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利率市场化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利率监管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发展进程
(一)利率市场化及其特征
利率市场化即利率自由化,就是借贷款利率水平由商业银行根据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借款、贷款的供求状况来决定利率的形成的。利率市场化也就是让利率自由充分发挥调节市场的作用。简单的来说就是中央银行不再像以往那样对商业银行实行直接控制,而是通过货币政策间接的调整和控制资金利率的一种新的利率控制系。
利率市场化有四个特征,分别是:一是商业银行可以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利率水平的权限。商业银行对其业务有权规划,比如对资金交易的规模大小、资金的交易价格、资金的期限以及对资金的担保方式等具体的资金交易事项进行商量协作。二是利率的结构应该由市场资金的供求自主选择。三是同业拆借利率和短期国债利率成为市场利率的导向和参照标准。四是中央银行将会间接的调节和控制市场资金利率水平。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在1996年开始,货币当局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循序渐进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目前而言,对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存贷款利率浮动、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等几个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在这十几年当中,中央银行已经放开了120多个本外币金融产品的利率管制。在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市场利率化的稳定改革推进将作为我国金融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年底时,央行行长周小川同志在财经年会上系统全面阐述了利率市场化循序渐进的推进与改革。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环境制约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的经济环境有了诸多变动,但是国币当局对利率的管制没有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动,我国的利率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在一个变动浮动不大的水准。也就是说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利率水平和经济的增长发展不同步或者更甚背道而驰。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就需要在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推进,保证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从而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我国现在的宏观经济环境的缺陷将对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将会不利。
(二)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能力不足掣肘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商业银行在针对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将面临两种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和利率市场化恒久性风险。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就是在货币当局对利率管理的放开的初期,商业银行一时间不适应市场供求状况决定利率水平情况下所产生的金融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在利率长期压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商业利率上升。如果利率上升在一定可接受的范围内,则会给经济带来增长。当利率水平过高的上升,则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比如银行的稳定性受到挑战,银行间吸收存款的竞争性加剧,银行的债务负担加重等等。当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水平上升时,利率的波动性也随之加大,但商业银行长期在利率管制的环境下一时不适应这种利率的波动,从而导致银行对利率规律的把握不准以及对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不能有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化解。利率市场化恒久性风险,也就是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水平的决定是有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这就导致利率变动的不确定。从而进一步导致商业银行效益的波动
(三)金融体系的不健全约束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良好完整健全的金融体系将会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而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都不是很健全,再加上中小金融机构还少,网点覆盖面相对不够完善,这将势必影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一旦市场化后,将会可能导致储备资源杂乱无章的变动和转移,更有可能因竞争而导致许多银行失去客户和存款而“息业”。而且,目前我国的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对国内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和深度还尚有一定的缺乏。
三、解决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建设宽松稳定的宏观金融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需要稳定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作为保障和前提,如果市场环境动荡不安、不能够稳定,这将势必阻碍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改革。因为宏观环境的不稳定,利率在市场环境下波动将会引起经济的的剧烈波动。所以我国应该营造一个宽松稳定的市场环境去推进利率市场化。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物价水平高居不下,因此应首先治理通过膨胀,调控物价水平,从而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营造一个宽松稳定有秩序的宏观环境。所以货币当局需要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为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做好制度性铺垫和宏观环境准备。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过去的资金市场的秩序靠得是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预,在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须得从金融监管制度上去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对利率的自由放任不管,而是从源头上引导好利率。因为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高低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也会使经济波动剧烈,所以需要有效的金融制度去管理利率、维护经济增长。
(三)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央行由货币供给的直接手段转向间接手段来调控利率,这就无形当中使调控的链条延长了许多。由此,就需要多方面的政策(利率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和汇率政策等等)协调有序进行,最终影响、调控利率。在政策协调配合过程中,货币当局通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银行资金,进而调节市场资金,最终影响市场利率和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目标。
四、总结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走向成熟的标志,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但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克服了一切困难,稳步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行。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出现了一些经济问题,而商业银行业没有完全独立商业化,再加上居民的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等一系列的因素制约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稳定循序渐进的改革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要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稳定的经济环境保证了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继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政策建议[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3期.
[2]尹继志.对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J].南方金融,2011年7期.
[3]李常春.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D].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6期.
