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格特征;文化特质;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4-0085-03
[作者简介]李云红,重庆文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
周洪亮,重庆文理学院讲师,党委办公宣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与高校教育管理。(重庆402160)
一、人文环境的界定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地区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质的前提,但是在人对社会有如此重大作用的今天,人文环境作为上层建筑也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之以前大大加快,人们在重视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禀赋等因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时,反而人文环境的建设却多少由于其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而明显滞后。
城市文化与城市劳动力紧密相连形成了城市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因此,在讨论人文环境时,要界定出人和文化两个层面,人的层面主要包括由社会主体――人自身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特征;文化层面主要考虑区域的直观形象、景观特色、商业群落及制度建设等问题。
二、人文环境对重庆经济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人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独特的人文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吸引众人云集的同时,也会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交通、商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进而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此外,一个地区的主体――人的价值取向、能力、素质等会左右着区域发展的潜力、方向和高度。
重庆市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凭借其特有的区位优势,经济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作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老城,重庆也有自己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格特征。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人文环境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搭台”作用,甚至出现了负面的影响。应该对这些主导资源进行挖掘,发扬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人文资源的作用,改造不利因素,提高中国直辖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
我们以重庆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经济发展中主要的人文环境因素及政策建议。对重庆市人文环境的分析主要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的思想、信念、价值观等人格特征及城市整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讨论。
三、重庆人的人格特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重庆人的特性和其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及发展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1 自然环境的熏陶
重庆以“山城”著称,据统计其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地无三尺平”构成了它的独特景观,在这大山环抱下成长起来的重庆人民自然少不了山里人特有的开门见山、诚恳、质朴、率真;此外,由于地势而造成交通条件的不便利,人们在流动或寻找相对稳定的居所和赖以生存的土地时,总是历尽千辛万苦,伴山而起的住房就是见证,依此铸就了重庆人吃苦耐劳的特性,其特有的、让人感动的“棒棒文化”就是最好的见证。此外,长江和嘉陵江的滋润也让重庆充满了水的灵性,随物赋形,适应性,无所不宜,冲决一切,是智慧和勇气的结合,山水并存也铸就了重庆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不过在这种近乎封闭的环境中长期生存的人们,不可避免的有一种保守、封闭的思想在里面,安定的生存环境是得来不易的,因此,一旦稳定下来就会安于现状,不愿走出去,不愿与外界交流。
2 人文气候的影响
气候会对人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北方冬长且冷的环境使北方人不仅是具有耐心和忍耐力,也因惯于猫冬而懒散;东南沿海处于温暖宜人的水乡,因此人们对周围的事情很敏感,也很机智敏捷。重庆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伏旱且时期较长,全年云雾多,湿气较重。湿润的空气使人的皮肤长期处在一个保湿的状态,这也形成了重庆特有的“美女”文化,女性对自身的地位、装扮等格外讲究,因此,重庆女性显得更加泼辣、敢干、时尚、地位高;此外,为了驱除过重的潮气对身体的影响,重庆地区饮食也主要以辣为主,人们群集在一起吃火锅的情景,体现了重庆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缺点是在过多强调女性地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对于男性来说大多女性过于强悍的情况;此外成群结队的人衣衫不整、声高八度地上街、聚餐、谈天,除了说明大家不拘小节外,也映射出一种暴躁和低俗的性格特征。
3 文化历史的沉淀
重庆的光荣革命传统,孕育了其悠远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人们对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深的眷恋之情,因此养成了一种很注重情义的特点;此外,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也是重庆人文精神形成的前导因素,移民的到来加深了本地文化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们更能吃苦耐劳、有更多的包容性、更易于接受新事物,负面的则是由于多元的影响,带来善变、信用不足等性格;此外,多元文化某种程度上也加快了这里的生活节奏,被人们说成是为了忙里偷闲的打麻将、打牌等娱乐项目也有了飞速发展的趋势,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重庆人娱乐的场所,商铺、饭店、办公室、大街……,这似乎成为了一种风俗,也体现了重庆人好安逸、重享乐的严重程度。
四、重庆的文化特质
对重庆文化的挖掘,主要从商业群落、教育、山川园林和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商业群落和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形象,也是吸引人群、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教育体现了居民的文化修养、劳动力素质和当地的科技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宏观规则。一只看得见的操作手,正如厉以宁所说“制度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根本因素。”
1 迅猛发展的商业群落
贸易是代表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可以用一个地区所包含的大商业圈来衡量。按同类市场比较,重庆具有交易额总量跻身中国前5名的渝中区解放碑商业区和朝天门批发市场,其中解放碑、江北区的观音桥、南岸区的南坪、九龙坡区的杨家坪、沙坪坝区的三峡广场等5个商圈预计到2010年零售额都会超过100亿元;同时,朝天门、观音桥农贸市场、沙坪坝马家岩建材市场、九龙坡生产资料市场及巴南渝南大道专业市场5个批发市场年交易额也要超过100亿;除此之外还有各区县的诸多大小商圈。具有如此雄厚实力的商业群落以及如此大的消费能力,无疑是重庆市实现商贸统筹、拉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交
流的法宝。
2 条件滞后的高等教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其载体的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质量,决定着这一生产力的效力如何发挥。从全国4个直辖市的高等教育水平来看,重庆市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层次上来看都是最差的,全市18所普通本科院校中能跻身全国前列的只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因此,为了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用高校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科研创新水平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重庆高等教育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发生质的改变。
3 得天独厚的山川园林
探讨山川园林的情况,主要是从自然景观对城市形象以及旅游和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角度来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都市气息和秀美风景的结合将是吸引人群的最有利环境。重庆具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5A及旅游景点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20个;历史文化名镇9个;AAAA级旅游区21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200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44.12亿元,占GDP的10.8%,表明重庆市所拥有的自然景观是其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要资源。
4 政策倾斜的社会环境
