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找春天仿写范文

找春天仿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找春天仿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找春天仿写

第1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调查后,我认为在低年级对学生进行 “仿写”训练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

仿写难度较小、易出成果,能够激发学生萌芽的写作兴趣,适合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文本理解,打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此外,仿写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

如何进行低年级的仿写训练呢?经过摸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与老师们商榷:

一、利用教材资源,进行仿写训练

细细翻看我们的教材会发现,编者实际上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已经用心的设计了一些适合仿写的课文,比如二年级上册的《假如》,二年级下册《泉水》、语文园地一些短小精巧的小诗等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打开一扇仿写的窗户。

以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谁和谁好》为例,在读完这一短文之后,我组织学生尝试性的进行说一说、写一写,学生刚开始的作品还比较单调:

谁和谁好?

橡皮和铅笔好,

铅笔犯了错,

橡皮来改正。

类似这样的仿写说明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我组织学生再来读一读文本,想一想,说一说,你还能想到谁和谁好?逐渐的学生的思维慢慢放开了,想象力也被调动了起来:

谁和谁好?

春风和燕子好,

春风吹号角,

燕子来报到。

谁和谁好?

大海和小鱼好,

大海摇呀摇,

小鱼睡着了。

……

如和风吹开了一池春水,学生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之后的教学中无论是造句还是类似这样的仿写练习、课后日记,学生这方面的表达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班学生结合教材《找春天》、《画风》仿写的《春天是个小画家》、《画幸福》等一些习作还被刊登在《小学生拼音报》上,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可见,在教材的载体上,教师可以施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加强了孩子们对教材的理解,一举两得,当然,优秀的课外阅读也可以作为仿写的补充资源,使我们的仿写练习更加形式多样。

二、抓生活场景,丰富仿写素材

除了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写作方法,我们生活中立体的场景更是让孩子仿写的好素材,如果只是单纯的对教材的仿照,作品就会显得死板、缺乏灵动,因此,在进行仿写的指导时,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对生活场景的捕捉。有些老师认为,低年级学生缺乏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的能力,其实不然,低年级孩子具有珍贵的童心、童真,所以,他们反而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只是,由于年龄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缺乏将其总结、整理的能力,老师可以以仿写为契机,延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头脑中丰富多彩的感性影响有一个外化的途径,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对素材的总结概括能力。

在总结外化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一下达不到要求,以我从教的经验来看,孩子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向上提高时,总会有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引导他们,例如,开始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视频,范例,帮助学生建立感性通道,这样,学生就能更加顺利的达到要求。

例如:在教学《假如》这一课的时候,我根据课文设计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样一个仿写环节,结果由于思维没有打开,学生的仿写大多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说明他们还没有把自己头脑中的感性经验激发出来,我在第二课时有目的的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借助这些图片,学生顺利的完成了思维的提升,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假如,

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为盲人小伙伴,

画一双明亮的眼睛。

让他可以一觉醒来,

就能看见窗外美丽的风景,

和妈妈慈爱的脸庞。

……

三、注重层次性,有梯度的进行训练

低年级的仿写,不能一蹴而就,学生毕竟是刚刚开始接触写作,要注意过程中的层次性。如果老师在教学中急于求成,缺乏前期的铺垫,就会造成仿写作品单一、枯燥的恶果,甚至会挫伤学生萌芽的写作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开始训练起,比如说比喻句、拟人句、嵌有好词的句子,在初期可以让孩子大量的练习,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述和词句意识,特别提出在初期句子训练中就应该注重孩子仿写的质量,为后期的仿写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一些小的段落的仿写,甚至短小的诗歌、文章的仿写,在自然的放手过渡到自主习作,为以后中高年级自己写作奠定基础。

四、注重仿写体裁的多元性

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到各种文体,每一种文体都代表了一种写作方式,在低年级的仿写训练中,教师应当尽量的给孩子多元的仿写体裁,比如记叙文、童话、儿童诗等等,孩子接触到的体裁愈多,他们创作的空间也就愈大,对以后的写作帮助越大。当然,有一些体裁在教学中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孩子,比如议论文、散文、说明文等等,所以,教师在体裁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仿写时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层面进行指导,比如仿照作者的写作顺序、作者的观察角度、作者新颖的立意等等,从中学生的习作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注重在仿写过程里培植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2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一、什么是仿句?

