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县志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志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县志培训总结

第1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一、任务完成方面:

1.参加项目投标 **项,中标 **  项,中标率 ** %。

2.截止12月27日,收费到帐 20000000元,(其中:**项目:3590000元;:1910000元;:200000.00元;**项目:2975.00元;:100000.00元;**项目:110000元;项目:280000元;项目:元(其中房建:640000元);项目:790000.00元;项目:290000元;项目:2210000元;项目:1120000元;项目:962700.00元;项目:557900.00元;**项目:107300.00元;纺织城:40000.00元;**公司:80000.00元;**:40000.00元;**:31600.00元;**项目:3980000.00元;**:1377600.00元;**:155200.00元;**项目:0元;**项目:0元;)完成全年收费目标任务的 101% 。

3.截止12月27日,签订监理合同 33 项,合同签订额42235399.00元,(其中:)完成全年收费目标任务的 115% 。

二、工作表现方面:在工作实践中,我参与了许多集体完成的工作,和同事的相处非常紧密和睦,在这个过程中我强化了最珍贵也是最重要的团队意识。在信任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这样的团队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工作中,很多工作是一起完成的,在这个工程中,大家互相提醒和补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的工作中沟通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信息处理的及时、有效和清晰。

三、服务质量方面:工作的每一步都要精准细致,力求精细化,在这种心态的指导下,我在平时工作中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能够积极自信的行动起来是这几年我在心态方面最大的进步。 现在的我经常冷静的分析自己,认清自己的位置,问问自己付出了多少;时刻记得工作内容要精细化精确化,个人得失要模糊计算;遇到风险要及时规避,出了问题要勇于担当。

四、学习培训方面:今年有很多新工艺新技术在市政工程中大面积使用,我在工作任务非常紧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地下综合管廊的相关知识,与史韩涛同志共同完成了一片论文并在技术期刊上发表。

五、集体活动方面: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参观学习照金革命纪念馆,植树节参加植树活动等。

六、遵守纪律方面:能够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经常带病工作,能不请假尽量坚持工作。

七、仔细总结一下,自己在一年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做得不够好:

1.工作的条理性不够清晰,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在工作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就一定要有详实而主次分明的计划,哪些需要 立即完成,哪些可以缓缓加班完成,今年在计划上自己进步很大,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2.工作不够精细化;平时的工作距离精细化工作缺少一个随时反省随时更新修改的过程,虽然工作也经常回头看、做总结,但缺少规律性,比如功能修改等随时有更新的内容就可能导致其他的地方出 现错误。以后个人工作中要专门留一个时间去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实现精细化。

3.缺少平时工作的知识总结;在工作总结上有了进步,但仍不够,如果每天、每周、每月都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工作的是与非、得与失,会更快的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此项也作为重点来提高自己。

第2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复兴村 全国生态文化村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全国生态文化村评选标准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生态环境良好;第二、生态文化繁荣;第三、生态产业兴旺;第四、人与自然和谐;第五、示范作用突出。

在2009年10月19日召开的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一周年庆典暨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授牌仪式上,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被授予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复兴村地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原始生态文化突出,全村有187户728人,土地面积3000多公顷,森林面积2880公顷,森林覆盖率96%,珙桐、高山杜鹃上万亩,百年古树随处可见山青水秀,地灵人杰。全村土地百分之90%以上为森林和竹林所覆盖,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植物在当地大量存在。当地最高海拔地区存在沼泽、草甸、大面积的湿地、原始密林。村民农耕不施化肥,由于独特的地势,肥沃的土地,环保的耕作方式,复兴村年产高山冷竹笋160余吨、优质茶2.5吨。当地山民祖先,更是将生产生活中发现、归纳、总结出的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踩笋、打鱼的经验编成山歌,世代传唱。复兴人谨遵祖训,自觉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滥杀野生动物,不砍伐原始森林,只在冷笋采摘季节,才准进入林区,并以乡规民约约束,以保护自然生态。进入大田坝密林的采笋者,常与大、小熊猫等国家保护动物亲密接触,从未发生过伤害动物事件。复兴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生态产业已经形成规模。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强行将楚严王族人迁徙至瓦屋山区,置严道县管辖。楚人选择适宜农耕之地居住,将定居地命名“复兴”,以志不忘复兴楚国,至今已有2231年历史。楚人带来先进农耕、采矿、冶炼等技术和文化,同土著青衣羌人和睦相融,演绎出独特的“羌风楚韵”。 2006年6月,该村的“复兴响器耍锣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复兴村境内,存在着人迹罕至的原始生态环境,复兴村境内保存了东汉严道古城遗址、邓通铸钱遗址、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古遗址,且保存能够认定的文化旅游线路。

复兴村的村民,世世代代保留着一种奇异的风俗:头包青布帕,身着青色衣,古房山檐下悬着鱼符,以及种地使用的农具,山歌的歌词和音调,还有锣鼓音调,在蜀地也是独树一帜,倒是和古代楚国(即今湖北某些地方)如出一辙。因此,有人认为,这些村民,是楚人后裔。据雅州志、嘉州志、荥经县志、洪雅县志和汉书记载,秦汉驻官兵在此防守确有其事,淮南王即因流放于此而死于入蜀途中,洪雅县的汉王乡、汉王寺亦因此而得名。

复兴村的两种风俗,实际上是楚蜀文化,或称楚文化与青羌文化交相辉映,既融和又相对独立的缩影,复兴是楚蜀文化的交汇之地。青衣江流域是蜀国开明帝的发迹之地,也是最后根据地。秦灭蜀,蜀王南逃,战死于今彭山县境,其部属继续南撤,据青衣江之险,与秦军抗衡,其后裔将其风流传了下来。而楚王孙后裔则于此留下了楚文化的痕迹。目前,复兴村已修建了青羌民俗博物馆和观光台广场,组建了艺术团,积极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当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动态保护、传承发扬等做出了有益地探索和尝试。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例如:

(1)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不够,对生态文化的保护不够规范。当今,许多地方认识不到民间文化在当前条件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速消亡的现实,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文化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同时,全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不强,民间文化保护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传承体系面临着脱节。民间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打工谋生,民间文化的传承问题受到很严重的冲击,老一辈的文化传承者或年事已高,或生活困难,很多技艺在逐渐失传。

(3)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复兴村当地专业人才队伍或老化、或流失,再加上缺乏经费支持,培训、培养专业人才的机制不健全,输送渠道不畅通,在生态、文化方面的专业人员青黄不接,“人才荒”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

笔者给出几点建议:一,加大对乡镇文化专干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文化事业的发展;二,给农村文娱演出爱好者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安排专业人士对其演艺、演技及创编工作进行指导。三,根据当地组建的剧团及文艺团体的实际情况,要大量演出符合当地农村发展、贴近农民,主动适应农村市场,不低俗、不乏味的文娱活动。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对复兴村“保护工程” 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当地的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得瓦屋山下的“全国生态文化村”走的更远、更好。

参考书目:

[1]白丽苹.生态省目标下的文明生态村建设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06

[2]郭晓君等.《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第3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一、建立队伍,明确职责。为确保文物普查工作在我县扎实有效地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文化局薛局长为主任,原县衙博物馆老馆长王家恒同志和文化局主任科员马建锁同志为副主任的Xx县文物普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物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县普查工作。抽调县衙博物馆、文化馆有关业务骨干组成普查队伍,并对这些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勤。专门腾出两间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电话,配备了办公设备。建立建全县、乡、村、组文物普查网络,各乡镇都已建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每个村、组也都确定了一名副职做为这次文物普查的骨干或联络员,使普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同时,我们今年争取到县财政普查经费3万元,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培训,夯实基础。利用县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标准、要求,对全县各乡镇文物普查专干、文化中心主任进行培训。其次,为了便于各乡镇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把有关文物普查的文件、要求、标准、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现已掌握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分别下发到各乡镇。同时,我们还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乡镇的文物普查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

