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有机合成;官能团;保护;信息
中图分类号:G420
通过对近几年有机化学综合题目的分析,发现信息型有机化学综合题目(即在题目中将大学有机化学知识或科技前沿知识等以"已知"的形式告诉考生,作为解答题目的已知条件)越来越广泛的出现在各地的高考卷中,如2010年全国16套高考题中有11套题目中应用到信息型有机化学综合题目,占到三分之二;2011年全国14套高考题中有13套题目中应用到信息型有机化学综合题目,几乎全部,2012年高考题目中全国14套高考题中有11套题目中应用到信息型有机化学综合题目[1-2]。此类题目采用起点高、落点低的形式,能够更好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重复记忆能力,更加符合高考选拔学生的特点,因而受到各地命题者的追捧。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能力尤为必要。
笔者打算以"官能团保护"这一传统知识点为依托,使学生掌握信息型有机化学题目的解题方法。现将本节课的课堂设计和课后反思介绍如下。
一、课堂设计
本节课分为"课前学习"、"课中探究"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
(一)课前学习
此部分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所谓承上,复习课本"有机合成"一节中的基本知识点,如羟基、碳碳双键和卤素原子的引入方法等;所谓启下,通过一道题目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
(二)课中探究
本部分有"官能团保护演练"、"师生小结"、"学以致用"和"谈谈你的收获"四部分。
"官能团保护演练"。采用连环式问题,既分别讲述了醛基、羟基和碳碳双键的保护方法,也让学生懂得如何从题目的已知条件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并进而灵活运用信息(即将已知信息应用到题目的解答中来)。
"师生小结"。此环节安排在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三道官能团保护题目)学习后,学生已经明白什么叫"官能团保护",对于"官能团保护"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没有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因而,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小结总结"官能团保护的必要性"和"官能团保护的原则",进而简单阐述"信息型有机化学综合题目的特点",也就是说本节课有两条主线,一明一暗,"明线"是讲"官能团保护","暗线"实际上是讲信息型有机化学题目,乃至所有信息型题目的特点和规律。
"学以致用"。理论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就没有丝毫生命力,教学的最终结果还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环节让学生按照组内协作与组间竞争的方式,完成两道官能团保护类有机化学信息型题目的解答,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谈谈你的收获"。"三人行,必有我师",本环节不是唱赞歌,只求"真",真正反映学生在知识、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学生最熟悉学生的情况",通过部分学生的展示,既可以让同学、老师分享成果,又可以让老师对学生更加了解,教学更有针对性。
(三)课后巩固
让学生设计一道官能团保护的题目,将所学知识内化。此题目是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考查,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最终环节。
附板书:(具体例子没有列举)
有机合成中的官能团保护
一、官能团保护演练
问题1:醛基的保护
问题2:碳碳双键的保护
问题3:羟基的保护
二、师生小结
问题4:什么叫官能团保护?
问题5:什么样的官能团需要保护?
问题6:官能团保护需要满足什么原则?
问题7:信息型有机化学题目的特点及解题方法?
二、课后反思
特级教师章国富老师评价:1、课题选择巧妙;2、整堂课学生思维容量大,活动量大;3、整节课学生对课堂评价,方式多样,体现了课改的理念。
针对章国富等老师评价,结合本节课实际,笔者简要谈下设计这节课的意图。首先,信息类有机化学题目是近年来考查的一个热点,但同时也是学生的薄弱之处,通过平时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之所以觉得此类题目难,关键在于题目所给"信息"读不懂,更谈不上将已知"信息"灵活运用。本节课以"解学生之所难,救同学生之所急"为初衷,力求通过官能团保护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读懂"信息",并掌握信息类有机化学题目的解题方法。其次,本节课思维强度大,若仅凭学生独立思考恐怕难以完成,因此本节课采取"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本节课始终以探究活动为主线,基本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分为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个人或小组展示引出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课堂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只起宏观引领的作用,评价方式也由原来单纯的老师评价,改为学生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和新课改的理念。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信息型有机化学综合题目的解题方法,熟悉了该类题型的特点。但是,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机化学综合型题目的考查近年来的另外一个热点是"反应顺序",如果本次课程设计中能够融入"反应顺序"的考查,不但能够完整地展示信息型有机化学题目的考点,也必将使得课堂容量进一步提高。另外,本节课中学生活动有"独立思考"和"组内协作、组际竞争"等形式,如何更合理的安排学生活动,更大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上不足之处,笔者将努力在后续教学中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一、不同课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设计
1.化学概念、理论的研究性学习
设计的思路是将理论知识的研究过程化;变记忆性知识为研究性内容;让学生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索,讨论、归纳、形成单元知识的认知网络。
案例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研究性学习设计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二、三节的内容,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在学生学习了多种重要的元素知识,并初步掌握了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既具备了充分的可能性,又是十分必要的。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两者是统一的。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不仅是化学研究从经验的、无序的状态发展为有序的、推理的里程碑,这一伟大发现更体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分开来讲,将门捷列夫的人物介绍作为化学史的组成部分以期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教学现实是这两部分内容是无法真正分开的,而且教师在讲授时过分强调知识细节,忽略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忽略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弊病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真实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无法真切体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科学发现的巨大意义,当然更无法积极主动地构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真正含义。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这两节内容进行整合,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首先教师提供写有多种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信息的卡片,然后提出研究的问题:“自然界中的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找规律、排顺序。这样的问题情境真实地还原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用门捷列夫的视角重新经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在活动中、实物体验中学习归类的思想,在归类的过程中体会元素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实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统一。