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或复句,都列入仿句。

二、仿句的特点:

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对于句式,同学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句子的类别: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又有非主谓句和主谓句,复句又有多种类型。二是修辞的角度:要研究哪一种句子最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感情,更具有说服人、感染人的表达效果。从句子的类别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静态上进行分析的,偏重于认识和理解,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正确无误的问题。从修辞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动态分析,偏重于运用,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鲜明、有力的问题。

三、仿句考查的知识点:

1.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同学们要注意比喻运用的得体,比喻的艺术贵在创新,要寻找新鲜、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如:希望就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考生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四、解题思路:

从上面的考查点上,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1.审清题干,明确仿照内容。找出例句中的显性信息或者隐性信息。但是一部分同学总认为题干就那么几句话,有什么好审的,我看了一眼都能背出来。殊不知,背出来了也不等于你就审清楚了。另一种情况是一部分同学心中似乎明白了,但不能在答案中有效地体现出来,可谓“心中有,手中无”。要真正做到明确显性要求,可采用分项列举的办法,把题干的要求进行分解,把每一小点写在草稿纸上,并标上序号;或者用铅笔轻轻地在题干上标上序号。我们可以分解出三个显性要求:①添上恰当的主语,②句意与下句密切关联,③句式基本一致。(检查答案时,我们要反躬自问:有主语吗?主语恰当吗?与下句的关系密切吗?句式一致了吗?)仿写的句子只有符合了这三个要求,才能算是正确的。隐性信息所隐含的内容要通过例子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以得到。隐性要求也是复杂的。但是不管例句如何变化,我们大致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来考虑它的隐性要求:看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是整句还是散句,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是长句还是短句;看单句内部短语的结构,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看语体色彩,看感情基调;看关键性词语等等。同学们要十分重视对隐性要求的分析。

2.找全其模仿点,确定陈述对象。

(1)句子形式:因为句子的类别不同,语气也就不同,表达效果也就随着有所不同。

这方面的研究内容除了“语气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之外,还应包括特殊语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连动句、兼语句、提示句、总结句等要一一加以分辨,防止“走形”。等。在复句的仿写中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也就是要侧重于整句。如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相一致。

(2)修辞角度: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修辞一致,这就要求同学们对常用的八种修辞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八种修辞是比喻、比拟、排比、反问、对偶、借代、设问、夸张。如修辞使用不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同学们在初中阶段主要要掌握的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比喻句的要求是要有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点,讲究贴切、通俗、形象;而排比句的要求则是讲究结构相似、意思连贯、语气一致等。

(3)色彩角度:如例句“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这句话从感情上讲,饱含褒扬之情。而且仿写的语句大多是要求富有哲理的,或者意蕴含蓄的,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应该领会或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把握上下文的意脉,防止“形合而意离”的仿写。

例句: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这个句子,从形式上看,必须与例句相同,肯定否定的两个句式组成转折复句,几个复句又必须组成排比句;从语意上看,“能买到”的都是有形的、可感的、物质的东西,“不能买到”的都是无形的、抽象的、精神的东西,仿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这些隐含的信息。如: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钱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钱能买到朋友,不能买到友谊。钱能买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 钱能买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钱能买来芬芳的玫瑰,但买不来真正的爱情。钱能买来名贵的篮球,但买不来精湛的球技。钱能买来精确的钟表,但买不来流逝的光阴。

五、尝试仿写:

同学们留意过仿写句子有哪些类型吗?现在我们知道,仿写类试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综合性,有那些形式呢?

1.套用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做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意,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直接套用。例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秋天的三个特点;从句式上看,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此本题的仿写重在仿句内容的选定,其句式只需直接套用例句。内容的选择可以是景,可以是人或物,关键要把握其特点。如: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2.续写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例句: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如: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鱼儿离开了海洋。

3.造句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造下面的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

例句: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点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一眼看来,似乎给了同学们很大的仿写空间,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对该题要严格的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这个例句是设问和比喻构成的。而且要求进行重新选择新的本题和喻体。题目中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或提供语言材料,但所写内容自定。解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如: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结奋进的火炬。

4.嵌入式仿写。

如: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非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解析]:从题型上看,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是跌到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5.命题式仿写。

如:下列一个句子写到“虚伪”。直接表述,言简意赅,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一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只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和意义关系。往往是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对应练习:请用一个话题,比如“时间”“金钱”“朋友”等等,依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六、要点总结。

1.努力从“形似” 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2.给仿写的句子“体检”。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

3.语言格调要高雅。仿句答案丰富多彩,但是同学们如果不正确审题,在仿写时会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对生活产生厌倦的态度。流露出悲观念头,体现出做人素质方面的不足。有的甚至是盲目逆反,写出了是非判断标准偏颇的怪论。由于思想格调不高,甚至错误,降低了仿句的品味,这样即使表达再通畅,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例句分析]:仿照例句“金钱,能买来佳肴,买不来好味口;能买来书籍,买不来知识”,重写两句话。有的学生写道:“金钱,能买来美女,买不来芳心;能买来豪宅,买不来幸福。金钱,能买来二奶,买不来婚姻;能买来贵礼,买不来真诚。”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难以尽举。这些例子,从语言表达的形式上看基本都符合要求,但仔细剖析,不难看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幼稚化,身心发展极不协调,思想认识缺少应有的深刻性。更谈不上启发性、哲理性,也无法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二是思想上流露出一种低趣味、低格调、低品味的倾向。明显地折射出当今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不良风气对身处象牙之塔的莘莘学子的思想的冲击,所写内容虽然也不能算是完全错误,但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格调不高,情趣不浓,同样无法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七、利用教材自主训练法。