重庆于1997年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因此享受到了国家开发西部增长极工程的一系列政策倾斜,也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开发商的高度重视,开始迈出了开放式发展的步伐。针对此情况,当地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开始倾向于开放式发展。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开始,重庆市撤销了对企业进行直接微观管理的专业经济部门,取消了政府部门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重视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以交通、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并组织实施“8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和“重庆信息港建设”三大工程以及1小时经济圈战略;从2000年起连续3年实施“十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宣布一批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鼓励内资走出去、外资引进来等。
五、以人文环境促进重庆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对影响重庆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文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无论是作为城市主体的人,还是整个城市的文化,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重庆市特有市情的了解,有助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为重庆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有利因素进行挖掘和推进,以此推动重庆经济的发展,提高重庆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其他直辖城市的差距。
1 弃陋扬善,铸就良好的城市修养
正确认识作为城市主体的人自身所存在的优、缺点,并加以正确引导。基于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直接、诚恳、包容、自强不息、热情豪爽、吃苦耐劳等重庆人的性格特征,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够对重庆市未来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队伍。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除此之外的封闭保守、暴躁低俗、善变、信用不足、好安逸、重享乐等不好的方面,必须在正确认识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所存在的优、缺点,在谋发展的同时,也要正确引导人的思想,发扬对本地经济发展有利的方面,克服存在的不足,树立大方得体、健康向上的城市修养观。
2 广纳英才,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
重视高层次、精英人才的引进。利用重庆市现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在国家发展计划中的重要地位作为首要吸引因素,配合优厚的待遇、专门资金支持、创业资源的提供、家属的安置等丰厚条件吸引人才进渝。并且要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基础之上,努力营造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
此外,注重高层次、高水平高校的培育与建设。除了从国内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重庆以外,也不能忽视自有人才的培养,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制造工场”――高校所具有的文化氛围和教育质量,从无形和有形两个方面影响着整个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因此,一个地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一些高质量的培育机构,主要是提高办学层次,加强整体办学实力,提倡高校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有分析能力、独创能力、挑战能力、基础知识扎实的全面性人才,重点打造在全国有知名度的高等学府,进而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吸引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
3 扩大开放,打造文化产业规模经济
在保持优势产业强势发展的同时,重点打造文化产业,发挥其对城市的宣传、影响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加剧,而促成区域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进而取得双赢的首要条件是合作方对自己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发展潜力上所具有的优势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城市的宣传和推销显得尤为重要,而文化产业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能够对此做出很大贡献。重庆原有传统的文化产业如出版发行、版权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的发展步伐开始放缓,而以网络文化服务为主的动漫、网络、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产业正在兴起。应该抓住网络普及化的有利时机,扩大其开放力度,并联合重庆各区县形成相关产业的规模经济。一是做大文化产业,获取更多的利润;二是利用文化产业对本区域相关经济、社会、特色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宣传,体现其“广告”价值,进而可以吸引外来投资者和旅游者,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加快重庆的开放步伐。
4 整治环境,繁荣城市文化建设。政府要建立良性的城市文化发展环境。
第一,需要在宏观层面上对重庆的城市文化有一个定位。是要突出抗战时期的陪都文化?还是红岩文化?抑或是现代大都市文化?围绕其定位进行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会使重庆在保持自己独特个性魅力的同时形成一股向心力。
第二,鼓励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在政府投资发展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民间的力量,对从事文化开发、生产、经营和中介活动的企业可放宽准入条件,工商部门及时予以注册登记。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助推地方经济
可以说,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活动,文化的特性渗透于整个经济活动之中。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因此,从文化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加以考察,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探讨区域环境下的民众心理、传统习俗和社会价值观基础;分析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沉,有助于利用文化动力系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先进区域文化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区域文化的核心是由一整套的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构成的。因此,区域文化体现出一种观念、意识、精神、理想和心理素质等。不同的文化观念、文化价值观,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不同的生产经营观、劳动效率观、管理方法观、生活消费观、社会责任观,以及不同的时间感、信心感、创造精神、科学态度等,都必然导致截然不同的行为,从而引起不同的经济发展、经济活动结果 。
实践证明;文化强、实力弱者兴;文化弱、实力强者衰;文化强、势力也强者胜;文化弱、势力也弱者亡。
二、廊坊市城市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一)廊坊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廊坊地处燕赵腹地,这里自古就有好武之风和敢为天下先的改革之风。而另一方面,廊坊处于京畿之地,一旦有造反者,必定残酷镇压,也形成了现代廊坊人重传统,重礼仪,凡事循规蹈矩,缺乏棱角的性格特征。弱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循规蹈矩,思想束缚多
表现为:习惯于照搬上面的指示,或重复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遇事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思维的优先原则是防错,而不是出新,凡事求平稳。
2、市场经济意识不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廊坊人在经营理念的深化、市场规则的遵守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久居天子脚下,廊坊人存在根深蒂固的崇上重官的“仕文化”,形成重权力不重市场,重关系不重企业的局面。
(二)现代廊坊经济发展与城市文化定位
进入21世纪,廊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依托京津、借势京津发展”的战略,明确了“融入京津,同城发展”的新思路。廊坊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廊坊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要把创新产业平台作为重中之重,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文化是城市的标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积淀,也是一个城市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廊坊要想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必须建立适应廊坊经济发展特色的城市精神。为此,市委提出了“三气”精神:即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的“大气”;不畏强手,要好争先的“锐气”;开放包容,自信谦仁的“和气”,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是现代廊坊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具体要求。
