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第1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我国正式引进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始于1999年,2005年有了项目管理专业硕士教育[1]。目前,国内各大院校相继在工商管理专业、电子类和工程类等专业开设了《项目管理》课程[2]。高校一线教学人员对于如何开展《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实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适应于《项目管理》课程的轮环式、研究型、合作学习式、案例讨论和沙盘模型等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3-6]。但是,目前的教学研究大多针对工商管理、电子类和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还鲜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本文将对此展开一些探讨与分析。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教学必要性

 

目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有关项目管理知识的教学,一些学校是单独设立了《项目管理》的课程,一些学校则没有《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而是将之融入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教育当中,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项目管理的方式使用越来越多,而公共事业的项目管理与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国际国内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经验也不断积累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项目管理》课程,以适应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

 

1.公共项目不断增多。公共项目即是作为一种政府对社会进行义务承担和履行的具体形式[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调节以及政府对公共项目管理支持力度的逐渐加强,使得我国公其项目在规模以及管理层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公共项目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公共卫生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教育项目、文化项目和体育项目等。仅以国家级公共卫生项目为例,2014年所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就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健康中国行、全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新家庭计划、幸福家庭项目等诸多项目。

 

2.公共事业项目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同。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目标性、整体性和渐进明细性等特点,项目管理相对于职能化的日常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有着诸多的不同点。如项目管理的工作环境更加开放,需要与更多的机构和个人打交道,沟通难度更大,有着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期望需要识别;项目的目标性使得项目目标在计划、实施和评估中处于核心地位,结果管理比过程管理更为重要;又如项目的独特性和项目产出的渐进明细性也使得项目过程不可能完全遵循既有的程序和方法完成任务,需要有内容、手段等多方面的不断创新等等。因此,项目管理更需要能够容忍风险,更需要高度协调和保持创新性,整体性要求也更高。运用行政管理或一般公共事业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对项目进行管理会面临诸多的不适应,甚至会因此而产生问题让项目停滞不前。

 

3.现代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经验不断被积累和提升。随着公共事业项目的不断增加,不乏对中国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与探讨,这一领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不断被积累和研究,而这些经验和研究都可以丰富理论的教学。如关晓红认为我国公共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目标以及实施目的需要明确,需要法律制度跟进[7]。张江涛认为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管理存在招投标主体行为不规范、缺少专业评标人员、招投标制度不完善、监管上存在疏漏等问题,建议重视资金管理、加强对投资监督"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进行法制化管理和实行代建制[8]。贾俊明等人认为我国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而言,制度建设滞后,尚未能形成适应于中国的模式,评价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树立公共支出的绩效意识、完善项目绩效评价的法规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注重绩效评价信息和结果的应用和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工作[9]。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项目管理》课程设置建议

 

1.教学性质与教学目的。进行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工作主要需要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一般管理知识、所从事专业领域的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一般管理知识是学习项目管理的基础,项目管理学是从其中分支出来的一门学科。而掌握一定专业领域知识也为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领域的管理需要掌握的信息,需要在遵循专业领域基本规律和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项目管理》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管理项目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从事公共事业项目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与日常公共事业管理的不同,项目管理特有的理论、流程和技巧,从而具备对公共事业项目进行计划、实施、控制和评估的基本能力。

 

2.教学内容。目前,《项目管理》课程国内外的教材主要有两种编排体例。一种是按照项目管理的课程进行介绍,即按照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的管理过程将《项目管理》课程分成五部分。另一种方式是按照项目管理的内容将《项目管理》课程分成九大知识体系,即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笔者建议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第二种教材,一方面这类教材的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联盟的权威著作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体系一致,另一方面按照九大知识体系来进行介绍,有利于学生对项目各方面的管理形成整体印象,更容易理论传授,也有利于其未来从事项目时能够尽快入手。因为学生毕业后往往是在从事公共事业机构的某个部门干起,在参与项目管理时往往也先从某个方面如财务管理、质量控制或人事管理开始,而不会一下子成为项目经理/负责人。