三、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由于我县的文物工作当前正处于青黄不接和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把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做为我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首要目标。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每个同志负责2-3个乡镇的普查工作,负责所分管乡镇的复查认定和新发现文物的所有文字资料,并且要求每个同志增强责任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来完成。目前,全县16个乡镇的普查工作任务已全部分解到每个同志。

四、核实认定原有已知的文物点和在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点相结合。我们这次文物普查工作距上次已有20多年,这20多年正是我县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原有的文物保护单位生存环境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借此普查机会,对原有的保护单位逐个进行核查认定,对新发现的文物点,要求每个同志积极搜集有关资料,一是查档案、查县志、查乡志,二是深入乡村,走访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村长和名家后代,三是寻访保存下来的石碑上,从石碑上去寻找实物证据。

第4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浅析;核桃产业;有效途径

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辖1区12县,总面积3.7万km2,总人口213.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6.3万人。平均海拔800~1400m左右,属暖温带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140~150d,年平均气温7.7~10.6℃,年均降水量450~650mm左右,年日照时数2300~2700h。以宝塔区为界,由于南北地理位置的差异,南北气候差别较大,特别是南部靠近渭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比北部高2℃以上,年均降水量650mm,比北部多100多毫米;无霜期比北部多50多天。南部的川、台地和小块塬面较多,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核桃的生长,发展核桃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

一、发展历程及现状

延安核桃发展历史悠久。根据县志记载,栽培历史在1000年以上。改革开放前,全市的核桃面积仅1.4万亩,产量不足800t。真正的核桃产业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到1995年底,全市核桃面积发展到11.3万亩,产量达1870t。目前,全市的核桃建园面积达到25万亩,挂果12万亩,产量5000t,产值1.8亿元,占到当年林业产值的30%。核桃产业的主产区黄龙县2008年核桃产业的收入达1.5亿元,人均3000元。核桃已成为延安市南部地区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主要措施

1.科技为先导,高起点建园

为了保证核桃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延安市制定了核桃产业发展要“高点起步,科技先行,规范生产,提效增收”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把好“四种关”。

(1)把好优良品种引进关

从1992年开始,延安市依托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黄龙县进行优良品种选优试验。并承担了《渭北核桃良种引种试验研究》的课题,引进国内外40多个优良品种,进行区域化栽培试验,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延安靠近渭北地区土壤、气候的主栽品种香玲、鲁光、维纳、陕核5号、辽核1号等5个优良品种,作为延安地区发展的主栽品种。并严格禁止使用未经引进试验的外来品种,为丰产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把好种苗关

1998年,延安市黄龙县率先制定了《核桃苗木培育质量标准》,规定:在新建园必须使用优良品种嫁接苗,不得使用实生苗、未经试验筛选的优良品种和三级苗木。随之,市林业局制定了《核桃经济林栽植苗木等级标准》,使核桃建园栽植苗木有了统一标准。

(3)把好建园关

1995年延安市曾制定了《核桃建园技术标准和管理技术标准》对核桃建园的选地、整地、苗木规格、间作套种及栽植密度、整形修剪作了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原标准已难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于是从2006年开始,市林业局组织市县技术骨干,进行调查研究,历时两年,于2007年底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核桃生产综合标准》,经延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从2009年元月颁布实施,这是延安建国以来核桃生产方面的第一个较为系统规范的《标准》,涵盖了核桃产业的各个环节。现已在全市开始按照新《标准》进行验收和考核,严把核桃建园关,促使核桃生产向标准化、科学化发展,为提高核桃产业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4)把好采收关

为了保证品质和质量,实现增产又增收。延安核桃产区干部群众,从核桃的果实采收、加工处理入手,通过规范统一采收时间、脱皮用料、凉晒场地建设标准、建设土法烘干炉、引进烘干设备等办法,提高核桃果实质量,每年采收季节,各级政府派技术人员,深入到村、户和果园帮助农民进行核桃采收、加工脱皮、凉晒、烘干及分级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提高了延安核桃的市场竞争力。

二、抓培训,育人才,科技兴果

1.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人才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全市先后聘请了近20名专家,来延安对科技人员和乡镇干部进行技术培训;先后派出近百名基层管理技术人员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或外地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使他们掌握了核桃生产的基本技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核桃发展的趋势和最新成果,用于指导本地的生产管理。

2.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专业户和带头人

从2007年起,全市每年举办一期“核桃产业技术骨干培训班”,累计培训县核桃局、林业站负责人,乡镇主管领导,重点村果农代表,果农技术员,科技示范带头人达340人次,全市已有250名果农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

3.开展不同形式的现场培训

延安充分利用“渭北核桃示范基地”和“延安市核桃标准示范园”等,在核桃园的不同管理季节,现场对果农进行实用操作技术培训。

总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全市核桃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管理技术人才。

三、创品牌,增效益

1.机制上创新

1994年,延安率先在黄龙县成立核桃干果公司,推行“公司+基地+果农”的经营模式,按市场化运作,把建、产、销全部通过公司运作,政府负责协调、引导、扶持,促使果农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克服了生产盲目性和销售起伏不定的局面。

2.品牌基地创建

(1)基地品牌形成

经过多年核桃基地建设,2001年,黄龙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核桃之乡”;2003年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中国矮化核桃标准示范区”;2003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渭北核桃示范基地”。核桃基地品牌已经形成。

(2)优良品种的地理区域保护

把经过试验筛选出的香玲、鲁光、陕核5号、美国维钠、辽核1号五个优良品种,确定为全市优质核桃基地主栽品种。200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黄龙核桃”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产品品牌创建

通过把黄龙优质核桃基地生产的核桃在中国杨凌农博会、国际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林产品博览会上进行参展,获得了农博会“后稷奖”金、银奖,特别是在“2008年首届全国核桃大会“上,黄龙县生产的香玲获得了金奖第一名,陕核5号获得了银奖。黄龙核桃干果公司的核桃产品取得了有机认证和条形编码质量合格证书。

四、加大宣传,增强市场透明度

1.通过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园、示范县建设,引导带动全市核桃发展,使果农由“要我栽”变为“我要栽”,如宜川县近两年,群众自发大力发展核桃每年在5000亩以上。

2.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延安核桃质量品牌。除了参加各种展销会、博览会等形式,加大对延安及黄龙核桃品牌的宣传以外,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在省内外宣传,目前国内市场几乎都知道延安市黄龙县的核桃有名。

五、问题及建议

1.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随着全市乃至全省核桃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品质和效益的提高,优质核桃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需不断扩大。

2.标准示范园基地建设

目前仅有的标准示范园点少面积小,覆盖面窄。

3.果实烘干技术滞后

延安市的核桃在2010年后将有15-20万亩进入盛果期,目前核桃果实的处理技术手段比较落后,设备生产的效率较低,烘干燃料成本高,且不环保。

4.晚霜冻害防治

核桃晚霜冻害制约着延安核桃增产不增收的年份时有发生,其防治技术和手段应尽快有新的突破。

5.销售网络体系建设

延安全市核桃销售网络体系和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6.深加工

延安市的核桃深加工还没有开展起来,综合效益不高。

六、建议

建议省、市尽快出台优质苗木繁育补助政策,加大对标准示范园基地建设的投入,扩大示范基地和示范覆盖面,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研制核桃烘干设备加工技术的更新及所用原料的环保节能问题,以及核桃晚霜冻害防治技术和手段应尽快有新的突破,加快深加工开发,加强核桃销售网络体系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核桃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延安地区1978-1995统计年鉴

