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育范文

语文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育

第1篇: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 相互渗透

一、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育对学习知识的要求非常死板而且严格,使得语文成了一个选拔书呆子的工具,致使语文不仅难以教出高素质人才,反而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语文教育方式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拾起人文性这一工具,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给学生独特的思维想象空间,才能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缺乏人文教育

语文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写进了建国以来的历次教学大纲,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当然,语文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把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最具生活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几十年来,固定模式的知识系统,死板的解题技巧充塞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导致了抽象、概括、提炼、分解的训练占据着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突出的不是语文学科应有的形象思维,反而强调的是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也就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我们看重的是所谓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视知识的记忆,重语法修辞、逻辑等理性内容,重视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加上近一、二十年来应试教育的兴起,我们的语文教育距离人文教育的道路越来越远。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必须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训练资料以及刁钻古怪的各种考试试卷,这些不仅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而且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头脑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意识将严重匮乏,而且学生也很难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升华。这些做法恰恰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以及健康的审美态度的人文教育背道而驰。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育,这样就误解了教育的本质。孔子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文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让他们懂得自己去探求知识,然后学以致用。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是最具有头脑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国家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

三、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不是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所表达出的深刻哲理。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育同样具有人文价值。语文教育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样内在地蕴涵着人文价值。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人文的,语文教育的内容也具有人文精神。失掉了人性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出的学生大都是死读书、没有活力与创造性的学生。丧失人文价值的原因有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淡忘,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抛弃,教师素质也制约着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和传播。那么,语文教育的目标应该转移为个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培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方法、完善教育评价等,来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

所以说,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兼容性和互补性,是有差别的统一。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注重人的整体素质发展,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能力、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整体协调发展。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最终将决定人的塑造和提升,进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二者的融合,是语文教育日趋完善的表现。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素质与人文性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人文精神重构为目的。通过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深入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学生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注重人与历史、世界的关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语文教育。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兼容的教育,也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如何使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成为一个整体

(一)注重情感的培养,关注心灵的提升。语文教学,本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与乐趣的过程。而在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得不快速地讲授文本内容,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校的教学业绩相当出色,但是学生却苦不堪言。机械性地接收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下降,以及情感的淡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扮演的应当是一个指向帆的角色。他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情感的基调,引导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的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如果只从客观层面去把握学生,那么教出的学生将会是被物化了的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多去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抓住学生所感兴趣的,才能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情感与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长求知,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能使语文教学更具人性化,更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二)全面评价学生,注重教育过程。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教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以及以后学习的状况。一个好的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认可,这样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使自己更加完美。相反,一个差的评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或许会给他们带来厌学甚至不再爱学习的后果。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教学的同时,要学会掌握评价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了解自己不足的同时也能明白努力的方向。这才是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

此外,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教育,而不是只为了单一地拿出什么样的教育成果。教师如果在课堂教育的时候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那么学生最后学到的也只有死板的文本知识,而那些知识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学生将很难体会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让他们体验求知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只为教学而教学,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个可悲而且失败的教育。

实践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三)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催化人文之情。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自我、解读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不仅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我们的写作灵感,大都源于我们平凡的生活。要写出有质量,富有情感的文章,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其内心的情感一定也会很丰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教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而富有乐趣的社会体验作业,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升华。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自然能够把学习搞好。这比死板的课堂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时代人文气息。

另一个写作的灵感就是来源于阅读。叶圣陶曾说过:“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阅读量多,写起文章来,自然能信手拈来。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而且阅读对于学生语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计划里,没有让学生阅读这个条目,那这个教学计划就是不完美的。

五、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其灵魂所在,语文教育作为我们最基本的教育,也有着其灵魂所在,它的灵魂就是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人文融合,只有把语文教育与人文结合,才能够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深度,也更能彰显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人文素质教育融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

参考文献

[1]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10).

[2]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河东学刊.

[3]潘美明.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文学教育, 2007.

