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贷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资本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日益集中,极大地促进了网络金融的发展,也使金融业告别了传统金融时期,走向了网络金融的新时代。作为一种新的贷款方式,网络贷款成为一种趋势,它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能够高效的在互联网上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规模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价值占GDP总额的60%,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在当前银行加息、货币紧缩的环境下,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难、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第三方网络贸易平台与银行合作的网络贷款模式为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发展网络贷款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瓶颈,借助网络平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网络贷款发展现状
网络贷款发源于国外。网络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进入我国,其进入之初主要是电子商务企业联合银行推广来这项业务。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中小企业借贷难的问题越来越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基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案的新型互联网融资中介平台的优势也相应得以显现。网络贷款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金融借贷服务相结合,将有效弥补传统商业银行在资金处理效率与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同时网上信用评级的进行也将有效缓解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如此一来,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动力、能力都将得到极大地提升。
如今,网络融资的方式在我国发展迅速,网络融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呈现出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影响范围渐趋广泛的发展态势。具体来说,我国网络贷款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网络贷款的规模逐渐增强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中小企业融资这一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近年来以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敦煌网等为首的电子商务企业纷纷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方式,推出了第三方网络融资服务平台,为国内中小企业提供在线融资服务,打开了一条新兴融资渠道。据调查,过去三年,阿里巴巴集团通过银行合作和自营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超过270亿元的企业发展贷款。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将“稳增长”放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这表明未来保证经济平稳是宏观经济的主流,这对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2.网络贷款的主要平台及业务模式
网络贷款是一种数字化的融资方式,它打破了地域限制,在评级、授信、获贷方面与传统贷款程序有很大不同。就融资平台而言,目前我国国内最主流的五大网络融资平台分别是阿里贷款、生意宝的“贷款通”、“一达通”的外贸融资服务、敦煌网的“e保通”以及金银岛的“e单通”。这五大融资平台各有特色,它们将所有的申请程序网络化,不仅节省了成本与时间,而且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就网络贷款的融资服务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借助自己的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如中国工商银行的“网贷通”、“易融通”,中国建设银行的“速贷通”、“成长之路”等。第二种模式是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现有资源及诚信控制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如阿里巴巴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提供的“网络联保贷款”、“e贷通”等。
3.网络贷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诚然,网络贷款作为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虽然营销网络贷款业务的是有资质的银行和小贷公司,但由于网络贷款本身的虚拟性,使其具有一定的风险。同时,也存在一些中介公司在网络上进行虚假宣传、承诺自己具有信贷资质、假借网络贷款进行非法集资、“高利贷”等活动,损害了网络贷款的信誉。具体来讲,网络贷款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主要有:
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适合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高度分散,需要加以整合。虽然网络贸易平台会对中小企业真实的信用度、支付能力、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但中小企业财务不透明,信息不公开的情况将影响银行对其进行金融支持。
法律监管尚不到位,网络货款在我国仍是新鲜事物,缺乏政策和法律的明确规定,存在着法律责任难确定、法律政策难解释等问题。由此导致网络贷款中经常出现“坏账”,有的甚至涉嫌经济诈骗。此外,网络贷款也可能被某些犯罪分子利用,成为“非法集资”的工具。
网络风险。网络的虚拟性,会导致许多不确定因素发生。一方面,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和自由性加重了监管的难度,另一方面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鱼龙混杂,很多非法贷款网站存在各种违规行为,严重干扰融资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网络贷款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网络融资的贷款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从申贷、审批到获贷整个过程,客户可以极为方便地在网上直接了解自己的贷款进度。与此同时,网络贷款手续简便、方式灵活,已经成为现有银行贷款的有益补充,也为构建我国多层次融资平台提供了可能。作为中小企业在线融资服务的主要途径,网络贷款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具有以下优势:
1.网络贷款成为银行信贷体系的有效补充。当前,银行贷款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而中小企业由于普遍存在财务报表混乱、缺少可抵押物、抗风险能力薄弱等问题,囿于监管和风险的考虑,较难从银行贷到所需资金。而网络贷款是基于“非财务报表的信用也应该得到重视”这一理念的,因此,专注于中小企业、基于第三方平台与银行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网络贷款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成为银行信贷体系的有效补充。
2.网络贷款相比民间借贷而言,透明程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加强对贷款的风险管理。网络贷款平台既不是买方也不是卖方,而是一个独立主体,集成供求信息,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包括订单管理、支付安全、物流管理等。通过网络贷款,中小企业不仅获得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也可以更便捷地参与到整个国际市场的竞争,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
3.网络贷款提高了贷款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是需求量不大,但频率较高,可概括为“短、频、急”的需求特点,而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复杂,审核时间长,难以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网络融资平台要求贷款人在网上填写贷款需求申请与企业信息等资料,借助第三方平台或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再经金融机构审核批准后发放贷款,完全采用数字化融资方式。这样既加快了办理信贷业务的进程,又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此外,网络贷款采用的是信用贷款模式,不需要企业提供抵押和担保,节约了企业抵押物评估费和担保费的投入。
4.网络贷款改善了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降低了违约风险。如果中小企业选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86页)进行融资交易活动,该平台将有效保留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的交易记录,这些有真实交易的记录构成了企业的网络信用,能为银行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资料,从而减少了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总体而言,网络贷款最终达到的将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对中小企业而言,可以有效解决融资需求;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说,可以为网站会员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提升网站竞争力;对银行来说,可通过整合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社会资源,加速自身金融产品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政策建议
对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政府和市场都对“网络融资”寄予了厚望。网络借贷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方面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创业、资金周转等问题,以应对短时期的资金困境;另一方面也打造和开创了新型的投融资环境。从全局来看,网络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借贷方式,势必为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驱动力。然而目前来看,网络贷款在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在发展中其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促进其更好地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加强客户服务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网络融资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企业实现实时沟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制,并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开发个性化的网络贷款产品。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大量的交易数据进行整理和挖掘,产生各类完整的可增值信息,为客户提供网上信息增值服务。通过强化对客户的服务,可以进一步拓宽网络贷款的收入来源,提高服务的多样性。
2.完善征信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为扩展网络贷款并降低其风险,须不断完善信用体系,构建专门的网络信用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网络征信系统及第三方评估机制。对于数据库中的企业或申请贷款的企业,由专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其进行网络信用评价,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披露,加大企业网络贷款的违约成本。
3.进一步加深贷款业务的网络化程度。网络融资平台应尽快获得贷款申请、审核、发放、还款整体网络化等技术支持,突破技术瓶颈,以更好地实现贷款全网络化,发挥网络融资优势。同时也应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中去,提高网络贷款的综合业务处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提升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4.找准定位,建立更广泛的虚拟社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贷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网络贷款要真正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和主渠道,需要找准自己在金融创新服务中的定位。除了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联盟外,还要与工商、税务、海关、信息服务业等相关部门和行业,建立广泛的虚拟社区,以便能提供内容广泛、高水准的金融服务。
基于电子商务而兴起的网络贷款为信贷理念和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变化,这不仅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也将为我国构建多层次融资平台提供可能。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完善,我们期待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能够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狄卫平,梁洪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J].金融研究,2000(11).
[2]钱金叶,杨飞.中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J].金融论坛,2012(1).