1.仿关键句。对关键句的仿写,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清晰地把握课文思路,深入地理解文章意蕴,而且可以从中揣摩出起承转合的技巧和升华主题的方法,从而在自己的作文中合理地借鉴利用。

如《出师表》中关键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许身社稷的誓言,也是他作为两朝辅臣忠心报国的见证。同学们可以仿写: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他对强烈的亡国之痛的描述,也是他作为一个薄命君王的悲苦境遇的反映。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临终的遗嘱,也是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终生追求未遂的梦想。

2.仿哲理句。哲理句是指那些能够启迪人深思或鼓舞人奋进的句子。同学们如果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索,并尝试着模仿创造,会由一条“名人格言”引出多条“凡人格言”,相信这样的训练对仿写者本人甚至对其他同学都能起到一定的警醒和鞭策作用。仿写哲理句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生命拷问,探讨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过程。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会更多地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等深层次的话题,并逐渐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如《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可以仿写成:“景与人都会碰到形形的变化,但是追求的念头是不停息的。”如《理想》中“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石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石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石路,引你走向黎明。”可以“希望、追求、奋斗等”进行仿写。

3.仿优美句。优美句主要是指借助各种修辞手法而使文采斐然的句子。多进行一些优美句的仿写,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攻克高考仿写题,而且充分响应了作文发展等级中“有文采”的要求。如《春》一文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同学们可以依据这些句子自己仿写训练,不仅能学习和积累优美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而且能接受高尚的情感教育。

八、能力训练。

1.依照下列的句子,另写一句。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2.依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在续写两个句子,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____________,你是湍流中踏脚石,________________,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摸不着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

3.依照例句,为另一旅游胜地写一广告语。

让人心醉的海南,热风,碧浪,使无数游人留恋忘返。

4.根据所给的例句仿写句子。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参考答案:

1.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人生如一局棋,应该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龟缩。

2.你是沙漠里的绿洲,你是黑暗中的灯盏。你是酷暑中的浓荫,你是雾海上航标灯。

3.令人陶醉的西湖,青山,秀水,使千万游客乐不思蜀。

令人神往的黄山,奇松,怪石,让多少旅人牵肠挂肚。

醉人心魂的桂林,奇山,异水,令多少游子魂牵梦萦。

4.(1)人生自有悲与欢,人生自有离与合,人生自有甜与痛。

(2)书中自有苦辣酸甜,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快乐。

第3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关键词:配乐朗读;插图;大自然;“空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课文配以音乐朗读激发想象

有些文章思想感情深厚,若能借助想象,那么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得就更深刻、更透彻。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课时,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合上书,用听磁带唱、男生唱、女生唱、齐唱等各种配乐唱想象出“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的美丽画面。学生边凝神听边发挥想象,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的感情自然地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对景物的想象,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着配衬得体的歌声、音乐,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指着插图问学生:“小朋友在哪里看见了春天啊?”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文中的表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利用好课文的插图,符合低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让学生眼观画面,形象感染,加深理解,达到阅读的效果。在领会的过程中,学生则完成了一次想象的过程。

三、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学习《病房里的故事》时,就可以请学生到户外搜寻碧绿的湖水、飞舞的蝴蝶各种各样的鲜花、嬉闹的学生、撒欢的小狗……然后请他们自由讲述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自己是什么心情,学生都开心极了,从而学生更加理解了大卫听到吉姆描述这美丽的外面世界,心情舒畅,身体在慢慢地恢复。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

四、填补文本空白,训练想象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机会,允许学生自由地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他们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如,教学《穷人》一课时,可以合理利用课文有关内容,充分挖掘课文空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补白,进行场面、心理、对话描写等片断训练(每课时教学时可安排一个重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美好心灵,又能达到读写的有机结合,使文中的人物品质进一步得升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敬,培养了学生阅读、感悟、想象、写作能力。

五、引导仿写、续写改编,展开想象

低年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如,学了《秋天来了》,我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写,学生的想象被点燃了。比如,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乘着火红的枫叶来了,

随着雪白的棉花来了,

伴着迷人的果香来了,

顺着缓缓的小溪来了。

秋天手捧一个宝瓶,

把神奇的颜色向大地挥洒;

火红送给枫叶,

金黄染给。

嫩绿注入豆角,

棕色包住核桃。

美丽的大自然,

展露着丰收的笑脸。

有的学生还配上了图画。多么富有想象啊!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展开联想,也会有新的情节。

第4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刚入学的小学生,对什么都感到新奇,课后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是,一到课堂上,那些滔滔不绝的学生一下子就变少了。如何让学生迈好阅读、说话的第一步,自信地表达呢?

