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68-02
“德育功能”作为德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德育理论界一直颇受关注和争议。其实,人们对德育功能的争论不仅仅是德育有什么功能、有多少功能的问题,也存在着什么是德育功能的问题。那么,到底何为德育功能?时至今日,这仍然不失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纵观当前的学术界,存在这么两种异样的声音:一种是高呼“德育万能论”,认为德育“包罗万象”,似乎可以完全囊括德育、教育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对德育功能的无限扩大只会导致德育的泛道德化,它给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实践带来的也只能是无所适从。另一种则是消极的“德育淡化论”。有人甚至还引经据典地为此作辩护――“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①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既然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阶段,就很难避免商品社会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空虚的潜在矛盾。对德育功能的淡化只能导致德育的无所作为,最终将走向德育无用论,让我们的德育黯然失色。面对上述两种对德育功能有失偏颇的观点,以及当前学术界对何为“德育功能”探讨的相对缺乏,笔者认为概念作为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从厘清德育功能概念的角度,梳理对德育功能的正确认识尤为必要。德育功能在德育实践中存在诸多概念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因之,对其造成了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其中与“德育功能”联系最为密切也最易混淆的有――“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和“德育效果”。那么,我们可以依此作以下辨析:
一、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作为德育理论极为重要的范畴,通过比较分析,弄清两者各自的概念,可谓意义重大。“功能”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解释:一是“事功和能力”;二是“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三是“同‘结构’相对,指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② “德育功能”中的“功能”应取第一种意思,即“事功和能力”,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德育功能是德育以自身的属性为基础,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事功和能力”,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它突出的是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研究德育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揭示德育原本的“事功和能力”,回答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能够对德育对象的品德及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从而为人们选择、运用德育之功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但是“价值”并非是事物的固有属性。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③马克思还指出,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④显然,马克思是透过物的属性看到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依之“价值”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表述可知:价值是一个主客体关系性范畴,它是主体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不单是主体的需要,也不单是客体的属性,而是主体需要在客体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由此可见,“德育价值就是德育主体对德育培养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在德育功能属性上的反映”。⑤德育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属性的相互契合,既有主体的需要,也有客体的功能属性。德育价值突出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中,客体功能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有需要的功能属性才有价值。
简而言之,“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切勿将两者混为一谈,但两者又是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构成的必要基础和客体依据,离开德育功能,德育价值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育价值是德育主体需要对德育功能的对象化反映和实现,离开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便无从显示、无从确证。
二、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
在德育实践中,有人误将德育功能认为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将其与德育的客观效果或发挥出来的能量相混同。其实都不对,德育功能既不同于德育目标又不同于德育效果。
先看德育目标。教育这个塑造人类灵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需要有明确的质与量的规格要求。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德育目标为德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蓝图和依据。学术界关于德育目标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指出,“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⑥胡厚福在《德育学原理》中讲到:“德育目标是德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⑦胡守痹凇兜掠原理》里说:“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⑧综上所述,不难理解,目标是主体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可见,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对德育对象所要培育思想品德的规定,是对期望要在德育实践中实现的美好理想德性状况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价值取向性。
再看德育效果。关于德育效果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所谓德育效果,就是指德育在实践中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等各方面的实际结果和影响的总和。
一言以蔽之,德育功能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具有先存性和客观性,表征德育“本来能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目标则是人们对德育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效果则是具体德育实践“已然”的结果,反映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实际干了什么”是显然有所区别的,但三者之间又不是不无联系的。“如果说德育效果是德育功能的实然状态,那么德育目标则是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中介。德育目标的确定要基于德育本来的功能,即‘想干什么’必定基于‘能干什么’,合理的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发挥德育的最佳效果,即‘所为’要基于‘所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明确“德育功能”、“德育目标”与“德育效果”三个概念相关性的基础上,寻求德育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契合与内在支持,德育目标的制定要基于德育实践中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从而发挥德育功能的最佳效果,更好地实现德育价值。
在分清区别,突出德育功能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树立对待德育功能的正确态度:既不夸大,认为德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将德育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从而将德育陷于“假、大、空”的低效状态;又不漠视,消极地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荒漠”现象在所难免。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凸显德育应有的功能,对于德育实践的开展,对于人的德性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79页.
②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326页.
