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第1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生态阅读 基本任务

语文阅读生态课堂指的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读悟说写,以生命活动为载体,以情感意志为动力,思想在碰撞,情感在激荡,师生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活力的课堂。语文阅读生态课堂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画面和情感;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辩论,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一、语文生态阅读的基本任务

1.渗透阅读意识,深入阅读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信,敢于说“我认为”,努力解释、发现问题的原因,在阅读中获得认知体验、感受喜悦。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阅读,就更谈不上阅读的多样性。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爱看金庸小说的,让他们去读;喜欢余秋雨散文的,让他们去读……这样学生定会兴趣盎然,阅读内容会大大丰富,个性会得到张扬。

2.建立课堂生态,实现教学相长。与此相关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常被强调。“过程”被纳入目标,强调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象、质疑等丰富的认识过程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被充分肯定。而“对话”则强调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创设教学情境,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或改变教学目标,应该让教学过程在不断的“生成”中延展。新课程提倡教案应该是“生成性”的教案,而不是事先事无世细地设计好既定的程序与步骤的教案。我们认为重视、践行“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呼应新课程强调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

二、语文生态阅读的基本途径

1.归还学习的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原始阅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师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让阅读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得出两种不同结论。有学生读后感觉百草园的生活是有趣的,而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无味的,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共同结论。原因在于百草园里,有动物、有植物,可以玩小虫、看小鸟、扯何首乌藤、摘覆盆子等,这符合儿童的天性。这样的结论正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这样独特的思维和感悟上的火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期待的,只有在尊重学生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阅读不仅是认识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我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是很可怜的。”我问:“为什么呢?说说看!”学生说:“站在菲利普夫妇的立场上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份家产,菲利普夫妇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这一切都是于勒一手造成的。因为贫困,菲利普夫妇的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感到焦急。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穷困潦倒的于勒,该怎么办呢?认下于勒,等于生活更加穷困,等于扼杀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等于搅乱暂时还算平安的家庭……因此,我说菲利普夫妇无可奈何,他们只能对于勒避而远之,其实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学生说完后,我沉思了一会儿,说:“有道理。”接着问道:“哪个同学还能谈一谈呢?”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在十九世纪法国这样的私有制社会里,菲利普夫妇对弟弟还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他占有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财产。正因为没有钱,他们全家人不得不忍受贫穷的辛酸,正如文中所说的‘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这样,全家人实际上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的生活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么去管于勒这样一个浪荡公子呢?”这时,我说:“同学们说的有道理,菲利普夫妇也是可怜的。但是像菲利普夫妇这样,对身处困难中的亲弟弟置之不理的做法是不对的。除了我们前面知道的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外,这篇小说还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这也是这篇小说主题的多维性。”

3.张扬学生阅读个性,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了点燃个性的火花,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源泉,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参与阅读过程,让学生在最能照亮他们心灵的精神烛光的引领下,循着各自的路径,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走进生活。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以前我们都是把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作为文本意义教给学生的,但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认知是多元的,对愚公的做法和表现出的精神的认识也是多元的。如搬家比搬山容易得多;挖山会破坏生态平衡;愚公让邻家小孩一起帮忙挖山,耽误了小孩的最佳教育时间;愚公做事不讲方法,他虽执著,但显得愚顽等。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总之,生态的课堂、和谐课堂必须以适合人的健康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文化氛围,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合理调整教学行为,真正实现课程目标要求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楼.论创新教育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2(2).

第2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

一、吃透文本,精心备课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师首先要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准确、深入、富有个性的解读。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文体里,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较为浓厚,所以对老师的小说课堂生动教学期望较高,因此,教师课前应该熟悉文本、研透文本,小说教学要设立哪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除了要熟悉文本外还要备好学生,精心设计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教案。

二、注重预习,事半功倍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说往往篇幅宏大、内涵蕴藉、手法多变,短时间内阅读量大,学生课前如果没有预习,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在一堂课内难以兼顾全面。因而学生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熟读文本三遍,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巧设情境,渲染氛围

教师在平时授课时注意情境导入,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氛围和一种让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如在教《杨修之死》以前,可以一边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边展示《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图片,用它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三国的历史画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刀光剑影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浮现在我们眼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知人善任的刘备,胆气豪壮的孙权,英姿飒爽的周瑜……今天让我们再来结识两位三国人物——曹操和杨修。如是设置虽然不是很巧妙,却也能在课文学习前开启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探讨的欲望。

