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第1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互补与兼容。[1]

[关键词]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关联极其密切。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中国文化自文明产生以后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综观我国五千年文化史,虽然封建礼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不过人要吃饭总是天经地义,于是文化也只好向口腔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这样促使中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加上中国手工业的发达,使得中国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追求完美的特征。即不仅要获得良好的感观享受,还要获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理性享受。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如下特征:博大精深、烹饪技术发达、食谱广泛、饮食含义丰富。[2]

2、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理性的西方人在饮食方面也十分理性,他们更注重的是食物是否营养。中国的食物注重的是色、香、味。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在一些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人早餐喜欢喝果汁,平时吃饭也很喜欢吃蔬菜沙拉,很少与炒菜沾上边,并且生吃蔬菜加上点沙拉酱美味又不缺失因爆炒而失去的维生素。

二、中西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1、位置安排礼仪

中西方都讲究宴请的座位安排。中国的入座的礼仪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一般先请年长者就坐根据辈分依次入座,中国人比较在意座位的安排,因为这个也象征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受重视的或者地位道高权重的会上上座,就像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一般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都会说:“来来,请上座。”当我们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也不要弄出响声来更不要到处随便走来走去,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西方的入座礼仪也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这个场景我们也可以经常从电影里看到,西方绅士的男生和美丽的女士去约会就餐的时候,都会很绅士的拉开椅子让女士就座。就坐时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纸擦餐具,以免使人认为餐具不洁。

2、用餐礼仪

中西方对座位的安排都有各自的安排,面对用餐,那差异便是必不可少的了。

首先在上菜顺序上双方就有差异,中方的上菜顺序是汤、主食、餐酒、水果;西方的上菜顺序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和咖啡。

其次是餐具的差异,中方的餐具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的餐具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西方的讲究比较多,有时候比较重要隆中的场合,餐具会有很多,他们会很仔细的分吃什么用什么刀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

最后是表示停餐方法的差异,中方:中国宴席中场停止了,我们可以把筷子放在碗上或者汤匙上,如果将筷子横放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进膳了。西方:如果宴席需要中场休息,刀叉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三、着装礼仪

除了以上说的礼仪差异之外,在着装方面中西方也有差异。在中国,人们在宴请别人或者自己被宴请的时候都可以穿着随便点,甚至可以T恤和穿牛仔裤都可以;但是在西方,一般比较高级的宴会,对人们的着装都是有要求的,我们平时看电影也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服装不正式是不给入内进餐的。所以在西方,一般高级的宴会,男士都要穿西装皮鞋和打领带,女士需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不可以穿休闲服去就餐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一旦出错了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结语: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文化发生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让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靠近了,让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其实也就是各国的文化的缩影,正向面对这些差异,会让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第2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第3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差异;菜名英译;归化;异化;饮食文化

一、研究背景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语言特征和饮食特色。中国人的表达委婉、含蓄,讲究菜名的美感与菜品的特色相得益彰。西方人对菜品的认识更加直观,饮食文化也不及东方的细腻丰富。因此,在菜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跨越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实现较好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二、中西菜名反映的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对与饮食在态度上有所不同。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饮食的科学。中西饮食态度的差异自然会导致菜肴命名方式的不同。从食物的内容来看,中华饮食的选材比西方更丰富。中餐的味道是综合的,西餐则强调食材的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这几个方面都影响着对于菜名的确定。

西方人追求饮食的科学和功用,因此命名的方式比较单一。西式菜名通常会包括菜品的主料、配料和烹饪手法,如由食材命名的Beef Tenderloin in Red Wine(红酒牛腰肉)、Lobster Thermidor(蘑菇龙虾)、Sunshine Pork Ribs(乳猪肋)等;以烹调方式命名的Grilled Summer Lobster(烧烤夏龙虾)、Crispy Oven-Fried Cod(脆炉鳕鱼)等;以味道命名的Sweet and Sour Beef Tenderloin(酸甜牛腰肉)、Sweet&Spicy Pork Tenderloin(甜辣猪腰肉)等。西式菜名主要为写实型,追求简约易懂,重在表现菜肴用料、做法和风格。

与之相对,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中式菜名独具鲜明的语言特色,以及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菜名中常采用省略的方法,如“腌笃鲜”(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呈现出简介凝练的特点。另外,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如“琥珀核桃”(Honeyed Walnuts),生动形象地展现菜名特色。最后,引用名人典故丰富了菜肴的文化内涵,如孔家菜“带子上朝”(Braised Pork Belly)。