 

3.课程考核。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10-11]。《项目管理》的课程考核需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期末的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不能超过50%,平时成绩比重可以高于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考核方式也要比较灵活,将课堂案例讨论、各类项目文本写作作业、团队作业和考勤等成绩按事先商定的标准计分,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应用上,功在平时,于讨论、练习和实习之中提高项目管理的技能。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项目管理》课程参与式教学探讨

 

与《管理学》或《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不同的是,学生在学习《项目管理》课程时,更容易呈现“高不着低不就”的情形,一方面觉得项目管理很简单,认为按照管理内容、程序和格式操作即可,另一方面面对项目管理实习时,甚至在大学生的小型社团项目管理实习时也无从下手,试图用传统管理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本科《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技术介绍为主,能更多激起学生兴趣的管理艺术介绍较少,如果不能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在不断的积极思考中教学相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也无法学习到专业需要的管理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此,除了采用相对较多的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方式,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可以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开拓学生的思维,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课程可以在多边形定理、挣值分析、项目时间计划强制和依赖关系分析、项目沟通障碍及应对和合同谈判等较难理解或技巧性较强的理论教学中,选择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案例进行研讨,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案例既可以来自教师自己参与的项目,也可以从项目管理网站、专业研究文献和媒体的报道中选择国际国内的知名项目。为保证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中要做到:(1)事先准备案例,提前布置学生思考;(2)案例分析交流可以在理论教学前,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之后。前者重点放在案例自身问题和学生应对策略中的问题发现上。后者侧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在既有知识/经验上的进一步创新;(3)案例分析过程中,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要以偏概全。教师既要尽量给予学生自主权,不要过度干涉,又要在偏题或者需要支持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2.项目文书写作练习。公共项目的管理在从项目的启动到项目收尾阶段都会形成很多有形文件,对学生相关文件的撰写能力培养也是“项目管理”教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项目管理九大内容的活动中都有一些格式文件,如项目变更申请书、项目章程、时间网络图、项目人力资源计划、招标文件、总结报告等等,而不同的项目中这些文件虽然格式要求不尽相同,但关键内容相同,建议教师在教学各类文件内容与要求的同时,从政府网站、大型公共的项目网站、国际国内项目管理研讨会,或从事公共项目管理人员那儿获得文书的格式,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和课堂交流点评。需要注意的是,书写文书练习时,为减少一些专业领域知识缺乏而带来的文书书写困难,教师可以不规定领域,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领域锻炼文书书写。如果限定具体领域,专业性又很强的时候,教师要给予事先的专业知识支持。

 

3.团队作业。项目的高风险性和整体性使得项目管理更强调团队精神与团队合作,每一个团队成员应该围绕项目经理的管理和项目目标的要求,齐心协力完成项目任务。因此,在《项目管理》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团队作业是一个很好的实现方式,对改善教学效果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项目管理团队作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自去演习,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项目团队中,配以小组安排的项目人员角色,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当然,项目团队作业对于学生和老师的要求都更高,也很费时间,因此,不宜过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在集成计划的制定、项目变更和项目自我总结会议(教学过程结束前)三个环节安排团队作业,每次给予学生2周的时间准备,需要团队在完成任务后准备一个包含关于作业过程记录、作业结果和活动反思的小组报告,PPT汇报,但汇报人员由老师在小组成员中任意选定,团队分由老师打,而成员的得分则由每次作业的组长/项目经理打分,成员的平均分为老师给出的团队分。团队作业分计入平时成绩。

 

4.项目管理全程参与式教学。为加深学生项目管理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也要体现整体性特点,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一个项目进行全程作业。在项目管理概述介绍结束后,即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5-7人,分组依据由学生自己选定,大多会选择以宿舍为单位并依据个人的要求进行微调分组。分组确定后,在集成管理一章中,小组完成项目选题和团队命名,其后的项目文书写作、团队作业均以此项目为基础完成。学期结束时,将完成的可交付物/活动成果按项目过程重新进行整理,并对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经验形成个人和小组总结,也作为平时作业的一部分予以打分。