[4]利晓思.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基准利率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尹继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改革路径选择[J].金融与经济,2012年.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存款 贷款 管理
2012年6月7月和7月6日,央行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区间也有所扩大,这意味着市场呼唤已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加速阶段,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向前迈出一大步。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存款市场特征
1.金融“脱媒”持续显现。随着利率市场化及金融市场的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介地位降低,金融“脱媒”现象明显。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大额长期资金将更倾向于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为多样化的资产形式。信托、保险、证券等新型金融商品不断开发,部分资金从银行转至其他投资渠道。
2.价格竞争更趋激烈。从国外经验和目前我国实践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付息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特别在目前各商业银行规模扩张冲动较大的情况下,价格竞争加剧。第二次央行调息后,各家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的差异化开始显现,存款竞争升级,各家银行存款定价大概可分为三类:(1)5家大型银行和邮储银行将1年期定期利率上调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08倍(半年期1.09倍,3个月1.1倍);活期、1年以上定期均为基准利率。(2)招行、民生、浦发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将活期、1年以内(含1年)定期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1年以上定期为基准利率。(3)宁波银行、泰隆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等城商行则直接将各期限存款利率上浮到顶。部分城商行还根据存款额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利率(樊志刚、胡婕,2012)。南京银行、兴业银行等少数商业银行根据存款期限、客户结构等采取了更加精细的定价策略。
2013年2月份,交通银行各分行全线上浮各期限存款利率,意味着该行正式加入了银行业“揽储战”。尽管转变经营模式、调整业务结构以及加强金融创新是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根本之策,但是在利率市场化之初,在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和存贷比不高于75%的监管要求下,一定程度的价格战仍是不可避免。
3.存款理财化特征明显。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存款竞争不仅停留在提高利率报价(利率上浮)的方式,存款理财化和产品化特征日益显现。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银行存款替代性产品,其收益率基本上是按照shibor利率确定,理财产品收益率与信托类的固定收益率并轨,已基本代表了市场化的存款成本水平(李岚,2012)。
理财产品针对不同销售起点设置不同定价,计结息方式设计灵活,同时在期限上采用非标准化期限,相比央行的标准化期限更为灵活。
3月25日,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业界称之为“8号文”),足已佐证银行理财业务日渐增加的分量。有报道称,2013年3月底全国理财产品余额已经超过10.4万亿元,相当于整个银行存款的12%,比2011年底增加了6万亿元。
4.存款波动性加强。由于存贷比监管、银行主要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基于时点的信息披露、存款人对资金价格敏感性提高、存款业态变化,以及银行业务模式和激励机制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存款波动性加强。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档期管理配合存款“冲时点”,亦助推存款的波动。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管理
1.密切配合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虽然在央行2012年的两次利率政策调整后,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初步形成分层定价格局,但目前商业银行的普通存款利率定价刚刚起步,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仍然较低。存款定价方面需传导主动负债管理思想,摆脱目前商业银行被动吸存的局面,通过各种存款产品设计和定价差别化,达到主动吸收的目的。如渣打银行对10万元及以上金额的活期、3个月、半年期和1年期存款执行1.1倍利率,而两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利率则采取了下浮,低于3个月定存利率(樊志刚、胡婕,2012)。
2.实施标准化与差别化相结合的定价策略。若单纯追求定价提升,必然会影响到业务规模的发展。若放弃定价管理目标,规模的增加则无法弥补总量收益的损失,与商业银行效益增长的目标相悖。定价策略要平衡好量价关系,采用标准化与差别化相结合的定价模式,既关注价格创造,又兼顾市场竞争。标准化定价模式以量价平衡为目标,挂牌利率与主要竞争对手保持一致。差别化定价模式通过提高价格灵活性更好地服务客户,提高银行长期盈利能力。比如为不同产品设计不同定价策略,对不同期限存款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采取有效的客户分层策略等等。要转变经营理念,商业银行不仅要用价格优势来吸引客户,更要用服务和风险管理的优势来争取客户,构建起全新的经营模式(李岚,2012)。
3.建立有效的存款定价监测系统予以跟踪。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施“分级授权、灵活调整”等定价管理原则,有效的定价监测系统不仅是评估政策效果的主要工具,也是进行客户行为分析的必备数据基础。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对存款定价实际实行情况予以跟踪,通过定期分析和效果回顾,及时调整下一步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贷款市场特征
1.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到顶。经笔者测算,贷款利率下浮30%已突破商业银行盈亏平衡点。此外,从近一年各类型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看,整体实际执行利率高于基准利率水平,且执行下浮贷款利率的贷款占比较低。因此可认为目前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到顶。
2.银行间接融资占比下降。从贷款的角度看,“金融脱媒”主要表现为企业获得了更多融资手段,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使用银行间接融资方式,企业获得资金可以不再向商业银行借款,而是直接发债、发行股票或者短期商业票据。2012年银行业人民币贷款增加8.20万亿元,占当期社会融资总量15.76万亿元的52.1%,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而同期信托贷款、企业债券的占比则提升10.3个百分点。
3.贷款客户结构发生变化。从国家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大客户、优质客户直接融资及议价能力较强,其贷款利率将呈下行趋势,贷款需求相对减少,收益将下降,而债券承销、现金管理、理财等需求会上升。为保持盈利增长,银行的客户结构更多向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倾斜,同时风险偏好上升,银行整体贷款风险提高。美国银行业信贷成本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0.18%,提升到70年代的0.46%。
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
1.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过程。国际通行的利率市场化下贷款定价覆盖成本与费用、风险损失和目标盈利,并兼顾市场竞争。一笔贷款的科学定价,需要多维度的管理会计成本分摊,需要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测评体系,需要完善的内部资金计价方案。贷款定价中需考虑的参数主要包括: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客户让利、目标收益率等等。
较为合理的内部评级法为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提供合理的信用成本和资本分配,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合理的定价参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提供合理的内部资金曲线,包括期限、流动性、期权等因素。管理会计系统提供合理的成本分摊,准确衡量各业务的真实效益情况。
目前大型商业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开发了RAROC定价模型,并已用于贷款业务审批的系统控制;中国建设银行开发了EVA和RAROC综合定价模型,采用标准化定价与综合定价相结合的定价策略;中国银行以成本加成为基础开发贷款定价模型,并纳入信贷审批流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陆续引进贷款风险定价管理。其中,招商银行以RAROC计算公式为建模基础,开发了产品定价管理系统。中信银行建立了基于RAROC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定价模型。
2.由产品定价向客户定价转变。依托管理会计系统,全面计量客户在银行办理的各项业务综合贡献。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指标设定回报要求,量价兼顾。基于客户价值细分,实施差别化定价策略,增加定价弹性。对于高价值客户给予充分的价格优惠,对于低价值客户则提高回报要求。
3.积极培养市场化定价能力。着手开展定价目标管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逐步完善以市场利率为基础、以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提升为前提的价格管理体系。使价格手段真正服务于银行整体战略,积极培育市场化定价能力。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应建立职责明确、授权清晰的定价管理体系,价格管理部门主要职能集中于制订价格策略和目标、研发定价模型、基准利率和转移价格等,加强对利率执行情况的监测、通报,并对前台部门给予技术支撑;业务部门负责具体信贷产品定价。针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渠道实施标准定价、综合定价、差别化定价等多层次定价策略。商业银行夯实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定价技能是当务之急,应积极探索建立基于金融市场利率、银行经营成本和回报要求的基准利率曲线,进一步推动成本、风险等核心定价参数在客户、账户层面的分解细化,积极研发整合各项业务及风险因素的综合定价测算模型。
(作者为会计师、CPA)
参考文献
[1] 张建波,文竹.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研究[J].北京:金融监管研究,2012(10).