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是多样的、研究的视角是多样的、可能的答案也是多样的。而正是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学生体悟知识、生成知识,在亲历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形成对知识的个人化理解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元素找规律、排顺序的探索过程体现了科学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培养;此内容渗透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元素周期律鲜明地体现着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的规律,蕴涵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2.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研究性学习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内容。设计思路是结合物质性质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元素的发现史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发挥实验的多方面功能,在研究中掌握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
案例2、“硫酸”研究性学习设计
硫酸是高一化学课本第六章《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的内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硫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业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硫酸作为硫的最高价含氧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一定的特性,在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中都非常重要。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稀硫酸的酸性,对浓硫酸只进行了简单的了解,知道浓硫酸能吸水干燥气体和能使有机物脱水炭化等事实,因此,本节课把侧重点放在浓硫酸特性的研究性学习上,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本节教材的两个实验,蔗糖的炭化实验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都具有极高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同时还具有探究性,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掌握浓硫酸的特性,成为这节课设计的主线。本节课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跟学生一起分析现象,展开讨论,并给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去体验、去探究、去思考,在感官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推理、总结,尝试自己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抓住浓硫酸的氧化性,重点探究金属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原理。而对于浓硫酸的脱水性及非金属碳与浓硫酸的反应,则巧妙地把他们揉合到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中。在课堂上辨证地处理了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自始至终尊重学生在探究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课堂上的自主探究者,并且提供了学生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
3.有机物的研究性学习
有机化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高二第二学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因此,对有机物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说已水到渠成。根据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按两条线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对于典型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主要围绕组成结构的确定、性质的理论推测及实验探究来设计。学生已能主动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亲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对知识作出个人化的理解和创见,并能对教材知识批叛性地反思、创造性地理解;而对于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等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实际中应用极为广泛的物质的学习,则倡导学生在生活中研究,通过联系实际、观察生活、查阅资料、实验探究、阅读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案例3、“蛋白质”研究性学习设计
“蛋白质”是高二化学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作为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实际中应用相当广泛,是学生很熟悉的有机物,而且在生物学科中也已经学习了其基本结构和性质,因此,这一节的设计思路是淡化学科本位思想,强化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再用所学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化学的价值。具体确定了这节课的三条研究性学习主线,一是了解生活中的蛋白质,强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生活中的蛋白质,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完成蛋白质的研究性学习,各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的主题主要有:1.蛋白质的存在及生理功能;2.蛋白质与人体健康;3.餐桌上的蛋白质;4.实际生活中对蛋白质的利用。二是通过生活、生产中蛋白质的应用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去研究蛋白质的性质;三是通过复习生物学科有关蛋白质的形成、在人体内的变化等知识,来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强调化学与生物学科的联系。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都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使得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4.实验课的研究性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高中化学教材每章最少安排一个学生实验。尽管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由于教师对学生实验的不够重视,且学生实验一般都是新课学习完毕的验证式,形式上基本都是“照方抓药”,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大为降低,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很难保证。因此将研究性学习活动渗透到实验课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实验课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思路是改革传统的照方抓药式的学生实验模式,变验证性内容为探索性内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增加一些有趣的、生活化的小实验;对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研究等等。
案例4、高二化学学生实验三电解质溶液研究性学习方案
{1}设计实验判断某一元酸是强酸还是弱酸?(尽量用多种方法)
{2}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如何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过程?