三、中式菜名英译原则

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几个主要差异后,就要谈谈菜名互译的具体内容。首先要明确菜名的翻译的目的。菜名翻译不仅是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了解一道食物,更是为了向译入语读者展示源语菜单所代表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翻译,菜名翻译牵涉了较多的文化翻译。因此,在具体翻译方法上要考虑归化与异化的指导策略。

关于归化和异化的定义,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含有文化内涵的文本可以通过两种路径:一是尽可能让作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让读者不动,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把前者概括为异化,后者概括为归化。

归化和异化之争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实际上,归化和异化二者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互为补充。归化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失真,无法再现源语在结构形式和内容上的本色。异化法似乎是保持原文异域文化特色,但是,在采用异化法的时候,还要注意度的问题,行不通的时候还得借助归化法。只有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庄国卫,2007)。

菜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要以使菜单读者对一道菜有个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尽量使菜名能实际展现出这道菜的实体,其次才是考虑如何能把这道菜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翻译出来。这就要求译员在熟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原则。

四、中菜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很多学者对中式菜名的归化和异化翻译都有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按菜名的形式类别,对归化、异化原则的使用也进行归类。这种僵化的“套公式”法翻译出的菜名会违背真正的归化、异化原则。同一类形式的菜名既可能采取归化又可能采取异化。下面将具体分析小吃类菜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结合的译法。

1.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文化意义。不少人把“饺子”等同于‘dumpling’,其实‘dumpling’的意思是“有馅的面团”。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元宵”也可以叫‘dumpling’,这样的翻译并不精准。“饺子”采用音译‘Jiaozi’,可以保留其文化身份。所以,音译法的异化程度最高。类似的音译还有“馄饨”(Wonton)和“馒头”(Mantou)。

2.音译加注法

知名度稍逊于第一类的小吃通常运用音译加注法。直接的英译很难将信息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因此在音译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解释。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异化和归化原则并用的体现。比如“咕噜肉”译作‘Gulaorou(Sweet and Sour Pork with Fat)’,“锅贴”译作‘Guotie(Pan-fried Dumpling)’。

五、结论

菜名的翻译应该同时考虑到源语和译入语文化,主要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译者在清楚地将源语信息按照译入语文化习惯传达给读者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保留在文化传播中容易丧失的源语文化。中西菜肴不论在命名方式上,还是在食物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西式菜名单一、功用,中式菜名则独具丰富的内涵。在菜名英译时,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必要的取舍。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中西饮食文化知识,能够灵活地将归化和异化原则相结合。菜名英译的目的不仅是传达食物信息,更是将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发扬传递。

参考文献

[1]潘.再谈中西菜名翻译[J].黑龙江:北方文学,2011(3).

[2]陈怡帆.试析文化交流中中式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第4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翻译,在目前的翻译学中,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只能简单地描述成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能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国人类学家F.Boas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正由于这样,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构。”正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心态、交际方式及语言的词汇意义等方面的不同,因而由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也曾经提到相关的见解,“翻译的最大难点是文化的不同”。从整体来看,中西方文化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是物质文化方面,包括自然环境、生产方式、食物、居住方式、生活器皿等;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如政治制度、法律形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因此译者必须搞清楚翻译所涉及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充分尊重彼此不同的语用原则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翻译出忠于原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又十分出彩的文章。而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只有熟悉两种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并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才能最终做到严复先生的翻译理论中所提到的“信”“达”“雅”。本文着重从宗教文化、社会心态、饮食文化几个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不同对于翻译造成的一些影响。

1.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信奉来源于印度的佛教,以及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在漫长的五千多年历史当中,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西方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于是上帝便成了西方的神。《红楼梦》第六回中出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谚语,西方翻译名家将其翻译成了:“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而中国翻译名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God和Heaven的差别在于God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而Heaven带有明显的东方佛教色彩。在翻译时,同时也必须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否则很容易出现翻译上的重大失误,比如“in the name of Christ”是“以基督的名义”而不是“以佛的名义”。

而从汉语与英语的结构上看,也可以看出宗教差异的影子,汉语就如同我国道教中的阴阳太极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而英语形态多变,变化无穷。从中西方宗教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角度看,汉英两种语言各自遵循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形态、词序,表达习惯上各有特色。

(1)英语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汉语却无形态上的变化。比如下面这个句子,“行动速度很快”,可以译为“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ly rapidly.”“His movement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等三种不同形式。

(2)从词序上看,英语比较灵活,而汉语却相对固定。例如:“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译为: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或者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ce。又如:“他被剥夺权利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这个句子在中文当中因为意义的限定,其词序是固定,而在英文当中我们却可以表达为:He 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 exile,having been deprived of his power.