[2] 鲁政委.利率市场化开启之后的思考[J].北京:中国金融,2012(15).
[3] 刘新军,周鸿卫.商业银行RAROC贷款定价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武汉:统计与决策,2009(6).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问题;货币政策
宏观上,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影响,利率市场化政策还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和认可,微观上,利率市场化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原因的影响,还不能全力发挥其调节作用,其中以“金融监管不完善”问题最为突出,是影响利率市场化政策广泛、深入、有效实施的最主要原因;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笔者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我国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在简要阐释我国利率市场化政策实施背景和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挑战探索性提出应对措施与改进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改进、完善,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政策的科学、有效实施有所贡献。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发展状况
在我国正式实施利率市场化政策之前,我国对利率主要采取集中管制政策,该政策以管制范围广、种类多,管制下利率远远低于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均衡利率为主要特征,在该强大管制政策影响下,我国的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等都受到严格限制和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该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制定与实施了利率市场化政策。但利率市场化政策在我国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实施利率市场化政策的效果和目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发展,从政策实施至今,概括起来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以1986年我国政府首次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为标志,正式肯定了银行间资金拆借行为的合法性,对之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较大范围内利率市场化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第二阶段,债券市场中债券利率的市场化,债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债券利率的市场化成为我国大范围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环节与重要一步,其中以1996年我国通过证券交易所实现国债的市场化为标志,之后金融债、企业债也开始并逐步实现了市场化;第三阶段,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该阶段也被称为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只有真正放开银行存贷款利率使之市场化,才能够真正发挥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发展的调节作用,以银行存贷款浮动利率为标志,我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正在逐步、有序的实现。
二、利率市场化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总体上来说,我国金融监管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利率市场化丧失了独立性,由于缺乏独立进而导致政策实施的迷失,这主要缘于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以强制性手段为主,特别是科学监管措施的缺乏,直接导致实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出现“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现象,以及对利率市场化政策实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即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怪物”,应该敬而远之。上述所谓的“怪物”认识可以说是非常不理性的,笔者认为,认真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发展及监管有哪些影响或者说带来了哪些具体问题,为后续问题解决打好基础才是“正道”。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融合性”提出了挑战。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这也要求利率市场化必须与其他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内容相协调、融合,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与利率市场化之间协调性、融合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促进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金融机构承担更多数量、更多重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金融机构将会承担更多数量、更多重的风险,这也使得银行金融机构也于自身利益考虑在“主观”上不愿意实施利率市场化,虽然这些风险更多只是阶段性的。这所谓的阶段性风险,主要是指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随着利率的放开,银行金融机构在短时期内承担利率急速上升的阶段,这可能会影响到银行金融机构的收益及稳定性。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以开放的信息环境为基础,但信息流动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自由、对称,不可避免有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这也是银行要承担更多数量、更多重风险的原因所在。
三、利率市场化下的我国金融监管改进措施与建议完善
金融监管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关键所在。针对影响、阻碍利率市场化实施的挑战、问题,可以考虑分别采取如下措施尝试改进、解决。首先,推进与利率市场化相关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对于利率市场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制、金融体制脱节、不能融合现象,集中力量改进、改革影响及阻碍利率市场化实施的“体制问题”,着力提升现有经济体制、金融体制“融合性”,逐步化解利率市场化与现有经济体制、金融体制之间的“矛盾”,为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成功实施铺平道路;该措施或者该步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该步骤的成功,就没有后续利率市场化的成功。其次,建立、健全利率市场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就经济的发展而言,其运行离不开法律保护,利率市场化变是如此,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必须要保证实施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而这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也只有法律能够保护银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因此,从建立、健全利率市场化法律法规入手,为利率市场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无疑是保护和促进利率市场化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完善金融监管的最主要着力点与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张艳.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7(14).