{4}用你收集到的花、叶、蔬菜、水果等自制3-5种酸碱指示剂并测定其变色范围。
{5}用你自制的指示剂测定生活中食品、用品的酸碱性,并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二、研究性学习作业的设计
课外作业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落实于化学课堂教学中,还应将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堂走向生活。研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的体验,以及情境性问题的解决;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取得探究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从高一起始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并用所学化学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结合高中教材中的调查报告,家庭小实验等开放式作业,选取身边学生所熟悉和关心的化学问题如生活中有关的化学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环境保护、能源及资源的利用等)作为课外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课外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最后以小论文、课题报告、实验研究方案等方式汇报与交流。交流的方式则多种多样,如演讲会、辩论会、宣传板报、成果展板等等。学生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积极主动参与,从淡然应付到充满激情,逐步形成了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其学习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实验两年来也发现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课堂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实验,而由于教学课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讨论和探究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多个目标,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度如何把握,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在研究性学习中部分学生主体参与性不强。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性都受到压制,学生的心里已经滋长了很强的惰性,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也是课题研究的一个方面。
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问题。研究性学习更重视过程,更重视应用,更重视体验,更重视全员参与。因此要改变现行的单一的通过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模式,尽快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化学能够采用探究性实验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旨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进行分析,并对具体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分析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知识,明确化学实验原理,学生也能够在观察实验与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并掌握科学有效的实验研究方法。而所谓的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就是指初中学生在化学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主动地适应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并且探究解决教师所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而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化学学科长足发展。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
1.以化学原理为依据设计探究性实验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的教材中,学生从初三开始接触并且学习化学,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并且化学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化学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明确并且掌握化学实验原理,但学生由于学习时间较短,并且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只进行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学生即使能够听懂,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习题时也会缺乏到位的分析。因此,教师需要以化学原理作为有效依据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吃透概念、掌握化学原理。
例如,镁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与醋酸在同等条件下能够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教师在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时,假设最终取得氢气体积不同,要求学生找出原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对这一化学原理能够有深刻全面的认识。
2.以结合生活实际为原则设计探究性实验
化学现象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教师要抓住学生想要了解这些现象的化学原理的心理,在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时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为原则,满足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加细致认真,主动学习,积极观察。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存在许多燃烧现象这一实际,组织学生探究燃烧原理。首先,分别在酒精灯上燃烧蘸有水和酒精的棉花球,其次将同样燃烧的两支蜡烛中的一只,用玻璃杯罩住进行观察。最终使学生明确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需要氧气作为助燃剂的化W原理。
3.根据实验现象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有着非常奇妙有趣的实现现象,学生会对此类实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可以以化学实验现象作为依据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成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体,提升实验能力和化学学习水平。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探究性实验教学主体
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时,教师务必要转变传统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主体,摒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通过为学生设计实验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自行进行实验设计、验证化学问题的猜想与假设。
2.化学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
化学教师作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导,其素质与能力对实验结果与教学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能否发挥实验性教学的作用取决于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切实提升自身操作实验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自身丰富的知识积累进行灵活的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操作,树立学生学习信心,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做好基础性建设。
3.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想取得有效的成果,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与良好的学习氛围。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出于内部动力而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发挥自身创造与创新能力。因此,化学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就是要以化学教师指导为基础,结合课本中的具体教学内容与要求,明确教学任务与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探究性实验的具体方案,并且结合教师与学生对教学实验资源的利用,明确研究对象,发现并总结实验结果和规律,最终解决化学实验问题。探究性实验能实现学生的兴趣激发,真正做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化学学科的趣味性,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赵金月.初中化学如何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5(5):99.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交互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课堂。如,课件、投影等都用到了信息技术。然而,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基础课程。互联网的日新月异,注定了未来社会更需要一批懂得信息技术的人才,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就旨在培养这种新型人才。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交互行为