[3]王敏.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 贷款;金融风险
一、引言
当代社会,互联网金融日益兴起,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网络贷款。依据统计数据,2016年9月全国P2P网贷每日平均55万人次参加,环比上升6.16%。网络贷款由于申请门槛低、手续便捷等特点弥补了传统贷款的缺点,使大学生申请贷款成为可能。但由于层出不穷的网络平台、参差不齐的审核制度,网络贷款在让借款人尝到提前消费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大学生网上贷款借5千半年后还1万”、“大学生在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因无力偿还选择跳楼自杀”等诸如此类的新闻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许多面向校园的网络贷款平台不断因为审核不透明、利率过高、无人监管等问题受到各方质疑,而近期爆出的部分网贷平台的“裸条”事件再一次将大学生网络贷款推上了风头浪尖,不得不让人们对网络贷款这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产生怀疑。
目前大学生网贷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郑晨曦(2015)认为大学生的认知及行为与互联网金融相互作用。阎维博(2016)认为网贷评级行业盲目无序发展及其误导滋生了网络贷款中的问题。宋雁慧(2016)认为应该正视延迟折扣、即时满足等青年消费心态,允许大学生适度提前消费,同时加强对网贷的制度性约束和个人信用的制度规制。梁鹏(2016)指出需从源头、出借和借入的角度防控大学生网贷风险。综上所述,在对大学生网贷的态度上,学者中存在分歧,但大多仍保持谨慎,认为其利弊同时存在,不应禁止其存在,但应加强控制和监管力度。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整理
大学生群体信用评级低,无法获得传统的银行贷款,只能寻求网络贷款的帮助,但该群体对网络贷款的实际认知程度则很难判断。为探究大学生对网贷平台的认知程度,本文就“网络贷款”及其相关问题对部分大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本次问卷题目为《关于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知程度和相关情况的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问卷共34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包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共5题;第二部分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意识,共7题;第三部分重点调查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识以及态度,共21题。本次问卷主要采用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共收回12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96.7%。调查中,男性占44.92%,女性占55.08%,大三学生超过半数,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各大高校(如江苏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等),少数数据来源于北上广等高校聚集地。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在消M认知调查中可知,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或其他亲戚(89.83%),其他来源如兼职、助学贷款等占比较少。月消费水平基本控制在500-2000元,考虑到当前的物价水平,该数目属正常范畴;支出最多的项目为饮食,其次为娱乐活动、服装、书籍等,基本为生活必须花费。当生活费不够时,68.64%的学生选择省吃俭用,40.68%的学生选择做兼职,仅11.86%的学生选择网络贷款或其他类似贷款的形式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
对网络贷款的了解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网络贷款并不感兴趣,主动了解网贷的仅有10人次,占6.78%,更多的学生则是通过周围人的宣传(22.88%)或从其他途径(19.49%)了解。可见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知较为被动。
20.34%的学生曾使用过网络贷款或类似网络贷款的消费方式如分期付款等(图1)。网贷更多的是应急或大额支出(如购买手机等)的考虑方式,愿意使用这种方式弥补日常消费或支付学费的学生为38.98%,有19人次认为网络贷款可以用来偿还之前的欠债。大部分学生将网络贷款当作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与国外学生较多的利用贷款支付学费形成对比,大部分学生仍表现出不信任和观望状态。
对于网络贷款平台(图2),学生接触更多的是一些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业务,如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和京东推出的“京东白条”;一些专门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等,也被一些大学生所熟悉;与此相对的是,在真正的P2P网贷平台中,除了借贷宝有18%的学生了解外,对其他平台的认识则很少。对于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贷款平台(如爱学贷、名校贷等),仅有10人次了解,可以说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贷款的认识相当局限。
大学生关注最多的问题是平台是否正规可靠以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一些人对还款利率、违约责任、服务合同、还款期限等方面也有考虑。7.63%的大学生对网络贷款所要承担的责任较了解,24.58%的学生则完全不了解逾期不还的后果。大学生普遍认为学生网络贷款应该有一定的限制,并且数额应限制在较低水平或者根据贷款人的评级制定。66.95%坚信自己的身份没有被冒用过,30.51%的人则不能确定,2.54%的人明确表示自己曾被冒用过身份进行网络贷款。
对网络贷款的特点及未来发展的调查显示,近年来网络贷款在高校兴起,主要原因是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以及获得资金快捷、申请方式简单等特点,抓住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以及对新鲜事物新奇等特点。未来网络贷款如想进一步发展,必须严格规范网络贷款平台的借贷制度和审核流程,保证借款者的信息安全。面对这一新型的消费方式,人们需要一个适应时期,同时网络贷款自身也要不断完善和规范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和时展,才能被更多人接受和使用。
三、大学生网络贷款面临的风险
大学生网络贷款面临的风险多、变率大,其中主要包括借款者风险、平台风险、政策风险。
(一)借款者――大学生需面对的风险:
1.知识匮乏。大多数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风险承受能力差,又缺乏金融方面的概念,容易被商家广告中所谓的优惠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诱惑欺骗,无法判别某些网络贷款实际上是高利贷,侵犯了个人利益。
2.信用风险。大学生未建立起成熟的消费观,抗诱惑能力差,存在“贷款金额小没关系”的错误认知,没有认识到逾期对个人生活和信誉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同时在多个网贷平台贷款,造成信用过度“透支”。大学生网贷消费实际上是将大学生的父母作为贷款担保人,加重了家庭的潜在负担。
3.信息泄露。大多数网贷平台声称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但借款者的真实身份还是有可能通过部分公布的信息中得出,信息的安全性值得怀疑。此外,诸如“裸条”照片等惩罚性的信息公布是对大学生信誉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一些平台甚至对外销售贷款大学生个人信息,为犯罪诈骗提供了可能。
4.欺诈风险。某些网贷平台缺乏管理能力和资质,却谎称平台实力雄厚。大学生群体很容易被广告效应所欺骗,一旦进入则可能危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贷款月费率在1-2%,有的年利率甚至超过24%,如此高额的利息必然给没有稳定收入学生群体带来巨大的还款压力。
(二)资金提供商――网贷平台存在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网贷平台出现问题时首先表现为资金链断裂,主要原因是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缺口过大、期限错配或平台自身融资困难等。一旦出现大面积的违约,可能造成平台资金链断裂,平台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存在破产倒闭的危险。
2.操作风险。由于平台数据主要来源于业务交易数据,现实过程中还存在虚假交易等行为,因此网贷平台的大数据风险控制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有待考证。平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工作人员的业务熟练度和素质等参差不齐,给大学生群体网络贷款的顺利进行埋下隐患。
3.控制能力风险。国内网贷平台的定价模式还未定型,实际操作中定价不确定性大。多种运营模式并存,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实际上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的平台占比很小,使得其实际存在的风险远大于表面。大学生群体容易被其华丽外表所迷惑,忽视了网贷存在的高风险。
(三)政策风险
政策的不断调整也使得网络贷款受到了不小的影响。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部门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l在于订立超低限额:同一借款人在同一平台上借款余额不得超过二十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平台上借款余额不得超过一百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平台借款不得超过一百万元,不同平台不得超过五百万元。上述规定限制了损失的最大值,却也同时剥夺了网络贷款原本的灵活特性。这一政策看似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大,但一些大学生将网贷作为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家政策的限制可能造成他们资金来源减少,资金周转困难,创业路受阻。
四、规范大学生网贷市场的建议
(一)树立合理消费观念
作为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消费习惯的养成。制定消费计划,明确自己进行网贷消费的需求、目的以及实际还款能力,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不盲目贷款。大学生要防止他人盗用个人信息违规贷款,保证自身信息的安全性。要警惕欠款对自身信用的影响,建立“征信”观念。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网贷平台信用评级分析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帮助大学生识别风险,但是评级系统在设计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仍有改进空间。
面对目前市面上良莠不齐的网络信贷公司所谓的“零首付”、“零利息”等诱导信息,大学生群体要做到不轻信、不上当,选择正规、信誉高的网络贷款平台。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识,申贷之前明确实际贷款利率、其他费用支付、自己是否具备还款条件等,谨慎评估网络贷款风险,仔细阅读贷款合同等相关文件,明确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违约处罚等条款,必要时可以请专业人士审核文件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二)加强学校引导
大学生群体渴望尝试新鲜事物的特性以及从众心理使其很容易被网络贷款平台所倡导的超前消费吸引,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教育中要注重引导,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等宣传平台,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素养和信用风险意识。高校对于网贷平台在学校内部的宣传要进行控制,限制或禁止某些平台的进入,减少学生误入歧途的情况发生。
(三)平台自律与管理
信用在金融发展中举足轻重,国外对类似产品的监管处理中,明确要求告知借款者贷款的总成本(如年利率)等信息。目前我国网络贷款刚刚起步,应吸收国外经验,发展自律监管组织,推动同业监督,使行业与内部监管相互配合。行业还可以建立第三方监管平台,将网络贷款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为了解决个人同时向几家平台借款、冒用他人信息多次借款的问题,网络贷款平台可以利用网络传输的便捷和大数据手段形成行业信息共享,建立健康有序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四)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我国网贷平台进入相对容易,审核和监管不严格,甚至还有很多没有从业资质的机构,用隐形收费欺骗大学生群体,一些平台存在携款潜逃的可能。必须严格控制审批程序,控制其他收费,避免出现实际利率过高、还款时间过短造成的大学生无法还贷的现象。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颁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划分了权责和监管职能,规定了P2P归银监会监管。但各部门尚未正式实施监管,仍无实际的监管主体。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监管,但在互联网中,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实际上的混业经营,法律的制定存在滞后性。只有真正运用好法律武器,高效率的制定和落实有关网络贷款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保护学生的利益。
五、结语
近年来网络贷款不断发展,网贷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网贷内部机制弊端不断暴露,种种迹象都在呼吁着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网络贷款开展专项治理,为我国的网贷和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持久开展创造一个高效、和谐的环境。国外在网络金融方面有更多的经验,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方向。不仅是作为贷款人的大学生和作为出借人的网络贷款平台,政府、学校也要加入到规范大学生网络贷款的行动中去,共同应对网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校园贷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郑晨曦.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分析――以1066名90后在校大学生为样本[J].金融经济, 2015(2):137-140.
[2]宋雁慧 .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5):93-96.
[3]梁鹏.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法律控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5):97-100.
[4]张会彪,王立,钟成春.对大学生网贷融资等非理性金融行为风险的调查分析――对 195 名在校生的专题调查[J].黑龙江金融, 2016(6):51-52.
