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语 教育 改革 思辨 能力
一、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外语教育在中国开展了几十年,从三十年前的初一起点的英语教育到如今小学一年级起点的英语学习,甚至幼儿园起点的英语早教,英语已经和母语一样占据着学校教育的大半江山。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能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阅读一般性英语读物。进入大学校园后,英语学习理论上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转向能力培养上,但实际教学中,传统教育对师生刻骨的铭化并没有使老师的英语教育和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到知行合一。绝大部分学生面对枯燥的课本,学着没有新语法知识的课文;部分老师把新单词和长难句以及篇章的理解成为了英语课堂的讲解重点,每堂课中分配给学生练习英语口语,激发学生透彻分析问题并能用英语阐述推理的机会少之又少。
大学生们面对大学英语学习充满了困惑和期许,他们在质疑了大学英语知识传授模式化,课程形式固定化、教材内容老化之后,期盼着能在课堂上看到新鲜的变化,如何能做到入学前的英语学习和入学后英语教育的无缝衔接是高校英语教师不断思考,倍感迷茫的问题。师生都在问:看似经年累月的英语教育真的培养出了学生在从事与英语相关工作时所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吗?本文作者试图通过以英语为工具,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切入点,探索改革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新途径。
二、将英语思辨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因
据研究调查,在21世纪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3项技能分别是(1)Oral Communication (口头交际能力) (2)Professionalism/Work Ethic (职业道德)(3) Teamwork/Collaboration (合作精神),而这三项技能恰恰就是辩论给学生们带来的好处。除此之外,辩论对学生的最有力的影响就是辩论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思辨能力是人类交流不可或缺的必要技能,辩论正是锻炼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且能拓宽辩手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促使其培B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辩论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集语言交际、信息及思维功能于一体,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的大学英语教育中引进英语辩论教学具有时代性、紧迫性和必然性。
针对“辩论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命题,早在1999年就有国外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辩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Jackson 对来自九国大学的100 名辩论者和147 名非辩论者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参加辩论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分高于没有参加辩论的学生。Allen等(1999)基于过去五十年中研究者们对公共演讲课程、辩论性演说课程和竞赛辩论进行的19 项定量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发现:三类课程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其中竞赛辩论课程对批判性思维的促进最大,参加者比未参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强。
我国外语教学专家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一书中指出:“不能把外语看作与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一样是一门知识课,事实上,外语学习完全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掌握外语”。而辩论从准备开始就是在做阅读练习,辩论的立论要想经得起质询,就必须要证据确凿,材料准备充分,这就促使学生查阅大量英文资料,去其糟粕,用其精华。辩论要求学生把听说读写几方面能力综合起来,因此英语辩论教学听说读写并能有效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将因此有很大的改观。
通过引入英语思辨教学可以转换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学习模式,以此为契机,实现大学英语学习的新突破,提升学生英语思辨能力,解决学生的“思辨缺席”的现状,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解决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扩大学生英语阅读量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解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辩论教学,在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有效结合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增加其就业机会。
三、将英语思辨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
以英语为交际语,以夯实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经过观点的往复交锋,通过表象看实质,这些都是英语辩论的基本环节。它们的实践操作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学生层面来说,选择了英语辩论就选择了放弃传统的学习方式,他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查阅大量资料,摄入海量知识,学会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学会英语的听,说,读,写,学会包容,学会尊重,学会合作等。
面对学生的转变和提升,老师必须高瞻远瞩,更上一层楼。老师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和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将教学要求和辩论内容有机结合,如何选题,如何有效引导辩论的进行,如何给出即时有效反馈等。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一是课程体系中能否增设辩论课,如果能增设辩论课,就地方高校而言,学生能力不等,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学习这门课,这就涉及到学生分流,分层学习的情况,这势必对学生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二是,如果不能增设这门课,如何在现有教材、现有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取舍和课时的分配,此部分的日常学习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估又有何影响等。
四、结语
英语教学如同我们朝着目的地行走在路途,当前我们行走了很久后发现前路通行有困难时,我们无法选择退缩、放弃,我们所要做的是寻找转弯的路口。当地方高校的英语教学毫无生气,师生皆倦怠的时候,我们该思考将英语教育进行地方化,本土化改革变形的问题,尽管前路充满挑战,改革的成果不会很快显现,但我们相信经过不断的摸索、调整、坚持,充满生机的英语学习一定能重现。
参考文献:
[1]Gary Rybold.Debating in English:A Critical Thinking Approach to Effective Speak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2.
[2]Colbert,K.1995.Enhancing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Academic Debate[J].Contemporary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 (16):52-72.
