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第1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1.以成长记录袋为抓手,突出过程性评价

1.1成长记录袋――全面记录实践历程。综合实践活动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发展和进步,所以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我们使用成长记录袋,将活动方案、小组分工、图文资料、活动成果以及学生的活动感悟等活动信息,全部收入其中,跟踪记录学生点滴收获和真实感受。具体做法是:

(1)定期进行组内展评。展一展每个人的活动成果,评一评每一个人的活动参与度,议一议哪位学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等。

1.3《成长的阶梯》――直观评价实践成效。为了让学生的阶段性实践成果更清晰的总结和呈现,我们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成长的阶梯》,这个评价表以阶梯式的评价形式,以种下成长树、快乐丰收园、登上成长梯三个板块,分别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起始、实践探究、成果展示三个阶段进行评价、总结,引领学生步步走向成功,用这个评价表既关注了学生的过程性参与,又关注了学生多维能力的提高。

2.与学生常规评价相结合,注重即时性评价

"关注过程,关注体验"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秉持的原则。为了让评价做到及时、适时、即时,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日常评价相结合,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成为一种教学常规,而不是一种特殊对待。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担当任务、极力配合组员,就可以获得一颗乐学星。学生想出了一个好的办法,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完成了一项重要的采访,搜集到一份资料都可以获得一颗智慧星。学生制作了一件精美的贝壳作品、一艘舰船模型,画了一幅海洋想象画都可以获得一颗特长星。在这些评价活动中,学生会为了获取更高奖励而不断努力,不断前行,兴趣在积极参与中得到升腾,能力在主动发展中得到提高。

3.以展示活动为载体,拓展评价体系

第2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除中心校实施外,还要充分发挥对所辖村小的管理和指导作用。基于这种情况,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实施,才能真正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一、开发课程与基地建设相结合

开发课程菜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提炼彰显地方特色、尊重学生个性、内容序列化的课程“菜单”。以课程“菜单”引领全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中心校立足社会、家庭实际、结合校情、生情,将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与班队活动、社团活动、学校活动等进行有机整合,提供“菜单框架”。然后各校根据“菜单框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的“分菜单”。各年级根据“分菜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出年级“子菜单”。最后班级根据本班实际制定“活动菜单”。这样,四级课程“菜单”在活动中不断生成,不断完善,形成了序列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菜单。

重视基地建设。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一是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就是基地。以学校多年打造的花木文化作为环境布置的主题,张贴花木宣传图片,介绍花形、花艺;打造花木文化长廊,系统介绍花木分类、种植、文化、生活、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让花木文化氛围充满校园。二是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社会也是基地。在校外,建设了花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同时联系了数家综合实践定点联系单位,给学生提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平台。

二、培训教师与指导学生相结合

强化教师培训。在教师缺编、学校无法按班级配备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情况下,采取“一辅多兼”的做法。即每个班确定一名指导教师,但在具体开展活动的时候相关教师都要参与。基于此种情况,在专家指导,外出培训的同时,强化校本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主题的选定、方案的制定、活动的指导、案例的样式、表格的设计、成果的呈现等方面,使教师参加培训后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培训形式多样、研训并举、以评比促提高。定期开展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活动方案评比、活动案例评比、活动成果展评等活动,并组织教师参与区、市级开展的相关评比活动。

加强学生指导。对学生的活动全程进行指导:在活动开始阶段,指导学生选题、制定方案;在实践阶段,指导学生调查、采访、记录;在阶段活动后,指导学生对信息整理分析;在总结阶段指导学生展示成果等。在指导方法上,从初始阶段的“扶”到一段时间后的“半扶”到最后的“放”,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

三、规定课程与重点项目相结合

开齐开足课程。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为三课时,包括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和劳技。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把每个年级的一节综合课和两节校本课集中安排在一个下午,充分保证学生活动时间。活动安排上做到“三结合”:长线活动与短线活动相结合,学校集体活动与班级分散活动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重点项目带动。每学期,梳理出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几项重点项目,通过重点项目带动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例如学校搭建“海陵湖讲堂”特色平台,分步实施“1112225”工程。三个“1”,即10场主题讲座、10节微课、10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三个“2”,即两个综合实践活动专用室、20个学生社团、20节综合实践小专题片;一个“5”,即50个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学校借鉴《百家讲坛》的形式,开展了“海陵湖讲堂”专题讲座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学校的文化建设、办学思想。讲座内容涉及学生的课外阅读、自身的安全、文明礼仪以及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自主选听。“海陵湖讲堂”充分展示了优秀教师的经验、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讲座,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想、有所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物化成果与资源共享相结合