⑤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⑥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一、转变理念,转换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凸显活力课堂的德育功能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思维活动以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具有相对稳定性、持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性的观念体系。”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我们的德育是否真正有效,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是否真正有效,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教育的过程,凸显活力课堂在德育上的功能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不要怕学生会做不好,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达到“兵强兵”的目的。比如,在班级文明公约的制定上,我就开展了一个“我的班规我做主”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参与制定班级的“宪法”,他们可开心了,当然也会提一些不太着边际的东西,这时候就要发挥班主任教师的引导作用了,但是也不要直接对他们的想法给与否定和修改,而是帮他们分析问题的所在,让他们自己来修改,这样既让学生明白怎样去管理班级的道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是要转换角色,事实上,这个转换角色也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要总是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这样对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不利,所以一定要先把小组长培养起来,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的德育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通过全班全体成员共同商议、讨论、通过,制定出的班规,才能得到全体同学的遵守。班里的任务实行承包责任制,建立好班级的惩罚规则。班级管理中各项日常事务(擦黑板、打扫清洁区、打扫教室等)公开承包给各个小组(自愿为原则,但每个人必须有一项任务),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做。同时,班里每天都有值日班长,对每天的班务进行记录,对于个人的表现进行争章考核,并计入活力课堂各个小组的手册,这样有奖也有罚,干得好就奖给他相应的章,干得不好就扣除相应的章。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班的小组长也在不断地更换,但是更趋于稳定,甚至有的同学离开了原组以后还是很怀念原来的组长,组长的威信树立起来了,参与班级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班级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也越来越顺利,不会在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了,大家在晨扫、午休、自主监考方面进步很快,在小组长和值日班长的监督下,实现了自主管理。
二、借助平台,转变机制,在校园活动中落实活力课堂的德育功能
不要小觑我们的校园活动,正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能够增强我们班级的凝聚力,从而使我们的班级管理更加有序、有效,落实我们活力课堂的德育功能。如何以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契机,来发挥活力课堂的德育功能呢?例如:
平台一:体育节(运动会)
首先是我的动员工作,然后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就开始了报名的等登记。男同学很踊跃,而女同学这里就出了一点问题,女孩子多数不愿意报名,哪怕是自己的拿手项目。体育委员问我怎么办?我说,那就把我们的量化考核的制度用起来呗!不用我多说,班干部自然会把这个意思传达到,为了给自己所在的小组争章 ,哪些女同学一改扭扭捏捏的样子,在私下里比谁的平时成绩最好,甚至会自己到体育老师那里查成绩,选出最佳的那两名,顺利地把自己的报名工作做好了。全班在量化考核的机制的激励下,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集体项目中和个人项目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总分获全校乙组第一,并且在广播操和入场式的表演中都有所斩获。
平台二:读书节
每一次的征文活动,学生都当成是沉重的任务,谁都不愿意写,那是因为没有考核奖励机制,大家都“吃大锅饭”怎么会有积极性呢?于是,我一改征文都是指定个别几位同学来写的做法,让大家都参与,先看数量、再评质量,然后来评价加多少章,最后落实到他们手中的评价手册上。这样,通过不断完善我们班的考核制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既完成了任务,又让孩子们从心底里不再厌恶这些“任务”,从而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通过系列的校园活动,在同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够互相理解,增进了友谊,增强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同时,达到了我们德育的目的。班主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相结合,借助这些平台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自主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实现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从而使我们的德育焕发出生命活力。
三、合理分组、及时调整,在量化考核中彰显活力课堂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德育功能 重要性 市场经济 根本要求 德育动因 心理状态
职高德育课是职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因此,如何发挥德育课对职校生的德育功能,培养优秀技能型实用人才,已成为德育课教师致力探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发挥德育课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职校生在逐步形成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就意识的同时,由于社会行为市场化、价值化的泛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金钱至上”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也开始蔓延,这是极其有害的,因此,在职高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坚持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防止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绝对化,提倡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人才。
2、职校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根本要求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综合职业能力,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提高自己择业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对职业变化适应力,才能提高立业、创业的创造力。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则要求职校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其中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只有发挥德育课德育功能,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二、发挥德育课德育功能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德育教师师德修养,发挥德育教师榜样的作用。
德育课教师在学生心中自然应当是教学内容的率先实践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
如果德育老师师德形象比较差,与学生期望想象差距甚远,学生就会由鄙视德育教师人格而对德育课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产生怀疑,从而也影响了德育课的德育功能。相反,如果德育老师形象素质与学生期望的一样或更好,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德育课的科学性,认识到学好德育课也能够象教师一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而充分地发挥出德育课的育人功能。因此,德育教师师德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职高德育课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德育课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联系实际,发挥重大时事的德育功能
高中学生情感的社会内容日益增加,对英雄模范人物能激起强烈的爱,对国家民族的兴衰能够激起内心强烈的关注。德育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充分发挥重大时事的德育功能。例如:如5.12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顽强的生命、可爱的解放军、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等,作为德育老师,我及时把这些新闻,有关信息、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利用新闻的环节让学生点评抗震救灾中故事,由于新闻本身的具有强大震撼力,这时,作为教师不用更多说教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有了这些鲜活的事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时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因此德育课老师不仅要乐于联系实际,而且要运用联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既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又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社会热点、难点。还要敢于联系社会的阴暗面。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提高识别能力,和德育水平。
(四)、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德育动因
关键词:高校体育;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65-02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在高等学校,体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和发挥体育育人的德育功能,使之在高校建设和人才培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点燃激情,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催化功能