四、抓住情节,分析人物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情节及人物刻画之上。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可谓情节跌宕起伏,在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讲述讨论梳理出小说的情节,最好让学生演绎展示,教师有意无意加以渲染,那么在对情节的梳理中就会妙趣横生,课堂就会活跃,印象自然也就深刻得多了。对人物描写方面细致引导展示,则更会增加形象性,小说的魅力就更能体现出来。在授课中如何让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来,是小说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尽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让小说中的人物展示出来,小说的课堂教学就会生动得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能体现出来,教学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五、多变教法,多维展示

1、影视欣赏法。

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欣赏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魅力,这对小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多数同学对三国时期的人物都较为陌生,为此,讲授《杨修之死》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断,使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有较多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借此学习感受编剧、导演、演员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的把握,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2、点拨教学法。

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该文的主要特色在于讽刺笔调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章平中生奇、妙趣横生。我们不要急于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忙于去分析、讲解,而应重点抓住一些“变化”来下工夫,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在范进中举前,他是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有用的人”,贬得范进一钱不值;而当范进中举以后,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称范进是“贤婿”、是“老爷”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之能事。据此,可以趁势提问:为什么胡屠户的表现前倨后恭?这和什么有关?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同学们自然能够认识到这一切都与封建科举制度有关,进而看到其腐朽的本质。

3、改变情节法。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它支撑着整篇小说,有时让学生去改变小说情节,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对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主旨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在教学中,大家常常要求学生续写故事,但这老套的做法既和理解主旨无关紧要,对分析人物亦无重大帮助,更好的做法是可以在于勒归来处做文章——假如于勒成为大富翁归来时会怎样?同学们纷纷叙述了菲利普夫妇、女婿等阿谀奉承的丑态。

第3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

1. “全、空、泛”。课堂提问有很多技巧。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繁碎,就会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一来,不仅会使课堂没有明确的教学中心,还会使学生盲目被动地被牵着走,导致学生疲惫不堪、跟不上节奏、思维受到压抑,而且课堂教学也会收获甚微,有走过场的嫌疑。

2.提问肤浅。问题设计过于简单,许多教师常常仅以一般疑问句的形式进行提问,学生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好或者不好、对或者不对。这样的提问根本没有价值,学生不假思索,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直接作答,这样的提问根本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和当前的教育观念相悖,也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3.预设性提问的限制。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教案”设计靠近的阶梯,“问题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激发力,使之成为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扩张与满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此被抹杀,发散性提问、拓展性提问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找突破点,抓住文本的主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能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问”立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和探究学习。

(1)抓住关键环节设计问题,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提问:全家人开始为什么要“盼于勒”?于勒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到哪儿去了?家里人后来为什么又要“躲于勒”?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理清情节之后,文本的中心就显而易见。(2)从结尾入手设计问题。如《捕蛇者说》的结尾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此句是文章的中心句,那文章是怎样紧紧围绕此句话展开的?在认真阅读全文后,学生可从捕蛇的缘由、蒋氏的捕蛇生活和乡邻的交税生活对比入手,探究造成捕蛇者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这样的问题设计,把课文环境、人物、情节三大要素及其作用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全包含在内。

2.寻找契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也是设计出富有价值的课堂问题的关键。如我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在分析了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陋”后,在学生的兴趣聚焦于曹刿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上时,我顺势提问:“在长勺之战中,显然,曹刿的远谋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否能少了鲁庄公的一臂之力呢?鲁庄公身上除了鄙陋以外,是否一无是处了呢?”话音刚落,整个课堂又炸开了锅,课堂教学变得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所以说,解决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提出具有创意的问题。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平静的湖面,那么教师的提问应该像投入湖中心的一颗石块,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叩开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

3.问题有坡度,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比如我在教学《台阶》一文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并思考下列四个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样?(4)既然父亲造的是新屋,为什么题目不叫“新屋”而叫“台阶”?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从表象到实质,从情节到思想,让学生循序渐进,拨开文本的面纱,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

4.尊重个性,激发发散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明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开放性问题,全面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4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