交互,即相互交流,双方面互动,是现在很多互联网平台追求打造的一个功能状态,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力求达到的一个状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计算机密不可分。交互类型多种多样,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教师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教师与计算机的交互和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
1.人机交互
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和教师与计算机的交互统称为人机交互,主要是实现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学习并进行教学,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感触与心得录入计算机以更新计算机知识库。而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取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不懂之处反馈给计算机,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还可以自己制作课件进行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课堂一般都是人手一台电脑,教师和学生可以输入指令使计算机运行,计算机同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运行结果界面。教师还可以控制学生的电脑,为他们近距离地展示课堂知识,学生也能借此向老师提出问题,提交作业。总之,人机交互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为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人际交互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教师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统称为人际交互,主要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既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又可以在交流中完善课堂教学措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更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共同提高,来自学生的角度的思想方法或许更容易让学生去学习和理解。当然,这只是人际交互的一部分,学生和教师还可以自我交互,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塑造更好的自己。人机交互就是彼此的交流学习,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交互质量的方法
交互行为是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交互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良好素养至关重要。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提高交互质量主要包括提高人机交互质量和人际交互质量,但对于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应就不同的交互模式制作相应的教学方案。
1.促进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离不开人机交互。每个学校的机房都有机房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这些管理制度是促进人机交互的基本措施。对于教师来说,人机交互更体现在课下,主要用于准备课件等。由于课堂是现场教学,具有更多随机因素,因而课堂上教学更考验教师的临场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保护机房设施,正确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不能在教师授课时利用计算机玩游戏或其他娱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信息技术更迭频繁,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亲身操作计算机,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确保教学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促进人机交互。
2.促进人际交互
人际交互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就考验到教师的人际交互能力。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就需要ふ夷艿鞫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培训,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和学生也应自觉反省自己、认识自己并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学校也应该建立相应制度促进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学习。譬如,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并予以奖励,也可让学习好的学生讲述学习方法、传授学习经验。只有相互学习,不纳拙藏私,才能共同进步,促进教生的人际交互。
3.根据不同教学问题就具体交互模式制作相应教学方案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也讲究“对症下药”。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策略只能确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大致方向,而不同的教学问题就具体的交互模式应制作相应的教学方案。譬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某个话题,小组共同制作,或者担任研究某一个问题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计算机是个很好的数据库和资源库,而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数据和资源的整合与分类,分门别类地存入计算机,最后制作出电子文档予以保留,既可以作为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作为日后学习查询的参考资料。譬如,对各种APP(手机软件)进行分类调整,如今手机市场如火如荼,各类APP也是层出不穷,实现同样功能的APP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就此对手机APP进行分类整合,制作一个数据库以供以后更方便地使用和查找。在类似于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入地实现了人机交互,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会运用到人际交互。如此具体的教学方案更能加深学生的交互行为。
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交互行为的体会
好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能力,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引进新方法、新策略,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已经很精通了,有的学生才入门,教师要及时关注和了解每一个学生新的动向和需求,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及时解决,多给学生自己表达创造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
交互模式不仅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各种课程,诸如语文、数学、科学等科目的教学模式。人机交互已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交互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基本要素。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到交互模式的课堂教学,告诉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打造新颖别致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限制,大胆尝试,勇于突破。
参考文献: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0-0156-02
为了满足当今时展对人才的需要,我国一些高校都在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文章将结合当今经济的进程对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人近年来在专业构建中对培养措施、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以及实践性教学等实施了一系列革新以及创新,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1 规划一套合理的培养措施
1.1 培养方向
人才培养方面的合理定位与专业的生存及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找到专业的位置,细化培养方向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理念。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基本分为下述三种:第一种就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基础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且后劲足,学校主要为其从事研究工作以及攻读研究生做铺垫;第二种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基础还算扎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较强,毕业后基本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一些技术以及管理工作;第三种是培养技能型或者是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的基础知识基本满足工作需求,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应该算是岗位群才。上述三种类型,国家重点大学主要对第一种人才进行培养,普通的本科主要对第二种人才进行培养,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以培养第三种人才为主。