1896年4月,当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熊熊燃起之时,体育就注定了与激情和凝聚力的不解之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已远远超越了强身健体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在摆脱“东亚病夫”、迅速崛起、实现现代化强国之路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一种媒介,以它特有的魅力,发挥了激发热情、凝聚人心的强大功能。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求实创新、快乐健康为内涵的体育精神催化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强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大学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场所,集聚了这个时代的精英。同时,大学又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地方,思想的碰撞促进文化的碰撞,在文化的碰撞中促进文化的选择。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大学还是一个特殊的价值系统,它承载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物的价值,而是要创造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而且使这些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通过某些特殊的途径内化到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追求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国家的价值和民族的价值。因此,体育在大学中就承载了传递文化、激发热情、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首先,要围绕自身学校的校训打造自己学校特有的大学体育文化,通过各种体育细胞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如,“同舟共济”这一同济大学百年校训就成为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各类体育活动的精神,无论是运动会、各类比赛,还是晨跑、课外活动,集体主义、团结协作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充分利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载体,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践证明,在“奥运年”、“世界杯年”、“大运年”因势利导地点燃和催化学生的激情,以体育为媒介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所产生的凝聚力和效果将会长远地蕴涵在学校的方方面面。第三,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德育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教师、学生、师生的体育活动围绕学校发展、建设的中心,按不同的时段科学规划。如:教师节的“同舟共济”――教师户外拓展活动、感恩节的“同舟共济”――师生爱心接力活动等,不仅为师生提供了精彩的体育大餐,更成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凝聚力的催化剂。
二、锻造品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功能
体育不仅能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在锻造品格,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在具体的体育环境中,参与者在改善体力和获得技能的同时,通过对自己的优缺点、灵性的展现,再经过教师的指导、规范和同伴们的赞许、提醒,促使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尤其把中华体育精神日渐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健身、娱乐之中,将促进其个性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展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并成为永久的精神支柱之一,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高校体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因此,他们的思想行为、个好、意志品德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所以,高校,特别是高校的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功能,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体育中的品格锻造是通过体育运动实现的,要在教师有意识地提示、诱导、要求等教育下,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实施这个过程,采用“21天效应”研究成果将会达到较好的效果。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形成一个新习惯或纠正一个不良习惯至少需要坚持21天,即某一行为重复强化训练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故称之为“21天效应’。大学的体育教育可针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实际情况,围绕校风校纪建设,运用“21天效应”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实施“21天工程”,培养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以某个体育项目为载体,科学安排,循序渐进,重点强化训练,并将每项习惯训练延长至105天,即5个“21天”。第一个“21天”为刻意不自然阶段、第二个“21天”为强化阶段、第三、四个“21天”为巩固阶段、第五个“21天”为稳定阶段。当前一项训练进入巩固阶段时,再开始下一项的训练。如大学生晨跑活动,教师通过自身的榜样、灵活的形式、趣味的安排向学生展示这一体育项目的魅力,再辅之于恰当的纪律约束和成绩激励,坚持实施5个“21天”后,不仅能培养学生晨跑锻炼的生活习惯,更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良好品格。
三、陶冶情操,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重视文化环境等特点和功能。体育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又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同时对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在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内化为高校师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意志,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精神中强烈的爱国精神、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和科学的求实创新精神有助于吸引并凝聚师生爱国爱校,创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使各集体之间、同学之间能公平竞争、友好共处,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在导向、教育、规范约束、辐射等方面,具有其特定和有效的肋推功能。大学通过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举办体育文化节等途径,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可以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开展大学校园体育文化。
发挥体育对校园文化的助推功能,就要以体育为载体,从理想与人格的养成、集体主义导向、竞争意识的提高、个性的完美与发展、美的鉴赏与追求等方面入手,统筹规划,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在理论与实践上深化大学体育的改革,使其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趋完善和优化。第二,培养学生自觉的体育意识,形成体育的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使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能够稳固,真正把体育视为其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作用,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开拓性和创造性。第四,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都落到实处,促使学校体育风气的形成。
四、倡导理念,社会文明建设的服务功能
在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程度,与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其次,体育以它特有的魅力为社会成员广泛认同和喜爱,其发展的活力、影响力及作用力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再次,体育作为人类共同创造的特殊社会文化活动,它所构建的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不仅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工具,它倡导和引领着和平、进步、团结、公平、拼搏、和谐的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念。因此,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在服务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又是传播体育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堡垒,对社会(特别是高校所在地区)的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首先,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的根本。高校体育要给学生传授健身知识、方法和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专项特长,培养他们较高的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以先进科学的理念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第二,要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更要教会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社会适应性。将自然属性为主的人培养成以社会属性为主,兼容自然属性的人是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随着高校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高校体育也要发挥其特定优势,即在立足发挥学校体育功能的同时,要不同程度地兼顾社会的需求,凸显出高校体育诸要素的社会化。如高校体育系统中的师资、场馆器材、学生、体育活动本身等,要主动地接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尽可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第四,要突出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宣传与感召。充分利用高校宽裕的体育场地、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的体育项目及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欢声笑语的亮丽风景,向社会展示高校体育的风采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以良好的形象和富有吸引力的场景加强向社会群众进行体育健身的邀请,为城市甚至整个城市的周边带来一片生机,成为所在地区最为生机勃勃的场所。通过主动地对当地全民健身等方面施加影响,突显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引领文化)、全民健身等诸多的社会功能。第五,社区是高校体育服务社会最好的桥梁与纽带。高校师生带着健身知识与技能下社区,传播先进科学的理念,为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科学辅导,体现了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直接参与和促进。同时,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自身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通过学生与社区的接触,与社区健身活动的有机融合等多种形式,对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进入社会转换角色后,他们形成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独特习惯,会随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体现出向社会辐射的功能,引领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德华.21世纪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教育价值[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10).