当我读到一首首轻快、有趣的童谣时,马上就有了回到童年的感觉,是童谣让我们一下子成了活泼、开心的儿童。这就是童谣的魔力呀!我惊喜万分,苦苦追寻的答案终于找到了。那就让童谣引领这些初入学的孩子,步入真、善、美的文学殿堂吧。

一、有趣的童谣,感受童年的快乐

古人说:“童,童子。徒歌曰语。”(《国语·晋语》韦昭注)童谣是儿童发自内心的喜爱,它不用人教,听几遍就能学会。它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篇幅简短,朗朗上口,有趣好玩。如谜语童谣《蚕》:“聪明伶俐小姑娘,建房不用砖和梁;建成房子白又亮,拆开用它做衣裳。”短短四句,语调流畅,句末押韵,富有节奏。蚕宝宝吐丝结茧的特点,被说成是建房、做衣裳,多么形象啊!这样的童谣学生读上几遍,很容易就能记住了。

一年级新生诵读童谣很容易上口。每天清晨,灿烂的朝阳洒进教室,学生们读着这些有趣的童谣,听着、诵着、乐着,被朗朗的读书声浸润着,是多么幸福的感觉呀!

二、稚嫩的童言,洋溢童年的烂漫

通过诵读童谣,这群初入校园的学生就能静下心来,感受学习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带他们走进有趣的童谣世界,更要让他们保持兴趣,在童谣中收获更多的童年快乐,体味童心的烂漫、纯真。

1.与课本结合,同步拓展,补充童谣

课本上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就像天天吃的“白米饭”。而根据课文内容补充的童谣,就是风味独特的“小吃”,能帮助学生将课本中的“白米饭”“吃”出香味来。

学习认读昆虫的词串《识字四》时,我就相机引导学生说说见过的昆虫,接着出示了童谣:《小螳螂》《蚂蚁搬虫虫》《蝴蝶飞》。大家看了很感兴趣,马上读起来。在学生此起彼伏的诵读声和笑意盈盈的小脸上,我看出了他们的快乐。在随后的课堂对话中,学生很自然地用到了刚才读的语句。说到蝴蝶时,学生有的说:“蝴蝶特别美,穿着花衣裳,在花丛中飞舞。”有的说:“蝴蝶会变,小时候是毛毛虫,长大了才变成五颜六色的蝴蝶。”还有的说:“蝴蝶挥舞着美丽的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好像是会飞的花朵。”

童谣就是一把金钥匙,瞬间打开了学生心中的文学之门。在童谣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变得优美起来,伴着儿童天真烂漫的想象,表述出来的话语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充满美感,让我惊讶、欣喜。语文课堂,因为有了童谣,焕发出了别样的美丽。

2.与课外活动结合,提前阅读童谣

跳出课本,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融入社会,开展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之前,选择相关的童谣进行补充,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更多,感受更深。

(1)春天来了,我引导学生读《迎春花》《小柳树》《小竹笋》《找春天》……再到大自然里找春天。竹林里,找笋芽儿;濠河边,看柳树;花圃里,闻花香……大家睁大眼睛,四处寻找,春姑娘在哪里?这次“找春天”的野外活动,没有人四处乱跑,没有人开小差,大家一起背童谣,看风景,边走边看,边看边说,边说边想,尽情徜徉在春的世界里。在寻找、欣赏美的过程中,诵着美美的歌谣,感觉真是好极了!

(2)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看《鸟类摄影展》之前,我让他们读了关于鸟儿的一组童谣:《叽叽喳喳》《两只小鸟》《小鸟洗澡》《树医生》《鹭鸶》。

读童谣的时候,学生还不知道要去参观博物馆呢。当我们来到博物馆,看到鸟儿的标本、照片时,学生就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叫起来:“这是鹭鸶,腿细长。”“它是啄木鸟,树医生,正在给大树看病呢。”“这群小鸟在池塘边洗澡。”学生一个个好像讲解员,说个不停。站在一旁的我,插不上话,只需静静地听。

(3)在迎国庆活动中,我推荐学生阅读了童谣《国徽》《这个家庭叫中华》《黄河·长江》。几首童谣,让懵懂的小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祖国,哪些是祖国的象征。通过诵读童谣,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童谣,让一颗颗童心向着党,永远跟党走,做党的好孩子。