关键词: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 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关键词: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 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自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利率市场化目标以来,迄今已逾二十年;自2005年官方首次明确利率市场化的四个先后步骤以来,迄今已逾八年。而纵观利率市场化先行经济体们完成利率市场化的历程,长则二十年,短则八年。由此观之,我国历经二十年方才走到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理,足见各方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思与审慎。
然而,可能正是因为对利率市场化先行者所走过路的每一步的过度关注,反倒使人们可能有意无意忽略了其作为“先行者”所必然具有的探路特征,由此导致我国亦步亦趋地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之后,仍然呈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非标准化”风险。
风险一:从运行逻辑上看,我国利率体系仍处于无“锚”的不稳定状态
利率市场化,是让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在利率的确定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同时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不等于简单放开先前所有官方利率设定。从成熟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定价逻辑来看,短端货币市场利率需要依据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目标利率来推演,中长端(比如3-50年)则需要根据预期通胀率来确定。
所以,放眼全球,所有“已完成”(当然,几乎所有经济体在利率市场化过程开始之初都没能这么做,这主要与“探路”性质有关)利率市场化的经济体,其货币当局几乎都有明确宣布的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目标利率,比如美联储会宣布联邦基金隔夜利率的目标水平,欧央行会宣布欧元区的主导利率水平(7天回购的目标利率),英国、日本等其他很多已完成利率市场化的经济体的央行也都会公布隔夜目标利率水平。一旦该期限的市场利率水平显著偏离央行宣布的目标水平,央行即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收放流动性,使得整个市场流动性状况不至于过紧或偏松,最终实现市场利率平稳。由于各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合格证券都首先是国债(其他证券是否属于公开市场操作的合格证券,各国、或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都存在不同标准,而其他证券的抵押率也比国债要低很多),因而,正是成熟央行这种对国债兜底性的公开市场操作,成就了所谓“国债是仅次于现金的流动性最高的资产”的金融市场铁律。
然而,这种铁律却在2013年下半年的中国金融市场被打破了。在CPI和GDP预期总体平稳的情况下,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日之内“朝三暮四”(市场顺口溜,即早上开盘4.3%,下午收盘4.4%),半年之内从3.45%(2013年5月31日)飙升到4.73%(2013年11月20日),收益率的升幅达到史无前例的37%。在流动性踩踏之下,机构出债无门,“国债是流动性最高的证券资产”顿成泡影,其他各品种债券收益率均由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没有止步迹象。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在日益市场化的利率体系中,央行未能明确宣示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目标利率,这一“利率锚”的缺失导致市场如“大船无锚,随风飘转,不知所终”。
为平补市场流动性,2013年公开市场开展了断断续续的逆回购,从其利率来看,第一季度7天和14天尚在3.35%和3.45%,但在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仍然下行的背景下,在第三季度重启时却骤然大幅拉升105bp至4.40%(2013年7月30日)和4.50%(2013年8月1日);旋即,7天逆回购的利率在随后的两周里分别下调40bp(2013年8月6日)和10bp(2013年8月8日)至3.90%,14天逆回购的利率则在随后一周里下降40bp(2013年8月6日)至4.10%后持稳;然而,一个月之后,两个期限的逆回购利率再度同步上行,提高20bp后分别达到4.10%和4.30%。逆回购利率,在短短一个月内走出了“U”轨迹,市场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了。由于无法知道逆回购利率的上升何时是个终点,因而,到了2013年末,对于10年期国债的利率,有市场机构甚至给出将达到5.2%-5.7%的展望。
与之恰成对照的,2014年1月20日,央行创新SLF操作,明确隔夜、7天和14天的指导利率分别为5%、7%和8%,一旦触及便释放流动性。数据显示,虽然指导利率都大幅高于市场实际水平、且在过去也鲜被触及,但总算让市场知道了“利率锚”飘移终点可能在何处,受其影响,市场各品种利率旋即掉头向下、呈现出明显的弧顶特征。这清晰显示出了“利率锚”对确保利率体系地稳定的重要性。
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目标利率,是利率曲线短端的“利率锚”,而预期通胀率,则是利率曲线的长端“利率锚”。
经过大量经验研究后发现,几乎所有已完成利率市场化的经济体,最终都自觉不自觉地在“通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的共同彼岸聚首了(尽管从法律层面上说,不同经济体其通胀目标对宏观当局的约束强度并不相同)。之所以出现这种收敛,其本质上是利率市场化的内在要求,即长期限的基准利率只能依赖一个稳定的通胀预期,才能更容易为市场所确定。因此,需要宏观政策当局设定一个在中长期内“稳定而可信”的通胀水平。“稳定”,要求设定的通胀不能“先射箭、后划圈”,不能经常变化;“可信”,要求易于被观察和监督,要求政策当局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目标的遵守,因此,行为的历史纪录是是否“可信”的最重要表征。
对照上述原理,不难发现,长端“利率锚”在我国实际上也仍是空白。虽然自2005年我国宏观当局就开始给出年度CPI目标,但一直都没有一次性承诺一个中长期内的稳定目标;在2005年-2013年间,中国年度通胀目标在3.0%-4.8%之间来回波动,在有些年份直接就是上年射箭的“着靶处”即作为下年的靶心;不仅如此,最终实现的CPI水平与目标相比,差距甚大,即使放在2005年-2013年这长达八年时间段来观察,其波动区间在负0.7%-5.9%之间,也未显示出执行通胀目标制后实际利率通常所具有的“振幅小、中枢稳”的特征。
综上,成熟市场体系的市场利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稳定,与其成熟、稳定的“利率锚”机制紧密相连;而利率市场化“先行者”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利率大幅波动,其实并非不可克服的“青春期困扰”,而很可能只是因为作为“探路者”他们未能在那时就意识到两大“利率锚”的重要性。反过来,我国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已然“阅人无数”,彼岸毕现,此时就大可不必一步一个脚印地重走“先行者们”的“路”,而应尽早考虑两大“利率锚”机制的确立问题。否则,2013年下半年以来频繁的利率痉挛,就仍会在未来数年里持续困扰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
风险二:从实际操作看,存量贷款的重定价困境令商业银行面临巨大利率风险
2013年7月19日,央行宣布了“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自此之后,金融机构理论上已可根据信贷供需自主确定企业贷款利率水平。
然而,由于该通知在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0.7倍的同时,事实上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存款基准利率,且明确按该基准定价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在2013年10月25日进一步推出贷款基础利率(即LPR)集中报价和机制之后,央行也未就旧基准与新基准之间如何平稳过渡和衔接做出明确规定。而由此留下的法律规则空档,就使得商业银行存量中长期贷款的利率调整成为一个挑战,并因此而面临着巨大利率风险。因为按照商业银行过去流行的贷款合同中的重定价条款,对于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一般是央行按日历季调整,即若央行在本季度调整贷款基准利率,则存量贷款的利率从下一个季度开始相应调整;对于一年期以上的贷款,一般是按日历年调整,即若央行今年调整贷款基准利率,则存量贷款利率从下年1月1日开始相应调整。无论是何种调整,合同约定利率重定价的唯一触发条件都是“央行调整贷款基准利率”。而眼下的问题是,在贷款利率定价放开、并且推出LPR报价之后,过去的贷款基准利率已被边缘化,仅仅被作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而存在,其强烈的“保民生特征”决定了其未来必然是“易降难升,疏于调整”,由此将使得中国商业银行19万亿元(相当于总贷款余额的25%)的存量中长期贷款面对负债成本的上升却因不满足触发条件而无法执行重定价。
