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厌学范文

儿童厌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厌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厌学

第1篇:儿童厌学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厌学;教育方法

每到春节过后,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了老人和儿童。这些儿童就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被称之为留守儿童。开学后,农村就有相当一部分儿童逃学,学习不专心,厌学,更有少部分儿童上网整夜不归,甚至离家出走,个别的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笔者在农村教书二十余年,根据身边的事例认为留守儿童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面

1.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大多数文化程度低,以务农为主,观念陈旧,不重视家庭教育。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对孩子作业没法辅导,孩子没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2.过分溺爱孩子,怕孩子吃苦。不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任何事都由家长代劳,孩子到家就只有看电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复习巩固。

3.不配合学校教育,有的孩子到校不认真学习,不交作业,旷课,行为习惯不规范,老师批评教育后,爷爷奶奶到学校质问老师,有的到学校闹事。这样使得老师不敢教育学生,学生认为老师不能把他怎么样,更加不守纪律,上课顶撞老师,使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4.给孩子太多的钱。有的孩子到学校去根本不带食物,而是买零食,吸烟。少数家长认为多给自家孩子钱就是关心孩子。孩子经常吃辛辣食品、高热量食品,造成身体营养不良,有的小小年纪就经常胃痛,在课堂上坐不住,影响孩子正常上学。

5.过分担心孩子安全,限制孩子正常活动,使孩子到家无所事事,只有看电视。

6.冬天父母回来在孩子面前夸耀自己挣了多少钱,给孩子很多钱,买高档手机、衣服,使孩子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孩子认为打工能挣钱,使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有的孩子不给钱就不去学校。

7.有的年轻父母回家看到孩子不学习或学习成绩不好便大打出手。对孩子要求过高,布置作业多,孩子完不成就骂或打,这样使孩子更加害怕学习。

8.孩子对社会闲散人员有钱买高档手机、摩托车很羡慕,经不起各种诱惑,过早进入打工队伍。

二、学校的原因

1.学校拿人均分、学生作业平均次数考评老师,考核成绩倒数的老师会被落聘,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恶化。一些学习基础差、不自觉学习的学生因无法赶上而放弃学习,在课堂上睡觉、捣乱,有时迟到早退,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师生感情呈现恶性循环,最终离开校园。

2.由于学校量化管理迫使教师对学生要求太高,对所有学生统一要求,所授课程太深,作业量大,使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这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照抄作业,怕来学校。

3.学生资料多、难度大。农村中小学生除国家配发的资料外,还有其他资料,完成不了到学校要受批评,大部分家中无人辅导只能照抄同学的作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4.学校办学只重成绩,办学没有特色,有的学校对体育、音乐、美术课不重视、开不全。成绩差的学生特长得不到发展,由于文化课学不好而放弃学习。

5.有的条件较好的家庭为了给孩子选条件好的学校,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到别的地方住校读书,孩子不适应这种生活而退学。

三、电视网络的影响

个别学生迷恋上网生活,在学校不安心,晚上上网,白天在课堂上思想不集中,上课听不进去,只能退学。根据以上原因,笔者认为要改变留守儿童厌学这一状况,主要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抓起。

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改变观念,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在家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按时督促孩子做作业,背写当天的生字单词,每天保证在家学习半小时,晚上九点多钟让孩子睡觉。使孩子慢慢地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家让孩子参加一些简单劳动,如让孩子洗碗、洗鞋子等,使孩子有成就感。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如让孩子种一块试验田,观察作物的生长,让孩子进行养鱼、养小青蛙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配合学校教育经常到校了解孩子近期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多让孩子运动,如跳绳、打沙包等,增强孩子体质,开发孩子智力,使孩子大脑得到休息,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控制孩子花钱,科学饮食,让孩子多吃高蛋白食物,少吃零食,不吃辛辣食品,多吃绿色蔬菜;父母打工回来多向孩子讲打工的辛苦和无文化只能干繁重的苦活儿,干不了技术活儿等,使孩子认识到不念书没出路;在孩子上小学阶段,父母不要全部外出打工,留一人在家中照顾孩子,使孩子有安全感,吃得好,能及时督促孩子学习。

第2篇:儿童厌学范文

关键词:儿童心理;厌学;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51-0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第一生产力,然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奠基的小学生时代,不少小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的累积效应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 厌恶性反应定势”,一接触学习情境就可能无意识地表现出焦虑、压抑、烦躁甚至恶心等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不能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且严重的厌学行为往往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更有甚者会形成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使学生走向辍学与犯罪的道路。

为何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会如此严重呢?本人随机抽取了10篇维普资讯网上以“小学生厌学原因”为主题的论文,10篇中10篇都是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角度进行调查、分析、思考、研究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和对策,其中将大部分篇目花在社会、家庭上。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厌学的关键在“学”,如果不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出发,分析课堂、教材、教法上的种种是否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相吻合,那探讨小学生厌学将失去其本真意义。

一、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根据我国法定入学年龄,大致是指6周岁到12周岁的儿童,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以长时间关注同一事物,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

2.儿童注意的范围较狭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实验表明,6-12岁儿童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孩子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3.小学生玩性比较重,热爱游戏,游戏性是他们认知事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将事物游戏化是儿童的一大特点。

4.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向的时期,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比如在小学初年级的识字阶段,学习简单的词汇,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但到了中高年级,能够不通过图片获得一些较抽象的词语,但往往还是会和具象的东西产生一定联想。

5.小学生模仿性比较强。儿童自一出生起,就开始进行模仿,进入小学阶段,是儿童世界观、学习观、发展观的阶段,这时家长、教师的一举一动,莫不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内部探索

如果不细致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就难以理解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儿童产生厌学心理,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学校的、有社会的,还有因自身认识条件造成学习困难的等等。这么多原因中,一定存在着主导原因。

(一)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儿童天性的冲突

在2003年,上海市曾做过一次关于学生学习负担情况的调查,在当时对学生背包进行检查时,6岁孩童的书包里却装着10来本书册,其中学校发下来的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及牛津英语;有音乐、美术课本;还有综合类活动、科技活动、艺术类资料各一本。此外,学校老师又要求家长购买与课本配套的辅导材料。

由此可见,在儿童正是注意力不甚集中,玩性、游戏性最重的阶段,我们的教育却强制要求学生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繁重的学习负担,引起学生的反感、厌倦,也就自然而然了。尊重儿童的天性,古人早就有认识,清代著名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就这样认为:“大概十五以内,每日间宜取四五时读书,馀可听其散步。”而如今的教育,长时间的学习时间、众多的科目、大量的练习题,强制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嬉戏”就远离了儿童,儿童也就失去了其为儿童的天性。更遑论,如上调查显示,6岁的孩童就要学习如此多内容的,他们如何能同时关注并注意到如此多学科?