P2P(peer to peer)小额网络贷款平台近年在国内迅速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P2P小额网络贷款是通常所说的人人贷,即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闲置资金(抑或出于投资目的)出借给资金短缺者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实质上是民间借贷由“线下”发展到“线上”的网络版。这种新型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因其独特的媒介——互联网而具备了传统民间金融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建立起其自身的征信系统以便于风险控制。此外,P2P贷款平台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最初诞生于英国,自2006年开始向北美、欧洲大陆和亚洲地区渗透,其所宣扬的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受到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青睐。随着P2P贷款模式的悄然兴起,近年来国内迅速涌现出大批从事P2P贷款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上规模的网贷公司已有近300家。这些平台迎合了小额资金拥有者强烈的投资理财欲望和中小微企业、一些个人的融资需求,从而获得快速成长。
二、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概况
(一)运作流程 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模式多样,但总体上一个P2P网络贷款平台在交易中主要扮演以下角色:首先,对借款人进行资格审查。主要的审查内容有:检查借款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评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并以此确定借款人在此平台所能获得的金额上限;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抵押物或质押品,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其次,进行数量匹配与期限匹配。匹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借款人在网上公布所需资金的数量和期限,由贷款人自行选择借款对象,此种情形下贷款平台只是充当一个信息传递的中介。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信息较为透明,贷款人可以更好的了解具体贷款和相应借款人的情况;而其缺点在于:匹配的效率较低、成功率低,借款人要求的期限往往较长,而贷款人往往希望单笔出借时间控制在一年以内。(2)通过贷款转让进行匹配。此种方式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宜信模式”。在此模式下,贷款平台首先将自有资金贷给借款人,然后将贷款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卖给投资者,再将转让贷款所得的资金用于下一笔借贷。在转让贷款之前,贷款平台一般要将其金额拆小,期限拆短以匹配投资者的投资需要。 该方式的优点是匹配上的高效率,通过贷款平台的贷款重构,投资者能够有更加多样的选择;其缺点在于信息较不透明,因此对贷款平台的要求更高。贷款平台通常对持有的贷款进行精确的拆分和设计,并将其包装为各类产品以便于出售。这样贷款的原始信息往往是对投资者不公开的,投资者无法识别其风险程度。一旦贷款无法按期偿还或者收益低于预期,将对贷款平台的现金流产生很大的压力。(3)在没有借款需求的情况下贷款平台先借入资金,等到真实的借款需求出现时再将资金借出。此种方式与非法集资最为类似,是一种利用P2P名义的非法集资。再次,进行贷款本金偿还的保证。我国的投资者往往更偏好能够保本的投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在欧美非常成功的Lending Club模式和Prosper模式在中国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和认可。保证的方式通常有两种:(1)建立保证基金。这是绝大多数贷款平台使用的保证方式。一旦借款人违约,贷款平台就会利用此基金购买贷款人的债权。然而问题在于保证基金究竟应该保持多大的规模才算合理,目前并没有定论,因此保证基金表面上可以控制风险,但当突发事件出现时,保证基金的数额是否足以应对,仍然是未知数。(2)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此种方式的问题在于担保公司出于风险考虑往往不愿意与P2P贷款平台合作,同时P2P的借款人往往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和农民,因此难以吸引到贷款人的兴趣。在实际交易中,贷款平台通常用保证基金来保障较小额度的贷款,同时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为较大额度贷款进行担保。
(二)典型模式 相关文献将国外的P2P企业归纳为非盈利公益型(Kiva)、单纯中介型(Prosper)和在平台中介的基础上充当担保人、 联合追款人、 利率制定人的复合中介型(Zopa、 Lending Club)三种类型(沈霞,2012)。就国内而言,虽然目前从事P2P贷款的企业众多,但典型的模式不外乎单纯中介型和复合中介型两种。其中,单纯中介型以“拍拍贷模式”最为典型,而复合中介型则以“宜信模式”最为典型。“拍拍贷模式”的特点在于无抵押无担保,采用竞标方式来实现在线借贷过程。利率由借款人和竞标人的供需情况决定。拍拍贷虽然建立了针对借款人的一套信用审核体系和黑名单的定期公开曝光制度,但既不对借款人要求抵押也不对出借人承担担保责任,出借人和借款人完全是自行交易,拍拍贷只作为见证人和交易平台而存在,因此这种形式对出借人来说有较高的风险。然而拍拍贷的中标利率往往在15%以上,对于寻求高投资回报的出借人来说很有吸引力。“宜信模式”的特点在于无抵押有担保,贷款过程由宜信全程掌控。当出借人决定借款,宜信就为他在借款申请人中挑选借款人,借款人的利率由宜信根据其信用审核结果来决定。相较于“拍拍贷模式”,“宜信模式”中的出借人所面临的风险较小,因为宜信在与出借人签订的合同中承诺,一旦出现借款不还的情况,宜信将从公司的保险基金中出钱赔付出借人全部本金和利息。由于上述担保的存在,“宜信模式”的投资回报率低于“拍拍贷模式”,并且在宜信P2P贷款平台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宜信模式”的风险程度也较低。
(三)P2P网络贷款的优势 P2P网络贷款的最大优势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有效减少出借方和资金需求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互联网的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的优势更加凸显,在贸易和融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2P网络贷款是民间金融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民间金融组织形式的创新发展,能够进一步地改善资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信息搜寻成本。此外,P2P网络贷款平台还能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一方面,不同于一般银行小额贷款苛刻的贷款申请条件、繁复的材料准备以及冗长的等待过程,P2P贷款平台拥有较低的贷款申请门槛、精简的材料要求和高效的贷款匹配过程,能够迅速地满足借款方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P2P贷款平台还能帮助出借方实现高于银行存款利息收益的投资回报。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但要想达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尚需时日。面对银行较低的存款利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渴望有其他的投资途径来获得更好的收益,而P2P贷款平台正是这样的一个提供市场化收益率的投资方式。P2P贷款平台的兴起也能够间接推进利率市场化,使传统银行部门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P2P网络贷款的潜在问题与风险 证监会主席肖钢(2012)呼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重提“庞氏骗局”这一概念。早在2011年8月,银监会便了《关于人人贷(P2P)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认为人人贷中介服务存在影响宏观调控效果、易演变为非法金融机构、业务风险难控、不实宣传影响银行体系整体声誉、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界定、信用风险较高贷款质量劣、开展房地产二次抵押业务存在风险隐患等七大问题和风险,引起社会对P2P贷款平台的质疑。是否涉嫌非法集资、高利贷、洗钱等问题将P2P小额网络贷款推向了风口浪尖。
诚然,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调查,P2P贷款平台目前的确处于“监管真空”的无序发展状态。和传统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一样,P2P小额网络贷款业务游离于央行与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监管之外,目前只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一个公司,便可以进行P2P小额网络贷款业务。然而工商和金融等部门及其法律法规对P2P贷款的准入资质、信息披露、内部管理等方面均未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也未明确将其纳入监管。在这种监管缺位的情况下,各个P2P贷款平台的自我约束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上文提到的我国P2P贷款平台进行数量和期限匹配的三种方式中,第三种方式与非法集资最为相似,容易演变成为“庞氏骗局”,而第二种方式也就是“宜信模式”则对贷款平台本身的专业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宜信模式”下,P2P贷款平台充当了类似于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不仅是因为其对于借款方的资金需求进行了更为精细的数量和期限上的拆分和重构,更重要的是在此模式下,借款方和出借方之间不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由贷款平台出面,分别与双方建立起债权债务关系。这样交易的成败与否便集中于P2P贷款平台的贷款审核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并且P2P贷款平台在该模式下的重心会逐渐从“线上”向“线下”转移,其功能也会逐渐向传统的银行中介趋同。
三、“宜信模式”的机遇与风险
(一)宜信P2P贷款平台概况 具体为:
(1)发展历程。宜信公司由创始人唐宁于2006年5月在北京创建,自2008年开始正式从事P2P小额网络贷款业务。截至目前,宜信公司旗下拥有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宜信普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等各专业公司,并已在四十多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建立起协同服务网络。从2008年到2010年的短短两年,宜信经历了高速扩张,其每年的业务增长率都在200%以上。高增长为宜信赢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凯鹏华盈在2010年对宜信进行了数千万美元的投资,而2011年9月,宜信又获得了来自IDG和摩根士丹利的第二轮投资。此轮投资中,投资机构对宜信的估值高达五亿美元。
(2)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3)信贷产品。宜信的产品设计是针对借款人和出借人分别开发的。针对借款人,根据借款群体的不同宜信推出了“学信通”为高校在校大学生提供小金额、短期限的贷款服务;“新薪贷”针对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在职人员;“精英贷”向高端优质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宜农贷”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根据借款用途不同,宜信推出用于教育培训用途的“助学贷”,用于经营用途的“助业贷”等(如表1所示)。宜信向借款人收取三种费用:利息、服务费、月账户管理费。对于借款人来说,实际上一年至少要付25-35%的利息。宜信平均借款规模在四万到五万之间。
借款人申请个人贷款条件、流程如表2、图2所示:
针对出借人,宜信推出的贷款产品如表3所示:
(二)“宜信模式”:潜在风险巨大 可以说“宜信模式”为宜信公司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使其在短短的6年间迅速壮大。然而,“宜信模式”中的风险因素则足以引发危机而使其近年来的积累毁于一旦。该模式的风险主要集中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所有贷款机构共同面临的借款人的债务违约风险,体现在其坏账率指标上;而流动性风险则是由其债权转让模式中的金额拆分和期限拆分所导致的。“宜信模式”对流动性的要求极高,具体而言,在接纳一笔期限为1个月的资金后,宜信必须保证1个月之后债权能被转卖给另外一个下家,否则宜信就会面临流动性压力,而这个时候由于标的债权并未到期,无法进行追偿,因此只能由宜信自行垫付。这就是“宜信模式”流动性压力的根源所在。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结合与相互作用则使“宜信模式”的潜在危机一旦爆发,将迅速产生恶果。要知道,“庞氏骗局”产生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进行期限错配,用新产品覆盖旧产品,而在于投资标的物的价值明显低于投资人的投资金额,但骗局的发起人依然不断吸纳投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宜信模式”采取的债权转让的方式虽然是合法的,但宜信模式本身具有成为庞氏骗局的可能性。而判断“宜信模式”是否就是庞氏骗局的核心在于其坏账率的大小。由于缺乏监管且其债权转让方式较为掩蔽,宜信坏账率的准确数值难以取得或估计。但从宜信的客户群体和贷款利率来看,宜信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大学生、农民、工薪阶层,且其利率成本基本都维持在20%以上,根据借款人的整体情况和高利率导致高违约风险的一般规律,宜信的坏账率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偏高。
