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终身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审美教育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因此,现代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教师素质的美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观念美。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综合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美的素质,尤其要注重自身身心审美修养的培养和提高。比如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对文艺、体育有广泛的情趣,能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感受体验中追求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二是语言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语言美取决于教师爱生的情感和语言表现力,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思想内容、情感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方能做到“辞以情发”,而不故作姿态。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都应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许多语言才能出众的教师,讲述都非常生动、有趣。三是形象美。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仪容整洁大方、板书优美的教师形象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美的氛围的因素。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形象建设,强化师范技能训练,对有效开展审美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创设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美
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走入作品中,学生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可创设情境,利用课件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学生听着轻柔的音乐,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桂林,眼前出现“奇、秀、险”的山和“静、清、绿”的水。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还可引导学生在音乐中闭眼进行想象:桂林的山是怎么个奇法,是怎么个秀法,是怎么个险法。这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陶醉在如诗如歌的语言描写中。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课文讲到当小艇行始在水面上时,威尼斯的水面上生气盎然,热闹非凡;当小艇修憩时,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这一段内容动静对比,文字优美,语言极富魅力,教师可通过音乐、语言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品位与积累。学生通过情境学习,仿佛身临其境,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景色的美及语言的美。
教师通过以上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达到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三、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
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否则难有理想的效果。例如《五彩池》一文的朗读指导。如果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感知不足,体验不够,而老师从技巧方面指导朗读,是达不到效果的。必须激发起学生从心里去体会五彩池的美,才能在读中表现出五彩池的美。实践证明,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朗读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四、利用对古诗词的联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是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也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古诗词教学,从古诗词所展现的优美意境中,引领生品词析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常常遇到理解不好的情况,这也就影响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创新地利用联想教学方法,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合理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针对诗词展开联想,并在联想的基础上品词析句,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关于“美”的感情,进而发展审美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并着力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不仅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而且也要让学生在产生心理愉悦、精神满足、情感共鸣,进一步启发他们的思想认识,进而在使他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以及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萍.审美教育应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教研),2011(04).
审美教育要达到应有的功效,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气质精神,使审美情感内化;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格情感,达到审美素养的外化功能。
1.联系现实,辨别美丑
审美教育,文本细读是基础。反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细读课本内容。但鉴于学生心理、情感和见识的不成熟,语文教师尚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现实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以其为参照,辨别文本形象的美丑,经过积累,便可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教读《阿Q正传》时,可以从罗曼・罗兰“我在巴黎也看到了阿Q”的感叹出发,启发学生:阿Q精神只有阿Q这样的农民才有吗?我们周围的人、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阿Q的影子?阿Q精神只会出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吗?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没有阿Q精神的影子?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和自我实际后会发现阿Q精神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审视自己的言行,提高自我警觉。然后回归小说文本,从阿Q姓名无法确定,推知其精神的普遍性和深刻性。这样,在对阿Q形象审美的愉悦中学生获得了自己言行的审视和规范。
2.延伸阅读,丰富感知
延伸阅读,即在课本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泛读涉猎的方式阅读相关内容,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延伸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接触过的,也可以是学生尚未接触到的;可以是名家名作,也可以是同龄人习作;可以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科学论文……总之,只要是有助于学生丰富审美感知的文字,都属于延伸阅读的范围。在具体的教学中则应精选视角,注意层次,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时,要是采用“以诗证词”的方式来鉴赏这首词所蕴含的历史沧桑感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就能通过艺术的熏陶和鉴赏,使创新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读到“千里澄江似练”时学生可能会联想到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名句;读到“背西风,洒旗斜矗”时,学生自然会联想起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同时“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继”还会使学生联想到陈后主灭亡史实来。这时教师可以随机点拨,补充出杜牧《台城曲》中“门外韩擒虎,城头张丽华”的句子加以印证。读到全词末名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时,不妨师生重温杜牧的《泊秦淮》绝句。通过互证,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创作的相融相通,明白“不胜古人不足以与人并”的道理。
3.引发体验,以展个性
审美创造有利于获取亲身体验,有利于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写作是审美创造的重要形式,也是语文教学中学生体验审美创造,形成个性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情绪变化及时引导他们主动写作,使学生释放情感,调整身心,养成个性人格。教师引导时机的把握,是这一策略成功的关键。
教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如果学生觉得课文中“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无穷。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话特别美,教师便应因势利导,分析该段应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认识这段话的思维流程:作者由南国之秋的著名景点,然后又展开对比联想,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浓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比喻、排比不仅使文段语言流畅,形象鲜明,而且充分展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沉情感和文化意蕴。再让学生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写出另一段文字,表达自己故乡风土人情的独特感受。这类训练,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联想的方向感,培养了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感情,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应该指出的是中学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因而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见“缝”插针,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什么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董白芷.教育艺术论新编[M].海南:海南出版 社,2002,12.