通常将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锁定在:培养有一定电子技术、电工技术,自动检测和仪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当代企业管理、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应用型技术
人才。
1.2 实施科学合理的培养措施
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措施是达成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向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联谊院校进行相关的调研,吸收消化他们的培养经验以及相关信息,还有当下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反馈情况,在实施此专业培养措施上予以革新。按照培养目标去培养学生需要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关能力:对自然科学的基础掌握较为扎实,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外语能力;了解此专业方面的必备技术理论。要熟悉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还有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内容,同时还要掌握此专业学科的发展态势,并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
2 深化教学革新
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革新是教学革新的框架,同样也是教学革新的基础、课堂教学是课程体系下的主要构成因素,其从根本影响教学品质。为了深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定全面探索相关途径,在教学方式革新上多做功课,要注意课程调整以及内容,而且还要注重革新教学措施以及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教学品质。针对教学内容,在充分了解此领域发展趋势的根本上,去调整革新的思路。对培养体系里的所有课程分层次的进行考虑,分析课程内容间的相关联系,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影响,对课程内容实施全面优化。将必备的专业内容教给学生,且还要注意内容的前沿性,推陈出新,将学生需要的知识在一定的时间里传授给他们。删减一些课内学时,采用CAI等当代教育体系,提升教学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给出一定的空间。
3 实践教学的革新
构建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师团队是十分必要的。学院要构建以教授等科研主要力量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科研队伍,深化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激励中青年教师主动申报一些科研活动,学校可以拿出专项费用扶持中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激励且组织教师进行校内校办产业与自动化行业的产学研基地的工程技术项目研发以及培养实践经验。
开放一些实验室,将验证实验转换成开发性的实验,且重视实验措施和最新技术相融合,很多实验都是验证类型的实验,我们要将常规的验证性实验提供给学生,要让其分析实验的内在因素,实验手段以及实验结果,在此根本上,给出新的实验目标,让学生主动设计相关的实验,且实施验证,若出现问题再研究问题的原因,直到达成设想的目标,从而去延伸学生的创造思维,实际动手能力,让所学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大脑。明确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核心的实验内容革新体系。
4 结语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革新和实践,深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更为广泛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多年的实践,这种教学体系已经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学位达标率已经超过了九十个百分点,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也超过了九十个百分点,从用人系统反馈的相关信息去看,用人方对毕业生的各项能力均予以好评,且工作效率高,可以较快地融入到自己所在的岗位。
参考文献
[1] 叶树江,宋起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
科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A].第
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1.
[2] 陈新岗,张莲,刘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
才培养计划的探索[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
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C].2010,13.
[3] 刘金华,高红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
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
册)[C].2012,14(6).
[4] 宋起超,葛洪军.技术应用型本科模式下电气工程及
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实践[A].第四
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
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
[5] 张永炬,杨善晓,吴志刚,雷必成.新建地方本科院
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探讨[A].第四
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
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
[6] 杨莉,曹一家,黄民翔,甘德强.浙江大学电力系统
及其自动化学科教学改革浅谈[A].第四届全国高等
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论文摘要: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作教育的新型师生观。本文探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并对此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作了阐述。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落实“教高[2007]1号”的精神,各个高校纷纷探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经历几年教学探讨和大胆的尝试,一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研究型教学模式。它的产生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产生是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基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来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和能力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融合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研究型教学模式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思维和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处于教学主体地位,而是转为教学主导作用,不再使得学生感到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地思考,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至此学生在教学中地位也由原来的被传授者转变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使得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平等地位。
2.参与性与实践性平等。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实践因素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积极解决问题,使得他们能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到科研创新的乐趣,享受到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获得和运用过程中,达到了真正的参与和实践的平等。
