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监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PDCA;监控质量;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1
一、PDCA的基本内涵
PDCA循环管理模式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也称“戴明环”。是适用于各类组织的诸多方面、诸多环节的科学的工作程序。即: P(Plan)——策划阶段, 分析问题现状,制定改进目标,确定实施计划和方案;D(Do)——实施阶段, 指按照预定的计划、目标、方法及分工安排,实施改进计划; C(Check)——检查阶段, 根据策划要求,对过程监视、监测,跟进,发现问题并及时报告结果;A(Action)——改进阶段,该阶段包括两部分,一是总结实施计划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标准加以巩固,二是对实施计划中不成功的部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以持续改进。这四个环节,形成一个相互连接、反复循环的周而复始的质量管理循环过程。
二、PDCA循环管理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不断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整个监控系统是一个典型的PDCA循环系统,它的主要是根据教学专业计划制定质量监控的标准,对收集的信息加以整理分析,通过调控、反馈和激励监控对象,从而完成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保障其持续的不间断性。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结构和运作程序来看,面临诸多因素的阻滞,从系统的运作过程来看,其不确定因素又有可能导致监控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偏颇,如监控的标准科学与否,指标体系合理与否,监控的过程客观与否,信息反馈是否及时、确切和完整,结果的确切与否,对结果的运用恰当与否等等,都将直接影响着监控功能和监控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因此,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对监控自身的管理和评价,对整个监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纠偏。这样才能实现监控的不断改进,保障监控工作自身的质量。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说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亟待持续改进的过程。
整个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又有各自完整的PDCA循环模式,依次而序。最终形成一个大循环套小循环,各环节相互连接的严密工作系统。而PDCA循环模式恰好符合这种螺旋式的上升管理,即PDCA每循环一次,带来质量管理提成一个层次,这样不间断的循环也促使教学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伴随着下一层次及后续更多的PDCA循环模式的展开,质量监控工作也会呈螺旋式持续上升,不断得以改进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又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而PDCA循环发挥的最大优势正是可以促进管理质量的持续完善改进的模式。
三、PDCA 模式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实践
(一)分析监控工作现状, 明确需要改进的环节
1、只有对工作现状明确分析,客观搜集描述学校监控工作的现状和水平的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完成监控改进的第一步。通常收集数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通过问卷或者调研搜集学校内外各个环节对监控的需求和期望;(2)当前学校实施监控工作的状况;(3)其他类似学校在监控工作方面的成绩和水平。
2、通过对学校监控工作基本现状的了解,通过分析整合,可以寻找到需要改进的部分,确定改进项目。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把握四个阶段:(1)可以以下几种办法来确定需要改进的项目:一是从收集到的信息中衡量有关学校各部分的需求和当前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间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来确定改进项目;二是通过与同类学校当前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最高水平的对比,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进而确定改进项目;设想学校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理想预期,并与学校当前管理水平加以对比,找出差距并探寻改进措施;(2)确定好改进项目视情况将初步改进项目依据轻重程度先后排序,确定实施改进项目的先后顺序;(3)将既定的改进项目正式排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程,表明坚定执行项目改进的决心和态度,确保改进项目实施成功;(4)预先安排好改进项目的效果评审,有序进行,确保对改进项目进程的有效控制。
(二)通过调研查找导致监控工作产生问题的可能性因素
导致监控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学校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但更多问题应该来自学校内部,如校方领导对改进项目的重视程度,教职工的态度,监控组织部门机构和对制度的保障措施、参与监控工作队伍的实力,收集、分析信息的准确程度,监控标准以及监控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等原因。面对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多方面因素,校方表现出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诸如这些因素中,有些是能够控制或者有可能控制,有些是完全控制不了的或者大部分不能控制。面对这种情况,有可能控制的问题,校方可以先确定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手段直接修正并消除,对于无法控制或者大部分控制不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寻找间接途径或者多途径迂回办法处理弥补。
(三)拟定监控改进措施,制定方案
确定好因果关系,针对出现的问题拟定相关改进措施,并制定出有效方案,积极落实,认真实施。改进措施可以是独立的改进措施,也可以是综合性的,独立改进措施局限于特定的活动范围和过程,不影响其他活动范围和实施过程。综合性改进措施涉及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其他活动范围和过程,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要求运行环节的某个过程或者活动的改进,相应其他过程也要做出调整和改进。这种改进措施在高校质量监控的工作中会经常用到。