[2] 延安市2008年统计年鉴

[3] 黄龙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0(1)

第5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一、地方志宣传报道的现状

**县自1983年开展首轮地方志编修工作以来,经过26年的努力,共编纂出版发行了第一部《**县志》等17部志书,以及《**年鉴》等11部地情资料,全县地方志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开展修志工作中,广大修志工作人员通过撰写诗、词、调研理论文章、信息简报等形式,大力讴歌修志工作的艰辛,宣传报道修志工作的目的和重大意义,推广修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先进典型,全县撰写的修志理论、调研文章在国家、省州方志刊物上发表46篇。这些资料不仅加深了公众对地方志工作的了解和认识,逐步学会读志、用志,而且也为全县正在开展的第二轮修志积累了全面、翔实的史料。同时,在XX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县地方志办公室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通过采取现场咨询、张贴宣传标语、出宣传栏、编发信息简报等形式,积极认真宣传《条例》的重要意义及相关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地做好宣传工作,在全县上先掀起了学习贯彻《条例》的热潮,促进了《条例》的贯彻落实,逐步营造全社会认识、关注地方志工作的氛围,为推动全县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通过宣传报道,地方志书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利用,在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交通、电力、能源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地方志宣传报道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宣传报道,全社会认识、关注地方志工作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地方志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地方志书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从新形势对地方志工作的要求来看,当前我们对地方志工作的宣传尚显薄弱肤浅,还不够全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志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1、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少数乡镇、部门对修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还不够,特别是对地方志工作的性质没有根本的了解,甚至存在地方志办仅是编编几本书,没有什么事情可干,是个很清闲的部门的模糊认识,对地方志办公室安排的工作不太引起重视,认为只要能上交材料,交差了事就行。以及对《条例》和地方志法规的认识不够,不仅社会公众绝大部分不能认识了解,且在我们修志队伍中也有许多人还不熟悉相关内容,在工作中也就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并且在平时的宣传报道中也只是注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面,而没有注重对修志工作的宣传,从XX年7月启动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以来,乡镇、部门在宣传报道上做得很不够,几乎没有对修志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社会公众知晓率很低,造成修志工作仍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

2、修志人员队伍极不稳定。部分乡镇和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协同配合意识不强,随意变动修志人员。由于修志是一项连续性比较强的工作,时间跨度大,如没有稳定的队伍,就难以修出比较客观实际的志书。部分乡镇和部门就忽视了这个问题,没有把握好队伍的稳定,随意变动修志人员,造成了工作上的断层,部分修志人员业务不熟悉,对志书资料的收集、整理、撰写无从下手,也没有及时做好信息反馈。目前,各乡镇和部门参加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培训会的人员已基本上全部变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作的脱节。

3、宣传报道方式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改进。首先是形式比较单一。在贯彻落实《条例》、地方志法规和修志工作中,宣传报道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也仅限于张贴标语、编发简报的手段,没有采取如广播、电视等让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公众能够容易接受,致使宣传的层面不广、效果不明显。其次是宣传对象不清楚,不能很好地分层次对象进行宣传,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再次是宣传主体不明确,地方志工作宣传的主体毫无疑问就是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因为他们处在地方志工作的第一线,最熟悉地方志工作的意义、任务和作用等,由他们进行宣传,既方便又有说服力。目前,大部分修志工作人员往往只注意埋头苦干,而忽视了宣传,使地方志工作在电视上无影、广播里无声、报刊上无字。

4、读志、用志的氛围还不够浓厚。针对领导干部而言,不仅只限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的宣传,读志、用志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手段,因为通过读志、用志,让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地方志工作的重大意义,从而在思想上就能引起高度的重视。目前,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在平时忽视了读志、用志的重要性,志书似乎只是当作一种摆设,到用时才拿出来翻翻,未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三、扩大地方志宣传报道的对策建议

当前,正值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开展,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要利用一切时机,动用一切途径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的宣传报道,促使社会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方志工作有更加全面、正确、深刻的了解,提高人们对地方志工作的认识,从而得到全社会的更广泛地理解、重视和支持,促进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这一时期的修志工作,不单单是编一部书,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真回顾、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实践经验,为新时期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借鉴,真正做到用伟大的成就激励人,用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要看到它是代表、宣传和建设先进文化的载体,是为党立言、为人民立言和为改革开放立言的政治任务,是为人民服务的一项事业。能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让全社会对地方志工作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确保能编出一部高质量的志书。

(二)明确宣传报道内容。地方志工作宣传的内容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在宣传中应根据不同情况和每一个时期地方志工作的重点选择合适的内容。从总体上说,宣传内容大致围绕地方志工作的意义、基本任务、法规和地方志的作用四个方面去开展。首先,地方志工作的意义是宣传的首要内容。通过编史修志、读志用志,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以史为鉴,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做好地方志工作,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也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对于方志工作的这些重要意义,我们必须积极认真地做好宣传教育。其次,地方志工作的基本任务宣传。通过对地方志工作基本任务的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地方志部门所做的工作,社会上每个人都应为地方志工作做些什么事情,从而在社会角色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自觉地配合地方志部门做好工作。再次,地方志工作法规的宣传。当前,主要是宣传《地方志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以及在修志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典型,确保依法依规修志。第四,地方志的作用也是宣传的重点内容之一。只有让人们了解地方志“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让人们通过读志用志获得益处,才能真正提高人们对地方志工作的认识,也才能取得人们对地方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地方志作用的宣传,要注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宏观宣传就是向社会公众宣传地方志的“资治、教化”作用。微观宣传就是方志馆要向社会公众介绍馆藏内容,让社会公众了解该馆收藏了那些地情资料,如何查阅。通过宏观和微观宣传,使社会公众对地方志的作用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了解,有利于地方志工作的开展,便于扩大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

(三)准确把握宣传对象和主体。地方志工作宣传的对象是社会公众,但是在宣传中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和宣传的内容,确定每个时期宣传对象的范围。首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是地方志工作宣传的主要对象,因为地方志是“官书”,它对政府机关和领导的科学决策有着重要的资治作用,地方志的“官书”性,决定了它的读者对象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各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都认识了地方志的作用,重视了地方志工作,地方志工作就容易开展。其次是社会其他阶层的人士。地方志具有教化作用,而其教化作用的发挥,首先要让社会公众了解地方志,读地方志,这就必须面向社会公众做好地方志的宣传,宣传既要有点、更要有面。只有抓住重点,找准“难点”,扩大层面,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并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地方志工作宣传的主体是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真正把地方志工作宣传搞好,必须发动全体地方志工作者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去影响、扩大宣传主体,并逐步吸纳社会上一些领导、知名人士以及一些科技、文化工作者参与地方志工作的宣传,使地方志工作宣传队伍不断壮大,并呈现层次性、多维性和广泛性。

(四)改进宣传报道的形式。地方志工作宣传的形式,决定着宣传的效果。地方志工作宣传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简单化,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进行。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文件与领导讲话的推动力。利用期刊、工作动态或简报等形式,编发各级领导的讲话、谈话和各级政府颁发的有关地方志的方针、政策,获得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二是结合各种会议、专题汇报等去呼吁。在召开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志书首发式、表彰会、展览会、评比会、评议会、培训会和专门汇报会上,向上呼吁领导重视和支持,向下宣传修志工作的形象;三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成就,宣传形象,宣传作用,宣传社会地位,扩大知名度;四是结合县域经济、文化建设主题,开展课题研究,靠作为来加深人们对其价值乃至整个地方志工作的认识;五是配合各种各样的活动,推出有地方志特色的配套工程,充分发挥优势。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反复宣传,让听者“不厌其烦”,使他们慢慢接受,从而增强人们对地方志工作和地方志作用的认识。

