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电子商务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商务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商务管理

第1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是21世纪的主要商业模式,而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效果的好坏。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业面临着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在电子商务时代,要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总体物流规划;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邮政网络及平台,快速发展物流业;再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最后,要加强研究探索、宣传引导以及物流人才的培养。

电子商务是以Internet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是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于一体的商业运作模式。它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以减少商业中间环节、缩短商务活动周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受到商界青睐。但电子商务的优势只有物流网络跟上节奏时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长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呼唤着商品实物流通的配套发展,电子商务送货的功能由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企业将成为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向用户进行实物供应的最集中、最广泛的供应者,现代物流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的兴起推动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物流业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使传统物流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的运作方式。首先,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传统的物流运作,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的。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信息不仅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虽然也有依据计算机对物流进行实时控制,但这种控制都是以单个的运作方式来进行的,而在电子商务时代,可使物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整体的实时控制。

2.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首先,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对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物流往往是由某一物流企业来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而电子商务则要求物流从社会的角度来实行系统的组织与管理,以打破传统物流分散的状态。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组织与管理,而且更要考虑全社会的整体系统。其次,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在传统的经济活动中,物流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往往是依靠本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降低物流费用等方面来进行的。而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些竞争内容虽然依然存在,但有效性却大大降低。原因在于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的合理流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即使它的规模再大,也很难达到这一要求,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实现物流高效化、合理化和系统化。

3.电子商务将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处理平台和技术。信息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要素,为物流的正常运转、管理、决策及制定战略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依据,现代物流所包括的运输、库存、装卸、搬运、包装等活动,是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不同要求下进行的,为了有效缩短物质的在途时间,实现零库存以及保持供应链的连续和稳定,就要求在物质的流通过程中保持信息畅通。而电子商务为提高物流效率,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地反馈、传递、处理物流信息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和技术,并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物流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创造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物流运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二、物流业对电子商务的支撑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物流与电子商务结下不解之缘。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在电子商务应用下,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种流的流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实现。而物流作为四种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不能全部在网上实现。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软件产品等无形商品;而对于大多数有形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传统的物理方式进行。

1.物流服务于商流。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一般的商流都必须伴随相应的物流活动,即按照需方的要求将商品实体由供方以适当的方式、途径向需方转移。而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通过上网点击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没有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以终结。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任何轻松的商流活动都是纸上谈兵。

2.物流是企业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现代物流是企业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这是相对于“第一、二利润源泉”而言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靠减少物料消耗和节约劳动投人来获得“第一、二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物流环节降低库存,合理组织运输,流通加工增值,提高包装、储存、装卸水平等,可以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效率,拓宽利润来源渠道和空间。有关资料表明,物流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所占用的时间几乎是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90%,流通费用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由此可见,发挥物流的作用能给企业电子商务带来广阔的赢利空间。

3.物流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现代物流体系的良好运转反过来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以网上购物为例:一位顾客在网上购物时,我们不可能事先知道他是本地顾客还是异地顾客,这种跨区域购物若没有发达的配送系统,将使电子商务跨区域优势丧失殆尽。因此,只有解决物流的配送问题,电子商务才能向更广的领域发展。

第2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广泛普及,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模式为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子商务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强烈地影响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必将引起经营管理思想、行为模式以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深刻变革。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政府和企业如何顺应管理变革的潮流和趋势,实现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以促进电子商务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些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协调与推动,电子商务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成为业界和学人关注的重要领域。为了促进电子商务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在加强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崭新、成熟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效指导电子商务实践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不仅是电子商务技术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管理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关键问题。

2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内外学者大多将研究热点集中在有关电子商务的理论、方法、伦理、法律和安全等方面,很少有学者致力于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从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内容来看,基本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系统性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论文也只是近几年才问世,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与广度都远远不够。笔者于2006年上半年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管理”进彳行检索,结果如下:从1999年到2005年共26篇。另外,笔者利用Dialog、Inspec、EBSCO等外文数据库和Yahoo、Google等国外著名搜索引擎工具,以“ElectronicCommerceManagement”、“E-Commercemanagement”为关键词,检索到较高相关度的文献数量也很少,仅有几十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成果较少。从研究论文的内容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从国内外对有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看,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大多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没有从整体上对电子商务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20世纪末,国外在信息化引起管理变革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如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等[3-4]。这些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与电子商务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国外学术界也已开始以上述管理变革的观点和方法为出发点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目前在国外,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管理理论框架已初露端倪,一种以信息流为直接管理对象,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正在形成[5]。例如,RaviKalakota的著作《电子商务管理指南》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指导企业怎样从事电子商务活动。MartinV.Deise等编著的《电子商务管理者指南:从战术到战略》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各个层面的管理实践操作。

从2001年起,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电子商务管理领域的研究。2001年,大连理工大学杨德礼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方法'“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的特点与相应方法”等12个方面全面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进了一个新的台阶[6]。在学术著作方面,程大为编著的《电子商务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在王学东主编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一书中,第一次论述了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和运作平台等理论,随后又在“十五”规划国家级教材《电子商务管理》中再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电子商务管理原理:电子商务管理的对象与职能、电子商务组织与管理体制、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电子商务运作流程。

然而,目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割裂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所有管理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时,并没有同时探讨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将这些管理活动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加以考虑。

2.2 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从2000年起,国内外学者探索性地开展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理论化研究。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管理活动。在美国,RaviKalakota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以大量生动的电子商务实践案例来指导企业应如何从事电子商务活a[7];MartinV.Deise等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战略、战术等各个层面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操作阁;SandeepKrishnamurthy通过对著名公司成功或失败的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帮助现在和未来的管理者借助整合的商务模型、市场和因特网技术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管理过程[9];BrendaKiena探讨了企业如何规划和维护网站,从实务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活动[1。]。在国内,程大为研究了电子商务运行的经济规律,并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黄建康则主要对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与战略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在国内,最早初步系统性地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学东教授。2001年,王学东从三个部分系统构建了面向企业应用的电子商务管理体系: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企业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明确虚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企业电子商务之间的演进发展与联系;第二部分主要概括和抽象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原理,阐述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运营模式、运作流程,并运用系统的观点剖析了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经营管理内容,即宏观层面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战略和微观层面的以企业电子商务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主线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具体内容。随后,王学东于2005年明确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三流”的协同与和谐的观点,初步构建了电子商务管理体系,具体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其性质、职能、对象与体制,架构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组织与运行平台。随后,在2003年10月,由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支持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探讨电子商务管理问题。本次国际会议是国内第一次正式地将电子商务研究引入管理领域,这次会议所倡导的从管理视角研究电子商务、“点面结合”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管理,必将掀起电子商务管理研究新的。