[2]周爱光,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
[3]王向东.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4,(9).
[4]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燕成.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再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7,(6).
关键词 德育功能 社团活动 载体
德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同属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系统。学生社团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手段,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拓展,它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学生社团的特点
学生社团是一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为了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团体。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级,信息传播的对象多、速度快、辐射面广。学生社团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社团对于德育工作有着三个明显的优势:
1.教育的普遍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是产生凝聚力的内在条件,社团将众多兴趣爱好、志向相同的同学汇集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社团工作的教育性更具有说服力。
2.示范的典型性。社团的很多活动方式和内容,会给同学们带来某种示范性效应,引起学生的仿效,重塑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观念,影响学生人生信念的形成。
3.组织的无形性。社团活动有着强大的组织优势,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和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灵活多样的活动,从德育的角度来看,都是在构建无形的教育组织平台,为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舞台和载体。
二、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学生社团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1.思想教育功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它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学生社团工作自然就会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由于学生社团活动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参与自由等特点,非常适合新形势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他们的普遍欢迎,能够取得非常好的德育效果。社团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学生对社团活动的选择性。学生在参与多样的活动中,通过比较、分析、体验,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目的。
2.素质拓展功能
素质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广泛性、开发性等特征,它不仅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不仅要求学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好的体现,还需要多种形式长期的熏陶和影响。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首先促进了文化课的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社团活动,同学们可以交流学习经验,传递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补充课堂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担负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社团活动的不断创新还能激发学生灵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再次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学生社团既给活动创造了条件,又为学生交流情感提供了机会,社团的自主性为学生沟通情感,排除不良心理创造了自己的空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3.团结凝聚功能
学生社团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团结和凝聚功能,首先大家有着共同的志向,是凭着爱好和兴趣在参与社团活动;其次,在活动中,大家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形成了生动的集体主义课堂。社团的团结凝聚功能主要是指学生社团对学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它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学生社团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大家团结在社团里,为社团的成长壮大而努力,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交往,增进友谊,培养社团成员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的各项文化科技和艺术体育竞赛是重要内容。学生社团在各项竞赛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校园里推出的演讲、书画、文艺演出以及各类体育竞赛等各项活动绝大多数离不开社团的参与。这些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才干。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奋发成才。
4.调节自律功能
学生社团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学生自愿以及自觉遵守成员认可的社团章程。因此,社团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培养了学生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而且这种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较之学校其它的规章制度对学生更有认同感。在社团活动中,一次竞赛、一个创意、一刹那的灵感都有可能烙印在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在社团活动中形成的内在观念又反过来外化为自觉行动,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
总之,充分挖掘学生社团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成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一个新的闪光点和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张志勇. 《探索重点中学学生社团活动的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功能;缺失;原因;对策
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切实落实学校德育功能的实现,使之真正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学校和社会各阶层对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并且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效。但是还必须看到,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德育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我们给以充分的注意。
(一)目标过高,偏离实际
长期以来,一提德育,往往存在着“理想化”的观念。而且,多数时候进行教育时,一般是用单纯的政治教育来代替德育的,它以教科书为中心,将教师和学生的德育活动束缚于设计好的固定的教材结构安排和教学活动中,以政治角度规范道德行为,目标太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即。
(二)注重形式,轻实效
在学校,德育教育方式主要为在课堂形式上的“灌”,即我说你听。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的观察与检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不讲求德育的实效性,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滋生了学生夸夸其谈,唱高调,讲豪情,不切实际,眼高手低,言行不一,弄虚作假等品行。
(三)重堵截,轻疏导
在学校德育中,“堵”为上策,思想品德问题一“堵”了之。当发现学校德育环境方面有消极因素存在时,传统的方法便是“堵”,调动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把所有的消极因素消除干净,千方百计不让学生接触到有害因素。
(四)重言教,轻身教
一些德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强调如何去教育别人,而忽视了自身的言行,没有以身作则,往往喊破嗓子,就是不做样子。
(五)分工过细,教师德育观念淡化
多数学校在办学压力下,将教育教学工作分工过细化。其直接的后果是德育似乎成了政治教师、班主任、党团队、政教和学校领导的事,与科任教师无关,缺少德育和主体层次网络,致使政教方面的人员孤军作战,从而使教育效果不佳。
二、造成学校德育功能的缺失的原因
(一)学校的生存空间狭隘是根本原因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有一些学生是为自我而生存,为个人而奋斗,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就是为了发财;而大多数学生还是真正想为中华民族作贡献的人。学校面对的环境是夹缝中求生存,追求高升学率成了学校发展的主导方向,难免忽视了德育。
(二)社会急剧的多元化是外在原因
1.社会因素直接造成德育功能缺失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
2.家庭因素是关键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的不良影响有关。
3.学校因素加剧了德育功能缺失
首先,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其次,学校教育教学形式还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
三、实现学校德育功能的对策
我认为,学校德育对策的制订,一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二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四要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主要对策如下:①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氛围;②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③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④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⑤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49-02
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其注重的主要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导致思想政治课上所宣讲的道德知识不能有效的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低效要求我们对隐性课程之德育功能的探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隐性课程;德育功能