三、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助推廊坊市经济发展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廊坊市经济建设者的主要培养基地,必须依托廊坊市的城市文化定位,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汲取地方人文营养,培育城市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具地方特色的自然美、人情美和文化之美,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很大的可利用性,更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以廊坊为例,古朴厚重、人性敦厚的民风民俗,对所有生活工作在廊坊的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包容开放、务实诚信”的廊坊城市精神。我院毕业生多数都在廊坊就业,所以,将这种独特的地方人文精神跟学生的职业品格塑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悉燕赵文化、融入廊坊精神,能够为其在廊坊就业创业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长期坚持,也能提升廊坊的文化竞争力。
(二)培养职业关键能力,打造合格建设者
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廊坊区域特点,我们提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会生存、会共处、会学习、会创新的廊坊建设者。
会生存。既要学习生存的本领和规范,又要学习生活的智慧和意义。培养生存能力就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会适时调整、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融入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以实现人的社会化。
会共处。21世纪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任务需要多人协作方能成功。因而必须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包容的观念;接纳、理解不同思想与观点的心态;培养团队精神,提升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
会学习。培养学生成为“学习型人才”,就能使他们不仅仅停留于学校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不僵固于一套经验与想法,面对新环境,会学习新经验、新方法,产生新能力,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会创新。由于知识的快速更新和不断淘汰,这就要求人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而这种适应性是以创新性为核心的。只有最具创新性的人才,才能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因为这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创新素质应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文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文化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显著标志。不重视文化就不可能实现快速持续发展。作为职业院校,就应该以社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断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转引自陈庆修,李健.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J].中国电子商情,2003.54.
[2] 刘向东.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有特色的区城经济【J].理论探索,1997,(3),46一68.。
[3] 丁文锋.经济现代化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P64-66。
一、现阶段邯郸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解析
(一)发展机遇
未来5年,我们处于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国内外经济融合、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将有助于邯郸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将为结构偏重的邯郸市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第三,邯郸市处于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随着东西产业转移、南北经济融合的加快,将进一步推动邯郸市区位优势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四,随着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厢”发展布局的全面实施,邯郸市打造河北南厢经济增长极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区域投资吸引力和经济影响力将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将充分释放。
同时,邯郸市经过近一个时期的不断探索,发展理念进一步更新,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市上下坚持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干事、创业、为民的氛围日渐浓厚,这些都为“十一五”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面临挑战
进入新时期,邯郸市仍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给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特色不突出;工业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现有支柱产业对资源依赖程度过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战略支撑作用不够强,缺乏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服务业相对滞后,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主导型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十分艰巨。三是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是影响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改革总体进程不快,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亟待突破。四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总体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差,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社会事业欠账多,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不适应,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此外,邯郸市还面临着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全省及周边城市未来发展势头很猛,这将给邯郸市在全省晋位和建设区域经贸中心带来很大压力。
“十一五”时期对邯郸市来说,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二、邯郸市经济类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更适用于从事教学和研究,而不能把语言作为工具运用于实际交流。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更加明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真正需要的外语人才,另一方面外语人才找不到人尽其材的合适岗位。调查结果反映了外语人才的现状是:到各企业应聘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多,但符合要求的少,想要招到满意的人才更是难。这说明,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与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需要的是实践应用型外语人才,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则偏重于培养应试型和理论型外语人才。
事实证明,地方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地方院校的发展又会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看到这一点,地方院校应从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调整发展模式,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这是关系到地方院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的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以邯郸学院为例,英语专业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培养服务于本地区中学教师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师教育经验。建议要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重点办好师范类英语教师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再拓宽发展渠道,比如现已增设的商务英语专业,是否还可考虑增加旅游英语专业,以适应邯郸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
三、外语人才培养如何与邯郸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应在全市范围内作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调整,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那么,如何开展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呢?
