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

归去来兮辞赏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归去来兮辞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归去来兮辞赏析

第1篇: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前言】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词的上片,词人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创造一个特定的抒情环境;下片转而抒发羁旅漂泊的哀伤和浓浓的思归之情。整首词展示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在词史上有开拓意义。

【注释】

⑴归朝欢:词牌名,柳永自制曲,《乐章集》注“双调”。双调一百四字,上下片各九句六仄韵。

⑵别岸:离岸而去。

⑶葭苇:芦苇。班固《汉书·李广传》:“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萧萧:草木摇落之声。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淅淅:风声。

⑷沙汀:水中沙洲。破烟:穿破烟雾。

⑸“溪桥”句:挂在溪桥边的残月的月色和霜色连成一片。

⑹行役:指因服役或公务而跋涉在外。后泛指行旅。

⑺只轮双桨:意为坐车乘船。轮,代指马车。桨,代指船只。

⑻利名客:热衷仕宦、追求利禄的人。辛弃疾《霜天晓角·暮山层碧》:“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⑼一望:一眼望去。乡关:家乡。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⑽归心:回家的念头。梅尧臣《送庭老归河阳》:“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⑾愁云恨雨:指色彩惨淡,容易引起愁思的云雨。牵萦:纠缠;牵挂。

⑿残腊:腊月的尽头。

⒀岁华:年华。

⒁浪萍风梗:浪中之浮萍,风中之断梗。形容形容人漂泊不定。

⒂归去来:赶紧回去吧。陶潜著《归去来兮辞》以抒归隐之志,故后用“归去来”为归隐之典。但此处仅用其表面意义,无归隐之意。

⒃玉楼:本指神仙所居之处,此处指妻子的居室。

【翻译】

远处的岸边有小船三两只,淅淅的风吹着刚长出来的芦苇萧萧做响。江心沙洲宿雁冲破晓烟飞去。残月照在小桥上,小桥上的白霜显得更白,天渐渐的亮了。远远的路上行人渐渐的多起来。往来的人,无论是坐车的还是乘船的,都是为了名和利。

一眼望去故乡关河相隔遥远。突然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恨不得生出双翅飞回家。愁云恨雨象丝缕一样牵萦着两地。日月相催,新春浦过残腊又到。年华转眼就过去。像浮萍和断梗一样随风水飘荡,有什么益处。还是回去吧。家中的玉楼里,有人在想我。

赏析

词的上片,词人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创造一个特定的抒情环境。“别岸扁舟三两只”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现江乡冬日晨景,所写的景物都是主体真切地感受到的。远处江岸停着三两只小船,风吹芦苇发出细细的声音;水中沙洲上昨夜栖落的大雁收到惊吓,破雾而飞;天上一弯残月和溪桥上的晨霜上下辉映,发出冷暗的白光……这四句写出了肃杀、苍凉之感。“沙汀”为南来过冬的雁群留宿佳处,宿雁之冲破晓烟飞去,当是被早行之人惊起所致。“别岸”、“葭苇”、“沙汀”、“宿雁”,这些景物极为协调,互相补衬,组成江南水乡的画面。“溪桥”与“别岸”相对,旅人江村陆路行走,远望江岸,走过溪桥。“残月”表示旅人很早即已上路,与“明月如霜”之以月色比霜之白者不同,“月和霜白”是月白霜亦白。残月与晨霜并见,点出时节约是初冬下旬,与上文风苇、宿雁同为应时之景。

三、四两句十分工稳,确切地把握住了寒冬早行的景物特点。“渐渐分曙色”为写景之总括,暗示拂晓前后的时间推移和旅人已经过一段行程。这样作一勾勒,将时间关系交代清楚,使词意发展脉络贯串。“路遥山远多行役”为转笔,由写景转写旅人。由于曙色已分,东方发白,道路上人们渐渐多起来了。水陆往来尽是“利名客”,他们追名逐利,匆匆赶路,点明这一点是为后文作铺垫。柳永失意江湖,正同这群赶路的人一道披星戴月而行。柳永的羁旅行役之词中经常出现关河津渡、城郭村落、农女渔人、车马船舶、商旅往来等等乡野社会风情画面,展示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在词史上有开拓意义。