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20世纪60年代末学者开始反思:在高校教学中如果只是注重目标和结果、只注重量化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质的评价。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显性的专业课程,还应该培养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可能比学校所关注的专业课的学习意义更大,因为这些学习可以更好地使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事实上,学生接受教育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只固定在对某些特定因素的研究上。于是,有的学者提出要把显性课程以外的学习活动作为课程研究的内容。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一)何谓隐性课程?目前人们对隐性课程的概念众说纷纭,尚无统一定论。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教授马丁对隐性课程定义为“隐性课程是学校或学校教育环境中,产生的某些结果或副产品,特别是那些学生已经学到,但未公开宣称为有意产生的学习状态。”国内教育学者刘佛年认为,隐性课程既不是课内学科,也不是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它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气氛、学校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包括:正规课程中所隐含的态度、价值观和文化影响等内容,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环境和领导方式、教师人格等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隐性课程应该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教育目标具有隐蔽性。隐性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隐藏的,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有明确的规定。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被强制、被牵引的反感情绪,或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中达到受教育目的。第二,教育内容具有丰富性。与显性课程具有单一专业教育内容不同的是,隐性课程的教育内容更丰富多彩的。它涉及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并渗透于其中。第三,教育对象具有全员性。隐性课程主要通过环境来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它不是单独为某个特殊群体服务,或者只为擅长学习的学生服务。它一经实施就面对每一个学生,能使每一个学生公平的受到教育。第四,教育方法具有多样性、教育手段具有非强制性。隐性课程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一种自由,获得一种解脱。学生在无精神压力、无思想负担的环境中自觉参与学习,在有意无意中得到感化、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在无形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第五,教育效应具有稳固性和持久性。学生往往能在隐性课程的长期熏陶下形成健康、稳定的个性心理,所有这些影响将使受教育者获益终生。
二、隐性课程的功能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寓教育于各种富有情境性的活动和交往之中。它较之简单说教更易于引起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感应。内容健康丰富的隐性课程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多种综合因素综合对人施加影响,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一)对道德认识的价值导向。
道德认识是受教育者对善恶、正邪的掌握、理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相应的判断能力和价值观,它在人的品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像思想政治课这样的显性德育课的道德说教与灌输,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其中的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各种隐性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渗透着价值观念,规范和导向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化时代,各种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稳定性,隐性课程因素对学生的价值导向尤为突出。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3]学生的品德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隐性课程因素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课堂以及校园环境作为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生动具体的一种社会环境,从物质环境到精神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到教室布置,都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隐性课程因素,这种因素给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特有的价值信息,给每个成员心理上以一定的暗示和导向,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各种隐性课程中接受学校所倡导或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观和价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哲理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使他们的思想发生改变或上升到新的层次。
因此可以说,隐性课程形成了这样一种气氛或氛围,使我们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的境界,即产生了某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通过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和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念对个体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即价值导向功能。
(二)陶冶道德情感的功能。
人是有个性、有感情、有思想的,“知道为智,体道为德。”[4]没有感情体验的德育教育注定收效甚微,传统的德育教育之所以效果不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分关注传授道德知识而忽视培养道德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5]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植根于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品格,并在他自己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联系的断裂,把德育仅仅看做是一门学科知识,而不是个体的精神体验和追求,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讲一些空洞的道理,而缺乏道德情感,知行脱节。思想政治考试可以拿高分,实际品行缺陷多,形成双重人格,有人形容为“公开说假话,私下吐真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不能仅仅指望以认知性为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道德说教,因为情感是难以灌输的,我们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情感内部,无法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下命令。现代道德学习理论强调更多地关注活动主体的内心体验与互动,认为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让学生在由各种关系所构成的道德情景中产生情感,积累和孕育情感体验,才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隐性课程正是通过创设、选择、利用学校中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和氛围,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论道而不说教,在愉悦中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态度。总而言之,隐性课程能够融情感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情景之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去激发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正如汉代董仲舒所言:“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
三、高校教师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
教育活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人,劳动产品也是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手段也是人。在教育过程中,人格的力量,与真理的力量一样,也是对受教育者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借助知识内在的逻辑力量影响,而且通过自身的个性、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感染着学生。”[7]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人格魅力,把这些人格要素转化为动态的教育因素,要使这些要素时时刻刻地影响学生。所以,“要维持一所学校或学院的价值体系,最终不是靠课程,而是靠伟大教师的人格。” [7]若要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高校教师就必须着力于自身人格力量的培养。
“德为才之师”,其道德人格外在地表现在职业精神和品德修养两方面。教师的品德修养是使其保持人格魅力的稳定因素,它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良好、健全的品德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获得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品德修养要求教师言教和身教相结合,完美的结合能增强和丰富教师的人格魅力。众所周知,高尚的修养和品德使学生产生敬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品格则是无声而有力的道德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由衷的爱戴之情。在现实生活当中,普通教师的先进事迹之所以感动人,不仅仅因为他们“精通自己的学科、了解自己的学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诚实而真正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言行体现出正直诚实,使他们的言行自有一种权威的力量。”[8]这种“权威的力量”对大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在高等学校实施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一所大学是否有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否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隐性课程的实施和影响息息相关。但是,我国高校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功能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比较匮乏。因此,需要广大高校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其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吴也显:隐性课程初探,教育研究,1997.(11).48.