首先,对邯郸市外语人才需求走势分析,根据戴炜栋等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的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目前外语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如人才总量基本情况,学历结构、语种结构、分布结构、层次需求、性别结构等;人才升降情况,尤其是人才紧缺和盈余情况。其次,对社会经济背景制度分析。对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与行业背景进行调查,如机械制造外语人才、电子信息外语人才、金融财会外语人才、服装纺织外语人才、交通运输外语人才、食品卫生外语人才等的需求情况。第三,对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如以邯郸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出发,有效地寻找出区域外语教育人才走势、发展动力和需求制约。根据需求分析,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信息引导机制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基地。
1.1内部管理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首先,现行会计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的情况与其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和价值等方面信息,并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对信息的需求。其次,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因素往往对企业经营起着决定性作用,投资方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逐渐攀升,也是因为这点才得以使人力资源会计不断发展和完善。
1.2政府对了解社会人力资源状况的需要。政府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就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存在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的维护和开发状况,并且通过手段和办法,政府还可以控制和鼓励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扶植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动力。
1.3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从会计核算原则方面来看,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存在着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当期费用中包含了人力资源投资,这样也就是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先应与资本化是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而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者以方面上甚至其收益期往往被超过一个会计期间,而这就属于资本性支出。二是导致企业各期亏损报告失实、决策失误、裁员减薪、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就是将人力资源的投资支出被费用化,并被计入当期费用。而现行的会计无法对其损失进行反映,这就必然会造成经营者决策失误。所以实行人力资源会计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2实行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意义
2.1建立和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21世纪是人才资源需求到来的时代,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离不开人才,而人才就是本文所讨论的人力资源,企业在这个时代只靠传统的会计是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因此,人力资源会计的引入迫在眉睫。同样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合理的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决定是否使我国经济和社会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2.2推广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1)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促进人才合理消费。造成企业严重的人才浪费、人力资源反而成为企业负担的原因是没能把人力资源的投资所带来的效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要抓好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只有在结合人力资源利润率、人力资产比率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数据,做出正确选择,使一切因素达到优化配置,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效益。
(2)有利于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兴衰成败是与经营者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密不可分的。同时,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经济目标之间难免出现矛盾分歧,经营者有可能为了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与所有者的利益相矛盾。所以,企业所有者必须重视经营者的人力资源价值,健全激励机制。
(3)促进科学化人事管理。决策者如果想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重要信息,就必须要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的资产档案,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与员工适当的合同期限。同时,为了弥补员工违约所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就会提供制定违约处罚的金额,用来以补偿。
2.3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转化为财富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使之众多的人口成为福利,是一项艰巨任务。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了人才争夺战,人才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谁赢得了人才,也就赢得了未来。虽然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文化素质水平比较起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还是处于人力资本比较匮乏的国家,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稀缺的矛盾,决定着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丰富这一现象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有较大优势,另一方面却又造成就业压力大的难题。为缓解就业压力,只能放慢物质资本的积累和重进程。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所至,这些丰富的劳动力又很难“开发升级”为高水品人力资本,最后导致很多先进管理办法和科技文化难以实施和普及。更难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我国当下最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过剩”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本”,从而达到化劣势为优势,最终到达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
3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突出问题
3.1理论研究的局限性。任何一种理论研究,都必须紧密依靠现实来联系,而目前我国的想要建立起完善的会计体制这一目标还尚未具备充分条件,很多理论来源还是靠一些西方著作来支持,在这方面上,可以说是影响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重要问题。
3.2人力资源法制不完善。由于我国整体法制体系不够完善,人力资源就会缺少确认依据和相关的法律保障,使得企业对拥有人力资源这一方面还不能用法律法规加以确认,对其交换也缺乏一定的法律规范,导致不能确保企业所雇佣的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对其违约的劳动者不能有效处罚,难以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
3.3人力资源核算问题。人力资源会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劳动者权益确定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从投资者立场看似应属于企业所有者,但人力资产上的那部分支出恐怕并不足以说明所有权的归属。另外人力资源会计并未突破传统会计的范围,对“人力资源”的归集和分配,只是做了原有会计的改革,因为账面上人力资产的价值并不代表人所创造出的价值。以现时重置成本计价,出现了重置标准和不同企业的可比性问题。与财务会计的结合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4人力资源会计如何量化和计量。搞清人力资产是相对于物质资产而言的这一前提,是正确提供人力信息的基本前提。企业一旦拥有某种物质资产后,企业就会享有对其所有和控制的权力,但人这一特殊资产却不可与物同等对待,企业不可能对其拥有和控制,所以在计量人力资产时,如果把人本身作为计量对象是有所不妥的。因此,在在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上。至今还仍未做到与传统财务会计较好的融合,只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提供信息阻碍了会计整体功能的发挥。
4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的对策
4.1加强理论研究。明确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产各概念的特点范畴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及资本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否被视为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
4.2建立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制度。我国的会计界要努力出去实地考察,不要停留在书本中,只做一般性的了解,因地制宜努力为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打下基础,通过与实际相结合建立包括会计核算原则。报告准则、会计核算需设置的账户等内容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
