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第1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7月23号下午四点钟左右,经过三四个钟头的颠簸,来到这所四周都是高山的中学。校长和老师门的热情接待,略显简陋的宿舍,相对齐备的教学设施,这是第一天的模糊印象。晚上在校方安排的教师办公室里,全队的同学都在为第二天的正式开课精心准备。此后的每一个晚上,办公室的灯从来是这所学校最晚熄灭的。

7月24号正式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通过几节课和一次班会课,我对自己的表现共有一下几点的总结。第一,与学生的交流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学生的层面,或者说是更像大哥哥,而不是老师。这样虽然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增加了个人的亲和力,但是对于现实中真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掌握尺度不好。第二,备课不充分。上课之后才知道有很多的变数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比如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究竟如何,课程难易重点等问题都造成了上课中思路卡壳情况。第三,能够很好地调配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释疑上也能运用新颖方法巧妙地解释词语。

而通过这整个三下乡活动,从真正地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事情的初衷到结束,我收获了很多:一群可爱天真的孩子,一伙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段日子里,我也学会了很多,比如独立坚强。一直以来自己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下,最远也只是去了个邻近城市读书。这次真正地去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体验生活。和那些孩子一起,我只能说自己是去体验生活。他们的生活在我看来是简单的近乎于纯粹,没有太多的要求。我也学会了简单。在那个一眼可以望尽的中学,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特别单纯的生活,我却很充实。充实,因为自己是被需要的;充实,因为学生的渴望的眼神;充实,因为我和我的伙伴一起共进步。

结束之后,我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学生是否在这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我是否真的给他们带来了些许不一样的知识的光芒,他们以后会怎么样。初为人师,我想自己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引导他们。感恩是我给他们讲过的一课,也是我想启迪他们的。令我感动的是在临别赠送的班级卡片上,他们写着“感恩”。我想他们已经领悟了我的感恩真谛:giving is receiveing.谢谢你们,我的学生。

第2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信息工程系09级电信班

炎热的天气,凉爽的心情。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生活,看着同学高高兴兴离开学校踏上回家的旅途。我却不能同行,因为我还要留在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绿色世博,低碳生活”是我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领悟两会精神,宣传低碳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一主题充分反映了我国乃至全球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也正是当前科技创新的使命和方向。绿色能源与节能减排贯穿了本届世博会各个展示环节,绿色世博和低碳世博是本届世博会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将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落幕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将目光瞄向了“低碳生活”。随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好处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和接受。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国人心中不断加深,越多的人们开始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我们更是将这一国家的发展蓝图带到社会上去,让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到,能够融入生活。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尽一份力。下面是我在此期间的行程安排和感受。

一、活动准备阶段

正当考试渐渐逼近的时候。收到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情非常激动。此时,就进入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先开个小会,把任务分配给个人。我收到的是制作两条横幅和打印宣传单。收到后我毫不携带。开始了准备工作。在此期间,学校也组织了一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交流会。会上领导讲了关于活动的意义和一些注意事项。我们还询问学长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还有就是在网上找相关资料。我们做完横幅后,考试的最后一天我们把横幅挂在校园里了,提前在校园里宣传。让还没离校的同学们先了解一下,然后再带到他的家乡也帮助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生活”的真正含义。从而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虽然我们已分工,但我们在做事时时刻保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许多次队员都是在工作时突然有了好的想法,然后集思广益,大家一起商量,经过一致同意后,改变原定计划,这样更加完善了我们的活动。

时光飞逝,到了正式走向社会宣传的时候了。我们的前期工作结束了。

二、活动期间

活动期间我们分别去了:董永公园、街心公园、应城等地方开展我们的工作。在这里我只重点写董永公园。

董永公园

首先要做的就是按照计划选好的地点去宣传,第一个活动地点是董永公园。今天清晨我们每个人按照原计划的时间在同大八栋楼下集合。由于我们其中的三个人有其他事情,所以部分人先去,那三个人办完事再去。我去的时候是上午10点左右。

是啊,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是我们的热情还是澎湃的,我们决定冒雨前进。没人带一把伞,骑着自行车,冒着大雨不到20分钟就看到了董永公园门口。此刻,心里挺矛盾的,必定是第一次参加活动,有没人做过还不知道怎么去做,虽然先前问过学长但是还是没有亲自去过,也不知道怎么办。

一会门口到我们背后。哇!里面人不是很多,我们先是在一起商讨怎么做。然后工作就开始。

我拿到调查单还有两份宣传单,手都在颤抖。这可怎么办啊。此时,他们说“看那两个美女就给你了,你看着办吧。”我不说话,他们又说“怎么这都不敢……”此时为了面子,鼓起勇气来说“谁说不敢呢,你们等着瞧,看我怎么搞定。”