[3]Allen,M.,S.Berkowitz,S.Hunt & A.Louden.1999.A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Forensics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on Critic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 Education,48(1):18-30.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11.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科研思维能力培养
一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教委高等医学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其培养目标为: 1.有厚实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2.有较强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3.有一定的医学科学研究的训练;4.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是未来的医学精英人才。实现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适应未来国际医学科学技术的竞争, 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医学人才,实行本、硕连读制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是一条重要途径。为确保上述目标,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医学科研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二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分阶段训练及其重要性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科研训练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 : 基础学科阶段, 初步培养学生科研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导师、名医、科研人员讲座等形式, 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培养其初步具备科研的条件、方法和态度; 第二阶段: 三至五年级:基础医学阶段, 进行系统科研训练, 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如通过“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撰写论文—理性认识”科研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第三阶段: 临床学习阶段, 则在临床导师的指导下, 进行临床科研训练, 通过完成硕士研究论文和硕士论文答辩,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基础学科阶段, 学生的课程以理科类基础课程为主,还没有足够能力参与科研, 而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则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临床阶段能否以较短的时间开展课题研究, 撰写学位论文, 乃至能否顺利完成本硕连读学业的大事。因此, 如何做好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工作是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中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1]。
三 基础医学科研训练的方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1988年起国家教委批准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新疆医科大学至今已招收10 届,实施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已历经5期,它以学生完成课题,SRTP立项的方法, 经过系统的训练, 把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自主个性发展的管理模式, 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或调查研究等方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突破常规进行创新研究, 摸索出科学研究的性质和律, 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
新疆医科大学SRTP 实施包括如下方面:
1.组织机构:成立了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和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专家委员会。由新疆医科大学教务处实验管理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执行程序:由“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教学检查、结题验收”组成,各学院教师组织学生自行申报,教务处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立项负责人组织实施,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通过中期检查的立项继续进行,最后,教务处组织结题验收。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大学生素质 培养路径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让高校成为精英的源泉,大师的摇篮?让大学中盛开思想之花,常绿创新之树?笔者以为,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融一炉”十分关键。
1.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及联系
“科学”(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scieniia,意思就是知识学问。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中凝炼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从内涵上分析,科学精神以理性著称,以严谨自律,以批判作手段,以创新为目标,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求真”精神。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原指礼教文化。吴国盛先生将“人文”拆分成“人”和“文”两部分,前者指理想的人(人性)最好的存在方式,后者指达到这种理想人性的方式,即文而化之的培养方案[1](P47)。从内涵上分析,人文精神关注意义和信仰,重视道德信念与人格的塑造,追求自由、平等、正义,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它是一种循人道、合理想的“求善”精神。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尽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源于人类对自然和人世的认识,在研究对象、思维模式、精神气质等方面存在反差,但在本质上却有诸多相通互补之处。科学求真,真中涵美,文艺唯美,美不离真,人文尚善,真善合一,皆以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为追求。科学对真理孜孜以求的求真精神,以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求善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统一的求美精神本身与人文精神可谓同源共生、殊途同归。所以有学者认为,科学是“天道”,人文是“人道”,统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天人合一”方为至道。
2.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和道德价值取向总体而言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存在胸无远志,理想缺失的倾向,人生追求庸俗化;亲金钱,远精神,价值取向功利化;重私利,轻道德,社会责任虚拟化;淡漠中国优秀传统,追逐外来粗俗文化。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失衡从另一方面昭示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2.1应试教育带来的“先天不足”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主导了我国中小学教育进程,对高考的重视使得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偏离了常轨,产生了诸如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人文精神培育,强调个人竞争、忽视团队合作等种种问题,加之大学生绝大多数为自小倍受宠溺的独生子女,弱势的叠加造成了大学生素质发展先天不足状况。
2.2市场与就业引发的“后天失调”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等级特权观念,破除了人身依附关系,但在企扬自信、尊严和独立的同时,又催生、助长了人们的经济趋利取向, 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盛行一时,人们在对华屋、香车、美食等物质资源的追逐中,放松了对道义、信念、抱负等精神财富的守护,“单向度”畸形发展。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后就业压力客观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大学为了避免就业不足给招生带来影响,在决定大学学科建设的问题上唯市场需求的马首是瞻,甚至一度出现了以市场需要来“经营”大学的理念。这样一来,人文学科因其缺乏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功能受到冷落,更因其内蕴的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唯利、人际关系庸俗化等不良现象的批判性思考而倍受排挤,导致大学教育弱化文化陶冶,注重专业教育和功利导向,结果是大学生专业基础不牢,文化素质缺乏,同时也在为人之道和社会担当上有所缺失,从大学校园内盛行不衰的培训热、考证热、公务员热、毕业论文抄袭等现象中可见一斑。
3.加强科学与人文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3.1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现代人格