童谣,好玩易懂,使儿童更容易领略情趣,欣赏意境;童谣,简洁优美,使儿童学到了生动优美的句子,无形中增强了语文的表达能力。

3.与实践结合,充分运用童谣

自童谣阅读以来,学生们积累了许多童谣,但光记住它们还不够。为能运用童谣,显现它的作用,我在班里开展了以童谣为主题的活动。

(1)为童谣配图,优秀作品在黑板报、班级博客中展示。

(2)为童谣设计动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3)举行“童谣我会背”擂台赛,评选班级里背童谣数量最多、朗读最动情的“童谣能手”,为他们发奖状,进行表扬。

(4)定期交流阅读童谣后的感受,将最喜欢、最有趣的童谣背诵给全班同学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活动中,学生们背诵童谣时,扬起的脸蛋,红红的;一双双眼睛,亮亮的;稚嫩的童声,脆脆的。我身在其中,真切地感受到:童谣陶冶了儿童的性情,提升了儿童的素养,使他们养成了活泼、天真的性格,成了一个个有着一颗颗童心的真正的儿童。

三、纯真的童心,表达心中的童年

童谣阅读,渐行渐深。课堂上,交流中,学生们的语言更丰富优美,其中闪烁的童心,我视如珍宝,总是小心呵护。我也开始引导学生用最适合他们的文体(童谣),写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

1.续写童谣

有的童谣,就像是一首未完的歌,留给我们许多遐想。学生根据童谣中重复的句式,也能顺着往下写。如《梦》:花儿的梦,是红的/小树的梦,是绿的/露珠的梦,是圆的/娃娃的梦,是甜的。

一位学生接着做起了自己的《梦》:太阳的梦,是温暖的/月亮的梦,是多变的/鲜花的梦,是七彩的/小草的梦,是翠绿的/爷爷的梦,是年轻的/我的梦,是甜美的。

2.改编童谣

不少童谣写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儿。读了《“老虎”和“小羊”》这首描写和爸爸一起玩耍的童谣,学生想到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情景,写下了感受。

《“老虎”和“小猴”》:爸爸属虎,我属猴/瞧/“小猴”能把“老虎”当马骑/还能一起做游戏/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可是我家“老虎”屁股随意摸。

多么有趣!让人不禁会心一笑。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学生们正学着感受,学着用笔记录下来,用童谣写出了家庭幸福的瞬间。

3.仿写童谣

童谣,包罗万象。爱读童谣的学生,也能学着样儿,用自己纯真的童心,去观察身边的一切。把看到的用童谣写下来,这就是原汁原味的童言童语。

《鞋》:长长窄窄像小船/双双对对不分离/白天载人去旅行/晚上睡在床旁边。

《春游》:太阳送我去郊外/小鸟为我唱歌儿/绿树红花扮春天/公园到处是春意/小朋友们来郊游/泡泡飞得高又远/欢声笑语赞春天/公园到处是欢乐!

这些童谣,是学生们平时生活中的点滴记载。它虽然短小,但简洁明快、韵味悠长,蕴涵着儿童纯真的童心、稚嫩的童言童语,就像荷叶上的露珠,那么纯净透明,珍贵易逝。

第5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借鉴、实践和探索,我初步总结出了一个在阅读教学中拓展写作训练的基本模式:通读文本,品析文本――找结合点,以读促写――读写相长,形成能力。读写结合的形式有:边读边写,读后就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这样形式灵活,寻找结合点可以先从细微处入手,每篇课文的词语、句子、写作手法都可以成为读写结合点。

一、学用词语

读写结合要用足教材,用好教材,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是最基础的要求。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习语言到学会写作,词语的积累显得十分重要,下面以《春》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

1.初读阶段,在感知中积累

初读课文时,词语的积累应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进行。如写人的文章,可边读边分类摘录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词语;写景的文章,初读时可摘录文中写景的优美词语。如《春》这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词非常丰富。在初读时,我们可以边读边按作者所描写的不同景物摘录自己喜欢的词:(1)描写春草的;(2)描写春花的;(3)描写春风的;(4)描写春雨的。这样结合积累,既初步感知了春的美景,又为进一步品味词语的形象感、情趣感、分寸感等打下了基础。

2.精读阶段,在理解中积累

在深入学习课文时,我们可能通过减、添、换等方式,在比较中体会词语的不同情味。如《春》一文中两次出现描写春草色彩的词:“绿绿的”与“青得逼你的眼”,通过比较辨析,就能体会到词语“绿绿的”写了刚出土的小草很绿,非常惹人喜爱,而“青得逼你的眼”则强调了雨后小草绿得鲜润、绿得明亮的特点。再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钻”字换成“长”字好不好?这样,我们在体会作者用词恰当,理解课文生动丰富的语言形式的同时,也积累了词语。