我就在前面走他们在后面跟着,马上就到了那两个人面前,我此时有点慌张,心里默默说要镇定…心里评定下来了。到她们前面就开始说了先是自我介绍一下,然后说出来的目的,最后给她们讲解。呵呵刚才的心情已经飘到天边去了。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让她们把表还填了两份。

弄完后,感觉很高行还很轻松。因为采访的很成功,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了。迈出了此次活动的第一小步同时又是一大步。对团队来说是一小步,对我来说却是一大步。

三、心得

第3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面对着即将毕业的自己,一直生活在家和学校这个温室里的我决定一个人去面对生活对我的考验。

所以在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我独自一人背着了行囊,离开了我美丽的学校、可爱的同学,去了深圳。而在这一路上我的困难很多,虽然没有过无关斩六将的艰难,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似乎有那么的辛苦,精神到了崩溃的极限、体力耗尽;似乎是老天给我的考验吧!

从即将离开学校开始,先是我的银行卡消磁、买错火车票、火车上睡着的我被陌生人不小心用水浇醒;抵达深圳后,坐上的公交坏在半路,结果我苦等半个小时、打车去朋友那里,对于一切陌生的我在众人中挑了一个慈祥的大叔(因为怕被骗)但是我还是被骗了钱,虽然是小小的敲诈但是我还是很气愤,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人性,这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的肮脏,同时这也让我从新认识了人性。“人之初性本善”是呀!但是在经过这个社会金钱的诱惑和腐蚀之后又有多少人可以称其为“人之初,性本善”呢?

来到深圳,似乎一切的一切都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的简单和天真,本以为会很快的找到工作,但是偌大的城市竟然没有适合我的一份工作,不是工资低就是太辛苦,而我也是这里晃三天、那里晃两天,并非是毅力不够更不是怕苦,而其中更多是看不懂、学不了、更不会学那些因为某些东西而对别人的摇尾乞怜!因为这不是自己的专业、本来自己出来闯一闯想让本身某方面的不足得到锻炼,但是一切的一切都落空了。(然而,当两个月之后我离开深圳的时候我又被骗了,我不知道是自己好骗还是坏人就那么多,我被一辆车仍在了半路,而这样的事在一天之内竟然发生了两次,而我确实最后自认为很幸运的在火车没开之前到达了火车站但是不幸的是一张票都没有,连续四天都没有票,天渐渐的黑了而我急切的徘徊在那个陌生的火车站,而对于善良的面孔我似乎再也不敢相信,最后迷路、最后哭泣、最后感觉到自己并非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性,而别人的评价都是两字:“人才”。而我给自己的评价是:“失误、倒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然而当我到处奔走去找工作时,一家买衣服的招聘广告让我更是气愤,现在其他条件我全忘了,但是有一条,也是他挫败了我满身的锐气,让我走进我从来都没有想到会进的工厂,它的文凭一栏写着:“大专以上文凭”。我很悲愤,但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除了努力别无选择,然而我只能把我的气愤发泄在那个虚拟的网络里,那天我的心情是这样写着:“现在的大学生去卖衣服,那十年之后国家培养的大学生都应该去买菜、收废品了!”

在朋友的介绍下我走进了工厂,一个叫绿点的名字,他有着和富士康完全不同的管理体系,然而我就在其中对比、总结,才发现原来富士康为什么要被称其为全球最大的代加工厂、电子工厂的龙头。

一个新员工刚进工厂的心酸和无奈,我想只要是进过厂打过工的人应该都有所理解,但是主要的一点是:我们身上却多了一道和那些人不同的光环“大学生”,“大学生”也似乎是这几个字差点逼得我离开。

从来从来都没有想到这三个字中能加进那么多讽刺、、、干的活很累、但是精神上的打击何止少于它,而我也不断的用古人说的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鼓励自己,虽然一直心里很清楚那些不过都是骗人的,再加之当我哭泣时电话里同学、好友的安慰和鼓励,最后我坚持着。

第4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奖申报工作总结或主要事迹(字数在300字以内)

7月30日由***副院长带领商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来到***县大房身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此次活动院领导非常重视,并亲自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与大房身中心小学、中学进行了义务的讲课,使孩子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与当地青年座谈、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等等。通过活动张博院长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我们还进行了金融,证券知识等方面的义务宣传  

***,对于我来说是座非常熟悉的城市,是一座产玉的城市,这里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感到自豪。此次来到红旗屯,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作为当代大学生,关心农村问题、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是义不容辞的。

第5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校内活动篇

进爱心社一年以来,我参加了爱心社的各种活动,包括最开始的“爱心回收”、“帮扶结对及表彰大会”、“爱心义卖”、“社团双旦晚会”、”暑期社会实践队员招募”、“心语心瓶爱心回收”、还有正在开展的“图书衣物募捐”等等,每一次的活动都见证了秘书处的努力和成长。

