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要从根本上降低C02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必须实现节能减排,其途径在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包括低碳经济在内的循环经济和节能经济。本文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物流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和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1 低碳经济概念
1.1 低碳经济的由来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人们日益认识到,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必须全人类共同携手,改变高碳经济模式。。。由此,低碳经济模式被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2 低碳经济的发展展望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革命,将比以往的工业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碳排放是其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从企业到国家将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低碳经济将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技术将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向低碳高增长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
2 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2.1 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
在高油价背景下,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因而铁路这种低能耗、低排放的运输方式无疑将大比例的替代航空和公路客货运。建国以来我国铁路里程数发生了巨大进步,从建国初的2.2万公里到2009年的8万公里,铁路里程世界第二。到202O年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成为世界上一铁路运输是最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最符合当下节能减排的全球趋势。据统计交通运输部门排放的C02约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的21.8%。在欧盟27国,公路运输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部交通方式的72%; 而铁路以1.7%的排放量,完成了10%的运输量。同时,航运也被认为是最具碳效率的一种运输方式。据了解,国际海运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集装箱船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海运业排放量的25%,但却承担了全球52%货值的货物运输。
2.2 通过优化运输体系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据预测,在全球越来越强调低碳环保的形势下,铁路以及航运的低碳优势将得到凸显,各国将不断加大铁路建设,以及推行加船减速政策,以替代公路、航空运输。甚至,现有交通运输体系也有望在低碳经济的刺激下得到改善。。我国将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准确把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现状,研究提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框架。我国物流目前在运输、管理、配送等方面的成本约占15%一20%, 远远高于国外的7%一8%,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物流迫在眉睫,铁路在运输行业碳减排潜力巨大。
3 以物流设备链的调整和运输方式的变革为契机发展低碳经济
物流运输工具都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燃料,污染也相当高。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首先就要以改善运输设备作为突破口。据了解,实现我国汽车减排目标的可行途径就有这样5条:利用传统汽车和内燃机减排技术;推广柴油轿车、柴电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的使用;汽车的小型化、轻量化、电子化;电动汽车技术。目前,以发展柴油机等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动力系统(包括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正在大力试行。同时,电动汽车产业链也正在悄然兴起,诸多举措无不在显示着运输工具将有重大改革的信号。这样可以减少排放,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并提高作业效率。低碳经济下物流托盘原材料也在得到进一步更新,铁路专用托盘制品已成为铁路装卸运送和存储物资的周转设备。
4 结语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从长期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CO2排放的完全脱钩。从中期看,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努力实现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 ~45%的目标。从短期看,应该在“十二五”规划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实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1]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第二章 物流网络配置 大卫·辛奇—利维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 冯之浚.、周荣 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0年第20卷第4期
关键词:清洁生产;概念沿革;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88-02
1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环境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日趋国际化和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逐步认识到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更为有效,于是清洁生产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运用清洁生产理念降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行业的碳强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应有之义。
2 清洁生产的概念沿革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认为“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最初的清洁生产概念包括两个层次―生产过程层次以及产品层次。对于生产过程层次,清洁生产侧重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以及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层次,清洁生产概念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1996年,UNEP进一步修订“清洁生产”定义,认为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UNEP于1996年的清洁生产定义拓展了清洁生产的范畴,增加了“服务”这一层次,并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内涵更加丰富,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西方的清洁生产概念产生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清洁生产的产生过程我国清洁生产概念最早于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认为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行清洁生产。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又一次提出“为了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采用清洁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历经近十年的探索与总结,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专门性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清洁生产推向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并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清洁生产”的概念一经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虽然国内外推行清洁生产的起步时间不同,但可以认定的是,其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一致的、相似的。综合以上对清洁生产这一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清洁生产是由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组成的生产、管理、规划系统,其目标是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从源头减少污染,实现生产全过程综合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3 清洁生产的特征