物化实践成果。为物化活动成果,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定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不断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呈现方式。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活动反思、学生采蜜本、活动记录、活动心得、活动日记、手抄报、调查报告、采访记录、图片、音像等资料以及学生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其他过程性材料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物质呈现方式。

共享信息资源。首先,将所有物化成果制成电子稿存储于学校资源库。其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由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室成员管理、使用。教师、学生均可实名注册,上传自己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记录、日记、心得体会、成果等图片等资料。最后,组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博客群,方便教师网络教研,分享与综合实践活动有关的收获。

第3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 主题 评价与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实践课程,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在刚开始接触综合实践课时,我也的确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不过在参加了几次福州市教育学院组织的教学研讨会,及互相之间的交流学习,让我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明确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更倡导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合作,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尝试去体验、探究乃至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课的实际情况,谈一点关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实施的必修课程。其具体实施的内容国家、地方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完全由师生双方共同确定,因而根据学生需要来确定主题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主题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以及活动最终的实施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的提出来源于生活,而问题的解决则依靠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来共同完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领域,而探究的对象和范围应来自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要有开放性,也要有探索性。为此,我让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拓展思维,多方位寻找问题。如:初一学生曾提出:“校园节约用纸”、“探索神奇的黄金分割”、“福州阴霾天气调查”、“科学饮食面面观”、“家庭养花有讲究”、“水果知识知多少”、“自行车探秘”、“网络的利与弊”等。在众多的选题中,我们尊重多数学生的自主选择,把“校园节约用纸”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活动主题。

学生对活动主题的自主选择,也给我们教师以深刻的启迪:学生有时会对某一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这种信息并适时地加以引导,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的火花,那么它就很可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即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个人自主学习活动和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各班同学以自愿结合的方式组成若干活动小组,也可以采取个人独立活动或组间合作活动的方式。在实践活动中,有时根据具体实施情况作适当调整,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指导方面:一是聘请有调查访问经验的老师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指导培训;二是聘请学校德育处老师作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大方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参与调查活动;三是实践老师的综合指导,如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组间的知识交流、班间的资源共享、困难的解疑答难、成果的评价鉴赏。

三、评价――孩子主动发展的基石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心理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这种能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孩子、理解孩子、相信孩子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就是要带着这种欣赏、赞扬、理解、前瞻的眼光,去发现、评价、赏识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自己的评价――孩子寻找动力的法宝

由学生自评,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调节自己的探究活动,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的活动中去,从而逐步形成和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分析、自我调节的能力。我们发现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探究的过程做一次全方面的检查,发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智力和经验的因素,而恰恰是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因此,有效的自评能让学生正确看待自我、树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达到自评中反思,反思中收获,收获中成长,成长中再反思再提高的理想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评的有效功能,我们定时让学生认真记录活动过程的体验日记,通过活动过程记录学生看到了自己进步的轨迹,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重视学生填写记录表,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以清晰地反映他们一个阶段在某个领域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我们还主张使用活动卡,让学生充分感受付出努力和智慧的同时能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从而引发自主发展的动力,激励他们学会自我施压,向更高水平目标迈进。 到实验田实践的学生看着菠菜从嫩黄的小芽逐渐长成了绿油油的菠菜,心里充满了自豪。同时也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在他们收获了菠菜后,我们抽出星期天的时间到市场上去卖,让他们体味一下卖菜的感觉。真是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难。本来他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经历了后才知道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活动过程记录中,有的同学写道“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可是我的菜一棵也没卖出去,看来,做什么都不容易。”;有的同学写道“虽然一棵菜也没有卖出去,可是我从一位老奶奶的话中明白了做生意的道理,以后我会成功的”;有的同学更是收获颇多:“今天我们不仅仅享受到了物质上的‘好处’,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充实’!我觉得我们大家不应该乱花钱,父母赚钱不容易,把我们养大成人更难,我们应该体会做父母的这种艰辛,没有理由向父母索要零花钱,应该省吃俭用,父母还要供我们上学,他们多难啊!从今天开始,快点加入‘体贴父母’这个行列中吧!”