第2篇:语文教育范文

于漪的教育信念有三方面: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二是教文育人的价值观,三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三者构成她教育观念的核心系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是她生命的原动力,“作为中华儿女,我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这种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也是一名炎黄子孙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成了我的人生名言。我体会到,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1]因此,“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成为她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是她从事教育工作伊始就拥有的远大理想。而教文育人是她对语文教育价值的思考,是语文教育价值观。她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的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2]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探索。她提出“给语文教育定位,先得给语言定位,给汉语定位。……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工具属性,而且有人文属性。”[3]观察三者关系,发现于漪老师拥有的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她把教育工作、教师职业与国家兴亡、个人生命融合在一起,构成她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产生的强有力的动力,促使她带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热爱之情与坚强的意志从事着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并乐此不疲,成就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般的人生境界。如此的人生追求带领于漪老师深入语文教育实践,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与奥秘,使她明确了语文教育就是在教文中育人的大方向,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经过长达20年的研究,形成了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性质观,它统率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由此而引发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4]据此,她的语文教育观念体系得以建立。因此,我认为,这三方面构成于漪老师的教育信念的核心系统,而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是边缘系统。

分析于漪老师核心的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时代与学习经历的影响。于漪老师曾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做这样简要描述:“我1929年出生于历史名城江苏镇江。长江水哺育我成长,金焦二山秀丽饿景色给我以良好的熏陶,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在我心中播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中华文化的熏陶使我在少年时代就有了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在中小学读书是认真而努力的,十分幸运我碰到了好老师,……‘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在许多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立下了这样的志向。”[5]从这些言语中可知,在于漪老师成长的时代与中小学的学习经历中,“忧国忧民的种子”、“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的志向”已深深地根治在于漪老师的意识中,对她日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懈研究。于漪老师说她做语文教师的两根支柱就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我勤于学习,博采众长。重要的理论反复学,在世界发达国家与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教育的地位、价值、功能与走势。……我认识到,就学科论学科,往往陷入鸡虫得失的纠缠,挑出圈子看问题,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视野就开阔得多,思考就深入得多。由此,我坚定不移地确立了教文育人的信念。”[6]而“人文说”的提出恰恰体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教育研究的不懈追求。如此深刻的学术思考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三次大的进展与突破中形成的,标志着于漪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实践理论体系。

上述研究表明,于漪老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是其语文教育实践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主要是源于于漪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结合教育理论不懈地研究问题,把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她个人的教育信念。而明确的教育信念作为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观念,会派生出灵活与多元的教育行为系统,产生无限生机的教育效果。因此,她的教育教学经历充分证明了一个追求卓越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规律。这对于职前教师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教师培训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即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关注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效率,注重教师教育行为的培养与培训的今天,重视教师的教育信念的养成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2][3][4][5][6]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4、59、60、1、6、56-57、59.

第3篇:语文教育范文

中国语文独立设科教育110周年之际,由上海师范大学李杏保教授领衔主编的《国文国语教育论典》(以下简称《论典》)隆重面世。是年,恰巧又恭逢上海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作为一名长期与李教授共事的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我有幸见证如此盛事,不免往事历历,心潮澎湃。

李杏保先生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有18年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从教伊始,他就常常光顾旧书店,搜罗夏D尊、叶圣陶、朱自清、罗常培、胡怀琛、朱光潜等语文教育前辈的著作。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于1962年就已搜集到时人并不熟知的王森然的著作《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始知其为刘志丹、谢子长的老师,同志则为中国王森然学术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并倾心研读这部论著,萌生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诚意。

1978年,他支教返沪,调入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在撰写《试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时,无意中接触到大量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论文。不久,又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搜集到了大量民国时期的上千种教科书。于是,酝酿既久而一气挥就了《编纂〈中国新语文教育大系〉构想》。1984年,他与陈必祥等好友撰著了《语文教育发展史》;1986年,易名《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传统教育名家张志公乐为之题签),在云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实际上,这些已经吹响了我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的集结号,同时,也擘画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

在随后的15年,杏保先生等在语文教育史的教育和研究方面筚路蓝缕地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荦荦大者,有著作《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曾获1992年第六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优胜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1999年被中国新闻出版署、中国版协教育图书研究委员会授予第一届全国教育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等。杏保先生在壮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当时的语文学科教育界,都可列为翘楚。今年,他年届古稀晋五,依然壮心不已,应语文出版社之诚邀,“新编”了《国文国语教育论典》,实在令人称道。