虽然在缺乏确切数据的情况下不能得出“宜信模式”本质上是“庞氏骗局”的结论,但其潜在的风险也应引起监管部门的充分重视,加强对其监管。一旦市场认为“宜信模式”存在问题,新的投资人不再投资宜信的产品,宜信将会面临出资人到期兑付的问题,倘若宜信的坏账率确实偏高而宜信自身的流动性又无法承受大规模的到期兑付,此时潜在的危机便会爆发。
四、P2P网络贷款未来发展方向
P2P网络贷款平台自诞生至今不过区区8年,其在我国的发展之路也刚刚走过第6个年头。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我国的P2P网络贷款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定型。随着近三年来以“宜信模式”为代表的复合型中介日渐发展壮大,更多的后来者选择效仿该种模式,因此P2P网络贷款的发展也大有从“线上”往“线下”发展的趋势。然而在美国和欧洲,P2P网络贷款模式中发展最好的却是单纯中介型模式(Prosper)。事实上,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在于“线上”,在于对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依托。P2P网络贷款的产生是对正规金融的拾遗补阙,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满足传统银行信贷和传统民间金融组织形式所无法有效覆盖的融资需求。倘若P2P网络贷款平台偏离了自身产生发展的初衷,一味的向“线下”的传统金融中介靠拢,从长远来看,不仅其自身的迅速扩张难以为继,而且也会损害整个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然而要想引导我国的P2P网络贷款平台向单纯中介型模式发展并非易事,也难以一蹴而就。原因在于:一方面,单纯中介型模式对出借方的要求较高,需要其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整体财富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并且也能够对其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具有相对完善的征信制度,有助于出借方和P2P贷款平台对借款方的信用状况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因此,我国的P2P贷款平台要想获得长远而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在筛选和培育合格投资者以及建立健全自身的信用评价体系上下功夫。对于有意向在P2P网络贷款平台出借资金的投资者,贷款平台可以设计一套关于其财富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价体系,要求投资者在投资前完成自我评估,并建议不适合进行投资的出借方退出交易。此外,贷款平台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为出借方提供投资建议。而对于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目前已有此方面的尝试。例如拍拍贷就将借款方的用户个人身份、财务能力、银行信用度等综合在一起,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信用评价系统。自2011年以来,中国网贷联盟、上海网络信贷企业联盟等行业合作组织陆续成立,这些联盟的成立也为不同的P2P网络贷款平台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提供了契机,通过建立黑名单定期披露和黑名单行业共享的机制,借款方的道德风险能够的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总之,P2P网络贷款平台最核心的任务应当是为出借方和借款人提供一个能够双向选择的平台,保持信息的透明和及时传递,并为借贷双方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专业咨询。这也是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未来应该趋向的业务模式,即单纯中介型模式。尽管P2P网络贷款作为民间金融的一种新兴模式遭到了外界不断的质疑,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乱象,但其产生适应了经济发展和金融纵深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并提高社会资金配置的效率。只要P2P网络贷款把握好发展的方向,其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2]虞群娥、李爱喜:《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共生性的实证分析
——杭州案例》,《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
关键字:征信系统;法律监管;债权转让
一、P2P网络贷款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P2P网络贷款的概念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依托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一种金融借贷服务逐渐开始流行,其被称之为P2P网络贷款。P2P 网络贷款,即"Peer to Peer",也称"个人对个人"的并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一种借贷。具体而言,就是贷款人和借款人通过中介机构(即 P2P 网络贷款平台),在互联网上签署包含借款金额、利息、期限等条款在内的借贷协议,通过网络完成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实现信用借贷的一种模式。其中,贷款人和借款人都为个人,贷款人持有闲余资金,而且有理财投资的意愿,希望将手中闲余资金出借并获取利息收入;借款人有资金需求,其愿意支付利息而借入资金加以使用;中介机构也就是P2P网络贷款平台,通过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匹配和审核等服务,收取账户管理费和服务费等作为收入。整个过程无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这是 P2P 网络贷款从开创至今的最基本模式。
(二)P2P网络贷款的发展现状
P2P网络贷款的雏形,是2005年3月由英国人理查德・杜瓦等4位年轻人共同创办的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在Zopa网站上,投资者列出金额、利率以及借款期限,借款者则根据自己的需求搜索适合的贷款产品,而Zopa则只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非从中赚取利息。到目前为止,Zopa已拥有超过24万注册会员。
在我国,自2007年8月中国第一家P2P贷款网站"拍拍贷"成立以来,多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相继涌现,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数额日益增长,进入2013年,网贷平台更是蓬勃发展,平台数量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资金供需失衡等现象开始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21.98%,平均期限为5.73个月,总成交额111.43亿元。目前,国内P2P借贷网站主要有陆金所、宜人贷、人人贷、有利网、红岭创投、拍拍贷等约30家左右。以有利网一家为例,截至2014年5月31日,拥有71万注册会员,借贷金额达18亿元人民币,年收益率达12%。
二、P2P网络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一)P2P网络贷款存在风险的原因
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风险控制是任何金融活动的关键。如何控制风险是所有P2P网贷平台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可以肯定地说,P2P网络贷款存活的根本在于其风险控制的好坏。
1、行业进入门槛低,法律监管不健全
目前我国P2P网络贷款公司一般注册为金融咨询、网络服务类公司。对于P2P网络贷款这一新兴的民间融资形式,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加以规范和保护,相关立法的空白使其面临进入门槛低、纠纷处理和风险防控等无法可依的局面。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和自律性较差,不排除一些借贷公司存在违规行为,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关于P2P网络贷款的法律法规条文只有合同法、银监会的《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和 《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2、征信系统不开放,信用体系不完善
FICO是由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开发出的一种个人信用评级法。FICO是当下国内业界人士在风控上选用的标准。FICO首先刻画消费者的信用、品德,以及支付能力的指标,再把各个指标分成若干个档次以及各个档次的得分,然后计算每个指标的加权,最后得到消费者的总得分。在美国,个人信用记录,包括对任何一个银行卡,以及车贷、房贷上的还款情况都会及时体现并且反映在信用分数上;而在中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尚在初级阶段。征信系统还局限在银行体系内,征信内容覆盖非常有限。
3、投资理念不成熟,投资者风险意识低
目前,中国普通大众缺乏理财渠道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为有利网这样的P2P平台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不成熟,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还不能做出非常合理的搭配。往往会产生投资过于集中,没有合理分散投资、分散风险,容易被高收益高风险项目吸引。
(三)P2P网络贷款存在的风险
1、法律监管风险。P2P网贷公司实质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借贷活动。我国涉及民间借贷的法律少之又少。由于P2P网贷公司设立门槛低,在缺乏相应法律规范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很可能带来一系列操作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P2P网贷公司很容易出现通过设计理财产品,从放款人手里吸储,建立资金池,再转手放贷的非法集资形式,甚至最后转化为高利贷公司。
2、市场交易风险。P2P网贷完全是陌生人之间的信用借贷,且资金实际用途也很难监测。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征集评价跟踪体系,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等也没有与网络借贷公司实现对接和共享,这样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既影响贷款效率,也将影响贷款质量。公司的规模、自有资金限制可能带来的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也进一步增加了来自于公司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3、经营资金风险。各公司在降低贷款人风险上较多采用的是保证金制度,这无疑是对P2P网络贷款平台自身的责任的加重。在风险补偿基金方面,宜信模式与人人贷模式均以手续费方式向借款人收取,其中即使其风险基金补偿规模已达亿元,但与其贷款总规模相比,其风险补偿基金率也未超过5%。这一切均反映了P2P网贷行业所面临的亟需重视的资金风险。
三、P2P网络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建议
1、在P2P运营方面,采取线下对接小额贷款公司,线上汇聚贷款人的模式。线下由小贷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征信,获得初步审核后再推荐给P2P网络贷款平台,并对每笔贷款做连带担保,让投资者的资金受到保障;在风控手段上,则采取信用评级机构的评分系统,通过大数据互联网来提高小额贷款行业贷款审批的效率,包括量化风险的能力。
2、在资金保障方面,可以设置不同的借款标,并制定相应的贷款逾期垫付机制。例如红岭创投设计了两款不同的借款标:一是信用借款标,即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授予其一定信用额度,如借款人到期还款出现困难,逾期10天后由红岭创投垫付本金还款,债权转为红岭创投所有;二是担保借款标,即网站担保人和借款人协商并签订抵押担保协议,如借款人到期还款出现困难,由担保人垫付本息还款,债权转为担保人所有。
3、在流动性方面,采取债权转让的模式。例如有利网设计在某笔项目投资成功后,如果贷款人需要资金,其可以选择采取付出折让费的方式将债权转让,回笼资金,则该笔项目进入转让区,由别的贷款人购买。另外在风控手段上,将出借资金将被分配到不同项目的多个借款人手中,以最大限度分散风险,同时还设立专门的风险备用金,当资金回收出现问题时,可以用其补偿贷款人部分本金及利息损失。
4、在项目筛选方面,选择符合国家政策的优质项目。P2P网贷公司通过把控项目来控制风险,本着为贷款人负责的态度;投资者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也应该阅读P2P平台提供的项目说明书,尽量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项目,理性投资,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陈建中,宁欣.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对借贷成功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人人贷为例[J].财务与金融.2013.6