清洁生产的实质是一种消耗能源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系统,强调通过生产过程的清洁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图2 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1)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目前,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电力、水泥、钢材等高碳行业的支撑。如果从这些高碳行业的生产源头降低碳排放量,调整或改进行业中的高能耗设备,使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强度降低,就实现了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
(2)能源使用效率高:能源效率是指能源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过程的效率,是一个绝对概念,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它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指标量化反映出来。在经济意义下,能源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用较少的能源产生等量的有用产出。
(3)废物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中的“废物排放量最小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产品设计中建立物质闭路循环体系,努力实现污染“零排放”。其次,积极采用资源重组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放错了的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作为生产原料重新加以利用。最后,当产成品完成使用功能时,仍可以再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垃圾”。
(4)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利用效率贯穿于以上三个基本特征,一方面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合理利用既是清洁生产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清洁生产的最本质要求,资源利用效率高是区别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主要特征。
4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具有标杆功能,这些指标为评价清洁生产绩效提供了比较标准,其主要用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用于寻找减废空间;作为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的基准;展现环境绩效;作为同一工艺前后期清洁程度对比的基准,也可以用于企业间清洁程度的评比。
4.1 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关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世界各国没有统一定论。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主要包括六种,分别是生态指标(Eco-indicator)、气候变化指标(Climate Change Indicator)、环境绩效指标(EPI)、环境负荷因子(ELF)、废弃物产生率(WR)以及减废情况交换所(PPIC)等。
生态指标是由荷兰National Reuse of Waste Research Program完成的,该指标从生态周期评估的角度出发,将所排放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并建立量化的Eco-indicator。但生态指标的区域性限定性很强,对其他区域未必适用。
气候变化指标也是由荷兰开发应用,在测算污染物排放量时扩大了选择的标准物质的范围,包括将CO2,CH4,N2O的排放量以及氟氯烃(CFCS)、哈龙(Halon)的使用量转换为CO2当量,逐年记录废气排放量以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指标适用于政府对全国碳排放量的宏观控制,但是无法指导个别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环境绩效指标由非营利机构――欧盟绿色圆桌组织(European Green Table)设计开发,该指标涉及行业包括油与气勘探与制造业、石油精炼、石化、铝冶炼业、造纸等,其中具体开发出能源指标、空气排放指标、废水排放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意外事故指标。虽然欧盟所提出的环境绩效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是对于我国建立各行业的指标体系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环境负荷因子由英国ICI公司开发,这一指标的初衷是为化工工艺开发人员评估新工艺提供参考值,其定义为ELF=废弃物重量/产品重量。公式分子中的废弃物重量不考虑工序用水和空气的重量,不参与反应的氮气(N2)也不算在内,该公式适合于有化学反应的工序。
废弃物产生率由美国3M公司开发,它的定义为WR=废弃物重量/产出量,废弃物产生率与环境负荷因子相似,公式分子中废弃物的定义相同,分母中的产品重量也就是产品销售量。废弃物产率指标以总产出(包括废弃物、副产品和产品)为基准,其值永远小于1。
减废情况交换所由美国环保署开发,这一指标需要经常调查或评估废弃物产生量以及原料、水和能源的耗用量,从而对企业生产进行改善,同时评估改善程度。这类指标适用于评价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
4.2 国内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目前我国较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是主要有四类: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其中,前两者是定性指标,后两者主要是定量指标。
原材料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这五个方面。而产品指标需考虑产品销售、使用过程、报废后的处置以及寿命优化问题四个方面。这两类定性指标比较宏观,评价指标主要是靠专家打分,主观估计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确定相应的等级。
资源指标可以由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能耗和物耗来表示,适用于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为三类,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类指标同样无法表明真正的环境影响程度。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达到新的更高、更先进水平,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
5 我国关于清洁生产研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展望
自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清洁生产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学术界也在清洁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使我国清洁生产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清洁生产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不成熟,关于清洁生产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缺陷。
从总体上看,清洁生产研究侧重于技术和政策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非常薄弱,因此完善清洁生产相关法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另外,清洁生产的研究层次着重于“点上的多、面上的少”,尚未形成我国大多数企业通用的生产模式,实践中一些具体的清洁生产实施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导致清洁生产尚未在我国形成规模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在清洁生产研究方面,我国应对清洁生产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法律理论和制度,促进和保障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由污染物末端处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转变;在清洁生产实践方面,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规模,例如将清洁生产运用到建设生态工业园中,使清洁生产工作上升到工业园乃至城市或区域范围,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群落,建设清洁低碳城市,以实现企业间群落互利共生、信息共享、技术资源集成的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崔兆杰.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4-109.