早在1948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讲演时就论述了“半个人”的缺憾。一种是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技术,能够对客观物质世界作出比较准确的事实判断,却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不能领悟人生价值的灵魂残缺的“空心人”;一种是拥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却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不能利用科学技术为自己为社会服务,这是被科技浪潮推到社会边缘的多余人即“边缘人”。“空心人”和“边缘人”都不是“完整的人”,都没有完整地掌握人类的精神财富,都不可能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灵,也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高科技日益增长、知识密集,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文化需求全面增长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认识与观察世界所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为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从而既有科学职业技能和理性思维,又有人文价值操守与和谐发展理念,兼具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
3.2有助于大学生构建价值坐标
坚定的价值、信念等内心力量的支撑有助于一个社会人在生存发展之路上走向深远。大学生肩负使命,但在一个斑斓多元的的社会框架中不可能游离于多元价值的现实社会之外,必须要构建自己的价值元轴,培育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可以塑造学生的价值思维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思考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关系,从历史的、世界的角度从看待社会主流价值的变迁规律,从中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实现从融入现实社会的适应性生存,到引领和开拓社会生活发展性生存转变。
3.3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方法意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知识的灌输仅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却能使他们获得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培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方法意识, 让他们既有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又有人文的悟性思维方式;既有横向的逻辑思考,又有纵向的发展谋略。“博学之”以广泛培养兴趣,不明则问,以学有所疑的批判态度来“审问”所学,从价值等多种角度“慎思”所学,以“求真”的科学态度来“明辨”所学,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以主客体统一的实践来“笃行之”,从而构建知识自我选择、自我获取、自我辨别、自我吸收的良性循环系统。
3.4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引擎。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精神的弘扬必然带来创新意识的光大。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就需要人文熏陶与科技教育的融合。如杨振宁教授倡导科学要与艺术结合,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精通音乐的爱因斯坦讲得尤为透彻。他表示:物理给了他知识,艺术给他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无限的。爱因斯坦从想象人类以与光速相等的速度飞行开始,通过七载的数学推论创建了黎曼几何,最终创立了相对论。可见,创新无法离开想象,而培养想象力,人文教育其中的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大胆想象、积极探索,严谨求证中逐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4.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4.1重塑教育理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发展理性,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爱因斯坦也说过:“学校的目的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P28)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尊崇,是对人类命运的真挚关切,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我们要改变重科技、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观念相互渗透、知识相互交汇、方法相互补充、精神相互融合,把实现传授专业知识与完善学生人格两大目标的水融、相得益彰作为现代大学的教育理想,这也是当代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
4.2熔炼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文化甚至比一般的课程学习更重要,刘献君教授说:“我们之所以重视环境建设,原因就在于‘泡菜理论’,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泡菜水中浸泡,其味道是不一样的。”[3]事实确实如此,校园文化在较高层次上调整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一是思想传播。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系列讲座、形势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等来拓宽视野,启迪思想;二是活动组织。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如举办主题教育、科技创作、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高质量的艺术展览、电影欣赏等活动,让大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三是氛围营造。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庄严肃穆的典礼仪式强过空洞的意义说教百倍,整洁的地面、幽静的阅览室远比“禁止吐痰”、“严禁喧哗”的规则有效,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宣扬整洁、安静、优雅的文化主题和严谨、求真、求实的学习氛围,促文明,扬正气;四要精神物化。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以雕塑、建筑、遗迹、典籍等物质载体形式,物化人文精神于校园景观之中,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以升华,素质得以提高。
4.3改进教学体系
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就提出了要重视基础,所有学生,不管你是哪个系的,必须在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数学和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这五大领域各选一门课。如今,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但教育的落实最终要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体系的完善,教育目标只不过是水中之月,镜里之花。培育科学与人文精神,首先要以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精心设计必修课,充分增加选修课,让文科学生尽可能掌握理工科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让理工科的学生尽可能接受人文学科教育,兼容并蓄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胸襟和全面思维;其次可以开设辅修专业,让学生文理相辅进行学习;此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丰富人文教育内容,如加强科学价值取向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科学教育中,发挥美育功能等等。要特别注意防止随意设置人文学科课程的倾向,坚决唾弃那种诸如商业洽谈技巧、实用公关方略等“快餐式”教育,以及在人文教育中重“经管法”、轻“文史哲”的短视做法。
4.4提升教师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能否把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人、治学及做事的准则、态度、方法和风范极其关键。然而,长期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大学一度在畸形中发展。现在大学的许多教师也是这种模式下的“产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又在大学教师中产生了如学术功利化、学术不端等新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在学生中的感染、启迪作用,使教师真正的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体,身教与言传并重,担当起育人重任。
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从源头上改善素质。在大学新补充教师的履职培训阶段,通过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训练。二是以各种方法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考核工作。通过提高认识、制度建设和机制促进“扬强补弱”,让广大教师实现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型向综合的智能型教师转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比翼双飞”,并在考核工作中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精神等与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并重进行。三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研以促教,教以辅研,尤其是支持教师参与跨学科、有实践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这是推动教师提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4.5增强社会实践
古语有云,“实践出真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开设课程、举办讲座、阅读书籍固然可以增加知识,仅此却无法将知识内化为精神素质。事实上,缺乏体验式的实践学习,无法从根本上触动学生的灵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教育空间,深化教学效果,通过“科技小发明”、“假期三下乡”、素质拓展训练、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走向大街小巷、行至田间地头,认知自然和社会,联系社情民意。从源于生活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中学习技能、积累经验、酝酿情感、激发思考,达到知识、能力和思想的水融、浑然一体,最终内化升华为自身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第二版.