3.创造性与潜在性平等。研究型教学模式宗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简单的复制,而是注重知识再发现和再整合;学生也不再是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在思考和探究的基础上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发挥主体效应,积极探索,寻求带有“主观能动性”的解答,从而使得学生的潜在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学模式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呼唤。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因此,近年来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学习等研究型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发展。案例教学法初创于哈佛商学院,它是将生活中一些实际事例以书面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引导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和研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方法不仅指向教师,而且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创始于1970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是将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中,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建立宽厚灵活的知识结构和基础,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该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医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众所周知,田径是一种运动型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按照动作要求进行运动,从而训练学生,但这种田径实践教学往往是一种教学过程训练化,而不是学生主动去锻炼,掌握运动要领和技术。按照一般心理规律,人们只有对事物或活动有兴趣时,才能主动去探索和尝试。如:俯卧式跳高,学生使用海绵包进行练习比在沙坑上练习更具有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这就使得学生对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学生兴趣越高,学习主动性越高。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正式着眼于从学生兴趣开始,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自主学习。因此,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作者多年在田径教学中探索和研究,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有如下特点:
1.注重过程。学习目的不仅是要有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将教学实施过程看为首要。对于田径教学来说其技术单一,动作形式与日常行为动作类似,可以说每个学生与生俱来就具备走、跑、跳、投的技能,不用学习。因此田径教学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虽然每个学生都具有一系列田径技能,但仍然只是开始。如跑动时腿如何蹬力和发力,腿长的人如何蹬力和发力,腿短的人如何蹬力和发力等。因此田径教学要更注重教学过程。
2.注重以学生为本。研究型教学模式本身要求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因此田径教学设计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扮演参谋和顾问的角色,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得以充分发挥。
3.注重应用与体验。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苦”项目,在田径教学中若只是单纯严格要求学生去吃苦来完成大运动量和大强度的运动,就失去运动本身的意义。因此,要将“欲求”视为认识的起点,将“施教”视为认识的基础,要学会运用现有的体育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注重感性认识,强调学科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来引导学生从已知出发,形象说明动作技术,提高学生兴趣。
四、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组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符合教学目标的田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经过作者多年对田径课程反复研究、思考与实践,发现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应包含基础运动能力实践、实用技能实践和综合技能实践等三个方面模块,形成将知识、素质、能力融为一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宗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自主学习,因此田径类课程教学方法也应围绕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但对于案例教学法和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田径类课程的教学特点,为此针对田径类课程的特点,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即利用校内外各种社会、文化、体育团体提供平台将田径类课程由课内向课外科学合理地延伸,如组织各种田径类兴趣小组和运动竞赛等,一方面不仅满足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也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多样化手段;另一方面,学生将课内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反之能够实践中发现不足之处在课内将有的放矢进行学习和练习,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实践和提高。
3.建立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是教师与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主要渠道,更是高等教育开展产学研究的场所。因此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推进田径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
4.建立产学结合教学方式。田径类课程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体育运动的动作是创造性的。田径所有运动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若在田径教学中仍然墨守成规,自然会令人生厌,所以田径类教学也应是创造性的。针对这一特点,田径教学中要积极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通过参与运动竞赛组织与裁判性工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使得学生了解运动竞赛的要求,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
5.建立完善科学的田径课程考核评价。教学评价作为衡量教学的质和量的实践活动,是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田径类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较单一,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建立科学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试变为考核,将校内外相结合起来,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弥补了众多空缺,更有利于体育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邰崇禧.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2]潘春燕.初探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实践课的教学改革[J].四川体育科学,2005,(1).
[3]龚德贵.21世纪“高师”体育专业创新教育探索[J].体育学刊,2002,(3).
[4]高彩云,吴忠义.21世纪初中期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发展战略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5]刘青.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1).
[6]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5,(1).
关键词:创新性;物联网;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化分级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46-02
物联网已成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针对物联网技术的课程设置和应用研究是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工作。因此,对物联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探索新的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创新人才,本文分析了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面向物联网的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模式,将知识体系按照基础层、拓展层和创新层来设计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多网络、多设备、多应用、互联互通、相互融合的一个网络。是一个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各种传感器节点、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智能网络。能与现有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远程感知。利用物联网将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生产生活系统即物联网生态系统。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是各种感知技术的综合应用。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智能技术,将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得出有意义的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物联网相关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由于物联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备受关注。从2004年开始,物联网相继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列为领先全球和振兴经济的基础战略。美国IBM公司基于物联网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我国也于2009年制定了“感知中国”的战略。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有多所高校申报和准备试办物联网专业,这反映了高校对科学技术前沿的高度敏感和重视,同时,高校也面临着如何建设物联网本科专业的严峻问题。