(3)英语中有许多的冠词、连接词且语法意义表达丰富,而汉语却不同,有众多的助词,例如“着”、“了”、“过”等形态助词,“的”、“地”、“得”等结构助词,以及“吗”、“呢”、“吧”、“呀”等语气助词,因此在翻译上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出现误译。我们可以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She was with a child.”和“She was with child.”,对于第一个句子的理解是清晰的,应该译为“她带着个孩子”,而对于第二个句子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困惑,其实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她怀孕了”。

2.社会心态造成的差异性

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意识,而这点和中国传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翻译时,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误译的现象。如to start a family,许多中国人在翻译容易译为“结婚”,这便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实正确的应译为“生第一个孩子”。西方的生活保障体系十分完善,即使没有孩子,政府也可以保障他们的下半生,而且他们认为一旦生了孩子便要承担一个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会考虑是否有了做父母的心里准备,或者有没有能力养育一个孩子,与婚姻无关,而中国基本把婚姻和生育划上了等号。这应该是和我国的社会结构体系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英汉语难免受到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而这两种语言中所谓的“对等词(equivalence at word level)”实际上并不对等,在词义、侧重面、含义、用法方面都大相径庭。而“family”这词在中国指的是“家庭成员”,但在西方却侧重强调的是“教养孩子的责任”,许多中国学生在自我介绍时,往往习惯用“I have a big family.”,许多西方人就会觉得匪夷所思,怎么年纪轻轻就生了一大帮的孩子呢?像这种在中英文中其实不对等的词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翻译”这个词,“翻译”在中文中,就可以被理解成三种不同的意思,它可以指从事翻译活动的翻译人员,也可以指翻译行为和过程,或者是指译文。

3.饮食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由于在西方,面包是最重要的主食,而中国人喜食谷物,因此对于英语单词“bread”的翻译时,我们应该注意遵循这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如:bread and water(粗茶淡饭),bread and cheese(家常便饭),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饭碗),在上述翻译中我们把面包自然地对应为了“饭”、“饭碗”、“生计”等。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应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我国农业所栽种的主体粮食作物是米:包括粟(小米)、稷(谷子)、黍(黄米)和稻(大米)。这几种粮食都适合以米粒的形式蒸煮来吃,不太适合磨粉后去烤去烘。而欧洲地中海沿岸、北非、西亚等地的大麦小麦,则适合磨粉后烘烤,而不适合以颗粒的形式来煮食。所以,华夏先民食用小米和大米,多采用脱粒、蒸煮的方式;西方先民食用麦类,则采用磨粉、烘烤的方式。这种饮食文化差异性很大程度也是取决于地理环境的。受地理环境影响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天气千变万化,也许早上出门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就暴雨临盆了,所以英国人在出门时习惯携带一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并且打招呼习惯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How is the weather?”,这也是出于英国人对于千变万化天气的关注。另外,一些习语中,饮食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如:He was a bold man that first ate an oyster.(第一个吃牡蛎的人是勇敢的。)但在汉语中却称勇敢的人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One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不打破鸡蛋做不成煎饼。)煎蛋在英美国家是常见的早餐食品,但汉语中对应的句子应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米”是中国人饮食中的主食。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创新,各种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得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迅速、直接,无法避免地会触及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文化,而翻译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分析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避免在翻译中出现一些误会,将语言形态和文化因素的翻译融合成一体,同时将社会文化知识融合到翻译中去。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第5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论文关键词:菜谱翻译 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1.文化和翻译

根据社会语言学家Goodenough的观点,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一组成”。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载体,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任。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另一个都会失去意义。翻译和文化密切相连,奈达曾说过,“翻译就是交际”。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中介与桥梁,不但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的鸿沟。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码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符码的转换。

2.菜谱翻译的跨文化意识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而菜谱是餐厅的名片和广告,是沟通消费者和餐厅之间的桥梁,促成良好的双向沟通。翻译学家J.C.Catford曾经对菜谱下过这样的定义:“Menutranslation isthe process ofinter——lingualtransformation forse-manticequivalenceinthespecificareaofmenuandtermsinculi—naryculture.”从此定义中可以看出在菜谱翻译时要使用简洁的语言,用合理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贴近中式菜谱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考虑到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灵活处理.这样外宾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久远的饮食文化。

由于文化差异、宗教差异、道德观念及忌讳等问题,译者应具有跨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的文化所铸就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一编码一信息传递一解码一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解码,译者作为跨文化意识的载体在信息传递中起着桥梁作用。