从整个上片来看,词人笔下之景全为萧瑟凄凉之景,词人笔下之人尽是追名逐利之人,这些已显示出他对羁旅生涯的厌倦。词作自然地转入下片,抒发羁旅漂泊的哀伤和浓浓的思归之情。

过片“一望乡关烟水隔”,承上片的写景转入主观抒情,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词人说“一望”,可即使想望,故乡关河相隔遥远,烟水迷茫,却是根本无法望见的;既无法望见而又不能回去,受到思乡愁绪的煎熬,反转产生一种急迫的渴望心理,恨不能插上羽翼立刻飞回故乡。对于这种迫切念头的产生,词人作了层层铺叙,细致地揭示了内心的活动。“愁云恨雨两牵萦”喻儿女离情,象丝缕一样牵萦两地;“新春残腊相催逼”是说明时序代谢,日月相催,新春甫过,残腊又至,客旅日久,于岁月飞逝自易惊心,有年光逼人之感。

第2篇: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基础教育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

语文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育人功能是大家普遍认可的。古诗文教学又是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点,我们可以利用古诗文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我们采取了“‘读赏写’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行古诗文教学实验探究。

“读赏写”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由“自主阅读、探究鉴赏、读写一体”三部分内容有机融合而组成的,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能自主地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将所学知识技能熟练地迁移到写作练习当中。因此,本课题是在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把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发现、探究、整合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通过能动地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有目的、有选择地迁移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历经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准备和开题阶段,召开了课题研究分析会,制定了研究方案,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任务。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观摩教学,每一位成员都讲授了五节以上的公开课,授课教师写出了课堂实录和反思,与听课教师做进一步交流。

第三阶段是总结与评估阶段。汇编研究成果,完成了课堂实录及论文的整理工作。

三、研究结果及成效分析

(一)读赏一体化训练

1.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自读中体悟,在自读中鉴赏。

诱导、激趣是“三位一体”教学的起始阶段。利用课前导语,巧妙地把学生引入阅读文本的情境中,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激起学生对文本的探求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采用默读、朗读、集体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掌握基础知识,标记阅读感受和阅读心得。情要自己在学中悟,理要自己在学中悟,方法也要在学中悟。同时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积累、筛选重点、有效吸取的习惯。

如一位同学读了李清照的《一剪梅》后,写道:

作者以无尽的哀思娓娓道来,心绪惨淡。上片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凄楚地道出了思念之情;下片首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以一种花和水相并的淡淡泻态来衬托内心那种涌淌而倾的思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正是愁上带泪,泪中显情;“此情无计可消除”一句把一种浑然一身、锁眉轻泣、万般可怜的形态表现无疑。

从这样的评析中,可看到学生潜不可低估的潜力。他们的想象、他们的智慧需要我们去引导、激发。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并从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

2.开放课堂,注重过程与方法,形式多样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导航、奠基。

学生在阅读鉴赏文本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一步研读古诗文,在读中提问,读中自悟,读中解疑,如疑问不能自解,则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如仍不能解疑,就提交全班或老师解疑。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预设疑问,而且要适时解惑、点拨,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学习活动引向纵深,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联系已知,对照比较。教师在研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多方联想,拓展思路。同时要启迪学生情感,开拓学生思维,从课内引向课外。在师生、生生互动探究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拓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的思想步入新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抒写出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丰富而宝贵的文学资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通过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的是文化素养,是审美方式和标准。

在古诗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范读课文将作者的主观情感再现。如壮阔的景物读得慷慨激昂,清新的景物读得流畅安闲,明媚的景物表现得平缓自如,充满感染力的朗读能够引起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行文和抒情方式上,都继承了楚辞的传统。既讲究语言声韵之美,音节铿锵,自然成韵;又类似于长篇抒情诗,怅然慷慨。若能将其中饱满的情感朗读出来,便可带学生进入一种祥和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之绝妙意境中。再引导学生将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写成一段文字,然后交流。例如,学习了《归去来兮辞》后,学生写了下面一段文字:

沉睡了一季后的苏醒和欢畅,自然万物以一种舒展的姿态缓缓呈现在世间。幽寂的山林里,树叶儿绿得鲜艳,丝丝光线倾射,连空气也在闪闪发亮。比起冬天,仿佛老态龙钟的老人一时间变得容光焕发了起来。丰盛葱郁的树木散发着清新爽朗的芬芳,一阵微风细细吹过,如此沉醉怡人。

柔嫩而泛着微黄的小草簇簇摇动,有小溪欢快地自由奔走,解除了冬的禁锢,涓涓地跃在山间。从远处看,恰似给暗绿的山坡披戴上了一条眩目的项链,闪闪点发亮。自然这样巧妙地存在于天地之间,拥有强大的能量完成四季更替,变幻它的美丽。行走在田园中,怎能不叫人想融入其中,感受它那跳动的美呢?

漫步在万物生长、自由自在的世界中,诗人与大自然融成一体。感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惋惜自己没能及早回归田园而错过的时光。

创设情境,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抽象地去认识文章,而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对景、情、理的感知能力。教学中,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文本,扩展想象,以读促写,以赏,读写结合。

(二)读写一体化训练

读写一体是“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最高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乃至所有人学习的终极目标,即让学习者用已习得的知识或技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来模写作品,进而发展至创新层次。

读是基础,可以是阅读生活,也可以是阅读文本;赏是精研与品味,是发展与提高;读赏的目标是写,写又源自于读赏。所以读赏写之间的时差越小,写作效率会越高。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作品中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写作迁移做准备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后,同学们对文中王熙凤一节的描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之后在课堂上进行了仿写训练。一位同学写下了这样的文章:

纯之美

柔和的阳光,伴着些许微漾的轻风,让人的心――醉了。在七彩的光晕中,伫足着一个女孩,满心舒畅地仰望天空、充满希翼。阳光、轻风、女孩,构成了一幅纯美的画卷。她,就是徐露。

黑中微黄的顺发,服帖地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泛着些许柔和的光泽。略显苍白的脸上嵌着两只灵动的大眼睛。一身红校服的映衬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与人对视,波光流转,笑靥如花,让人不忍对她有任何异议,从心底生出一份怜惜。

娴静时,似娇花照水,让人不忍相视;愤怒时,也似微风拂耳,风韵天成,没有丝毫嫌恶。一团红晕时而飘上面颊,透着不好意思的双眼滴溜溜地转着,时而低头,时而抬头,羞赧地看着你,让你觉得她很无辜,即使她犯了千错万错,此时竟也是你的不对了。

2)赏析作品中的经典句式、语气、语势,为写作迁移做准备

仿用、化用、改写名句是写作借鉴时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同义相仿,亦可反义而用,还可以连类延伸。如下面一段文字,化用了辛弃疾的名句来描述词人的历史功绩:

众里寻她千百度,他试图用一介文人的孱弱的肩膀扛起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他,将栏杆拍遍,却无人会意;他,行伍出身,仗剑笑尽天下英雄;他,字里行间,包含生命的陨落与重生。他手执狼毫,便能挥洒出一个王朝的浪漫!

这是在课堂上学习了两位词人的作品后,让学生给辛弃疾和李清照写出的颁奖辞。学生化用了词中的名句,从不同角度对两位词人进行了评说。语言精练,文辞优美,体现了两位词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3)在分析到作品使用多种表达方式之后,可以提示学生为迁移做准备。

因为叙事、抒情、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或独立为文,或综合使用,都是最常见的成文方式,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一种表达方式,或者综合各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进而达到知识迁移与能力迁移的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学生知识可持续增长的认知模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这是教育的责任,也是民族的需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指获取知识的容量和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3篇: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代散文 审美价值 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语文教学情况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学生多表现为兴趣不高;老师上课套路陈旧,缺乏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同时应试化教学现象严重,忽视审美教学。这些都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强,这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散文审美价值的体现。