诗人不一定会写小说,小说家也不一定能写好诗。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也提到,同样的一个班级的孩子出去游玩,有的学生就会被美丽的大自然所迷住,蓝天、白云、花朵会引起他们的欢呼,而有的孩子就会追问天为什么是蓝的,云朵为什么是白的,花儿为什么是这么红的。可见每个人自小都有自己的天赋倾向。现在的教育却要求李白写《红楼梦》,曹雪芹写《蜀道难》。小小年纪,语数外美术、艺术、科技等等全部要学好,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儿童在某一个方面有所长处,在某些方面是有所不足。而现在要求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求他们全面发展,一旦在某些方面有偏差,都会遭到家长老师的指责,那就导致两方面后果,一有可能儿童可能会顺从家长,将比较多的时间花在成绩比较差的科目,而比较擅长、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科目不能不被限制,导致学生原有天赋发展的科目被压抑;另一方面可能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强制他们学习,会导致他们对整个学习的厌烦,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教育中,学习成绩差的、厌学的,大多数为喜欢调皮捣蛋的。这些学生成绩差,并非他们才智不足,而是儿童天性与现实教育相冲突的结果。

(二)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标准的冲突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诗性的世界,儿童的文化是一种诗性的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进行自由的转换,模糊现实和幻想世界的界限。比如看完《西游记》,很多儿童就认为有一个天庭,人学了“法术”就可以上天入地,他们不会怀疑这些不是真实的,手上拿着一根棍子,就认为“它”就是金箍棒。但在教育中,总是以理性的知识,来改造儿童的认知观,使得儿童的真实观和成人的真实观不断发生碰撞,导致他们认为课堂无趣,学习不好玩,没有吸引力,从而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以现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为例,要认识一个生字,首先必须花较长的时间认识二十六个字母,学会拼音,然后认识这个字,解释它的意思,有时一词多义,还要在黑板上写下它的各种意思,让学生一一去学、去记。如此枯燥复杂的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孩童,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但实际上,如果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比如教“从”字,是两个人一前一后,再进行表演,以一个学生跟随另一个学生。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遗憾的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已经充斥了整个社会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集体无意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康桥就曾提到,有一次他在观摩一次大型教研活动的观摩课时,发现整堂课:“老师苦心孤诣地构建了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老师、学生的解读深入透彻,其深度让我感觉是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的研究相接近,人文的教育已经升华到思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样宏大的命题……这还是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吗?……为了课堂的即时精彩,已经越来越脱离小学语文的‘小’,进入了‘大’的境界。”这样脱离了儿童心灵的解读,脱离了儿童认知背景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吸引住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还将导致学生认为学习难、不会学、到学不会,再到不想学。

(三)模仿性的学习和不遵循儿童天性的教法上的冲突

皮亚杰认为处于6-11岁的儿童,尽管他们能形成事物的内在心理特征,还能对这些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但是儿童只能对具体事物形成的内在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也就是说,尽管他们能推导出一些理论,能明白一点道理,但是这些理论必须是通过具体事物才能得出。因此,他们更习惯于模仿,依据老师家长的所作所为,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以小学时期的写字教育为例,当今小学语文总常见的写字教育就是抄写,认为字能写好,只要不停的进行强化即可,一个字不会写,写十遍二十遍,自然就会写了、也自然写得好了。但实际上,总所周知,在当今中国,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博士生字写得很差的比比皆是,这可以看出小学写字教育的失败。这种写字理论失败在认为只要进行无限量的强化,自然就可以达到效果,皮亚杰就认为,认识的发展要发生同化效应,首先在于呈现给个体的信息要有一个心理图式,心理图式和个体信息相符合的时候,个体信息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即学生要写好字,首先得有一个比较好的模本,让学生遵循好的模本,以此为标准来模仿,才能写好字。而现在的写字教育就是让学

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少数人才能顺利过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写字范式,写出一笔漂亮的字来,大多数还是淹死在河里。因为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写字范式,一直练不好字,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字也就这样,怎么练都不会练好的。在传统语文教育里,其实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学生练字,先“描红”、“临摹”,到了一定水平了,才让学生自由写,而现在从一开始就放任自流。

三、结语

教育观上的失误,诱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一想到上学,就会联想到无休止的练习、作业和考试,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已经不是内在的精神需要,不是渴望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提高,而是认为一种负担、压力、恐惧,如此的教育观,和儿童学习观中的好玩、有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大相径庭,导致学生的厌学,不言而喻!

因此,我认为,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在外而在内,不是家庭、社会、学校,而在整个教育观上的失误,教育观上的失误导致对“学”上的处置不当,“学”上的处置不当,导致学生成绩的不理想,成绩的不理想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害怕恐惧,学生的学习的害怕恐惧加剧了学生成绩的不理想,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导致严重的厌学心理。

参考文献:

[1]司继伟.青少年心理学[M].中国轻工出版社,2010(1).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第3篇:儿童厌学范文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爱心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79-01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由此出现“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在农村,留守儿童多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养,这种隔代教育模式的兴起也引发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学习及性格、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学习落后的原因与转化进行粗浅探析。

1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现状。

几年来,笔者一直在农村小学任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现任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本班学生52名,其中留守儿童35名,占全班的67%,留守儿童中无人监护的1人,占全班的2%,其余的留守儿童都是隔代监护。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留守儿童成绩占班级前10名的只有1人;居班级后20名的竟然有19人,留守儿童学习优秀者极少,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位于中等偏下,留守儿童学习现状令人担忧。

2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落后的原因。

第一,父母外出打工方面,造成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缺位,虽说有委托监护人代管孩子,但毕竟代替不了父母对孩子的直接教导。绝大多数学生都渴望跟父母在一起,享受父母的关爱与温暖,当这种心理得不到安慰时,就会对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父母在外工作忙,跟孩子联系少,关心少,沟通少,一年有时也难得回家一次,孩子得不到亲情的关爱与呵护,心理上感到孤独,冷漠,学习失去动力。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一般,考学无望,干脆放任其在学校混。