[2]信而富,王征宇.P2P行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风险控制[J].中国证券报.2014.3
[3]钱金叶,杨飞.中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金融论坛.2012.1
关键词:宽带接入网,接入复用器,接入网综合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宽带业务的需求剧增,宽带接入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接入网的光纤化提供了一条拥有巨大带宽的接入途径,光纤到户(FTTH成了接入网发展的理想目标。但是,今天的技术发展态势告诉我们,接入网光纤化不是惟一的趋势,接入网应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并将逐步向更高带宽、更加经济、更加方便、更能区分服务并提供相应服务质量保证等方向发展。宽带综合接入平台是全面满足和适应这种发展进程的产物,也是近期接入网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下面分别就不同宽带接入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接入平台综合化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当前最主要的宽带综合接入平台—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设备(DSLAM)的演变趋势做具体分析。
一、现有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当前纷繁的宽带接入技术可划分为有线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其中,有线接入技术包括铜缆接入、光纤接入、混合接入、电力线接入;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固定无线接入(FWA)和移动接入。
铜缆接入主要被拥有固定市话网络的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等所采用,是国内当前最主要的宽带接入方式,其中主要是ADSL;光纤混合同轴电缆<HFC)主要被广播电视部门所采用,是北美地区主要的宽带接入方式,国内则不然;移动接入目前主要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使用,带宽还很有限,而基于3G的移动接入带宽能力被看好;固定无线接入则可为以上不同运营商所采用;另外,电力线等新的接入方式被电力通信之类的新兴运营商
所采用。
一、宽带接入技术的演进趋势
1.技术演进的几个方面
1)向光纤化过渡
我国接入网骨干层的光纤化已经完成,而接入层(配线层和引入层)的光纤化还处于起步阶段,SDH和各类无源光网络(PON)相结合的传输技术比较经济,符合中国具体的网络情况。应当首先实现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小区和光纤到大楼,然后随着通信业务的发展和网络结构的不断演变,逐步推进光纤接入网的建设,扩大光纤接入网的覆盖范围,缩短光纤接入网与用户终端的距离。
(2)充分利用原有线缆并适度挖潜
宽带接入在追求高带宽的同时,还应重视经济性、方便性,光纤接入虽然有巨大的带宽,但目前还不具备经济性、方便性。反过来看,用户网长期以来是以金属线缆为基础的,经过多年的建设,存在大量的线缆资源,如固定电话双绞线网、有线电视的HFC网、无处不在的电力线网等,u_其带宽能够满足现有卞要业务的要求。在宽带接入网建设的初期,应充分利用基于这些线缆的接入技术,以节省投资,满足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电力线资源巨大,其宽带应用还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挖掘其潜力。C3>以固定无线接入补充有线接入网
固定无线接入方式提供业务快、组网灵活、易维护、初期投资少,而目_允许用户在局域范围内慢速移动,适于在农村地区为散居人口提供经济的接入和应急通信的接入,也可以作为城市改造区域的临时接入手段;与FTTX+xDSL,FTTX+LAN等配合使用可以扩大覆盖范围。C4)接入平台的综合化
ADSL接入平台有其特有的优势,如基于现有的电话线并与模拟话音或ISDN共存,速率的不对称性刚好满足上网需求;与此同时,它也有很多劣势,如在距离、速率、非对称性等方而受到的限制。将ADSL与SHDSL,VDSL等不同的xDSL接入方式以及以太网接入方式纳入同一接入系统平台,能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特点,并相互补充,这已成为当前接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2.当前接入网的发展策略
构筑未来接入网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地处理各种宽、窄带业务,宽带网络的构建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庞大网络,因而宽带接入是演进而非革命。从总的方向来看,FTTH仍然是长期目标,它卞要解决带宽问题。与此同时,接入网传输的IP化以及基于同一平台的各种业务的综合接入也是接入网发展的目标,是宽带接入网满足未来更高业务要求的技术保障。但是,当前接入网建设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如何在现有网络资源基础上启动光纤接入网,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并保证接入网能适应通信业务种类和规模剧增的需要,以及能够向未来宽带接入网顺利过渡。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看,基于FT-TX+各类宽带接入技术的方式是目前宽带技术的卞要方式,是逐步向FTTH演进的平滑过渡方式。而其中FTTX+xDSL和FTTX+LAN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也最为成功的宽带接入方式。
由于宽带接入市场规模巨大,不同的技术都在向宽带接入渗透。卜一代网络是网络演进的总趋势,它是以IP为中心并支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网络,对当前的接入网来说,可首先实现传输的IP化,并逐步向卜一代网络过渡。
随着宽带化的发展和不同网络技术的相互融合,以及用户对电信综合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业务网和用户之间桥梁的接入网,其光纤化、宽带化和综合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综合化既可容纳具有不同特点的新技术,实现优势互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又可方便地实现向卜一代网络的过渡。在宽带接入网综合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如卜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早期的宽、窄带兼容的综合接入
以烽火通信的综合宽带接入系统IBAS为代表的综合接入方案,是以SDH等成熟的光纤传输技术为承载平台,支持以太网、数字视频广播(DVB)等宽带接入和话音、ISDN等各种Nx64kbit/s速率的窄带接入。
2.基于DSLAM的宽带综合接入
基于DSLAM设备的综合化接入能力,实现ADSL,SHDSL,VDSL和LAN的综合接入,是当前宽带综合接入的卞流技术。
3.新的宽、窄带兼容的综合接入
以港湾网络的综合业务接入网产品IONS为代表的新一代综合接入平台,实现了窄带电路交换和宽带IP分组交换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以及宽、窄带各类业务板的同框棍插,使宽、窄带业务在卞控板上得以l聚,统一提供宽、窄带上行接口,实现各业务板交换与集中控制管理功能,不但可以提供窄带话音和传统的DDN/FR业务,还可以提供ADSL,VDSL,
SHDSL,LAN,WLAN等多种宽带综合接入手段。
所谓棍插即在同一背板的业务槽位上根据业务需要选择插入ADSL,VDSL等不同的业务板卡,由系统自动识别板卡类型并作相应处理。
4.卜一代网络的综合接入
卜一代网络具有开放、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和丰富多样的综合接入承载手段,是实现话音、数据和图像综合接入的理想承载平台。就目前来说,基于软交换的卜一代网络还处于试验阶段,其综合接入设备功能还较简单,只提供Z接口和以太网接口。另一方而,如果基于前而宽、窄带兼容的综合接入平台实现对软交换的支持,便可提供更丰富的接入方式。当然,目前卜一代网络的QoS,IP地址、流控/安全、协议互通、兼容性等尚不能完全满足运营要求,相关的标准正在制订、完善之中,其实用性有待规模商业试运营的考验。
ADSL诞生之初正是ATM技术被看好之时,由于ATM被认为是网络承载的理想平台,特别是在带宽受限时具有良好的性能,如可以让时延敏感业务和大传输量业务共用一条带宽受限链路,所以AD-SL在链路层也采用了ATM的信元格式。然而实际应用时,对时延敏感的话音业务仍然采用模拟信号,大量其他信急(卞要是数据,VoIP和Web视频)在用户端均以IP分组的形式存在,在ADSL线路上却要以ATM信元来承载。因此,便引发了ADSLDSLAM结构的演变:从端到端ATM模式到ATM内核IP上行,再到IP内核IP上行。与此同时,DSL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如VDSL既能支持对称业务又能支持非对称业务,目_最高卜行速率在300m距离时可达52Mbit/s;SHDSL则支持对称业务,并可支持多线对方式,它们与ADSL具有很好的互补特性,并可共存于同一DSLAM平台。另外,LAN的接入方式有着与用户端数据业务特有的一致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也被纳入DSLAM平台。因此,基于DSLAM的综合接入也伴随着其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1.DSLAM综合接入技术的二个发展阶段
(1>l};到端ATM模式的第一代DSLAM
基于当初对ATM技术的依赖,从用户驻地设备(CPE)到DSLAM的上行端口间的整个链路为端到端的ATM方式,对DSLAM来说包括它的上、卜行链路和交叉连接均基于ATM来实现。DSLAM的组网只能是基于城域ATM网络或提供ATM端口的设备来实现。由于早期的VDSL也是采用基于ATM的端到端模式,故可实现ADSL,VDSL及其他基于ATM端到端模式的DSL综合接入平台。
C2)ATM内核IP上行的第一代DSLAM
随着DSLAM的大量应用,原有ATM网络资源将很快耗尽,新建ATM网络成木高、利用率低,而IP城域网络资源丰富,端口成木低廉。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并保留原有的核心技术,人们想到使ATM信号在DSLAM的上行端口前终结,经过协议转换后直接提供IP上行端口,从而可经IP进行DSLAM组网。由于核心没有变化,此时的DSLAM不仅具有第一代的所有功能,并增加了组网的灵活性,而目_棍插技术也进一步成熟,即在单一机框的同一背板上可插入ADSL,VDSL,SHDSL等xDSL类型线路板,以满足不同业务用户的需要。
C3)IP内核IP上行的第二代DSLAM
这里所说的第二代DSLAM,更多地是强调技术的差别,从当前应用的情况来看,第一代和第二代DSLAM各有千秋:第_代DSLAM技术成熟,级联方式丰富,可充分利用不同的网络资源;第二代DSLAM以IP为核心,ATM分布式地在业务板上进行终结,即在每个业务板上实现ATM信元的终结和每条永久虚连接(PVC)与虚拟局域网标识(VLANID)的一一映射,这种结构特别有利于用于承载以太网的VDSL以及LAN的接入方式。就长期的发展来看,IP内核的DSLAM与网络IP化发展的大趋势一致,其固有的优势将日益凸现。
2.DSLAM结构与综合接入技术的实现
DSLAM设备的系统结构按照所采用的芯片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一种典型的结构是采用高速串行技术—低压差分信号(LVDS)进行背板互联,由二类板卡分别实现上联、核心处理和用户连接,以及用各类辅助板卡实现其他连接。
3.DSLAM组网连接的综合化
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城域网传输,汇聚资源,满足接入网扩容的需要,需对DSLAM设备进行合理组网。扩容后的DSLAM对ATM端口的消耗很大,而运营商目前一般不再愿意对ATM网络进行扩容。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采用IP上联的方式;一是根据各地DSLAM的带宽需求和需级连的分支节点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级连,如基于ATM155Mbit/s进行级连,也可基于ATM反向复用(IMA)的Nx2Mbit/s进行级连,这里N根据连接需要取不同值,还可棍合ATM,IMA和IP进行组网。
(5)加速WATM的研究
无线ATMCWATM:WirelessATM)是为那些需要带有高性能音频和视频的高速数据通信的用户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它可以提供高传输速率的多媒体通信业务,正好与3G的业务目标一致。
无线ATM技术的实现将使无线宽带接入的应用成为可能,从而满足人们对无线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此外,采用ATM技术的无线网络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方便地与B-ISDN/ATM网络实现互连互通。因此,在WCDMA网络系统中应用WATM技术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目前的宽带接入方式卞要是光纤技术与铜缆技术的结合,即采用FTTX+xDSL,FTTX+LAN或HFC的方式。随着WLAN技术的成熟,以及信急产业部决定放开5.8GHz频段作为无线上网频段,5.8GHz和2.4GHz两个频段都可以用做上网频段,各运营商可借助自己已有的宽带城域传输网和接入网的优势,在宽带扩容中考虑提供ADSL+WLAN,FTTX+WLAN或FWA+LAN形式的无线宽带接入业务,以增强宽带接入的移动性,满足家
庭、企业对移动接入的需求,免除室内布线,实现有线与无线结合、移动上网、多人共享带宽等功能。此外,光纤接入、铜缆接入还可与电力线接入等形式实现综合互补,以满足未来业务的需求。
宽带接入技术正在快速地向高带宽、可管理、更经济、更方便、能提供一定服务质量的方向发展,并向卜一代网络靠拢。而接入网的综合化能更容易地结合不同技术的优势,更好地满足业务的发展需求,并能适应向未来网络技术的演变。