《论典》的另外两位主编方有林、徐林祥先生在语文教育史研究方面亦用力甚劬。方有林在上海师大虽然师从于我,但是在专业深造方面向李教授请益尤多。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已正式出版,并获得学术界好评。徐林祥教授,是语文教育史研究专家顾黄初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筹建并于2004年3月开通了中国语文教育网(http://)。他的《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堪为语文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佳作。

30多年前,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建立的“民国教育资料库”,在孕育《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十分注重近代教育资料的搜集和开发,校图书馆在合并了原上海师院分院(现为上海师大奉贤校区)后,进一步建成了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教师教育资源库”,包括“中小学教材资源库”“民国教育期刊电子资源库”等,为语文教育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为扎实的史料支撑。这些,将为《论典》的再度开发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

语文出版社为语文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复兴中华国文国语教育梦,是中华语文教育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梦”“中华文化复兴梦”的必要条件。《论典》这部典范文献,将久远地迸射中华近现代语文教育的灿烂光辉。

为了更好地发挥《论典》的典范作用,倡议围绕《论典》的出版,语文出版社还可以联合相关出版社、语文类学术期刊,引导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论典》研读活动,团结和吸引有志于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同道,不断拓展和深化语文教育史的学科研究,不断涌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结集出版,或在相关杂志上刊载,或在网络上发表……假以时日,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史料将更为丰富,研究力量将不断涌现和集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将不断注入凝重的文化历史积淀。

第4篇:语文教育范文

语文教育是本国的母语教育,关系重大。但是,语文教育方面呈现的问题层出不穷,甚至被指“误尽苍生”,教育改革随之而来,但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路在何方?”我认为,对于语文教育,我们应该更关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育;方法;改革;阅读

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是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致使课堂死气沉沉;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浮华背后带着空虚。工具论仅把语文作为工具手段,忽略了语文的本来价值,忽略了语文的多重功能;人文论则是以语文学科去附会“人文性”,使语文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明确指出了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本质特征。叶圣陶先生指出:“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却是国文专责”;“易言之,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①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之”。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起来呢?教师是纽带。教师不仅要做一个高超的桥梁设计师,还要甘做一座平凡的桥,把精彩留给学生,更要做一个欣赏者,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信心。教师要做到:立足文本,深刻钻研,明确学习活动的方向;把握核心,整体设计,实现多元目标的增值;超越文本,提升价值,开发语文课程的资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就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知识地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教育的基本形式。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体验和发现学习,但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在新的教学方式里,语文教师仍要“讲”,或是提供背景知识,或是点拨言语规律,或是交流收获,或是激情熏陶,不一而足。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那么学生无疑会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这样,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才是富有创意地结合起来了,我们的语文课才会精彩纷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的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我认为首先是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自主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学舌儿歌内的主角,意味着个人独立学习、主动探究,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其次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探究等学习手段。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地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这种气氛在“一言堂”上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要允许讨论,允许实话实说,甚至允许有争论,有保留意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②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最后是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任何学习方法方式,都要有一个习得的过程。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目前,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这几种错误倾向:一是急于建立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忽视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合理成分的开掘;二是重新的教学思想的创立、引进与推广,轻视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三是重知识的传授方法,轻对所传授知识的深入钻研。语文教学改革应摆脱这几种倾向,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就必须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着力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片面倾向,重新构建知识与能力与素③质辩证统一的语文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注重智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语文的德育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等方面,这是育人的基础。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语文智育以丰富和提高学生优秀的科学文化涵养发学生的智能为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语文美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要创设一定的时空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另外,语文教育改革还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等等。在语文教育中,“读”是语文教学的主心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读”,避读重练,或者是没有重点的泛读,如何有效阅读?我认为:(1)有效朗读操作,朗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可以采取:图像引入,让读入境;语境对比,让读入味;配乐朗读,让读入情;创设情境,让读入神;(2)有效诵读操作,这有利于培养语感,扎实语文功底。可以开展诵读比赛。(3)有效默读操作,带着疑问去感悟。(4)有效略读操作,这是提炼观点、筛选信息的好方式。(5)有效读的评价操作,对学生读得评价以鼓励为主评价方式上可采用情景语、修辞语、幽默语的方式去读。“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寻找“有效阅读”指导的全新对策,也就成了现代阅读教学亟待探究的焦点。我相信经过每位重视语文教学的教师和专家的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教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架起一道缤纷的彩虹。