看,学生们参与了实践活动,对自己的行为也做了恰当的评价,他们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2、同学的评价――孩子互相学习的纽带

评价是一个教育过程,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同学评价同学,既是由于同学间平等的地位,使得评议的结果较易被评议者接受。又是因为学生互评,它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之长处和自己之短处,学会在活动中辨别是非,进行自我完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促使他们共同进步。学生慢慢就会学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一种处世的原则和生存能力。为此,互评时,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如写评语、口头表扬、互写喜报等,旨在通过互评,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取长补短。

在调查花木的活动中,我们是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的,在综合评价时,很多学生都对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幸说:“我和桐菲去调查的时候,她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认真观察每一棵树的叶子、枝条、树干,并且一一做了记录,她的认真仔细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力铭说:“我的同伴鹏飞还拿了相机,从不同的侧面为花木朋友照了相,还站在她选定的朋友旁边让我给她照相,还说她要定期来看望她的朋友,她真是爱护花木的好学生。”还有的学生说:“在我们去寻找花木朋友之前,我的同伴就在网上查资料,调查有关花木的知识,我们去了以后,对照资料来查找证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看来做事前查找资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她的方法值得我学习。”

听,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从对同伴的评价中,找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样也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这样的评价方式,真是一举两得呀!

3、家长的评价――孩子快乐成长的源泉

家长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独立活动的能力差,在安全方面也需要有效的保障,有些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努力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成为实践中的一位积极参与者,成为评价的促进者,使学生快乐成长。

开展《我和花木做朋友》这个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表现作出了发自内心的中肯评价――

翰文的家长:这次活动中我看到我家孩子的热情之高,兴趣之浓,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科学性,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花木带来的美景,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让孩子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使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及各方面的能力。

曲典的家长:这次活动无疑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用自己家的相机去记录和扑捉花木的讯息,了解花木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花木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爱护他们。由此,他生活中的爱心和责任感增强了,活动改变了孩子。

姜力铭的家长:一直以为我家力铭是个娇气、胆小的女孩子。但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得十分出色。找朋友、护绿、查找资料……样样参与,不懂就问,在这次活动中,她成长得很快!

是呀,这次活动无疑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用自己家的相机去记录和扑捉花木的讯息,了解花木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花木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爱护他们。由此,学生在生活中的爱心和责任感增强了,活动改变了孩子。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注重学生亲历实践的活动形态的课程,它的开展,应本着“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起着指导作用”的原则,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活动主题,在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要敢于探索发现,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还学生以学习的自由和空间。我们坚持“综合实践,重在参与,强调实践,贵在情感和体验,意在感悟和创新”。我们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但更坚信: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参考文献:

第4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采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不错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第5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假实践”现象种种

蜻蜓点水,浅尝即止 笔者多次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评委工作,发现学生的研究性主题活动前期方案设计和后期成果展示浓墨重彩,而中间实践活动环节却轻描淡写。比如《本地区小麦种植情况研究》,在具体实践环节,学生只是到麦田参观了一下,简答询问了农民几个问题,而没有做小麦的整个种植实验,也没有种植过程的观察记录。再比如《本地区大棚草莓种植情况调查》,学生对草莓农药残留情况的调查研究,只是咨询了政府有关部门,而没有自己动手做实验;进大棚了解草莓的种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情况时,没有亲自动手测量,而是口头询问别人。他们的这些研究性主题活动,由于具体实践活动环节做得不扎实,既得不到全面、真实的研究数据,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体验,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过度保护,包办代替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家长怕孩子活动中发生意外,就在具体实践环节完全包办代替。如有一个关于《学校食堂浪费情况的调查》活动,活动设计要求学生对食堂每天吃剩下的饭菜称重。由于泔水捅剩余的饭菜较多,老师怕学生抬不动,就请人代替学生抬到磅秤上,就连磅秤如何称重,也是顺便包办了,学生只是在旁边袖手旁观。其实,学生抬不动大泔水桶,可以自己想办法,把剩饭、剩菜舀到小的桶里称重。这样,学生就对剩饭剩菜的数量有了更深的体会。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体验。教师和家长过度保护,剥夺了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剥夺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经验和感悟的权利。