[2]李哲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
[3]高万祥.语文的诗意[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4.
一、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重要性
西方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是要培养“既能行动又能思想的人”。教育就是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努力创造并积极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但就目前中职学生的生命现状调查来看,情况不容乐观:79.63%的学生或存有生命焦虑,亲子沟通不畅产生生命无依感,师生对话缺失产生孤独感;36.84%的学生曾产生过自杀念头或行为,认为“死了也许比活着更快乐”。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生命教育学教授袁卫星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理想教育十分必要,但任何德育教育都不能取代生命教育,没有了生命哪还有什么道德和理想,生命教育最初始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因而,职业教育不仅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更应该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在教育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人,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出发点。要实现育人功能则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可见,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不可缺失。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说。当出现危机的时候再来处理为时已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1.唤醒生命意识,感悟生命价值
新的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选入了许多名家名篇,其中许多篇目不仅是文化的荟萃,也是人生体验的沉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随时捕捉时机,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所在。教材中有很多作者尽管曾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或者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苏轼、史铁生、海伦?凯勒等。这些作者及其经历的介绍,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向这些作者学习的热情,进而更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探求生命意义,构建人生信仰
珍爱生命,就是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会有困惑、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坚定的人生信仰。如在讲《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们要深入挖掘父亲之所以成功的内涵: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在讲《绝品》时让学生明白在普通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令人仰止的民族大义、职业理想与操守。这样,教师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引导学生积极探求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拥有一个充实、丰富、坚强、凝重的生命。
3.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开展多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和信念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体验,能够使得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如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理解时,引入学生对“人才”“人财”的讨论;在讲授史铁生的《合欢树》和《我与地坛》时引入了项目“感恩”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父母在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的一片深笃之情,进而在一片爱的纯情体悟中,很好地理解生命成长过程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情怀,在亲情的感悟中体会生命的厚重。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职业教育在让学生学好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育人教育。作为担负生命教育使者的语文教师,在教授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增加语文教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一、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的现状要求重视德育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开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中小学,广大任课教师总是自觉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教师不可避免地偏重教学。轻视德育教育。在大学,由于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广大任课教师在意识中似乎只有教学一项任务。事实上,仅仅靠几个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得到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广大任课教师的合作。而英语的课程特征决定了从事教学的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英语是一门主干课;而在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是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课。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接触的全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二、从教材出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结合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把真理、经验、知识、思想、价值、意义、情感、态度都显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去辨析和接受。而当今的大学教材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多篇课文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的人性之美。现在的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从起始阶段的文明礼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题材到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口教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航天技术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就能自然而然地融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三、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严格要求,是指在政治、思想、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具体到英语教学而言,首先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人手,从每一次听课到每一次作业,小到一个字母的发音大到对整个英语语言的掌握都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作风和认真严肃的态度。其次还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全面要求。全面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诸如用英语实现交际,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等:不仅让学生学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不仅让学生掌握与英语语言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等。最后,教师还要敢于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倾向进行批评教育。当然这种批评教育应当是实事求是的,应当是善意的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应当讲究分寸和场合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心服口服。