第5篇:语文教育范文

实习时间:2011年xx月xx日 至 xx月xx号

系 别: 中文系

班 级: xx语文教育2班

姓 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x

指导老师: 李xx

2011年xx月xx日

一、实习目的shixi.exam8/

大学生活最后的阶段是实习,实习对于每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特别的重要,在2011年3月1日至6月30日的秦皇岛市新生路小学的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体会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光荣.通过实习,我充实了自己,学会了如何教学,学习了许多未曾学过的东西.经历了这段的实习生活,让我感受到教师职业的重任,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在实习过程中,我对比自己的学生时代,感受着不同时代的差别,90后学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信息接收面越来越广.这就对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知识要求.实习过程中,我们熟练地掌握了教学技能,不仅如此,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技巧.

通过教育实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步掌握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了解现今小学生和教育的现状。实习单位为秦皇岛市新生路小学,班级三年级三班。

二、实习单位简介:实习报告网

海港区新生路小学建于1956年,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550名学生,56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24人,14人正在进修本科学历,大专学历24人,中师学历32人。

学校占地面积1046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6.9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运动场为200米环行跑道。设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少队科技室、卫生室、劳动器材室、体育器材室、微机室和多功能活动室。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教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科学管理和系列化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实习内容:

(一)、语文教学

第6篇: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人文教育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社会对教育方面的重视度也在日渐提高,语文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但根据当前社会的教育现状来看,语文教育无法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进而致使语文教育难以和人文教育产生有效融合。

2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秉承着以下几点:第一,课堂教学模式要确保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第二,在课堂组织方面要相对宽松和民主;第三,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务必保证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第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侧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应用性课程作为主体,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高职学校对于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较少。另外高职教学期间提升高职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应用理念,这就导致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再度减少。最后,语文教育难以像其它课程一样在短期间内取得良好成效和应用效果,语文教育需要漫长的教育时间才能体现出教育效果。因此当前高职语文教育课程设置并不合理,这是形成高职学校语文教育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为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形成严重的影响。

3.2理论高于实践,学生的应用意识不强

在语文教育期间,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育有认知方面的误区,语文是中国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其中不光能够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还能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但目前高职学校对于语文的认知显得本末倒置,因为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普遍存在,包括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也会体现到个人的语文知识水平,良好的语文教育可以增长人的涵养素质。但当前语文教育当中,课本上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们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升学生们的应用意识。

3.3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由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体和引导者。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能够利用风趣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当前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普遍不高,同时缺少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难以将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产生有效融合。最后,教师缺少人文教育的教学经验,无法将人文教育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这也是导致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急需解决。

4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合理安排课程

如果想要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同时展开有关语文教育方面的改革,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提升高职院校校董事会层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光要重新建立合理的课程制度,同时还要有效落实和监督,避免出现占课的问题,务必确保语文课程能够有效展开,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质。第二,采取多元化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务必要提升校内全体师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让人文教育能够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加大语文课程的教育力度,建立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语文教育体系。

4.2形成应用型语文教育模式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避免一味上使用书本教育方式,应当侧重实践方面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形成应用性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语文课程中获得实际价值的收获,让语文教育能够实践大于理论,对学习的知识充分掌握并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在实际操作时能够拥有极强的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满足岗位的需求,为职业学院培训大量应用型人才。为了确保能够形成应用性语文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手段:第一,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期间采用较为趣味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积极性,让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比如可以使用古文诗歌朗诵、古文诗词传龙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对语文教育产生兴趣。第二,实用性教学手段。语文内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高职学生应当能掌握课本内容融入自身,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着重讲述能够实用的语文知识。