第二,家长方面,隔代溺爱。农村留守儿童在家留守多数由爷奶、外公外婆代养。他们觉得孩子父母不在家里,自己对孩子应更加疼爱,以至于变成溺爱。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严,很少对孩子不交作业错误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和正确引导,往往多是迁就孩子,这样做使孩子养成懒惰、懈怠的毛病,给学校教育带来难度。留守老人教育孩子力不从心。留守在家照看孩子的多为老人,他们年纪大了,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及监管教育显得力不从心。有些隔代长辈往往只重视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精神领域的教育,从而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

第三,留守儿童方面,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比其他儿童要好。他们衣着上十分新潮,比其他学生讲究,喜欢互相攀比。他们的零用钱相对较多,他们不喜欢吃主食,喜爱零食。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数学学习态度差。他们厌恶学习,作业以抄袭为主。甚至有学生逃学。性格十分内向、自卑、孤僻,情感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3 转化措施

要转化留守儿童数学成绩低的现状,除了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外,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欲望,倍加关爱,用爱心唤起学习动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经验表明,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关心爱护、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做起,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第二,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小学生又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留守儿童大多思维简单,僵滞少变,他们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去思考,所以教师借助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他们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促其手、脑、眼、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以手巧促心灵。

第三,适时鼓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留守儿童在班级活动中出现问题较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扬的机会很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努力捕捉留守儿童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同时要注意实施分层评价,因为学生的认知方式等方面都是有差别的,留守儿童在这些方面表现更为明显,如果以一种标准衡量定性,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四,创设条件,促其参与,为留守儿童提供展示的平台。优先提问,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老师提出问题后,只要发现有留守儿童举手,立即让他回答,答对了立刻表扬鼓励,答得不完整或不正确,可以让他坐下想一想,静听别人回答后再让他重答,答对了再作表扬。这样让留守儿童一次不成功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努力鼓舞留守儿童的上进心和满足留守儿童的成就感。

第五,游戏活动优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尽量多让留守儿童参与,使他们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掌握知识,让他们的智慧不断闪光。通过给留守儿童提供优先活动,极大鼓舞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实现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迫切愿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游戏中能主动探究、理解掌握知识,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诱发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第4篇:儿童厌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儿童文学语文

一、儿童观和与之相应的儿童文学观

1.儿童被“遮蔽”的阶段:古代社会,儿童从属于成人社会。儿童处于被忽视、轻视甚至丢弃的境地,人们完全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儿童被视为“缩小的人”,典型的“小大人说”以及中世纪的“原罪说”很能说明当时的情况。儿童被认为不具有独立价值,对儿童文学的需要理所当然不被关注;

2.儿童被“发现”的阶段: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卢梭提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极力主张“自然需要的儿童成为成人以前,儿童就是儿童”,提出“尊重儿童期的独特价值”,从而发现了儿童,呼吁社会尊重儿童的独特需要,也逐渐出现了作家有意识地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3.儿童被“尊重”的阶段: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从发展的观点、开放的观点看待儿童和儿童文学。如上文提到的培利?诺德曼把儿童观提到意识形态层面来分析,认为我们如何看待儿童是基于我们对于儿童的假设。他指出,儿童是审美经验欠缺的群体,而不是审美能力低下的群体。“我相信好的儿童文学是假设读者没有经验,而不是他们没有能力透过经验发展出更多的理解――包括阅读的经验。因此,最好的童书文本是可以用简单的字眼来了解,但又不像太多童书那样过于简单。那些文本反而容许那些有能力以更复杂方式回应的读者,产生较为复杂的理解,并且其建构方式也常常鼓励读者在阅读历程当中,就发展出更复杂的回应。”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儿童文学研究中儿童观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儿童到发现儿童,进而发展到尊重儿童的过程。当下,“以儿童为本”的儿童文学观向已被儿童文学界广泛接受。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1.外国几童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儿童教育的关系。。传说古代有一个国王有三个蠢笨的儿子,国王要他的丞相调教这三个儿子,但都无能为力。后来一个年长的婆罗门自愿承担起这项教育任务,并保证在半年之内教会三个王子管理国家的才能。他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最能吸引儿童的动物故事作为教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此编成这部流传千古的故事书。这就是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中卷首的序言,也是关于儿童文学最早的记载,以儿童喜欢的动物故事为载体,并且以此为教材用于教育儿童。由此可见,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与语文教育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2.我国的儿童文学发展及其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束缚,儿童文学的发展比较缓慢。虽然文学史中出现过一些适合儿童阅读以及深受儿童所喜爱的作品,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也都是儿童文学的雏形,并没有真正地形成主流的儿童文学。即便是有史可考的专为孩子们创作的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戏剧也是直到晚清才陆续问世。五四之后,儿童文学才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在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当中国的现代语文教育兴起的时候,儿童教育便在第一时间与儿童文学完成了接轨。从课程标准的设置到教材的选文,都以儿童文学为中心,以儿童文学为标榜。同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创作也进入了最为辉煌的时期。虽然的热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降温,但是儿童文学却与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三、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儿童文学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源泉。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依据儿童发展的需求而创作的不同与的一个门类。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儿童文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果实。在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于儿童沟通的一个纽带,同样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文学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产生阅读的动机,从而成为更有价值更为有效的阅读方式。儿童文学主要可以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我们这里所指的儿童文学就是适合于7、8岁――ll、12岁的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目前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阶段。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是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活动的重要源泉。

2.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源泉。在我国,随着“五四”运动白话文的兴起,儿童文学颠覆了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读物和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作品的垄断地位,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儿童文学作品大量走进小学语文教育走进语文教材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对其深恶痛绝甚至恨不得把儿童文学作品彻底地“驱逐出境”,但是为了顾应与国际教育的接轨的趋势,“我们环顾欧美各国的小学教科书,差不多早已‘儿童文学化’了。美国的小学教科书尤甚,苏联文坛近来也竭力提倡儿童文学,创造儿童文学,可见儿童文学绝不会跟小学教科书分起家来。即使有时强迫而分家,也只是一时的现象。”…然而这样的儿童文学与教材分家的情况,终究在20世纪的后半叶上演了一幕我们都不愿意见到的惨痛景象。但是这毕竟是历史的错误导致的,它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带入迷途。当人们在迷途中渐入绝境的时候,反思在扭曲时代的错误,又一次重新确立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并逐渐地将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及当下的富有时代感的儿童文学作品重新纳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之中。

参考文献:

第5篇:儿童厌学范文

儿童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与成人不尽相同。各窦之发病率与其发育先后不同有关:上颌窦和筛窦较早发育,故常先受感染,额窦和蝶窦一般在2~3岁后才开始发育,故较迟受累。儿童鼻窦炎的诊断比较困难,鼻窦CT对成人鼻窦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分析和细致的临床检查。如果孩子得了鼻窦炎,该怎么治疗呢?