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银行间市场3年期和5年期AA级(该评级的主体对于贷款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主体)中票的收益率,已出现了2010年有中票二级市场收益率数据以来所罕见的反超3-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情形;到2013年12月,其月均收益率已高出基准利率约11%。这意味着,如果把存量贷款看作标准债券并进行市值评估(MTM),除非这些存量贷款过去是在基准之上执行至少上浮11%,否则就是浮亏的;而如果以AA-的中票来看,则问题更为严重,需要过去存量贷款利率在基准之上至少上浮25%才不会浮亏。而目前面对这种利率风险,我国金融市场尚无法提供有效的对冲手段。
如果进一步放眼未来必将推出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举措,新旧基准如何衔接的问题就更加不容疏忽。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汽车金融,措施
一、汽车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始于2004年,以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的成立为标志。国内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提供两种服务,一种是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信贷服务,即日常的汽车贷款,一般消费者供一个首付,按月还款付息;另一种是针对汽车经销商的融资,国内经销商一般初期投资是实际控制人投入,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运营资金都是靠对外融资,途径主要是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
二、利率市场化分析
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和政策的限制,资金利率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但目前由于政府管制的原因,利率无法完全市场化,这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一些问题。
第一,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目前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无论从贷款市场还是存款市场上都获得了更多的福利。
从贷款市场来看(图 1),银行是市场资金的供给方,企业是资金的需求方。由于实际 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实际利率相当于政府的支持价,使得银行资金供给大于企业需求,在贷 款市场上产生剩余。在福利方面,在市场利率的情况下,企业的福利为面积 A+B+C,银行的 福利为 D+E+F,但在实际利率的情况下,作为贷款供给方的银行攫取了原本属于企业的福利 (面积 B),使得自身福利增长,并且整个市场产生无谓损失(面积 C+E)。
从存款市场来看(图 2),储户是资金的供给方,而银行是资金的需求方。实际利率低 于市场利率,实际利率相当于政府的限制价格,使得银行资金需求大于储户资金供给,产生了资金的短缺。在福利方面,在市场利率的情况下,储户的福利为面积 D+E+F,银行的福利为 面积 A+B+C,但由于利率受到了限制,作为资金需求方的银行攫取企业的福利(面积 D),使 得自身福利增长,并且整个市场产生无谓损失(面积 C+E).
可见,如果两个市场利率都接近市场利率,两个市场的效率都会得到提升,同时会减少无谓损失(避免市场流向黑市,灰市)。即使偏离市场利率,但只要实际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利差 减小(两者相近),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就会更好地对接,资金市场的效率就会提升,而银行 在市场上获得的福利也会不断减少,将这部分福利还给企业。
第二,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较大利差的存在,使得银行在两个市场上都获得了额外的福利,而企业和个人都有一定的损失,社会的资源配置产生了低效率。可以说,由于利率未市场化,存贷款市场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想获得资金投资实体的创业者无法获得资金, 而想存款的人又无法将款项贷出去,无法从实体经济中获利,导致储蓄转化率低,使得整个 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低,最终使市场上出现了奇特的“排队,长官意志”的情况。
可见,利率无法真正市场化主要是受到政府的干预,使得利率不能按照资金市场的实际供需实现均衡,从而导致了目前利率非市场化的状态和低效率。但从各国的经验来看,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市场的强大,政府对此的干涉会逐步降低。因此,为了提高社会的资源配置和杜绝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三、利率市场化给汽车金融公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市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向利率市场化跨了一大步,面对此情况,汽车金融行业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第一,汽车金融机构定价更自由,不受到央行基准的限制。通常所说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如果能在完全利率市场化后,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价策略就可以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银行的竞争压力。例如,汽车金融公司可以根据其特有的厂商等资源,对经销商及客户可以比银行有更多的了解,将客户进行分类,资质进行信用评级,随后进行差异化的利率定价策略,对于评级较高的经销商及个人可提供利率相对较低的贷款,甚至可以低于银行的利率;对于资 质较差的经销商及个人可以按照比例上浮。这样对于汽车金融公司来说自主定价在获利的同 时也较好的控制了风险,另外也可以摆脱现在的困境。
第二,可避免受到人民银行对贷款余额的控制。就目前汽车金融公司的情况来看,由于 其筹资渠道较为单一,受到人民银行监控的力度较大,在行业内也有不成文的规定,汽车金 融公司在每季度末及每年年底都会受到人民银行对余额的监管,这种情况导致汽车金融公司 在规模扩张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出现或者在长期扩张中只能采取稳健性的原则,或者在年底进行大规模的收缩,导致了贷款的不稳定性。当利率市场化后,汽车金融公司受到的监管 降低,自主性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规模的稳定扩张。
虽然在利率市场化后,汽车金融公司在成本控制、资金来源和规模扩张上都有一定的机遇和优势,但不得不承认,利率市场化后,汽车金融公司也面临了一系列可能的问题:
第一,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非市场化的环境会有惯性。例如,可能会存在多家银行形成寡头垄断的情况,利率市场无法做到完全竞争,从而利率无法真正市场化。很有可能利率市场化真的推出以后,银行会形成一种垄断联盟,内部形成联盟,市场利率将控制在这联盟中。同时众所周知,由于目前房市市场的低靡,房贷作为银行的主要来源之一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各大银行在近两年将触角伸入了车贷的消费市场,目前中信、建行、招行都在车贷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且各大国有银行也有扩张车市的趋势。从这个层面上看,汽车金融公司由于性质问题,很难和商业银行形成联盟,如果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出现寡头垄断的情况,对存贷款定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汽车金融公司在盈利空间上又会受到一次强大的冲击,无法在此市场上获利。
第二,汽车金融公司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会延伸信用风险,加剧利率波动,可能会出现高风险客户排挤低风险客户的逆向选择。虽然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对客户进行分类,依靠信用评级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但利率市场化后,客户的选择面也加大,无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经销商都可以在银行、金融公司、甚至民间资本中选择。这样汽车金融公司可能面临愿意接受较高利率的客户存在较高的风险,但风险度较低的客户又不愿意接受高定价,逆向选择会使汽车金融机构更难在风险和收益中平衡,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后, 市场自然的均衡,会使这种信用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参考文献:
一、自由——管制——自由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率提高,市场利率开始明显上升,有时已经超过存款利率的上限。证券市场的不断,金融国际化、投资多样化,又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向证券市场或转移至货币市场,造成金融中介的中断和“金融脱媒”现象的发生,且愈演愈烈,Q条例约束和分业经营的限制,使银行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各存款类机构都出现经营困难,一些储蓄协会和贷款协会出现了经营危机,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下降,全信贷供给量减少。此时,人们不得不考虑Q条例的存废。