爱心回收

我们有过两次爱心回收,一个是我进爱心社的第一个活动,还有一个是协助武汉的一个社会公益组织所做的一个“心语心瓶爱心回收”.第一个活动我是以一个普通的干事参加,社长和部长分配任务,我只负责执行。我那一次主要是在草莓园值班,早听说值班会是一个很乏味的活动,但是我亲身体验的时候却有一种乐在其中的感觉。每当有人驻足观看我们的宣传板,我会耐心试着去和他们交流,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具体情况。那天我还随身携带着一个小的记事本,活动中的一些感悟和收获都记了下来,所以那一次值班我感受更多的是快乐。

“心语心瓶”有一个星期是我们部门负责的。当时由于是临时通知,只有让理事会成员轮流值班,而且值班持续时间很长。那天本来是我和程香香值班的,她临时有点事,我给陈璐打电话,她二话没说就过来了,我可以看出她们的工作热情。“心语心瓶”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加强了我们和社会公益组织的联系,使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帮扶结对和表彰大会

11年暑期社会实践之后帮扶结对团会的开展是爱心社又一个品牌活动。这是暑期社会实践一个后续的工作。由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和我们前期的策划、宣传,还有暑期社会时间队员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这一个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全校一百多个班级参与了此次的帮扶结对活动,活动以团会的形式开展,团会上播放我们实践活动的视频,读山区孩子的来信,实践队员发言,学生代表发言以及现场募捐,用生动的形式让参与班级了解了此次活动的主题及性质,以一帮一的形式帮助了那些山区的孩子,同时也为爱心助学社做了一次有力的宣传,为11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表彰大会在帮扶结对团会开完以后于校大礼堂展开,参与此次活动的班级都受到了相应的奖励,也肯定了大家对爱心助学社工作的积极参与和关注,也增强了大家继续关注爱心事业的积极性。表彰大会过后,爱心社成员和班级代表一起对11年暑期社会实践地英山县草盘镇职业中学进行了回访,带去了我们的温暖,11年的暑期实践工作也随之告一段落。

双旦晚会

11年的爱心社“双旦晚会”是一次旨在加强社员交流的文艺活动。尽管是一次娱乐性比较强的活动,我们还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每个部门都积极的排练节目,发挥各自部门的特点,每个部门都报了一个节目。还有场地的布置,邀请往届社团成员,甚至请来了上届和上上届社长杨浩和毛闯。晚会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组织部和秘书处的合唱《站起来》、《心愿》唱出了我们对社团的希望与祝福,还有自编自演的小品、舞台剧以及现场互动游戏都为整台晚会增加了亮点。这一次晚会在娱乐的同时加强了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整个爱心社各届的交流,增强了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意识,对社团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爱心义卖

我们有过两次爱心义卖的活动,一次是和校学生会合作的女生节的手工艺品义卖,还有一次是义卖报纸。其中义卖报纸的活动我印象比较深。应楚天都市报的邀请,我们和武汉市其他高校同时进行了报纸的义卖,用来资助返乡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参加这一次活动的还有11年面试过关的实践队员。我们分为四组,分别在学校和学习附近的一些地方进行义卖。我当时是在华科武昌分校的南二门那一块,很多人虽然家里定了有报纸,听说我们是义卖,都纷纷慷慨解囊,原本预计要一个上午的时间,但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后来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将一千份报纸卖完了。这一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社员的责任心、实践队员的诚心以及社会上人们的爱心。这一次活动,我们统一穿社服、戴工作证,树立了良好的爱心助学社整体形象。

11年暑期社会实践队员招募活动

这是我们社团的一个品牌活动,也是在社团联活动月开展的一个主要的活动。这一次活动面向全校,我没让你做了周密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连续三天在草莓园、主干道、创新苑同时摆点招募,专门印制了此次活动的纪念卡。最后一天由于特殊情况取消了摆点,为了满足大家报名的要求,秘书处和助学部还于当天晚上分别在一栋和三栋设置了临时报名点,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最终有将近70个人从近5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到下一轮的工作阶段。在接下来的每一次实践队员全体大会中,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出了,但更多的人坚持了下来,我相信这一次实践活动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大的成功。

图书衣物募捐

这是从属于实践活动的一个活动,我们在草莓园、主干道、创新苑各安排了一天摆点,活动正在顺利进行中,募捐者很多。我们募捐的衣物是用来带去给支教地方的贫困家庭,棉被则是捐献给江诗信协会用来资助敬老院老人的。这一次活动是由组织部负责、助学部和青年志愿者队协助的,从这一次活动可以看出社团新一届成员的成长和逐渐提高的工作能力。