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学生们在暑假过后返校时,会向老师上交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但这些盖有社区或者企事业单位公章的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相当一部分是虚假的。有些学生根本没去参加实践活动,只是在开学前为了交差,胡乱填好表,家长托人去盖个章。这种走过场的实践活动,不但没有让孩子近距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反而助长了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之风,影响了孩子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

“假实践”现象原因浅析

学校没有自己的综合实践基地 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时,需要相应的场所和环境。现在学校没有自己的综合实践基地,学生在学校没有亲自动手的机会,所谓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也就无从谈起。

社区没有学生的体验生活场所 虽然每到暑假,社区居委会也会为小朋友组织一些活动,但由于没有适合体验生活的场所,这些活动往往吸引不了小朋友,他们的参与程度不高。还有社会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同程度较低,小朋友的实践活动得不到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支持,出现“假实践”现象在所难免。

教师指导不到位 目前,多数教师都是知识型的,实践型的教师则十分稀缺。于是,不少教师在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都是口头讲要怎样做,而不是动手示范怎样做。这样,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不到位的,也没有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动手实践意识。

学生没有基本的实践技能 要走向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必须具有以下基本实践技能:生活自理、自我保护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劳动技能;观察、调查和实验技能。如果学生从小缺乏锻炼,乃至储备不足,这样一到具体的实践环节就会手忙脚乱,无从着手。

缺乏严格评价和监督 出现“假实践”现象,还有个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对整个活动的严格监督和评价。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在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活动的环境和平台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活动中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交往和合作了没有;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什么体验,而并不是关注最后的成果如何。

“假实践”现象解决策略

宣传综合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宣传,要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让全社会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全社会认同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才可以充分调动起来。

建设“没有围墙的学校” 学校可以和附近工厂、农场合作,建设综合实践基地,让这些实践基地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对单个学校来说,建一个功能齐全的综合实践基地是很困难的,但可以几个学校采用互通有无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农村学校建立种植养殖基地比较容易,而城市学校也有其资源优势,学校之间完全可以互相合作。学校有了比较固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得到了保障,组织学生活动也比较容易,比较安全。

招聘有综合素质的“大教师” 从目前看,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培训一批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向社会“招贤榜”,聘请既有文化修养、又有专门实践技能的“大教师”担任课程指导教师。这样,可以改变目前学校教师队伍有知识无技能的“小格局”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培训,也要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如果对广大家长进行培训,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自己孩子的指导教师。如此,学生的许多活动就可以由家长带孩子到社会上去开展,学生也就有了更多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

第6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关键词:自主探究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地方开发课程,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它的实质是综合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的,是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的方式重视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对于摒弃被动、单一、封闭的陈旧方式,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学生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向全体学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并制定活动方案,只有当活动主题由学生自主确立时,学生的活动才能获得意义之源。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学期我在进行《奇思妙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同样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奇思妙想的事物,很好的激发了血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在这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中,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可见,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新颖的引导方式吸引学生,指导学生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关心社会,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

二、注重学社自主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明显的体现的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性越强,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在每一个活动的主题确定后,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课题的活动实施,课题有了,我们研究它哪些方面的内容,怎样研究呢?经过一周时间的思考、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内容组成研究小组,然后引导各小组进一步讨论该如何活动,形成初步的活动方案。如课题《奇思妙想》活动分三个阶段来进:第一阶段源自生活的奇思妙想及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第二阶段我们奇思妙想―设想未来。第三阶段准备“21世纪奇思妙想成果论坛交流会”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展示自我,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是让学生实践、体验收获的整理,形成多种多样的成果:如图片、表演、作品等。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合作、分享,学会客观分析与辩证思考。例如:在《奇思妙想》这个活动前,会先引导每组学生根据本组特点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收集和整理活动的资料,包括图片、照片、文字等各种资料。在准备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的分工,每个人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在时间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如果让学生上网查找一些奇思妙想的图片,对照图片看它奇在哪里?妙在何处?然后自己设想未来什么样的?