1 当代大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生物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扎实,对生物技术发展持积极的肯定态度,具备良好的科技强国的信念。但是,他们对高新生物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实验技术了解较少,生物科学实验实践技能较差,对生物科学科研精神的理解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不足。有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当前的一些生物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科学研究领域的认识不足。在理性上,有43%的学生是盲目的怀疑,或者是盲从专家和他人的观点,对事物较少有自己的看法;在探索求知精神上,“科学功利主义”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使得学生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在实证精神上,有62%的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精神,偏重抽象思维,缺乏科学实验的精神和价值眼光。②此外,许多高校只注重生物专业课的常规教学,很少举办专门的科研活动,且科学技能培养与锻炼的途径缺乏,这使得大学缺乏浓郁的科学素养氛围,学生较难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由此科学实践能力也较差。
2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素养的意义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类及农林医药类本科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它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和分子生物学一起同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并广泛渗透到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免疫生物学等的研究中,和农业、医学、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细胞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重要理论与实践密切地联系着。随着生命科学自身和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建立与其专业层次、研究方向相符合的细胞生物学知识构架体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类及农林医药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的重要作用。然而,科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应始终将其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如何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3.1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融合
细胞生物学的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深奥、难于理解,教师可以试将抽象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有此联想起有趣的、熟悉的生活场景或事物,这不仅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和动态化,使其容易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讲解“蛋白质的分选”时,引导学生由细胞社会联想到人类社会。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发挥结构或功能作用的部位几乎遍布细胞的各种膜区和组分,只有当蛋白质各就各位并组装成结构和功能复合体,才能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这就好比在人类社会中,各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找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工作岗位才能发挥所长。总之,运用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地将细胞生物学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配合以多媒体辅助手段,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掌握。
3.2 侧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新颖性
细胞生物学发展极为迅速,随着科学家们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其内容处在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学科的前沿和热点,讲述较先进的科学结论,跟踪国际上最新进展。此外,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宜以科研并举,以科研引导和促进教学;教学与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最新科研进展同步,使学生在正确掌握细胞生物学基础上学会解决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问题。如将教师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基础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这样既生动又贴切,学生又很熟悉,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亦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钻研精神。
3.3 增加细胞生物学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综合性实验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较为复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准备实验材料,自主配制实验所需试剂,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安排实验进程,设计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由此可见,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由于实验条件和课时安排的限制,细胞生物学实验主要以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较少甚至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④因此,教师应根据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原则增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如我们精选了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提取、纯化、鉴定、扩增、酶切、重组、转化、筛选的大实验,膜蛋白的分离与鉴定等综合设计型大实验,这些实验中的每个实验都构成了一个综合性整体,同时,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尽量做到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每一次的综合设计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已学习的知识和已掌握的技术,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正确的资料采集、整理、分析和归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组织各种“科学小组”,布置学科发展前沿的讨论,与全程科研训练对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创新能力、科学道德
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第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开端。为了适应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信息获取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科学素养,近几年我们对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设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不过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教育。
一、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对设计性实验,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两种:
(1)由教师提供实验题目,提出实验内容和要求,提供可选择的仪器,给出实验提示和参考书,给出问题讨论。学生则根据实验题目的任务和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研究和推论有关物理过程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进行实验,测量并获取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力匕
(2)由教师提供较多的实验选题,学生可任选一个或学生自选题目,利用课余时间以小论文形式完成设计性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进行评判,不要求实验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设计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大部分同学热情很高,兴趣浓厚。通过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参数,选定实验仪器,调试实验装置,测量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等一系列的工作,使他们学到了良好的工作方法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性实验也培养了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学生为了完成设计论文,纷纷利用电脑上网,查阅与课题有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和信息,论文的完成也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树立了科技创新的信心。
二、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科学道德的教育
关键词:素养;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0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多寡、深浅来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伴随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创新”已成为社会竞争的基本活动,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下,知识质量观向能力质量观转变成为必然趋势。为适应高等教育这一变化,南阳师范学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牢固确立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创新教育“三大”人才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则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但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主要长期关注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而产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在近年来才被广泛关注。很多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和教育学者就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和实践。如刘耘教授以长沙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二二三”模式,吴国良先生探讨了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主三辅”模式等。但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理论教学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则采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此类做法本身却蕴藏着值得我们重视的巨大不良倾向,即如果过分考虑千差万别的职业需要,把学生培养定位作为工作流程中的附属物而存在,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多地具有工具理性,使得人才培养的价值含量大大降低,并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社会现象,出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社会问题,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在理论教学上等同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上等同于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的危险倾向。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崇尚工业经济时代的“批量生产原则”,按照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人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价值创新和增值不再是通过批量的规模生产来实现,而常常是通过创新和特色(或个性)发展来实现。因此,尊重个性,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是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内在本质规定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创设优越的环境和条件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此,南阳师范学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厚基础、笃实践、重个性,强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一体化,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一体化,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一体化”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素养+五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转变。
