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建项目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充分保障工程数据进行有效、准确传输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计算机,可以规范管理工程的进度及质量,合理控制财务与人力资源。此外,应详细收集施工期间进行管理的相关数据,并将收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及时。通过运用计算机对工程进行管理,可以将各个子工程的数据、信息进行直接统计,有效避免了人工汇总中一些问题的发生,在减少统计时间的同时,也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实效与准确,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信息的管理效率。
1.2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共享在工程数据统计中,报表为常用的方式之一,但其格式呈现出一定的多样化。目前,一些单位会将报表的格式进行调整。采用人工输入、统计数据,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管理要求。而运用计算机则可建立出完整的工程信息数据库,并可从中直接提取报表要求的各类数据。此外,做好的报表数据可长时间保存,作为建筑工程的数据与经验进行储存。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文/蒋少鸿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管理复杂等特点,涉及到施工进度、质量、材料设备、人力资源、资料管理等多项内容。为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水平,采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计算机这一先进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的功能,并就其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展开深入探讨。
2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2.1计算机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运用分析由于计算机具有可变性、直观性等优点,因而可进行辅助设计,增加建筑工程设计的灵活性。工程设计人员可运用AutoCAD等专业绘图软件,将建筑物的外部轮廓及内部线条勾勒出来,再利用Photoshop等图片美化软件进行美化,并运用PowerPoint等计算机程序修改、呈现得出的设计方案。运用计算机设计建筑方案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2.1.1开始阶段建筑设计来源于设计师的灵感与经验等,计算机则为其提供了多变的构思与表达环境。同时,利用软件可实现模拟透视、上色对比等手工绘制难以实现的任务,加快了制图的效率。在开始阶段应用计算机,可构建出非常多的建筑设计草图,以供设计师进行方案对比和完善。
2.1.2成熟阶段在此阶段,设计师需润色、完善建筑设计草图,并通过3DMAX、SketchUp等软件规划整体设计,从整体上处理设计方案的美感,并将细节进行增强,完成设计草图的定型。
2.1.3呈现阶段在此阶段,利用绘图软件全面展示建筑结构的平面、三维、透视等效果,并通过将背景置换来对不同的效果进行观察,最后调整、美化工程的具体施工。
2.2计算机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2.1工程合同管理运用合同软件管理整个建筑工程的合同,同时也包含进度拨款、付费等多项内功。此外,还可详细管理合同变更及补充合同等信息,在将各施工阶段的费用情况、工程进度同合同管理进行全面比较后,有关进度款项的依据提供给业主。
2.2.2工程计划进度管理在编制工程各级进度时,应将起止时间、生成网络计划等纳入在内,并根据管理层次与资源的十几分布对进度进行约束与调整。对于工程的总包计划进度,可运用PKPM等软件进行管理。此外,可采用图形切换等方式将各级进度资源图与计划图提供给投标或施工,从而促进总包从整体上协调工程所有进度。
2.2.3财务的预测及管理通过运用专业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可计算工程各阶段项目,并确定工程的预算费用。此种软件还可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管理工程各项目的结算与付款。通过运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可促进工程预算、付款等工作快速、准确完成,极大程度上避免因人工预算带来的问题。
2.2.4工程资料的管理运用计算机资料管理软件可详细管理工程涉及到的各种信息资料,并将工程中的安全资料及规范标准等进行归档,采用档案的形式管理工程资料。在此项管理工作中,应将工程材料设备与施工设计图纸等资料的归档管理作为重点。
2.2.5施工现场材料及设备的管理运用计算机可对材料设备的定发货、出入库验收、使用情况等资料进行归档,并合理管理。其中,管理的资料包括材料设备的使用与入库情况,下一阶段进行的情况,以及与合同中材料设备的对比情况等。
2.2.6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在施工阶段,需要验收完成的工程项目的质量,并评定土建施工项目等。运用计算机可实现验收、评定结果的充分整理,以及各施工项目与实验记录等详细管理,例如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记录、土建质量的验收单、安装项目质量的评定报表,以及加工配制项目的验收情况等内容。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可运用管理软件对工程的安全制度、安全施工技术、安全事故、安全教育、违章处罚等内容进行安全管理。此外,还可运用视频网络技术监控施工现场,使项目管理人员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并记录出入现场的车辆及人员,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监控工作提供充分保障。
3总结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团队因项目任务产生而临时组建,一般在项目完成后解散,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因此,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和方法很难在组织层面高效重复利用,项目管理成熟度也难以有效提升,常常导致项目管理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当中。在矩阵式组织机构中,增加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组织职能,是一种有益的管理职能补充,将其作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组织模块,集中企业具有项目管理领域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储备的专家,为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提供行政支援,构建良好的项目管理组织环境,将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和专家知识整理成适合于本企业的一套方法论,提供在企业内传播和重用,也为在企业组织层次上提供多项目管理的支持与协调服务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2]。实践证明,这样对整个项目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项目合同管理体系规划
合同管理在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工程合同是协调项目各参建方责、权、利关系的纽带。大型技改项目由于体量大,业主方需要选择发包模式,划分工程标段,往往将项目结构分解为不同工作包,通过与众多的承包商、设备供应商之间签订形成许多合同契约关系,组织各参建方共同推进项目的建设,所形成的这种合同关系,就是合同的工作分解结构,由于合同间呈网络结构,也称为合同网络。合同管理不仅要针对单份合同,更要针对整个项目分解的合同网络。合同网络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概念。它是合同关系建立的基础,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合同体系,对于业主把握工程管理的主线,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业主方要积极运用集成总控管理的系统思想,应用好合同网络,通过构建合同范围及界面规划、业主方合作管理组织体系、项目合同文件体系、项目采购管理体系,进而形成业主方的项目合同管理体系。
2.1做好合同网络规划
业主方处于项目合同管理的核心主导地位,如果没从全局、全过程角度事先进行合同网络梳理,而是在不自觉状态下形成的合同网络关系,往往是不明晰的、盲目的、混乱的,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冲突,浪费管理资源与财力、物力[3]。业主方要对发包之前工作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做好发包总控的策划和控制,首先应考虑根据业主的特点、项目的特点,确定采用的承发包模式及合同结构。然后,考虑项目分解结构、发包标段内在的技术联系、有利于标段之间责任的划分和项目采用的承发包模式及合同结构等因素,对发包任务进行结构性的划分,确定各个发包标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发包分解相应的基础数据[4]。一般应在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立项后的方案设计阶段,业主方就应启动合同网络的构建工作,形成框架性合同网络。在初步设计及概算完成并获批准后,分析设计出一个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合同网络,最迟要在施工总承包工程招标前,形成合同网络定稿,作为指导业主方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一旦确定,原则上实施过程中不做调整,如特殊原因确需调整应通过业主方决策层评审批准。
2.2重视合同界面管理
要合理划分合同标段,根据合同网络架构的规划,梳理合同范围和界面,解决好合同接口,使项目所有合同成为统一、完整的合同文件体系,避免合同之间的“错、漏、碰、缺”,既要涵盖所有包含的工程范围和内容,也要避免关联合同中出现重叠。要加强对专业设计的协调,重视对土建与工艺、公用工程安装和工艺设备安装的设计协调,减少设计冲突,做到无缝对接。要进行合同界面的实时跟踪调整,对于合同变更影响到合同界面交接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要迅速做好调整。
2.3科学合理制定合同条款