总体来看,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深度不够、范围不广、成果不多,还未能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体系。

2.3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

在电子商务管理领域,协同思想的引入还只是刚刚起步,出现了一些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管理协同”问题研究,而“协同管理”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必要性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思想、模式、对策。根据文献统计,目前关于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系统文献还没有,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少量关于“协同电子商务”的文献。

总体看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试探性地提出电子商务“三流”协同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模型2001年,王学东运用系统和协同的观点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理,构建了“三流”协同互动的5大平台;高维娜将网络企业、项目管理、协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网络企业中的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并提出了基于WebSer-wces的网络企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李灵运用了协同学、系统科学、博奕论的方法,初步建立了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系统模型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机制。

2.3.2 探讨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问题王硕探讨了协同理论在虚拟企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关注虚拟企业各要素非线性关系,并运用协同学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目标函数;荆琦给出了虚拟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几种管理模式,如层次管理、阶段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盟员管理等;王学东针对虚拟企业合作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冲突,对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协同管理体系。

当前,在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中,供应链协同管理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国外,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1995年,由国际著名的商业零售连锁店Wal-Mart等5家公司联合研究提出了面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有效策略协同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HauLee和Anderson分析了协同供应链应具备的基础条件、面临的诸多挑战和价值收益等问题;2000年,Ito和Salleh指出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协同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并提出了协同供应链系统基于电子黑板的协商问题;2003年,R.McIvor等人研究了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支持;Akkermans和PaulBogerd等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模型,侧重研究了非技术因素对实现协同的重要影响。在国内,有关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刚刚开始。李勇等对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协同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协同是对供应链管理中核心问题的合作与协调,是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基础;张翠华等从战略协同、策略协同和协同技术三个方面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的研究中,分散的、间接的研究成果较多,大多是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协同管理进行研究。而协同学在电子商务管理中系统化、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将协同理论、和谐理论与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机地、系统地结合起来,也未触及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如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理论、方法与模式研究,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方法与模式研究等等。

3结语

综上,国内外学者围绕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不够。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国的电子商务管理中,理论脱离实际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情形是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分散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各行其是,没有条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也尚不能对我国电子商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直接借鉴国外管理方法的研究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较少。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落后且缺乏经验。因此国内学者大多以引进和介绍国外理论研究为主,未能结合中国的管理传统和实践的特点,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

第3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略意义的。

一、电力系统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

破解电力垄断格局之后形成的分权体系下,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涉及到五类主体:电力原料及设备供应伙伴、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电力系统要走向电子商务,首先得从自身的组成部分入手。电力系统主要包含发电厂、输电和配电网络以及用户三个部分,三者联系密切。据此,电力系统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领域:

1.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应用。最明显的表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ERP、OA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主,小到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大到企业财务、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实现基于企业基本数据库的生产流程控制、办公自动化、科学高效管理和企业自身资源的协调运作。

2.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电能的发、输、配、供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同时各个部分又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链条内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发电企业通过竞价实现电力上网,需要有网络系统的支持,与此同时,输、配、供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电力调度、故障定位等,需要有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电力用户的缴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把大量的抄表工人转移出去,用于其他的操作,从而使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3.面向外部伙伴的电子商务应用。电力企业的运营离不开相应的供应伙伴,发电、输电、配电设备采购需要供应商,尤其是发电企业需要电煤等原料供应,这些都可以利用电子采购来实现。浏览各大电力企业的网站,容易发现项目招标信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各独立企业之间资金结算离不开金融机构,需要利用电子转账系统。

4.面向用电客户的电子商务应用。虽然电力行业长期垄断、电力供不应求使得电力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市场化改革分拆了电力产业,电力因此以商品的身份走进了市场,这使得电力营销成为关系到电力企业命运的工作,电力客户服务也逐渐提上日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电客户需要通过市场来购买电力商品,获取信息、竞价购买、电费缴纳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来实现。近期伴随着电力危机的频繁出现而不断升温的需求侧管理,更加突显了电力资讯网、电力市场、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电力系统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规律对电力商品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电力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应用电子商务目前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零敲碎打,缺乏全面规划。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电力公司的要求下,一些电力企业往往为了赶上信息化浪潮,追求短期政绩纷纷触网,先上一点再说,导致电子商务的应用收效甚微甚至全面告败。比如安装一个财务软件,建成一个公司网站,就叫应用电子商务了。这样零打碎敲,没有战略规划,遇到问题再修修补补,就无法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

2.各自为阵,不能整体协调。电力行业长期的高度垂直一体化和垄断造成了企业机制不灵活、电价偏高等弊病,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以全新的电力运作模式面对市场竞争。业界纷纷擎起分权大旗,独立行事,各行其是,尽量减少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惟恐有“垄断复兴”之嫌。然而电子商务强调战略协同,单兵作战是无法体现“团队生产”优势和发挥“网络效应”的。

3.偏重硬件,理念尚需提升。众多电力企业着手开展电子商务,基本上完全依赖技术部门,而在经济规律的把握、投入产出分析、市场交易与竞争、客户需求导向意识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信息化的外壳完备起来了,但电子商务理念不能深入,依然无法体现优势。电力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的电力行业,而是全面的、彻底的、深入的电力企业革新,从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到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都要渗透全新的电子商务理念。

4.注重技术,轻视商务环节。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明显偏重于技术,这种情况从各类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就可以看出,而竞争意识、营销观念、市场交易、客户需求等往往被长期处于国有体制,被技术出身的电力企业领导所忽视,因此当前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