二、功能化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当前,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时代背景决定了人才的培养应主要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人的素质决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人的能力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动能。南阳师范学院在确立了“厚基础、笃实践、重个性、强能力”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并积极构建了“双素养+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即: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打造“人文素养类教育课程模块+科学素养类教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平台和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拓展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全面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双素养”的养成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富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使学生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栋梁之才。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设计主要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素质的养成教育和能力培养,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既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考虑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基于以上原则,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架构上构建了“两平台四模块”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两个平台指的是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四模块指的是通识课程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教育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模块和专业方向、拓展课程教育模块。
通识教育是学生良好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南阳师范学院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英语课程、体育课程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共性发展和如何做好一个高素质“社会人”的基本要求,科学建构了由人文素养教育类模块和科学素养教育类模块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通过设置《南阳文化》《现代社交礼仪》《科学技术发展史》《创业教育》等课程,突出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品质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专业教育是学生专业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为科学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南阳师范学院合理建构了由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构成的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从四个层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其中,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是为掌握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设置的课程符合“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构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该模块主要设置了培养学生核心知识和技能的理论与实践主干课程,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专业覆盖的经济社会领域中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架构的生成和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强有力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方向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个性化要求而设置,通过设置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特色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和拓展性课程,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和自主性。
三、科学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1. 师资队伍保障
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按照“抓住机遇,积极引进,优化结构,精心培养”的原则,采取内培外引、以内培为主的措施,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双百计划和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完善教师进修访学制度,实现教师学科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培训活动、教学新秀奖与教学优秀奖评选,实施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教学名师工程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热情。同时,采用“项目带动”建设模式,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设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等系列教改项目,激励广大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 实践教学体系保障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学校结合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逐步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实践与创新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在实验教学平台上,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加大对实验课程的整合力度,形成了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大课程,避免实验的重复开设和内容的不衔接,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在实习实训教学平台上,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社会不同的教学资源,建立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有机结合与统一管理的教学机制,确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实践与创新教学平台上,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紧密结合,按照“三结合”原则实施学生技能训练方案,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工程方案,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和导师制度,通过灵活的学分认定制度,通过大学生STP项目资助制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努力把“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全面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规范化教学管理保障
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不仅应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共享管理、责权明晰、内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原则,而且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一套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运行机制,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规程》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体制。通过积极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毕业论文专项检查、实践教学过程督查、课堂教学随机督导等教学管理工作,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院系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确保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03).
[2]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07).
[3]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05).
[4]吴国良.以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7-11-26.
关键词文检课;科学道德;人文精神;文理兼容
【中图分类号】G640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予以培养和提高的,两种教育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中的渗透,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和方法