[2]廖健等.我国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政策[J].当代石油石化,2005,(2):28-30.
[3]周鹏,B.W.Ang.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宏观能源效率评价[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5-8.
[4]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3-816.
[5]贾爱娟,靳敏,张新龙.国内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综述[J].陕西环境,2003,(10):31-35.
[6]张学毅,王建敏.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月刊,2010,(12):109-110.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发展; 启示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化石能源对于气候变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
(二)低碳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低碳经济出现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既包括生产活动,又包括日常生活活动,主要是生产、生活时,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造成大气组成改变,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危机,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了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战略。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家纷纷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的低碳发展战略。
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一)英国—制定激励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①立法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6月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法案》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碳排放立法的国家。法案为英国政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评估政府减排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②推出“气候变化税”。英国于2001年4月1日开始针对不同的能源品种进行征税。如果重工业能源企业能够通过新的投资实现较低的排放,则不需要支付全税,最高可免税80%。政府再将所得气候税收入通过“强化节能环保投资补贴”等办法再返还给企业。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英国降碳的重心从发展核能扩大到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多个领域,并为一些有竞争力、能尽快实现出口的技术领域提供资金、政策、财税的支持。④设立碳信托基金。碳基金负责提供碳管理、能源审计、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安装智能计量表,建立建筑证书制度。
(二)德国—倡导低碳技术,助推低碳经济繁荣
①制定气候保护技术战略。2006年8月,德国在世界上首个推出政策全覆盖的《德国高技术战略》。2007年,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技术战略,成为国家技术创新领域纲领性文件。②投入大额资金发展低碳技术。德国教研部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10亿欧元用于气候保护技术的研发。德国科学界、经济界将筹集到的30多亿欧元私人资本全部用于企业低碳环保技术攻关。政府计划每年拨款7亿欧元对现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造。③建立低碳财政税收政策。德国从1999年起对国内油、气、电的使用征收生态税,并与工业界签订协议,规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与节能挂钩,德国联邦经济部与复兴信贷银行建立起节能专项基金,促进国内中小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日本—树立低碳理念,全面构建低碳型社会
①确立“低碳社会行动计划”。2004年日本环境省推出“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 2008年7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了建设低碳社会的中长期目标和措施,重点发展太阳能和核能等低碳能源,对住宅、工业、交通等部门提出了预期减排目标,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②实施“六大低碳政策”。日本政府详细制定了六大推动政策,即:低碳能源、环境税收、低碳技术、绿色投融资、低碳产业及绿色消费政策。③创建低碳示范城市。2008年7月,日本政府选定了横滨、九州、带广、富山、水俣、下川町六座城市作为“环境模范城市”。这六市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推广环保的交通体系,实施更严格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努力建设低碳型城市,促进日本社会低碳化发展。
三、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提供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
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芬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采取了法律先行的手段,分别推出了各类低碳经济法案,奠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理依据,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有章可循。我国政府要继续加大从国家宏观角度给予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政府要尽快在征收碳税和推行碳排放交易方面形成共识,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
(二)增强科研力度与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低碳技术。《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实践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所进行技术转让都有所保留。在自主创新方面,我国政府要采取有效手段,支持技术创新,给各种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及项目展示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资金支持,促进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技术交易等方式迅速推广和应用先进低碳技术。
(三)加快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英国《斯特恩报告》指出,及早开展相关行动在经济上是占优势的,行动越及时,经济损失越少。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及环境约束,要摒弃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快产业升级,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含量高,环境危害小、利润回报高的低碳产业发展,促进生产的低碳化,带动低碳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来看,我国要努力把低碳产业打造成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
(四)创建低碳试点与实践区域
日本以低碳示范城市作为切入点,希望以点带面最终实现低碳型社会。我国可以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选择几个试点。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率先试点,通过低碳技术的引入和改造,成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首批“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中国上海和保定,在这两个城市实践区内,可以建立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大力建设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及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域,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带动低碳经济发展,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对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是陶瓷业发展低碳经济共同的祈求。但目前陶瓷市场还缺乏一个具有说服力陶瓷低碳经济的鉴定标准,如何构建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有效开展陶瓷低碳认证和评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当前世界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为通过低碳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低碳产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和生存观念,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本身是一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构建的发展方式。
陶瓷业可以说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矿石土地等相关资源,而污染问题又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低碳减排的大军里,陶瓷行业的减排任务可谓任重道远,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承担着艰难的任务与使命。陶瓷行业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构建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主要目标:(1)以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上升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以技术开发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低碳技术促进陶瓷企业和相关部门低排放和能源技术、CO2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开发和推广,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科学实行监督、管理,促进制度创新,提高能源效率,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3)以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双赢为原则: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同步提高。