早期辨识儿童鼻窦炎

由于儿童鼻窦炎的症状不典型,儿童不能准确地表达病情,以及临床医生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其诊断率低于实际发病率。儿童鼻窦炎与成年人鼻窦炎的症状相似,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但小儿鼻窦炎症状比成人重。

急性鼻窦炎

以全身症状为主急性鼻窦炎发病较急,成人以头痛症状为主,而儿童则以全身症状为主。表现为高热、脱水、精神不振、呼吸急促、拒食,严重者会出现烦躁、抽搐。也经常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咳嗽,患儿大多不会准确述说症状,也不会擤鼻涕,因而鼻涕常倒流入气管、支气管,从而引起吸人性肺炎。

鼻塞、脓涕伴头痛患儿可有鼻塞、一侧或两侧流脓涕等局部症状,年龄稍大的孩子能够述说头痛的特点;如患额窦炎时,头痛在起床和上午较重,下午较轻,有时感到前额胀痛,咳嗽或擤鼻涕时疼痛加重,检查额窦时有明显压痛,有的儿童则诉牙痛或一侧面颊疼痛。

慢性鼻窦炎

局部症状有间歇性或经常性鼻塞,流涕以黏脓性或黏液性为主,常拖挂于上唇。有时鼻涕倒流入咽部,则无流涕症状。有时可出现鼻出血,或鼻前庭湿疹症状如鼻唇沟潮红、糜烂、渗液。头痛及嗅觉障碍较少见。

全身症状患儿可有精神萎靡、或急躁易怒、胃纳不佳、形体消瘦、发育不良、低热等,由于鼻部脓性分泌物向后下流或被咽下,患儿可表现为咳嗽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

并发或继发病症状由于长期鼻阻塞和张口呼吸,导致患儿颌面、胸部以及智力等发育不良。儿童发育尚未完全,鼻窦炎感染容易扩散,炎症侵及邻近器官可导致上颌骨骨髓炎、咽喉炎、慢性中耳炎、颈淋巴结肿大、结膜炎、泪囊炎等;因喉部保护功能差,分泌物易呛入气管、支气管而致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还可出现继发性贫血、风湿、关节痛、胃肠或肾脏疾病,易感冒及脐周腹痛等。

家长误区:怕用抗生素

大多数人出现鼻窦炎这利,疾病往往与细菌有关,在急性鼻窦炎向慢性鼻窦炎转化过程中,鼻窦中的细菌也会产生变化,慢性鼻窦炎的致病菌变异很大,导致消炎类药物治疗很难取得效果。抗生素具有杀菌的作用,因此,在治疗鼻窦炎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用到抗生素。但根据专家多年的鼻部治疗经验,当儿童患上鼻窦炎的时候,并不是在什么情况之下都可以使用抗生索。

导致儿童鼻窦炎的原因可以是病毒或细菌感染,也有一部分与过敏有关。鼻窦炎发生后,原发或继发感染的细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因此在治疗上抗生素是必要的。

儿童鼻窦炎治疗首选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药物,推荐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头孢类药物主要使用一代和二代,三代头孢主要针对高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鼻涕主要是黏白或清鼻涕,最好就不要使用抗生素了。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不推荐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对儿童骨骺发育有抑制作用。另外,不推荐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使用激素会有不良反应吗

对年幼儿童,应避免使用口服和肌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炎。鼻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很好。

目前全球治疗鼻炎指南中推荐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用药是鼻用糖皮质激素。它能在有效控制炎症的同时,抑制过敏反应,并且能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帮助恢复鼻功能,长期定时坚持使用更能预防过敏性舁炎的发作。

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很多患者对鼻内糖皮质激素的认识并不多,认为是一种激素,有依赖性,副作用大,很多患者担心陡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因此,经常擅自用用停停,导致鼻炎反复发作。

鼻内糖皮质激素是人工合成的高效类固醇药物,其抗炎作用非常强,局部使用,用药后经鼻黏膜吸收和经鼻咽部下咽的药物很少,且可在肝脏内迅速灭活,不至于产生口服激素类药物所发生的副作用;而凡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遵医嘱长期使用是安全的,且疗效持续,不产生耐药性。因此是非常安全的。

鼻用激素和抗生素与黏液促排剂配合使用,非常有效。可以稀释鼻涕,促进鼻涕的排出,恢复鼻黏膜的功能。

不要长时问使用血管收缩剂

许多人会自己上药房买支麻黄索或滴鼻净药水来滴鼻。但是,有些人用药后,鼻子通气会暂时好转,但隔不多久,依然如故,甚至塞得更加厉害,鼻涕也流得更多。这时患者往往以增加滴药的量及次数来维持效果,结果鼻塞反而长期不愈,滴鼻药难以离身。找专科医生一查,说是患了药物性鼻炎。

血管收缩剂,顾名思义就是能使血管收缩的一种化学物质,用药后能使鼻黏膜皮下的毛细血管、静脉和动脉收缩,从而缩小鼻甲,起到改善通气等效果。使用血管收缩剂能在短时间内缓解鼻塞现象,但是一旦停药后就会复发,如果用药过量,血管收缩过度,持续时间过久。就会产生明显的血管继发性扩张,出现所谓“反跳性充血”,使鼻甲更为肿胀,鼻子通气也就更差;时间一长,血管对药物的敏感性就逐步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和对药物的依赖性。

研究表明,长期不恰当使用血管收缩剂,还会引起鼻黏膜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并影响到鼻内纤毛和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长久下去,还可能继发肥厚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而且血管收缩剂也是一种激素类药物,频繁使用血管收缩剂会诱发药物性鼻炎。甚至破坏鼻黏膜的结构和功能。

为了预防药物性鼻炎,首先应掌握好用药征候,不要滥用血管收缩剂。

鼻子不通气,先得查找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因为像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堵塞、增殖体肥大,以及有些全身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和全身用药(如利血平、奋乃静、心得安)引起的鼻塞,不是靠滴鼻药所能解决的;其次,正确掌握使用方法,避免长期、连续、过量用药。要知道连续滴药,积少成多,通过鼻黏膜吸收,不仅对局部有害,还会诱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全身不良反应。