高等教育的终始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需求。人的全面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物质创造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上,也体现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结合上。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两种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其人文精神。两者各有侧重,不可或缺。科学教育使人求真,人文教育使人求善、求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全面发展的标志。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和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等途径予以实现。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人文学科几乎占了一半。理工类学士学位必须修习的课程中人文学科占了25%,主修人文学科的专业课也仅占40%。由此可见,国外著名大学中人文教育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我们还应该看到,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文精神,而科学教育中同样蕴含有人文精神。所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发掘,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共同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和自然,将有利于他们对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领悟。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文检课中的融合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简称文检课)作为一门公共课,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是与英语、计算机同等重要的工具性课程。但是,文检课却没有受到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同等的重视,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课程本身的局限。笔者认为,文检课不应过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借此凸现课程的价值。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在文检课中得以实现。首先,文献检索学是一门科学,则必然有其知识内涵,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文检课是科学方法课,学生可以掌握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学习”,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文检课对大学生进行的主要是科学教育。同时,大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更为自觉地从课堂以外的途径,能动地学习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为成为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点的,富有主体性的人才而努力。
大学生学习知识主要凭借兴趣,他们关心环境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社会及科技问题,现代著名作家、作品以及古典名著,艺术与美等课题也始终让大学生们着迷。在文检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自己真正有兴趣探究的课题,在遵循认识规律和文献检索与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自行探究,形成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观点。
3、文理兼容是文检课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方法
季羡林教授指出,21世纪文理不分家。近年我国高校非常重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以清华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理工院校纷纷设立了人文学院,开设人文课程。同样,文科学生也需要吸收自然科学的养分,接受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熏陶,借鉴科学思维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相通和融合。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就等于拥有了两者相通的钥匙。文检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并且反复强调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认识。具体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实现文检课中两种教育的融合。
3.1激发学生利用文献检索技能进性科学探究的动力
大部分学生在学文检课以前,对课程的了解均十分有限,对为什么开课的理解也很模糊。因此,在开课伊始教师应该对课程的全貌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阐明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查找和利用能力是信息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评价能力也是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文检课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内容。当然,要激发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知识,掌握文献检索技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仅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学生亲手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的实践,方能够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快乐。引导学生对检索课题自行探究,运用数学和逻辑等科研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推理,总结课题发展的规律,预见其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据此撰写出课题综述或述评,得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检索报告和论文是文检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3.2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
文检课的前期课程,除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外语,还应学习哲学。用科学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来指导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的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念就是实践。所以,学生必须在掌握科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检索实践,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能。检索实践既是检索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是辩证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判断检辩证思维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检索实践过程中有判断过程,需要判断检索类型,根据课题判断适用的光盘型、网络型和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并且加以选择及综合运用。检索实践也存在科学的推理,需要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新颖性、真实性和适用性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利用文献检索的结果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3.3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
文检课教师需要主动自觉地学习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学才不至游离于改革的总体规划之外。建构主义是切合文检课教学的理论指导。该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文检课教师设立的问题情境,可以与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活动的过程完全相同。同时采用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协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由于存在有学科和专业的障碍,文检课教师并不总是万能的。通过协商与绘画进行的思维碰撞,始终存在于文检课的师生之间,从而可以是双方不断的修正错误,接近教与学共同的目标。教师应改成拿高分利用获取信息技能上的优势,在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检索技能的同时,有目的的学习各种学科专业知识,给学生树立一个不断学习的榜样。这样学生可以从课程当中,从教师身上,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学到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3.4 教师人格的力量
文检课教师同样是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同样担负有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事实证明,教师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启发学生与之进行思想交流的热情和方法,现代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些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对其产生综合的影响。不能想象,一个本身即认为文检课可有可无的教师,会教出有活力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从事文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热情,才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自己也会从中得到强烈的满足感。
4、 加强哲学教育和德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4.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如上所述,哲学是文检课的前期课程。与之相应地,文检课的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自觉运用。通过文检检索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实现人的认识与实践的相互统一。文检课应用“引导-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逻辑思维方法,也离不开形象思维方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方式,设计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对该课题进行纵横比较,宏微兼顾地思考和实践。最后,在合理利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联系,始终参与学生课题调研的全过程,并且给以适时适当的点拨。作为文检课的教师,应该自觉运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组织教学,妥善处理重点与一般、普通与特殊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的关系,以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4.2科学道德教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高校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包括科学道德教育。科学道德主要表现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利用的严肃态度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在文献检索实践过程中,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规范的检索报告格式,学生要对检索过程做准确、详细的记录。这样既可以揭示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的情况,又利于总体的意义建构。学生会意识到求知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投机取巧也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利用文献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合理使用他人成果与创新的关系。鼓励学生,敢于而且善于在总结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文献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调查结果、观点等)应在论文(及综述)中予以明示。潜移默化的科学道德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可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调研,以培养与人协作的精神,这也是科学道德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肖峰.论两种教育的融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0(2):58~64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于西方的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内外大学高度重视通识教育。[1][2]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普遍存在优质师资不足、课程结构失衡和教学质量欠佳等问题。因此,高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同时,应该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通识选修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通识选修课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学校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和困境