运用PDCA模式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设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高校建立自我发现,自我改进,完善管理机制,从策划、实施、检查、反馈、改进,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科学合理而且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抓早 抓紧 抓实
凡是农村中学每到开学初,总有一部分学生因情绪不稳定而厌学,甚至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什么呢?据笔者调查得知:①一部分新生接受新教师、新同学、新环境的能力差。②一部分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③学习任务突然加重。④部分教师疏导不利。再加上社会的误导等各种原因,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并呈蔓延趋势,造成学生厌学和流失现象增多。因此,剖析这种开学初的流失现象,认清当前形势和紧迫感,是校领导的首要任务。视学生为学校的生命力,是一名校长明智的选择。所以抓早、抓紧、抓实来控制学生流失,是我这个多年政教校长“控辍”的一点经验,今天在这里抖搂出来也是让同病相怜的“农”字同行们一同分享。
1、领导重视是学校生命力的保证。实践证明,一个学校生命力的强与弱,是和学生多少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控辍”工作是维持学校正常生命力的关键。学期初,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落实责任,由校长牵头,政教处具体组织实施。
首先,“控辍”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控辍”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注意学生思想动态,超前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防止学生流失;注意分层施教,使厌学的学生不流失;流失生返校留得住,不反复。
其次,在学校内部先要形成“控辍”氛围;制定“控辍”方案,印发方案和有关义务教育的宣传提纲,进行动员,大力宣传;政教处督促检查每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落实“控辍”情况;发动群众多方献策;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检查制度,把“控辍”工作纳入到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量化管理工作中;实行“控辍”工作一票否决制,与晋级、评优挂钩。
2、班主任重视也是学校生命力的最好保证。班主任队伍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他们离学生最近,接触学生最多,掌握学生情况最准。因此,要充分发挥班主任是“控辍”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并及时和班主任签订“控辍”责任书,要求班主任必须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随时随地做好思想工作。政教处也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班“控辍”隋况,确实把“控辍”工作纳入班主任计划和班主任量化考核中,落实到日常管理中,使班主任和学校双方都能掌握学生流失隋况,便于更好地开展“控辍”工作。另外,班主任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贤精神,要细观察、勤走访。
3、大力宣传、营造声势,提高家长、社会的“控辍”意识。笔者通过走访、动员流失生,感到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义务教育法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在课间操、中午和第八节课向全校师生公布“控辍”情况,在校内产生共鸣;利用农贸大集带领学生上街宣传义务教育法,为“控辍”营造声势;印发宣传单,让学生拿回家给家长看,让家长协助学校做好“控辍”工作,使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4、用大家庭的真情、友情、爱心温暖学生。每学期初,总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困难即将辍学。学校根据这些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走访核实,在国家“一补”中优先考虑他们:通过“希望工程”、“献爱心”等活动资助他们,使这些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真情、友情、爱心和温暖,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在校安心读书。
5、安抚好返校学生,防止再次流失。返校学生思想比较脆弱,一遇挫折,他们就动摇。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准歧视返校生和差生,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温暖他们的心,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像信任父母一样信任老师,像留恋家庭一样留恋班集体。对待差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时机及时表扬。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主动为差生和返校生补课,讲课中要以艺术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对差生和返校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学习信念,同时建立实行学生举报体罚教师制度,预防差生再次流向社会。
6、丰富校园文体生活,创造良好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他们充分展示个人的爱好和特长,从而净化自我。因此,校园建设、班级建设也是“控辍”不可缺少的一项主要工作。
7、认真开展好“一师助一生”活动,也是有效减少学生流失的办法之一。同时,学校也要对在“控辍”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给予重奖,以此来激活教师的责任意识。
‘
论文摘要:教育法制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是,不要因重视教育法制建设而忽视了教育伦理道德建设。伦理道德规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规范,师生道德关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关系,教师的道德责任是教育实践的本体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在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史上是一件大事。我们相信,“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法制化建设,从而加速我国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依法治教”进程。不过,我们不能只研究“侵权责任法”的法律规范及其责任要求,还要研究在现有法律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发展教育事业。因为法制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法制是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我们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伦理的、道德的实践过程,教育法制化应为教育的道德实践留下“地盘”。