5.偏爱实践,理论指导不足。电子商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而电力产业运行规律、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模式探讨研究则严重滞后,跟不上实践的需要,使得电力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处于盲目、无序状态,缺乏理论指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三、电力系统推进电子商务的策略探讨

国家电力公司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改造管理方法和手段,采用市场的、经济的、法制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电力行业推行电子商务,应当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特定的市场、业务特点以及电能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的特点,根据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新兴商品交易方式,把战略发展与管理创新、经营方式创新,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持系统结合起来。

首先,我们要依托电子商务,充分整合资源,缔造电力航母,促进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良性、高效发展。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要深刻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含义,将电子商务的理念融入各个操作环节,整合全行业的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提升产业链条核心竞争力。其次,深入探究电力行业的运行规律,理解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精髓。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电力改革的目标不能以简单的垄断或竞争格局加以描绘。电力市场体制改革要打破的是电力行业的行政性垄断,塑造合格的电力市场主体,打造电力产业整体优势,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及时、有效、安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依托电子商务的资源整合优势,建构电力电子商务链,缔造电力航母,一方面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电力行业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借助整合优势和信息的充分畅通,保证电力的及时有效供应,防止资源浪费,也能防范电力危机。

电力系统在推进电子商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全面规划、系统集成。电力系统要实现集约化规模经营,必须将产业链的上游至下游一条龙全盘规划、设计,无论是电能的生产、输送还是分配和使用,从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组成一个始终处于连续工作的不可分割的电子商务运作系统。这个系统除了商品交易的功能子系统,还包括为保证供电安全所必须具有的调度、通信、保护等一系列服务于电能生产和供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二者通过集成化信息平台有机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从电力企业内部到电力企业之间,从面向外部伙伴的电子商务应用到面向用电客户的电子商务应用的全方位、全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2.强化管理、理念更新。电力信息化工程经过近年来尤其是九五期间,已具备了一定规模。覆盖24个省的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内联网已有万余用户,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了一定的基础,部分信息化应用子系统已与电力工业的主要业务密不可分并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电力信息化应用的高度和深度已成为电力信息化工作的新任务。

研究和应用电子商务不仅把它当作一种技术工具的使用,而且应当作为企业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经营技术支持系统的战略选择。企业应当从行业经济规律的把握、投入产出分析、网络采购与市场营销方式手段、客户需求导向意识分析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花大力气。使电子商务理念深入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员工。

3.充分利用国家电力商务网,为电力系统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信息服务平台。“国家电力商务网”是以电力企业为依托,结合电力行业的市场特点和产品特点,利用现代最新信息技术建立的电力行业大型专业化的B2B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网站,它与电力行业主门户网站“国家电力信息网”相互依托,为广大电力设备、电力物资材料的供应者和购买者、电力投资者、电力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电力用户和社会各界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其宗旨在于通过互联网、电力通信网等实现电力行业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完全、便捷交换,为广大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和便捷的电子交易服务,从而全面促进电力传统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降低电力企业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电力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实施全面的电子商务贸易提供技术和运作经验,为电力市场的全面实施创造技术和人才条件。

第4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关健词]网格计算电子商务企业网格

一、引言

毫无疑问,电子商务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一道崭新的风景。新世纪里,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信息交流与沟通前所未有的频繁与顺畅,这不仅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企业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在如此快速变化的环境下,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也必然将会发生巨大的发展、改变。被称为第三代互联网的网格技术的发展,为新世纪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和动力。网格技术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总体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一种网格计算技术,网格技术为建立在互联网络基础平台上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在技术上有了保证。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网格的丰富思想对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营与管理的思想源泉。

二、网格和网格计算

1.网格和网格计算的基本概念

网格是一个集成的计算与资源环境,是能够吸纳各种计算资源,并将它们转化成一种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的经济的计算能力。广义上讲,网格计算就是基于网格的问题求解。狭义地说,网格计算就是一种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互联网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种计算机组织起来构成一台“虚拟超级计算机”,协同解决复杂的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也就是说,利用网格技术,可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资源虚拟成为一个空前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还包括通信资源、信息资源、仪器设备、甚至是知识资源和专家资源等各种相关的资源。

2.网格的特征

网格的根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实现应用层面的资源共享。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的特征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网络所提供的资源共享是停留在数据文件传输层次上,仅仅允许网上用户部分或全部地享用互联网上提供的资源。而网格的资源共享则允许直接控制其他资源,通过直接访问和使用计算机、软件、数据和其他资源来协同解决问题,而且共享资源的各方在协作时可以以多种方式更广泛地交流信息,充分利用网格提供的各种能力。

3.网格体系结构

网格体系结构是网格的骨架和灵魂,目前一种影响十分广泛的结构是Foster等提出的五层沙漏结构,它是以“协议”为中心,强调服务与API和SDK的重要性。该结构根据结构中各组成部分与共享资源的距离,对共享资源进行操作、管理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五层,从下到上分别是:构造层、连接层、资源层、汇聚层和应用层。越是下层越接近物理的共享资源,而越往上层越是对抽象共享资源进行操作。换句话说,上层不需要关心底层共享资源的细节特征和具体实现问题。下图为五层沙漏结构的典型结构图。在五层结构中,核心的瓶颈部分由资源层和连接层共同组成。

三、网格计算对电子商务影响

1.传统电子商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成本问题。在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以信息为主。在第二阶段,因特网成为商业交易的媒介,IT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电子商务高级阶段即将到来,这就是“电子商务随需应变”的时代。

电子商务在增加贸易机会、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和降低交易费用和库存成本、提高企业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支出。如系统分析设计费用、实施费用、系统运行费用、管理费用和维护费用,特别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建立资源库需要巨大开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加剧了网络相关设备和软件的折旧速度,使企业的成本支出巨大;企业内部多个应用程序、数据库、组件之间,要么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要么则依赖于紧藕合的方式实现集成,难以支持动态环境下的共享与协同;诸如ERP(企业系统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如ERP这样的单个系统内部库存、销售、生产等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协作,都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信息技术难题。资源和体制难以支持信息的有效共享,同时计算资源的闲置又造成了巨大浪费,这些都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致命弱点。