4.3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比例过低,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降低企业因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全力保障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收益。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不超过12%,而今年第一季度升幅就达4%,4月10日一举破7。推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当局出于抑制通胀的目的未加干预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07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仅约1%,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达4.5%,二者相差较大显示出国内通货膨胀水平较高,加快升值尤其是加快名义有效汇率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市场近期的表现也显示出管理当局希望用升值来部分替代通胀的用意。
2.人民币升值预期推波助澜
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加剧了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态势。由于去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加之美联储频频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倒挂,刺激境外热钱流入中国。统计显示,今年1至3月,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49家,同比下降25.26%,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4.14亿美元,同比增长61.26%;一些小岛国家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此外,国内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也有所增加,今年一季度外币存款下降55亿美元,同比多下降89亿美元。同时,一些香港居民在发薪后,只留少量港币作生活费,其余都换成人民币存入香港的银行。香港金管局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香港人民币存款同比大增21%,甚至有一些香港居民将人民币存入内地。这样一来,外汇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更为明显。在预期的引导下,形成了自我强化,促进了人民币的加速升值。
3.美元的加速贬值,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度上升,采取了持续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方面导致中美利差倒挂,另一方面使得美元持续走软。虽然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但在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是主要的构成成份。这一点可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月度环比数据获知,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月度环比数据一直比较稳定,最大幅度不超过2%,而对日元、欧元的环比波动则较大,由此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存在另一种软盯住。因此,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就会不断升值。
二、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根据贸易收支理论,一国货币升值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会引起本国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水平改变,出口商品的外币计价升高,进口商品的本币计价降低,从而抑制了出口,促进了进口。根据我国2006年至2008年2月进出口月度数据的统计,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我国月进出口额、月进出口差额同比都是增加的。由此可以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但人民币升值确实对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冲击。比如我国的农产品,与国外相比,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农产品如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可能会使这个优势丧失。而且,人民币升值会使那些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不大的农产品的进口增加。因此,人民币升值将阻止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增长的步伐,进口将明显增加,对我国农业生产将造成冲击,影响农民增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可能发生逆转,由顺差变成逆差。
2.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国内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距,凸现国内经济结构失衡。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将使资源部分转向服务业、国内制造业和农业,使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人民币升值,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将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压缩了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这样“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将进一步得到抑制;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想继续保持竞争力,将不得不转向开发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品牌等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以寻求新的利润来源;从而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人民币的升值亦会通过相对价格效应,使得资源性产品、关键技术设备进口将继续较快增长,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对于进出口重要载体的外商投资企业而言,尽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投资成本增加,但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有利于鼓励外资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促使其走高技术、低消耗、高效益之路,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从而减少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同时,人民币升值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土壤。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国内企业进口国外先进设备、工艺及技术成本,提高企业进口积极性,快速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这也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因此,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汇率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一国货币汇率变化通过财富效应、成本效应、需求效应及风险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但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不同。对于具有真实投资目的的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外币的购买力下降,资产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以外币计价的本国资产价格上升、注册资本金增加,外资企业在我国当地购买设备、厂房等前期投资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也会增加。这样,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投资成本和经营成本都会提高,大大抑制了其在国内的独资和并购行为。对已在华投资且“两头在外”的外商而言,人民币快速升值一方面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影响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进口的价格效应降低其产品的成本。因此,对这一部分外商直接投资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影响较小。对已在华投资且“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外商,其影响又分两种情况,若原材料依赖于进口,成品在国内销售的,会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从而刺激该类生产的扩大;若产品用于出口,原材料在国内采购,国内物价上涨及出口产品价格的上升会对该类外商直接投资起到抑制作用。对已在华投资且“两头都在内”的直接投资,由于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都在上升,其影响也较小。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分配及分配利润的汇出也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对未来外商直接投资起抑制作用。
4.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理论上,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进出口相对价格,进而降低货币供应、生产成本、海外收入、预期等,从而对国内产生类似于货币政策紧缩的效果,降低国内通胀水平。但在实践上,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物价水平一直不断地上涨,在我国出现了升值和通胀并存的局面。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的抑制作用目前并未显现出来。当然,引起国内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有供给冲击的通胀压力、还有结构性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减轻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但由于成品油等资源品价格仍未放开,又加上国际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人民币升值幅度,这一效应被大打折扣。