一、 言简义丰的语言特色可以让学生追求语言美

在古代文学中,散文和诗歌是两种很重要的文体,他们在国家的历史、政治、外交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尚书》是用六种朝廷公文体裁记载国家大事的文件汇编,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点。在古代,“学而优则仕”,这导致古代官吏大都由文人担任,这同时也就导致古代散文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从而使古代散文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语言文字呈现出简练的特点。古代散文“以准确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其语言“准确凝练,辞简意丰”,这常常让读者在诵读时感受到一种简洁有力、掷地有声、畅快淋漓的美感。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散文选文大都是名家名篇,这种阅读感受就能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如,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当然,高中语文教材的古代散文中类似语句不甚枚举,从上面的例句我们就可以窥看出文辞的简练美。古代散文的语句言简义丰,不管是事件记述,还是景物描写,完整的意思表达都是用最少的文字。古代散文短小精悍的特点与《论语》《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表述特点有很大的共同之处。

从性质上来说,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的实用性要求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因为在言语交际中,我们的语言要高效的表达清楚意思,如何组织文字成为一个关键。高中语文古代散文言简义丰的语言,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板,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启示。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有些人的表述过于嗦复杂,甚至词不达意,以致语句条理不清,无法理解,与古代散文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高中语文古代散文的语言表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在写作中,为了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学生作文中的语句往往嗦复杂,艰涩难懂,影响了整篇作文的美感,所以,古代散文言简义丰的语言特色对学生书面表达的提升的具有借鉴意义。综上所述,在学习古代散文时,其言简义丰的语言特色可以让学生追求语言美,无论是口头交际还是书面表达。

二、崇尚真实的情感特点可以让学生追求情感美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对作品审美感受都不尽相同,甚至他们对权威审美的观点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新课程标准就强调了应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容易忽视教学民主,往往视学生为一个被动的听众而不是读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角色,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明确学生才是作品阅读的主体,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打造成民主的课堂,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当然,对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教师应评价指点,以免天马行空,与当今正确的价值观背道而行。只有建立民主的语文课堂,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学习主体性,才能保障良好的审美意识学习环境。古代散文中的情感是自然流露和自由抒发的,尤其是在抒情类古代散文中,这一特点可以说表现到了极致。文章是用来以表意传情的,写文章就要抒发自己真情实感。要引起读者共鸣,就要有见情见性的语句。《归去来兮辞》中,我们感受到的是陶渊明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较少汲取来自古代散文的情感力量。目前,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讲授一些容易操作的写作方法,或者讲解一些作文技巧,讲解一些比较稳固的写作框架,以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技能。但是,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在平时作文批阅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习作中情感流露不自然,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缺乏真情实感,套作现象严重。所以,在高中的古代散文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赏析真实客观的情感美,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认识哪种语言能够体现情感美,让学生分组交流学习体验,并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独特的鉴赏体验和情感体验。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和平时的作文教学结合,对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指导,让学生在体验情感美之时,对自己所写的作文缺少情感美的问题也能有新的认识,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如何在作文中也能体现真情实感”的问题。

三、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可以让学生充实作文美

高中语文古代散文作品中,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是很鲜明特征。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该例句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这是古代散文大家写作的亮点。古代散文运用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其语言

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大大增加。高中生的作文存在主要问题:文意枯燥乏味,修辞手法单一,行文不连贯,文辞缺新意。古代散文灵活多变的修辞技巧正好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灵活句式、修辞手法、成文结构等,并让学生加以运用就完全能够为写作提供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古代散文的学习中,探究古代散文审美教育功能,就应该充分注言简义丰的语言表述,自然真实的情感诉说,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结合学生的审美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结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解透古代散文中所包含的各种美,提升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古代散文不仅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对美的独特认知和思想精神,因此,通过古代散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