从技术角度来看,ATM技术非常完善,无可挑剔。ATM是一种超前的技术,人们尚未意识到它能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宽带;网络建设;发展;宽带网络近两年来,我国宽带网络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以FTTH为主的光纤宽带网络已经覆盖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特别是2013年8月《宽带中国战略》的首次明确了宽带作为我国重要基础设施的地位,并大力推动了宽带网络的普及和提速。
1 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现状
近年来,通过通信行业不懈努力,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宽带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逐步提高。但由于与经济社会、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获取、商务交易、信息交流及文化娱乐等宽带应用对接入带宽需求大幅提升,现有的带宽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面临“慢进亦退”的风险,加快宽带发展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宽带接入主要采用以ADSL为代表的铜线宽带技术,可提供512K、1M、2M等带宽,理论上最高可升级到4M带宽,而宽带水平发达的国家主要采用光纤到户为主的宽带技术,可灵活提供10M、100M、1G甚至更高带宽。因此,要加快宽带发展,必须推动宽带技术换代和网络改造,打破技术瓶颈,由光纤取代铜线,加快普及光纤到户。宽带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依托宽带的网络经济发展也对宽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成高速、便捷、低价、立体的网络服务,是宽带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2 宽带网络的应用特点
我国宽带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包括基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普遍均加快了宽带提速的进程,其中更多的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但是,由于资金补贴没有落实,在宽带中国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难度。
2.1 宽带网络的传播特点
我们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实现了以前无法完成的事情,在时间上,空间上打破了原有的壁垒。 现在我们可以用互联网在网络上获取知识、收集资料,不需要再去图书馆;互联网还将原有的邮政通信功能最大的简化,不需要通过邮局传递,而是在网络上通过服务器端口直接将网络传递到指定邮箱账号,这个过程只需要1分钟,在效率上简直是质的飞跃;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可以实现音频、视频的即时传递,让远在大洋彼岸的人,达到零距离的接触;工作上,有了互联网的帮忙,人们可以对一项工作同时进行编辑处理,甚至记录痕迹,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宽带网络推进了大数据发展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俨然被网络推向了一个巅峰,以前复杂耗时的数据传输,在宽带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变得轻松、简单、灵活、便捷。
这是宽带网络带给我们的惊喜,同时,也是推动宽带网络发展的动力,帮助我们把难的事情变得容易,是当代宽带网络的特点之一。
2.3 宽带网络中多媒体的广泛应用
关于宽带网络中“多媒体”的概念并不统一,一般人们将其解释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而宽带网络中应用的多媒体,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进行了组合,变成了一种人机交互式网络交流和传播媒体。有了宽带网络的支持,各种多媒体应运而生。以学校教学为例,有了宽带网络以后,对于学校的教育发展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多媒体课件的在线应用,使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只要依托宽带网络,教学素材应有尽有,教师不再需要准备各种资料的课件,只需使用网络资源,加上多媒体技术手段,轻松展示所需要的网络课件进行教学。
3 宽带网络建设发展
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的异构性特征变得更加突出,如何有效地实现 不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以及获取所需的各类服务,并构建融合各网络异构性的移动泛在网络 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宽带网络的发展前景是不容忽视的,我国也应重视该领域的拓展与研究,争取走在世界的前列。
3.1 逐步普及无线宽带接入网
FTTH作为固定宽带接入网的最佳解决方案由来已久,但由于政策、成本、应用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大规模推广。目前,FTTH接入网涉及的光纤、光电器件、传输设备和系统设备,在技术上已经实现商用化,产业支撑力量也已日趋雄厚。尤其是铜线和光纤价格的一涨一跌,使得部署FTTH的成本正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运营企业还将加速推进“铜退光进”战略,但由于原有铜缆资源还相当丰富,IPTV等对带宽有较大需求的视频流媒体业务短期内还不能发展起来,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并非非常迫切,FTTN+DSL(ADSL2+、VDSL2等)的接入技术仍将占绝主导地位。随着运营企业和当地政府合力打造无线宽带城市,无线宽带接入网方式将会逐步普及。
3.2 积极推动宽带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创新,就目前而言,我们要充分把握住三网融合、宽带无线和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等技术创新的机遇,面向国家信息化和重大业务的应用。加快我们的自主创新步伐,要在多个领域内实现技术突破,创造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品牌, 这样才能有效适应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需求。提升宽带网络驾驭新技术的能力。
3.3 完善互联网的收费模式
目前我国的一些互联网收费制度还不尽合理,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有着重大的潜力,但是由于进入互联网的门坎较高,互联网的巨大潜力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如今,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仍然在高速的增长,因此,在如此大的市场潜力下,我们的网络运营商完全可以在竞争并不是太大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降价来抢占更多 的用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运用互联网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低,因此降低互联网的使用价格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我们应从现在做起。如我们可惟在 宽带接入等服务项目上降低价格,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用户。 总之,从全球看,宽带已被许多国家视为信息化的必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并被 作为其国家ICT战略计划的核心目标之一。
结束语
宽带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当前,宽带网络和服务已逐步渗入到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均带宽”和“人均信息”的占有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国家宽带发展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深刻认识到宽带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宽带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各种宽带发展政策正在不断推动我国宽带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彭永林,郝振武,熊泳,龚雪云,王炜.网络管理方法及网络管理系统[J].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11-09-28.
[2]黄伯明.宽带网络的应用特点与发展趋势[A].消费电子,2013,8.
[3]马子博.宽带网络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浅析[J].考试周刊,2013,35(49).
>> 网络电台:前爆款时代的烦恼与希望 传统广播与网络电台的融合 浅析国内网络电台的现状与未来 试论传统广播与网络电台的融合 论网络电台与微平台融合并进 美国网络电台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网络电台对传统广播的冲击和反思 网络电台:表现自我的另类方式 CRI网络电台:连接世界的新窗口 网络电台播放的好歌怎么找 WEB2.0时代商业网络电台的困境与出路 探讨传统广播与个人网络电台发展的新途径 英语网络电台对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作用 网络电台之争:商业厮杀是商业文明的先驱 “四元律”视角下网络电台用户的使用习惯分析 美国潘多拉网络电台的用户体验构建、营利模式和市场拓展分析 网络电台随意换 网络电台发展策略 为网络电台正名 浅谈如何搭建县级网络电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网络电台:前爆款时代的烦恼与希望 网络电台:前爆款时代的烦恼与希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高海博")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5年8月20日,喜马拉雅FM创办的首个有声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让读者通过“听”的方式体验阅读的快乐
杨廷皓5年前进入蜻蜓FM担任CEO。从技术领域介入内容,是因为他发现音频虽然发展多年,但既没有足够强势的渠道,也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而此时,连续创业者余建军停掉了上一个项目。他希望能够找到新的“风口”,“迅速积累用户规模。”
在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具有“伴随式”特点的音频成为新的想象空间。余建军认定,音频将会迎来“爆发”,于是他进入音频领域创业,成立喜马拉雅FM。
数据佐证了他们的判断。赛立信媒介研究的数据显示,至2013年底,通过手机终端收听广播的听众数就已占全国广播听众数的47.8%,是为第一大收听终端,较2011年同比增长近18%。
2014年成为移动音频市场资本集中爆发的一年。喜马拉雅FM当年获得5000万美元B轮融资,优听Radio、窄播、多听FM、荔枝FM等同类产品也宣布融资过千万。
“风口”像是来了。
殊途同归
蜻蜓FM最初的产品形态更像是网络收音机,至今其产品LOGO依然是收音机模样。杨廷皓告诉《t望东方周刊》,蜻蜓FM通过云端链接电台音频,用户也从云端收听内容,保证了内容清晰流畅。
初期,蜻蜓FM的内容也完全为传统电台的直播。喜马拉雅FM则不同,“一点都没有直播。”余建军告诉《t望东方周刊》,喜马拉雅FM最先考虑的并不是传统广播,而是生产新的内容。
余建军希望能把“玩声音的人”聚拢在喜马拉雅FM上,包括配音演员、电台主播、声优,这成为喜马拉雅FM的方向。
“用户需求不止是听广播,而是听书听段子或者其他什么。”他说,事实上,手机移动端已经改变了用户习惯与需求,点播类节目更符合“伴随式”特征,这样的逻辑类似于视频网站对电视的改变。
蜻蜓FM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2014年底,并购有声小说版权商央广之声后,蜻蜓FM又与北京鸿达以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鸿达以太”)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都是为了补充点播内容。
网络电台从各自的切口介入,彼此延伸,差异化并不明显。而且音频本身是一个较轻的介质,但平台开始越来越“重”。
“作为创业公司只有把垂直领域做重,其他竞争者才不容易进来。”余建军认为,这是必须做的。
在互联网尚未进入行业之前,音频领域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内容生产体系。由于只有传统广播这一条传播渠道,多数内容都由电台生产。
考拉FM内容总监赵一飞向《t望东方周刊》介绍,在有声读物市场,专业演播人只有几百人,而拥有持续生产能力的机构只有三家,包括酷听、鸿达以太、黑龙江龙光之声。
这样的生产能力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互联网电台就像昨天的视频网站一样不得不进入内容领域,以自身平台与资本能力把“市场带起来”。
“通过向上游下游延伸,建立音频生态。”杨廷皓所希望的也是所有网络电台正在做的。
谁是“爆款”
互联网电台打破了传统电台的内容边界,引入更多新内容。现在,音频内容中最受欢迎的类型除了传统的有声读物、段子、情感类节目,还增加了《逻辑思维》《晓松奇谈》这样的节目,甚至直播手机会。
不管是郭德纲的传统相声,还是罗振宇的《逻辑思维》,这些在其他领域的强势IP引入电台,带来的是用户数量的增长与黏性的提升。《逻辑思维脱口秀》在喜马拉雅FM上已累积了近490万粉丝,累积收听超过1.5亿次。
这些内容上的创新固然吸引了新用户,但都是视频行业的剩余红利。基于音频平台本身的内容还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音频只能成为附属品吗?
