,很容易激发思维,实现情感的生发。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两个问题:1.“改题目为《阿长》可以吗?”在激烈的争论中明确《山海经》一书对鲁迅而言非常重要,也是他童年的美好回忆;最能体现阿长对鲁迅的爱,有强调作用;交代了文章的结构:阿长情况、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可以看出鲁迅对阿长感情的变化:由憎恶到敬爱。2.“有人说,最后一句念来比较拗口,似乎改成‘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她在你怀里永安魂灵’更为合适,你如何看?”从而明确:意思上有变化,阿长主动,地母主动;更能突出阿长此生的不幸及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和祝福。
以上方法与策略的尝试,显然在课堂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主题,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甚至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参考资料:
1.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
目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面,由于老师没有在写作之前给予学生很好的指导和点题,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因此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应该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优化教学,提高其写作成效。
一、明确写作主题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通常都强调“主题先行”,感觉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因此,语文教师通常都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体现健康、向上、积极的主题内容,但是这种空洞的要求很多时候把学生思想限制住了。很多学生想表达自己悲情、哀伤的那一面却因为教师的作为框架的要求而不敢卜笔。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作文中不能限制学生情感体验的表达,要让他们把自我情感体验、人生感悟、生活体验用文字表达出来,鼓励学生解放自己的思想,怎么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怎么写,唯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想要写好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教师可以教授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运用,保证它们的完全开放,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而,加以细致描写,这样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观察到的生活放进作文中。例如,笔者为了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曾为学生布置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们的校园。校园是学生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然而他们对它的看法怎么样,是不是每个学生的观察都是一样呢?笔者有意识地布置这样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只要围绕校园来写作就可以,而且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校园的景色,来往的行人等,结果作文完成之后,笔者发现,同学们的看法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对校园清洁工阿姨很有好感,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运动环境需要改善,有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在校园中学到了知识,结交了好朋友,等等。人家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次作文练习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收到了很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人为写作对象,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以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目前,在各级各类的语文考试中,命题作文出现的频率很少了。特别是近几年,几乎是“活题作文”的天下,针对此种现状,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可真是迫在眉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学生的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使学生具有高昂的求知欲,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把命题作为突破口,进行学生命题、学生作文的探索。例如:在一次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我给学生提出了下列要求。在十五分钟内,请每位同学联系当前的社会规律或自己的生活实践,拟出一道议论文题,形式不拘。结果,学生的情绪高涨,出题速度快得令我意外,少则三五题,多则近十题,有的文题还确实有价值。
四、厚积薄发,多多观察、积累
学生写作文最头疼的就是缺乏材料。因此如果不研究学生写作中材料的积累,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仅在写作技巧上做指导,是很难切实地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的。引导学生积累材料,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时也应有目的,要留心研究对象与其他同类事物的联系和区别,观察时要有顺序,不杂乱,要完整。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把事物联系起来观察。叶圣陶曾形象指出:“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泪泪地无穷尽地流注出来。”
作文中的素材来源,单单靠生活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断的积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需相结合,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最直接素材,但是人的生活阅历毕竟有限,无法事事都直接经验,亲眼目睹,亲耳听闻,因此要拓宽作文的天地,必须要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学习更多广博的知识,开阔视野,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广泛阅读,通过阅读了解无法接触到的事物,冲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阅读时吸收得越丰富,表达时笔下越有神。
目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查找原因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善问题的有效措施,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素质化水平,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术育并举
语文作为中职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必修课,我们对其教学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对中职语文教学专业性实用性的要求。的确,注重中职语文的工具性是我们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根据中职学生的自身状况,语文其人文性学科的特点也不容忽视。因此,术育并举,才是中职语文的出路所在。
一、重拾语文的工具性特征,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学校教育的使命[1]。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及行业的发展,行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对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生产第一线技术人才越来越受欢迎,这就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面对激烈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职学生作为一个求职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必须要有过硬的职业素质。因此“专业化”是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作为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其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其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实用性这一特征。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张志公先生说得好:“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描写智力超常的‘才子’们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灵敏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2]。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召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首先应注重对学生以下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快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较强的听说能力。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据有人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是3~5年增加一倍,甚至增加得更快。这就对我们接受信息的能力提出一定要求:一是会吸收信息,二是要吸收得多、快。因此,语文教学要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练习的目标,把培养判定、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在阅读练习的重要位置上。同时,注重练习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