一、两堂课的基本流程

庄老师:整体感知方面,由民谣《童年》导入,从歌词中的“池塘”“榕树”等引到诗歌中意象――解题,而后析题,点到“说”是议论文体――提出学习要求:“这是篇大文章,要求快速浏览、用心感悟”――引导学生归纳各段段意,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各段大意,概括并板书“诗歌的暗示性”――小结“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合作探究方面,多媒体展示出文章中出现的三组诗句:①秋风照层林,寒风扫高木;②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湖兮木叶下;②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上加点字的妙处――提问四位学生――老师点评学生的辨析,总结并板书“木叶”与“高树”,“木叶”与“落叶”“落木”的区别。拓展延伸方面,教师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此夜曲中闻折柳”“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句,让学生对“柳”的暗示性进行辨析思考。

范老师:整体感知上,通过介绍家乡的冠豸山,多媒体展示风光图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介绍福建籍作者林庚“清华四剑客”“北大中文系四老”之身份,点到其享年97岁――教师讲析,通过多媒体逐段展示段意,理出课文大意――提出两个问题:《说“木叶”》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木叶”到底有什么暗示性?合作探究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列出三组诗句让学生思考,后把关键字眼展示在屏幕上。①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②叶:庭有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同:密密层层浓阴)。①木叶: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归辽阳;②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同:落叶的因素;颜色的暗示)。①秋风照层林,寒风扫高木;②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异:“木”空阔、疏朗;“树”饱满)。拓展延伸上,多媒体展示出含有“月”“梅”“菊”“浮云”“丁香”“莲”“子规”等意象的几组诗句,要求学生逐一说出含义,提问了5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课堂练习一:谈谈“对酒当歌”“潦倒新停浊酒杯”等诗句中“酒”的含义――课堂练:谈谈“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更兼细雨”等诗句中“梧桐”的含义――小结整节课内容。

二、两堂课的比较辨析

同课异构是当下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它的着眼点应该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是在研究异。要比较,首先必须保证可比性,即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有一定内在联系,并能用同一标准衡量和评价;其次所比资料要具有原创性和典型性;三是要坚持抓主干不纠缠于小节的比较,从共性中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从差异中阐明矛盾的特殊性。

“异构”“构”了什么。“同课异构”为什么不叫“同课异法”“同课异策”“同课异式”?笔者先从课后备课组老师只言片语的评课说起吧!

评课1:庄老师的课让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充分,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比较中肯;范老师的课容量大,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少。

评课2:两位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与目前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型紧密结合。庄老师的课是“小家碧玉”型,范老师的课是“大家闺秀”型。

评课3:庄老师有耐心,善于肯定学生;范老师有激情,善于诱导学生。两堂课用时不同,庄老师重心放在合作探究,范老师重心放在拓展延伸。

评课4:两位老师都有共同的不足,即“抛绣球”现象,把“问题”抛出去之后,遇到的恰恰不是“如意郎君”。

以上的评价不一而足。“同课异构”到底要“构”什么呢?我认为,它可以“构”在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和教学个性之上。庄老师和范老师在引导学生辨析“落叶”“木叶”“落木”等词的方法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简单的枚举归纳法,即从相同的用词中得出词义的共同意旨;而后者用的是并用法,是因果关系的归纳法。但从效果上讲,两位都是以已知答案讲答案,令学生不知所云。究竟如何教这一难点效果才会显著一些呢?简而言之,“同”是基础,“异”是手段,“构”的应该是教法。而衡量“异构”是否高效的最重要指标是“学情”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用时”。在合作探究上,庄老师比范老师多用了17分钟,但是效果达不到,也就是这个“异”是“伪异”,是失败的“异”,是要力求避免和努力升格的。

三、同课异构的四个维度

数学上理解的维度:点是0维、直线是1维、平面是2维、体是3维。此文在执教上也是有维度的:“点”在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直线”在于“‘木叶’的两个特征”,“平面”在于“秋的文化心理”,“体”在于“意象的丰富性”。同时,执教者为了“深入浅出”和“备课于心”,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审视“同课异构”。