4.3基于人文教育的特征构建师资队伍

为了高职院校能够建立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语文教学课堂,因此需要根据人文教育的特征构建师资队伍,因此需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培养:第一,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应当由专门的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课程辅导,为高职院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同时要培养教师对人文教育的教学能力,通过演示课的方式来提升教师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教育经验。第二,由学校相关部门展开对教师素质方面的培养工作,比如聘请文学界专家进入校园进行座谈会、讲座和演讲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为高职学院的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规划内容,同时由学校组织定期对教师进行测查和考核,一旦教师无法拥有良好的人文教育理解和人文教育经验,如果教师的考核结果属于不及格,视情节轻重给予扣除奖金、停职等惩戒手段。

第7篇: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生命教育观 语文教育

传统教育视学生为容器,视学习过程为单向线性,视教育为完全可控之非生命体教育。生命教育观认为学生不仅是认知体,而且是生命体;教育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是生命发展的活动。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同生命发展紧密联系。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毋庸置疑成为生命发展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向生命回归日益成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它同时也表现着所有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这种生命教育观,理所当然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是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之主打教育的语文教育,更应充分落实生命教育观。只有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关爱,语文教育才能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夸美纽斯说,知识、德性、信仰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只有受到恰当的教育后,人才能成为人。人不仅仅是物种、自然的人,更是文化、文明的人。从某种角度说,语文生命教育正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它是对人存在之终极关怀的教育,是生命彼岸形而上的教育。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不仅纠正了只重工具性,忽视情操陶冶与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偏差,而且凸显了当下语文教育尤其要注重渗透生命教育的全新理念。

体现生命教育观的语文教育是富有深刻内涵和诗意的教育,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和快乐成长的教育。新课程背境下的语文教育应如何落实生命教育观呢?

一、开放教学文本,回溯生命的原色

语文是生活的缩影,生活是语文的源头。语文教育应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家庭、社区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生活中寻找美并体悟人生的真谛。只有在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的教育才能调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学习语文,感受作品描绘的鲜活世界,激发其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并使之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1.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建构生命的信仰。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实施语文生命教育,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生命世界的同时,帮助他们多层次地认识生命的本质、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生命的信仰、实现生命的和谐,最终达到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崇高的过程,而精神生活丰富的前提在于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恩格斯曾说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有闲暇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怎样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呢?一是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让学生多与文化巨子及其崇高精神对话,吸取前人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从而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课外活动是更鲜活的教学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演讲赛、艺术展、辩论会、知识讲座,或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如文学社、书法协会等。只有让学生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学会合作、体验成功、完善人格。

2.创设教学活动情境,激发生命的活力。

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因此实践生命教育观,应做到教学活动情境化。学生走进课堂,不可能是白纸一张,他已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并能凭着这些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预先判断,形成初始的价值观。教师必须珍视这种经验,努力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助动力,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尽量创造条件让教学趋近于生活的特定情境,在特定情境中引导学生不断重组经验与知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创设教学活动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课本剧编演、角色朗读、配音朗读、辩论会等。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些真实的情境,我们才能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体验悠悠岁月里不同的人生况味。在这种情形下,教学成为体验情感、发现生活、展示生命的活动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得以丰富,生命的情感与活力会得以激发。

3.用现念解读文本,增强生命的责任。

文本是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感悟与体验的凝结,带有时代、社会和生活的烙印。语文教育中学生生命的提升、心灵的完满在很大程度上凭借文本,阅读文本是丰富和发展自我的基本途径。文本的解读必须联系生活,否则难以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之展开生命的对话与心灵的交流。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还存在“空白”,它召唤读者去填空,去实现意义的创生。

教育是当下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一旦语文教育漠视生活,会造成学生对当下生存状态漠不关心,也就不能深切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或者说,教育的时代价值不能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也就不能实现。只有师生把文本与当前生活现象相结合,用现代的主流价值观去解读文本,审视其认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才能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二、关注学生个体,健全生命的人格