对老年人、小孩用的滴鼻剂浓度宜淡,间隔时间需4―6小时,每次滴药一侧不超过3滴。新生儿鼻塞,则禁用滴鼻净。即使成年人连续用药也不宜超过7天。

负压置换疗法有利也有弊

负压置换疗法足用间歇吸引法抽出鼻窦内空气,在窦腔内形成负压,停止吸引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滴人鼻腔的药液可以经窦口流人窦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患儿处于仰卧位,肩下垫枕、伸颈垂头,鼻孔朝向天花板,使颈部与外耳道口之连线与床面垂直。连接负压吸引器的电源并调节好压力,负压不能超过180毫米/汞柱。每次塞住鼻孔约1~2秒后急速移去。

第6篇:儿童厌学范文

 

工具一般指人们生产劳动所使用的器具,也指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3]而资源是指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能发展的事物。[4]由上述工具与资源的概念可以看出,工具具有静止性、被动性,相对而言比较固定化;而资源是能量与信息的总称,可以开发和利用,具有可转换性和可生成性。语言不是单纯地承载和传递信息,不像一般工具_样与主体相分离,而是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交流等融为一体,直接参与到认知、交流过程中。仅用“工具”定义语言的角色,事实上忽略了语言的诸多功能。王世凯分析了语言具有再生性、共有性、转移性与可利用性,具有价值性和守恒性,而这些特征正是_般资源的共性特征,所以资源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5]在2007年8月16日召开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新闻会上,时任国家语言司司长的语言学家李宇明强调,不能仅仅把语言看作_种工具,还应该从语言资源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国家的语言、方言和外语。[6]“语言资源观”逐渐成为学界认识和研究语言的新视角。

 

对语言本身的理解,无疑会影响语言教育的具体实施。具体到学前阶段,“视语言为资源”这一观点的提出,将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昵?它启示我们至少应特别关注两个问题:第从“工具”到“资源”如何重新思考语言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语言资源观”对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有怎样的启示?

 

二、语言资源性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体现

 

从资源的角度审视语言,语言具有信息性和可生成性,在儿童发展中扮演着极为活跃的角色,那么语言的信息性是怎样体现的?语言的可生成性有着怎样的规律?语言应达到怎样的要求,才能够更高质量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一)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

 

语言资源具有衍生性,原有的语言单位不断分化出具有其他意义的新单位、新成分。王世凯认为,从资源的角度看,这就是语言资源增容的过程。语言单位的衍生_般通过多义分化、虚化多义、同形异义等方式实现,其中多义分化是分化出几个意义不同却有关联的语言单位,虚化多义是分化出表示另外意义的成分,同形异义是表示与原来意义无任何关联的意义。此外,语言利用自身资源的组合再生功能,进行各个不同层级上基本单位的组合和再组合,使语言单位成几何比例增长。[7]学前儿童的语言同样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语言资源不断增容,主要表现为儿童借助于原有的语言经验理解新的词汇和句式,尝试将词汇和句式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语义的丰富性、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适宜性。与此同时,儿童还能根据对语言规律的感知和认识,理解和归纳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关系,尝试将词与词进行组合,并创造出新的词汇和句式。学前阶段的儿童通过上述方式,逐渐丰富和扩大语言资源,不断提高语言水平。

 

语言学家提出,语言资源按要素层级特征可以分为底层资源和高层资源两个部分。各种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文字都是语言资源的要素资源,也是底层资源。修辞、喻体、风格资源是高层资源。[8]高层语言资源中也有组合再生的现象,如比喻这种修辞格通过变换本体和喻体,可以生出无数新的语言表达。学前儿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来拓展语言表达的现象极为普遍,如大班儿童这样表达快乐心情:“我快乐得像一朵花绽放着一样。”“我快乐得像一天吃了一百块糖。”]上述比喻句,通过联想和创造相似点,说出“快乐得像XX”的表达,儿童可以通过变换“XX”不断地说出新的比喻句。拟人、夸张、排比等其他修辞格同样能创造出无数新的语句表达,在学前儿童语言中频频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修辞性语言是学前儿童扩展语言经验的重要手段,创造性地表征事物,突破已有词汇和句式的限制,使得语言表达具有更高的形式自由度和更宽广的语义空间,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语言能力。

 

(二)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语言与认知发展的同步性,如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研究者们就已发现儿童对于英语颜色词的编码能力与颜色再认能力正相关;10]3~5岁儿童标准错误信念测验得分与各类标准语言能力测验得分之间的相关高达0.61-0.64。[11]这些研究结果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密切互动,维果斯基、布鲁纳、皮亚杰等学者均论述过语言的获得在认知灵活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与认知“同存共进”成为学界的共识。

 

儿童运用内部语言监控认知过程,通过语言表述认知内容,凭借语言与同伴分享信息和交流自己的发现,表达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讨论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成功或失败原因以及商讨下一步要怎样做等。这些方面体现了认知过程中语言的工具功能。与此同时,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界定事物之间的关系,语言本身就是认知信息。此外,语言还经常成为儿童认知的诱因,如儿童听到新的词汇就会刨根问底“什么是恒温动物?”“什么是冬眠?”在这些方面,语言更多表现出资源功能,体现出显著的信息性、共有性与转移性。

 

从乔治拉克佛(GeorgeLakoff等人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开始,人们还越来越关注隐喻等修辞格的认知功能。如有学者提出,隐喻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特征,由特征相似点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12]我国著名修辞学家王希杰认为人们一般会运用隐喻在新旧事物间建立联系,从而使知识之间形成系统。[13]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的一般的途径是从已知的事物到未知的事物,利用新经验与已有经验之间的相似关系扩大认知。如3岁女孩说“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来;月亮落下,太阳升起来,就像坐翘翘板一样。”天突然刮起冷风,4岁女孩很兴奋,迎着风说“我要试试风的凉度。哈哈,我是风的体温表。”[14]在上述例子中,儿童用翘翘板的“升降交替”类比太阳和月亮的交替,抽象出事物变化规律的相似;用体温表测体温类比身体感知温度,抽象出事物关系的相似性。在修辞性语言运用过程中,学前儿童通过分析、类比、推理、联想等心理过程,获取观察事物的新视角,确立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突出所传达的信息,强化对本体和喻体特征的认识。从认知结果来说,比喻等修辞性语言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系统之中,并丰富和改善原有的认知系统。可见,修辞性语言作为高层次语言,有助于提升学前儿童的思维广度和认知灵活性,为其建立更具张力的认知系统。

 

(三)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语言常常被称作交际工具,那么语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是否仅仅起媒介作用昵?语言本身具有情感色彩,语言的调整直接引感的变化,儿童理解与使用语言的不同变体的过程,即是认识和体验情感的过程。语言是意义系统,也是价值系统,蕴含着对问题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儿童要礼貌地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被别人接受,吸引同伴一起游戏、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这使得语言经验同时也是交际经验。这些丰富的交际信息蕴藏于语言之中,因此有学者提出,语言是达成人与人之间共同的表达与意义交流的一种资源。