校外活动篇

我参与的校外爱心社团组织的活动有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的名为“爱,我们在一起”的义演,这一次活动我的感受是爱心事业应该不问回报,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我们去关注。还有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九届武汉高校爱心论坛”,通过这次论坛,我看到了武汉很多高校的风采的特色,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和各大高校爱心社的长期联系与交流,取长补短,争取共同进步。另外一次是华中师范大学圣兵爱心社的十周年社庆,他们的活动做的很浓重,请来了很多媒体还有往届各届的社长,我觉得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他们那么盛大,至少我们可以做得很正式。

秘书处的另外一个职责是社团的文化建设。在这一方面,除了对社团历史资料的整理存档外还有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社团成员的交流。在秘书处内部,我们再每次部门会议之后会留有时间给大家谈一谈各自的学习、工作、生活,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聚餐,为老社员开欢送会,加强部门人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一次聚餐之后,部门成员之间建立了更深厚的感情,加强了部门的凝聚力。部门之间,我们和组织部、青年志愿者队、宣传部都有过聚会、适时的交流,这有利于社团的文化发展。今后,在这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加强。

第6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一)组织上的问题

目前大多医学专业院校或者综合院校医学专业在组织社会实践中根据策划立项、根据总结评优,忽略了具体实施过程的监管和控制,造成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缺乏一个真正可以量化的科学指标体系和标准,使得评比结果失真的现象较多,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些高校和个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认识上的问题

1.形式化日趋严重。部分医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逐步流于形式,没有现实意义,这部分同学认为可以通过网络等当今信息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无须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2.认可度逐步降低。部分医学生认为可通过医学专业见实习可以取代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医学院校有专业见习和实习,不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实践能力。

3.重游玩之风盛行。部分医学生借社会实践之名游玩,他们片面的认为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增强队员之间相互了解,增加对“实践旅游地”风土人情和悠久历史的了解等。当前,也存在高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强度要求和督促激励措施不够,高校和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理想等问题。

二、深化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举措

医学生社会实践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医学专业实践的补充,不仅具有实现医学生的自我认知、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更是当今社会强化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认识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做奉献的过程是一个受教育和长才干的过程,对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些情感和能力远远不是通过网络等现代媒体途径或是教科书可以获得的,社会实践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窗口。高校及其各级团学组织应充分利用校内报刊、广播、网站、展板、橱窗等媒介的宣传作用,利用班会、团日活动和晚点等平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做奉献、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作用。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思想动员和培训,在实施中要注意和见实习的区别。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应更侧重加强学生对医学社会性的认识、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和服务、加强对医德的培养。

(二)在稳固专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大学生应在高校确定的大主题下进行立项活动,坚定不移开展专业的送医送药送医学知识实践活动,开展医学科研为主与其他形式相结合的实践体系。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发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提高医学生对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价值的广泛认识,增进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全面了解,树立大卫生观和新健康观。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党史国情教育、文化宣传服务、就业创业实践和各类科研调查等各类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爱党、爱国和爱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使学生能真正接触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从根本上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证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

(三)在坚持实践育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模式

1.基地化建设。建立目的明确、数量稳定、专业对口和优势互补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避免社会实践走马观花式或打游击式的开展,有利用发挥实践基地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发挥基地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提高了实践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践的整体效果。医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要以社区医疗和乡镇医疗建设为依托,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强与实践基地的联系,巩固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深化互利共赢关系。同时应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开辟新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推动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

2.专业化倾向。目前医学生的实践主体大多是低年级学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且组织制度不甚完善,因此应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并亲自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组队明确方案时给予更加具体的指导,并结合部分课题开展科研实验或调查研究等;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与立项的团队寻找对接,更好的将课题结合到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既能提供专业指导、基金支持和资源平台,同时对也可一定程度上协助完成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更能很好的解决当前医学生与专业老师交流不够的问题,进而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社会实践的专业发展。

第7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由院系分党委直接指导,院系分团委积极组织,教育学部组成了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为主的大学生参与团队,形成了“从实践中来感悟精神,到实践中去提升素质”的实践目标,并探索出了“实践与党建相结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实践与专业相结合,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效果显著。

一、实践与党建相结合的模式: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先锋模范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因此,如何引领学生党员发挥作用将成为工作的重点。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引领工作,力图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生的旗帜,以提升所有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学部在社会实践中重点突出学生党员的德育教育、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学部分党委的指导下,硕士党支部分别深入多个社区开展了为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献爱心和帮扶学习、走进临终关怀医院、帮助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等志愿服务活动;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参与了“人人参与,节水北京”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访老教授,知学科发展”、为灾区爱心捐助以及社区党支部共建活动。大一本科生党支部被推选为学校的标兵党支部,代表学校荣获了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等奖,此荣誉是对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的最佳认可。分党委每年都大力支持大学生党员寒假返乡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仅2012年就组织了25个研究生项目与19个本科生项目。项目经过立项、开题、中审和答辩等环节,完成效果良好。在众多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党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各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实践与德育相结合的模式:创立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社会实践中重视感恩教育,加强志愿服务