 

作者简介:

第2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一)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近些年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及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该专业教学计划日臻完善,教学内容趋向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然而,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等原因,各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实现普遍存在差距,课程设置比较松散,课程开设过于广泛,主干课程不突出,课程衔接不紧密,不能突出其“公共事业”的属性。给学生的感觉是“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不专”,培养的学生很难做到“术有专攻”,且课程本身多是“基础”、“概论”等形式的基础理论性课程,实务应用性课过少,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调整。

(二)学科专业发展及社会对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虽然近十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该专业招生情况却并不乐观,在全国出现了“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数趋于增长,而招生却趋于递减”的现象;同时,从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学生从业形势不乐观,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学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到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工作的比较少。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来看,随着中国“NPO”(非营利性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必将大量增加,故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改革调整该专业课程体系,减少基础理论性课程,增加实务应用性课程,切实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对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也是合作育人模式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育人培养途径探索,如校府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以期尽可能广泛地拓展学生的多方面公共管理技能。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改革,必然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作相应改变,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仅有助于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共同开发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能保证课程内容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也符合本专业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合作育人”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指导作用

合作育人,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国外高等院校的普遍共识,并成为大学制度化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在学生培养中,需要借助校外的资源来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实践中,多只限于个别课程,没有从专业整体的课程体系来构建。且较多的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在教育中利用企业现有设备及技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而公共管理类中开展课程建设较少。所以,将公共部门的资源引入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并且能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就需要探讨和研究。

所谓合作育人模式是指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等组织机构的合作为基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系为保障,以合作项目为载体的集多种教学方法(方式)为一体的共同培养人才模式。其特点在于以合作育人为平台,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合作育人平台三者作了开创性的对接。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体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又通过合作育人平台来实现。怀化学院按照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积极推行以“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途径”三者一体的人才培养改革。即: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人才培养内容融学生“公共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一体;人才培养途径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怀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5年招生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受学校发展和学校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性课程偏多,应用实务性课程较少,授课、师资也都是由学校独立承担,没有将社会公共部门资源引入到学生培养过程,并能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中。其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强,而实际应用能力偏弱,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基于此,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合作育人模式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培养的学生必须紧扣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脉膊,掌握最新、最近的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动向,这就要求必须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出台的方针政策融入到具体的课程中,既保留课程原有的理论体系,又要根据现实情况补充新的知识,基于此,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不仅能保证课程内容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也符合本专业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中,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合作育人为平台,构建以人文为魂、能力为本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课程体系。以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鉴定为基础,形成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为模块群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拓展课程群可以根据考研、考公务员、人事行政等需要开设包含专业方向课程、实用实务性课程和地域地方特色的课程。二是以够用为度,合理界定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及不同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确定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调整课程组织架构。

第4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教学

[作者简介]杨芳(1975-),女,河南商城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广东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09A062)和广州大学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39-02

“公共政策学”是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公共政策的研究和教学以来,“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体系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但体现不同专业的特色教学却比较缺乏。由于学科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合理的设计,以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应凸显专业特色,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根据专业要求确立教学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于1998年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主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①公共事业管理指公共组织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等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对公共政策这一手段的运用。公共政策既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又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杠杆和工具。“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策系统和政策运行过程,学会政策分析的初步方法。具体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四个一”,即培养一种习惯、理解一套理论、掌握一套方法、具备一系列的能力,从而达到改进政策系统,提升公共事业政策的质量和效力,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培养一种习惯,即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政策运行的习惯,要经常关注国家出台和调整了哪些关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运行情况和执行效力如何等,以提高学生的政策敏锐性和洞察力,为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政策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解一套理论,即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公共政策的内涵、特征、本质、功能等理论,了解古今中外的政策思想和政策运行过程。掌握一种方法,即政策分析的方法,具体包括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目标确立的方法、方案搜寻的方法、结果预测的方法、方案比较的方法、效果评估的方法。②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即培养同学们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能力,特别是公共政策的执行力。