[2]张伟:试论素质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217页。
[4]参阅秦克寅:《优化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苏] 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6]戴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
关 键 词德育测评功能;学校德育测评;角色冲突;三个回归
作者简介田国秀,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张立静,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德育测评功能是指德育测评活动各个因素组织的结构性能。[1]德育测评是在德育测评功能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理论和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全面、客观地收集被测者的德育信息,进而对德育活动及其相关各要素进行数字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2]学校德育测评将测评场域锁定在学校,测评内容聚焦于学生的政治状况、思想意识、道德表现,还会涉及学校的德育观念、德育活动等相关因素。
一、德育测评功能观:传统向当代的转向
20世纪70年代末,德育功能问题成为德育学科研究的热点,德育测评的功能问题也随之受到关注。步入新世纪之后,在德育测评的功能问题上,呈现出从“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向。
德育测评开始重新审视德育测评功能的定位。首先是厘定功能的本质,功能是“本然”状态,强调“原本能做什么”。其次是回归德育测评的本体价值,德育测评的最终目的是了解、衡量符合人本质规定性和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素质,进而对个体进行干预,使之取得合社会性的发展。然而个体的合社会性发展是建立在个体本质发展之上的,跳过个体发展的直接功能,追逐测评的社会性间接功能,不仅导致了德育测评对个体需求、个体体验的忽略,进一步导致了德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个体感受与评价的疏漏。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侧重于本体价值的实现,坚持对德育测评功能本原的回归,站在个体品德发展为根基的角度,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对个体需要的关照与尊重,同时兼顾对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遵从与落实。与传统的德育测评观念相比较,现代德育测评功能主要强调以下几个层面。
1.全面发展功能
个体全面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道德品质发展所起作用的功能。个体道德品质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逐渐内化,主动建构相对稳定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现代德育测评打破了传统德育测评对个体品德发展情况的诸方面分别进行测评,如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或道德行为,而是对个体在整个生态系统内道德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统合性的测量和评判。此外,现代德育测评不再只是通过个体道德行为这一外部标志进行测评,而是将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评判。这样,现代德育测评有利于纠正个体在道德素质上的畸形发展,实现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推进。
2.享用功能
享用功能是在德育测评过程中,使个体体验到道德品质发展的满足、快乐、幸福这些精神享受;在德育测评之后,这一精神享受促使个体高质量的享用生活,这主要涵盖人的审美情趣、艺术创造、善的追求等其他精神享受。[3]享用功能表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与道德人格,使人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这要求现代德育测评不仅从认识上重视个体参与、感受与评价,还要在德育实践中尊重主体的自我价值,提高他们对生活质量的享用水平。这样,个体在德育测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人生境界,陶冶人格修养,满足了个体的精神需要,还会促进与完善个体多方面的素质,比如,审美素质、精神追求、心灵丰富等。
3.唤醒功能
唤醒功能主要是指唤醒沉睡的个体内在天赋本性。现代德育测评不仅关注对人的社会属性测评,还重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的评判;不再单纯把人看作社会文化的存在,还注意人为自然生命而存在的意义;将外部世界对个体的影响加以过滤,尊重生命发展的主体性,珍视生命主体发自天性自然的主动权。同时,现代德育测评目的在于创设一种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生命勃发的生存环境,通过环境与个体积极健康的互动和勾连,保证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唤醒,生命力量的唤醒,发展潜能的唤醒。
二、学校德育测评实践面临“角色冲突”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指导下,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实现了对学生管理、监督、教育等积极的社会,但对学生造成的压抑、控制及扭曲后果也不容无视。长期固守于传统的德育测评观念,已经导致了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不良反应或不良效应,其中最为凸显的效应有以下几点。
1.马太效应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影响下,学校德育测评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的道德状况划分为三六九等,给学生道德素质贴上标签。这样的学校德育测评有可能带来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
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德育测评工作者坚持以社会本位的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排名,被评为道德素质优秀的学生既可以获得成绩的加分和巨大的荣誉,还可以赢得教师、学校的额外奖励,使他们在德育评分、评优评奖、竞争选拔等方面占尽先机,硕果累累。与此相反,那些在学校德育测评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因德育评分偏低或不好,难以获得任何奖励和优秀,长久停留在德育排名的末游,难以翻身,没有机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每位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这已经是当代教育追求的基本共识。然而在学校德育测评操作层面仍然以短期效益为目标,仍然以比较僵化、比较刻板的观念评估学生,德育测评结果呈现马太效应也就不足为怪了。
2.依从效应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影响下,学校德育测评难以发挥诊断功能、反思功能和批判功能,再加上马太效应的作用,必将导致有些学生长期处于道德评价的不利地位。这些学生并不甘于被永久贴上“品德不良”的标签,于是使出浑身解数消除和规避学校德育测评给自己带来的规训和惩罚。他们惯用的手法是“台前”遵从,老师在的时候规矩有序,“幕后”却对学校的德育要求消极抵抗、变相不合作,甚至公然对学校的德育规定进行指责、违背和挑战。其实,学校德育测评的导向早已为一些学生的“表演”写好了脚本,一些学生的台词和表演姿势是事先确定的,但清楚无疑的是许多“演员”只是装装样子,并非在真心“表演”。这些学生的表演给人以遵从的印象,却没有实质的内容。[4]学生的行为特点是消极依从,被动遵守,以此削减学校德育工作与德育规则的实际效果。
3.趋同效应
学校德育测评习惯于普遍性、统一性、一般性,往往能对学生的一般性表现做出评测,很难对学生的特殊性状况有所反应。不同性质的学校、不同特征的学生使用统一的测评标准、测评模式、测评取向和测评体系,导致的结果是学校在道德教育上个性越来越少,针对性越来越弱,培养的学生也如同流水线上的“标准件”,缺乏特色,缺少个性。这就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导致的趋同效应。