(一)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学校成立了通识教学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还成立了通识教学专家委员会,负责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和审批。通识选修课程的设置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的通识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即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实践技能和国际学分模块,现已开设了600多门通识选修课,其中包括通识选修核心课和论坛课,如中国文化经典名著选读、哲学社会科学教授论坛和科学技术教授论坛等课程。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进行了多年的通识选修课互选和学分互认工作,发挥了各自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有利于双方学校的人才培养。通过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
(二)困境
我国高校的通识选修课普遍存在“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通病,并由此导致其“次等化和边缘化”。尽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非常重视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问题,并且还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首先,教师方面的问题。骨干教师都讲授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通识选修课的教师大多数是涉足讲坛时间不长的中青年教师,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其次,学生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学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课堂玩手机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学生逃课,有的学生学习不努力和混学分。最后,教学评价的问题。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不尽科学,往往只用期末一次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这已成为通识选修课教学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二、关注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人类繁衍与优生学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通识选修课之一,同时也面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开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两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胚胎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殖医学等生物医学基础知识,对大学生今后的恋爱、婚姻和优生非常有益,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人类繁衍与优生学为2学分课程,共计36学时。经过对全国高校相关课程进行研究,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讲授的实际情况,我们优化了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人类和卵子的发生、受精和胚胎发育、性别决定和出生缺陷、人类的优生与优育、青少年的性健康、恋爱与婚姻以及试管婴儿等内容,重点突出人类的优生优育知识,让学生明确出生缺陷原因、不孕不育原理,了解试管婴儿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三、精炼课堂教学,增设课程研讨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知识讲授型,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很少,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因此,要切实改变满堂灌和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3],同时增设课程研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模式向交流互动和探究参与的新型学习模式转变,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认真备课,生动讲课。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首要的责任是改进教学、有效教学和教书育人[4],因此,教师必须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教学。研究表明,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是关键,备课认真、讲课生动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法宝。第二,精炼内容,加强互动。精炼课堂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教学内容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参与意识。第三,案例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讲解相关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案例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为教学增添了色彩,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动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学生讲授。教师在开学初确定并向学生公布课程内容相关的演讲主题,学生经过认真准备后在课堂上进行主题演讲,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可以针对演讲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些不同方式的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发挥了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四、改进教学评价,完善激励机制
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学评价的内容、方式与方法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过程。不科学的教学评价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只用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有效的、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方式,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调整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我们的课程考核的具体方法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由课程作业、课程测验和课堂考勤构成,其中课程作业占30%、课程测验占30%;如有迟到、早退和旷课者,要扣减平时成绩分数。期末成绩由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和论文讲授成绩组成,其中课程论文内容占20%,课程论文讲授占20%。通过加强教学过程的考核,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课堂教学互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学风建设。
五、加强网络助学,丰富课程教学
网络教学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我们依托和利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设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加强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满足学生网上学习、讨论和答疑的需要,实现了网上布置作业、网上讨论答疑、网上考试测验等功能,教学的时空范围得到拓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介绍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在学生选课之前,主讲教师将人类繁衍与优生学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师信息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便于全校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相关信息。其次,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作业和课程测验。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作业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作业并提交,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批阅作业,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查阅作业成绩和明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课程测验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试题库,根据需要进行课程在线测试,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交试卷,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评阅试卷。最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和讨论。教师上传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以方便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学生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教师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网上交流和网上互动,使学生更好的、更方便的学习到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5]
六、巩固教学成果,探索教学改革
我们通过对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网络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优化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更加合理。第二,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参与意识。第三,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风建设。第四,通过网络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更顺畅,管理更方便,学习更容易。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总体成绩有所提高,学生成绩的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的区分度加大,体现了学与不学不一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并给予课程较高评价,但笔者深知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课程网络视频教学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仍需不断的完善和探索。
七、结束语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很多要素,例如办学条件、学生情况、师资水平和课程体系等。当前大学生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因此,学校在努力创建办学条件,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通识选修课的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授课方式[6],尝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才能不断提高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晓阳,曹盛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4):17-25.
[2]吴坚.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6(2):28-33.
[3]李雅轩,赵昕,张飞雄,等.案例在遗传与优生教学中的应用[J].遗传,2012(5):647-650.
[4]曹霞,姚利民,黄书真.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高教探索,2012(2):70-75.
[5]崔金贵.大学的卓越灵魂: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教授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4(4):1-6.