二、根据专业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内容安排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实际教学中,限于教学时间难以面面俱到,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根据专业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公共政策学”的教材比较多,代表性的教材有宁骚的《公共政策学》、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严强的《公共政策学》等。从教材内容看,有的侧重于公共政策系统和过程的阐述,有的侧重于公共政策的分析,有的两者兼顾。比如,宁骚的《公共政策学》侧重于政策本质、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讲述。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主要侧重于政策问题、议程、方案、效果等的分析。陈振明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和严强的《公共政策学》基本实现了理论与分析技术、方法的兼顾。过去,“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一直注重于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讲授,关于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由于教材偏好、任课老师知识背景、涉及知识面宽、教学难度大等原因涉及较少。进入21世纪,公共事务日趋繁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分析的功能日益凸显,它可以“应用人类社会一切可能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直觉、判断、创造力等能力及潜能,帮助正确地制定公共政策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③。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应当在讲授政策系统、政策过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政策分析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建构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分析政策方案、预测政策实施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监控政策执行过程、评价政策效果,以减少以后工作中政策制定的失误,提高政策实施的效能,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三、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关怀意识和分析政策问题、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优化案例教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政策学之父拉斯韦尔将它界定为“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④。公共政策因公共问题的存在而生,其立足于社会公众实际生活,以解决社会公共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目的。小劳伦斯指出,在政策分析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政治和官僚制生活领域中的分析习惯;增长学生们运用有助于分析政策问题的、特定的分析概念和技巧的能力;让学生们熟悉公共政策形成的知识和背景知识”⑤。为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的教学中,尽量选取真实的、学生关注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老、环境保护等涉及公共事业管理的案例,以激发同学们探讨的热情。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实现案例和理论的融通,真正起到以案例消化理论、通过案例锻炼能力的目的。

2.注重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⑥情景模拟教学有较强的趣味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发展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能力,达到教育与现实需要的接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通过公共政策方案论证会、公共政策方案听证会、政策新闻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通过角色扮演,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政策出台的不易以及作为政策制定者应承担的责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怀意识。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公共政策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现实公共政策的实践,可以为公共政策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了解我国政策运行的实际,提高认识、分析、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如组织同学们参与政策听证会,感受和了解政策听证的过程;让同学们利用假期参与政策宣传、政策执行活动。通过参与,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政策运作细节,了解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的特点,以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和解决政策问题。此外,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事业单位、优秀的非营利组织或社区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实践基地,体验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和政策运行过程,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发展和修正理论,提高技能,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考评是整个教学实施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好的考评机制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力措施,也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为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公共政策学”的教学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新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闭卷笔试为主,“以分定论”。很多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背”而过关。这种考核方式对于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公共政策学”课程来说,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改革原来的考评方式。首先,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分占30%,试卷成绩占70%。这种分值比例难以改变“一考定好坏”的局面,建议扩大平时分的比例,使平时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50%左右。同时,加强对平时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将课程作业、课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和质量等都纳入平时考核的范围。其次,调整考核内容和标准。在平时考核中,要将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纳入评价体系。例如,在案例分析中,背景资料搜集是否真实、全面,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分析问题是否深入,解决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成果研讨和展示是否清楚、明了,对其他同学的质疑是否很好地做出回应等。在情景模拟中,主要考核事前准备是否充分、角色扮演是否成功等。另外,在闭卷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外,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的考题,加大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和论述题的比重,甚至可以在试卷中加入“策论”“申论”等类型的题目,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最后,改革评价机制,在平时考核环节建立公开互评机制,即每位同学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一个人说了算,也可以克服评分中的不公开、不公正现象,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案例分组分析中,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评分。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选出最优秀的角色扮演者等。总之,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同学们关注现实,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能力,为他们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事业管理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2-213.

②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8.

③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

④刘斌,王春福.政策科学研究(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9.