菜谱翻译中要注意那些根据联想意义命名的菜肴,避免引起文化冲突。如“龙凤配”这道名菜有些就直译为“dragonandphoenix”这显然不妥。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有邪恶之意,而“phoenix”只存在于中国的神话里,西方人对此毫无感性认识。实际上这道菜的主料是lobster和chicken,可以译成“lobsterandchicken”。再如“三鲜汤”中的“三”这个数字在日本和北非地区代表“积极”意义,而在乍得、贝宁等地,“三”则有巫术的含义,奇数被视为“消极”意义,可译为“soupwithifsh,shrimpandvegetable”。而“红烧狮子头”译为“braisedlionhead”,狮子在西方文化中是令人崇拜、敬畏的对象,品尝百兽之王的头那怕得有不少的勇气呢。

随着中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成功的菜谱翻译成为了传播中国饮食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由于中西方饮食观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翻译中要避免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隔阂和误会。

3.中式菜谱的翻译

中式菜谱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其命名方式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外国客人可以通过菜谱领略到中国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姿,领略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浩瀚繁杂和博大精深。

菜谱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是文化上的沟通。一方面,要讲清楚菜的原料和烹调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情趣和意蕴.注意文化差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翻译。

(1)直译(写实)

根据菜谱的表面含义用英语意义基本对等的词或词组来译,其顺序和结构基本不增不减。顾客一目了然就会知道菜的原料、烹调方法及刀工等。

a.烹调+原料

烤鸭:RoastDuck

脆皮豆腐:Deep—FriedTofu

炒芥兰:SautredChineseBroccoli

b.烹调+原料+with/in+配料

红烧鱼:BraisedFishwithBrownSauce

蚝油扒时蔬:BraisedVegetableinOysterSauce

红烧毛芋头:BraisedTaroinBrownSauce

c.烹调+an工方法+原料+with/in+调料

虾仁炒蘑菇:FriedShelledShirmpwithMushroom

茄汁牛肉片:FrjedSlicedBeefwithTomatoSauce

米粉扣肉:SteamedSlicedPorkBellywithRiceFlour

(2)直译+注释

以地名命名的菜式反映出地方特色烹饪技巧和风味。此类菜名译法如下:

a.地名/人名+原料

麻婆豆腐:MaPoBeancard

广东香肠:GuangdongSausage

b.地名/人名+(in)style

广东龙虾:LobsterCantoneseStyle

中式泡菜:Chinese—stylePickles

c.烹饪方法+地名+原料/地名

南京板鸭:SteamedNanjingDuck

德州扒鸡:DezhouStewedChicken

以典故命名的,直接译出该菜的原料及烹调方式,最好在英译名之外提供一个简短的背景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如:

佛跳墙:AssortedMeatandVegetablesCooked inEm—bers——F0tia0qiangluredbyitssmell,eventheBuddhajumpedthewall

(3)意译(写意)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谱追求“三美”即“形美,音美,意美”,有较深的内涵,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以实对虚,显其“庐山真面目”。

a.原料+with+作料

鱼香肉丝:ShreddedPorkwithGarlicSauce

白灵菇扣鸭掌:MushroomswithDuckFeet

陈皮兔肉:RabbitMeatwithTangeirneFlavor

b.作料+原料

咖喱牛肉:CurryBeef

芝麻豆腐:SesameTofu

五味豆腐:Five—F1avoredTofu

c.以实对虚

舍去菜名里的寓意、夸张等说法而使用明白的英语译出。

白玉虾球:CrystalWhiteShirmpBalls

发财好市:BlackMossCookedwithOysters

青龙过海:WaterCelerySoup

(4)转译

在中式菜谱里,以“龙”、“凤”、“鸳鸯”、“翡翠”等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的菜名,不少人崇尚所谓某些原料的转译。

凤凰玉米羹:Conr andEggPorridge

芙蓉海参:SeaCucumberswithEggWhite

出水芙蓉鸭:SlicedDuckwithEggWhiteandHam

(5)拼音+注释

中国独有特色食品的英译,本着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原则,先按中文用拼音译出,然后再加以解释性的英译。

包子:BaoziStufedBun

饺子:JiaoziDumpling

锅贴:GuotiePotStickers

第6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西方文化;渗透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很多小学生反映英语学习较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理解西方文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运用语言得体的需要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语言更加得体,必须要掌握该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由于中西方国家宗教、社会、物质、生态等环境不同,导致语言习惯也不尽相同。为了防止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误会,人们在交流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譬如中国人见面总喜欢问对方是否吃饭,以此作为打招呼的方式,但是这对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人们会认为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因此,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让学生运用的语言更加得体,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培养语言思维的需要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离开了文化就变得毫无意义,同样,文化若是离开了语言就无法体现。文化背景对语言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影响。语言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生想要学好英语并且有较强的运用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英语思维。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掌握英语技能、学习英语知识与熟悉西方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方式。