第6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二、在人员招聘上:

1、按照采供网络发展战略规划和技术中心的组织架构需要,本部门需编制21人。技术中心现有人员为17人,除我和陈强外,全是新来人员。从春节前开始,技术中心在行政中心的帮助下,发动各种关系联系招聘,先后联系和面试了52人次,新聘员工15人,还有3人仍在联系面试之中。

2、技术中心在行政中心的协助下,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了多次公司发展战略和采供网路的组织架构、工作制度的岗前学习和培训。还安排了新入员工学习公司《员工手册》和《华圣果业三农科技服务公司管理制度》,并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考试,经培训合格后,安排上岗。此外,还组织学习了与业务相关的《提高套袋苹果果面光洁度的措施和方案》、《苹果育果袋的质量与选择》和《苹果褐斑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一些果树管理技术,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很快熟悉了工作环境,进入各自的工作角色。

3、确定了基层技术员名单,基层技术员要填写《华圣网络公司基层技术员档案表》,已初步确定基层技术人员名单,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和培养计划与细则,拟定了《基层技术员管理细则》。

4、通过招聘工作,搭好了班子,充实了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实力,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工作形势的需要。

三、编写周年月度苹果管理技术方案。

1、技术中心集思广益,先后按时完成并了《3-8月份陕北果园管理方案》6份,通过技术宣传单散发给基层果农,有力地促进了陕北苹果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华圣在陕北苹果产区的知名度。

2、为了规范指导技术,本部门还针对陕北的苹果生产现状,编写《花果管理方案》、《果园土肥水管理方案》、《果园病虫害防治方案》、《修剪方案》、《春季清园方案》等技术方案的编写工作。

3、为了提高技术中心人员的业务能力,组织学习了《提高套袋苹果果面光洁度的措施和方案》、《苹果育果袋的质量与选择》和《苹果褐斑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写出了心得和体会,提出了的工作思路。

4、修订了《20xx版华圣苹果生产施肥技术方案》和《20xx版华圣苹果生产病虫害防治方案》。

四、在“四县一区”服务区域内,和个总站通力合作,目前已初步建设了60个示范园。

1、讨论、修改、完善了《华圣陕北优质苹果示范园建设方案》,并开始付诸实施。

2、由于相关部门和各总站的高度重视,我们共收集了相关县志五本,有效填写了示范园档案中的相关气象资料和农业资料,保证了复杂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3、完成洛川、宜川、富县各20个有代表性、区域性的示范园。并在各总站和技术老师、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共同检查验收了示范园,剔除了一些不符合要求、在雹灾带上的初选园和配合不力的园主,基本符合公司标准,从而保证了前期示范园的一致性和严格性,有利于以后工作的进展。

4、对确定的示范园认真核实了相关资料,给示范园进行拍照,照片内容有示范园主、站长、业务经理及指导老师、园况等,形成一整套示范园的详细信息资料。建立了示范园档案,并和示范园主签订合作协议。

5、初步和当地果业管理局进行了沟通,为进一步搞好合作联建示范园奠定了基础。

6、开始编写《华圣苹果示范园指导规范(模式)》,并从五月份开始了示范果园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仅7月份到示范园入园指导144场次。

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基层技术培训工作。

通过检查和督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立和完善了基层的讲课模式,编写修订了《研发技术服务中心基层技术讲课规范(模式)》。

从四月份开始到现在,研发技术服务中心共讲课527场次。在讲课的同时,我们还配合相关人员做好了听课果农的登记建档(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或出生年月、住址、电话、邮编)。

此外,技术中心还配合在各总站的全员通气会上安排了大型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共进行12场次,听众超过3600人次。

六、全力以赴开展了农资销售的宣传促销工作。

1、从春季开始,技术中心配合运营中心完成了20xx年农药的选定和订货工作,共完成9个农药厂家12种农药的筛选和合同的签订。

2、邀请余涛教授和王新林教授给员工讲课,传授产品推销技巧和农资销售形势分析。组织本部门员工就余涛和王新林两位教授的讲课心的进行了总结和交流。

3、编写了农资宣传资料,《华圣果业推荐农资产品一览表》、《4-7月份果园喷药施肥方案》等。组织技术员学习了《大生M-45在胶东地区的品牌成长历程》和《苹果育果袋的质量与选择》,写出了心得和体会,提出了的工作思路。

4、组织编写了《柔水通的标准示范演示模式》,在基层开展了大量的柔水通的现场演示和讲解,对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拉动,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农资促销工作。

5、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技术服务工作,截至现在我们共电话咨询646人次(含本部门),实地指导451场次。

6、为应对“半年一战,战必胜”、“要猛将,不要孬种”的六月份肥料销售攻坚战,在协助运营中心确定推广肥料后,认真学习和贯彻六月施肥与技术方案的讲课要求,在果业公司对本部门所有员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强化培训。编写了《六月份苹果用药施肥宣传方案》和《六月份施肥方案》技术宣传资料。通过这次强化培训和资料宣传、下乡讲课等,以及协助行政中心录制了宣传光碟。此外为保证按时超额完成既定任务,我们先后赶到洛川、宜川,对总站所有业务经理集中起来动员一次,为下一步肥料销售攻坚战注入了活力。完成了预期的销售任务,彰显了采购网络强大的宣传和促销优势。

7、针对现实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完成了《选用华圣农资与否的十个原因调查表》和《应用硕丰481和微补硼力的应用结果的调研报告》,不但详细分析了农资销售当中的优势和劣势,使下一步制定销售战略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为秋季施肥销售准备了一手资料,而且充分证明了硕丰481和微补硼力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优势,为华圣其他农资产品的销售做了很好的宣传。同时,继续通过技术服务,拉动农资销售,通过示范园用药用肥,解决了部分服务站肥料积压问题。

8、协助运营中心考察了山东、河北、天津、山西、河南和陕西15个肥料厂家,通过手续合法、产能保证、贴牌生产、既定配方、成本优化五项原则,确定了合作厂家,并设计出3种肥料包装袋和施肥说明初稿,以供选择。

9、制定了秋季施肥方案和20xx年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为后期和明年更好地经营农资产品奠定了基础。

10、协助运营中心审核秋季推广肥料,核算施肥成本,编写袋皮施肥说明,审议合同,制定秋季施肥运作方案,完成申请用款计划。

七、开展了员工营销和技术培训。

1、组织技术员统一学习了《苹果褐斑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高套袋苹果果面光洁度的有效措施》等,并结合自己的农技和农资推广工作,写出了心得和体会,提出了工作思路。

2、为了配合员工月度技术培训工作,我们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苹果月度管理技术讲课幻灯片。

3、在月底的全员通气例会上进行了《保花保果技术》、《疏花疏果技术》、《花后到套袋前喷药技术方案》和《苹果褐斑病综合防治技术》等技术培训。

八、和有关部门合作,服务三农。

为了华圣果业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适应新形势,特聘延安市、洛川、黄陵、富县、宜川和延安宝塔区果业管理局10名高级技术顾问,为华圣发展出谋划策,献策献力。在各总站的协助下,与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宜川县果业局和富县果业局等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强强合作,今后在示范园建设、农民技术培训上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7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濒危语言羌语保护和抢救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全球濒危语言分布图》,在全世界现存的6000 多种语言中,有一半以上的语言濒临消失的危险。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至少也有数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UNESCO将西南地区、东北地区、陕晋黄河中游地区列为中国濒危语言最集中的地区。