第5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181-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各学校以及各专业的招生质量。高校间、各学科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等因素,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铺路,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1 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统计数据,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4-2006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217人,其中2004届本科毕业生123人,2005届本科毕业生60人,2006届本科毕业生34人。学院按照事业单位、企业、政府机关、攻读硕士研究生、出国深造、自主创业、未就业等七类进行分类统计。

1.1 总体情况分析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从总体上看,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38.7%,接近四成。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次是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总数的21.2%。去政府机关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排行第四,为7.8%。

按照培养方案的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更多的去公共部门工作,即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从这样的结果来看,武汉大学该专业的学生近40%到企业单位就业,去事业单位工作的只有25%,而去政府机关工作的还不到8%,二者合计33%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务员录用现在采取公开统一招考,对于该专业学生没有特别的倾向。而政府体制改革也将大大缩减毕业生去事业单位的人数,加上近几年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进入事业单位非常的难。毕业生只能去企业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

1.2 各年份情况比较

我们再对各年份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就可以从动态的变化中看到就业趋势的变化。

(1)毕业生去企业工作比例的比较。

从2004届毕业生到2006届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比例由30.9%上升到50%。结合2007届本科毕业生目前(截至2006年12月底)的就业情况,这个比例从2004年到2007年的趋势是明显上升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上涨,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时间的推移,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法人机构也越来越多,这也给高校本科毕业生,特别是像武汉大学这类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外资企业招聘的很多岗位对专业要求不高,这也是该专业毕业生去企业的人数比例快速上升的一个原因。毕业生去企业就业比例显著上升与近年来事业单位招录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有一定的关系。

(2)毕业生去事业工作比例的比较。

与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的趋势正好相反,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则是明显下降趋势。2004到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各年份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0.9%、20.0%和17.6%。截至到2006年12月底,2007届本科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下降到了10%以下。从2004年的三成到2007年的不足一成,事业单位这个本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对口单位却逐年遭到毕业生的冷落。

与其说是遭冷落,不如说是门难进。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更加强调的不是能力和实用性,而是学历。由于社会风气的原因,事业单位比企业更加讲究“拥有博士学历的员工比例”、“拥有硕士学历的员工比例”等指标,而不是注重员工本身对于单位本身、对于社会公益的贡献。加上政府机制改革,众多原来在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人员被调整到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使得事业单位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名额被挤占,名额少则只能用学历来抬高门槛。以上两点成为本科毕业生放弃专业对口,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原因。

(3)毕业生去政府机关工作比例的比较。

将各年份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几年来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率略有下降,但趋势不明显。用χ2检验,按α=0.05水准,不能认为各年份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也就是说,各年份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

由于公务员录用现在采取公开统一招考,招考要通过多次笔试、面试,人才选拔相对理性客观,所以每年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不会有明显变化。即使出现差异,也可能是受到每年学生的自身状况、考试难度、报考人数的不同的影响。

(4)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的变化。

由于各年份学生报考国内院校的研究生的志愿,不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有较大差异,申请国外或者港台地区的研究生也存在偶然性,各年份的数据不便进行比较。由于本文主要是讨论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和趋势,在此就不对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的变化进行讨论。

2 问题和讨论

当前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这其中的原因有客观的社会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高等院校扩招速度超过社会岗位增加速度,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各学校以及各专业的招生质量,高校间、各学科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成为学生入学时考生、家长都会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一个专业的建设也起着指明方向的重要作用。

(1)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这并不能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失败。这和当前就业竞争激烈、整体就业形势不佳有较大的关系。这也要求我们转变教育理念,本科阶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重在教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学生今后在事业、学习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宽口径、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通过四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及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2)加强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密切相关,可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领会工作要求,为这些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学生到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下降,除了就业整体环境不佳的原因,和宣传不到位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后应当加强和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向他们推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