5.对就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大部分新增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重灾区”恰恰就是这两类企业。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影响到多个相关行业,导致其就业机会的减少。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成本上升,就会减少来华旅游和消费,这会对国内服务业、旅游业等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这部分的就业人群。人民币升值,也会使进口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市场,这会让国内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这两个方面都会导致国内部分行业重新洗牌,企业缩减业务甚至面临破产,很多人可能因此失业。
6.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
人民币快速升值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潜在的风险。人民币升值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入,在大幅升值的预期下,人民币升值必然吸引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国内。国际游资具有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的特点。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投机的盛行,为日后金融市场的动荡埋下祸根。另外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必须斥巨资回收外汇,使得市场流动性过剩。
三、结论及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进出口、投资、消费进而对就业、物价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采取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应对策略是必要的。首先,改变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策略措施。实践中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可以说明寄希望仅依赖人民币快速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可能并不现实,相反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从全球的视角,可以发现通胀正在全球蔓延,饱受通胀之苦的不仅仅是中国,因此,要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不应只在国内的框架之内,也不能过重的依赖人民币汇率政策,而应在更广的视角下,采取多种的政策措施综合治理。其次,采取措施引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加速升值缩短了升值预期的周期,容易引起外资的集中撤离,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曾出现游资集中撤离、金融市场遭受重创的实例,值得我们引以为戒。中国今天所处的时期比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更为敏感,如果市场存在持续的升值预期,将造成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利率不断下跌,可能陷入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再次,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虽然我国实行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但热钱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一方面使得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另一方面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有关的管理办法,细化流动性资本跨境移动的监管,必要时采取跨境资本交易税和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最后,鼓励对外投资并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鼓励并引导资金对外投资,既可以减轻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又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降低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压力和预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是目前经济条件下的首要选择。适当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人民币汇率波幅范围扩大,将会增加投机资金的风险,使投机的动力减小,从而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韩燕:人民币升值怎样影响中国外贸[J].世界知识,2008(2):50~51
[2]曾铮: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J].特区经济,2007(5):16~23
[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人民币升值不宜激进[N].中国证券报,2008年4月25日(A13版)
[4]王保东:谨防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市场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8年4月18日(C05版)
一、分析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土地面积较广,地区人口分配不均匀,出现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例如:我国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力资源丰富甚至出现剩余的人力资源,在京津唐地区寻找职位较难,而我国西部地区,例如:新疆等地,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温差较大,不适应人类生活,经济发展缓慢,该地区人口总量少,且有众多留守老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缺乏人力资源,阻碍经济发展。再加上,我国不重视缺乏人力资源地区的发展,导致全国人力资源分配更加不均匀,经济发达的地方越发达,经济落后的地方越落后。
二、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概念
人力资源从广义上讲,是一个社会具有体力劳动能力和智力劳动能力的人的集合,而狭义上讲,是社会团体中能够生产产品的人力,这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分为两类,一种是数量型的人力资源,一种是质量型的人力资源。数量型的人力资源指的是具有体力劳动人员的总和,质量型人力资源指的是劳动人员具备知识素养、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等人员的总和。其中数量型人力资源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当人力资源超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生产产品,且剩余的人力资源无法就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质量型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的根本动力。
2.人力资源特点
(1)能动性:由于人具有主观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活动。(2)再生性:人力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中个体不断更新。(3)持续性: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是一项持续的工作。(4)社会性:人力资源从社会中来,再到社会中去,收到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5)时效性:首先,人力资源有一定年龄限制,其次,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使与时俱进的。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地区间在经济上交往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依赖,实现发展上关联互动,最终达到各区域经济协调稳步发展。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重点是:东西部经济协调关系,沿海和内地经济协调关系。
四、如何实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
1.国家制定相应政策
国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劳动人员和人才向西部地区迁移,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开发西部地区企业发展,设置众多就业岗位,吸引经济发达地区过剩人力资源,既能补充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又能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压力问题,实现人力资源全方位利用。此外,该类政策能够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增强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
企业注重对人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人力资源中农民占1/3,人力资源的数量较多但是质量较差,因此,用人企业需要加强对劳动人员的培训,使劳动人员不仅具有体力劳动能力,而且具备知识素养和科技技能,称为全方位复合型人才,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虽少但是质量上升,实现“以一抵十”。
3.劳动人员加强自身教育
劳动人员不盲从,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是要热爱本地区,重视地区经济发展。劳动人员要加强自身能力,不仅具有体力劳动能力,而且增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时时刻刻学习,增强综合素质,为地区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五、总结