写作练习项目则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切实练习学生写求职信、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应用文。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但从目前企业人员的状况来看,能够“下笔成文”的员工还是比较稀缺的,因此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提高职校学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还是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从汽车广告到汽车销售说明书、从写通知到广播稿、从写求职信到工作计划总结等,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课堂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天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能有较强的能力,但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读、写”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训练,我们很多学生就是因为缺乏一幅好的口才而难以将自己推销出去。有学者研究表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比例分别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5%、写占9%。信息论研究者也表明,当今开放的社会,70%的信息仍要靠口头语言来传递。人类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是思想,是表达思想的语言。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没有当众说话的口才,总是畏畏缩缩、吞吞吐吐、辞不达意,那是绝对与事业成功无缘的。由此可见,较强的听说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肩负培养学生听说重任的语文教学,一定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通过礼仪活动、自我介绍,模拟现场招聘问答、演讲等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系统、严格的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二、坚持语文人文性特征,培养社会合格人才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因此,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放松对语文的人文性特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更严,尤其是现代企业的用人观更重视人才的内在素养及潜在能力,这对于中职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语文教育可以给他们在这方面得到相应的升华。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所谓差生,正因为这样,这些学生往往有一种自卑感,缺乏上进心,造成学习散漫,思想素质低下,世界观、人生观消极,逆反心理强,甚至有些学生思想行为较为偏执。对这部分学生,若教育不当,则很容易走上歧途、危害社会。更何谈将来毕业后能胜任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呢?因此,面对学生的这些思想实际,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授业”“教书”的同时,必需还要强调、突出“传道”“育人”,即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可以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紧迫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对学生还可以进行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法纪观念的教育。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学科的优势,是中职语文教学刻不容缓的职责所在。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3]因此,审美能力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一种体现。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有一颗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性格变得高尚优美,才能在纷繁的社会中去伪存真,摆脱狭隘、庸俗的观念,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但在我们的学生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存在着淡化和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官取代美感。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呢?我认为首先应转变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沉溺于对字词章句的逐一分析中,过于注重对语法和写作技巧的讲授,从而将整篇文章解剖地支离破碎,学生只认识了头、手、脚、内脏,却不认识一个完整的人。而这些对于我们没有升学压力的中职生来讲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语文教学从破坏美、破坏文章整体性中拉出来,化零为整,让学生用心感受整篇文章的美之所在。教师要善于发挥课文的审美功能,或有感情的朗读、或援引与课文有关的社会背景、或介绍作者的其它作品与课文进行比较、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精神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在反复阅读中,再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正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除此之外,要实现中职语文“育”的目的,还应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开卷有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一本好书就像跟智者进行一次谈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紧张的专业技能训练之余,能够自由、轻松地阅读课外书,放飞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总之,新时代新挑战,中职语文教学既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注重语文的实用性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熏陶作用。术育并举,只有这样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才有其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关键词: 语际语用学 高职高专 中式英语
论文摘 要: 语用能力薄弱是现代英语学习者的现状。而中式英语是许许多多中国英语学习者一直很难以跨越的困境。语际语用学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80 年代初新兴的学科。它涉及到两种语言又与第二语言相关,这个学科主要特征是第二语言的语用研究,这对我们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引言
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学生语际语言中的语用现象和特征以及这些现象和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由于学生的语际语言(interlan guage)使用体现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因此语际语用学的目的是要对学生使用语际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时所出现的种种现象和特征做出语用学等阐释,涉及到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诸多因素。语际语用学的理论属纯语用学和跨文化语用学,其研究范围主要是言语行为。一方面,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可以从静态的角度描写学生如何在母语语用知识的影响下理解、表达和习得第二语言的语用知识;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描写学生的第二语言语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研究内容
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Kasper & Blum Kulka,1993;何自然,1995;洪岗,2000):1. 研究如何理解语际语言中的话语,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语学习者对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的理解以及礼貌手段的识别,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知识缺乏时对礼貌手段的识别常常借助于识别母语礼貌手段的方法;2. 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言行为,同一言语行为在不同语言中能表达的言语功能以及使用范围可能不同;3. 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用迁移,语用迁移包括语用语言迁移(pragmatic linguistic transfer)和社交语用迁移(social pragmatic transfer)的问题;4. 研究语际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效果和语用失误。
三、母语迁移理论与中国式英语
(1957:12)母语迁移(mother tongue transfer)即母语对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所产生的影响。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征不对应时,而学习者若还试图借助于母语而学习目的语,母语对目的语的掌握会产生很大干扰,称作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中国式英语,也叫中式英语或汉式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伯利,2001:93)。中国式英语不同于学习者的本族语,也不同于目标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其构成和使用范围既不稳定也不广泛,在对外交际和交流中起阻碍作用。
四、语际语用学和汉语负迁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的中国式英语分析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干扰是导致高职生英语学习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高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对英语的语音、词汇、句式等规则以及英语文化不够熟悉,常把母语规则移植到英语学习过程中,从而产生母语干扰现象,给英语学习带来困难。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思维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英语水平有限以及对英汉语言差异的了解不够,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模仿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选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和印记,产生了大量的中国式英语。下面结合语际语用学理论与汉语的负迁移对高职英语的中国式英语进行分析和探讨。
例1:
A: Hello, this is Wing speaking.