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
从学科领域来看,物联网是基于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传感器件等多种学科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其主要知识点涉及感知、传输、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方面。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物联网专业是在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开设的,因此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包括三部分:公共基础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类基础课和物联网专业课。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学基础、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等),以及反映物联网知识点的专业课程,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三、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
1.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IT教育,其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枯燥、缺少趣味,实验学时不足等方面。目前一般采用理论教学加实验教学的形式,实验教学主要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伸,其地位仍然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无法兼顾整个课程体系之间的内部联系,缺乏系统化、层次化的关联。在这样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指导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很难将所学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
2.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计算机物联网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不能孤立的以单门的课程为核心教学,必须通过课程间的学习和关联逐步建立起整个物联网系统设计的概念。我们按照物联网专业的知识结构,构建集成了每门课程的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之间相互关联的组合实验设计、以及创新性与前沿性的综合实践训练的系统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基本技能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和实验体系,为将来从事物联网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分层实验设计。①基础型实验,基础型实验主要针对课程的基础知识,突出基本实践技能,侧重于单一课程的基础训练。除此之外还包括将多个相联系的实验内容有机组合的实践训练。②综合型实验,综合型实验涉及到物联网相关课程的综合实验,这些课程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辅助共同构成物联网知识体系,综合设计实验建立在单科单个实验的基础上,与物联网课程的实验内容相融合,建立统一的实验平台,实现多门课程的交叉应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整个物联网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③创新型实验,创新型实验是在综合型实验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实验,此类实验不仅涉及到多门课程,而且要求学生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性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项目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并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应该分小组集体分工完成。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认证和指导,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给出合理建议。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描述能力。开展创新型实验应该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研究和创新,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又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实验教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其实验教学应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前沿性以及与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关联性,根据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既注重课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又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探索物联网创新性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基础,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创新研究能力。其研究对物联网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与世界的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王光福.从传统的实验教学走向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1):80-81,23.
[3]凌明,刘昊,时龙兴.关于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10):94-96.
[4]张业民,李光提,黄在范.提高学生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力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2):97-98,163.
[5]张飞舟,杨东凯,陈智.物联网技术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李如年.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研究[J].北京: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06):594-597.
[7]李珍香,王红.立体化创新性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
[8]高宇.物联网创新实训室建设思考[J].科技信息2010,(36).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 学评教
21世纪初国内外高校基本上建立了网络化的学生评教系统,学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部分对于规范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实施的是教学后期进行的结性单方面“学评教”形式。
一、这种做法在评价体系设计及具体操作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评价指标科学性有待完善。不同类型(如通识课程、大类课程、院系专业课程等)、不同门类、不同规模的课程评价指标相同,不能科学地反映具体教学效果及特点。
(2)评价方式不尽合理。学生评价反馈信息的周期长,在一个学期结束以后各级管理部门和教师才能得到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和反馈的信息,有关的评价、监控的信息对于改进教学工作明显滞后;缺乏“教” “学”互动、双向反馈。
(3)良性评价氛围没有形成。学生对评价的意义不是十分了解,学生参评的积极性、责任意识和认真程度不理想,打分随意,使得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应教学实际。实时评价能够克服终极性“学评教”的上述诸多不足,国内外已有部分高校尝试采用。但各高校各学院因情况不同,其评价指标和差异较大。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评教”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一个较为优化的“学评教”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内容上和实践上对“学评教”现有指标体系进行改进研究。
二、指标体系改进
在内容上对“学评教”现有指标w系进行完善,构成“教学准备、教学辅导”+“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六个方面。设计了最新的调查问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的指标的改进。在调查内容上考虑了不同学科的特点,对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改进,体现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对“教学准备、教学辅导”两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扩充,使得“学评教”融入到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整的体现了整个教学链条的评价。没有遗漏,使得评价方面更全面,更客观。
在实践上,从“分类、分段、分级”三个角度构建立体的、动态的“学评教”实践模型。分类即按照课程的属性进行区分,进行相应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体现了学科差异性;分段即按照期中、期末分时段进行“学评教”,实现了动态性监测,促进了教师、学生认真对待整个学期教与学;分级即按照不同年级设定指标体系,各指标的表达深度不尽相同,有利于学生对于“学评教”指标的深入理解。