1.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内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浙江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几十年来占全国首位,在独占鳌头的重要关口,如何保持目前经济态势和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并利用好省内5000多万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对GDP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为0.14。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3.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拥有全国知名的浙江大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985、211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二、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三、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影响游泳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1.竞技运动效益和运动员成材率低。竞技运动效益和运动员成材率低是制约游泳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原因。我国运动员成材率低是事实,有研究表明,我国竞技体育队伍每年要投入4000多名运动员才能产出1个世界冠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多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一种建立在高投入,低产出,高淘汰率的基础之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高投资,高风险,低成材率的社会存在直接决定了社会和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态度。因此,高淘汰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符合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规律,影响了社会、家庭。和个人对竞技体育的积极参与态度,自然也就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队员综合能力低下,就业无保障。现行的专业竞技体制,保障无力,队员综合能力低下,就业难,就业无保障,成为制约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现行竞技训练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专业竞技体制和“一条龙”,“三级训练网”存在着制约运动员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种种弊端。如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下,职业技术专业化,竞技体育成材率低。使得许多退役或中途被淘汰的运动员很难在当今社会寻找自己的生存立足点。实现素质教育后,改变了过去考大学走独木桥模式的精英教育的格局后,能上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则是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而且,由于“一条龙”体制高端运动员退役安置难,使得青少年后备力量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因此,由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的社会转型是造成对“专业竞技体制”和“一条龙”业余训练体制下招生难的问题出现是其根本的社会学原因。
同时,在现行竞技体制下,特别是在竞技体校这一环节中,还存在生活配套设施不到位,学校的硬件,环境差,运动员伙食补贴不能全部到位,生活条件与营养得不到保证,加重家长负担;运动员的激励机制不够,限制了青少年参加与训练的积极性等因素。
二、分析与讨论
1.运动员选拔制度问题。现行的运动员选拔制度,不适合青少年特别是少年儿童,十来岁甚至不满十岁的孩子就进了体校,上级训练组织来选拔队员时,只看专项成绩和运动员发展潜力,并没有对文化知识的要求。因此,各级少体校不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孩子们也不关心自己的文化学习成绩。在少体校呆上三年五载之后,输送到高一级训练组织的(少数)虽算好,但也耽误了长知识的好时光;被淘汰的孩子(多数),既在竞技运动方面无所成就,又荒废了文化课的学习。
2.运动竞赛制度问题。现行的竞赛制度,特别是青少年运动竞赛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把比赛成绩和名次作为后备人才的惟一选拔条件,其结果是导致“拔苗助长”盛行,破坏了运动员成长的正常规律。二是对教练员的奖励方面,比赛获奖远远大于输送人才的奖励。其结果是影响了基层抓好基础训练和向上一级输送的积极性。三是因对成绩和名次的过分追求,加之发放资金的不合理性及诱惑力,致使人们冒险给运动员使用药物。这些都是严重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3.对教练员的评价和奖励政策问题。对基层教练员(包括对基础体育主管部门领导)的评价和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奖励政策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虽然在各级体校教练员的职称评聘时,要求向上一级输送多少名运动员,但评上个中级教练或者高级教练又有多大实惠?在对行政领导,对教练员的评价过程中,输送人才和比赛拿金牌孰重孰轻?最优秀的后备人才不向上输送,而作为“自留地”,摇钱树,到处比赛挣奖金。这些都是评价制度的问题,是机制问题的结果。
4.现行体校竞技管理体制问题。现行体校“重武轻文”的指导思想影响着运动员的成材。青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发展的高峰期,同时也正值系统掌握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青少年运动员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抓住运动员素质训练的大好时光。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矛盾。在粗放的选材模式下,加之不科学的竞赛制度的引导,基层的竞技体育管理人员和教练员的急功近利,重运动员训练轻文化学习也就是“情理之中”了,也就有了60%以上的家庭不愿让孩子从事运动训练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文化学习。训练实践表明,并非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通过多年系统训练后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如果被淘汰后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将会大大减少他们的发展机会。即使那些将来能够成为优秀运动员的也会因其文化知识水平太低,限制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不管孩子们的发展前景如何,在抓好训练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他们的文化学习。否则,必将影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已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社会实践变革总是以人的思想意识的变革个为先导,只要更新观念,树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深化竞技体育的改革,而不是只挂在口头上的改革,才能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改革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制度和业余体校办学模式。运动员选拔制度与其他任何选拔制度一样,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改革目前的青少年运动员选拔制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试文化课,对达不到同年龄阶段孩子文化水准的最基本要求者不予选拔。只有这样,才能纠正重武轻文的思想,才能处理好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和家庭放心地支持孩子们投入到竞技运动训练中来,保证竞技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应考虑改革目前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办学模式,把业余体校办到县级,市级,省级的重点小学,初中,高中里面去,使孩子们在接受比较系统的运动的同时,生活在一个浓厚文化气息的氛围之中。这样,既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素质等。
3.改革目前的青少年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制度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杠杆。改革不利于培养运动员的竞赛制度,建立和完善与人才培养规律相吻合的竞赛制度,才能使竞技运动人才的培养沿着健康的道路持续发展。首先在竞赛内容上要全面,应包括身体形态技能,运动素质,专项技术,专项成绩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次,确定比赛名次时,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不单看比赛结果,根据年龄确定各项比赛内容的权重。对于小学和县级少体校(13岁以下)的学生,主要看其身体条件,反应能力(神经系统符合专项要求)的和基本技术的规范化程度。对于高中和省级少体校(17岁以上)的学生,则应重点看其专项身体素质,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级战术配合意识等。
4.构建有利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正确的评价与合理的奖励,既有导向性又有激励性。对肩负培养后备人才重任的单位和教练的评价,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强化输送人才,淡化比赛名次。输送人才不外乎数量和质量,在评价指标的权重上,重要质量,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要加权。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再看数量。可把比赛级别分为国际大赛(包括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一般国际比赛(包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洲际比赛)和全国大比赛三档。把成绩水平分为破记录拿金牌,获奖牌和获前8名三档。各档的权重一定要拉开距离。根据综合评分对各级教练员形成最终评价,该提升晋级的就提升晋级。同时,国家和省市不仅要对获得突出成绩的运动员和现任教练员进行奖励,还要对输送单位层层奖励,且奖励额要远远超过低级别比赛的奖金数额,以资鼓励教练员特别是基层教练员科学选拔,科学训练,把重点放在为国家输送人才上。只有这样才能把最优秀的运动员选拔到高一级的训练组织,防止把优秀运动员当作“自留地”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源源不断,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绿色经济;社会责任;问题探讨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所体现的对员工,商业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指出;“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更确切的讲,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企业财富来自社会财富再分配,企业壮大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离不开与员工同步的发展。因为,员工是企业的细胞,保证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就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达到企业,员工,社会共赢的局面。