(2)技术的问题。传统电子商务技术方面的挑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计算能力不够。传统的电子商务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信息、数据的处理、计算和交流。然而,在企业间合作程度大大加深的情况下,企业间复杂的协作关系所产生的数据计算与处理任务,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无法完成对信息、数据的计算能力不够。由于合作的增加.导致的信息超载,对数据集中的复杂任务,以及计算能力构成瓶颈。第二,未实现动态联盟的技术要求。动态联盟要求联盟成员不断变化,具有一定的弹性加入与退出机制,需要新的技术支撑。然而在传统的电子商务企业联盟中新的联盟加入带来的服务得不到应用共享,管理信息系统达不到要这个要求。现有技术还无法支持动态的合作企业选择,以及实时的联盟构造不能对虚拟组织的建立提供所需的资源类型并提供灵活可控的共享关系;无法根据企业的策略,从一系列关联企业中发现适当的合作者,并屏蔽不同组织之间的协议不一致、语义互异等问题,及时实现跨组织边界的应用系统的协同工作。

(3)反应速度的问题。由于随时会有大量的替代品信息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因此任何产品都面临着快速被消费者遗忘的命运,这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较之以往大大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大大缩短要求企业能快速地推出产品,快速地向消费者提供价值。传统电子商务在商业流程与运作速度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4)合作模式的问题。传统电子商务的合作模式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传统电子商务模式下,竞争主题主导着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关系。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的关系模式是相互之间在销售、采购等环节上就商品与服务、原材料、人力资源工资等方面的价格竞争,相互之间合作程度不够;消费者之间也基本上处于分立的状态,个体消费仍然占据主流。第二.传统电子商务的合作停留在交易层面,而没有达到全方位、立体式的资源、知识、信息的共享与相互学习。例如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围绕原材料或中间商品等的买卖交易,而没有达成在资源、能力上的动态配置,以及知识、信息等的共享与交互学习;消费者之间的偶然的联合购买,如团购,也停留在交易层面上,而没有就所拥有商品、服务进行动态共享,以及消费知识与经验的相互交流。第三,传统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建立起来的供应链、战略联盟属于紧耦合状态的企业集成,这种集成是静态的、封闭的,不是动态地支持新联盟成员的加入、退出,以及应用服务的嵌入与共享。

2.第三代因特网下电子商务中的优势

在网格技术应用条件下,电子商务企业将会具有以下优势:

(1)将分散的功能整合起来,创建一个单一的系统,从而实现跨企业、行业或工作组的虚拟共享、管理和设备访问,实现协作,提高运营灵活性;(2)利用网格中提倡的协同,企业通过改善生产力和协作能力,将会缩短投资回报周期;(3)具有快速精确的计算能力,企业利用网格提供的计算力,解决复杂的业务难题,实现企业的快速应变,赢得竞争优势;(4)网格计算能够帮助企业避免供给过剩和基础设施成本超支;(5)网格计算可使网络实行自主管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费用。(6)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通过网格技术,可以将大量的数据分布存储,从而提供无限的存储空间并且可以对分布的数据实现有效的管理,为应用提供统一的界面。(7)支持分析决策能力。由于网格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分布式资源,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得原来难以进行的业务分析与决策成为可能。(8)提高资源利用率,打破信息孤岛。在网格环境下,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闲置的计算资源进行计算、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基础设施的投资。

3.展望

电子商务的未来也许会变成这样:企业不必再拥有并维护自己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网格计算将允许电子商务公用设施(e一utilities)出售或租赁计算资源和服务,企业把电子商务服务看作一种公用设施来进行访问。这种商业模式的最终效应将是把固定成本转化成可变的成本,从而使企业降低成本并更具灵活性。

参考文献:

[1]何莉许林英孟昭鹏等:计算机网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润彤樊宁:网络就是商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证券商务的概念

证券电子商务是证券行业以互联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它是一种信息无偿、交易有偿的网络服务。其基本包括:1.证券电子商务能为及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的全方位服务;2.证券电子商务所需条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货币电子化和解决网络安全(微观、宏观)等。证券电子商务比其它行业电子商务少了电子商务三大要素之一的物流,因此证券电子商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3.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国际、政府政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证券板块分析、证券静态动态分析等方面的服务;4.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以每日国内外经济信息、证券行情、证券买卖、投资咨询、服务对象的辅助决策分析及提供特别专题报告等方式来为投资者服务;同时也提供外汇、期货等方面的辅助服务方式。

特点与典型模式

证券电子商务就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证券公司原有业务体系中的各类资源及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用户与内部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或电话语音就可开展业务与提供服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所有的交易与服务均通过WEB或电话呼叫中心自动进行,不许借助店面或工作人员的帮助;由于是虚拟的,服务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个性化:所有服务可精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服务方式可以是主动服务,也可是被动服务。

3、成本低:由于服务的虚拟性,对原有事务性工作的场地及人工不再有要求,加上技术进步对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改进,因而有效降低了证券公司的基础运营成本。

4、优质服务更为重要:由于硬件不再重要,网络的竞争只能依靠软性的服务。并且网络跨越时空的能力会将这种优势服务的能力无限制放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网络经济模式下更是一条不变的。

5、创新是竞争的要素:由于网络缩小了时空的概念,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思想或技术很快能被对手效仿,为始终保持领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否则会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

6、技术是核心资源:在证券电子商务中,技术构成了服务与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核心的资源。技术的创新便可意味着服务与业务的创新。

证券商务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E——Trade模式:完全以WEB方式提供纯虚拟的投资与服务,其特点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折扣吸引对价格在意而对服务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资者。价格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竞争模式。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E——Trade,Ameritrade等。

2,Schwab模式:同时以店面,电话,WEB向投资者提供服务,客户可自己选择需要的服务模式。注重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服务价格,不会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通过有效利用技术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供创新的业务模式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特色。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Schwab,TDWaterhouse等。