3.巩固阶段,在运用中积累

我们除了可以通过抄写、听写、据意写词等方式巩固学过的词语,还可以通过用词造句、运用文中的重点词复述课文、运用文中的词写话等方式,在词语的运用中强化积累。在《春》学习的结束阶段,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运用下列词语中4~6个词写一段赞美春天的话。供选择的词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烘托、繁花嫩叶、桃红柳绿、花枝招展、抖擞。通过训练,既强化了积累,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仿写句子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等,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在《星星变奏曲》中“如果……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这几句诗可以仿写,用来表达一种企盼;《孤独之旅》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可以仿用修辞手法。

三、巧学表达

1.学会描写

(1)人物描写

刻画人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运用得好,人物就显得丰满。此外,细节描写最能使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我们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大师刻画人物的手法更值得学生学习。

(2)环境描写

学生作文许多时候空洞直白,平淡如白开水,究其原因,主要是手法过于单一,语言表述过于直白,连抒情往往都是呼告式的直接抒情。我们可以巧借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景象来表现人物当时心情的方式,可以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3)场面描写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面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手法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尤其是山寨传歌这一部分,场面宏大,气势壮观。这一点对学生学习场面描写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2.学用修辞

作为初中生,已经在课文中见到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予指导,让学生体会其好处,并模仿着写句子。如《紫藤萝瀑布》一课中把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一条瀑布”,把“每一朵盛开的花”比作“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形象生动。《春》最后几段中比喻、拟人、排比的综合运用,无不让人感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值得注意的是,读与写的结合不可牵强,不可用阅读教材中的模式束缚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读写结合点的选择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初中学生主要是学写记叙文,结合点可多从记叙文中选择。而且三个年级的学生写作训练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选择结合点也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做到循序渐进。另外,读与写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读写对应,尽管某些情况下这种对应是行之有效的,但从宏观上看,是阅读积淀的潜移默化。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及时捕捉和挖掘文中读写结合的契机,熏陶感染,了无痕迹,让阅读和写作和谐发展。

第6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huīhuánɡ  nínìnɡ fēn fānɡ ér qiě

h ( ) ( ) ( ) ( )

fènɡhuánɡ hū huàn jiě dònɡ shìjiè

( ) ( ) ( ) ( )

二.我能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画“√”。 (6分)

盛米饭 (chénɡ shènɡ) 好学(hǎo hào )

钉钉子(dīnɡ dìnɡ ) 喝彩(hē hè )

吃骨头(ɡū ɡǔ ) 门缝(fénɡ fènɡ)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蜜( ) 题( ) 未( ) 塔( )

密( ) 提( ) 末( ) 搭( )

四.写反义词。(6分)

窄--( ) 强--( ) 穷--( )

内--( ) 减--( ) 败--( )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18分)

1.  一( )清泉 一( )水塔 一( )微风

一( )空地 一( )春雷 一( )鲜花

2. ()(  )灯光 湖水( )()

()()夺目  随风( )()

()(  )高照   黑白( )()

3. (   )的城市  绚丽多彩的(   )

(   )的小路 川流不息的(   )

( )的春风 风光秀丽的(   )

六.我会选词填空。(6分)

诚实 忠实

1.我们要做一个( )的孩子。

2.我们永远是你( )的朋友。

发明 发现

1.我( )了小红日记的秘密。

2.林林( )了一种带锁的笔盒。

办法 方法

1.小红学习上有困难,大家要想( )帮助她。

2.我们需要讲究学习( ),才能学得更好。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风把雨丝吹斜了。(改“被”字句)

被 。

2.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扇子。(写比喻句)

像。

3.森林里的景色那么美好,空气那么清新。(仿写句子)

那么 ,那么 。

4.小鸟在天上飞。(把句子写具体些)

的小鸟在的天上 飞。

八.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小草从地下头来,那是春天的 吧?

2.离离原上草, 。

野火 ,。

3.春风一拂 ,南燕双归 。

4.赠人玫瑰,。

5.葡萄种在山坡的上。 的枝叶向四面 ,就像搭起了一个个 。

九.读一读,想一想。(10分)

乌黑的小乌鸦,看起来很丑。它“哇哇”的叫声也不好听,但它的心灵很美,从小就知道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小乌鸦的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大风,还是“哗哗”地吓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它飞来飞去找吃的,叼回来后还一口一口地喂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呀!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 )句话。(2分)

2.找出文中表示声音的三个词,写下来。

3.“饱”字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有画。

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第7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学校大力搞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想办法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进行课堂教学。《风筝》这课,看看我的课堂教学是如何体现学校目前的这种思路的。

好的地方:

导入的问题设计的比较巧妙,“你见过风筝吗?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你玩过风筝吗?你们放风筝时心情怎样?你们放的风筝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做的?”这些问题正好与课文中的内容相关联,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注重让学生自渎自悟。在学生读了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学生大都能说出来课文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紧接着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还把文中的相关语句找了出来。

注重课堂小练笔。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道“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我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