从7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设想。1970年6月,根据美国经济发展和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况,美联储首先将10万美元以上、3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又将90天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同时,继续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以此来缓和利率管制带来的矛盾。但是,这种放松利率管制的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Q条例限制带来的现实问题,短期资金仍然大量从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流出,“金融脱媒”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现实要求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必须从上和制度上考虑利率的全面市场化。
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订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的货币控制法》,决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例。1982年颁布的《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详细地制定了废除和修正Q条例的步骤,为扩大银行业资产负债经营能力,还列明了一些其他与利率市场化相关的改革。
1983年10月,“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取消了31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最小余额为2500美元以上的极短期存款利率上限。并于1986年1月,取消了所有存款形式对最小余额的要求,同时取消了支付性存款的利率限制。1986年4月,取消了存折储蓄账户的利率上限。对于贷款利率,除住宅贷款、汽车贷款等极少数例外,也一律不加限制。Q条例完全终结,利率市场化得以全面实现。
二、利率政策及市场化进程的特点
1、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和未能形成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是3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由自由转为管制的主要原因。自由竞争型和没有银行监管制度是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银行的主要特征。银行存贷款利率几乎不受任何干预,无序而盲目的竞争未受到一定的约束与监管,健康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也未能形成。恶性竞争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对经济金融产生巨大冲击,才使政府采取实行存款保险制度、限制利率水平、分业经营、加强联邦监管机构权力等措施来恢复金融秩序。
2、货币市场发展引起的不公平金融竞争和金融中介中断,启动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Q条例实施,限制利率和低利率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增长和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Q条例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后,受通胀率提高市场利率高于规定上限影响,存款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下降。尤其是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的面世,直接对银行业的存款提出了挑战。不平等的竞争引发了“金融脱媒”。为稳定存款,逃避管制,存款机构已经采取了各种手段提高实际存款利率,监管机构不得不考虑推进利率市场化。
3、利率市场化的实施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起步晚、时间长、推进慢,从酝酿到实施,从实施到实现,先后用了约16年的时间。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阻力较大,国会、联邦储备体系、储蓄贷款协会,各州政府及存款者个人,都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虑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阻挠。尽管如此,美国政府表现了极大的耐心,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了利率的全面市场化。
4、利率市场化对提高银行机构的竞争力和促进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利率市场化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了存款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继而增加了竞争力。“脱媒”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银行支付和信贷供给能力迅速提高。
5、利率市场化使得众多中小银行倒闭。利率市场化以后,取消了利率上限,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实现了市场化,过去依靠限制竞争才能生存的中小银行难以为继。从1980年开始,众多的小银行开始倒闭。1987年至1991年,平均每年有200家小银行倒闭。从1981年至1991年的10年间,美国因银行所造成的损失达4000亿美元。
三、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
1、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个长期的过程,渐进方式应该是较为确当的选择。尽管美国有较完备的和金融制度、较强的经济基础,但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仍然是漫长而又十分复杂,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当时的金融制度是分业经营。由于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不同,其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全能制银行制度的德国相比要复杂许多,因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必然要对利率市场化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对于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来说,分业经营的制度与美国有所相同,所不同的是,我国的法律和金融制度还不健全。因此,我国的现行金融制度现状决定了推进利率市场化必须要选择逐步放开利率的渐进方式,在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适时推进利率市场化,切不可急功近利。
2、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充要条件。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是要废除原先通过行政手段确定利率,而由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来确定,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是在同一种环境下开展业务竞争,没有任何国家保护。现行我国的金融制度中,不平等的金融竞争仍然存在,金融业经营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如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信用及垄断地位、邮政储蓄的“零风险”经营、城市商业银行的地方保护、信用社的政策性负担、外资银行的超“国民待遇”等等。这其有商业银行竞争的绝对优势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几年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及关闭破产,更拉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力差距。不从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上解决不平等的金融竞争,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就缺少必要的基础。
3、中小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承受能力是监管当局必须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前所述,美国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取消了行政性的保护,使得直面市场的一大批中小金融机构因难以独立经营而倒闭,储蓄贷款协会陷入严重经营危机。虽然美国有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暂时吸收中小金融机构倒闭的,但也不能完全消化倒闭带来的全部影响和危害,大量的中小金融机构倒闭及经营危机,仍然对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损害。