3,MerrillLynch模式:美林证券是美国乃至全球的著名品牌。由于有庞大的客户托管资产作为后盾,美林对于90年代兴起的网上经纪浪潮反应迟钝,迟至99年六月一日才其在线交易系统。

和应对策略

1、证券投资主体不合理。我国证券投资不是以投资基金和投资经纪为主,而是民众广泛介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这是不可取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证券投资的主要操作者应该是基金管理者、证券经纪人、投资银行管理者等,证券营业部的机系统和也将有较大的改变。随着证券投资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证券电子商务前景将更加明朗。

2、证券电子商务成本问题。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两方面成本:计算机成本和通讯成本。对于目前我国国民的消费状况,要付出5000元以上的计算机购置费和电话初装费、月租费、通话费,以及网络运行费等等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证券商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成本:网络设备成本、通讯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对于证券商来说,电子商务并不增加太多的投入,与现在的交易方式来比有增有减。因为互联网在线交易多了,证券营业部的数量、经营面积、计算机LAN工作站数量、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数量都将减少,服务器容量和性能将要增加和提高,通讯带宽、稳定性等方面要有大的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减少,高层次的投资咨询顾问人员将增加。

3、证券电子商务的网络问题。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的网络问题:互联网的安全、网络稳定可靠性、网络速度。互联网的安全不仅是证券电子商务所关心的,它更是整个国家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象证券业这类国家支柱产业的互联网络,更要严格使用国产关键技术,以确保安全性。所幸的是,最近中科院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获重要进展,该项目包括:实用非否认协议、智能卡软件安全规范、智能卡安全集成平台、Internet安全集成系统、Internet网络安全监视器、防火墙系列产品、计算机网络安全产品评测、″黑客″入侵防范软件、安全引擎工具包、网络安全等。网络稳定可靠性和网络速度问题有赖于我国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提高,我国证券交易多次发生过交易笔数太大导致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计算机及通信系统阻塞事件。

第6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本文从实践出发,以交易成本理论和价值链、供应链理论为主要基础,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剖析,研究了中国现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应用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比较评价了当前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对今后一段时期较具前途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现状

结合近年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践,本文归纳出以下七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

(1)目录模式(catalogue),也有学者把这种模式称之为网上黄页(webyellowpage),(2)信息中介(informationintermediary),(3)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ies),(4)电子商店(e-shop),(5)电子采购(e-procurement),(6)价值链整合(valuechanintegration),(7)第三方交易市场(third-partymarketttpiace)。

通过归类分析,把七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大体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初级模式,包括目录模式、信息中介模式、虚拟社区模式。其共同点是不进行农产品实物的网上交易,而是为农产品网上实物交易提供服务。

1、目录模式,一是链接到某一综合信息平台上(门户网站如雅虎等);二是建立自己的网站用以信息。这种模式主要是介绍各类公司的经营特点,推荐产品,宣传企业的业绩。

2、农产品信息中介模式,主要是以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来帮助农产品企业获得相关农产品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是商务服务行为。

3、农产品虚拟社区,虽然能为整个价值链或价值链系统增加信息交换量,但并不属于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元素。因为如此,它正式成为一种附加功能,主要用它为其他商业模式(电子商店、第三方交易场所、价值链整合商)提供辅助功能。其发展上也存在着局限性。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上述这三种模式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为农产品企业的电子商务提供宣传、信息和交流沟通服务,基本上只是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仅仅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模式。

第二类是电子商务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高级模式:包括电子商店模式、电子采购模式、价值链整合模式。其共同点是进行农产品实物的网上交易。但是它们的情况又各不相同。

4、农产品电子商店模式的驱动者一般是卖方或买方单方,整个模式的发展受宏观网络环境和客户对网络采购偏好的影响很大。另外,交易过程需要交易各方如中介方、金融、物流、保险、税务的配合,一般不具势力的网站,在目前环境下很难实现交易。

5、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电子采购模式实施的前提是农产品企业内部信息化已经完善,并且需要将后端应用连接起来的灵活接口,在此基础上要增加适合企业的供应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只有这样库存管理以及相应的电子采购系统完善配套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要实现erp、crm、scm及电子采购系统的融合才能实现该模式。而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农产品企业连内部信息化尚未实现。故现阶段要采取此种模式较为困难。

6、开展价值链整合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是资金比较充足的上市农产品企业或行业内知名企业集团,对于一般企业应用这种模式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相关价值链上企业间配合问题、人才问题等方面,而最重要的还是资金问题。虽然电子商务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但是,庞大的资金投入也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担的。即便能够承担,庞大的初期投入、长期维护运营费用跟降低的交易成本之间的比较优势一时也很难平衡。因此,一般来说,采用价值链整合模式的农产品企业自身必须是一个具有号召力的大企业或服务提供商,往往这种模式的采用者大多是具有知名品牌和较大的规模的农产品企业。对于中国来说,农产品企业目前绝大多数的还是中小型企业,开展价值链整合的电子商务还比较困难。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整合模式的采用,在现阶段普遍推广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第三类是适于中国国情并具有相对发展优势的第三方市场模式。

本文从电子交易的角度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七种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任何模式都是与特定的需求、资源环境信息相关的,没有什么“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其适应性、其优劣是相对而言的。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本文认为现阶段采用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应用于中国农产品电子市场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7、第三方市场模式应用于中国农产品电子市场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农业中小型企业及农户占企业总量的99%,它们与大企业相比,有着自身的弱点,如资金不足、生产规模小、缺乏人才、营销网络过窄等。而电子商务是未来企业的主流生存方式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甚至农户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但是,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是十分复杂的,需要企业有相当大的投入,而这对于实力不足者来说是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为大宗农产品交易提供了平台,具有较高的匹配能力。往往能在买方和卖方都十分分散的情况下取得成功。

总之,不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解决或缓解了目前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不同的问题,因此有不同的网络适应性:价值链整合和第三方交易市