关键词: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27-03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它对生物技术人才提出了全面扎实、复合创新以及开拓应用型的培养要求。[1]发酵工程(狭义上又称微生物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实现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其他现代生物技术的最终手段和方法,在工业生物技术中扮演着产业化的关键角色。[2-4]发酵工程实验是以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是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的重要平台,是一种全面实施发酵工程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实验课时短、实验设备有限等条件的限制,开设的课程内容孤立、不系统、不连贯,多为验证性实验。[6,7]因此,学生在实验中多为“被实验”,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在模仿照搬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未能发挥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难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使学生的专业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强,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很难适应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8]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因此,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技能型产业化人才的需求,发酵工程实验教学内容向基础研究型、综合设计型、应用创新型发展势在必行。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作为发酵工程教学的重要部分,必然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实验内容可以形成操作单元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创业实训三个层次。
1.操作单元实验。操作单元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教学重点在于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规范化方面和对基本实验现象的理解。[9]主要教学内容有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接种技术、菌种活化、菌体染色及形态观察、菌落计数、菌种选育及保藏等。
2.综合设计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的知识的实验,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基本实验技能来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和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能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设计。[10]综合设计实验分为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和固态发酵三大模块,可分别列出2~3个实验方向供学生选择,主要实验内容包括发酵培养基设计及制备、菌种活化、扩大培养、发酵过程控制、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等等。通过综合设计实验,让学生掌握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整个发酵生产过程,包括培养基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发酵过程的控制以及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等,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精神。
3.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实训可分为创新实验和创业实训两种形式,分别进行科研创新的实验设计和创业实践的生产实训,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意愿进行选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创新实验强调对独立设计能力的训练,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1]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实验内容的探索性、以及实验方法的多样性。[12]这类实验主要由专业教师根据科研情况提出课题,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学生根据兴趣选题,可以2~5人组成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完成,最后组织学生就实验成果进行学术汇报和交流讨论。这类实验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素养,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业实训是以创业形式,组织啤酒、甜酒、葡萄酒、风味酸奶、泡菜和腐乳等常见的实用发酵产品的生产、销售、分析检测、财务核算等类似企业的管理和运营。通过创业实训,能提高学生对发酵工程实验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职前的专业技能素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实行灵活多样的开放式实验教学
为实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保障缺一不可。在实验教学方法中,教师主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点拨学生思维,启发促进学生思考,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通过实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目的。实验教学应当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独立操作机会、乃至独立设计实验的机会。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和动手能力的差异,以及实验课程学时数的有限,在计划内实验教学时间内,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实行灵活多样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将是计划内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实验室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开放,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实践锻炼和自主个性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13]
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对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让学生自行组成课题小组,对指导教师给出实验课题或自身提出的科学小问题,根据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基本实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自主设计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设计实验能力。如酒精发酵工艺设计实验,包括从原料及设备的选择、试剂准备、培养基设计、培养条件优化、发酵过程控制、产物提取分离方法等全部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教师仅仅进行指导和关键技术的把关。通过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个完整的发酵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发酵工程实验也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设计思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知道这个实验从头到尾怎么做,知道怎么对实验结果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
2.探究性、创新性实验与论文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具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引导这些学生开展一些探究性、创新性的课题或实验,与科研相结合,引入科研的思路和方法,并将其与“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以及科技论文等结合起来,促进其在干中学、学中干,从而提升其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素质,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在专业实验中,对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则这些学生在应用、创新能力方面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3.应用性实验与大学生创业相结合。一些常见的实用发酵产品如啤酒、甜酒、葡萄酒、风味酸奶、泡菜和腐乳等极易激发学生对发酵工程这门课程的兴趣,可以利用这些产品的生产实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技能的训练。具体做法是:①为学生提供创业条件,包括技术指导教师、生产场地及其所需仪器设备、项目启动时所需的资金等。②由2~5名学生组成创业团队,选定创业项目,提交创业计划书,由学院组织进行评审,遴选出优秀的创业计划。③遴选出的创业团队按计划书组建“企业”,成了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人员分工和培训,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财务核算等运营和管理。④对创业团队的创业过程进行考核与评价。
三、改革实验考核评价方式
作为一门实验课程,考核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验课程重在平时的实验技能培养,考核中为减少或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可以采用平时成绩、面试成绩、实验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笔试。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自评、组内互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等内容。
2.面试成绩。面试成绩包括实验口述、规定实验操作等内容。其中,口述内容主要涉及原理、实验设计、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内容。
3.实验论文。对于综合设计性以及探究创新性实验,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分析归纳实验数据,用科技论文的形式取代传统的实验报告。在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培养了用全面、辩证的思路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由于学生实验数据的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这些实验数据尚不能为正式科技论文所用,但是,众多学生做实验得到的大量数据所反应出的规律性东西却可以对教师的科研思路有相当大的启发和帮助,教学和科研可以互相促进。实验论文成绩包括论文格式和论文内容。格式由实验老师个人评定,内容以报告会形式进行总结答辩。答辩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环节,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还能巩固发酵工程实验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科研交流的能力,促进全面扎实的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惠勇,仪宏,孙国志,等.发酵工程教学的体会与设想[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6):98~101.
[2]潘进权.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J].酿酒,2005,32(2):17~19.
[3]陈叶福,肖冬光,陈宁,等.对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0,(2):64~65.
[4]许波,黄遵锡,杨云娟,等.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600~602.
[5]晏磊,陈朋,张爽.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效分析[J].甘肃科技,2011,27(19):102~104.
[6]赵丰丽,杨华,张弘.发酵工程实验课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05~1008.
[7]贾彩凤,常忠义,叶希韵,等.发酵工程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3):453~457.
[8]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5):58~60.
[9]黄方一,叶斌,陈文.构建发酵工程实验三大平台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4):133~135.
[10]倪师军,曹俊兴,孔繁津,等.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J].验科学与技术,2008,6(1):57~60.
[11]倪师军,曹俊兴,邓斌.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创业教育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4):1~5.
[12]楚希杰,赵丽红.浅谈实验教学中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2(2):108~109.
[13]丁伟雄,杨定安,宋晓光.实验室开放管理及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装备,2005,(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