要合理规范使用合同范本,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防控合同纠纷风险。对于工程计量与支付、材料设备供应、工程变更、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重要的合同条款,特别需要慎重考虑[5]。在招标前,要对施工设计图纸的完善性进行确认检查,错漏补缺,对于模糊设计或图纸缺漏项等明显的人为失误,要消除在工程量清单编制阶段,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摩擦和争议,以及造成不必要的工程变更。
3分级进度计划管理体系
3.1项目整体进度规划
要做好进度管理的顶层设计,一般以建安工程为主线,梳理项目建设内容,充分考虑建安工程总承包与分包、供货、市政、设计等合同工作间界面、逻辑关系,再明确工作任务中土建、公用和专用工程的工作界面,各专业工作子任务之间的搭接逻辑时序,以及相互影响关系,明确各个任务建设工期,规划好项目的整体推进时序,制定统一的整体进度计划,并找出进度计划管理和控制的重点,将不同进度阶段需要重点跟踪和关注进度节点,设立为里程碑,形成并下达项目里程碑进度计划。
3.2层级计划分解支撑
在建安工程总承包单位确定后,以里程碑进度计划为“龙头”,由业主方组织监理、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共同制定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经签认即成为指导业主及参建各方开展各项工作的基准计划,这也是参建各方进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在此基础上,以项目总进度纲要计划的编制为轴心,结合技改组织结构设计、技改项目特征和环境,层层聚焦,构建分级计划管理模式,形成项目整体进度规划的支撑。
3.3进度计划动态跟踪管理
要注重计划的交底,把责任落实到位,发挥计划的团队协同作用。计划交底的范围不仅包括业主项目实施团队,还包括监理方、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等参建单位。要指定落实业主方内部各部门、人员在进度计划管理中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制度,形成涵盖项目各参建单位的进度计划管理组织体系。业主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秩序的倡导者,必须发挥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采取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措施,进行分级计划沟通协调跟踪管理,将工程形象进度进行基准比对,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确保进度计划的执行落实。要严谨地进行计划的动态维护调整。对于出现影响到计划执行的重大变更情况,项目实施部门要做好工程信息的沟通、协调和反馈,及时处置,避免影响,必要时进行进度计划维护调整,持续保证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指导协调作用。
4实施全过程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始终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及维护运营阶段等各个阶段。只有实施全过程投资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4.1做好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对工程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阶段,进行投资总控时还应注意关键点控制,对总控者来说,对个别过程应有所侧重,如设计准备过程和设计过程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最大。从过程控制的角度出发,应把控制的重点放在重要的过程———设计过程[4]。据统计,设计费虽只占整个工程项目投资的约5%,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幅度达75%[6]。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管理,进行投资预控是非常必要的。业主方应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方案、初步设计等各阶段提交其组织编制的设计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业主方要结合自身组织完成对项目投资总控制计划进行审核,使提交的设计估算、概算既符合投资控制目标,又与设计相符,为后续设计、采购、施工中的投资控制打好基础。
4.2做好项目投资分解控制
要结合项目设计的情况,将工程的主要成本构成,按合同网络规划,细分成本预算指标,同时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动态变化,合理适度设置弹性系数,形成项目分项合同的分解控制额度。在工程招标阶段,分项合同的分解控制额度可作为可承受报价的上限的参考。
4.3做好合同履约控制
业主方要以合同来规范参建各方行为,要求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不折不扣地执行“合同约定的内容”。对于乙方出现的违约行为,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纠正弥补,督促解决。比如,参建单位人力配备不足、备料不足、施工设备不配套等问题。要抓好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把控制的重点放在重点专业、重点分部工程、重点分项工程之上,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明确中标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中标价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把合同价和以后的合同价调整,控制在项目合同的分解投资控制范围内。
4.4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要正确处理好技术和经济对立统一关系,抓住控制工程量和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要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既要反对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工程功能的倾向,也要反对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在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对施工设计图的会审和交底,把各专业的交叉和协调列为重点,尽可能把问题暴露在施工之前,一旦发现模糊设计或图纸缺漏项等设计失误,要及时予以纠正,避免施工返工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施工中,要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和核准,确保变更后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造价合理,防止变更未经审批而实施的现象发生。
5施工管理
5.1施工组织协调
业主方在施工现场的工作实质上是一个总体协调和管理者。对监理方,要督促监理方切实履行监理职责,做好监理大纲和监理细则编制,并为监理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好监理单位作用,协调好施工活动各方关系,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对施工方,要督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经济文件,督促施工方严格按照批准计划,认真落实工程建设各项规制和措施。在进场施工前,或在分项工程施工前,要组织做好施工方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要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督促参建各方及时报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资料,把过程中的资料控制作为重要的环节去要求,根据技术资料的到位情况、报验情况,督查施工质量情况,协调现场工作,随时掌握施工进度、质量、费用三大控制的真实情况[7]。
5.2施工质量管理
要做好技术监督工作,抓住关键工序和特殊施工过程的识别、预案编制、论证和措施落实工作,例如混凝土浇灌,桩基工程、防水工程和装饰工程等隐蔽性及重要和关键工序,业主方要会同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和严格核实。要加强工程建设材料质量把关,严格实行材料进场报验及验收制度,根据招标要求实行验收会签,合格后才能进场使用,确保优材优质。
5.3施工安全责任管理
要在参建各方进场施工前,及时签订工程建设管理责任书,严格执行责任书中明确的管理规定,对于进入技改区域人员,尤其是外来施工人员,项目实施部门必须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并保存培训记录,以及定期检查考核工程建设全面管理情况。
6技改廉政监督
1)正确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规程及强制性条例。
2)科学地开展各项技术工作,树立“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的生命”的指导思想。
3)健全和完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健全各级技术岗位责任制, 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4)认真开展科技攻关,解决工程技术工艺难题。
5)提倡使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实现工程项目生产工业化、现代化。
6)进行技术综合知识(理论、实践)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为建设项目实施提供较高技能水平。
7)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提高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率。
8)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行业节能降耗的相关政策,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功效,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2建设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实施监控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指导、服务的对象是项目施工过程,监督、控制的对象还是项目施工过程,离开建设项目技术管理将是“无水之鱼、无本之末”,技术管理实施监控工作是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是建设工程实现各种目标的根本保证。一个建设项目自开工至竣工,需完成以下技术管理实施监控工作:
1)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组织监控。首先要审查施工项目部技术管理岗位设置情况,目前施工项目部人员配置基本由项目负责人、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测量员、资料员组成,并且结合工程规模及技术复杂性等情况审查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及配置数量,确保项目部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明确顺畅。审查监理人员、发包方工程师执业资格以及工作内容。所有技术岗位的职责必须完全覆盖工程项目技术管理所需全部内容。
2)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相关人员需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必要时组织踏勘拟施工现场,结合工程场地和环境情况,考虑设计文件可行性、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请设计单位答疑并就关键性技术问题作出设计交底。通常应注意以下八点:a.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情况是否相符,特别是现场周边场地条件、水文,地质情况与设计要求有没有出入。b.设计上的特殊技术要求,施工中有没有可能做到,或是需要作哪些修改。c.设计能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d.对材料的特殊要求,以及解决的途径及办法。e.建筑、结构、水暖电、设备安装之间有没有矛盾,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明确、合理。f.图纸尺寸、标高、轴线、规格、数量、做法等是否有错误或矛盾。g.预留洞及预埋件尺寸和定位,大样图或标准构配件图的型号、尺寸是否有矛盾或错误。h.各种管线立体交叉是否有矛盾。该工作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并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3)施工技术方案的有效监控。根据施工对象不同,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方案通常分为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施工管理的大纲,统筹安排工程总体施工进度与程序,选择科学、安全、合理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以使单位工程施工有根据、有步骤展开,使工程在最佳状态下有秩序地进行,获得最佳质量与经济效果。住建部[建质(2009)87号]规定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技术方案重点监控以下两个方面:a.结合工程性质、规模等情况审查施工方案可行性,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等,确保技术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b.审查技术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人员的执业资格、岗位权限、批准程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4)建筑材料复试及工序过程控制。a.建筑材料复试。建筑材料对建筑物质量影响重大,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所用各种材料、构配件等均应提供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报告单,其中需要作材质复试的材料,如水泥、钢材、砂、石、防水材料、预制空心板、承重砌块、塑钢窗等应按相关标准规范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工序过程监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性的过程监测项目有:素土和灰土地基干容重试验、混凝土试块试验、砂浆试块试验、防水工程闭水/淋水试验、玻璃幕墙三性试验、石材幕墙拉拔试验,给水管道打压试验、绝缘电阻测试试验、空调设备运行调试试验等。以上这些过程应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具有相应资质单位检测,才具有效力。
5)项目现场施工技术执行情况监控。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监控重点在以下几方面:a.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将建筑物从蓝图转换为实物的第一步,此项工作必须准确落实,确保建筑物平面位置符合设计及规划要求、建筑物质量与观感符合技术标准规范。主要包括建筑物平面位置测量控制、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控制以及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监控。该项工作由专职测量人员完成,必要时需请城建部门检查核准。b.土石方工程:检查基坑边坡放坡稳定及基坑支护安全,组织基坑验槽确定持力层土质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确定地下水位降水措施、进行基底钎探和地基处理、控制重要部位回填土质量等项目。c.垂直运输: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地基与基础安全性、安全装置可靠性、运输操作规范性。d.模板支撑: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安装后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e.脚手架:重点控制材料选择、基础条件、荷载计算、杆件连接、悬挑式脚手架加工节点等项目。f.工序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完成后都必须进行验收,对于关键工序,如各种隐蔽工程(钢筋制作与安装等)、梁(板)底模板起拱、砌体组砌、管道安装等,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并组织工序验收,形成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员签字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签署验收意见及验收结论。g.地基基础分部与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重点监控两方面:验收内容:检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质量是否均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性、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观感质量验收结果。验收单位及程序:检查验收组织机构有效性及验收程序合法性。验收完毕后填写《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或《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参加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并加盖公章。h.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为了较好控制工程造价,建设各方应细致入微地完成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合同签订等工作,设计文件结合施工现场统一考虑,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有利控制工程造价。i.工程资料。项目竣工后,工程资料将是反映工程全过程的有效证据,因此在工程实施中需要持续检查资料与建设过程的同步性、真实性、完整性。
3通过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解决施工过程中重大技术、工艺难题(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的地域性复杂、场所性特别、通用性不强,尽管有标准规范进行统一,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指导但还存在一些施工技术问题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能遇到。如:桩基施工,钢结构焊接、结构吊装等一些专业性强的项目。遇到这些情况需要有较好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才能解决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作用:
1)通过技术管理工作有效保证工程项目按照符合实际的技术规律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施工正常秩序。
2)通过技术管理工作切实保证施工过程满足各项建设标准、规范要求,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3)通过技术管理工作有效监控,保证建设项目的业主方目标、施工方目标、设计方目标等得以实现。
建筑工程采取项目管理方法,在根本上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高效率、高质量是建筑项目管理的一项需求,保障项目管理的综合效益,稳定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项目管理具有规范性的特点,其可渗透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约束作用,调节建筑工程的管理内容。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具有强制性的作用,积极落实项目管理中的方法,维持工程现场的秩序。建筑项目管理中,比较注重阶段化管理,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提出阶段性的管理方法,维护建筑施工的整体性,最主要的是满足工程管理的需求。项目管理方法分为两个部分,即:管理与实施,而且管理是项目实施的依据,根据项目管理的属性,划分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内容,推行项目管理的实施,以便达到项目管理的标准。项目管理方法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益,主动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标准,还能降低建筑施工中的成本规模。项目管理逐渐成为建筑施工的一部分,明确了项目管理的价值。