场能有效地解决农产品交易环节过多的问题;信息的畅通、透明能够规范交易各方的行为,网上商店、电子采购、价值链整合、第三方交易市场四种模式中规范的交易流程、科学的交易方式能够减少传统交易中存在的交易不规范的顽疾;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七种主要模式都具备信息的收集、功能,并且采用这些模式的企业为了聚集人气和提供完善的服务,都加强了信息的服务能力,使参与者能得到比较全面的相关交易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中介模式能有效降低农产品交易中收集信息的成本;电子商店、电子采购、价值链整合、第三方交易市场能分别不同程度减低交易成本;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通过有效的网上交易手段及和约交易,能够减少交易的波动幅度;同时,针对农产品交易量大、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农产品电子商务也有不同的模式适应性。

本文根据中国现阶段与农产品贸易的特点和电子商务的适应性,进行匹配分析(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1、根据目前中国农产品及其贸易的特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中的目录、信息中介、虚拟社区等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模式具有普遍实用性,目前这些模式已得到业内广泛认可和普遍应用。

2、农产品企业开展网上销售,首先需要在网上展列所经营的产品,必然应用网上商店模式。一般来讲,农产品企业开展网上采购之前,都会建立自己的网上采购系统,在网上向自身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因此往往农产品企业也采用电子采购业务模式。

3、部分大型农产品企业对上下游供应商和经销商等中小型企业有较大的吸引力,彼此构成了庞大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体系。这些大型农产品企业已经开始用网络整合价值链,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4、具体到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中,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比较符合农产品及其贸易的特点,是农产品流通领域主要采用的业务模式。第三方交易市场面向企业和用户形成了综合性的公共平台,其特点是包含了其它模式所不具有的一些功能,比较符合中国农产品及其贸易的特点,是目前大宗农产品交易中主要采用的模式。

二、适合中国现状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

第三方市场模式除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外,相对于其它模式而言,还有其它主要优势:

(1)价格优势。

加入或参与某一第三方市场模式网站的电子商务平台所需费用少之又少;

(2)信息优势。

第三方市场模式的专业化运作,专业化推广、专业化服务,往往知名度较高,信息量巨大,以中国粮食贸易网()为例,每天更新几百条专业信息。

(3)技术优势。

第三方交易市场较大的交易规模和其必备的管理技术力量,能较好地体现该模式的一般技术优势。

(4)集聚优势。

信誉好的第三方交易市场往往能够吸引一大批企业加盟,从而积聚数量庞大的企业数据库,这种积聚优势往往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本文在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分析中发现:这些第三方交易市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具体运营中,都有相对成熟的经营思路和营收模式。而其它电子商务模式则大多停留在为企业本身服务的层面。另外,从中国各类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获利的角度来看,采用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的企业赢利状况较好,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这种模式在中国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这七种模式中,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在目前阶段或者说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更为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

三、电子拍卖是较具前途的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

1、国际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用主要通过电子拍卖方式进行。(注)由于农产品生产往往都是数量极大,所以在交易中,不仅交易数量巨大,而且交易十分频繁。国际上著名研究机构麦肯锡的默思卡尼表示,不同的第三方市场会适合不同的产品线,大宗商品类型的产品很合适拍卖模式的第三方交易市场。

2、农产品的电子拍卖被国内外广泛应用。2003年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2003年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指出,目前农产品销售采用多种不同的在线销售模式。电子拍卖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得到广泛使用。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建立了棉花、谷物、大豆、木制品、牲畜、奶制品及多种其它食品等许多电子拍卖市场。本文在电子拍卖一章已介绍,欧美、澳大利亚、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的各拍卖市场提供电子拍卖服务。在国际发达国家积极发展本国农产品电子拍卖的同时,中国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农产品电子拍卖模式的成功案例。

3、电子拍卖模式具备诸多优势。尽管在线拍卖采用与交易厅离线拍卖具有相同的程序,但前者在便捷、灵活,成本等方面优于传统方式。使用电子拍卖交易系统后,竞买人再不需要扯着嗓子叫价,也不需频频举手,看到所买的货物价格适合时只需按一下手中的竞价器即可,拍卖人员即通过移动式电子拍卖车(移动式拍卖)或电子拍卖控制台(固定式拍卖)来主持拍卖,避免了因环境吵杂而引起的失误。此外,电子拍卖第三方交易市场可以解决交易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如货物理货、拍卖竞价、资金结算、客户资料管理、数据分析等,所以整个拍卖交易过程除需几个技术人员控制电脑外,其余全部工作都可以交给电脑进行操作,拍卖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4、农产品电子拍卖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了政府各涉农部门及重点企业的重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年启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项目建设,在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硬件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的同时,根据不同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育程度,各地政府利用国债投资对重点市场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以及电子拍卖系统给予适当补助,积极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的建设。

第7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电子商务、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及财务(电算)会计等专业的设置,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管理系(学院)的相关专业设置、组合模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在当今网络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各相关专业(仅以上述三个专业为例)之间必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内在联系,反映在现实工作和教学过程当中的这种全新联系关系的形成与建立,是以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为前提,进而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予以重新定位的结果。三个专业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这种联系关系,同它们之间原有的联系关系内容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电子商务首先造就了全新的企业管理环境及模式,进而使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变革成为必然。真所谓电子商务“一石”,激起了相关专业内容连锁变更与升级的千层涟漪。因此,重新揭示、认识和把握三个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成为现在及未来众多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财会工作人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在各类大中专院校中从事经济管理学科一线教学的广大 教师更应理所当然地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电子商务的实践与推广,直接带来了企业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会计理论与核算要求的变革,为网络财务的现实提供了前提条件。