1. 作者的气度。文艺鉴赏术语中有知人论世之说,即要通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去解读作品。备课同样也绕不开作者,这应该是同课异构的共性之一。气度影响文脉,左右文章的格局,也决定作者人生的张与弛。以知人论世而言,作者是有其人生诗意的。作者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他的身份是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纵观他的一生:在清华大学读的是物理系,后因痴迷于丰子恺的漫画竟转为中文系;他的毕业论文是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设计封面、俞平伯先生写序;他笔耕不辍,创作丰硕,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笔者在执教的过程中,始终能在这气度之下,在氲氤的行文中感受到诗人才情的富丽,或者说,挣脱不开诗人的古典“天网”。举个例子说,其旁征博引的功夫甚为了得。此文引述的诗词多达20处,从战国到宋代,无论是大诗人还是无名氏,他都随手拈来,无不贴切顺当。同课异构,顾及作者之一维,从作者进行条分缕析,或许也能教出些许妙不可言的趣味来。

2. 执教者的经度。同是一课,庄老师和范老师上下来,各有风采,这与她们各自的学历、经历、阅历包括个体的特质息息相关。笔者在听课时,看到庄老师和范老师展示“木叶”的图片资料时,第一想法是错了:两株没有叶子的树,这难道就是木叶?联想到年初,笔者在前往浙江绍兴的路上,见到车外一排排干枯的梧桐树,没有叶子,干枯得有点僵硬,那些才是真正的木叶,才能突出疏朗之空间氛围。有次听某同事酒后说成熟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轰轰烈烈谈过恋爱;二是明明白白见过生死;三是为人父母。想想,其言虽妄,但也不无道理。何谓教师?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够的,执教者的学习力、敏锐力和表达力也至关重要。以学习力为例,在执教此文时,首先,你和学生要探究你们是如何得到“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这个结论的(即“如何得到这些知识”);其次,赏析其艺术特征之后,你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准确体察诗歌语言,特别是解读意象的内涵和意蕴(即“如何去做事”);第三,通过语言这一外在形式,和学生一起打开那扇怀古探幽之门,了解到古人是如何与季节、与自己共存的(即“如何生活”);第四,通过把握《说“木叶”》以及所在单元的基本观点,还要努力提升审美品位,增强了文艺评论能力,同时也获取一些必要的逻辑思考的能力(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3. 文本的难度。曾对学生开玩笑说,林庚是博士生导师,此文是写给博士生看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轻松,它需要你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如果静下心读了,可看出作者还是始终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来写文章的,他善于解扣,也善于衔接,所以全篇文脉一气,思路清晰。其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解读文本时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求证。其三,如何对付文中引述的诗词也需要技巧,如有条件,可以把这些诗词的全文告诉学生。其四,不迷信权威,欢迎学生对作者的见解提出不同看法。如班上有的学生问及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庚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我的回答是:智者见智,“木”当然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如“木欣欣以荣”(《归去来兮辞》)也是同例,只是作为楚辞的研究者,作者林庚更偏爱于“木”的原型意象罢了。

4. 课堂的坡度。课堂是由人、事、物组成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最可关注的就是对话生成。这种生成需要在教师的“弹性”备课之下,由学生自主建构,它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唤醒和尊重,体现着师生视界的融洽和会意。庄老师和范老师教的班级有差异,有文有理,有实验班有平行班,在这个差异之下,执教时,我们应该允许教学目标的升降,因为执教者在现场,他知道学生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其次执教的环节也可以增补,相当一部分老师为了节省课时,喜欢或依赖上多媒体教学。如两位老师预设节省时间的环节都在归纳段意上,她们直接通过多媒体提供段意,让学生对照阅读。不同的是,范老师之后又多了一个环节,即她花了时间把“后皇嘉树,橘徕服兮”逐字翻译了一遍并释句:“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这个句子的选择执教者是有准备的,因为在20句引文中,这句最难。换句话说,她照顾到课堂的坡度,并胸有成竹地将课堂引向精彩。