2.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指导并规范项目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维护建筑工程的效益和质量。根据建筑工程的管理实况,分析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如下:
2.1明确负责人
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负责,如:项目经理,用于负责建筑工程中的管理项目。负责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属于直接负责人员,要求负责人能够熟悉掌握项目管理的内容,积极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例如:建筑工程中管理中的项目经理,由几个责任人构成,共同负责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所以项目经理需要具备几项技能,保障后期项目管理的严谨性,首先是熟悉掌握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最基本的法律内容,以便约束项目管理的行为,规范的经营建筑工程项目;然后是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本身较为复杂,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控制项目管理的方法,规避工程管理中潜在的风险;最后是项目经理要端正学习的态度,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该具有灵活的特性,跟上工程管理的发展速度,发挥项目经理在管理与工程之间的连接作用。
2.2确定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其可根据建筑管理的需求调整项目管理的方案,具有计划和组织的能力。管理机构用于规划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任务,如:管理分工、使用制度等,确保管理内容的规范化。以某办公建筑工程为例,分析项目管理机构的确定。该建筑工程通过管理机构,连接业主及参建单位,规划各个单位的管理内容,同时辅助管理决策。该建筑将管理机构分为八个组成部分,分担项目管理的内容,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监督,以此来提高管理机构的执行力。该工程管理机构中的不同部门,负责了不同的管理内容,例如:财务部,负责建筑工程中所有的财务管理,对成本进行严格的计算、核算,保障财务信息的规范性;监察部,负责建筑工程的安全工作,执行安全规划,解决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2.3提出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依据,指导建筑工程中的各项行为,保障项目管理的准确性。管理制度与项目管理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制度是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用于维护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项目管理中提出的制度内容,不仅能约束工程管理的行为,还能保障建筑管理的安全性,强化工程管理的效益。例举项目管理中建立的制度,如:安全制度,目的是加强工程安全的控制力度,维护安全施工的行为,安全制度中遵循“五无一创建”的原则,消除管理中的危险隐患,利用安全制度积极提倡安全防范,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安全制度的控制对象是建筑工程项目内的所有人员,规范人员的行为,确保其符合项目管理的安全要求。项目管理制度中,除了安全制度以外,还包括质量、经济等多项制度,确保项目管理制度的全面性。
2.4项目管理的控制
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发挥了积极的控制作用,项目管理方法严格控制了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提高工程管理的规范水平。结合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控制应用,分析控制内容,如:(1)质量控制,根据项目管理中提出的质量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规范约束,管理工程中的各个质量项目,也可根据工程工序,在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保障工程质量管理的优质性;(2)进度控制,项目管理方法在进度控制中,具有计划性的特征,需要跟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安排管理控制,确保工程进度符合项目管理中的预计规划,以免偏离管理计划;(3)投资控制,其为项目管理控制中的一项难点,因为建筑工程工期长,期间涉及到隐蔽工程、变更项目等,很容易引起投资风险,所以项目管理在投资控制方面,可提前进行量化考虑,大概了解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以及影响投资的因素,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促进收益的最大化发展。
3.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的实践应用,提出三点优化措施,推进项目管理的发展。
3.1构建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维护项目管理的主要方法,其可明确项目管理的目标,促使建筑工程企业能够准确认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运行机制在项目管理中,存在辅作用,其可配合项目管理的运行,符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需求。项目管理可以通过构建运行机制,提高自身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服务水平,严禁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失控的行为,强化管理中的运行控制。
3.2优化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方法,应该遵循建筑市场化的发展原则,积极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管理的可行性。建筑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工程中提出了动态管理的思想,需要调整项目管理中的内容,采取资源配置的方式,合理分配项目管理中的各项资源,确保资源配置能够达到项目管理的标准,为项目管理市场化发展提供相关的条件,以此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3.3推行管理监督
项目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同样面临着压力和挑战,采取管理监督的方法,有利于实现高效率的项目管理。建筑工程主动监督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发现不规范的管理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即可维护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保障项目管理能够准确的应用到建筑工程内。监督措施可以优化项目管理的应用,改善项目管理的环境,确保项目管理与建筑工程的相符性。
4.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03-02
引言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全校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物质环境的集中体现。高校的基建项目大体包括基本建设、辅助设施建设、精神氛围设施建设、自然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可以说,高校基建项目缔造了高校的主要建筑格局,体现着高校的精神与氛围。高校的基建项目主要服务于高校的发展,力求满足办公、教学、生活等多层次需要,同时也必须兼顾改善师生生活条件的要求。高校基建项目是财政资金投入的主体,与一般的基建项目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该校的基建项目具有非盈利性。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投资活动都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高校的基建项目属于非盈利性项目,一般的投资主体不会涉及。但是,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是关系到高校发展,教育产业升级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即便是利润回报不高甚至没有回报,国家的财政资金也会给予大力的支撑。其次,高校的基础建设项目必须要符合相关规范。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符合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法律条款。近年来,政府为了保障高校基础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杜绝贪污受贿等状况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与项目管理条例,主要通过立项审批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项目评审程序、项目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严格规范高效基础项目建设从审批到竣工的各个环节,使整个建设过程做到公开、透明。
一、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资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师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学生公寓、校区道路、绿化、雕塑等项目都必不可少。针对这些造价不菲的项目,资金的充足与能否及时到位就成为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高校基建项目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问题,尽管中国已经拨付财政专款进行相关项目的建设,但是由于中国近年来扩招迅速,学生人数庞大,又处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对于资金的需求进一步增大。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的办学方式,也有部分学校开始尝试捐赠办学与贷款办学的建设模式,但是针对大多数的学校来说,这样的模式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际效果也并不是很好。另一方面,高校的融资渠道往往较为单一,基本上职能依靠银行贷款。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不能随意进行抵押与担保,建设项目又不以盈利为目的,短期内很难将成本收回,对于发放贷款的银行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压力和负担,给贷款的落实增加了难度。针对以上的现状,中国政府在高校基建项目的建设中仍然需要加大投入。