B: Hello, could I speak to John?
A: There is no John here.
B: Oh, maybe I dial the wrong number. Sorry.
A: You’re welcome. Good bye.
这是老师安排学生每人两组进行的一小段英语对话,情景是拨错电话。从例1我们可以看出B 的第二次回答带有很明显的中文色彩:“这里没有这个人。”语际语用学也要遵循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关于单语会话的一种理论,可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却常有“短路”现象发生。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这段对话里学生在遵守礼貌原则时出现的“失误”现象。在电话英语中打电话的人B在接电话人A 接电话后应该自报家门,即This is Willy speaking.而后才开始找目标人物John接电话,即 Could I speak to John? 此时在发现来电人B可能拨错电话后,A应该很委婉有礼貌地提醒对方有可能打错电话, I’m afraid you dialed a wrong number.而不是直截了当地像中文那样说出“这里没有这个人。”在对方发现打错电话而道歉之后A的回答也是不妥的,这个学生显然对于感谢 “Thank you.”和道歉 “Sorry”的回答仍然处于混乱的状态。所以对这段对话可以做出这样的改变:
A:Hello, Wing speaking.
B: Hello, this is Willy. Could I speak to John?
A: I beg your pardon? John? I’m afraid you have the wrong number.
B: Oh, I’m going to dial 423-6681.Isn’t it right?
B:No.It isn’t.It’s 423-6631.
A:I’m sorry to have bothered you.
B:It’s ok.
礼貌是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但对礼貌的认识却因文化不同而不同。英国人的礼貌讲究绅士风度,穿着不整会被视为失礼行为。中国人讲究“客气”,不客气的直接接收他人的馈赠、邀请或恭维则被看成是没礼貌的表现。在礼貌准则的应用上,中国人讲究“卑己尊人”的“谦虚”准则,而西方人重视“平等取向”的“得体原则”。将母语的礼貌策略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中,势必会造成语用失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请看在宴会上的对话。
例2:
A:Nice to meet you.
B:Me too.
A:You look so beautiful tonight.
B:No, you are flattering me. You look more elegant.
…
这样的对话显然很有中式英语的味道。面对他人的褒奖中国人表现得都很谦逊。但是这样的回答却违背了英语的礼貌原则。语言学习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谦逊的影响,于是做出了自贬的答复,而以英语为母语的回复则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表示感谢。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而不是“No, you are flattering me.You look more elegant.”
五、培养语际语用能力策略
(一)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二)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并重,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把语言技能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的得体性的培养,致使学生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因此,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负语用迁移现象,帮助他们在增进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三)注重跨文化语言教学,传授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
然而语言和文化学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紧联系在一起,离开文化单独教学生语言无法消除母语对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英文电影,以此来增进跨文化语用知识,减少语用失误。
(四)重视情感因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外语教学中,动机、态度、自信心及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积极的学习动机由于学习的成功往往能强化这种学习态度。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强劲的动力和自信心才能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创建和谐和语言学环境,进而达到真正、全面地具备语用能力的目的。
(五)重视语言输入质量
应适当地提高目的语的输入质量,即趣味性、多样性。增加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并使暂时的、不稳定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牢固的学习动力,使学习在更长的时间内处于自觉的、兴奋的状态中。语言输入的多样性既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从心理上缓解学习者的疲劳感,让他们有机会不断地接触新的刺激方式。
六、结语
母语对于外语学习者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高职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来就略逊于本科学生。高职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御用的负迁移现象,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帮助我们的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提高自身的语际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志勇,李文.语际语用学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8.