在这以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是教学中的一个参与者。学生的是认识的主体、实践主体和发现主体的。我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实践、大胆的探索,我坚持做到一人为本,以学生为“先”,让学生先想,先看,先讲,先做,真正做到:学生能说的,老师不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

三、注重成果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活动本身以及探索的结果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而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反思是更值得关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 通过对过程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与创新意识。如在“奇思妙想”综合实践活动的汇报课上,学生通过展示自己奇思妙想的绘画,宣读自己设想未来的文章,展示自己的小制作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当你看到一幅幅漂亮的奇思妙想的图画,当我们听到绘声绘色奇思妙想的文章,当我们看到一幅幅精美的小制作,你会深切感受到,将探究、体验与想象融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分挖掘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创意与遐想,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会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更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互助、也就学会了交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是使自己走向自信、体验成功。

四、注重优化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而是关注小学生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小学生在生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不是简单的表扬和指责,而是一门艺术,她的力量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她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自信心、都享受成功的快乐、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在活动评价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积极性的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尽可能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多元评价,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通过调动他们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他们自觉记录活动过程,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与思考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己反思、自我该进的目的,这样更有利于开展下一次的探究实践活动。

综和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更是一门富有挑战新的课程,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生动丰富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注重从学生身边的事物中选择活动主题,注重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自己解决,自己去体验,而教师在这里只起了一个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主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绿色梅州 旅游梅州 选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132-02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的对自己生活的全部范畴所涉及的社会现象认知、体验、探索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式的综合课程,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了解社会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好课题,确立研究目的,进行可行性分析,是活动的关键。是指导研究实践,总结反思,达成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万事开头难”,这一实践活动的瓶颈,如何来打开?下面我就结合《绿色梅州之旅游梅州考察》研究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方法,来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想。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老师提出课题方向。适当缩小筛选范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学习、生活和社会中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有价值的主题。让学生感到活动的主题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自己的智慧和兴趣,从而激发极大的参与欲望。

我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和辅导任务以后,就给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留心生活,积极思考,搜集、记录下你最想研究的问题。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交给班主任,看谁的记录最用心、搜集的信息最有价值。在两周以后的综合实践课上,我组织学生自主交流,学生个个有话说,个个想说,教室里就像过节,样热闹。每个学生都手里拿着本子,三五成群的聊着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千是“反腐败”、“留守儿童”、“迷恋网络游戏”……一个个兴奋的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我大力表扬了他们留心生活、积极思考的优点,并且鼓励他们继续记录问题,养成积累和思考的习惯,为以后发现更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奠定基础。

第二,选择可操作的课题

激发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但学生的兴趣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将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时,不能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必须对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加以分析,判断和引导,使其形成有研究价值、可操作的主题。

动物研究,贫困问题,战争问题,环保问题等等,大到世界问题,远到欧美国家,学生们总是热情高涨,争个不休。最后,大家都等待我的决定。

我没有直接给学生指定课题,首先指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作为一次集体活动,还要统一一个可行的方案,大而远的题目不适合我们学生来做课题。进而借机指导他们选题的一些方法。

(1)回归自我,体验生活。如:立足校园生活。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容易做好,范围越小目标越明确。例如开展“让学生与校园环境对话”实践活动。校园的一花一草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2)体验家庭生活。如讨论《弟子规》中的孝、弟,体验父母的爱和爱父母的感受。

(3)关注社会生活。比如关注最近家乡发生的一些事件或新闻等等。

学生的话题也就相对的围绕梅州、兴宁等范围谈论,并且比较注意课题的可行性原则,不再天马行空,而注重实际了。

学生们的讨论话题渐渐的变成三大类型,一是动植物研究方面,一是学术问题研究方面,一是社会问题研究方面。

第三,注重社会价值

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话题,了解社会动态。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把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多学科知识相融合,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选题,不能闭门造车,活动的选题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者身边的社会热点话题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关心社会,关爱他人,课内课外相接合。

于是大家就前面提出的好些话题拿来再次筛选,“中小学生肥胖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研究、学生说谎现象的研究、恐龙为什么灭绝……”这些话题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对于学生来说课题大,不好操作。又有同学提出:这几年《梅州日报》、电视台经常提建设文化梅州,绿色梅州、工业梅州,拿这些来做研究,不就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又有社会价值了。