(三)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宽广。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无论是从商、从政还是就业,外语能力都是一项必备技能,与外国人打交道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提高学生未来的竞争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方式

(一)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文化差异的比较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首先,对饮食文化差异的比较。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是酒桌文化,中国人吃饭喜欢大家坐在一起,点一桌菜摆在中间,相互敬菜敬酒。但是西方则不同,西方人忌讳敬菜,喜欢各点各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讲究群体性,而西方人更偏向于追求个体性。其次,礼仪文化差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是握手,而西方人更喜欢拥抱和接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讲究内敛和谦逊,而西方文化更多的是直接和外向。除了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还有姓名差异、节日文化差异等。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直接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二)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英语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新教材中有很多的英美文化知识,英语老师可以对教材中西方文化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以此渗透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能力。例如,“Let’sgotothepark”这篇课文中出现了中国的秦陵兵马俑。这是我国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英语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给学生讲解世界其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悉尼的歌剧院OperaHouse、日本的富士山FujiMountains以及英国的大本钟BigBen等。通过这些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创建真实性的语言交际环境,培养学生西方思维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创建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西方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西方思维习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人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导致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误会。老师可以根据Ben’sbirthday这篇课文的内容,创设如下的场景:中国人一般收到礼物后不会当着对方的面拆开,但是西方则不一样,西方人在收到礼物后更喜欢当着对方的面打开礼物,再表达自己的谢意。通过这样的交流情境,培养学生西方思维习惯。综上所述,文化和语言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载体,小学英语老师要意识到西方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再选择合适的渗透方式有效渗透西方文化,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俄汉饮食 差异 文化对比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and Russian Culture Differences from the Food

LU Jiazhi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Russian-Chinese nationaliti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dietary practices. Differences in food culture formed Ethn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can effect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nowing the difference in Russian-Chinese food culture is for further contributed to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mplementary and compatible with a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ussian-Chinese food; difference; cultural contrast

0 前言

中国和俄罗斯是山水相依的最大邻国。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这两片土地上孕育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剖析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障碍;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饮食差异来观察中俄两国人民在民族性格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1)中俄饮食结构的不同。中国人每餐必吃的主食以谷类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多,辅以肉类。据上个世纪末的不完全统计,被计入史料性质的文献的中国各省市名词就达一万多种,名点和小吃也达数千品种。如:仅鸡类菜就有300~400品种,鱼类菜、豆腐菜等也都有数百品种。

俄罗斯的饮食结构与中国相比就要略显单调了。俄罗斯人所谓的家常菜是白菜汤和燕麦粥。除此之外主要食用还有土豆、牛奶、面包和香肠。另外还有圆白菜、葱头、鱼子和伏特加。其中土豆是俄罗斯人的最爱,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有这道菜。此外他们还喜欢吃酸黄瓜、酸白菜等。再有俄罗斯人的口味习惯酸、甜、咸、辣,菜中用油量大,酸奶油、柠檬、小茴香和香叶是最常用的调味品。

中俄饮食中的差异体现在:俄罗斯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尾与皮;在中国,鸡脚可以卤、腌、炸,用来作为凉菜;鸭掌可以作为下酒菜;鱼头还可以做成“剁椒鱼头”等。又如中国人看作是山珍美味的驴、狗、鸽子等,俄罗斯人恐怕是不会愿意尝试的。而俄罗斯人常吃的生咸鱼和鱼子酱也为汉民族不习惯食用。