”。当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自就被调动起来了。孩子们的生活真是太丰富了,孩子们的思维太广阔了。“夏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游泳、打水仗。”“冬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堆雪人、打雪仗。”“春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女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编花环、戴花环。”“课余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投沙包、干编号。”等20多种说法,真让我眼花缭乱,我真的太佩服他们了。

不足的地方:

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最好同他们一起读;在朗读的指导上体现的不够,指导朗读太少;重点地方,还是应该精讲;仿写的指导上,缺少完整的一套思路,如:从季节、从方位、从一天的时间段等,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法。

《风筝》教学反思二

在课文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中对于中年段语文教学的要求,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努力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让我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激趣导入,诱发活力。

在上课伊始,播放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带给他们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生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得到提升。

(2)注重孩子们朗读水平的提高。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用学生的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在课文朗读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包括自由的,齐读,男女生合作读,生个读等等,每种形式的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初次接触课文时我选择自由的,那么孩子就不能齐读,那样会影响学生自己的理解。在读书的过程中及时指导孩子在发音,吐词上的不足,传授读书方法,使学生的朗读能够不断进步,喜欢朗读,乐于朗读。其中一种读书方法的叫做情境法,通过语言引导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放风筝的快乐,轻快,想象羽毛在空中飞时的快乐和轻巧。

(3)品词品句,积累语言

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有别于低年级段,而更加关注对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理解、感悟。本节课,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在帮助学生体会心情变化的同时,积累了语言,且教学形式比较丰富。

第8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一、巧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我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这样,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或持续。让真情付诸行动,让亲情升华为感动就是我设置这堂课的宗旨。

二、巧引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而有一些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则不够明显,双方互动往往会被忽略,我们在教学时要特别留意。有一些话题,看上去并不是能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话题,但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就能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一课后,我让学生仿写《校园里的春天》。具体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找不同的观察点,并分别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去学校大花坛的一组重点观察花草;到园林的一组重点观察树木;在操场的一组重点观察蓝天白云和空气的变化。

三、巧送实践机会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在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创造即席讲话、主题演讲、课堂讨论和现场应对等实践机会,注重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孩子们情绪高涨,真没想到,孩子们还自带了蜡笔、画笔、彩纸、剪刀、针线等用具。大家一起动手,只见有的孩子在抄写,有的孩子在整理归类,有的孩子在制作封面,有的孩子在配图上色,有的孩子在做剪贴画,做剪纸,好不热闹!翻着一本本孩子们智慧的结晶,俨然就是一本本完美的课本、图册,我泪眼模糊了。

第9篇:找春天仿写范文

关键词:确立主题;设计路径;作业形式;生活语文

单元主题性作业既与学科内容、课内知识相联系,又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要动口、动眼,又要动手、动脑,既要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又要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因此深受学生的青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作”而有所得,“作”而有所获呢?下面笔者就单元主题性作业设计,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确立单元主题,落实主题作业设计的着眼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整个教材体系,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到与单元主题性作业设计结合的生长点,确定作业设计的单元主题,对某些教材进行重组,重视知识的建构,在主题性作业设计中延伸单元主题,延伸学科知识,使之与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1.从单元文本特点确立主题

文本特点即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我们经常根据文本特点考虑作业所涉及的话题。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口语交际是春天里的发现,它们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图画,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春天。为了让春“驻扎”在孩子心中,我们配合课文内容,开展了《寻觅春的踪迹 感受春的多彩》主题性作业设计:①搜集关于春的成语、诗歌。②推荐学生诵读关于春的古诗和散文。如,《初春小雨》、朱自清的散文《春》等。③创作一幅“春天的画”或“为诗配画”,让学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④种植并写下观察日记。让学生选择一、两种植物种子进行种植并进行“跟踪”观察,在观察表中逐日记录,写下观察日记。⑤仿写。仿照课文《找春天》写写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⑥编故事。读《宿新市徐公店》,看插图,编故事,即把古诗改写成散文形式。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长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欣赏、想象等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2.从单元文体特点确立主题

儿童的天性是富于幻想,喜好新奇。童话正是符合了儿童的天性,符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童话借助想象,把许许多多平凡的、可见的人、物、现象,错综复杂地编织成一幅幅不平常的图画,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主动去探索这神奇的世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以童话为主线,把童话穿插在听读说写中,以童话引路,培养学生听读说写能力,用写童话的形式,提早作文起步。如,第三册第六组是成语和故事,教学时我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开启思维,表演课本剧。①续写。如,《我要的是葫芦》续写:到了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吗?②课本剧表演。如,教学《酸的和甜的》一文时,学生都非常喜欢课文里的小动物。于是,大家就进行了课本剧表演。他们把狡猾的狐狸、老实的小松鼠和小兔子、聪明的小猴子演得惟妙惟肖,还加了许多自主参与、精心编排的动作、表情和语言。这就说明了学生们在“角色”变换的新奇活动中,发展了智力和创造能力,对自己的语言训练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③学习写信:学了课文《风娃娃》,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风娃娃说。那么,就让我们每个小朋友写一封信给风娃娃吧。在丰富的作业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精彩。