一、注重体验,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生活的经验和体验,教学的过程成了学生听教师讲解知识技能,然后进行操练从而达到记忆的过程。这不仅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味同嚼蜡,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严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高分低能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探索的经历,让学生在课堂与生活融合的体验中获得新知,能力得到提升。

1.教学回归生活。生态化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开放性”,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只有对外开放,走向生活,课堂才永葆活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有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在上演,有多少新奇的事在发生,虽然学生每天往返于两点一线之间,还没有真正走向社会,但发生在周边的生活现象,以及通过各种媒体接触到的社会现象,也已经足够学生体验和感悟了,都说“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的确,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开放、自由、灵活、宽广无边的空间。小课堂里的知识是有限的,大社会的天地则是无限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诸如,企业改制下岗分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农民负担、腐败现象、升学就业、青少年犯罪、国际风云的变幻等等,这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精彩纷呈”的事件,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生活的,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中,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去体验和感悟生活。只有把学生引入社会生活大课堂,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

2.课堂链接生活。教学内容回归生活,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变成连接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努力建立起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这样的“超级链接”,可以是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的资源探索,也可以是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延伸,但更主要的应该是教师从学生的己有社会经验人手,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主动探求,充分地体验。如朱自清的《背影》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阅读课文,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背影”所体现的父爱。父亲在家境窘迫、四处奔波的情况下执意要送儿子上学,还不辞劳苦地为儿子买橘子。这与我们下岗工人的家庭节衣缩食给子女请家教、买学习资料,与许多父母不辞辛劳为子女找好的学校就读、接送上学,送衣送伞、问寒问暖何等相似!教师若把文中的情景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景“超级链接”起来,“背影”所传达的父爱怎能不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建立与生活的“超级链接”,让学生透视现实社会生活,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

二、立足生命,落实课堂教学的“以人为本”

教育的起点和回归是人的生命,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过程,也是生命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所以,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促进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当我们承认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的时候,那么,课堂也就成为生命发展的摇篮。因此,课堂教学要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课堂教学的生态意义所在。

1.关注生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人,毕竟不同于其它生命体,他既需要物质营养,也需要人文营养。如果说科学是教人“求真”,那么,人文是教人“求美”,“求善”。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因此,要变“传统课堂”为“生命化”的课堂,就必须发掘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这些极富人文色彩的传统文化成果,都汇聚在语文教材之中,我们有理由通过语文教学将这些文化精髓进行挖掘与传承。通过对优秀文化成果的仔细研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民族、热爱自然和人类、热爱真理和正义等情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吸收和传承的过程中,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也将水到渠成。

2.尊重生命,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生态化语文课堂尊重独特生命的形成,强调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个体,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因此,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真实的自我。作为语文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地观察了解他,顺应学生的成长,自然地加以引导而不是急于要影响他甚至改变他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问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老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发展其个性。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优点和闪光点,如打球、画画、棋艺、表演等。在教学中抓住这些特长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而对于某些学生因个性使然出现的不合理表现,教师也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委婉地提出改正建议,以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中还会发现,有的学生会奇思怪想而提一些古怪的问题,有的学生则喜欢“无厘头”的挑刺找茬,学生的这些想法表面看可能是幼稚昀、偏激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但也可能蕴涵着与众不同的创新思想。如果这些想法的确不着边际,老师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给学生讲明为什么不好;如果想法有新意,老师应给予鼓励和赞许,断不可抑制个性张扬的学生。假若语文老师以自己的思想去辖制任何一位学生的求异思维,则会熄灭这一学生进发创造力的火花。让我们尊重生命,善待有个性的学生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注重生成,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授――受”结构,教师按照预定的课堂教学计划去操作,学生没有选择内容和程序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而生态化语文课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导引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话题,发表新的见解,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对预设的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和补充,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气、充满挑战、创新,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迷人的风景。

1.精心预设,预约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态化语文谋堂的生成,并不是纯自然状态下的无序生成。因为随意的生成绝不是高水平的生成,而是要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全面把握和对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并在预案中就为学生的参与探究留出时间和空间,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教师要预想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对策。虽然“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布卢姆),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案预设得越周密,考虑得越详尽,则促成精彩生成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堂也就越生态。