一、教育法制化不应弱化教育伦理规范
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教育事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公共事业,所以用各种法律来规范教育行为和调节教育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事业在本质上是伦理的或道德的事业,教育法制化不应弱化教育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学校历来是一种学术共同体、道德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等。教育活动主要建立在道德关系和伦理规范的基础上,所以应坚持以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来调节教育关系和规约师生行为。
就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各自的特点而言,法律规范属于正式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则是非正式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属于“陌生人”之间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则是“自己人”之间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属于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则是内在自律性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倾向于把教师与学生变成独立而平等的“陌生人”,而伦理道德规范则致力于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彼此熟悉和相互信赖的“自己人”。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正处于历史转型过程之中,面临着不同教育规范之间的交织、交错甚至冲突。当人们强调教育现代化之历史“正当”性时,往往忽视教育事业对于民族传统的历史继承性;而当人们强调法制建设对于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时,又往往忽视伦理道德对于教育事业的奠基作用和主导作用。应当看到,即使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师生关系也既包含着法律关系又蕴含着伦理关系,法律规范不可能独自撑起现代教育制度的“大厦”。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人伦教化的民族,伦理教化是我国教育的大传统。在致力于教育法制化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完全撇开伦理教化的传统,去实现“纯粹”的教育法制化。其实,伦理教化传统未必就是我们教育法制建设的历史“包袱”,只要我们善于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这个传统就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似乎应当说,教育法制化不能丢开教育的伦理传统。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领域的确存在着道德“滑坡”之隐忧。有人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强化法律规范的地位和作用,那种强调教育伦理规范和教师道德精神是一种过时的观念。我们认为,法律规范不能解决教育中的道德缺失问题。当人们不以默默的行动践履古老的教育道德格言时,法律规范又有何作为?当人们不以道德良知支持教育行动时,真正的教育又在哪里呢?我们必须说:道德的,才是教育的。
二、教育法制化不应弱化师生伦理关系
社会学认为,教育过程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换句话说,这个过程是促使个体融人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从事一定的社会交往,内化一定的社会规范,形成一定的社会人格。所谓学校教育过程,也就是让受教育者走进学校教育系统之中,扮演与教师相对应的学生角色,开展与教师的教育交往活动,内化学校里的各种学习制度,从而为社会意义上的“成人”奠定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古今教育事业存在着时代差别和民族差异,但是伦理道德关系一直构成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主旋律”。由此说来,教师和学生这两种角色理应饱含丰富的伦理内涵和道德意蕴。人们常说,学校是社会的一片净土,师生是一种圣洁的关系。教育之所以纯净或圣洁,不正是由于它高扬了一种道德精神吗!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种道德精神,才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学校由此获得了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力量。
当然,教育现代化正在深深改变人类教育的历史进程,传统的“美德至上”型教育正在转变为现代的“权利至上”型教育。也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变迁,教育法制化才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今天,人们往往强调法制化对于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并且被视为教育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教育角色的法制化正在逐步消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昔日的“良师益友”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或许有人说,时代不同了,何必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呢?在我们看来,唯有伦理道德关系才是真正的教育关系。因为伦理道德关系是人类最简单、最原初、最普遍、最神圣的社会关系,而法律关系则是社会发达以后人为建构起来的一种工具理性关系,或者说功利关系。如果师生不再坚持道德交往原则,那么教师还能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吗?学校还能够培养出富有人性的下一代吗?
在今天,人类社会已经分化为不同的生活领域,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法律领域、文化领域等。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人们职业生涯的目标、内容、手段、规则也各不相同。就学校教育来说,无论“教”还是“学”通行的仍是伦理道德原则,即依靠师生的道德自觉和精诚合作。这是教育领域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最具本质性的特征。在大力推进教育法制化的今天,难道不应当坚持这一道德实践原则吗?