(3)课程设置上增强管理类相关专业的设置,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最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上可以看出,我们加强了对管理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涵盖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过程,这种管理取向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教育学生面对现实,主动择业。由“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结果,大学生应从积极意义来看待和理解这种变革。对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抱正确的态度,应认识到这是体制转轨时期的必然现象。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自主择业”、“公平竞争”、“双向选择”,这种就业观最突出的价值理念是自主性和权益性,即就业双方的自主选择,该选择既是其权力也是其利益所在。因此,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大学生都应该在就学期间接受职业导航和就业辅导的相关教育,学校有责任教育学生改变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主动出击,寻找适宜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

(5)顺应社会需求和传承专业学术的矛盾。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积极地参与,需要高校的教育。毕业生作为高校一个即将出厂的产品,一毕业就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合格与不合格,好用和不好用,不管是对于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很重要。任何机构都希望招聘、录用的人能够为机构创造价值,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岗位。学校作为产品的生产者,理应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研究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能够较快适应社会的学生,对于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会有较大作用。

第6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01-01

自1999年我国高校首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招生至今,高校开设此专业的数量已达上百,但由于发展较晚,依然属于较年轻化专业,大部分学校对此专业的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以分析与反思,只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以明确定位,才有助于专业的发展。

所谓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 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成一种教育实体 这个实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其任务是对高深的专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教与学 由此,高等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 而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 专业建设则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也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而优质的专业建设是的前提是对专业准确定位。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和认知的不足

公管专业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现和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还很陌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内部,常有人把它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等相混淆,认为它是培养新型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的学科,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是不足的。高校为公共领域量身培养的管理人才得不到认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公管专业的存在,就院校公管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得不打破专业界线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建议

1.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由1999年至2004年的课程调整,同时通过清华、北大等名牌高等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培训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高校对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的人才的培养,以及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都起着主力作用。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MAP教育中虽然有非政府高层人才,但政府公务员比例占了80%。因而就目前情形不难看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是政府,但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而就目前国内专业教育体系情形分析可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因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对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2.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本地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建设人才。因此,专业在定位时应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城市发展产业规划城市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城市人才需求状况及城市现有人才培养措施与规划等做扎实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在调查与研究中一方面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与有关的城市部门、单位一起探讨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模式及其就业问题,在定位先期即确定学生的出路问题,因而促进专业的稳定常态与健康发展。应将培养出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作为与时代社会发展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结合就业的专业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 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 ,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和制定者。因此简单说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就业换界面狭窄的情形,可将培养非政府的创造型与服务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而由于企业中也存在非专业对口就业情形,就需要结合企业业务内容,可定位培养目标位:具备西安的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发展

1.突出专业特色。灵活把握培养方向非常重要,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办出特色,向哪个方向输送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立足之本。例如,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 业(师范类) ,可将教育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教育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农科类高校依托农业学科优势,主要培养面向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有其发展空间,也符合当前我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民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依托民族学和社会学学科优势,培养面向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这也有利于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设 置现阶段。

2.优化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加以优化,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课 为核心,各门专业管理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解决专业课程设置的杂乱局面。

3.拓宽就业口径、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两类实验课程的教学。一方面,针对该专业的许多核心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行政学等进行单科性课程实验。另一方面,必须开展综合性的专业实验,即通过创立仿真模拟实验系统,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验实训环境。同时高校科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面。

第7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实训基地 建设 培养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说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技术投入程度和资金支持力度都对学生今后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影响。因此,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高校应该应把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放在首位,而实训基地的建立就是实现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的有力保证。 

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都是学校、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没有专业的实训基地作为支持,学生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会面临淘汰而无法生存,学校的专业发展也会因无法达到既定培养目标而举步维艰。 

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引导专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模式仅仅是从理论教学的角度保证了知识的输出,但真实的教学效果无法体现。在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缩短所从事行业对自身的培训周期,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顺利接轨。优秀的人才培养计划,乐观的就业形势,定会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状况和未来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现状及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投入力度较小。有些学校因财力、物力等现实原因,并没有把实训基地的建设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首位,仅仅是将其视为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途径。有的学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拖再拖,有的则是简单投入,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点到即止,这不但影响了实训基地真正教学作用的发挥,还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专业教学的发展。此外,部分由企业提供的实训基地因担心管理形式复杂、企业信息外泄等因素,对学生的实训仅提供形式上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不高。 