陶瓷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陶瓷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评价与反映,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陶瓷低碳经济的特殊影响来确定。具体来说,陶瓷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定性分析与定量核算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但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可将它分成若干个等级,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关键词: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战略研究
低碳经济是指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主要存在于消费领域,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存在于生产环节。
在许多发达国家,企业与居民的碳排放量之比是3∶7,即3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而7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恰好相反,即7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3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这也说明,我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压力在生产领域;大幅度降低省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是我省中近期内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的核心任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主要遵循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和推测,从黑龙江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及其状况出发,应用国内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践,从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只要因素入手,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优化的路径及其内其成因。分析黑龙江省二次产业整体及其内部变动现关及其趋势,研究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之间的关系,建立起适用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具有可持续性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考虑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应用目标规划建立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指明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研究结合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等知识、理论方法、采用理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模拟实验的方法,主要的探究方法有:理论规范探究方法和应用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模拟实验研究方法。
根据低碳经济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条件,结合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一种环境承载力的具有竞争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此方案应具有高度可行性,且通过模拟仿真检验。
主要通过对黑龙江省产业的深入阐述的分析,社会秩序论证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因素,提出了产业结构调协调化、高度化、合理化、的发展方向及对策,进而推动黑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我省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调整。
要看到,无论是降低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即降低每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因为,产业结构状况是决定GDP二氧化碳强度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更为严重的挑战是,受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我省的情况可以说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在有些方面的挑战更为严峻。我省的城市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例又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这种状况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有大智慧、大手笔,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的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火电、冶金、石化、交通、建筑、化工等产业能耗高、污染重,被一些学者称为高碳产业。因此,要通过产业政策调整,鼓励高碳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以技术进步带动整个产业升级;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增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强制淘汰高碳产业的落后产能。
二是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从三次产业角度来说,要加快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第二产业中,要加快太阳能、风能、核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会直接降低GDP的二氧化碳强度。
三是大力支持碳汇产业的发展。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与能力。全球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可以说,林业是适应范围很广的主要碳汇产业;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发展草原碳汇产业。低碳城市的建设更需要碳汇产业的支撑。碳汇产业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因此也是一项公益事业,应该得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特殊关爱和支持。
创新之处
通过对黑龙江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黑龙江省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则和调整目标,对于促进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内优化、产业竞争力,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的良性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不是目前唯一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了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消耗大量的常规化石能源的“高碳经济”:目前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能源结构合理.能耗低效率高,具备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良好基础条件。这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施发启.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统计研究,2005,(5).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子商务 刍议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提出背景与特征
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与新能源的开发使用为途径,降低对煤碳、石油等能源的消耗,进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经济发展形式。
2、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与特征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大量能源的消耗以及众多化工产品的使用,大量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逐渐引发全球性气候灾害事件的频发。时至今日,这种对环境大规模破坏的经济发展形式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人类社会仍这样无休止的破坏下去,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地球,将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一些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在科学家与环保专家的努力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改变经济发展形式,才能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出现迎合人们的需求,迅速成为全球性的共识。从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式来看,其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本特征。降低经济发展对地球生态碳循环的影响,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地球生态的动态平衡。人们寄希望于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风、太阳能、水以及核能在能源使用中的比例,改变能源结构,从而停止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子商务的特征与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商务形式,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一方面,它以电子信息流代替了实物流,特别是异地商务活动中的出差行为的减少,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实现了企业低成本运行的目的;另一方面,它减少了商务流程中的中间环节,让交易活动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进行,保证了商务活动的及时性,实现了高效率的商务活动。