三、教育法制化不应弱化教师道德责任
众所周知,任何教育法律的颁布和施行,都意味着对行为人之法律责任的追究。正是为了加强对学校的制度化管理,追究学校教育事故之责任,实现权利和义务平衡之正义,避免学校教育事故之后果,才颁布和施行了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毋庸置疑,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的今天,运用法律规范进行教育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若由此阻抑了教师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责任心,则是令人遗憾的。
所谓责任,简单地说就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情,以及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在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每一种行业及职业都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从业者既应获得相应的职业权利,也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还要承担相应的职业责任。以当代的观点说,教师职业是一种富有精神性、伦理性知公益性的专门职业,负有广泛而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人们历来把教师职业视为“伟大的”职业。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就曾说过:教育的责任是无限的,它远远超出了学校和社会环境,并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生活和存在。国家的未来及其生存取决于其教育质量,这是一个精神价值问题。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是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育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
【关键词】空间观念 直观 内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5-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并且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由几何图形联想出实物的形状,由实物的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小数的几何与图形看似简单,但对学生而言却是抽象、难懂的知识。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懂得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懂得以学生异闻乐见的东西为突破口,使得学生在几何与图形的学习中感到枯燥无趣,更降低了学习的兴趣。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教学过程不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直接以学生背诵记忆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更影响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建构。我觉得要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发挥直观经验的作用,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数学来源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不同的生活实例,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从实物的形状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根据几何图形联想实物图形”这一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基础。比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中就呈现出了多种生活中的平行四边行,教师这些图形为导入对学生在平行四边形这一图形在脑海中的建构非常有帮助。
第二,发挥直观操作的特点,逐步建立空间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直观操作在学生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与图形的知识和性质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能巧妙地画繁为简,简洁明了地将几何与图形的内涵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比如:《平行四边性的面积》就有这样的环节,给孩子们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让孩子们在小组中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学生学过的长方形来研究。这样的直观操作,让孩子们更深入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探究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相信不用背诵孩子也是印象深刻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探究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何乐不为。
第三,紧扣知识内涵,提升学生空间观念。其实,不管是直观经验的累积还是直观操作的实践,都是为了脱离“直观”而直观。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学会脱离直观进行有效思维。而“有效思维”的关键就是紧扣知识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这类相关问题时,紧抓几何与图形的概念和本质属性,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空间观念。比如:《圆的初步认识》一课,可让孩子们在课的最后谈谈:现在让你画一个圆,你会画吗?这个时候,有些孩子可能还是回答用工具来画:杯子、光盘、圆规等。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引导孩子们紧扣圆的概念“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展开想象,也可以这样画:先画一个点,再以这个点为端点画无数条相同长度的线段,线段的另一个端点就可以形成一个圆。当然,这样的要求相对高一点,但是,适当的点拨不但能更好巩固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总之,在几何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直观经验、直观操作等,最终让孩子们脱离直观,紧扣知识内涵,形成并提升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规划设计阶段是房建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规划、勘察、设计费用在建设工程全过程投资费用中比例不大,约占建筑安装成本的2.5%~6%,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设计工作既要重技术又要重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实施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某校建设工程所在地域为6度设防区,而某甲级设计院给该学校设计四层教学楼建设图纸时,按8度设防进行设计,擅自提高设计标准,造成了极大浪费,显然对工程的多项经济指标不够重视。所以,造成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极其重要,特别是扩初设计阶段对项目经济的影响达70%~95%。因此,必须重视扩初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推行设计招标制,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采用多家竞争投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综合评审,优选好的设计单位,并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风格、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从根本上降低了学校建设工程造价。
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积极推行限额设计,设计工作者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可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以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要严格设计变更,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的某一比例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保证金。
二、前期立项报建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前期立项报建阶段,要通过政府行为对义务教育学校工程的实施,给予减免有关规费及政府性基金,降低建设成本。
三、招标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以及企业转包,二、三级企业进场”的不正常现象。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发现和造就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认真仔细编制招标文件,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后期造价控制。合理低价者中标。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要在保证质量和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对合同中涉及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争取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还应避免过多索赔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