二、发展绿色经济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生命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需要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与自然界保持平衡关系。人类环境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不超过两个界限:从自然界取出的各种资源,不应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应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不应以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发展,当代人不应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对后代人的发展和需要能力构成危害。必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发展绿色经济,企业责无旁贷
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实行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粗放式的经营方式,造成了日益沉重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时代赋予中国企业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企业家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外企业已走在了前面,探索出了诸多有益经验,我国企业应积极借鉴、迎头赶上,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作积极贡献。
(二)发展绿色经济,企业面临良机
绿色经济是关于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伴随绿色经济的发展,包括生态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应用等一大批新型绿色产业将迅速崛起,低碳技术将蓬勃发展,这无疑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与成长空间。而且,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在企业内部的生根发芽,也必然构成企业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推进企业积极转变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能否紧紧把握住绿色经济发展潮流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不仅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也决定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成败。
(三)发展绿色经济,企业大有可为
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强力支撑。应积极探索以绿色发展带动绿色投资、以绿色投资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带动绿色消费的发展新模式,引导资源配置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领域流动,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其经营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应努力实现全社会共同利益。但近年来,许多企业为了追逐短期的利益,忽视甚至逃避社会责任,导致假冒伪劣泛滥、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员工利益受损等诸多社会问题,有些甚至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企业社会责任日渐引发公众的关注。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如火如荼之时,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仍然为追求利润而丧失基本的商业道德,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恐慌、“民工荒”、特大矿难事故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事件,使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公民”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时至今日,企业社会责任已不是企业可做可不做的小事,而是企业不可回避的话题,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涵和基本理念,正是对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诠释和体现。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纷纷从国家立法、行业规范、企业评价标准体系等不同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与扎实的实践。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1971)发表的《商事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列举了多达58种旨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并要求公司付诸实施。
我国在这一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并且,我国已有法律法规之中,在企业法、公司法等市场主体法中缺乏一种原则性的、宣示性的规定,没有明确不同的企业形态的市场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这样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也不利于我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非只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西方许多企业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实现企业好公民形象的条件,并且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计划、专门的负责部门、一定的经费保障和可操作的规范化的管理程序。据相关调查显示,美国约有60%、欧洲约有一半的大型公司设有专门的伦理机构和伦理主管,负责处理各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提出的质疑,使用各种社会责任履行计划、系统项目设计、科学决策机制和执行程序与控制系统等手段来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今世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由单纯的硬实力向硬、软两种实力协调并重的方向转变。软实力,主要表现为企业社会公信力、品牌影响力、产业凝聚力和供应链控制力等。拥有这些能力的企业,在资源配置、开拓市场、获得贸易机会、低成本融资等方面会处于优势地位,而这些都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分不开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依靠人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来提高企业的效益,不能再走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老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美誉度和信任度,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做法
国外企业的实践表明,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利国利民利己。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过企业积极投身于绿色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我国企业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方面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与欧美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为此,我国企业可着重在以下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一)覆传统理念,转变经营方式
从通用电气的“绿色创想”战略到本田公司的“绿色事业整体观”,从IBM的“绿色创新工程”到日立的“超级环保工厂”,国际先进企业非常注重发挥理念在促进自身绿色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我国企业只有覆传统展理念,加快转变外延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才能真正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二)强化环境管理,落实节能排
据相关部门统计,近5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年均发生1000起以上,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品质造成巨大损害。加环境风险管理,坚决落实节能排,不仅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其防范经营风险、实现稳健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增自主创新,加快产品升级
这既是企业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自身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制造企业美国3M公司积极开发绿色环保产品,从毫不起眼的便条纸到指示牌上的反光涂料,从玻璃隔热帖膜到电视增亮膜,3M公司已研制出数万种绿色环保产品,其中,仅电视增亮膜每年可为全球节省575亿度电,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四)倡导低碳办公,营造绿色氛围
招行在绿色低碳运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号召企业努力做到节约水电、双面列印、下班熄灯、最低室温、爬楼运动等,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真正做到低碳、环保、节能。
(五)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外经验