由于近几年来对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的整顿关闭,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现实最大问题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较大的不良资产和低下的资产质量、沉重的“包袱”、落后的经营方式和手段、整体素质不高的员工队伍、摇摆不定的经营体制,决定了对于利率市场化完全不能适应。由于农村信用社以农民为主要的负债对象,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以农民和农村个体私营为股本构成的主要来源,这些特点形成了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一旦发生经营风险,其后果就不仅仅是一个金融机构的问题,而是事关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稳定的大问题。
4、培育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目标。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经历了从自由竞争到管制,再从管制到自由化的阶段,但是,前后的自由竞争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利率方面来考察,最大的不同是后者已经形成了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而前者是盲目的自由竞争;后者有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实施有效的监管,前者没有必要的监管制度和对自由竞争的应有约束。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培育过程。这其中,放开利率后,要防止出现大银行利用其在金融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而联合控制市场利率,把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演变为少数银行的利率垄断机制。那样,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就会背离初衷,形成更不平等的金融竞争机制。
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利率波动
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式,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以避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运行的大规模震荡,有利于金融机构做出充分的适应和调整。即便如此,在改革期间,各国的利率水平还是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对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从1970年利率市场化开始,美国国内存贷款利率波动频繁。1973年的存款利率甚至超过贷款利率,导致存贷利差为(-1.26%)。在改革之前的五年中,平均利差为4.9%;在改革期内的最初五年,利差下降到3%。此外,风险报酬率的波动也显著增强。到1986年改革结束的这16年间,利率水平多次出现大幅上涨和下跌的情形。
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资产及业务结构的调整,利差水平逐渐恢复。1971年至1986年,银行利差的平均水平为1.51%。但在1990到2000年间,利差上升为2.77%,并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差企稳。
作为20世纪70年代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部分,日本于1978年开启利率市场化,但实质行动却是从1985年开始,到1994年结束,同样经历了16年左右的时间。其利率市场化是以国债为突破口,先国债利率后存贷利率。在改革开始的前两年,存贷款利率大幅度攀升,但是存款利率上涨幅度更大,导致了利差的缩窄。利差从1978年的3.91%,迅速下降到1980年的3.34%。随后,存贷款利率开始下降,利差持续扩大。在此后的时间内利率虽有波动,但利差稳定在2.4%~3.4%之间。1990年前后,存贷利率迅速回升,利率水平波动剧烈,直到1996年,利差变动进入较为稳定区间。
1994年年底,香港也进入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行列,历时7年。由于爆发1997年金融危机,香港的存贷款利率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波动频繁,直到2001年改革结束,利率波动趋于平稳。改革初年,存款利率便从1994年的3.53%上升到1995年的5.63%,而贷款利率仅从8.5%上升到8.75%。随后,存款利率开始下降,利差逐步恢复扩大。金融危机期间,由于贷款需求不足,贷款利率下降,利差继续缩小。2002年后,虽然利差仍有起伏,但逐步稳定在4.7%左右,显著高于利率市场化前的水平。
从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不难发现,由市场化带来的利率和利差水平的波动呈现阶段性特征。在改革初期,存款利率明显上涨,利差显著下降,利率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加大;在长期内,银行会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银行的调整与变革,利差水平会回归到比较合理的状态(见表1)。
利率市场化对中间业务发展的挑战
近十年来,人民银行逐步实现了对贷款利率的上限放开和下限管理,以及对存款利率的下限放开,上限管理。2015年3月1日,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上限从1.2倍扩大为1.3倍,存款利率浮动空间再次扩大。预计在2015年,我国可能最终放开存款利率定价的上限,实现金融机构间的自由竞争。我国的利差已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为了应对利差缩窄以及利率完全放开后的激烈竞争,我国商业银行正逐渐减少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向“轻资产”型银行转化。作为轻资产业务的代表,中间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竞相角逐的关键领域。
展望未来,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之路仍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利率市场化不但对传统借贷业务产生巨大冲击,对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也带来重大影响。在短期内,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利差缩窄、收入减少和费用下滑阻碍中间业务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利率水平和利差变化幅度明显加大。在短期内,商业银行对于存款的激烈竞争导致存款利率显著上涨,利差缩窄,传统业务收入下降。对以信贷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来说,盈利水平将遭受严峻考验。利润增长率的下滑会约束银行的费用增长。但是,中间业务的发展大大依赖于专业性人才以及通讯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因此,费用的增速放缓甚至下滑将成为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不利于新型中间业务。
利率市场化加速金融脱媒,挑战现有中间业务的客户结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去中介化的现象愈发显著。从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初期,均出现利率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存贷款利率的上升会强化脱媒效应,直接冲击银行的优质企业客户群,导致企业贷款的增速后劲不足,贷款目标客户范围缩小。优质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会加速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以满足资金需求。在此趋势下,银行客户结构将发生变化,出现客户下沉。尤其是对传统的批发型银行来说,优质大客户的流失迫使银行从中小型企业中寻求收入增长点。目前,中间业务同传统信贷业务的关联程度较高,客户群体的变化会增加银行的营销难度和经营成本。在客户拓展和挖掘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面临着产品设计、成本管理、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的挑战。
利率风险挑战中间业务的稳定性。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前,利率水平的波动性显著增强,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有所扩大。借短供长的借贷模式和利率水平的大幅度波动加大了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的高关联度很难使银行通过中间业务对冲利率风险。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呈现较强的亲周期性,弱周期产品收入贡献度不高。在利息收入因利率波动而出现周期性变化时,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营业收入的稳定器作用不明显,对稳定银行利润持续增长的支撑能力不够高。
利率市场化为中间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