(2)中俄用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宴席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桌子一般呈圆形。餐桌中间摆放着各式美味佳肴,用餐时使用的工具是筷子还有汤匙,饭是用碗盛装的,人们互相敬酒、邻座会相互让菜、劝菜。在美食面前,人们也不忘展现着相互礼让、谦虚的美德。在俄罗斯,除少数极具俄罗斯风味的特色菜,如红菜汤,是把多种食材搭配在一起放在锅里熬制而成之外,俄式餐点主要还是强调食物的原味和对各种调料的独立使用。俄式大餐一般味道独一,各种菜不会混搭在一起烹调,菜肴的主料和配料通常都会被分开放置,互不干涉。俄罗斯菜式一般情况下就是绝不会把鱼或者牛排两种食物放在一起搭配。即使有搭配,那也是在一个盘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口味进行的。在俄罗斯比较流行的自助餐形式,大家可以各取所需,走动自由。这表现了俄罗斯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3)中俄用餐礼仪的不同。在中国大多数的宴会上,都遵循着长幼有序,长者优先的优良传统,并以此作为排列的标准。中餐的用餐礼仪体现一个“礼让”的精神内涵。宴会开始时,宾客会等主人就绪,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宴会才真正开始。当有新的菜点上桌,主人一般会请主要宾客和年长的长辈先食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进餐时,不能自顾自的埋头吃饭,不可以在盘里随意挑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更不能一个人独占着某个食物。主人时常要给客人夹菜,招呼宾客不要拘束和过于客气,主人习惯于给客人劝酒和夹菜,同时会说些例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多吃点”等客气话。用餐完毕后,主人是不会让客人收拾碗筷的。

俄罗斯人宴请宾客时的座位安排是以尊重妇女为原则的,一般采取女士优先。在进行座序的安排时,往往将男宾和女宾分开。基本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要面对面而坐。男主人的两侧是女主宾,紧接着按顺时针的方向向外侧排开。在俄罗斯,安排宾客位置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男性宾客的座位依照地位而不是年龄来安排;二是夫妇二人的座位要在同一边但两个人不相连。在进餐与上菜的过程中,应先从左边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餐给其他女士,最后将餐盘交回给女主人;紧接着,再以同样的步骤给男士上菜。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1 中俄饮食差异的原因

(1)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从地理上看,中国特有的西高东低的险要地势,使得外界的民族极难对大陆形势造成大的影响。中国拥有漫长的万里海岸线,但缺乏像地中海那样隔海相望的海陆地势,因此,海洋文化并不占主流,而更多则是沿海文化趋向内守的大陆文化。

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国土资源,横跨欧亚大陆,地处亚洲北部与欧洲东北部,气候寒冷。故而,俄罗斯的饮食多是高油高热量,居民也多偏重于饮酒、吃糖、喝浓茶。由于地缘广阔,俄罗斯的饮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饮食习惯的影响。因此,在饮食结构上,俄罗斯既有西方的特点又有东方大陆农业特点。

(2)民族性格的差异。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所吃的食物也是包罗万象,无所拘泥。表现在性格上的特点就是包容以及顺其自然。不过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倡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就展现了中国人性格细致的一面。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就是它的味道。菜品的形和色都是外在的表象。味道却是内在的东西。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饮食审美含蓄内敛的哲学风格。同时,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就体现出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两根简单的筷子,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是综合思维方式的表现。

俄罗斯人崇尚理性,他们关心事物的营养,精打细算每一天要摄取多少营养元素,即使饭菜的口味单调,只要有营养,他们也会不厌其烦地吃下去。他们更多讲究的是事物的营养搭配,其他因素都不太重要。

2 结语

通过对中俄饮食差异的比较和解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长处,同时,我们应注意融合中俄两国饮食的优点,让两国优秀的饮食文化进行互补。现如今,中餐也开始关注食物的营养、健康以及烹饪的科学;在俄罗斯,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餐厅。随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中俄餐饮文化也将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2] 陈苏华.人类饮食文化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3] 汪成慧.俄汉民族饮食文化差异比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1.

[4] 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9.

[5] 徐宁.浅谈俄罗斯饮食文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

第8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英汉翻译文化差异形成原因关联

1.前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文化的承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翻译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或交际活动,即communication,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一个涉及信源、信宿、信号、信道、噪音等要素,以及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其原则是在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内容和功能不变。美国一名著名翻译理论家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然而,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及政策法规,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很难找到准确对等的词汇、源语文化内涵的缺失或译文含义完全背道而驰的冲突等不完全对等的现象。这就需要翻译者博采众多翻译原则之长,阅读多国文化、生活、风俗及法规的不同之处,科学、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翻译出更多符合译文读者国家社会习惯的作品。

2.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文化差异。英汉这两种文化各具特色,是大相径庭的两种语言,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存在着一定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因此英语中的习语常常涉及水和船,而汉语习语却离不开土。如形容花钱大手大脚,英语表达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水),汉语则为“挥金如土”。在方面也有差异,西方人信仰上帝,中国人信仰菩萨、“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因此中国人说“菩萨保佑”、“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西方人则说Go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因生存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差异,如在汉语中的“开门见山”和英语中的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写),all at sea(不知所措),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

3.文化差异的表现与英汉互译

由于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因此语言的使用须遵循文化规则。原文的形象意义在译入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的或者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如politician(“政客”,贬义)和statesman(“政治家”,褒义),但其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存在较大差异,这时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形象的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