[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0.
[3] 郭芳. 语际语用学视角下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提高初探[J].剑南文学,2010.
[4] 黄青,付翠霞.外语学习情感策略与语际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9.
[5] 姜丽伟.论语际语语用能力的发展[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0.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努力开发必要的农村语文教学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就要求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善于发现和开辟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种途径,使我们的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具有长久不息的生命力;同时,还有要做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心人,沟通课内外,寻得语文教学资源中的花蜜度与学生,让他们品味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获得终身语文能力。
一、小园香径多徘徊――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对教学资源有限的农村中学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我们可利用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从选文来看,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除二十几篇当代名家之作,其它全是古代经典选文,充分体现其选文的经典性,选修教材更堪称篇篇经典。而这些经时间和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之作是思想和文学的精华,无论是孔孟的智慧明达,贾谊王勃的才思悠远,东坡的旷达明澈,亦或是屈原的爱国热忱,苏武的民族气节,稼轩的幽愤激烈,都让人得到文学的浸染和性灵的熏陶,使人不禁读其文想见其为人。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在教材这片小园的幽香处多徘徊、多探幽,多方面深尺度挖掘教材。上课时可以教材为触发点,激发学生的语文敏感度,比如:可按教材特点把教材分成美文、美思和美哲等主题进行课堂教学。
美文,即紧扣文章的语言美进行课堂品赏。教材中,诗词语言凝练蕴藉、韵律华美,而写景散文无论在语言和意境方面都是诗词的另一种诠释。教学这些体裁的教材时,要多引领学生品味其中的语言美,做到美文美读、美品,并能由此而生抒写美文的情思。我在组织学生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在品味了诸多诗词之后就组织了一次作文教学,课题是《妙用诗词,巧铸佳文》。让学生通过掌握古诗文的化用的技巧,将诗词意境诉诸文字。其中一个学生随堂写作片段是这样的“月似霰,残星几点,愁莲落红后,是谁,在孤影横飞过,抬眼看缺月疏桐?看惯大江淘尽千古英雄,看淡世事冷暖,苏子,伴着自己的清风朗月,在小人当道的世界里寻觅着可以保鲜自己灵魂的寂寞沙洲……”语段通过对《春江花月夜》中“月照华林皆似霰”句和《长安秋望》中“残星几点雁横塞”“红衣落尽渚莲愁”句以及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诗词的化用,营造了优美清寒的意境,形象细腻地写出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内心世界,可谓是绝佳的写作片段。至于教材中写景状物的美文,教学时可利用农村学生对优美自然景观独有的亲近感引起学生对教材的心音共鸣,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融情自然,引发对其山川风物的审美和思考。
美思和美哲,即那些充满着哲理和呈现出高尚情操的文学经典。《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中语文教材里智者的高屋建瓴,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不屈者的幽愤自强,民族英雄的慷慨悲歌,无不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在教学文本时,应把德育渗透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如《兰亭集序》中作者高旷的宇宙情怀,《游褒禅山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以及《小狗包弟》中巴金老人严于自剖的勇气和度量等等,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谈自己的领悟和深思,并诉诸成文字。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些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的技能。”而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充分发挥教材这一资源对学生思想情操陶冶和写作能力提升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从而形成学生终身的语文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充分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教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勤思考、勤动口、勤动手、勤搜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勤”开创语文学习的新幽径。我在对学生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1.教师要倡导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如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或举办辩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审视辩证能力,通过课前课后上阅读、网页浏览搜集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度,另外,可通过排话剧、诗歌朗诵、出黑板报和手抄报、班级征文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探究养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由此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兴趣和参与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2.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判断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不光要看教师的讲解如何精彩,分析如何精辟,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设计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学形式,要投下思考之石,去荡开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有效地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如我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时,就设问:“此段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下荷塘的景色,你觉得他写得精妙吗?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抛下,课堂顿生涟漪。许多学生都回答说很美,理由大多都说因为月下荷塘这一意境很美,另外还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很有想象力。我又抛下几个石头:“是不是只要用了比喻句,文章就会很美呢?这段中的比喻句设喻效果怎样?如果让你另写几个比喻句,你会怎样写?”几石落下,课堂开始涟漪迭起了:有学生说,荷本是很高洁的意象,把荷叶荷花比“的裙”和“刚出浴的美人”似乎“那个了点”(全班哄堂大笑),也有学生说,那一连串的比喻光,肯定他们对语言的品析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另写一段“荷塘月色”。当然很多学生依然觉得此段意境优美,教学时不可厚此薄彼,只有肯定学生对文章的多元解读,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热情。