首先,电子商务手段突破了企业间固有的界限,从而导致了虚拟企业的产生一一即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资源动态配置和优化组合。一方面,它改变了以产品为核心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生产系统Just in Time Production System(JIT)、以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BM)为代表的公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与方法,将开始广泛应用,因为基于网络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既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也提供了实施与实现的可能。作业管理与传统的以产品为核心、围绕产品生产周期展开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根据市场预测定生产计划,根据计划(包括产量、流程和周期)定库存,因而所形成的原材料、半成品与产成品的积压等问题,必然成为资金周转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梗阻”症结,资金浪费与资金周转困难这一对难题,由于对未来市场变化预测精确性的不可万无一失性,实际上在决策阶段就已经埋下了“祸种”,成为企业管理实务运行过程中自身无法解决的“二难定理”。因为作业管理的关键或核心,就是在消除掉生产组织及结构层次化的前提下,剔除了所有的非增值作业环节而实施的管理模式,因而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库存,从纯粹意义上讲,就属于非增值作业,甚至是负增值作业。未来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即时)生产系统,为消除这种非增值作业创造了条件,使作业管理成为可能和必然。

其次,在公司(企业)生产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产生变更的同时,必然对公司(企业)传统的会计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中击。全新的会计理论与核算方法的产生随即亦将呼之欲出,或者说是水到渠成。例如,就财务核算中的生产成本计算而言,制造成本计算法将由作业成本计算法取而代之;而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亦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数字时代的产品,如计算机软件产品等,对传统的资产(产品)价值的计量基础一一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所提出的挑战性更为明显,如果按历史成本计量计算机软件等数字资产,其会计信息的决策性、相关性乃至真实性,均:降大为降低。因为数字产品它是即时生产系统的产物,既有有形资产的特征,又具有无形资产的性质,其自身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展示出来的人力资源会计特征特别突出与明显。将计算机软件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软件产品生产企业的有形资产非常有限,且在会计上的账面资产也很小。根本看不到有形的而且是大规模的生产车间、原材料消耗及产品,往往只是每人拥有一个工作间、一把椅子、几台电脑。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却难以用传统的增长模式去计算,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虚拟企业环境中,会计假设(包括主体、持续经营、分期、货币计量)、会计组织、成本计算方法等均面临新的选择。同时,网络信息经济的发展,;降使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并对企业实现其竞争优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确认与计量:降成为未来社会经济的迫切需要资产的确认、计量为主体,以现实交易价格为核算基础来构建内容框架的。因此,对无形资产的反映和披露也因循有形资产的提示方式来进行。但由于无形资产价值往往缺乏现实的交易价格而无法有效、及时、合理地加以确认计量,只能采用获取该无形资产时所发生的成本来予以表示,这便导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格将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导致企业的价值无法得到恰当的反映。如果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人力资源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问题,会计核算存在的必要性必将受到质疑。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环境或虚拟企业环境在改变传统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环境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变革。与此同时,无纸化的商品交易活动,必然将会计全面带入无纸化的电子数据交换时代。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及不可抵赖性,将成为未来会计核算准确与安全的基石,而无纸化交易本身,就是电子凭单传递加电子货币结算。电子货币的出现、网上银行的诞生,最终:阵实现基于票据传递的会计结算到无纸化电子结算的彻底转变。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将对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质变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最终导致网络财务成为现实。

电子商务在改变公司(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业务流程及会计信息产生和存在形式的同时,也将对当前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质变带来深刻的影响。就公司(企业)管理系统而言,DOS+MIS系统的应用(POS、MIS指分别用于动化管理的前台与后台系统),促进了我国商业企业自动化的实现。而POS、MIS仅是商业内部管理的优化方法,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要从整个商业流通供应链来考虑,与生产、运输企业联合制定的电子订货系统EOS应运而生。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侧成为了完整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的软件,它在企业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企业管理的传统模式,使管理效率的提高能与信息技术同步进行。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对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产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并包括相应的模块组成部分。ERP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的体系标准。它把企业的各个部门组成一个平滑的功能整体,其主要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改革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实施ERP系统,企业可以迅速建立起以企业为核心的B2B企业电子商务应用(ASP)模式,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扩大市场机会,直接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模式;ERP涵盖BtoB和BtoC的应用,因为它与企业电子商务门户和BtoB市场紧密连接,从而使供应链更加完善。ERP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得企业实现迅速改变经营管理的传统模式的愿望,并带来了新的企业管理思想。

第8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分布式工作流引擎模型分割过程调度柔性角色调度

本文先从电子商务业务过程模型的分割服务开始讨论分布式工作流引擎的关键技术,模型分割服务是整个分布式工作流引擎系统的基础服务,介绍了分布式工作流引擎的调度服务,并根据电子商务的实际特点提出角色的柔性解析方案。

一、模型分割服务

现代电子商务业务过程总体上采用层次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合作的企业之间如何协作是预先协议好的,各部门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顶层业务过程描述,又称为根过程。

顶层过程中的活动分别由不同的子过程服务实现,子过程4中的两个离散活动T和U分别实现了顶层过程中的活动W和Z。这些过程服务可以是属于同一个组织不同部门的,也可能是属于不同组织的,为了实现顶层过程描述的共同目标而组合在一起,是一种动态的松散的连接关系。整个过程可以作为粒度更大的Web服务,也可以被服务请求者用来组成更高层次的业务过程。

二、过程级调度服务

工作流引擎的调度服务是工作流模型实例化之后的运行服务,是工作流引擎的核心功能模块,分为两个层次:过程级调度服务和活动级调度服务。相对集中式的工作流引擎,分布式工作流引擎在调度服务上可以实现更好的扩展性。可靠性、高吞吐量和良好的性能。

在过程路由选择上除了WPDL中定义的分叉、合并之外,用户在需求上还存在循环、跳过、反馈等路由需求。对过程定义的改进、过程实例的更改和迁移同样是非常实际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过程级调度服务上提供一套柔性的服务。

三、柔性角色调度服务

通过上一节过程级调度所产生的活动实例之后,需要负责为工作项分配合适的执行人或者资源。目前的绝大多数应用在电子商务中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在适应性方面都做的很不够,在活动任务的分配上,无论对执行人还是资源都是采用静态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工作流引擎处理的时候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对执行人和资源进行调度,但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仅对角色的分配作论述,提出的角色解析模型是一个引入了实例级上下文关系支持完全动态分配的柔性角色解析。