课堂虽非语文教育的唯一场所,却是主要的阵地。实施语文生命教育应以课堂为主要场所,努力构建完善生命个性人格的课堂。

1.强化审美教育,培养审美人格。

审美人格包含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生价值的守护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这些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东西。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命的课堂倡导诗意和浪漫的人生,呼唤学生对自由与美的追逐。《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力。”同时新课标也指出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蕴涵了生命的情感与节奏,是生命时空的流动与展开。通过诵读等方式,学生可以感受文本的美质美态,提升生命的境界。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审美对象来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美、捕捉美,使其由形象的感知上升到运用想象和联想获得美的领悟,从而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更深刻的阶段,把学生带到自我生成的、可感的、具体的、有鲜明个性色彩的诗意世界。只有学生充分感知了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审美人格,才能建构起美好的自我人格理想,实现个体对生命的超越。

2.尊重个性化解读,张扬生命色彩。

与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相比,新课程语境下的生命教育强调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存在“读者空间”,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空白,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因此教学理应鼓励学生积极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文学作品解读,不应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有过这样的叙述:“每个人的心灵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识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学会欣赏这种差异,并以平等之心,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博大的胸怀,在接纳自己的同时接纳他人。

三、重建师生关系,凸显生命的主体地位

王尚文在《新语文读本序》里说:“在我们看来,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生存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语文教育传递的是人的生命气息,发展的是学生的生命个性。

1.确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观念普遍存在,教师不自觉地利用角色优势压迫学生,使之成为知识的接受者和复制者。而确立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将有利于学生主体的解放,共同建构起充满活力、洋溢灵性、融合情感的课堂。教师要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倾听他们谈认识,努力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挣脱无形枷锁的学生也会释放久违的热情,更大胆地提出个性见解,更投入地展开自由、热烈的讨论,这样每个人将更真切地被作者的人生体验所感动,更明了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真谛,更好地获得人文品质的提升。

2.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使他们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发现者、探究者和创造者。夸美纽斯认为:“这种教育不是虚伪的,而是真实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彻底的。就是说人类这个理性动物将不由别人的才智去领导,而由他自己的才智去领导;他不仅仅阅读别人的见解,掌握它们的意义,或把它们记下来、背下来,他要亲自钻研事物的根源,获得一种真能理解且真能利用所学的东西的习惯。”当学习成为个体内在的精神需要,学生才会真正热爱语文,语文也才会占据学生的心灵。

3.促进师生平等对话,建设生态化的学习。

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他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对话教学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以文本为媒介进行心灵和情感的交流、碰撞、沟通、融合的教学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育家保尔・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情境,积极开展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通过师生间的对话,生生间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让教学成为一个生长的过程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让师生融合成一个生态化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个体都在与彼此沟通、理解、融合中不断成长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把教育看作对话的时候,主体的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4.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佑护生命的成长。

第8篇: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语文;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一、关于语感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好语文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中也反复强调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需特别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强调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可见,如果想要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培养学生的语感无疑是最重要的路径。

何谓语感呢?其实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倾听别人讲话或是自己阅读的方式直接感知语言。它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时培养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本能的、敏锐感知力,也成为可以体现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它主要来源于言语个体关于其语言活动的经验,语感一经形成,必将要伴随其主体言语活动的始终,这种经验具有强大的稳定性,不会随言语活动对象、时空等条件变化而变化。有时候,当形成既定语感的主体离开熟悉的语境时,会对主体的语感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出现语感能力降低的情况,但不会消失,等到原有语境再次出现,那么其主体的语感能力也就会相应的得到恢复。诚然,语感也并非天生具备,它主要还是来自于个体在后天言语活动过程中的形成和获得,并将一直伴随着个体的言语活动的存在而存在,以此类推,亦会随着个体的言语活动消失而消失,也就是说个体自我的经验和经历是语感的主要来源。

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语文课标》中早已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高中语文课标》在“感受鉴赏”目标中也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国家对语感培养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可见,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应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一)语感培养对语文知识教学有直接的影响,并已成为语文知识教学的初衷和最终归宿。语感在实际应用上左右着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居于关键位置。但是,强调语感培养绝度不是排斥或轻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因为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语感的培养二者并不冲突。语文本身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