3.1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因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历史典故,以及带有很深文化底蕴的文化信息,译者翻译时必须深刻了解这些典故及文化信息,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的真正含义。以下是几个汉译英的例子:

(1)Among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

A: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B:盲人国中,独眼为王。

译文A是典型的意译,地道的汉语表达读起来通俗易懂,甚至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在读翻译作品。但译文B同样可以顺畅地传达这层意思,同时由于它属于一种较为新鲜的表达方式,因此读者会在耳目一新的同时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在惊鸿一瞥中领略到异域文化的某些风格特色。

3.2心理思维文化差异与翻译

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必然深刻地影响与思维方式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中西方所倡导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而且影响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从而影响英汉翻译实践活动。

由于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注重抽象思维,这使得在英语当中抽象表达法的使用相当普遍。而汉民族缺乏英语抽象表达的手段,词语也没有形态变化,这样就使得英语中的大量抽象名词找不到对应的汉语来翻译。相反,汉语中许多表示具体的词也难以在英文中得以体现。如果生拉硬套地翻译,将抽象概念直译出来,译文效果将会不尽人意。下面的句子:

For example,great efforts are made by the American tobacco industry to sell cigarette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where U.S.tobacco export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7 percent in 1974.

在该句中,最难处理的词汇之一就是effort一词,若把great efforts直译为“巨大的努力”,那么译文应为“例如,美国烟草工业为在中东和北非推销香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处理虽然也行得通,但给人冗长累赘之感,如果把“great efforts”转译为动词“力图”,译文就通顺多了。因此,比较理想的译文应为:“例如,美国烟草工业就力图在中东和北非推销香烟,在这些地区,美国烟草的出口量在1974年增加了27%以上。”

英汉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还导致了英汉语言习语表达上的差异。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而语言当中的习语又常常跟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所处的地域和固有的生活习俗联系在一起。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地理位置和生活习俗上相距遥远,人们的生活经历、物质环境及社会渊源相差甚远,这就必然导致国家间或民族间的个性差异。因此,这种个性差异使得各民族自己的语言更具有丰富、浓厚的民族特色。比如,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中,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或者轻松愉快的事情”之意。但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而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人们的生活中的,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吃到。但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正是由于这种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汉英习语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才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翻译过程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过程。

3.3文化差异与词汇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成分,是语言系统赖于存在的支柱。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

汉语中的表亲关系径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别甚严,既要道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cousin一词笼而统之。同样,英语中的uncle和aunt在汉语中亦无外延相同的对应词。此外,汉语中有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您”,而英语中却无“你”的尊称形式。这些谦词是汉民族“满招损、谦受益”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词汇上的反映。

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词汇空缺现象十分普遍。但是,词汇空缺只是文化的一滴水,更能反映文化差异的是不胜枚举的词汇意义。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词汇对应关系,双语词典的编辑和跨文化交流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条件之上。但是,对应并非就是“对等”。即使概念意义或认识意义相同,但由于文化不同,包括生活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其包含的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和联想意义也会有极大差异。

首先,英语中有些词具有某种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对应词则无该种意义。例如,propaganda常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意义;英语中的gay一词的本意为“cheerful,merry,happy”,但在今天谈艾滋病色变的美国,gay会使人联想到同性恋,而汉语的“开心、快乐”就不会使人产生这种联想。

其次,有时汉语词汇具有某种文化意义,而英语的对应词则没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如“松”在汉文化中象征“长寿”、“骨气”、“气节”,而英语pine则不带这种含义,它只表示一种树木而已。

另外,有时英汉对应词各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如英语中的dragon的文化意义为“怪物、魔鬼、凶残”等,它是一种令人憎恶的怪兽,是恶魔的象征、邪恶的代表。《圣经》中撒旦就被称为dragon。在西方国家中,凶暴的女人被称为dragon,而汉语的“龙”字的隐含意义则恰恰相反,“龙”在汉民族文化中历来都是“神圣、高贵、珍异、吉祥、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我国古代,“龙”是传说中的“上天”的神物,所以皇帝自喻为龙。可见,英汉民族对于同一事物“龙”所赋予的感彩截然相反。因此,“望子成龙”就须译成hope that hi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如果忽视英语文化差异,机械地将其译成hope that his son will beome a dragon,那就变得不可思议了。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也是截然不同的。

4.结语

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系统,而且需要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的渊源与发展,最大程度地了解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使得“完全对等的等值翻译”不可能完全实现。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译入语和源语最大限度的等值,不仅能忠实地表达原文语言层面的含义,而且能够传神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疏通交际渠道,增进文化交流与沟通,了解中西方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把握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针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译文读者的理解水平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避免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缺失,力求实现翻译中的文化“传真”。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邓炎昌等.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杨磊.论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9.