四、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客观分析,冷静面对,进一步认识职业学校控辍工作的重要性
我县职业学校流生情况较严重,究其原因是:
1.部分学校管理不到位,有些班级的管理不力,班主任责任心尚需加强;学校没有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课余生活单调,学生不能在学校生活中体验成功,增加自信,体现价值,对学习失去兴趣。
2.部分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到位,教学方法陈旧,教育手段单一,甚至是教育态度简单粗暴,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家庭监管不到位,劳动力大量转移带来的“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象,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甚至是形成了教育的真空,让一些孩子误入歧途。
4.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使部分孩子过早的放下了书包,走向了社会。
5.部分企业招工门槛低,职中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无待遇优势。
上述分析中,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各职业学校要认清目前严峻的形势,明确学校控辍任务,坚决杜绝就读职校的学生因学校和教师的原因而流失。要把控辍作为各职业学校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明确目标,细化措施,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控辍工作的实效性
各职业学校要尽快落实以下措施,提高控辍工作的实效性,不落实,不放松,不到位,不罢休。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切实关爱每一名学生。
“学困生”是学生流失的主体。各职业学校要坚决杜绝歧视、“遗弃”以至羞辱、体罚所谓“差生”的错误教育教学行为,大力倡导“好教师眼中无差生”的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同其他学生一样的尊严,享有同其他学生一样的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
各职业学校对学业后进的学生,要重视补短,更要重视扬长,应在扬长的过程中补短,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业后进生的长处,在扬长中确立其自信和自尊,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效地弥补其自身的短处。
各职业学校要通过建立“尊重、关爱、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业后进学生切实体验到学校、教师的可信、可亲、可爱。
任何职业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以考试学科的成绩对学生排队。应把考试成绩视为学生的隐私,予以尊重和保护。
2.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构筑控辍防线的所有举措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落实,都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举措来实施,所以必须严格规范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
各职业学校必须按照国家颁发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德育及音、体、美、劳、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使学校的课程体系能够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各职业学校要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构筑坚实稳固的控辍防线奠定基础。
3.开展“三留住”活动,提升全体学生素养。
各职业学校要通过“三留住”活动,即:一是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节,让活动留住学生;二是加强班集体建设,让管理留住学生;三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技能与素养留住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热爱和留恋自己的母校,使学生的文化学习和校园生活,成为人生最美好最幸福的记忆。
4.加强家校联系,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各职业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尤其重视单亲、离异、困难、留守家庭学生的教育,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身心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当地机关、企业的联系,发动、协调社会力量支持职业学校的控辍工作。
三、强化责任,加大考核,进一步实现职业学校控辍工作的长效性
进一步强化控辍意识,明确各个层面的控辍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从根本上防止职业学校学生的流失,提高职业教育阶段巩固率。
1.校长是控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各职业学校校长必须把控辍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从学校层面制定规划,保证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口阔。县教育局将把各职业学校入学率、控辍率、巩固率等指标纳入各职业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并作为校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2.班主任、任课教师是控辍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校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把控辍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的中心点。各职业学校要将学生控辍率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畴。控辍率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和奖励,控辍率差的班级,不得评为优秀班集体,所任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年内不得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故事情景、实践情景、生活情景)
情境的创设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依据有关教材的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实践的情境。
另外,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做好用具准备工作,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好实践的程序。特别是引导学生把课堂的模拟情况应用到实际中,帮助家庭、学校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理解型实践、发现型实践、应用型实践)
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
学生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们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所以,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一些创造探索的机会。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对培养学生初步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大致这样分类。
1.理解型实践活动。理解型实践活动,即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实际情境的实践。学生在体验、分析、判断、处理生活实例中,不断学会和积累许多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我先请学生选择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而且要把三角形中同样长的两条边(最长边)拼在一起。再让学生思考: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还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找到了一种或几种答案。通过这样的理解型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且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这是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重点。