2.项目管理模式滞后,缺乏合理性规划。目前,中国高校大量开始修建新的校区或者是将旧有校区进行翻新与改造,针对上述较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项目,不少高校的基建项目管理组并没有将自身的项目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如今,高校的基建项目大多还是由学校基建部门来进行组织和管理,这样的管理主体一方面容易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也很难对高校基建管理的模式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创新,难以做到与时俱进,不利于高校基建活动的市场化运营,难以提高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同时,中国高校基建项目还是存在低水平应付性改造的状况,没有做好相关规划,教育设施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前期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校园建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些新建高校的基建项目规划水平亟待提高。
3.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相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近年高校建设项目常出现“三超”现象,不仅造成投资效益的损失,也对学校基建管理造成被动。许多项目都是匆匆上马,在决策阶段没有进行严格论证,对方案没有组织严谨的比选和优化,在设计阶段缺少对方案的补救完善,或设计与使用需求脱节,以致在施工阶段出现大量工程变更,或项目建成后因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须重新整改,造成返工浪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失控。在设计阶段一味讲求设计效果,不考虑工程造价,当设计预算出来后,才发现超出预期投资造价,如此时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则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如不改则超投资; 施工阶段发生较多变更。除上述原因引起工程变更外,以下情况也会导致发生变更: 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存在缺项,在施工阶段才进行细化完善,影响了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存在漏项,只能在施工阶段中重新核价,增加了工程投资等。
4.项目质量的监控不全面。校基建项目相对于市场化的建设项目而言,项目的结构较为简单,客观上对于承包商的监理要求没有其他项目严苛,并且承包的监理费用也大大低于国家的规定标准。由于现阶段建筑市场人才流动性极大,根据各建设主体单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对建设各主体单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各方工作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各有不同,所以质量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也有差异,设计质量的监控主要依赖各地设计文件审查中心的审查,而审查的主要周期较短,人员大多是兼职,所以主要审查其结构计算、节能方案和是否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无法对细节进行深入的检查,因此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极大。而针对施工过程的监理、业主检查、地方质量检查监督部门、质量检测部门机构健全,管理层次明确,突击性检查越来越多,所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日趋减少。对于基建管理的监督检查相应较少,而且各高校对基建管理岗位的设置不尽合理,所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多。
二、提升中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1.科学规划建设项目,重视项目管理的计划性。高校基建工程建设涉及面较广,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仅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也牵扯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鉴于此,在我们的基建项目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对项目建设的事前规划,提高对项目管理计划性的重视。首先,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管理组要对该项目的建设前景、投入使用后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切实保证建设项目完工之后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其次,伴随着高校基建项目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额度增加的客观形势,要进一步重视起资金预算编制和项目效益预测报告制度,对新建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分析,对全年的投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安排专项资金要注意有的放矢,统筹协调,树立严格的成本意识,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随意修改预算而造成的资金浪费。最后,由于基建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而且高校基建项目的建设时间的要求也较为特殊,必须抓紧时间在开学前完成建设。鉴于这样的建设要求,基建项目管理组更应该重视项目建设的计划性,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安排好时间和资金等方面的计划。
2.完善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体制,重视工程监督手段。决策阶段:学校根据发展前景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并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全面、科学地编制项目投资估算。设计阶段:项目立项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学校除通过竞争择优来确定设计单位外,应在设计阶段组织限额设计。还应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避免设计漏项以减少设计变更,从而降低承包方的索赔几率。施工阶段: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工程材料变更,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与工程造价人员的配合,坚持实施全过程控制;对需发生的变更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会签和确认程序进行,加强现场签证管理。竣工阶段: 严格控制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对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及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
3.健全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合理提供制度保障。不少学者与相关工作人员都提出,从长期的效果来看,工程造价管理将逐渐由社会中介机构代为管理。但是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的法律环境建设还不够完善,并且高校维护自身基建项目高水平、高收益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高校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工程造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要本着团结协作、突出重点、重视专业的原则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将价格定额、造价审查、人员资质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进行归纳,注意人员的精简与选拔,最后将通过筛选的人员统一纳入工程造价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学校应设立信息管理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信息管理员全程跟踪负责信息资料管理工作。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所有建设文件,都要汇总到信息管理员处,由其负责整理、传递、存档等工作。还要制定信息管理手册,以明确信息管理任务、内容及各项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跟进和监督其执行,以保证信息能准确及时地、反馈和处理。
结语
随着中国高校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面临的基建项目越来越繁重,压力也越来越大。鉴于此,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基建项目管理者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更新理念,不断总结提高,从基建项目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入手,科学分析高校基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对策,将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科学论证,挑选最为适合本校发展的模式,使得工程设计、招标、投标、采购、施工质量、决算、审查等环节制度化、规范化,将高效有限的资金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面对多发的自然灾害,人们对住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我们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力求建造出来的房屋建筑物能够满足居民对住房的要求,并使房屋能够在灾难来临时,起到保护居民的作用。