感恩教育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要鼓励和引导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投身实践、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本着传递教育感恩理念、实践奉献精神的目的和宗旨,北师大教育学部在2011年5月组织学生创立了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力求吸引和感染更多的学生切实参与到感恩奉献的具体行动中来,汇聚爱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积蓄力量。作为北师大教育学部精心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平台,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同时又针对需要帮助的中小学和孩子开展志愿支教服务和筹集物资、善款等活动。通过这个感恩、实践和奉献的平台,向全社会传达教育人“心系教育,兼济天下”的理想夙愿。短短一年的时光,“四叶草”在师大师生们的关心与呵护下茁壮成长,先后启动“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关爱生命,幸福续航”“助力明天,共爱一家”“志愿行动,心系教育”和“捐赠图书,传递知识”等五大项目;先后募集善款53 790.09元,共资助76人,资助总额达32 860.19元,共支持1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四叶草“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活动,支教队员们与64名优秀寒门学子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开展志愿者交流、爱心募捐、校园宣传等活动。

三、实践与专业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社团在社会实践中彰显教育的魅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大学生社团是各种学生组织的重要部分。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学生社团多是以大学生兴趣以及所学专业为特色而组建的,如教育学社、木铎手语社、野社等。教育学部分团委整体统筹各个学生社团和班集体的实践活动,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如木铎手语社请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野社请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彰显各个社团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教育的内涵;同时,给予充足的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经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减少后顾之忧,全身心深入扎根基层,到实践中去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各个班集体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深入到校内外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学社长期组织志愿者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为中小学生补习功课;木铎手语社走进特殊学校帮扶残障儿童,义务向社会教授手语;野社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民工孩子开办幼儿园,多次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四、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基层传递教育理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形式,是将自己所学所思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提前磨炼自己的重要平台,是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和服务基层展示自我的机会。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给学生社会实践配备充足的师资和经费。2010年派出6支队伍近百名学生,分别赴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六省市,初步形成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2011年将特色模式进行了完善,最终组建16支队伍,共有200多名学生踏上了实践征程,实践地点跨越了广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全国13个省16个市;2012年总结出“调研—实践—结对子—研究”这一独特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最终有14支队伍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进行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主要通过调研、支教以及宣传采访等形式进行,主题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素质拓展培训、教育宣讲、环保节能宣传、访谈先进党员、探寻新农村建设、关注特殊群体等,项目内涵丰富,紧跟社会热点,发挥专业优势,传递教育理念。在教育学部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学部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五、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实践水平缺失。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共建,为学生开拓更加多样的实践机会。在过去一学期中,教育学部在北京全宁科技有限公司、学而思集团、清华同方、红缨教育集团、中投发展公司、众享乐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普尔摩咨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与学校后勤党委共建,输送学生干部到后勤的餐饮、宿管、物业等中心担任助理;在石景山教委建立实习基地,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教委上岗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助理。在共建的过程中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技能,端正工作态度,培养意志品质等,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实习实践,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学部就业率已达100%,较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第8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上社会实践 运行机制 实践途径

一、高校网上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锻炼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随着人才被推向市场,大学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水平,更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综合素质。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其高效、快捷的特点深受高校学生的欢迎,浏览网页、通过互联网交流信息已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对在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生活方式、接受信息形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基于此,积极推进高校网上社会实践项目建设的开展,探索网上社会实践的内容、途径和运行机制,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对于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高校网上社会实践和网下社会实践的关系

所谓网下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参加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从最初的“学雷锋,送温暖”活动到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志愿者,从走进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博士团”走进老区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就农村实行开展的“百村调查”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网下社会实践慢慢成为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窗口。

所谓网上社会实践是指高校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在计算机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创建仿真的社会实践情景和条件,并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体验、相互交流、自我教育的一种新型社会实践活动形态。

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从课堂上和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那么,网上社会实践和网下社会实践的本质都是相同的,为了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网上社会实践是网下社会实践的有力补充,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的形式。

三、高校网上社会实践的现状

近年来,网上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关注,也有一些高校尝试开展了网上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我们发现,通过网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效果和发挥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经综合分析,高校网上社会实践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高校对网上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

部分高校在开展网上社会实践时,在对网上社会实践的内涵和本质方面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认为网上社会实践就是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来管理网下社会实践,只是利用网络来管理网下社会实践的团队、项目、实践资料等等。另外一种是简单的把网上社会实践认为是利用网站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站一些教育的文章,没有任何与学生的互动行为。这两种认识都是违背了网上社会实践的本质。