预设是课堂教学和谐的前提。但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成是预设的生成,生成是预设的丰富、拓展。生态化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精心预设,但不能仅仅是预设,生成更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有位老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根据小说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初始问题: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问题一出,学生莫衷一是,从题目上看似乎是于勒,从情节上看每个情节都少不了于勒,但从主题上看似乎不是于勒而是菲利蒲夫妇了。课堂争辩十分激烈。后来经过反复阅读、体会讨论,同学们不仅明确了问题答案(主人公应是菲利蒲夫妇,而于勒只是个线索人物),而且还在精彩生成中,完成了对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的理解。

2.捕捉“亮点”,凸显生成。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但即使是最精心的预设,也是无法预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无理,有的精彩,甚至也会有不经意间进出的预设不及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往往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如果教师不假思索、不置可否,不仅会丧失一次绝好的生成机会,而且也会扼杀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还记得“雪化了以后是春天”的例子吧,这是一个多么富于想象和希望的答案啊,同时,这又是一个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多好的机会啊。遗憾的是,如此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却在我们眼前滑过了。这个例子警策着我们,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亮点,捕捉那些有利于发展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机会。

我曾经教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当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结尾人物结局时,有一位学生突然冒出一句:“自古红颜多薄命啊!”他的话引起学生一场哄堂大笑,却也引发了我的灵感,使我想起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同样是断然赴水,同样是在绝望中,同样是在被抛弃时刻展露绝代风华,但她们又有着很多的不同!于是我把“杜十娘与刘兰芝之死的异同”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供学生讨论。学生兴致勃发,课堂精彩屡见。这一问题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教案中未曾预设的,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敏锐把握、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不仅可以鼓励一个学生,更能激发一批学生,生成满堂精彩。

3.利用错误,引发生成。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出错的经历,并且每个人都害怕出错,因为它或多或少地意味着失败。作为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更是不会少。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首先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看待,不能斥责甚至惩罚学生,斥责和惩罚只会导致学生对错误极力地回避,这样会扼杀学生好奇求知的天性。其次,当学生出错后,我也不能仅用一句“你错了!”而草草地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我们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获得知识和能力,在对错误的答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中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这时,如果教师具有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处理错误信息的智慧,就能把握机会,利用错误,使课堂因错误的生成而更加精彩。

第5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

【关键词】培训;给力;科研;反思;正能量

新一轮“国培计划”又开始实施了,新“国培计划”本着“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宗旨,创新培训模式和机制,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受到广大教师和各地的高度评价。此时此刻,我这位享受过“国培”福利的幸运儿,真是感慨万千。从2000年开始,我先后接受了三次培训:在东北师大接受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在华东师大接受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师拔尖人才培训,在北师大接受了新课程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培训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还引领我走进缤纷的改革世界,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风范……培训后,我加快了专业成长的脚步;改善了专业生存的状态;获得了专业发展的机会。总之,培训真给力,让我增加了正能量。

1 培训后不懈的教育科研。能加快专业成长的脚步

2000年,在东北师大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次培训,把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从一般科研方法学起,遵照需要、科学、创新、可行的原则,选择研究课题,学会了一整套从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到收集处理材料、实施设计实验、形成科研成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身的理论、道德素养、专业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培训后不懈的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教学离不开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研究内容来自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又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参加教育科研有利于自身更快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不懈的教育科研,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下面两点:

1.1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十三年来,我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十余项。通过确立课题,关注现实问题,有目的地了解、收集、分析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经验。通过课题研究,把零散的、经验的、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系统的、理性的、科学的层面上,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能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通过思考写作,促使思路清晰流畅,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做事情。不懈的教育科研,加快了自身专业成长的脚步,我由一个教书匠成长为锦州市专家型教师、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五一奖章”获得者、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特级教师、研究型名教师、优秀教师。

1.2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教育科研的立足点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入点在于以所教学科研究为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育科研等活动,以教学质量作为立足点,认真研究问题,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比如,我以科研处主任的身份依据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理念,主持校本科研项目“基础陶冶理念推广性研究”,将儿童自身所具备的能力,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引导并发展学生的品格教育,在学生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学校连年获得中考的好成绩,并在高分层占据一定的优势,2010年我校有两名学生考进全市前六名,2009年有4名同学考入全市前10名,我任课班级的语文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就是因为我们让教育科研走进了课堂,让教学插上了科研的翅膀。我校因此被命名为“辽宁省科研兴校百强校”。2013年本课题通过了省级验收。