(2)实训课程缺乏系统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都可以参加具体的实训练习,但由于实训练习对应的教学内容比较分散地分布在多门课程和不同章节,对实训的具体操作缺乏系统化地统一组织。具体表现为:首先,各实训内容相对理论知识来说所占比例过小,在各门课程中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在教学进度的把握上无法统一;其次,实训的教学目标不统一,无法让学生真正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最后,实训缺乏规范性操作,学生仅仅是进行了实践练习,但和实际的操作流程及操作标准仍存差距[1]。总之,缺乏系统化的实训课程影响了实训的教学效果,无法配合实训基地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3)实训基地功能单一,兼容性差。因各学校不具备软件技术开发等能力,多数的实训实验室均由固定的厂商提供设备,在技术人员安装调试完毕后交付使用。因经济利益因素,很多厂商设计的实训模式过于单一,各课程的实训内容无法进行有效的兼容。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在采用友公司的erp电子沙盘和手工沙盘并建立起实训实验室后,由于资金、场地等因素,其他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短期内就无法实现。过分单一的实训模式,导致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较大,许多实训实验室难以建立,影响了整体实训教学。 

(4)实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想通过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实训教师均由原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后担任,但从实训教学的反馈信息来看,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实训教师所接受的理论教育较多,参加实践培训的时间相对较少。整体实训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实训教学要求的差距,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 

3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议 

(1)加强师资建设,统筹教学资源。在实训教学期间指导教师的地位尤为重要,优秀的实训指导教师是整个教学的重要保障。学校应从有计划地引进专业人才和加强原有教师队伍培训两方面,内外结合,强化师资力量。出台针对实训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考核和业绩考核办法,从职称晋升和薪酬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在培养合格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还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要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尽可能地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要以日常教学计划为前提,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有针对性对实训计划作出安排,努力利用好有限的教学资源并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体现实训特色,把握实训原则。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体现其模拟的真实性。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实训的真实感,指导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地完善实训内容的仿真性,还原操作流程的真实感。同时,指导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操作过程则要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充分体现实训内容与现实世界的一致性,这个原则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必须遵守。 

(3)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实践改革。学校除了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外,还可以考虑加强与医药企业的合作交流。利用企业的硬件优势和工作氛围,学校可以更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加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实训基地,并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尽快开展专业实训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获得医药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先进的运作模式,学校能够完善自身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外围拓展,企业也可从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对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有效补充,合作的双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2]。 

参考文献: 

第8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问题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49-03

在我国,相较于其他成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还是一个新兴专业,主要培育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及应用等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公共性、应用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性多个特征。该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强调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很快,但其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因此,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针对性不强。综合多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大多数高校均把“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写进方案之中,并原则性描述了公共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这种表述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行业需求和岗位群定位缺少规定;二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素质没有被细分;三是对认知、知识、管理、技能等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未被量化;四是能力培养目标从结构上看逻辑混乱,主次不清,重点不突出。

(二)组织不规范。随意性明显。一是部分院校尚未建立实践教学组织机构或未赋予机构实践教学管理功能,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教学现象。二是实践教学普遍缺少制度规范和保障,表现在教学学时占总课时比重普遍偏低;实践教学课可上可不上,实践教学活动可开展可不开展,实践教学成绩可多可少、标准不一;教学环节缺少监督、考核方式实用性不强、评价缺少依据等方面。

(三)流程管理失控,形式主义突出。目前,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形式主要有课程实训、假期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是在这些实践项目的实施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学校尚未建立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共部门财务、地主政府行政、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计量分析、公务员考试等模拟系统与实训平台,课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二是多数学校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习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但学生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无基地实训、无导师指导、无过程监督。三是假期见习与专业实习雷同,无统一部署。四是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写作到答辩,虽然也安排了指导老师,但学生迫于就业竞争压力或要准备考研,很少真正用心独立构思和创作,抄袭现象普遍存在,指导老师有苦难言。