在现代文明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地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的格局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作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特征的人类语言也在加速消亡,不少语言已成为弱势语言和濒危语言。这种现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引起世界各国语言学家的关注。近几十年来,濒危语言保护工作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许多国家成立了濒危语言保护机构,设立专项基金,采取种种抢救和保护措施。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语言种类繁多的国家之一,处于弱势或濒危的语言种类较多,中国语言学家对这类语言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和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政府和语言学家语言对濒危语言的保护抢救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语言这个东西毕竟不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弱势语言的情况仍然没有好转,甚至成为濒危语言。语言发展传承的关键因素是说话人的数量和语言的生存环境。羌语是西南地区已经走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目前使用人数只有三、四万。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说羌话的人还有90%,而目前还不到30%了。5.12 地震又使得羌语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羌语呈现出加速消失的迹象。如不及时保护和抢救,这种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将从中华民族语言大家庭中消失。

羌语以其语言结构的独特性和语法形态的多样性展现了其高度的研究价值。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独特的语言和绚丽的文化。羌族传统文化主要保存在羌族释比经典之中,释比经典主要是一些图经,其主要成分是多神崇拜的精神信仰。这些图经的内容只有释比才能解读,因为解读是必须用羌语的,因此,释比在羌语的传承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民俗活动、宗教活动、宗教仪式、尤其是释比经典,都靠世代口耳相传、口传心授传承下来,这在人类史、少数民族史、民族语言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羌语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是羌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各地的羌语相互不通,缺少语言充分使用的环境,目前使用羌语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在占全国羌族人口47%的茂县,据当地主管教育的官员初步估算,实际上掌握羌语的人已经不足两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根本,是文化的灵魂。羌族文化的核心是羌语,羌族文化都是靠羌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而且,羌语作为一种人类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语言,本身就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孙宏开认为,从民族特征的角度来说,如果羌语消失了,也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羌族文化,也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羌族了。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皆依赖于羌语的传承。所以,抢救保护羌族文化的关键和核心是羌语。做好羌语羌文工作是拯救羌族核心文化的关键和有效途径。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在大众传媒和信息网络的强大冲击下,我国各民族聚居及杂居地区的语言生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羌族亦在此列。在访谈了羌族历史、羌语研究方面的专家后,我们认识到,羌语不仅承载着羌族的历史和文化,它还是羌族独特世界观的体现。如果羌语消失,很多文明成果恐怕也会烟消云散。

面对羌语衰落的事实,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干部群众,都感到了无奈、失落和强烈的责任感。关于羌语的保护问题,学术界几乎持完全一致的立场,即必须毫不迟疑的加强羌语言保护从而推动羌族的保护和羌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在访谈羌族知识分子和退休干部时,很多老前辈都表现得异常激动。他们始终强调这样一个观点:羌族语言是羌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羌族语言文字是羌文化的重要内涵,羌语靠自然传承显然已无能为力。

关于羌族文化保护现状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地方文化职能部门的相关规划滞后、 政策性保护措施不够;2、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使得方文化活动难以开展;3、有关部门重申报轻保护,实际上仍停留在老百姓自己保护的阶段上;4、缺乏文化部门的专业保护人才,资金也较困难;5、由于缺少规划,各相关部门是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合力,对人力、经济等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此外,在对羌族文化展开抢救性保护时,遇到很多技术性障碍。例如,用汉文方式记录羌文化尤其是释比唱经和口头传说时,会遇到以下困难:1、记录失真;2、记录不完整;3、由记录导致的文化变味;4、由于羌语复辅音较多,小舌音很丰富,导致汉文根本无法记录。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不论是现行的硬件重建项目还是各项规划中的硬件重建项目,都已非常充分,但有关方面在文化软件的重建措施上明显力度不够。有关羌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很多只停留在纸面上,还未能得到具体体现。追究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缺少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相关规划,文化传承也缺乏更为科学、合理、经济的手段。

五十年代起,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羌族语言的调查研究。

1956年,中国科学院派出了民族语言第七工作队川北组,对羌语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阿坝州成立了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室,以羌语北部方言麻窝土语为基础和标准,作了创制《羌语拼音文字方案》的尝试,后来由于诸多原因停止了这一工作。

1991 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批准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并按国务院(1991)32 号文件规定的有关程序上报国家民委,同时指示省民委有关部门抓紧做好实验推广试点工作。1993年3月,国家民委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召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四川省民族语言委员会等6 个单位的17名语言文字专家召开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审查鉴定会,一致认为:“《羌族拼音文字方案》采用26 个拉丁字母表示,汉语相同的音采用相同的字母表示,羌语特有的音采用双字母表示,设计合理,能够科学、系统地反映羌语特点,是一个好方案,在试点中得到了羌族各界的肯定,证明是可行的”,并同意在四川省羌族地区试用推广。

我们的建议

1、制定配套政策,继续推行《羌族拼音文字方案》,从专业角度看,《羌族拼音文字方案》的复出有利于羌文化的记录、整理和保护。从扫盲、幼教、小学、中学到大中专的教材、辞典等形成体系,创建一只由教师、科研、翻译、播音、编辑等组成的人才队伍。

在《羌族拼音文字方案》使用初期的很长一段时期,效果是明显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建议在羌族地区中小学恢复羌语文教育,并在升学时对羌语文学习者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在一些有羌语师资力量的民族高校设置羌语言文化专业课以程培养更高层次的羌语言文化人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唯一的一所高校,应考虑尽快在阿坝师专创建羌语言文化系,承担羌族语言文化急需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抢救、研究羌族语言文化的基层人才,并承担对基层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等任务;鼓励支持编羌族语言文化写教科书,;在威州师范学校开设羌语言文化专业,培养羌语文师资人才;在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羌族母语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恢复羌语文教学;在相关的研究机构和民族高校,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设置课程培养更高层次的羌语言文化人才。

为促进羌族语言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抢救及保护,切实保证羌族地区的文化稳定,应在羌族核心区的公务员考试及行政人员的安排上也应在一定程度上考量羌语文的水平。在社区广播、电视及平面传媒中引进羌语文作为文化载体;恢复传统的羌语地名及标识。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该方案纳入国家规划并配备专项资金支持。

2、积极推动高校等科研机构参与文化重建

在灾后重建中,应开展对羌族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应注重本土模式和地方性知识的发掘、总结和推广。应在社会结构和集体组织的层面上展开评估和表述,通过跨学科合作的办法,分析、总结并精心设计有效模式,整合村寨社区力量,充分调动羌族群众的集体意识,从而达到有效保护羌族语言和传统文化遗产的目的。概言之,文化重建一定要按文化规律办事,要有学科评估和科学精神的基本指导。因此我们建议,教育部和高校,特别是民族类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参与灾区的文化重建,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3、建立“羌族语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阿坝州茂县建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设立羌族语言文化保护发展基金,国家对“羌族语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予以大力扶持,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只要有政策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到位、专项资金到位,就可以使羌族社区即羌文化的最终载体,充分发挥出主体性,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重建。保护羌语,最重要的一条是“用”。我们建议,在实验区内,教育、媒体、行政、司法、日常生活、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把母语的使用和发展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尤其要重视儿童母语教育,把羌语文的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放在一定的地位。

4、鉴于羌语文在羌族古籍抢救整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建议,采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加大羌族口传古籍的抢救、收集、翻译、整理、出版工作力度,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流失和失传。

5、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传媒在羌语宣传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建议,在四川省广播电台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站建立羌语部,创办羌语节目,促进羌族文化保护传播。同时,恢复茂县、汶川、理县等地的广播电视羌语节目的制作播出,保证羌族文化有传播发展的渠道和手段。另外,羌区旅游可增加带有羌语的旅游项目;在主要景区景点设置传统羌语地名标识,积极地多元化地营造良好的羌语环境。