借助互联网,在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的支撑下,电子商务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商务体系。以中国为例,2009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接近30%,拥有网民人数超过4亿人,手机上网网民达到2.33亿,其中网民中有2亿人是网上购物一族,另外还有2000万的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产品与服务的营销。2009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规模达2307亿元,B2B(企业对企业)市场交易规模2.68万亿元。可以说,中国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不仅有海量的用户,也有一批象阿里巴巴、淘宝商城、拍拍、慧聪、生意宝、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红孩子、新蛋网、当当、亚马逊等一大批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已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众多商家与买家的首选的商务模式,目前这个市场正在以每年3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电子商务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电子商务也将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活。
三、电子商务与低碳经济契合
1、电子商务符合低碳经济的特征
电子商务的开展,其所需条件比传统的商务模式要简单的多,电子商务既不需要大规模圈地建厂,也不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有互联网的地方,只要有必要的物流支撑,人们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可以实现最简单的电子商务,于企业而言,只要制作一个企业网站,三五个管理人员,就可以拥有一个面向全球亿万网民消费者的大市场。与传统的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其对纸张等资源的消耗也比传统商务模式下少得多。而低碳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特征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所以说低成本、无污染、无排放的电子商务,恰恰符合了低碳经济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无碳经济。
2、电子商务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选择
电子商务经过十几年发展,已形成了完善的电子商务模式,从在线式交易,到在线式发货,再到在线式支付,电子商务完整的服务流程使人们非常便捷的就可以享受到电子商务服务。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众多企业的供应链都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使得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商务贸易活动的开展,在传统的商务模式下,这无疑将增大巨大的商务投入,而电子商务却不需要进行这些投入。因此,可以说这种低成本的电子商务模式,正是低碳经济时代人们商务活动的最佳选择。
四、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服务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提升企业供应链的价值。同时电子商务发展的低成本以及对高能耗资源的甚少依赖,有助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大力发展低碳的电子商务服务,将加速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全球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联刚.低碳经济造就电子商务服务发展的最佳模式[J].电子商务,2010;4
【关键词】低碳经济 概念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以便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也是近年来人类社会应对气候、能源和环境变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一场依靠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来实施的新能源革命,其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同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与市场机制,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比例,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在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当时的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
在我国学术界,对低碳经济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第一种,经济模式说。如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的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2]第二种,经济形态说。如李建建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3]第三种,低碳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如冯之浚、牛文元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4]龚建文主要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5]
我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无论是第一种经济模式说,还是第二种经济形态说,都没能全面的论述低碳经济的内涵,他们分别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低碳经济内涵的。第三种的既是经济形态,也是经济发展模式说,它只是把前面的两种说法机械的加起来论述,并没有强调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等经济发展的模式而达到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等经济形态。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能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呈现出煤炭比重过高的特点。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而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过高的这一特点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这将严重影响我国低碳经济的向前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比重仍然停留在“1∶5∶4”的状态,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传统消费观念不合理
受传统能源消费观念影响,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自己消费的能源是不是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是不是科学消费。人们只是关心能源具有的效用满足,当能源具有的效用失去后又变成不具备效用的废弃物回到自然环境中。这样人们不仅没有充分的科学的利用能源,浪费了能源,达不到节能的效果,而且产生的废弃物影响生态环境,不利于环保,这种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长期影响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法制保障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为保障。我国虽然非常重视相关政策法律的供给,但仍然很薄弱。目前,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的法律主要有《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除此以外,我国还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系列规划与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但是,因为低碳经济的专业性要求有更为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所以我国有关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低碳技术滞后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低碳技术涉及面广,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涉及到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发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我国长期处于高增长、高排放的发展模式,粗放型的工业化进程,使得我国对低碳技术的掌握和开发程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期,低碳技术的相对滞后,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一)优化能源结构
1.通过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途径来实现。通过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可以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加强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节能技术的发展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建立洁净煤、先进节能技术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