(四)体系紊乱,缺少系统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多所高校虽然开办该专业时间不长,但大都建立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从设立组织机构、设计培养方案、编制教学大纲到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立与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从专业、学科、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到教研、教改和科研项目,相关院校均做了大量工作进行探索和创新,成绩显著、效果突出。同理论教学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条件的差距都还很大,更无法同其他如工商管理、师范类专业相提并论。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实验中心、实践基地、经费支持、平台建设等硬件建设滞后;二是制度、规章残缺不全或流于形式,软件建设没有跟进;三是已有资源整合度差,缺少有效统筹和整合,效率较低。

(五)考核评价失范,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的评介体系包括评介的依据、目标、原则、方法、标准、实施、监督、反馈和采用等多方面内容。综合多所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突出问题表现在:实践项目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等目标要求不具体,教学活动缺少可靠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欠科学、操作性不强致使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重目标轻过程、监督失控,评价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即时,等等。

二、原因分析

(一)跨越多学科的专业特点导致实践教学难度大。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威尔逊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和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管理中。因深陷政府规模扩张、机构臃肿、财政赤字加剧、行政效率低下等困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加、美、澳、新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以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把变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进和创办起来的。该专业把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卫、环保、社保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一般管理方法、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还要兼顾人文、自然科学、文理工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跨越多学科既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又是实践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快速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较慢的矛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政治经济生态原本是西方议会民主制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取向以效率为主,旨在打造一台高效、廉洁和简政的政府机器。该专业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然而,30多年改革开放,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行政机制、人事制度、领导体制等变革的力度有待加强,政府、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良性的政治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和监督体制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政治经济的生态环境脱节,如何将舶来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是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培育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基地平台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等。二是部分教师对实践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内容、方式、评估、监控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其教学思维始终停留在单纯的课堂授课环节上,理念落后,方法简单,对学生的监督控制不力。三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四)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较低。“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育人才的关键环节,欧美等发达国家均把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共领域管理人才,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确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由于理论教育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大多数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短、专职教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等原因,公共管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则

要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设计、方法选择、形式组织、活动安排、质量评估等不能囿于理论,而应考虑教师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和学生的专业层次、能力需求与能力水平等其他因素,同时还应兼顾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

(二)能力本位原则。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开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分析职业角色的能力需求,对相关能力需求进行细分,并按一定规律和逻辑关联进行科学整合,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才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本土化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坚持“本土化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秉持教育“国际化”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的管理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行政及人事体制的政治制度环境为基础,坚持中国公共行政的教育实践路线,移植国外的先进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借鉴外国的公共行政的实践经验。使之与本民族的教育实践相沟通、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实践,创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生性的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以便更有效地为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服务。

四、改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成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范,为实践教学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由教务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实践教学工作,起草实践教学相关各类文案规章、统计评估、协调、督导和归档T作;小组成员由本院系全体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学老师组成,各相关人员应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小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及时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研究、设计、完善或深入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和课时,制定基地实践或专业实践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三是制定相关的成绩评定方法和标准;四是遵循实用性、能力本位和本土化原则编制实践教学课程大纲。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和较大投入;同时,实践教学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只有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三)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是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当减少理论教学课时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二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针对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和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依照循序渐进原则,规划课程及其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评估方法与标准,优化毕业论文(选题)的形式和操作规范。三是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监控力度,做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全程跟进。四是注重考核公正、合理、规范。五是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选择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研究教学、管理游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完善团队式案例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在新公共管理视野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应该顺应变革,实现能力和角色的转换,变单一理论型师资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师资。为此,一是要将现有的专职教师纳入到实践教学改革的体系中,通过交流、沟通、讨论,统一大家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确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专职教师可在暑期参加适当的管理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三是聘请一批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四是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及向名牌高校输送访问学者。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112035);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第9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文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对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