2.高校网上社会实践内容空洞、形式单一

受制于网络平台的开发、校园网络尚未完善、学生社会实践观念更新等客观因素,目前的高校网上社会实践的内容依然缺乏活力、深度,形式也比较单一。大学生在网络化进程中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因素,包括在网上的关注焦点、舆论导向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对网络德育作用的认同。另外,网下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局限,如实践环境的封闭,实践理念落后,实践理论教育的缺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网上社会实践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使学生对网上社会实践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缺乏面向网上社会实践的眼光和投身到网上社会的热情。

3.高校网上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不完善

高校网上社会实践成功与否,取决于前期的宣传、发动、策划,而效果如何则取决于运作和后期的总结。只有将宣传、发动、运作和总结等实践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统一的网上社会实践制度中,形成统一的系统的运行体系,才能保障高校网上社会实践的顺利运转,才能切实保证高校网上社会实践目的与效果的实现。就目前,从思想理论上、物质保障上、运作方式上高校网上社会实践都没有全面的、有效的、制度化的措施和和规章。这导致了高校网上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也阻碍了其正常发展的进度。

四、高校网上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网上社会实践活动是对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吸收与重构,形成与上述三种社会实践活动相互补充、相映成趣、相互作用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态。它主要包括网站建设、情景模拟、网络游戏等内容,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

1.建设大学生网上社会实践交流网站

高校可以在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基础上,建立起互动性强的社会实践交流网站,成为学生交流社会实践成果的平台。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社会新闻事件、国家发展规划、民生问题等各方面的实时资料,学生在网站上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到达“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另一方面,参加网下社会实践的同学也可以将开展实践的情况,想要解决的问题在网上进行展示,让更多没有到实地的同学通过网站来感受实践的过程,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扩大网下社会实践的影响,加强效果。

2.开展各类网上模拟竞赛

网上模拟竞赛大都起源于创业设计大赛,如“企业管理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不用真正组建一个公司,而是利用网络情景模拟来完成公司的运行。在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根据所给的情景,完成组建公司的各个部门,生产、销售等各个公司经营的环节。学生在网上参与竞赛、提交作品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煅炼。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通过情景模拟,开展各种类型的网上模拟竞赛。

3.开发有实践意义的网络游戏

提到网络游戏,我们往往想到的都是它的不利之处。比如,网络游戏成瘾等。从另一方面考虑,游戏的知识性、生动新奇性和不可预知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互动性满足了大学生沟通交流,结交朋友的需求,这些也正是很多大学生喜爱网络游戏的原因,如果我们能设计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网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参与社会实践,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不失为网上社会实践的很好的形式之一。

五、高校网上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构建

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是进行社会实践的内外部关系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工作方式与运行原理的总称。针对高校网上社会实践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物质保障,规范运行方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高校网上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只有构建起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让高校网上社会实践深入、持久、健康、稳定的开展下去。

1.通过网络开展大规模理论学习,以思想上的重视保障网上实践顺利进行

学校应积极利用网络途径,开展大规模理论学习,以使学生得到不同形式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从而有力认知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学校、学生个人的重要意义。例如,各地多个学校已经通过网络开展了大规模的党的思想理论的学习,应继续结合这一契机,通过网络,将许多重要的理论通过不同的形式传到同学的手中,让他们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广泛的学习,一部分同学在实践结束后,将能够更加深入思考。通过网络,还能使得各学校的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获取更多有代表性的案例知识,启发他们的思路,成立更加科学、严谨、有效的社会实践团队,保障社会实践顺利进行。

2.学校党委和共青团组织应给予网上社会实践充分的重视,从物质上有力保障

学校党委和共青团组织等有关部门应相当重视,投入相当的关注,各院系团委也需积极配合;利用有利的环境,专门在团委在线、学子在线等团委学生网站上开辟相关的专题,传达相关的实践信息。

另一方面,学校党委和共青团组织应拨出专款,专门用于网上社会实践,针对学生提交的网上社会实践作品,有侧重的给予奖励,增强网上社会实践的奖励力度,促进网上社会实践的绩效激励机制良性发展。开辟网络专家论证项目专区,给予学生面对面与专家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成果的层次和个人深入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3.制度化、项目化、课程化的运作方式

所谓制度化即从网上社会实践的组织发动、开展实施,到成果展示、考核评比都有相应得规章制度,一切照章行事。所谓项目化即是学校通过摸底调查,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推出网上社会实践的服务项目,制定较为周密的网上实践计划。所谓课程化即学校将社会实践拉入到网络课程体系加以建设,组建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编订网上社会实践的教材,制定网上社会实践的教学大纲,给予学分,记入档案。

六、总结与展望

高校网上社会实践,能够充分将社会实践与网络有效结合,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广泛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从课堂上和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网络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减少网下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如交通、安全、成本、人力、饮食、工作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的尝试和突破。

当然,由于当前的高校网上社会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网上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还需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运行机制仍有待加强,导致高校网上社会实践不规范化、不制度化的问题还亟待解决,建立信息化网站所需经费也成为高校网上社会实践刚起步时的阻碍,这些都是将来需要克服的困难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曦,石新明,潘小俪.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

[2]肖辉赞,时代.论大学生网络社团及其管理[J].社科纵横,2009,(12).