(二)作为一个统一体的语言、知识、思想是相互关联着发展的,语言的习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增长和思想感情的形成,知识的传播、扩散和个体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均是受到语言的使用推动着的。所以说,就不能简单地将语感素质理解为是对语言的一种感觉,或只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也更加不可以认为是笼统、抽象的无意识言语活动,而是作为具有社会普遍性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反应。人们可以凭借语感积极主动地去选择与自己心理相符合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从而与活跃于语言对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使内心情感产生愉悦感,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文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和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的反复的感知认同,有助于社会人求真,逐善,创美和提升审美意境,活跃身心细胞。因为美的形象性与语感的直觉特征在很多时候是和谐统一的,审美教育往往要借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来实现,语感能力的高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体现着审美能力的高低。从语感教学入手进行美育教学,符合学生心理上的审美需要,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无形之中又可以将“文道统一”的原则有效地加以贯彻。

三、语感培养的方法、途径

(一)感知加积累。汉语是世界上最动听、最丰富的语言,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对于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确非常重要。

1、听与说相结合,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逐步培养语感。听话是听者凭借语言信息的反馈,有效理解说话者所讲意思的过程,也是一种不会受拘于时空限制的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听的言语活动当中,不是只有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的过程,而是还伴随着大脑的积极主动思考和对语言材料进行重组的重任,即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在这里,听无疑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听,不但要求听见,还要求要听清,例如:收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的发言时,要努力抓住中心和要点;倾听记叙性文章时,要务必将所写的人和事听清楚;聆听说明性文章时,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是首要需抓住的内容;听读议论性文章时,要能听出作者的观点和理由的能力;而与人交谈时,则要善听“弦外之音”,能够辨析清楚口误和错话,能听出方言,揣摩、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语感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听,可以通过听录音材料,像演讲、辩论赛的实况录音,收音机里的小说、散文、评书播讲等方式来反复对其强化,要注意重点琢磨别人是怎么发音,怎样处理语调、停顿和语速的,以及如何处理语气、语序等等,在体味语言精妙之处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语感。

2、读与写相结合培养语感。在众多方法中,阅读也是提高学生人文底蕴和语文能力、培养和积累语感的比较不错的方法。多读的基础上熟读,读后学会反复深思,就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古时的私塾里,先生总是不断要求学生反复读加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最好的解释。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通过对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使得学习者在特定的精神上留下了“声音映像”,当有外界的刺激作用于这些内在的映像时,记忆中便会有熟悉的语言流本能地溢出。当学生通过读获得了语言的感知之后,就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加上自己对所获得的感知的理解、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必要的练笔,用书写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这种感知过程,以此来巩固读的成果,如此一来,良好的语感就在读中得到了积累,又在写中得到了发展。

(二)领悟加分析。理性思维的参与与语感的培养总是互相伴随着的,当然还有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和其自身的悟性。因此,应当积极创设丰富多样的语感情境,让学生在不断地分析、琢磨中提升语感能力,以便其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要建立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共同参与之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加以深层把握,将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合二为一,形成“物我交融”的局面。“熟读精思,分析琢磨”是领悟的最佳方法。我们不妨以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为例,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分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两句,于是他们会发现这两句话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尽相同。问题出在哪里?先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然后引导他们整理、推导得出结论,因为在这是表达强调的作用,显示词人的惊喜之情,由于避雨的地方被他找到了,在山野夜行遇雨本来很不幸,但却又幸运地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山穷水复,柳暗花明”的心情会是何等的欣慰?如此乐趣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无法体会的。从而于自然而然中将这首诗的旨意体现了出来。如此,在教学中不断的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进而反复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长此以往,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也就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三)加工与运用。积累和运用就犹如吸气和吐气般,只有吸足了气,才能吐出气。因此它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的知识来获得,除此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鉴赏,能够惬意地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这就需要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亦需要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进行沟通,还需要学生与作者在心灵情感上达到共鸣。这样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会悟出所说话语的弦外之音,才能有效而准确地抒发出读完文本之后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样反复训练与内化,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于潜移默化中发生质的飞跃,学生才会对语言敏感,形成源自本能的语言反应。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总之,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所在。本文只是从语感的性质、地位及培养的方法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对语感培养的探讨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艰苦的努力和科学的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卫灿金,武永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徐云之.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第9篇: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字:人文教育 初中 语文 探索