2.发现型实践活动。发现型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在经历知识中“再发现”“再创造”历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3.应用型实践活动。应用型实践活动,即联系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进行实践的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如学习了面积计算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土地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让学生分组测量操场的有关数据,计算学校操场的跑道的周长和操场的面积,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促使学生乐于做生活、社会的小主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教育中,我们必须紧紧抓牢实践的“意识、情境和活动”,精心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立体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三、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我们倡导具有实际意义的合作,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解决独立探索中的困惑,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深刻性、灵活性的提高,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由各组代表汇报学习的成果。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教师可提出适当的建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多层训练,拓展应用。(内化知识、实际应用、加深联系)
学生了解了新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练习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成技能,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设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面向全体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奖励,及时强化。
如欣赏图片,说说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有几条对称轴?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已知“再加工”,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对称图形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圆形,长方形个有几条对称轴。
2.用对称图形的特点,剪一个漂亮的窗花。
五、检测反馈,联系生活。
及时的检测可以了解学生当堂学习的情况,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技能技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围绕主要的科学概念和模型组织教学,是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儿童改变他们的概念有三种方式,一是爬梯子式,一步一步逐步建立,纵向地发展;二是拼图式,一块一块逐步拼成,横向发展;三是训练模式,一次一次逐步上升,螺旋式发展。根据儿童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⑴教师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对小一点的科学概念。例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上位的大概念是“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根据这个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的小一点的科学概念可以是:“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变更等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有关。”相对小一点的科学概念教师容易把握,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⑵教师把科学概念作为隐含的线索,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不能孤立地讲昼夜交替,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四季的形成等知识点,一定要把之间的联系讲清楚,这个联系就是隐含的科学概念“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变更等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有关”。教师把科学概念作为隐含的线索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之中,就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构建科学概念。
⑶教师根据科学概念,把握教学的重点。当教师根据科学概念组织教学时,教学的思路就会清晰,不至于偏离重点。例如,《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四课,教材编排的是“北京与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学习地球自转的方向,教材中还编排了世界时区图,让学生认识时区。有的老师花了大量课堂时间去认识世界时区图,计算时差。这一课的重点是什么?如果孤立地看这一课的教材编排不容易判断,但纵观整个单元教学,根据这个单元隐含的科学概念,可以很肯定地说教学的重点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
儿童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教学的一个难题,而“地球与空间”知识起源于对大自然观察,因此,如果要让学生能主动地建构知识,就必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⑴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通过提问或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回想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现象,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例如:学习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先跟学生聊聊看到的太阳运动的方向,问学生:“明明是地球在自转,为什么看上去却是太阳在运动呢?你能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吗?”,让学生主动回想生活中的现象,建立原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同时教师也可借此了解学生前概念。
⑵充分地让学生做。学生不仅用头脑学习,还用整个身体在学习,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做起来。例如:讲相对运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说,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原地自转,坐在轮椅上转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岩石和矿物,不能只看图片,一定要给出实物,让学生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划一划。教材安排了很多模拟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概念的认知。
⑶充分地让学生看。由于“地球与空间”知识的特点,很多现象无法在课堂上短时间内模拟演示,教师应当提供更多的图片或视频,充分地让学生感知。例如,月相的变化,一方面教师可以提早几周布置学生观察月相,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引导学生观察月相的变化。讲述星空时,也应提供丰富的视像资料,丰富学生的体验。
三、聚焦合适的探究问题
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指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教学推进的动力,合适的探究问题,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⑴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例如:讲月相变化,教师首先讲述了一个福尔摩斯破案的故事,故事中,福尔摩斯发现了嫌疑人话语中的破绽――事发当晚是初五,初五的月亮不会是圆圆的,从而抓住了罪犯。有趣的故事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观察月亮还可以破案?初五的月亮是什么样子?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再例如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一开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大小形状的岩石,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些石头在哪里采集的?它们为什么大小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光滑,有的粗糙?它们为什么颜色不同等,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有助于养成问题意识。
⑵指导学生聚焦问题。提出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梳理思路、聚焦问题。一是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问题。在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探究的问题如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能深入下去,例如:关于地球的运动,学生提出“地球为什么会转”,这个问题显然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家都难以回答,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探究“地球是怎么转的?地球的转动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这样符合其认识水平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二是用有限的课堂时空可以解决的问题。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课程与其他课一样,受到四十分钟一节课、一间教室的时空限制,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选择在四十分钟内、在课堂可能完成的问题进行探究。三是选择更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由于小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基本上还停留在“敢问”的层面上,他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受各方面条件的局限,难以开展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筛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究。