另外,教学时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教师在学生出错时简单说声“回答错了,请坐下”,可能会使学生倍觉尴尬,乍一看很美,仔细品味又觉得表现了似乎不够,缺了点什么似的。我马上抓住学生思维的闪甚至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若教师在在教学时能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快速做出判断,调整教学思路,把学生的错误作为课堂的延伸,就可将错误变成新的教学起点,继续引领学生作更深的学习探究。如我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让学生解释“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中的“而”字时,学生错答成“表转折,‘却’”。其他学生大呼“错了,是表示假设!”此学生随即便面露惭色。我当时就说“这个同学提醒了我们‘而’这个虚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大家可以借他给我们的提醒回顾和总结一下我们所学过的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吗?”这样便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尴尬,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有不怕犯错的勇气,同时也变课堂的错误资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语文课堂如一泓清澈的泉水,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他山之石可攻玉――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既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那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最亲切最熟悉的课外资源就是农村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故乡是文学一个永恒的话题,通常也成为一个人灵魂永远的栖息地,在很多大家的作品中不断地被抒写。无论是鲁迅先生笔下先是清新美丽而后又荒凉萧瑟的“鲁镇”,亦或是沈从文故事中那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城”,还是戴望舒诗歌里那凄美幽深、朦胧静谧的“雨巷”,那些“故乡”最后都成为文学大师笔下某一个美丽而奇幻的梦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农村高中学生的视野里,乡村的简单景物:青山、碧水、远村、近树、雨中的石板桥、金光闪耀的油菜花、风里涌起的层层稻浪……不独仅仅是他们视觉上的形象,而更应成为他们文学审美心理中深深烙下的意境画,成为写作中可以撷取的素材。
另外,农村丰富的生活画卷也在向学生打开,如大到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的民族节日,小到地方特色节日,如以李白为文化精魂的诗歌节,以园艺为特色的桃花节,以商品交易为目的的乡镇展销会等,这些素材均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与学生内在的情感体悟融会起来,不独成为写作的素材,也成为他们对乡土审美意识的一部分。
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农村学生也不可与世隔绝,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世界,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怀。一旦学生懂得主动地去浏览报刊,注意新闻,关注时局,指点时事,针砭时弊。他们就不独拥有了审视世界的思维和眼光,也无意中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边缘,开阔了语文思维的空间。这恰恰符合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一要求。
当然,如若语文教学资源是一片大海,作为一名经验不足的乡村语文教师,我目前所能开发的教学资源可能只是一条清清泉流。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作为一名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实现自我的突破和完善,才能有更清晰的眼光去发现和利用更多的语文资源,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美妙天地,正如那渺小但孜孜不倦的蜜蜂,辛苦觅得花蜜只为学子的甘甜……因为,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参考书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 王荣生 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诵读;汉语言语音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37-02
常记起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寿镜吾老先生读书的一段描写,他(寿镜吾老先生)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我想,这就是我国历来推崇的古老的“诵读法”的魅力吧。
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形形的教学新法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袭来之时,不少人却误解了新课标,一味地在创新性、合作性、开放性等方面大做文章,而不顾母语的自身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领――诵读,错误地认为唯有在创新、合作和开放等方面下工夫,才是执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尤其是一些范围较大的公开课,其刻意求“新”的痕迹更是明显。有些执教老师为了显示自己教育手段之“新颖”,一会儿辩论赛开赛,一会儿课本剧演出,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象,活象语文课上的“川剧变脸表演”。一堂课下来,只感觉表面上的花里胡哨、热热闹闹,其精髓却不得而知,学生读课文依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钱梦龙老先生痛心地称之为“语文教学上的 ‘失魂落魄’现象,要为之招‘魂’”。而“招魂“之根本方法还是“诵读”。因此,我认为,走出重视默看轻视诵读、重视理解轻视品味、重视无声思索轻视有声体验之误区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