 

语言表达水平高低由此决定了交际水平高低。普通语言是抽象的、概括的,是理性化、模式化的,具有表述功能和理性功能,而修辞性语言蕴含着深层的情感信息,能够有效地调动受话人的感官,具有“动情”作用,强化儿童对情感的回应。丰子恺先生就曾论述比喻性语言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能够更为具象、夸张,更有趣味性,使听者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折服,更乐于接受。™修辞性语言意味着主动调整语言形式,尝试控制交际效果,诱发更为积极的话语后行为,整体上改变语言交际质量。学前儿童个性化的、具有特殊美感的修辞,更容易感染和影响受话主体,在交际中诱发更为积极的话语后行为,从而使得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互动力度更大,传达的信息更能够引发和保持交际方的交流兴趣,获得更多与成人、同伴互动的机会和更加积极正面的评价,由此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扮演更为活跃的角色,为其社会性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情境。

 

(四)与儿童审美发展的关系

 

语言具有审美功能。汉语是崇尚“美辞”的语言,如《礼记》中写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描述了汉语的美和人们对语言美的欣赏与追求。语言的审美性集中体现在修辞语言上,如王希杰认为修辞性语言能够充分挖掘语言美的潜能,最大限度表现语言美的所在。[17]修辞性语言渗透审美的因素,使得审美性逐渐成为儿童固有的习惯。惯用修辞性语言的儿童,更重视语言的审美特征。如4岁女孩表达自己很开心“妈妈,我就像看到春天的花园里开满了花。”在这里,女孩选择春暖花开的美好情景来表达快乐体验,在美好事物之间建立起连接关系,加深了审美体验。修辞性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突破,意味着必须具有特殊的想象与创造,因而本质上是_种创造。学前儿童本来就是梦想的、诗性的,居于“无规范”世界,修辞性语言能够进_步促进儿童想象与联想,如大班儿童这样描述雪景“我觉得像在棉花上玩似的”“像1片白云围着我。”18]这些比喻展示了儿童奇妙优美的想象,表达了他们新颖、独特、非公众性的体验。修辞性语言的使用使学前儿童能够用语言完成审美创造,并由此获得审美的高峰体验。语言还常常扮演着学前儿童绘画、音乐等审美活动的凭借物,如上所述,语言具有审美功能,修辞性语言本身就是审美符号,传达特定的审美情感,超越具体所指事物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和创造性。对修辞性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成为学前儿童审美与创造力发展的源泉。

 

综上所述,_方面,学前儿童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个体,语言的资源性较之于成人更为显著,其语言与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等发展呈现出时间维度的同步性与空间维度的同源性,相互支持而密不可分。语言是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发展及整个生活的综合折射,语言与儿童生活、其他领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映射、相互渗透。语言不仅仅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工具与对象,而且有着超越工具的意义。在分析语言如何影响各领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语言资源有底层与高层之分,作为高层次语言的修辞性语言相比于普通语言,更是能够大大拓展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以及审美发展的空间,彰显优质语言资源的价值。

 

三、“语言资源观”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

 

语言是国家资源,也是个人资源。邱质朴认为,从与社会经济及生产活动相联系的意义看,语言是_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从个别人的活动和才能来看,语言能力是_种极为重要的个人财富。[19]要培养未来具有优质语言资源的公民,学前期是关键。“语言资源观”促使我们结合《指南》,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与策略等做出新的思考。

 

(一)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启示

 

首先,应倡导普通话与民族语言双语教育。从资源角度看,不同语言的语言活力有明显差异。如普通话语言规范程度高,功能完善,使用人口多,应用范围广,语言活力较强,在国外影响也越来越大,具有高度资源价值。[20]既然普通话是具有超强活力的强势语言资源,保持普通话的推广力度,也就应是学前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所以《指南》明确规定_般儿童应掌握普通话“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此外,从保护和发展语言资源的角度出发,还需要同时重视学前儿童对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掌握。李宇明提出,每种语言都是_种特殊的语言样品,具有其他语言无法代替的语言学上的认识价值。™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确认了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联系。李宇明也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语言及其方言是国家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因此许多儿童已经不能熟练掌握方言,母语水平滑坡,从资源角度来说,是巨大的损失。[22]这也就意味着,从保护和发展语言资源的角度来说,儿童还应努力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如《指南》对少数民族儿童就提出了双语培养目标,要求他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

 

语言是个人资源,在学前儿童当下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其个人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语言是国家资源,语言资源需要传承和建设,而学前儿童是语言资源的承载者和未来的语言资源建设者。从上述两个意义来说,学说普通话和民族语言或者方言,是培养学前儿童掌握优质语言资源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我们应更加重视幼儿园普通话与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双语教育目标。

 

其次,应强调对儿童高位语言能力的要求。语言资源具有不同质量,其中修辞性语言作为“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具有价值性和稀缺性,代表着语言的高位水平,因此还有必要发展学前儿童对修辞性语言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运用修辞性语言是儿童通过语言表达灵活自如地达成交际目的的_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并使儿童能够养成从审美角度审视和构建语言的习惯。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曾提出“要优美地表达自己”。[2《〈指南》也要求引导学前儿童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如对大班幼儿,应要求他们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能够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能够使用常见形容词、同义词,使语言生动。这些都体现了对学前儿童使用高层次语言一修辞性语言的要求,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应将培养儿童修辞性语言能力纳入到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之中,促使学前儿童更加擅长调整词汇与句式,更为优美、生动地阐述所要表达的内容,更为鲜明、有效地表达情感,能够说服和感染交际对象,能够通过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收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二)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策略的启示

 

首先,应重视语言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界致力于倡导渗透与整合教育,并特别强调语言的作用,如《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由于工具具有静止性、被动性、固定化等特征,从工具论角度很难深刻全面地理解这_观点,而语言资源观则解释了语言在儿童认知、社会性与情感、审美等发展领域的资源功能,语言是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产物,儿童用语言组织相关的信息,语言具有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整合功能,是学前儿童各领域发展丰富的源泉。同时,学前儿童参照和吸纳其他领域中的信息,从多种角度认识同_概念,不断修正和扩充对语言意义的理解。总之,“语言资源观”进_步支持了幼儿园渗透与整合教育的实施,告诉我们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必须突显语言与其他领域的学习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的原则。

 