6、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对于文化系统的基层干部,建议由政府组织学习培训相关技术的深造,例如影视记录和软硬件知识的学习,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制定出严格的学习章程并贯彻落实。为避免学习培训走样,可以直接调派教师上门指导或采用远程教育系统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关于羌族人才培养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官员和民族精英都在感叹羌族缺少本民族的高级干部人才,以及各方面专业人才。这种感叹背后折射出的包括人才界定标准的失范以及专业设置和就业岗位的专业不对口等深层次问题。由此建议:对于羌族语言文字的专业人才必须量身打造甚至宁可“按件生产”也不能批量浪费,必须保证“深造一个,成才一个”,并能“独当一面、带动一批”。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人才需求和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一步步推动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摸索出民族文化保护的建设性方案。

对羌族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除应吸收国际保护经验,更需要注重本土模式和地方性知识的发掘、总结和推广。从文化规律看,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其关注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保存的层面上,而应更深入地挖掘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内核。因此,我们应在社会结构和集体组织的层面上展开评估和表述,通过跨学科合作的办法,分析、总结并精心设计有效模式,整合村寨社区力量,充分调动羌族人民的集体意识,从而达到有效保护羌族语言和传统文化遗产的目的。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及民族、艺术类学科应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 南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坪县志》M.成都:民族出版社1994:5

[2]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6.

[3]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第8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鹤梁题刻

[分类号]G258.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具有无形性、活态性、传承性等特征和历史传承、审美艺术、科学认识、社会和谐等重要价值。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位于重庆涪陵长江江心的白鹤梁题刻记载了1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信息,空前规模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葛洲坝电站的设计,赖此得到了计算水量的史料数据;它对研究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是“世界水文资料宝库”,又是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等艺术为一体的“世界水下碑林”。受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白鹤梁将永没库底。为此,位于三峡库区的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白鹤梁题刻的抢救性保护做了大量工作。笔者曾在该馆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10余年,也曾参与白鹤梁题刻保护的相关工作。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该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实践,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期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 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1 保存、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图书馆有四项职能,其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位居第一。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播与研究,使图书馆的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研究植根于本民族深厚土壤中,是图书馆正视知识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选择,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保障之外,还应肩负保存地方文化传统、为本地政府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支持地方建设的社会职能。

1.2 有助于拓宽图书馆学知识研究领域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多、更鲜明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特征和知识属性,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现象,需运用多门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文献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图书馆学正是与许多学科发生交叉或关联的一门学科。图书馆将活态知识适度地纳入研究范畴,可扩大图书馆学知识研究领域,开拓学术视野,增强图书馆学研究的活力。图书馆学本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应有学术的自觉,到生动丰富的民间社会活动中寻找研究课题,促使图书馆学在不断解答问题中得到发展。

1.3 图书馆的经验和方法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目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对滞后,且处于无序状态,迫切需要有关部门的组织领导和专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对流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部门,具有科学组织、科学分类、科学研究各种文献的经验与方法,诸如文献分类法、版本法、主题法、目录、索引等比较完整的科学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研究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数字图书馆的现代技术手段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技术,即将处于隐性、零散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概念化、显式化、形式化的本体化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可交流、可共享的显知识产品,为其保存、利用提供条件。

1.4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机构;同时,鼓励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学术性研究机构,总体来讲,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1 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

地方文献是指记载一定地区范围的自然、社会、风土人情等特定资料,含有某一地区丰富的地方文化、自然和社会信息,是研究地方文化传承、发展、变更的重要史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于地方文献内容之中,是地方文献的一种表现方式。地方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发展服务的,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始终应保持一致,即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地方文献作为研究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理应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收藏重点。为打造馆藏地方特色,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自2001年升本以来,突击性收藏地方志3000余册、中文书刊1.5万余册,成为该馆的一大亮点。而当地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则相差甚远。区县公共图书馆中条件最好的涪陵区图书馆也只是零星收藏有一些方志、县志。涪陵区文化馆、博物馆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拨款维系着日常运转,谈不上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不仅如此,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其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层次高、内容丰富等特点,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确认、项目申报及论证工作、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提供切实的文献资源保障。

1.4.2 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人才素质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以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自2002年成立乌江流域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以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外聘、培训等方式,拥有一大批专兼职高层次研究人员,其中包括外聘的教授3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本校的专兼职教授1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9名。他们当中不乏计算机专家、图书情报专业的专家和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专家。他们不仅热衷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宣传、研究等工作,还具备相关的知识积淀,是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坚强后盾。此外,学生社团和本馆职工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经过4年的努力,该中心已发展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而当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至今尚无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初、中级职称的工作人员达78%。可见,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明显的人才资源优势。

1.4.3 现代化的服务能力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绝大多数实现了网络化、现代化管理,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如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信息存储容量达22TB,实现了业务管理自动化,采用图腾集成管理系统处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公共检索、连续出版物管理等业务;电子阅览、视频点播、信息检索、文献传递、用户培训等服务实现了网络化;开通网上图书馆、手机短信、科技查新、定题跟

踪、信息推送、馆际互借等服务。而涪陵区图书馆、涪陵区文化馆、涪陵区博物馆至今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管理,有的部室还要借助手工借还,正在学习、借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向现代化、网络化管理的目标迈进。

1.4.4 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生命记忆,主要还是藏于民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这些古老的文化因子在农耕大地上被传承下来,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困难就是要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地方高校图书馆地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腹心地带,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比较了解,方便从事田野调查、民间资料采集整理以及开展对群众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普及宣传教育。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相比,区域位置决定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认为:“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采取如下措施:

3.1 立档保存:对无形文化遗产的有形物化

保存是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程序。保存不是封存,是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地保护起来,供研究人员及后人研究借鉴。地方高校图书馆首先应通过多种途径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民间实地考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要坚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的原则。全面性是指兼顾城镇和乡村、兼顾不同人群的全面调查和采录;代表性是指在全面掌握某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加以认真、科学地采录;真实性是指普查时要忠实地采录讲述者讲述的原貌,按照民间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现形态,保持原状、不加修饰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符合这三原则的采录成果,才是真实而有价值的,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凡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普查还要掌握科学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如重点走访、抽样调查、开小型调查会、观摩民间艺术家的表演、参与民俗节庆活动等。调查采访者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方式真实地记录现场考察成果,同时还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经书等手抄本。要对采集到的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品、民俗事物、摄影摄像等进行详细登记。普查之后,要进行总结评估,写好调查报告,对遗产进行登记、分类、整理,对普查结果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档案化。同时,也应进一步挖掘现有馆藏的地方文献资源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材料和保护过程的档案,如申报项目的文本附件、音像资料、数字化多媒体等。然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转化为文字、光盘、磁带等,或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还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白鹤梁相关资料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建成白鹤梁专题数据库;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文字、光盘、磁带等物化资料,并按照专题集中的原则,使用图腾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分编入藏:①进入编目系统,将文字资料做成机读MARC记录,在MARC记录的010字段标注含光盘、磁带或图片集,210字段标注光盘X片、磁带X盒或图片X张,MARC做好后,打印书标贴于文字资料上;②进入书标打印系统,依据做好的文字资料的条码号,在含光盘或磁带的专用书标上打印出该文字资料的索书号和相应的光盘号、磁带号或图片集号,在文字资料和光盘、磁带或图片集上分别贴上该专用书标;③再次进入编目系统,在MARC机读记录中打开馆藏信息,在下挂数据记录中添加光盘号、磁带号或图片集号;④进入典藏系统,将分编好的文字资料分配给“非遗”书库,并将图片、磁带或光盘移交“非遗”书库保存。