所有的音频产品创始人都知道,音频在接受度、整体流量上不如视频。但是因其伴随式场景、碎片化时间的特点,他们相信属于音频领域的爆款终会出现。
对于网络电台的好消息是,传统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正在向这片热土靠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青音、节目主持人万峰等在蜻蜓FM相继推出自己的专属节目,并与蜻蜓FM合作培育社群,让听众变为粉丝,打造粉丝经济。
杨廷皓介绍,在蜻蜓FM上,以此类形态年收入超过百万元的主播已超过10人。
当电视台面对互联网冲击逐渐空心化时,广播电台的空心化是否也会到来?从传统广播转型的阿基米德FM的CEO王海滨反问《t望东方周刊》:“庞大的蜻蜓生态只能举出这几个人,能算成功吗?”
“目前优秀的主持人依然在广播电台里。”王海滨说,“上海广播台250名主持人,这不是其他平台能够养得起的。”
其实,蜻蜓FM在做的也是阿基米德FM试图尝试的:在阿基米德FM平台上做节目的电台主持人可以成立工作室,通过互动与广告以此给主持人带来额外收益。 蜻蜓FM手机版的网页界面
但是仅从传统广播挖掘所带来的提升并不明显,更庞大的草根群体是喜马拉雅FM所关注的。为此,喜马拉雅FM特意开设了“喜马拉雅大学”为草根主播提供培训服务。
一本小说想要变成一段可听的有声读物,主播在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他既要具备合格的播音能力也要有传统说书人的节奏。喜马拉雅FM的办法是海选:主播可以录制部分节选进行上传,然后通过审核与评测选定合适人选。
网络电台所做的都是为了让音频内容更加丰富,“暂时不考虑盈利,先做大用户规模。”喜马拉雅FM提供给《t望东方周刊》的数据显示,平台月活跃量3000万至4000万,每天人均使用时间为97分钟。
根据第三方易观国际统计的数字,2015年上半年,喜马拉雅FM、蜻蜓FM、考拉FM、多听FM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5.8%、20.7%、13.8%和9.8%。
下架、纷争与烧钱
在同质化相对严重的互联网电台领域,争吵几乎伴随着整个2015年。
首先是2015年4月,荔枝FM、多听FM在同一天被App Store下架。两家都将原因归结为喜马拉雅FM,认为后者对其实施了“版权问题投诉”。
随后,喜马拉雅FM也遭到了App Store强制下架。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内,喜马拉雅FM和荔枝FM被连续多次下架,其中荔枝FM被下架4次,喜马拉雅FM被下架3次。最近的一次下架事件发生在2015年6月底。喜马拉雅FM、考拉FM、荔枝FM都在App Store消失。
原因只有两点:内容侵权与刷榜。
网络电台并不能保证对平台上所有内容拥有版权,这也是网络电台野蛮生长的真实写照。在埋头奔向用户规模第一的同时,并没有在乎商业法则。
按照美国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在《从零到一》所讲,倘若行业第一占据80%的市场份额,第二占有20%,其价值差距从长远来看不是4倍,而可能是40倍、甚至400倍。在互联网领域,只有占据更大的市场,才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对手竞争是可以理解的,但无底线是不可理喻的。”余建军给本刊记者说这句话时,蜻蜓FM与喜马拉雅FM正在打一场公关战:据称蜻蜓FM涉嫌数据造假,喜马拉雅FM融资困难。
“这样争执的不断继续会迫使广告主、投资机构对目前两家乃至整个音频行业的各个方面重新审视和评估,并不会利于资本对行业的扶持。”考拉FM创始人俞清木对《t望东方周刊》说。
“烧钱。”这是他对互联网电台发展到现阶段的总结。几大平台每年在内容上的投入都在千万元级别,广告收入却微乎其微,商业路径并不明朗。
而在国外,2013年苹果就宣布了旗下数字广播应用Podcast的订阅总量突破十亿,但空有用户数量,真正的商业化只有顶级播客主可以完成。
毕竟,音频的广告形式注定缺少视觉上的冲击。一条可见的商业化道路便是“上车”,发挥音频的伴随特质。
上车盈利
“不上车的网络电台,不值一提。”在俞清木看来,上车是网络电台商业化最直接快速的路径。
网络电台没能在手机终端商业化的重要原因在于音频广告主。由于广播的地域性,广告主如果投放地方交通台、音乐台会有非常清晰的城市受众人群,到达率也相对较高。网络电台虽然拥有更多的用户,但并不能满足精确定位的要求。
喜马拉雅FM目前的广告都属于品牌广告,而不是传统广播的区域性广告。在广播市场,单体广告价值一般很低,每年100多亿元的广播广告市场多是由一条条信息广告拼凑而来。在细碎的低价值市场,区域性的传统电台依然优势明显。
作为传统电台的管理者,山东广播经济频道总监张新刚担忧的是:车联网。
现阶段多数汽车上的电台都属于FM式广播。但随着智能化趋势,很多新上市的车型配有蓝牙连接,手机变成播放器。
但下一步,整个车联网系统建成,很多广播台就变成操作系统下的一个应用,传统电台在汽车渠道上的优势将不复从前,“最后很可能成为内容提供商。”张新刚对《t望东方周刊》说。
一个有些玩笑似的观点是:滴滴打车正在摧毁传统广播,因为司机会聚精会神地听打车软件信息,以免错过生意。
张新刚的想法是不论“自己造船”还是“借人上船”,传统广播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本土化,提供服务类内容。
就在不久前,挪威宣布2017年将彻底关闭FM广播,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全面切换到数字广播的国家。面对这样一个有些宿命感的消息,张新刚预计,留给传统电台的转型时间只有三到五年。
车联网的到来,正是网络电台的机会。
2015年腾讯推出三款车联开放平台,并了车载ROM、车载APP等产品,向汽车从业者开放具备腾讯内容的服务接口,考拉FM成为其音频内容合作方。
除了借助巨头势力,网络电台也在各自寻找办法。
音频上车,分为前装与后装市场。前装更多与车企谈判,在汽车出厂前预装音频应用。赵一飞介绍,前装市场需要与车企对接,而汽车厂商联网的系统并不统一,兼容性依然是个问题,更何况还需要经过安全检验等审核,所以目前整个前装市场量并不大。
发力点在后装市场。现在各家网络电台都推出了车载终端,类似随车听等硬件设备。根据余建军提供的数据,音频后装市场占据了整体市场的80%。
关键词 宽带城域网;网络安全;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204-02
从我国的互联网商业化之后,互联网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网络安全市场在2000年后开始成熟,据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预测,我国的信息安全市场2001年将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加密、防火墙和防病毒是安全市场的三大主要支柱。目前,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互联网在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发展是第一位的,安全问题提不上议程。由于互联网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应用发展很快,但技术发展还不充分,互联网本身还很新,了解和研究互联网的人还不太多,网络安全问题也不突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了解和研究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研究互联网的人的意图各不相同,来自互联网的威胁开始出现,并且越来越严重。
美国计算机犯罪调查机构(CSI)和联邦调查局(FBI)的调查报告表明:91%的大公司和政府机构在过去的12个月内发现计算机安全问题,64%承认存在财务损失,当然还有碍于情面不愿意承认的,实际的数字比这个更高。导致财务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机密信息的泄露和财务欺诈。70%的人承认是因为互联网连接导致网络攻击的发生,91%的单位承认内部员工滥用公司的互联网,高达94%的单位承认遭遇到了来自互联网的计算机病毒。
2 安全性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安全性分析立足于网络整体,考虑的是网络结构性的、技术性的安全问题以及在危机情况下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用性和可靠性,确保网络能够在负载变化、部分受损的情况下比较稳定、可靠地运行。根据IS07498-2中提出的建议,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当能够提供以下安全服务:
1)实体认证:实体认证安全服务是防止主动进攻的重要防御措施,对于开放系统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安全有重要的作用。认证就是识别实体的身份和证实其身份的正确性;
2)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服务是针对越权使用网络资源的防御措施,实现机制可以是机遇访问控制属性的访问控制列表,或基于安全标签、用户分类和资源分档的多级访问控制;
3)数据保密性: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是针对信息泄露的防御措施,细分为信息保密、选择数据段保密与业务流保密;
4)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安全服务是针对非法篡改信息、文件和业务流而设置的防范措施,保证资源的可获得性,分为连接完整性、无连接完整性、选择数据段完整性;
5)防抵赖:防抵赖安全服务是针对对方进行抵赖的防范措施,可用来证实发生过的操作,分为对发送防抵赖、对递交防抵赖与公证。
3 网络安全设计
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城域网的网络安全提出以下设计方案:
1)网络互联互通分析及安全控制
如果两个内部客户服务器之间二层能够互通,那么两者之间的三层互通是直接的,不需要经过路由器。因此,路由器的三层防火墙不能生效,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各种攻击方法都可以使用。因此,最好让内部各客户服务器在二层完全隔离。采用VLAN在二层隔离了两个内部客户,他们只在三层互通,这时路由器的三层防火墙也可以生效了。因此,目前有了两个安全措施:VLAN和三层防火墙。
2)路由认证和保护
目前,多数路由协议支持路由认证,并且实现的方式大体相同。认证过程有基于明文的,也有基于更安全的MD5校验。MD5认证与明文认证的过程类似,只不过密钥不在网络上以明文方式直接传送。路由器将使用MDS算法产生一个密钥的“消息摘要”。这个消息摘要将代替密钥本身发送出去。这样可以保证没有人可以在密钥传输的过程中窃取到密钥信息。OSPF就支持基于MD5的路由认证。
BGP区别与内部网关协议,它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外部网关协议。为了提高BGP的可靠性,BGP协议采用TCP来提供可靠的连接,也因此BGP本身的刷新报文就不再需要可靠性保证了。
为了防止被欺骗的TCP分段进入到连接流中,从而对BGP的连接进行攻击,TCP为BGP提供了“TCP MD5签名”选项。“TCP MD5签名”选项的意思就是说,在每个TCP分段中加入一个MD5的摘要,摘要的信息仅仅能够被连接的对端所识别。从而增强了基于TCP连接的BGP的安全。
3)关闭IP功能服务