尊重爱护学生一方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高高在上,只有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才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还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中的差错,及时地向学生道歉或对学生的哪怕是丁点的进步进行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而且自己的努力是得到了老师的承认的,这样不但不会使教师的面子受损,反而能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另外,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然而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自尊心很强,非常害怕犯错误,认为这样是丢了面子,因而不愿尝试一些较难的问题和活动。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以适时的鼓励,及时对正确回答问题、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尊重爱护学生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课外接触中。这不仅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履行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决不只能是“上课来,下课走”,而是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接触,更加充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四、为人师表,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要对学生实施英语德育教育,教师应具有很高的素质和修养,正像《礼记》中所说的那样:“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在授课时''''展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形象会对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教书育人,离不开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教书育人的最基本要求。言传身教相结合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综合效果。所谓言传就是教师通过有声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课外进行辅导,都是不同形式的言传。那么所谓身教,则是教师以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和感染作用。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言传和身教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而教师的行动则是无声的语言。”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结合,言传晓之以理,身教导之以行。我们学校的学生多是青少年学生,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对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五、适时给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教师在英语课上要结合课文给学生讲授相应的背景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外读些与此有关的简易英语读本,以扩大学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多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尤其是我国加入了WTO,北京申奥、上海申博的成功。英语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要不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学生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竞争是无情的。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必须努力学习。优化自我。发展科技。壮我国威。在课堂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旧常学习中形成一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的社会化、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团队协作成为人们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精神。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groupwork或pairwork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一)转变观念,培养全面人文精神人才对于人文精神的追寻与传递,教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和因素。如果教师的观念落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培养,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全面人文素质的人才。为了升学率而忽视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人文熏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拥有知识而没有才华和思想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语文这门形象化、感性化的学科可以体现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发掘学生的精神潜质,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中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及价值观。例如,在进行课文的讲解时,教师应该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中,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所要弘扬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学生必然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和内涵,并且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的形成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尊重个性,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就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寻找新的授课方式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将自己视为引导者。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多与学生交流与接触,增添一些民主的氛围,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自由发展;对于学生一些个性的想法和意见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尽量发现其中的优点和闪光点,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目前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但也应明白“人”是课堂的主体,切不可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变成一种累赘。
(三)扩展视野,通过阅读体会人文精神文学就像一片肥沃美丽的土地,等待大家去发现和欣赏,中外文学中有许多值得一读的佳作。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从而在阅读中享受人文的美的熏陶。例如,我国古代有“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唱,也有“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文学把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包含许多民族精神和情感。课外佳作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并获得灵魂的陶冶和精神的砥砺。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多进行一些美文阅读,通过美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灵。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精神阅读。学生只有在精神上走进文章才能够算是真正的阅读,才能与作者产生思想的交流,才能辨别善恶和美丑,用正直善良的心来对待世界和生活,才能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语文教育中真正接受到一些人文精神的影响和熏陶,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营造环境,通过课堂质疑体会人文精神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在课堂上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多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利用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询问学生的意见,善于接纳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总结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提出了问题,说明他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疑问,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学生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样的状况肯定会让学生产生很多的疑问:古代女子都是要裹脚的,那么就不会发现吗?女人是没有喉结的,不会被看出来吗?这样新奇的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带领学生一起仔细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能够更好地融入文章的学习中,师生之间也能够有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方对话。