其次,应强调高质量语言示范的提供。作为_种社会资源,语言具有传承性,儿童习得语言的本质就是对语言资源的传承与发扬。传承性决定了语言范例的重要性,如果要培养学前儿童优质的语言,就必须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资源,因此《指南》要求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讲话时,应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怡当的语言等。在这里,《指南》强调了成人所用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语言资源观”启示我们更加重视《指南》的这_要求,努力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语言示范。

第7篇:儿童厌学范文

全体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全世界的少年儿童满怀豪情,载歌载舞,喜庆自己的节日,真可谓是普天同庆,皆大欢欣。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全体老师向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贺,祝同学们节日快乐!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和同学们说说

一、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抚今追昔,万恶的旧社会,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当牛做马,吃不饱,穿不暖.如今,我们丰衣足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无忧无虑的地读书,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啊!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幸福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幸福是党政英明,改革开放的结晶。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要热爱胸前的红领巾

同学们,大家都是少先队员,都是在红旗下生长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先锋队组织。因此,我们时时刻刻,事事处处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作用,当好老师的助手,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是用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因此,我们要珍惜它,热爱它,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所以,我们要经常佩戴红领巾,经常开展少先队活动,使我们学得更加活泼,潇洒,更加温馨,幸福。

三、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因此,我们不但要认真学习,还必须积极锻炼身体。古人云: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所以,我们要保障健康,我们必须按照学校的安全防范,十不准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防范,扎扎实实地锻炼。学好本领,炼好身体,将来为建设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第8篇:儿童厌学范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理想,我们互相珍重,名奔西东,闯荡天涯,漂泊四海,历尽了世事的磨练和创业的艰辛,如今各位已各得其所。二十年,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思念,在人生的激流中搏击,多少次回想那段激情浪漫的校园生活,多少次魂牵梦绕那段美好的日子!

现在,我们都希望,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聆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别的面孔,打开尘封的记忆,拥抱炽热的情感!来吧,亲爱的同学!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的缺席,都会使这难得的相聚不圆满,让所有牵挂你的同学为之深深遗憾!来吧,让我们开怀倾吐那些沉淀了二十年的千言万语,抒发那份积聚了二十年梦牵魂绕的情感,倾诉和聆听那份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来吧,让我们在灿烂的阳光里,一同奏起人生壮丽的交响乐 。来吧,让我们一同撑起这片美丽的天空,在那激情浪漫的夜晚举杯放歌,携手共舞!!

来吧,同学们,该是相聚的时候了!!!

第9篇:儿童厌学范文

关键词:儿童;口语交际教学;特点;内容和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67-03

心理学研究表明,3岁幼儿掌握的词为800~1000个左右,5~6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量发展到3000个左右,他们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闻。因此有人认为,学龄初期儿童的口头语言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他们入学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自身的书面语言水平,没有必要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周士魁在《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一文中指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小孩子7~8岁,基本能说完整的话,基本符合汉语规律。他们学语文应着重于读写,把听说读写作为语文教学四大能力目标提出来,未必科学。所以,认为语文教学大纲能力目标中关于听说的陈述有失妥当,不该将听说读写同等视之[1]。

事情真的如此吗?

一、学龄儿童(6~12岁)口语交际水平现状

首先从学龄初期儿童(指6~12岁)的言语表达的质量来看。上世纪80年代,戴宝云曾对初入学的31名儿童进行口语测试[2]。在儿童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让他们回答“你家里有几口人?有那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等几个问题。测试结果显示:甲类占10%,乙类占70%,丙类占20%。乙丙两类的主要问题,一是用词不确切,语句不够恰当;二是层次不清楚;三是语言不规范,方言土语、口头禅很多。2003年上海市教育局对上海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口语交际态度、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调查,情况也不容乐观。说得连贯与流畅达到满分的,一年级为58.3%,在涉及“安慰别人、交新朋友、在商店买东西、请求别人帮助”等主题时,学生普遍存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缺乏的问题,80%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打断别人说话。由此可见,学龄儿童的口语交际水平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他们的口语交际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他们往往习惯于用简单的句子东一句西一句地讲话,不能用连贯的句子来表达。

这是因为儿童进校前的语言是在自然的语境中无意识掌握的,“惯于说他感兴趣的东西,说话时随心所欲,要说什么就说什么”[3]。他们的大部分谈话属于“自我中心语”,“在‘自我中心’的言语中,只谈论他自己,对他的对话者不感兴趣;并不设法交流,不期待任何回答,而且甚至不关心是否有人在听他讲话”[4]。在与成人进行言语交际时,一般只是向成人提出问题或要求的简单的对话言语,很少有表达式的独白言语。因此这一时期的言语在文法结构、逻辑系统和得体性方面都不很完善,不很严谨。

二、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当今国外的三大儿童语言获得理论为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后天环境理论认为,儿童语言能力完全是后天获得的,是由后天的经验形成的,它强调模仿和强化。模仿说是1924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语言是通过模仿父母的语言而获得的,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强化说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模仿正确,就会得到成人的认可或鼓励,即受到强化。但后来的大量观察表明,儿童并不仅仅通过模仿获得语言。

先天决定理论比较有影响的有两种:以乔姆斯基(N.Chomsky)为代表的“LAD理论”和以伦内伯格(E.H.Lenneberg)为代表的“关键期理论”。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头脑中存在着一个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所以当儿童一生下来,听到各种各样的话语,就触动语言获得机制开始工作。“儿童语言学习就像儿童的身体在适宜的环境刺激和营养条件下,按预定的方式生长和成熟一样”。伦内伯格(E.H.Lenneberg)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自然成熟的,随着儿童的大脑和生理发音器官等生理机能发育到一定阶段,受到适当的外因的刺激,就能使潜在的与语言相关的生理机能转变为实际的语言能力,所以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同时伦内伯格还提出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概念,他指出,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段时间,在两岁至12岁这段时间内,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语言的习得最为容易,超过这段时间,语言能力的发展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发展的速度大为放缓。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他认为,“人类之所以有言语功能,一方面是因为大脑中先天就有专司言语功能的特殊结构(言语中枢),具有处理抽象语言符号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后天经验的作用和语言环境的影响”。

我国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前三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他对当今国外存在着的三大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即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做了客观的分析,并对三大理论作了某种继承和发展的工作,尤其是对伦内伯格的理论作了继承与发展。语觉论在继承儿童言语能力是天生、遗传的基础上,对伦内伯格的“关键期”理论本身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重视,认为儿童获得语言具有“关键期”(也称“最佳敏感期”),同时又发展了“关键期”理论。语觉论提出:

(1)儿童语言的发展靠先天遗传的只是语觉能力,即对语音和语义的感受与辨识的能力,而非全部言语能力。

(2)由于除了语音、语义的感受与辨识能力以外的言语能力,如词性识别和词组构成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后天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儿童在后天仍需要有一段教育与学习过程才能更有效、更深入地掌握某种语言。

(3)在伦内伯格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称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基础上作出一条“儿童语觉敏感度曲线”。如图2所示。

从上图不难看出,“语觉敏感度曲线”比伦内伯格的“语言发展关键期”(2~12岁)的描述更为翔实。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不是呈现水平状态的,儿童语言获得的最佳敏感期是在8岁以前,从9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2岁下降到1/2左右,到14岁则下降到1/10左右,已经进入了儿童语言发展的末期,而且在8~12岁的学龄阶段,他们的语觉敏感度随年岁增加而迅速下降。

三、口语交际教学

学龄儿童(6~12岁)口语交际水平现状不容乐观。这种现状对学龄儿童的语文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众所周知,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按“听―说―读―写”的基本顺序发展的,听说也是形成与发展读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也就谈不上形成书面语言能力。张志公说:“一个人口头上词句妥帖,干净利落,写下来就不会残缺错乱,拖沓累赘;口语上有条理,细致严密,写下来就不会颠三倒四,矛盾百出。基本上照着所说的去写,写出来当然还需加以润饰,然而不费力。说话支离破碎,语无伦次,到了提起笔来才去选词造句,调整思路,作文成了苦事,写出来再去修改,也十分艰难。”[5]费根和法伦1982年也说过,“(如果)没有足够的交际技能,那么,他们在整个受教育的时间里成绩会很差。除非他们迅速掌握大多数儿童及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因此口语交际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书面语言的发展。

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开始了正规的、有序的语言学习,它的目的和任务、质量和规格要求、教学方法和形式与学龄前都不一样。这时的口语表达教学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非常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学龄前儿童在自然的语境中掌握口语,它的随意性很强,成人(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一般不会给幼儿指出他们的错误,更不会帮他们纠正。而有序的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指出他们的错误,还要求儿童言语的发音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要求儿童掌握的口头语言词汇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精确,要求在口语交际时注意文明、自信,使学生根据各种前后关系说话,说的时候注意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听众并随时调整语言,说得得体,等等。这种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教学能让学龄儿童的语言(不单指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向规范、健康、得体的方向发展。

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认为,对学龄儿童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更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因为学龄前儿童虽然处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的黄金阶段,掌握了简单的日常交谈,但由于这一阶段语言发展处在无意识状态中,他们的语言在文法结构、逻辑系统和得体性方面都不很完善,不很严谨。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口语交际教学对他们的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他们的语言由儿童语言向正常的成人语言过渡,由“自我为中心”的语言向社会化语言过渡,由不规范的语言向规范的语言发展。如下图所示:

上图所示儿童语言向正常的成人语言过渡的年龄为8~12岁,这时语言发展虽然已处在关键期的末期,但在语言关键期末期进行规范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有选择的行为。这一阶段的教育与学习能更有效、更深入地促进学龄儿童的口语进一步规范化。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再训练学生的规范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很难有效果。各地先后出现的“狼孩”、“熊孩”、“羊孩”、“猪孩”都是证明。

无论从学龄儿童口语交际水平的现状,还是从学龄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角度,对学龄儿童开展口语交际教学都是必要的,它符合学龄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那么在学龄阶段如何有序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呢?

首先,要明确规范口语交际的特点。规范口语交际是言语知识和交际技能的结合,不仅要注意听说的品质,还要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和机敏。口语交际具有动态性、复合性、临场性和简散性等特点。1)动态性:口语交际不仅包括单向表述,也包括双向交流。在单向表述时,学生要考虑如何组织词句和言之有理,同时还要注意根据听话人的反应调整话题。于是,话题在交互式的交流中,在双方的配合下被逐步推进。2)复合性:复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在交际过程中他是发话者,同时也极可能是受话者;其次,对于言语行为来说,完成口语交际必须有多种系统参与,如思维、语言、情感、态势、语境等,各种系统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完成交际任务。3)临场性:所有口语交际活动都是面对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交际时必须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言语交流,说话要看人、地、时,要合乎分寸;第二,交流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灵活采用各种交际策略,如解释、重复、停顿、迂回、猜测、转换话题等。4)简散性:“简”为用语简略,“散”为结构松散。在口语交际尤其是双向交流活动中,这两点尤为明显。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时空限制,交际者来不及组织结构复杂的长句;另外一方面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交际双方往往可以依赖体态、表情、语境等因素会意,无需多费口舌。

其次,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范口语交际特点,按学段低、中、高三个阶段进行各有侧重的内容训练和形式训练。其中低年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口语水平高于书面语言,但口语规范性较差,该阶段应重视学生表达能力、模仿能力、良好的交际习惯、文明的礼仪等方面的训练。从口语交际的内容看,可以是介绍类,介绍自己、介绍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动、植物,花鸟草虫等)、介绍旅游景点等;也可以是简单的访友待客类,如做客、待客、祝贺、问路、打电话、接电话等。从口语交际的形式看,在小学一年级多采用看图说话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形式。中年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口语水平与书面语言水平持平,并开始反超,应开始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锻炼学生交际的能力,并重视体态语的教学。从口语交际的内容看,可以是表演类、说小笑话、说故事、说说自己的愿望、说读后感观后感、说经验教训、演童话剧、演小剧本、主持节目等,更可以是商量、请教、赞美等内容。从口语交际的形式看,在这个阶段要多注重交谈这种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形式的训练,设计贴近生活的交际内容,营造多样化的情境。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此时他们的书面语言水平已远远超过了口语水平,学生的生活圈子已日渐成人化。高年段重点训练学生的表达和调节的能力,不仅要学生能听、敢说,而且要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做到大方、得体,学会如何适当地回应他人。口语交际的内容可以是演讲、访谈、辩论,也可以是劝说、沟通、协商、对话。从口语交际的形式看,既有对话形式,也有较高层次的独白形式。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让学龄儿童的语言(不单指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向规范、健康、得体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士魁.语文如何走出困境[J].语文学习,1988(12).

[2]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65.

[3]朱作仁,李人凡.朱作仁语文教学研究文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29.

[4]李维泽.思维与语言[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

[5]张广岩,郭术敏.中学语文教育学[M].青岛:海洋出版社,1991:135.

[6]朱晏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