【分类号】G633.3

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所差别,蕴含着许多的人文因素,甚至有许多有关于人文教育的思考在其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也有所差别,需要更加人性化地开展教学,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以确保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真正将人文教育落实其中。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语文教师每天面对的群体是活生生的学生,因此每个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认知程度也是有所差距的,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的存在,真正的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从现实出发发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体现出学生个性以及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作用。故而,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内容设置与现实背离,缺乏人文思想的融入

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当中大部分教师现阶段在人文教育的体现上还不够明显。首先,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课本教材的安排与教学内容的设置缺乏人文思想的融入。尤其是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不断的深入和推进,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符合人文教育理念的课程内容却少之又少。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学生学习好坏的评价都是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进行评判,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文主义情怀的忽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课本当中内容的设置大多数都是符合中考要求的,诸如语言、文法、修辞、甚至课文、文言文等,完全都是按照中考大纲安排的,缺乏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学生被这些略显枯燥的教学内容所掌控,框在这样的教学框架中缺乏对生活的思考,进而导致远离生活、缺乏了实践,学生也就无法真正的掌握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育理念的偏差,忽视了人文精神和思想的融入

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不断的深入和推进,但是实际上教育理念的落后还是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方面还是有所偏差的,统一、刻板以及充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背景之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然会忽略情感、兴趣以及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忽略了语文情感教育的态度问题,必然也就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和人文精神。导致语文学科丧失了人文教育的意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完全沦为一科应试制度下的枯燥学科。

(三)教学评价的方法单一,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

传统意义上对于学生学习的考核,都是以考试为基础的。考试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仅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标准,甚至成为未来发展道路上重要的敲门砖。单一的评价标准影响了学生多维度的思考,同时对于学生个性的展现和个性化的发展都有所抑制。究其本质而言,现阶段的教学评价仅仅是一种“中考”束缚之下的教学考评行为。

二、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整体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一)调整课程的安排,优化教学内容,体现人文思想

要想更好提升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整体水平,就必须要重新进行课程的安排和调整。对教学内容和教材不断的优化,挖掘教学内容当中可以体现出人文思想的内容,更好的实现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完善。实际上我国的初中语文课本当中,还是有许多人文素材可以挖掘的。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古文,教师讲授的时候除了要对重点字词、一词多义等等进行重点讲解,也应该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进行讲述,通过对课文的认识,明确用于直言的人精神的可贵。同时也说明肯于接受别人建议的人深得人心,并且还可以将这一现状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用其来映射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现象的阐释。

(二)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人文精神

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对于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想改变当前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植入和创新教育理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相当高的道德素养,这样才可以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才可以有的放矢。教师要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生动形象的利用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为学生展现出来,同时运用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对于教学内容牢牢地进行把握,既带给学生亲切感,也让学生掌握了许多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三)创新和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实现人文化的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是任何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结果呈现,初中语文教学也绝不例外。做为初中语文教育的开展者应该学会改革和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文化的评价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局限于考试和成绩,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也不能够仅仅依靠成绩来展现。教师应该建立起立体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要让学生学会形成自我总结和他人评价等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考察系统,同时让学生学会张扬和展现学生的个性,以丰富学生的心灵,展现学生探究的过程以及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程度为考察学生和进行评价的要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现,进而更好的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

要想有效的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就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应试,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进而将人文主义情怀不断的渗入到教学当中。人文教育的开展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个性张扬,更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向。语为我国的母语学科,更是需要不断的与社会相联系,与实践相契合,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实现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和发展,更好的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新要求,更好的开展初中语文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整体发展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瑞. 初中语文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樊永平. 因材施教法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D].鲁东大学,2013.

[3]于铁. 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