二、总结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文本 延伸活动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121-01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学生各种素质教育发展中,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带来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大幅度提高,又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推进与实施。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 以文本为载体,挖掘心理健康的着陆点
语文课本本身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章,除了少数说明文外,都是作者积极人生观的反映。无论是颂扬还是鞭挞,都是从正面或反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抵制,这正是作者对健康人格和积极人生观的肯定和追求。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也会把自己与文中的人物作比较,在比较中与人物发生碰撞,感悟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因此,有效地利用好课本中的文章是一条省时、省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中。课文中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均以其鲜明的性格、感人的情怀,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如《詹天佑》一文,可使学生为詹天佑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所感动;《窃读记》所反映的热爱读书的精神;还有《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流露出的爱心和同情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渗透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这些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闪光点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意识,使生命在进取中得到升华。
二 以课外延伸活动为辅助,将心理健康落实于个体
1.写周记
让学生写周记,既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也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因为在周记中能发现学生的诸多问题,如一位学生对我经常和班干部接触有意见,说我偏心,这种意见本质上是一种学生不甘受冷落的心理表现。于是我就在周记上解释,跟班干部多接触主要是因为班级工作的问题,并告诉她,她的意见我会接受的,以后会注意多跟一般同学接触。这样既解决了她的心理问题,也帮助我调整了班级的管理策略。
2.加强片断写作练习
所谓“言为心声”,要赋予片断写作练习一定的实际内容,而这种内容难免是会受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情绪的间接影响。如,我要求学生以“我是××”为题,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其中一位学生就写“我是一只小小鸟”,文中写“我”受到了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和人类的冷落,整篇文章透露出一种消极的情绪。后来我装作若无其事地和他闲聊,了解到他的生活:他最爱的外婆去世了,父母因为做生意疏于与他的沟通,爷爷奶奶对他也漠不关心,对他不闻不问,他觉得生活很没意思,觉得人与人之间太冷漠。这种表面上是写小鸟的生活,实质上还是在宣泄他个人对生活的看法,因此,我及时跟他进行沟通疏导,以其他例子引导他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关爱,有些人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有些人可能更侧重于用行动。经过疏导,他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并表示以后会好好对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
三 以评价为路标,为学生心理健康指明方向
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能否正确运用评价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评价观。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能正确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在科学评价的引导下,素质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走向成熟,迈向成功。
1.评价要全面客观
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他的学习态度;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要看他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方法,而且还要看他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还要防止“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认知偏差的干扰,不要仅凭一两次测验分数就做出最后的结论,甚至形成对人的偏见或成见。
2.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教师的评价,要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鼓励他们不断前进。如班上有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及格,我没有拿他的成绩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而是用他每次的成绩和上次的成绩作比较,当有较大进步时,我总会在班上大声说:“这次××同学进步很大”,全班同学都给予他热烈的掌声,从而他对学习的自信心也在逐渐地恢复。现在,课余时,总能在座位上看到他看书的身影。
3.评价要有发展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鉴赏美 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美育资源,深入美育实践,探讨美育的教学方法,摸索美育的经验,发挥美育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来建构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理性框架,是现代化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美感培养美感,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要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心神进入美育境界。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因为美育不是强迫人们接受什么,而是在感受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教育,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影响人的深层的精神世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语文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造一种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心神入境。这种氛围是认识、欣赏与品味美的前提条件。
教师要善于创设人文氛围,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文本内容诉诸于视觉的图画。根据文本内容配之于音乐,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深入挖掘、展示课文的生命意识,形象地展示自然美和社会美。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理性思维转移到情景交融的生命境界中去,以陶冶其情意、提升其情感,积淀其生命阅历,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用实物演示情境,图像再现情境,多媒体显示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引导学生“入境”、“与亲”,通过言语、照片、录音等多媒体,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如教学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在朗诵、体味诗句,总结一生光辉业绩后,将记录片《我们的好总理》进行剪辑,课堂上再现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列队迎送灵车、哭别总理的感人场面。此时,学生在这悲壮、肃穆的情境中,用跳动的心去感受的同时,已加入到十里长街送别总理的队伍中,学生心中的悲痛、怀念、热爱和崇敬的情感得到了高度升华,作品中的人文光辉在课堂上弥漫。
二、启发诱导,熏陶浸润,培养审美鉴赏力
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在新时代,华夏文明如要焕发青春,并且领先于时代,就必须形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且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文明。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和信息因素在内容产生这个视野里是互通的,中华文化是个极大的内容宝库。从《诗经》中劳动人民的歌声到《女神》中摧毁一切旧势力的怒吼,从百家争鸣的喧嚣到现代网络文学的风靡,文学作品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生活。文化内涵厚重,审美趣味浓郁,其内容包罗了人文历史、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的极其丰富性。在形态美方面,有奋发昂扬的壮美,有轻柔和谐的优美,有催人泪下的悲剧美,有诙谐睿智的喜剧美,还有丰富多彩的风格美。所有这些美又都是用语言文字这个文化载体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审美观照。