2.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一,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水能资源丰富,占全世界开开采水能资源的16.7%。第二,风能发电也在我国有着很好的发展条件。第三,我国在太阳能利用和氢能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像燃料电池、燃料汽车技术也比较成熟。低碳经济的理想状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和“生物质能经济”。[6]由此可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很多天然的有利条件。拥有了这些条件之后,如果政府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使之成为满足未来新能源的重要补充,就能更好的实现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二)升级产业结构
如果产业结构不同, 那么碳排放量可能相去甚远。[2]目前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们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要促进三大产业内部优化升级,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提高第二产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工业去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次,要调整三大产业内部的结构比例和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环保产业的比重,使三大产业之间形成物质、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建立产业结构的“食物链”;再次,提高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对高能耗的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在企业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方面设置较高的门槛,抑制高耗能产业低水平的盲目扩张,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科教工作
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加强科普教育工作做起,大力宣传相关的能源知识,通过典型示范,国家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来引导人们,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法律制度
我们应该制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法案、法规、法律,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制定《低碳经济法》,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已修订)配套规范性文件,要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比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并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
(五)发展低碳技术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别强调,“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积极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核能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广泛应用于清洁燃料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环保型农业等领域。
参考文献
[1]崔大鹏.中国梦、低碳经济与国际合作[A].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低碳发展论[C].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9.
[2]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11) .
[3]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J].广东社会科学,2009,(6).
[4]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
[5]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作者:谢芬芳
对于近现代实践观的理解,就不会有一个终点,需要经常地审视、反思和矫正实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瓶颈的现实制约面前,从实践论的立场来看,只有通过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才能解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进行理论沉思,必然要推动生态的观念走向实践论的思维路向。因此,人类实践的生态向度作为当代实践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必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于实践内涵的新理解———生态实践对实践内涵的理解,在学术界很长时间占主导地位的是“征服说”“控制说”“改造说”等,如现行的许多教程将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5]这种对实践理解是以天人相分、征服与掠夺自然为特征的,其必然导致一种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扩张性实践方式。低碳经济时代强调生态向度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用生态整体性来约束人的实践;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彰显生态环境价值。可以说以生态为优先、倾向于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的实践方式,就是人们的生态实践。因此,所谓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方式构成要素重申1.生态实践的主体是“生态人”。人是实践的能动因素,人的素质和能力集中体现实践的发展水平,外在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只是潜在的社会财富,自然条件的优劣只是发展生产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把作为潜在社会财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必须发展和提升人自身的自然力。在当今低碳时代和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下“碳道德”[7]等精神要素是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的“灵魂”,实践主体的“碳道德”对实践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主体对客体和中介的认识、变革及其利用的最终效果。因而要求实践主体树立绿色观念、生态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生产节制、消费适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道德规范。2.生态实践的客体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指向的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对象,它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及人—社会—自然耦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以往实践概念对客体的概述仅从人类主体出发,没考虑原材料及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资源的供求矛盾是当今实践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而要求考虑实践客体的可再生性、可循还性理论/和生态性,要求利用的劳动对象和产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3.生态实践的中介是生态技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生态工具。科学技术及形成的各种工具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对技术的片面使用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单纯的摒弃科技并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高科技搭建物质平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关键在于要正确使用科技,使用那些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资源的科技,避免使用污染环境、耗能耗资大的科技,把科技应用在造福人类方面,而不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因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践基本形式的重申1.物质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工业文明以来的物质生产劳动依托于当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生产实践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高能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道路。近300年的开采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几近枯竭耗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必然要求在低碳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实践实行生态转型,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共存共荣,即人从生态环境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又必须通过精心呵护生态环境来保证这种获得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2.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实践。在传统实践中,人们对于直接的物质利益的需求被无限地放大了。因而,对于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需求成为人们实践最主要的动力。正是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需求和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激烈矛盾。