二、找准主题性作业的设计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在学习、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可能让学生采用各种手段应用语文,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课内、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性作业,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放飞自我潜能。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多维化作业设计

所谓“多维化作业”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一些“体验”“调查”“操作”“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多维化作业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

(1)内容改动处。小学生喜欢寓言、童话,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在学生对寓言、童话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后,可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应用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设想人物的不同做法,设想不同的故事结尾,或提出改进方案。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时,请学生想象一下,青蛙跳出了井口之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有的画出了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的美好世界;有的续编故事;有的表演了课本剧……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体现,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寓意学生也水到渠成地领悟了。

(2)课文空白处。有的课文在思维上具有跳跃性,形成了课文的空白点。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情节,设计拓展性的作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如,在学习《画风》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去畅想: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和同学说一说,再写下来。

(3)表达可变处。有的课文采用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有的课文人物的做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单一,遇到这样的课文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变换表达方式的方法来拓展主题性作业的设计。如,在学了《日月潭》一文后,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这样既复述了课文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与学科资源整合,拓展作业设计的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画画、表演之中,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愿学、乐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我们在学习了《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后,布置了一项关于环保的综合性作业:让学生设计一条环保的广告语。学生兴趣盎然,如,“让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等标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有创新。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制作动植物警示牌,有的画了绿油油的小草,上面写着:“请别踩我,我会疼的。”有的画了一条可爱的小鱼,上面写着:“还我美丽的家园。”展示课上,学生声情并茂地介绍了自己制作的警示牌。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深处,启迪思维、激发想象。

3.利用生活课程资源,拓展作业设计的内容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设计主题性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如,教学《黄山奇石》之前,我布置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搜集有关黄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这些资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与黄山相关的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奠定了基础。再如,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我发现城里孩子对于蔬菜比较陌生,于是设计了一项作业:给蔬菜涂颜色。让学生到田野中、农贸市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将蔬菜图画涂上相应的颜色,再请学生拿1~2样蔬菜带到班级,介绍蔬菜的特点,所有的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就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一泓微荡漾的清泉,真正变封闭狭隘的语文教材为开放活泼的生活语文。

三、开放主题性作业形式,赋予作业生命活力

语文作业无论形式怎样,最终都要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出发,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每天心中都有语文,时时处处、实实在在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能真正学好语文。

1.讲求差异性,“活”中求知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语文主题性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多梯度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因此,我经常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完《风娃娃》这篇课文,我布置了一项作业,题目是“我和风娃娃交朋友”。设计了三个层次供学生选择: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认识的风娃娃介绍给大家听。B.风娃娃还会为人们做哪些好事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一说吗?C.你能编一个关于风娃娃的童话故事吗?题目可以取为《风娃历险记》《风娃娃旅行记》等等。这样有层次地设计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真正达到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2.注意实践性,“动”中求知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践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然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对此,实践性作业正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优势。

(1)图画型。用图画的形式将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如,学完《找春天》后,结合课文,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2)操作型。如,教学《动手做做看》一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验证一下装满水的杯子里放进一条鱼,水到底会不会漫出来呢?这种作业是课文内容的形象再现。再现过程中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和谐发展。

(3)编课本剧。有些课文故事性强,情节适于表演,我就布置学生课后分组表演。如,第四册教材中的《数星星的孩子》《丑小鸭》等课文,学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既增强了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4)搜集资料。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搜集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图片、书目等。学文后也可布置这类作业,以拓宽视野。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课前让学生查阅雷锋的资料,阅读他的故事,所写的日记等,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学习雷锋;教学《北京》一课,课后布置学生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了解北京风景以及风俗民情,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受北京的伟大、美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讲究趣味性,“乐”中求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主题性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兴趣十足,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愿”为“情愿”。

为了增强作业的趣味性,首先我们可以把常见的题目类型改成能吸引学生的标题,让学生一看就来劲,跃跃欲试。如,“看拼音,写词语”成了“一目了然”;“组词”可以改为“最佳搭档”;“改错别字”可以用“火眼金睛”;“扩句”可以说是“添枝加叶”……这样的题目,学生感到新鲜,产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其次,还要改变作业的内容,使之也充满童趣。有些课文的背诵,如,《小蝌蚪找妈妈》等,我们可以采用回家给爸爸妈妈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有些诗歌,如,《小小的船》《快乐的节日》等,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唱唱歌,回家再唱给家长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就能把课文内容熟记于心。

主题性作业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在主题性作业设计与运用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