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这种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诸如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欣欣向荣的春天之美;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勾勒出的一幅美丽的海滨仲夏夜水墨画,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大自然的美感,获得美的享受。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能给学生以“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更能在学习中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感情。孙犁的《荷花淀》,充满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景美,人更美。景,美在清新,美在丰富的内涵;人,美在质朴,美在崇高的精神。景烘托了人,人美化了景,充分展示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妇女们如同白洋淀荷花一样美丽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感染,心灵得到美化。大自然中还有一些自然风物,像黄山的“迎客松”、晋祠的“千年柏”等等,由于年长日久,已溶入了很深很深的社会内容,尤其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建筑、雕塑等文物,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生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它们不同于山水树木,已超出自然,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美,而是一种艺术美、社会美了。这种包含艺术美、社会美的“风景”发现,只靠一般的观赏是不行的,它还要靠读书、看画、听音乐等来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和艺术细胞,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
三、激发想象,体味实践,培养审美创造力
“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想象和联想是作品艺术的翅膀,借助它,作者就能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实际上想象是一种深入广泛思考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没有联想和想象,就不会有《岳阳楼记》的千古绝唱;就不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更不会有一代伟人所创造的“当惊世界殊”的神女形象。 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去进行想象,启发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吟咏,自由自在地联想,从无声无色的文字中听到、看到有声有色的形象,有血有肉的人物,仿如身临其境,甚至更为宽广。
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后,很自然会产生向往美、创造美的愿望。这种愿望使其尝试把已获得的美感转移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而在这种美的实践中,学生的审美认识得到不断深化,进而转化为美的创造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美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中学语文是教学内容极为丰富、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绝大部分课文与人们的思想、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反映生活、描绘自然、抒发感情,自然地有着美的篇章、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和美的形象。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因此,培养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渗透“美育”是成功的关键。
一、发掘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
1.自然美
语文课本中写景状物的文章比比皆是,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了山之美:“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济南群山雪后的美丽景色,使人体验到秀丽之美。翻开语文课本,花色之美更是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DD人们对花的喜爱,就是对美的憧憬。
2.社会美
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雨,仍青春不衰,雄姿英发;历经无数次劫难,终刚毅不拔,巍然屹立。这不能不部分地归因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没世之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林则徐,都是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而中学语文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意识使之在弘扬传统美德、培养道德情操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独特功能,语文教师要把握这一优势,为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3.艺术美
艺术美是现实美的诗话,集中体现了美的特征。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美是十分丰富的。如《口技》表现了摹声艺术美;《核舟记》表现了工艺美;《苏州园林》表现了建筑美;惠崇《春江晚景》表现了绘画美等,语文课本本身又体现着艺术的形式美,散文中的排比给人一种气势美,小说中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和谐美,剧本中的人物动作设计具有造型美,诗歌的朗朗上口表现出音乐美。
二、语文教学美育渗透的途径
1.利用联想和想象感悟形象美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直接关照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调动审美经验,丰富、完善对象和创造对象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比比皆是,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适当时机,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课文在头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借偶然事件看到必然性、普遍性,借有限人景看到无限的情。
2.用活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着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经指出:对于教师而言,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教师在语言上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入境动情”的语言能抓住学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交互激荡,产生强烈深厚的情感反映。教学中教师优美的语言、适当的鼓舞,情感的调动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利用“美读”感悟情境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美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学生就会从字词句入手,理解艺术形象,体验作品的感情,真正做到“披文以入情”。从而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借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体会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感受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真正从感悟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占有语言材料。
4.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板书可以说是教材的灵魂所在。一个新颖、别致、美观的板书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维,又给学生美的享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在教学《春》一课时,设计了两种形式的板书。其一:一、盼春-春天的脚步近了。二、绘春-1、大地回春图-像刚睡醒的孩子。2、春草图-钻、嫩、绿、满。3、春花图-像火、像霞、像雪、蜂飞蝶舞。4、春风图-味(泥土味、草味、花香),声(鸟声、笛声)。5、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白天、晚上。6、万家迎春图D城乡、老小。三、颂春-三个比喻(新、美、健);其二:通过春回大地(写时)、春光明媚(写物)、春早人勤(写人)、春意催人(写意)来表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合理地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整体与部分、主要与次要、重点与难点都揭示出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板书,从而认识作者布局谋篇的结构美。
语文审美教育能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优化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去感受和创造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顺德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②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