[5]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1993.

第9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 英汉翻译 中西方文化差异

迄今为止,有关文化的定义已经不下百种。笔者对文化的概念有着自己的定义:文化是我们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往大了说,一个国家有自己的信仰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往小了说,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的信仰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譬如中国的56个民族,虽说大同小异,但是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有着关于本族的优美的神话传说,动人的音乐,雄伟壮观的建筑以及伟大的传世之作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肤色与肤色之间的碰撞融合,形成差异又具有相似点的文化。而文化一般是以文字为主要流通手段,很多经典著作都能反映这个国家或民族在某个时期内的主流思想以及风情。因此,多元文化翻译在英汉翻译作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多元文化翻g的作用

翻译的本质就是将对文化的理解感悟阐述出来。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翻译就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而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翻译过程中必然受到多种因素干预。经过多方研究发现,翻译的原则应当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改变,也就是说,在文化与文化的碰撞中,译者应当从积极的方面考虑,鼓励自身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努力吸收融合别国的文化精髓,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更加优秀的民族文化。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多元文化融合的部分将会使读者很轻易地融入作者的想法中去,多元文化差异的部分可能会给读者造成阅读上的障碍。这就考虑到译者的文学功底了。

在英汉翻译作品中,利用多元文化翻译,译者应以原作者的角度为切入点,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流露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读者了解原著的民族文化,拓宽读者的知识面,提高读者价值层面。这在英汉翻译中是及其重要的。

二、多元文化的应用

1.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世界上各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社会活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各不相同的文化会对文学作品的翻译造成巨大的困难。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西方文化对英汉翻译作品的影响。比如问候语,汉语一般是通过对对方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询问,“吃过饭了吗”、“你今天很漂亮”……以表达自己的关心;西方人一般是以天气为主,或者直接问候,“今天天气很好”、“你好吗”……以表示问候。因此,由于多元文化的差异导致对英汉翻译作品不能只是进行单纯的直译,而是需要加入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否则,很有可能会使文章内容产生歧义,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想要了解作品的内涵,必须跨越语言的鸿沟。对原作品的翻译不只是语言文字上的转换,更是通过自身的文化理解度对作品的再创作。

2.转换思维方式。多元文化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就是说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的差异。在整个文化领域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就西方文化来说,她其实更普遍重视理性和逻辑思维方式,比如说问路,向西方人问地点,他会告诉你在哪条街的几号,全部用数字说得明明白白,一点就透。就东方文化来说,她其实更注重直觉和意象,还是说问路,向东方人问地点,他就会告诉你,在什么标志性建筑物附近,或者那里有什么颜色形状特点。再比如说绘画,西方油画则是讲究写实,讲究光线,透视立体等原理的,而中国画讲究意象,讲究留白。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各自的文化都早已深深地刻在每代人的骨子里,打上深深的烙印,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多元文化翻译下,思维方式的转换有助于译者更贴切、更简便、更迅速地将文化差异缩小至最低,让读者能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

3.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转变。多元文化的差异不止体现在语言上、风俗习惯上和思维方式上,它在对事物认知以及价值观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价值观是建立在思维方式之上作出的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和判断。西方文化强调维护个人利益,张扬个性,注重独立自主,是一种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价值观;东方文化强调以和为贵,注重和谐,主张亲仁善邻和协和万邦,是一种崇尚集体、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就以家族观念为例,在东方,自古以来就有“三纲五常”“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晚辈要服从长辈、孝敬长辈;而在西方,长辈与晚辈之间可以直呼名字,一般子女长大后脱离父母独立。

在价值观差异较大的国家中,一个相同的词语所代表的意思可能相差甚远,比如“bonnet”这个词一般是女式凉帽,但是在英国还作引擎盖的意思;如“liquor”在英国表示浓汤,在美国却表示烈酒……这将造成多元文化的实际交流过程中的障碍,造成相关的文学作品反义产生极大的歧义。因此,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深入了解所译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境界,了解作者的价值观念,保证以原作者的情感态度来再次创作该作品。

三、结语

多元文化在不同的领域的不同用途上有着不同的内涵,在英汉翻译作品中,多元文化积极进步的作用愈发凸显。相关的翻译工作者可以利用对多元文化中文化的差异和融合点的理解度,从而切实地理解所翻译作品的意境和情感,最终翻译出最理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