第9篇:大学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摘 要: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尚未从管理学角度形成规范高效的机制。将管理学理念引入社会实践工作,结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和社会实践现状,分析社会实践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即建立社会实践人力资本队伍, 全面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成员培训体制,采用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使高校社会实践工作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管理学 高校社会实践机制 理论解读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的丰富,是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应立足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着力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尚未从管理学的角度形成规范高效的机制,整体层次和服务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应通过管理学理论视角,结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和社会实践情况,建立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

1.高校社会实践现状简述及形式

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自愿利用个人的时间、物质、资源、技能为需要的人群和地区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目前各高校将社会实践的重点放在志愿服务上,主要着眼点在抓好重点特色团队,发挥地方优势,体现时代特色。

社会调查研究。所谓社会调查,就是学生从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理论知识参加调查并形成结论。在直观感受和调查分析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及时进行专业知识的梳理、整合、总结和思考,建立辩证批判思维,有助于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基于调查的数据和现象,经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有助于学生关注现实、科学思维、理性分析。

勤工俭学。勤工俭学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社会劳动的形式自主实践,主要是为了挣取劳动报酬。这种形式大多是学生个体从事的实践活动,目的大多是从个体出发。通过勤工助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报酬,还可以锻炼责任感、独立精神、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素质。

学术实践。学术实践是指主要运用专业知识了解、认识并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性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和锻炼综合能力,增强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主要形式有教学专业实践、实践基地建设、实践赛事体系、学生自主创业等,如“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都代表较高的专业水平。

2.目前高校社会实践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践主体结构不平衡,点面结合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者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活动主体多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有某方面技能或特长的特定群体,因为活动规模、活动对象、活动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在大模的实践活动中不能实现全员参与,低年级学生有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热情和要求,参与欲望强烈,但未接受相对系统专业的培训,经验不足。高年级学生则相反,技能及经验相对丰富,但是热情和时间不足,不能全身心投入,导致高校社会实践的主体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及学院层面大多将精力放在某类具有鲜明学院特色、容易获奖的实践活动上,点上的实践活动有声有色,面上大范围的个体实践活动却备受忽视,不仅普通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而且起不到实践育人的作用。

2.2未建立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不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在社会实践的认知和运行过程中,知识多于能力,理论多于实践,课堂多于课外。制定教学大纲和纳入教学计划的不多,形成学分评价体系的不多,和平时性、多形式、多主题的实践活动结合到一起的不多。社会实践的组织机构、内容安排、考评体系没有形成制度体系,创新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安全机制等长效机制均未建立,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和深远影响,根本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3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

目前的高校实践活动,大多停留在义务劳动、文艺表演、散发传单、宣传知识之类的较低层次,主要是通过社团、学生会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层次和理论水平有限,使得活动的内容固定、形式单一、时间较短等,导致资源浪费,实际效果不佳。应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科研平台、技术优势,将志愿活动和企业、社区街道的发展咨询和企业市场开拓、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活动统一起来,将德育培养、实践能力、专业提升和就业实习统一起来,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不仅拓展社会实践的外延,更赋予社会实践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2.4组织管理不够科学,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某些高校社会实践的考评主体和内容不明,考评标准和程序不清,没有成文的实践考评机制与办法。考评的依据就是实践单位的一纸证明,社会实践失去了应有的考核标准。就学校内部而言,多数高校的做法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常规工作,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统一纳入社会实践的管理、保障、考评体系中,处于零散、自发的状态。具体地说,应在事前将成员遴选与培训、激励措施、基地联系、预算经费、编制计划、实施方案、评估效果等各个方面统一进行规划和部署。

3.高校社会实践机制相关理论解读

3.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按照从低到高的层级排列,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当一个人的低级需要满足以后,就会自我超越需求,追求更高级别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能够启发管理者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者应该重视了解员工的基本需求和高层次需求,通过调查、了解和有目的的接触员工,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各方面的需求,以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