3.2 价值研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审美、教育、科学、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精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比如,正因为葛修润等科学家研究发现了白鹤梁的重要价值,国家才不惜耗资1.89亿元修建“水下博物馆”,既将其妥善保存,同时又开发其旅游价值。可见,价值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实际操作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澄清理论观念的问题。理论上模糊不清,就难以对保护对象做出科学的界定和评估。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做好保护前的甄别鉴定、价值评估等先期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一般来讲,只有具备如下三个条件的文化形式和产品,才是急需得到抢救与保护的:一是具有民族独特性,深深扎根于文化传统或有关地区文化历史之中;二是具备一种或多种科学的、独特的、珍贵的价值;三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同时表现出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难度的技艺,是同类文化样式的典范。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价值研究,或与其他有关机构进行合作研究;用录像和记录等方式将民间艺人的技艺整理、保护下来,组织专家对传承人的成就和传承工作进行学术性、专业性的分析和评估;支持项目申报、论文撰写、论著出版等工作。该馆相关课题有184项(国家级1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30余部;其中白鹤梁题刻研究成果有曾超的专著《三峡国宝一白鹤梁题刻汇录与考索》(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周晏的论文《白鹤梁蒙文题刻背景追述》(《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李胜的论文《白鹤梁石刻题名人考按五十六则》(《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和《释文校读记》(《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等。此外,该馆学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理论研究的同时,还亲自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使遗产价值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3.省略/gwge/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2]王云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图书情报工作,2007,51(8):132-135

[3]葛修润,国宝“白鹤梁”,中国三峡建设,2006(2):73-79

[4]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96-98

[5]张小芳,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情报探索,2008(03):32-33

[6]黄峒胜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107-109

[7]金文坚,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7(7):90-92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章总则,[2010-05-19]unesdoc.省略/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第9篇:县志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景德镇学”;区域品牌;影响

[中图分类号] F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125-04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招标课题“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关系的研究”

[作者简介] 戴启文,景德镇市经贸委主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经济;

陈雨前,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助理、工商学院院长、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主任、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文化、企业组织文化;

黄勇,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筹与管理。(江西 景德镇 333001)

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用以反映该地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行业、产业或产品系列,是该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区域品牌不同于企业品牌:企业品牌是由独立的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核心竞争力而创建的,而区域品牌的形成是无数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区域产业品牌是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精华的浓缩,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持续的品牌效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作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产物,实践证明,区域品牌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可以有效地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和丝绸、茶叶一样,瓷器曾经是中国的象征。陶瓷是景德镇称都之源,景德镇因瓷而得名,也因瓷而出名,形成了一个集地名、产品名为一体的区域品牌。“中国瓷都”的称号曾经让这个城市“独领数百年”。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景德镇陶瓷产业由于没有抓住经济体制转型的大好机遇,顺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其高档陈设瓷的市场份额不仅急剧降低,而且日用陶瓷在市场上也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一个千年老字号区域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衰落,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本文试图从“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入手,研判“景德镇”构建对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的影响,旨在以学科建设视野来探讨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以重振景德镇陶瓷产业,重振瓷都盛誉。

一、“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

郭沫若曾作诗“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在景德镇这块因烧造精美瓷器而置镇的著名的土地上,两千余年瓷魂窑火所淬沥积淀而成的文心血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王能宪,2005)。然而在既往对景德镇、景德镇陶瓷研究史上,实践经验与理论视野兼具的研究者并不多见,把景德镇或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学问、一门学科开展研究的几乎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陶瓷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推进,与“景德镇”在历史上、在世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十分不相称。建构“景德镇学”,这一学术构想的提出,被认为高屋建瓴,史无前例,对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弘扬中国陶瓷文化,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举足轻重。

那么,何谓“景德镇学”呢?

“景德镇学”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哲学和艺术、历史、经济、科技思想为深刻背景和依托,运用综合的研究包括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研究景德镇陶瓷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过程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及反映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装饰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传播文化、历史文化等,以及所积淀和反映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科技思想、经济思想、艺术思想,并进而拓宽至研究生活方式与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并由此提升至研究和挖掘出景德镇陶瓷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乃至揭示出人类生活的一种文化样式和美的生活方式。

可见,“景德镇学”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范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包括:

1.“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体系架构与价值体系研究。主要阐述“景德镇学”提出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对象、范畴与方法等方面内容,揭示其架构体系与价值体系。

2.景德镇陶瓷与中国哲学思想。主要研究景德镇陶瓷生产器型、装饰、功能所蕴含和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陶瓷工艺和哲学思想。

3.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主要从景德镇陶瓷与宗教、神话传说、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文学、哲学、民俗及建筑等关系入手,研究景德镇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4.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从景德镇陶瓷四大传统名瓷与景德镇陶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风格入手,研究其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独特的景德镇陶瓷的器物美学。

5.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及其生活方式。从景德镇陶瓷的材质、工艺、装饰、造型、风格和样式、器型、功用等多方面,探讨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间的相连关系。

6.“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从“景德镇学”的价值体系入手,阐述“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之间的关系,进而凸显“景德镇学”对“景德镇”品牌提升的重要意义。

7.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与“景德镇之魂”。自古至今,景德镇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他人之长,并加以融合,积极创新,从而呈现“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盛况,形成“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面貌,形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延续千年不衰的辉煌。千年制瓷历史概括出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创新,创新即景德镇之魂,并用创新的精神,千年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技法,不断创造出至精至美的瓷器以满足世人物质的和审美的需要。

8.景德镇区域发展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称市和兴市之源,“瓷业兴,百业兴”。重点研究景德镇区域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关系,并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陶瓷文化遗产对景德镇区域的重要影响,陶瓷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开发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9.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关系。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普遍的情况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并且在吸取他人所长的基础上,更加彰显民族文化特性,系统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10.景德镇地域文化。主要研究“景德镇”得名由来,景德镇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景德镇地域文化与陶瓷历史文化的关系等内容。用艺术人类学、地域文化学的观点和文化地理学等的观点,研究景德镇地域文化。

11.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在系统研判中国各地名窑与名品的基础上,从材质、装饰、造型及烧成等诸多方面,研究景德镇陶瓷的演进史和景德镇陶瓷文化史,并探讨各阶段所呈现的特征。

12.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主要从坯体的构成,釉的种类与组成及装饰工艺等角度,研究景德镇陶瓷材质的特殊性及其表现力,进而表现其特有的科技史与科技思想。

13.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主要从青花、古彩、粉彩、颜色釉和玲珑等装饰表现手法,以及纹饰入手,详尽地探讨景德镇陶瓷的装饰文化及其特征。

14.景德镇官窑文化。主要对官窑的形成和特征与管理模式及其历史地位进行研究,揭示官窑文化对景德镇形成瓷都地位的主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以及对当代景德镇陶瓷创作和管理的启示。

15.景德镇陶瓷经济史。运用现代产业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从中、微观层面对景德镇陶瓷经济史,在历史中寻找突破与启迪,进而振兴景德镇陶瓷经济。

16.景德镇陶瓷创新研究。以历史为主线,系统探讨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在景德镇文化发展上的地位与作用。

17.景德镇民窑文化。主要就景德镇不同历史时期的民窑和民窑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民窑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与景德镇官窑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寻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各自对形成景德镇瓷都地位的作用。

18.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主要从陶瓷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出发,系统探讨景德镇坯、釉用颜料的开采与加工,坯体成型、窑炉结构与烧成装饰工艺,凸现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19.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主要阐述陶瓷习俗文化的内容与分类及其特征,揭示陶瓷习俗文化与景德镇陶瓷生产、交易以及镇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等的关系。