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机遇。利率水平经历短期波动之后,在长期内会逐步下降,利差企稳,甚至扩大。此外,利率市场化同资本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一般是平行推进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将为商业银行的综合性经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多样化的金融工具。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展,新型收入增长点的培育,都可以弥补由利差缩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长期内,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机遇。
机遇的核心是商业银行获得的定价权。利率市场化意味着信贷产品及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机制的市场化。作为多种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当利率放开后,商业银行的激励与约束、利益与责任、创新与合作都会增强。银行既可以与券商、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不同的中间业务组合型产品,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客户特征和风险水平开发定制型产品。同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比,原创型、组合型、整合型以及个性定制型等智力密集型产品更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进而形成合理、规范的市场行为和业务结构。
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有利于银行对客户的识别和定位。当价格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便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客户的需求和选择权,帮助银行确立明晰的目标市场。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中,由于指导价格并非市场均衡价格,因此其反映出的供求关系有所偏差。当从总行到分支行缺乏明确清晰的目标市场,中间业务难以脱离产品堆砌、跑马圈地等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竞争,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弱。不容忽视的是,在客户群体中,并非所有客户都能够带来中间业务,也并非所有客户都需要中间业务。只有当客户自由选择交易对手和金融产品及服务时,市场化的利率水平才能真实反映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供求关系,帮助银行识别有效客户,界定明晰的目标市场。
精准的客户定位有利于银行提供差异化产品。银行在提供众多的差异化或综合性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时,可以通过对供求关系变化的把握市场时机和评估风险水平,实现差异定价,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竞争处于相对初始的状况。产品创新能力较弱,同质化严重,面对竞争对手通常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同质化产品导致中间业务的价格敏感性高,在普遍杀价的情况下,银行的获利水平被降低或扭曲。从短期看,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可以依靠粗放型增长;从长期看,中间业务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在于差异化定价,强化产品的增值功能和服务质量。中间业务差异化经营的竞争方式,将回归到中间业务的本质上,要以服务、顾问、安排、策划为特色,以信誉或品牌为支撑,实现创新周期快、零售标准化、低成本批量的个性化客户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根本性变革。我国银行业应该走出一条总资产规模合理扩张,盈利能力可持续增长的新道路。
我国商业银行应依据市场判断和现有资源,决定各条中间业务产品线发展的优先次序和重点。在银行卡、结算清算等传统中间业务领域,发挥物理网点和网络渠道的优势,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开发,提升单位产品收入和整体市场占有率。在顾问、投行等非传统型中间业务领域,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监管可能进一步放松对非传统业务的限制的机会,充分利用非传统业务的高发展潜力,为未来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巩固传统阵地。要维持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并实现稳步增长,商业银行需要坚持以传统业务为基础,不断提高人民币结算、业务、银行卡、国际结算等传统类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传统类中间业务不占用经济资本,发展机制已较为成熟,业务成本较低。但此类业务同质化较为严重,且有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该领域,要在同业竞争乃至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客户基础和客户细分上多做功课。表2列举了发展传统类中间业务的切入点及主要措施。
重视零售业务。近年来,西方银行主要由三条业务线组成――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公司和投资银行业务以及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利差的缩窄,利率波动幅度的提高催生了零售市场的增长潜力。首先,银行可以通过对市场细分后再细分,寻求独特利益组合的消费者群体,识别独特的客户需求,使客户愿意支付溢价。其次,将零售市场做大做强,亦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利润和成长潜力。例如,美国银行就发现了金融零售机会,迅速调整其战略重点,从竞争激烈的商业银行领域转移至潜力巨大的零售市场,收获颇丰。再次,银行零售业务是弱周期性业务。大力发展零售业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信贷收入的周期性波动。
攻克新兴领域。从国际经验上看,花旗,汇丰,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大通四家银行半数以上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都来自投资银行、财富和资产管理、信托和托管以及保险业务等非传统中间业务,并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因此,不应忽视非传统类中间业务的增长空间及营业贡献。
从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人口和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是经济起飞阶段增长超出传统银行的最重要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这个趋势培养利润增长点。在投资银行领域,增强承销和并购咨询能力,是进入投行领域并站稳脚跟的第一步。高盛公司就是由建立世界级的一流咨询能力开始,逐渐扩展到强大的私人银行、交易和资产管理业务。
在资产管理领域,公司和私人财产管理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例如,企业年金计划在人才吸引与保留方面逐步成为标准规范。伴随2015年的资本市场回暖,投资情绪日益高涨,有利于企业财富管理。但是,不应忽视专职资产管理机构与保险公司在资产管理领域的竞争实力及市场主导权的争夺。商业银行可以发挥在信贷领域的传统优势,通过交叉销售、贷款优惠和现金管理来保持控制权。
在私人银行领域,由于中国富裕人士数量大幅度提高,且富裕人士金融资产配置比率较低,该领域发展潜力巨大。此外,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的提升也激发国外富裕人士的财富全球配置和保值增值需求。中国已具备了全面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如何依托现有品牌效应,区别于外资银行的竞争产品,开发出能满足国际、国内富裕阶层投资、避险等金融需求的产品。限于目前分业经营的法规,国内商业银行仍难以提供全面的私人银行服务,但现在为渠道建设、品牌推广和人员培训的关键阶段。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利率和利差变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和改革完成后呈现阶段性特征。市场化改革前期利率波动显著,利差缩窄;长期来看,利差企稳,甚至高于改革前的水平。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改革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客户财富的变化、资本市场的活跃、国际贸易环境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驱动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也逐渐改变着中间业务结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迎来诸如费用下滑、客户结构变化以及收入波动等挑战。但银行也不应忽视由利率市场化后获得的定价权,以及由此衍生的精细化的客户定位、清晰的目标市场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