2 培训后强烈的反思精神,能改善专业生存的状态

2003年―2006年,我接受了为期三年的辽宁省中小学教师拔尖人才培训。其中在华东师大集中学习15天,国内考察15天,青海支教15天,欧洲考察15天。这次培训,开阔了视野,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所长进。尤其是近距离地聆听了叶澜教授的讲座,激发出自身强烈的反思精神。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教育家,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教育家,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自身的职业生存状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强烈的反思精神,也是改善教师专业生存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的具体做法是:

2.1 树立正确的反思意识:通过不断反思,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获得不断发展。可以说,反思是教师将这节课的某个教学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通过诸如“我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哪里成功了”、“哪里效果还不够好,下次再教时应该如何改进”、“我的专业任务完成的如何”等心理描述,对实际教育教学进行感受和体验,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价值观、态度和情感,重审自己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依据,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在实践中检验并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对教育实践不间断、不断升华的反思,最终促使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改善了教师专业生存的状态。

2.2 讲究科学的反思方法

(1)记周记。周记是对实践以及实践反思的及时记录。当我重读几个星期以来的周记时,这些基于日常行为的反思为我洞察自己的个人知识提供了帮助。我们科研处为全校教师印制了美观的周记簿,科研处定期检查中发现,每位教师都对此高度重视。

(2)讲故事。讲故事这种有用的反思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自我反思。当我把故事写成后,就与自己的徒弟、同事一起分享故事。我让阅读者针对这些故事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获得相关的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2011年,我与校长、书记收集整理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叙事、教学设计等,共同主编了《潮平两岸阔》一书,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在锦州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教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中都会碰到一些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我坚持做到课前对过去经验进行反思、课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课后对经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及时记录下来,写出较高质量的反思性文章。培训以来,我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30余篇。2012年《郭寻梅教坛耕耘录》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 培训后丰富的教学实践,能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

2009年11月,我以锦州市兼职研究员的身份,在北师大参加国家级新课程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此次培训后,我在锦州市语文界的地位又提高了。

3.1 多次的培训经历,让我成为锦州市的“名师”:“竹高千尺因有节,梅香四野为凌寒。”三次培训,使我的课堂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添了些空灵,多了份意韵。我获得了同行、学生、家长一致的鲜花和掌声。

培训后十余年,在全地区各级教研会上作示范课20余次,指导同行上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担任锦州市兼职教研员,2009年,两次在本地区语文教研会上作课,其中《给儿子的一封信》一课,被专家认定为优质示范课,《茶馆》一课,成为戏剧教学的样板课。先后有多所学校邀请我去上示范课,四中、七中、十三中……2011年,在锦州市第七中学我以一节《湖心亭看雪》再次博得了满堂的喝彩。2001年以来,接连的几节公开课,均获得省级优质课奖:2001年《我的叔叔于勒》、2002年《春》、2003年《陋室铭》、2005年《家》、2010年《茶馆》、2012年《卖油翁》……在这些经典的文章里,我演绎着自己的真情、抒写着自己的感受。每每讲到,教室里唏嘘一片。于是不知不觉中“煽情派”成了我的代名词。2010年,在辽宁省初中语文学科双优评选活动中,我执教的《给儿子的一封信》一课,又荣获辽宁省优秀课一等奖。

3.2 多次的培训经历,让我成为辅导讲座的“学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国家级骨干教师、辽宁省拔尖人才的辐射作用。2006年,随省拔尖人才考察团到欧洲考察,汲取适合中国教育的营养;随省学术报告团到青海支教,帮助西部教育同行提升改革意识;2001年以来,多次应约去渤海大学任客座教师,传授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信息;多次撰写作文辅导等材料,在腾龙网站上公开发表;主编、参编校本教材等书籍21册270余万字。

在各级教研会上作科研、教学指导专题讲座:200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05年《文言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2008年《搞好校本教研,提高复习质量》、2010年《九年级作文教学探讨》等36场次。仅2009年以来,在全国发行的《语文报》上发表文章30余次。可以说:为锦州振兴,为锦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