这一提议一下子就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响应。

接下来大家就这方面的话题进行分析,“客家话研究”、“客家人从哪里来”、“梅州名人研究”、“梅州工业发展研究”、“兴宁八景”、“梅州风景”……就这些课题从难易程度讨论和学生的兴趣大小排列,“梅州风景”、“兴宁八景”名列前茅。结合梅州正在建设旅游城市,大家最终定下“绿色梅州之旅游梅州考察”。

第四、明确研究目标

“绿色梅州之旅游梅州考察”这一课题是否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如何,还需要看我们的活动目标是否明确。

通过讨论,大家最终一致通过“拥抱自然,品阅美景,建设梅州,热爱生活”作为这次活动的目标。

第五,分解主课题,设立子课题

梅州著名风景区很多,七县一区,每个地方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风景,学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去旅游考察。

于是我们就决定对梅州风景区进行分类,设立子课题。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如按地域分类,有“梅县旅游景点、兴宁旅游景点……”,按景点内容类别分,“有自然景观,人文景点,休闲度假,三高农业、保健养生,客家美食等”……又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认为按景点内容类别分好,就设立六个子课题,并列举了一些相应的景区做参考:

(1)梅州旅游之自然名胜,如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镇)、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

(2)梅州旅游之人文胜景;如客家公园・中国客家博物馆、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人境庐……

(3)梅州旅游之休闲度假;如梅县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国家5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上举龙文自然保护区……

(4)梅州旅游之三高农业风景区,如黄蜂窝茶山旅游区、雁南飞茶田……

(5)梅州旅游之保健养生;如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国家3A级景区)、粤东最佳矿物质浴疗保健温泉热柘温泉、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

(6)梅州旅游之饮食文化;如梅县:沙田柚(金柚)、客家娘酒、松源麦芽糖、丙村开锅蒸丸,兴宁;单丛茶、桂圆(干)、酿豆腐、酿苦瓜、鸡炒酒、酿板、姜糖、侯荣记牛肉干;平远;柿饼、萝卜苗茶……

第8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载体;活动效应;活动策略;活动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31-0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课程改革发展的产物。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突出“活动”两字,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真正实现“做中学”,从而积淀学生素养,提高学生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方式多样、内容广泛,但由于地域、校际及学生个体差异,加之该课程缺乏相应的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出现了许多误区。要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取得效果,就必须走出误区,带领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才能达到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

一、实践与文本并重

当下,开展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最普通的方式。课上,学生实实在在地“做”,情趣高涨、参与度高,场面热火朝天,师生忙得不亦乐乎;课后,笔者询问学生的感受,大多是“好玩”“过瘾”。至于活动的意义和收获,多数学生却回答不上来,可见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这就是重实践、轻文本现象。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文本的参与。

首先,文本阅读是一种理论学习。文本是导引,也是方向,教师要注意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文本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并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及相关手段,完成活动的具体任务,并达成预期活动目标。

其次,文本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在活动课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对教材进行改造,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信息和生活信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活动。如湖北省荆州市江陵h马家寨乡小学开展的“长江的寻访”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安排了参观、访问、绘图等,将地理、语文、社会、环保等知识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如何保护“母亲河”的综合采访中,学生积极参与,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人们对破坏长江母亲河环境等不良行为的愤怒,并要求保护和请愿。这样言行一致,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再次,文本要能调动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选择的活动或问题要让学生感兴趣,这是首位,但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以及为什么感兴趣。对比,可在每学期开学时就印发调查表,让学生选填自己喜欢的、想研究的问题,如三年级有《小学生玩具情况调查与分析》、四年级有《小学生课外书籍情况调查》、五年级有《小学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调查》、六年级有《本班学生视力状况调查与分析》等课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且主题简单,学生易活动、易实践,做起来积极性高,活动效果也很显著。

二、预设、生成并重

生成不是无中生有,生成也不是反映,而是一种建构。“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首先,生成需要预设。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课堂按课前预设进行,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担忧学生一发不可收拾,使课堂呈“无序”状态,影响活动进程。其实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课堂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活动课中只有多些生成,课堂才有生机,学生才能畅所欲言,自主独立。

其次,预设不等于生成。对于成果的检查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尤其对于活动最终的成果评价要求要低一点。鉴于小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等限制的情况,教师对每一次活动最后取得的成果可以不做严格要求,而强调参与、体验、动脑、动手、动笔。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只有长期坚持下来,才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品质、意志力也得到有效培养。