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1、施工管理制度不规范
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制度,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完备的制度约束下,才能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有章可循的管理。但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内施工分包现象很普遍,各个分包单位都各为其政,在工作范围上很难划分清楚,各分包单位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总想让其他分包单位承担更多的内容,这就导致施工工序上出现很多漏洞,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再加上我国在房屋建筑领域的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者责任意识不强、管理问题频出,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顺利开展。及时有的施工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但是又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部标准、不规范现象的出现。
2、施工质量缺乏科学管理
房屋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的最终归宿与目的,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应具有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等特点,但是在现实的房屋建筑项目施工中,在质量管理上仍存在很大问题,质量管理的违规违法现象仍较常见,影响了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的有效管理。有些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者认为,质量高的房屋工程施工必须花费高额的成本,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由于建筑施工的目的是通过满足客户对施工质量提出的要求,以实现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所以,如果房屋建筑的质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那么施工单位就不易实现自身的效益追求,对企业信誉及长远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管理人员素质低
从某种意义上讲,打造一支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质的房屋建筑项目管理队伍,是实现房屋建筑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房屋建筑效率及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有关调查显示,截止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从业人员接近4000万,但是其中大约3000万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从专业的建筑类院校毕业的从业者只有6万多。农民工所占据的比例很大,他们自身的修养、、素质、知识不高,使其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随着我国房屋建筑数目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建筑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使建筑单位在人才选聘及培训上暴露出更多问题,导致从业人员素质的下滑现象更为严重。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是保障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必要条件。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仅明确规定了各个施工环节的要求及操作细则,而且还可通过相应的奖罚制度内容,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程质量。可见,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正确的施工引导,让他们对施工工序有更清楚的了解,并根据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工序要求,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各个工序质量。施工管理制度,除了对工程质量有很严格的要求外,还应包括施工安全规则。“安全施工”始终是工程建设的第一要素,这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及工程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通过规范的制度引起所有施工人员的重视,促使他们规范操作行为,保证施工安全。
2、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观念的创新
虽然计划经济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长期以来带给我们思想上的影响不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就能适时改掉的,还存在很多需要转变的地方。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就是为了追求产值,这种传统的经营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要进行转变。一味追求产值的观念要改变,要改变成为追求利益的观念,服从指令的观念也要改变,改变成科学的管理观念,科学的管理观念仍旧需要改变,改变成为创新管理的观念。
3、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在建筑工程项目人员管理层面想要进行创新,首先,管理人员先要弄清楚整个项目组织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 然后对要完成的目标进行深刻的剖析, 根据分解的目标建立层次化的责任体系,对整个企业的人员进行目标完成情况的绩效考核,也就是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要完成什么样工作内容, 这是建筑工程项目在人员管理层面进行创新的基础。 其次,就是要提高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的能力,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他们在员工面前树立威信,有助于让团队之间达成共识,相互理解,进而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超强的团队意识。 最后,应该注重加强的就是法治教育。 在建筑工程项目方面,由于存在着资金和安全的双重隐患,就必须要加强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避免造成任何级别的事故。 法律意识的加强, 就能让员工们在工作的时候时刻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4、确保材料、设备质量
严格依据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来完成材料、设备的选购工作,项目组必须对材料设备质量严格把关,保证采购、检验与运输的每个环节符合标准。加强对工程材料规格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保证材料品质和类型符合工程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保证建筑材料的品质,就必须从采购做起,选择专业知识强、责任心强的采用人员来完成采购任务。企业还应该对材料的市场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对材料的价格和使用性能进行综合分析,选择质量性能与价格都符合工程实际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在选择新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其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否能够满足质量标准。
5、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质量问题最容易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控制好施工现场的质量,那么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就可以起到极好的预防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测力度,采用专人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工作必须配合相应的程序,不能盲目的、随意的对质量进行检测和检查,这样有可能干扰到正常的施工进度,应该根据相关管理制度,采取科学性的、合理性的检测方式和手段。另外,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较多,施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很有可能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因此,必须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以及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应该会同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及时做好隐蔽工程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及时办理相关的验收手续。
结束语