⑶设置“路障”推进思维。“学贵有疑”,教师要善于于无疑处生疑,设置“思维墙”,让学生遭遇“思维障碍”。例如《谁先迎来黎明》一课,先引导学生探究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接下来教师设置了一个“思维墙”――出示一张昼夜各半的地球的图片,在图片上标示了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的ABC三点,问:这三点现在处于什么时刻?黎明?中午?傍晚?还是夜晚?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说法不一,在讨论争辩中,教师倾听并相机引导,最后学生认识到,黎明就是从黑夜走向白天的时刻,傍晚就是从白天走向黑夜的时刻,位于晨昏线上的B点,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它是从黑夜走向白天,因此B点此刻是黎明。这个问题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加深了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认识,接下来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课堂要有趣,学生学习要有味,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善于设置“路障”,积极推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四、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
由于“地球与空间”科学知识的特殊性和课堂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利用多种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科学教学。
⑴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从空中拍摄的地球,火山地震爆发时的情景,以弥补无法亲临现场观看的缺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关于“月球环形山”形成假说的模拟实验视频,解决模拟实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远在乌鲁木齐和纽约的人通话,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时差,了解其对生活的影响。
⑵鼓励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科学阅读不容忽视,阅读也同样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科学知识相关的的书籍,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地球的自转”时,可推荐学生阅读《世界的一天》《环球旅行八十天》。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空间;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66-01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头脑里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现象,看来我们科学课教学上的弊病已经影响了几代人,课堂教学单纯地传授知识,确切地讲只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严重脱离,长期下来,学生形成了只记住课本知识、读“死书”的习惯,不能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大自然想联系,更不能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当然谈不上什么科学探究精神了。
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资源包括学生的教材,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了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课程教师用好教材是不可忽视的,除了在教室上课外,还可以:
1、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自行实验
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象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课后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请求,“老师,我们实验还没完成,我们还想更深入地进行实验。”因此,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可由值班教师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他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了却了他们做完实验的心愿。
2、发挥网络、图书室优势,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在学生学习探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许多疑问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的,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上《太阳太阳系》一课时,许多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木星、水星上有哪些东西?”等问题,象这些问题单凭课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网络教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收搜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在大自然中拓展。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中的《蚂蚁的观察》《蜗牛的观察》等课文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蚂蚁、蜗牛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蜗牛,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要是这样,本文开头例子出现的“萝卜用根繁殖”“孢子当毛毛虫卵”也就不奇怪了。
三、在社区和家庭生活中延续。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对家庭生活也是最熟悉的。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初冬的一天,一位学生问我:为什么早上起床时,我卧室的窗玻璃上都沾满了水珠?学生能提出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我非常欣喜,但我没有回答,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向全体同学。于是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神秘的水珠”专案组,让学生象大侦探一样去搜寻这神秘的水珠来历。几天后,学生找到了许许多多出现“神秘水珠”的地方:“我在烧饭时发现锅盖上有水珠”“我在玻璃上呼气也会出现水珠”“我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外面很快也出现水珠”。一位戴眼镜的同学汇报:“我的眼镜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水珠。”……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发现,气氛异常激烈。我再引导学生找出出现水珠时的相同条件,最后经过讨论后,大家形成统一意见: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东西,就会形成水珠。这时,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我想,这块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
学生在家中做家务也经常会有问题,烧水时水溢出水壶;烧鸡蛋时鸡蛋烧爆了;冷天里,倒开水后塞上热水瓶塞,瓶塞会蹦出来等。当他们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正好可以引导他们学习热胀冷缩知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并且已有经验,水到渠成,肯定成功。
四、在其他媒体中补充。
有线电视几乎进入了每个家庭,许多家长都为怎样能让孩子不看电视而发愁,其实,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在电视中还可以学到许多最新的科学知识。我鼓励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教育科技”节目,其中“探索发现”“走近科学”“斗转星移”等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
科学课程的教师们,让我们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区和家庭、走进网络、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富有创造性的一代就是他们。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