20.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主要从器物语言中,研究和诠释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意识及时代变迁的轨迹,从陶瓷物质文化的研究中阐释陶瓷器物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器物思想和审美情趣等。

21.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从作坊的分类、布局、器具、功能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揭示陶瓷作坊的专业化、分工及其意义以及作坊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的地位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22.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主要从以坯房、窑房、窑炉为主的瓷业生产建筑以及商贸、行会、生活建筑为研究对象,揭示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历史与建筑特色,研究和揭示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的理念和构成方式及其规律。

23.景德镇陶瓷文献。从《陶记》、《天工开物.陶埏》、《陶说》、《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歌》以及《浮梁县志》等古今陶瓷文献入手,阐述陶瓷文献对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24.景德镇陶瓷与科技。对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生产中瓷土配方、色釉的开发、烧成温度、工艺技法等进行研究,阐明科技进步与景瓷独步天下的密切关系。

25.景德镇陶瓷的传播与世界影响。以“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主线,探寻景德镇陶瓷的传播路线及景德镇陶瓷对世界的影响,展示景德镇所以称都的魅力所在,揭示“景德镇”这一世界级品牌的价值。

26.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是随着景德镇陶瓷发展的轨迹而展开的,其研究成果是丰硕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个研究史进行研究,现实的研究需要从历史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以不断创新研究方式与方法。

二、“景德镇”区域品牌提升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在世界各地提及陶瓷,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景德镇”。可以说,“景德镇”在某种程度上是陶瓷的代名词,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弱于国内外任何一个区域品牌。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发展缓慢,“景德镇”这一区域品牌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其经济价值在逐步稀释至尽。为此,拯救“景德镇”,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十分重要。

1.区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理论上而言,区域品牌是社会公共资源和财富。区域品牌更加容易传播,传播力强,影响力大,通过政府行为打造区域品牌,可以大大地增加属地产品的附加值。如挂上统一标志的枫溪陶瓷产品在2006年广交会陶瓷展区的展厅里格外引人注目,高雅、时尚的外观设计和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的各式产品,吸引着参展商的目光,使枫溪军团在本届交易会上取得了1.7亿美元合同成交额的可喜成绩,“枫溪陶瓷”这一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区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建设。品牌实际是一个沉淀的结果,集群是区域品牌的基础,而区域品牌的价值积累也有利于集群的建设。由于没有意识到“景德镇”区域品牌的经济价值,缺乏对“景德镇”区域品牌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导致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发展遭遇发展的瓶颈。基于景德镇现有的陶瓷产业集群基础,着力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无疑是景德镇陶瓷继续做大做强的最佳战略选择。

3.区域品牌提升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国内外陶瓷业竞争十分激烈,就国内而言,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河北唐山、山东淄博、湖南醴陵、福建德化等新老陶瓷产区群雄并起,作为市场的一种调控,大品牌联合起来清理市场是一种市场的正常行为,并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品牌重组。同时,由于能源短缺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了陶瓷行业的利润空间萎缩,部分大品牌称将价格战进行到底,促成行业性的洗牌,将部分劣势品牌清理出局。而且,区域品牌的提升势必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地区产业的手段之一。

三、“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关系

“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陪伴了景德镇人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上千年了,但是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都只局限于本领域,人们对“景德镇”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知识领域,对景德镇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武断的,这犹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将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方面,去丰富和完善“景德镇”区域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景德镇学”的研究就是“景德镇”区域品牌的研究。

1.“景德镇学”学术构想的提出,不仅填补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史上的空白,而且把景德镇纳入国际学术的大视野,促其和“红学”、“敦煌学”、“徽学”一样成为国际性显学。这将有利于我们从更多的层面去认识“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去研究“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发展历程、演变里程;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全球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观念背景下,不断的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进行丰富,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发展“景德镇”区域品牌。

2.把景德镇区域品牌视为一种区域文化,以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地展示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内涵,而且立意高远,提升了景德镇陶瓷品牌研究的品位,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研究具有历史意义的引领。

3.用文明史的观点,以大量鲜为人知、未曾面世的图片、实物藏品照片和首次公诸于世的文献资料,对“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进行考辨与研究,将景德镇地区文明的早期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将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景德镇陶瓷产品、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的认知度。

4.以集众合力的形式,突破单一艺术背景下陶瓷研究的局限性,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运用系统思维对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克服了陶瓷文化研究的艺术本位主义。摆脱以往的“闭门造车”的艺术创作,在产品设计、品牌内涵的提升等多个方面,为“景德镇”品牌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景德镇学”的构建对“景德镇”区域品牌提升的影响

1.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品牌代表了一种或一个系列产品的质量、文化、品质、社会属性、使用阶层等内涵,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有助于挖掘那些被当代人所遗忘、所忽视的陶瓷历史,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如对《周礼・考工记》进行考究,可以发现,其中说到,“凡陶旖之事,髻、垦、薛、暴不入市。”意思是说,凡是陶人和旖人的成品,若有损伤、顿伤、破裂、偾起、不坚致的,不许出售。可见,中国古代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制瓷者对陶瓷制品的品质和品牌都十分重视。

2.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四大名瓷的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积淀。在国外,无论哪个级别的品牌,都有严格的制作和生产标准,而这个问题在我国则不那么受到重视。所谓标准化,是经营上的标准化,是从原材料到产品到服务的标准化。比如温州的打火机,首先必须拿到这个打火机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权,按照国际化标准接轨角度,制定出标准来。这个区域品牌的标准应当是“以国际化为立足点,以产品质量、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和人员培训的全面标准化为技术性支撑,以历史文化为重要内涵的”。

景德镇“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历史上曾长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与其在制瓷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领先是分不开的。所以,可以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日用瓷和艺术瓷的制作工艺,结合当前的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积淀,同时向其他产瓷区和国外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抢占陶瓷新技术的制高点,使古老的陶瓷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重新屹立于世界陶瓷之林,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陶瓷生产和研发中心,再现“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辉煌,进而重振“景德镇”区域品牌。

3.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为“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提升提供各种信息。“景德镇学”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运用系统思维对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研究,为“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提升提供各种资料和行业信息,这将有助于“景德镇”品牌在短时期内汇集全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信息,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如在”景德镇学“的研究基础上,整合其他方面的资源,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工程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工艺设计中心与信息平台,是公共性的国家级或国际级综合性工程中心,它有两项职能: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加强国际、国内最新工艺和设计技术、产品、市场和原材料信息的交流,并做好动态信息。

4.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景德镇”区域品牌的良性发展。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宋代以后,独特的官窑与民窑两大生产体系的形成,进而在客观上要求建立行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一些主要的陶瓷生产地、集散地普遍设立了行会组织和会所。从古代制瓷业的行规制度中,我们发现,古人很早就懂得利用行业组织和行规来协调行业生产经营中的矛盾,消除无序竞争,以保护业主利益,促进行业的壮大发展。所以,当前景德镇各级各类陶瓷协会都要制定完善的行业管理规章和办法,加强行业自律,维护陶瓷行业的竞争秩序。同时,协会要组织好陶瓷行业的产学研协调,引导本行业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攻关、人员培训、技术交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侵犯本行业正当利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武跃丽.塑造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

[2]胡大利,谌飞龙,吴群.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前沿经济,2005,(4).

[3]马永平.区域经济品牌何去何从?“陶瓷封都”与“区域经济品牌”的思考[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5,(7).

[4]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财经论丛,2005,(1).

[5]陈和平.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战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J].科技创业,2006,(6) .

[6]夏曾玉,谢键.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7]王能宪.为构建“景德镇学”[J].光明日报,2005-07-21.

[8]郑云云.“景德镇学”能否进入国际视野[J].江西日报,200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