在进行建设房屋建筑物时,我们要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达到提高房屋建筑物质量的目的,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物的需求,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逸、安全的建筑物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购买房屋建筑物的欲望,才能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生.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of rapid ascensio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In a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each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order to further expand its market share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gradually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control dynamics, and if you want to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we have to strengthe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his paper is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nalysis, the paper briefly.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st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运用各种专业计算方法,结合有关工程额定、规范价格等内容,对建设项目的造价进行预测、计算、确定、控制,以此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完成。在实际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分别针对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实施管理与控制,以保证实际的工程造价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建设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更好的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造价编制能力,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工程造价,才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以下,本文就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工程建设项目对于设计的考虑往往侧重于工程的技术标准与需求,而没能考虑设计图纸与方案的经济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在接受委托后会深入施工场地进行调查、分析,最终选用较为适用的方案进行设计并根据项目实施阶段的不同,而向工程造价人员提供数据、信息,由此才能进行工程造价的评估、预算,而由于造价人员并未充分了解、掌握工程项目的实际概况、场地情况,从而难以综合考虑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不仅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同时也为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企业应综合考虑项目自身的标准与需求,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生产力,依据施工组织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与图纸,编制具体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工程建设项目编制的造价控制目标并不合理,严重缺乏可行性、科学性、先进性,从而难以为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最终导致造价失控、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此外,对于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物资的价格管理方法不当、计算方法科学、采购方法不合理,也将大幅增加施工成本,而若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没能有效分配、合理运用项目的投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将造成大量浪费,以至于工程造价的抬高。
(三)对于造价管理缺乏正确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存有一定误区,没能正确认识到造价管理的意义与作用,缺乏整体概念,以至于工程造价管理缺乏重视、各项管控制度难以落实到位,未能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与监督机制,不利于对项目施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严重阻碍了建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多数工程建设项目所采用的造价管理模式为阶段性管理,而此种管理方式往往侧重于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管理,而忽视了对其他环节的造价控制,从而大幅降低了造价管理的有效性。据有关统计表明,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占有绝对比重。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往往只考虑技术标准与要求,严重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以至于投资超支现象的发生。此外,造价管理观念的落后,使得工程项目的各个参建单位缺乏沟通与交流,而无法形成全面、统一、合理的造价管理目标,大幅降低了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
二.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时,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机构应协同合作,对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实施监督、管控。方案的设计,应综合考虑业主需求与有关工程标准,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尽可能的采用质量安全、施工成本较低的设计方案,整个设计过程可采取限额设计、造价管理责任制、绩效考核等方法加以管控,通过“限额”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设计的经济性、可行性、合理性,而责任制的落实与绩效考核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设计师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将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日后的造价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加强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组建人员配备齐全、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造价管理部门,依据各项施工设计与方案,综合考虑项目的自身特点与需要,制定具体的造价控制目标与计划,针对实际的工程造价展开定期的检查,核对实际造价与控制目标的偏差,通过系统的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控,以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在实施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机械的采购、存放、使用的管理与控制,认真分析各物资、产品的市场价格行情,选择信誉良好、生产规模较大的供应厂家,严格把控进场材料的质量,依据项目施工组织计划、进度计划以及设计方案,实行限额领料制度,严格把控材料的使用、避免浪费,而施工设备与机械应定期进行养护、维修,避免受故障等因素的影响而延长设备、机械的租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三)强化后期造价控制与评价:
在进行项目的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审核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后期造价控制与评价是工程造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在工程的竣工后,相关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严格、认真地审核工程结算,使审核后的工程造价能够如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价格。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已竣工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不断改进、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体制改革的日益完善,工程建设行业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现代企业若要从中求的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不断改进、完善管理体制与方法,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管控,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质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充分满足当代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杰. 浅议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 项目管理技术, 2009,(11) .