当前,生态实践正是在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人类对长远利益需求的动力下不断前行的。生态实践关于人与人与社会关系实践的理念是:共同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生态性政治实践。树立21世纪“生态性政治”“、绿色政治”等新的政治观,并努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新实践;第二,生态性经济实践。把人类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统一到人类大的生态系统中来的经济实践形式,同时努力探索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生态性文化的实践。大力生产生态型文化成果和发展生态型文化产业,努力探索批判与继承、批判与借鉴相统一的文化发展模式。3.科学实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但是人们用来处理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技术却是在强调支离分散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这种忽略对象整体性的技术设计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因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科学试验性实践的理念是科学的生态化、科学的人类化、科学的辩证性。即重点开发和利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发展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的技术。具体的形式主要有引进、改造、创新,包括“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9]4.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于实践能力的时代性差异,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人类的劳动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屈从于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人崇拜自然的伟力,也开始学习、了解自然。随着对自然的认识的深化,人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人用提高了的劳动能力再去改造自然,引起自然的变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人类逐步地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此时,自然是人的“敌人”,人类的任务就是去征服、改造、控制自然,使其为我所用,服从人的意志。然而,当代的生态伦理学认识到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生态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去这一基础,整个人类社会将无立足之地。人类要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征服自然的历史中,我们亲手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远离人的本真存在。因此,人类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把自然当作“敌人”,而当作“伙伴”,以主客体互益的价值观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当作人类实践活动的紧密伙伴,尊重和服从生态环境,即人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有责任保护自然,修复人对自然所造成的损害。保护环境也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态实践必须保护生态、修复生态。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措施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中国能源现状
1、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
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评价:2000米内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1000米内2.86万亿吨,探明储量6044亿吨,可采储量1145亿吨。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专家预测可采资源量:石油为130亿~150亿吨,天然气为7万亿~10万亿立方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2/3国土面积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平方厘米,风能资源量估计为2530亿瓦,地热能已探明可采储量4627亿吨标准煤。生物能:薪柴秸秆为3亿吨标准煤,动物粪便等沼气原料为25亿吨;海洋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潮汐能可开发资源量218亿瓦,波浪能理论资源量129亿瓦。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可采储量而言,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
2、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
在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中,煤炭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为74.2%,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为75.6%。
二、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尚未完全到位
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队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和县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定节能减排的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
2、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
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金属、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
3、激励政策不完善
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转化为节能减排绩效需要一个过程。节能降耗一直是我国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重点,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能成绩是在粗放经营、浪费较大的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只有大约10%。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还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技术进步转化为企业的节能绩效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4、机制不健全
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供水价格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虽然国家将节能降耗工作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政策实施效果,包括针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发挥的作用,存在滞后期。一些投资还没有马上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能源消耗总量的持续增长,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节能减排应采取的措施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无疑会降低单位GDP能耗。但在现实中结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来实现。要使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保护。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减少管理和政策的相互抵消效应,防止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问题。同时,煤炭工业重点解决好产业结构失调,限制低效、低质煤炭开发;石油、天然气工业重点解决好储采比例失调;电力工业重点解决好后备容量不足,输配电、自动化设施及电网不配套等问题。
2、以绿色科技为动力,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发展绿色科技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开发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和工艺,实行清洁生产,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通过强化节能管理,搞好节能技术改造,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节能工作的广泛开展。
3、变革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近代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和紧张。节能减排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把自然也作为主体,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这样我们的政策才会既关注到人,也关注到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4、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减排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要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效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加大加快能源的商品化步伐,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理顺价格关系,完善企业制度,逐步使能源工业的发展步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上。
总之,中国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
【参考文献】
1.董苗虎,陈凯,丁天舒.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 (2)
2.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