在此,我要向所有的语文老师呐喊一声:秉承诵读传统,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 诵读法是千年来汉语教学中的优良传统
关于诵读,我国古代的贤达们有过许许多多的精辟阐述。“口舌成疮”(唐?白居易语)的亲身实践反映了古人读书的认真与刻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语)以及“每读书必熟读乃已,尝言,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无益”(元?侯均语)的切身感受说明了古人早就懂得了多读熟读的意义;更有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早已被公认为至理名言的诗句也不计其数;还有“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宋?坡语)的神奇效果更是说明了诵读法的无与伦比的功效。几千年来,在诵读法的教育下涌现了成千上万的文学家,如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罗贯中、曹雪芹,直至鲁迅、郭沫若……足见这种教学法具有千秋万世的生命力。在倡导培养人才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抛弃诵读法这一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2 诵读法是最能体现汉语言特色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那种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扣人心弦、时而优美和谐的美读吟诵更能达到人心与文心交融的效果。它能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化,无声的文字有声化,使得读者与作者乃至与作品的主人公在思想上融合,在感情上相通,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真正实现人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主体的独特感受、独特体验,也可以在诵读中充分获得。况且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韵味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的。
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一节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先看“昔”、“今”两个时间副词。“昔”音从合并的两齿之间向外发出,且带拖延音,与“昔”之过去或历史的悠长历久之义相吻合;“今”由短而清的前鼻音发出,且驻留于口腔而不外延,恰似“今”之现在时和短暂的意义。再看“往”、“来”两个动词。“往”发音时口型由嘬而微闭再渐渐张开,气息随之一拥而出,似门由闭而开,人从屋内走出离去;“来”发音时口型预先张开,舌尖离开上颚而下落,并稍稍往后(回)抽动,恰似将门打开,人从门外走进屋内。再看“杨柳”两个名词。“杨”发音洪亮且用上声,正如杨树高大挺拔的形象;“柳”发音清澈宛转细腻,正如垂柳的柔条细枝。至于“依依”、“霏霏”。前者发音时舌尖紧抵合并的双齿,气息往外流而受阻,只能发出细细的声音,好象两人互相依恋,不得不离,但感情难舍的情形。后者发音时由上齿抵下唇继而在气息的暴破中抬升,发出虚而飘的声音,正如细雨迷朦、雪花飞扬的情形。
3 诵读法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
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训练语感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诵读。语感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这种语言实践就是倡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让学生多读多背。获得了语感,才能形成语言能力,从而提高新课标要求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
诵读是眼、口、耳、脑整体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经验告诉我们,默读虽然有助于理解,但由于它弱于情感体验,因而弱于对语言本身的记忆。而朗读和背诵由于有抑扬顿挫,有语气,有语势,富于情感体验,因而能增强记忆。这是古人在语文教学中钟情于诵读的主要原因。朗读和背诵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无怪乎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大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只要多诵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青少年是人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期,作为“经师”的语文教师,应该趁着这个大好时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这样,才能使他们受益终生。
对于背诵和写作的关系,巴金有切身的体会,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我们懂得,写作主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如果学生只依靠老师讲授文章结构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语文知识和作文常识,是难以把作文写好的。学生必须有模仿的范例,有写作的激情,而在这方面,长于情感体验的诵读教学,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4 诵读法是许多语文教育界的精英分子的钟爱
不管是老一辈余映潮、支玉恒,还是新生代的韩军、窦桂梅、徐淞舟无不将诵读有效地融入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之中。余映潮老师所有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都将朗读放在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而在语文教坛独树一帜。韩军当年正是凭借诵读的魅力将《大堰河――我的保姆》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在场的师生无不感受极深,甚至终身难忘。著名特级教师,我国语感教学派的代表人物洪镇涛老师的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语文教学流派的最大特点是,他每一堂课都自始至终指导学生自己学会读书,确保每一堂课让学生充分读书,确保每一节课让学生把书读熟读好。
当然,我所提倡秉承诵读传统,并不是要完全照搬,而是采取一种扬弃的态度,继承了传统诵读教学中的重于语感培养、重于情感体验的合理内核,摒弃了其不求甚解、不讲方法、脱离生活实际等不足的诵读。我主张,诵读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说,上每篇课文,至少用一半时间来诵读,先弄清识记材料的结构,懂得它的意义,然后采用先部分后整体(好象滚雪球那样)的方法来朗读和背诵,这样才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经尖锐地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研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荆”(《〈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教育论文集》
[2]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