因为IP源路由选项忽略了报文传输路径中的各个设备的中间转发过程,而不管转发接口的工作状态,可能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刺探网络结构。因此,设备应能关闭IP源路由选项功能。
重定向开关:网络设备向同一个子网的主机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请求主机改变路由。一般情况下,设备仅向主机而不向其它设备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但一些恶意的攻击可能跨越网段向另外一个网络的主机发送虚假的重定向报文,以期改变主机的路由表,干扰主机正常的IP报文转发。因此,设备应能关闭ICMP重定向报文的转发。
定向广播报文转发开关:在接口上进行配置,禁止目的地址为子网广播地址的报文从该接口转发,以防止攻击。因此,设备应能关闭定向广播报文的转发。缺省应为关闭状态。
ICMP协议的功能开关:很多常见的网络攻击利用了ICMP协议功能。ICMP协议允许网络设备中间节点(路由器)向其它设备节点和主机发送差错或控制报文:主机也可用ICMP协议与网络设备或另一台主机通信。对ICMP的防护比较复杂,因为ICMP中一些消息已经作废,而有一些消息在基本传送中不使用,而另外一些则是常用的消息。因此ICMP协议处理中应根据这三种差别对不同的ICMP消息处理。以减少ICMP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4)基于端口的验证
基于端口的验证,是由工EEE进行标准化的验证方法,标准号是802.1x。802.1x用于交换式的以太网环境,要求与客户和与其直接相连的设备都实现802.1x。当应用于共享式以太网环境时,应对用户名、密码等关键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在运营过程中,设备也可以随时要求客户重新进行验证。
支持端口验证的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识别并支持源、目的地址确定,VLAN TAG要求等;
支持受控端口与非受控端口,并根据数据帧类型送入不同的端口;
支持受控端口在端口控制参数下的行为;
支持Radius验证。
5)设备安全防护
口令管理:为防止对系统未经授权的访问,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
虽然几乎所有数据通信设备都具有RADIUS或TACACS认证服务器进行口令管理的能力,但在设备本地进行密码分配和管理仍是设备本身应具有的安全特性。这里只描述本地密码管理。口令的密文显示:若系统的配置文件以文本方式进行保存,则在配置文件中,所有的口令都必须以密文方式显示和保存。
参考文献
[1]龚俭,陆晟,王倩编著.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第1版.东南 大学出版社,2000,8.
关键词 光网络;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0-0017-01
当前社会,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中能够直接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信息的需求目前已经呈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于企业而言,信息的作用已经不再仅仅是沟通和协调企业内外部环境、提升工作效率等基本作用,它更加意味着企业对于环境更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更好的盈利能力和更高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种考虑,在当前社会中如何为企业提供更为稳定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成为了当前社会在该领域中的关注重点。
1 从企业角度看对于信息的实际需求
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经济组织也随之逐渐深入到信息海洋中去,从最开始仅仅是将信息作为企业内部的沟通工具,并借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一直到当前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和外部环境的对话基础,更有甚者,信息已经作为重要的战略因素出现在企业环境中,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营销力度和方向,甚至直接关系到企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提供为有效的信息传输和获取服务就变得极为重要,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是需要明确当前社会中各个经济组织对于信息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才能找到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方向。
综合当前企业发展的进程考虑,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主要突出在如下两个方面。
1)从信息的传输角度看,信息传输的大容量和高速率成为当前对信息服务的最主要要求。当前社会中信息已经俨然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实际应用角度看,生产研发、人力资源以及市场营销等多种企业活动都涉及信息的有效供给,并且在信息化的推动之下,很多企业活动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单纯以市场营销活动为例,曾经仅仅是依赖于有限范围内的市场调查,并综合企业自身条件即可作出营销决策,而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中,则通常需要从全国范围内获取更为详实的市场数据,才能进一步作出有效的市场决策。其涉及到的信息容量之大不容小觑,同时数据信息的实时性特征也在不断加强。这些都从客观上要求信息传输的大容量和高速率,并且从稳定性角度也提出了新的标准。
2)从信息的获取方式看,一方面企业内部为了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强的竞争能力,呈现出更为弹性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是客观上技术的发展使得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更多更新的手持设备,这些特征都决定了当前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会更多倚重于无线接入形式。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无线网络的覆盖以及信息接入服务的提供必然会呈现出逐步上升的总体趋势,并且最终成为将来企业网络的重点和主要形式。
2 面向企业的数据网络发展方向分析
通过对企业信息需求的躯体特征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的找到未来一段时间面向企业的数据传输服务发展重点和主要特征。总结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构建更为完善的光数据传输网络
当前企业对于数据传输的大容量和高速率以及安全稳定性等特征需求,都从客观上要求光网络的进一步深入。显而易见,曾经的铜网对于当前的这种高传输速率数据需求已经不再适用,光进铜退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虽然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和城市都已经展开光进铜退的总体进程,但对于一些老旧小区以及铜网架设时间较长的老工业园区而言,曾经以网络架设成本作为主要考虑,并因而保留有铜网的做法如今看来已不再可取。当前的发展重点应当是以满足企业信息获取需求为主,藉由光网络更高的数据传输服务效率来实现对于整个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因此建设更为完善的光网络传输系统势在必行。
2.2 深入分析数据传输特征
当前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于信息传输质量的提升要求,还有一方面是来自于多种格式的数据传输需求。无论是网络会议还是娱乐视频,流媒体都成为当前常见的主要信息表现方式之一。流媒体数据格式对于信息传输网络资源的要求极高,并且也衍生出了很多相应的传输技术,就目前的情况看,流媒体传输是形成数据潮汐的主要原因。针对于此种情况,数据传输网络建设以及传输服务提供方应当针对当前的数据传输状况进行监测并作出更为深入的分析,在获取到相应传输特征的基础之上,为相应的数据传输需求主体预留出必要的传输带宽,从而在传输质量上有所保证,实现更好的数据服务。
2.3 帮助企业发现数据需求
企业行为大多是基于经济因素而进行考虑的,因此对于数据传输需求,通常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对于实际的需求并不多加过问。这种状态一方面并不利于数据传输资源在更大领域的调配,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自身发展也存在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针对于此种问题,通信运营商可以考虑深入考察企业内部对于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实现通信资源的优化调配,在理想的状态下,还可以实现帮助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对于此类需求需要运营商深入企业进行分析,并且以更为综合的数据规划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在充分考虑到企业当前数据传输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作出考虑。这一方面可以帮助运营商了解到更为精确的企业信息传输需求,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企业更为明确自身的数据传输状态,甚至会了解到同等体量的企业信息传输发展状况,对于间接推动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 结论
当前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都对于信息传输有着极大的依赖性。针对于此种情况,通信运营部门必须首先基于自身角度,从技术和运营的层面实现提供有效流畅数据传输的基础,而后再逐步深入到信息消费群体领域中去,从企业角度切实掌握信息通信需求,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打造有效的光数据传输网络,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性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书贤.全光网络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6(02).
[2]贾洪彬,李立永.全光网络技术及发展浅析[J].中国有线电视,2007(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