对理学院学生进行新的调查问卷的评价,学生普遍表示新问卷更能体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实证研究
面向理学院学生进行“学评教”结果的试算,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发放,发放问卷共120份,回收问卷97份,回收率为81%。
首先,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将“教学准备”、“教学辅导”、“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六个方面的二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二级指标进行层次分析设定权重,并运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出这六个方面一级指标的数值。
其次,提取调查问卷数据,选取“课程满意度”为因变量y,选取“课程属性”、“调查时点”、“年级”、“教学准备”、“教学辅导”、“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九个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
得到的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该模型对调查数据的解释率为72.6%, Chi-square值的p值约等于0, H-L的统计值的P值大于0.05, 因此接受观测数据跟预测数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的零假设, 这说明模型能很好的拟合总体样本数据, 又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很好的解释力。
由表1可知, 年级这个指标的检验值在0.01的水平显著,课程属性、教学内容和教学准备的检验值在0.05的检验水平显著, 调查时点、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值在0.10的检验水平上显著, 教学辅导和教学方法这两个变量的检验值不显著。
四、结论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并结合国外高校的一些成功经验,建议在优化“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进行评价时应该进行如下改进:
(1)增加教学准备这一内容的指标设定,并对课程属性和教学内容的调查加强细化。
(2)鼓励学生对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调查时点进行“学评价”评价,建议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进行改进。
1.基本认识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原来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传递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追求教育改革的人们的浓厚兴趣。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
2.微课程优点
利用微课进行授课,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方面因为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学习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独自学习,反复学习,课前学习,课后学习。将知识的学习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的做到了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解惑的辅助者。
3.现阶段的不足
利用微课进行课堂的学习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方案和成果。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利用微课上课的过程教师如何处理共性,进行全班或者是同学的个别辅导。特别是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互动生成,能够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如何在微课的应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如何在微课的学习后能够对学生更有效的辅导,是数学教学中诚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
下面我以几何体的截面这节课为例,讲一下我利用微课进行授课的过程。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在面于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截一个几何体的活动,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等几何体截面的特性。学生要能够动手操作,切截出几何体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其中三角形可以切截出特殊的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四边形能切截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还要掌握圆锥、圆柱、球体,等几何体的截面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本节课的教学模式
采用的是翻转课堂的课内小翻转,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
3.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使用主动参与教学策略与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我使用的智慧数学平台网站上,布置这节课的预习任务,通过对小组课前的任务分配,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先来想象,用一个平面去截正面体,它的截面是怎样的一个平面图形。再用实物来操作一下(让学生课下准备几个用萝卜刻成的正方体)用来印证能否截出想象中的截面。小组成员将每个人切截出的平面相互展示,探讨交流,截面是什么形状它们是如何切截而来的。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上主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首先提出用一个平面怎样去切截能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这时学生拿出回家截出的正方体,可以看到学生能够截出很多不同的形状,但是如果问学生是怎样截出来的。大多是一种感受就是这样的切截,没有办法正确表述。
这时教师要用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①你是怎样切的?你的切面与正方体是怎样相交的?②这个面与正方体的棱或者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会主动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将思考结果进行交流。很多学生会说他的截面平行于上下底面,平行于棱等。学生的回答没有顺序,不够系统。这时让学生来看老师制作的微课,从体系上来让学生系统的学习。③微课学件配合使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如果只是讲述形式的微课学生难以形成知识自主生成的过程,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老师提前制作了本节课的学件,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可以旋转的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这个几何体就会得到不同的形状。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边听边思考,还可以具体动手操作,发现几何体截面的形状。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切截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几何画板)。把得到的结论,小组内讨论,展示,交流。④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合作学习: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智慧数学平台上传到讨论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跟帖,学会的学生可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说明,解决,生生互助。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讨论区开设在线答疑的帖子,学生有的问题会集中的反应在帖子之中,对于个别性问题,教师既可以单独到学生处指导,又可以在平台上留言,也让更多的学生能理解老师的思考过程。这就体现了师生互助。对全班性反应出的问题比较多的方面。这就是课堂交流讨论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时全班以小组沙龙的方式进行讨论,再来操作验证、全全班合作学习。⑤利用信息化平台将课堂练习、小结、课外拓展与合作学习评价融为一体。解决完上述每一个这种集中性问题以后,都跟有检测反馈的练习。练习采用选择题自动比对答案,填空和解答题给出标准答案,学生自主比对答案的办法。对每一道错误的题目,还相应的设置了矫正练习。借助平台的交互功能,我们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答案,可以帮助每位学生进行批改。另外平台强大的统计功能也能统计出每道题的通过率,这样教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就一目了然,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布置练习。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合理化的评价,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对于学生出错的问题,系统可以建立网络上的错题本,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基础练习后的拓展与提高,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前沿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在新课的小结阶段,学生采用两种方式来总结自己的所学。第一是使用思维导图,将每节课的知识不断扩充到初中数学学习的知识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学生把所学到的可以归纳到论坛中,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