[2] 韩淑萍. 浅谈在新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实施下施工企业的生存技巧[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1) . [3] 许建涛,张红斌,张琼. 如何规避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08) .
善经营管理体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应该予以重视和积极执行。本文笔者对工程建
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前言:经济效益审计对于企业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有利于企业更全面的掌握发展状况,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审计监督职能,对于企业发现缺陷、挖掘潜力,改进生产经营,完善企业内部
经营管理以及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
一、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内容
1.从微观层面来看,工程建设项目效益审计主要是建设效果、预算效益审计、预算执行
效益审计以及竣工决算及运营审计等内容。建设效果审计主要针对项目施工进展状况,概算
执行及投资完成情况、项目、工期、运行以及施工安全状况等;预算效益审计主要针对的是
资金筹集、项目前期管理以及相关决策等,例如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环保评定、招投标、
预算制定以及征地及拆迁等;预算执行效益审计主要针对建设施工进度、成本、安全等内容,
例如工程控制、施工安全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均属于预算执行效益审计范畴;竣工决算及运
营效益审计主要是建设期及运营期两项内容,在内容方面,一方面是上面所谈到的预算及预
算执行效益审计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指投资财务决算、资产交付使用、项目运行、生产经
营以及债权债务等相关内容。
2.从宏观角度层面来看,工程建设项目效益审计主要包括审计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以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审查工程建设项目是否与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及生产力
发展状况相适应;是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能否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
否能推进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对相关产业是否具有带动作用等。社会效益审计主要是
对工程建设项目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是否能促进地方基建项目区域完善;
是否对投资环境具有改善效果;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能否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坚实基
础;是否具有促进人文素质及社会文明提升的社会意义。环境效益审计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
项目给自然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主要涉及到三废处理情况,对污染的治理
情况,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防范措施,从而带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居住环境起到
改善影响,带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主动地致
力于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
二、工程建设项目效益审计重点环节
1.投资立项决策环节。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立项决策是项目效益的先决条件。如果决策失误,采取再科学、
再严格的项目管理措施也是徒劳,所以说,针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效益审计,应重点评价投
资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合理。重复建设、浪费以及效益偏低是当前我国建设投资领域所面临的
突出问题,而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和合理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实践中所面临的上
述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开展效益审计工作:其一是,对投资立项决策程序的规范性
及有效性进行审查。对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议书以及初步设计的审批程序进行
重点审查,同时要看是否严格依据项目建设要求进行施工以及前后是否相互呼应。对于投资
决策而言,确保前后相互呼应极为关键,这需要对决策过程合规性审查作为前期决策审查的
重点。其二是,对项目可行性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及编制深度是否到位进行审查。在审计项目
可行性报告的过程中,要以国民经济发展长期规划及既定时期内产业发展计划为主要依据,
重点审查投资规模、具体方向及结构,审查分项工程预算定额套选的准确性,定额基价换算
的正确性,是否严格依据国家标准收取工程相关费用,此外,还要注意审查在工程进行中建
筑经济政策是否发生变动,工程材料及设备价格波动情况等。
2.项目管理环节。
项目管理的审计及评价主要围绕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合同制以及工
程监理制的实施状况进行。首先,对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查,重点审查项目法
人在筹措资金、策划项目、正式建设以及债务偿还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权利、责任以及全
力三者的统一。其次,审查是否严格依照招标投标法相关规定进行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
以及采购等事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招标投标是否有权利干预或规避行为进行检查;是否
具备完整的招标投标文件;标底与报价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招标投标是否严格依照法定程度
进行;有无违法分包及转包行为等。再次,对项目资本金是否严格依照相关规定的时间期限
足额到位,具体用途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真正做到专款专用,是否存在非法挪用资金以及抽
逃资本金等违法行为。最后,对项目相关合同的真实性及有效性进行审查,看合同中是否明
确而具体的对双方的权利及义务作出规定;合同中具体条款的规定与项目招标投标办文件及
相关技术资料之间的阐述是否吻合,是否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3.投资效益环节。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投资效益主要涉及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等三方
面内容,并且从本质上分析,三者之间是共同的,是一致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个建设项目当
中,也时常会出现三者不统一的现象。例如,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类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大
众提供便利,盈利并不是其主要目的,也就是说此类社会公共项目建设是非经营性的,因此,
在对此类项目的效益进行衡量的时候,就不能单纯看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而是应将关注的
焦点放在项目对社会共同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及社会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的促进作用方面。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就是要将对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优劣
程度进行评价的指标或者标准确定下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中所提及的预期效益或者同行业平均水平作为对其投资效益进行评价的标准。对比分析实际
所收到的投资效益与标准效益,在此基础之上对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在实践当
中,对建筑项目评价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开展审计的具体目的,评价范围及内容则主要是由效
益表现形式所决定的。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都是项目
竣工之后的正式投产运营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所以,需要对已经竣工项目的实际运营状况进
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判断,并分析其中原因,提出相应审计建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与传统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之间在审计的具体范
围及重点环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其效益审计的范围涉及项目投资决策、计划编制、资金
来源及使用、设计及施工、竣工结算以及效益评价等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应从建设项目
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等三方面入手开展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吴蓓.建立和完善控制流程,提高建设项目效益审计水准[J].现代商贸工业,
2008(4).
[2]罗宗毅.浅谈内部审计中的风险及防范[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
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
[3]蔡建新,郁志良.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及方法[J].审计与经济
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