1.工作流活动角色解析

在这样一个工作流的标准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个活动可能需要有多个参与人共同完成,也可能是在定义的时候无法确定或没有必要确定到某个具体的人,而只是指定了一定的选择范围,以及对应的规则条件。从获取工作项任务的方式上可分为推式(Push)和拉式(Pull),从工作项任务的处理策略上又可分为协作型和排他型,下面分别给出解释。

推式:就是由工作流引擎负责从满足条件的用户集中选取一个或多个用户把工作项任务指派给它或它们,这些用户负责完成该任务。

拉式:是基于每个可能执行人都有较大的工作积极性前提下的,工作项任务对可能执行人集合内的每一个可能执行人都是开放的,每个潜在执行人都可公平的竞争任务。

协作型:指按照某个条件允许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时执行该任务,即一个活动实例产生多份相同工作项任务分配给执行人执行。

排他型:指一个活动实例产生一个工作项任务,处理简单,不做论述。

2.柔性角色解析算法

本文提出的柔性角色解析算法的宗旨就是尽可能的满足用户对活动任务分配的各种需求,该算法是从“定义级“和“实例级”两个层面来实现的。

当用户定义一个活动的时候就为这个活动指定了可能的任务参与人,也就是静态绑定了参与人,并且指定了各种相关信息。这种“定义级”的指定参与人己经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了,当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限定,修改活动参与人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实例级”的实体对象进行操作。

下图是一个活动任务(工作项)产生时候的角色解析算法流程图:

第9篇:电子商务管理范文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网络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面临着下面一些安全问题:

(1)信息的泄漏。

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商业机密的泄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

(2)信息的窜改。电子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或重改,这样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

(3)身份的认证。如果不进行身份认证,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坏交易、破坏被假冒一方的信誉或盗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进行身份认证后,交易双方就可防止“相互猜疑”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钥基础设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PKI)应运而生。PKI是电子商务和其它信息系统的安全基础,用来建立不同实体间的“信任”关系。它的基础是加密技术,核心是证书服务。用户使用由证书授权认证中心(CertificateAuthority,CA)签发的数字证书,结合加密技术,可以保证通信内容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并进行用户身份的识别。

2密钥和密钥备份

密钥就是指加密解密时所使用的参数,可以是一个整数或一串字符,或其它任何加解密方法所能理解的形式。在数据加密中有两种最基本的加密方式,一种是采用相同的密钥加密、解密数据,这种方法叫做对称加密,而另外一种称为公共密钥加密技术,公共密钥加密技术采用一对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每把密钥执行一种对数据的单向处理,密钥对中其中一把的功能恰恰与另一把相反,一把用于加密时,则另一把就用于解密。公开密钥是由其主人加以公开的,而私人密钥必须保密存放。为发送一份保密报文,发送者必须使用接收者的公共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一旦加密,只有接收方用其私人密钥才能加以解密。相反地,用户也能用自己私人密钥对数据加以处理。换句话说,密钥对的工作是可以任选方向的。而在密钥的生命周期之内,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用户的私钥丢失,这可能导致在商务过程中业务的严重损失甚至停止。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通用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密钥生命周期中引入密钥备份和解密密钥的恢复机制,即从远程备份设施,如可信赖的密钥恢复中心或者CA中恢复私有解密密钥。密钥的备份与恢复只能有可信赖的机构来完成。

密钥的备份的必要性是以合理的实际的商业需求为出发点,与法律或政府对加密数据的管理无关,而密钥托管不同,他是出于对法律强制或者政府对加密数据的访问控制的要求而设置的。

3密钥托管与密钥托管

在电子商务广泛采用公开密钥技术后,随之而来的是公开密钥的管理问题。对于政府机构来说,为了加强对贸易活动的监管,客观上也需要银行、海关、税务、工商等管理部门紧密协作。为了打击犯罪,还要涉及到公安和国家安全部门。这样,交易方与管理机构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联系。为了监视和防止计算机犯罪活动,提出了密钥托管(KeyEscrow,KE)的概念。KE与CA相接合,既能保证个人通信与电子交易的安全性,又能实现法律职能部门的管理介入,是今后电子商务安全策略的发展方向。

密钥托管技术是一种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获取信息解密密集新途径的技术。它用于保存用户的私钥备份,既可在必要时帮助国家司法或安全等部门获取原始明文信息,也可在用户丢失、损坏自己的密钥后恢复密文。

执行密钥托管功能的机制是密钥托管(KeyEscrowAgent,KEA)。KEA与CA是PKI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管理用户的私钥与公钥。KEA对用户的私钥进行操作,负责政府职能部门对信息的强制访问,不参与通信过程。CA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和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为每个使用公开密钥的客户发放数字证书,负责检验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因此它参与每次通信过程,但不涉及具体的通信内容。

4安全密钥的托管

密钥托管最关键,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阻止用户的欺诈行为,即逃脱托管机构的跟踪。为防止用户逃避脱管,密钥托管技术的实施需要通过政府的强制措施进行。用户必须先委托密钥托管进行密钥托管,取得托管证书,才能向CA申请加密证书。CA必须在收到加密公钥对应的私钥托管证书后,再签发相应的公钥证书。

为了防止KEA滥用权限及托管密钥的泄漏,用户的私钥被分成若干部分,由不同的密钥托管负责保存。只

有将所有的私钥分量合在一起,才能恢复用户私钥的有效性。

(1)用户选择若干个KEA,分给每一个一部分私钥和一部分公钥。根据所得的密钥分量产生相应的托管证书。证书中包括该用户的特定表示符(UniqueIdentify,UID)、被托管的那部分公钥和私钥、托管证书的编号。KEA还要用自己的签名私钥对托管证书进行数字签名,以保证其真实性,并将其附在托管证书上。

(2)用户收到所有的托管证书后,将证书和完整的公钥递交给CA,申请加密证书。

(3)由CA验证每个托管证书的真实性,即是否每一个托管都托管了一部分有效的私钥分量,并对用户身份加以确认。完成所有的验证工作后,CA生成加密证书,返回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