三、课内、课外并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大部分课程都应在室外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感受大自然,使课堂有活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血吸虫的危害,教师就可组织找钉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室内、书上找与到田沟、渠边找进行对比,这样,效果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课程内容越贴近生活和学生,开展的效果就越好。

再如,有关自然环境,如黄豆发芽试验、养金鱼、气象天天记录后的思考等;有关科技小制作,如利用家中的废旧玩具制作小汽车、小飞机等,可以进行一些实验,如盐或糖的溶解实验、磁铁实验等;有关文化知识梳理,如收集科学家的故事,收集民间谚语、诗歌朗诵、每天讲故事给同学听,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中观察,在实验中探究,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者还应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形式及效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以启发、引领学生及时交流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从而促使活动得以更好地完成。

总之,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都可根据“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展开,这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加深了认识,且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他们还将会在活动中求得知识,在活动中明事理,在活动中学会做人。

四、现存与新开发教材并重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经验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不能仅仅依托现有的教材,而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地域特点、现实环境开发活动主题。活动要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活动性和小学生的主体性等特点。比如,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就应充分体现农村独有的特色,从本地特色、学生生活来开展主题。这样活动起来,学生才有兴趣,活动才有效果。例如,

第9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

全县各小学:

为了解我县小学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实施情况,进一步促进各类课程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按照学期工作安排,定于2019年6月份开展全县小学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实施质量监测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监测对象

全县各县城小学、各中心小学(学点小学由中心小学组织监测)。监测年级为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学科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进行监测。

二、监测学科

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课程实施质量。

三、监测时间

2019年6月上旬、中旬。

四、监测方法与要求

(一)监测依据

依据《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实施办法(试行)》开展监测活动。

(二)监测流程

一般流程:监测通知(随机安排监测单位,提前一天通知学校)——到校动员——抽取监测班级(综合实践活动为2-3个课题活动小组)——课堂教学听评(根据情况可省略)——开展学业水平检测——查阅学科教学资料——学校提交总结材料——监测完成形成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展示答辩流程:查阅活动资料——小组成员介绍活动(展示资料过程资料、活动成果等)——答辩质询——成绩评定。展示过程不统一要求制作课件,每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答辩不超过5分钟。

道德与法治:采取纸笔测试方式,内容主要依据课标要求、本学期教材及学期教学计划(考察学生应知应会内容,题目类型以判断、选择、填空为主,简单问答等为辅。时间15分钟)

科学:采取纸笔测试和现场操作方式进行。纸笔测试内容为填空、判断、选择题及简单问答题。(问答题的内容和难度与四选一单选题一致,不增加难度。考查问答题的目的为督促教师指导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摒弃死记硬背。)(时间15分钟)。现场操作内容为本学期所学实验内容,学生以3—4人为一组分组进行操作,实验中的现象、实验结论等情况可以实验记录单形式记录。现场操作观察点:见附件2。学校如有条件的,现场操作也可由学校自主选择四年级一个班,分组(分4—6组)介绍科学教材中以STEM教育理念进行的一个项目学习的情况。(需要展现提出问题—背景调查—设计和制作—检测评价—完善优化的过程,并有作品的呈现)。此展示可替代现场操作实验。

五、监测内容

科学、道德与法治监测内容为本学期学习内容;其他各学科监测内容为上学期下半学期至本学期上半学期学习内容,各学科具体监测内容详见通知后附“学科监测指标体系”。

六、监测准备

学科教研员命制监测试题。

各学校按照监测内容准备工作总结、教学档案资料;提供科学实验室1个(含所需器材,根据现场抽取的实验项目定);音乐教室(多媒体播放)1个、微机室1个、相关体育场地器材;美术学科在教室进行测试,绘画材料(含国画),手工材料;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答辩展示室(具备多媒体播放条件)1个,学生准备室1个,骨干教师1人,答辩展示室摆放四、五、六年级过程资料,学生“学业检测成绩汇总表”(见附件),上学期及本学期教学计划,A4纸张若干等。

七、成绩组成与运用

监测成绩组成:平时参与学科教研活动情况、成果获奖情况、教学档案资料、阶段监测成绩等。详见附件“学科监测指标”。

监测完成后,各学科形成监测报告,分析学科发展态势,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明确教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