3.2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的主要核心思想是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调动积极性。激励的最终目标是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是最有效的管理原理。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水平越高,工作欲望越强烈,工作效率和质量越高,效果就越好;相反,如果激励水平不够,工作效率和质量就越低,效果就相对较弱。

3.3人力资本理论。

1961年,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把企业中的人作为资本进行管理,将“人”的管理和“资本投资回报”两个方面加以结合,进而得到长期的价值回报。有五种主要形式:一是医疗和保健;二是人员的培训;三是正规教育;四是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五是就业机会的迁移。

3.4定量和定性评价理论。

定性分析的侧重点是研究对象的“质”,也就是榱巳鲜妒挛锏谋局屎湍诤,揭示事物的规律,综合使用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方法,处理得到的信息材料;定量分析的侧重点是研究对象的“量”,重点研究事物的外部情况和变化,得到的结果相对量化。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内容,定量分析是综合分析事物的数量特征、关系和变化,得到的结果能够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今后发展趋势。

4.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探索

4.1引入人力资本理念,建立一支质优量足、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人员队伍。

按需设岗,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人才资源的基本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精简岗位,同时对人力资源做出优化配置。按需设岗就是根据实际需要,明确用人岗位、用人数量、用人职责,制定出符合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用人规划。对于社会实践来说,组织机构应该结合实践的目标、形式、内容、规模建立一支质优量足、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人员队伍。根据志愿者的特点登记注册,系统管理,把专业服务队伍按类有机地组织和整合起来,按道德教育、生活实践、专业运用和就业实习等不同实践形式来说,对于人员的活动标准是不同的;按校级、院级、个体项目来说,对于人员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按短期的常规项目和长期的精品项目来说,对于人员的培训要求和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只有将社会实践成员作为人力资本要素,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本,规范化地遴选、使用、管理、规划、培训才能使每个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最大作用。

4.2合理使用激励机制,多元激励手段并促。

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目前大多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并不关心实践的具体内容、形式,并不参与思考和设计,主动和能动性不足,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通过考核。为了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应采取适当的奖励激励,使其从不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积极。志愿服务学分的获得可以作为激励的重要形式,这是在部分高校进行的积极探索,可以纳入教学计划。出于社交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部分认可社会实践的意义,积极参与,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参与感不强,进行目标和环境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使其意识到参与的奉献感和成就感,同时提高社会实践外部环境条件,满足其社交和尊重的需求而提高积极性。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表现为充分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对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正确的认知,不仅积极参与,还主动承担相应角色,有旺盛的热情和能力,要重点进行情感和目标激励,以企业社区联合、科技转化、就业创业等方式持续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4.3建立健全培训体制,增强培训实效。

首先,健全社会实践成员培训体制的前提是具有一支思想素质、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应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政治辅导员、专职团干为主体,同时可聘任部分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和相关领域的校外专家、社会知名人士。指导教师应承担优化社会实践项目的任务,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和组织活动的开展,学校应该对指导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上的奖励。

其次,明确培训内容。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专业能力作为培训主要内容和目标,结合高校学科体系和优势开设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介绍实践背景、遴选实践选题、教授相关理论、培育调研方法,实践沟通技巧,对培训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培训结果进行记录和反馈,对培训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增强培训实效,避免走过场和形式化。

此外,还应创新培训形式。在培训形式上,遵循在自愿的原则上双向选择,在自上而下建立导师团的同时,也要自下而上地鼓励学生选择导师,配套建立导师随队的学分激励,促进学生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推进课程学分认证,注重网络培训,将社会实践培训形式从实践前的集中短期培训转化为平时的常态培训,使得成员真正从社会实践项目中有所收获。

4.4完善社会实践成员考核评价办法,采用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的考核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组织者,对于大学生来说,考核的是实践的时间、报告和单位评价,对于组织者来说,考核的是实践活动的计划、总结材料及达到的效果。目前这种评估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考评者并不能完全掌握考评对象社会实践的详细内容,只是通过文字材料和口头汇报判断,主观性非常强。应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定性方法适合于对目标明确,以达到教育效果为主的项目进行考评,如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标的项目;定量方法适合于比较容易量化考核的项目,如计算服务时数及服务数量等服务性工作。改变以往的终期考评唯一考评方式,结合阶段考评、定期考评和终期考评,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有利于社会实践目标管理保质保量地推行,避免只追求场面和结果,忽略过程和阶段的走过场形式。

将管理学理论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结合,拓宽研究和实践的视野,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引入新的工作理念,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形成全新的工作模式,搭建广阔的研究平台,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专业化、实效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龚涛,徐建军.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0(4).

[2]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高惠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发展路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4]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

[5]亚拉伯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5.

[6]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3.

[7]潘光林,阮丽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功能及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02).

[8]刘有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机制探讨――以福州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9]维克托・弗鲁姆.工作与激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