第5篇: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

富有情感是散文的主要特征。“借景抒情”是散文表达情感的常用手法。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需要关注文中的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体味景中之情。散文中情与景的关系,一般分为景触动情、景承载情、景反衬情三种关系。接下来,笔者就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一下。

一、景触动情

景触动情,就是眼前景物触动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在表现手法上称之为“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最早出现在元代无名氏的《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得见景生情,伤心。”

触景生情,在古今散文中俯拾皆是。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句诗写出农村初春生机蓬勃的景象,随后触景生情,引发“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叹,为结尾抒发“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作铺垫。再如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因听闻“淅沥萧飒”“奔腾砰湃”的秋声,展开了秋对自然万物影响的联想,最后是对人生命情状的思考。还有季羡林先生的《海棠花》一文,开头写在异域看到海棠花,于是想起家乡的海棠花,海棠花勾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景触动了情。以上示例都是触景生情的优秀作品,我们可从作者的写作中体味其中的含义。

二、景承载情

景承载情,即景中寓情。“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会将主观情感无形地融入到客观的自然景物描绘中。所以散文中的景物是具有灵性和情感的,它有别于日常所见,它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彩。我们通过自然景物,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起伏和思想变化。

景承载情,具体可分为景明现情、景暗示情、景象征情三类。

1.景明现情,顾名思义,景物描写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我们通过所描写的景物,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或喜或忧或痛或愤的思想感情,一目了然。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中,“菜园大小不一,但都平坦方正”,“黄瓜、青椒、芫荽、韭菜、融解、香葱、茄子,各种蔬菜应有尽有,五颜六色,有嫩有老,有圆有长”。这段文字通过美丽的菜园景色,写出了大生产的勃勃生机。

2.景暗示情,即情隐藏于景中,需要通过观察、比较,仔细体味,方能感受到景物描写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荷塘月色》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般的月光,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叶子荷花,杨柳的倩影……初读之,这是一幅朦胧的月色美图。而细读之,则不尽是美,“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稀疏的倩影”,美中给人以阴森凄清之感,尤其是夜色中“如鬼一般”的形容更是惊悚。有人认为这是本段写景的败笔,其实它是在暗示朱自清的情感在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悲愁,为第六自然段“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失落孤寂的情感张本。

3.景象征情。散文中的很多景富有象征意义,而象征意义中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如劳伦斯在《鸟啼》中对鸟啼极富表现技巧的描写,写出了鸟啼的象征意义――新生和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热情赞美和对新生的喜悦之情。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的地坛是荒凉甚至是衰败的象征,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但另一面它又充满了生机:“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地坛这样的衰败荒凉但又不失生机不正象征着“我”虽残疾却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吗?

景承载情,将写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景语即情语的境地。景承载情,景与情往往是正衬的关系,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我们在表现手法上称之为“情景交融”或“景中寓情”。

三、景反衬情

上述所说的景承载情,无论是明现、暗示,还是象征,景和情总有相通点,情景和谐融洽,它们彼此照应。而景和情还可以是相互对立的,景与情通过强烈的对比烘托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让人读之出乎意料,品之又意味深长。如茅盾的《风景谈》,写沙漠风光的单调无味,反衬出人类创造“风景”的富有魅力;写原始洞景物的贫乏荒寂,却提及青年读书的情景,石洞之景反衬出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高尚。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开头与结尾的景与情也是对立的。“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首末段的景物描写宁静至极,而这样的静景反衬出的却是朱自清先生内心的不宁静。

“景反衬情”,或景美情哀,或景丑情乐,而在情景矛盾对比中,却能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了解了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我们在赏析散文中的景时,应努力地去寻找景与情的相通点、融合点,以便更好地感受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情感。

【阅读训练】

雨中的荷

聂春友

参加南戴河举办的荷花节,看惯了映日荷花的我忽然心有闪念:这满园盛荷在一片风雨中,该是何等的风姿呢?