显而易见,这三种不良效应与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以每个个体发展为核心――背道而驰。德育测评功能观从传统向现代转向,要求德育测评实践站在学生需求与发展的角度,推进或实施日常德育评估、德育测评。现实情况是,人们在观念上并不反对关注学生需要、重视学生发展,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学校或教育评价组织还是习惯于考评学生是否符合国家要求、是否满足社会标准、是否遵从学校规则。至于说国家要求、社会标准、学校规则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反映学生的呼声,往往被抛到九霄云外。为此,学校德育测评实践表现出的“角色冲突”比比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观念与行为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念中,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主要是筛选符合社会标准的学生。而现在,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更多是了解学生真实的道德水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自身道德素质、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新的角色虽契合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和符合道德素质的发展规律,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不知如何扮演或者不适应扮演新角色。
三、解决冲突的出路:“三个回归”
“三个回归”的理念,奠基于当代方兴未艾的生态系统发展观,其三大理论主题是:第一,关系性存在,有机体处于复杂的系统网络中,既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孤立行动;第二,内外交互,所有有机体均受到内部、外部动因的交互影响;第三,主动寻求平衡,有机体主动塑造环境,环境也在塑造着个体,达到并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观与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显示出鲜明的共性――视个体主观能动性为动力,以个体发展为落脚点。生态系统发展观坚持发展是整体的、动态的、多元的、交互的、具有多种可能性。遵循这样的发展观,启示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将关注重心定位于“学生发展”,紧密贴近学生的生命需要、紧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态环境。
1.回归生命
道德教育是一个使人超越其自然存在的过程,一个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从本真意义上讲就应高度关注人的个体生命状况,始终把关爱生命、润泽生命、体验生命视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命题。[5]回归生命的理念与生态系统发展观中的发展涵义不谋而合,将生命看作是整体的、有差异的、变化发展的。这种回归生命的道德教育根植于人的超越性本质,对人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而在传统德育测评观念的影响下,现行的学校德育测评导致其功能扭曲、异化,成了控制生命的工具,而不再具有激扬生命的功能。[6]使学校德育测评真正回归对生命的关照与唤醒,可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学校德育测评工作融入回归生命的宗旨。首先,敬畏学生生命。不再简单地把学生整齐划一,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与众不同,根据有差异的“质”来决定学生不同的“形”,并在此基础上把每个学生导向其生命应然的发展。其次,尊重和关爱学生生命。学校德育测评应尊重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现个性化的评价与考核。在学生感受与体验被尊重、被信任的过程中,逐渐认同学校德育规则,自觉遵守学校德育要求,变被动被规训为主动塑造自己。
第二,测评手段体现对生命的尊重。整个研究设计、研究意图、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无论是封闭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发问角度、难度、敏感度等,都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感受和生命智慧领悟,防止角或研究者的意图替代,防止先入为主的观念现行,防止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以保证所做的研究和所获取的数据充满生命感受,反映学生现实,具有参考价值。
2.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正体现了教育基本理念上的变革――让教育回归生活,让教育成为生活,这正是现代教育不能缺少的理念,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活对教育发出的深切呼唤。“回归生活”的理念可以帮助学校德育测评实践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提升。具体表现为:
第一,德育课程、活动生活化。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以宏大取向教育学生,受这种“社会取向的压迫”,学校开展德育活动或德育评价时,往往采用“学生应该怎样”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化,或用英雄模范人物激励学生。实际上,这些英雄模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密切,导致学生脱离生活现实生硬模仿,简单效仿。殊不知,学生道德素质的生成主要依靠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的积累,德育课程与德育活动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会令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才有可能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巩固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第二,德育测评内容生活化。德育测评指标体系以现代德育测评理论及评价成果为基础,以党和政府颁布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和文件为规范,结合今时展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研制和开发,具体的测评题目,题目的呈现方式,结构维度的组合逻辑务必反应与贴近当代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态,使学生在填题作答的时候,找到熟悉的状态,真实的状态,言之有物的状态。
3.回归生态
回归生态指的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原生态学习与生活状态下进行测量和评估。生态是学生生活环境的总称,既包括现实可见、天天参与的学校课程、学校活动、师生互动,也包括以校园风气、学校理念、教育文化为主体的抽象部分。
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与自身所在的环境系统密不可分,回归生态就要了解学生纵向的“五个层次”和横向的“四个方面”。“五个层次”是指班级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社区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是指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精神。这些构成了学生生活环境的整体,也是塑造学生道德素质的系统。学校德育测评在评价取向、问卷问题设计以及调查取样和数据搜集过程中,力求安排在学生的原生态学习与生活状态下完成,不做人为的干预和干涉,以确保调查抽样和数据搜集的真实性、可信度和效度。
回归生活、回归生命和回归生态反映了当代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发展性理念,这三个回归是一个整体,坚持并落实三个回归,有利于解决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冲突”,也有利于学校德育测评导向的积极健康,更有利于真正实现德育测评对德育实践的功能期待。
参考文献:
[1]肖鸣政.品德的测评的理论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0.