几天后,天还没亮,我被窗外的一片雨声吵醒了。走到湖边,我的心一下子被强烈地震撼了:只见湖中那一丛丛荷花,仿佛是一排排战士、一个个团队,靠着集体的力量,顽强地抗击着风雨。

在湖水的涌动中,在雨水不歇地敲击中,每个团队周边那些硕大的荷叶,不停地在水中起伏,在风中翻卷,越到团队的中心,那起伏、翻卷的波动越小……而那些姿态各异的荷花,在风雨中颤抖着,尽管有的被雨扫去了美丽的花瓣,有的被风扯乱了金黄的花蕊,那一株株纤细的荷茎,依然挺立着;那一朵朵残留的花儿,依然笑对苍天,用自己的身躯,遮挡着风雨,守护着下面幼小的花蕾……

我们乘船下到湖中观赏,尽量让船贴近花丛。在映荷桥下,一株盛开不久的荷花,在风雨的摇曳中,多数花瓣已经散落得无影无踪,失去了晴日的娇美,而那托举着花蕊的荷茎仍直直地伸向桥顶,直到顶上了桥底,依旧不肯折腰。她仿佛要用尽自己的力量,凭借自己稚嫩的身躯,支撑起这巨石垒就的桥梁。还有一株荷,她的茎干受到过伤害,曾险些被折断,然而,在伤口处,那细瘦的茎干只是稍稍向下弯曲了一下,便又直直地向上挺举起一个饱满的花蕾。在湖中赏荷与在岸上观荷不同,目光顺着水面望过去,风雨中,碧叶翻卷,万荷摇动,一片片荷丛中,有的是叶护着花,花叶相依,亲密无间。有的是莲蓬高举,昂首屹立,显示出铮铮傲骨。有的花形虽被风雨吹散,花瓣随波飘零,却神采依旧,真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泰然。还有几朵隐在荷丛深处,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花朵,任头上百花争艳,任身边水波涌流,她们纹丝不动,恍如一个个隐士,静静地听着尘世的风声雨声。荷花被誉为凌波仙子,在人们眼中,似乎她只是个娇艳的女子。今天看来,她更有志士的筋骨、君子的风范!

雨越下越大,我们弃舟登岸,走进荷园北侧的二仙居。这里供奉着和、合两位仙人的汉白玉雕像。这两尊雕像不像其他神仙那样正襟危坐,双眼俯视着人世间,而是像两个天真无邪的稚子,喜笑颜开地奔跑过来。多少年来,人们把和、合二仙作为家庭和睦与社会和平的象征,把生活美满幸福的愿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人们让和仙背负着荷花儿,一方面是“和合”与“荷”谐音,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荷的情操的敬重。讲解员给我们讲述两位仙人的故事时,我忽然忆起刚走进荷园时,那一个个荷的团队,协力同心、抗击风雨的情景……我们要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不正需要全社会的人们都具有荷的这种精神境界吗?

窗外雨声连绵,脑中忽然掠过古代文人雅士关于荷的种种咏叹。有诗曰“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虽说出了荷的灵动、大气,但缺少荷的沉练、豁达;“映日荷花别样红”,绘就了荷的高雅,却又过于华丽,反而冲淡了荷的神韵、荷的情怀;而“留得残荷听雨声”,荷的韵致倒也勾勒出来了,但一个“残”字,总觉得内中含了太多的苦涩和惆怅。面对这满湖涌动的翠绿,一池抗争的嫣红,好像任何诗句都难以准确传情达意。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草木一秋,是自然规律。

其实荷的一生,不就是人生的缩影吗?从破土、发芽、开花到残落,历经风霜,坎坎坷坷,但始终不变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一种不屈的傲骨,一种永不低头的信念。

我想,小雨、中雨、大雨,微风、大风、暴风,对荷仅仅是一个考验,是一种锻炼。失去的是荷芳,永存的是荷神。

(选自《青春岁月》2012年第12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雨中的荷?表现了荷怎样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六自然段引用了一些古人咏荷的诗句,写了荷的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