[2]陈明龙.传统德育功能观的“终结”和新德育功能观的萌芽[J].教育探索,2006(1):101-102.
[3]杜时忠.德育功能层论――兼评德育功能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2-27、130.
[4]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翻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25.
1.创业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企业的教育”的狭隘认识,这是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从实质上讲,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兴的生存教育、素质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是一项理念普及、政策保障、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相协同的全员育人系统工程。它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要义是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体现为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合作的作风、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此为创业教育之“道”,也是广大创业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的理念。正如美国著名学者马克•思哈尼所提出的: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参考系数。
2.德育功能。德育功能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和目的的保障,是制定德育目标、规划德育内容和选择德育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国内学者对于德育功能论述颇多,从广义上理解,德育功能包含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民族性格功能、人格优化功能、认知发展功能等。本文从大学生“个体”的角度,依据德育的感化性、内化性、自主性、广泛性和制约性等特点,探究创业教育视角下德育功能的内涵,即德育究竟能“干什么”。
二、创业教育与德育关系的辩证分析
创业教育与德育是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学生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与创业教育的定位高度契合。从德育的角度来看,创业教育是实现学生知、情、意、信、行统一的过程。如果教育仅仅单纯培训学生创业技能、提高学校就业率,则容易导致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出现偏差。1.德育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意识、品质和精神是创业教育的内在核心与最终目标。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念认识方面,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创办新企业的教育”;教育方式方面,采取“快餐式”的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动机方面,盲目崇拜创业英雄,以功利为驱动参与创业活动。如此一来,造成德育严重缺失。一些创业者由于不具备创业品质和创业精神,导致他们在创业的征途上无法更好地发展下去。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助于将“创业”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追求,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过度,使得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把握机会,不断强化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精神,为实施创业行为提供思想动力和源泉。2.创业教育是德育的载体。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德育“低效”是高校普遍面临的困惑。如何增强德育实效性是教育界多年来亟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究其原因是“接地气”不足,体现在人文关怀缺乏、工作方法低效、过分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要和个性发展等。而创业要求创业者对社会发展、市场规律和人性特点有较深刻的把握,这与德育回归生活、回归人本的属性相吻合。因此,以开展创业教育为载体,为高校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改革、优化德育内容以及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崭新视角。
三、创业教育德育功能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德育功能,将德育的理念有效渗透于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1.目标导向。目标导向是一个选择、寻找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功能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一般而言,它能提高人的动机水平。高职院校大学生往往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等问题。根源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特点缺乏认识,造成个体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化认知缺失;二是缺乏对自身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情绪、价值观、气质、性格、能力和体质等方面的认知。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创业者“知己知彼”,包括对市场的理解、对消费者的洞悉力,尤其是对自身的了解,增强差异化认识,从而明晰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习动力。
2.成就激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创业成功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而强烈的成就动机与必胜成功信念可以诱发出相应的行为,直到最后达到成功的目标。在全球创业型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英雄们极大地推动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加上各类媒体的宣传效应,使得国内外创业英雄在大学生心中产生了较高的影响力,投身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实现个人自身价值的成就感。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对于激发当前“90后”大学毕业生“啃老族”和“袋鼠簇”的成就动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3.精神塑造。以英、美等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发达国家将创业教育的核心归纳为培育创业精神。例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创业精神就是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的行为。他们认为,创业精神代表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谨慎、自信、不屈不挠、进取心、坚持性、不自卑等心理特征。英国国家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研究与教育部主任PaulDHannon则提出,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让更多的大学生把创业当作一种人生态度。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曾指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或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应当把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需要学生在大学教育中获取的意识和行为特性。
4.道德养成。职业道德是决定创业行为和思想的内在动力,是创业者的无形资本,也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个体因素。近年来,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等事件折射出严重的商业道德缺失现象。而在大学毕业生中,随意跳槽和违约失信等职业道德问题还仍普遍存在。创业教育中提倡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创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创业者责任意识教育,是创业者应该对自己、他人及社会所承担的相应责任。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它称为“责任伦理”,强调关注个体行为后果的价值和意义。这里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一,责任的主体是人。也就是说,强调个体必须对自身的行为后果负责。第二,责任伦理的核心是责任习惯养成。注重人的道义担当,尤其是将责任感转化为向社会高度负责的理性精神。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这种责任感,养成良好的伦理品性,使其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创业者。第三,责任内容是不断演变的。当今世界,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因此,创业者必须有强烈的影响和改造他人的意愿和意识,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合理选择自己的创业行为、创业方式,既要着眼于短期效益,又要注重环境、着眼长远开展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